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弓形虫病; 免疫学; 诊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R3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5-001
弓形虫(Toxoplasma)是一种专性细胞寄生性原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群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引起共患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诊断弓形虫病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染色试验(DT)、凝集试验(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等。
一、染色试验
DT曾被视为是弓形虫病病原特有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活滋养体在致活因子的参与下,与样本的特异性的抗体相互作用,使虫体表膜破坏而不被美兰所染。但由于在进行检查时必须使用活的、有毒力的速殖子而存在巨大的危险性,限制了其应用[1]。
二、.凝集试验
直接凝集试验(DAT)简便快速,阳性反应出现时间比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早。试验以甲醛固定的弓形虫悬液作为抗原与被检血清直接进行反应。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主要建立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基础之上。优点是简便、快速、灵敏,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2]。
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以完整的弓形虫为抗原,采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特异IgM和IgG。IFAT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与ELISA对猪弓形虫病的IgG抗体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3],但判定结果易带主观性。
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
ELISA是当前诊断弓形虫感染应用最广的技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和底物放大的反应原理,提高了特异性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检测的敏感性。
1.葡萄球菌A蛋白ELISA
陈子庆等以弓形虫虫体抗原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板,建立了葡萄球菌A蛋白ELISA (SPA- ELISA)检测抗弓形虫抗体的方法。经与弓形虫可溶性抗原包被结果对照,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2.斑点ELISA
斑点ELISA(Dot-ELISA)比常规ELISA更灵敏、简便,取材量少,因而迅速被推广应用。国外1986年已应用于弓形虫病诊断。但其也有不足,主要是结果判定比较主观,特异性不够高等。
3.亲和素-生物素-ELISA
郭志刚等用亲和素-生物素-ELISA(ABC- ELISA)对弓形虫试验感染不同时期的猪血清特异IgG进行检测。
4.PCR-ELISA
李健等将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与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杂交,再通过酶免显色反应测出OD值,以判断弓形虫感染情况。
五、免疫胶体金技术
目前,利用胶体金标记技术诊断弓形虫病的方法有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1.免疫金银染色法
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是一种较新的免疫诊断方法,其原理是胶体金探针与相应抗原或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经过银显影处理后,使金颗粒周围吸附大量银颗粒,光镜下即可见褐色金银颗粒。由于银染色对金颗粒的信号有放大作用,所以敏感性很高。
2.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是应用微孔膜[硝酸纤维素(NC)膜]作载体的免疫检测技术,先将抗原或抗体点于NC膜上,封闭后加待测样品,洗涤后用胶体金探针检测相应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金颗粒放大免疫反应系统,使反应结果在固相载体NC膜上显示出来。并将其装入充满吸水材料的渗滤装置(塑料小盒)中,小盒分为底和盖,盖上一般有直径约0.5cm~0.8 cm的小孔。研究表明,此法比间接过氧化物酶法更敏感。
3.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将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层析分析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目前应用范围也日益广大。
六、展望
近几年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弓形虫病诊断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一些研究成果已经或正在对弓形虫病的防控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今后应为检测提供可靠的诊断抗原或抗体,加快解决试剂的标准化问题,建立综合的检测系统来弥补单一检测系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恒梅,徐克继,杨慧珍.免疫酶染色试验诊断弓形虫病的研究[J]中国共患病杂志,1991,7(5):13-14
[2]陈义民,李观娣,李宝琛.实验弓形虫病的间接血凝诊断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80,(4):10-15
1发病因素
1.1主要病因-HPV
自20世纪50年代,人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被推测能诱发宫颈癌之后,大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了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必要病因。HPV是一种双链闭环的小型DNA病毒,基因片段分为3个区:上游非编码区,早期编码区,晚期编码区。早期编码区包括E1~E7,编码产物主要调节病毒DNA复制(E1,E2)、病毒RNA转录(E2)、细胞骨架重组(E4)和细胞转化(E5,E6,E7);E6、E7作为CIN和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E6可诱发P53降解,E7可抑制Rb的抑癌功能,所以是目前研究HPV致癌机制及针对HPV相关癌症的防治疫苗研制中的重要靶基因。晚期编码区包括L1和L2,编码产物是病毒衣壳的结构元件,其中L1为主要衣壳蛋白,L2为次要衣壳蛋白。如果HPV感染人体后,机体能够针对HPV衣壳蛋白L1和L2产生中和抗体,就能够预防HPV的感染。目前已经得到鉴定的HPVDNA有百余种,其中低危型(HPV6、11、30等)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HPV16、18、31、58等)主要导致CIN和宫颈癌。流行病学显示,约99%CIN和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其中2/3患者与HPV16、18的持续感染相关,HPV16型多发展为宫颈鳞癌,而HPV18型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E6蛋白可能在其恶性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通过抑制P53与DNA结合,导致P53蛋白降解失活;水解Bax、Bcl-2,从而抑制凋亡;激活端粒酶,使正常细胞永生化;使感染的HPV细胞逃逸机体免疫[2]。因此,HPV16和HPV18E6蛋白可作为HPV持续感染及CIN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预警指标,提示我们在开展HPVDNA临床检测时,必要者作HPV16和HPV18E6蛋白检测,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最新参考价值。E2蛋白作为主要的调节蛋白,对E6蛋白和E7蛋白起抑制作用。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HPV基因整合进宿主染色体DNA并导致病毒E2基因的破坏,从而导致E6和E7基因的上调。国外一项研究筛选了103名健康人群,检测其体内不同部位HPV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现HPV总患病率为68.9%,感染率(皮肤61.3%,阴道41.5%,口咽30%,肠道17.3%),48.1%HPV感染者存在多种HPV亚型混合感染的现象[3]。免疫因素可能是HPV混合感染长期发生的风险因素,而短期风险主要是多个或活跃的性活动[4]。由于非致癌病毒可以通过干扰病毒或免疫交叉反应来刺激/抑制共存的致癌病毒,从而促进癌变,所以混合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一个高危因素。但是,目前常用的检测工具只能检出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少数HPV亚型。
1.2其他病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靶向攻击CD4+T细胞,导致严重的免疫功能受损。HIV阳性宫颈癌占HIV感染相关性肿瘤中的14.4%,仅次于淋巴瘤而居HIV相关性肿瘤的第二位,居女性HIV相关性肿瘤的第一位[5,6]。提示我们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采取免疫辅助治疗,更好地改善其预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的表达产物,具有高度多态性,主要负责细胞间相互识别、诱导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有研究表明,HLA的基因多态性是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免疫调节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7]。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PV相关肿瘤的发展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其可能通过损伤宫颈黏膜屏障、降低病毒清除率、减少下生殖道抗原呈递细胞、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抗凋亡等机制,导致HPV持续感染甚至宫颈癌变[8]。此外,统计学研究发现,久坐的女性患CIN的风险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女性患CIN的风险降低[9]。原因可能在于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更好地抵御HPV的感染。因此应当提倡女性合理安排坐姿时间并保持终生规律的体育锻炼。
2免疫学发病机制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肿瘤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效应细胞的激活和释放一系列效应分子,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在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中,T细胞尤其是CD8+T(CTLs)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发挥着主要作用。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提呈的抗原肽,启动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CTL介导特异性细胞裂解作用,另一方面通过Th1细胞介导迟发性超敏反应。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无法有效识别、清除“异己”成分或突变细胞时,就可能发生肿瘤。为探讨HPV感染对宫颈癌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一项研究选取医院2004年8月~2010年8月收治并确诊HPV感染的283例女性患者,分为宫颈癌组109例及CIN组174例,对比其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发现宫颈癌组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TNF-α、INF-γ、IL-6及IL-10水平等较CIN组显著降低,提示持续HPV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使局部免疫功能耗竭,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10]。在某些情况下,肿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如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下降、产生血清封闭因子、CD4/CD8倒置、Th1/Th2漂移、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等[11]。此外,有研究表明HPV16E5蛋白通过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环氧化酶2(COX-2)途径的活性,增加宿主细胞的免疫逃避,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减少凋亡,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机制影响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12]。免疫缺陷是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的重要特点,抗原耐受、宿主防御不可逆损害、HPV抗原特异性效应细胞无法到达感染中心,导致宫颈上皮HPV大量表达E6和E7蛋白。Stanley等[13]在研究中避开感染中心,采取肌肉注射高效预防性HPVL1VLP的方式,从而启动强大的免疫反应,产生高浓度的L1特定血清中和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止病毒经上皮逃避。
3免疫治疗与预防
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了宫颈癌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借助生物制剂的作用,回输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到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不仅能杀灭体内残存的微小癌细胞,还能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因此,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宫颈癌,都可以通过免疫治疗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肿瘤疫苗是免疫治疗的重要代表,目前用于宫颈HPV感染的疫苗主要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
3.1预防性疫苗
HPV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HPV相关妇科恶性肿瘤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最可靠的手段。预防性疫苗主要通过重组DNA技术表达L1或L1和L2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激发体液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特别是黏膜分泌型IgA,从而预防HPV感染。由于VLPs只含病毒抗原,不含病毒DNA,不会导致病毒感染,使用较安全。由美国FDA认证上市并已被世界多个国家接受的第一代预防性疫苗:Cervarix疫苗(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二价),为包含HPV16、18的VLPs;Gardasil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四价),为包含HPV16、18、11、6的VLPs。3.1.1适应症及副作用Cervarix疫苗主要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预防,而Gardasil疫苗用于预防生殖器疣、不典型性病变、癌前病变及癌症。最新全球癌症预防设想能够通过对感染HPV的年轻女性接种这两种疫苗来预防HPV相关疾病的发生[14]。美国FDA批准男女性均可接种Gardasil疫苗,女性注射Gardasil疫苗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外阴阴道癌、癌和HPV6、11型引起的生殖器疣,男性则用于预防生殖器疣和癌;但Cervarix疫苗只用于年轻女性,用于预防HPV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上述两种疫苗上市以来,相关临床试验报道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事件都不严重,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头痛、恶心、发热、晕厥等,耐受性良好,且抗体效价比自然感染HPV患者显著提高[15]。有研究分析,HPV四价疫苗具有较高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均属于疫苗接种常见免疫反应[16]。Deleré等[17]人对接种疫苗的功效进行系统文献评价和荟萃分析,HPV16、18疫苗接种后,长期观察并未发现抗病毒能力消失,但长期保护力比短期稍弱。目前,Cervarix疫苗和Gardasil疫苗的技术已基本成熟,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需低温保存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3.1.2接种方案由美国卫生部管辖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于2014年最新的HPV疫苗指南,推荐:11~12岁女孩应接种HPV疫苗(二价或四价);11~26岁女性,未开始或未完成全程HPV疫苗注射的应予以免疫;11~12岁男孩应接种四价HPV疫苗;13~21岁男性,未开始或未完成全程三剂HPV疫苗注射的,应注射四价疫苗进行免疫;两种疫苗最早可提前到9岁注射;疫苗接种方案分三次注射,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1-2个月,而第三剂在首剂注射后6个月接种。此外,Boxus等[18]人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量抗原-抗体反应的亲和力,发现二剂和三剂接种方案的抗体反应质量相似,对9~14岁的女孩也可采取Cervarix疫苗二剂接种方案。这一实验提示,对于9~14岁的少女,Cervarix疫苗的临床方案可有两种:6个月内注射三剂(0、1、6月),或6个月内注射两剂(0、6月)。3.1.3第二代预防性疫苗随着第一代HPV预防性疫苗技术的成熟,第二代疫苗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其主要靶向HPVL2,可诱导更多的中和抗体,进而阻止更多HPV亚型的感染[19]。然而,优化L2抗原决定簇使其更好的被免疫系统识别以及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是目前设计第二代疫苗的难题。在三期临床研究中,Merck等[20]人最新研究的HPV疫苗V503能预防97%高分期、癌前病变的外阴、阴道、宫颈疾病(由HPV31、33、45、52、58亚型导致);该疫苗对HPV6、11、16、18亚型也有效,甚至效果比现有的Gardasil疫苗更有效,能通过诱导中和抗体来预防感染,是监视疫苗生产、效能以及诱导免疫反应的有力工具。提示我们应该在目前疫苗的基础上,重组更多的致瘤性HPV亚型(HPV31、33、45、52、58型),即构建九价疫苗,从而扩大相关肿瘤的预防范围,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但由于该疫苗还处在三期临床研究,所以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缺乏数据支持。
3.2治疗性疫苗
由于预防性疫苗对已感染HPV人群无效,因此研制HPV治疗性疫苗成为近年来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HPV治疗性疫苗的主要类型包括:HPV载体疫苗、多肽疫苗/蛋白疫苗、基因疫苗、细胞疫苗等。由于高危型HPV的E6、E7蛋白是公认的转化蛋白及肿瘤排斥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故成为研究最多的靶抗原。3.2.1作用机制载体疫苗用有效的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融合HPV靶抗原,注入机体内后可产生特异性的CTL反应,从而削减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和载体类型可选择性等优点。多肽疫苗/蛋白疫苗是将HPV靶抗原与人HLA型相配的多肽片段直接输注到体内以诱导CTL反应,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高、安全性强和易于生产的优点,但其免疫原性较弱且具有HLA限制性。基因疫苗是把编码特定抗原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体内,刺激机体产生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制备简单、性质稳定,且无MHC限制性,可反复免疫,但其免疫原性较弱。细胞疫苗,如树突状细胞(DC)疫苗,荷载HBV靶抗原,可表达高水平的MHC分子和B7、CD40等共刺激分子,启动CD4+和CD8+T细胞反应。杨爱珍等[21]人解读美国FDA行业指南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肿瘤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细胞毒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须经一定的时间,才能转化为临床效应;并且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通常都接受了多轮治疗,可能影响免疫系统,降低疫苗疗效。因此是选择晚期肿瘤患者,还是选择少瘤负荷或缓解期无明显残留灶的患者,需要我们权衡其中的利弊。可见,现阶段HPV治疗性疫苗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不同于HPV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需要在机体刺激出有效细胞免疫应答才能发挥作用。DC作为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是体内唯一能激活T细胞免疫的细胞。如果HPV感染部位缺乏细胞因子的产生,可妨碍DC细胞的活化和成熟,从而抑制正常细胞免疫应答的激发,所以在HPV相关肿瘤局部增加DC数量可明显抑制肿瘤进展。但使HPV相关肿瘤能逃避机体免疫攻击,所以这一技术的成熟仍有待深入评估才能获得新的突破。其次,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免疫抑制也是目前宫颈癌免疫治疗面临的瓶颈。CD4+CD25+Foxp3+Treg在维持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CIN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增高,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清除HPV16+宫颈癌患者体外CD25+T细胞可使抗HPV16E6和E7蛋白T细胞应答增加[22]。这对宫颈癌治疗性疫苗今后进一步的研制有着重要意义。3.2.2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有一些治疗性疫苗已用于临床前期及临床试验,并在临床前期显示了极好的有效性。虽然在最初临床试验中很少获得成功案例,但近期研究获得了一些较好成果。有研究者对VGX-3100(经EP产生的HPVDNA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VGX-3100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仅能诱导强烈而持久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能诱导有效的HPV特异性Th1细胞免疫反应,促进CD8+T细胞向CTL表型转化,提示VGX-3100可使高危HPV血清型产生有力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消除HPV感染性细胞和促进发育不良细胞的逆转[23]。2014年6月,生物科技公司Inovio制药宣布其旨在消除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试验药物VGX-3100在中期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该公司的数据表明,用药患者中,49.5%的CIN2/3患者可恢复至CIN1水平甚至疾病信号消失,相比之下,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30.6%,这一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Sugiyama等[24]人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使用低剂量(0.2mi-crog)的免疫调制剂Z-100比使用高剂量(40mi-crog)获得更好的总生存期(OS),此次他们进行了一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三期临床双盲随机试验:将249位IIB-IVA期宫颈鳞癌病人随机分配并按计划给予Z-1000.2microg(Z组)或安慰剂(P组),观察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和毒性,发现死亡事件发生极其慢于预期,虽然统计功效低于预期(两组的存活率比预期的高),但是Z-100能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总生存期。PhippenNT等[25]人进行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用以评估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长期或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成本效益,通过比较标准化疗方案和由“标准疗法+贝伐单抗”组成的实验方案,发现总生存期(OS)与贝伐单抗呈正相关,并且当每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增加155美元时,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增加贝伐单抗能达到共同的成效比,提示了适度降价贝伐单抗的价格或使用小剂量就能显著改变其可购性。此外,有研究者还提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IVB期、复发或者长期卵巢癌患者的缓解率、无疾病进展存活期和总体生存期,是第一个能够改善妇科癌症生存期的靶向药物,能给那些不肯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并有望能改善其预后[26,27]。Rosales等[28]研究者为了评估MVAE2重组痘苗病毒用于治疗上皮内瘤变伴随HPV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进行了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研究,试验招募了1176名女性和180名男性患者,予以局部(生殖器或者)注射MVAE2疫苗,观察各项组织和免疫指标,发现1051名(89.3%)女性患者病变完全消除,28名(2.4%)病变退到CIN1,另97名(8.3%)治疗后发现孤立的凹空细胞;男性患者所有上皮内瘤变均完全消失;所有接受MVAE2疫苗治疗的患者均能产生抗体及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免疫反应,83%患者治疗后HPVDNA消失。这些数据提示MVAE2疫苗是治疗性疫苗极好的代表,局部应用可激活免疫系统并使上皮内瘤变病变消退。现阶段国内外已经开展HPV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试验效果显示着HPV治疗性疫苗的诱人前景。但在成功上市之前,HPV治疗性疫苗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怎样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等。
4结语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治疗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1],发病高峰年龄为2~6岁,发病率约为1/万,呈急性起病,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转为慢性者与初诊年龄偏大有关[2]。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ITP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 ITP发病机制
儿童ITP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跟以下机制有关。
1.1免疫异常 近年来研究表明,ITP发病与机体存在T细胞及其亚群的异常有关[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自然产生的Treg细胞功能受损、数目减少[4],Treg数目及功能下调能诱发ITP,且在疾病诱发阶段起作用,输注Treg对已经发生的ITP不能产生明显的效应[5]。
1.2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另外有研究发现,ITP与肝脏产生血小板生成素减少相关[6]。
1.3感染 与ITP发病相关的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肝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有研究显示麻疹-风疹-腮腺炎混合疫苗(MMR)疫苗接种后导致ITP的发生[7]。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ITP致病因素之一,但最新研究显示,Hp感染不是儿童ITP的病因,不建议对所有ITP患儿常规进行Hp检测[8]。亦有研究显示白色念珠菌感染与CITP发病相关[9],其机制可能是诱导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
1.4血小板调亡 目前研究显示血小板的凋亡可能与ITP患儿的发病有关,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 ITP治疗
ITP治疗取决于出血表现,而非血小板数量。国内指标血小板计数≥20×10 g/L,无活动性出血表现,可先随访观察,不予治疗[10]。
2.1 ITP的一线治疗
2.1.1糖皮质激素 常用泼尼松剂量为1.5~2.0 mg/Kg/d(最大不超过60 mg/d),分次口服,血小板计数≥100×109/L后稳定1~2 w,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一般疗程4~6 w。也可用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制剂代替。
2.1.2丙种球蛋白(IVIG) 适用于重型或伴严重皮肤黏膜出血或伴活动性出血者。常用剂量为400 mg/Kg/d,用3~5 d;或1.0 g/Kg/d,用1 d或2 d。
2.1.3抗D免疫球蛋白(抗-D) 适用于Rh(D)阳性且非脾切除的ITP患儿,有研究显示抗-D治疗可导致患儿发生溶血,故不能用于有出血倾向、HB低下或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Evans综合征患儿。
2.2 ITP的二线治疗
2.2.1大剂量地塞米松 国内地塞米松0.6 mg/Kg/d连用4 d,每4 w 1个疗程,酌情使用4~6个疗程。
2.2.2抗CD20单克隆抗体 标准剂量为375 mg/m2,静脉注射,1次/w,连用4 w。一般在首次注射后4~8 w内起效。在儿童CITP/RITP一线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利妥昔单抗作为二线治疗,有一定疗效,使用标准剂量效果更佳,有望成为一种替代脾切除治疗的有效手段[11]。
2.2.3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血小板生成素TPO、TPO受体激动剂。主要药物为TPO拟肽雷米斯汀:能加速血小板生成,不良反应轻微或短暂。国内应用重组TPO治疗难治性ITP患者,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此药物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长期研究来证实。
2.2.4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慢性ITP。免疫抑制剂毒副反应较多,应慎重加以选择且密切观察。
2.2.5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有效率约为70%。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可升高25.5×10 g/L~38×10 g/L[12]。现多主张腹腔镜脾切除术。
3 ITP的疗效判断及预后
ITP 疗效分为以下4个方面:①完全反应(CR):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没有临床出血表现;②有效(R):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30×109/L,并且至少比基础血小板数增加2倍,且没有临床出血表现;③激素依赖:需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方可使血小板计数>30×109/L或避免出血发生;④无效(NR):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7 d。
儿童ITP大多数预后良好,呈自限性。80%~90%患儿在发病后6个月以内痊愈,10%~20%转化为慢性ITP。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00-1803.
[论文关键词]医学教育 硕士生免疫学教学 PBL教学法
[论文摘要]现代教学理念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向个性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转变,这种开放条件下新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免疫学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根据专业免疫教学特点和网络教学实践经验,对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教学模式创新尝试结果表明: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训练和提高了诸如获得科研材料、制作多媒体及现场答辩等方面的能力,还激发和增强了教师责任心。教学改革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工作者可以在基因、分子、细胞、整体等层次研究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揭示细胞活化与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基本规律,因此,免疫学知识日新月异,现代免疫学教材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知识点,使免疫学各个章节全部涉及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知识,但同时又使得免疫学内容变得更加抽象、甚至晦涩难懂。在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即使学生在本科学习时已经接触过免疫学,但到硕士生学习阶段对免疫学理论仍感陌生;虽然学生们认识到免疫学是医学各个专业的基础,科研课题的开展离不开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但是鉴于免疫学知识更新太快,尤其涉及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内容抽象,难懂,免疫学知识不容易掌握,加上最新版的免疫学教材也存在着知识滞后的现象,所以许多硕士生因担心考试不合格,而选择旁听《高级免疫学》,并不参加考试,从而无法得到相应的学分。因此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我校自2005年在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中开展网络教学试点以来,已经在500多名硕士生中成功地实现了自主性合作学习的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几经调查论证,并结合专业免疫教学特点、免疫学学科本身发展特点、以及网络教学实践的经验,对2006级硕士研究生《高级免疫学》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初步尝试,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具体做法如下:
以往的教学安排是在硕士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设《高级免疫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新的教学安排第一个学期人仍开设《高级免疫学》,但仅讲授理论部分,用于实验教学的课时则安排围绕问题进行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第二个学期新增《实验免疫学》课程,内容除开安排少量理论讲授外,主要是开展实验,不仅将原《高级免疫学》教学中安排的实验全部转移到《实验免疫学》中,还利用科室科研强项,新添数个现代分子免疫学实验。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个学期的《高级免疫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教师讲授专业理论为主。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研究生已经经过了本科免疫学学习这一情况,教师将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主要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和丰富教学内容,将在本科阶段不做重点介绍的分子、基因水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免疫球蛋白基因和抗体多样性机制;T、13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机制等。另外跟踪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请留学回国人员或者访问学者举行讲座,介绍免疫学最新研究动态。教师将所有教学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随时更新,并在网络上建立了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教学内容,随时进行教与学的交流。《高级免疫学》的第二个阶段是PBL教学阶段。开学伊始由教学秘书在校园网上公布根据各章内容列出的一系列以探讨研究进展为主的讨论题目,每章一般5 6个,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将研究生按专业分组,每组l~2人,根据所选讨论题自行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综述,并制作多媒体。学生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讲述所撰写的综述并答辩,最后由四位授课老师根据学生制作的多媒体、讲述的内容、答辩、以及所撰写综述的质量进行评判记分,由教学秘书统计平均分数,这个分数即计为学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o%,另外4o%成绩即是理论考试成绩。
第二个学期的《实验免疫学》除开少量理论传授外,大部分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除开常规的免疫学实验,诸如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sorbentassay,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结合教研室的科研强项、利用科室所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还给研究生新增添了数个现代分子免疫学实验,如HLADNA分型技术、细胞凋亡分析等。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在实验理论教学基础上,列出科研实验题目,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以获得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指导在实验室里实施实验。
二、新教学模式的收获
通过这次新教学模式的尝试,教师和学生的收获都很大,现总结如下:
1.新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新教学模式。例如大家体会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献,但是在一堂PBL教学课上,在短短50分钟内阅读了相当于数十篇甚至数百篇科研论文。为了完成PBL教学,学生们运用文献检索和多媒体制作知识,从图书馆和网上收集相关资料,独立阅读文献,归纳、整理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通过上述过程,他们学会了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组织表达语言,怎样进行答辩,英语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学生们认为:对于一个初入学的研究生来讲,这种PBL教学形式好像一次小小的论文答辩,可以初步了解科研过程,发现目前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获益匪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对于《实验免疫学》的教学改革学生反应也非常强烈,尤其是新添的几个现代免疫学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不分上课还是休息,都泡在实验室里,乐此不疲。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过程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认为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大于常规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2.新模式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级免疫学教学中所选教材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光炎主编的《免疫学原理》。每个教师根据自己所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给出5~6道讨论题目。例《细胞激活》一章所给出的讨论题目是:怎样理解信号转导的一般原理?怎样理解T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举例探讨核转录因子活化的研究策略及相关技术;简述超抗原研究进展;怎样探讨环胞霉素抑制T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等。PBL教学前,根据学生所撰写综述的题目,教师将相近的选题归为一个专题,每两个学时进行一个专题报告,这些专题包括:免疫应答原理研究进展;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抗体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肿瘤免疫研究进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进展等。在教学讨论会上,教师们发现学生给出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的范围很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是个挑战,对教师也是一个极大挑战。不进行广泛阅读和知识查新,不对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这种教学尝试和改革,不仅扩充了教师的教学素材,扩大了教学视野,而且帮助教师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次改革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加强了老师的责任心,加强了教师对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
三、新模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1.新模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保障参加这次教学改革的教师由一名正教授和三名副教授组成,其中三人已获得博士学位,都在美国留学1 3年,都具有多年从教经验。这样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本次教改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虽然教师根据教材的每章内容提出了一些讨论题目,但是学生们建议教师所列出的讨论题目应该更加贴近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专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些先期的调查工作,包括:了解学生所从事专业的研究方向、学生对多媒体制作方法的了解程度、学生对PBL教学过程的了解程度等,并做一些适当的讲解和说明;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所给出的讨论题目外自己拟定题目,但所拟题目须与免疫学相关。
(2)PBL教学的安排是每组学生的报告时间限定在l0分钟,之后由旁听的学生提出问题,由报告的学生进行答辩,这期间教师只在一旁聆听和评判。很多学生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报告、提问以及答辩质量作及时的点评,及时纠正报告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并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早阅读学生的综述和多媒体课件,查阅相关资料,以便作好相应准备。
(3)学生反映不熟悉免疫学相关网站,不容易查到相关文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列出免疫学常用网站以及免疫学相关期刊以便学生迅速获得相关文献。
四、小结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免疫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总结如下。
1 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材《医学免疫学》全书分四篇共二十六章,各章节的内容彼此相对独立。如第二篇“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等6章的学习内容。第四篇“特异性免疫应答”则包括:抗原、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调节及免疫耐受等内容。初看起来每一章的内容都相对独立、完整,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学生学起来常感到枯燥乏味,困难重重。然而,仔细推敲,其实这些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串联起来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我们在开课之前组织设计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强调免疫是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并以免疫应答作为该模式的核心,把免疫类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见图1)。有了这一模式后,告诉学生免疫学的基础知识都是围绕这一模式展开的,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局部知识与整体联系起来。这样,授课时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即先讲非特异性免疫,内容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然后讲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包括:抗原、抗原递呈过程及其效应机制、免疫调节、免疫耐受;最后讲临床免疫如:超敏反应,肿瘤免疫及移植免疫等。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从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学生反映容易理解、接受。
2 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二者互为联系并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 否则就会失去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使“教”与“学”脱节[2]。笔者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时,已完成诸如《内科学》、《外科学》及《病理学基础》等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对各系统疾病及临床治疗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讲解临床免疫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侧重讲授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包括与免疫学相关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等, 而对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等则简单介绍。然而,对七年制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必须具备比一般本科生更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的免疫学知识内容更新, 面更宽,紧密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动态,教学内容瞄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分支和知识生长点, 并考虑到未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和趋势, 使这些学生尽早地接触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和最新学术成果。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3 开展直观教学
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各章节间的内容既相互串联又相互交叉,加上医学院校免疫学课时较少, 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有限。因此,在很多知识点的认识上存在不可理解的盲区。例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一章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能否理解, 直接关系到对“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章节的学习兴趣及效果。“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的教学内容包括:(1)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2)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免疫反应的两个阶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 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教学法, 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我们充分利用flas,将抗原进入细胞到被酶解,形成多肽分子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及T细胞表面的TCR形成复合物,到最终激发T细胞活化的整个过程制成flas,给予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开展直观教学的实践表明, 学生较易建立起联系的概念, 能够对复杂的T细胞活化及效应机制认识完全、清楚,比仅使用语言描述能够得到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 加强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死板,学生思考空间较窄,将各章节内容横向综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此情况,改变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各个章节的基本理论,精选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如在肿瘤免疫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以乳腺癌为例,对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讨论中向学生介绍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原因可能包括: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肿瘤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障碍;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封闭”;MHC分子表达异常(LMP、TAP表达下调);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如肿瘤细胞减少表达CD80, CD86而增强表达B7-H1和B7-DC)及肿瘤分泌免疫抑制分子(如IL-10, TGF-β等)[2~4]。根据这些可能的因素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我们又进一步与学生讨论,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是根据以上的策略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经修饰的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肿瘤抗原等输入肿瘤患者体内,或直接将具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嗜细胞(MΦ细胞)和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CTL)等细胞回输肿瘤患者体内,使得癌细胞的致瘤性降低,提高其免疫原性,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5-7]。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后半部分,我们安排了临床免疫的教学内容,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及免疫预防等。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内容富有特色。如在讲述“移植免疫”内容时,我们强调,移植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什么是组织相容性呢?我们将临床上肾移植及肝脏移植作为例子,向学生通俗介绍组织相容性就是指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移植物与宿主是否能相互“容忍”。如能“容忍”移植物就能存活,否则,移植物将被排斥或移植物使宿主受损。供受两者的组织相容性如何,是由组织相容性抗原决定的(MHC)。随即提出了MHC的概念,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到该概念,而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再次提出该知识点,使得学生加深了认识。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 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 狂犬病;免疫;防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58-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多发于春、夏等温暖季节,主要发生于亚洲、非洲、欧洲等,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1]。狂犬病病毒可经伤口沿末梢神经直达中枢神经系统,或经血液而进入脑脊髓内,继而在机体神经细胞内繁殖,并形成细胞浆内包涵体,使人或畜发病。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因进入机体的病毒数量、毒力及咬伤部位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2个月,最短仅10 d,长者可逾1年[2]。伴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量的不断增加,狂犬病的潜在威胁和疫情形势也随之变的严峻。因此,如何预防、消灭狂犬病就成了现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流行现状
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易感,狂犬病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犬科和猫科等动物,野生动物可作为狂犬病病毒的储藏宿主。蝙蝠、野鼠等野生啮齿类动物对狂犬病病毒都比较易感,这些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成为该病的潜在危险疫源。
2010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5个省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广东省、湖北省和贵州省,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而广西是中国狂犬病高发区[3],狂犬病已逐渐成为广西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我国南方地区犬类有1~3成的狂犬病隐性带毒,如此高的隐性带毒率是狂犬病传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 狂犬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对控制狂犬病感染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受感染而发病,病死率几乎可达100%,高居各类传染病病死率之首,严重威胁着人畜的健康。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危害,科研人员不断对狂犬病的免疫机制、致病机理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攻关,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1 细胞免疫
尽管狂犬病病毒的所有结构蛋白均表现出抗原性,但是并非所有的蛋白都起相同的作用。研究表明,纯化了的G蛋白(糖蛋白)诱导产生的抗原能够保护狂犬病病毒对脑的脑内攻击,是唯一能够持续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抗体的狂犬病病毒抗原,是制备疫苗的重要成分。过去人们认为,只有糖蛋白才是提供抗狂犬病保护性免疫的抗原。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证明,狂犬病毒诱导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和白。
最近研究表明,狂犬病毒内部的RNP(核糖白)或NP(白)在诱生保护性免疫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4]。因为NP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和RNP相同似,且NP的抗原性比G蛋白的抗原性稳定。狂犬病毒RNP或G蛋白注射动物(如小鼠、犬和猴等)可诱生抗脑外途径致死性攻击的免疫保护力,诱生大量特异性Th 细胞,在诱生抗狂犬病免疫保护上起决定性作用。因为特异性中和抗体只能在感染初期即病毒未进入肌细胞及神经通路时发挥作用。
2.2 体液免疫
狂犬病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的病毒裂解颗粒或狂犬病病毒蛋白被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和递呈的抗原,可间接刺激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G蛋白是镶嵌于狂犬病病毒双层脂质包膜上的刺突,长约10 nm,是狂犬病病毒唯一暴露在表面的、糖基化的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
N蛋白、P蛋白、L蛋白位于狂犬病病毒内部,紧密包裹病毒RNA,构成病毒的衣壳,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核衣壳抗体,这种抗体是非中和抗体,不具有抵御狂犬病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N蛋白抗体在体外具有抑制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功能[5]。
3 狂犬病综合防制的研究进展
狂犬病的死亡率极高,但就目前来看,犬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犬是狂犬病的传播宿主,也是狂犬病病毒的储藏宿主,预防人类狂犬病的根本所在就是有效控制犬的狂犬病。近年来,狂犬病疫苗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3.1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犬狂犬病的控制,包括对家养犬和宠物犬进行免疫接种、消灭野犬和捕杀可疑病犬和病猫是预防人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世界上很多控制和消灭了狂犬病的国家已证实了这点。普及防治狂犬病知识,提高狂犬病防疫意识,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3.2 咬伤后防止发病的措施
人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发病,其中包括及时而妥善地处理伤口、个人免疫接种以及对咬人动物的处理。
3.3 免疫接种
对家养犬进行登记,并给予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最根本措施。在消灭家犬狂犬病的基础上,目前防制重点转移至对野生动物的免疫。而对于咬伤前的预防性免疫,免疫接种对象仅限于受高度感染威胁的人员,因为目前的疫苗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不推荐采用大规模集体免疫接种的办法。
4 狂犬疫苗的研究进展
4.1 弱毒疫苗
1885年,巴斯德首次用兔脑脊髓制备成狂犬病弱毒疫苗[6]。狂犬病弱毒疫苗在我国狂犬病的防制工作中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弱毒疫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据相关报道,动物在接种弱毒疫苗后可在其口腔中检出残毒。
4.2 灭活疫苗
狂犬病疫苗株先在体外用细胞进行繁殖培养,灭活后与佐剂按一定的比例制备成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近年来,灭活疫苗的研制取得很大的进步。灭活苗从神经组织灭活苗、鸭胚疫苗到细胞疫苗,逐步克服了各种不足,使狂犬病灭活疫苗的效力变得更稳定。鉴于弱毒疫苗存在的安全隐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用狂犬病灭活疫苗代替弱毒疫苗,最终消灭人和动物狂犬病。
4.3 基因工程疫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狂犬病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科研人员基本研究清楚了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使得基因工程疫苗成为当前开发研制经济、安全、有效的新型热门疫苗。
目前,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围绕糖蛋白和白展开,主要有重组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等。我国第一株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已研制成功,但痘苗重组病毒接种人类后,可长期抑制再次免疫接种,因此狂犬病重组痘苗载体疫苗的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5 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切断狂犬病的传染途径、消灭一切可能的病原,对犬科和猫科动物全面免疫,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提高人对狂犬病的认识,做到群防群控。人一旦被猫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马上对伤口进行处理,12 h内进行疫苗注射,减少发病几率。控制好犬类动物的养殖数量,减少隐性带毒的病毒宿主;对鼠类常年进行灭控,减少带毒传染。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疫意识,还需研制出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疫苗。
6 参考文献
[1] 盛圆贤,赵德明.狂犬病流行态势及其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09,39(9):835-838.
[2] 梁秀梅,于潜.狂犬病病毒和狂犬病[J].生物学通报,1994,29(6):23.
[3] 陆立权,郭建刚,刘棋,等.外观健康家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状况调查[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1):88-89.
[4]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5-90.
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名优养殖鱼类以及贝类、虾、蟹等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模式,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然而,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水产动物的疾病随之爆发,而作为防治疾病主要对策的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和食品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使得通过营养手段增强水产动物免疫防御机能,提高抗病力的研究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1]。
水生生物疾病的防治依赖于免疫学理论和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产养殖业迫切的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出从事水生生物免疫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在青岛农业大学,水生生物免疫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免疫学教学的需要,在教材的指定、授课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的探索等方面,努力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利用实验教学,以其培养出现代水产养殖产业的新型人才。
1 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课包括教材的选择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1.1 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基本参考和依据。免疫学课程教材种类繁多,不同的专业有其合适的教材,如果教材不合适或者缺少教材,都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2]。免疫学方向的教材很多,与水生动物免疫学相关的教材有肖克宇主编的《水产动物免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等等。肖克宇主编的《水产动物免疫学》是现在水产养殖学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优点是,该教材中详细地介绍了各种不同分类地位的水生生物的免疫学方向的研究成果,详细的概述了水生生物的免疫学方向研究进展;缺点是,该教材中的免疫学理论体系介绍的过于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理论基础打的不够牢固,在以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中难以有效的提升。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是生物大类各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优点是,该教材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介绍的比较透彻,比较适合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掌握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这两方面内容的需要;缺点是缺乏常见的水产动物的免疫学理论知识。经教研组研究决定把杨汉春主编的《动物免疫学》制定为学生用教材,但是又根据《水产动物免疫学》一书,整理了常见的水产动物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补充教材。
1.2 提前了解学生
提前了解好学生,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可以通过课前谈话,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因而可以因材施教;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可以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防止知识点过多,过深;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确定讲解尺度,防止学生跟不上教学思路与进程;从学生的学生习惯和学习方法出发,设计教学方法,防止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即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拥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以及人生的价值观等,认真准备教案使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教案的内容包括授课方式;授课方法和手段;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讨论及辅导;课后小结和参考资料等。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自身抗体; 相关性
doi:10.14033/ki.cfmr.2017.1.0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54-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AID,表现为多系统慢性系统性损害,发病机制复杂,大量自身抗体造成多系统和器官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SLE相关的新抗体相继被发现,其诊断技术也有了进步。本文就SLE与自身抗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SLE概述
SLE是一种AID,患者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其病因与家族z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食物及感染有关。由于外来抗原引起B细胞、T细胞活化,在T 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产生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在体内形成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并导致N、K细胞功能失调。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是主要致病机理,免疫调节障碍在SLE中表现突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口腔黏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还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肾脏,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SLE的好发于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2 SLE相关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一类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通过参与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机体损伤,诱发疾病。产生自身抗体是AID的显著特征。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于2009年对1997年SLE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免疫学诊断标准变化较大,将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均作为独立的诊断标准, 对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提出更高要求,抗磷脂抗体中增加了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中增加了IgA亚型[1],表明免疫学检查在SLE诊断中十分重要。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免疫学检查异常,即便临床诊断条件不够,也应密切随访,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2]。
SLE患者有多种自身抗体,临床经常检查的主要有: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和抗核提取物抗体(extractable nuclear antibody,ENA)。后者主要包括:抗U1核糖白抗体(抗U1RNP)、抗Smith抗体(抗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Ro)、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La)、抗dsDNA抗体、抗Nuc(AnuA)、抗组蛋白抗体(抗His)、抗核糖体P蛋白(rRNP/ARPA/抗Rib)等[3]。研究表明,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呈现3种聚类特征,即抗Nuc/抗His/抗dsDNA聚类、抗low-Ro/抗low-La聚类和抗Ro/抗Sm/抗RNP聚类,且不同的抗体聚类特征与SLE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因此,综合分析SLE患者血清中的多种自身抗体是SLE诊断的关键。
2.1 抗核抗体谱
2.1.1 ANA 其性质主要是IgG,其次是IgM、IgA和IgD,常见于多种AID,国内多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为主要的筛查技术。有研究者报道ANA(ⅡF法)阳性率达97.3%[4]。ANA对SLE的诊断特异性不强,但敏感性较高,可作为SLE的筛选试验[5]。ANA阴性仍不能完全否定SLE,ANA在SLE的诊断中仅有筛查价值,而不能作为SLE的确诊条件[6]。
2.1.2 抗核提取物抗体
2.1.2.1 抗U1RNP 仅能沉淀RNA蛋白所包含8个单元其中的U1部分,首先发现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阳性率达100%[7],是混合结缔组织病的标志性抗体。在SLE中此抗体检出率达30%~40%,且常合并有其他风湿类疾病[8]。常和抗Sm抗体同时出现,两者均是SLE的标志性抗体,所以两者联合检测对SLE诊断具有重要意义[9]。Hoffman认为抗u1RNP抗体与狼疮的雷诺现象、白细胞减少及尿中的细胞管型相关[10]。
2.1.2.2 抗Sm 抗Sm抗体针对的是性核内小核糖体蛋白,几乎总是伴随有RNP抗体出现,特异性极高,但检出率较低,为 30%~40% [11-12],是SLE诊断标准之一。患者血清中出现抗Sm抗体后持续阳性,适用于对疾病早期、不典型及抗dsDNA抗体阴性SLE病例的诊断,也可作为 SLE的回顾性诊断指标[13]。有研究表明抗Sm抗体的存在与关节炎、肾脏损害、颧部红斑、血管炎、低补体C3相关,并与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14]。
2.1.2.3 抗dsDNA 是SLE特征性抗体,在SLE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15],其阴性也不能排除SLE的存在。有研究表明,AnnexinⅡ(膜联蛋白Ⅱ)介导抗dsDNA结合到肾小球系膜细胞,影响狼疮性肾炎疾病活动性,是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这种相互作用也为干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靶向[16]。另有文献报道,抗dsDNA侵入T细胞可抑制IL-2的产生并激活GSK-3,因此阻断GSK-3及抑制抗dsDNA渗透是红斑狼疮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17]。
[9]龚淑琪,徐红霞,邓连瑞,等.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13-514.
[10] Hoffman I E,Peene I,Meheus L,et al.Specific antillucIear alltibodies are assocated with clinical featur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nn Rheum Dis,2004,63(9):1155.
[11]杨媛慧,周薇,陆红,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7):2380-2381.
[12]储红颍,杨桂斌,王建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5):2042-2044.
[13]刘鸿林,杜志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 DNA 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63.
[14] Ni J D,Yao X,Pan H F,et al.Clinical and serological correlates of anti-sm autoantibodi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1584 cases[J].Rheumatol Int,2009, 9(11):1323-1326.
[15] Ktona E,Barbullushi M,Backa T,et al.Evaluation of thrombocytopenia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correlation with different organs damages[J].Mater Sociomed,2014,26(2):122-124.
[16] Yung S,Cheung K F,Zhang Q,et al.Anti-dsDNA antibodies bind to mesangial annexin ii in lupus nephritis[J].J Am Soc Nephrol,2010,21(11):1912-1927.
[17] Song Y C,Tang S J,Lee T P,et al.Reversing interleukin-2 inhibition mediated by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utoantibody ameliorates glomerulonephritis in mrl-lpr/lpr mice[J].Arthritis Rheum,2010,62(8):2401-2411.
[18] Bizzaro N,Villalta D,Giavarina D,et al.Arc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 better diagnostic marker than anti-dsDNA antibodies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study of metanalysis[J].Autoimmun Rev,2012,12(2):97-106.
[19] Hung W T,Chen Y M,Lan L,et al.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s apotential biomarker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nal pathological activety in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J].Lupus,2011,20(13):1404-1410.
[20] Yokoyama T,Usui T,Kiyama K,et al.Two cases of lateonset drug-induced lupus erythematosus caused by ticlopidine in elderly men[J].Modern Rheumatology,2010,20(4):405-409.
[21] Hirohata S,Arinuma Y,Takayama M,et al.Associ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ti-ribosomaI protein antibodies witIl diffuse psychiatric/neurosychologcal sychologcal symdrom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llematosus[J].Arthritis Res Ther,2007,9(3):44.
[22] Matllsson L,AhIin E,SjowaIl C,et aI.Cytokine induction by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and signs of in-vivo 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systemt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ence of aIlti-Sjogren’s S syndone A antibodies[J].Clin Exp Immunol,2007,147(3):513.
[23] Yehuda S,Eric G,Pier L M.自身抗体[M].邹和建,Winfried S,译.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7.
[24] Yang X W,Tan Y,Yu F,et bination of anti-c1q and anti-dsdnaantibodie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enal disease activity and predicts ren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27(9):3552-3559.
[25] Zheng H,Chen Y,Ao W,et al.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profiles in lupus nephritis with glomerular microthrombosis:a prospective study of 124 cases[J].Arthritis Res Ther,2009,11(3):93-101.
[26] Pradhan V D,Badakere S S.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Iltibodies(ANCA)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revalence.CliIlical associat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other autoantibodies[J].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4,52(52):533-537.
1免疫学理论知识及技术发展迅猛,设置的课程应与时俱进
基于《免疫学技术》课程知识体系逻辑性强、技术方法多样以及理论和技术进展快的特点,课程教学的整体指导思想必须在强调对基本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同一理论下技术开发的多样性,以及免疫学传统理论技术与相关学科现代技术结合,促进免疫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免疫学功能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学科前沿进展进行适当拓展和补充,注重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增加CD4+T细胞亚群Treg(天然调节性T细胞)、Tfh(滤泡辅T细胞)、Tfr(滤泡调节性T细胞)分化发育等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扮演的不同功能研究;实验课的教学中增加细胞亚群分化发育标志分子及功能的检测。
2联系实际,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免疫学与医学密切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运用临床实例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将掌握的免疫学知识用于解答临床相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课“讲授法”可以问题为牵引的启发式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维逻辑的方向,尤其是对临床相关复杂病例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的指导。这一部分知识很多都可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指导教师工作经验的累积,教师在平时的科研及临床实践中应善于总结,为课堂教学提供相应素材。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重技术性与连贯性,如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技能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及连贯性,启发科研思维。如第一次实验课选择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及纯化技术;第二次实验课可以选择流式细胞仪检测或分选细胞亚群;第三次实验课可以选择细胞亚群功能检测如增殖能力检测、分泌细胞因子检测、细胞活性检测,CD8+T细胞杀伤功能检测等[3]。
3因材施教,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医学免疫学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应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留出足够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假如存在学生对知识点没有理解、理解错误的情况要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对于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课后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同时,教师应将学生对实验的评价和建议归纳总结用于改善教学效果[4],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4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走信息化教学道路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应注重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授之以“渔”,通过各种方式使学员明确如何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读、小组讨论、总结发言、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员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课后通过与同学、老师讨论,利用网络或参考书查阅相关资料,以扩大对该知识点的认识,认真体会如何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免疫”,并锻炼自己独立学习免疫学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物投影仪的运用为学生模仿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形象了解实验步骤,实际操作更易上手;多媒体课件及互联网的利用创造了一个在功能、时间和空间上交互的崭新环境,使一些不易口头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课件的演示变成生动具体的知识,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此外,学生利用虚拟教室,在自学巩固的同时又能实现课下与教师的互动,真正做到“互动教学”。利用课堂教学为主,信息化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符合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5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理论和实验的学习,学员应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的特性和生物学作用、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免疫学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具备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专业课程的必要免疫学基础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思考和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为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术、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勇于创新的医学人才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的授课方式以问题为牵引的启发式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员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员分析、判断、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临床相关复杂病例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学习医学免疫学相关知识,培养对医学免疫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积极思考问题、探究未知的良好习惯,初步具有科研和创新意识。为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的能力培养。总之,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肩负着运用最新技术手段结合国际科学前沿理论知识对疑难疾病的诊断,掌握国际前沿医学领域做原创性的科研工作的使命,高等医学院校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结合,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田易,杨霞,倪兵,等.军队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体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124-126.
[2]杨霞,郭玲,王莉,等.医学免疫学创新实践意义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44-145.
[3]胡迎春.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选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6):70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