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1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陈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学的终身教授,解读金融无疑是他的看家本领。在他看来,那种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儒家世界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传统的中国家庭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子女就是父母的养老金、股票和保险,这种隐性的金融合约靠传统文化来保障,父母之所以要求子女听话、孝顺,目的就是要确保这个合约在未来的执行。一旦经济利益是家庭的主要功能,人们就很容易先看到利益,然后才是亲情。

而一旦父母的养老、健康能通过金融市场来解决,家才能还原为纯粹的以爱为纽带的场所。因此,金融的发展可以解放我们的个人发展空间,影响我们到底娶什么样的媳妇、嫁什么样的丈夫,有多少的自和个人尊严。如果没有发送的金融市场,一个社会即使想鼓励个人主义也是不可能的。

到国家和社会层面,一个国家有没有“钱”取决于它能不能将各种未来收入流和“死”财富作证券化、票据化,不取决于它有多少金银。英国、美国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不是因为掠夺,而跟金融市场的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到今天,中国为什么只能做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这跟金融发展落后、金融创新没办法放开手脚有很大关系。因为金融市场没有发展,人们不能花明天的钱,内需无法拉动,因此只能依赖出口。近年来,很多国有企业卖给了外资,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的热议,除了一些政策歧视之外,也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对民企不开放所致。

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陈教授的论述深入浅出,非常具有说服力。但好的金融市场从何而来?陈教授认为,这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制度。中国的股市为什么沦落到连赌场都不如的地步,就是因为相关制度的缺失,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文化是套餐,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该拒绝金融领域的“”,从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入手,给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健康的基础。

强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是制度经济学的前提,制度在今天的中国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将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之于制度,制度几乎成了一个新的教条和流行语。但如果制度不能被人把握和改变,谈它的重要性也就毫无意义。那么,好的制度来自哪里?进一步说,怎么样才能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媒体的开放?

这个问题的解决,显然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仅仅靠统治者在心血来潮间的恩赐和发善心就能完成。从各国制度变迁的博弈过程来看,对一个转型社会来说,极少数人对权力和资源的垄断会是一个阻碍社会进步的大问题,因为既得利益者会通过政治过程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安排,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立法,影响到媒体的运作,从而对该社会的制度变革产生消极影响。想想股市里的坐庄现象,想想中国油价演进的离奇历程,或许你会同意,如何对待既得利益者,是我们解决金融制度难题的重要切入点。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殷海光 林毓生 著

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12月版

此书自其1981年出版以来,便激励着几代华人青年知识分子。去年年底这本重校增补本的出版也可以说是为了纪念今年殷海光先生诞辰90周年。自称“五四之子”的殷海光是去台之后,台湾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思想家,他对于专制的反抗以及在台湾造成的思想冲击,影响迄今。林毓生先生是殷海光的学生,师生二人的通信交流体现出来的赤诚心态、思想魅力与精神面貌,在今日仍可作为青年一代的理性与自由启蒙。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艾兹赫德 著 姜智芹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历史学资深教授艾兹赫德眼中,世界历史的秩序是用九个恒久存在的世界组织来表述的,包括:基本信息的交流、微生物共同市场、文学界、国际宗教组织、世界市场和高等技术院校、军事全球化、民主体制和消费主义及时尚世界。通过分析中国和几个主要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国同新兴世界秩序的关系,他论述了中国文明在世界历史框架中的演进,及对世界体系形成的贡献。

《厕所决定健康》

第2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结构分析;实证调研

作者简介:陆妙燕(1979-),女,嘉善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5-0087-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普通高等院校总量中所占比重已超过45%,①高职院校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随之发展。与以往更为关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不同,随着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社会服务职能通过直接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等服务,逐渐成为链接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桥梁,也为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现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供需均衡理论,结合浙江市场调研,将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服务的供给方,将区域社会中的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对双方之间的供需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发展模式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供给实证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多个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一)“引进来”社会服务模式

我们调研的院校中普遍设有校内实训基地,如“金融保险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训室”、“证券理财实训室”、“模拟银行”、“外汇实训中心”等。这些实训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从需求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

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均设有外汇、证券、期货、银行从业资格以及国家理财规划师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对于企业而言,可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培训和考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企业对岗位专业素养要求的提升,这些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所必须持有的。但对于从业人员而言,踏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在专业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指导,而高职院校又是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前培训的有力提供者。这也促使了高职院校能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上提供服务。

(二)“走出去”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的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或者具有在行业第一线工作经历。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金融形势、证券、理财等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的“走出去”实现了外溢效应。

(三)“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普遍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的互动。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企业或机构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指导委员会则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设立,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构成,每年召开1-2次会议,针对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讨论并修正,同时提供来自行业的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信息。通过这些的交流平台,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与人才市场需求对口,而学校也由此能汲取来自行业第一线的信息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除此以外,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业或区域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性,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往往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主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由于我们的供给方选择的对象为浙江省财经类高职院校,相对应地,我们选择了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我们利用2010年“第五届浙江金融理财博览会暨第二届浙江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展示会”的契机,对参与博览会的各大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众多金融机构进行了调研,以更好地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方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所有参展金融机构,从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社会服务的总量性需求

1.社会服务重要性被认可。我们的调研显示,参展的金融机构对高职院校三大职能重要性的排序中,61.9%的金融机构认为人才培养最为重要,38.1%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服务,只有2.38%认为科研最为重要。人才培养占绝对比例,这符合高校办学之根本。但在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排序上,不同于以往的是,社会服务的社会重要性远高于科研,金融机构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能反过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行业要求。

2.社会服务总量需求大。金融机构对高职院校已经提供的社会服务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2.38%,45.24%的金融机构尚未与高校建立合作平台,58.33%的金融机构认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见,金融机构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总量较大。

(二)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

1.社会服务的形式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已实现了多样化,在已进行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金融机构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理论讲座,占48.81%;其次是技能培训,占39.29%;再者分别为岗前培训、设立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考试培训。但82.14%的金融机构认为众多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技能培训,55.95%认为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48.81%认为最主要的是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其次分别是理论讲座、设立行业标准、学历再教育,咨询服务仅占8.33%。可见,技能培训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形式,这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

2.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除了与行业的合作,67.86%的金融机构认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服务社区上,即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27.38%的金融机构认为还可以知识下乡、服务三农;26.19%认为为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非常之广阔,涉及到了金融行业以外的众多领域。

3.社会服务供给主体的需求。就目前金融机构现有的合作状况来看,54.76%的金融机构与高校有合作平台,其合作对象中综合性大学合作较多,占39.29%;其次是高职院校,占30.95%;再者是本科院校,占26.19%;培训机构较少,占19.05%。这与综合性大学功能性全面密切相关,同时也与高职院校的行业特征有关,其明显的行业性也决定其往往只与某些领域的机构合作,其相应的提供服务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也具有行业特征。

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一)总量上的供不应求

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

(二)结构上的供需矛盾

1.形式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这是高校“象牙塔”时代的产物,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市场调研,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主体上的矛盾。区域社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可见,作为供给主体的两类院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求方的定位非常清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三)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

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供需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要高职院校本身的思考和改革,也需要区域社会提供需求和建议。但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缓解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结构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一)专业需立足于市场

专业在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优势,但仅仅发挥自身优势还不够,需要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从区域社会本身的需求出发,对现有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这是解决社会服务形式错位最根本的方法,也可使得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两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除此之外,专业还需将视野拓展到三农和基层,在原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的基础上,增加基层性,从更广阔的市场角度来重新思考社会服务的形式与范围。

(二)院校需转变办学观念

首先,院校需调整高职院校的职责体系,重新审视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互动机制。若高职院校单一地侧重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容易导致培养的人才、科研的成果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区域社会的桥梁,是教师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其次,院校需明确定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社会服务职能之间存在着区别,高职院校以“术”为主,而非“学”,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小而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难以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院校需强化服务意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往往隶属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机构,但作为高等院校乃至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服务对象是区域社会,而非仅限于机构本身。建立并强化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意识,是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和完善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

(三)地方政府需成为社会服务供需双方合作的推手

区域经济主体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普遍缺乏平台,推动两者之间建立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形式,除了高职院校强化自我服务意识推进内在动力外,外在动力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也极为重要,政府正是外在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我们认为,一方面,政府可考虑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缓解社会服务供需结构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可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促进社会服务,推动两者之间的互惠、互补合作,实现供需双方共赢模式的持续发展。

注释: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计算而得。

参考文献:

第3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科技发明密切了世人的联系。发动机及其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世人的脚步距离,音频视频工具的发明拉近了听觉视觉的距离,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不断创新密切世人共生依存关系。但是,尽管人际关系密切了联系,但由于各种社会的流动因素产生的相对关系变化,使得“一盘散沙”形成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了。

手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普及,促使世界走向“超连接”,并赋予个人“超级力量”,所以,互联网凝合“一盘散沙”,使之成为表达诉求的群体力量了。

社会底层的网络力量一经形成,就显示了变革社会的诉求力量,再也不像“一盘散沙”那样俯首听命了。正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网站上公开声明这场运动是“来自社会底层体制外的人正在推动社会的真正变革。”国际舆论正在评论“占领华尔街”的意义,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占领华尔街”是弱势群体对体制内的社会调节功能感到失望的产物。《华盛顿邮报》称:“占领华尔街”运动蕴含的进步变革的种子,可能发展成某种极其重大的东西。什么东西?现在还看不太清楚。”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文章“2011年全球五大事件”称:“有人主张,‘占领华尔街’运动缺乏一致的计划,因此重要性不高。但该运动确实使社会不公问题成为美国举国辩论的核心问题。‘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口号――‘我们就是那99%’――成为今年的年度流行语。因此,我把‘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列为今年的第三大年度重要事件。”

显然,互联网转化了“一盘散沙”的涣散力量,凝合了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力量。正义的呼声是有穿透力的,平等是社会是否安定的核心问题,网络力量将显示弱势群体变革社会的实力。国际时局证明,若是当政者把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视为“一盘散沙”,那将招致悲剧命运,而且当政者的权势也不能再把老百姓压制成“一盘散沙”了。

第4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的路径探讨

收录日期:2014年9月9日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特点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重任,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完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指出,“社会责任”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政府、股东、商业伙伴、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以及为促进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应当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与慈善责任。

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以下两项特点:一是有义务对贷款企业履责情况进行监督。给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贷款,是对其不良行为的支持。商业银行需将社会责任的理念传递给贷款或相关企业,例如把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等纳入贷款的准入条件。二是履行社会责任更直接。商业银行开展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具备正的社会外部性,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原因

(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利益已然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从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社会责任并未被引起战略重视,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回报率高的行业,对公益性事业顾及相对较弱,这根源于其对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意识不足,社会责任感仍需加强。

(二)承担形式单一。从商业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形式集中在捐款、助学贷款等,少数银行会赞助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由于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上存在不足,使现有产品使用率不高,所以银行又很难通过产品开发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监管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商业银行难以协调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谋取高收益,选择支持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盲目提供贷款,最终导致部分产业出现发展明显过热的局面。同时,由于有些银行忽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产业的支持,造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冷热不匀的困境。然而,由于行业内缺乏监管,以上行为便可以肆意妄为。

三、提升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能力的路径

上文所述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承担形式单一以及监管机制尚未健全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以下三项针对性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承担能力提供借鉴。

(一)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意识。把社会责任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将责任文化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始终。建立体现社会责任内涵的文化价值观,在员工教育方面,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带头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抗震救灾、扶贫帮困等。同时,可以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解活动,提供一些免费的金融产品来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以此来关心弱势群体,让广大社会公众分享银行业发展带来的硕果。

(二)拓宽履责形式。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增加普通的社会利益,这里最大的社会利益可理解为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拓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一是为“三农”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三农”政策落实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枢纽,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放低对“三农”相关行业的贷款支持门槛,必然能够极大地促进“三农”政策的落实;二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低碳经济是为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低碳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即是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支持,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健全监管机制。首先,可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依据和保障。例如,可以在相关法律中明确银行社会责任的要求,细化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使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更明确行为方式;其次,行业协会可建立适用于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定期举行行业内大检查,对商业银行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进行必要的鼓励与引导,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生态;社会信用;区域经济

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金融生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我们把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的这些环境条件称之为金融生态环境。树立科学的金融生态观,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金融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首先,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才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金融业掌握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把自身的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差,起点低,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搭建平台。

一、完善以法律为基础的生态调节机制

正如自然生态总是在一定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并因而具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特征一样,金融生态也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下形成的,也具有鲜明的制度结构特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特征是通过法律制度来体现的,因此,法律制度是影响金融生态最直接的、最重要的因素。

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一国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针对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交易违约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道德风险的状况,需要尽快修改完善现有的《合同法》、《破产法》、《证券法》等法律,对《刑法》中有关贷款欺诈的规定进行修订,并进一步提高和改进会计准则,规范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促进金融机构会计信息透明化,使金融法规真正对违法违规行为发挥最后的“杀手锏”作用,支持和维护整个金融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

二、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序运行的前提,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信用环境建设,信用环境正在优化,但尚未彻底好转,主要表现在: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时有发生;企业改制时将有效资产剥离,“金蝉脱壳”情况在一定范围比较普遍;司法对银行债权的保护力度不够,银行维权的法律成本高昂。

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发放贷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征信体系大量的信息还可以成为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水平的重要分析基础。金融机构通过对征信数据的深入挖掘,可以发现最有市场价值的客户群体以及不同客户群的增长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前,人民银行继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也已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全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全面了解掌握客户信用状况,防范信贷风险。要加快诚信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征信管理、信息披露等法规,完善社会信用征集与评价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中介机构及人员的责任追究及惩罚制度,提高中介机构的信用,使中介机构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

三、地方政府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新闻宣传、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等部门,这就决定了加强金融生态建设需要各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地方政府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

地方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的积极氛围。通过有效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知度,争取社会各方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其次,政府应当着力改善自身行政和工作作风,为金融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政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打造“诚信政府”,结合地方金融生态建设实际,清理、废除过去不利于金融业发展的各种规章、制度,尊重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金融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干预,形成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合力;再次,加强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政府应成立有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委员会,统筹吸纳银行、企业、社会各界意见及建议,制定金融生态建设的规划、目标、任务、程序,在作出经济决策时也要充分听取委员会的意见,及时向金融机构通报本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政策、规定。

四、人民银行要提高履责能力和水平

首先,要发挥中央银行的信息优势,加强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其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法院和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协同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使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挥作用。再次,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正确引导信贷投向。基层人民银行应当加大央行“窗口”指导力度,对新出台的重要金融政策都应结合辖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落实措施。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方向,切实加强和改善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搭建合作信息平台,真正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协调沟通机制;最后,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五、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锐:关于西部地区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在金融生态链中,商业银行居于中心地位。实践证明,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商业银行重视和共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商业银行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点,及早采取措施或抢占市场,或规避风险;还有助于商业银行准确把握并正确运用金融运行规律,实现银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目标。

金融企业应充分认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首先,金融企业要树立金融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改善金融生态。其次,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客户等的沟通,协调,处理好各方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关系。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促进同业信息共享,主动向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争取政策支持。再次,要摈弃陈旧落后的观念,努力增强金融服务意识,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主动地去营销贷款。既要积极地支持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成长和发展,还要继续支持正走出困境的企业,把金融生态建设落到实处,为经济金融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服务。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许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11).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6,(03).

[3]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08).

第6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投资热情的高涨,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产品想要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创新。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金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也促使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金融产品的创新已成为必然,商业银行只有认识到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才能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获得更多的客户,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l展。

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

就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过多的追求规模,而忽略了实际效益,认为大量的创新金融产品就能够获得效益,获得市场,在创新过程中没有以客户为中心来进行产品创新,银行所推出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银行所推出的金融产品不具备前景性,很难吸引客户以及消费者的眼球,不能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

(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意识较低

风险问题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但是就目前来看,虽然商业银行认识到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银行在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市场因素,产品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金融产品创新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再加上金融产品创新机制的不完善,使得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

(三)创新机制的不完整

据调查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和体系建立中明显不足。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一般以支行的银行网点作为主要的销售地点,但是对支行的管理和销售流程均未做出任何的明文规定,如果对其创新机制未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势必会产生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因此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须严格建立起创新制度,为产品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一)观念的创新

由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观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商业银行就必须紧跟时展步伐,彻底摆脱传统的观念的束缚。传统的观念下,银行一直追求量化,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产品的后续服务。而在金融产品创新中,银行就必须立足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强化服务理念,要带给客户全方面的服务。同时,改变高资本占用型的经营模式,改变过度依赖批发性信贷业务的状况,始终把质量作为首要,把效益作为目标,把管理作为基础,把发展和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从而推动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

(二)强化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风险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金融产品前进的方向。因此要想推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强化风险管理工作,要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去,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要立足市场,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降低金融产品的风险。

(三)树立品牌战略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品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道路上,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的走品牌道路。在品牌化道路中,商业银行应当结合紧跟时展的步伐,立足市场,深入市场,做好市场分析,不断创新,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开展多种经营,从而建立属于商业银行自身的金融产品品牌。

(四)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人才有着重大作用,创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引导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现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强化金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安排优秀的人才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从而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

(五)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

在现代社会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已成为必然,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金融模式的转变,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互联网普及的环境下,人们投资理财的方式、途径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应结合互联网,要积极的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不断提高产品多样性,进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7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监管 问题 对策

金融监管主体利用各种监管方法和手段,主动干预,控制监管对象的活动以实现其监管目的活动即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对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及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金融监管对金融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意义

金融监管是保证金融业有序竞争和稳定发展的前提。良好的金融秩序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公平竞争是金融高效率的重要条件。金融业及高负债和高风险与一身。金融业的起伏波动将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一旦有风险发生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而金融监管是金融业良好发展和规避风险的保证。金融业,现代经济的命脉,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而金融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金融监管是重中之重,加强金融监管势在必行。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保障公众的利益,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可以防止金融机构利用信息优势转嫁风险而对社会造成损失。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实行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时间较短,只有很短的几年的时间,虽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依然有很多。

1.金融监管立法滞后,金融法律框架不完善。⑴ 我国的金融立法不够完善,可以说在很多重要的领域还处于法律真空状态,这使得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以有形金融为主要调节和监管对象的传统的金融法律规范受到严峻的冲击和挑战。⑵ 很多法律条文的实施缺乏实际的实施细则导致实际可操作性差,例如1995年后的“四法一规定”和其他很多种类的监管法规。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在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法律条文在现在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了,应当作出补充和修改。⑶ 对于金融机构如何退出金融市场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规范,没有科学的有效的监管体系和措施,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2.金融监管重心不合理。作为金融监管的两个方面,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哪一个方面都不能松懈,而现实中,往往只看到外部监管的重要性,并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收到预想的效果。因而抓好内部监管平衡监管中心,应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重点问题。而金融内部监管又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因此做好金融监管工作的基础就是抓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只有把内外部监管同时抓好,才能够保证金融业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3.市场退出机制有待建立。当前,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撤销和破产。但其配套机制却相当欠缺甚至完全没有,这样以来就要完全依靠政府和央行采取行政性手段去解决,因此大量资金需要投入,而且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金融市场和社会形成潜在的危机,因此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并完善其配套机制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关闭破产程序等以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防范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和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存款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形成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市场局面。

4.监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数量不足是监管人员的主要问题,这使得监管的空间有限及监管的力度不够,造成很多方面的监管空缺,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再就是监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那些谙熟现代金融监管知识和理论,通晓相关法律法规又熟悉金融业务,了解国际惯常做法的从业人员非常稀少。

三、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策略

1.完善金融监管法规。

首先,应该以现今社会的需求来重新审视四法一规定,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都决定了制定全新金融监管法律的必要性。因此,首先应该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修改不合时宜的条文和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规范,其次,完善补充相关法律条文,再次,对实施细则做全面修改,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更加实际的意义。对于以后的立法应当抓住重点环节,即对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的相关法律规范的建立要加强和完善。及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及相关配套机制,再有与世界接轨,重视高科技的法律规范的研究。

2.明确金融监管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和第三十条分别规定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目的,即:“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商业银行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本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这些条文中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监管目标的制定不够明朗和确定,也不够全面和仔细,因此这使得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监管的目标缺乏统一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就往往会出现监管不到位,或者根本找不出问题的所在,造成监管失效。现阶段,监管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保证,但银行货币政策又难以发挥其作用,银行监管既要明确为货币政策服务又要区分货币政策目标,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又要确保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对诸如提升效率减少风险,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等实际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制定相关政策应明确其目的,目标单一,这样在实际实施时才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完善金融监管操作。

要完善金融监管操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标准要量化统一。这要求弄清楚银行的业务量,银行数量和经济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对区域内的银行分布及数量和业务量有清楚的认识,确定区域内的金融机构结构及业务范围,确保适度的竞争。规避风险。2 建立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体系。建立统一科学的报表体系,通过报表可以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反应当前的金融机构的状况,包括经营情况和风险情况。研发先进科学的报表分析软件。建立的比例分析体系能够准确反应银行的相关状况,像资产负债,运营状况,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等。非现场检查要及时。及时检查,连续跟踪,关注预警机制,发现潜在危机,及时化解危机。3对于内控评级机制的建立要符合我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完善银行内控评级制度。规范现场管理机制。

4.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对监管人员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要有金融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的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全新时代,面对着国际的强大竞争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状况,这些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关的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还要求其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持续不断的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果断处理危机的能力。

其次,改变传统的论资排辈的用人观点,借鉴国际通行准则,按照人才市场规则,建立一套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用人体制。

最后,重视现有领导队伍的培训,要扎实有序,逐步培训,要方法得当,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对培训人员的选拔要严格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金融监管领导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金融市场稳定良好发展的保证也是国家各项金融政策实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肖曼,鲁彦君.浅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改革措施.法制与经济,2010(4):93

第8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32-02

金融体系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责任存在互动的关系。金融体系竞争力为社会责任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责任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全面、持续发展提供伦理保障。一方面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能够为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社会责任对公民和企业在经济生活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加以约束,有利于帮助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社会责任的支持,高度的社会责任能为金融体系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首次提出,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并使企业在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获得主动的核心能力。而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核心竞争力既保留了一般意义上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征,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一般而言,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某一银行与其他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或者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使客户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务与价值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商业银行能否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它是蕴藏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所拥有的有形的物资资源和无形的规则资源背后的一种能力,是商业银行长期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更富成效地从事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历史包袱沉重等现象,使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中存在很多问题。

(二)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主要指商业银行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商业银行成熟的标志,也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相关管理目标缺乏、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员工劳动保护措施不力、诚信竞争原则不足等方面(曹涌涛、王建萍,2008)。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并协助履行政府的公共事业政策,这既符合股东群体的合理期待,也会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社会公益双赢。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金融业的竞争压力因各种因素日益加大,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资本金严重不足、金融案件频繁发生等内外交困的状况,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依旧存在,业务产品创新、信息化等技术因素和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因素阻碍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控制能力较差,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人才匮乏,导致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较差;在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存在自身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明确,国际化程度低,业务模式和营运模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在产品与服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中间业务规模效应难以突出,利差收入仍是中资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面向机构的中间业务和面向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在整体收入中很难达到主导地位;在市场影响力方面,目前,商业银行对自身影响力有一定关注,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但离真正的合格的有影响的市场主体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随着“赤道原则”的设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开始被国际社会重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银行企业的共同战略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大社会责任的投入,有助于打造品牌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商业银行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责任,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增大社会责任的投入,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健全和发展,而且有助于降低自身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成本,获得“社会稳定溢价”,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自身微观层面就是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外部层面就是处理好对债权人、债务人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关系人的责任。同时鉴于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性,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严格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必须把控制风险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银行核心竞争力有着稳固的基础。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对社会经济影响十分巨大,历史上的每次经济危机和波动都与商业银行的推波助澜高度相关。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银行一旦倒闭,不仅自身是受害者,社会公众将失去存款,丧失信心,企业营运资金链也将断裂,社会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商业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责任特别重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风险管理关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商业银行必须自上而下,逐渐形成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提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计量水平,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信贷业务

金融企业关键的社会责任作用之一就是引导信贷资源高效配置,不能单纯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信贷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空间较大的一个关键层面。通过信贷业务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信贷

目前绿色信贷已经是国际潮流。截至2006年11月,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至少43家大型跨国银行明确实行“赤道原则”,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和欧盟的进出口银行都已经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国际经验证明,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倾向于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环保。作为金融企业的绿色信贷社会责任,应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环保型、低能耗型企业的发展,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对城市污水治理领域、清洁能源领域、废旧循环经济领域等进行信贷支持。目前碳金融的兴起,正是与绿色信贷相辅相成,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很好的突破口。

2.红色信贷

绿色信贷针对的是环境问题,而红色信贷则以红色为血液,指金融企业的信贷资金流向除了大企业之外,还应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对一些资金稀缺部门、私营企业、农户、贫困学生、个人创业者等应提供安全有效的信贷资金,对于这些主体而言,这些信贷资金就好似血液一样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指出,“中国金融界存在两个错误认识:小额信贷是一次性发放,没有持续的资金供应;经济实力强的金融机构担心小额贷款发放成本高,营业风险大,穷人借贷不还。其实国际上对讲信誉顾客的小额信贷发放都是持续的、循环的。而按照世界上先进的理念,没有不好的客户只有不好的机构,真正的穷人最有信用,因为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加快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持续的金融创新引起商业银行经营观念、方法和制度的巨大变革,也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逐渐拓展业务空间,可以说金融创新是培育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球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上,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金融创新被广泛滥用于从事投机和不负责任转嫁“有毒资产”。不良资产的风险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产品供给的障碍和大量风险累积以及跨国界转移增加了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金融创新原本是为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但在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成为被华尔街滥用来掩盖有毒资产、转移风险和追逐暴利的手段。金融危机不仅让消费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毁灭性灾难,相对于实体经济领域产品质量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危害更大且更持久。因此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社会责任就更应受到足够的关注,应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去考虑金融创新的有效方式及不危害他人利益的新型途径。

从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都应承担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商业银行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其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基于权利、义务与责任一致的基本社会法则和商业银行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商业银行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商业银行主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顺应商业银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应有选择,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行业挑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涌涛,王建萍.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J].金融论坛,2008(7):53-58.

第9篇:金融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银行业;发展繁荣;金融创新

引言

    在区域经济合作迅猛发展以及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越发重要。福建省依托自身所具有的连接港澳台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在连接这两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又加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繁荣与银行业有着较大的联系,银行业既能够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保护、扶持的作用,又能为所在区域提供创造财富、制造财富的机会。十七大的召开将“发展海西”写入了工作报告中,因此,地处海峡西岸的银行业必须切实注重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完善和优化自己,从而实现以银行业的发展繁荣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繁荣这一最终目的。

1 海西区银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海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支持和推进已经成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中国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2]的出台,使福建省银监局等机构大力与地方政府合作,努力打造完善的小企业融资保障措施和营造环境条件,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

目前,福建省银行业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已经取得了三个阶段性的成果:一是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对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发觉和重视;二是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能力日益得到了完善和提高;三是适用于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有创新性。

2 发展中的海西区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投向过于集中

从信贷投向的时间限制的区域分布来看,信贷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与信贷投向的中长期化存在较大矛盾,且贷款投向地主要是集中在诸如沿海等发达地区和城市,而其他欠发达的地区或城市贷款数就比较低,出现了严重倾斜的局面。

2.2 企业融资效率低

目前的企业,不管处于何种阶段,都以银行信贷作为其融资的主要手段,这往往会造成企业的融资效率过低的现象;一些依赖银行贷款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有的目前尚未走出困境,从而导致银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就使得银行走向高风险的悬崖。

2.3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信贷投入力度低

从目前来看,福建省的工业增加值有一半左右是来自小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地方名牌产品少;现代农业生产的比重低。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进度缓慢,部分传统产业进入了夕阳时期,而新兴产业又未形成较大的规模,这就直接制约了福建省银行的信贷投入。

2.4 社会的信用度不高

一些企业因为信用度不高,信用观念淡薄,从而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一些企业主因无法偿还贷款,而弃债而逃,导致银行出现了严重的亏空现象。正是由于社会的信用度不高,使得银行的贷款无法及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直接导致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不断增加。

2.5 银行业部分从业人员的水平不高

一些从业人员,尤其是处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因为其工作效率低、业务水平不高,这样往往会导致金融服务的进展较慢,业务办理过程冗长,造成客户的“流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4]。

3 推动海西区银行业繁荣发展的对策

3.1 全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搭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外向度高、中小企业多,因此银行业要以建设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银行业应将贷款投向信用评级较好的中小企业,银行业还可将一些生产名优、特优产品的企业设为信贷重点帮扶对象,以此来促进其发展[3]。

3.2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银行业可以在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金融品种,探索新的信贷方式。开拓中间业务,扩大租赁、、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积极开展票据转贴现、回购等新业务,加快票据贴现、再贴现利率的改革,以适应经济高速、稳固、健康的发展[5]。

3.3 加强闽台的金融服务合作

福建省银行业应积极争取与台湾深化金融合作的政策空间,针对新台币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扩大受理新台币兑出业务的地域和机构的范围。可以通过建立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来摸索解除两岸金融合作技术性障碍的途径。

3.4 加强对银行业信息化的建设

发达国家的信息系统使用面广、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值得海峡西岸经济区银行业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的信息化建设能为其在保证银行本身的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有效平衡[6]。

3.5 规范金融秩序、改善信用环境

要打击各种非法的金融活动。要加强金融监管,营造有序、健康的经营环境,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努力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起银行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繁荣发展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岷源.抚脉福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8.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海峡西岸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18).

[3]延红梅.排队问题反映出支付结算服务的不足[J].中国金融,2007,(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