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活化 情景 小学 数学 应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当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就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以下,笔者就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景可使导入更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鲜活的生活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数学概念可以从生活的典型情境中生发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教师可创设学生熟知的日常超市购物情景,然后出示问题:“自动铅笔每支5角,小明同学买3支要付多少钱?”这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愿意回答。买完几种物品之后,出示超市里物品上的标签,问这表示什么意思?用数学术语怎样说?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愿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创设生活情景可提高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着手,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着手来创设情景,从而使他们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一块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拓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可使难点不难,重点更深刻
在生活中可以找出数学中的很多规律、数学思想等的原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并使其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
例如,学习“循环小数时”,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
接着,教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
有的学生说:“每天都有1点、2点、3点……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教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同学试算:21÷22,1÷3,0.5÷0.9。”
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创设生活情景可使数学作业更有趣,巩固练习更有效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在我们生中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经验,多数学生发现:书本、课桌、黑板、门的形状等都是长方形;地板砖、磁盘、过年贴的福字等都是正方形;楼梯扶手、篱笆格子、玻璃的影子、编织图形和家具上的某些图案等都是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
五、创设生活情景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出示一组某餐厅推出的套餐,让学生为自己和妈妈各挑选一份爱吃的食品,由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诸如8+3、7+24、20+30、30+28、24+28此类的算式,简单的题目老师通过让学生口算与说理解决掉,然后着重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探索研究,通过学生摆小棒说理、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形式逐步掌握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算理,获得基本的算法。
这样,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为了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就是根据现阶段学生学习情况采取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方式。而现在的小学生正是接受知识的好时候,让教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将生活带到课堂上,也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始让学生们真正的走进了生活,而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工具。本文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问题分析。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生学习现状的重要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初期时,对数学存在好奇心。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数学变得越来越难,有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这都不是教师想要看到的结果。学习数学是需要学生自己有兴趣去了解,并结合实际来运用的,像现在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了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如现在的教材改革后,每本课本书里在关于新一章开始前都会有一个关于实际生活的案例。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将生活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应用自身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来进行学习,虽然现在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得是它为教学方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过分要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原型
经过实践结果表明,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到课堂上,可以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但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中,教师在接受新的方式的同时不懂得变通,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有生活实例,若是没有联系到生活实例就不算成功的教学,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为了生活化而将不是生活实例的例子变成生活化再讲授给学生们听,就像现在一些综艺节目,参加比赛的人为了博得同情,就讲述一些与自己身世并不相符的悲惨人生,导致大部分的受众被蒙骗。这种行为是欺骗,是不道德的行为。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更是有影响力的,现在的他们正在接受知识,很多时候的一个误区都会造成他们未来发展的改变,这时就需要教师保证所讲生活化实例的真实性。如在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讲解加减乘除的时候,就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帮助老师解决了找不到生活实例的难题。
2.没有真正的与生活化挂钩
在现实生活当中,虽然有的老师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表示肯定,但并没有完全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只是在讲课的时候一带而过,没有多大的意义。如学习乘法口诀这一课时,让小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一支笔与另一支笔进行计算,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却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靠近前排的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要比在后排的学生交流的多,这就导致学生间出现差异,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乘法口诀存在的背景资料,从开始有谁提出的定义、发明的过程等,让学生们真正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如学习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回答问题,但不是用语言表达,而是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告诉答案,并进行解释说明。像这样的生活实例运用增强了学生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问题。
3.建立新式课堂
传统方式的教学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理解结合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习的学生,但这种方式会让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很疲惫,知识接受的也不是很快,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建立新式的课堂。例如,教师通过课外收集资料,将自己要讲述的知识点融合到故事里,而在上课的开始时就给同学们将故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样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在讲完故事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要求他们自己或组成小组去思考问题,这样既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们增加了课外知识,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现阶段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时代的不同标志着我国教育体系也需要适应发展的改变。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生教学来言,更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与自小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只要通过国家对未来教育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规划,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成为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王晴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进行有效学习和理解,生活情境教学可以使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生活情景教学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再结合一些探究式的教学任务,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学方法认识不到位
使用适宜的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对使用生活情境教学从心理上还不能接受,有些教师在使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时候方法不对,导致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中情景教学应用不灵活
有些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尝试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但是没有掌握使用技巧,也没有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使用生活情景教学方法,导致在教学中忽略实际情况,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但不能起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
(三)情境教学和现实生活不相符
生活情境教学是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W习,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但是,因为一些教师不能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情境教学方法使用不够灵活,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在使用情景教学时适得其反,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细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为了推广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只注重生活情景教学的形式,而忽略了生活情景教学的实效和目的,导致生活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对生活情景教学的理解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简单地认为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起来,只重视教学形式,忽略了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传统教学虽然存在诸多教学弊端,但是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一无是处,需要完全摒弃,而是要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结合生活情景教学方法,把适用于生活情境教学的内容进行细化,做到完美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情景教学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
生活情景教学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等特点,注定和成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有所区别,因此,在进行生活情境创设之前,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是否适应创设的生活情境教学环节,进行反复的钻研,使生活情境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效果得到加强,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生活情境创设联系实际生活
小学数学知识一般较为抽象,学生因为逻辑思维和关联性学习能力都较弱,所以才需要适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现象有机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因此,在进行生活情境创设的时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生活情境一定要是学生的年龄段和生活经验中熟悉的生活场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对生活情境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生活情景教学的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才能够有所提高。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引言
对于数学来说,所有的知识既然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用回到生活中去,如此方可让数学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教师应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此来较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当中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借助于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主动性
学生可借助于现实生活来获得知识技能,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现实生活的经历当中,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经历当中来学习知识,这样就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于自我的亲身经历来获得真实的体验,以此来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例如在数学学习当中,会应用到许多的教具。在教学钟表时间的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制作纸质的教具表盘。通过制作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表示时间的单位、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深入讲解有关时间单位的换算等知识点时,学生就能够较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得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教师应在开展教学时,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情景,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较好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深入认知到源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知识,也同时能够较好地影响与作用于现实生活。因此学生必须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来进行对外在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精心创设能够较好的体现出生活实效性的教学知识内容。
2.注重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应在教学当中不再沿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部分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要求学生进行机械记忆,这样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定,让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当中,尤其要注重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应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考虑数学问题,并合理应用数学技能,这将教学生活化真正体现在小学数学当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灵活应用生活化理念,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知识置换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生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知识点时,为使学生深入体会什么是三角形,教师可安排各个学习小组来制成三角形的纸质包装盒。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三角形相关的知识来开展合作来制作包装盒。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可充分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在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既可有效的提升了学习小组所有成员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升了小组协作能力,还可使学生较好的认知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体验生活,并从生活当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3.合理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终极目标,即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当中来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例如,笔者在教授有关“利息”的知识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满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学做一次小储户”,首先安排学生查阅当前让银行所执行现在的存款利率数,并让学生计算自己零用钱,再比较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计算出应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相互比较的学习过程,能够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利率、利息的相关知识点,这些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理性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教师能够达成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在教学当中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从现实生活来有效的拓展知识面,并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在现实生活当中懂得了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开展生活化教学,既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研究如何才能应用好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相关的概念,探究数学思想在生活中的联系,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生活化教学,以此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推动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方法;生活现象;小学数学概念
一、前言
数学实际上是从生活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其对于日常的生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够仅仅从理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还应该充分联系当前的生活实际,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定理,并且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小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其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往往是以兴趣为主要导向的,数学的各类基本概念当中,有部分概念相对比较枯燥,不容易进行理解,特别是部分数学概念是属于抽象概念,小学生也难以真正掌握这些概念。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进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更热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强化生活现象和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
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当中寻找数学相关的概念,探究数学思想在生活当中的联系,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加强生活现象和基本数学概念互相之间的联系,以此帮助小学课堂教学提升自身的具象性。比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观察,或者动手去采集一些相关的数学元素,在小学几何课程教学里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非常多长方形的物体,像课桌或者课本,甚至文具盒等,都是具有长方形的元素。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动手测量一下身边长方形物体的周长等,分辨什么是这个物品的长或者宽,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基本几何概念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是处处都有数学的,对于数学的一些抽象概念的认识也可以更加具象化,从而鼓励小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握住小学生的情绪性学习特点,特别是要联系小学生日常生活过程当中的一些熟悉的场景,让小学生在相对比较亲切的条件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主动地创设一些情景,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或者知识,特别是联系一些小学生特别喜欢或者热衷的场景,小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过程里会更加积极而且主动。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让小学生回答,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大部分的小学生可能是比较喜欢到商场或者是商店里面买一些吃的东西。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购买零食这样的一个场景,让小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购买物品的清单,从而让小学生理解货币的加减以及找钱等基本的概念。这样小学生也可以真正体会到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针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小学生一向来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如银行的利息,很多小学生在刚刚接触这样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就不容易理解,但是实际上可以让小学生亲自接触生活,或者模拟一个银行场景,以此让小学生理解何为银行利息。模拟储蓄作为一个比较常见的小学数学场景,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通过模拟储蓄更好地让小学生接触到利率和利息等基本的数学概念,以生活化的场景让小学生与数学概念相互之间接触,进而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小学生能够自由从生活的实际当中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且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进行探究和讨论,拉近小学生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从熟悉的事物和场景过渡到数学概念中,有助于小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从生活实际提取相关概念,能够让小学生从生活当中理解数学概念,并且更好地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小学生需要理解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互相之间的联系,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真正推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针对这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现实生活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观察,掌握到数学概念如何从生活当中提取出来,才能够进行提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跳出课本,从课本之外拉取生活的场景,让小学生掌握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猜测老师的岁数,老师可以让小学生先提出一个数字,然后再加一个限定条件,是大几岁或者小几岁,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限定的条件基础上猜出教师的概念。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自己从生活当中的交流逐渐掌握数学概念,将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一些问题真正生活化,然后再从生活化的场景当中提取出有关的数学概念,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且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从实际过程当中让小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且自行寻找方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场景,让小学生自己找到这些数学问题,并且鼓励小学生将这些问题分解,并且解决、尊重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带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比如,小学数学课程当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水果装入箱子或者筐子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用能够装下的重量来衡量一个容器的容纳能力,也有些时候会比较箱子和筐子的容纳能力等,决定要采用箱子或者筐子。但是小学生也可以自己研究用什么样的组合方案更好,如采用多少个箱子或者多少个筐子来装全部的水果等,从节省空间和节省购买容器的成本角度上看,鼓励小学生自己发现各种生活场景当中的具体问题,进而将小学数学课堂和日常的教学结合在一起,调动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只有让小学生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课程过程之中真正感受到小学数学的独特魅力,并且鼓励小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和发现数学问题都是重要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引导和培养,才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形成主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化提取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模式,调整部分数学教材当中的内容,让小学生可以掌握到各类数学概念的生活场景,这样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现实的生活当中找一些素材,让小学生能够自主地从具体的生活场景里面解决一些问题,帮助小学生发现具体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联合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将这些数学场景的模拟化真正转化到位,从现实生活提取更多的关键数学要素,以生活实际例子来介绍数学概念。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掌握生活化提取的方式,不能够仅仅采用概念介绍的方式,而是应该全面针对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从日常的教学当中联系到生活当中,从生活里提取出更有积极意义的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从生活中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然是更加贴近当前生活需求的,所以不能够只是看到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而是要从生活当中取材,才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应利.小学数学课堂之游戏效应[J].新课程,2016,(09).
[2]杨晓梅.小学数学提升学生认知速率方法选谈[J].新课程,2016,(09).
关键词: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作用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6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虚拟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如何才能适应时展要求,认识到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作用
1. 现代信息技术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让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现代信息技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才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现代信息技术能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只有拓宽学生的互动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如果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教学《您好,祖国》这一课时,播放了升国旗、识国徽、唱国歌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在观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
2. 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教学《一起找秋天》一课时,选择了听乐曲《秋天私语》、赏秋天美景、找秋天乐趣,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学生如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并用,学生在愉快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其主体地位就会发挥得更充分。
3. 巧设问题练习,减轻精神负担
传统教学中的问题练习和教学评价的形式比较单一。要么是师生之间一对一的问答,要么是教师分析难题,学生听讲。学生回答问题时难免紧张,担心遇到答错题的尴尬。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课堂就有了生命的活力。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Powerpoint”中制作带有动画效果的习题,例如插入一些声音。当学生答对时就给予表扬“你真行”“真棒”;当学生答错时就给以鼓励“继续努力吧”,通过人机对话,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快乐地获取知识。
4. 扩充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教育,只靠课本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速度快,高效率地完成这一任务。
5. 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习方式
现代教学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条件,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步骤,还可以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利用多媒体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64-01
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小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只有数学贴近了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但这些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生活,就能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提供兴趣依据。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可创设一个分桔子的情境:奶妈拿出10个桔子,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妹妹吃,小明会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都会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主动创设生活情境,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无法真实展现,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却已经经历,数学教师可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
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数学教学方法回归生活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使用游戏教学,因为小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使数学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小木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小木棒。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减一根,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自己去发现,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会表现得非常主动,通过不断尝试,发现其中很多的奥妙。
三、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小学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学才会富有生气,小学生才会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实用型的人才。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木工师傅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可以请学生说说: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车轮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长期以来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师讲解,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儿童大多生动活泼,单纯的课堂讲解,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缺乏独立探索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创造力不强。
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处处都用到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生活化,成了数学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符合教学规律的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是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数学教学生活化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数学知识的教授也不再只是简单呈现,而是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和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学生主动型的发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开展教学,并且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利用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过程中又发现和掌握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1.3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数学课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数学课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些运算符号、定义、公式的练习,与实际问题联系不大,久而久之,对数学课兴趣下降。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全部来自于周围的社会生活,4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学习问题解决得方法,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更是通过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实问题,而感到很有成就感,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要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2.1灵活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3.1.1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当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内容越密切,学生接受起来越容易,掌握得也越牢。但是学生所学教材中的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感觉很陌生。对于这些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变,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删除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教学内容。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部分还是存在一些固定式的例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在课堂上解决,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第七册应用题求两商之和(差)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时,S觉书本上的题目有好多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进行了教材重组。
3.1.2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内容有事比较枯燥、抽象、概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由于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接受了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把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从学生生活中找实例,跟円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数学的学习。课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角,自己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学习变成生活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亲自体验,充分激发学习的动力。
3.2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主动中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需求。
努力做到:引入新课生活化,学习例题生活化,课堂练习生活化,课后延伸生活化。
3.2.1选取现实旳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进行改编和加工,甚至可以改变教材上的教学情境,自己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相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立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寻找现实生活素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真实性和可行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和教学联系起来,让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充实数学文本。如刚开始教加减两步应用题时,可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来进行重新计算。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也可以自愿到另外的小组去,小组人數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少。然后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的情况,进行加咸混合运算。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3.2.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把学生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现问题,通过猜测、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地应用实践,积累更多新的数学经验。在选取的生活情境内容时要容量大,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这也是数学的魅力。
3.2.3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
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编和加工,重新整理学习内容,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的实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创设生活的数学课堂,体现教学过程生活化。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实践活动、幵放性强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把积累的经验验证于课堂上,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
3.2.4游戏启发式生活情境
在游戏式的活动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反思,归
3.3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能把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数学价值的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带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存在,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采。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将学会的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生活服务,这是数学的本质。实现“生活——数学——社会——数学……”的不断往复。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只有在R常生活中充分运用,才会使学生真正会用,才会真正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储存下来。
3.3.1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装修问题已经进入很多家庭,在小学生的生活中相当常见。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长度的测量、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测量、计算。通过对房屋进行测量时,学生可以体会到选择测量工具的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与房屋装修结合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盘然。
上述例子,
3.3.2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鼓励学生用写数学周记、数学故事、数学论文的方式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3.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数学中学会的方法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
3.3.4展望生活前景,创造高于生活
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数学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数学不是我们常说的枯燥、难懂,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数学课堂的魅力。生活化的数学不是抛弃现有的数学教材,而是对现有的数学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走进数学,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遇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学习时,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才会更有生气。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5.
[2]刘风翥.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将要讲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以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情境来引发学生去体验、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深入谈谈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随着教育改革目标的不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已经应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并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加深了学生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发展,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稳定提升.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所形成的运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生活情境促进了数学教学,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弱,要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例子进行教学,并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其二,生活情境取代了抽象知识,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能利用图形等教学形式优化抽象性的教学形式,并使学生在利用知识以及学习知识期间能更熟练.其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学会了对知识的运用.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规则
首先,虽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数学体现的严谨性与抽象性形成了一定距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联系生活情境教学期间,一定要形成紧密联系,并使学生能将知识合理利用.而且,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还要合理利用德育教育,要贯彻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形成科学性的教学体系.最后,小学数学在实施生活情境教学期间,还要重视对知识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如果教师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没有将重点知识突显出来,只是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将会失去生活情境教学的效果,也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愿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利用,并针对教学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合理突显出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三、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一)创建生活情境
根据生活中的相关因素,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正面的、积极性的内心情感,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注,还能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将生活中的实践知识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并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例如: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的相关内容,在对人民币进行识别期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的视频短片,增加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兴趣.
(二)开发生活情境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变化规律、实际特点综合考虑,并加强对生活数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人教版小学教学中学习“统计”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对每名学生、教师的年龄、生日月份等进行统计,然后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绘图,并让学生直观找出数据的变换规律,如:对相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统计,对教师的生日月份与学生生日月份相同的进行统计等.学生在教学中,不仅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三)加入生活中的实际知识
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就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就要利用生活中的实践因素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要为学生增加数学知识,就要不断扩展学生的思维变化.例如:在学习厘米、米等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测量,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身高、班级中的桌椅以及学生的书本、工具等进行测量,并使学生认识到厘米与米之间存在的差异变化.然后再对学生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长度以及高度进行估算,并锻炼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观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四)抽象生活情境问题
数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抽象性,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才能学好该学科.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阅历浅,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比较浅.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就要结合生活中的知识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百位以内加减法”时,为了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应为学生创建实际的教学情境.如:组织学生拿100元人民币到超市进行购物,然后根据学生在付钱期间的找零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生活中,还能灵活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并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结合,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数学素养提升,还能促进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占金芳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灵溪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