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

第1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部分地区、部分城市的调查,得出了一些数据和建议,谨供参考。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式,通过调查,现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几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写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三、大学生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约52%)占大多数,与男(女)友一起的约占21%,数字表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约6%)和独自一人出游(约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选择上,部分人选择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情侣同游一方面可以体验生活,增加旅游乐趣,共同解决旅途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双方的了解,培养共同兴趣、增加双方的感情。相反,选择与父母亲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这也表明大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选择旅游地点的因素,以及个人消费水平的差异,旅途距离长短,个人爱好等等原因,影响大学生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学生旅游的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游览、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约67%,其次是吃的,约占14%,交通约占19%。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约占33%,喜欢约占46%。而特别喜欢仅约占1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学生(约53%)选择30元左右(人/每晚),可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要求体现了节约原则,这可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保持着俭朴节约的优良传统,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的旅游费用大部分还是处于家庭资助。因为有80%左右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资助的。

五、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满意程度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大学生对随团旅游的评价的确不高,约75%左右的大学生对旅行社不满意。导致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游未尽职责”和旅行社“降低等级标准”。这两项的比例分别约达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变更行程安排”约占23%,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约占15%。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与旅行社的接触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报名环节。而在旅行途中,导游则很大成分上充当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不满意在得不到导游的妥善处理后,则很容易转化成对导游的不满。

六、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前景

根据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学生特点,结合旅游电子商务的可重复消费的特性,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创造利润。因为,大学生群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贡献,不仅是现实的,而且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大的回报。

1、大学生是现实的目标客户

今日的大学生,不再是原来“穷学生”的概念,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兼职、家教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已经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大量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之内,旅游电子商务相对于大学生的营销,本身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学生毕业后成为消费主体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相对素质较高,对网络知识较多,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较少的群体,几年之后当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力军之一,并对周边人群形成带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与其等到他们毕业之后再考虑如何营销,倒不如在他们相对较为集中、营销成本较低的时候开始,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学生是将来旅游项目的经办人

今日的大学生几年后都要走向各个工作岗位,从基层做起的他们之中,将会有办公室文员、董事长秘书、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单位的旅游事项,他们虽然没有决策权,但都会成为经办人,是否使用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务,选择权在他们手中。能否在将来形成更稳固的群体,就要在现在让他们加深对服务的认知与体验,固化他们的使用习惯。

大学生市场的开拓,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意味着现在和未来,即学生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而言,不仅是马上能够创造利益,更是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主力军,因此做好学生市场,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可估量。

七、建议与结论:

如何才能抓住大学生旅游市场?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学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学生旅游人群中,结伴自助游、班级集体旅游、同学居住地互访旅游,三种形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大学生喜欢运用身边的资源,运用电子商务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商务离他们很远,没有合理的引导,没有体验的机会。

在此方面,就需要网站针对学生群体,提升服务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观光游、休闲游之外,提出“大学生体验旅游”的概念,如社团主题活动与旅游的结合、校际交友与旅游的结合、假期社会实践与旅游的结合、对热点就业城市的考察与旅游的结合等,以此为切入点,亮出独有的模式,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试用与体验,从而形成使用电子商务的新习惯。

2、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对于学生市场而言,设计恰当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游电子商务中最占重头的机票和酒店,就能组合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产品。针对学生经济状况,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馆为代表的廉价旅馆;机票是红眼航班或冷僻时间段;目的地的选择不要考虑常规的旅游线路;增加班级、支部或社团为单位的团购产品等。

3、推出大学校园营销活动

第2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关键词】缙云山 旅游经济 对策

一、缙云山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概述

笔者曾对缙云山景区的游客进行过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历时7天,访问景区游客500人,收到有效问卷487份,有效率高达97.4个百分比。从调研结果发现,景区游客的47.9%来自重庆市主城九区,20.8%来自重庆市周边区县,仅有20.8%的游客来自省外,而国外游客仅有1.04%的比例。从中可见,缙云山仍旧是一个地区性的旅游景点,其知名度太低导致省外游客很少造访。针对游客年龄和收入的调查发现,25周岁以下的游客占到60.4%,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则占62.4%。缙云山游客呈现低龄低收入很大程度是因为所在区位内有学生人数极多的西南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景区游客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同时也成为了景区发展的一大特色,如何利用这个特殊特点,在后文我们会详细分析。另外,针对游客旅游行为进行调查,我们发现,造访缙云山的游客53.1%均是首次前来,缙云山回头客少,这从侧面也反映出缙云山的特色尚不突出,难以对游客形成持续的吸引力。而在针对游客询问其对缙云山历史的了解程度时,近62%的游客对其几乎一无所知。这对于一个历史文化名山而言无疑是尴尬的。在向游客进一步了解其对缙云山旅游的满意度时,我们从旅游服务质量要素出发,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游览、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人员和社区服务质量进行设问,我们在对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分析后得出,游客对景区餐饮,住宿尤其不满,分数低至2.8分,而最高的游览分数也不过3.7分,游客满意度偏低也使我们发现缙云山旅游的重重问题。

二、缙云山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缙云山旅游区虽然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景区建设从游客的反映看来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方案。

(一)大力加强景区宣传,尤其注重省外宣传

针对目前缙云山景区的游客构成,我们可知,前往缙云山旅游的游客大部分仍为重庆本地尤其是主城九区的游客。由此可见,缙云山在重庆市民心目中仍旧具有强大影响力特别是休闲旅游的影响力,而重庆游客大多靠亲朋好友口口相传而得知缙云山景区。于此同时,缙云山在省外和国外游客之中,则严重缺乏影响力。因此,我们认为大力加强缙云山景区在省外的宣传路径。一方面,缙云山可以借重庆市打造“非去不可”的旅游名片为契机,以市政府宣传平台为途径,增加景区对省外游客的宣传。同时,加大在网络上的宣传力度。除可以借用传统的旅游局网站宣传外,可加大在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以及如蚂蜂窝等驴友聚集网站的宣传,同时也要加强和艺龙网、携程网、同程网等第三方旅游产品提供商的合作。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互联网的渠道优势,大力宣传缙云山旅游。

(二)因景区临近西南大学等高校,可推出高校团购票等针对性措施

缙云山景区由于紧邻西南大学主校区,再加上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在校大学生人数保守估计在5-6万人左右。因此,在景区针对这批拥有消费强烈意愿但消费能力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可制定特殊的景区政策。如持本地大学生学生证的游客可办理旅游年票,允许持年票的游客每年可无限制进入景区游览,同时亦可提供相关增值优惠。如可每年无限制半价乘坐缆车等优惠。此举无疑可使景区增加大量的人气,而产生聚集效应,间接也可能招徕更大数量的游客做出贡献。

(三)加强景区名片打造,进一步包装当地特产

缙云山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称,但管理方却疏忽了景区名片的打造。如缙云山在养生文化、温泉文化、佛道文化上都具有突出的特色,素有“小峨眉”之称。因此,我们建议缙云山在制作景区广告时可突出缙云山的文化特色。如可拟定广告词:缙云山——养生文化名山等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缙云山特产“缙云山甜茶”、缙云山竹制品都可以进行包装上市,打造属于缙云山的系列品牌,制作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高中低端特产,这也是为景区发展增色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建议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增开旅游巴士,同时联合北碚区其他景区组团营销

第3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论文摘 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以高校大学生为消费主体的消费品市场也将成为一个独特而有潜力的细分市场。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商家该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网罗这个群体,文章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一定发现,每个学校的外面总会有很多的商店,所面对的市场也就是学生,他们都是依赖学生生存的。很多的商家在竞争过程中,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学校了,并争着到学校做广告。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是多么的巨大,因而商家如何运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来抢占这个巨大的市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的。

我通过对粤东地区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市场存在明显的消费特点。比如,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且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趋于理性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并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针对大学生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来说,如果想抢占大学生市场,获得巨大的回报,就必须在认真分析和了解大学生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确定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营销组合,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组合。以下我就自己的观点提几点营销建议:

一、产品组合策略

企业应开发适合大学生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力求进行产品创新,以激发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比如,目前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企业可以提供多种风格、多种款式和色彩的系列手机装饰产品,供不同偏好的同学选择,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再如,电脑、MP3、数码相机等商品在大学生中拥有率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适合大学生市场的产品。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大学生休闲产品的开发,调查显示,40%的学生休息时间是在睡觉和上网,一些具有商业价值而又有益于大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项目却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比如说课外培训教育及旅游项目等。企业在产品提供上要有针对性,使产品组合丰富多彩并能及时更新以适应大学生多样且多变的消费性格。

另外,在服务性行业,如自助洗衣店、熨烫、缝补衣物的服务店,以经营各类考试用书、学习用书为主的书店等等,都是大学生急需的。特色的小餐馆、美发店也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思路中,除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外,还要考虑产品的包装,品牌以及所有附加利益和服务等整体价值。大学生消费注重产品的实用方便,对服务要求不高,但被人尊重的心理比较强烈,有较强的品牌感。企业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作为顾客的优越感,建立一个反应迅速的顾客意见反馈系统,及时妥善地处理大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产品定价策略

由于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经济上尚未独立,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不高,使得针对大学生而开发设计的产品的定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因此,企业在产品定价时应注重产品的市场规模,而不是产品的单价。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产品定价应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并且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优良。

三、渠道创新战略

调查发现超市是大学生最常光顾的购物场所,因为超市的商品品种全、价格低、购物环境轻松。校园内的便利店通常集中在食堂、宿舍楼附近,非常方便大学生应急型购买。日常用品的销售渠道应当以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渠道。另外,网上销售、直销及团购等方式,也是非常适合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销售方式。网络上最适合的产品是流行性高和新潮的产品,如书籍报刊、软件、数码产品等。采用这些销售方式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比如与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甚至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实践机会给大学生,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强关系营销及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针对性的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应注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建议企业重点不放在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而转向针对性强的互联网广告、校园卖场的POP广告等。而激发热情的互动性活动策划将是大学生市场促销的非常有效的形式。各种形式的竞赛、文体活动、讲座、晚会和各类社团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是企业增强大学生的关注,加深对品牌的印象的时机。加强与高校有关部门和各种学生组织的联络,将当前最新的商品信息和消费动态,及时在学生中进行宣传,也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品牌的建设。

作为企业来说,一方面要吸引学生认购企业的产品,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消费引导,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基本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是大学生中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现象。有些消费项目与缺乏理财能力和追求物质享受等因素有关。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但却不容忽视。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的感受等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对于关注大学生市场的企业而言,应当主动承担传播健康消费观念的责任,而非抓住大学生心理的弱点,借机谋取暴利。企业也应当看到,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在学生生涯中并未完全体现,但却是品牌忠诚度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而是以创造顾客满意与长期社会福利为企业目标。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需要配合学校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和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共同推进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的建设。这对于培育大学生市场,扩大社会消费以及促进社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市场开拓,提高企业的利润和销售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更有益于指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程玉桂 艾 军 陈晓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与消费市场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7)

第4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差异化;性别;年级;建议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征,笔者对江苏省部分大学生进行了旅游消费状况抽样调查。以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835份,回收率为91.8%,其中有效合格问卷1652份,占回收问卷的90%,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省市,样本容量大,问卷回收率较高,基本具有代表性。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性别差异化分析

旅游发展与旅游活动各个方面都涉及到性别这一因素。而大学生作为旅游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他们的消费观往往超前于社会,引领着社会的旅游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性别原因使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按照性别划分的男女大学生旅游市场是首要分析的细分市场。

1.性别与旅游态度

96%的大学生对旅游普遍持肯定态度,但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旅游,实际旅游比率也更高,根据调查,实际出游的女大学生比例为85%,比男生高出11%,可见女大学生已经成为旅游大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2.性别与旅游感知差异

男女生旅游感知在安全方面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出游方式和对旅游设施的关注两个方面:(1)出游方式。女生更愿意选择与同学及家人一起外出,以提高旅游过程的安全性。据调查,在选择自助游的女大学生当中,有84%选择结伴游,仅有16%选择个人出游;而男生中有70%选择结伴游,有20%选择个人出游,同比可知,女生选择结伴游的比例高出男生同项比例14%。以上表明女生比男生更注重安全性,这一点在国外的不少研究中都得到证实(如2001年内尔的伦敦游客的调查)。(2)旅游设施的选择。男女生呈现明显的差别。女生对安全的关注度远高于对价格、舒适度等其它因素;相反,男生在对价格、舒适度及速度三个因素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女生。以交通工具的选择为例,女生对安全的关注程度为72%,而男生为56%。

3.性别与旅游动机

调查显示,男生的旅游动机主要表现为探险、锻炼及交友等。与男生相比,文化享受、追求浪漫等更受女生青睐。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拥有浪漫气息的海边旅游及拥有冒险性质的探险旅游,男女生显现较大差异,51 %的女生选择海边旅游,而男生仅40%;25%的男生选择探险旅游,而女生仅占18%。

4.性别与旅游信息搜索

在旅游信息搜索渠道方面女生更注重语言的沟通及直觉,50%的女生喜欢咨询旅行社和亲朋好友,搜索内容也较为全面,而同类因素男生只占37%;相比之下49%的男生更愿意选择网络搜索,而同类因素女生仅占36%。在搜索信息的数量及类型上,女生更注重全面和细节,尤其对费用,食宿及线路安排三种信息类型的实际关注程度远高于男生。

5.性别与旅游影响因素

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实现出游。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曲线总体基本一致,但在自身消费水平、旅游当地治安状况、景点吸引力等几项因素上,男女出现明显差异,由于女生希望得到最大的旅游回报即最好的旅游经历,因此比男生更容易受影响。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年级差异化分析

1.年级与出游时段

大学生出游时段主要集中在暑假,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出游淡旺季趋于平缓,寒暑假出游率从76%逐渐下降至47%,周末及黄金周出游率呈上升趋势,由36%逐渐上升至50%;大一新生由于资金更为有限,时间更为充足,基本选择暑假旅游。

2.年级与旅游半径

由于学生所处具体地区不同,与主要旅游目的地距离不同,此处的旅游半径以学生惯称的市内、省内和省外游划分为主。纵观大学生旅游半径,虽省外游独领,然细究之下发现,年级间存在些许不同和变化。24%的大一学生会选择市内游,居市内游之首位,属省内游末位;随着年级增长,周边环境也有了较多的了解,拓宽旅游领域的愿望强烈,更多大学生会扩大旅游半径,逐渐把更多的眼光放到省内游及省外游;与之相反,约55%的大三学生选择省外游,居省外游首位,而居市内游末位。而国外游因对资金要求很高,文化差异较大,很少有大学生选择国外游。

3.年级与出游方式

朋友结伴游是大学生普遍选择的出游方式,总体平均约为69%,但是年级不同,出游方式的具体选择也有细微差别。11%的大一学生会选择随团游,而其它三个年级的选择率均低于5%,随着年级的增长,结伴游明显递增;相比之下,大一和大四学生更愿意参加班级团体游,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大三班级集体出游比例均低于5%,而大一、大四班级集体出游比例均高于10%,是大二、大三的2倍;结伴游虽是最受欢迎的方式,但是各年级间依然存在明显差别,大一结伴游的比例约为70%,随着年级的增高比例逐渐上升,大四接近86%。

三、相关建议

1.加强与高校的网络链接,拓宽宣传渠道

鉴于目前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高利用率和高依赖性,以及操作的便利程度,建议各旅游组织利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链接和论坛,将旅游信息特别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动态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媒体告知各高校学生,以便其及时掌握此类信息,用此种最简捷高效的沟通方式提高市场的细分、新产品的开发程度,更好地满足高校旅游市场的需求。

2.加大市场细分力度,提高产品开发程度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以及对价格的敏感性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旅游市场。根据在校大学生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以结伴自助游为主、喜欢寻求刺激及文化旅游等方式为主、加上其对价格敏感、各年级以及性别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等特色,开发相应的产品以满足其旅游需求,如情侣游、工业游、女性游。

3.主导价格优惠,确保明码实价

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低,对价格比较敏感且注重精神享受。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对吃、住、游、行四大基本消费的安排应以经济、安全为主,配以周到的服务,以战略的眼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并对各类旅游产品明码标价可以给大学生们正规可靠的印象, 最终达到薄利多销的良好局面。

4.与高校联合,提高大学生参与比重

大学生旅游市场比较集中,趋同性较强。旅游企业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可以与高校相应教育机构联合,解决当前宣传深度不够,组织混乱无序等问题,也可以直接与校方合作,面对面的向大学生提供细致、专业服务,增加企业在大学生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拔和培训一批高校学生作为企业校内和宣传专员,提高大学生参与开发比重。

5.区分淡旺季,平衡供需双方矛盾

针对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不高、旅游时间充裕、崇尚自由、注重精神享受等特点,加大周末和寒暑假大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但可以减少旅游旺季各种旅游资源的压力,提高旅游淡季旅游设施利用率,以灵活的组合方式平衡市场竞争,同行还降低了大学生旅游门槛,满足了大学生市场的特定需求,提高了学生的旅游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金平斌,郎富平.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04,4:19-22.

[2] 安颖.哈尔滨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及市场开发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0-76.

第5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随着我国市场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日益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平时的零花钱也在提高及大学生自身对旅游的喜爱,则促使校园旅游市场日渐活跃。但是,目前校园旅游并没有得到各大旅行社的重视,现在则属于被边缘化的一个群体,所以,通过本次调查力求寻找发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有效途径。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分析

本次的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400份,其中大连大学为150份,大连理工大学为130份,大连民族学院120份。男生比例占60%,女生占40%。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旅游时间安排从大学生旅游时间安排上看,最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暑假,占总人数的48%,因为暑假正是夏天绿树成荫之时,风景为最佳,花费较少的费用,出游的天数自己可以自由安排;选择寒假出游的人数是最少的,占总人数的7%,原因可能是冬天寒冷,旅游景区少,再一个是与家人团圆和陪家人;选择黄金周出游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30%,因为黄金周的节假日较短,黄金周出游的人太多,价格贵,在费用方面花费太高,交通拥挤,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在校学习或回家;选择双休日出游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5%,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他们会利用双休日来进行复习或学习新的知识,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出去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另一方面出游有时间限制,回来没有时间休息和调整身体。在校大学生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也使他们在出游安排上体现了较大的随意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旅游高峰期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并且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体现出很强的从众心理。

2.出游地点选择经过调查大学生喜欢出游的地点,结果证明大部分大学生喜欢自然风景区和历史古迹。此次调查出游目的地选择最多的是自然风景区,占总人数的50%,说明现在的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体验大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历史古迹,占总人数的25%,红色革命区占总人数的15%,此两点表明现在大学生对国家历史古迹和红色革命区还是相对了解和支持的;反而海滨城市区和民俗风情区不大大学生的喜爱,分别占总人数的5%。

3.出游次数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按平均计算,大学生一年出游次数为1次的占20%;2~3次的占60%;4~5次的占15%;6次以上的占5%。大多数的学生平均每年出游的次数为2~3次;少数的大学生一年出游1次或4~5次;而每年大学生出游6次以上的几乎没有。

4.出游意向从旅游意向上看,大学生表示很喜欢的占总人数的25%;比较喜欢的占总人数的45%;一般喜欢的占总人数的20%;不喜欢的占总人数的10%。通过调查,现在的大学生对出外旅游还是有很大的热情和向往的

5.出游目的通过本次400份的问卷调查,大学生出外旅游的目的也是多样化的,释放心情、缓解压力占总人数的45%;游历、欣赏风景增长见识占总人数的15%;锻炼身体培养独立能力占总人数的5%;找同学和熟人玩占总人数的10%;交朋友增强交际能力占总人数的5%;了解各地文化占总人数的15%;其他占总人数的5%。

6.旅游消费状况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消费水平在300元以下的总人数的30%;300~500元之间是最多的,占总人数的60%;500~700元的占总人数的7%;7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3%。在这些数据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和所能消费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原因是:基本都是家庭资助旅游,家庭资助少,学生还要把生活费给扣下;中国的大学生在外做兼职的少,在外做兼职的学生收入也少,这也对大学生生活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7.旅游信息来源朋友介绍的旅游景点是可信度最高的占总人数的55%;其次是电视、网络信息占总人数的25%;报纸和旅行社海报宣传各占总人数的5%和10%;其他占总人数的5%。由此得出,身边的同学经过在某景点游玩过之后的亲身体会对他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电视和网络信息也对现在的大学生起到了相对宣传的作用,报纸、海报和其他则对大学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8.旅游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现在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外出旅游时选择与好友结伴的占总人数的65%,占很大的比重;选择自助游占总人数的15%;班级社团组织占总人数的10%;选择旅行社报价组团占总人数的3%;选择其他的占总人数的7%。

9.学校组织专门旅游社团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希望学校组织专门的旅游团占总人数的70%;不希望学校组织专门的旅游团占总人数的30%,表明大学生希望学校组织专门的旅游团定期外出旅游,对以后的旅游可以更方便,相互也能照顾,也达到了广交朋友的效果等一些好处。

三、对策建议

1.低消费、低利润,难以吸引旅行社的关注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学生旅游市场必将是一个低消费、低利润的旅游市场,其强调的是旅游的经济性,对于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大多停留在满足基本的旅游需求,这也导致了运营利润较低,难以吸引有关旅行社的重视和关注。

2.旅游产品价位过高、针对性不强及盲目性开发利润低,致使有针对性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相对较少,即使有个别的旅游公司推出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产品,产品的价位也过高,超出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同时,盲目性地产品开发也是制约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旅游市场管理和竞争机制缺乏规范我国的旅游市场管理环节较为薄弱,缺乏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致使旅游市场高投诉率、旅游者满意度差,旅游社的诱导消费、低价、高回扣现象严重,导致旅游市场经营和竞争秩序的混乱。

4.有针对性地开发、拓展大学生旅游市场结合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旅游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推出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一方面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又能增强体质,满足其渴望探险的心里诉求,还能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第6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校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一、高校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时尚、一种精神需求。在校的大学生旅游也是越来越普遍。近年我国学生旅游发展迅速,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是目前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投资为他们带来的较为可观的收入前景,必将使他们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一)高校学生旅游特点

高校学生具有消费理性,大多数属于低消费层次,不会在娱乐和购物方面消费过多。自主性强,不喜欢受到束缚,偏爱自由游或者结伴游。因经济条件受到限制更多高校学生选择短途旅游来放松和愉悦身心。

(二)高校学生旅游动机

高校学生希望通过旅游来探求求知,开拓视野;欣赏文化,了解他乡风土人情;挑战自我,丰富生活阅历;扩大交往空间,结实新朋友;减轻学习的压力,劳逸结合声望;提升自身影响力。

(三)高校学生旅游出游方式

高校学生大多三五成群,或寝室朋友结伴游,或情侣游,或单独一人旅游,所以大多以散客身份出现在旅行团中,而大团体旅游如班级游、学院游的情况则相对较少。

(四)高校学生旅游消费情况

高校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受到限制,大多没有经济来源,不是父母给予就是自己积攒,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在旅游过程中娱乐和购物方面并不特别感兴趣,大多数时间都在游玩景区景点。

总体而言,高校旅游市场所呈现出比较复杂态势。在许多领域,诸如在校学生的旅游心理、数据统计、市场开拓,法规校规等方面都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的状态。那么高校旅游市场到底有没有潜力可挖呢?

二、高校旅游市场潜力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数量庞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等教育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校研究生184.8万人,在校学生位居世界第一,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近几年数据上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么庞大的人数对旅游业来说就像一座大金矿,开发势头强劲。

(二)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大学生出游的闲暇时间有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等,全年合计约有173-177天左右,占一年总天数的47.4-48.5%,如下表。可见大学生有非常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来从事长短途旅游活动。在调研对象中,有69.9%的人表示喜欢旅游并且有强烈的旅游愿望。

(三)大学生旅游动机强烈

“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喜爱旅游,他们对旅游持肯定的态度,且具有强烈的旅游愿望。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走出校园,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为目的,以旅游的形式去认识大千世界、结识新的朋友,这也成为大学生出游的内在驱动力。

(四)大学生对旅游态度的认可

旅游态度包括旅游者对旅游的认知、对旅游的情感以及旅游的意向,是旅游决策的关键心理。“9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旅游是一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活动,非常喜欢外出旅游,也愿意节制一部分钱用于旅游消费。“90后”大学生旅游态度的知、情、意相当一致,其对旅游具有积极作用的认知度越高,越喜欢旅游,也越愿意进行旅游消费。

综上所述,虽然高校旅游开发尚有其需要攻克的难关,然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各大旅行社、中小型投资业主、甚至于刚刚走出校门希望创业的大学生们难以忽视的新大陆。仅从利润角度出发来看,越是充满荆棘,越是饱含着回报空间。

三、高校旅游市场开发合理化建议

高校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不代表开发容易,手到擒来。而笔者所在的调研小组,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实际操刀组织了一个校内旅行社。诸多困难不复赘述,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总结了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方法与经验。

(一)分层次设计规划旅游产品

根据大学四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划分,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对学校周围及学校所在的城市十分陌生,新同学之间互相又不太熟悉。因此,可以组织开展城市一日游或两日游,这样既可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了解当地风光和城市文化,又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使他们相互了解。

经过一年的生活,大二的学生基本适应了现有的生活环境。新奇,有挑战的旅游产品会吸引同学们。可以和一些企业联合,组织开展一些素质拓展,露营等旅游产品。满足同学们的冒险精神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自身素质。

大三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同学忙于找实习单位,有的忙于准备各种考试。课业较为轻松,应组织以交流为主的团队游。此时,应该同其他学校或企业联合,组织开展主题旅游产品。如考研团,以近郊山水休闲游为主,意在放松身心,交流考研经验。就业团,以开拓眼界,了解就业环境为主。与企业联合,组织开展某某企业一日游,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心仪单位或行业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等等尽早制定就业计划,以免大四的时候措手不及。

大四的学生有的已有自己的生活来源或积蓄。可组织开展小型的毕业聚会或者远途的毕业旅游。在有特色或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组织野营或者聚会,并且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为大学生生活增加色彩。

(二)利用价格优势吸引游客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家长所给的生活费,因此,所能接受的价格非常有限。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价位较低的旅游产品,才能激发大学生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由于大学生活动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在旅游淡季,加大价格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学生客源。同时也可以推出组合产品,将大学四年和旅游景区联系起来,推出包价游产品。如:在校四年期间800元可参与10次省内游等。

(三)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优势,扩宽宣传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悄无声息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更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他们从网上了解社会,获取知识,咨询事情,购买物品。由于大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是网络,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开发自己的专业门户网站,将最新的旅游产品到网上,使同学们可以在线咨询,预定,支付。并开通相关的微博微信,尽可能的融入同学们的生活,更好的和同学们进行沟通。并且可以通过发邮件、朋友圈、微博等将最新的旅游咨询进行推广。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的为大学生旅游服务.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当中来。

(四)创建品牌,营造良好口碑

大学生选择这种方式出游除了是产品的特点吸引他们外,更多的是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口碑。大学生获得消息的方式除了网络更多的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口耳相传。用心做好每一个旅游产品,从路线设定到后期反馈都要站在大学生购买者的角度。设计大学生专属的旅游路线,并逐渐打造大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的旅游品牌产品。努力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信赖。为以后市场的扩张及宣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高校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

第7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一、大学生网购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大学生的消费资金的基本情况。

第一,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增强。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主要经济来源包括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勤工俭学、贷款、国家助学金补助和学校的奖学金,其经济来源的多样性使其消费能力有了提高。再者,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体消费水平也在相应提升,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自然随之提升。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月生活费水平在1000~1500的人占36%,2000元以上的占13%,而600以下的大学生人数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逐年提高。

第二,大学生的网购消费水平情况。从调查问卷中“月网购消费金额”来看,网购消费300~400的大学生最多,有151人,所占比例是38%,而在月生活费中最高的2000元以上的人数虽相对较少,但是网购消费超过500的人数却不少,有49个,在月生活费较高的少数人中却有着网购数额很多的现象出现,可见网购中的消费随着个人可支配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2.大学生男女网购消费结构分析。

图1 大学生网购男女比例图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中网络购物的男生占22%、女生占28%,两者都是势均力敌,可见“购物”、“消费”不再是女士的专有,男士也成了网络购物的“先锋队员”。因此,可以得出男、女同学的网购市场都很大。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分析

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大学校园中不乏追“新”族。他们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从而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引起大家的关注,证明自己的存在。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择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对于大学生来说,购物中的及时、便利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交易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网上订票、网上充值、手机支付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大学生们的喜欢。

3.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用、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调查问卷中显示,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其次是商家的信誉。大学生会搜索各大网站,各个同款网店,货比三家,综合考虑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网上淘宝,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被大学生津津乐道。

(三)大学生网购消费特点

1.消费多元化。新时期的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潮流且易于接收新鲜事物,并将之发展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多元化的消费结构成为一种趋势。

大学生旅游消费。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现在的大学生的旅游意识普遍比较强。他们的旅游动机多样,例如想要看看不同的事物、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品尝特色美食小吃、感受韵味十足的古城小镇风光,同时还有旅游商家的大篇幅广告和促销活动也带来了刺激性消费。不管是校园内,还是携程网、去哪儿网都会在节假日,特别是“五一”、“十一”的大型节假日打上活动广告。而且有了手机购物的方便支持,一部手机、一个背包、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可以踏上旅途。

2.大学生消费趋于理性化。相关资料表明,当代大学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从而每学期的寒暑假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社会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辛苦体验收获工资。参加体验后,大学生明白赚钱的来之不易,在消费时也从之前的“看到就买”变为“仔细斟酌”再进行消费。在消费方式上,会“理性消费”,逐渐减少“冲动消费”和“盲目消费”。在网络购物时,会更多的选择“季节性换季消费”、“网站促销购物消费”、“物品缺失时购物消费”,改变过去的冲动性消费,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做出购物选择,选出自己最需要、最合适、性价比高的产品。

3.大学生网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移动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网络购物的主要支付手段也从早期的网上银行支付、网盾支付发展到更便捷的手机支付。现在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手机支付手段使作为“手机党”大学生成为了使用该支付方式最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网购支付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满足其消费需求。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购物的环境问题

1.网购产品质量需要加强。在大学生反映网购问题时,提到最多的往往是产品质量问题。一个产品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网购建议时就有关注产品质量问题,只是网络卖家不可忽视的本质问题。产品质量的好坏也能体现一家商店的品牌形象,而为了商店的长远发展,网购产品质量必须得加强。

2.网店要加强信誉品牌建设,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网络卖家同实体卖家一样,应树立诚信意识,以客户的所想所感为首要准则,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电商要从售后服务上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强专业客服人员的培训,培养客服的服务意识,及时处理客户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客户满意度,这样可以维护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培养长期学生客户。

3.物流运输体系需完善。网购离不开物流运输环节,而高效安全的物流运输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大关键。大学生在网购时会遇到掉货或晚收到货的情况,也会遇到不负责的快递员不及时的派送快递现象,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网络购物的满意度。

(二)大学生网购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意识有待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消费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一方面,我们在网购时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可能被盗用,所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能和网站上的宣传不符;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所以,我们应该认清网络购物的利与弊,加强风险意识,在保障自身安全时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快乐。

2.大学生消费者要准确识别“降价陷阱”。大学生在网购时要提高警惕,切莫因为商品价格实在有诱惑力就心动产生冲动型消费,到头来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吃亏的还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在购买之前要货比三家,查找一下该类商品的平均市场价格,如果该商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平均市场价,就要三思而后行。

三、企业的营销对策

(一)抢占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

1.大学生旅游价格策略。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多还是依靠父母供给,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旅游开发商应该制定较为灵活的价格策略,例如在周末、十一长假、寒暑假等不同的时间段内制定不同的价格体系,给大学生提供选择。降低旅游产品价格,使产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争取扩大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旅游开发商与网站强强合作,加强公司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和旅游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节假日前期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广告投放,走进校园组织校园赞助活动。例如校园高校达人秀活动,在学校粘贴海报、派发宣传,线上线下宣传结合。另外,加入新媒体渠道投入,由于现在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大多来源于网络,因此旅游企业可以尝试构建高校旅游网站,针对大学生设置相关的旅游专栏进行网络动态营销,利用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微信、微博做互动宣传。

(二)做诚信公平交易的卖家

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商品。商家要从长远发展看,不能以低价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驻足,而卖给消费者劣质商品。这种做法降低了商家信誉度,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为了在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卖给大学生满意的优质商品,公平公正地进行买卖。另外要培养专业客服人员,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平台,在大学生遇到网购问题,及时处理消费者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

商家加强与物流运输公司的合作交流,做好库存管理,及时发送货物。一方面,要加强快递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提升服务素养;另一方面,及时更新物流信息,方便消费者随时对货物进行跟踪查看,了解物流消息。建立一个客户服务平台,多与客户交流,主动咨询消费者是否顺利收到货件,以确保物件安全送到消费者手中,保障消费者权益。

第8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 行为特征 调查 对应分析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国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900万人,在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尚未被深度开发的客源市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问卷对我国西部在校大学生旅游现状及行为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旅游企业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0年4月在兰州市5所高校(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商学院)进行,对大一至大四的1000名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了960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约为6:4,四个年级的人数基本持平。问卷设计为四大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大学生旅游动机调查、大学生旅游态度和偏好调查、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群体旅游的主要特征

(1)旅游态度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在被调查者中,表示有出去旅游意愿的占76.96%,表示没有出去旅游意愿的23.04%,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旅游市场绝对不可忽视。

(2)旅游动机分析。从旅游消费动机来看,大学生旅游者将放松心情作为旅游的首选占34.78%;获取知识占19.13%;消磨时间占14.78%;开拓眼界占22.61%;品尝美食占5.22%;其他占3.48%。这可能由于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压力较大,而度假休闲可以成为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可见,大学生旅游动机多以放松心情为主,开拓眼界为辅,同时也表现了大学生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特征。

(3)旅游偏好分析。旅游者由于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构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对大学生旅游偏好,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到历史遗迹类景点人数最多占39.13%;自然风光类景点成为大学生的次要选择,占34.78%;风土人情类景点是大学生的第三选择占20.0%;大学生到生态观光类景点的人数最少,占比例较低,为6.09%。可见,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偏好较为广泛,他们的旅游偏好倾向体现了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与动机。

(4)获得旅游信息渠道分析。从旅游信息获取渠道看,第一,大学生的旅游信息来自身边朋友、同学的介绍的人数最多。说明口碑宣传是大学生获得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和一般的旅游者一样不仅注重自己在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的感受,更注重亲朋好友对旅游产品的评价。而朋友推荐提供的旅游信息以及他们亲身的旅游经历可以降低大学生购买该产品的社会性风险,因此成为大学生选择出游的主要依据之一。第二,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上网搜索广告占有相当比例。第三,学校宣传栏的旅游宣传单、旅游机构的营销推介等也占一定的比例。

(5)旅游的空间特征分析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按涉及活动的范围的大小,本文将其分为市内、省内、附近省份、全国各地。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市内游占总人数的9.57%;省内游占总人数的36.51%;附近省份游占总人数的26.09%;全国各地游占总人数的27.83%。可见,大学生对旅游的经济来源受家庭的限制,所以出游主要范围集中于省内和附近省份。

2.不同群体旅游行为差异分析

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与群体的特征是有关系的,这里通过对应分析对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的差异。对应分析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各水平间相关性。作为一种多维示图分析技术,它的分析结果主要采用对应分析图来表示,其实质就是将行、列变量的交叉表变换为一张散点图。该图形中每一个散点代表了某个变量的一个水平,有较密切关系的水平及散点将紧密靠近在一起,从而在结果的解释上非常直观,在市场调研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不同群体的出游意愿差异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大三、大四学生相对大一、大二学生有较强的出游意愿,而男、女生的出游意愿基本相同。

(2)不同群体的旅游偏好差异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喜欢的旅游景点为生态观光类,大二、大三的学生喜欢的景点类型为历史遗迹类和风土人情类,而大四的则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另外,由于性别的不同,喜欢的景点的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男生主要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更喜欢风土人情类景点。

(3)不同群体的旅游空间差异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大一、大二的学生出游范围一般选择市内和省内,大三的学生出游范围选择为附近省份,而大四的学生则喜欢旅游全国各地。此外,男生出游范围主要选择为全国各地,而女生则喜欢出游范围较小的市内和附近省份。

三、在校大学生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积极引导大学生再教育旅游。大学生在校接受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高等教育,旅游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时间,融入自然环境,学习生存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学习书本以外的一切知识。积极引导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大学生出游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和大学生的旅游偏好相符的。

2.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不同群体旅游行为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各自在旅游活动中的偏好问题,所以从大学生性别、年级的性质出发推出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旅游产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根据前面的分析,男同学主要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而女同学则更喜欢风土人情类景点。因此可以安排男女大学生同时出游到“自然景色”中,提供多种旅游活动,男生可以选择“登山”、“攀岩”等项目,女生可以去“民族家访”、“参观古迹”。

3.旅游开发应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活动大多都是自发形式的,学校这一实体在大学生旅游活动中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对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一种漠视态度。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隐患,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旅行社可以与学校联合,对优秀学生进行“旅游奖励”;调动旅游专业的学生参与和组织大学生旅游团,让他们学以致用。

4.旅行社应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促销工作。大学生与社会相对接触较少,做好在校大学生的促销工作是各旅游企业应该注意的。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校园宣传版、宿舍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传播旅游产品信息, 突出广告媒体的宣传效应,长期在学校固定场所设立专门的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旅游信息, 在其出游高峰期推出极具吸引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让在校大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旅游信息。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针对大学生旅游的营销建议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扩大,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世界酒店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酒店业发展最快的第一大国。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酒店行业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很多星级酒店都出现了用人荒的局面,中高层酒店管理人员的紧缺也引起了各品牌酒店管理公司的重视。

目前酒店获得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社会上招聘,二是酒店内部培养,三是与各大高校合作,向酒店输送人才。但在现实工作中,酒店的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社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输出量仍满足不了高速发展的酒店业。因为在酒店管理这个特殊的行业里,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更要能熟悉市场动态、把握发展趋势、精通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化的人才。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和酒店行业人才成长的时间性是酒店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现状,探索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与合作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酒店需求之间脱节,很多大学生不具备管理素养。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过多强调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课程设置宽泛,知识结构复杂,没有针对性。作为酒店,可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帮助高校细分专业,增强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还可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酒店的岗位需求和学生的意向进行课程设置,培养专才。如康奈尔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划分为营运模块、营销旅游业与战略模块、管理沟通模块,餐饮管理模块等9个模块;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是针对酒店不同岗位来开设专业,如酒店设计、酒店收益管理、餐饮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

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因缺乏实践锻炼,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现在大学本科都是四年制,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是在第四年才到酒店参加实习,积累实践经验的时间较少。酒店可以加强与高校在实训方面的合作,酒店提供实习岗位,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到酒店进行校外实践,增强学生与酒店行业接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因为学生在酒店实践经验的增加,熟悉并掌握酒店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要求,这样,毕业之后进入酒店工作上手快,缩短了成为管理人才的时间。

二、端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针对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酒店方面应该为大学生们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方向。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科学的为他们制定岗位,避免“人才高消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吸引大学生的企业文化,加深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归属感。学校也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并加大对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大学生本身也应该树立从基层做起的思想,避免产生急于升迁的焦躁情绪。对自己也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捕捉成功的机遇。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及时协调个人志愿与酒店需要的关系,调整自己的情感与行动。在工作中,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升华,才能成为当代酒店业所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三、改善高校师资队伍

高校的师资队伍质量不高,那么我们可以建议高校建立“内培外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酒店与高校加强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激励措施,一是学校创造条件根据教师的授课方向,安排教师到合作酒店的相应岗位进行一线的实际操作锻炼,以顶岗培训的方式为主,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二是采用“外引”的手段,酒店为高校提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做兼职老师,定期安排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达到学生学习的内容符合酒店行业发展,使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酒店行业与市场的需求,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酒店管理前沿理论知识,掌握到酒店服务技术的基本要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

四、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

酒店的人才建设要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开源”就是酒店要从各方面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比如用企业文化来吸引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加入企业的大家庭中。“节流”就是要减少人才的流失,采取有效的手段留住人才。首先酒店的人力资源部,要擦亮他们的双眼,在酒店发现那些具备潜力的人才,可以从德与才、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智商与情商的关系上识别,并给与他们培训发展的机会。其次,酒店应该出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与策略,现在很多酒店企业都是靠职位与金钱去吸引和留住人才,只能是一个短期行为。其实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当前很多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实施的“管培生”制度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与旅游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针对中国目前的现行体制,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在校企合作方面,政府能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进行有效的调节,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政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这就要求旅游行政部门对酒店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多出台对酒店业发展有利的政策与措施,旅游行政部门应该根据饭店业的发展来规划人才建设,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建设的走向,要加强与旅游院校的沟通服务工作,为高校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库,提供人才供需信息,组织境外考察交流等。

参考文献:

[1] 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