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营销行为必须适应营销对象的文化背景
文化是市场营销活动存在的土壤,是营销行为赖以存在的基础。文化要求营销行为与它协调一致,符合它的要求和规范,融入它的背景之中。众所周知,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内部,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民族也有着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态度,不同的审美情趣,乃至不同的消费需求等等,我们在营销活动中必须符合文化价值观的要求。例如,我们民族以牙齿洁白为美,东南亚土著人却以牙齿黑为美,他们还经常口嚼槟榔染黑牙齿;现代的时髦女性以瘦为美,女性讲求“苗条”,我国古代也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说;而非洲某部落偏偏以胖为美,认为女子越胖越美。妇女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致。在沙特阿拉伯,妇女并不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甚至不允许妇女驾驶汽车;在日本,妇女结婚后就必须放弃工作,回到家中“相夫教子”。美国人是急性子和随便的,相互之间直呼其名习以为常;而在中国,人们不喜欢同事直呼其名,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太尊重。日本人喜欢结识对手,以便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日本人一般也不说“不”,只是用“难啊表示不愿意;而美国恰好相反,喜欢单刀直入,先做成生意后再庆祝,并且如不同意会直说等。
这些,都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我们企业的营销行为必须依据营销对象的文化背景,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案:在识别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时,需从消费者所存在的文化背景着手;在为满足消费需求而进行促销时,要考虑消费者的文化特征来加以精心安排;在树立品牌形象,也要考虑适应文化需要;在具体营销活动中,也必须考虑符合营销对象的文化风俗习惯,避免违反营销对象的文化行为模式。总之,文化具有客观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营销行为适应它,则会取得良好营销效果,能生存下去;如果不适应它,则会被文化淘汰出局。我们把这种营销行为必须符合营销对象的文化特色,称为营销的文化适应性理论。这方面是有过反面的典型经验的。美国坎贝尔汤料公司首次把其汤料推向英国和荷兰时,忽视了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由于荷兰的消费者熟悉罐装的汤料,不熟悉需要加水的浓缩汤料,因此,消费者拒绝接受,致使坎贝尔公司损失数百万美元。美国科尔盖特公司生产的.0*12#3!中国译为“高露洁”+牙膏,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畅销产品,当它进入日本市场时都出乎意料地滞销,市场占有率仅占45。调查显示,问题出在产品的包装上:该牙膏与日本狮王牙膏同属红白两色单纯设计,所不同的是前者红底白字,后者白底红字,美国人偏爱红色,认为红色象征活力、生命力;而日本人更喜欢白色,如日本国旗是白底上一轮红太阳。科尔盖特公司失败的原因,就是它漠视了日本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的色彩感觉差异和购买心理差异。
二、赋予商品和服务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追求文化性消费,追求一种文化精神满足。消费者从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慢慢向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转变,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越来越重视商品造型、包装、色彩等外观美,注重商品式样是否流行,是否有个性,是否有品味等文化内涵。例如,山东曲阜酒厂生产的“曲阜老酒”质量的确不错,但最初销售却长时间不景气;后来改名为“孔府家酒”,并配以古朴典雅的装潢,给产品注入浓厚的文化情愫,结果深受消费者欢迎。肯德鸡、麦当劳在中国大陆走红,平心而论,其口味实属一般,但当人们坐在那简洁明快、带异国情调的餐厅,不仅是在品尝食物,更重要的是在领略一种美国文化。原来销路一般的绍兴黄酒,经过文化包装后诞生了“贵妃出浴”、“太白醉酒”、“武松打虎”、“八仙过海”等上百种艺术文化形象,使一坛价值不足!"元的黄酒经过艺术升华,在香港标价港元,在日本则标价!万日元,被外商誉为“东方酒文化的瑰宝”———这就体现了完全靠文化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另外,在房地产业营销中,同样也可运用文化营销。随着房地产业的竞争加剧,不少房产企业老板也打起了文化营销这张牌。位于上海河南路、复兴路的太阳城市花园中,开发商专门修建了特色雕塑广场———神牛广场,并在小区安放了汉白玉雕塑!""座,其中有罗马神话人物阿波罗、花神、丰收神等,每一个雕塑给消费者一个美丽传说,结果销路大增。又如,成都浣花溪一带的楼盘,借助依傍杜甫草堂的区位就势,打出“与杜甫为邻”的广告诉求,大大提升物业的文化价值。
三、发掘文化价值,开发文化产品,建立文化产业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新;内涵深化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探讨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式创新是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
新时期,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更加注重追求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借鉴、融入社会流行元素和时尚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
1.从注重传统到追求时尚
当前,大学“象牙塔”的形象已然模糊,大众化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多样、多变的社会与大学校园无阻隔相融,大学生群体呈现出独立、多元、复杂的思想状况,外部世界花样繁多、瞬时变幻的时尚文化和娱乐信息给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的影响。随着社会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的流行及对校园的渗透,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影视媒体对娱乐文化的热捧,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时尚元素日渐增多,形式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活动的目的倾向于休闲和娱乐,于是各种“秀”便大行其道,校园时装秀、超级模仿秀、动漫人物秀,甚至虚拟爱人、模拟相亲等层出不穷。当然,这种形式需要进一步引导。
2.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从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拓展的有效载体。传统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能提高校园文化的传播速度,实现校园文化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校园文化活动借助网络这一新的平台,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创新[1]。如利用网络开展社会调查、举办网页设计大赛、开展网上纪念、为毕业生网上送行、网上支部活动、网上招聘会等,特别是近年来开展活动流行使用的“微博墙”,为活动现场拓展无限的空间,提供更广泛的参与面。
3.从院系单元到“交叉集成”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组织一般有院系层面和学校层面两种方式,院系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经常性和小型化的特点,主要结合本院系学生情况及专业、学科特色来开展,要求或吸引本院系学生参与。而新阶段,许多高校本着突出院系特色与学校校园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强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共建、共融、共享”思路,集成各院系之间的资源、力量和优势,将院系层面的活动转变为学校层面的活动,于是,由院系承办面向全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活动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既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又能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并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交融。
二、内涵缺乏是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不足
因为形式的无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可在这看似繁荣和热闹的背后,却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倾向。一味地追求形式出新,却忽视了内涵的进一步深化,致使内涵缺乏已成为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不足。
1.影响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与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主要是由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内容来决定的。高等学校拥有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群体和良好的信息传播手段,以及追求新思潮新趋势、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文化需求表达直接,文化信息传播迅速,文化热点形成便捷,凡此种种均有利于策划组织出既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办方,应尽可能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广大学生思想和心灵成长的高品位文化环境。而如果广泛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只有形式上的求新求变,只有外在的华美包装,只讲究排场和热闹,没有内涵的丰厚充实,那就难说是有层次和品位的。
2.弱化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
大学生置身于一个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对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及今后人生未来之路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实践证明,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理想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才能的增长、身心的愉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当中出现了重视学习实用技能、重视尽快融入社会的风气。对学习的过于片面的功利性认识,本已使得部分大学生开始忽视校园文化活动中,蕴含的精神追求等内容,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关注度相应下降[2]。如若主办方或组织者不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思想内涵,片面追求新颖的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现实教育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三、坚持形式创新与内涵深化的统一
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最大化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不但不能淡化或忽视校园文化活动本应蕴含的“教化营养”,而且还要对其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深化,要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相结合,使之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充满感染力。
1.既要“吸引眼球”,又要“温暖心灵”
当前,不少高校开展一般性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在组织者的多方“邀请”和“催促”下,甚至采取参加多少次活动可转换多少实践学分的激励措施,观众、听众依然寥寥。于是,组织者或主办方便绞尽脑汁地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和包装,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利用声、光、电、虚拟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活动中开展网络互动、设立大型微博墙、利用光影技术装扮舞台、与机器人同台演出、与历史人物模拟对话等,吸引大家参与其中。虽然形式创新是增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但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不能有所偏颇或丢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在增加“技术含量”的同时,提升其“内涵分量”;在追求形式的完美、场面的宏大、现场的热闹的同时,不忽略或淡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和目的。注重立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增进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科学思考,才能让广大参与者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温暖。
2.强化“品牌创建”意识
坚持形式创新与内涵深化的统一,可有效体现在“品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也是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做法,逐渐达成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共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突破了以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逐渐朝着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师生、改善学风、提升素质、促进就业的方向迈进。”[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注重活动的品位和意义,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重视和建设有显示度、有众多“粉丝”、有社会影响力、受到大家热捧的“精品”或“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创建,一是要有明确的主题。评价一个活动是否具有明确的教育主题,主要看其是否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因此,品牌创建要能充分体现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落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作为思想主题,宣传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要进行策划和凝练。一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审美追求、年龄心理等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品牌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梳理、发掘、提炼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站在全校的角度把分散在各个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规划整合,集成创新,打磨出特色鲜明、品格高雅、形式新颖的活动精品。院系交叉集成联合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弥补了单一由学校层面来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的不足,便于集成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来实现“品牌创建”的目标。三是要进行维护评估。“品牌”需要不断地建设和维护,并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评估机制,品牌活动实施推广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适当加以延展和扩充,“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实际需要,不断纳入新的工作理念和机制,调整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同时设立品牌活动发展的各期目标,保障活动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4],使其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萍,戴雁琴.论新形式下校园文化载体的拓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1):38.
[2]吕晨飞.浅析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难点和重点[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28-29.
[3]宁静.浅谈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J].传承,2009(9):86.
2、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
3、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4、“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
5、雁有智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换而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6、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是情感最为执着高贵的物种了。
7、到了第二候,虽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
8、喜鹊常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
9、画鹊兆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对望叫“欢天喜地”。
10、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
11、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12、“雉”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泄泄其羽”。它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
13、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南朝齐的山水诗人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
[关键词]金庸小说;良暴观;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13-01
金庸小说对当代都市民间的文化心理内涵进行了解读,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金庸小说成为武侠文学中的佼佼者的,其能够将真实的现代文化生活展现在虚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赋予了其作品隽永幽深的文化内涵。
1、对旧武侠文学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消解与重塑
鲁迅认为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本质就在于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揄扬勇侠,赞美粗毫”。从《史记・游侠列传》、唐传奇、宋话本中的侠客形象中都能够体现出匡正扶弱、救人于危困的精神内涵。这种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涵中既包含忠君报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有着为伸张正义的呼唤,还融汇着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武侠小说中这种自由不屈的精神内涵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委顿,武侠小说逐渐向公案小说靠近,其主人公不再是替天行道、笑傲江湖的游侠,而变成了官员身边的奴才和护卫,这也导致武侠小说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志逐渐丧失,创作的个性思想逐渐流失。金庸的武侠小说将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和人的解放作为创作的起点,用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消解和重塑了旧武侠文学的文化思想体系[1]。
2、金庸小说对传统的“良暴观”进行了现代解构
除暴安良是武侠小说的一种主题模式,金庸小说也不例外。然而金庸小说对传统的“良暴观”进行了现代解构,拓展了其文化内涵。金庸小说中“除暴安良”并不局限于江湖争霸与江湖复仇,而是将其拓展到了国家与民族的层面上,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紧紧的联系起来,要求除暴安良的侠客能够救民于水火。作者通过《神雕侠侣》中郭靖的口道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充分体现了现代民本思想。金庸小说传统知识分子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融入到武侠小说的“良暴观”之中,体现出对下层人民遭受的苦难的人文关怀。这也是金庸小说具有更为开阔的境界和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仅如此,金庸的“良暴观”中体现出一种独立思想和执着的个性。金庸小说以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为基础,对传统的“良暴观”进行了重新结构,重新阐释了何为“良”、何为“暴”[2]。以《笑傲江湖》为例,名门正派中也存在着岳不群、左冷禅这样的野心家和阴谋家,而日月神教中也存在着曲洋这样一心向善的正人君子。这种“良”与“暴”、“好”与“坏”之间界限的模糊在金庸小说中体现的非常强烈。金庸打破了传统的“良”与“暴”之间的外在壁垒,将所有人物都置身于一个公众、文化所认同的平等水平线上进行置评,反讽了传统的“良暴观”,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良暴观”。金庸在对传统的“良暴观”进行重复的基础上体现出其对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具有现代化的人文关怀。金庸小说中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良暴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成吉思汗就英雄这一问题的谈论,作者就借郭靖之口明确的表达了英雄应该是爱护百姓、为百姓造福之人这一观点。
3、武功与武学
传统的武侠小说注重武功的描写,通过武功描写带给读者刺激和,传统的武功描写在审美价值上趋向于机械与片面。金庸小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狭小说对武功的追求,构建了武学这一概念,武学具有深厚的审美文化意义。武学思想对人格的自我完善,崇尚修德修身。金庸小说中认为武学主旨在于对侠义精神的弘扬,也就是《鸳鸯刀》中所崇尚的“仁者无敌”。金庸小说没有将武力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而是对传统的武功从人生境界和武德两方面进行了阐释,赋予其更深厚的审美文化意义。决定武功高低的根本因素在于武德是否高尚,而武德也就是中国的文化道德和社会道德。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金庸小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回归,也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回归,从而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3]。
4、金庸小说中的人文关怀
叙事文本必须思考和总结人类普遍的生存问题,表达出作者理想的人生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这在金庸小说中有着丰富的体现。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必须先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获得侠客的身份,例如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公正勇敢等等。金庸小说中侠客的成长通常是与礼义密切相连的,人文关怀是金庸小说审美文化的基本内涵[4]。
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体现,体现为对个体自由意识的接受与包容。金庸笔下的侠客们冲击传统的宗法社会,带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冲击社会的规范力量,对个性枷锁进行冲破,追求笑傲江湖的精神境界。金庸将侠客精神升华为对个性的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从而成为一种文化自省行为。人文关怀使金庸笔下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见性成佛、慈悲为怀的佛家精神,积极乐观、勇于承担的儒家精神等等,都使金庸小说具备了更为广阔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5、对都市社会文化的建构
金庸小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香港和海外华人圈风靡,有其特定的文化原因。五十年代的香港在现代殖民政府的统治下高速发展,文学创作受到都市社会多层文化、政治内部倾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此时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人生命力的异化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现在社会带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也就是所谓的“都市焦虑症”。 金庸小说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诞生并开始风靡。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开拓了武侠小说的新途径,承载了都是民间的焦灼的心理状态。金庸武侠小说对香港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挖掘,体现出了当代都市民间复杂的心理文化内涵。
作为现代都市的香港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香港居民的,深层心理原型和集体潜意识都具有农业社会的文化形态。金庸小说正体现出了这种民族集体潜意识,对香港民间的寻根心理进行了体现与满足。香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正处于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造成了血脉的撕裂,再加上香港长期经受殖民化的统治,在文化上具有一种无根感。而金庸小说正是将农业社会中沉淀的旧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入到通俗的武侠小说中来,将其延伸到民间的意识底层。金庸小说中不仅涉及到主流的儒释道精神,还包含着传统的诗词、书法、雕塑、音乐、围棋、绘画等等艺术门类,从而用一种博大的文化内涵缓解了香港居民的“都市焦虑症”。
6、结语
金庸小说是现代武侠小说中的翘楚,其突破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桎梏,在武侠小说中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境界和广泛的影响范围,在香港、大陆以及海外华人圈中都具有广泛的影响。金庸用其小说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创造了具有审美内涵和价值的武侠世界,在历史文化的虚拟空间中对现代的文化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展示,这也是金庸小说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姚晓雷.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J].文学评论.2013(01).
[2] 孔文清.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理想人格[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一)立意
文化建筑空间与形体的塑造,是一个“意在笔先”的过程,要有一个指导思想,但是这个指导思想并不虚幻,那些触动创作的元素也不要求太精确太理想。其核心任务是将一定的文化思想与元素转换为设计中的物质空间,将能与特定地块环境和谐对话、内外整合的空间场所当作目标。
(二)从总平面入手
从总平面着手设计,划分场地,寻找潜在的体块分隔和有可能的轴线方向,处理地形和周围建筑的进退与呼应关系。比如,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设计,一开始应考虑水、寨子等场地环境,注重与场地轮廓的契合。建筑内外环境都应该是经过设计的,首先应考虑场地的综合利用,做好内外分区和功能分区(如车行与人行的安排),以及入口广场和鱼嘴广场的布置。从总平面开始,在基地地形图上反复分析,先分出建筑所占部分和场地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再着手建筑部分内部的空间组织。内和外相辅相成,好的设计,内外空间都是积极的。所谓积极,就是经过精心设计,具有必然性,而不是做了某一部分“剩下来”的。
(三)从轴线突破
形体和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轴线和序列组织。轴线是建筑平面和体型的组织规则和构成逻辑,序列则体现空间的层次,这种层次和流线往往是紧密相关的。建筑中的轴线是指被建筑形象所交代的空间和实体的关系,由这种关系,在人的视觉上产生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到”的轴向。合理的建筑处理使轴向感更合乎意图,譬如故宫的南北轴线,其方向感极强,空间序列层层递进,传达出皇权至上之感。轴线不但是形体的组织,也可以传达一定的文化内涵,不一定就是直线,但必须是可以感知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轴线的确立可以从周围的环境要素出发,从选取的文化目标和文化氛围出发,或者从特定的功能流线出发等。一个建筑可以由多个轴线组成,有空间上的轴线、实体的轴线,还有文化意义上的轴线等。设计要有轴线、有序列,建筑体量要有方向感。设计之初可以从一个或一组几何形开始,逐步变化和调整,结合空间、体型、功能、流线、环境、文化等综合思考,方方面面都有了统一的节奏,才能说是一个比较深入的设计。
(四)关于主体建筑的处理
主体建筑的体块组合可以是集中式或分散式的,都要根据最初的基本型反复分析推敲。不建议纯粹的分散或集中式布局,即分散的部分也需要有中心(轴线)作联系,集中式布局也应有拆分的部分(不要简单地堆成一团)。设计者可以尝试要做集中先做分散,要做分散先做集中的设计方法。文化建筑设计,需要形成一个能够控制全局的中心空间,或是实体的或是被围合的广场、庭院,来渲染主题。
(五)关于庭院组合
庭院组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一种常见形式,将人文思想和美好意境融入其中。例如,在珞珈书院设计题目中,要求学会庭院组合的运用,不限制设计师在设计中求创造求变化,相反地,设计者要“食古而化”,在熟练的基础上渗透庭院空间组织的规律,活泼地表达,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庭院组合的空间元素以及围合与渗透的章法。当然这种设计训练有一个过程,先是考虑约束,然后再超越,体验“戴着镣铐舞蹈”的境界。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并非随随便便而来,需要耐心思考和反复推敲。
(六)开放现代的思维
最后,回到当初确定的文化主题和目标,一定要采取开放的思维,文化建筑的设计不等于传统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和堆砌,而是要学会用建筑语言在空间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表达。千万不要以为做一个坡屋顶,加几个明显的“符号”就是反映文化了,不应该把文化简单、僵化地贴在建筑上。设计要巧妙,体现一定的抽象思维。总之,要学会从无到有的布局,需要很好的控制能力和辩证思维。如果选择集中式体型,那么就要及时打破集中式体型的格局;相反,如果选择分散式体型,那么就要考虑及时收拢分散式体型。
二、建筑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的转换
通过文化建筑的设计训练,逐步走向设计语言表达的自由。避免对文化表达的理解停留在生硬的符号借用和简单嫁接上。运用几何手段,结合特定功能,叙述内心故事,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和理解。以珞珈书院设计题目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文化语言向空间语言的转换。
(一)意在笔先———探寻文化脉络
文化建筑首先是植根于文化的,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诗词、昆曲、园林等传统文化形式。因此,可先设想一个故事,借用中国古代诗词,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境界,体会场景的渲染和层次的递进。兼议文化主题的建筑设计教学例如,一位学生的设计取意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过诗句感受空间无限延伸,在尽头却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的意境。因此,采用了层层跌落的徽派民居式风格,并使用了中心扭转形式,从而在达到设想意境的同时,突出空间的主体地位和空间趣味的变化。
(二)山水入画———考虑场地环境
在确定了大致空间意趣后,场地环境成为影响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在此设计中地形位于野外,既有山有水,还高低错落,宜采用分散式布局。分散式布局使建筑有了不同方向延展的可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场地及周边景观,也使山水的美进入建筑之中,对于营造之前设想的场景而言,也更为自由,使空间的序列和意境的线索相统一。然后划分功能分区:综合的功能、相对舒展的地形、庭院布局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把建筑体量分开。例如,一位学生的设计理念是“寻涧见石”,在充分考虑了场地周边环境后,将山水的意象和建筑巧妙融合,以开放式布局将自由的体块与水体交错组合。建筑整体不仅有水流动的质感,体块的交错也营造了建筑内部清风飒爽的通风环境。
(三)渐入佳境———组织空间序列
确定大致意象和形态后,设计着重于通过推敲空间的组合序列来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构思里对流线的组织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悬念,讲究前后的递进和变化,用一种路径来串联和组织,将这种路径的转折变化融入庭院布局。例如,一位学生在“珞珈书院”中的设计理念是“曲径通幽”,在组织书院空间时采用了路径与深潭的层次递进,充分运用建筑空间组织的序列层次、虚实、转折等方法。一叠叠的院落在路径的引导下不断推进,主要空间、辅助空间以及交通部分都分置在不同的体块之中,分离却不分散,并且空间层次逐渐推进,能充分贴合“曲径通幽、余意不尽、婉转不断”的诗画意境。
(四)融会贯通———提取文化元素
舒尔茨曾指出:“整个文化既是以符号系统的发展作为基础,来保存并延续其经验的。”但文化元素的提取不仅仅是将其符号化,更多的是将其融入建筑的空间布局、肌理表皮以及材料工艺中。在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珞珈书院以及昙花林历史地段图书馆这三个题目中,有对空间组织和序列推进的思考,有对肌理和表皮营造的思考,也有对文化元素提取和融合的思考。在之后的主题式聚落更新题目中,新的创意主题、文化内涵与形体空间之间的转换达到了融会贯通。以学生作业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实现文化内涵和形体空间的转换。
1.“酒文化体验园”主题:“一壶山水,一壶青花”主题创意灵感来自对北溪村依山傍水的环境体验和对当地酒文化的感悟,力图在山水间营造一个黄酒文化体验村落。依据所在场地环境特点,让建筑处于山水之间,总平面采用“水样流动的布局”。建筑以“容器”青花瓷为母体,进行了意境、造型、材料等方面的建筑性解构,充分塑造和展示“青花韵味与质感的建筑风格”。
2.“文人风流栖居园”主题:顺风顺山顺水设计灵感来自对场地内向型空间特性的解读,场地四周被山和竹林包围,与传统意义上“隐居”的意境类似,以此营造现代文人的栖居场所。设计中顺应周围自然环境的原有肌理,促成了“流动”的态势,流动的风、水、山势造就了新的村落。总平面尊循地势等高线,沿场地所在溪流组织线状的巷道布局,形成多个半围合的单体空间,并采用“游走路径”,将村落隐匿于山林,营造文人独居场所。
3.“青年书法爱好者基地”主题:山水印原村落居民为书法家后裔,从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进行推演,旨在形成当代青年书法爱好者基地。创意灵感来自溪谷河床上的石头,造型独特、质地优良。因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后裔隐居于此,又产生了“印章”的联想,借鉴书法印章的章法组织总平面布局,将整个聚落的公共空间分为游走型、广场型、复合型、圃园型,为书法篆刻爱好者提供丰富的交流活动场所。
三、结语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拓展;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58-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下发,强调指出大学生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强调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就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一种载体和途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而主题不够突出、引导性不强的或者消极的校园文化则会减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内在品质的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因而研究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的提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不是单一的、杂乱无序的,而是多元的、有序的。关于校园文化的分类,理论界莫衷一是,最常见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类各自从一个侧面构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所谓物质文化,即是指保证高校日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环境,比如校舍、教室、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等后勤保障资源,以及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等。所谓制度文化即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生活娱乐方式等。所谓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二、校园文化载体探析
校园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载体作为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1)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文体活动设施等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设施。(2)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校史、校训、校徽、校歌及校庆活动。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3)校规校纪和组织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和机构建设是形成良好校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效保障。(4)学术文化活动。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及和谐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是一所大学发展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5)文体活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载体表现形式,又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能力,陶冶了情操。(6)信息网络系统也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近年来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拓宽了大学的信息来源渠道,也使新媒体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视野,并逐渐作为一个重要的阵地被不断地研究。
三、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和现状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走内涵拓展之路。内涵与外延本是逻辑中的一对术语,后被引申到教育界。高等教育的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在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20世纪90年代,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扩大高等教育投入,以增加师资力量、校舍和办学设施来促发展还是在保持原有教育资源不变的前提下,靠挖掘学校自身发展的潜能来扩大教育规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有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采取了内涵式发展路径,几乎所有高校都极力扩招,高等教育规模得到空前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拥挤的校舍和有限的师资,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为了谋求深远发展,很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以满足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际上进行的是外延式发展。如今,我国高校发展的规模已基本适应了社会发展速度的要求,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摆在教育者面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怎样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内涵发展此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注重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发展,但并不排斥必要的数量增加。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也只有进行内涵拓展,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更好地为高校培养人才发挥作用。而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载体的创新,在突破传统的基础上,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更长足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途径
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就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通过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来打造高等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为学生营造成长和成材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的内涵拓展也要依靠载体创新来体现,实现校园文化内涵拓展和载体创新的主要途径概括为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拓展、制度文化拓展和精神文化拓展。
1.物质文化拓展。大学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前沿阵地,也是人才培养最好的摇篮。许多年轻的高校或者名牌大学的新校区,由于历史原因或者经费不足,给学生提供的是基础层面的校园文化:整齐而有特色的校园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但是也仅止于此。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在此基础上有能体现前辈创业精神和大学发展轨迹的典型建筑、标志物,给人带来无限启迪、催人向上的雕塑等人文景观的保存和创建,对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配置多媒体、互联网系统、语音室、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等能够开阔学生视野、适应时展步伐的发展性设施。
2.制度文化拓展。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生活娱乐方式等。探索制度文化的内涵拓展问题,就是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充实完善好、贯彻落实好制度文化,使高校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管理的效率,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律能力。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历史积淀,能否适应学生的特点、能否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制度文化,力求适应新情况新问题,是一所高校能否时刻清醒冷静地稳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比如社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冲突如何解决的问题,弹性学制以及学分制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等。其次,制度文化怎样贯彻的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怎样坚持奖惩分明、张弛有度、一视同仁,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动机和客观条件入手,最客观有效地以制度文化为据解决问题,都是内涵拓展与载体创新需要研究的问题。
3.精神文化拓展。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精神文化包含观念型文化、智能型文化、素质型文化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依存、层层递进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树立一种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发展观念,才能使大学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观念型文化,比如校风、校训、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等对高校师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智能型文化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学校交流和学科竞赛活动的举办、学术讲座和科技创新的开展等。素质型文化则表现在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一、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持续增长,大多用于采购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保障,有效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但是,实验室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发展理念不清晰、发展目标不明确、资源购置重复浪费、协同合作意识淡薄、实验环境脏乱等,严重影响到实验室整体形象和师生认同感。文化建设的功能恰恰是解决精、气、神的问题,通过不断挖掘治学传统,培育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规律的实验室文化,树立科学严谨的实验室精神;破除陈旧制度,坚持合理制度,不断创新制度的措施、方法和条件,适应时展需求;优化环境建设,集中展示实验室的发展历程、文化底蕴、研究成果及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体现实验室特色,增强软实力的感召力,从而吸引汇聚社会多方资源,推动实验室跨越式发展。
二、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实验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延伸,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是实验室文化的灵魂,集中表现在实验室的治学理念、发展战略和价值观念,它是一种追求科学真理、崇尚学术、求真务实的文化;制度文化是实验室文化的保障,集中表现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它是约束和规范成员的行为准则;环境文化是实验室文化的气质,集中表现在工作环境、建筑风格和学术氛围,它是展现综合实力和物质形态的标志。
实验室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一,它具有延续性,实验室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通过几代人的坚持与发展,形成历史积淀,并不断影响着新成员的思想与行为;第二,它具有全面性,实验室文化是多维度的集合体,体现在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涵盖范围广泛;第三,它具有发展性,技术的革新必定会带来变化,实验室文化在保持传统和主流的基础上,要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丰富文化体系内容。
三、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明确建设理念和目标,形成实验室品牌与特色。
建设理念是主线,工作目标是方向,实验室只有按照既定思路建设和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方向混乱、人员分流、经费分散的现象,坚持发展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理念和目标,不能急功近利,为追求短期效应而改弦更张,导致工作没有积累和延续,更不能因人动而改变建设思路,导致发展方向不集中,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任何实验室建设都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整合资源,集中突破若干方向,形成品牌和特色。国家提出“双一流”发展战略,将大力推进实验室品牌与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2.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保障,是监督和约束成员行为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依据。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转并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当前,大部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内容陈旧、流于形式、不易操作,已无法适应工作需求,师生必然不会重视和遵循执行,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有效的制度完善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同时,规章制度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全面具体,方便师生理解和执行,最关键还是在于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不到位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奖惩激励机制是规章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有助于形成有章可循的工作氛围,奖励先进,惩戒违规,可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能促进实验室文化行为的养成。
3.重视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认同感。
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师生共聚研讨方案的最佳场合。知名实验室通常会拥有自己的形象标志和建筑风格,这是实验室文化精神的凝练和传承,能够带来强烈的文化熏陶。实验室走廊是文化建设宣传的主阵地,可从中展示科学家名人警句、实验室历史发展进程、大型仪器设备功能介绍、学生科创作品等内容,塑造良好形象。互联网平台是文化建设宣传的新渠道,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可以迅速传播实验室的文化特色,形成社会影响力。此外,统一规范的形象标识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培养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
4.营造创新氛围,鼓励改革和团结协作。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催生新思路与新成果。在初期,创新想法是不容易被接受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氛围,则很有可能会在质疑中退缩,因此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允许出现改革思维和自由探索,并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和保障,增强大胆创新的自信心;团队协作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个体发展时代已经过去,任何成就都是一系列研究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实施跨团队、跨校、跨国的合作机制,有助于碰撞产生学术观点,形成竞争合作的健康环境。
5.提高国际化交流水平,寻找差距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特点;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内容和依靠,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高校面对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对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和灵魂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培育和建设校园精神文化首先要充分了解其内涵,明确其特点,关键在于认识和发挥其功能。
一、对校园精神文化内涵的概括
在概括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之前,对校园文化的界定是必要的。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校园文化的阐述,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作为校园主体的师生及员工,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在长期教育学习实践过程中创造形成的,以校园精神为主题、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各种亚文化的总和。其内涵包括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三者是相互依存、三位一体、不可偏废的。物质环境文化是指学校的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管理制度、服务制度及其表现出来的价值规范。
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师生的道德、习惯、传统、人际关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集体舆论等;也有学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是主宰整个大学师生员工思想和心态的精神倾向,它集中体现在大学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集中反映大学师生员工的整体面貌。[1]等等。结合学者们的阐述,可以将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概括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表现在师生员工(包括校友)身上的群体心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其核心是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其主要内容和形式是高校的校风。首先校园精神文化的创造和实践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包括校友),核心内容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主要表现形式是校风,包括教风、学风和作风。其次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培育师生团结意识、凝聚校园合力,约束规范主体行为,塑造师生人格等功能。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的其他组成部分和其他组织的精神文化构成相比,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第一,继承性。校园精神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下来的历史积淀,如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和“爱国,进步,科学,民族”的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辽宁大学“明德精学,笃行志强”的校训,都体现了这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特点。
第二,时代性。校园精神文化特点不仅要表现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也要表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体现出高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自身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所以,校园精神文化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既批判继承又发展创新,既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又要应具有中国特色。
第三,独特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精神面貌和风格相比,高校的校风学风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高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文化和教育单位,与其他的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就是高校校园精神、办学理念、校风等方面的个性和独特性。所以,高校在内涵、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与企业、政府不同的独特风格。
第四,创新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首先,校园精神文化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其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校园精神文化必须构建创新氛围,以创新精神熏陶、召唤、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校园精神文化的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除了具有校园文化的一般功能,其功能还表现为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的一种载体,体现着校园主体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对高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是一种目标导向,即引导校园主体向着一定的目标奋斗,既包括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又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其次是价值导向,即使广大师生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并逐渐实现高校及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
第二,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一经全体师生认同和接受,能够产生一种向心的内聚力,可以促进师生团结,增强校园整体合力和凝聚力。这种合力力不仅可以把校园人的行为、感情、凝聚起来,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也能产生推动作用。
第三,激励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校园精神、校训、校歌、校友等表现的,通过这些载体所包含的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能够使校园广大师生不断进取,不懈拼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激励全体校园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进取。校友,特别是知名校友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引导、鼓舞和激励作用。
第四,规范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规范功能具体是指它对校园主体具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约束的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明确表达着学校所提倡的价值规范、道德规范,对师生的行为“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有着明确的提倡或约束。此外,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服务制度上,更是以条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制约和保障着全体师生及员工的行为。如学校的校长、导师负责制、学分制、考试制度、寝室管理制度等,都规范和约束着制度相对人的行为方式。(作者单位:1.辽宁大学学院;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母亲 关系 文化内涵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is the most unique feature of The Joy Luck Club. The thesis tries to analyse the profound symbolic meaning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emerged from the important role of mother in this novel.
Key words: mother; relationship; culture connotation
谭恩美的小说情感细腻,语言凄美动人,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巨大感染力。这一形象占据着其小说的情感中心。母亲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性和凝聚力也是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尤其是谭恩美小说中那些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中国母亲,她们虽然与已经美国化的女儿们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她们却是两种文化的参照系,是女儿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求助对象,因而最终为女儿们所理解、所接受。
一、母亲作为民族历史与记忆的中介
母亲是一种血亲的来源,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母亲可以用来比喻和象征一切养育自己的事物,如祖国、故乡、文化传统、土地、河流等等。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对母亲与土地的情感是同样深厚的,因为养育之恩是高于一切的。虽然那些在美国长大的第二代移民未必能够接受并遵循这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但当他们模糊了自我身份,体会到了历史失落感的时候,只有母亲可以解答他们的困惑,因为母亲是最了解他们的,是知道全部历史的权威。谭恩美将这一点在《喜福会》中明确地表现出来。当罗丝与丈夫的婚姻发生危机,想去心理医生那寻找解决内心矛盾的答案时,她的母亲许安梅告诉她说:“母亲是最好的,母亲知道你内心中的一切。”“心理医生只会让你糊里糊涂,让你黑蒙蒙的。”罗丝“回家以后,仔细考虑她说的话。她说的对”。1 吴精美在母亲死后重新思考她生命的意义时说:“她(母亲)是我唯一可以询问的人:唯一可以告诉我生命的意义,可以帮助我承担我的悲哀的人。”2
通过这种母女关系的描写,谭恩美在作品中凸显了与民族历史割裂的美国华裔后代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在的矛盾以及他们对于生活、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谭恩美把母亲的过去同女儿的现在并置在文本中,形成了既是时间上又是地域上的强烈的对话形式和张力关系。
总之,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华裔来说,丧失自己民族的历史会变得没有根基;而如果把自己民族的历史当做一种武器来与来与美国主流社会进行对抗也是一种错误。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并能像《喜福会》中的母亲们所希望的那样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二、母亲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
母亲形象占据着谭恩美小说的情感中心。这一形象是一个具有原型特征的老妪形象。她“体现了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民族的历史,具有她的群体的古老的智慧和言语能力”。3 这个形象在小说之外也许毫无意义可言,但由于作者创造了一定的形式并将该形式加诸于放大了得个人经历这上,这个形象便获得了独特的意义,因为她所代表的是故乡、祖国、根基,是孕育他们/她们的躯体和生命的源头。正如作者通过吴精美的口而意味深长地说:“我坐在麻将桌上我母亲过去坐的位置上---东方---那儿是事物开始的地方。”
《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似乎是一种自由与权威之间的斗争。母亲代表着权威,试图用自己的观念去塑造女儿,拒绝女儿的独立;女儿则象征着自由,竭力要否认母亲的权威,拜托母亲的影响。其实在这种表面象征之下,隐藏着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较量:母亲固守中国文化传统,希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来设计女儿们的未来,就是说,需要中国的性格与美国的环境相结合,她们希望女儿们依靠自己中国人的特点去抓住由美国环境提供的一切良好机遇,一旦女儿们不按照她们的期望去做出她们认为正确的选择时,她们就会非常生气;而女儿们则将中国性格和美国环境这两者弄得水火不容,她们更希望的是寻求自身的自由,完全赞成美国房市而摒弃另一种方式。但女儿长大后,更希望能够缓和一下母女之间的矛盾,母亲的影响已经深深地在每个女儿的心头搭上了烙印,成了她们血液里的一部分,是她们永远也摆脱不了的。
三、 结语
在这部小说中,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理解和接受母亲包容了带有屈辱与苦难的过去。这也许就是谭恩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所表现的深邃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9. p. 210; 221; 26; 289; 32.
2.Orville Schell, “The Joy Luck Club.”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19 March 19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