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互补与兼容。[1]
[关键词]饮食文化;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极其密切。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中国文化自文明产生以后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综观我国五千年文化史,虽然封建礼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过人要吃饭总是天经地义,于是文化也只好向口腔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这样促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完美,加上中国手工业的发达,使得中国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追求完美的特征。即不仅要获得良好的感观享受,还要获得人生哲理等方面的理性享受。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如下特征:博大精深、烹饪技术发达、食谱广泛、饮食含义丰富。[2]
2、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理性的西方人在饮食方面也十分理性,他们更注重的是食物是否营养。中国的食物注重的是色、香、味。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在一些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西方人早餐喜欢喝果汁,平时吃饭也很喜欢吃蔬菜沙拉,很少与炒菜沾上边,并且生吃蔬菜加上点沙拉酱美味又不缺失因爆炒而失去的维生素。
二、中西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1、位置安排礼仪
中西方都讲究宴请的座位安排。中国的入座的礼仪是先请客人入座上席,一般先请年长者就坐根据辈分依次入座,中国人比较在意座位的安排,因为这个也象征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受重视的或者地位道高权重的会上上座,就像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一般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都会说:“来来,请上座。”当我们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也不要弄出响声来更不要到处随便走来走去,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西方的入座礼仪也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这个场景我们也可以经常从电影里看到,西方绅士的男生和美丽的女士去约会就餐的时候,都会很绅士的拉开椅子让女士就座。就坐时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盘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口纸擦餐具,以免使人认为餐具不洁。
2、用餐礼仪
中西方对座位的安排都有各自的安排,面对用餐,那差异便是必不可少的了。
首先在上菜顺序上双方就有差异,中方的上菜顺序是汤、主食、餐酒、水果;西方的上菜顺序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甜点和咖啡。
其次是餐具的差异,中方的餐具是: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西方的餐具是: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西方的讲究比较多,有时候比较重要隆中的场合,餐具会有很多,他们会很仔细的分吃什么用什么刀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
最后是表示停餐方法的差异,中方:中国宴席中场停止了,我们可以把筷子放在碗上或者汤匙上,如果将筷子横放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进膳了。西方:如果宴席需要中场休息,刀叉不同的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三、着装礼仪
除了以上说的礼仪差异之外,在着装方面中西方也有差异。在中国,人们在宴请别人或者自己被宴请的时候都可以穿着随便点,甚至可以T恤和穿牛仔裤都可以;但是在西方,一般比较高级的宴会,对人们的着装都是有要求的,我们平时看电影也可以看到,如果你的服装不正式是不给入内进餐的。所以在西方,一般高级的宴会,男士都要穿西装皮鞋和打领带,女士需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不可以穿休闲服去就餐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一旦出错了就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结语: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文化发生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让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靠近了,让中西文化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也就是各国的文化的缩影,正向面对这些差异,会让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歆.跨文化交际中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关键词:翻转课堂;世界饮食文化;传统饮食
《世界饮食文化》是一门讲述中西方国家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因其内容多,知识涉及面广而碎,信息量大而散,兴趣性强等特点,需要教师具备强大的国内外饮食文化背景[1],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较多的师生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思考,扩展学生思维。目前,国内多所高校食品专业相继开出《世界饮食文化》这门课,比如江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暨南大学等,很多老师在增强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的自信心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方法和措施。例如:魏彬提出广泛搜集资料,将总历史串引到饮食活动,加强学生认识对饮食特点随着经济和政治变化而迁移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胡春秋提出多种考核方式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活动[3];贾平提出将一些成语,典故,以及诗词等和饮食有关的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师生互问,老师答疑等形式趣闻横生地传入饮食文化现象,提升学生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4];周朋以茶文化为例,提出教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对茶传播,茶历史和茶艺茶饮的文化活动认识[5];蔡华探讨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饮食内容,饮食方式,以及饮食健康和美味追求的差异,揭示了各国饮食文化迥异的深层内涵渊源[6]。然而,这些结果都只是从某些方面提到改进,且方法较单一,创新性不明显,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且没有结合教师本人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学习[7-9]。本人在教授《世界饮食文化》课程中,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强大的知识背景,包括地理气候,植被物产,历史人文等,需要将这些历史人文知识和食品科学技术相融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起到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从地理气候,植被物产和人文思维方式角度有目的地讲解南美,非洲,北欧,地中海国家,赤道附近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在饮食方式、饮食内容、饮食思维、饮食习俗和礼仪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作者本人拍摄的不同国家的饮食照片和视频,引领学生进入不同国家饮食走廊,带给学生亲切感和知识切入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掌握各国饮食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墨西哥饮食”为例,墨西哥地处热带,物产丰富,且有悠久的农业历史,是世界玉米和辣椒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在这里培育了古老的农业技艺和烹饪技术,囊括从种植、丰收到制作、享用的过程,整个链条彰显了传统饮食的全民共享性。这种以辣味渐长,玉米,豆类,仙人掌和龙舌兰等已有9000年历史的饮食内容是现在墨西哥饮食的民族基础,也引领着现代墨西哥饮食的发展方向。自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墨西哥后,西班牙餐饮,就像西班牙语言一样,演变成墨西哥饮食主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墨西哥饮食是以传统饮食为基础,结合西班牙等西餐饮食方式,同时还融入了一些中国等国家的饮食元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进而通过提出假设国家,要求学生结合已学到的知识,以地理气候,自然物产,人文历史和思维方式角度,推导出假设国家饮食文化可能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植被物产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纬度贯穿整个课程人类饮食的丰富离不开人口迁移、科技发展和植被物产的传播,比如茶叶原产地是中国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段,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茶被传到西欧,东欧,和亚洲其它国家,以及非洲和美洲。咖啡原产地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通过战争和奴隶贩卖,咖啡进入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随着人工培育咖啡在也门的首次种植,以及欧洲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宗教战争,以及殖民地活动,咖啡被带到了欧洲,印度,南美和非洲其它国家。葡萄原产地在里海和黑海的外高加速地区,3000多年前开始在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种植,汉武帝时代传到我国新疆吐鲁番,唐太宗年间传到我国中原,然后南非和南美洲国家(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种植葡萄仅仅400多年的历史,北美的美国仅仅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却拥有了世界顶级葡萄品种和葡萄酒。欧洲学者相信,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50%以上都出自印第安人之双手,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欧洲的蚕豆,绿豆、豌豆、豇豆,云豆、赤豆、菜豆、架豆、扁豆、豆角、茶豆等的食用豆类(除了中国大豆),以及花生、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辣椒、菠萝、鳄梨、草莓、可可等[10]。尽管这些食品原料现在在全球很多国家种植和引用,然而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对气候,土壤,阳光和雨水的需求,比如,茶分布在北纬49°到南纬33°之间;咖啡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葡萄分布在南纬30-50°和北纬30-50°的温带区域。通过这些常见的植被的传播时间和空间图的讲解,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思维方式,进而加强学生对各国饮食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的理解和掌握,传输给学生采用绘制时间空间图形,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理解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丰富各国饮食,从而打开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兴趣。(三)比较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思维,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的不同,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例如,西方的“烤”面包和中国的“蒸”馒头,从西方面包和中国馒头的各自起源及其发展历史,讲解中西方文化起源的不同;西方的烤牛排和中国的炖牛肉的烹饪方式的历史起源、变迁原因和发展过程;中方聚餐制和西方分餐制的历史起源、变迁原因和发展过程;中方筷子,西方刀叉和阿拉伯国家手抓饭的历史选择和传承;通过对比中西方饮食方式和饮食内容的差异,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我国烹饪技术的科学性和营养性。结合世界各国食品加工方式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我国传统食品加工方式,食品科学营养,食品多样性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思考我国传统食品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结合作者本人积累的十几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科学知识,提出科学知识可以带给人民更丰富,更营养和更美味的食品,并通过问题让学生对中国独有的传统烹饪方式——蒸的优缺点,目前的应用及其改进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先人智慧和中华文化精髓。
二教学方式改革
(一)采用演小品的形式。讲解药食同源的日常应用,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比如“五味调和”“天人合一”“五行阴阳学说”,在我国饮食文化上的体现,掌握中国先人在追求饮食营养和健康的探索,提升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通过翻转课堂的运用[11-12],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饮食特色,演绎日常饮食中的“五行阴阳学说”在“药食同源”上应用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二)世界饮食文化不仅仅带给学生全面的视觉认识,同时也要配以动手实践和味觉品尝,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日本寿司的制作和品尝,通过评定寿司的色、形和味来考察学生对世界其它国家特色饮食的特点掌握;或者,创新一种“奇思妙想饮料”,以饮料营养健康和感官评定考察学生对食品常规鉴定方式的掌握。通过这些实践课带给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饮食特色带来的切身感受和创新实践的快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爱。
三结语
关键词:文化差异 对比 文化渗透
一、语言和文化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各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就是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标准”强调,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根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牛津英语》新教材的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情景真实,为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利用对比法进行文化渗透
在平时的日常英语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牛津英语教材本身的文化内涵,经常把英汉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1.对比中西方不同的节日文化
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起源,有不同的文化底蕴。《牛津英语》7A Unit 3 Let’s celebrate中 出现了许多中国及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中国的节日有the 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 等,西方国家的节日有 Easter,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 Day,Halloween等。在向学生呈现这些不同的节日时,我对中西方节日的起源及不同的庆祝方式进行了对比,帮助学生了解了中西方迥异的节日文化。如: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聚焦春节、圣诞的来历,习俗等的异同,让学生畅谈对春节、圣诞这一中一洋的两个节日的看法;我还让学生收集不同的节日来源及习俗的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讲故事比赛,如:中国的中秋节与常娥奔月的故事,龙舟节与屈原的故事,万圣节与凯尔特人的故事,感恩节、起源的故事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让学生对中西方国家不同的节日文化有了很好的了解。
2.对比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各国文化的核心之一。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侧重于营养,搭配也很随意, 而中国的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会准备满桌的美味佳肴,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西方人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在食仪上,西方奉行分餐制,各点各的菜,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这与西餐的食仪截然不同,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牛津英语》7A Unit 4 Food 这一单元以饮食和生活方式为话题,意在引导学生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在这个单元学习之前,我做了一次较为详细的问卷调查,内容是关于学生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认识程度。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中餐与西餐的了解都仅仅局限于日常饮食方面的内容而缺乏真正对饮食文化的深入了解。于是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我非常注重饮食文化的渗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对比中西方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 所以了解中西方在交际文化中的差异是很必要的。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赞扬、答谢、个人隐私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在日常打招呼时,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去?”以示热情与亲近,而西方人会认为你问这些问题是侵犯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人们见面通常说“Hello!”“ How are you?”之类的话,也可谈天气,彼此的兴趣,爱好等。再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对中西方不同的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注重培养学生口头的实际交际能力。
5.对比英汉习语的差异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冲突;建议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不了解彼此间的差异,只按照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研究中美之间饮食文化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下的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案例介绍
2014年12月,光明网上报道了几位在中国饭局里混过的美国人的口述新闻,他们对中国饭局表示很吃惊,不能理解。他们说中国人吃饭与西方人不同,一要排场,二要面子,三要酒肉,四要命。中国饭局无肉不欢,一般是小盘围绕着大盘,里面装着能吃的各种小动物,除却热菜还有小盘凉菜、飞禽爪子、花生米等,中国人爱吃带腿的动物,例如鸡、鸭、鹅、兔、牛、羊和青蛙等,沦陷到中国人手里是不幸的,因为从脑袋到屁股到脚丫子,没有地方是不被中国人吃的。中国饭局上很少有人打包,似乎谁要是把剩菜打包带走,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是贫农,而西方人吃完饭,桌上基本是空的,中国饭局盛产剩饭剩菜。中国饭局离不开酒,自己喝还不算完,谁一端起酒杯转一圈,所有人都得端起来,中国人劝酒时爱说:“来来,走一个。”所有男人女人就把酒端起来一口干下去等。
不难看出,文中报道的美国人对中国的饭局表示很吃惊,心存顾虑,认为中国饭局都是铺张浪费且喝酒时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这确实反映了当前的中国式饭局存在着浪费严重等问题,但是深究其现象背后,也揭示了中美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的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分析
中美之间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笔者将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从中美饮食对象、饮食方式、请客心理、饮酒方式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具体如下:
(一)中美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美在饮食对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在饮食对象上一般习惯吃大块的牛排或鸡肉等正常部位的“肉菜”,喜食快餐,会将动物的肝脏等部位视为废物,坚决不会吃狗、鸽子等动物。相反,中式饭局的菜品重视“口味”,品味很重要,所选取的食材却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多西方人不会吃的食材,在国内可能被视作上乘食材,许多西方厨师无法处理的“废料”可以被中国餐厅做成各种名菜,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除了看重菜肴的色香味之外,也日益重视菜肴的健康卫生和营养价值。
(二)中美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美在饮食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宴席一般使用圆桌,宾主一起围圆桌而坐,在座位顺序上讲究一定的等级顺序,长者坐上席;而美国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大家各取所需,互不相干。中国人有整体观念而西方人重个体意识,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一定影响。中国传统饭局注重营造和气团圆的饮食氛围,菜肴沿着圆桌中心摆放,整齐大方,方便大家使用筷子品尝美味,人们喝酒吃菜时,通常遵守礼让的传统美德,都爱劝其他人多吃菜,有时也用自己的筷子帮他人夹菜,这虽然有利于加强饭桌上集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但西方认为这种饮食方式并不卫生。
(三)中美请客观念的差异
中美在请客观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受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餐饮文化的影响,请客的主人内心注重讲排场,好面子,饭局场面越大,就越表达出主宾之间的重视,特别是求人办事的宴请中,主人请别人吃饭尤其舍得投入,但觥筹交错后,又由于要面子等心理因素,经常会浪费很多食物,既让人可惜也不文明,目前中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树立节俭的风尚。在美国,人们宴请时普遍有着文明的观念,主人请他人吃饭时,饭菜简单,“吃多少拿多少”,杜绝浪费是美国文化中普遍的文明意识,不讲求大排场,不随意浪费食物。如果剩下的食物较多,一般会打包带走“剩菜”,这被美国民众视作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
(四)中美饮酒方式的差异
中美在饮酒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餐桌上流行“干杯”文化,中国人饮酒,受传统影响,通常喜欢干杯大口喝,不仅是上级对下级,而且中国人在饭局上爱对朋友、生意伙伴们说“是朋友就干杯,够义气就干杯”,常在餐桌上看见彼此碰杯喝酒的场景,中国人确实喜欢相互敬酒劝酒,特别是通过宴请喝酒来谈生意与合作。相反,美国人喜欢举办答谢宴会,喝酒的目的是答谢对方,美国人请客比较尊重个人意愿,宴席上不劝客人喝酒,客人即使一口酒不喝,主人也不会感到不高兴,和中国人热情劝酒相比较,美国人认为喝醉了是很没有礼貌的个人行为。
三、关于减少跨文化交际冲突建议的思考
第一,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走出思想上认识的共性误区。在认识上,不能很自然地认为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大致相同,要主动学习目的语所在国的文化特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中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习俗,在个体价值观念、餐饮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要学会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自觉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我们要尊重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彼此应该尊重各国的饮食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模式等,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在的基础上,谋求互利共赢,我们应把尊重不同文化作为在交流中对待对方差异的最基本态度,美国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尊重双方不同的饮食文化习惯,我们应从对方的立场来客观地看待文化交往中的摩擦与冲突,减少误解,尊重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第三,我们要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尊重民族差异文化是第一步,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新文化或新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不同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接触和运用目的语文化,积极汲取目的语文化中的精粹,取长补短。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模式,入乡随俗,直到从容自如,在文化交融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 语
总之,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出发,简要阐述了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尊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了解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其他文化,不仅能帮助美国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也能帮我们正确理解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有效避免交际中尴尬局面和较大文化冲突的发生,给人们带来精彩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逐渐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1).
【关键词】中餐菜名;西餐菜名;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其中饮食颇具代表性。二者在原料种类、烹饪方法、进餐方式、菜式命名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必须得到保证。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对美味的追求也几乎达到极致。
1 中西餐菜品命名差异
1.1 中餐菜品命名的特点
1.1.1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麻婆豆腐、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以典取名的例子也有不少,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
1.1.2 多采用写实的质朴方法给菜命名。
先秦时代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代的格式,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到隋唐时代,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很普遍,带有感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宋代开始,菜肴的命名趋向质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1.2 西餐菜品命名的特点
西餐菜品例如: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 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熟食的蔬菜通常是与主菜的肉食类菜肴一同摆放在餐盘中上桌,称之为配菜。这些西餐菜品命名则相对直截了当,突出原料,虽少了艺术性,但更多了实用性。
2 中餐菜名翻译原则
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英美人理解并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
2.1 避免文化冲突原则
中餐命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食的,则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中的翡翠不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鲜蔬菜而已。如果将翡翠直译为emerald外国游客不仅会感到费解。
2.2 避虚就实原则
中华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义外,还有的包含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菜名的又一特色。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但鉴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效果,翻译中可避虚求实,采用转译或译意。例如:百鸟归巢这道菜,实际上是鸡腿、猪肉、鹌鹑蛋加上竹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表示“巢”。若要对等翻译,解释上要下一番功夫,且不符合译名的规范。因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
2.3 音译的原则
菜名的音译在翻译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英译汉。中国人在接受西方饮食文化时似乎并无多大障碍,译为汉堡译为hamburger,三明治译为sandwich),可口可乐译为Coca-cola,巧克力译为chocolate能被广泛认同,相信中国的饺子译为jiaozi、豆腐译为to-fu同样会被外国游客接受。
3 中餐菜名翻译策略及方法
3.1 中餐菜名翻译策略
由于汉英语言差异很大,我们在把中餐菜名译成英文的时候,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肴的味型等翻译出来,让客人一目了然。刀工方面如去鳞(scaled)、剥皮(skinned)、剔骨(boned)等。中国菜常用的刀法有:切片(sliced)、切丝(shredded)、切丁(diced)等。烹饪方法分类列举如下:煲(stewed)、煮(boiled)、炖(stewed)等;煮,如煮鸡蛋(Boiled Egg);炖,如炖鸡译为Stewed Chicken。
3.2 中餐菜名翻译方法
3.2.1 中餐菜名翻译公式
公式一:主料(名称/形状)+ with + 配料(如汤汁等)如:白灵菇扣鸭掌译为 Mushrooms with Duck Feet;公式二:以烹制方法开头,如:地瓜烧肉译为Stewed Diced Pork and Sweet Potatoes;公式三:以形状或口感开头,如:脆皮鸡译为Crispy Chicken;公式四:以人名或地名命名,如:麻婆豆腐译为 Mapo Tofu or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3.2.2 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直译的焦点不在原文形式,而原文词语的字面意思,即只要按字面意义(或称表层意义)去译,不管结构形式改变与否都是直译。如既能保留字面意思,又能保存原句句式,则是典型的直译。直译用在菜名中如:海南鸡饭译为Hainanese Chicken Rice,又如虾春卷译为Prown Spring Roll。
3.2.3 意译法
意译,指词语在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根据其意思而不是根据其读音来进行翻译。以粤菜“龙虎斗”(又名龙虎凤烩)为例,此菜名若直译过来,应为dragon fights with tiger,相信无人能够知晓此为何物。其实这道菜的原料是三蛇肉(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猫或豹狸肉及鸡丝。因此翻译时,就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而必须考虑译文的接受者,应该译出它们的所指为Cat and Three Kinds of Snakes Fricassee。
4 结论
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准确形象地把中式菜名译为英语,让外国友人在品尝我国菜肴美味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了解中式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因此中式菜肴名称的英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对比 汉语教学 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载体,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必须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要靠语言来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是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宣扬华夏文化、走出国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步。认清中西文化差异,以文化观念加强汉语的学习,能帮助外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轻松自如地交流,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中西方文化对比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并有得研究的内容。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汉语的学习,既是对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积累过程。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它具有记录、存储和传播传承文化的功能,人类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外籍学生学习汉语既要克服本国文化习俗习惯的障碍,又要腾出空间来接受另一陌生国度的文化习俗,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无误地运用汉语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传递,将汉语言扎实地作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技能来掌握。
2.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统一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因此语言和文化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也已逐渐融合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单独地用语言来教学,拼音字母、语法、读音、词语、结构,光靠这些是不可能学会汉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要去使用这门语言交流沟通,参加交际活动,掌握文化背景、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技能是学习一门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懂得文化知识才能在语言交流中如鱼得水。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互统一、没有分歧的。
3.文化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具备一定的差异。汉语学习者与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大,思考事物的方式更加不同,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即语言所在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如果学习者不对比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用旧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交际障碍。另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又导致了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事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义也不同。语言不是死的,特定的文化语言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只有真正了解汉族文化才能懂得许多汉族文化中很多语言的特定引申意义。另外,汉语中有许多简洁的成语、格言、言语、习惯用语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学习汉族文化是不懂得这些丰富内容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以汉族文化背景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内容,克服交际障碍,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民族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饮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中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而且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类常见的不可避免的交流互动内容。重庆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同学们在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时候,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意见准备去吃火锅。这时候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可以提问吃火锅的原因,火锅的来源,火锅的吃法等,促使学生加以思考,使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发现火锅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另外,老师可以组织聚餐吃火锅,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同学们的亲身体会才会更加清晰,也掌握了讨论这一话题的形式特点,对以后的汉语交流学有裨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更主动积极地了解掌握有关饮食文化特点的知识,养成思考观察的好习惯。
2.地域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与其他语言产生形成在不同的地域,因此,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潜在默化而又尤为重要的。在中国,经常会遇到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等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比如,中国老人经常会说“家和万事兴”,简洁而又充分有力地证明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对于初学汉语者肯定不会懂得这种汉语的特殊说法。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为什么家庭和谐而所有事物都会兴旺呢,事业不是最重要的吗……可能一些国家非常讲求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家庭。这时,老师应该将中国的家庭观念以及家族情感向学生加以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俗语的文化基础和根源、出发点上讲解,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使学生扎实掌握这一中国特殊的地域俗语。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多提及一些特殊的独有的文化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习俗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这在语言文明和交际用语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比如,有人生病了,其他人会建议他去医院看病。这时,老师就可以借题发挥,问及一些在生病去医院的过程中的一些用语并让同学之间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是在英美,可能在第一时间内遇到生病的人会说“Iamsorry”,而在中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建议你去医院看病。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表现在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作为老师要细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不错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引起学生更主动的思考则更为有利。教师不仅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学生面前,更要教会他们自己的思考。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自身的发现来总结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刻地学习到华夏文化的点睛之处。
4.宗教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宗教文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但是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国度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特别注意宗教问题的教学,这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举止,避免对处在不同宗教文化下的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应当谨慎地向学生讲解中国宗教文化的背景、类型、发展历程,避免学生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不理解甚至误会而对汉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和宗教有关的节日有不少,中国也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也可以相互对比,了解异国风情,既增长见识又可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西方圣诞节的设立便是为基督耶稣的诞生,圣诞节的性质就好像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一样,教师可以讲解中国新年中的一些有趣的习俗等,让学生与自己的国家做一下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可以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宗教文化或行为规范。
结语:
以上从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做到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甚至相互统一。汉语教学是一门高深而又影响深远的任务,从文化教学到语言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学习。这不仅能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文化丰富度、语言的流畅和语言习惯等产生积极的作用。汉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更是一门历史悠久、蕴含丰富、值得学习研究的语言,透过汉语言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踪影更是一次心灵腾飞的奇特旅行。教师应当通过中国文化来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淑梅,缴维.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徐青.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6)
[4]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关键词:饮食文化;利弊;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41-02
在中国,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从中我们便能看出,“吃”在国人心目中位置之高。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各个方面细致、生动地表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描绘了各地区人们的饮食特a。从纪录片中深入感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妙,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我们为中国饮食文化而骄傲的同时,种种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地域宽广,从南到北,纵跨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因此不同地理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又由于温度、适度的不同,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结构,在饮食上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色。像东北人喜欢喝酒,四川人喜欢麻辣;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爱吃米等等。就这样慢慢地,一个地区就逐渐形成了自己在饮食上的一种独有的特色,最终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风格,我们把这种风格,称之为菜系。
(二)四季有别
一年有四季,四季温度、湿度差异较大,成为影响中国人饮食的另一大因素。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讲究食物的性质和搭配。春季,由于气温较低,对人体热量的消耗较大,因此应多吃热量高的食物;而夏季由于气温过高,易使人躁动不安,食欲下降,故要多吃清热去火,消暑降温的食物;秋季,由于天气干燥,所以要吃一些滋润之物;冬季,天气寒冷且干燥,应多吃一些滋补之物。
(三)讲究美感
中国的饮食文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菜肴的味道上,还对烹饪的精湛技术和菜肴美感有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色香味”中的“色”。一道美食,不仅要味道极佳和香气扑鼻,精美的外观也同样重要。这样在品尝之时,才不失为一种享受。使人们在享受美味感受味蕾刺激的同时,还有另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四)注重情趣
我们国家的饮食特点除了在色香味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对于每一道菜的名字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进餐的节奏以及娱乐的穿插也是大有讲究,这体现了我国饮食文化对于情趣的追求。中国菜的名字可以把这道菜表现得更为出神入化、雅俗共赏。每道菜的名称都有来历,有的是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的是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五)食医结合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我国饮食文化中还有极为特色的一点,那就是“医食结合”。我国在饮食的烹饪上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又与身体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疗”。我们说常说“是药三分毒”,因此祖先们就把防治疾病这项工作放在日常饮食中。早在古代,就有着“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就是通过食物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将其做成美味,最终达到预防一些疾病的目的。而近几年刮起养生的浪潮正是与此有极大的关系。
二、中国人饮食习惯所带来的利弊
由于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特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有益有弊,我们分别来看。
(一)中国人饮食习惯之优势
1.多食素食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因此中国人以素食为主,所吃的新鲜蔬菜要比西方人多很多,美国则秉承着游牧民族的传统,因此在饮食上大量吃肉、奶,蔬菜的摄取量则偏少,这样的饮食结构对肠胃的影响非常大的,所以在西方国家的人患消化系统和癌症的比例就要远远大于我们。
2.食粗粮
由于我国旧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因此平民百姓大多都吃粗粮,而较为发达的西方人则多数吃的是精细粮食。然而粗粮的口感虽差,但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还可以有效帮助消化系统来消化食物,促进胃肠的蠕动。
3.食植物油
中国人多吃素食,所以烹饪时所用的油大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而西方人则喜欢食用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除此以外,西方人还喜欢吃黄油、奶油等,所以细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是远远高于我国。
4.食豆制品
中国的老百姓对于黄豆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黄豆加工处理,做成豆腐、豆芽等。黄豆中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这对身体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有特别的效用。而西方人却是敬而远之。
(二)中国人饮食习惯之劣势
1.盐过量
中国人的食盐使用量过多,尤其是北方人。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百姓平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在10克以上,以东北人的摄入量为最高,达到了18克。食盐摄入过多,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压、胃癌等。
2.味精过量
由于对食物味道的不断追求,为了提鲜,在烹饪时喜欢加入味精。而味精其实就是一种化学元素钠。摄入大量的钠元素,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烹饪之时,应当少用或用其他调味品代替。
3.多食腌制食品
在中国,许多地区人们喜欢用腌制的方式来保存食物,这也是祖先保留给我们的一种储存方式。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用冰箱来保鲜。而这种传统方法,就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腌制品在腌制之初,放入了大量的盐,这不仅加大了食盐的摄入,而且时间久了腌制品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亚,而亚硝酸盐却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因此也增大了癌症的患病率。
4.集体用餐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吃饭喜欢做圆桌,象征着团圆之意。不仅如此,大家在一起吃饭,还喜欢互相夹菜,这种方式既不文明,也不卫生,还大大增加交叉感染,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三、饮食习惯所带来的问题
(一)传染病肆虐
由于人们对于美食的不断追求,最终导致灾难。2003年SARS席卷了整个中国,一夜之间,生活被完全打乱,整个国家从上到下的紧张感让我们记忆犹新。而这场灾难的导火索最终被确定在一种叫“果子狸”的动物上。正是因为人们食用了携带有SARS病毒的果子狸,而感染疾病。这一切都是因为“吃”而惹祸上身,都是因为对美食的追求而导致恶果。
有人曾开玩笑说,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最初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伊甸园中。后来只因为他们俩禁不住蛇的诱惑而偷吃禁果,才被逐出了伊甸园,来到地球繁衍后代。很多人喜欢用这两个人攀附自己的祖先,这时候争议出现了,地球上人种很多,亚当和夏娃究竟是哪一个人种呢?不管怎样,他们肯定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绝不会等蛇来引诱,就先把那条蛇也吃了。
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就说明了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无所不吃。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滥吃”“乱吃”的现象才导致“SARS”疫情的全面爆发。这样的事情一次一次地为我们敲响警钟,而人们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依旧是一味追求,不顾其他。
(二)饭局所造成的浪费
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不仅是停留在一个“食”上,更多的是包含了一种人情世故在其中。一场饭局,不是简简单单吃一顿饭。从一场饭局中,你也可以了解一个人,看出他的地位、品味、尊卑、身份。
在中国,饭局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生到死,可以说是一路吃过来的。从婴儿开始,要吃生辰酒,满月酒,学业有成要吃饭,结婚生娃要吃饭,就连生老病死都要摆上一桌,可以说是充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这些一般的有名目的饭局以外,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办事的饭局,用来扩充人脉,建立关系。
以一种过于正式的方式谈事,中国人会觉得拘束,不自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赴宴吃饭,肯定吃不好,这就引出中国人饮食最大的问题:浪费。除此以外,“面子”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有的现象。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对于剩下的那些菜,丢之不管。倘若是打包了那些饭菜,似乎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因此“适度点餐,剩菜打包”,在实现上却是异常艰难。
(三)食品安全遭遇“恐怖袭击”
所谓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的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是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而现在中国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其中掺假使假、环境污染、滥用激素,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国家下大力整治,但是其势头确实愈演愈烈,有增无减。有人说,以后不能在外面饭店吃饭了,自己回家自己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而连最基本的食材都存在问题,这让我们如何在世界上继续生活呢?
四、如何摆脱饮食文化的负面影响
面对我们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应该觉醒了,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像营养学家赵霖在中国科协会议上说:“人类正在用牙齿把自己送进坟墓”,的确,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如何摆脱饮食文化的负面影响呢?我们必须要转变这样的观念,可是千百年来积淀下的饮食文化深入人心,完全改变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应有这样的意识,然后慢慢改变。如近些年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的“素食主义”,或许就是人们思想转变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开始意识到饮食方式的不健康,而开始积极地转变调整饮食方式和结构。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素食主义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伤脾胃,一些豆制品也可以满足人体对蛋白质、氨基酸和热量的需求。我们大胆设想,若中国人都开始吃素食了,那至少对于动物传染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了。
参考文献:
[1]王婷.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照分析[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09,(11).
[2]周拓.从识别中国烹饪特色入手研究中式炊具[J].中国科技博览,2011,(24).
[3]国人饮食习惯的9大缺陷[EB/OL].http:///a/20
111111/000638.htm,[2011-11-11].
【关键词】翻译;文化
一、引吾
中国特色菜名翻译策略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已开始显得越来越热门,已有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中国学者叶清华在他的《从目的论看中国菜名的翻译》一文中提到: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有菜系之多,各菜系的烹调技艺更是无与伦比、超乎想象。民以食为天,众多的美味吸引着远方宾客,可以说中国菜备受外国友人的关注。然而千奇百怪的菜名译名常常使国外友人面临“美食当前,s无从下手”的困境,更甚者像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s(夫妻的肺部切片)的错误翻译令人倒尽胃口。美国学者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目的论翻译理论功能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译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灵活掌握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中国特色菜名翻译的研究意义
中国特色菜名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结晶,堪称中国美食文化的奇葩,代表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菜名强调用词古雅和措辞贴切。一是中文菜名大量使用谐音代替原料,如“连(莲)有余”;二是大量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布袋鸡”;三是大量使用四字成语,四字格正是中国菜名的特色所在,名扬海内外的“满汉全席”;四是取义吉祥,寓意吉利,如“大鹏展翅”等。借助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极富中国特色的菜名翻译作为沟通桥梁,能让武汉有效借鉴与学习他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取长补短,创造更加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相互学习的氛围,体现武汉市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三、武汉市星级酒店菜单翻译研究和中国特色菜名翻译策略研究
本研究从武汉市星级酒店菜单翻译研究入手,以功能目的论理论和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对待中国特色菜名的翻译。翻译过程中,应当做到“以我为主、兼顾读者”,在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应适当重视译入语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既不迁就读者也不牺牲自己的特色。为此,笔者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从中国本土文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合理的翻译策略: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种方案就是中国特色菜名的显性翻译策略:拼音+食谱构成+象征意义或特点描述。(闫达,2012)例如:
(1)早生贵子:Zao Sheng Gui zi(A soup sweetprepared with Chinese date,peanuts,dried longan,chestnuts and lotus se-eds,served with a blessing to the newlywed couple);
(2)鸿运当头:Hong Yun Dang Tou(A Pot of Fish head broiled with bamboo shoots and red pepper,served with a blessing of prosperity and good luck):
(3)四代同堂:si Dai Tong Tang(A Pot of Chicken,Pig-eon and sparrow and Javas parrow delicately stewed,served with a blessing for a large and thriving family;
(5)全家福:euan Jia Fu(A tonic recipe of chicken breast fried with sea cucumber,peeled shrimp and squid,carrying the implied meaning of a happy family reurnion,
(6)红烧狮子头:Hong Shao Shi Zi You(Pork Balls or Dic-ed meatballs braised with soy sauce.conveyi’ng good luck and happiness to guests)(注:红烧狮子头是中国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也称四喜丸子,是取其吉祥之意。)
(7)瓜姜鱼片:Gua Jiang Yu Pian(Fish slices with cucurn-bet and ginger,suitable for lying-in women for physical re-covery)
(8)牛柳煲:Niu Liu Bao(beef fillet casserole,prepared in Sichuan style,tonifying Qi and blood)
上述译法具有明显的优势:(1)拼音和中国特色菜名一一对应,读起来琅琅上口;(2)便于外国食客和餐馆服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麻烦;(3)兼具中英文表达方式的优点和特色,也可以提升饮食文化的品味,可谓一举多得。这种借助汉语拼音加上食谱信息描述的翻译模式不失为一种传神达意、两全其美的方法。
[关键词] 中式菜谱 命名特征 规律 英译
中国菜作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不仅因为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而且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各地菜肴烹饪制作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条件、人们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和特色。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社会文化交流最直接部分的饮食文化首当其冲地成为外国友人了解和接触中国的前沿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式菜谱的英文翻译无疑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起到一种桥梁纽带作用,其英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涉外宾馆饭店的管理人员,还是接待外宾的导游、服务人员掌握一定的餐饮菜谱翻译规律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长期的旅游专业餐饮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一些常见中式菜谱的英译规则和共性,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中式菜谱命名特征
正确探究和把握中式菜谱英译的内在规律,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了解中国菜命名的不同形式和特点出发,切勿忘文生义,不假思索机械地进行字面意思的理解和翻译。
古往今来,中国菜的命名不仅取决于一些直观的因素,如制作菜肴的原材料、菜的形状、口味、颜色、质地等;取决于烹饪大厨们的刀功技法、制作方式;而且也取决于一些诸如时令、地名、人物、典故、寄意、抒怀、比喻、数字等许多复杂的客观外界因素或主观意愿,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命名中国菜方式的归纳和英译举例:
二、中式菜谱英译核心要素
英语著名翻译学家J.C. Catford曾经对菜谱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认为“Menu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ter-lingual transformation for semantic equivalence in the specific area of menu and terms in culinary culture.” 从J.C. Catford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强调的语义功能对等就是语言转换过程中菜谱翻译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要求翻译工作者在菜谱翻译过程当中通过使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合理明确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贴近中式菜谱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考虑东西方饮食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可适当灵活处理以促使外宾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饮食文化。
中国菜名成千上万、五花八门。有些菜一目了然,从名字上就能直接了解其制作的原料、成份及烹饪技法,如:椒盐明虾、香菇菜心、葱烧海参等;有些菜的命名则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极具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如:佛跳墙、蚂蚁上树、雪山映红梅等。因此,作为翻译工作者应在进行中式菜谱翻译之前详细了解一下菜肴构成的主料、配料、佐料、烹饪技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亲自品尝一下,然后仔细斟酌后再下手翻译。对于一些蕴含历史背景或典故的菜,更有必要查阅相关的资料,虚心向相关的专业人士求教,切忌草率下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翻译难度,而且也可避免中式菜谱与英文翻译之间名不副实的现象出现。
三、中式菜谱英译规律归纳
通过分析中式菜谱命名的不同形式,可将其英译方法归纳为下列几种类型:
1.以制作菜肴所使用的主料、配料(菜)、佐料、烹饪方法为主命名的菜名,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并可遵循以下中式菜谱直译的基本公式:
烹饪技法+ed +刀功/形状+ed +主菜(料) + 配菜(料) +with/in+ 佐料/调味品/汤/汁
在此要对上述公式进行几点说明:(1) 公式排列的前后顺序相对固定。在翻译时一般不会出现诸如配菜(料)在前,主菜(料)在后;佐料、调味品或汤汁置于烹饪技法、主菜、配菜的前面;配菜在前,主菜在后等现象。所以翻译时要将菜肴构成的各种成分、烹饪技法搞清,而不能望文生义,主次颠倒,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Pepper (麻辣鸡丁)
刀功/形状(Diced)+主菜(Chicken)+with+调味品(Chili Pepper)
Salad Jellyfish in Sesame Oil (麻油凉拌海蜇皮)
烹饪技法(Salad)+主菜(Jellyfish)+in+调味品(Sesame Oil)
Quick Fried Mutton with Green Scallion (葱爆羊肉)
烹饪技法(Quick Fried)+主菜(Mutton)+with+佐料(Green Scallion)
(2)在很多情况下,菜名的某些构成部分是缺省的,比如菜肴中有主菜却无相搭配的配菜,有烹饪技法却未注明烹饪所使用的刀工形状等,翻译时可作相应的省略,其余注明部分仍应按照上述公式顺序排列,例如:Braised Chicken (红烧鸡)这道菜的构成只出现了烹饪技法(Braised)与主菜(Chicken)两部分,又如:Fish Rolls with Rice Wine (米酒鱼卷)这首菜的构成只出现了主菜(Fish Rolls)和汤汁(Rice Wine)。
(3)公式中所涉及的中式烹饪技法和刀功技法多样,例如常见的烹饪技法有:煮(boil)、炖(stew)、蒸(steam)、炒(fry)、烧(braise)、烤(roast)、焙(bake)、熏(smoke)、灼(scald)、爆(quick-fry)、卤(marinate)、腌(preserve/ salt/ pickle)等;常用的刀功技法有切片(slice)、切丝(shred)、切丁(dice/cube)、切柳(fillet)、剁碎(mince)、捣烂(mash)等,但一般都是以在这些表示技法的动词末尾直接加上“ed”过去分词的形式出现,而几乎不以动词现在分词形式或动词原形出现。
以下列举一些在明确菜肴制作的烹饪方法、主料、配料或佐料前提下,采用直译方法并符合上述基本公式中式菜谱英译的一些例子:
* 鸡茸燕窝Bird’s Nests with Mashed Chicken
* 宫爆鸡丁Fried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Sauce
* 荷叶粉蒸肉Steamed Pork with Rice Flour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 糟溜鱼片Stewed Sliced Fish in Wine Sauce
* 银耳燕窝汤 With Jelly Fungus and Bird’s Nest in Honey Soup
* 涮羊肉Instant Boiled Fine Sliced Mutton
* 糖醋排骨Fried Spareribs in Sweet Sour Sauce
* 冬笋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Winter Bamboo Shoots
* 清炖猪蹄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 陈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
2.在中式菜谱中有些菜的命名并不着眼于菜本身的用料或烹饪方法,而取决于菜肴本身独特的口味、形状、颜色、造型等,其中可能也增添了一些人们寄意、抒怀、比喻、象征的手法,如果对于这些菜仍然使用直译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例如上文中提及的“蚂蚁上树”这道菜倘若从菜名字面意思上来翻译,不仅会让人莫名其妙,而且会使菜肴本身与译名大相径庭,更有可能会使外宾看后拒而远之。因此,此类菜名的翻译宜采用意译的方法,如:“夫妻肺片”这道菜就不能译成“Stir-fried Couple’s Lung Slices”而应根据菜的真实主料“猪肺”翻译成“Stir-fried Pork Lung Slices”。
3.对于某些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命名的中式菜名,翻译者需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弄清其来龙去脉,宜采用直译或音译并在后面附上简单背景说明的翻译方式,其好处在于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外宾了解菜肴的构成,同时也能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背景,如“麻婆豆腐”这道菜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翻译“Mapo Tofu (Bean curd in hot sauce firstly made by Mapo, an ancient Chinese woman in Sichuan province)”,又如“叫花鸡”这道菜可以译为“Beggar’s Chicken (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 firstly made by a beggar in ancient China)”。
4.以地名或菜肴创始人命名的菜名一般采用“菜肴创始人或发源地地名+烹饪方法+制作原料”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如:
东坡肉 (Dongpo Braised Pork)
南京盐水鸭 (Nanjing Boiled Salted Duck)
东安子鸡(Dong’an Fledging Chicken)
以上是对几种常见中式菜谱命名方式英译规律的归纳,当然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答案并不是绝对或惟一的。作为翻译工作者应当具备“求实”的态度,要善于虚心向有关专家和从事菜肴烹饪第一线的师傅求教,善于查阅与菜名相关的历史文献或餐饮丛书,善于积累和深入了解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同时充分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适宜恰当、具有“中国特色”的菜名,从而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J.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E.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王秀芬:浅析中式菜谱的文化和翻译[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1)
[4]黄承球:中国菜谱英译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5]文月娥:从功能对等论看中式菜谱的英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6,(2)
[6]刘世同周冠祖李世禄:汉英分类翻译词典.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