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改;科学学科;教师情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9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民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而基础教育的变革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中之重。新课改的基本目标有以下六点: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和适应性。这样的基本目标,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入门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下的科学学科,将原来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四科整合起来,是一门理科综合学科。知识整合与突出研究是科学学科的两大特点,科学学科教师也应比以往的单科教师具备更全面的素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新课改之后的中学理科教师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以往游刃有余的优秀教师也感觉自己不那么优秀了,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都让科学学科教师感受到了很大压力。
在科学学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素质中,情商是以往教学里经常忽略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商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所有人都具备的非智力因素。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教授格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情商”的概念,引起了全世界心理学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不仅仅是情绪、情感与人际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包括了人格、教养、习惯、意志、态度、情感、需要、兴趣、气质、性格、道德、思想等十多个方面。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以往大众对于人文学科教师的情商关注较多,但事实证明,科学学科的教师也必须具备高情商,这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行为作了如下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纲要的要求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仅需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并重。在所有非智力因素中,情商是最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情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科学学科教师也不例外。
要培养学生的情商,使之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情商。中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喜欢模仿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他们会模仿教师好的品质,也会模仿教师一些很糟糕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说话的语气,还是待人接物的习惯,甚至于个人私生活的兴趣,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在课堂之上,教师一个微微的点头会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一个微笑会让学生心情愉快,一个眼神能够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一次善意批评能让学生终生铭记,一次掌声可以让学生倍受激励……这些都是教师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也是以精神铸就精神的过程,作为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美好善良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才能用榜样的作用影响学生。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例子表明,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许多伟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了其教师人格的激励。这样的神圣使命,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教师自身的情商。
科学学科的教师大都是理科出身,较之于人文学科教师,相对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缺乏对自身情商培养的自觉性。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一些科学学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沟通不够,这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很大的阻力。美国国家教育促进评估协会(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简称NAEP),在1978年对全美国两百位科学学科的教师作了抽样调查,发现在配合国家课程实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良好的科学教师主要有以下特别素质:1. 提供刺激学习的环境;2. 创造一个能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气氛;3. 对于不同的学生,期待其有不同的表现;4. 给学生以较多的学习时间;5. 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6. 给学生以富有挑战性的专业;7. 教师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探讨学习的模式;8. 教学环境不只限于课堂内;9. 以社会问题作为探讨的重点之一;10. 与行政人员及其他人员和谐相处;11. 弹性调整教学时间、进度、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期望和看法等;12. 考虑如何开发有效的表达和沟通技巧;13. 使学生有机会系统地表述其感受、反应和评量;14. 给予学生自我评量的机会;15. 借发问引导学生综合概念或想法;16. 允许学生对事实、教师权威和知识有所怀疑;17. 鼓励学生利用机会学以致用;18. 重视培养科学智慧;19. 要求学生运用知识;20. 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参见陈志伟、贾秀英编著,《中学科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p432-434)美国的科学教育在全世界独树一帜,从美国国家教育促进评估协会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科学教师所具备的素质,绝大多数和个人情商有关,这对现今我国新课改下科学学科教师的培养有着很大启发。
此外,欧洲教育部长常设会议1986年发表的《教师和示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文提出合格教师的标准是:成为知识的协调者和向导,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非权威性的关系,承认学生有权参与影响他们未来生涯的决定;理解校外成人世界;努力把人权、民权、非暴力冲突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传统的学科之一;具有创造学习环境的技能,具有开展群体工作或特色工作的技能;鼓励年轻人反思,使这种反思成为一个学习过程;承认教师和其他人都是知识的源泉,能够充分挖掘这些源泉;不仅要掌握交往艺术,而且要将这种艺术传授给学生。(参见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p44)欧洲教育以出色的人文教育闻名于世,在这样的教师标准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许多情商的因素。我国过去的中学理科教育,大都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教师也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新课改之后的科学学科,必须改变以往的缺点,既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也要提高广大科学学科教师的情商。
既然科学学科教师的情商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情商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设置科学学科教师情商培训课程。过去的科学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进行培训,很少在管理层面对教师进行情商培训,因此科学学科教师情商培训课程的设置已经迫在眉睫。对于参加情商培训的科学学科教师,必须让他们明白教师情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情商。通过情商培训课程,科学学科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自己的生理与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第二,完善科学学科教师评价体系。在对科学学科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时,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应该将情商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充实带科学学科教师的评价体系之中,以加强对科学学科教师的全面考核。
第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自上世纪以来,科学精神为科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整套研究规范,科学学科的发展也大致在此框架下。新课改之后,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地位愈发突显。因此,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并适度加强人文精神的导向,实现科学教育人文化,是科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科学学科教师情商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新技术;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产学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2-00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研究高新技术的同时,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各地涌现,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各有优势和特点,如何实现二者间的合作,以共同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从2007年起,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苏州图比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决定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开展合作。两年多来,双方间的来往和沟通十分频繁,并在下述方面收到了很好的合作效果。
一、增强学术交流和互动
复旦数学学院与苏州图比特公司有许多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双方在举办这些领域中的活动时均通知对方来参加甚至作报告,这对双方扩大视野和交流的范围很有好处。例如复旦精算学科与其协作单位上海市保险学会、比利时哈赛特大学、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举办有关交流活动时,均邀请图比特公司人员参加并发言,使图比特公司不仅对有关领域的发展现状有更好的了解,而且也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其中有些可能成为了将来的合作伙伴。图比特公司方面也主动邀请复旦方面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赴苏州访问。例如曾邀请复旦数学学院,计算机学科和生命学科的多位教授组团访问苏州高新技术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并为将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二、合作开发研究课题
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一项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在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苏州图比特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了打开GIS在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图比特公司与复旦大学精算学科开展了合作。在国内保险界具有影响力的复旦精算学科协助图比特公司打通与保险业界沟通合作的渠道,并与图比特公司共同商讨研制相关系统的思路与方案,图比特公司则致力于开发一个GIS在保险业中的应用系统。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制了“保险行业商圈分析系统”(D0701上海版),此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金融风险控制的定量分析与计算”的一项成果 (2007CB814904)。
三、打开国际合作和引进人才的新渠道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国际科技界有广泛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将其中的一些合作渠道引入苏州高新技术园区特别是图比特公司。如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阮达博士(Dr.Da Ruan),目前是比利时核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也是哈赛特大学和根特大学的客座教授。阮博士专长人工智能技术,并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有多年的合作关系,经过复旦方面的介绍和居中联系,他已于近年开始与图比特公司进行合作,对其开发软件进行了指导和帮助。此外,还有一些美国,法国等地的华人学者通过复旦方面的介绍与苏州高新技术园区进行了接触,探讨回国报效或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评估
在当今世界科学、经济、市场相互交融的时代里,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的单一学科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要求科研人员必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科之间必须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正是由于社会需求的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关于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出版物也层出不穷。我们分别以“交叉学科”、“交叉科学”和“交叉学科研究”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中文及特藏文献数据库中以任意字段进行搜索,分别检索到34条、44条、7条记录。这些藏书中出版年限最早的是1986年出版的由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编的《迎接交叉科学的时代》。从检索记录来看,这些专门探讨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的出版物的大部分的出版年限都较早,已经不能够反映现实情况。另外,虽然它们多少都会涉及有关国内外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的问题,但是这些信息远远不够详尽,不够解渴。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报告,名为《促进交叉科学研究》(《FacilitatingInterdisciplinaryScience》)。该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如何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深刻且富有创见性的建议。下面对此报告的背景情况及主要内容等进行一些介绍。
1.背景情况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简记为FIDR)由促进交叉科学委员会负责编撰。前言部分介绍了该报告的编撰原因,即“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家科学院协会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COSEPUP)就美国如何从事和支持科学与工程学以及如何培养和教育未来的科学家发表了一系列报告”。所有报告都指出,科学和工程学在整个研究发展过程中都跨越了单学科的边界,这两个领域都为具有广博专深知识及综合技能的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此,一些报告建议应该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重视”。
于是,在2003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凯克基金会宣布设立“国家科学院协会凯克未来计划”。国家科学院希望通过这项计划,“形成新的研究模式,突破交叉学科研究观念和制度上的壁垒,以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科学院的支持下,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组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来自政府,大学和工业领域,他们都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或从事交叉学科研究。
2.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FIDR分为10章。第一章提出了“交叉学科构想”,并阐述研究界正处在什么地方及正在往哪里走。第二章提出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并讨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4个推动力及成功的交叉学科工作的本质。第三章提供了一些案例,主要描述了交叉学科研究在工业试验室和国家实验室是如何进行的。“尽管本研究的主要关注的是学术机构交叉学科研究的情况,但是,交叉学科研究在产业实验室和政府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这种环境下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推动力能够给学术界交叉学科研究调查提供有益的见解”。第四章阐述有志于跨学科研究的学生和学术研究人员当前的工作环境和任务。第五章讨论了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制度障碍,并讨论了有助于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教育和培训政策。第六章讨论联邦和私营资助机构在支持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资助战略。第七章探讨了专业学会在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中的作用。第八章讨论了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之评估方面的挑战,评估对象包括:对交叉学科研究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之评估,对交叉学科研究人员之评估,对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机构、中心和计划的评估。第九章考察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整体构架,提出了一些促进整体构架的渐进的和激烈的政策。最后一章综合了委员会的发现和建议,为所有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总体的行动指南。
3.几个主要问题分析
从上述介绍可见,该报告的覆盖面很广。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对报告当中的内容及观点一一介绍。在此,仅选取在交叉学科研究中讨论较多的三个问题进行进一步叙述和探讨。
3.1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及其与多学科研究的区别
由于国外的交叉学科研究开始较早,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较国外稍晚,我国的“交叉学科”一词来自于英语Interdisciplinary一词。另外还有“多学科”,即Multidisciplinary。许多研究人员并不特别清楚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不同,在许多研究报告和论文中常出现混用的情况。该报告特别就这个问题通过图表(图3-1)予以说明。
多学科:不同学科的专家由于共同的难题而走到一起工作,工作结束后就各自分离,没有变化。
交叉学科:不同学科的专家由于共同的问题或困难共同工作,其相互作用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或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的英文分别是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和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FIDR中定义交叉学科研究为“交叉学科研究是团队或个人的一种研究模式,它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能、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综合起来,加深基本的认识,或解决那些不能用单一学科或研究实践领域来解决的问题”。
3.2交叉学科研究的评估问题
在对交叉学科研究进行评估时,“应该综合考虑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些评判标准,比如该项目是否对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做出了贡献,或者是否解决了某一社会问题,也可以采用用来评价传统学科的标准,如科研道德”。
相对于交叉学科研究而言,“交叉学科教育和培养计划应该有特殊的评估标准,例如除了内容和表述要优秀等一般的要求之外,还要有普通学生群体参与的数量和构成以及知识的获取”。
就对研究机构的比较评估来看,“例如给大学院系排队的国家科学院协会对博士学科点和活动的评价,应当既包括单一院系做出的贡献,也包括涉及不止一个院系(即使它涉及重复计算也没关系)的跨学科活动做出的贡献”。
3.3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期刊发表并得到认可的,这里所说的出版物特指期刊。“研究人员通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需要在终身职位评议时提供恰当的多产的证据。评议小组的成员通常想要知道,研究人员在哪些期刊上,以及这些论文对其它研究人员产生怎样的影响。致力于跨学科项目的人可能会在跨学科期刊上,但一些评议人员不熟悉这些期刊”。在美国,交叉学科期刊基本上还未能占有一席之地,“除少数著名的综合性期刊——如《科学》、《自然》、《国家科学院会议录》之外,对学者们来说,名气大的出版物往往是由专业学会出版的影响力大的单学科期刊。尽管跨学科期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它们当中名气和影响力能与单学科期刊相媲美的寥寥无几。因此在这些跨学科期刊上的师生可能不会得到应有的认可,这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这里所提的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的影响问题,其实也是上文谈到的交叉学科评估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出版物对交叉学科研究的突出重要性,报告专门对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最受认可的两点建议就是“将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纳入评审小组(38.3%的被访问者赞成这个观点),主动发起创新改革(36.2%的被访问者赞成该建议)”。
除上述两点建议外,报告中还特别列举了美国一本专业期刊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例子,该例对我国的专业期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美国生命科学权威杂志《细胞》特设了一个专栏,通过选登《CancerCell》、《CurrentBiology》、《Immunity》、《Chemistry&Biology》等期刊上的论文的摘要,介绍信号传导机理领域的最新发现,为研究人员打开一个进入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大门。
4.启示
尽管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但是,交叉科学研究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因此,这篇报告的思路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我国,由于多数情况下,所、室、中心是依单一学科而建立的,因此无论是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或者部门开放实验室还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是以单学科为主的学术机构。因此,从课题的立项到资源配置到成果评估,都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研究通常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协作进行的,而在现行对实验室和研究单位的评估活动中,由于只关注被评估单位所作的贡献,从而有意无意忽视了交叉学科。这种情况和报告中所列举的“国家科学院博士评价计划”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此类评估时,应该将交叉学科研究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包括在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研究单位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扩大交叉学科研究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核心期刊”清单中,很少能发现交叉科学期刊。由于缺少发表渠道,有些交叉学科研究人员有时只好在与其工作有关的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而问题在于阅读这些专业期刊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他所阐述的问题;而真正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行们,却根本不会想到翻阅这本专业期刊。因此,虽然他的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形式上是得到了认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认同。因此,加强对交叉学科期刊的切实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同《细胞》杂志的做法一样,我国的专业期刊也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研究领域或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介绍专栏,来促进我国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例如,医学方面的期刊(如《中华医学杂志》)就可以介绍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章。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做法。
5.小结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报告还列举了交叉学科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学院制度结构的问题,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组建问题,团队领导问题,等等),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论和建议。总而言之,该报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生动地描述了交叉学科的研究现状,就如何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一个总的行动指南。其中很多观点和结论对于中国的交叉科学研究者和组织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CommitteeonFacilitating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NationalAcademyofEngineering,InstituteofMedicine.Facilitating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R].America:NationalAcademiesPress,2004
[2]师昌绪.加强学科管理重视学科交叉[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论坛),1997,18(1):5-6.
[3]曹勇,吴永波,陈国清.对交叉学科及其科研管理的理论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12(4):56-59.
[4]李喜先.论交叉学科[J].科学学研究,2001,19(1):22-27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94-03
与国家教育部及各部委直属的各高等院校不同,地方高校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教育等发展水平建立的高等学校[1]。随着国家整体上研究生教育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迅猛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2]。如何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地处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吉首大学,是典型的民族性地方高校[3]。吉首大学于2003年首次获得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至今已经发展到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在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吉首大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如何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不同,影响吉首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生源中较大比例的考生来自外校调剂(主要是二本和三本院校);学校学科力量弱,学术水平低,导师科研经费少;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学校的硬件投入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没有跟上目前的研究生扩招。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导致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不到充分保障,也就难以有效地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创新能力。
针对吉首大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本研究搭建了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学术交流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平台这三个主要的创新培养平台,以期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一、建立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学术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显著不同的一点在于:研究生需要通过严谨的科研训练,以锻炼获得独立的科学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可以主动地进行具有创新性的思考,以解决科学与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一点也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一步。设立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场所,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引导研究生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建立:一方面,学校建立独立的研究生创新基地或创新中心,并向研究生开放相关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和设备,同时学校设立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和科研项目(优秀的研究生创新项目还可以进一步申请由湖南省教育厅设立的“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尽力为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则是以研究生的学术导师及其科研团队的科研项目为依托,让研究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并解决其中部分科研问题。在完成相应科研项目过程中,通过导师和科研团队其他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培养研究生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也传授给研究生一种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建立各级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研究生人际交流水平和表达能力
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在于训练研究生自身的科研能力,还需要培养研究生如何与外界进行科学有效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在积极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中,研究生不仅能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还能培养其人际交流水平和表达能力,甚至还能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科研之路和发展方向。因此,搭建各级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吉首大学的具体现状,可以构建以下三级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模式:
一是“对外”交流。吉首大学利用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签订交换生协议。各二级学院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具有导向性的研究生管理条例,多方位开辟渠道,鼓励研究生参与校际间的交流进修。比如,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中山大学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关系。吉首大学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参与其他单位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并设立了专项基金。同时利用目前已建立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持研究生进入校外科研团队,积极开展校外相应的科研工作。在与外单位的合作交流中,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学术水平。
二是“对内”交流。通过学校或学院为管理主体,从专家层面和研究生层面开展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专家层面,吉首大学各部门和相关学科每年应制定相关计划,邀请有关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还可采取短期讲学的方式,邀请专家承担部分研究生课程,在短时间内集中性地为研究生授课;建立“博士教授论坛”,长期性地邀请校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这不仅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掌握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也有利于推广高校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和吉首大学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节,吸引了国内外高水平研究生来吉首大学开展学术交流。这些学术活动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也为在校研究生搭建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吉首大学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已将“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纳入全校研究生质量培养体系中,这是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三是“竞赛”交流。吉首大学各部门和学科专业,有计划、有组织、积极地开展诸多“实践创新类”竞赛活动,丰富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一些较大规模的科技竞赛活动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结构模型制作大赛等。这些针对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竞赛,形式上以研究生为主体,以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为评判标准,通过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引导研究生积极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虽然是“竞赛”项目,但鼓励广大研究生自己组建团队参赛。这样,在竞赛过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相互合作、相互启发,不仅达到了相互学术交流的目的,也培养了研究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近年来许多高校中兴起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校与有关企业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合作,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一个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多方位科研实践平台,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吉首大学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学校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向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申报“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经专家评审确定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后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定期对其进行评估验收;二是企业在自身需求的引导下,提供科研经费,与高校合作进行项目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其间也为企业培养专门科技人才;三是导师依托自身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社会联系,选派自己的研究生到相关企业从事研究,采用导师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模式。
吉首大学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等方面相对落后。然而作为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其中的理工内专业,研究生教育对实验室的要求比较高。上述第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点。例如,近年来,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通过与群博公司合作申请建立了“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与老爹公司建立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与湘泉制药公司建立了“湖南中药与天然药物”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建立了“会同森林生态站”教学科研合作基地。这些研究基地的建立,使得许多研究生可以有机会参与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完成了诸多科研课题,也增强了相关学科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上述的第二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则让科研项目成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媒介。地方企业在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攻克这些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将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地方企业技术力量的缺乏使得他们迫切需要与地方高校合作。将企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转化成科研课题,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加以研究解决,这是许多企业非常重视的,也愿意提供相应资金予以资助。根据对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相关导师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至少需要5万元的培养经费。尽管可以自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但由于吉首大学自身所处的地域、信息及整体学术实力的弱势,难以获得充足的科研经费。实践证明,通过地方企业提供科研经费,由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可以缓解吉首大学科研经费不足的困境,最终达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标。
对于第三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相对于前两种模式则更为灵活有效。研究生在学校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则在其导师主导下,通过导师广泛的社会联系,进入某一企业进行相关生产实践研究学习。期间,企业不仅提供全部科研经费和实践场所,同时将指派企业相关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研究生进行现场指导。另外,导师需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论文的选题、写作、发表过程。当然,视情况而定,研究生也可将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带回学校实验室,在导师的帮助下,通过文献调研及反复试验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想象,在此基础上完成的硕士研究论文质量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模式灵活多变,不仅解决了研究生培养经费短缺的短板问题,还有利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结语
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国教育部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其办学劣势的影响,地方高校教育方式和教学科研条件均比较落后。然而,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积极建立多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平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方高校的地缘劣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将地缘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加强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以促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践看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吉首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各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和发展,2010年在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中获得优秀。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全省学位论文合格评估中没有不合格的,同时所培养的研究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参考文献:
[1]张应春.研究生教育在地方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3).
推进学位点建设,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组织并参与完成了理论一级学科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党的建设、畜牧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水生生物生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菌类作物学的论证和增设工作。
依据国家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2020)》和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相关工作要求,参与完成园艺学、农业工程、理论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兽医、生物与医药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学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电子信息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共计7个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充分发挥评估的促进引导作用,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
依据学位中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并参与现有符合条件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共计17个一级学科开展各项评估工作。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摸清学科“家底”,厘清学科未来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学校参评学科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组织实施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中心〔2020〕47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并参与社会工作、农业、兽医、风景园林、中药学相关专业学位授权点开展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
促进学科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一)积极推进ESI学科全球前1%迈进新台阶。近年来,我校对标“双一流”建设,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发展,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科学布局、系统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学科建设活力,提升了学科发展层次水平。ESI7月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农业科学学科(Agricultural Sciences)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领域增至2个,分别为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领域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表明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布局由点及面,学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笔者对初中科学学困生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调查,他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缺乏自信,对学习科学信心不足,对考试有恐惧感;过分自卑,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无求知欲望,缺乏学习科学的兴趣;情绪不稳,常有逆反心理和失望畏缩的情绪体验;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
笔者对科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其原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因素如:学习科学的动机不强,方法不当,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不坚,不肯积极动脑思考等。②学科内容因素如:初中科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多方面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知识内容,增加了学习难度;解答某些习题需要相关的数学功底为基础。③社区环境因素如:低俗文化的传播,赌博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对金钱万能的崇拜,电子游戏室、网吧、台球摊等在校园周边无声的诱惑等,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了极大的冲击。④家庭环境因素如: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部分家长只顾自己赚钱娱乐,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⑤学校教育因素如: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业务能力低下,过重的作业负担,学习的枯燥无味,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不关爱等。上述这些因素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科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和形成的多种原因,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如何来解开学困生心灵上的枷锁,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体验学习科学的成功乐趣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思考与探索,采取了以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措施,并持之以恒反复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尊重关爱 建立情感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融化学困生心中的冰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平时被人冷落和歧视的科学学困生最需要的就是科学教师的尊重和关爱,最渴望的就是与科学教师能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因此,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困生的心理渴求,唤醒其学习的自信,点燃其成功的希望。例如:在上物态变化这一内容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优先照顾学困生,让他们回答难度适中的基础性问题:“举例说明常见的物质有哪三种状态?物质的状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变化过程分别叫做什么?物质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别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 在老师的提示帮助下,让他们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回答问题。下课后及时与他们交流,反馈当堂课的学习效果,布置适宜的基础性作业。课外多与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如:一起做大气压强的探究性实验,指导他们检测井水的酸碱度,与他们一起猜科学谜语等等,从而与之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2、树立信心 克服自卑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见,信心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实践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好科学的自信心的具体措施有:一是营造和谐、宽松的科学课堂氛围,多为学困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体验学习科学成功的乐趣;二是在课后的科学个别辅导中帮助学困生正确地认识、评价和接纳自己,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常用“我并不比别人笨”、“我一定能学好科学”来鼓励自己,克服自卑心理;三是千方百计培养学困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学习中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四是经常给学困生介绍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一批大科学家小时候勤奋努力最终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事迹,树立起学好科学的榜样,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考试的恐惧心理。
3、 结对帮扶 指导方法帮扶科学学困生不能只依靠科学教师一人的力量,可以利用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力量,采取结对帮扶的策略:让科学学困生和科学优秀生自愿组合一对一师徒关系,明确师徒的职责和要求:师傅,①帮助徒弟及时解决科学中的疑难问题,②督促徒弟按时完成科学作业;徒弟,①科学上遇到问题及时虚心向师傅请教,②科学作业自觉送交师傅监督检查。教师对每一周的结对帮扶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合作良好、学困生科学成绩进步比较明显的师徒在班级中给予积极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负责任、合作不好的师徒结对找其谈心了解原因,必要时加以更换重新组合。帮扶措施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困生学科学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与此同时,教师可挑选科学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总结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向学困生进行交流,让身边优秀学生的现身说法,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同时,教师还要督促他们养成做好课堂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科学学习能力。
4、 分层教学 积极评价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并能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是对科学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可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对学困生要求达到基础性目标,并逐步上升到提高性目标。二是对科学课堂教学进行分层:优秀生多给予自学的机会,中等生加以适当的点拨,而对于学困生则由教师重点扶持,优先照顾,让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把最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让学困生协助来做。三是对课外作业进行分层:优秀生做难度较高的综合性练习题,中等生做好必做的基础题和选做题,而对于学困生,重在抓好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可设计不同层次的弹性基础练习题。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困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闪光点”,只要发现有点滴的进步,如:科学作业比以前认真了,上课能举手回答问题了,或者有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了,教师就要给予热情鼓励和积极的评价、表彰。使他们的进步得到认可,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而心满意足,从而在科学学习上就会去掉“心病”,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和动力。
5、家校联动 形成合力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因此,科学教师做好学生家长方面的工作,是扫除科学学困生心理障碍、提升学习信心和动力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手机短信和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与学困生家长保持相互联系,让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温磬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避免用简单告知科学考试分数和班级中成绩名次的手段让家长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的做法,教师应耐心又细致地观察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记录学生的一点一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学习进步,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提高家长对孩子学好科学的信心。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发端于OECD各国政府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成效检视的需要,目标是回答义务教育末期的青少年是否为迎接未来知识社会的挑战做好了准备。这一定位要求PISA必须具有前瞻性,着眼未来社会对个体的要求。PISA采用“素养”(literacy)一词来概括其测评的内容。并将其界定为“有关学生在主要学科领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分析、推理和有效交流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能力”(OECD,2000)。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素养”
“素养”一词的最初含义是“能读会写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素养已经从最初一系列彼此孤立的技能组合(如简单的识字、算术)拓展为一种支持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素养的获取和应用方式强调情境适应性,它也逐步被视为个体持续性发展的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结果。
PISA的“素养”概念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素养”是基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PISA不是选拔性的考试,它希望了解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个体所呈现的真实状态。因此,PISA的测评领域是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个最主要的学科,PISA考察的知识和能力是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
其次,“素养”综合而非单一。PISA并不孤立地看待每个测评领域的知识,而是力图把知识与反思及实际应用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并强调过程的掌握、概念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的能力。另一方面,PISA也非常重视跨学科的能力,在PISA 2003和PISA 2012中,广义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测评的重要内容。此外,PISA素养不仅包含知识和技能等认知领域的内容,还提出要纳入动机、策略的非认知内容。
“素养”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社会要求的功能性特征。“素养”与社会期许紧密相关。从PISA阅读评价来看,它不仅强调阅读者能够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意义,还要强调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以此满足自身需求,并有效参与社会。换句话说,PISA的关注点不是停留在工具导向的阅读能力上(识字、理解与书写简单的句子),而是在此基础上的通过能力的运用来达成个体发展、社会适应的目标。
(二)PISA“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概念
尽管PISA的素养概念在提出时已经相对完整,并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特征,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未来社会理解,对究竟何种能力、哪些领域更为重要的判断不断发生着改变。同时,随着PISA测评本身的发展,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在这种双重作用下,素养概念必须通过不断发展变化才能保持其前瞻性特征。
那么,从2000年以来,PISA的素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呢?这是本文力图回答的问题。
二、PISA素养概念的发展
(一)逐步纳入非认知因素和元认知因素
尽管学习动机因素和方法策略包含在PISA素养的最初概念中,但对它们的深入理解和重视程度则经历了整个PISA的发展过程。
PISA 2000中对于引入态度和参与评价做了这样的解释:一项综合评价在教育方面“一个国家做得怎样”的测试,必须在注意传统的学校科目表现的同时,也关注广义的教育产出。因此,PISA 2000调查了15岁学生对阅读和数学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学习和学校教育的更广义上的参与(Engagement)。①这说明,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知识技能的学校教育成就,态度和参与从最初就获得了PISA足够的重视。这里所谓的非认知因素,包括动机、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参与。非认知因素之外,学习策略和对学习的管理也作为另一种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成果列入考查范围。尽管这两类因素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成果,但它们还是更多地被看作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PISA 2003基本沿用了PISA 2000的理解。认为应当在考虑学业成绩的同时,也要考虑认知的、情绪的和态度的方面,但对非认知因素的梳理进一步清晰。它认为学校教育的非认知成果主要包括学生的动机、参与、对自身能力的信念。②在对参与的理解上,基本将其视为动机同义,即包含内源动机(如兴趣爱好)和外源动机(如升学或工作前途)。
PISA 2006的主要测试领域为科学。科学的学习不像阅读和数学,它与个体对科学的动机和态度具有更为紧密的相关。因此,态度被视为个体科学素养的关键内容,其中包括科学方面的信念、动机和自我效能感。PISA 2006详细考察了与科学相关的态度方面,包括对科学探究的支持(support for scientific enquiry)、作为科学学习者的自我信念(self-belief as science learners)、对科学的兴趣(interest in science)、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responsible toward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③这些因素总体上可以反映出学生参与科学学习和探索的程度。因此,科学学习的非认知因素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素养的重要内容出现的。
动机因素和元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自2000年以来的研究逐步发展出较完善的元认知因素测量方法。④在此基础上,PISA 2009首次提出“阅读素养中的动机和行为因素”,⑤这明显区别于PISA 2000阅读素养中对动机和元认知因素的定位,明确了动机因素和元认知因素在PISA阅读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可见,PISA素养在重视知识、技能及知识技能运用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将动机、态度、自信等非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策略、学习控制等因素纳入到素养的概念中。这促进了对素养概念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二)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教育均主要通过分科目的教育来实现,然而,受教育者离开学校教育情境后,需要面对的则是一个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世界。因此,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问题解决能力能不能测量,该如何测量?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是否存在某种范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研究者。作为一项跨学科的测试,PISA关注知识和技能在现实情境中的运用能力,并力图涵盖除传统学校教育成果之外的内容,比如上述的非认知因素和元认知因素。因此,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也成为了PISA重点关注的领域。
PIS A 2003首次运用纸笔测试的方法对“问题解决能力”领域进行测量。问题解决能力被界定为在解决方法不明显,可能运用到的素养或学科领域不仅限于单一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的情况下,个人运用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来面对和解决真实的、跨学科的问题情境的能力。该定义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解决方法的非常规和学科之间的跨越。基于这种理解,PISA认为问题解决测评应该从问题类型、问题情境、解决过程三个维度来组织。并且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认为其中应包含理解问题、理清关系、表征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结果和结果表述六个环节。可见,PISA对问题解决进行了科学的分解,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这保证了测试结果的效度。
在PISA 2003的基础上,PISA 2012即将再一次测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将采用计算机化的测评方式。这能大大促进问题解决测评的信效度,接下来一部分会进行具体分析。
问题解决能力所具有的综合性、真实性和非常规性明显不同于传统基于学科领域测评的素养,通过纳入这一领域,PISA的素养测评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
(三)突破传统纸笔测试素养的“计算机化测评素养”
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据国际电联(ICU)的统计,全球使用网络的人口从2005年至2010年翻了近一番,每百人中比例达到29.7%。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面临着加速变化的知识、“知识型工作者”要求的提高和信息通信技术大量融入工作领域的现实。这导致了对人的“素养”的重新思考,也对长期注重纸质媒介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这种趋势,PISA从2009年起开始引入电子阅读测试(ERA)。在PISA 2012测评框架中又进一步加入了计算机化测评的数学、科学内容,并将这三者总称为“基于计算机测评的素养”(CBAL)。同时,问题解决能力(PS)测试在PISA 2012也采用计算机测试。
基于计算机的测评不仅是测试形式的改变,其测评的内容和能力种类也与纸笔测试不同。以阅读素养为例,计算化测评的阅读文本突破了纸笔测试的二维呈现方式,将众多内容上存在某种关联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以网页的形式呈现。从文本类型上看,它既包含连续文本,也包括非连续文本,还包括各种混排文本;从呈现方式上看,既有图文描述,也可纳入多媒体内容,既有单一页面,也有包含大量链接页面;从交互性上看,既有单向呈现,也有双向互动。在网络情境下获取信息要求个体能够迅速浏览大量的材料并及时判断信息的可信性,阅读素养中的批判思维能力变得更加重要(Halpern, 1989; Shetzer & Warschauer, 2000; Warschauer, 1999)。⑦因此,计算机化的测评方法,加深了人们对阅读素养内涵的理解,网络情境下的阅读在纸笔测试强调获取、解读和整合、反思与交流的能力基础上,更注重对大量相关信息搜索、判断、整合与交流能力,这也成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能力。
此外,计算机测试还为数学、科学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带来了一些额外的优势。首先,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情境模拟,测试材料的呈现方式更接近真实情境,减少了对文字阅读的依赖,这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纸笔测试过分依赖抽象文字和静态图表的缺点,能更准确地对数学和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其次,计算机测评时,可以实时记录学生解题操作过程,据此分析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这种分析的结果对于教师根据学生特征组织教学,判断教学重难点都具有极大的益处。
综合来看,计算机化的测评不仅是一种测评方式的改变,它还深刻影响了所测评的素养内涵。至此,在主要学科领域上,可以依据不同的测评方式把素养划分为纸笔测试素养和计算机测试素养。
(四)顺应经济社会的趋势,纳入新的测评领域“财经素养”
相比传统的基础学科领域,“财经素养”在很多国家还没有进入课程的范围。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财经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刚刚经历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个人如何保护和增加自己和家庭财富,国家如何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OECD PISA财经素养框架中指出,拥有较好的财经素养会带来多种益处。例如,有研究表明,接受财经素养教育,成年人更可能会为退休进行储蓄和规划;拥有较多金融知识的人更有可能积聚更多的财富,能较好地管理债务,而且财经素养对于经济与金融的稳定性也尤为重要。除了对于个体的益处外,财经素养对于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的稳定性也尤为重要。它能够促进形成更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减少政府的管理和监管费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OECD认为,财经素养正逐渐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在青年人中开展财经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其他主要领域素养的界定类似,财经素养也关注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以及在多种情境之下提出、解决并解释问题时能够进行分析、推理及有效沟通的能力。财经素养定义为:“一种关于财经概念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在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能够广泛参与经济生活的技能、动机和信心。”
根据对多个国家采用的财经素养框架的研究,PISA确定了货币和交易,规划和理财,风险和回报,以及金融环境这四个内容领域。并根据认知过程将财经素养划分为识别财经信息、分析在财经背景中的信息、评估财经问题、应用财经金融知识和理解力四个过程。将财经素养测评的背景确定为教育与工作、居家与家庭、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四类。
财经素养是PISA素养内容领域的新内容。尽管其研究和关注程度都还不够深入,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其重要意义。
三、PISA素养发展的路径及动力
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概念,其内涵伴随着时代对于个体要求而不断发展。单从2000年以来PISA素养的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两条发展路径。
首先,基本内容领域纵向的不断深入。最初的PISA较多关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学科领域认知方面的内容。随着对素养概念的不断反思,特别是发现动机因素、元认知因素与成绩之间的紧密关系后,非认知因素、元认知因素逐步纳入了素养的概念中。另一方面,尽管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化 测评的重要性,但初期的PISA仍通过纸笔测试来进行,对素养界定自然主要关注印刷文本。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主要学科领域,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计算机化测评呼应了这种时代的变革。测评方法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测评内容、技能种类的变化,这也意味着在主要的学科领域,素养的概念因为媒介的变化,又加入了重要的新内容。
其次,新兴测评领域的逐步加入。为了呼应人们对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的关注,PISA于2003年推出了问题解决能力测评。这一开创性的测评突破了一般评估中受限于学科划分的缺点,扩大同时也还原了素养的领域。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发展,财经素养逐渐显示出其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的情况下,PISA把财经素养纳入到测评范围内,再一次扩大了素养的领域。
PISA素养的发展看似没有特别的规律,但如果我们考虑到PISA测试初衷“考察学校是否为学生们应对未来社会挑战做好了准备”,就不难理解,无论是传统素养内容领域的深入挖掘还是新兴领域的不断加入,都很好地契合了这一出发点。可以说,社会发展对个体适应能力不断提出了更高、更多元的要求,这正是素养发展的源动力。
注释:
①OECD(2001).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PISA 2000. Paris, OECD Publishing, pp. 99.
②OECD,陆璟,占盛丽,朱小虎.面向明日世界的学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3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85.
③OECD,陆璟,占盛丽,朱小虎.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6报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96.
④⑤OECD(2009).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OECD Publishing, Page 22.
关键词:一年级核心课程 影响因素 不及格率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2-03
大学承担着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大学的最根本的使命。高校辅导员在这其中承担着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有职责也有义务为打造优良的“学风建设”添砖加瓦。天津师范大学以“勤奋严谨,自树树人”为校训,旨在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数学科学学院的“学风建设”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作为基础性、传统性的学院,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风建设”中呈现出的专业课高不及格率尤为突出。而打造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在“教育管理”角度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求职和就业。根据目前高校高不及格率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数学科学学院近年来学生在低年级核心专业课程上的成绩进行分析,希望对影响学生不及格的因素做出探究,旨在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解决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降低不及格率,在长远角度上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贡献。
诚然,本科生数学专业的高不及格率,与其他院校数学专业院系所呈现的特点基本一致,是该专业“学风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打造优良的“学风建设”时,对本学院学生专业课高不及格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做到条理清晰、心中有数,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学风建设”和各项其他工作的良性开展。
一、三个年级在低年级时主要专业课的不及格率现状
(一)历年来的不及格率状况概述
由于一年级数学专业核心课程的难度稍高,加之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在各个方面都处于适应期,一年级核心课程不及格率较高,以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两个科目最为突出。
(二)近三年的实际数据
本文通过对12级-15级4个年级在一年级核心课程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以下情况:
1.数学分析近四年不及格率处于动态平衡中,相对稳定于17%~20%左右。
2.高等代数不及格率除13级稍高外,其余三个年级稳定在10%左右。
3.解析几何不及格率相对较低,但刚过及格线的人数较为集中,也是比较危险的情况。
尽管某些科目不及格率偏高,但通过对不及格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发现不及格同学的分数主要集中于50~59分数段,即多数不及格同学离及格并不是很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的产生呢?
二、导致不及格率的各种因素分析
(一)客观角度分析
1.性别因素。根据客观情况来看,师范大学男女生比例极不平衡,尽管数学科学学院作为纯理科专业,男女生比例也仅为1:3,另外根据对12-15级不及格同学的分析,发现不及格同学男生占大多数。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大学一年级,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加m合现行的考查制度。
资料显示,大学以后,男女智力差异逐渐减少,最终,男女智力水平趋于一致。就智力结构而言,在思维方面,男孩善于逻辑思维,女孩善于形象思维。在记忆方面,男孩善于理解记忆,女孩善于机械记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科目,逻辑性较强,男生在思维上较有优势,但考试评价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笔试,没有口试、实践能力测试,考试题目难度不是很高,区分度不明显,考试被异化成记忆力的竞赛。考试的弊端使那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又记忆力好的学生得了高分,这无疑是女生的天然优势占了上风。另外,大多数男生有粗心的毛病,相对于对计算有较高要求的数学基础课程,较女生又处于劣势。因此,可以看出性别因素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
2.社会环境。就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学习无用论”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不少舆论都在说着一个道理“大学所学得数学在未来生活中根本没什么用”,使得有些心志不坚定的学生容易受其影响,渐渐地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很多高中在给学生灌输一个理念“熬过这三年,大学就轻松了”,以致有很多学生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认为大学学习比较轻松,殊不知这才是真正奋斗的起点。
(二)学生角度
1.学生智力因素(高校扩张,接受能力有限,思维方式,学习策略等)。从学生本身智力因素出发,主要包括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等。这些都会从本质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对高不及格率也会有一定影响。
首先,近几年高校扩招政策,导致不少高校入学门槛降低,使得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但是高等教育中数学方面的内容没有减少或者降低难度,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难度。并且,使得情况更加糟糕的是,某些地区在高中时期在数学方面必修的内容不全面,导致与高等数学的内容衔接悬殊,学生对于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等科目的接受程度堪忧。
其次,不少学生所接受的高中教育过于机械化、程式化,为了适应当前的高考考核机制,绝大多数的高中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对于题目的敏感度和灵活度,但是降低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核。学生原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之高中时期没有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想要对高等数学中的知识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结构,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最后,长期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原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已经完全不适应于大学的数学教育。学生习惯于填鸭式教育,习惯于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但是大学中的数学内容理论性更强,如若无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则很难适应数学专业基础学科的学习。
2.学生非智力因素。第一,一年级学生处于刚刚结束高中时期高强度学习的阶段,加之大学的管理是他们所接受过的教育中最宽松的,大学的自由时间是他们接受过的教育中最多的一个阶段,必然会有一些放松的想法存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刚刚脱离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理,向往自由和自主,加之大学提供了一个较为丰富多彩的平台供他们展现自我,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方面,学习所占比例较少。
第二,一年级学生情绪处理方面依然不成熟。主要表现为情绪性认知障碍。一个新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往往对这个新环境充满了期望,甚至幻想,对在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挫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看到、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事情,就出现烦闷与焦虑,心情不快。一个学生如果肌体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最终就导致能量耗竭而发生变态反应,表现在学习上是因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焦虑,情绪上受到极度压抑,形成情绪型学习障碍{1}。
(三)教学角度
1.所选教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不少同学对目前所采用的教材是不太满意的。近年来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材开发、编写者没有及时对教材进行相应调整,教材理论知识偏深、偏难,过于重视理论推导。教材内容与高中相比,层次提升太快、太高,陈述的主要是定义、定理、法则、例题,教材中密布的是数字、符号,偏重抽象性思维与计算演练,缺少与生活实际相连的案例,学生普遍觉得教材晦涩难懂,没有兴趣深入钻研教材。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的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认为数学缺少与实际的联系,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
2.授课方式。在一年级核心基础课的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单一的传统讲授型仍占据主要地位。其模式是黑板+粉笔,其弊端是课堂信息量少,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教师的劳动强度特别大。另外,教学注重进行演绎推理,教学的直观性不强,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学习难度加大。因为教师逻辑推理能力明显高出学生,所以“注入式讲解”极易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节奏,进而一节课处于纠结状态或者干脆放弃,很难再专注于课程。
3.教学环境。目前有些课程由于某些原因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上课学生数量增多,教室拥挤,环境过于嘈杂,对于教师上课及后排学生听课都造成很大影响。并且后排同学可能出现看不清板书等情况,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家的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于近四年的一年级核心课程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目前的不及格率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通过调查研究,以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对学生本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探讨,以教学方面的研究为出发点,整理出影响学生成绩不及格的各方面因素。除此之外,社会舆论和原有的文化传统等等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本文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重点考查了上述几方面对不及格率的影响。希望可以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善,降低不及格率,提高W生的学习成绩。
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里,辅导员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开展“学习目标速递”与“职业规划慢递”等活动,通过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运用在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上,帮助学生督促自我学习、进行阶段性的学习评定,也更有利于学生“学情”和教师“教情”的评估、整合。辅导员老师还可以充分运用“学业预警”的学业警示信号灯,通过信号灯颜色的不同等级,对学生实施“学业帮扶”计划,通过“答疑解惑”降低高不及格率,从而推进“学风建设”。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良师益友”,发挥本专业学生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比如数据整合、数据计算与统计、数学建模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该专业学生发展的掣肘之处,比如基础专业课的高不及格率。所以推进“学风建设”,降低高不及格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袋”,打造“无手机课堂”;开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过“宿舍辅导员”,发挥学业成绩优异的学姐学长进驻宿舍帮助低年级同学;开办“党员小讲堂”、“学习之星”小讲堂;举办“身边的旗帜”系列活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辅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学风建设”。
注释:
{1}曾翔.工科院校高等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4
参考文献:
[1] 任莉,王季春.低年级大学生高不及格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30
[2] 廖慧萍,王艳琼.高校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11(01)01
[3] 刘宁.理工科大学生不及格率偏高原因及对策探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8)28
[4] 李巍,赵凯.高校学生不及格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现代交际,2013(11)23
[5] 李忠海,陆俊.理工科大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考试周刊,2011(08)23
[6] 李玉倩.高等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京某理工大学为例.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
【关 键 词】 科学;素养;能力;培养
“素养”,指平日的修养;“科学”,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本文中的“科学”是相对于科学课而言的)。“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2014年2月修订稿)。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三个发展阶段。“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理论的意义,在于强调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学知识,而是整个探究过程的参与和体验。
在《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中,PISA2006年研究聚集科学能力。独创了“素养”的概念:即有关学生在主要学科领域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不同情境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有效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PISA2006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或知识结构、学生需要掌握的应用能力、学生解决科学问题和应用相关知识技能时遭遇的情境、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倾向”等4个维度定义了“科学素养”,是指:人们的科学知识,及运用科学知识识别问题、掌握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并对科学相关问题得出以证据为基础的结论;理解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知识和探究的典型特点;意识到科学和技术如何塑造我们所在的物质环境、智力环境和文化环境;作为一名反思性公民,乐于参与与科学相关的议题并运用科学观念。
我国的科学课程教育目标中的“科学素养”,囊括了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形成科学知识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解决科学问题的基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四大领域的内容;二是实验操作技能,即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三是其他的关于科学的知识、及其他关于科学的技能。科学的过程与方法,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步骤,项目课题―提出问题(假说)―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证明或修正假说)―提出新的假说等;二是具体的探究方法,有观察、实验、游戏、分类等;三是科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发现、演绎推理等。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学习的自我信念、对科学探究的支持、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感。科学学习对于学生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有着四点特有的价值:一是客观精神的培养,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依据,尤其是对数据的态度,就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二是科学规范、规则意识的教育;三是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四是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学习科学对事实的尊重、科学对观察的依赖、科学对结论的谨慎、科学对错误的勇于修正。
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来看,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学生在科学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现阶段即时生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及学生未来可能表现的潜在科学能力。那么,如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科学能力呢?
1. 尊重学生在科学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科学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学生对科学方面的浅显的认知和意识、初步的实践以及通过初步实践所形成的技能、方法等。学生在正式接触科学课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在科学课以前的知识经验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一是学生从一出生就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密不可分,时时处处都在感受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接触大自然,从这一点上说,学生是通过“自己实践”获得的对大自然的认识,这是学生在这一时期获得知识经验的最主要方式;二是通过与大自然有关的语言获得的,如与成人的对话、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从别人谈话时的旁听等;三是通过相关科学方面的媒体获得,如图片、图书、电视等。学生在接触科学课以后,课堂就成了学生接触科学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不同学生在科学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各不相同的。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引导学生实现在科学方面的个性化发展。
2. 着手学生现阶段即时生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学生即时生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是学生现阶段正在获取的科学知识、正在生成的科学经验、正在不断提升的科学能力。包括“个人以下方面的发展程度”(《面向明日世界的科学能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科学知识来识别科学问题,获得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对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了解科学作为知识和探究的一种形式的特点;意识到科技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作为关于思考的公民,参与科学相关议题,并具备科学观念。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概念,应用科学观念,并对证据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对基本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根据从科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判断,并将他们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着眼学生未来可能表现的潜在科学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等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即时生成新的知识经验,从而为培养学生未来的潜在科学能力奠定基础。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能力的发展程度,科学方面的态度在这里是指学生对科学的热爱程度、对发现的科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意志力和钻研精神。
科学能力的核心内容是:识别科学议题,识别出可用科学方法调查的议题、搜索科学信息的关键词、科学调查的关键特征;科学地解释现象,在既定情境中运用科学知识、科学地描述或解释现象并预测变化;运用科学证据,对科学证据作出解释、得出结论进行交流,指出结论背后的假设、证据和推理,反思科学发展的社会意义。这些能力涉及学生未来从工作的成功到积极的公民权利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化和计算机化正在改变社会和劳动力市场。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与探究的好奇心,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赖小琴.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研究[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