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文化旅游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旅游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旅游的发展

第1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1、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2、这要求既要做到文化引领旅游,促进旅游的提质升级,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又要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旅游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一、文化、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

(一)文化和文化旅游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看,对文化的定义也不下百种,但大家统一的认识是:文化就是在人类生活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内容的总和。大到国家,小到公司或社团,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容。可以说文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群体性,某个人的特殊行为不构成文化。二是可重复性,难以重现的事情只能叫做偶然。三是历史继承性,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悠久它的文化就越灿烂。

文化旅游顾名思义就是在旅游休闲活动中融入文化元素,或认知、或体验、或重温特定主题文化为目的的旅游休闲活动,是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较高级的旅游形式。

(二)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把良好的自然风光环境和现存的人文景观视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二者兼顾、实现整个旅游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当地居民旅游收入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强调对原始自然风貌在开发过程中的保护,而且强调对现存良好的文化在开发过程中的保护。

二、民宿旅游的生态性和文化性

(一)生态性

民宿旅游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而乡村旅游的核心属性是它的乡村性,或者说是一种自然性、生态性。中国古人就讲求“道法自然”,就个人认为,这里的“自然”不光是指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更是指要遵循天地、自然、事物的规律。乡村旅游若要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要有生态的观念。从长远来看,尊重生态性的旅游才能成为特色性、文化性的象征,才能长久地吸引旅游者。像四川的都江堰、哈尼族的梯田、乌镇的古建筑等,只有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自然,保持生态性的基础上,才能成为人类历史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因此,民宿旅游必须要考虑生态性,在生态观的指导下,将民宿旅游的生态性展示出来,才是恒久之策。

(二)文化性

从民宿本身来考虑,民宿包含“民”和宿”。从“宿”字来看,在民宿旅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是需要提供给旅游者住宿的地方,而住宿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筑,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看,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品。所以从“宿”字来讲,民宿旅游必须要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的感受。而这独特的感受从何而来,那就要从“民”字来看了,“民”指的是民俗性或者是民族性,也就是某个地区区别与其他地方的特色。所以必须要将这种独特的地方性融入到民宿之中,而地方性是文化的体现,是某个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之中所形成的。

因此,民宿旅游就是要在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更完整的旅游生态系统,民宿又要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生态文化旅游视角下民宿旅游的发展策略

民宿是指利用自有的空闲房屋,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向旅客至少提供住宿和餐饮的经营模式。大陆民宿旅游的开发模式大多是借鉴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民宿旅游开发模式而来的,台湾和日本很多地区的民宿经营已经相当成熟;在当地,民宿本身已经作为一种特色旅游文化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探究这些成熟的民宿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开发内地的民宿旅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垦丁民宿旅游业的借鉴

提到台湾的民宿旅游业,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垦丁民宿,垦丁民宿起源于垦丁国家公园周边。垦丁国家公园位于台湾岛最南端,西靠台湾海峡,东临太平洋,北依山峦,高山阻挡的下沉气流使垦丁形成了特殊的地质地貌,再加上原始热带雨林的覆盖,这些给垦丁民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风光条件。而各具特色的垦丁民宿建造风格,形成了以各国移民为主的特色异域风情文化,到处可见的欧式城堡风格、吸血鬼主题风格、热带雨林木屋风格等个性化民宿逐渐使垦丁的民宿文化多样化、抽象化,从而自成体系、别具一格。再加上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垦丁夜市以及热带生态旅游项目,最终自然风光、民宿和当地特色风俗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生态旅游线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

其他各地较成功的民宿旅游也无不是民宿和当地特色文化组成一个完备的生态文化旅游系统,吸引着外地游客,如台湾的花莲和日本的大阪。这些成功的案例都给刚刚起步的内地民宿旅游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二)生态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民宿旅游发展策略

目前民宿发展迅速,但从其发展情况来分析,由于简单的民宿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很多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文化素养都不足以成功的运营民宿,真正成功的、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民宿旅游产品并不多。旅游者所感受到的很多民宿也是同质化的民宿产品,在此种情况之下,要想打造与众不同的民宿旅游体验,就必须重视民宿旅游的生态性和文化性。

1.民宿建筑应是生态性与文化性的结合体。生态旅游视角告诉我们要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顾保护,体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所以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区,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具备开发条件的、具有土著建筑风味的民房,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完美融合,和谐统一,在外观上体现当地的文化风情。在内部条件上,也要依据当地的文化风格配置一些独特的硬件。在打造民宿建筑时,要有工匠精神与文化精神,真正将民宿建筑当做能够传承千年的艺术品来对待,只有以此种心态来对待民宿建筑,才能开发出不朽的文化性的旅游产品,才能真正长久吸引旅游者。任何短视的行为在文化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当然在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民宿建筑的经营过程中也应融入现代化的一些管理思想,使其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人性化的住宿场所。比如有些民宿旅游的建筑室内不需要豪华内设,但舒适性和便利性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改造后的民宿既不会破坏原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遗产,又能在文化上和它们格调一致,且具有地方特色文化魅力。

2.完善民宿旅游的产品体系。民宿旅游业不光要在民宿建筑上下大工夫,更要不断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着力从源头充实自己的文化产品内容。有些地区的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内容不详实,??地民宿旅游业就应该着力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内容,使原有的文化特点更清楚、更具体、更鲜明;可以使当地建筑风格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可以联合当地旅游部门利用文学作品或者电影或者新媒体讲述当地历史和故事传说,使地方特色文化更加生动、详实;可以组织各种纪念庆祝特色活动,扩展自己的文化内容。可以开发系列的户外活动,使旅游者不光能在民宿建筑内感受地方文化,更应该使旅游者在户外丰富的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多体验。像瓦当瓦舍推出的city/country walk活动,就是在深挖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之下,给旅游者带来不一样、深度的文化体验。这种形式的民宿旅游产品,不仅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生态旅游产品,更是对目的地特色文化的最佳宣传。

民宿旅游业应该开发出各种旅游商品和项目。对于那些已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详实的故事传说和丰富的特色民俗习惯、饮食风格的地区,不仅要有传统的旅游观赏产品,还要把握时机适时推出符合市场规律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特色旅游体验产品,使具有当地旅游特色的文化因素及时转化成旅游产品来提高收入。

3.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民宿旅游产品宣传工作。民宿旅游仅仅拥有特色文化资源还不够,还应该有互联网思维。需要积极主动的开拓并掌握能够传播自己特色文化内容的渠道或者叫做平台,找到与广大游客互动的切入点,特别是移动客户端切入点,同样也就获得了获取游客对民宿旅游文化评价和建议等反馈信息的渠道,依据游客的反馈意见,可以使自身长期的处在快速、精准的自我完善过程当中。

第3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都市茶文化;乡村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乡村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的市场需求。茶叶资源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源。这主要体现在乡村茶文化的看点上。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民俗性使得茶文化旅游资源极具观赏性、参与性。茶园更是美的,而且不同地域的茶树其特征不一,美态各异,例如,云南的野生大茶树、江西婺源的生态茶园、浙江安吉的白茶园等等,就有着各领的丰姿。至于各地民俗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不同茶俗,不同茶礼,不同茶点,则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乡村茶文化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真正接触自然和理解自然的机会。比如采茶、炒茶,旅游者不仅零距离与吸天地之精华的茶树亲密接触,而且可以从中知晓采茶的技巧、炒茶的要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可以亲自参与体会各地茶俗,体验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4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冬奥背景;承德;冰嬉运动;旅游文化

冰嬉运动在古代俗称为“清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1],是满族地区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承德属多民族地区,满族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承德的气温、空气质量、冰质、冰期在华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冰雪文化与皇家文化、长城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在承德传承融合、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承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为冰嬉运动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承德冰雪旅游仅是刚刚起步,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冰雪产业开发滞后,冬季旅游也显得“冰冷”.2016年1月,河北省体育局、河北省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河北省冬季运动发展规划(2015-2022)》中提出,支持承德大力发展以冰为主的冰雪产业,着力打造“皇家文化+休闲体育”冰雪产业基地,对承德发展冰嬉旅游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借助2022年冬奥会之势,努力打造中国“冰嬉之都”城市品牌形象,使承德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冬季旅游的首选之地,成为文明世界的国际冬奥旅游城市,带动承德冬季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1冰嬉运动概述

冰嬉运动的由来已经很早,主要是居住在北方的民族,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军事等需要中创造出来的,主要包括抢等、抢球、转龙射球[1].据《宋史•礼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幸后院观花,做冰嬉”.明朝时期,冰嬉运动就成为宫廷体育活动;清朝时期,使冰嬉运动进入了黄金时代,从宫廷到民间,冰嬉运动广为盛行,因此有“国俗”的称号[2],冬季避暑山庄内就常举行抢等(速度滑冰)、堆雪人、挂狮象等冰嬉活动.而且,每年冬季皇要在北海、南海等地检阅八旗滑冰.但是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尤其是嘉庆之后,日益衰落,到了现代冰嬉运动已处于衰落边缘.然而,现代的北方地区还保留着一小部分的冰嬉运动,承德作为冰嬉运动能够存在的主要城市,在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背景下,无疑会带动承德的冰雪运动发展,挖掘冰嬉运动的文化底蕴,为冰雪运动提供储备,同时还有利于开展承德冬季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冬季旅游文化发展,增加客流量和经济收入.

2发展冰嬉运动,提高承德旅游文化的内在机制

2.1承德的区位及季节特征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东南与秦皇岛市、唐山市为邻,西南邻接天津市和北京市,西接张家口市,北靠锡林郭勒盟和赤峰市.承德市有滦河、潮白运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滦河是河北省第二大河,是承德市最大河流,也是承德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2].承德气候类型是从暖温带向中温带、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冬季时间长达4个月,年平均气温8.9℃,年均无霜期160天,年均降水量536毫米,冰期长达150天[2].因为承德冬季气候寒冷,四面环山,积雪不会融化,因此具有天然的滑雪场、滑冰场,还会制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冰雕作品,供市民和游客观赏.

2.2承德冰嬉运动保留至今

承德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并存的名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承德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特殊的地形气候特征.承德四面环山,冬季气候严寒,使护城河———武烈河创造了独特的河面,即冰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滑冰场,其冰面冰冻情况十分结实,可以承受众人在其上面玩耍,如冰车、滑冰、冰爬犁、抽冰嘎、冰球等项目.冰嬉运动从宋代一直流传到今天,也属于被保留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娱乐性强,有益于大众休闲健身,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参与者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使它自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吸附了大量的观众[7].

3承德冰嬉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承德避暑山庄湖区、武烈河及各县区橡胶坝群等室外大型天然冰场,各冰场的个体经营居多(除学校冰场外),开展的冰嬉运动项目以滑冰车、滑冰、(羊拉)冰爬犁、抽冰嘎、冰球等为主;参加冰嬉运动的人群平时多以老人和儿童活动为主,青年和中年人在休息日以速度滑冰、冰球运动为主,客流量基本为本地居民,而且对具体的冰嬉运动文化也存在着严重的认知不足.从助力申办冬奥到申办冬奥成功至今,发展很快,承德•避暑山庄冬季冰上系列赛事活动接连不断,2016年12月24日承德避暑山庄内上演的“皇家冰嬉”盛会,赏清代皇家冰嬉大典,体验冰嬉运动的乐趣,承德的冰终于掀开了她的面纱,河北省冰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落户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接待的市民及游客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月12日达七八万人,上年度同期则是4.5万人,更早些年同期最多时不足3万人.

4承德冰嬉旅游文化发展模式

承德这个以避暑胜地闻名的城市,正借助冬奥契机谋求以冰上运动为特色的发展之路,唤醒“沉睡”的冰雪资源优势,打造“皇家冰嬉之都”.张承冰雪一条龙的运动休闲产业模式,是承德发展冰嬉旅游文化的先决条件.对比承德周边区域及东北、华北发达区域发展的先进模式,结合承德市冰雪产业发展的实际现状,探索适合于承德冰嬉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和合承德,提高承德旅游经济发展,提高承德人民生活水平.承德市及各县区,应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各自特色,既是独立经营,又有统一规划,从经营形式到项目内容相互互补,深入挖掘冰上资源优势,加快整合,形成一定的稳固发展模式.比如在避暑山庄内硕大的冰面上,除了设置供市民和游客自由游玩的区域和冰嬉项目外,规划设置每天上、下午定时上演似“2016年12月24日清代皇家冰嬉大典”的小型演出和冰上板鞋竞速,单人、双人(混双或父子、母子)滑冰车、冰上拔河、两人三足、冰上自行车等趣味项目的比赛,比赛并不强调专业性,而是侧重趣味及整体的配合或亲自互动,让市民和游客到冰面上活动,体验冰嬉运动的内涵和快乐,从中领略冰嬉文化,更多的吸引国内外游客.同时还要依托各级学校教育为冰嬉运动带来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存在主体,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可以推动冰嬉文化的发展,并将冰嬉文化带到全世界,并带动人们保护和发展冰嬉文化.当然冰面的保护以及安全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承德的冰嬉旅游文化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得到了河北省体育局和承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冰嬉运动这项从原来的宫廷贵族观赏,行军打仗转变成的热门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要遵循“尊重历史,立足现实,依托大众,面向未来[3]”的发展原则,规范管理冰嬉运动,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的团结协作和不断创新,开展冬季休闲旅游体育产业,加大宣传与推广冰嬉运动,使承德的冰嬉旅游文化进入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冰嬉[M].

〔2〕胡汝波,赵艳玲.承德历史与旅游[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1-6.

〔3〕刘永莎.潍坊风筝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陆岚,陆雯.试析满族冰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8):125.

〔5〕唐云松,国梁.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满语研究,2007(1):111.

第5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区位条件是决定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放眼全国,道孚地处中国西部;置身四川,道孚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东邻情歌故乡——康定,北靠丹巴美人谷,沿雅砻江大峡谷南下可抵达雅江县,驱车西进可到达格萨尔故里——德格。它不仅是贯穿康东和康北地区的黄金通道,也是古代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的交通要道,还是甘孜州府康定通往北路八县的第一站和通向的门户。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省将进一步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康定机场的通航、东俄路的改造、雅康高速路的建设等将为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旅游文化兴起一股“藏地旅游文化热”,许多人以到过藏区旅游为荣,作为“西环线”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区”旅游文化圈重要节点的道孚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道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文化资源密集,遍及22个乡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皆有,星罗棋布。如梦幻仙境般的亚拉风光;被誉为“康巴阿勒泰”的玉科立体大草原;清廷御赐的皇家寺庙惠远寺;十一世达赖的诞生地;语言、服饰、婚俗、民居、饮食等都与外界不同的扎坝走婚部落;被誉为“世界民族建筑艺术的奇迹”的艺术藏民居等。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道孚形成了木雅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走婚文化、格萨尔文化等多种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结构,成为了五彩斑斓、百花齐放的文化圣地。这些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无疑是道孚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旅游文化精品的最好题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外力的推动,道孚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资金极其匮乏,2001至2009年,道孚县旅游文化发展资金仅300万元,这导致景区开发欠广度和深度。目前,全县旅游文化开发尚处于初级水平,现有景区、景点小而散,看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大,没有形成具有支撑力的旅游文化精品和具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龙头项目。在游客心中,道孚仅仅是川西旅游文化环线的一个过境地,缺少统一、鲜明的品牌形象。此外,在美丽的自然景色背后,道孚的藏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并没有与旅游紧密联系,发挥出优势。在全省旅游文化业“十二•五规划”中,仅亚拉雪山(多县共有)列入五个特色旅游文化经济区中的环贡嘎生态旅游文化区,八美镇列入100个特色旅游文化小城镇;在2012年全省四个一批重大旅游文化项目中,道孚无一个旅游文化项目列入。由此可见,道孚在全州旅游文化发展中仅居于中下游水平,远在康定、泸定、稻城、丹巴之后。

二、加快发展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

道孚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从道孚县情及甘孜州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定位,举全县之力,从区位、交通、资源开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入手,率先启动创建一批国家A级景区,打造一至二个拳头旅游文化产品,再实施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文化发展。

(一)明确旅游文化产业目标近年来,道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作为一个现实基础十分薄弱的产业,其在省、州旅游文化发展中仍然排位靠后。为此,要从近期和中长期的角度明确目标,积极规划,分段开展工作。首先,瞄准近期发展,奠定旅游文化发展基础,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要抢抓机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先期打造以八美土石林、亚拉雪山、惠远寺、龙灯大草原为代表的东部旅游文化区和以藏民居艺术、灵雀寺、白塔、龙虎沟温泉、鲜水镇湿地为代表的中部旅游文化区,打捆创建八美、鲜水古镇两个A级旅游文化景区,形成拳头产品,提升旅游文化综合接待能力,形成旅游文化接待人数和旅游文化总收入井喷式增长,建成四川知名旅游文化品牌,甘孜旅游文化大县,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扩张式发展。到“十二•五”末期,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应达到30%左右。其次,着眼远景规划,基本形成战略支柱产业,建成全国知名旅游文化品牌。作为四川旅游文化资源大县,道孚要努力优化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切实增强旅游文化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调整旅游文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旅游文化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文化发展,形成以八美五彩游为龙头,以龙灯大草原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以扎坝走婚文化和玉科大草原游为两翼,以鲜水镇藏民居乡村旅游文化、胜利白塔休闲游和灵雀寺宗教旅游文化等为亮点的全域旅游文化发展格局,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精品化,做优、做强道孚旅游文化品牌,使旅游文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逐步发展成为道孚县域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到2020年,力争使旅游文化业带动其他行业增加值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占50%左右。此外,还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旅游产业的生命力在于自然美景背后的文化。因此,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位上,必须要充分注意藏区文化、宗教文化以及道孚特有的地方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文化包括舞蹈、歌曲、雕刻、民俗等。要让文化深入旅游者的心灵,这样才能使道孚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持续的、强劲的生命力。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道孚食、住、行、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虽大有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协调。从康定到道孚,没有高等级公路通往景区、景点,宾馆建设、餐饮住宿、导游导购、车辆加油及维修等还不具备提供优质旅游文化服务的条件。即使作为全县重要旅游文化集散地和目的地的八美镇,目前也还处于无星级宾馆、无购物接待、无休闲娱乐、无景区客运、无旅游文化咨询的“五无”状态。当前,要配套建设旅游文化标识系统、数字信息系统、自驾游服务系统、旅游文化交通系统、旅游文化酒店餐饮业、旅游文化商品加工销售系统;要通过合作经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建设星级饭店、星级藏农乐、星级餐馆、游客中心,大力提高旅行社网络经营能力;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规范和完善旅游文化标识,增强城市的旅游文化服务功能;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吸引力度,稳定发展客源市场。根据道孚的区域位置和旅游文化资源现状,目前道孚可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为基本市场,以广东、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重点市场,在发展自驾游、自行车骑游基础上,拓展团队游市场,逐步开拓大西南旅游文化市场,力争形成重点突出、渠道多元、增长稳定的客源市场格局。

(三)推出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产品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地方旅游文化最根本的竞争力就在于其独特、高端的旅游文化产品。立足道孚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可积极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度假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旅游文化等产品。其一,民俗风情旅游文化产品。道孚县拥有灿烂的农耕文化、藏居文化、宗教文化、木雅文化、格萨尔文化、走婚文化等,可以利用这些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格调浓郁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极富特色的道孚-八美民居考察及民族风情体验游、惠远寺-然姑寺-灵雀寺等寺庙文化考察游、扎坝走婚文化体验游等。同时,应进行民俗文化的配套建设,包装推出游客参与性强的节目,以适应不同风格和要求的游客。其二,度假休闲旅游文化产品。八美石林、亚拉雪山、龙灯大草原、玉科立体草原、亚拉温泉、龙普沟温泉等景点宜开发度假村、星级藏家乐、汽车自驾游营地等旅游文化项目,并进行整体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还要注重旅游文化品种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可推出亚拉温泉-龙普沟温泉-新娘沟温泉-玉科温泉-七美温泉休闲度假游;草原骑马赏花摄影游;高原避暑度假游等。其三,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旅游文化产品。康巴高原具有与内地不同的独特气候、地理和动植物景观,可在此基础上发展康巴高原科考探险游,如亚拉雪山科考旅游文化线、亚卓乡高山湖泊探险旅游文化线、野生动物考察游线等。

(四)广泛开展旅游文化宣传道孚应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旅游文化的营销、宣传和推广工作。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或发动全县讨论来确定道孚旅游文化形象宣传主题口号和旅游文化形象标识;还可以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加强宣传,如办好赛马节、安巴农耕节和扎巴攀碉节等,以节会友,以节促销;可以根据景点特点完善导游词,改变以往教条化、死板式、程序性的解说,推出贴近游客、反映现实、突出文化、融入现代特征的导游词。要积极构建全方位促销网络,把旅游文化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文化发展贯穿到电视、网络、宾馆、商场、广告等各个环节、细节中去,加大和周边县以及州联合宣传的力度。现阶段可以在成都、雅安、康定等地设置道孚旅游文化示意图,加强与丹巴、康巴、海螺沟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文化线路的对接,互相推荐、互送客源、实现双赢。要积极培育新客源,加强对客源地市场及出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要开发的客源市场,不断增强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客流量稳定、快速增长。

(五)积极建设旅游文化人才队伍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以及高素质人才缺乏是制约道孚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因。目前,道孚旅游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较为单一,大量缺乏从事旅游文化规划、旅游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文化景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旅游文化网络管理、旅游文化资本运营的人才更是奇缺。全县有资质的导游为数不多,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圣地惠远寺、灵雀寺、燃姑寺等都没有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游客只能观其外在结构而无法了解文化内涵,导致景点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此外,全县从业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宾馆、饭店服务人员大多只有初中甚至初中以下的学历,基本不会讲外语。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立足长远、以人为本,把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有效办法,努力造就一大批领军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旅游文化强县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6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摘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区域经济的统筹,对改变鄂西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实现全湖北东西互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 旅游圈 可持续发展

1、引 言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 这一发展战略构想,为“鄂西圈”中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结合长阳在“鄂西圈”中的战略方位和发展实际,长阳将以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支点为目标,进一步科学分析自身比较优势,找准战略定位,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地从基础设施、宣传营销、品牌塑造、机制体制等方面实施战略对接,力求在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以整体大发展实现自身大飞跃。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起步时间晚,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速率不一,加上鄂西多为山区,交通区位与客源区位比较不利,当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约与困难。

2.1旅游业区域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发展十分不平衡,资源富集区的交通通达性欠佳,地域结构矛盾明显,温冷地区的发展急需加强。由于鄂西普遍处于山岳地区,恩施、神农架、武当山等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缺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对外连接,一直无法大规模招徕圈外游客。以“一江两山”为例,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三地距离不足400公里,而目前行程需要8小时以上,时间成本高。从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情况来看,对圈内旅游起到支撑性作用区域的仍然仅限于宜昌、神农架等,一方面使热点地区生态环境和接待设施承受着较重的季节性接待压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与产品的闲置,特别是襄阳、十堰、荆州等地的旅游业发展迟缓,不利于旅游圈的整体进步与形象塑造。

2.2旅游资源转化力和旅游产品吸引力比较薄弱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产品构成中多以单一的水域观光、山岳观光等观光产品为主,度假型产品和专项型旅游产品等开发不足,丰富的旅游资源未能有效地开发成多样化、系列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这也造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精品景区(点)总量少,地域分布较集中,整体旅游产品互补性、吸引力不足,区域旅游形象不甚鲜明。以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比较有说服力的A级旅游景区为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4A级和5A级景区偏少,且主要集中在宜昌等地。其中,1994年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只是4A景区,最早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皇陵――钟祥市明显陵只是3A景区,充分说明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资源转化能力偏弱,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历史优势未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和市场品牌优势。

2.3旅游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益急需提升

由于旅游产品的单一化发展、旅游产业要素配置不理想等原因,导致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的人次虽然稳步增长,但存在着旅游者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消费结构不如人意等问题,旅游产业扩张和效益提高的问题突出,旅游资源优势无法有效转化为旅游经济效益优势,形成了长期以来客源结构的单一和市场开拓实力的薄弱,难以稳定、健康地拓展市场,亟待优化区域市场结构、提质增效。比如,三峡水上旅游线由于受到“告别三峡游”、金融危机等的影响,一直呈现客源的波动性,尤其是对欧美市场过分依赖,使得此次金融危机后三峡游船在2009年的预订量下降了50%。此外,区域旅游收入中交通、住宿等硬性消费比重过大,旅游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弹性收入比重过小,像神农架滑雪旅游和宜昌的漂流旅游虽然吸引了大量以武汉为主的中短程市场客源,却由于娱乐、购物、餐饮等配套产品不丰富而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4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亟待统一和提升

一些地区和部门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意识到旅游业的贡献和带动效应,未能真正从政策、资金、人才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部分旅游地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小富即安的思想,未能统一旅游开发步骤,产品重构与同质竞争现象普遍;旅游管理中存在着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多重交叉,政出多门,行业收费项目繁多,导致了管理水平低下和市场竞争无序化。

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三游”为重点,打造旅游产品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整合长阳的各种优势旅游资源,组合特色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线路,大力推动清江风情游、巴土文化游和运动休闲游等三大核心旅游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力争使这三大旅游品牌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吸引力的亮点产品。

二是以“挑战赛”为重点,打造旅游节庆品牌。借助“鄂西圈”的良好政策环境,继续做好与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和省体育局的争取工作,全力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办好一年一度的“张健横渡队清江画廊挑战赛”。通过不断探索活动举办的方式,深化活动对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力争使其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最有市场价值的景观赛事和品牌赛事。

三是以“清江画廊”为重点,打造旅游形象品牌。充分发挥清江画廊风景区在清江流域知名度高及其核心景区和最大景区的地位作用,全力整合,整体推进,进一步把“清江画廊”做大做强、做精做名,使之成为长阳旅游的形象代名词、“鄂西圈”的门户品牌。

四是完善政策支撑机制。围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完善政策争取工作机制。立足县情,制定出台相关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具体实施办法。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民族立法方式,出台关于加快融入“鄂西圈”,促进全县生态文化旅游突破性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

五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门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旅游发展目标考核制,全面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强化对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关工作的对接。

六是推进区域合作机制。积极争取把推进清江流域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大力推进清江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合作。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号:2010b166

参考文献:

第7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当前,安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国发2号文件把一些事关安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大事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对安顺实现提速发展、赶超跨越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黔党发1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安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了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把安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安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发挥安顺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提速赶超之路。具体来讲,要力求做到以下方面。

注重低碳环保,着力在生态建设上提速赶超。要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提速赶超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按照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江河水系污水治理等工程,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让安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馨。三是加快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进度。以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为主题,以山城、水城、林城、花城为特色,以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让安顺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让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全面树立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加和谐的城市新形象。通过营造“科技林”、“三八林”、“共青林”、“成长林”、“安顺名人林”、“家庭林”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植绿”的积极性,增强美化家园的绿化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增强自觉自信,着力在文化建设上提速赶超。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黔中文化,奋力构筑“精神高地”,着力提升安顺文化软实力。一是着力创作黔中文化精品。依托安顺丰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关山度若飞》等一批影视剧、《亚鲁王》等一批舞台剧,出版《安顺文化旅游丛书》等一批书籍,加强“红崖天书”等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推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建设原生态摄影、影视创作、书法创作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文艺精品。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十二五”期间建成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实现全市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各级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各项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黔色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和展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推进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大明屯堡影视城等省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文化、地质文化和奇石文化、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人文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强统筹规划,着力在旅游发展上提速赶超。抓住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强规划布局。以省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做好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景区的规划修编工作,以黄果树景区为重点集中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游,以坝陵河大桥、紫云格凸河为重点打造极限运动和山地体验游,以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重点打造科考探险游,以王若飞故居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黄果树、“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构建由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景区组成的旅游要素全、产品多元化、服务功能强、旅游时间长的精品旅游圈。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打造滇黔二省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协作区,联合遵义市打造“红色之旅、清凉之夏”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桂林市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精品旅游线路。三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要素集群化、产品特色化、服务国际化、进出便利化、环境优质化,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旅游产品供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旅游产业发展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

生态文化旅游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生态是文化旅游的保障。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乏活力的,没有生态的文化旅游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安顺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撑,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的理念,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提升生态水平,用旅游承载文化内涵、展现生态魅力,用生态拓展文化创意、保障旅游发展,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三者有机融合,互动并进,共生共荣,全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把安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提速赶超之路。(作者系安顺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周德瑞)

第8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

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

,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7] 黎德化,刘娅群.论森林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表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11-15. 

第9篇:文化旅游的发展范文

旅游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依存度愈来愈紧密,两者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趋势日益突显。认真研究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准确把握两大产业的融合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引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地方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提供吃、喝、住、行、游、娱、购等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基本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经济行业。尽管两个产业的内涵清晰、边界分明,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众旅游需求的改善,以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服务旅游的产品愈来愈多。同时通过旅游来传播文化、展现精神产品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文化与旅游的渗透、交叉、融合越来越广泛,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产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游是文化性非常突出的经济现象,也是经济性十分鲜明的文化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交叉相融更加普遍。旅游产业要快速发展,必须依赖于文化资源的加入,如文物古迹、历史传说、民俗传统等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内涵越丰富,文化的渗透融合越紧密,品位层次越高,旅游产品就越受大众欢迎,同时,旅游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文化可以通过旅游快捷而广泛的传播体现其精神价值,既增强社会大众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理解,又能推动更多文化资源的开发,从而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变。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渗透互融,实现了两个产业相互促进、合作共赢。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是新形势下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旅游进入了大众旅游时期,然而,纵观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较低的层次,粗放式经营,产品形式单一。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产品居多,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甚至坑蒙拐骗,诟病较多。如何适应大众“求新求特求奇”的旅游需求,需要找寻行业发展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融合,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渗透,以更多的知识型要素来推动旅游产业更新,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国际旅游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旅游产业的提升、旅游业收益的增长,有赖于旅游产品的多元文化含量和特色旅游服务的质量。只有经过文化渗透的旅游业,且烙上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才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产业功能更趋完善,竞争力也将全面提升。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是新时期满足大众更高层次旅游消费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转变,大众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改观,传统的以观赏为主的旅游产品已逐步被赋予较高文化品味并能互动参与的体验活动所取代,求新求知求特的旅游产品更受大众欢迎。文化产业的适时融入便为旅游产品的更新带来了契机,通过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发掘、改造利用,加工生产新的旅游产品,如新的景区景点、新的旅游项目、新的服务形式等,给旅游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多样化旅游产品的选择,使他们从旅游中获得知识、娱乐、体验和享受等多面的满足。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纵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起源和发展,两者从概念到属性都有本质区别,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泾渭分明,各自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相互之间没有可替代性。从两个产业融合的程度和方式看,可分为延伸型、整合型和渗透型三类。但从融合的基本元素来看,主要涉及技术、资源、企业以及市场等四个层面,也是导致旅游文化产业多层级界限的突破重组和多层次联动整合的核心要素。

(一)技术融合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催化剂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变革,使不同产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属性日益趋同,引发了产业边界的模糊。旅游产品的开发速度较快,更新换代时间较短,更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需要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撑。而文化产业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它的渗透将大大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比如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运用,就大大丰富了两个产业的技术内涵,催化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快速融合及发展。如文化主题公园就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借助产品的文化内容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将其产业活动扩散到旅游业,打造出“文化主题公园”这一新兴的休闲旅游新业态。

(二)资源融合是两大产业融合的显著标志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重合性,利用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元素开发出来的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产品,是两大产业资源融合的显著标志。积淀深厚的文物古迹,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多彩绚烂的风情民俗等,既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丰富生动的现实旅游资源。它们作为两个产业的共同生产要素,通过信息化、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便能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既使各种有形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得到科学传承,同时,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精神需求,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当前深受大众追捧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游等,就是将历史文化资源成功结合的好形式,深刻彰显了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游、休闲游和度假游等产品形态,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三)企业融合是两大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革新,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相互重合交叉日益普遍,旅游业中出现了以专门开发文化资源、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的经营企业;文化产业中也出现了生产旅游者需求的文化产品的企业,如文化会展企业、影视动漫企业等。这些企业的业务就融合了两大产业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功能,完全可以在共同的平台经营管理,相互促进补充,同时,这类企业的融合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仅为纵向一体化演进,而是转为横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演进,资源的利用率更加优化,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正是企业层面的融合演进才使两大产业的整体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四)市场融合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市场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托,也是衡量产业发展重要依据。无论是旅游景点的打造,还是文化产品的开发,都必须顺应市场的需求,市场是引领两大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市场层面的融合,主要是通过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营销方式的创新、品牌的整合与培育等来实现的。如互联网与旅行社结合,将形成旅游产品的连线销售。传统的文化演出经过艺术家的创意,在景区景点提升为实景演出,与旅游消费紧密结合,借助的就是市场力量。许多影视拍摄基地按景点打造,通过影视作品的热播,旅游企业的推销,都成了旅游热门产品。随着大众传媒手段的革新,人们消费观念的提升,文化与旅游市场融合愈来愈密切,这种市场层面的高度融合,又推动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技术、产品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整体融合。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为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和谐融合,必须准确把握两大产业的交叉点,产品的交汇点和市场的互动点,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创新体制机制,引领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涉及方方面面,既受制于经济基础、教育程度、科技发展水平,更与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紧密相联。作为政府层面,需要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府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要依据本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布局、阶段目标和政策措施。规划要科学论证,切合本地实际,也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二是要强化政策措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强化领导,大力扶持,落实相关鼓励扶持政策和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对职能部门要提出明确要求,强化服务,坚决纠正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三是建立一套工作机制。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切实解决产业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动政府逐步由办向管、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二)强化品牌战略,加速产业融合

产业的兴起有赖于品牌的确立。各地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旅游文化资源,顺应旅游“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新趋势,不断开发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和新品牌,比如,农村可以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批古村古街,大力发展乡村游;北方可以利用寒冬冰雪做文章,打造冰雪旅游文化品牌。经济发达的城区,可以将影视、动漫、娱乐演艺融入旅游景点的开发中,培育新的旅游线路。各地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曲艺、手工技艺、民族体育竞技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知名度。要按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景区景点的联合,企业与企业的重组,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项目,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立足市场导向,推动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既要用好用足各种扶持政策,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要致力于品牌的培养。各地应紧紧盯住旅游文化市场的变化,依据本地实际,整合两个产业的优势资源,并注入主题鲜明、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元素,以打造适应市场需求新的旅游品牌。要致力于营销手段的创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旅游市场,更呼唤着旅游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变和创新。要引导旅游文化企业,加快技术、产品融合,打破原有各自的运营方式和销售渠道,克服盲目无序竞争,构建营销共享与协调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广捆绑式营销、联合性营销、精准式营销方式,推动产品的深度融合。要致力于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视角推销旅游文化产品。既要善于挖掘电影电视、节庆会展、广告橱窗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兴传播媒介作用,加大对旅游文化产品的宣传和促销。在宣传中,要努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配套措施,保障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