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新增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我的理解是要从生物学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学习和小组交流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术语和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对于学生学好生物学基本原理、规则,掌握生物学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生物课标框架之下的知识外延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模式,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交流,懂得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并能够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概念”,这对学生学好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新课标中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既能让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功,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既要关注“重要概念”学习的理论基础,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此我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来充分体现“重要概念”学习和探究活动应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一、设计理念与构想:
我们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本文由收集整理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在教学中,《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分4课时完成,其中“人体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这节的重点内容,用1课时完成,“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设计,即要充分体现《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又要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活动紧密相联。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人体的血液循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想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重要概念“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以及组织好实验探究活动是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的探究实验,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活动,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最终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知识的愿望,并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的基本知识,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提高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复述血液循环概念、区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说出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活的小鱼(养殖小金鱼或小鲫鱼,尾鳍颜色要浅一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等
课时计划:1课时
三、教学流程及分析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观看视频血液循环的发现,引出本课课题——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讨论,整理并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概念,即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理解了这个重要概念,也就掌握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过程,同时也为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即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为下一步的探究实验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尾鳍颜色浅一些的活小鱼,4人一组,进行实验,1.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不要伤害小鱼,2.把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4.观察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时常用滴管向纱布及小鱼尾鳍上滴水,使小鱼身体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创设问题: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血管的特点区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怎样运行的?
3,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在实验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毛细血管,讨论血液在不同血管里颜色是不同,引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当血液中含氧较多时,血液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动脉血”。当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这种
血液叫“静脉血”。教师要强调“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红蛋白含氧多少来区分的。学生理解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重要概念,为下一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讨论,再根据血流的方向及速度,判断出动脉及静脉血管,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技能得到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三:展示讨论问题,观看视频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的?
3、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及路线?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学生看完视频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线,教师找学生代表用笔在白板上一边画图,一边讲解,不完善的地方小组同学可以补充说明,突破重点内容。对于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体循环就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而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而不是动脉里就流动脉血。静脉里就流静脉血。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静脉血的特点来分析血液在流动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就突破了难点。在这里要让学生懂得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采取的是让学生观察视频,以问题为主线,小组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使学习深刻的理解了人体血液循环知识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延伸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讨论归纳出血液循环的意义是: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要把知识延伸到课本以外。要让学生了解心脏内的血液循环,即冠脉循环:为心脏肌肉提供氧气、养料,运走废物的血液循环。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就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知识梳理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你都获得了哪些方面知识?找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1、血液循环概念: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这一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2、动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
3、静脉血:血液中含氧较少,血液呈暗红色
4、体循环路线: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路线: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4、血液循环的意义
为人体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的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课堂评价:分组出题,小组间进行互评,然后师评
一.填空:
1,下列管道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c)
a.肺动脉、左心房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d.腔静脉、左心房
2、血液从主动脉到左心房流经的路径是(d)
a.肺循环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d.体循环肺循环
二.解释重要概念:
血液循环、动脉血、静脉血、血液循环意义
三.简答:
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路线和肺循环路线
四.分析:
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面上的静脉就会变粗而凸显出来,请说明原因。
如果用橡皮筋扎紧人的手腕,手部血液不能沿静脉回流入心脏,会使手面上的静脉因充满血液而变粗并凸显出来。
课外探究:调查你的亲属中谁患了高血压?你对高血压有多少了解?什么是高血压病?用血压计为你的亲属测量血压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严格来说,食品微生物学是属于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涉及到很多学科、很广范围的的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主要是对和食品有关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些食品和这些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发出有益的微生物,并将其利用到相关的食品生产、制作和保存上,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食品;同时也对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研究相关的检测技术并将之运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监控上,以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防止人们食用之后发生食品中毒事故。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课程,它是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必修课。而如何让学生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安全控制、以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等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市场对于食品安全人才的需要,则是目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做好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安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经验,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以期望可以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调整教学计划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要培养高素质实用性的食品安全人才,就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调整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分配。而根据一些相关的课程安排情况,我们建议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7:3调整到6:4,或者5:5。通过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加强他们对食品微生物学实用技能的掌握,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选择合适教材
教学离不教材,教材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工具,因此,选择的教材合不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教材,则是一个成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笔者在这里就选择了浙江大学编写的《食品微生物学》,这套教材的结构比较完善,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也比较合理,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比、较全面的食品微生物知识,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的手段和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如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样重要,这是所有的教师都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取的是“授之以鱼”的方式,主要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作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改变这种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性特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学会应用。例如在进行大肠杆菌的讲解时,直接向学生讲解:大肠杆菌的长度是1纳米到2纳米。这样的感觉就很死板,很没意思。笔者在这里是这样说明的“1500个大肠杆菌首尾相连的长度差不多就等于一颗芝麻的长度”,通过引用了芝麻来进行对比,就显得生动很多了。另外,合理利用课堂讨论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活跃了他们的课堂思维,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就微生物和食品酿造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酿造食品和比较感兴趣的酿造工艺,并分析酿造食品的制作和微生物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等,最后教师再适当进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学习的氛围,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考虑到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概念比较丰富繁多,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采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很好效果。例如真核、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营养类型的比较等,这些比较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2教学手段。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的教学手段支持,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清晰的微生物图片,播放一些比较形象生动的动画,从而为学生展示一个微观下的奇妙世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从而加强理论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照搬教材内容,文字要尽量精简,同时还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要只顾对着幻灯变照本宣科。
结语: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食品的制造、保存、检测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加强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实用型食品安全人才,既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建英.微生物学课程绪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10(07).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力量。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微生物学教学,引导学生把学习微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存的需要联系起来,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上好绪论课是激发兴趣的关键步骤。绪论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像讲故事般把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娓娓道来。从我国古代夏禹时利用微生物酿酒,至法国巴斯德创造的巴氏消毒法,从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到抗生素类药物的发明,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进入新学科的大门使他们对本学科产生较大的兴趣;当讲到我国宋真宗年间人们已用“人痘苗”接种来预防天花,此法比英国发明的“牛痘苗”预防天花早800年,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先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以及在免疫学方面的贡献,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当讲到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样讲述又促使学生形成责任感,激励他们以后更加努力。
另外,在课堂上教学中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如在课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先看书并查阅相关文献,然后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上课时提出讨论中的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以此来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当面对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调动更多的精力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授课,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微生物个体微小,学生对它的认识远不如动物和植物,这使得微生物学的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集图、文、声于一体,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方便老师“教”,也帮助学生的“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本身就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在这个有利条件下,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挂图,标本和模型,有助于使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但是传统的教具多是不能动的,对揭示微生命科学中纷纭复杂的变化过程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教学中可以用语言配合图片,准确地讲授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并用投影板书进行分析、强调重点;运用动画对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问题进行具体、形象化的演示,如在讲病毒增殖周期中的各个环节,细菌基因工程流程时运用动画教学,使学生一目了然,事半功倍;另外,对易混淆的概念还可以用图表分析它们的异同,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微生物学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授课,实验课也十分重要,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需要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传统的实验课课前课后的准备工作全面,教师包办。学生仅参加部分过程,不了解全过程,缺乏独立的工作能力,我们对此进行了改革。在上实验课时注重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独立操作,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1)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教材,使其掌握实验目的和操作要领;(2)用语言或板书进行质疑了解学生对实验的准备情况;(3)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力争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和熟练化。
另外,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是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还涉及到生产的特殊设备和有关学科知识,所以,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后,我们在最后还应给学生介绍微生物工业和产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微生物的应用范围、问题和前景,从而获得较完整的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得到启示。
四、注重前沿知识的介绍,拉近学生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距离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这里的“新”字,首先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容,以现代化的眼光进行审视和更新,使其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息息相通,其次是以适当的方式和简明的形式让基础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相接,使学生知道本学科当前发展的趋势,研究的热点以及争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总之,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第三大产业,作为一名讲授微生物学的教师,我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学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秀梨.微生物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黎志东,徐志凯,李元,等.启发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学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报) , 2002,(4)
【摘要】中等医学教育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是如何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医学微生物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有效策略
1 引言
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内容繁多复杂、概念抽象难懂、所涉及内容实践性较强是学生学习这么课程的难点。微生物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最终培养出素质全面性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习微生物学理论的同时进行微生物学的实习操作,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微生物学知识。
2 微生物课程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教学内容改版:医学微生物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由于受到书本上知识的限制,有些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解释和辨别,例如:细菌的分离培养、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接种、化学反应等,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现象,所以,为了便于理解与学习,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应该在这些方面少讲一些,而放在实验课进行详细的讲解,以便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所学知识。但是像病毒、真菌一类的难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应该在课堂上详细讲授。综上所述,医学微生物教学课程只要是对细菌和病毒理论和实验的教学。
随着课堂知识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在上第一次课的同时就了解到了医学微生物课程的主要概况和知识框架,学生通过对所有知识的了解和系统分析,对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对病原性细菌,例如:能够产生脓性感染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还有一些和性传播有关的细菌和病毒,如:HIV、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等,特殊细菌给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的极大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教师的教学兴趣和对未知区域的探索,使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教学计划更具有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把握整体全局。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2 使用新方法进行教学: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和老师之间联系起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并存的学生,就要以引导、启发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2.3 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环境的改变,是要求要从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的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完全按照事先布置好的规程进行课程的安排,创新性的教学是让学生为主导,让教师的“一言堂”变为教师与学生的“群言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的转变,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接受知识,而且在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展现自身的个性,这就是得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
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让理论知识与情境相融合,用实际的例子来证明书本的理论,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学习到知识。许多学生不爱学习微生物学是因为学生对微生物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感到这门课程十分的难懂、枯燥,而教学中情境的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方法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柔和在了一起。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实践入手
3.1 思维的培养:思维是人对事物的第一感观和逻辑事物的在加工过程,是对各种印象和感观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人的思维不像普通的事物,是摸的着、看的见的,它是反映那些虚拟事物的一种微生命现象。是对微生物现象的一种输出表达方式。学生在思维的锻炼过程中,能够把微生命现象和相关的微生物知识有效的积累起来,所以,在思维锻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积累。
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各种思维方法。
3.2 意识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主的去探索、钻研、甚至会激发出一些新奇的想法。中专护理专业对微生物学的课时安排较少,再加上微生物学的知识范围较广、内容较抽象,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麻烦。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的方法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益处。例如: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功能及结构,经过实验,运用显微镜观察两种染色不同的细菌的特性进行提问:两种细菌出现染色性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两种细菌在结构上的差异是什么?两种细菌的敏感性和致病性是否相同?用这样的方法去强迫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可以轻松的掌握在普通课堂上难以掌握的内容。当然,学习不可能时完全轻松的,各种方法的运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学生在实际的实验中,需要细心的做好每一个步骤,对于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有信心去解决,操作错误要找出原因。通过这样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具备许多良好的素质,也让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实际中也会有出色的表现。
3.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运用这些方法时如何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比如:微生物学在总论的部分有很多的名词解释,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较抽象、容易出现混淆,学生在进行自学时,这个部分是一大难点。当学生遇到这部分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对概念进行分析,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记忆。例如:脓毒血症、菌血症、血毒症、败血症这几个概念,可以从血液中毒素是否产生、细菌是否开始繁殖、细菌的含有量、有没有出现新的化脓性病灶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在弄清个病症的内涵后,就不会将概念混淆。
实验课是微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实验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经过实验证明,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将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07).
一、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成人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在职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基层。他们有鲜明的特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主动性强;来自各行各业,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都较强,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大多数学员年龄较大,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专门的业务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知识不够完整和系统,不善于硬性记忆,不喜欢概念和重要理论,更看重理论及技术的实践应用[1]。国外成人教育的学生也具备这些特征[2,3]。
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兽医微生物学》的编写以提高学员、素质、应用能力为目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保证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既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又要突出知识点和技能点,突出教材的实用性。考虑到成教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的区别,《兽医微生物学》教材的理论难度比本科生的教材难度要小,对知识应高度概括。另外,减少概念的描述。
二、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由于动物科学专业成教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兽医免疫学的课程,本教材中将兽医免疫学的内容包含在《兽医微生物学》中,作为一部分出现,这种编排方式屡见不鲜[4,5]。本教材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兽医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培养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第二部分介绍兽医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免疫系统、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变态反应、生物制品及免疫学诊断技术等内容;第三部分为兽医微生物学各论的内容,介绍兽医临床常见的病原细菌、病毒及其他类型的微生物。第四部分为实训指导,介绍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书后附彩图及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便于学生自学,本书对每章统一了结构,包括内容提要、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及复习思考题等六个板块。“基本内容”、“知识链接”及“案例分析”均为正文内容的阐述。在“案例分析”板块中,采用夹叙夹议、提出问题的方式撰写,所举案例均来源于生产实践,案例选择不仅要典型,还要突出时代性和趣味性。例如在介绍细菌的结构中谈到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存在周质间隙,周质间隙可给蛭弧菌提供繁殖的场所从而导致细菌自身的裂解,因此在细菌部分的末尾给出了如下的案例分析:“某公司用蛭弧菌作为淡水和海水的环境改良剂,据称对引起虾蟹红体、红腿、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海洋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荧光假单胞菌等30多种细菌)有极强的裂解作用。试分析其机理。”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如下分析:“蛭弧菌是一类以细菌为宿主的细菌,有鞭毛,比通常的细菌小,可通过细菌滤器。蛭弧菌可以通过鞭毛的运动攻击细菌细胞壁,进入革兰阴性细菌的周质间隙中繁殖,受到感染的宿主细胞也开始膨胀,变为一个对渗透压并不敏感的球形体。随着蛭弧菌的增殖和某些酶的产生,宿主细胞壁进一步瓦解,子代蛭弧菌释放出来。完成这一生活周期约需4h。子代蛭弧菌遇到敏感宿主又可重新侵染,开始下一个循环。由于周质间隙为革兰阴性菌所特有,所以蛭弧菌裂解这些菌的能力比对革兰阳性菌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书本中介绍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意义。对于某些内容不适宜放在正文中叙述讲解时,则使用“知识链接”的方式进行编排。例如,对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的描述中,提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核酸探针等技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又不破坏基本内容的结构,本书在病毒部分的末尾提供了一个知识链接“PCR技术、核酸探针杂交以及DNA芯片技术”,对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浅显易懂的描述。
在病原微生物各论部分,更突出了实用性,现在许多教材上对某种细菌或病毒的鉴定写了一大堆,可是照方抓药,却不知道该做哪些实验鉴定该细菌。本书的各论意在为读者提供一种简单明了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突出介绍鉴定该细菌的步骤及每一步的判定标准,不拘泥于形式。例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本书直接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纳的鉴定思路,先对细菌进行革兰染色,对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触酶试验,对触酶阳性者进一步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如果血浆凝固酶阳性的细菌就可以判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也列出了其他的辅助指标,如甘露醇发酵、耐热核酸酶的检测等。
实训指导部分突出介绍了畜牧兽医领域普遍应用的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诊断方法,尤其是适合基层应用的方法。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本教材中的实训指导部分不再介绍实验原理,只介绍目的要求、仪器及材料、方法与步骤等内容。重要溶液的配制在本实验后的相关链接中介绍。
鉴于形态、培养及生化特性在细菌鉴定中的重要性,本书在附录中提供了部分彩图,例如对细菌α、β、γ溶血现象、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产生的菌落特征、产气荚膜梭菌的双层溶血、肠杆菌科细菌在三糖铁高层斜面上的反应、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划线培养时形成的卫星现象等内容,由于彩图比黑白图片更逼真,通过这种手段能加深成教本科生对微生物的印象。本书还链接了优秀的网址,方便学生浏览学习。
三、本教材的配套建设
在学校对成教品牌课程建设的指导下,配合《兽医微生物学》成人教育教材的使用,我们建设了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网站,网站包括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习题、实验指导书、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交流平台等内容。网络课程涵盖了85%的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交流平台支持网上答疑,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另外,我们还录制了兽医微生物学的授课录像,并将录像剪辑处理后上网,力争通过优质的音视频教学资源方便学生的学习。
兽医微生物学成人教育的授课方式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及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才能保证成人教育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敖玉文.成人教育的特点与成人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9):32-34.
[2]容东林,徐宗顺,李俊杰等.美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12):94-96.
[3]徐婷,刘畅.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7):90-91.
关键词:民族院校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6-0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建设好《微生物学》课程,对于提高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一方面由于微生物本身个体极其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其生命活动规律不易被人们所知;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领域中的内容日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情况势必给《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民族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创建精品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的重要依据[1]。因此,正确选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任务的重要保障。国外有关微生物学相关的教材层出不穷,但当前出版周期最快的要数美国的L.M. Prescott编著的《Microbiology》,先后经哈佛、耶鲁、伯克利等著名大学100多位教授、专家进行校审,以它的新颖、先进、丰富而被广大微生物研究学者认可。此外,充分发挥利用“外国生命科学教材中心”平台,对国外优秀教材进行研究、剖析、比较,这不仅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取人之长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扩展思路、站高看远的重要途径。
课程内容是决定或影响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2]。20世纪后期,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都推进到分子水平上来,促进了微生物转录组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分子进化学、微生物结构生物学等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目前DNA测序和宏基因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建立了一套从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提取、纯化DNA,并进行测序与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在“种”的水平上鉴别出大气悬浮颗粒物中的微生物,为相关的公共医学、城市规划和雾霾治理等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因此,教师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将科技前沿信息贯穿于基础知识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且《微生物学》课程中涉及的有些概念或理论过于抽象,采用传统方式授课既枯燥又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原理和技术方法时会觉得抽象、乏味。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声图并茂的方式,将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自由传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的信息量,还能克服书本知识的教条与乏味,把晦涩难懂、抽象性、阐述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限于学时无法在课堂上完整播放的微生物学教学录象,如“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技术”等放在网站上,使学生能随时在线或下载后观看,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教学程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先讲、后看、再操作,最后进行集体讨论的教学程序,充分做到学中教,教中学。而就目前来看,普通高校微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都是独立开课,通常是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然而实验教学往往滞后于理论知识,没有及时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势必会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3 建设创新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微生物学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生命科学,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食用菌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抗生素生产以及制药工程、生态和环保等领域。因此,鼓励大学生以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为科研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和实施学分认证、学分替代和学分奖励等有效机制,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才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热情和潜能。
此外,校企双方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学生在课余时间赴微生物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国际生物技术资深科学家共同工作;促进校企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企业创新基金、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市立项课题。
4 结语
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其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内容上,要适应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多媒体优势,通过教学模式的调整,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上,建设创新平台,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探索,结合本校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使《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真正跟进本学科的发展,真正适应民族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秦秀丽,孙佳岩.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79-81.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转变教育观念; 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竞赛、实践活动; 后续教育; 综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3-112-02
实验教学随着临床对仪器设备诊断依赖的增强,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临床缺陷责任的明确,并不直接面对患者的实验室人员遭遇医疗纠纷和赔偿的机会在增加,高等应用性人才的医学检验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检验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点。因此,本门课程直接影响到检验专业学生的质量。我们本着“以加强课程建设促专业建设”的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抓住学生特点,正确运用教学规律,搞好课程建设。
1 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
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高职检验专业的申报工作,我们开展了关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质量,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等主题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学习和讨论会,使教职工开阔了视野,充分认识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育教学只有主动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培养观念和特色观念等全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构建的积极性,又为今后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等关系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完全是针对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来确定。就业岗位需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什么内容就讲授什么;《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按专业要求,理论以“必须”、“适度”为度来开设提高教学效果;《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注重岗位能力培养,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强调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3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突出高职教育特色,逐渐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有些《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教学,我们采取先到医院见习或实践,让学生先有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带着问题回到课堂学习理论的方法;有些则把原来为理论课的内容结合在实践课中上,让学生边学习、边练习,增加了课堂“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职业素质;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趣味化,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琐碎内容系统化,使学生感到本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和重要性[1];归纳共性,掌握个性,增强科学记忆。虽然细菌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彼此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果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抓住不同菌属之间和同属中个别细菌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这样就容易记住[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辅助教学。全日制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感性认识,教学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3]。多媒体课件采用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相结合、文字与语言解说相结合的方法,将枯燥的教学过程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的设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性实验室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展双语教学,适应医学检验的发展。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上多写英文单词,多用英文单词,课后让学生阅读并翻译英文原版的临床检验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等,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这些措施加深了学生理解专业名词,对专业英语也是很大的提高。
4 开展《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竞赛、实践活动
开展竞赛和课余时间开展第三课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为群众检验,进行检查结果判读,将医学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5 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后续教育
第一学年的春季学期的认识实习,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检验见习,重点放在免疫和微生物检查。毕业实习的临床带教,采取精选、分散的方法,开设一些关于临床免疫和微生物、寄生虫相关内容的高级讲座。同时将理论课与实习课联通,施行临床教学,加强实习学生的检验技能训练,并对实习生进行关于免疫和微生物、寄生虫内容的理论和技能考核。
6 加强综合教学能力建设
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师资队伍建设。医院检验科的临床实践、在职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定期进修、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实验室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等;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配备一批先进设备,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专业实训基地;加强《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教材建设。对原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调整,编写《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习指导、实验指导等。
[参考文献]
[1] 刘维庆.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法探讨[J]. 中医药学刊,1999,35(5):41-42.
[2] 刘维庆,沙恒玉,张林. 病原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教材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01,35(4):30-31.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被列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总计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使专业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核心知识内容和基本实验技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基于此,笔者对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情况和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问题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一、课程的定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在整个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既包括基础微生物学的知识内容(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生态、遗传和变异等),还包括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和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用原理(微生物在元素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降解和转化等)以及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不等同于环境中的普通微生物学,也不是环境污染的生物处理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在学生不具备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背景下,通过介绍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后续的水、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工程以及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等专业主干课程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这就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这一点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整个课程的逻辑结构、重点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就是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与学,必须突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将微生物学的知识理论和环境领域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各个学校编写了不少环境微生物学的教材。其中,周群英和王士芬编着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为广大高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采用,它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工科类院校的教学要求。但是,在使用的同时,各学校还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对其中各章节的内容进行取舍,并针对各自的专业适当增加内容,比如土壤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以体现学科的优势研究领域。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基础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中的作用两部分的关系十分重要。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工程应用,重点则是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微生物学原理。如果对微生物的结构、营养、代谢等内容介绍过多,课程容易演变为细胞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或生物化学等;而对污染控制的具体工艺过程涉及过多,又容易重复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时,应合理安排这两部分的比例。另一方面,“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还应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课程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3门课程在如细胞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等知识内容上均有一定的论述,但课程核心和重点内容各不相同。在讲解“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时,应注重强调微生物细胞、生理、遗传方面的独特性,并对这些特性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展开详细介绍。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知识单元的逻辑衔接,注重课程体系的统一性,要明确课程的侧重点,避免重复。
基于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飞速发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还应紧密结合当前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相关领域的新进展,而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污染处理工艺的微生物学原理上。教师通过对最新污染控制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解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专业的热情,树立投身环境保护事业的志向,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例如,在废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部分,笔者介绍了这几年比较受关注的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负荷、强毒性有机废水的新工艺,解析了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生物处理系统由于污泥浓度大幅增加而带来的高效性,来强调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废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学生对这些新内容的反馈很活跃,也引发了很多讨论。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快速信息化,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学课堂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应借助多媒体、网络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工程实例,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根据实验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同样的信息,图像比文字容易被信息接受者所记忆,这就是所谓的“图象优势定律”3]。在传授以叙述性为主的知识内容时,合理使用形象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而信息的几何形状、色彩、字符对形象思维的建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在教学中通过展现大量生动形象的微生物照片,可以使学生容易认识和区分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印象深刻,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比较G+和G—细菌的结构时,通过对细胞图片的详细讲解可以清楚地说明二者的区别:G—细胞由胞外到胞内依次为外膜、细胞壁、周质空间及原生质膜,而G+则为细胞壁、原生质膜;同时,G—细菌的细胞壁上仅有一层很薄的肽聚糖,但脂肪层较厚,相反G+细菌的细胞壁含有多层肽聚糖,而脂肪却相对较少。这样,学生对G+和G—细菌细胞壁差别的认识就会十分深刻,为此后顺利开展革兰氏染色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介绍微生物代谢、遗传等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采用示意图、动画等形式来进行讲解,将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例如,在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中,笔者采用Flash动画演示了微生物遗传的经典转化实验即肺炎链双球菌感染小白鼠实验,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变为生动的画面,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事实上,国内外一些着名高校、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的网站上和国外优秀原版微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高质量的微生物图片、教学课件和研究成果,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素材来加以使用,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二)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
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正日益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要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要注重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不断地加入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例来说明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教师也不能脱离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而单纯地搞教学工作。只有长期参加科研实践的教师,才能使自已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在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有将教学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中最新发现的细菌鞭毛充当“纳米导线”的现象作为背景材料,展开讨论,分析了细胞鞭毛的电子传递功能在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中发挥的作用。这个例子在介绍微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很好地诠释了如何恰当地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如,通过介绍实际工程项目——煤气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驯化过程,说明了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对于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当前大学教学中,课时的有限性与知识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尤为如此。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加注重所介绍内容的质和量,将多而杂的信息进行疏理与归纳,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变革,改变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表明,提问、引入和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比起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更为吸引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启发式教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思考和分析等综合能力。总体来讲,一些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可以以教师讲解为主,但讲解的内容要少而精,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消化吸收。对于理解性的知识内容,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些问题要引而不发,导而不讲,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和总结来深化认识。此外,还应注意到高年级本科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多门环境类课程反复涉及的章节内容或非核心知识单元,完全可以安排由学生自学来完成。例如,在讲解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时,笔者详细介绍了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生化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所以在讲解废水微生物的脱氮原理时,采取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组织讨论和总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节省了课时,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基础。
四、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挑选和设置
关键词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进;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关于微生物学的概念,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微生物学就是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既能牢固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能树立将所学用于实际应用的意识,是每个从事微生物教学的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特别是进入当今科技与教育突飞猛进的新纪元以来,学生视野与观念的变革与提升,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调整与革命,如何在微生物教学中实现与时俱进的调整,是我们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居于此,笔者试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技术两方面,阐述在有关现代微生物教学改革中,逐渐体会到的观点和摸索出的做法,以就教于各位朋友和同仁。
首先,是微生物学以更加丰富和新颖教学内容向我们走来。
1.微生物是对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补充,教学过程中要予以充分关注
就教学内容而言,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主要分布在: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代谢、生态和遗传等几大部分。由此可见,该学科实际上缺乏自身所独有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综合讲述具体与微生物关联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的内容和知识。而这些相关学科的理论,学生会在相应的课程中接触和有所把握,所以教学中存在“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另辟蹊径,制作新的兴奋点,及时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有关背景知识,同时在更高的层面上指出该理论下有关微生物的特性,即与高等生物的不同之处,建立一个新的知识系统。比如:在讲述光能营养微生物时,会涉及到光能营养与化能营养成为地球上微生物生长代谢的两 基本的能量营养模式这个知识点。教者就可以新的切入点,比如采用最能凸显特点的比较范式:传统的经典理论认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由于含有光合色素,可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无机物质合成为自身组成部分与营养物质;而化能营养型微生物由于缺少光合色素,自身不能直接转化与利用太阳光能量,只能从物质化学反应中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获取价态电子能量。这样富于特色的教学内容的比较范式,才能在学生脑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追踪和引入最新的微生物研究结果,让源头活水激活课堂
当今的科学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说,已进入一种几何级数层面的发展。在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中,微生物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微生物学科发展异常迅捷,而知识的快速更新已经使人们深感到有些“应接不暇”。这一特点,可从微生物学教材的修订速度得到充分体现。该学科相关教程虽然也在不断调整与更新。然而这种修订的速度似乎仍然很难与学科发展同步,大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感。一些最新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我们就要特意引入,全力解说,做一个勇立潮头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时代的新老师。这样,既可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微生物学知识,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追寻和探究的热情。虽然引入该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于教师来说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这源头活水确实可以激活课堂,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改革微生物教学方法和技术,让浓厚的学生学习兴趣一直陪伴学生。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有的甚至还具有较强叛逆性。凭借个人喜好和一时兴趣而努力学或者而放弃学习的情况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因此,在当前的微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日益更新的教学技术予学生以新鲜刺激,以稳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微生物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
1.积极互动,以教学模式的新颖促进教学
(1)设置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教育心理研究成果表明:吸引学生简单而有效地办法,就是向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推进教学,达成高效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抓住知识点,多角度设计问题,或者纵深设问,多问“为什么”,让一个个“为什么”形成严密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探究问题,并在严密的思维和逻辑里获得问题的答案。例如“发酵工程史话”的教学,就可设置一种师生互问互答的情景,展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微生物在其间所起的特定作用,进而在了解过程中,把握知识,倍增自豪感,强化学习动力。由此看来,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设置特定话题,老师引导学生生参与讨论。教师把一个知识点全面而详细的讲授完后,不要慌着结束教学,而应该围绕该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案例,设置某一切近话题,将知识点、自我感受和现实生活熔于一炉,展开课堂讨论,参与性的相关特性,可以吸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拓展知识点,形成能力。话题设置的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时鲜性或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例如,在讲完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内容后,可设置如下话题:为什么国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该话题本质是在讨论海底资源的开发,通过讨论学生会对海洋微生物的资源价值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甚至对微生物资源学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科技新载体为技术促进教学
就目前形势看,多媒体课件正在逐渐成为或已经成为微生物学的主流教学手段。它有着诸多优点:
(1)图文结合,直观生动。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等集中于一体,可把抽象的、微观的东西变得直观而生动。事物的具体结构、变化过程等,都可以直接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例如,如果在多媒体课件中加入微生物的扫描或投射电镜照片等内容,把微生物的实际结构直接呈现给学生,化微观为现实的具象,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变得更容易,习得过程的满足感又往往会激发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也自然得到明显提高。
(2)信息海量,讲授快捷。微生物学知识密集,而用传统的板书的教学,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教学的时效性,使学生也无法形成连贯和系统的思维链接和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则可使师生双方都从繁重的板书或记录中解脱出来,大大缩短讲述时间,可以举更多的实例,可以做更多更好的拓展延伸,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更清晰的讲述教学难点,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而使这一教学技术泛化而至于沦落,多媒体教学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课件过于简单以至于近于童稚化而使微生物学问题成为“童话”问题,也应努力克服课件推进过快而使学生无力接受和消化的问题,做到真正利于课堂,促进教学。
相对于其他科学而言,包括微生物学在内的所有生命科学学科呈现出更鲜明的“日新月异”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唯有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从教学内容和技术两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