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实操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1.引言
由于我国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大学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压力。另外,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缘故,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是造成大学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该认证以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为最终目标,认证体系以教育部电子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程为依托,以企业电子设计实际工作内容为主导,并与电子设计竞赛充分结合,使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人士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2.电子工程师资格认证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专业技术资格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准入制度。电子信息技术资格认证是促进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电子学会组织开展电子信息技术资格认证工作。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的性质属于同行认可、社会承认。认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证标准注重能力、追求最大的社会认可度和最终国际认可[2]。中国电子学会的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体系和标准获得美国认证协会的认可,获得电子设计工程师证书的学员可以免试申请美国认证协会的“International Certified Electronics Design Engineer”证书。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综合知识考核范围为:基本电路元器件的知识、常用集成电路的知识、基本电路知识、单片机基本知识、微型计算机基本知识、小型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常用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的基本知识等。综合知识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电子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试题涉及较广的专业知识面,实际操作考试由设计题、软件编程题、综合操作题等题型组成。实际操作考试分为实操机考及实操动手两部分。实操机考与综合知识考试一样,采用全国统考,计算机答题。实操动手考试是在实操机考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设计工程实训实验平成机考要求的设计任务,并在实验平台上焊接、组装、调试通过,实现要求的设计内容。实操考试着重考查的是被认证学员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系统组装、焊接、编程及调试的综合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既要有稳固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的试题命题着重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参照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教学评估时的电类学生评测试题的相关内容和国内主要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课程及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命题,非常贴近学校的日常教学要求。参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的相关知识、系统组成、电路分析等要求,兼顾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贴近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考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有更明确的思路,将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改进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大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适应社会需求。
3.电子工程师资格认证反映出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严重偏向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因此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毕业生的整体动手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我院于2012年经审批获得考试认证特许,设立EDP考试认证中心,目前有实验箱30台,已组织一次认证考试,2013年春季考试通过率为81%。从考试结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太理想,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欠缺,动手能力差。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好像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找到错误的原因,因为很多问题是由于在调试过程中错误使用仪器设备或者其他干扰原因造成的,而理论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理想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实际测试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是理论教学所无法预料到的,因此,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很多实验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的比例是否合适、实验设备是否充足、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高低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完善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其专业特点就是宽口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适应面广,而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考试是检验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的一个有益补充。因此,我们在完善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认真做好认证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涵盖电子类学生所学的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接口技术等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实训实验箱的技术指标,利用面包板自行设计、焊接、调试电路,并将做好的板子直接替换实训实验箱上相应的模块,等所有模块都设计并制作替换完成,学生就完成了整个电子设计的综合实践课程。实训完成,学生将具备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该实训也可以与电子设计竞赛赛前培训相结合,作为电子设计大赛的赛前培训的基础部分。
培训以讲授为辅,实际操作为主。讲授部分主要是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实际操作部分是电路与小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实操培训可以与电子工程实训课程相结合,把电子工程设计中常遇到一些设计问题纳入到实训中。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子设计有一个连贯性的认识,利用EDP实验箱将整个设计过程分解成多个单元电路,根据一般工程设计的流程,分几个阶段逐一完成。在每一个模块完成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组成一个系统,进行系统联调,完成一个小系统的设计过程。对于水平比较高、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配上相应的设备,完成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的设计。每一个学生采用的设计方法及电路可以不一样,只要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就行。教师只负责把握大致方向,其他可以让学生自行发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培训和竞赛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学生反映通过培训和锻炼,思维活跃、敏捷,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及小系统的设计能力,特别是硬件电路的设计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从已经组织过的一次认证考试结果可以看出,培训达到了电子设计工程师的考核要求。
4.2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工艺实训平台。为加强实践教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平台的实验实践课程依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包括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子类各专业实验室及电工电子工程实践与创新基地。该中心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工电子实习、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在这里,免费为学生提供常用仪器仪表,如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模拟和数字示波器、失真度测试仪、晶体管毫伏计、焊接设备和简单的单面板制版机等。通过制版机,学生可以把用Protel软件设计的版图制作成板子,经过焊接进行调试,这种方式比用面包板调试效果好很多,尤其是模拟电路的调试效果更显著。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是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可以任选课余时间进行实验、实训。同时,基地的实验实训活动面向不同年级学生、灵活多样,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如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选实验,也可以选择学生科研实践项目竞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了科技发展和社会应用的需要,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脱颖而出的机会。
4.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调整理论教学学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非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综合实验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将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创新培养的必要途径,对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很好的补充,对学生很有吸引力[3]。以各类竞赛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竞赛,包括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视竞赛的训练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重要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参赛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各种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5.结语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为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对我院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起到了检验作用,促使高校教师提高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为社会接纳和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应充分借助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这个平台抓好实践教学,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茗.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介绍[J].电子世界,2010.3:47.
关键词:电子电工专业;创新;改革;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就是电工操作技能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环节。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的实用型人才。良好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创新与改革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老师安排或课本上的实验方案和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先理论后实操教学方式向先实操后理论再实操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电工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总的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对学生电工实验技能的训练要加倍重视。要求学生从点滴的规范操作做起,根据自己的学习进行情况和电工实验的基本特点,进行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操作达到准确化、熟练化、规范化。.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的实习课题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器材,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效地进行生产实习,最后展开讨论,做出总结。另外,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
三、强化技能训练专业模块教学
专业模块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心理基础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强化实训教学和专业技能。电子电工技能训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训练,采用模块法教学,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高。总之,专业模块教学便于学生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电路模块中,安装实习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提前把介绍组成电路的低压部分的原理、作用、结构等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实验时知道学生用示波器在实验台上观察整流、放大电路、稳压、滤波各个分电路输出波形情况。
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1.重点培养识图与读图能力。各种电气设备虽然工作过程不同,但却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由简单的基本控制环节组成。所以,通过培训使学生们具备掌握各种连接关系、图形的含义和电气符号,根据电气原理图分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
2.注重培养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能力。电工基本操作工艺是通过培训电器维修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日常照明电路检修与安装的能力、掌握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电工三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万用表)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学生具备了解“三表”的简要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熟练运用“三表”检测各种电气参数,掌握“三表”的常见故障维修。
五、采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既能允许教师通过编程主动地控制计算机,又把来自各种电子媒介的信息进行集成,改善传统教学中的说教场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容易接受。尤其在电工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课件,把深奥的、难讲的理论做成图画的形式讲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降低教学成本、熟练操作技能、理解理论概念,充分调动学员的思考、听觉和视觉,增强培训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六、趣味化教学法事例
1.趣味化教学法。趣味化教法就是在学习电子类专业课程时,暂时免去系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提前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趣味化,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先开展实验,在激发、培养了好奇心、兴趣后,最后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在一系列的兴趣性动手操作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必要的理论教学。学生配合教师开发兴趣实验,再通过系列兴趣性实验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稳固形成各种技能。如“电视机原理”“收录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课,都可以采用这个模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去增强基础知识教学,实现“先懂理论后去做实验”到“从兴趣性动手实验中去学理论”的转变,解决了两者在课时分配上的矛盾,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获得技能与理论的双丰收。学电子关键在于多动手,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消化、理解。在目前职业院校与生源现状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应该采用:以培养技能为中心,“先动手,后理论”即以动手操作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专业基础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2.趣味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①针对原教材的教学。对教材中必需的且职业院校学生能接受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尽量以趣味性演示为先导适当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对那些难度大的内容,理论性强,暂时略讲或删去(与其花较多的课时去讲解这些内容,情同浪费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差,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实际操作中,等到学生实验做得很好的合适时机,再回来讲这些必需的难懂知识)。这样就使得原教材的授课时数大量压缩,进而有大量课时补充实用性电子技能课,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兴趣状态下,下意识地获取电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原教材可作为技能教学中精简教学及及时查阅的教本。在技能操作的合适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简短教学原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做就分解了难点,增加了教与学的现实性与兴趣性,避免或减少了枯燥乏味的课堂电子理论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与直观性。实践表明,这种教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率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②辅助教材的延伸。教师要整理出教材中分布的重点难点、各知识点,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其分散到各电子小制作电路中,设计出一套自成体系的辅助教材,并注意尽量不遗漏,少重复,并使其系统化、系列化,尽量能融入教材中的所有基础理论,使小制作电路与教材融为一体。教学时,动手操作作为先导,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配以适当的操作过程及传统理论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点的指导、讲解。有必要时回过头来讲解原教材中那些当时略讲或删去的内容,也就是讲讲做做,边做边讲,讲做结合,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它作为一项新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摸索出有效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工考证;模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38-03
“One-on-one help, Everyone pass” Teaching Method//Xia Shengquan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lectrician textual research absorbs the essence of the teaching module and become characteristic, “One-on-one help, Everyone pas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s modular, ask each learners to have skilled knowledge for the target, strengthe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help each other, with the actual effect of learning.
Key words electrician textual research; modul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Author’s address Guangzhou Jinming Sci-tech CO.LTD; Guangdong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510663
“转型升级”在金融风暴之后就成了一句口头禅。当前企业面临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大量生产一线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反映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就是要培养符合企业急需与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反映在教学要求上,就是要改革教学模式,建立适合社会及人才发展的教学模式。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很普遍,那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多理论,少实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果是学生的消化吸收效果不好,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生产技术岗位严重脱节,这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弊端,为此迫切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电类课程特别是电工考证课程对技能的动作要领要求规范和对操作者的安全意识要求较高,技能的训练提高必须以基本技能为基础,学习中不仅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电工知识和电工安全规程,还需要反复强调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以便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而且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电工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模块教学法,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突出实用性,以生产实际作为结合点,满足工作岗位对技能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模块教学法的精华,并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学校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认可。
1 “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的渊源
“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源于模块化教学法(MES)[1]。模块化教学法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模块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内容、合理分解模块对进行模块教学至关重要。该教学模式目标明确,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学习目标就非常明确要学什么,学习内容简练,易教、易学且便于测评。
2 “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法的实践
本文以电工上岗证考证为例,具体讲述该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2.1 认真分析学习对象,采取合适方法提振士气和信心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摸底调查,普遍表现为专业基础差,缺乏自信,易自暴自弃。因此,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一定要认真做的一件大事,应该把它贯穿在教学和考试过程中。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有一小点儿进步都给予赞扬和鼓励,从方方面面、一点一滴积累他们的自信。另外,教师多一些鼓励性的肢体语言,如拍拍肩,与学生握握手,拥抱拥抱。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郑重地告诉学生,担心考不过是多虑了,不要受外界的影响。看看报考条件吧,没有电工基础的“只要是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报考”,何况大家是高中毕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相对好得多。再看看考试内容,电工上岗证考的大部分是安全规程,常识性的知识,能否通过关键要靠自己是否认真对待,没任何理由要放弃,所以自卑是说不过去的。事实上学生真正害怕的是严格的考试。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实操考试过程中更是一个法宝,然而临场发挥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如何帮助考生考试的时候调整心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通过考试至关重要。比如电工上岗证实操考试有四个大项目,每个项目有一个考官各在一个考室,学生考试是随机轮流叫号的,每一个项目2~3人一起考,考完一个项目后需在外面候考,如果某个学生没考好,容易自乱阵脚,就会影响下一个项目的考试。怎样稳定情绪呢?在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鼓励和拥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传递的不仅仅是鼓励,更多的是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明确要求按平常的练习一样的心态就可以了,因为平时训练和模拟考试成绩都很好,考不好的因素主要是开始的时候不熟悉考场或太紧张了,所以需要冷静。事实上考完试后学生都说其实不是不会,就是太紧张了。
2.2 教师的教学准备极为重要
为了准确掌握考证的最新动态、考试题型和实操考试的方式,笔者经常以初学者的心态亲身体验考证,利用业余时间到相关鉴定所或培训机构跟随考证学员一起系统学习,完成相关课程的完整教学过程。笔者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图1),甚至连实操考场设备的摆放位置亦画出示意图,以供模拟考场情景(图2),以便在考试时不会因一时找不到设备带来的恐慌而影响考生的发挥。这样不断改进和反复锤炼,能够获得最直接的学习心得和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此外还可作为考评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考证工作。
2.3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模块
广东省现行电工考证要求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考试的说明:广东省证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和画图题;广州市证是机考,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以下是相关的教学实践。
1)理论部分的教学实践。按照教学内容分类,制作纸质版和电子版试题,好处:学生一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不会完全依赖电脑;同时方便做记号。如图3所示,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一个记号,以后复习就少看,考前看一遍就行;重点的一个记号,必须多记;难点的一个记号,啃它。分割成若干个模块进行系统讲解,辅以题库资料作为练习题(大概一个半月)。考前3天,强调针对题型应注重复习方法:单选不会的要看,会的不看;多选不会的不看,只看会的;判断题则自己选择是否看看。
2)实操训练的教学实践。根据考试要求全部是按单元分模块进行的,这为“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据此将实操训练划分为多个模块。如电工上岗证分为六大模块,课时分配见表1。
①讲授相关模块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模块二“动力保护装置”为例,既要讲授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安全规程等,又要指导学生实操接线、故障诊断与排除。学生通过对这一模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具备国家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②制作小模块题卡片(如图1所示),方便每次上课15分钟集中讲授和示范理论与技能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分4个小组进行练习,一个小组一个项目。
③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学生口述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学生成果的静态评价,还包括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不仅对工艺、布局、走线进行点评,而且对仪表的使用、通电步骤、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操作熟练程度点评。通过教师的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消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的点评应以肯定评价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除教师点评外,亦要求学生口述、自评与互评,彼此交流成功心得,分析失败原因,在交流总结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
④实训效果的评价,由于采用模块教学,会使学生的成绩考核变得更加易于操作。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安排“单元考试”,即各模块学习结束后的考试环节。由教研室统一进行检查、考核。一旦考核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方告结束,转入下一模块的学习,六大模块考核都通过后,才可以参加省市鉴定中心组织的考试。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之后要求学生完成本课题小结。
⑤强化安全意识。电工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在实训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以培训职业习惯。
3 实施“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的几
点收获
1)推行模块教学法,更突出了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上,与岗位需求、行业考核标准紧密结合,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质。
2)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原有的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各专业课程教学各自为政,内容比较多且重叠。采用模块教学,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而且能够满足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
3)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采用对口帮扶的方式,即将学习成效好的与差的学生一对一,把责任落实到成效好的学生身上,要求他负责把差的带熟练。当然注意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这样做不是在浪费时间。一般来说,学习效果好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责任心等都比较好。这样对口的效果非常好,差的学生进步大,好的学生亦收获不小。因为帮带教过程实际就是复习的过程,而且比自己一个人闷着背书效果好很多,确实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他们非常乐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当然,一开始教师需要先找学习好的学生一对一做示范,让他们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确实好。其次教师也需要身体力行,比如口述3次以后就把题卡答案扔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教师能做到,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在这种强压下大家逐步习惯了口述的学习方式。
4)教学方法灵活应变,提高考证通过率。考前一周把分值大的动力和照明部分再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5)注重临场考试法。考前告诉他们考试方法:抽到题卡后,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内容先说,给考官一个好印象,同时可以增加自信;然后按题卡的要求抓住关键词逐一回答,确实有些知识点不熟练的不提或快速带过。教师在考场及时发现问题,灵活应对。比如有学生说考急救时考官总问他们为何不打120电话,马上告知后面考的学生考试时要先说拨120叫医生,回答问题要尽量符合考官的兴趣。这样掌握了考试方法,确实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教研室从2009年开始,由本笔者主导的电工考证逐步总结出该教学方法,成效显著,获得学校的充分肯定。成绩不是偶然的,在考前的很长一段课程辅导时间里,笔者按照自己特有的辅导办法,几乎夜以继日地有针对性地辅导每一个学生,逐个辅导学生攻克未能掌握的模块。笔者把所有的学生按训练模块进行列表,记录下各个学生未能攻克的模块,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一辅导,最后达到所有的学生攻克所有的模块。表2是多批次考证通过率的情况。
此外,笔者在技能大赛强化训练过程中采用模块教学法亦获得明显效果,在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技术能手大赛中所指导的学生有2人获得维修电工“技术能手”称号。
4 结束语
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以谦卑的心态用心钻研教学,总能够摸索出适合学习对象的教学方法。当然,“对口帮扶,人人过关”仅仅是针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电工电子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途径。电工知识的讲授离不开实验,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巩固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目前,学校一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电工电子实验是电类技术基础实验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接线能力和仪器设备使用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电路、电子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了解与掌握各种电子仪器仪表和工程中常用电气设备装置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本文从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改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寻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6]。
1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
电工电子学是对非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技术基础课。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类实验,缺乏电类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期望简单重复教师的操作示范过程,具有明显的消极依赖心理。不适应当今实验课要求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强调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新模式。对于接线繁琐的电学实验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
1.2 学生预习准备不充分
实验是对课堂基础理论的巩固与深化,比抽象理论更形象、直观,具有实体化、应用化的特点,但它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相关知识点概念模糊,不能准确理解实验教学内容的现象。
1.3 盲目实验
一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按照操作示范连线,看不懂电路图。对连线的方法,连线错误的排查和连线完成后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学生机械地完成实验后,甚至不知道自己连接的电路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更是缺乏应有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导致学生实验收效甚微,没有起到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和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使得学生更加丧失学习兴趣[7]。
2 改进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8-10]
2.1 预习环节的控制
必须加强对实验课预习环节的控制。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写出完整的预习报告,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所使用仪器,清楚实验内容、方法,并且能够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验证性实验,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先进行仿真,将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有效结合起来。而对于设计性实验,学生应该先做出设计方案,包括实验内容、采用的原理以及实验中的电路原理图。除了对预习报告的检查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抽查学生课前实验预习情况。教师应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教师的严格要求能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学生对待实验课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而良好的预习,明确的目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2.2 实验课前的集中讲解
对实验的集中讲解,应该放在实验室中进行。以前由于实验室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或者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不是同一人,导致把实验的集中讲解放到了理论课堂中,效果不好。一方面,在实验室中学生面对实验台的实物,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时间间隔容易造成学生对相关信息的遗忘。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讲解时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通病是容易使教师变成简单的课件播放者,而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实验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还可以结合实验台上的实物,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有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这样的交流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做出解答。
2.3 实验实操过程中的辅导
实操是整个实验的中心环节,由学生具体完成实验的实际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这一环节学生能成功,就会增强信心,提高实验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学生对实验没有兴趣,就会应付了之,达不到教学目的。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进行巡视指导,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应暂停实验,进行集中指导。对个性问题,应立刻纠正,对每个细节严格把关。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同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其既受到鼓励也得到启发。
2.4 实验总结
实验完毕后,学生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对比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差别,总结自己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错误,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撰写实验报告。教师要认真地批阅实验报告,然后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和实验报告,通过集中讲解的方式做出总结。主要包括实验验证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何解决或避免等。课后,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记录,总结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迪智慧,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创新能力,所以在电工电子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只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相信高校电工电子实验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杨志军.实验在电子电工课程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2010(12):189-190.
[2] 蒲永红,蔡晔敏.浅析电工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2):38-40.
[3] 朱红萍.关于高校电工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1(1):126.
[4] 刘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103-104.
[5] 王春霞,白锐,杨宏伟.电工技术实验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14-115.
[6] 陈红艳.浅谈电工电子实验改革的相关探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185。
[7] 徐英雷,谢美俊,何圣仲,王英.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体性教育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2):119-121.
[8] 王英.如何提高电工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0(35):1008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强,课时较少。对中职学生而言,在以往的学习经验中,更多是失败的体验,进入职业学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理论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笔者从改进教学手段、设置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技术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可以借助一些器件设备来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比如,分析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轮流导通,用常规的理论分析、画波形图,学生很难理解,但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在输出端串联一个发光二极管,从二极管的持续发光,学生可了解到输出的是单向电压,有了直观的印象。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培养职业能力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习要与现实情境相类似,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同时教学过程要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相类似。教师在课堂上,将职业情境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养。以检测继电器好坏为例:先给学生看视频,视频中驾驶员发现大灯不亮,来到4S店,师傅判断有可能是继电器的损坏,那么到底是不是继电器损坏,只需拆下来检测就可以了。怎样检测继电器的好坏就是今天的学习任务。由于真实任务中学生了解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任务本身又具有整体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课程中的不同项目和任务,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组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职业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形成巩固的职业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办法的总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究以做求学、以学定教、以行获知。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可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第二步,教师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学生知晓完成任务的目标;第三步,教师提供完成任务的相关方法,简单任务,学生自主完成,较难任务,教师提示、指导,小组合作完成,很难的任务,教师重点讲解帮学生完成;第四步,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
通过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掌握理论知识。
2.翻转课堂式教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实践 教学经验 创新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随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作为高等职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更是离不开实践。
我校为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院加大了对实验设备的投入,大大改善了实验环境、提高了实验设备的档次, 尤其为我们汽车系新增添了电工电子实验室,能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从而解决了历年来“电工电子难”的问题。为我们在实践教学和管理上进行的许多重大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明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要使实践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功效,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师重理论轻实验、重传授轻引导等与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现象。
1.2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重视实践的应用,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真正统一,同时更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强化教师两大方面能力,一方面要认识各种电工电子器件、读懂电路图、熟悉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基本知识为平台的基本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进行元件的检测、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具有现代电子制作工艺技术的能力等综合实践技能。
电工电子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类和机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能否掌握好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及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同学们学习好后续的专业课程及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本人就目前电工电子教学实践表达了自己弱弱的观点。
1.2目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院校的实验室教学经费不足,与实际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相对匮乏,这是制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质量面临的最根本最严峻的问题。2)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际教学安排上只是叫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无法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3)对于个别高职院校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现象。4)无法实行因材施教。高职学生思维较活跃,但入学成绩较低,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相对薄弱,同时认知水平有限,学习兴趣也不浓厚,素质参差不齐,动手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如: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又会感到相当吃力,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2如何改革与创新电工电子实践教学
2.1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加大投入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为了能够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购置实训设备。
(2)同时要加大电工电子实训经费投入,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中所需的耗材的消耗量较大,而目前各院校在这耗材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各院校应根据实际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对实践所需的经费加大投入力度。
(3)应加强校企合作。在加强硬件投入和加大经费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做到与社会和企业的接轨。
2.2结合企业、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不断更新知识和实训项目。
电工电子教学要与时俱进,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实践教材的内容上应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2.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提高其待遇
“双师型”教师要求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4、教师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实验考核过程化
考核方式应综合体现实践内容的改革、实践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注重学生小设计小制作探究过程、注重综合实验过程中故障的排除与电路调试技能,总之考核要以实验专项技能的培养为目的,将考核结果细化与量化。
4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目前受到重视的程度是空前的,如何有效地提高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效果,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革与建设的力度。
1)集合社会的力量,形成具有指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公共资源。2)集合院校团队的力量,建设各院校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实验指导能力。4)继续革新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各院校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不断的进行试验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志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渊,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课程; 项目驱动教学法;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M92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20-001
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这里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当前,职教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中,笔者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适机引入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教果,现介绍如下:
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项目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说,“项目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它能帮助学习者朝着目标,有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合理选择教材
鉴于目前职教教育教材的现状,教学工作中可以以现有的教材为辅助,根据项目化课程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在教学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项目化课程特点的校本教材。自编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设计思想。同时,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求,语言表述应精炼、准确、科学,引用图表要清晰精美。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准确设计项目
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中,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的关键,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应用,制定可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教学项目既要涵盖基本的教学知识点,能服务于教学,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在课程的开始,即将学生分为12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并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教师以这个项目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每次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则带着自己项目中的问题去理解、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作业主要体现为项目的阶段性的分析,项目小组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均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作业。尤其是在交叉设障、排障两个活动中,学生的意见分歧比较大,有的故障比较简单,容易被发现和排除;有的隐藏比较深,要经过仔细查找甚至是几遍查找才能被发现和排除,学生争论激烈,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3.学生优化组合
要成功地开展项目驱动实践教学,第一步分组非常重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之间的思想、智力、体力、爱好、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编组时就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
4.教师引导监控
项目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引导、互动;二是从离不开三尺讲台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在实践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结合当前该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市场需求开展项目实训,通过模拟职场情境,提出一个来自机电行业或现实业界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在和同学的合作交流、讨论中,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分析问题,并在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丰富、提升和重构,从而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
三、项目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心得体会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笔者感到最有实在意义的体会有二个方面:
1.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完美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项目教学法”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先演示已经设计好的线路,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把全班分成4-5人一个小组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完成相应的项目。在学生进行设计制作过程中,加强巡查与指导,解决学生的提问,记录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收集学生的作业,挑选设计比较好的线路演示给全体学生观看,要求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好的建议。在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即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绘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51-02
计算机绘图(CAD)是工科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技能课,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重要课程。通过对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各岗位能力分析,基于计算机绘图(CAD)课程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中的作用和地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把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计算机绘图(CAD)课程确定为专业技术基础技能课,以模块课的形式,用一周的时间对学生的CAD绘图技能进行训练,通过熟悉并应用CAD软件,培养学生完成绘图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和行业通行核心能力。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
CAD绘图是一门以机械制图为基础,以实训为主的课程,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依靠)于学生的上机实训操作。该课程的定位是让学生做“熟练绘图手”而不是“AutoCAD专家”。基于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课堂演示讲授为辅”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绕开教科书中拗口的外来语,在熟悉AutoCAD的基本命令、功能和基本操作的前提下,以零件图或发电工程图的绘制来组织教学,把要学习的命令融入到具体实例中来讲解,突出CAD软件的工具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把重点放在二维绘图命令、二维编辑命令、文字和尺寸标注、图案填充、图层和图块等的训练上。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以跟着教师一边学一边做,做的同时也学习到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教师的理论演练和学生的实训训练相结合,体现出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一体化教学。
二、以任务驱动法分项实施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零件图的内容(一组图形、一组尺寸、技术要求及标题栏)为顺序,以任务驱动法分项目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分为两条主线进行,一是教师:教师设计任务布置任务普遍示范与个别辅导对完成情况及表现点评考核评定成绩;二是学生:学生接收任务讨论分析任务学生实操训练提出疑问完成任务成果展示自我总结评价。即老师将需要抄画的零件图做成图片(教师设计任务),以任务的方式分发到学生计算机端(布置任务),之后先由教师通过全体广播进行普遍示范演示,再由学生实操训练。对于计算机操作灵感不太好的同学,还可通过教室中的投影大屏幕与教师同步进行绘图实训,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相关的项目训练任务。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便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就业目标。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组图形的作图任务训练后,接下来就是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的输入和标题栏的填写等项目的训练。教学过程与作图相同仍然分为两条主线,但为了帮助未能完成作图任务的同学也能跟上训练进度,老师可将画好的CAD草图分发到学生计算机端,供学生标注尺寸用。这种方法能有效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在完成整门课程所有学习任务过程中能力逐渐增强,最终达到课程的能力目标。
由于学生是带着目标和任务在实训操作中探索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实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三、参照专业岗位(群)调整教学内容,推行岗证融通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包括:锅炉运行值班员、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集控值班员以及热机检修工等。根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机械制图中级制图员的职业资格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即在CAD绘图实训课的教学中,结合中级制图员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加国家中级制图(机械制图)岗位的资格证书考试,在拓宽学生就业面的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融通。
鼓励CAD学习和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看到学习CAD的真正用途,让学生切实认识学习CAD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同时还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按专业的实际要求去完善自己,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职业技能。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是构成电气图的基本单元,是电气技术文件中的“象形文字”,是电气“工程语言”的“词汇”和“单词”。而电力工程图和发电工程图则是表示电气系统、装置和设备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用以表达其功能、用途、原理、装置和使用信息的一种图。因此,正确地、熟练地理解、绘制和识别各种常用的电力图形符号和发电工程系统图,是从事电力生产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岗位(群)除了掌握机械CAD绘图的相关知识外,还必须看懂电气图和发电工程图,熟悉电气图形符号和发电工程图样画法。为此,在该专业的计算机绘课程教学中,我们还增加了发电工程图的绘制这一内容。通过常用电力工程图形符号、热力设备图形符号和几个典型发电工程系统图的绘制训练,学生在学会用CAD绘制热力系统图的同时,初步弄清了发电工程图中各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为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肯定。与此同时,当学生学习单元机组运行时看到屏幕上的各种设备图形符号,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学习精神
指导学生养成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学习的良好习惯,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应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懂,不会CAD绘图。而用过电脑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仅限于收发电子邮件、聊天和网上游戏等。与此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因而绘制CAD草图就更加困难。为了使计算机灵感好的学生学得更好,计算机灵感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跟上教学进度,笔者在计算机绘图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号召或指定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去指导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此举除能解决课堂上指导教师人手不足的困难外,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学习精神,达到了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效果,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机绘图实践能力,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探索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达到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等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由于计算机CAD绘图是以实训为主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计算机绘图课程中主要采用以下考核方式:第一,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绘图操作能力,每次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绘图的技巧与基本素养,每次实训任务赋予一定的分值,各次实训任务分数相加,再根据平时考勤和学习态度作为过程考核成绩(20%);第二,CAD绘图技能在发电工程图绘制中应用的能力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电工程图绘制的情况(30%);第三,机械制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零件图或装配图的情况(50%)。
综上所述,对于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计算机绘图课程,参照专业岗位(群)调整教学内容;实施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学习,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协作学习精神;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推行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融通,从而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达到了提高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识图、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伟,吴翠翠.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建筑,2010(30)
[2]许小娟.机械CAD上机课“问题—探究”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3]王琴,顾海洋.关于高职学院《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科技传播,2009(9)
[4]李雪东,朱运航等.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CAD》教学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5)
一、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比如本专业的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高频电子等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由于实训设备的原因,必要的实验实训课不能按计划开出,有时候学生只是写写实验报告,有些实验也只是验证性的,没有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教师50%来自普通高等学校
没有企业经验,不具备真正的双师素质,实习指导教师只会“教”不会“做”,无法实现“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
3.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数量不足
企业技术人员很难保证固定的上课时间,常常由于出差等原因造成大量调课,无法按计划完成教学,并且多数从企业聘任的教师只会“做”,不会“教”,结果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4.考试方法单一
比如电工技术,模拟电子等课程,还是采用期末统一考试,以理论为主,这种考试制度无法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5.缺乏与本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即使教学理念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但实际上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比如《电子工艺》课程,波峰焊、回流焊等设备耗材费用高,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也只是老师做学生看,无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1.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理论教师、实训教师一体化
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既要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能够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达到真正的“双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既可以完成理论教学,也可以完成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成一个案例,或一个教学任务,把理论与实践融合于一体,理实交错,并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对课题中理论与实操进行调整,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2.教师角色的转变,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学的最大成功,因此,教学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讲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提倡学生的独立探索,比如课前老师将课堂要讲的内容整理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先进行分组讨论,老师根据讨论结果给出正确结论,并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分析。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体现在对知识“讲深讲透”的直接形式上,而是从直接传授知识转变为进行周密、科学的教学设计,引导和组织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将无序的知识整理为有序的知识、将错误的知识修正为正确的知识,这种转变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
3.加快一体化教材开发,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目前,我们使用的模块式、案例式和项目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特点,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到企业进行调研,并成立专家委员会,和企业专家一起研究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找出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换成典型的教学任务,再根据这些教学任务,编写适合本专业的具有特色的一体化教材,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操作为主线,围绕实践讲解理论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
4.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教学中,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过程。理论教室和实训车间构成一体,围绕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突出技能训练,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比如本专业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等专业课程可以安排在实训室或实习车间完成,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将看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带到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对于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示范法、讲解法和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在操做中验证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实一体化。
5.改革考核方法,实现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