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灾害对社会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第1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流域管理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

一、防洪减灾人人有责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二、流域管理机构要管流域的事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大流域机构。按水法规定流域机构是由国家授权的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水利部行使水管理权。但目前各流域机构主要是管理河道水系的规划和开发治理,而对流域内各种对水系有影响的行为,不利于防洪减灾的各种开发行为没有干预能力。目前的流域管理机构只管理水系而没有管理流域。可事实是流域内的许多不合理开发活动都会影响到水系的管理,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洪泛区内人口和财产的集聚等。为了让流域管理机构真正管好水系必须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广泛的权力。让流域管理机构能参与流域内各种开发保护规划。对流域内各种不利于水系管理的开发活动有干预权和否决权。如对有可能造成水系污染、淤塞、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计划外引水及在高风险区内等的开发项目,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有权制止和否决。因为流域机构代表的不是某一地方的利益而是整个流域的利益。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讲,流域管理机构除了制定江河的防洪规划之外,还应当制定流域洪泛区减灾规划,负责编制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对不同风险区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下转第89页)(上接第87页)洪泛区内各种开发活动提出控制原则。协助地方行政部门开展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对地方防洪减灾社团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流域管理机构从水系防洪管理跨向全流域的防洪减灾管理也是实现全民防洪减灾体制的重要条件。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日益增强的洪涝灾害,需要逐步改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建立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增强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能力,共同迎接洪水灾害的挑战,应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尽快开展以下工作。

1.有计划地向社会公布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图

2.制定我国洪泛区管理条例

3.制定我国流域管理法

目前制作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技术已趋成熟,建议由国家防办指定编制单位,首先编制各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图。之后,再指定各省、市、自治区的防洪主管部门在流域洪水风险图指导下编制各省、市、自治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图。各地、市、县可根据地方特点决定是否有必要根据省级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本地方的详细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风险图所需费用可在防洪费用中开支,但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成果由指定专家验收。风险图完成后要广泛地宣传和提供给居民使用。

由于我国各流域防洪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繁,而作为承灾体的广大洪泛区不能盲目发展。应当根据洪涝灾害风险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发展计划。建议国家防办应尽快着手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广大洪泛区实施风险管理。(注:目前我国将未破堤情况下行洪的淹没范围称作洪泛区。而将破堤后可能淹没的广大洪泛区称为堤防保护区。此种提法有许多弊病,值得商榷。)

鉴于流域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单位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减灾也要由单纯的水系防洪工程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减灾管理。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难以胜此重任,因此需要扩大和明确流域机构的职能。同时现代流域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为协调流域圈与行政圈、经济圈、供水圈的关系,需要有《流域管理法》尽快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为尽快建立起我国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减少国土对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提高国土的安全度,需要通过法规制定将中央、省市、地方各级政府及社团、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划分,使整个社会能共同面对洪涝灾害,完成各自的使命。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使我们的社会面对洪水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一支强大的防洪队伍,那时洪涝灾害就不再可怕。

洪水灾害往往表现异常凶猛,具有巨大的破坏力量。我国过去的防洪抢险工作多注重工程建设,依赖专业队伍和的力量,忽视了发动全社会来共同抗御洪水。而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行动需要用法规来规范社会行动,有序地完成防洪减灾行动。全社会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与现行防洪保障体系的不同在于:(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风险管理,(3)由单纯的专业队伍防洪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防洪减灾,(4)全社会由被动地、松散地应付洪水到由法律规范的主动行为。

第2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气象预报服务;社会需求;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P457;P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02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报也开始具有越来越高的准确率。而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候恶化、生态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因此,不管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农业、工业生产当中都离不开气象预报的服务。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气象讯息,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安排。因此,气象预报服务就要针对当今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力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目前我国的农业企业预报服务入手进行分析,我国当前已经开始形成了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并且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气象服务主要是在国家、省、地以及县这4级机构当中提供。主要是采取天气预报信息、天气预警信息、人工降雨服务以及农业情报站这几种主要的方式来进行气象服务,减轻天气以及环境因素所带来的灾害。

一、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以及措施

当前我国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项就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灾害性的天气预报。在一些旱涝霜冻的灾害气候来临的时候,可以及时地进行气象信息预报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安排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免因为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第二项主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气象决策来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气象灾害的具体措施,例如防旱防涝等措施。可以保证在天气灾害发生的同时,也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有效地降低损失。第三项就是要通过卫星遥感系统,进行实时的气象监测通过对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生产种植方案。科学化的生产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第四项就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产量预报,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分析对比得出农业产量的预报,可以让每个地区了解自己的种植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安排。第五项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来影响天气肖灾害性气候发生并会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就可以启动人工的方法来影响天气,例如进行人工降雨或是人工防雹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减轻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当今社会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

1 农业生产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农业生产就需要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这样才能通过对气象信息的掌握,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同时调研显示,农民对于天气信息抱有非常高的渴求度,对于农业的气象预报服务还要做得更加细致,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农作物的生产时间以及病虫害等都与气候因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农民必须要准确地掌握本地区地气候特点,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灾害赴损失减少到最低。当气象信息变得更加准确、更加细致的时候农民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种植农作物、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事活动。这样当面临干旱、洪涝以及暴雨或者是低温霜冻等天气变化的时候农民就能及时进行安排或者是找到解决措施农业生产也会更加顺利地进行。而从目前来看天气预报信息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来说,还不够准确,对于局部的天气不能做到十分准确的预测或是一些低温霜冻对于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也没有做出及时的预报,从这个方面来看厌气预报的准确性仍然需要提高。

2 气象服务的能力需要加强

从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来看,气象服务除了要提供更加准确的农业信息同时还应该找到一些实际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让农业生产进行得更加顺利。在预测到一些气象灾害或者是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天气的时候,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例如人工防雹或者是人工降雨等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气象预报大多数时候只是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气象信息,但是却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因此,气象部门应该在发现问题并及时预报的前提下再提出具体的措施,这样才能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三、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从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气象服务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部分。气象服务工作应该尽量满足社会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的改进和加强。

1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目前气象服务工作首要改进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气象信息预报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信息预报应该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详细,这样才能满足农业以及生产的需求。在气象部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以科技为指导,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灾前预警能力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或者是极端天气,要及时作出反应和预警这样才能让农业以及生产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能够提前应对灾害性天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系统以及气候监测系统对于天气情况作出最及时、最准确的预报,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同时不能笼统地进行气象预报,有一些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地形特点,造成气候因素和其他地区差异很大。因此在气象预报的时候要尽量将地区进行细化,要特别注意到气候比较特殊的地区。

2 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先进的科技,很多现代化的通讯设备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而气象预报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抓住了时效性才能让需要的人群及时了解最新的气象变化,及早作出安排和准备。

3 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情要及时处理

气象部门一旦监测到了气象灾情或者是反常天气情况,就要及时上报政府及时作出反应。如果灾情比较严重,就要积极想出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将灾害程度降到最低。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干预用于影响天气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4 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科研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比例中仍然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气象因素对于农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做好农业气象工作,才能保证更加顺利地发展农业生产。加大以及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从而提高气象预警服务能力,完善和指导人工作业的决策系统。政府要加大对于农业气象预报的经济以及技术投入,让农业气象预报能够更加准确、及时。一旦出现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也可以及时作出反应,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气候的多变,保证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针对社会的需求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服务,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更好进行,也会逐渐推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要不断进行气象预报服务的改革,让气象预报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第3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环境,灾害,流体力学

近几十年来,全人类都面临着人口、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自然灾害则会对人类和社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很重视对灾害的研究,一是灾害严重危害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 人民生活,甚至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灾害是对科学的挑战,科学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类不断战胜害,减轻灾害的历史;三是环境问题突出,当前具有紧迫性。所以我门要了解灾害,通过措施减轻灾害,为保护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风灾

我国是世界上风灾较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风灾大体分为四类:寒潮强风、台风、由于地形的影响形成的大风及龙卷风。大风一方面调节了气候,降雨解除了部分地区的干旱,另一方面大风又使许多地区干旱加重,加剧了沙漠化,恶化了生态环境。我国的沙漠面积约147.57万平方公里,潜在的沙漠化危险土地约15.8万平方公里,现在自然沙漠化和人为沙漠化并存,还有发展趋势。我国很多沙漠属于流动沙丘或半固定性质,每年向外移动少则1-10米,多则50米以上,沙丘移动与风和沙丘本身的高度,地表水分以及植被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以风的影响最大。沙漠地区的风沙灾害是很严重的,它包括沙丘移动、沙尘飞扬、流沙运动、大风害等。流沙必然对地面上的设施和农牧业造成危害。

我国在治理风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防护林带对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牧场、增加木材和薪柴、改善气候和环境等都有重要作用.。有名的三北防护林带工程就是如此。

二、火灾

世界上每年发生火灾多达十万次,火烧面积几百万公顷,有时甚至达一千万公顷以上,并有上千人被烧死。其中森林火灾是比较严重的一种。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我国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火灾吞噬了114万公顷森林,9个林场,5个储木场,烧毁林木蓄积量3960立方米,房屋56.5万平方米,火灾中有211人丧生,使5万人无家可归。这次大火是由于严重干旱引起的。在大气不稳定,风向多变,风速增加后迅速蔓延,酿成火灾,以致造成风助火威,火助风势的情况。火灾是一种灾害性的燃烧现象,它包含流体流动,传热性质和多种化学反应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火灾学已经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发展。

三、环境污染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目前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是有多种成分组合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微颗粒,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的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公认的大气污染现象有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对于大气污染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水是自然界中最好的溶剂,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失使用价值而被废弃外排,形成各种形式使收纳水体受到影响,这种水称为废水,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环境污染。主要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治理措施是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变有害为无害。

四、结论

环境治理与减灾有许多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归纳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检测、预测、预报、预防、抗御、救援和重建等。环境治理与减灾系统工程涉及全社会的协调行动,需要政府与部门、中央与地方、民众与军警的共同参与,需要加强管理和立法,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的支持。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宗晋,高庆华,张业成等. 灾害学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63-95.

第4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危机效应;治理方式;普世价值;社会共识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5-0072-06



危机事件一直是影响政府政策走向以及治理变迁的重要变量。在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影响更加强烈、频繁,由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流行性疾病、食品安全、、拆迁等敏感问题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其他有损政府形象的重大公共事件,都是影响政府政策走向和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危机事件对政府产生的影响

危机事件对政府的影响主要包括从政府过程的角度而言,对政策议程、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逐步递进。

我们以自然灾害为例,应用实证分析法来考察危机事件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

首先,通过考察全国自然灾害灾情的年度变化以及各个地区受灾的可能性,并将考察结果与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进行对照,以此来探讨自然灾害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影响。人代会都是年初召开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反映的是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出现的次数与全国前一年的灾情进行对照,就可以发现自然灾害与政策议程在时间上的关联性。此外,在统计中我们发现,“灾”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灾害”之义,没有其他含义。图1表示的是全国31个省和中央政府从2001年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出现次数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灾”的次数在2001-2003年间变化不大;2003年的“非典”过后,2004年比2003年翻了一倍还多;随着“非典”的远去,这一数据又有所回落,但始终没有再回到2004年之前的水平。2008年的中国可谓是大灾大难的一年,此后的2009年,除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灾”字由2008年的8个下降到5个之外,其他30个省和国务院的工作报告都增加了,有的甚至增加了几十倍,四川省政府2009年的工作报告有“灾”字105个,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抗震减灾宣言书。2009年“灾”的总数也是2008年的三倍多,这些足以看出巨灾对中国政策议程的影响之大。与2008年相比,2009年基本上没有特大灾害,相应地,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次数明显下降,但也没有下降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2010年虽然没有发生重大灾害,但全国因灾死亡和失踪的人数由2009年的1528人上升到2010年的7844人,增加了4.13倍,因此2011年“灾”的次数又一次猛增,增长了87%。这说明,对政府议程影响最大的是巨灾,尤其是死伤严重的巨灾。因为小灾非常普遍,所以对政策议程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能够造成人员死亡和致使人们生活困难的灾害,受到了政府的格外重视。

就空间分布来看,总体而言,那些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灾害分布密集的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灾”字的频率明显偏高。在中国,水旱灾害(洪涝灾害与旱灾)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灾害损失的60%以上,是中国的主要灾种,而泥石流和地震都是危害性非常大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考察水旱灾害和地质灾害与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的相关性。我国秦岭山脉、太行山脉、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云贵高原、珠江流域等,都是水旱灾害和(或)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我们的统计结果也显示,这些地区2001年到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灾”的次数也明显偏高(如表1所示),这说明其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

第5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是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媒体市场化经营的完善,负面报道作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蓬勃发展起来,冲击着传统的以正面报道为主的传播理念。一般认为,正面报道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运转。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一个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辩证认识,必须要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媒体的责任在于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舆论监督中注重利的权衡、度的把握、理的探索,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促使向正面效应的转化。

舆论监督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信息公开透明。新闻媒体对负面事实只有如实传播,据实传播,实事求是,为大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在宏观上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与完整,才能保障受众的知情权,才能取信于民,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讲究时效,合理把握报道时机。时效性是新闻的灵魂,也是新闻存在的价值所在。新闻媒体有责任让受众及时、正确地获知现实社会中各类新闻信息,以便消除对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的认识,从而让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生活,社会更加有序的运行,进而能够实现一种安定、和谐的状态。三是控制数量,掌握平衡报道原则。

新闻传媒要牢牢把握好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控制舆论监督信息的数量,并使其影响最终达到正面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四是导向正确,融入人文关怀精神。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媒体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之一,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样,新闻才能富有情感性,富有感染力。所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报道中应该积极寻找事件的正面启示意义,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给受众多一点带有时代特征的思考,给受众提供多一点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用新闻的方式进行思想的启蒙,引起社会的关注,起到警醒的作用。在报道中,要尊重当事人,对其隐私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对弱势群体用倾注怜悯之心和关怀之情。

第6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露天采矿;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治理恢复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大规模的矿山开采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支持。因大规模的矿产开发造成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甚至影响了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条件变化,历史上大规模无序开采,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从而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1)地质灾害严重。几乎所有的矿山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露天矿山主要表现在:①是露天开采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②是矿渣随意堆放,造成超负荷堆放,引起滑坡;③是部分矿山矿渣顺沟堆放,遭遇下雨,沟内汇水携带大量矿渣形成泥石流。(2)石漠化严重。开采现场遗留下来的开采面绝壁林立,采石坑中到处是残留的矿体、矿柱和任意堆放的废石堆和的采矿地板,破坏了生态环境,环目四处望,处处皆石头。一片石漠,满目颓废。(3)植被荒芜。采场内石漠化严重,没有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局部可见有星星点点的绿色,彰显生命的顽强。采场周围植被也残遭破坏,许多地方都被碎石、废矿渣掩埋了。(4)占用大量土地。采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形成矿渣堆,占用了大量土地。(5)水土流失严重。采矿往往把周围植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地表丧失或部分丧失了生态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岩石、甚至荒漠化。(6)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矿山生产排出大量废水,如矿坑水、洗矿选矿水、矿渣矸石堆受雨水淋漓后溶解了矿物质的污水以及矿区其他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大部分未经处理,排放后直接或间接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再进一步污染农作物,恶化生态环境。(7)大气污染严重。停采后的采石场中,废石堆到处都是,粉岩粉、小碎石,经风吹,飘入空中,随风飘荡,弥漫空中, 轻则天空混沌,重则遮天闭日,危害严重。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大规模的矿山开采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不但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宁的因素,同时还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因此,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提高矿区生活质量。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土、石、灰、渣到处堆积,有可能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容易形成地面塌陷,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危协;粉煤灰、粉尘飞扬,造成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加剧;有害有毒液体、气体渗漏、溢出,使使大气、水体被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经过环境治理,矿区内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场所。(2)增加耕地,提高土地使用率。矿区土地复垦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大面积采坑,通过覆土,进行回填,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也可以为部分矿工和当地农民重新开拓生产和生活门路, 缓和企业和农民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3)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山开发过程中,破坏了山坡土体,造成边坡失稳,修建护坡、挡土墙,有效防止崩塌、滑坡的发生。(4)绿化环境,恢复植被。由于矿山的开采破坏了植被, 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极易促使矿山地区水土流失,甚至形成地质灾害。在矿区内进行植被恢复,可大幅度提高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爆发几率,减少矿山污水对矿区周边水系的污染,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可以得到逐步恢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目前人类矿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并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国家也日益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规定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有效保障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保护及治理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遏制水土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7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00-02

近些年来,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破坏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严重地干扰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建设和发展。仅2010年就发生了多起影响区域较大、造成损失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新疆北部六十年一遇的连续暴雪降温天气,云南元谋5.4级地震,西南地区持续半年多的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青海玉树7.1级地震,江西、福建等南方10省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台湾花莲县5.6级地震等等。除此之外,各地区危害相对较小、未经媒体报道的自然灾害亦不计其数,同样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种类各异、危害不断上升的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能力是个重大的考验。基于此,构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既是提升地方政府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最大程度地为经济社会的正常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进而为更好的实现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公共福祉奠定良好基础。

一、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概述

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立足于各类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将灾害的预防、预警、救治和灾后重建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这个体系涉及到防灾减灾的各个方面,如灾情的早期预防、灾情的监测和预警、群众性灾害防治的知识与技能的宣传、灾害救治决策层的建立、救灾物资的储备、救灾人员的调集与分配、新闻媒体对于灾情的报道、灾民心理的抚慰、次生灾害的防治等。这个体系将灾害的预防与救治的各个环节纳入到了一个一体化的管理系统中,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为了救灾而忽视灾害的预防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的系统化与制度化建设的弊端,并能够有效地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用于防灾减灾。这个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救灾方法,它融入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和社会,也将更有效的提升全国防灾减灾总体水平。因此,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必将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治理的职能。

二、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的意义

1.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更新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观念。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把对灾害的预防预警与救治同等看待,而传统救灾理念则偏重灾后抢险和救援,具有滞后性。把各种资源用于灾害的预防而非灾害的救援,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把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都有效地降到一个低水平――灾害风险最小化[1]。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从灾害的事后处理转入灾害的事前预防,是防灾减灾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也更好地体现了地方政府追求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职能,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良好体现。

2.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防灾减灾的制度化建设。按照传统的救灾理念和习惯,地方政府总是在灾害发生后提出一套灾害的救济与治理方案。这种救治方案具有滞后性,结果造成救灾减灾资源临时拼凑且各自为战,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预案的形式将各种灾害的应对办法提前制定好,能够有效整合和调配各种防灾减灾救灾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把防灾减灾理念升华成一种基本的制度模式,形成一套体系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政府防灾减灾的制度化建设。

3.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从某种程度来讲,防灾减灾是一种公共物品,政府进行防灾减灾就是在提供公共产品。单个人由于自身能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在防灾减灾面前力量微弱。基于此,地方政府应该作为防灾减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带领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个人,动员社会上的一切资源,并有效地引导这些资源投入到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防灾减灾工作之中[2]。地方政府在占有和动员防灾减灾资源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地方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是最大的。建立在这种责任基础上的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将使政府在灾害面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和威望,最终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三、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地势地貌复杂多样,所面临的灾害种类也形式各异。所以在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以避免防灾减灾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决策有力、指挥得当是十分关键的。防灾减灾涉及部门众多,影响群体广泛,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实利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领导系统势在必行。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和高水平的指挥能力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保障。在防灾减灾体系构建过程中,各级党委与政府要密切配合、统一领导,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情况,让具体执行防灾减灾的人无所适从,从而错过防灾减灾最佳时机。党委领导要负起总责,靠前指挥,深入实际,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总揽防灾减灾方面的整体权力,以强有力的指挥能力将防灾减灾工作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尽最大能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要尽量取得中央政府的支持。虽然地方政府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但是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在很多方面拥有地方政府无法获得的资源,尤其在技术力量和资源调配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地方政府要积极取得中央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准,进而有力地支援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在灾难面前,地方政府应对灾情和救灾能力进行宏观把握,根据实际需要,积极获取中央政府的援助。切不可因为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而贻误灾害防治的最佳时机,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大的损失。虽然防灾减灾是地方政府更直接的责任,但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3.要善用宣教手段,加强舆论引导。在日常工作中,地方政府要有计划地对民众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要把握住救灾抢险“自救、互救、公救”的三个原则 [3] ,只有民众真正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自救、互救和公救,防灾减灾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群众的防灾减灾能量是巨大的,有效激发和使用好这部分能量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改善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平时的宣传教育机会,让民众知晓和掌握各种各样的灾情先兆常识、预警办法、救治手段,防止面对灾情时惊慌失措。另外,在防灾减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加强舆论引导,严厉打击在防灾减灾期间少数新闻媒体对灾情虚假报道,防止引起社会混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自救知识教育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防灾减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4]

4.要引进新技术,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体系,新型技术手段的引进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也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防灾减灾科技化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组织防灾减灾技术工作小组,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及时监测灾情,做好灾情的科学化预报工作。与此同时,要加紧培养防灾减灾方面的专业人才,注重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促进防灾减灾专家库建设,集合涉及防灾减灾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大型灾害的影响范围、救治方案、灾害损失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为决策层提供参考。在遵循防灾减灾基本规律的情况下,将先进技术手段运用到防灾减灾过程中,同时发挥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的作用,最终取得防灾减灾的良好成果。

5.要合理规划,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防灾减灾体系构建应纳入到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力求把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防灾减灾没有捷径可走,积极防灾减灾是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积极防灾减灾当做不可回避的、艰巨的历史责任。”[5] 通过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摸清地区内灾情的类型和总体分布情况,停止本地区内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经济活动,严惩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性活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合理统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踢平,禹小英,陈英,等.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防灾减灾问题[J].财政科学,2009,(11).

[2]马怀德,李程伟.地方层面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2.

[3]金磊.教育是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8-06-09(2).

第8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一 历史的启示一一自然反作用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一)过度围垦湖泊使洪水灾害增长

人们兴修水利,改造自然,以及自然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典型例证之一是宋代对鉴湖的围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14页.钱宝琮在《算经十书》的《周髀算经提要》中认为,“《周髀》是公元前100年前后的作品”,中华书局,1963年,第4页。

②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二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535页.

③《汉书·宣帝纪》,王国维,《观堂集林·西域井渠考》.

④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

⑤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第二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337页。

鉴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建成于东汉永和五年(140)。当年人们在近山低地周围兴建堤防,积蓄若耶溪来水,形成水库。水库北面是地形较低的农田,可以引水灌田,再北则是大海,有利于农田排水。丰富的水源和适宜的地形,使鉴湖成为一座“堤塘周回三百一十里,都溉田九千余顷”①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并兼有防洪和向绍兴城及运河供水的综合水利工程。一直到北宋年间,鉴湖都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北宋中期至南宋初期在江南一带,为增加土地资源,出现了普遍的围垦水面的做法。太湖下游塘浦河道被蚕食围垦,破坏了原有的排水通道,水旱灾害急剧增加。也有地方官为表现自己的政绩,废湖为田的情况。由于鉴湖水浅,也被地方官陆续围垦,以至到南宋初年,鉴湖的水利功用已丧失殆尽。鉴湖废毁后,失去了对水资源的调蓄,被围垦成田后的100年比前100年,本区水灾和旱灾分别增加4倍和11倍,围垦所失明显大于所得。可见鉴湖的围垦是人们追求眼前利益的一种短视行为,是违背自然规律并遭到自然报复的一个例证。鉴湖被围垦后,绍兴平原逐渐进行水利调整。北部平原形成了几个新的蓄水湖泊,部分代替了鉴湖的功用。明代嘉靖年间又对绍兴水利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导浦阳江北出钱塘江,减少了本地的来水,同时修建了三江闸,提高了对江河的调蓄能力。经过400年的努力,绍兴水利才重又进入一个新阶段。②

关于围垦湖泊的利弊得失还有这样一次有趣的争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大力提倡兴修水利。有人建议排干梁山泊,可以得到良田万顷。王安石觉得有道理,但又顾虑因此失去蓄水之地。当时一位大臣插话说,只要在梁山泊旁边另外开凿一个梁山泊装水不就行了吗?王安石大笑而止。③这件事看起来像是笑话,其实当年大规模围垦鉴湖等湖泊的做法,不正是类似排干梁山泊的建议一样荒唐吗?

近代以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在人口加速增长的重压下,围垦湖泊变本加厉地进行。近40年里,全国总计围垦湖泊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尤其东部平原与江河关系密切的湖泊围垦更加严重。江汉平原通江湖泊水面缩小了6000平方公里,不足40年前的1/3。太湖水系湖泊面积在近30年里,水面减少650平方公里,相当于l/4个太湖。围垦的结果是得到了土地,却失去了调蓄洪水的库容。在1991年江淮大洪水的受灾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围垦的湖泊面积。这些地方的被淹,事实上是洪水强制还原了湖泊原貌。如果从水产、旅游和环境生态角度来看,许多湖泊围垦不能不认为是一种失策。

(二)水土流失导致河流防洪能力的衰减

人类改造自然与自然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情况在水土流失问题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提出滥伐森林将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西汉末年有一位叫贡禹的大臣就曾指出,过度地采矿,必将滥伐森林,如果“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④。也就是说,缺少森林植被涵养,降雨迅速汇入江河,导致洪峰流量的增长,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通典·州郡十二》转引刘宋·孔灵符,《会稽记》。

②周魁一、蒋超,古鉴湖的兴废及其历史教训,鉴湖与绍兴水利,中国书店,1991年。

③《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二。

④《氾书·贡禹传》卷72。

利用率降低,必将导致水灾并继而引起旱灾。清代中期,我国人口激增,耕地不足。嘉庆年间陕西、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开垦山地种植之风盛行。因而严重破坏山区植被,水土流失加剧。这是人类向自然宣战,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的斗争。当时人对此曾有争议。一些人认为,无业农民开垦山地,使人无闲民而地无遗利,应该提倡;另一些人认为,这将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被雨水冲下,必将淤积河道和陂塘,降低行洪调蓄能力。新开山地收获很少,而山下原有良田却因水旱灾害增加而受病,即所谓“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①,得不偿失。但是,近几十年在“以粮为纲”政策下,滥垦现象变本加厉,再次重复了历史的错误。

人类活动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更进一步影响河流状况,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加剧。例如,历史上泾渭清浊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致表现为,从事农业垦殖将加速水土流失;而由农转牧,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减轻。汾河的情形也相类似,唐代以前植被破坏较小,而宋代以后,由于农垦的普遍进行,汾河含沙量剧增,导致洪水灾害增长,都是人类活动导致植被严重破坏的结果。②

(三)社会发展要与自然规律相适应的自然观

人类改造河流的活动直接影响河流的演变,而河流在人为作用下的自然演变也将更直接地反作用于人类社会。西汉年间黄河的情况便是明显的例证。

西汉年间,黄河频繁决溢,成为朝野关心的大事。《汉书·沟洫志》记载了当时人陆续提出的多种治黄方案,诸如分流、滞洪、水力刷沙、改道、筑堤堵口等。之后,班固又以远较上述方案为多的笔墨,记述了贾让的治河三策。贾让三策大约提出于公元前6年。他首先分析了黄河演变的历史。上古时代,河流有河流的位置,人有人的住处,各不相干,因此,河流两岸并不筑堤,只在洪水波及的居民区附近修些低矮的堤埂,抵御洪水漫流就可以了。本无所谓水灾。但是到了战国时代,位于黄河下游各诸侯国的社会经济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为了取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先后在两岸筑堤防洪。当年黄河两岸堤距达50里之多,洪水尚可以在其中宽缓游荡。此后,老百姓开始占据黄河肥美的滩地来耕作并修建村落,每当洪水到来时,则在堤内另起堤防以自救。围垦一再深入,以至大堤之内又有好几道民堤。最近的民堤距离主河床远的不过数里,近的只有一里多。而且河道宽窄不一,河线再三弯曲,严重阻碍行洪。可见,由此引起的洪水淹没房屋田产的灾害并不是黄河的过错,而是人们过分地侵占滩地,不给洪水以足够出路的缘故。于是,贾让认为,由于人们不适宜的开发引起的洪水灾害,那是人们自讨苦吃,与洪水无关,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贾让提出了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个方案。

对于贾让三策,古往今来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其具体治河方案也未见得像他本人设想的那样有效,但是,贾让从黄河历史演变的分析中得出的“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③的结论,即治河必须适合河流的客观规律,留足泄洪断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卷10,《记棚民事》。

②杨国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环境演变与下游河道变迁的关系,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四集).第97页,地质出版社,1993年。

③《汉书·沟洫志》卷29.

们生产和生活应当主动避让洪水,而不能去侵占河滩,压迫洪水,否则必受洪水之害.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途径,除应控制自然态洪水,减少其泛滥成灾之外,还应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他对黄河堤防发展史的分析,以及他对人类与河流洪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是比较客观的和积极的。但问题并未就此了结,人们受围垦河滩地局部的眼前的利益所驱使,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内仍不断地与河争地,以至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皇帝竟为此亲自下了一道谕旨,“不知堤内之地,非堤外之田可比,原应让之与水者。地方官因循积习,不加查禁,名曰爱民,所谓因噎废食者也”①,是贪小利而损大利的短见行为。老子曾高度赞扬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认为水不与万物更不与人争,住在人们不愿居住的恶劣环境,水的品格最接近他所提倡的清静无为的道。这是当年的人与水的关系。但若人们无节制地过分压迫水,至柔至顺的水也会与人相争,而表现为灾害的。

总之,人类社会通过劳动生产不断扰动和改变着外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与此同时,变化了的自然界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影响又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被改变了的自然界按着人们改造自然的初衷,完成了兴水利、除水害的任务,这是我们所熟知的。而另一方面,却也存在着变化了的自然制约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后果,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在水利史上是屡见不鲜但并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的方面。近代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已遍及全球,其强度也大大超过前代,甚而开始向邻近星球进军。与此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也显著增长,达到再也不容忽视的地步。例如加速增长的洪水灾害损失,大多来源于这种反作用。可见,我们在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种种传统科学之外,同时要主动地深入研究变化了的自然界,是如何反过来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促进与制约两方面)社会的发展,从而引申出人类对自身社会与外在自然相互作用进行合理调控的新的研究课题。

二 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

水利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修建工程以兴水利,除水害的合理性,无法从单纯考察水利自身运动中得出,而必须由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总体结果来说明。也就是说,要认识水利这个有限系统的合理性,只有把它放到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的大系统中来评价才能做到。

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借鉴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们既高度赞扬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盲目性。他们举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滥伐森林的例子。当地居民滥伐森林后得到了耕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但由于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积蓄和贮存水分的能力,日后却使这些地方成为荒芜不毛之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于是恩格斯在1876年写道:“到目前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团他进一步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会典事例》卷919,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

②《老子·道德经》。

③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7—519页。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①。可见,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最终需要与自然进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持续下去而不是使自然混乱或瓦解,从而真正有益于人类的长远利益。

自恩格斯揭示了掠夺性地开发自然所带来的恶果至今,又过去了一百多年。遗憾的是,在治水以及其他许多生产领域中,我们并没有从前人的痛苦经历中得到足够的启示,奉行着的依然是急功近利的政策。对于生产活动间接的比较长远的影响懵懵懂懂。人们陶醉于自身迅速增长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以为由此可以战胜自然,主宰自然。受这种错觉所遮蔽,我们竟未清醒地觉察,对自然的扰动和破坏,将会带来对我们缺乏远见的生产行为的报复,甚至依旧把这些意想不到的结果,轻描淡写地归罪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基本的问题在于,人类社会是属于自然界的,自然界的危机必将成为人类的危机。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劫掠性的开发,已开始造成资源、环境和灾害增长的种种困境。这种困境表明,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方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一种人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必将取而代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依据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可以将人们的治水活动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人类利用水和听命于水的自然规律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那时以石制工具为主,社会生产力低下。当狩猎畜牧为主要经济部门时,为解决人畜生活用水,“逐水草而居”。原始公社末期,当农业成为基本经济部门时,农田水利的主要工作大约是采用传说中的伊尹传授的办法“负水浇稼”;为防止洪涝灾害,人们以氏族公社为单位,多集体居住在河旁阶地,所谓“择丘陵而处之”。后来又创造了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所谓“鲧作城”。那时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发生水旱灾害的时候,不得不乞灵于上天的恩典,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

第二,人类调节调度水资源和服从水的自然规律的阶段。在中国大约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持续达40个世纪之久。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和社会组织的进步,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江河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出现了大禹领导的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的大规模治水活动。发明了适应井田制的农田沟洫灌排系统,出现了短距离的人工运河。随着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并促进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人们在自然面前取得了较多的自由。防洪进步到以堤防为主的时期。引水和蓄水灌溉已有相当的规模。开挖了使用船闸调整航深的跨流域运河。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趋利避害适应水资源消长和分布的自然状态仍是主要形式。以致严重的旱灾或水灾甚至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在这一阶段,依据水利发展的特征,又可划分为若干时期,如本书绪论第一节所述。

第三,人类调蓄水资源,改造水环境与主动适应水的自然规律相结合的阶段。相当于近代和现代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社会提出了对洪水进行有效控制,对水资源进行大规模和大范围的重新调配的需求。人类支配天然水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不过,总的来看,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自然力仍然处于支配地位,即使是科学技术进步有可能实现对水的充分控制,但从经济方面来看,则未必是可行的。此外,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也深化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又以新的变化了的形式,重又加入到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增加了治水的复杂性,促进或制约着水利的发展。总结历史经验,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中引申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采取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立场,例如,在防洪中引入非工程措施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7—519页.

综上所述,几千年来人类的治水活动就是在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不断解决人类社会与水土资源的矛盾斗争中逐步演进的。同时,水利建设又是在适应自然条件的背景下进行的,从以往被动地服从和适应,又逐渐发展到主动地顺应和协调。也就是说,水利建设的合理性,要从水利与自然共同组成的大系统来加以审视和评价。西方的科学和哲学,是从局部的实证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从人与大自然的整体关系出发的,强调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亦即司马迁所倡导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①的治学主旨。

人类文明的四大发祥地自然条件各有不同。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气候常年炎热,农业生产较少受到季节限制。希腊则属于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夏季几乎不受洪水威胁。而中国的季风气候使得农业生产集中的夏季常常受到洪水和干旱的袭击,因此,因地制宜,因天时制宜的顺应自然的理论思维比较清晰和明确。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近百年里生产力的提高几乎比有史以来人类努力取得的进展加起来还要大。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已经显露,为了避免自毁生计的厄运,西方学者自发地借鉴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东方思维,因此,中国古代的阴阳和谐、天地人三才之道等学说,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丰富的辩证思维,对今人将仍有启发意义。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

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现在,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然灾害是指: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

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目标:

1、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

2、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

3、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