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纺织业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酬金制的推行受到传统模式冲击而引发的矛盾,最突出的是物业企业提供的服务不稳定,如小区内有人不交物业费,物业企业为保证自身利益往往会在服务上大打折扣,并最终导致物业和业主之间的“恶性循环”。随着《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配套的《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的推行,“酬金制”的概念被首次提了出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下发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的“业主可以在收费方式上选择包干制或酬金制” 这一规定有利于保障物业管理费能够全部用于物业管理,业主明明白白消费。
酬金制相对包干制而言,要更透明、更规范、更节省。“更透明”是因为包干制管理的小区,业主从法律上是无权查物业费支出情况的,而实行酬金制的小区,业主则有权检查和监督物业管理成本;“更规范”是从物业管理费的使用上来说,物业公司管理的是所有业主的公共财产,哪些该修、哪些该换、用多少成本来维护等等问题,应该由业主自己决定。物业公司只是一个代管机构,无权替业主做主。因此,把物业维护成本和物业管理服务费分开的酬金制显得更规范;“更节省”是暂时的。因为目前的税法规定:成本不计税,管理费计税。也就是说,酬金制管理的小区,划归成本的那一部分费用现在是不用交税的,只有约定付给物业公司的服务费必须交5.5%的税。
从根本上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减少业主与物业公司的摩擦,也应该从物业管理的收费模式上改革――实行酬金制。目前,在居住小区里,物业公司在提供服务时采取的收费模式基本上是包干制,这种收费模式的最大弊病就是――同等收费标准下,提供的服务项目越多、水平越高,物业公司的利润就越低,所谓干得越多越好,挣得就越少。这样一来,一些物业公司往往以降低服务水平、减少服务项目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酬金制收费模式下,政府制定的物业服务标准将成为业主要求物业公司的一个参考标准,业主委员会可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业主的要求自己决定服务标准,选择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业主的监督,从根本上让物业公司在为利益而工作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荣誉,从而最终实现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包干制已逐渐暴露出物业管理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的雇佣者即业主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矛盾,所以包干制势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包干制的真正退出,只是时间与政策的问题。一部分采取包干制收费模式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于帐目的不公开,导致了业主对服务起不到监管的作用,而且影响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良好沟通,给双方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随着社会对市场的规范以及物业管理行业趋于专业化的发展,酬金制将是最适合物业管理行业的一种运营模式,这体现在它的透明性,规范性,和经济性上。
由于物业管理市场的惯性,酬金制的实行必将收到一定时期的阻碍,由于受到政策与行业氛围的限制,物业管理的运营模式起码在短期内是无法撼动一直以来占据整个物业管理行业主导的包干制的。酬金制并不适合所有的社区。选择酬金制要求该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员有能力监督物业公司。而且,小区的业主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如果大家觉得没有这个能力,建议还是选择包干制比较好。事先与物业公司协商好,给多少钱出什么活,赔了赚了物业公司自己算。也就是说,实行酬金制的小区,业主委员会既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行为,也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账目。包干制则简单得多,只需要监督物业公司的行为就行了。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实行市场调节行为的经济适用房物管收费还是应该采取包干制的方式。酬金制是物管收费完全市场化的一种收费方式。物业收费调整是跟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水平有关的,有的小区增加了对硬件设施的投资,引入了智能化系统,在后期管理中也需要对这些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增加这部分费用是合理的。经济适用房更适合采取包干制的收费形式,因为一旦实行酬金制,物业管理将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它不仅要求业主委员会在完全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相关知识,而且物业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标准也是必要的前提。
物业管理全面实行酬金制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关键还在于缺少一个公认的机构来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监督。酬金制在那些大型高档楼盘实行比较容易,而在一些比较老的中小盘实行比较困难,因为实行酬金制肯定意味着目前的管理费要上升。酬金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物业管理公司拿的是固定工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事实上,酬金制和包干制各有利弊,就住宅而言,国外是酬金制占主导,国内则是包干制占主流。酬金制和包干制其实各有利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两种收费方式都有市场。很多人认为酬金制很透明,不会有暴利和黑洞。实际上,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可能无懈可击,对于一些不讲信誉的企业,只要想钻空子,都能找到缝隙。国外的物业管理之所以纠纷比国内少,与他们实行市场化的时间较长有很大关系,不讲信誉的企业经过优胜劣汰早已不复存在。物业管理的好坏不在于采取哪种管理模式,而在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和企业的自律。
【关键词】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管理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也逐步实现创新探究,新型社会经济发展结构逐步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多元化发展,纺织行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产业市场结构的深入探索,优化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现代经济发展结构全面创新发展。
二、纺织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探究
1.经营理念滞后
现代经济发展领域中,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单一结构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纺织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结构中的重要分支,是传统产业结构中的代表,但从纺织行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之滞后,一方面,纺织行业的经营理念,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限制,导致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处于萎靡的发展状态,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收益性低,纺织行业的销售市场开拓性低,对传统产业的新时期转型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业的经营思想中缺乏完善的行业发展规划指导,纺织行业中商家经营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需求,无法达成共识的销售市场,导致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发展局面四分五裂,纺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低。
2.市场信息技术性差
纺织行业中经营的市场需求分析不全面,单一的纺织行业信息结构严重阻碍了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大众需求的把握,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如果纺织行业的市场信息资源的获取健全程度低,会导致纺织行业的企业经营管理结构不完善,企业的产业是否适应大众需求,是否良好的应用了当前的流行元素,要取决于现代纺织行业企业的经营结构,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灵活性复杂造成不利影响。
3.纺织行业的经营模式不健全
现代纺织行业经营发展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纺织行业的市场探索发展的经营模式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经营模式处于不稳定的经营状。例如:纺织行业现中存在经营销售市场的开拓广阔性较大,但纺织行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结构松弛,无法达到现代经营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或者存在经营市场开拓完善水平低,产品质量上乘,但取得的经济利益较低的情况发生,对纺织行业的市场开拓与经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出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与产品经营的脱节情况发生。
4.经营结构不完善规模局限性
我国纺织行业市场发展中存在市场经营不完善的经营局限性,一方面,纺织行业市场发展缺乏有力的营销发展模式,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营发展的需求,使企业的市场经营优势丧失,具有特色的纺织行业在营销模式处于劣势地位,从而缩小了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产业经营中,产业发展的经营中,传统的纺织行业经营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模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造成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格局处于相对劣势的市场经营趋势中,长期纺织行业的恶性循环,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甚至成为阻碍纺织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实现纺织行业市场发展及管理对策的探寻
1.转变经营理念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经营产业的表现形式,为了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中,纺织行业的市场拓展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必须转变现代纺织行业的产业经营理念,经营者要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经营理念,逐步开展现代纺织行业的经营发展适应企业时展的需求,例如:可以将纺织行业与产业经营实现产业相关产业的合作经营,包括纺织行业与旅游产业、装饰品产业等多方面的联合经营,进一步拓展纺织行业经营者市场销售渠道,转变纺织行业传统经营理念;另一方面,我国纺织行业结构的经营市场的开拓,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要善于建立纺织行业经营者的整体经营市场规划,善于从理念上分析当前经营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实现对未来潜在经营市场的探索分析。
2.畅通市场信息
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市场经营探索的空间结构得到发展,必须保障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信息畅通性,我国纺织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例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我国纺织行业的信息开拓提供发展空间,例如:纺织行业可以形成国内纺织行业经营市场发展的信息公布空间,或者建立网络信息纺织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我国信息技术资源在纺织行业发展转型中的综合应用。例如:为了实现我国纺织的信息应用的畅通性提高,可以结合现市场经营开拓的新模式,O2O的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或者进行纺织产业经营市场需求调查,建立企业经营谈论虚拟空间,成分发挥现代新技术在纺织行业信息资源综合化应用的作用。例如:应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沟通软件,逐步形成纺织行业市场信息畅通经营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保障了纺织行业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畅通性提高,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信息渠道。
3.完善经营模式
实现纺织行业市场经营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探究,完善行业经营模式,我国行业经营模式是否适应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的把握水平是否符合产业经营的需求,是纺织行业占领经营市场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产业经营中出现纺织行业经营质与经营模式不相符合的情况,一方面,保障企业经营中产品质量的检验模式完善。例如:从纺织行产品生产的原料,加工过程,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控制,保障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质量;另一方面,注重开拓纺织行业的经营市场,市场信息的畅通为纺织行业的产品经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市场发展信息,善于应用产品挖掘潜在的经营市场,促进我国纺织行业在新时期的市场创新的经营发展。
4.市场销售方式的创新
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现代产品营销模式中,产品经发展中,体验式营销是现代产品经营中主要的营销手段,纺织行业在新时期善于完善与发展,必须善于把握企业经营产品的优势,在新的营销模式中凸显纺织产品的最佳亮点,从而紧紧抓住大众购买的核心经营理念,进而挖掘经营市场;另一方面,从产品经营市场需求入手,纺织行业的产品种类多样,要善于、分析产品在大众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将“替代品”转化为“必须品”,从而扩大产品的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经营的价值,扩展经营的纺织行业产品需求。
5.纺织行业的生产技术进步
商品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而影响商品市场需求的供应因素中,产品经营的个人产品生产速率大小,对企业产品经营的价值起到决定作用。为了提高个人产品经营与发展的经营速率,必须进一步开发纺织行业的产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优化纺织行业中产品经营发扎的生产技术水平创新。例如:纺织行业进行技术培训中,将现代自动化产品生产技术应用与纺织产品的生产领域,达到现代纺织行业的技术应用发展水平的创新探索。
此外,实现现代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的创新发展,需要对我国国家轻工业发展领域相关政策的把握,善于分析我国政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提出的产业经营创新发展的新策略,并结合国内外纺织行业技术设备、经济发展等相应的经营资源,达到纺织行业的市场经营与发展的开发。
四、结论
纺织行业的创新探究,为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发展新空间,结合纺织行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产业结构探索发展的整体创新发展对策,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结构,发展市场、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探索,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综合创新,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结构的科学性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探寻新形势下资本市场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全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讨会召开[J].纺织服装周刊,2010,30:11.
[2]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
[3]杨晓东.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
[4]周雪霖.四川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反思及对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0.
[5]黄洪燕.我国纺织服装类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
关键词:政府;农村职业教育;责任,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下同)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相关条文有第一章第六条;第三章第十七、十八、十九条;第四章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
六、三十七和三十八条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出台了配套的地方法律法规。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又先后两次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两次做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做出了比较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对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重大改革,决定在农村兴办职业教育,要求每个县市都要建立1~2所农村职业中学。各行业、部门开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为整合职教资源,改变农村职教办学分散、规模偏小等状况,河北省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多校一体”的办学体制,要求在每个县市举办一所示范性的综合职教中心。此后,职教中心模式在全国推广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规划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职业学校存在办学混乱和分散的状况。一般情况下,每个县市除了由政府主办、教育局主管的县农技中学以外,还有各部门、各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学校虽然数量多,但普遍存在着办学规模小、力量分散、资金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清、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政府统筹后,尤其是建立职教中心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初,国家要求各级政府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趋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当地的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出本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到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职教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对办学条件都提出了硬性指标。同时,在办学过程中,各级政府还积极调整当地的办学结构,不断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职教中心的建设,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策扶持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县必须建立一所农技中学到政府统筹、各地投入巨资建设的高规格、高标准的职教中心;从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不能升学深造)到农村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立;从最初的单一学历教育体制到现在的灵活办学机制;从以理论教学为主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从单一的财政投入为主到多元化筹资政策的出台等,职教中心的每一个发展环节都得了政府政策的扶持。
办学条件上的支持和投入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当初的农技中学,还是现在的职教中心,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扩大规模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批复解决;学校增设专业,专业教师不仅可以从师范院校调配,也可从非师范院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引进;在学校建设投入上,在各县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县市仍能拨出一定数额的职教专款用于职教中心建设,同时给予政策支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职教中心建设的资金需求等问题。
(二)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农村职业教育在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和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城镇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相比,却显得滞后很多,这种滞后,又和政府的缺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尽管职业教育法和“决定”、“办法”类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以及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的某些作为却是不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政府对待职教的态度上。事实上,大多数县市政府并未真正将职教的发展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职业教育“上头热下面冷”,即地方政府并未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在各级地方领导心中,办好普通高中成了高中阶段教育的首要任务。另外,在教育系统内部也普遍存在着不认同职业教育的倾向,单从教学指导来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以基础教育为主的教科所或教研室,设立研究职教的专门机构或科室的则很少。
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根据国际通例,同等规模的职业中学所需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但我国职业中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比普通高中还要少。这可以从每年的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情况中得到证实。以湖南省为例,2001年和2002年,接受调查的13所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仅为387元、394元,分别比普通高中低280元、227元。该省13个县市职成教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平均仅为2.49%,其中1个县市财政拨款为0,6个县市的公用经费拨款为0。这13所学校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为37.59%,生均校舍仅为国家基本标准的一半左右。由于财政困难,中央规定的20%城市教育费附加职教专款几乎不能投入到职教中心。职教中心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和借贷款。
没有给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足够宽松的发展环境首先,在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舆论和管理体制等社会环境方面政府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有些方面做得甚至很不到位。由于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创办过程中,绝大多数县市的职业中学是由二、三流普通高中改制而成,因此起点比较低,影响远不及普通高中教育。同时,政府的导向与社会舆论关注的都是普通教育,社会对职教的认可程度不高。其次,政府的推动力不足。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三种力量,即政府的推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学校自身的内驱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3%。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工人来支撑,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和经济同步,甚至要适度超前才行,但现实情况却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没有把职业教育真正纳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致使学校整体发展动力不足。另外,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学校缺乏办学活力和积极性。就目前来讲,农村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虽然被冠以“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委协调,一校多制”之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的县市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从管理体制上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活力。
政府在监督、指导、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落实有关政策上还不完全到位作为办学的主体(指公立学校)和管理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由于政府(主要是县级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很难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给予真正的扶持和指导。其实,政府对职业学校最好的扶持应该是既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又要落实有关的政策。但是在地方尤其是在县级以下的农村城镇中,国家的政策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劳动预备制度、劳动准入制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监管执行不力,社会需求的拉动力不足,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社会影响力不大。
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方式探讨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为经济发展和人们更好地就业服务的,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服务现代化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一个负责的政府不仅必须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而且应当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
(一)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决定》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省级政府,为确保全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尽快、尽早制定本省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三个增长”、金额预算和公办职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以稳定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学;二是设立职教专款制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专项资金审计制度。另外,政府部门要对职业学校加强监管力度,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增加和扩大职业学校的融资渠道,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政府要尽快制定当地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规划,以结构调整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决定》明确提出,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左右,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决定》精神,合理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布局和规划。目前的情况是,普通高中发展过快,学校数量过多,而职业学校数量过少,规模过小。要实现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就必须适当压缩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扩大职业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开展专题研究,在宏观决策上,结合本地实际,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以加大职教的发展力度。
(三)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和宣传力度,使全社会真正关注、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要求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要把发展职业教育列为对党委、政府业绩考核和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和追究制。其次,从中央到地方,要像宣传经济那样宣传职教,扩大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再次,政府要切实做好统筹工作。这里讲的统筹,不是指理论上的统筹、政策上的统筹,而是实际操作上的统筹。例如,部门联席会议,不能仅是一种形式,而应该由政府出台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此纳入对各部门的考核体系。
(四)搞好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促教
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已基本健全和完善。问题是这些法律法规在地方缺乏配套措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较严重;企业、个人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改变这种现状,地方政府要摈弃地方保护主义,真正从企业长远发展、经济社会和谐进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而影响全面的发展,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价值观、政绩观和发展观,切实负起责任。要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引导和鼓励企业依法办事。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并在实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真正为职教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政府在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的办学自
职业教育的经济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外生性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涉及的部门多、制约因素多、受众范围广等特点。现行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有调动发展多方面积极性的有利的一面,但不利于统筹规划和整合资源。要解决管理体制分割的问题,制度创新是根本性的突破,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则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根本保证。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部门、各行业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政府要做好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
其次,政府要切实推进制度创新,解决管理体制分割问题。
制度创新主要突出以下五方面。第一是政府统筹。要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实质性协调各个相关部门,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第二是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政府要做好推动工作。第三是市场运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第四是促进资源整合。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利用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以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第五是校企结合、教产结合。首先法律对企业要有约束力,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其次是政策导向要明确,真正使企业受益,对企业有驱动力;再次是运行机制要可行,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企业有驾驶力;最后是企业行为要到位,努力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人才竞争力。
再次,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教的发展不能再沿袭计划经济的老路,必须建立相应的职教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最关键、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一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学校进行自主招生。二是学生考试科目由学校自主确定。三是学生毕业证书按有关规定由学校自主发放。四是学制长短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主确定。五是专业设置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六是课程设置与开发由学校自主决定。七是教材由学校自主选用。
在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后,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将下放权项一一制订配套措施。二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注重建立、健全以就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评体系。三是积极推进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工作。
(六)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改革,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
职业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创新。而这种改革和创新,更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促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一文中,对职教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明确的阐述:(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一要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二要加快公办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三要动员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办职业教育。四要促进东西合作、城乡合作办学。(3)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扩大在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一是大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二是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三是继续推动职工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政府就要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职业院校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管理和责任管理,并从政策上给予保证和监督。要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合理确定编制的基础上,允许职业学校的师资进行合理的分流转岗,给予学校招聘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一定范围的自,以满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对师资更新的需要。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真正达到职成教的有机融合,借鉴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将职教中心办成县级成人教育总校,把现有的乡镇、村成人学校划归职教中心协调、管理,并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以拓宽和延伸职业教育的规模和作用,便于协调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真正使农村职业教育办好、办活。
当然,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方式还有很多,各地也有许多很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让恒.湖南给职业院校更多办学自[N].中国教育报,2005-5-8.
[2]邢晖.打破职教管理体制的分割[N].人民政协报,2005-10-26.
一、构建公安机关民警职业发展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提高民警工作效能的需要。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人员展开的。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在公安机关队伍管理中民警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民警职业发展的科学化,制度化直接关系着公安机关工作能否高效率地完成。
(二)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的需要。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警察占人口总数的比重要低于各国的平均水平。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很难保证,在岗培训的时间和机会更是非常有限,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面对犯罪分子时往往是处于“说不过、打不赢、追不上”的困境。加之,工作中严格的考核要求、严厉的责任追究倒查制度与法律法规不健全、办案程序操作性不强、社会认可度较低相矛盾,部分民警在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队伍表现出思想不稳、爱岗敬业精神淡化,工作畏手畏脚、热情不高等状况。
(三)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顺应公安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面临的考验越来越严峻: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利益斗争日趋复杂,违法犯罪活动愈发暴力化、智能化,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构建警察激励机制是实现队伍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队伍管理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各级、各地公安机关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民警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现代管理理念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五)构建民警职业发展机制是保证民警职业生涯科学发展的需要。科学、有效的民警职业发展机制能够为每位民警提供适当的职位,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民警克服因制度因素导致的职业阻碍。
二、当前民警职业发展机制的现状
(一)缺少科学的激励机制。目前,各公安机关虽然在对民警管理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还只是停留在激励管理的初级阶段,离科学而符合实际的激励体系还相去甚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激励面小,不能有效调动大多数民警的积极性。二是工资、保险福利等激励方式并没有较好地惠及到一线民警身上,政策上的不平等性影响着基层民警的利益,也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有些激励方式成为变相的延期平均分配。四是缺乏科学的考核依据,考核过程的繁杂性和考核结果分配的简单性造成激励的变相扭曲,有时不能有效辨别好与坏、勤与懒。五是有的公安机关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简单地把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总结作为考核的依据,并没有更深层次地分析民警完成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缺乏有效的职业管理框架体系。目前公安系统职业管理框架体系、核心内容的构建还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警察人力资源管理在专业管理上认识片面,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只是把职业管理简单归结为个人的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这是静态的认识。而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是动态和互动的关系。
(三)民警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认同感低。从现有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层面看,民警对职业生涯管理的认同感低,造成公安管理的效率低。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最终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定位。
(四)培训缺少总体规划,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目前,大多数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培训只停留在短期的警务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上,这种一蹴而就的培训方式不利于民警长期的职业发展,也会造成公安系统发展后劲不足。从战略意义上讲,对培训进行长期规划,不仅有利于民警自身职业发展的,对公安机关的长期发展意义深远。
三、以机制构建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实现民警职业发展科学化的思考
(一)探索完善民警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岗位体系,是分类管理的基础;加强岗位分析,是建立岗位体系的关键。为此,一要探索科学的岗位分析方法,对不同岗位、不同警种的岗位综合能力需求形成系统的分析。二要结合当前队伍状况,制定出本单位合理的警力分布体系。三要明确各岗位的基本任务和工作目标,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四要建立相应的薪酬制度。
(二)探索完善长效的警力资源配置和流动机制。一要继续探索人才市场的常态运作,保障岗位之间人员的合理流动,盘活警力资源。二要重点完善竞聘上岗机制和任职资格考试机制。三要对现有的所有岗位按不同系列、不同的适岗条件,按照学历、专业等任职资格要求进行排序。
(三)探索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警力绩效考评机制。当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已成为公安机关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加强对履职效能的考核。二是依托岗位分类,建立以绩效为主的考评体系。三是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进行绩效的积累,根据民警的实际工作绩效对其进行评价,将考核材料载人业绩档案,对应兑现一定的奖惩或其他待遇等。四是反馈考评结果、分析考核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或拟订对策措施,验证考评工作的正确性,调整下一阶段绩效考评内容等工作。这是绩效考评工作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
(四)探索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保障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的建设是促进分类管理产生成效的重要内容。奖惩机制的建设,必须和岗位责任制相互结合,必须体现奖勤罚懒,奖励先进、处罚后进的原则,必须体现及时奖励和阶段性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奖励机制的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五)探索完善多渠道的 警力辅助机制。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文员制建设,建立文员的晋升、发展相关制度,有效节约警力资源。另一方面,要在继续人尽其才地选用新警、挖掘潜力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借用社会优秀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韩德明.警察职业化的理念要旨和制度历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6(1).
[2]王大伟.欧美警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光,程奕爽.公安队伍职业化:研究视域与进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季 苹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式。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学生研究。可以说,缺乏学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观的,缺乏学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责任感,是基本功,是学科性知识,是教育性知识。教育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研究。学生研究与责任感、基本功、学科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有校长问:在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怎样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如何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通常,校长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反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请专家讲先进的理念,举办优秀教师思想研讨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等。这些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感到,这些方法总体上属于外在输入型方法。怎样才能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呢?我的回答是: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心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当教师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大班授课,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也顾不上”。而教师一旦深入研究学生,就会对学生更加负责。我曾经做过几个学生的个案研究,每接近一位学生,我都会进入一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教师一旦研究学生,其责任感就会逐渐提高。下面就是一个体现这种变化的案例。
从“你们班学生”到“咱们班学生”
北京市石景山区处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近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很多学生来自下岗职工家庭,因此,出现问题的孩子比较多。2003年,一些特别负责任的教师提议每位教师教育管理几位学生。从此,学校开始了导师制的系统尝试。
学校要求导师工作要落实“四个一”,即导师每周与受导学生谈一次话,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一次,分析评价受导学生一次并作好相关记录。师生谈话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在不同场合找到契机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如在操场活动中、午休时、乘车的路上)。不少学生能对导师说出自己的秘密或真实想法,希望得到导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导师发现了受导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的问和痛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有的教师找遍了学生的家长和有关亲戚,恳请家长不要放弃孩子,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真是煞费苦心。
过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现在由所有教师负责。教师们说学生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称呼“你们班的学生”,而是说“咱们班的学生”了。
一天下午五点多,我来到了这所学校。该下班了,但是,某班的几位教师还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位女生的发展问题。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几位教师正在为联系一位男生的家长想办法。这样的工作场景让人非常感动。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教师们的收入不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自哪里?显然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研究学生是教师提高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笔者由此进一步想到,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发展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地说,脱离学生发展的教师发展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是不道德的。
如何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去,学校正在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这是一所积极进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学校。学校希望在5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在学校随机抽样采访了30位学生,访谈了3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请学生们回答3句话: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她(他)?她(他)多大年龄?第二个问是“你在学校遇到的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追问事情的性质、事件涉及的教师及其年龄。学生访谈记录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些真实的依据。
不少学校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时都会有各种明确的指标,教师们也会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弄清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即谁为谁服务的问题。教师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本依据,学生发展应该成为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客观证据。
“学生研究”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流畅生动、板书设计美观、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兼备……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发现,学生研究应该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1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系统地建构“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一种传统性比赛。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定位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不对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作出调整,那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近几年,在很多地方举行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大家已经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教师需要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需要有在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渗透的能力……
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教师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困惑1:可以说,有多少新的课程理念,就需要具备多少新的能力。具备、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我们该从何人手?何时才能具备这些能力?
困惑2:流畅生动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等这么多年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就不能保障我成为优秀教师了吗?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与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困惑说明,我们所作的调整主要是在做加法,而且是在做一些零散的、有些随意的加法。这是改革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近8年了,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基本功进行比较系统的重新建构。
2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功”
与已往的教学基本功相比,新的教学基本功到底有什么变化?我认为,变的应是立场、角度。
从教出发与从学出发――两种不同的立场:过去的教学基本
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教师的仪态要端庄大方;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板书设计要美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则着重从学生学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考虑与学生相关的更多的问题。例如: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语文、数学了――我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水平是高于课标还是低于课标?
胡同文化是老北京文化――教材上的内容是否适合我的学生?
北京延庆县三年级的学生喜欢什么花,见过的主要有哪些花?种过哪些花? 了解哪些花的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是什么?
面对一批不太爱学习的懒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讲定义是从定义的演绎开始还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定义――是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授课还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授课?
板书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书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书写――板书主要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生?
是将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师预设的系统还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指的是什么?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教学基本功问题发展的最大的变化是立场的变化,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就清晰了。有了这样的审视,我们就可以从“到底有多少新的能力”和“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了。
既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所做的研究就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的依据,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们往往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比较科学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深入了解尤其是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的教师和校长并不多,能够科学地研究学生的教师和校长就更少了。因此,研究学生是教师和校长必练的一个基本功。
在城市化规模总体稳定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与水平,也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质量的提升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城市化质量的提供了持之不竭的动力,而城市化质量的提升也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城市化质量的核心要求是人口、产业、空间、社会的和谐统一,与之相适应,在质量导向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领域也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民生化、绿色化、区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特征。
一、民生化
一、民生化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规模向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的消费特别是改善型需求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步提升。从长远来看,城市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化对房地产持续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仍然会长期存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转变和结构调整,这一时期的住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已经不能通过完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已经具有更多的民生特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一方面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覆盖范围;一方面抑制投机性购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需积极调整思路,凸显民生主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行业道德和操守,杜绝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投身保障房开发建设,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压力,努力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以自身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规模向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规模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地产的消费特别是改善型需求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步提升。从长远来看,城市化的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城市化对房地产持续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仍然会长期存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转变和结构调整,这一时期的住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已经不能通过完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目标已经具有更多的民生特色,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一方面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覆盖范围;一方面抑制投机性购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需积极调整思路,凸显民生主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行业道德和操守,杜绝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投身保障房开发建设,缓解城市居民居住压力,努力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以自身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绿色化
二、绿色化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城市化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化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也就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将不可能再走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的道路。目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低碳与绿色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主题,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也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城市绿色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适应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房地产绿色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导向的绿色房地产将成为主流。中国房地产发展中会更多地增加绿色元素,在设计、开发、建设、维护等各方面突出强调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美观”的产品和健康、适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城市化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随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化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也就决定了未来中国城市化将不可能再走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的道路。目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低碳与绿色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热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主题,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也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城市绿色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适应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房地产绿色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导向的绿色房地产将成为主流。中国房地产发展中会更多地增加绿色元素,在设计、开发、建设、维护等各方面突出强调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美观”的产品和健康、适 用和高效的工作和居住空间,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用和高效的工作和居住空间,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三、区域化
三、区域化
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房地产发展同样也需要重视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同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也极其迅速,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逐渐凸显。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将会延续空间均衡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沿边地区、民族地区等重点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相应地,上述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在城市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显著增强,城市化速度将持续加快。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设计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房地产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房地产发展需求,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与产业转移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同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梯度特征依然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以及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中小城市条件的改善,由大到小的人口和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这也需要房地产业适应区域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提升大城市房地产发展品质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促进中小城市房地产质量的提升。
城市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房地产发展同样也需要重视这种差异性,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需要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同时,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也极其迅速,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逐渐凸显。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将会延续空间均衡发展战略,对西部地区、沿边地区、民族地区等重点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相应地,上述地区的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无论是在城市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会有较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显著增强,城市化速度将持续加快。这就需要房地产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设计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安排房地产发展模式,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房地产发展需求,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同时,区域之间的人口与产业转移也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由于资源要素集聚程度不同和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影响,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梯度特征依然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以及大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中小城市条件的改善,由大到小的人口和产业转移也日益增多。这也需要房地产业适应区域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提升大城市房地产发展品质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促进中小城市房地产质量的提升。
四、多元化
四、多元化
关键词:消防 职业技能 鉴定 探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89-02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在消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大量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机构应运而生。作为事关公共安全的特殊行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贯穿于消防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消防技术咨询、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工程技术检测等,其每一项具体的执业行为都直接关系到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结合我国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的现状,对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实需要及发展空间作初步探讨。
2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2.1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咨询以及消防设施的检测、维修保养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从消防管理层面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消防部门和社会之间起到重要的纽带和桥梁连接作用,尤其是在转变消防职能、提供消防社会服务,强化社会化消防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1.1强化社会自我管理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承担起社会消防自我管理的职能,有效提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近年来,通过依靠和发挥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现社会自我管理,使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回归社会,对提高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建立社会消防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统一、有序的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1.2提升消防部门管理水平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对社会消防行为的直接监督、服务与管理导致消防部门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消防管理的低效率、低水平、滞后性等弊端逐渐凸显,社会对消防自我管理的呼声较高,但社会消防力量本身缺乏自我组织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借助具有技术服务、咨询、协调等职能的机构按照市场规则将部分社会职能进行转移,把原来由消防部门承担的大量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交由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来承担。通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杠杆作用,放大宏观管理的效应,减轻消防监督管理的压力,使消防部门摆脱具体事务的干扰,提高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能力与效率,使消防部门管理社会的水平得到提升。
2.2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在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执业行为毕竟属于市场行为,其执业行为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满足社会化消防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2.2.1消防部门监管不到位
由于消防部门人力有限,加之观念、制度、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直接监管,还是自律性监管,都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导致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管理还没有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因此,加强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显得十分迫切,尤其应该从程序、法治的角度去加强监督,使消防技术服务市场尽快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逐步建立成熟、规范的行业规则,为消防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2.2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执业行为不规范
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加上自身缺少完善的自律机制,导致执业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始终在低水平、低层次徘徊,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信息来源少,对外联络面窄,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信息闭塞、各自为政的状态,执业经验、作业规范和创新能力等均与消防工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相差甚远。有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为了追求利益,不讲诚信,不顾职业道德,用不法手段争抢业务,不同程度地扰乱了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秩序,影响了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3消防技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消防技术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普遍存在消防技术服务人员匮乏,专业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尽管有的执业人员接受过相关的消防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消防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均与其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适应。如云南省图书馆2007年发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意外喷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该单位消防主管人员未经过专门培训、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气瓶间驱动瓶组进行检查测试的过程中违规操作而造成现场39人被困窒息的严重事故,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2.2.4消防技术服务行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
相对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发展需求来说,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缺乏发展的整体规划, 在行业准入、秩序、监督等方面的建设、发展不够完善和规范,从而限制了消防技术服务作用的有效发挥,甚至导致行业和地区垄断,成为制约行业规范发展的因素之一。
3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空间
3.1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现实需要
新《消防法》规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无论是从事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还是消防安全监测等工作,都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笔者认为,我国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建立相当成熟的体系,消防部门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在此基础上稳步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这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3.1.1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消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消防工作的法制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现有的消防监督力量和技术手段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国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近千家。通过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规范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消防安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3.1.2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在当前激烈的经济社会竞争中,对高素质的消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大,但消防执业人员职业素质偏低、技能单一、人员流动性大已经成为制约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是对执业人员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和认定,能更直接、准确地反映该职业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从事该职业所应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并成为执业人员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社会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因此,推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以推进单位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强化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3提高消防技术服务人员素质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仅仅为73天,社会各行各业开始进入“能源储备”的职业备战状态,职业技能鉴定已被推向了时代的前沿。消防技术服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对执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消防科技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防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制约了消防技术服务的广泛、深入开展。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消防执业人员培训鉴定机构成为迫切需要。通过推行针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培训、认证和技能鉴定工作,既可以规范消防执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消防技术服务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使大批优秀消防执业人员在消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消防安全资源,促进消防事业可持续发展。
3.2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空间
随着近年来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逐步发展,给蓬勃发展的消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着力推行消防职业鉴定工作,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已成为大势所趋。
3.2.1科学规划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方向
政府和消防部门应按照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要求,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合理规划和指导,有计划地整合、优化现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除行业垄断现象,指导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行业准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培育新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如火灾公众责任险、重大火灾隐患论证、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监理等,促进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制度化、标准化方向规范发展。
3.2.2完善消防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应从提高消防执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目标出发,加大消防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消防技术服务人才评价体系,与技术培训、资格认证相结合,健全和完善技鉴定评价体系,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和执业准则,保留消防技术服务人才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直接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消防安全工作服务。 3.2.3建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系
为完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提高鉴定质量,应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与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积极发挥行业部门管理优势,不断扩大和深化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的范围,建立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标准,提高鉴定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鉴定的质量控制,建立评价的技术标准和方法,维护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实现常态化。
3.2.4建立和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执业准则
对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进行资格管理和技能鉴定,并不能满足实现消防安全的需要,为了促进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有必要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规范。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都是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尤其是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更能体现法律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自律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在具体的执业行为中贯彻实施标准和准则,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真正达到实现促进消防安全的目的。
3.2.5提升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认可程度
广泛宣传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促进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在引导消防执业人员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打造成消防技术服务行业执业的“绿色名片”。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消防工作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需要,通过开展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达到促进消防技术服务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时代;纺织服装企业;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084-02
中国是外贸行业依存度高达60%的世界大国,从2008年起席卷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极大地冲击到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各纺织服装企业,导致这些企业出现了大量亏损。如今,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依然要面对十分严重的挑战,企业利润之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因此,各纺织服装企业应当以后经济危机时代为新契机,为本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导致纺织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加大
依据我国新《劳动合同法》之规定,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频频上调,而且企业一定要和员工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为员工购置医疗保险,不断增加的加班工资等,都会直接造成服装纺织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车间中的长期熟练工数量偏少,而且雇佣成本也相对比较高,而那些短期工人则需消耗相当大的培训成本,且需要不定期地开展招聘工作,这些都会给企业造成生产上的困难。同时,对于那些大型企业来说,还具有规模比较大、用工人数比较多、工人的管理成本比较大等因素。
(二)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国际需求不高,导致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订单数量较少
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后经济危机时代的进口国经济往往相待疲软,经济复苏的进程极为缓慢,这就会造成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处于较低的状态下。美国市场一直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出口的一个重点国家,极大地支撑着大量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型贸易。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出口至美国的订单数量出现了大幅的缩水。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其经济之走弱将难以避免地会拖累世界经济。受到这一影响,英、德等欧洲国家和日、韩等亚洲国家均出现了经济形势不佳之状况,从而导致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的消费量需求的显著降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纺织服装企业国际需求的疲软,就直接加大了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出口的难度。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导致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价格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同行业的同质企业以及同质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由于供大于求,所以就形成了买方市场。这样一来,全球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不断增加,各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会运用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手段,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进行进口限制,这样一来,就会阻碍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依据海关统计,近年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救济框架下面,来自于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实施调查的立项与初裁项目已经超过了三十多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出口需要警惕变得愈来愈严峻的各进口国贸易保护政策。同时,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后遗影响,美元出现了贬值,导致以美元来结算的各类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价格出现了相对的下降。
二、后经济危机时代纺织服装企业加快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建议国家积极调整政策以扶持纺织服装企业彻底走出困境
首先是我国国内原棉的每年缺口达到了350万吨以上。有鉴于此,国家应当真正地放开棉花的进口,取消原有的配额限制,让棉花流通体制能够实现完全地市场化,从而真正地和国际市场相互接轨。要取消进口棉花原本较高的滑准税,应当依据同一税率1%进行征收,并且适当地提升纺织服装企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而帮助各纺织服装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要高度重视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加好的投资与融资方面的政策,更好地调动起社会各界的力量,从而提供良好的服务。要建立起一个更加统一和高效的纺织服装企业服务体系,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资助为辅助,以综合性企业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信用担保与创业服务为手段,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主要支架,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特别是高等院校资源,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二)纺织服装企业要通过行业整合和扩大规模以实现集团化生产
中国的纺织服装市场主要有以下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市场十分庞大。我国人口多达13亿多,十分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其二是中国劳动力目前尚有相对较为廉价之优势。大量国外的纺织服装企业正是看到了以上两点,所以,这些企业纷纷到我国进行布局,或者是设置一些专卖店,或者是在我国寻找合理的生产商,实施贴牌生产,希望不仅能提前在我国市场上分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能运用我国劳动力优势,从而控制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这一状况导致我国国内的防止服装行业竞争变得异常惨烈。例如,一部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为了能够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拿到订单,从而不惜开出售价极低的价格,而以上这些还只是一些附加值十分高的世界名牌服装的状况,至于那些非名牌服装的处境就更加可想而知了。所以,在这一极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各大纺织服装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当中。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往往会因为激烈竞争而持续被压制。同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品牌还会受到各大国外品牌的极大排挤,导致发展空间显得十分小。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所以,即使那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上、资金上、管理上,还是人才上,和世界著名纺织服装企业比较起来,也不具有竞争实力,这些企业往往是各自单打独斗地,所以为了维持或者赚取当前一些十分微薄的利润,往往只能与自身具有同等经营模式的本国企业之间进行相互压价。笔者设想,假如以上企业能够相互整合起来,从而形成集团优势,实施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并且统一进行对外谈判,这样就能做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这样不仅不会由于相互恶性竞争而造成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形成巨大的合力,从而提升总体竞争力,当然还可和各大国际化企业进行讨价还价。
(三)纺织服装企业要促进产业重组以实现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
中国素来就有世界工厂的美誉,这一美誉之代价就是我国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知名品牌企业的代工车间,只能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之中得到利润最少的一点加工费用。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之下,应当朝着品牌化、专业化以及产权化等方向发展,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知名国产品牌,从而用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效应创造出新的收入,并且以专业化的规模效应来创造出更多的收入。一是要积极出台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并对具有创新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加以扶持,确保在困境当中的纺织服装企业不至于遭受到太重的冲击而不幸倒闭,就会导致纺织服装产业中新兴力量之损失。二是要积极出台更为合理的纺织服装企业补贴政策,从而鼓励此类企业创立起自己的品牌,运用更加合理的补贴,以弥补纺织服装企业在困境之中留守在本产业所产生的各类损失,并且奖励那些具有独立性的品牌,特别是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这样就能为其提供较之以前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以及市场竞争环境。
(四)纺织服装企业要引进优秀人才以提升管理水平
从总体上来看,如今我国有大量纺织服装企业具有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人才的缺乏而导致了企业管理能力的低下,主要表现在人才招聘较为困难,人才的流失状况十分严重,企业的管理理念显得极为落后,纺织服装企业的基础管理比较滞后,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十分粗放等。因此,纺织服装企业应当深刻地意识到,以前创业时那种十分简单的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在当前新形势之下的发展需求了。中国有大量外贸型纺织服装企业最开始阶段均是依靠一家人来打天下而艰苦创业所创造出来的,在人才建设上主要是即招、即用,从根本上缺乏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实际上,纺织服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方面均需各类不同人才,除了普通工人之外,还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市场销售人才、专业财务人才等。各外贸型纺织服装企业应当从制度体系上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人才建设体系,并且从工作氛围、人才待遇、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为人才创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纺织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在本质上实际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企业管理能力之高低体现出企业人才素质之高下,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利润以及发展的前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经过了这轮经济危机的洗礼之后,就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确实是企业发展之基础,从而更加重视人才建设。
一、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的统计,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纺织服装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并没有对本国纺织服装企业产生严重的冲击,进口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控制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外包企业与美国本土的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的共生性已经远远大于竞争性,美国国内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大部分已经退出了产品生产环节,转型成为贸易商和品牌制造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负责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而是聚焦于协调和管理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生产外包以及密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之间绵密的协同合作关系。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总体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根据BEA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国内纺织品总产值为578亿美元,比2000年的851亿美元下降了32.1%,服装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幅度更大,由2000年673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342亿美元,降幅高达49.2%。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进一步降低,由2000年0.83%下降至2008年0.35%。从就业情况来看,200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纺织和服装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万人和17万人,分别比2000年的行业从业人数下降了66.9%和65%,在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口中,仅有1.03%和1.04%比重分别来自纺织和服装产业。
从贸易收支来看,美国对国外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纺织品进口渗透率(纺织品进口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从2000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29.1%,而同期服装进口渗透率则从51.1%上升至76.5%。数据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和服装产业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行业萎缩趋势较为明显。
(二)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来源地更加集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以及越南等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大国成为对美国出口的最大赢家,尤其以中国最为瞩目。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14.9%和13.6%,2009年中国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39.1%,超过了印度、欧盟27国、巴基斯坦以及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规模的总和;另一方面,加拿大、墨西哥、CAFTA、EU-12、泰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由于受到多边纤维协定(MFA)终止的影响,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大幅萎缩的趋势。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分类,2000-2009年期间,美国纤维、纱线(3131)以及纺织纤维(3132)两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下降了38.6%和29%,而织物整理制品(3133)、针织服装(3151)和纺织纤维(3132)、服装附件(3152)以及羊毛服装(3152)四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1.4%、59.5%、4.3%和22.5%。在进口金额下降的两类产品中,纤维、纱线(3131)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而纺织纤维(3132)主要源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在进口保持增长的四类产品中,只有织物整理制品(3133)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三类产品均是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数量增长产生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国进口金额最高的纺织纤维(3132)和服装附件(3152)两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2009年仅为45.4和89.1,而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表明尽管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都是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弹性较高的终端消费品,而垄断性强、价格弹性弱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进口需求很少。如果不考虑出口价格因素的影响,仅从进口价格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贸易条件在不断改善。
(四) 美国纺织与服装产品差异化特征更加突出
首先,从资本化特征来看,美国纺织相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美国纺织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指数从2002年的100%上升至2007年的119%,而同期服装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为95%。美国纺织企业资本化比重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资本设备更新投资的增长得到印证。2004年-2008年,企业对纺织设备更新的投资额占到纺织品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2%增长到2008年的4.54%,四年翻了一番。而该期间,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企业生产规模上都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其次,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美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远远高于服装企业。以人均产出为例,2009年美国纺织企业的人均产出为110890美元,超出服装企业人均产出水平的56.3%。这表明纺织业的生产率在提升,而服装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五)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微型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2008年纺织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5.4%、15.9%、13.0%、20.3%和15.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服装产业方面,企业微型化的特征更加突出。2008年服装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43.7%、19.3%、15.9%、16.5%和4.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这与他们采用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
(一)通过增强价值链的 治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产业利润
依据Humphrey and Schmitz(2004)所提出的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分类(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以及层级型),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价值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零售商以及品牌经销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控制着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产品交货、库存以及价格等关键的“价值链”结点,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主导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制造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资本、技术以及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买方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捕获市场信息的能力,借助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终端和制造商之间构筑“护城河”,确保垄断利润最大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退出传统的产品制造领域,转而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非生产环节,通过强化设计、工艺、环境标准,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 产品生产和销售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
纺织服装作为最具时尚性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将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价值链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将配置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结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快速响应,而且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例,棉花和氨纶的生产在美国、纺纱在印度、缝制在孟加拉、缝纫制衣机械来自德国、品牌设计在意大利、拉链来自日本、零售商是法国、贸易商在中国香港,而市场则遍布全球。事实上,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种主导的生产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电脑、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先进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网上“按需定制”。美国企业积极借助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向数字化时代转型。
(三) 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纺织原料出口的对外扩张
为了配合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整合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对进口美国纤维、纱、线等原材料的外国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进口关税,以推动美国上游纺织品的对外出口。美国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1个涉及纺织服装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美国还通过签订《非洲增长与机会协定》、《加勒比海贸易伙伴协定》、《安第斯贸易促进和禁毒法案》以及《海底纺织品服装贸易优惠协定》等特殊的贸易安排推动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
在一系列自由贸易机制的推动下,美国主要纺织原料的出口依存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美国旨在推动纺织服装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美国织物整理制品(NAICS3133)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5.9%,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成为美国纺织原料的主要进口国。例如,墨西哥、加拿大、尼加拉瓜、塞尔瓦托、多美尼加、洪都拉斯等国对美国纺织品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81.7%、63.1%、92.4%、82.8%、74.8%和94%。美国通过签订有关纺织品服装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上游纺织原料制品的对外扩张。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注重企业“价值链”整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然处于“底端”,缺乏对产品标准以及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全然沦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整合价值链体系,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量研究表明,顺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构筑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面临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残酷“遏制”和“围堵”,因而构建依托本土市场为中心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将是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行路径。而在这一产业升级过程中,依托本土市场所提供的需求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级产品要素将是构建“国内价值链”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第二,对纺织和服装产业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政策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纺织业相对于服装产业具有更加密集的资本和技术特征和更顽强的生命周期。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要素的替代弹性更大,一旦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等手段降低对劳动投入的依赖,从而有效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服装产业所固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很难通过强化资本投入进行替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工资成本大幅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部分纺织原料产品(NAICS3133)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服装领域基本退出了生产制造环节这一事实即是印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面临成本压力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设备更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而服装企业应该适时考虑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从而蜕变为服装贸易和品牌经销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第三,采取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
根据美国佛罗德-沙利文咨询公司的调查,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批量生产已经下降了1/3。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定制化时代的到来,积极采用柔性制造系统,通过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由生产者驱动向消费者驱动的市场需求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