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休闲渔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全球范围内都迎来了世界性的生态文明社会和休闲度假时代,海岛休闲度假越来越受青睐。休闲渔业之旅可以让饱受压力的“城里人”在逃离都市之余,将会与大海无限亲近,放松紧绷的神经,为头脑身心充电。另外,各级地方政府扶持发展观光休闲政策,各大旅游企业都愿意投入,积极利用当地渔村文化产业推展休闲渔业的相关活动。各种休闲旅游产品不断推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以及祈福祝愿仪式等文化活动,让海岛休闲渔业旅游更加热闹非常。哈大高铁连接东北腹地,高速路开口通往海岛使得交通更加便捷,从而带动沿线客源市场,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但是,总体来看离岛交通依然不便,这增加了游客旅游的成本,也间接影响游客在当地的消费能力。当地居民生态保护观念薄弱,使得海洋资源遭受破坏。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海珍品增养殖规模已经达到极限,一些海洋生态问题也显现出来,一条龙的旅游模式急需发展,更需要优化。利用SWOT 分析,可以了解影响獐子岛地区内在之优势、劣势,以及外在环境之机会、威胁,并根据獐子岛的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及休闲渔业发展潜力等,确定未来海岛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方向。
如何发展海岛的休闲渔业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是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体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渔业新的增长点。海南在发展休闲渔业方面具有众多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引导;同样,处在起步阶段的海南休闲渔业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海南必须认清形势,由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规范地发展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和精神的)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休闲渔业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家风俗,给宾客一种全新的体验。游客通过与渔民合作,体验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鲜鱼等乐趣。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形成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和热带旅游度假胜地,休闲渔业发展空间广阔,必须在全面分析评估相关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上,制订相应对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一、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1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休闲渔业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70-80年代,在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开始盛行、发达。目前,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休闲渔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产值是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520万16岁以上的钓客,在休闲渔业上花费达378亿美元。1996年,经济学家对美国休闲渔业协会(asa)作了一次调查,推断美国每年休闲人口的消费产生的影响。调查显示,休闲渔业对全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1084亿美元,为全国各地提供了120万个工作机会,占美国各部门总劳动力供给量的1%以上。休闲渔业创造了总计377亿美元的总消费,增加了24亿美元的州政府税收,约占全年州政府税收的1%。为联邦政府贡献了31亿美元的税收。约占联邦农业税收的1/3。
日本休闲渔业也很发达,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沿岸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日本通过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建造人工渔场,大力发展栽培渔业和“鱼类牧场”,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渔村渔港环境,发展休闲渔业。1993年日本游钓人数已达37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其中利用导游进行游钓的达111万人。从事游钓导游业者2.4万名。其中的90%是与渔业有关的兼业人员。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在近十年兴起,据2003年澳大利亚所做的全国休闲渔业和本土渔业的调查,参加垂钓活动的游钓者越来越多,花在钓鱼活动中的费用达1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一系列有关休闲渔业的专项经济研究,为促进和规范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
2 我国体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内陆水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不含海洋)的1.8%。其中主要江、河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39%;湖泊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2.2%;全国建成的水库8.5万多座,总面积200.5万平方米。我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东部及南部大陆海岸线长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约14200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辽阔;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优良港湾,成为鱼类繁殖、生长的优良场所,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为734.2万平方公里,最适于发展休闲渔业。沿海潮间带滩涂面积达1878.3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700多种,其中常见具有重要渔业价值的经济鱼类有50多种,海洋鱼类169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多种。其中有许多最适合垂钓的肉食性鱼类,还有多种藻类及其它海底栖生物。
我国台湾地区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成功地使传统渔业转型。近十多年来由于台湾近海资源逐渐衰退,远洋渔业也日益受排挤,加上船员劳力不足价格高,使渔业发展面临各种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台湾在沿海港口渔区大力兴办休闲渔业。从1998年起,台湾渔业局在基隆梧栖等6个渔港加大休闲设施投资,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促进渔民走向多元化经营。这种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渔港渔区,帮助了“已近黄昏”的台湾沿岸和近海渔业“起死回生”,被称为“建设现代化渔村和增强渔业活动的改革”,使传统渔业成功转型。
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休闲渔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各地起步时间不同,但大都以渔民和小集体自发投资建设为主。虽然休闲渔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业部渔业局在2000年做出了“关于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部署,“与渔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要大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鼓励、引导发展休闲渔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渔业资源增殖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不少省市地区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正在将休闲渔业发展纳入到政府工作中,这无疑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混乱,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投入资金匮乏,设施不配套,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休闲渔业的良性发展,急需制定相应规划,培育市场和引导、扶持和规范产业发展。
二、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
1 优势(strengths)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海南1988年建省,授权管辖南海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共有岛、洲、礁、沙和滩600多个;全省海岸线总长192s公里,位居全国第二。海南岛本岛近海有渔业资源6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40多种,西、南、中沙海域有鱼类1000多种,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80多种。滩涂和水深20米以内浅海,总面积5568平方公里。海南海洋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海洋生物质量总体保持健康水平,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各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能够满足其功能区要求,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状况优良。
海南渔业作为主要海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渔业已形成捕捞、养殖、加工及渔业服务业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总产值快速增长,渔业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逐年增长,水产品加工出口强劲增长。2007年海洋渔业总产量将近180万吨。在册登记的渔船1.5万多艘,渔民总数近10万人。渔业发展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服务设施及专业人员,已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与渔业相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配套的产业和服务不断发展完善,休闲渔业发展的环境已初步形成。
2 劣势(weakness)
海南的休闲渔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是一项新兴产业,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和政策支持。海南休闲渔业基本上是从渔民、渔村起步,从业者大多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同时又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开发的后续力量不足。海南还缺乏有影响力的休闲渔业项目,比如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钓鱼比赛等,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还有待开发,形成品牌优势。再者,海岸带开发过度和珊瑚生态破坏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呈退化趋势,影响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休闲渔业多分布在城郊或渔村,交通条件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游玩项目是渔民个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且呈分散布局,没有形成较有影响的休闲渔业中心区。目前仅在三亚和海口形成区域性的休闲渔业经营场所,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和竞争力。另外,用于经营的休闲渔船大多是用旧木质渔船改建而成,船只小、航速慢、安全性差。虽然有少量的游轮和游艇从事休闲渔业,市场化的运作还未成熟,配套的娱乐设施不多和项目开发程度较低,还未形成稳定的市场和客源。
3 机遇(opportunity)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目前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大背景中,有法定假日114天,休闲产业、旅游经济的社会支持条件系统正在建立。国外旅游行业调查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其国内旅游将会得到较大发展。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达到了1000美元,这预示着我国国内旅游已开始进入较大发展时期,为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市场。
近几年海南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吸引了国际高端游客,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迅猛。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4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万人次,增长22.1%;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增长21.2%。在海外游客中,俄罗斯、日本和韩国游客增长迅速,以英国为主的北欧旅游正在拓展,而这些海外游客主体都来自海洋休闲渔业发达国家,有着强劲的休闲渔业需求和消费潜力,将为海南发展休闲渔业提供强大动力和稳定客源。
2005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出台《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努力挖掘休闲渔业文化,丰富休闲渔业内容,积极探索与旅游公司的合作,组建休闲渔业船队,大力发展西、中、南沙群岛潜、刺、钓、围等休闲渔业。积极开发南海岛礁区观赏鱼资源,捕捞并养殖观赏鱼,培育观赏鱼市场,发展观赏鱼零售产业。”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政府正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使“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其中,特别强调要突出热带海岛蓝色生态和绿色生态旅游的特色,开发海洋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和《计划》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必将促进休闲渔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4 挑战(threats)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传统渔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实施和北部湾划界后,大量渔民转产和渔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虽然休闲渔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部分上岸渔民的再就业问题,但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也存在盲目发展、一哄而上的情况,使得休闲渔业市场缺乏条理,整体质量不高,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从国内休闲渔业发展来看,海南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统计资料,以观光、垂钓、赶海、品鲜、购物和体验渔家风情等以玩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2007年为山东渔民增收3亿多元,为10万多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到2010年,山东全省拟建成休闲渔业基地8000处,其中达到《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基地100处,全省休闲渔业增加值争取达到60亿元,约占全省渔业增加值的6%。2003年4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省海事局联合下发了《广东省休闲渔业试点暂行办法》,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此外,辽宁、北京、河北、浙江和福建等省市结合自身特点,大力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三、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
1 尽快出台《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支持和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
依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尽快制订出台《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这样,可明确休闲渔业主管部门,制定严格可行的休闲渔业管理规范,从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扶持建立民间休闲渔业协会,通过从业者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还可由政府和民间共同举办国际性和全国性的休闲垂钓赛事,提高海南的知名度,带动休闲渔业的发展。
2 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
体闲渔业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发展初期必须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吸纳转产渔民就业,解决转产渔民的民生问题。另外,一些发达国家休闲渔业都由高等院校提供智力支持,如美国政府设有庞大的管理和科研机构从事对鱼类资源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并对休闲渔业的管理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这些工作主要由专业性的大学及有关咨询机构进行。因此,还要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长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休闲农业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良性互动,增加农业单位面积的多功能产出,推动城乡融合、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模式、特点及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休闲农业旅游;现状;模式;对策;荆门市
休闲农业旅游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景观和农业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娱乐、求知、体验农事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休闲农业旅游经济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以当地自然、文史资源,以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综合经营的一种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1]。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可以有效吸引资金、技术、人才、设施等要素流向农村,增加就业容量,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全面了解荆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推动荆门“中国农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现状
1.1休闲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随着现代农业强市和生态旅游强市战略的推进,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呈现加快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旅游点1219家,现代农业科技园4个,休闲农庄63个,农业观光采摘园34个,农家乐1112家,各类从业人员1.9万人。其中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四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综合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从业农民人均收入15289元,高出所在地农民人均收入的34%。此外,“沙洋万亩油菜花海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品牌;“彭墩乡村世界”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荷花景观)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荆门市还被亚太旅游协会增设为“荆门中国农谷乡村旅游观察点”。
1.2各地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热情高,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休闲农业旅游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是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资源为生产载体,将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方式。春季,荆门市比较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是沙洋油菜花和屈家岭桃花旅游观光活动;初夏,有漳河新区的“双井”西瓜节和屈家岭赏鹿养生旅游;秋季,有“漳河柑橘”、“昕泰葡萄”采摘体验;冬季,京山的温泉养生、“盛老汉庄园”品龟、茶花观赏、彭墩大棚草莓采摘等均是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的优选观光项目。
1.3依托相关要素的景观带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荆门市旅游观光道路为网络,打造了东、南、西三片区的乡村旅游观光带。一是以农谷大道及其沿线景区为支撑,打造了连接京山、钟祥、屈家岭三地的“农谷景观带”,主要以“桃花节”、“紫薇花节”、“茶花节”为主题,是结合了花卉观赏、农耕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康体养生等多功能的旅游风景走廊;二是城郊乡村旅游观光带,依托漳河大道连接彭墩乡村世界、漳河农业生态园、昕泰采摘园、双福生态产业园等园区,重点打造集生态、科教、文化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三是建设了乡村旅游“油菜花节”景观带,依托荆沙线、五洋公路,重点打造观光休闲、农耕旅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观光线路。随着休闲农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带,与旅游产业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休闲农业格局初步显现。
1.4休闲农业旅游规划逐步完善2009年屈家岭管理区聘请华中科技大学编写了《屈家岭管理区(五三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该规划首次提出要将屈家岭打造成“中国农谷-生态屈家岭”,并成为中国知名的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和生态康疗保健旅游度假胜地。2010年荆门市政府和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联合编撰的《荆门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15年)》也提出“支持彭墩村建设城乡多功能休闲农业度假区,屈家岭管理区重点建设太子山林场至农谷核心区休闲农业观光带、美好人间植物科技园”等理念。2014年荆门市旅游局组织专家编写了《荆门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5》,分别从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农耕文化体验旅游集聚区,环城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带,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集聚带,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带等方面对荆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进行了规划描述,拟在今后若干年内把荆门市建设成国家乡村公园,成为我国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区。
2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模式主要包括城市郊区型、依托景区型、产业主导型和农民自发型4种。城市郊区型就是在城市边缘地区,通过挖掘、开发自身的农业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休闲。典型代表有开发“农家乐”已经初具规模的东宝区金泉村,钟祥市彭墩村,京山县汤堰村、高岭村等。依托景区型就是结合景区,依靠现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的客源来发展,以服务景区为主要功能。典型代表有依附明显陵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钟祥市皇城村、客店镇赵泉河村;依托大洪山景区绿林镇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双桥村以及“百果园”等。产业主导型就是依托自身农业产业发展旅游,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的劳动生活转化成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典型代表有钟祥中华葛文化风情园、沙洋油菜博物馆、漳河新区昕泰休闲采摘园、东宝石莲蜜蜂博物馆等。农民自发型主要是农民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与资源,自主打造的一些休闲旅游项目。典型代表有石龙“小狗抓鸡”、绿林“百果园”;漳河新区刘伟“西瓜节”、“京和葡萄”采摘;虎爪山茶花游,漳河柑橘采摘等。
3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的特点
3.1“农家乐”是主要的旅游产品“品农家菜,享农家乐”是最主要的休闲观光方式。荆门市的“农家乐”旅游个体业主有900多家,占全市休闲农业业主总数的89%。“农家乐”主要集中分布在荆门市城郊以及所属县(市、区)的部分城郊结合部,还有部分“农家乐”分布于风景名胜景区周边,在为业主带来良好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景区的服务功能。
3.2集观赏、采摘与体验等多重价值的景点更具吸引力从2013年的旅游统计数据来看,屈家岭的万亩桃花观光园、荆门沙洋油菜花海与油菜博物馆、彭敦蔬菜采摘园、中华葛文化风情园、掇刀蓝莓采摘园、漳河昕泰休闲采摘园、漳河生态示范园、十里花卉长廊等休闲旅游农业各具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光客前往。
3.3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是主要经营主体2013年荆门市11家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资产总额达9亿元,占全市休闲农业旅游资产总额的38.0%;经营面积8666.67hm2,占全市经营面积的68.0%;从业人员4520人,占全市休闲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25.0%;营业收入约5亿元,约占休闲农业旅游总营业收入的26.0%;上交税金1993万元,约占休闲农业旅游总上交税金的47.0%;净利润1.58亿元,占总数的45.1%。
3.4休闲农业旅游助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2013年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带来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约19亿元,占休闲农业旅游总营业收入的64%;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也达到3亿元以上,带动农户1.6万户。2014年全市休闲农业从业农民人均收入15289元,高出所在地农民人均收入的34%。荆门油菜花旅游节自开办以来,沙洋县牵手国家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创建中国油菜博物馆,不仅在产学研上成绩斐然,而且在文化旅游方面注入了活力和商机。每年油菜花盛开时,游客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沙洋田间赏油菜花海,逛油菜博物馆,品油菜宴,体验趣味农事;赏花、看景、拍照、消费,熙熙攘攘的观光客引爆了沙洋的休闲农业旅游。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周边从事“农家乐”的村民每年3月份仅油菜花期招待游客的餐饮收入就在2万元以上。荆门农谷核心区-屈家岭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黄桃,近年来依托桃花旅游,桃农人均年纯收入均在4.5万元以上。“中国农谷”桃花节的举办将“农谷黄桃”的休闲观光、采摘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延伸,使屈家岭地区成为湖北省境内种植黄桃面积最大、产业化经营程度最高的区域。
4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荆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仍属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旅游功能还需拓展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主、行、游、购、娱六大要素[2]。荆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主要以农家乐、观光园和采摘园为主,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但旅游产品集聚程度不高,功能单一,设施单一;旅游内容单调,文化含量低,吸引力不强;产品重复性高、专业化和多样水平低;重游率低,过夜率低,难以满足游客日趋个性化消费的需求[3]。住宿、娱乐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产品收入所占比重很少,接待档次和服务质量也偏低。且客源主要面向荆门市市民,未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吸引物。
4.2农民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来看,农民应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体,但由于资金、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目前的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主要是一些拥有一定资本实力的社会人,农民的收益有边缘化的趋势。
4.3产业链条不长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内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景点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人员,除少数管理人员外,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缺乏旅游业管理知识和经验,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4.4遍地开花,缺乏品牌景点和成熟线路荆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一般均以散客短线自助游和长线自驾游为主,只有位于荆门城区附近的少数采摘观光园区因为有公交车抵达可以方便游客前往,绝大多数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均面临着游客要来时交通工具受限制,住宿设施、公共厕所、停车场所简陋,县、区之间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没有专门的旅游线路串联等窘态。
4.5文化传承与创意设计的结合还有待加强休闲农业要想赢得更多顾客,需要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轻松,让自然变得可亲,让一切吸引元素变成可以销售的产品。虽然荆门市境内有可追溯近5000年历史的屈家岭稻作文化遗址,有郭店楚简等颇具世界影响力的出土文物,但在利用这些历史和文化元素改造并宣传休闲农业旅游产业方面,还没有看到有任何激动人心的旅游特产面世。
4.6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荆门市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如上清茶、屈家岭黄桃罐头、德源石碾米、鹿血酒、景颐白蚁酒等与其他地方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农副产品,在作为旅游产品营销和作为地方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如何培训农民,让他们从第一产业的生产者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服务者,提升其利用乡村旅游来提高收入的能力;如何对农村“空巢化”后空出的房子加以改造,作为家庭旅馆来接待游客等方面都有待研发。
5荆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1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性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1元的旅游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商业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休闲农业旅游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1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据统计,沙洋第七届油菜花旅游节,接待游客已从首届节会的5万人次增加至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0.48亿元提高到6.38亿元,农家乐经营户由45家发展至136家,户均增收2.5万元。荆门是农业大市,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途径,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新领域的突破口。
5.2加大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力度休闲农业旅游是顺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产物,仅靠分散的农户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与项目[4],在财力上给予扶持,在土地租用及税收上给予优惠,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投资企业积极参与。发达国家对农业旅游区建设均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韩国农业观光旅游区所有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缆等均由政府出资建设,同时银行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匈牙利设立农业旅游业专项基金,对经营旅游住宿农户给予修缮和扩建房屋补贴。要做好相关规划,并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5],除了要考虑将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为旅游资源和利用观光旅游带动农民增收外,还应将农村地区对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的渴望与城市居民萌发的回归自然的新型休闲需求及生态价值观联系在一起[6];要与荆门的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结合。
5.3集聚发展,扩大建设规模各地要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在现有基础上开拓创新农业主题公园等新型旅游模式,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发展[7]。积极支持农民以庭前屋后等资源为载体发展农家乐,鼓励发展农家乐聚集村。引导在适宜区域发展以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适宜度假体验的休闲农庄。结合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建设具有科普、教育、示范功能的休闲农园。财政优先支持农业旅游开发区的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资助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衍生的、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旅游区域开发,并给予财政资金和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发挥好政府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此外,还应该把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当地农业发展目标考核的内容,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5.4加快推进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建设休闲农业旅游是整个休闲游乐市场中的一种产品型态,具有较大的竞争性和替代性。产品的差异性越小,替代性越强。当一定区域内农业旅游产业“普遍”发展起来时,农业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化就成为了产品“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乡土性”越足,越能吸引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城市居民,与城市的差别越大,对城市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就越强[8]。完美的生态环境是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及其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生物的共生也是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观光资源。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是有形物体与无形服务的综合,品牌的营销对本地休闲农业旅游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各级相关部门和农户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休闲农业产品推介宣传活动,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形象的策划与包装,整合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景点的旅游观光线路,推出专线旅游观光车,做大做响荆门市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黄爱青,王海滨.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10X):45-47.
[2]渠慎涛.关于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丛刊,2007(5):40-42.
[3]雷鸣.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9(2):93-94.
[4]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79-83.
[5]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J].旅游学刊,1997(5):40-42.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于是以健康、休闲、时尚为特征的休闲体育,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首选目标。本文将以休闲体育为切入点,分析休闲体育对社会体育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并指出休闲体育是经济与体育一体化的产物,休闲体育经济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对休闲体育的经济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体育产业 社会价值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随着发生变化,随之产生的休闲体育产业也空前繁荣。休闲体育产业的各种效应充分体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休闲体育产业的效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界定
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
二、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
(一)体育场馆设备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不足
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设备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公园、学校、新建街道、修复体育场馆时新增添了许多新器材和设备,这在客观上为广大群众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在体育自己的投入和运动场馆器械的建设方面,距离广大群众休闲锻炼实际需要以及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还存在差距。
(二)休闲体育盈利组织机构大幅度增加
休闲体育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一类,是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为大众的休闲体育参与提供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服务也许会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1世纪初,我国休闲体育营利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以及娱乐活动等。
(三)休闲体育经营人才缺乏
体育是一项生产性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体育服务将会进入市场流通领域而才、转为商品,其运行和经营都依商品流通规律来进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在休闲体育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经营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三、休闲体育产品的供需分析
(一)休闲体育产品的需求弹性分析
休闲体育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休闲体育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对于不同档次的休闲体育产品,需求弹性存在差异。通常高档休闲体育产品比中档休闲体育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如高档健身俱乐部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化幅度比中档俱乐部小,中档健身俱乐部的价格接近普遍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因此其价格的变化带来需求量的增减幅度通常比较大。
(二)休闲体育产品的供给弹性分析
休闲体育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供给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其中,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1。劳动力是指休闲体育产品的生产者,如健美运动、游泳运动中的教练等。他们已经掌握特殊的知识,拥有专门的技术技能,其供给的形成周期普遍较长。因此其供给弹性普遍较小,短期内当这些专有劳动力的价格上涨后,其供给量不能马上随之调整。
四、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休闲体育可以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最终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而人们的素质提高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也依赖于对休闲时间的利用。
(二)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过我国就业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在第三产业中名列前茅。2004年我国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421.5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0.5%。
(三)休闲体育有利于扩大内需
休闲体育活动的本质上是一个消费的过程,而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过剩经济”的出现,发展休闲体育,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就更为必要。
(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休闲体育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发展休闲体育,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随着休闲体育的发展,休闲体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已初现端倪。据专家估计,休闲体育逐渐形成了人们1/3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决定了1/3的生活资料分配,也形成了1/3的产业倾斜。
五、结论
(一)休闲体育的发展趋势与规模受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因此可以从休闲体育产生和发展,及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休闲娱乐中发挥的作用来透析社会的进步程度,发现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休闲已经大踏步地走进中国民众之中,全民健身设施发展迅速,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萧山;洗浴业;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休闲产业是一个含义广泛的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必然会向休闲领域延伸。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理论和经验都表明,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标志着老百姓生活进入宽裕小康。突破3000美元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将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超过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将发展为主导产业并呈现持续上升的增长趋势,休闲洗浴业就是一个应运而生的行业。根据萧山统计年鉴,2008年底,萧山人均GDP已经突破人均GDP为11907美元,开始了向更高水平小康发展。因而,未来的萧山将是发展的萧山、创业的萧山、更是休闲的萧山。
休闲洗浴、休闲足浴在萧山从陌生、好奇到熟悉再到大众化消费,得到快速发展,已是为人所喜欢的休闲方式。洗浴服务业是以综合洗浴、足浴、SPA水疗、娱乐休闲场所为主的服务业形态,是目前萧山服务业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尤其是足浴业,更加展现了蒸蒸日上的态势,为萧山经济发展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萧山洗浴业的现状透视
(一)萧山洗浴业的发展态势
萧山洗浴业起步于1995年,与全国几乎同步,主要有综合洗浴、桑拿浴、足浴等。萧山洗浴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企业,如海阔天空休闲浴场、良子足浴健康中心、金手指推拿足浴中心、碧中海浴业有限公司、佳优子足浴等,而且经营项目更加丰富,除传统的搓澡、足疗、修脚、按摩、美容美发项目外,又添加了餐饮、健身、文艺演出、住宿等诸多功能,使洗浴业这一综合服务形态更具市场拓展力和竞争力。据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底,杭州萧山区洗浴业有近1000家(还不包括酒店里的小型桑拿浴),洗浴业年营业额超亿元人民币,约占本区休闲服务业的六分之一,直接从业人员数万人,消费者更是庞大不可计数,洗浴业在服务业中的消费比例已远远超过宾馆酒店,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二)萧山洗浴业的现有经营模式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企业经营往往不只采取一种模式,在不同经营时期、不同经营环境都会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总会有一种模式是起主导作用的,称之为主导模式。萧山洗浴业的主导模式有:
1、综合洗浴模式的专业浴场。以这种模式经营的企业经营内容包括洗澡、足浴、推拿等专业洗浴业务,为消费者休息、娱乐、商务洽谈场所;也有与美容美发休闲健身兼营的综合洗浴模式,这种经营单位经营业务较多,规模有大有小。如萧山碧中海大浴场占地万余平方米,交通便利,拥有大型复式停车场及各种高档设施设备,以星级国际酒店的标准配置,集商务活动、信息交流、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品酒美食、澡身浴德为一体的服务。
2、专业经营足浴业务。目前,萧山专营足浴的企业有数百家,年营业额数千万,发展快速。以这种模式经营的企业经营内容专一,规模大小不一,往往以泡脚洗脚修脚、脚部腿部按摩等业务内容,一般价格在数十元,多则上百元;以个体经营或连锁加盟经营为主,如金手指推拿足浴中心、萧山良子足浴等。
3、高级宾馆兼营洗浴业。以这种模式经营的一般以星级的高档宾馆酒店为主,服务对象大多是住店客人,经营者在酒店设有宾馆现代化康体设施,设有桑拿中心、健身房、足浴中心,可满足顾客娱乐、健身、休闲的不同需求。如萧山宾馆、萧山国际酒店等都有相应的经营业务。
4、小型洗浴室。这类经营单位主要建设在居民居住区或村镇及农村地方,主要消费对象是由于冬天天冷家中洗浴设施不完善或没有洗浴设施的居民,或没有固定住所的外来人员。经营者往往是个体经营者、季节性经营。这类经营单位设施简陋、管理较乱、安全性较差,但确实为部分居民解决了冬天洗澡难的问题,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性,这类经营业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休闲服务内容。
二、萧山洗浴业的问题剖析
萧山洗浴企业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这些企业也存在着行业自身特点所带来的各种困难。
(一)行业发展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认知
由于休闲洗浴行业在发展的初期,确实有些企业很不规范,甚至以不合法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的竞争,导致社会上对这个行业产生极大的偏见,甚至有一些人把洗浴等同于。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洗浴业的认可程度不同,年轻的消费者认可程度较高,中老年朋友认可程度较低;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认可程度也不一样。
(二)企业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
洗浴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经营者文化素养不高,据初布调查,萧山专业洗浴企业老板70%来自外地,65%以上的经营者不到高中文凭。企业由于管理能力较差,经营混乱,存在许多隐患,如锅炉管理和保养不善,易导致人身安全问题,足浴企业的洗脚液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问题,如卫生制度也没有上墙,洗浴中心卫生状况不理想问题,服务人员的技能不过硬,用具消毒不到位等,顾客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洗浴行业的发展。
(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
洗浴企业大多以按摩、足疗和搓澡为主,从业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者,自身文化层次较低。由于行业不够成熟,缺少专门的培训教育机构和师资力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缺乏良好途径,加上部分企业的经营者思想上不重视员工培训,为了节约成本,以为靠自己经验就能摸索出来,使得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导致企业很难快速成长。
(四)水和天然气等资源的限制
洗浴业是一个高耗水的行业,这与政府、媒体呼吁的低碳经济生活观发生了冲突。从2009年初以来各地水价纷纷大幅度上涨、天然气和煤价格也在上涨,大大增加了洗浴行业的经营成本,所有这些资源的限制都成了牵制萧山洗浴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提升萧山洗浴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主动倡导休闲理念,转变洗浴消费意识
洗浴产品本身是一种心理性、体验性的健康产品,目标消费者一般比较懂得享受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满足已成为洗浴产品的核心。所以,很多高档的洗浴中心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简单的洗浴服务,更要努力营造一种休闲氛围。
洗浴企业与行业协会可以搭建一些平台来倡导消费者进行合理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休闲洗浴消费,积极倡导健康的休闲理念,对消费者进行休闲教育,用健康休闲活动去引导消费者积极的休闲消费,以休闲来提升生活质量。洗浴企业应该自律,遵纪守法,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按行业标准经营,从业人员持技能证上岗,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参加健康检查等。只要企业修炼好内功,提供优质服务,让消费者打消顾虑、放心消费,才能提高消费者的认可程度。
(二)打造企业品牌,走规范现代化管理之路,提高洗浴业层次和吸引力
企业要走出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的难题,必须走品牌经营、规范管理之路。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洗浴企业的品牌需要精心设计和培养,它的良好发展,有利于企业增强自信,以其自身特有的形象对外扩大知名度,对同行起到模范、带头、感染的重要作用,从而扩大洗浴市场份额。例如,杭州佳优子是一家从事专业足浴的全国连锁企业。该企业成功导入CIS策划,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秉承着“更佳、更优、更专业”的企业口号,肩负着“服务顾客,发展企业,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使命,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信誉最好的专业足浴连锁企业之一。
(三)经营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洗浴业从单一的、浅层次的洗澡消费逐步向多元化的、高层次的休闲消费发展。洗浴业要承载商务活动、信息交流、休闲娱乐、康体养生、品酒美食、澡身浴德为一体的服务,提供具有各种特色的休闲洗浴服务特色的产品,满足和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洗浴业的产业链可以延伸很长,包括餐饮、住宿、体育、健身、娱乐、商务会谈、文艺演出、住宿等诸多功能等,使洗浴业这一综合服务形态更具市场拓展力和竞争力。
(四)连锁经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规避恶性竞争的必然趋势
洗浴业之间的竞争在经历了价格战、质量战和品牌战之后,市场呼唤行业标准出现,连锁经营成为中小型洗浴企业避免恶性竞争的发展趋势。通过加盟品牌经营店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如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等,从而减少竞争,节约经营费用,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能力。萧山洗浴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企业,有全国品牌加盟店、当地知名品牌的如碧海蓝天洗浴休闲中心、良子足浴等,这些品牌从经营规范上,经营特色上,从业人员素质上各方面都具有较强竞争力。
另外,企业需加强管理,改变经营理念,加大力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健全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依托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洗浴服务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创造休闲消费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随着萧山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萧山休闲洗浴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好萧山休闲洗浴产业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洗浴业是一个“一对一”服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空间很大,为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问题,解决地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安置残疾人员就业问题,间接解决特困群体的生活问题都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关海.杭州市成立足浴行业协会[J].双足与保健,2005(4).
2、李琳.沐浴、足浴业都有了标准[J].大众标准化,2008(6).
关键词: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分析;建议
1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概述
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以生态休闲观光园为依托,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和园林景观,以体验生活与观光休闲相结合,将园林艺术、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形成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形成具有园林景观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它主要向社会提供各具特色的风情感受、观光度假、科普教育、体育锻炼、生活体验、林农产品,以达到消除疲劳,营造美好心境的目的。
1.1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多,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这是休闲观光林业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同时,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发展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城在林中、道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园在画中、绿在心中”的意境,使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场所。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美国家庭收入的1/8,用于生态的游憩,每年总花费约3000亿美元,参加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人次突破20亿人。因此,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1.2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瑞安各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加大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力度,涌现出了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据调查统计,2012年度瑞安已有健身型生态休闲主题公园10多个,特色经营型休闲观光园(特色村)29个,农家乐形式休闲观光园经营户110家,直接从业人员2300多人,年接待量超过213.7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估计超1.2亿元,全年总投入1.7亿元。2013年瑞安的雅林现代农业园入选温州市十大最美农庄,福泉农家入选温州市十大最美客栈。湖岭镇东坑村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雅林农业生态园、富豪绿化生态观光园、集云富景农业观光生态园等3家评为省级旅游特色经营户。同时,在2013年10月份世界温州人大会上,就有瑞安市神州观光休闲园等3个政府招商项目,投资额6亿多元。[1]
2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状况分析
2.1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特点分析
2.1.1资源依托特色化
各地在开发生态休闲观光项目时,依托于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和淳朴自然风光,挖掘当地的生态、人文、民俗、历史内涵,涌现出诸如湖岭新滩、永安山溪等休闲度假型,高楼杨梅园、陶山金潮港观光果园等果园观光型,马屿石湖等农家体验型,寨寮溪、桐溪等特色旅游餐饮型,万松山、大罗山等体育休闲型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观光场地[2]。
2.1.2组建方式多样化
一是农民自发型。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个别农民敏锐地把握市场机遇,在景区景点周围和城乡结合部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开设餐饮、游泳、休憩、住宿等项目,或是开展登山、锻炼等体育活动。二是政府驱动型。各地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引导农民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涌现了一批由政府带动的生态休闲专业村。如芳庄乡直坑村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合作互助型。一些地方农民自发组建了互助合作组织或公司企业,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组织协调、策划指导、规范管理、培训教育和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如湖岭新滩生态休闲旅游点通过成立新滩旅游有限公司来运作。
2.1.3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是政府财政投入。这类牵涉投入较大,公益性强的特点。如瑞安万松山、高楼绿道、桐溪等大型的生态休闲场所。二是农民合股投入。实行共同、合作经营,一般经营规模和投资金额较大。如马屿石湖神洲休闲点、湖岭新滩生态休闲点等规模较大的,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村集体参股投入。把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资源折算成股份,参股休闲场地的经营,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如芳庄乡直坑村以溪寨飞流,村集体就占到1/3的股份。四是吸纳社会投入。一些工商企业主看到较好地发展前景,以参股等形式,涉足生态休闲观光园的建设与经营。
2.1.4经营效益显著化
生态休闲观光林业是一种集三大效益为一身的新兴产业,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它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灵活、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可观等特点,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休闲观光林业项目更是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2.2瑞安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主要类型模式分析
(1)健身型休闲观光模式。以健身、休憩、观光的方式,享受生态乐趣。如万松山休闲公园、大罗山生态园、高楼绿道休闲度假区等。
(2)采摘型休闲观光模式。如华星农场休闲园、金潮港观光园、上泽村杨梅观光园等,以亲身体验果园采摘等乐趣。
(3)农家乐型休闲观光模式。如瑞安市巾仙溪农家乐旅游有限公司、瑞安市神州农家乐园、湖岭镇新滩农家乐休闲旅游有限公司等。
(4)度假型休闲观光模式。构建人们回归自然、度假、避暑、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如河岙绿谷休闲养生园、桐溪户外野营基地。
(5)民俗文化型休闲观光模式。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风俗。如中国木活字文化印刷村――平阳坑镇东源村、高楼上泽村、湖岭永安均路村等。
(6)体验型休闲观光模式。如门溪、双溪寨、巾仙溪。游客可体验漂流、垂钓、撑木伐等等。
2.3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的分区建设内容分析
观光林业项目建设内容一般有:生态林区、水果采摘园、园林花卉、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骑自行车、野营烧烤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休闲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走迷宫、酿酒、编织、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究野趣,体味乡村生活乐趣的理想休闲场所,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一般有生态林区、园林观光区、垂钓嘻水区、水果采摘区、餐饮美食区、生活体验区、附属建设等分区组成。
2.4存在的问题分析
2.4.1规划编制滞后,导致其盲目开发和无序发展
一是规划滞后。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缺乏一个具可操作性的专项规划和长远规划。二是盲目发展。一些农户看到这个行业生意火爆,就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项目定位不明确,缺乏互补性,导致恶性竞争、经营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1]。
2.4.2片面追求量的提升,造成其单调性和同质性
经营还比较原始单一,品位不高,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利用;经营模式简单,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园林艺术等内涵的深度开发。造成功能雷同,项目单一[2]。
2.4.3设施与政策尚未配套,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通往相关项目所在地的道路、园区公厕、生态停车场建设滞后。还存在卫生设施、接待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尚未达标,大多数从业人员未经体检和专业培训等现象。政府在信贷、税收、市场促销、公益宣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2.4.4行业监管和协作机制缺失,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休闲观光林业还没有产业标准和完善的发展制度,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服务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整体接待水平偏低等。经营者缺乏自律意识,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影响了效益。此外,政府投入不足,融资困难,也严重影响了生态休闲观光产业的健康发展。
3对策与建议
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人们增加了一种新的休闲载体。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整合规范,乘势而上,促进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宣传,强化服务,为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整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强化服务,要利用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特点和优势,造就一种新的休闲理念,营造一种良好的休闲文化氛围;要注重服务的质量,倡导健康的生态休闲方式,鼓励热心群众参与活动,这样才能使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得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和重点支持对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的整体包装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打响生态休闲观光项目的品牌。
(2)统筹规划,科学引导,为推进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前谋划。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要遵从科学发展,按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满足人民需求的目标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生态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重的原则,精心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具体规划,突出各自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市场容量、投入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实行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避免盲目跟风。要统筹规划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发展,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配套有力、联动发展。
(3)彰显特色,打造精品,为提升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的整体品位夯实基础。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必须借助本地优势,创特色、出品牌。一是立足优势、力创特色。要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展现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的独特魅力,走“园林化、特色化”的道路。二是找准市场、打造品牌。要明确项目的发展定位和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的需求群体,细分市场,开发个性化的项目。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提供面向不同需求层次、具有不同需求内容的生态休闲产品,逐步形成各类项目既相互补充又错位竞争的发展格局。
(4)加强培训,完善配套,为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提供良好的后盾保障。一是加强人员的培训。要注重对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服务规范、民俗文化、产品加工技术、风土人情、接待礼节、诚信经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文化品位、服务档次。二是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除花大力气抓好场地、交通、通迅、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要完善公共图形标志、信息网络建设、游客咨询、接待中心建设;特别要改善卫生条件、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好基础配套等,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玩有题材、看有内容”。三是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政府要出台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建立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协调解决产业发展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财政部门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特色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的建设补助,以及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公益宣传、生态建设、品牌塑造、行业组织建设的补助。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努力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5)建立组织,规范管理,为建立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发展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一要尽快出台标准化的规程和管理办法。如《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评定办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特色项目认定标准》、《食宿经营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价办法》等,加强卫生防疫,消防安全、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努力构建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二要规范行业竞争、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组建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的行业协会或生态休闲观光林业服务中心、林业休闲观光旅游公司,引导经营户联合起来,对内加强统一服务与行业自律,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三要做好服务质量的认定工作。政府要组建服务管理认定小组,具体负责生态休闲观光林业特色项目的评审和认定工作。通过自愿申报、专家论证、联合认定的方式,培育一大批符合标准要求的、对验收达标的特色项目,奖励一定数额的以奖代补资金。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对生态休闲观光的需求越加强烈。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林业就是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生态休闲观光林业项目作为新兴的休闲载体,在瑞安还属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规范,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加强宣传,完善配套,提高品位,彰显特色,建立组织,规范管理,把瑞安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发展推向更高的层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态休闲观光的不断需求,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休闲观光场所。
参考文献:
[1] 瑞安市风景旅游局.瑞安市2012年度旅游工作总结及2013年度旅游工作思路[R].瑞安:瑞安市风景旅游局,2012.
[2] 浙江省农业厅产业信息处.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的借鉴[R].杭州:浙江省农业厅产业信息处,2007.
【关键词】城市发展;休闲观光业;城乡结合部;制度创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取得很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在大家一味“城市化”的时候,问题也逐渐凸现──房价居高不下、高通胀、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加重、环保压力空前巨大,在这些物质上问题外面还有更大的问题就是日益担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快节奏下的都市人心理健康也急需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往往我们遗忘掉城乡结合部或者无暇顾及到城郊的发展。这样在城乡结合部就出现了治安、卫生、教育上的短板。如何保证城市建设能又快又好的发展,有能保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享受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呢?同时又能对城乡结合部的一些问题做出积极的建设呢?笔者建议大力发展都市城乡结合部与休闲观光业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发展。这种生态的互补的城市建设模式应该值得大家探索。
一、都市建设与休闲观光业融合发展现状
休闲观光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把该产业集中在正是由于休闲观光农业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以前该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农村,具体实施下来的话,地处偏远,再加上都市人的紧张生活节奏很难估计到偏远地方。所以打破常规,把该产业“移植”到都市的城乡结合部,目前这种发展现状大致如下:(1)发展模式多样化。20世纪70年代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档次结构也随之更加丰富和多元化。(2)发展方式特色化。目前我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休闲观光农业有别于一般的休闲旅游业,它必须运用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去发展,因而休闲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开发必须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3)形象建设建设高品位化。休闲农业要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必须上规模、上档次、成气候。形象提升走品牌化。休闲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整体的形象,使得有资源特色、有管理能力的休闲观光项目同样受到影响;同时,休闲观光农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必须突破以往“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因此,有资源特色与经营实力的休闲观光农场必须靠品牌推广来经营,以知名品牌的特许经营形成连锁经营的格局。当地政府应运用行政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平台,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品牌进行包装与市场化运作,以提升其整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行业协调协会化。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已经成片开发的地区,应该鼓励其经营者成立协会之类的组织,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宣传促销、会员培训、活动安排和受理游客投诉等。协会应制定相应的章程,规范服务行为,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如湖南在全国率先实行休闲农业企业星级评定工作。
二、目前制约都市建设与休闲观光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一些问题
从近几年来“农家乐”的火爆中,可以看出在都市富裕起来的人民大众中,传统的旅游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外出休闲的热情也蓬勃高涨。但另一方面,休闲观光业旅游发展和城市建设能否有机结合起来很大程度上仍制约着这种模式的发展。主要因素有:(1)市场管理亟需规范和引导。当前,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休闲农庄的数量每年以数百家增加,发展速度快,大家蜂拥而上。好多规模小的投资少的休闲业不断起不到休闲作用,相反对该模式的形象建设造成极大损害。同事也造成同质化无序竞争,影响该模式持续发展。这样就大大打击的这种模式健康持续的发展。政府对发展休闲观光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和有效的宏观管理,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保障,对开发项目中服务设施占地问题、从业者的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等缺乏统一、适用的管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2)行业部分从业者对发展观光休闲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制约,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明显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使得休闲农庄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都很不完善,从业人员与休闲农业服务离专业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而制约了观光休闲业的发展。(3)经营层次单一。观光休闲项目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好多休闲业主要是以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三种为主,务农型、品尝型、购物型、疗养型的很少。内容上,又有很多农庄雷同,只是钓鱼、住宿、卡拉OK等,感觉上仅仅是把城市休闲的活动换个场所,缺少特色和吸引力。有的甚至只想“占山为王”,缺少名园、名品、名菜、名项目等,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提升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当前观光休闲业的的主要形式是观光农园和“农家乐”,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尤其是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缺乏吸引力。(4)配套工程欠缺。休闲观光业旅游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而往往城乡结合部的配套比较欠缺,涉及饭店、餐饮、接待、公安、医疗、交通、商业、旅游、通信、文化艺术等众多部门,各部门必须同步发展,削弱任何一方,都难快步发展。这方面休闲项目缺乏个性和创新,专业人员极度匮乏,政府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
其实,根据笔者所总结的“市场细分的必然性” 规律,休闲食品必然会走向针对不同目标消费者的细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休闲食品就是休闲食品,市场细分后它还是休闲食品,只不过通过概念、包装、配方、口味等方面的变化来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细分,其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企业也不可能改变它在消费者中的实质认识——只是一种正餐的补充或休闲时的随意食品。
且不说其存在的策划上的通病,即只讲产品概念与行业内造势,而没有后续在具体营销战术上的详细策划——以“网络饭饭”吸引人的眼球,在行业内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知名度,但在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战术上却采用常规的方法——进大卖场,搞堆头,仅此而已。单从概念上看,与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网络饭饭”似乎也确实很吸引人,但它吸引的只是那些想当然的策划人、企业主、经销商和部分图新鲜的消费者——对一个本质没有任何变化的产品来说,一个网络概念,加上精美的包装就让价格飙升许多倍,是很难让消费者所接受的,这一点从“网络饭饭”刚上市的行业内兴奋不已,卖场隆重推出,到不久就退出,已经得到证明。
相对于“网络饭饭”的纯概念炒作,“酒鬼”花生则是真正的根据产品的功能进行目标消费者的强化——中国人向来就有以花生米作为佐酒菜的习惯,酒鬼花生只不过将这种概念进行特别强化与突出而已,从策划上讲,这才是真正成功的有生命力的策划。
前面说过,休闲食品的细分是必然的,但应当如何细分呢?
根据笔者的经验,预计休闲食品即将出现如下类细分情况:
专门针对年轻情侣的情侣食品——以情感为基础,强化在食用环境、场合下的情感因素,如温情、体贴、沟通等;
针对家庭休闲的家庭食品——以情感为基础,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在家、在外休闲的共欢与和睦;
针对旅游的旅游食品——以情绪放纵为基础,强调尽情、尽兴旅游与心情共振;
关键词:扬州;城市水休闲产业;区域经济板块;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关于扬州城水休闲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打造出完善的“水文化”旅游休闲产业
政府部门和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地做好水文化休闲的硬件配套设施以及市场运营的协调发展工作,使水休闲的旅游玩乐景点和营业场所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体系,充分利用扬州城内的水资源优势,打造出一条完善的水休闲旅游经营模式,并且在运营定位中,要对游客的水休闲需求做一个完整的市场调研,并最终形成了吃、行、住、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全面消费模式。同时,在建设城市水休闲场所时,要充分渗透扬州的城市文化特别是水文化,这能够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切身感受到扬州城市的文化底蕴,进而起到了宣传扬州形象的作用。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放宽水休闲旅游的开发准入标准,尝试多元化经济模式的特色水休闲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扬州的水休闲自然资源,同时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和加大城市形象的宣传力度,积极提高扬州城市水休闲产业的发展进程。
2.完善水休闲运营机制,扩大休闲旅游的经营范围
利用扬州城内水资源的优势,大力推行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扩大旅游服务经营范围,加强水休闲旅游的魅力,这就有助于挖掘传统产业的功能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除了餐饮和旅游等消费外,政府还应建设联合娱乐、商务、文化为整体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休闲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知名度高的景点,要加强维护的力度,并不断的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水休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可以设计出一些能代表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的商品,这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增强水休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疏通水休闲旅游场所的交通网,科学合理地规划水休闲旅游的专属路线。在景区内,还要安排好停车场所,根据旅游淡旺季的不同合理变更停车的场地和费用。建立水休闲旅游服务网站,提供门票预订、酒店预订、汽车租赁、餐饮等全方位服务。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为目的,完善相关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水休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扬州,切身体验水休闲旅游的快乐。
二、宁波、镇江、扬州等水休闲产业区域化联动发展的优势和缺失
1.区域化联动发展的优势
宁波、镇江、扬州等三个区域化城市有着比较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其宁波的沧桑、镇江的雄奇、扬州的秀雅,这就为打造世界知名的水休闲旅游景点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此处,就可以参考环渤海、环太湖、长江三峡等旅游区域化联动发展模式,尽最大可能地打破传统体制和地域的限制,把大桥、运河、长江作为轴心线,促进三地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打造水休闲产业时,要做一个整体规划,联手打造水休闲主体路线、共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化经济板块的联动发展。
2.区域化联动发展的缺失
三地的政府之间对于水休闲产业的合作比较少;没有对区域化水休闲旅游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且产业之间没有融合;区域化旅游的形象缺少整体设计,还没有形成区域化水休闲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地的水休闲旅游各具特色,但没有整体性,旅游品牌的打造也不具特森,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这样就造成了三地的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都各自为营,耗费大量的精力宣传各自的水休闲旅游特点,却并未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三地联合发展水休闲产业,将使旅游景区的整体性加强,还将全面提升水休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的联动发展策略
1.加强宁镇杨区域的水环境治理力度
在整体上规划和展开三地的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扩大水源地的保护范围,严格监控污染物的肆意排放,一旦发现有污染源,就立即查处整治,确保生态平衡,保障城市居民安全用水,推动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的整体发展;三地联合提高区域河流的水质量,联合建设污水处理厂。严格遵循沿江打造生态风光带的规范要求,积极构建三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体化。
2.注重宁镇扬水休闲景区的游客接待工作
目前,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的只要旅游群体是国内客源,这已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要将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形成推向国外,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景区内的游客接待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为游客提供最高效、最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让游客有种留恋不舍、久久回味的感觉。
3.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
在设计旅游商品时,要注意三地的整体规划,其商品中要深深地渗透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购买,这样就可以带来良好的品牌宣传作用和经济效益。
四、总结
由扬州水休闲和宁镇扬三地的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区域化发展的模式可知,推动城市水休闲产业与经济板块的联动发展,既有利于提升水休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给该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联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否则,将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蓝必华.建立区域经济风险预警与控制系统对策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6(08).
[2]刘清玉.福州市休闲产业的发展条件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覃盛栋,韦光辉,李荣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