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

生态学市场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学市场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学市场观念

第1篇: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生态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高等院校既面临国内竞争,还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同各大名牌高校相比,地方高校面临许多竞争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应从内部着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最初由企业提出,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对高校来说,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院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持续发展,凸显优势或特色学科,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它是一个由制度体系、学科体系和文化体系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中逐步积累和建立起来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

二、影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在高校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办学资源不但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培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于各种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地方高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地方高校大多处于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地方财力资金十分有限,无法适应地方高校高速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品牌吸引力有限,能否争取到优秀的师资,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地方高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校属省份,在招生中的录取批次一般在第二、三批,生源质量受到限制,这就加大了地方高校的培养难度。由于地方高校的知名度不如部属重点高校,因此,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一般面向地方,就业相对较困难。

2.定位失衡缺乏特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在扩招的浪潮下,为了实现其扩张发展的愿望,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实力,盲目做大,铺摊子。单科院校想办成多科院校,多科院校要办成综合性大学。由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采用统一标准,地方高校的管理者期盼早出成绩,快出成果,通过新建校舍、增加师资、扩大教育资源等方式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各类学校都以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标准来发展自己,使得很多高校不但没有办成研究性大学,反尔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定位到教育生态链中合理的位置上,选准自己的生态位。

3.办学体制相对封闭

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突出表现为政府本位关系模式,地方政府集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等角色于一身,自上而下做出决策并进行管理,大学因此缺乏办学自,缺乏自我责任意识,对行政权力产生制度性依赖。高校只需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计划负责,无需了解社会需求,严重削弱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使高校缺乏自我更新、调节的原动力。

4.生态承载力达到最大限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经过近几年的扩招,其生态承载力达到最大限度。各方面的矛盾突出,生师比加大,师资力量紧缺;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不足;巨额的贷款使财务状况恶化,财务风险增大;教学质量下滑,就业市场供求失衡,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员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在结构与功能、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

三、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转变观念,科学定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校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逐步扩大,教育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地方高校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转变观念,准确定位。

第一,强化市场观念。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规划主要采用的是计划性调节手段,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明显不适应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市场在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地方高校要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第二,增强服务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高等教育被更多地视为一种产业。教育在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市场消费。因此,地方高校要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利益角度出发,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供质量优良、素质较高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三,提高效益意识。高等学校应始终将办学效益放在首位,重视效益并不是只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要在提高办学水平、抵御教育风险和实现教育资源增值上做文章,从而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枢纽和中心,其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要素的积累过程。由于一定时期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不同层次的教育结构之间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源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作为地方高校的决策者,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着眼未来,在正确审视自身生态位和外界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科学定位。科学定位就是要认清自己在本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学科布局等。通过构筑特色竞争力来实现错位发展战略。错位发展就是错开恶性竞争的生态位,减少与其他学校发生生态位重叠的几率,凸显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科学定位不仅可以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使学校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区域资源,提高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

2.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和生态化的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存在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传承、探索、发现高深知识和学问是这一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三个基本的价值主体,其中人是中心。

(1)生态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确立服务观念,倡导大学里的管理者都是服务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待教师、善待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为教师、学生服务。在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中,其服务意识应当是第一位的。

(2)围绕学术为中心建构管理模式,以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来确立人才价值标准,建立以学术为中心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学术权力更倾向于管理的学术导向,倾向于根据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来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强化学术权力,适当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干预。

(3)强化大学的办学自,坚持开放办学,理顺与政府的行政关系,建立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确立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实行“大学自治”,建立以高等学校作为法人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成为知识产业的孵化器。地方高校应积极应对挑战,加强与地方企业、社区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构筑相互作用模式,谋求良性循环,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器”。

3.建立平等、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突出表现在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毕业生的质量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知识的获取能力、积累能力和运用能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简单理解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适销对路”,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均衡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建立生态化的培养模式和手段。将教育的目标转移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上来,为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同社会和学习中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其基本特征,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坚持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教与学互相关联,互为依存,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个体管理、分类要求、多种模式,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学校课程资源,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前沿性、实践性、探索性、人文性。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要有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达到培养学生宽口径、厚基础的目标。

4.培育自然、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每一个教职工,对置身于其中的人都会发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高校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和凝聚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师资;可以鼓舞人、激励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1)营造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新的能力作为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执着地追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坚守独立的人格品性不受世俗功利风气的侵染。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构筑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奋发进取的精神氛围和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2)建立求真创新的学术生态。大学是追求真理、创造新知的神圣殿堂,学术民主自由是大学的重要标志。要大力提倡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崇尚理性,追求学术自由。鼓励提出新的学术理念,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创造新的知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使大学成为创新思维的土壤,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3)建立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境中蕴含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赋予校园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不俗品格,展现出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与凝重。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功能,建立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现代化校园。

参考文献:

[1] 侯俊华.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华东理工

学院学报,2005,(3).

[2] 张忠迪.从教育生态学视角谈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J].教育探索,2006,(5).

第2篇: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改革的低谷和困境。教育专家们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从单一就业教育转为就业与升学教育并重,从为本地积累新生劳动力转为向外地大批量转移新生和剩余劳动力。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还是新与旧,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如果单从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目的、形式出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之间联系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力为基础、学员为中心的新职教理念为背景,建立一套完整的中等职业教育与行业联系的二元联系机制,让二元联系机制的运作模式和这种机制发挥水融作用,职业教育的效果将会锦上添花,如鱼得水。

关于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社区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几乎空白。只有少量关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文献,如:焦俊霞提出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积极、公开、平等、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使人才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施展。刘世树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灵魂,是使经济建设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源的观点出发,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面临着人才,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普通型的人才较多,专业型的人才少;二是懂行政管理的人才较多,会经济管理的人才少,三是具备传统知识的人才较多,具备新型知识的人才少,并进而认为人才的紧缺,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刘胜康提出,在开发中民族地区要树立系统的人才一开发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社会环境,制定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以上研究主要从职业技术人才的市场观、就业观出发,着重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而集中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模式、学制、实习与见习方式、师资等问题上,几乎没有从教育对人的发展、对人的价值的维度,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未来发展需求、人如何适应未来急剧变化的生活世界等维度来探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问题,至于探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更是无人论及,相关研究寥寥无几。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则而临双币的发展困境:一方而从市场定位的角度要与东部地区的中等职业教一育进行就业竞争:另一方面,又由于远离就业地、专业师资短缺、实验实习条件简陋、学制压缩,加上更重要的是学生民族文化的先天背景等因素,必须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因此,研究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共生是一个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指生物之间的一种生态关系,生物之间除了竞争、寄生、捕食和原始合作的关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即互利共生,简称共生(Symbiosis)。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ionDebary)在研究真菌时于1879年提出。从理论上讲,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共生的结果,往往使双方更能适宜环境,从而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突出并带来对人自身及其所关涉关系的危害。不仅如此,教育竞争也因竞争的双刃性在促进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科技发达的同时,使得教育自身衍生了诸多弊端如排他胜、封闭性以及非均衡性;对狭义科技取向的教育而言,其占有性的当代形态使得教育自身、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呈现一种单向度的、畸形的发展倾向,并带来诸多危害,所以共生哲学理念的重要维度一科学与人文共生,同样给科学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参照。可以说,当代教育竞争与科技的极端化发展是背离共生的。所谓共生教育,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险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它民族、其它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

第3篇:生态学市场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Q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爆发。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水质恶化、大气污染、生态破坏、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保证城市的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根治以上的问题。本文将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现有问题,并提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近代人类社会经历了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之后,人们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逐渐形成的一种新思想、新的自然经济观,并于一九八七年由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明确提出来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城市区域和自然空间内,以节约资源、提高技术等为主要手段,推动城市增长、增值、进步,优化城市结构、功能,并在满足城市当前发展需要和正确评估城市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功能、结构、规模、数量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非持续性到可持续性,不断追求其内在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有序动态过程。

2 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低、人口密度高和物质流动强度大的特点,并与区域的环境和经济发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一个高度人工化、智能化的开放系统,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环境因素构成。因此,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来说,自然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点,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更新观念,树立环境价值观,正确处理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与区域和谐统一,进而实现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目的。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类住区环境,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3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关键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3.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总是处在先行的地位。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环境保护系统、防灾系统等,几乎每一类基础设施都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系并进而影响城市的可持续性。因此,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良好的基础设施对环境有正面影响,能对改善环境做贡献,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3.2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控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教育,改变人类传统的观念,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1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路式的反馈流程经济模式,是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运用链的技术,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循环链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用链连接起来,这种运用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组成一个系统,使物质能量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形成一个大的闭合系统。

4.2 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的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的生产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3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取得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认识绿色消费问题,对于发展消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4.4 建设生态住宅

目前在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住区的市场观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因此,要抓住,及时把“生态理念”进入到住宅设计和住区规划中,解决住宅节能、节水等和住区环境保护问题。

4.5 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指那些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所进行的经济技术活动。它是以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重整传统的生产工艺系统,有利于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新兴产业。

4.6 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

为了协调全球环境问题而制定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用以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4.7 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

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水资源、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极限,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人口总量的增大必然对生态资源承载和环境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也会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增加,就业任务繁重。

4.8 综合规划,协调发展

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它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发展建设不但要有经济发展目标、城市建设目标,而且必须要有明确的环境目标。

5 结束语

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我们应以城市基础设施为根本,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加强城市人工生态环境建设,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彦。 持续发展与地理学。 地理学报, 1994 (02 )。

[2]顾朝林。 论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汇编, 1994。

[3]王祥荣。 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点。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