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业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酬金制的推行受到传统模式冲击而引发的矛盾,最突出的是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不稳定,如小区内有人不交物业费,物业企业为保证自身利益往往会在服务上大打折扣,并最终导致物业和业主之间的“恶性循环”。随着《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配套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的推行,“酬金制”的概念被首次提了出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下发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的“业主可以在收费方式上选择包干制或酬金制” 这一规定有利于保障物业管理费能够全部用于物业管理,业主明明白白消费。
酬金制相对包干制而言,要更透明、更规范、更节省。“更透明”是因为包干制管理的小区,业主从法律上是无权查物业费支出情况的,而实行酬金制的小区,业主则有权检查和监督物业管理成本;“更规范”是从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上来说,物业公司管理的是所有业主的公共财产,哪些该修、哪些该换、用多少成本来维护等等问题,应该由业主自己决定。物业公司只是一个代管机构,无权替业主做主。因此,把物业维护成本和物业管理服务费分开的酬金制显得更规范;“更节省”是暂时的。因为目前的税法规定:成本不计税,管理费计税。也就是说,酬金制管理的小区,划归成本的那一部分费用现在是不用交税的,只有约定付给物业公司的服务费必须交5.5%的税。
从根本上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减少业主与物业公司的摩擦,也应该从物业管理的收费模式上改革――实行酬金制。目前,在居住小区里,物业公司在提供服务时采取的收费模式基本上是包干制,这种收费模式的最大弊病就是――同等收费标准下,提供的服务项目越多、水平越高,物业公司的利润就越低,所谓干得越多越好,挣得就越少。这样一来,一些物业公司往往以降低服务水平、减少服务项目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酬金制收费模式下,政府制定的物业服务标准将成为业主要求物业公司的一个参考标准,业主委员会可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业主的要求自己决定服务标准,选择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业主的监督,从根本上让物业公司在为利益而工作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荣誉,从而最终实现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包干制已逐渐暴露出物业管理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的雇佣者即业主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矛盾,所以包干制势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包干制的真正退出,只是时间与政策的问题。一部分采取包干制收费模式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于帐目的不公开,导致了业主对服务起不到监管的作用,而且影响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良好沟通,给双方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随着社会对市场的规范以及物业管理行业趋于专业化的发展,酬金制将是最适合物业管理行业的一种运营模式,这体现在它的透明性,规范性,和经济性上。
由于物业管理市场的惯性,酬金制的实行必将收到一定时期的阻碍,由于受到政策与行业氛围的限制,物业管理的运营模式起码在短期内是无法撼动一直以来占据整个物业管理行业主导的包干制的。酬金制并不适合所有的社区。选择酬金制要求该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员有能力监督物业公司。而且,小区的业主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大家觉得没有这个能力,建议还是选择包干制比较好。事先与物业公司协商好,给多少钱出什么活,赔了赚了物业公司自己算。也就是说,实行酬金制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既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行为,也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账目。包干制则简单得多,只需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行为就行了。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市场调节行为的经济适用房物管收费还是应该采取包干制的方式。酬金制是物管收费完全市场化的一种收费方式。物业收费调整是跟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水平有关的,有的小区增加了对硬件设施的投资,引入了智能化系统,在后期管理中也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增加这部分费用是合理的。经济适用房更适合采取包干制的收费形式,因为一旦实行酬金制,物业管理将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它不仅要求业主委员会在完全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相关知识,而且物业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标准也是必要的前提。
物业管理全面实行酬金制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关键还在于缺少一个公认的机构来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监督。酬金制在那些大型高档楼盘实行比较容易,而在一些比较老的中小盘实行比较困难,因为实行酬金制肯定意味着目前的管理费要上升。酬金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物业管理公司拿的是固定工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事实上,酬金制和包干制各有利弊,就住宅而言,国外是酬金制占主导,国内则是包干制占主流。酬金制和包干制其实各有利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两种收费方式都有市场。很多人认为酬金制很透明,不会有暴利和黑洞。实际上,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可能无懈可击,对于一些不讲信誉的企业,只要想钻空子,都能找到缝隙。国外的物业管理之所以纠纷比国内少,与他们实行市场化的时间较长有很大关系,不讲信誉的企业经过优胜劣汰早已不复存在。物业管理的好坏不在于采取哪种管理模式,而在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和企业的自律。
【关键词】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也逐步实现创新探究,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结构逐步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多元化发展,纺织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产业市场结构的深入探索,优化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全面创新发展。
二、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探究
1.经营理念滞后
现代经济发展领域中,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单一结构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纺织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分支,是传统产业结构中的代表,但从纺织行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之滞后,一方面,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限制,导致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处于萎靡的发展状态,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收益性低,纺织行业的销售市场开拓性低,对传统产业的新时期转型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业的经营思想中缺乏完善的行业发展规划指导,纺织行业中商家经营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无法达成共识的销售市场,导致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发展局面四分五裂,纺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低。
2.市场信息技术性差
纺织行业中经营的市场需求分析不全面,单一的纺织行业信息结构严重阻碍了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大众需求的把握,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如果纺织行业的市场信息资源的获取健全程度低,会导致纺织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产业是否适应大众需求,是否良好的应用了当前的流行元素,要取决于现代纺织行业企业的经营结构,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灵活性复杂造成不利影响。
3.纺织行业的经营模式不健全
现代纺织行业经营发展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纺织行业的市场探索发展的经营模式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经营模式处于不稳定的经营状。例如:纺织行业现中存在经营销售市场的开拓广阔性较大,但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结构松弛,无法达到现代经营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或者存在经营市场开拓完善水平低,产品质量上乘,但取得的经济利益较低的情况发生,对纺织行业的市场开拓与经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出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与产品经营的脱节情况发生。
4.经营结构不完善规模局限性
我国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中存在市场经营不完善的经营局限性,一方面,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缺乏有力的营销发展模式,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营发展的需求,使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丧失,具有特色的纺织行业在营销模式处于劣势地位,从而缩小了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产业经营中,产业发展的经营中,传统的纺织行业经营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造成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格局处于相对劣势的市场经营趋势中,长期纺织行业的恶性循环,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甚至成为阻碍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实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的探寻
1.转变经营理念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经营产业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中,纺织行业的市场拓展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必须转变现代纺织行业的产业经营理念,经营者要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经营理念,逐步开展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适应企业时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将纺织行业与产业经营实现产业相关产业的合作经营,包括纺织行业与旅游产业、装饰品产业等多方面的联合经营,进一步拓展纺织行业经营者市场销售渠道,转变纺织行业传统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我国纺织行业结构的经营市场的开拓,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要善于建立纺织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经营市场规划,善于从理念上分析当前经营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实现对未来潜在经营市场的探索分析。
2.畅通市场信息
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市场经营探索的空间结构得到发展,必须保障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信息畅通性,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例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国纺织行业的信息开拓提供发展空间,例如:纺织行业可以形成国内纺织行业经营市场发展的信息公布空间,或者建立网络信息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我国信息技术资源在纺织行业发展转型中的综合应用。例如:为了实现我国纺织的信息应用的畅通性提高,可以结合现市场经营开拓的新模式,O2O的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或者进行纺织产业经营市场需求调查,建立企业经营谈论虚拟空间,成分发挥现代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信息资源综合化应用的作用。例如:应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沟通软件,逐步形成纺织行业市场信息畅通经营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保障了纺织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畅通性提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信息渠道。
3.完善经营模式
实现纺织行业市场经营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探究,完善行业经营模式,我国行业经营模式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的把握水平是否符合产业经营的需求,是纺织行业占领经营市场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产业经营中出现纺织行业经营质与经营模式不相符合的情况,一方面,保障企业经营中产品质量的检验模式完善。例如:从纺织行产品生产的原料,加工过程,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控制,保障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开拓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市场信息的畅通为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市场发展信息,善于应用产品挖掘潜在的经营市场,促进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市场创新的经营发展。
4.市场销售方式的创新
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现代产品营销模式中,产品经发展中,体验式营销是现代产品经营中主要的营销手段,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善于完善与发展,必须善于把握企业经营产品的优势,在新的营销模式中凸显纺织产品的最佳亮点,从而紧紧抓住大众购买的核心经营理念,进而挖掘经营市场;另一方面,从产品经营市场需求入手,纺织行业的产品种类多样,要善于、分析产品在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将“替代品”转化为“必须品”,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经营的价值,扩展经营的纺织行业产品需求。
5.纺织行业的生产技术进步
商品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而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供应因素中,产品经营的个人产品生产速率大小,对企业产品经营的价值起到决定作用。为了提高个人产品经营与发展的经营速率,必须进一步开发纺织行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优化纺织行业中产品经营发扎的生产技术水平创新。例如:纺织行业进行技术培训中,将现代自动化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与纺织产品的生产领域,达到现代纺织行业的技术应用发展水平的创新探索。
此外,实现现代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的创新发展,需要对我国国家轻工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的把握,善于分析我国政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提出的产业经营创新发展的新策略,并结合国内外纺织行业技术设备、经济发展等相应的经营资源,达到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与发展的开发。
四、结论
纺织行业的创新探究,为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发展新空间,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产业结构探索发展的整体创新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结构,发展市场、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综合创新,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科学性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探寻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全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召开[J].纺织服装周刊,2010,30:11.
[2]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
[3]杨晓东.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
[4]周雪霖.四川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反思及对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0.
[5]黄洪燕.我国纺织服装类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
关键词:政府;农村职业教育;责任,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下同)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相关条文有第一章第六条;第三章第十七、十八、十九条;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
六、三十七和三十八条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出台了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规。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又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两次做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做出了比较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决定在农村兴办职业教育,要求每个县市都要建立1~2所农村职业中学。各行业、部门开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为整合职教资源,改变农村职教办学分散、规模偏小等状况,河北省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多校一体”的办学体制,要求在每个县市举办一所示范性的综合职教中心。此后,职教中心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规划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职业学校存在办学混乱和分散的状况。一般情况下,每个县市除了由政府主办、教育局主管的县农技中学以外,还有各部门、各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学校虽然数量多,但普遍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力量分散、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清、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政府统筹后,尤其是建立职教中心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初,国家要求各级政府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出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职教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对办学条件都提出了硬性指标。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各级政府还积极调整当地的办学结构,不断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职教中心的建设,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策扶持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县必须建立一所农技中学到政府统筹、各地投入巨资建设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职教中心;从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不能升学深造)到农村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立;从最初的单一学历教育体制到现在的灵活办学机制;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单一的财政投入为主到多元化筹资政策的出台等,职教中心的每一个发展环节都得了政府政策的扶持。
办学条件上的支持和投入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当初的农技中学,还是现在的职教中心,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扩大规模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批复解决;学校增设专业,专业教师不仅可以从师范院校调配,也可从非师范院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引进;在学校建设投入上,在各县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县市仍能拨出一定数额的职教专款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职教中心建设的资金需求等问题。
(二)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农村职业教育在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和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城镇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相比,却显得滞后很多,这种滞后,又和政府的缺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尽管职业教育法和“决定”、“办法”类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的某些作为却是不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政府对待职教的态度上。事实上,大多数县市政府并未真正将职教的发展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职业教育“上头热下面冷”,即地方政府并未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在各级地方领导心中,办好普通高中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首要任务。另外,在教育系统内部也普遍存在着不认同职业教育的倾向,单从教学指导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以基础教育为主的教科所或教研室,设立研究职教的专门机构或科室的则很少。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根据国际通例,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我国职业中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普通高中还要少。这可以从每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中得到证实。以湖南省为例,2001年和2002年,接受调查的13所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仅为387元、394元,分别比普通高中低280元、227元。该省13个县市职成教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平均仅为2.49%,其中1个县市财政拨款为0,6个县市的公用经费拨款为0。这13所学校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为37.59%,生均校舍仅为国家基本标准的一半左右。由于财政困难,中央规定的20%城市教育费附加职教专款几乎不能投入到职教中心。职教中心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和借贷款。
没有给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足够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舆论和管理体制等社会环境方面政府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有些方面做得甚至很不到位。由于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创办过程中,绝大多数县市的职业中学是由二、三流普通高中改制而成,因此起点比较低,影响远不及普通高中教育。同时,政府的导向与社会舆论关注的都是普通教育,社会对职教的认可程度不高。其次,政府的推动力不足。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三种力量,即政府的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学校自身的内驱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3%。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来支撑,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和经济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才行,但现实情况却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没有把职业教育真正纳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致使学校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另外,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学校缺乏办学活力和积极性。就目前来讲,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虽然被冠以“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一校多制”之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的县市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从管理体制上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活力。
政府在监督、指导、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落实有关政策上还不完全到位作为办学的主体(指公立学校)和管理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政府(主要是县级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很难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真正的扶持和指导。其实,政府对职业学校最好的扶持应该是既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又要落实有关的政策。但是在地方尤其是在县级以下的农村城镇中,国家的政策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劳动预备制度、劳动准入制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执行不力,社会需求的拉动力不足,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社会影响力不大。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方式探讨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更好地就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服务现代化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一个负责的政府不仅必须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而且应当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
(一)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决定》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省级政府,为确保全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尽快、尽早制定本省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三个增长”、金额预算和公办职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稳定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二是设立职教专款制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专项资金审计制度。另外,政府部门要对职业学校加强监管力度,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增加和扩大职业学校的融资渠道,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府要尽快制定当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划,以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决定》明确提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左右,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决定》精神,合理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布局和规划。目前的情况是,普通高中发展过快,学校数量过多,而职业学校数量过少,规模过小。要实现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就必须适当压缩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大职业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开展专题研究,在宏观决策上,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以加大职教的发展力度。
(三)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和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真正关注、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求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列为对党委、政府业绩考核和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和追究制。其次,从中央到地方,要像宣传经济那样宣传职教,扩大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再次,政府要切实做好统筹工作。这里讲的统筹,不是指理论上的统筹、政策上的统筹,而是实际操作上的统筹。例如,部门联席会议,不能仅是一种形式,而应该由政府出台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此纳入对各部门的考核体系。
(四)搞好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促教
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已基本健全和完善。问题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地方缺乏配套措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较严重;企业、个人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改变这种现状,地方政府要摈弃地方保护主义,真正从企业长远发展、经济社会和谐进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而影响全面的发展,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价值观、政绩观和发展观,切实负起责任。要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引导和鼓励企业依法办事。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并在实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真正为职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政府在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
职业教育的经济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外生性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的部门多、制约因素多、受众范围广等特点。现行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有调动发展多方面积极性的有利的一面,但不利于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要解决管理体制分割的问题,制度创新是根本性的突破,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则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根本保证。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部门、各行业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政府要做好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其次,政府要切实推进制度创新,解决管理体制分割问题。
制度创新主要突出以下五方面。第一是政府统筹。要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实质性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第二是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政府要做好推动工作。第三是市场运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第四是促进资源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利用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以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第五是校企结合、教产结合。首先法律对企业要有约束力,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其次是政策导向要明确,真正使企业受益,对企业有驱动力;再次是运行机制要可行,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企业有驾驶力;最后是企业行为要到位,努力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人才竞争力。
再次,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教的发展不能再沿袭计划经济的老路,必须建立相应的职教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一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学校进行自主招生。二是学生考试科目由学校自主确定。三是学生毕业证书按有关规定由学校自主发放。四是学制长短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主确定。五是专业设置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六是课程设置与开发由学校自主决定。七是教材由学校自主选用。
在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后,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下放权项一一制订配套措施。二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重建立、健全以就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评体系。三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六)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
职业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创新。而这种改革和创新,更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促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一文中,对职教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明确的阐述:(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一要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二要加快公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三要动员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办职业教育。四要促进东西合作、城乡合作办学。(3)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扩大在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一是大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二是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继续推动职工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政府就要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职业院校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管理和责任管理,并从政策上给予保证和监督。要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确定编制的基础上,允许职业学校的师资进行合理的分流转岗,给予学校招聘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一定范围的自,以满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对师资更新的需要。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真正达到职成教的有机融合,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将职教中心办成县级成人教育总校,把现有的乡镇、村成人学校划归职教中心协调、管理,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以拓宽和延伸职业教育的规模和作用,便于协调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真正使农村职业教育办好、办活。
当然,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方式还有很多,各地也有许多很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让恒.湖南给职业院校更多办学自[N].中国教育报,2005-5-8.
[2]邢晖.打破职教管理体制的分割[N].人民政协报,2005-10-26.
一、构建公安机关民警职业发展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提高民警工作效能的需要。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员展开的。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在公安机关队伍管理中民警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民警职业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直接关系着公安机关工作能否高效率地完成。
(二)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的需要。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警察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要低于各国的平均水平。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很难保证,在岗培训的时间和机会更是非常有限,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面对犯罪分子时往往是处于“说不过、打不赢、追不上”的困境。加之,工作中严格的考核要求、严厉的责任追究倒查制度与法律法规不健全、办案程序操作性不强、社会认可度较低相矛盾,部分民警在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队伍表现出思想不稳、爱岗敬业精神淡化,工作畏手畏脚、热情不高等状况。
(三)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顺应公安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利益斗争日趋复杂,违法犯罪活动愈发暴力化、智能化,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实现队伍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队伍管理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各级、各地公安机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民警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管理理念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五)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保证民警职业生涯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有效的民警职业发展机制能够为每位民警提供适当的职位,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民警克服因制度因素导致的职业阻碍。
二、当前民警职业发展机制的现状
(一)缺少科学的激励机制。目前,各公安机关虽然在对民警管理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还只是停留在激励管理的初级阶段,离科学而符合实际的激励体系还相去甚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激励面小,不能有效调动大多数民警的积极性。二是工资、保险福利等激励方式并没有较好地惠及到一线民警身上,政策上的不平等性影响着基层民警的利益,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些激励方式成为变相的延期平均分配。四是缺乏科学的考核依据,考核过程的繁杂性和考核结果分配的简单性造成激励的变相扭曲,有时不能有效辨别好与坏、勤与懒。五是有的公安机关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简单地把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总结作为考核的依据,并没有更深层次地分析民警完成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缺乏有效的职业管理框架体系。目前公安系统职业管理框架体系、核心内容的构建还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警察人力资源管理在专业管理上认识片面,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只是把职业管理简单归结为个人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这是静态的认识。而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是动态和互动的关系。
(三)民警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认同感低。从现有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层面看,民警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认同感低,造成公安管理的效率低。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最终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定位。
(四)培训缺少总体规划,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目前,大多数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培训只停留在短期的警务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上,这种一蹴而就的培训方式不利于民警长期的职业发展,也会造成公安系统发展后劲不足。从战略意义上讲,对培训进行长期规划,不仅有利于民警自身职业发展的,对公安机关的长期发展意义深远。
三、以机制构建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实现民警职业发展科学化的思考
(一)探索完善民警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岗位体系,是分类管理的基础;加强岗位分析,是建立岗位体系的关键。为此,一要探索科学的岗位分析方法,对不同岗位、不同警种的岗位综合能力需求形成系统的分析。二要结合当前队伍状况,制定出本单位合理的警力分布体系。三要明确各岗位的基本任务和工作目标,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四要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
(二)探索完善长效的警力资源配置和流动机制。一要继续探索人才市场的常态运作,保障岗位之间人员的合理流动,盘活警力资源。二要重点完善竞聘上岗机制和任职资格考试机制。三要对现有的所有岗位按不同系列、不同的适岗条件,按照学历、专业等任职资格要求进行排序。
(三)探索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警力绩效考评机制。当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已成为公安机关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加强对履职效能的考核。二是依托岗位分类,建立以绩效为主的考评体系。三是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进行绩效的积累,根据民警的实际工作绩效对其进行评价,将考核材料载人业绩档案,对应兑现一定的奖惩或其他待遇等。四是反馈考评结果、分析考核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或拟订对策措施,验证考评工作的正确性,调整下一阶段绩效考评内容等工作。这是绩效考评工作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
(四)探索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保障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的建设是促进分类管理产生成效的重要内容。奖惩机制的建设,必须和岗位责任制相互结合,必须体现奖勤罚懒,奖励先进、处罚后进的原则,必须体现及时奖励和阶段性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奖励机制的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五)探索完善多渠道的 警力辅助机制。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文员制建设,建立文员的晋升、发展相关制度,有效节约警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在继续人尽其才地选用新警、挖掘潜力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借用社会优秀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韩德明.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和制度历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1).
[2]王大伟.欧美警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光,程奕爽.公安队伍职业化:研究视域与进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季 苹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式。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学生研究。可以说,缺乏学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观的,缺乏学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责任感,是基本功,是学科性知识,是教育性知识。教育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研究。学生研究与责任感、基本功、学科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有校长问:在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怎样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如何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通常,校长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反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请专家讲先进的理念,举办优秀教师思想研讨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等。这些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感到,这些方法总体上属于外在输入型方法。怎样才能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呢?我的回答是: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心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当教师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大班授课,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也顾不上”。而教师一旦深入研究学生,就会对学生更加负责。我曾经做过几个学生的个案研究,每接近一位学生,我都会进入一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教师一旦研究学生,其责任感就会逐渐提高。下面就是一个体现这种变化的案例。
从“你们班学生”到“咱们班学生”
北京市石景山区处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近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很多学生来自下岗职工家庭,因此,出现问题的孩子比较多。2003年,一些特别负责任的教师提议每位教师教育管理几位学生。从此,学校开始了导师制的系统尝试。
学校要求导师工作要落实“四个一”,即导师每周与受导学生谈一次话,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一次,分析评价受导学生一次并作好相关记录。师生谈话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在不同场合找到契机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如在操场活动中、午休时、乘车的路上)。不少学生能对导师说出自己的秘密或真实想法,希望得到导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导师发现了受导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的问和痛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有的教师找遍了学生的家长和有关亲戚,恳请家长不要放弃孩子,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真是煞费苦心。
过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现在由所有教师负责。教师们说学生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称呼“你们班的学生”,而是说“咱们班的学生”了。
一天下午五点多,我来到了这所学校。该下班了,但是,某班的几位教师还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位女生的发展问题。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几位教师正在为联系一位男生的家长想办法。这样的工作场景让人非常感动。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教师们的收入不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自哪里?显然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研究学生是教师提高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笔者由此进一步想到,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发展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地说,脱离学生发展的教师发展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是不道德的。
如何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去,学校正在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这是一所积极进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学校。学校希望在5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在学校随机抽样采访了30位学生,访谈了3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请学生们回答3句话: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她(他)?她(他)多大年龄?第二个问是“你在学校遇到的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追问事情的性质、事件涉及的教师及其年龄。学生访谈记录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些真实的依据。
不少学校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时都会有各种明确的指标,教师们也会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弄清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即谁为谁服务的问题。教师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本依据,学生发展应该成为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客观证据。
“学生研究”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流畅生动、板书设计美观、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兼备……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发现,学生研究应该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1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系统地建构“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一种传统性比赛。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定位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不对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作出调整,那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近几年,在很多地方举行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大家已经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教师需要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需要有在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渗透的能力……
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教师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困惑1:可以说,有多少新的课程理念,就需要具备多少新的能力。具备、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我们该从何人手?何时才能具备这些能力?
困惑2:流畅生动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等这么多年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就不能保障我成为优秀教师了吗?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与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困惑说明,我们所作的调整主要是在做加法,而且是在做一些零散的、有些随意的加法。这是改革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近8年了,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基本功进行比较系统的重新建构。
2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功”
与已往的教学基本功相比,新的教学基本功到底有什么变化?我认为,变的应是立场、角度。
从教出发与从学出发――两种不同的立场:过去的教学基本
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教师的仪态要端庄大方;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板书设计要美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则着重从学生学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考虑与学生相关的更多的问题。例如: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语文、数学了――我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水平是高于课标还是低于课标?
胡同文化是老北京文化――教材上的内容是否适合我的学生?
北京延庆县三年级的学生喜欢什么花,见过的主要有哪些花?种过哪些花? 了解哪些花的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是什么?
面对一批不太爱学习的懒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讲定义是从定义的演绎开始还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定义――是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授课还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授课?
板书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书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书写――板书主要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生?
是将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师预设的系统还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指的是什么?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教学基本功问题发展的最大的变化是立场的变化,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就清晰了。有了这样的审视,我们就可以从“到底有多少新的能力”和“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了。
既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所做的研究就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的依据,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们往往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比较科学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深入了解尤其是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的教师和校长并不多,能够科学地研究学生的教师和校长就更少了。因此,研究学生是教师和校长必练的一个基本功。
在城市化规模总体稳定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也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城市化质量的提供了持之不竭的动力,而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也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城市化质量的核心要求是人口、产业、空间、社会的和谐统一,与之相适应,在质量导向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领域也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民生化、绿色化、区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一、民生化
一、民生化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规模向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的消费特别是改善型需求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步提升。从长远来看,城市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化对房地产持续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仍然会长期存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转变和结构调整,这一时期的住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已经不能通过完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已经具有更多的民生特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一方面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覆盖范围;一方面抑制投机性购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需积极调整思路,凸显民生主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行业道德和操守,杜绝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投身保障房开发建设,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压力,努力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以自身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规模向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的消费特别是改善型需求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步提升。从长远来看,城市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化对房地产持续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仍然会长期存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转变和结构调整,这一时期的住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已经不能通过完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已经具有更多的民生特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一方面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覆盖范围;一方面抑制投机性购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需积极调整思路,凸显民生主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行业道德和操守,杜绝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投身保障房开发建设,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压力,努力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以自身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绿色化
二、绿色化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城市化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化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也就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将不可能再走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的道路。目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低碳与绿色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主题,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也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城市绿色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适应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房地产绿色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导向的绿色房地产将成为主流。中国房地产发展中会更多地增加绿色元素,在设计、开发、建设、维护等各方面突出强调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美观”的产品和健康、适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城市化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化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也就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将不可能再走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的道路。目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低碳与绿色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主题,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也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城市绿色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适应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房地产绿色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导向的绿色房地产将成为主流。中国房地产发展中会更多地增加绿色元素,在设计、开发、建设、维护等各方面突出强调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美观”的产品和健康、适 用和高效的工作和居住空间,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用和高效的工作和居住空间,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三、区域化
三、区域化
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房地产发展同样也需要重视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同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也极其迅速,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逐渐凸显。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将会延续空间均衡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沿边地区、民族地区等重点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相应地,上述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在城市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显著增强,城市化速度将持续加快。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设计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房地产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房地产发展需求,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与产业转移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同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梯度特征依然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以及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中小城市条件的改善,由大到小的人口和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这也需要房地产业适应区域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提升大城市房地产发展品质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促进中小城市房地产质量的提升。
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房地产发展同样也需要重视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同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也极其迅速,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逐渐凸显。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将会延续空间均衡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沿边地区、民族地区等重点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相应地,上述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在城市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显著增强,城市化速度将持续加快。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设计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房地产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房地产发展需求,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与产业转移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同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梯度特征依然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以及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中小城市条件的改善,由大到小的人口和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这也需要房地产业适应区域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提升大城市房地产发展品质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促进中小城市房地产质量的提升。
四、多元化
四、多元化
关键词:网络化企业 组织模式 数字神经系统
网络赋予企业组织新的形式
网络赋予组织优越的管理方式
网络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为取得核心竞争力而设计的。在当今社会,传统的企业结构缺乏成功所需的速度、灵活性和凝聚力,网络重新调整了涣散的企业精神、不能产生持久效益的管理步骤,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的管理转向面向知识的管理。网络重新规定了如何做出最基本的企业决策,它以最快的速度使最低管理层面上的决策统一。网络划出了“大公司里的小公司”,并赋予它在职能、企业单位、地理和全球顾客这四个层面上经营的权利。网络能够更快地把企业里合适的人集中到一起,更有重点地工作。
网络启发新型组织的适应性模式
网络发展的产物之一是内部市场的诞生。内部市场是指大企业内部形成的一个市场,它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的等级制结构,将过去以分工的组织方式转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组织形式,构成一个非中心化的、企业家联合体的网络。
网络化组织的结构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传统的机器模式不同:
网络结构里的劳动不再是可分的,而是由知识员工共同承担 他们既可被看作是独立的贡献者,又被看成是团体的一员。
网络结构中的工作主要由一些比较固定的跨职能工作组完成 网络结构淡化了企业组织与其外界环境的界限,淡化了公司与客户之间、为产品附加值的生产伙伴和商业战略伙伴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
网络组织比传统组织更少政治性的分裂 这种适应性网络结构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它赋予组织以快速反应能力。但劣势是容易失去控制。
网络带来企业组织制度的转变
企业组织制度转变体现在三方面:
项目小组 网络经济要求的工作是团体工作和项目工作。项目小组正是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项目任务而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特别工作组织。它不受现行职能组织的束缚,可以发挥团体合作的优势,缩短产品研制和生产时间,对消费者的需求可迅速做出反应。
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是构架在电子网络基础上,有独立产权,主要通过电子网络从事生产和经营,跨越时空及组织来共享资源,在自己的优势领域独立运作,并通过与他人合作实现整个项目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功能虚拟化、轻薄、扁平、地域虚拟化、突出核心竞争力等特点。
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是企业从战略上考虑,与其他企业建立的一种较为长期而松散的网络关系。企业联盟可以通过在技术、产品、资金和市场等环节上的合作、交流和授权形成一条价值链,实现收益共享。
网络化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组织特征
网络化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网络经济条件下,以“双赢”为目的的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网络化企业就是企业的多种合作模式之一。
随着我们全速进入网络化时代,企业的支持、控制和通讯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通过庞大的电子网络与其他企业连接,它们具有世界范围的虚拟运作,能够不断地、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能够在各种水平上不断学习和演进。这种人与电子构成的有机体就是为网络化企业。
基于网络化企业的未来组织特征
基于网络化企业的未来组织将具有如下的特点:
更具活力,能更快地变革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竞争。最成功组织的标志将是每天都在进步。
是高科技、高接触的组织。企业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方便、直接,原有组织层的减少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反应能力。
更加以人为本,使命驱动而不是组织驱动。
把诸如公众声誉、公众接触、人员吸收和再培训等因素列为衡量成功的高标准;反之,诸如筹集资金、服务人数则列为成功的基本标准。
总之,未来的网络化企业组织将呈现出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无边界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新的组织将具有更少可预测性,更少可测量性,更少地遵从于传统习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是寻找方式了解它,使新组织为我们所用。
参考资料:
1.(美)詹姆斯•昌佩、尼丁•诺力亚,《管理的变革》[M],经济日报出版社
关键词:合肥市;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14-05
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养殖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城乡资源、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刚性约束,尤其是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环抱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围绕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养殖业转型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合肥养殖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加速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在合肥市“工业立市”、“县域突破”、“统筹城乡”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举措的强力带动下,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初步实现了传统养殖业向基本现代养殖业转变,其保障城市养殖产品供给和消费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1.1 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12年,全市畜牧水产一产产值186亿元,比2011年增加6%,占农业总产值近半壁江山。生猪存栏量138.07万头、出栏量283.07万头,分别比2011年增长2.8和5.2个百分点;出栏家禽1.54亿只,禽蛋产量19.28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6和6.6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47.21万t,牛奶产量11.17万t,水产品产量21.57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5.5、6.7和6.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保持全省第一。
1.2 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发展”等工程建设,建设了一大批“百头奶牛、万头生猪、千亩龙虾、千万只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着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渔业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养殖基地快速扩张。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突破1.1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76%以上。乳业、生猪、家禽、龙虾、饲料、渔网渔具6大加工体系加速形成,前五大产业加工能力分别达40万t、400万头、2.5亿只、2万t和200万t,加工产值超过300亿元,渔业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多年位居全省农业首位。龙虾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合肥市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淡水龙虾之都”殊荣。全市养殖业综合加工能力、畜牧水产业集群集聚度、辐射带动力、综合发展能力均稳居全省首位。
1.3 养殖业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 区域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肥东县以生猪、奶牛、商品鱼为主,肥西县以家禽、生猪、黄鳝泥鳅养殖为主,长丰县以奶牛、生猪、家禽、龙虾养殖为主,庐江县以生猪、蛋鸭、河蟹等水产养殖为主,巢湖市以生猪、湖羊、麻鸭养殖为主,城区以休闲观赏渔业为主的功能化定位、规模化养殖、生态化循环的养殖业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
1.4 养殖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龙头企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集团、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伊利集团、国内知名的肉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以及业内最早上市的上海大江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21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达35家;养殖业合作社发展到623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化经营活力不断释放。
1.5 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全市拥有养殖业科技人员达5 000余人,中级以上职称突破200人。牵头组建了安徽省“115”水产业创新团队,不断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取得了良种培育、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其中《淮猪新品系选育技术及产业开发》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克氏螯虾(龙虾)苗种繁育与大面积推广》等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技型养殖企业加速发展,其中长风公司、安泰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森科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场,富煌三珍食品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6 养殖业功能延展取得新突破 肥西老母鸡家园、肥东2814垂钓休闲渔场、大圩渔家乐、环湖生态渔业等休闲观光养殖业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先后成功地举办了长临钓鱼节、中国合肥龙虾节等一系列会展和节庆,中国合肥龙虾节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合肥对外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之一。合肥养殖业正在由过去提供单一性物质消费产品,向提供消费物质产品与满足市民追求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精神产品并重的多元化消费需求转变,其促进城乡互动的文化内涵日渐增强,经济、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元化功能已初现倪端。
1.7 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制定实施养殖业地方标准29个,全市部级标准化及健康示范场总数达30家,无公害畜水产品140个,在农业部产地畜水产品例行监测中,合肥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在全国开创了动物防疫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全程质量控制的先河,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注水肉”上市问题,实行牛羊肉报验以来,没收并无害化处理的含水量超标牛肉超过40万kg。建成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养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8 养殖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在全市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动物防疫新体制和“市县有局、区域有所、乡镇(街道)有室、村级有员”的动物防疫新体系,建立了“市指导、县负责、乡(街道)为主、村落实、户联防”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机制,形成了“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格局。在中部省会城市率先启动并顺利推进了无规定动物疫病防治省级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动动物防疫监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市建立起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制。建立了“政府组织、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分关把守、市县联动、联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新体制和“局、所、队、场”四级监管新体系,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源头治理,全程控制,产销联防,溯源管理”的监管工作格局。实现了连续10a全市安全无疫和连续8a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防控目标,动物卫生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2 推动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因素
随着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2.1 外在发展环境推动
2.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生态环境建设对养殖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更加明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对养殖业的加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加大养殖业污染面源防控、促进养殖业废弃物生态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力度,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的养殖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合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2.1.2 消费市场需求 合肥作为全省重要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和最大、最密集的畜禽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具有消费的群体规模大、结构层次多、需求多元化和安全化要求高等特点,既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养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对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1.3 城乡统筹带动 全市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和扩大就业,加速了工业成果和城市文明向“三农”辐射,全市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加速了城乡资源配置和流动,带动和装备了全市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快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蓄了能量。
2.1.4 政策扶持增力 市政府连续5a出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与市级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服务业构建了养殖业发展政策共享平台,奖补项目达180余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同步发力”的新格局,支持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效应日益凸显。
2.1.5 宏观经济压力 在宏观经环境影响下,养殖业经济发展受关联行业和饲料、燃油等相关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不确定压力加大,加之受粗放利用资源等传统生产方式叠加影响,迫切需要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2.2 内在矛盾的促使与驱动
2.2.1 “菜篮子”保障责任大与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小的矛盾 畜禽水产品作为“菜篮子”重要的基本供给产品,保障有效供给责任重大。随着自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以及动物疫病越来越呈现出多种类、多频发特点,加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致使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薄弱,滞后于多元化和安全化消费需求增长。
2.2.2 养殖业产业经营组织增效期望高与比较效益低的矛盾 养殖业生产在逐步由小生产向规模化大生产转变渐进过程中,进入了高成本、高投入的“双高”阶段,同时受当前“老人农业”、“空心村”、生态环境等影响,也进入了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趋紧的“双紧”阶段,农资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设施投入加大,养殖业生产经营组织,尤其是养殖农户对增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实际获利空间却越来越窄。
2.2.3 全产业链经营要求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的矛盾 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全程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是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合肥养殖业整体经营情况而言,尽管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但龙头企业、养殖业农民合作社总量仍然偏低,联接养殖大户、农户的紧密型利益机制尚不健全,带动能力不强,粗放和分散的小规模养殖仍然占相当比重,养殖产品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程度不高,品牌总量偏少和知名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亟待通过加快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和功能等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2.4 优质安全要求与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疫病防控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较大压力。动物疫病种类多、病源复杂,流行范围广,尤其是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源变异机率加大,整体防控任务加重,加之在应对动物疫病防控中不可避免地使用防控药剂,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也随之加大。
2.2.5 科技兴业需求强与支撑能力弱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以及农技推广队伍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高附加值畜禽水产品研发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转型提升的瓶颈之一。
3 实现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牢固树立“大产业”理念,不断破除“就养言养”的发展路径定势,始终将推进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养殖业产业体系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以谋划和推进。充分利用多年来持续推进而积淀的养殖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围绕全面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定位,以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设施化为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养殖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成果装备养殖业基础设施,以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方式建设养殖业产业,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养殖业,推动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养殖业发展新格局。
3.1 围绕产业“发展什么”,深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生产“散而不聚、多而不优”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的主阵地,大力提升养殖生产的特色化、高效化和规模化水平 坚持“优质高效、科技进步、规模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全市养殖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和完善县域养殖业发展和建设规划,与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规划同步衔接,突出县域特点,通过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水产跨越发展、良种繁育体系、生态休闲渔业提升、养殖产品加工增值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养殖业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3.2 围绕产业“谁来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养殖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主体“量多不优、大则不强”的问题,壮大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提升经营主体的集团化、合作化和职业化水平 突出龙头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养殖业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养殖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发展养殖业经济,大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着力打造一批养殖业领域的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加速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突出合作带动,“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机制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的要求,在增量、扩面、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养殖业合作社再联合、再集聚和再提升,全面提高养殖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突出农民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坚持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探索养殖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当地园区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优质化产品的示范者和带动者。突出新生力量,“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养殖者,把返乡大学生、在农业领域从业的大学生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养殖农民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鼓励农技人员解放思想,投身现代养殖业发展,到农村一线领办、创办示范基地;加强养殖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养殖业从业人员队伍。
3.3 围绕产业“强体增效”,加大养殖业“全产业链”经营力度,着力解决产业经营“产业链较短、商品率较低”的问题,加强现代养殖业经营的主牵引,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 着力推动“养工商”三业互动和养殖业“产加销”三环衔接、三产联动、上下游配套、多功能开发,加速建设生猪、家禽、乳业、渔业等一批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构建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各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传统,确定产业主攻方向,以“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版块,建立特色养殖业产业基地。突出示范村镇创建,建立健全“一村一品”联动发展机制,发展生猪、家禽、龙虾、水产、休闲渔业等特色“一村一品”,建设“村企对接、一村一品”专业养殖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养殖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养殖业主导产业,大力兴办各类养殖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配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产品多层次、多领域的转化增值,不断延伸高效特色产业链。突出利益机制完善,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养殖园区+农户+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完善定向服务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和利润分配等联农经营机制,增强养殖业强农联农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提升养殖产品市场化水平,建立健全以城区大型综合性养殖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以连锁配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为主导,建设具有较强聚合产品营销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养殖产品市场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县(市)中心为骨干,区域性乡镇站为基础和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大力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3.4 围绕产业“要素集聚”,深入推进养殖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载体少、承载功能弱”的问题,建立引领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提升养殖业建设的园区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水平 突出规模化和综合型的养殖园区建设,加大资源、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服务集聚,改变养殖业“低、小、散”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加大“部、省、市、县”四级标准化及健康养殖示范场联创工作力度,实现健康养殖在规模养殖场的全覆盖。围绕“产园村”一体化建设,突出温氏、现代牧业、合肥立华、富煌三珍、海纳百川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一村一品”专业村为基础,积极规划和发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黄鳝泥鳅等主导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构建以大型现代养殖园区带动适度规模养殖业经营的园区化、规模化养殖新格局。依托部、省、市、县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加强示范区内现代养殖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聚才引智,促进养殖生产示范基地、苗种繁育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实现现代养殖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设施、服务共享,带动周边养殖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深化养殖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规模养殖,建立“大园区+小业主”和“园区+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农户参与现代养殖园区建设。
3.5 围绕产业“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养殖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资源环境“利用粗放、负荷加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养殖业发挥多重效益的主平台,大力提升养殖业功能建设的低碳化、绿色化和生态化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3大效益同步提高。突出“调”,以“环城、环湖、环饮用水源保护地”、“沿山、沿岭、沿路”“三环三沿”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集约养殖和污染控制。实行大房郢水库和董铺水库等水源保护地畜禽禁养、限养;规划和推进环湖1.5km以内禁养畜禽,加大禁养区域的养殖规模控制和生态环保养殖措施落实的力度,控制养殖污染。加大山区、岭区、沿路等区域高效、生态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业循环发展,加速构建规模与效益并重的现代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突出“转”,创新循环养殖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采取“一个产业一种模式”,创新推广适应地域特点的林间养殖、猪沼结合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养殖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层与立体交织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突出“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减量化使用养殖业投入品,大力实施养殖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构建减排与防控同步的养殖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突出“融”,坚持把生态渔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相对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重点加快环巢湖等重点区域渔湖风情带建设,构建“以产稳业、以游延业、以节旺业”的生态休闲观光渔业产业新体系。
3.6 围绕产业“活力释放”,深入推进养殖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内力不足,外力难融”的问题,强化推进现代养殖业提速发展的主驱动,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创新规模经营机制,会同农业部门,在建立健全规范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养殖集中,着力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的土地难集中问题。创新养殖业经营机制,积极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业规模经营模式。以品牌企业、企业品牌产品、区域性主导产业等为重点,完善和推广以产业链为主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经营效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养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要求。围绕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与综合相协调的“一主多元”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养殖业发展方式进一步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新养殖业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养殖业发展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实行对养殖园区集中投入、重点投入,引导工商和民间等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养殖业建设。积极引导养殖业经营者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开展联户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担保,从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贷款。创新商业性银行信贷方式,探索养殖业经营组织商业合作基金联盟,拓展信贷渠道。积极推行农村“三权”抵押,探索以养殖产品订单、保单作贷款担保,扩大养殖户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殖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力度,降低养殖业生产风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工商资本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内外资齐引,内外商齐招,依托“龙虾节”、“合肥农交会”等载体,重点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养殖业设施建设和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增强养殖业发展后劲。
3.7 围绕产业“支撑引领”,深入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着力解决科技“集成创新弱、推广应用低”的问题,强化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大力提升养殖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普及化水平 依托和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强牧和科技兴渔战略,重点加强现代苗种、养殖设施、精深加工、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形成与农业养殖业相适应的科技要素结构,提升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科技示范园区等养殖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在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力度,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模式,加强养殖业生产和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设一批现代养殖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和转化载体,提高科技转化推广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围绕生猪、家禽、龙虾等主导产业,加强地方优质良种资源保护、开发和新品种繁育,壮大畜禽水产良种企业集群,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自主育种、供种能力。突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区域站、村级防疫员的养殖科技推广作用,探索推行“网格化”、“组团式”畜禽水产科技服务模式,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的协同科技服务,促进养殖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服务的有效性。突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智能控制等现代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建一批养殖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领域广泛运用,提高养殖业管理智能化水平。
3.8 围绕产业“强基增力”,增强养殖业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发展“基础设施弱、稳定投入低”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发展基础的主抓手,大力提升养殖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和项目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各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以县(市)区为主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农业、林业、农开发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养殖业项目集聚,突出基础保障,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农田水利、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的集聚建设,为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奠定设施基础。加强养殖业重大项目编报和争取,大力加强建设、调度和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养殖业投入,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
3.9 围绕产业“生产安全”,大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着力解决疫病防控“松懈麻痹、言防即苗”的问题,筑建现代养殖业安全发展的主防线,大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制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水平 强化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管部门“无疫就是安全、无疫才有增收、无疫促进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多病联发、多发频发等难控的新形势和新特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能力,着力推进防控工作由以人治疫向依法治疫、被动防控向源头管理、集中负责向落实责任制、集中强免向规范管理、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监督的转变,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主线,以突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源头管理,全程控制,防养并举,防控结合”工作原则和“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工作要求,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长效机制。加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和监督力度。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狂犬病、奶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以开展强制免疫为主线,强化城区活禽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人畜共患病发病风险。
青岛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青岛市纺织服装业主要从事出口订单加工,总体上还处于加工集聚的初级阶段。目前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的问题。首先,主要产品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在数量,品种,档次,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自我创新设计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其次,目前青岛市纺织服装多以定牌,贴牌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在后配额时代,仅仅靠价格已难以取胜,品牌,创新变的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青岛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但是现在已经被江浙等省市远远甩在后面。再次,长期以来青岛市纺织服装业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盲目性,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后,纺织服装行业缺乏知晓市场经营能力的高级人才。这就迫使青岛纺织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必须要拿出自己特有的对策,加快自主创新的脚步。
贸易摩擦再次提醒我们,青岛纺织业必须在产品的技术含量,消费档次上提一个水平。 为了使青岛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优势,在抓好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青岛纺织行业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创新机制。
二、青岛纺织业自主创新的内容
1.青岛纺织业的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青岛纺织市场稳步发展的关键性条件,它不可能在计划体制中产生和发展,因此,要不断推进纺织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突破计划经济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要注重稳定推进市场机制为取向的理念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在实施一些重大的市场化举措方面可能遇到条件不成熟的问题,但只要循序渐进创造条件,困难是能够克服的。现今世界,纺织业突飞猛进,新面料层出不穷,不仅要充分注意纺织新料的出现,还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日本、法国、印尼等地进口面料,或定制一些特殊面料,以形成服饰的独特品质。我们今年使用的全棉PU涂层面料、防水透气的PTFE面料、PVC等现代感面料,以及TTU环保内隔层等,就是向这个目标靠近的成功范例。
2.青岛纺织业的机制创新。长期以来,青岛纺织业受到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青岛纺织业必须调整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市场规则推进市场各方面机制的根本转变,变行政管制为市场监制,以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凡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均交给市场去解决,应将监管工作重心由单纯控制市场风险转移到有效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着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来。
3.青岛纺织业的目标创新。入世后,纺织产业作为市场准入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首当其冲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应该在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付出努力,青岛纺织业需要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和可利用的国内外资源,从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作、技术改造、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环节全面出击,并且逐步向国际水准靠拢。贸易壁垒逐步取消后,将会有更多的世界服装企业和品牌以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庞大的规模进入青岛市场,竞争将更加国际化。
4.青岛纺织业的品牌创新。自主创新和品牌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自主创新是品牌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品牌的发展则可以促进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青岛原有的纺织企业文化同不断涌来的多元文化产生着碰撞。在碰撞中以喜盈门集团为代表的“永远追赶明天太阳”和即发集团“永远超越”及青岛纺机“永远卓越”的品牌文化,这三个企业分别被评为2002年和2003年度的青岛市企业文化建设样板企业,形成了具有青岛城市特色的纺织品牌文化。
跨国公司的海外公司的企业文化可以是母公司先进文化的海外延伸,并根据当地情况做适当调整,也可以是海外公司培养自己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我们必须吸纳跨国公司的海外公司带来的先进文化。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有民族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文化。衡量品牌文化先进与否,惟一标准是看其是否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喜盈门集团和即发集团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把品牌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喜盈门集团1978年是一个只有几百万元的镇办小厂,2006年突破30亿元,成为进入中国家纺行业前三名的大型企业;即发集团1955年是一个偏僻农庄的合作社,2005年成为一个发制品、针织品的全球制造基地。
5.青岛纺织业的资本运营创新。资金是企业运营的主要因素,青岛纺织业在采取种种创新措施的同时,也要给外商直接投资创造很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近几年,韩国、日本的纺织业纷纷向外转移,而山东与韩日两国隔海相望,青岛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加之政府采取鼓励政策,纺织企业纷纷引进外资,加速发展。近四年全省纺织业引进外资额年递增达27%以上,大多集中在半岛城市。半岛纺织企业充分发挥沿海信息、技术等方面交流快捷的区位优势,千方百计扩大适销对路新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提高研发水平和投入。欧美市场对我国纺织品进行数量限制,但并没有限制价格,纺织行业就要重点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数量一定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贸易总值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