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建设用地的用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用地的用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用地的用途

第1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一、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模式下的浙江土地规划实施

(一)我国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模式

我国建设用地实行的计划管理,主要是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地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以下简称土地计划)来实现的。土地规划一般规定了较长时段(比如10―15年)内一个地区可以新增的建设用地总量,并在空间上落实到具体地块。具体而言,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所谓的建设占用耕地“规划指标”,因为从统计来看,大多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的主要地类是耕地。原则上讲,一个地区在规划期内实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不仅不能超过“规划指标”总量,而且也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的空间布局。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年度土地计划则规定了一个地区当年可新增的建设占用耕地数量。

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央政府还将规划期内补充耕地总量下达到各省区,因此如果某地区补充耕地潜力不足,建设占用耕地就会从规模上受到限制。1997年中央政府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下达至各省区的早期方案中是严格依据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要求各省到规划期末实现净增耕地。但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将耕地保有量调整为192015万亩,比1996年底现状耕地减少3045万亩,这可能是因为部分生态退耕和灾毁的耕地减少指标最终未纳入占补平衡方案,相应地中央政府下达到各省区的补充耕地量均超过各省区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但低于耕地减少量。

综上所述,建设占用耕地量(“规划指标”)、补充耕地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是1997―2010年土地规划的核心指标。这三个指标一旦确定,一个地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空间布局就被确定下来。而每个年度能够新增的建设用地量则由年度土地计划来决定。

(二)浙江省1997―2010年土地规划指标分解

首先,和全国各省区一样,浙江省全覆盖的土地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并开始实施。规划期限是1997―2010年。1997年启动的这轮土地规划的一个特点是重要的控制性规划指标,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耕地减少量、补充耕地量,以及耕地保有量均由中央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下达到各省区,然后由各省逐级分解下达,一直到乡镇。因此,乡镇级土地规划是土地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基础性规划,是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判断农转用面积和空间布局是否符合规划的直接依据。

其次,中央政府下达给浙江省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711万亩。参照中央政府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方法,浙江省下达到各地市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也大致占各地级市当年耕地面积的85%左右,差异不超过2%。实际上,虽然大致按照一个比例分配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方法未考虑到各地的耕地资源禀赋、未来建设用地需求,以及保护基本农田的边际机会成本上巨大差别,但由于保护基本农田的边际成本在技术上很难测度,特别是如果不按照相近比例分配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会遇到来自市、县地方政府的巨大压力,因此大致同比例的分配方法因其技术简便和行政阻力较小而被采用。

第三,中央下达到浙江省的补充耕地量为116万亩,比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多出16万亩。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浙江省下达到各地市的补充耕地量是与建设占用耕地规划指标基本挂钩的。

(三)现行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模式与浙江经济发展的矛盾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化和工业化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由于1999年中央下达给浙江省的“规划指标”和逐年下达的“计划指标”偏紧,在现行刚性约束很强的土地计划管理体制下,浙江省的建设用地实际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表现为:在规划指标和计划指标总量上,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在空间布局上,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在空间上与实际需要也不完全匹配。在补充耕地量上,由于补充耕地量与建设占用耕地量挂钩,使耕地补充潜力较小而用地量较大的地区很难达到“占补平衡”的要求。

显然,以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划指标”、“补充耕地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三个基本要素的土地规划,和年以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为基本要素的年度土地计划构成的一整套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模式,是非常严格的。

二、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

当土地规划的主要控制性指标在较少考虑各地建设用地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到乡镇后,就会出现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地区在建设用地供给上严重不足,同时其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任务难以落实的现象。但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由于作为指标分配者的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乃至用地单位,存在用地需求和非农用地边际产出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要从经济上按照各地实际需求来有效率分解规划指标非常难以操作,这是因为下级政府和用地单位都有激励高报用地需求;同时,即使上级政府按照一定的客观指标去进行多指标加权分解,不仅在技术上容易引起争议,而且很容易引致下级政府的政治阻力。任何分配方案都可能被认为是厚此薄彼并可能造成各地发展机会的不公平。

(一)区域内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

区域内土地发展权转移的第一个维度是引入“折抵指标”和“复垦指标”。所谓“折抵指标”是指经过土地整理新增有效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复垦指标”的概念提出“对按规划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已经退宅还田、退建还耕的面积,可在新址等量置换农用地,作为新的建设用地”。折抵与复垦指标虽类似计划指标,但从地方政府的使用角度来看却要优于计划指标。这是因为计划指标具有时效性,如果当年未用则过期作废。但在折抵指标和复垦指标的使用上,浙江省创造性地建立了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库和建设用地复耕指标库,折抵指标和复垦指标如同银行存折里的资金一样,可不断积累并分年度支取,不存在当年没有使用完就作废的问题。

区域内土地发展权转移的第二个维度是“待置换用地区”和“基本农田集中置换政策”。虽然“待置换用地区”概念的引入扩大了规划建设用地区,但“待置换用地区”原来的规划用途大部分是一般农田,而如果乡镇土地规划编制时将日后可能会建设占用的那部分耕地划入了“基本农田”,那么就无法划入“待置换用地区”,从而依然无法进行建设占用。

(二)跨区域土地发展权交易

虽然“折抵、复垦指标”、“待置换用地与基本农田集中置换政策”等一系列 “区域内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的引入可以增加建设占用耕地量,但仍然存在一个跨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在浙江经济最发达的地市,如杭州、宁波,以及部分特别发达的县市,如义乌、乐清、瑞安、东阳和绍兴越城区等地,建设用地需求远超过省内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土地整理、复垦的潜力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它们通过本地土地整理可获折抵、复垦指标量非常有限;其次,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是在1999年批准的土地规划中明确下来的,而在一些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很少的发达地区,由于新增基本农田很少,往往无法通过基本农田集中置换的方式增加待置换用地区面积,从而限制了其新增建设用地空间;最后,还有一个不同地区都需要满足“耕地占补平衡”要求的问题。常见的矛盾依然是经济发展快速地区建设占用耕地量大,但补充耕地潜力却较小,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浙江省创造性地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构建“折抵指标有偿调剂”、“基本农田易地代保”和“易地补充耕地”三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实现了“跨区域土地发展权交易”。

三、结论与讨论

对于浙江在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上的改革探索,学界也有论述,质疑浙江的做法是规避中央政府的基本农田审批权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导致基本农田质量下降和建设用地总量失控。浙江省土地发展权转移和交易的丰富实践,无疑提供了一个审视我国现有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制度的新视角。作为一个地区间耕地资源禀赋不同、而经济发展又非常不均衡的大国,在维持既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不对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整体框架进行根本性调整的前提下,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引入“区域内土地发展权转移”和“跨区域土地发展权交易”的系统性改革方案,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和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深化当前我国土地政策体系改革必须要处理的重大问题。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具有全国层面上的意义。实际上,由于浙江全省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在省内进一步进行“折抵指标交易”、“耕地易地有偿代保”和“异地耕地占补平衡”的空间已经日渐缩小。

第2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是一个城市建设所需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使用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魅力城市的根本保证。

1 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如果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规划、使用土地资源,不仅不能为城市带来新形象,同时还会影响城市后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现阶段的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1 土地管理无法适应城市建设需要

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土地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但是,在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这样就必然出现土地管理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首先,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资源规划不一致。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与土地规划存在矛盾,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协调的原因,城市建设以城市整体规划为核心,由城市规划发展部门负责,而土地规划则由土地管理部门制定,但是,这些部门在制定相关规划时,不能及时沟通,容易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分歧,造成了对城市建设的不利影响。假如同一块土地在土地规划部门的规划中作为农田保护区来建设,但是在城市规划发展部门不了解这一情况,将其规划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这就造成了工作实施的困难,影响了城市建设的速度。其次,土地管理规划与城市发展步伐不一致。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有关于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其中规定了土地管理以及城市建设的程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两个部门常常不能沟通到位,配合不好,导致执行过程的步伐不一致,影响了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如果两个部门都能按程序办事,城市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规划部门的《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再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许可证》,就能有效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尤其是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一旦相关部门之间发生摩擦矛盾,就会使城市建设工作被搁置。

1.2 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对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首先表现在土地资源不能完全用于城市建设过程。土地并非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在转换用途后很难形成新的经济功能,这就存在对于土地资源的浪费行为。国家政策中明文规定,土地资源的收益要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培植新的经济载体,而事实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的收益并没有真正用于城市建设,浪费了土地资源的价值,不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如果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能加大绿化建设、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就能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利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不合理利用现象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还不够规范。部分城市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从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甚至热衷于拍卖城市黄金地段的土地,这种市场化行为并无任何非议可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不能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不能与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结合,把本来作为绿地规划的土地用作建房,将建筑用地发展为商业区,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土地资源,同时也使城市建设规划无处可施。

2 城市建设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建设特色城市。

2.1 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城市发展水平

城市建设是跟随国家发展的大形势发展,要挖掘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和潜力,就必须将城市发展立足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

同时也要符合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尽可能地实施原有旧城区改造项目,以建设特色城市为中心,以促进城市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已利用土地资源的价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容积率;其次,要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并非力求最好,而是最佳,运用市场机制原则调整相关区域的用地结构、布局,同时,还要考虑与城镇、农村建设相协调,减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土地浪费现象,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2 科学合理制定土地、城市规划

土地的总体规划是国家进行土地管理利用的调节手段,通过对可用土地和土地规划进行协调,达到宏观方面控制土地的目的,这就要求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严格各项规划制度,解决不合理不科学的现状。首先,针对城市中对土地资源没有进行"最佳"的开发,土地规划管理部门要尽量避免这一种现象,真正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收益。政府要尽可能地从每宗土地资源中获得收益,如果土地资源没有真正用于城市建设,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也是一种隐形浪费。其次,相关部门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时,要重视对城市中其他资源的保护,比如绿化景观,要将优质的可以用来进行绿化的土地规划在绿地建设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保护对象,而在现在的很多城市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采取一种"先破坏后治理"的政策,对当地的植被、水体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很小,不仅增加了建设的管理费用,也造成了对土地的浪费。这些不科学的行为都将会引起城市管理功能的不完备。

3 结束语

政府部门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听取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议,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前景、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等进行规划,制定出符合当时当地的建设理念。将整个城市建设规划尽可能地做到全面、科学,在建设过程中要放眼长远,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完善城市的功能建设,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美好城市。

参考文献

[1]丁芸.在城市化发展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j].中国市场,2008(52):223.

第3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盘锦市;城镇建设;土地;节约集约;对策

[ Abstract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land use to form a mor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project is more and more, less and less la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must take a series of regulatory measur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macroscopical soil regulation well, project itself also should be answered actively, take the best project completes the land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 Only like this, the economy can be sustainable, to sustainable land use.

Key words: Panjin city;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大力推进,为盘锦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战略布局来看,盘锦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轴,又处于渤海翼,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为盘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的提出,一系列利好形势都为盘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巨大的空间。这必将带动盘锦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城镇工矿用地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带来契机,有利于促进盘锦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盘锦市还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这为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供了机遇。需要注意的时,机遇并不代表成功,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也变得异常敏感。如果不注重城镇建设中土地节约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必然不可持续,也会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埋下隐患。

一、盘锦经济发展中土地使用的现状

1.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目前盘锦市未利用地中,作为生态屏障需要重点保护的滩涂沼泽以及水域的比例达60%以上,沿海滩涂、沼泽等多地势低洼,盐碱严重,仅有5.7%为自然保留地。受环境、水资源和资金限制,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难度大。盘锦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形成了优质耕地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在空间上的耦合;为满足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对耕地的需求,要保有一定数量具有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耕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未利用地中,宜耕后备资源缺乏。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2.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城市内部存在闲置土地,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低。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存在大量空心村,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406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人的上限用地标准。

3.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盘锦市正处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工矿用地的需求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在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下,建设用地的供给将十分紧张,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会变得更加突出。

4.土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受油田钻井采油、城市污水及工业“三废”的影响,使得部分耕地、苇地、近海滩涂受到污染。

二、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原则

1.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推进城镇用地理性增长和存量建设用地集约挖潜,加快各项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合理调控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低效和闲置土地,本着“保发展,调增速,促集约,盘存量”的指导思想,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配置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合理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性生态功能用地保护,稳定滩涂沼泽、苇地等湿地面积,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积极推进以土地整理复垦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和生态屏障建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

三、盘锦城镇建设中土地浪费现象的具体表现

为了深刻理解盘锦在城镇建设中土地使用中的问题,我们以盘锦市经济开发区项目为例分析。

盘锦经济开发区原规划应以工业用地占主导地位,主要以生产石化、医药、建材为主,但目前的现状是工业用地逐渐呈退化趋势,转而向商贸、居住用地转化。这种规划和实际的严重不符,很容易造成政府用地规划的失控,规划用地和开发区功能不相匹配的情况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很容易与政府规划用地产生矛盾,一旦这种失控用地的情况产生,造成城市功能的不统一不科学,则势必需要重新规划建设,这种后果一旦产生,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土地浪费现象将是非常严重的。盘锦经济开发区现有的两个园区中科技研发用地普遍偏少,招商主要以扩展企业数量为主,单纯追求企业数量而忽视企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如果已经入驻的企业有追加用地的需求,很可能造成无地使用,最终使得企业不得不离开园区。从盘锦市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其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较多。

第4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土地;数据库;技术

中图分类号:[D92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系统,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除历史上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陈旧,数字化程度不高外,目前进行的城镇地籍调查(更新调查)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调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调查的依据、标准不统一。同时,各地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平台不一致,甚至同一地区,两个调查采用的管理平台也不一致,形成了诸多的技术难题,函需加强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研究,推进信息化建设。

2、土地基础库的技术问题

2 .1 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有些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的领导,思想不开阔,对土地管理还是局限于老方法,甚至把建库当成纯粹的项目来做,建完数据库没有配套的软件,没有固定的技术力量,数据库只好变成“死库”,并没有认识到建库只是一个基础,应用才是目的。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04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文件精神,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要以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为目的,以在国土资源各项管理工作中真正发挥功效为标志,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要把精神落到实处,领导应积极调整建库思路,提高认识,转变思想,确保数据库建设能够有所成,有所用,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2 .2 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管理土地工作的必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努力培养科技骨干,形成土地管理系统专业和实用结合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其中,土地管理部门自己建库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好方法,建库是一个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软件与业务的学习,最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技术水平和业务知识的提高为以后数据库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应做好新老技术人员交替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2 .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数据库建设

建设数据库具有高投入的特点,系统建设中,除设备的购置外,根据土地信息业务的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软件的开发、人员培训和维护;建库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以及软件平台,都需要不断改进、升级;运用新技术,探索新办法,逐步提高数据库成果的科技含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作保障。因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更好的保障数据库建设,更好地为图上土地信息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 .4 以应用促发展,灵活运用基础数据库

(1)逐年搞好土地利用数据的变更工作。地籍管理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变”字上,根据地类实际变化情况按规定及时对数据库成果资料进行变更和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结合地类变化情况和地籍变更情况,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确保数据、图件和实地三者相一致。充分利用成果,认真执行地籍变更的“月清、季累、半年预报”制度,运用遥感等高新技术辅助做好地籍变更工作,提高地籍成果资料的精度和质量,切实解决地籍资料中存在的数据不准、面积不实和权属不清问题。

(2)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数据库内容丰富、更新快捷的优势,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用地项目区的划定、审批提供详实的资料,严格保护耕地,杜绝违法占地;为农村宅基地的划分、住房登记发证、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数据库是建立在不同年代上的特点,通过地类变化信息的分析与对比,对所在地的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3)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数据库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等建设工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利用信息和为耕地的占补平衡与项目的评价提供参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土地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县每一块土地的动态跟踪,为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提供快速准确的法律依据。

(5)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实行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通过理论与制度创新加快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

(6)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系统,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和地理空间关系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科学的采集、存储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土地信息快速查询、检索、更新、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等,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

(7)以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制度。

3、士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探索

为解决建立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丰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一,丰县的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的起点高,自两个调查开始便统一了坐标系统、统一了土地分类,统一了全县编号体系,使用了最新的系统运行平台;第二,数据新,此次建库数据使用的是2004 年完成的调查数据;第三,城镇地籍调查由县局自己的力量完成,测绘、调查人员直接参与数据库建设,大都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非常有利于数据库系统的更新和维护。下面以丰县为例简要说明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以期抛砖引玉。

3.1 数据库系统选

择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统一存放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实现城乡数据库的管理,可带来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支持关系型数据建库功能的GIS 系统有多种,如ArcGIS 的SDE ,我们选用SQL Server 2000 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武汉瑞得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作为系统运行平台,其它A 二GIS 均可以通过SDE 直接访问数据库,这种体系结构有利于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3.2 数据组织及结构

传统模式下的数据组织,城镇按县一街道一街坊一宗地四级管理,数据的组织单元为街坊,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县一镇一行政村一图斑组织数据,数据的组织单元为行政村,从以上可以看出城乡地籍管理的数据组织方式基本相似,都是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只是为实现不同的管理要求,对数据的描述侧重面不一样,但其核心是一致的,从地籍管理的深度来说,农村地籍数据的描述更能反映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城镇的地籍数据更能反映地籍管理的权属要求。

土地基础数据库实现的重点是数据组织管理模式、数据结构的一体化,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抽象化处理,将城镇的一个权属单位理解为由一个或多个无缝的地类图斑组成,将地类图斑确定为最基本的数据,这样就以形成一体化的基本数据管理模式:县一街道(乡、镇)一街坊(行政村)一宗地(权属单位)一图斑。

3.3 数据切割

1 : 500 城镇地籍数据库与1 : 10000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立完成后,重新构建城镇地籍数据1 : 10000 大图斑(即城镇线数据图斑),利用大图斑整体打散或部分打散土地利用现状库数据图斑,完成数据切割。

3.4 数据检查入库、碎片整理

数据切割完成后,进行分层检查处理,在保证切割无误,图形与属性无丢漏的情况下直接将数据入库,但数据切割后,由于原1 : 10000 大图斑被打散,会在两种数据切割的边缘产生小的图斑碎片,需要进行微小图斑碎片的合并处理。

第5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软土地基、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钻孔灌注桩、支撑系统、监测

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目前大、中城市正在极力发展的地铁交通,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地铁建设中深基坑支护问题凸显重要,特别是软土地基中的深基坑支护。基坑支护虽然是地铁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挡结构,但其选型、计算和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特别是软土地基中的基坑支护对施工的安全、工期和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现以具体实例为基础,说明软土地基中的深基坑支护在地铁建设中的运用,为同类型的地铁软土地基中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车站,车站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爱国路和规划长阳路交叉路口的东侧,车站总建筑面积12048.3m2。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主体基坑长度165.6m,标准段宽度20.9m;最大附属基坑长度41.5m,宽度33.5m。站位周边环境:西北象限有定海剧场;西南象限有安居花苑、东南象限有上海不锈钢设备厂;东北象限有白洋淀小区。周边地下管线为爱国路下电力、电信、上水、雨污水、煤气等多种市政管线。

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南前缘,场区地貌单一,属长江三角洲下游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势较平坦。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区,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低渗透性、触变性和流变性等特征。基坑范围内土层特征:1人工填土,以杂填土为主,埋深:1.3~5.5m; 1粘土, 软塑,高压缩性,埋深:2.6~3.8m;淤泥粉质粘土,流塑,高压缩性,埋深:9.2~10.8m;淤泥质粘土,流塑,高压缩性,埋深:11~18.5m;1-1粘土,软塑~流塑,高压缩性,埋深:20.8~22.0m;1-2粉质粘土,软塑,压缩性中等,埋深:23.8~25.0m。本场区分布的③、④、⑤1-1、⑤1-2层粘性土是影响工程的主要软土层。

本场区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20~1.50m,平均埋深为1.30m,本设计承压水水位埋深为7.62m。

设计方案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

主体结构基坑标准段深度17.32m,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地下连续墙采用0.8m厚,连续墙插入深度为14.48m;内支撑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撑+四道钢支撑的内支撑形式;基坑底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抽条加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附属结构设计方案

附属结构基坑(以最大基坑为例)深度10.5m,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950mm,桩长22m,插入深度11.5m)+止水帷幕(采用直径850mm@650mm的搅拌桩,桩长18.5m)+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内支撑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撑+二道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水平间距7.2m,钢支撑水平间距3.0m;基坑底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裙边加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方案的计算

计算原则和方法

现以比较典型的难度较大的附属基坑做为实例,对软土地基基坑的设计计算进行简要阐述。根据上海市的基坑支护计算惯例,现将直径800mm@950mm的钻孔灌注桩根据等刚度原则转化为633mm厚的地下连续墙进行计算。本车站基坑的开挖是采用明挖顺做的方法施工,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计算时计入围护结构的先期位移值以及支撑的变形,按“先变形,后支撑”的原则进行结构分析。围护结构在开挖阶段采用总和法计算,内部结构回筑阶段按增量法计算。基坑内侧开挖面以下以一组弹簧模拟地层水平抗力,水平抗力系数在距开挖面一定深度内按“m”法确定,其下按矩形分布。支护结构计算时,沿车站纵向取1m单位宽度,其内力计算按弹性地基平面杆系有限元法计算,模拟开挖支撑回筑拆撑的实际施工过程,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围护墙、支撑体系三者的“时空效应”进行简化计算。在设计计算时需要根据土层性质决定是水土合算还是水土分算。一般情况下由于在黏性土中水主要是结晶水和结合水宜合算;在砂性土中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中充满的是自由水宜分算。

计算模型及计算及工况描述

附属结构基坑深度10.5m,采用一道混凝土支撑,两道钢支撑,共计三道支撑,采用800mm@950mm的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支撑刚度K=178MN/m2,钢支撑的支撑刚度K=159MN/m2,底板作为换撑(刚性铰)时的支撑刚度K=1920MN/m2。工况描述:开挖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以下0.5m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强度以后开挖下层土至下一道钢支撑以下0.5m并架设钢支撑开挖下一道钢支撑下层土至下二道钢支撑以下0.5m并架设钢支撑开挖至基坑底,并及时浇注底板底板强度达到强度以后拆除下一、二道钢支撑,向上浇注侧墙及顶板。

计算结构分析

水平位移及内力包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围护桩的最大变形为28.2mm

整体稳定性、坑底抗隆起、抗倾覆、框管涌计算分析

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K=1.62>1.25;坑底抗隆起验算K=1.6≥1.6;抗倾覆验算K=2.09>1.1;抗管涌Ks=2.51>1.5,以上结果均满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设计方案中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截面尺寸及桩的插入比;各支撑系统的水平间距和竖向间距选取较为合理。

基坑变形监测

主要监测内容及监测控制要求

基坑开挖期间的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围护桩顶侧向变形、围护桩测斜、支撑内力监测、立柱垂直位移监测、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及基坑影响范围内周边建筑沉降监测。为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围护桩顶变形测点布置在冠梁上,测点间距15m;围护桩测斜监测点布置在围护墙中间部位,布置间距宜为25m;支撑内力测点布置在支撑内力较大的支撑上;立柱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基坑中部,监测点为3个;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测点布置在止水帷幕外侧约2m处,潜水水位测点间距25m,承压水水位测点间距40m。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0.3%H;控制周边地区地面最大沉降≤0.2%H(H为基坑开挖深度)。桩顶变形、桩顶侧向位移、地面沉降变化速率不得超过 3mm/天。基坑外水位: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 100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 300mm。

监测结构分析

附属围护结构现场施工期间的监测数据:钻孔灌注桩最大水平位移为:31.075mm(方向:坑内;竖向位置:地面以下10.5m);周边地区地面最大沉降为14.8mm;第一道支撑轴力1015kN,第二道支撑轴力1157.3 kN,第三道支撑轴力871 kN;钻孔灌注桩桩顶最大水平位移3.1mm;坑外水位下降最大值:22.2mm。由现场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周边地区地面最大沉降、桩顶沉降、桩顶侧向位移、坑外水位的实际监测数据与设计计算得出的结果基本上相符合,原设计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结论

地铁车站建在软土地区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时,对于坑深较深的主体结构一般可考虑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坑深较浅的附属结构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内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车站附属结构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经过实际的考验,工作状态良好,这说明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于深基坑工程,尤其是软弱地层中的基坑支护工程,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软土地基基坑的支护方法,但也不能盲目使用,在进行设计前,应对该区域的土层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上部结构特征、场区周围环境、场地条件、工期要求、施工工艺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方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作者:刘建彬、王卫东主编;刘建航、候学渊顾问,《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二版

[2]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DBJ08-61-97.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基坑工程设计规程》上海:上海市建设委员会,1997

[5] DGJ08-11-1999.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上海:上海市建设委员会,1999

第6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城市环境;影响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的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不断地开垦土地进行城市建设,导致土地的占用面积加大,生态环境难以平衡,根据目前社会情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有很高的关注度,但在具体实行促使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在现有情况下进行环境建设由于土地占用量过大很难保证很好的进行环境建设,所以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1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居住在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这样就导致一部分的开发商,将开发的目标转向了人口较为稀少的远离城市的自然区域。虽然这样能够保证人民生活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修建楼房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不可估量的,逐渐对土地的开垦一片片的森林变成了高楼大厦,绿地也变成住宅区,人口的增多不断向城市涌入从而导致城市车辆增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都在逐渐产生。人口逐渐都集中在城市,而农村人口减少,乡村人民人均土地又被开发商建设楼房,这样持续下去,虽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是对生态环境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与矛盾

2.1 自然中心论与自然环境恶化的矛盾

长久以来的发展当中,“人”作为世界的高智商生物一直占据自然生物链顶端的位置,“人”经历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的发展变化,从对自然的恐惧到学会利用自然资源,演变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和“掌握自然”。就是这样“人”一直认为自己区别与其他生物,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人”以其聪明灵活的大脑而骄傲,不断地利用自然资源,占用自然环境致使其他生物无处生存,甚至濒临灭亡。不知从何时开始,“自然”开始发出警告,自然灾害频发,山洪、地震、海啸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由此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开始融入“自然理念”、“低碳理念”,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并且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理重点。

2.2 价值观错误对于资源环境的破坏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如空气、水或者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免费供给。长久以来的错误观念导致人们对于自然资源不珍惜,随意砍伐树木、不断地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长此以往自然环境资源所剩无几,土地沙漠化、空气受到污染,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们总最开始的认识不明确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临近枯竭,人类的发展起源于自然的给予,最开始的人类对于自然来说是渺小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现在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自然的负荷量,所以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是人类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下去的有效办法。

2.3 生态伦理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人们只有合理处理与土地的关系,才能奠定生态伦理理念基础。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将一些理想转变为现实,但是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而不能企图控制自然、摆布自然,否则必将受到来自自然界的惩罚,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繁荣景象。

3 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持续性发展观念

长期的滥砍滥伐大肆利用,已经使自然“不堪重负”,自然灾害的频发为人类敲响了警种,要想能够真正使人类发展下去与自然和平共处,现阶段人类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将资源可持续发展下去,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现存的自然资源已经在一个不可透支的程度上,只有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仅存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发展,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也应持着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进行下去,在工业发展注意资源的整合利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也应注意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对于木制品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控制,是保证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

有关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其公平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现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人们在注重消费、注重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不能提前享受后人应具备的同等消费权力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同代之间的公平,也就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得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2 试析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空间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以当前实际发展形势来看,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以供给为主,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起到指导意义。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已经大幅度减少,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并将“保护每一寸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上升为基本国策层面,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资源有机融合,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积极运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3.3 妥善处理资源短缺和环境建设的关系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必然面临郊区和农村的资源短缺问题,在城市房地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不能对环境、资源造成肆虐般的影响,否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健康性发展。面对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我国城市中心以集约化建设道路为主,势在必行。

结束语

结合以上叙述,城市土地规划和利用空间不光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同样关系着自然环境,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已经被人们使用,对于现阶段状况的环境资源保护,只有将现在仅存的土地资源加以保护,并对现阶段已经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这就需要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共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保证这一举措的前提下,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应注意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培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这样保护环境的观念根深蒂固,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

[3]赵燕青.城市可持续的土地规划[J].规划师,2007.

第7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性;城市景观;应用

1 乡土植物和地域性景观的基本内涵

1.1 对乡土植物的基本认知

乡土植物基本上也是本土植物,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本土植物是指起源于当地或产于当地。乡土植物是指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植物能够适应当地自热条件,本文的乡土植物主要指的是观赏性较高的植物。

1.2 对地域景观的基本认知

地域性从地理范围而言,指的是具体的地理位置,划分的依据是彼此之间有联系或者有相关的特性,比如,把我国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区域。地域性景观指的是在某一个地理位置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其相似性,特地区域的特地景观有着相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景观因素。

2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大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这些新技术、新观念的应用,对城市化景观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建设中没有重视乡土植物对地域性景观建设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在内容上丰富了城市园林建设,但在形式上,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缺乏特色,因此,在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加大对乡土植物引用的力度,增加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 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3.1 扩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建设中被忽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不够,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没有从精神层面引导大家对乡土植物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致使大家缺乏保护乡土植物的意识和责任。政府应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研究力度,提高乡土植物的栽培技术,以实现有效利用乡土植物的目的。

3.2 把植物形象与城市形象相结合起来

乡土植物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发展形象,比如,亚热带代表植物是常绿阔叶林。地域性城市景观的营造,也需要乡土植物去代表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美国著名园林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的设计,较多运用古典元素,注重营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并赋予全新的意义。他在设计中把原始元素与新元素相结合,赋予城市景观新的涵义。这种设计在国外很多景观作品中都有体现,让城市既具现代化气息,又具有古典韵味。

3.3 植物文化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都应体现出来。我国的园林设计自古以来就体现出了深邃的历史文化,视觉和感觉上都能让人感受到相关的文化气息。古代对乡土植物的应用尤为重视,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具文化内涵。现代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形式多样,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可以用诗歌图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提炼出装饰物图案,用多种形式去表现乡土植物,增强人们对乡土植物在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真正体现出乡土植物在地域性景观中的价值和作用。

3.4 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文化素养

很多景观设计者在设计时对乡土植物的习性和特性没有足够的了解,以致于在设计中,用错了乡土植物或者根本不应用乡土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者应加强对乡土植物的了解,应用乡土植物时遵从互惠互利共生的原则,注意四季变化及色彩的搭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对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8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置方式有多种,需要依据各种路段的软土特点选择不一样的针对性的措施。本文着重探讨了公路建设软土地基可供选择几种主要处理技术。

1. 浅层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

可以选用砂砾垫层(或置换填土)、软基底部抛石挤淤、土工布(或土工格栅)以及动力固结法等方式。

1.1 砂砾垫层或者置换填土法

针对路堤高度比较低,软土外表没有硬壳,软土层比较薄,具备双面排水的能力,选用置换填土或者砂与碎石垫层。这种处理技术可使得填土和基底间留出一排水面,进而在地基在遭受填土负载之后,快速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渗出,加速固结,减小压缩性,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减轻沉降,预防地基局部的剪切变形。其施工作业较为简易,可以节约成本,通常与竖向排渗通道配合使用。但需要限制填土进度,所选用的材料含泥量应该小于或等于5% 的干净的中砂或粗砂,或者最大粒径低于5厘米的自然粒径组成的砂砾。

1.2 抛石挤淤的方法

如果软土在水中,更换土的作业难度大,并且厚度低于3米,表面层没有硬壳、基底层直接位于含水量高于液限、路堤自身重量能够挤出的软土层上面,排水难度较大时,选用抛片石(直径通常大于或等于30厘米)挤淤。投抛的程序主要步骤包括:首先由路堤中间部位进行抛石,抛完中部之后,然后逐步向两侧扩展,从两边挤压出淤泥。片石抛离水面之后,再采用重型压路机实施振动碾压紧密,再在其表面铺填砂砾,增强路基的强度。

1.3 加筋路堤方法(土工格栅或者土工布法)

针对沉降量较小的路堤,高路堤填土适量选用土工格栅(或土工布)垫隔,阻止了软基与路基的向两侧移动,提高了侧向的约束力,进而减少了应力水平,强化了路基的刚度和稳固性,增强了路基的横向排水能力,使得荷载均匀分布。选用土工格栅(或土工布)覆盖摊铺,不但能增强路基的刚度,而且使得边坡得到维护,对排水非常有利,提高了地基的稳固性。其施工工艺较为简易,无需特别设备,但是土工织物受到材料、编织方法、实验方法等元素的制约,性能差别比较大,并且加筋效果和施工进度相关,施工近度愈快,加筋效果就愈理想,相反其效果就不理想。

1.4 动力固结法

针对砂土地基以及含水量在相应范围之内的软土地基,可以选用重锤夯实或者强夯(称之为动力固结法)。强夯之后地基荷载能力可以提升3到4倍,压缩性可以减少土中的孔隙水渗出,加速固结,减小压缩性,提升地基的荷载能力,减轻沉降,预防地基的局部剪切变形。其施工较为简易,节约成本,通常和竖向排水通道配合应用,但需要限制填土进度,所选用的材料的含泥量小于或等于5% 的干净的中砂或粗砂,或者最高粒径小于5 厘米的自然粒径组成的砂砾。

2.会沉积的软土层

会沉积的软土层中的含水量比较高,压缩性强,强度偏小,透水性能比较差,埋藏比较深,在路堤负载作用下会造成很大的沉降,而且沉降持续时间比较长,地基荷载能力以及稳固性不足,因此针对这类深层性软地基的处置按照排水固结方法,在软土中布设竖向的排水通道,水平布设排水垫层, 对地基实施固结压力来处理。主要选用板碎石桩(或挤密砂桩)、塑料排水、固土桩、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等方式。

2.1板碎石桩或挤密砂桩加固法

当软土层比较厚,换填难度非常大,若地基土是砂土或者是非饱和粘性土时,选择板碎石桩或挤密砂桩加固方式,能够使得地基土更紧密,提高容重,降低孔隙比,并预防砂土在受到震动或者地震时产生液化。同时,增强了地基土的抗剪强性能以及水平抵抗能力,降低固结沉降使得地基变得均衡,实现置换、挤压密实、排渗水功能,预防地基出现滑动破损,降低固结沉降,超前结束剩下的沉降,降低沉降差别。施工方式主要为:通过一个产生水平方向振动的设施,用高压水一边振动一边冲入土基中形成空隙,成孔之后往孔内分批灌注碎石等物料,振捣密实之后形成直径比较大的桩体,和原有地基构成复合地基,实现加固的效果。

2.2 塑料排水带法

针对软土比较厚、路堤稳固、填土比较厚的软土路基,选用袋装砂井或者塑料排水带,布设竖向排水体,可以提高软土竖向的排水量,布设水平砂砾,缩减水平方向的排水长度,加快软土的固结沉降速度,增加软土的强度。塑料排水带作业,利用套管式插板机,在作业过程中,按照沉降速率埋铺沉降板实行沉降监测。

2.3固土桩法

旋喷桩可以分成粉体固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搅拌桩法及灌浆法等。针对强度小、压缩性能偏高、排水能力比较差的软土,选用水泥土桩、二灰土桩以及石灰土桩等灰土桩和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桩体承担了大部分的负载,进而提升地基的荷载能力,降低工后的沉降。其施工工艺较为繁杂,必须匹配专门的旋喷设施。当前常见的粉喷桩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类全新的处置方式,它是通过风机吹送水泥等分体固化原料,利用钻杆以及搅拌钻头,喷进土内,依靠叶片的转动,把固化材料(水泥)和土体在原来位置实施强制搅拌,经过一连串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坚固稳定的柱状体,增加土的稳固性以及力学性能。特别是在构造物的底部、桥头地两边及非常软弱的部位,依据具体状况,选用桩长0米到30 m,桩间距离为1 米到 3 米的固土桩实施处置。

第9篇:建设用地的用途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前进,建筑工程施工新材料的发明、新理论的创新以及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都在推动着建筑土木工程设计的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加强结构和地基加固技术的研究,是对土木工程设计工程的质量保证。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也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利于民生工程的建设。

1、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

1.1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行业规格,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凝土的强度和防渗水能力,还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在复杂的环境长期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材料腐蚀和水力的冲击所造成的质量下降,要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质量检修和加强留有充分的余地,能够在建筑材料损毁或老化情况下进行部件的重置和维护,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延长工程的使用周期。

1.2土木工程中的剪力墙结构设计

1.2.1剪力墙结构概述

剪力墙指的是建筑中,用于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因此,剪力墙又可以称作为抗风墙或抗震墙。由此可以看出,剪力墙的设置是为了保护建筑结构不遭受到剪切破坏。通常情况下,剪力墙的施工材料会选择钢筋混凝土,以增强房屋及构筑物的坚固性。建筑结构指的是房屋或构筑物中,由一定数量的构件而连接形成的具有承受一定荷载能力的空间体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建筑结构的分类也有所区别。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建筑结构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由于剪力墙具有较强的抗侧力刚度和抗震性能,而且用钢量也比较小,因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简单来说,剪力墙结构就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来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力的结构。在设计剪力墙结构时,通常会使用钢筋混凝土墙板取代之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从而提高承受荷载的能力。换言之,剪力墙结构主要指的是竖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而横向仍然沿用钢筋混凝土的大楼板搭载在墙上,而这个结构就成为剪力墙结构。

1.2.2剪力墙平面结构布置

剪力墙的平面布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均匀,并保证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处在重合的状态下,减少力矩对墙体的作用力。剪力墙在施工中应当沿主轴方向布置,并保证剪力墙的抗侧力刚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有必要可适当增加可利用空间,并保证适当的高度。另外,剪力墙还应当保持合理的间距,通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公式为 T=(0.05-0.06)n,其中 n 为建筑结构层数。实际剪力墙的数量应当与计算结果接近。剪力墙处理要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与刚度,还应当保证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从而保证其在因外力作用产生裂缝时,剪力墙还能够不发生倒塌。

1.2.3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能够促使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并减少层间位移,同时提高抗震能力,而且对于墙板也能提供稳定作用。剪力墙抗震设计应当满足第一振型的抵抗力矩大于承受力矩的一半以上。约束边缘构件的确定应当以剪力墙相关轴压比为依据。一般来说,抗震等级较高的剪力墙,应当采取层数较多的约束边缘构件,并有效控制剪力墙的均匀性,以从根本上提高墙肢的承重能力。

1.3土木工程中承重墙结构的设计

现代房屋多属矩形平面,其横向刚度往往要小于纵向刚度,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横墙,才能有效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从地震灾害可知,房屋墙体一般都是剪切破坏。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提高建筑的抗剪强度,以提升房屋横墙的抗震能力。以提高建筑的抗剪强度,就要求提高材料的强度等级,并相应增加横墙的轴压力,因此需要将横墙尽量成为承重与隔断相结合的墙体。当房屋建设中的房间比较大时,设有沿进深方向的梁应支撑在纵墙上,以使纵墙承重。同时,建筑楼板应沿纵向搁置,因此形成横墙承重,再加上纵墙因存在轴压力而增加其抗剪能力。

2、结构截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施工的效果影响非常大,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其结构截面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处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结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在结构截面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

2.1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在土木工程框架柱的计算过程中,首先要取框架柱的长度为结构的层高,但是由于梁柱纵筋相互交叉形成的节点连接接近刚接,不是结构力学当中的铰接及固结,所以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来确定各种柱的计算长度。

2.2场地类别

对抗震等级的影响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框架截面设计受抗震等级的影响比较大,在抗震规范中查出抗震等级主要的依据是房屋高度和设防裂度。在土木工程中,对于I类场地要进行具体分析,由于抗震计算的抗震等级与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一样,所以在设计上也要注意。

3、地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设计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广泛,只有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其中包括环境、地质、施工技术、施工原材料等各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合理控制。与此同时,土木工程的地基处理是支撑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都存在着密切了关联,这就要求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应着重加强对地基结构的质量控制,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地基施工和管理方面都能符合标准。对土木工程地基结构进行加固是保证其结构质量稳定,进而提高整个土木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的重要措施,从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上看,更加需要对地基加固技术的实施进行科学研究。地基加固技术在目前土木工程技术中使用较多的主要包括换填法、排水(加固)法、挤压法、胶结法、加筋法等方法,因工程施工地段地质不同也会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地基加固法。

3.1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探究

3.1.1打孔填充灰土桩的固结方法:该种方法原理是先在地基层面进行均匀深度和距离的打孔作业,然后将事先按照比例配制的土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即灰土逐层注入孔内,最终形成灰土桩,灰土桩本身就有加固地基的作用,而且在此过程中,由于打孔和注桩都要向四周产生巨大的挤压力,也就使得在打桩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地基土层的密度,是一种地基加固的双保险作业。灰土桩地基加固具有施工操作简便易性,成本低廉,加固效果好的优点,被施工单位广泛采用。

3.1.2压制或排水的固结方法:地基固结法是一种新型缩短地基凝固时间,加速地基凝固速度的新方法。该种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地基层进行事先压制,通过在地基上方添置重物或增加压力的方法来增强地基的密度,使地基沉降到最大限度,达到夯实地基的目的;二是通过改扩建排水系统,加大积水的排放力度,提高地基凝固的速度。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地基凝固速度,避免地基日后发生严重沉降现象。

3.1.3 适量添加粉煤灰的固结方法

在地基施工原料中加入适当数量的粉煤灰并加以均匀搅拌,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吸水能力,以排除多余的水分,加快地基的凝固速度。这是因为粉煤灰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吸水性,并且性质较为稳定,适合于添加在地基混凝土原料中,帮助提高地基的稳固性

3.1.4加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松散土质的土层上进行工程施工,需要对采用加筋法对土质进行固定,以防其轻易地发生移动,对工程地基和上层结构产生威胁。加筋法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或难度加大的工程建设中,为工程地基的加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1.5换填法

换填法是地基加固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自然地质不够适用当前工程的施工,最主要的换土垫层法和置换法。换土垫层法就是将比较优质的泥土作为材料换掉原自然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整体置换。置换法又包括石灰置换法、碎石置换法、水泥置换法等。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应用中,还需要对此进行认真的分析。土木工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施工单位应积极对工程结构和施工措施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工程地基建设中采用加固技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克红. 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