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网络开发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开发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开发技术

第1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办公自动化 开发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办公需求,计算机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已经成为主要研究方向。随着办公管理事务的不断增多,办公信息在成倍的增长,办公单位处理信息的工作越来越繁重,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量日益增长的信息化社会,所以,很多国家都在寻找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办公方法,自动化办公成为了新宠儿。要想实现办公自动化,就必须将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办公方式联合起来协调进行,它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型办公方式,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不同单位、不同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可以跨时间、跨地域的协同办公。因为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以及更加科学的信息管理方法来提升工作效率,最终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与科学化的决策管理,所以,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办公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不再单单是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而是要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信息事务管理中解救出来,让工作人员拥有更多的精力与实践去处理其它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是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系统工程,它能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媒介;(2)提升信息的快速相应能力;(3)能够更加准确和科学的帮助用户进行决策;(4)节省办公费用。

2 系统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

(1)个人事务处理系统。其包含待办事项、电子邮件、个人文档、个人通讯录以及日程安排。

(2)日常办公系统。其包括了文件发放管理、文件接收管理、报告管理、领导监督、通知管理、会议管理以及档案管理。

(3)资源管理。这一项中包含的内同比较少,只有资源中心、车辆管理进而会议室管理三方面。

(4)专业文件管理。专业文件管理包括:设备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综合系统其它模块的合成。

(5)系统管理。这一模块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最后一项,其包含的是更多的管理,比如:用户管理、部门管理、授权管理、备份管理等。

以上五个模块主要构成成了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其功能要比传统的现代化办公系统强大的多,这一系统的应用使信息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地简化了办公步骤与方法,提升了工作效率。

3 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3.1 系统实用性

在设计开发计算机网络办公操作系统时必须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将管理信息作为主体,面向办公单位的日常的信息处理,面向领导的管理决策,面向信息化社会服务,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最终实现无纸化的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此同时,设计的系统操作起来应该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能够轻松上手使用。

3.2 具备安全可靠

设计系统应该进行分类授权,设置权限,运用自动存储控制等技术来确保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利用RAID技术和备份技术,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在信息文件的传递过程中,对每一次的改动都应该记录下来,等文件正式确定后,要和正文一起归档。

3.3 确保技术

应该使用基于Browser/Server的三层结构,客户端与数据进行连接的时候必须通过中间事务层,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又能提升处理事务的效率。中间事务层主要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性能,降低了系统开发、维护成本,使系统操作起来更加的便捷。客户端将浏览器作为操作端,既保证了自动化办公系统的通用性,又不用对客户端进行维护。

3.4 系统的可维护性

在系统中使用中间事务层这类的服务构架,使系统能够依据应用需求的改变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加便捷对系统进行扩展与升级,能够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来设置工作流程以及文件信息的传递的格式,确保系统拥有更高的实用性。

4 技术的实现

4.1 三层结构

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标准的中间件接口,只有这样的接口才能为插件的研发提供标准接口。因为各个平台的模块的接口使用的是中间件,所以工作人员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将原本应用进行大范围的改动,就可以融入到OA平台中工作,表现出了自动化办公系统拥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使用WEB技术与中间件技术,符合了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此同时,使用这些技术也使系统具有更加优秀的性能。

4.2 自定义技术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定义公文格式与工作表格,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我设计,这不但简化了系统的维护,还摆脱了对开发商的依赖,提升了系统的通用性,这一特性赋予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系统的修改编辑界面也直接与office办公软件相连接,更突出了系统的通用性。

4.3 安全机制

OA系统是利用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数据的存储平台当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后台,中间层则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WEB是系统的前台应用的三层次结构。这个系统的后台拥有信息交换平与数据库双向的安全性。信息交换平台的安全等级为C级。数据库也拥有独自的安全机制,它针对用户的权限与密码制定了限制,阻止非规定用户进入。除此之外,OA系统本身也拥有一套完善的用户和权限管理系统,在不同的模块上设置不同的管理员与权限,可以给特定用户有限的权限,这样的安全设置既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又使系统操作更加的灵活,方便信息的传输与管理。

5 总结

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使用先进的办公设备和优秀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更加快速、便捷。它的使用与推广不但能简化信息化办公的步骤与工作,还会为企业或单位节省开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继红.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6).

[2]包贵鑫,郭维威.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初步探讨[J].科技信息.2006(04).

[3]张磊.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08).

[4]罗江洲.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08).

第2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而网络教育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之而生。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日益增进,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将计算机网络引入到我国教学活动中,即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也成为我国教育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网络教育的发展同样也突显了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网络教育;软件开发技术;重要性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传输信息的主要媒介,为此软件开发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持续更新观念,创新钻研方式,提升软件功能,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满足其在发展过程中对软件提出的更高要求。软件开发技术的日益完善,逐渐提升了软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及可靠性和操作性,为计算机网络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了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及教学的网络化。计算机技术是网络教育的基础,人们对网络教育重视度的提高,同时也凸显出了网络教育的局限性。

1.现代计算机网络教育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计算机网络教育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为基础,并且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较,网络教育的优势体现在: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网络远程教育得到普及;丰富了教学资源,由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的学习资料,逐渐向网络资料、学习软件、多媒体课件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发展,拓展了学习资源范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爱好兴趣,设计学习计划,以此掌握知识的自主形式;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平台化和软件化,进而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简言之,网络教育对拓展课堂教学信息量具有促进作用,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方式,是运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获取信息,实现信息的传送、处理及共享来开展教学,即称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多媒体系统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结合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者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作用,拓展了教学资源。

2.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简析

2.1教育资源库的开发。

网络教育的发展,依附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且软件开发技术是其发展的基础,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为网络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实施平台。其中,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丰富了网络教育的资源库。当前,教育资源库开发模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丰富了资源内容和模式,储备了极其丰富的资源,辅助于网络教育。资源数据库与教育资源的融合,使资源管理质量得以提升,其中教育资源包含的资源中心、开放式教育资源库、各类学科资源库等资源与资源数据库的衔接,解决了传统教育资源库与数据库相脱节,导致数据无法反复运用的现象,解决了数据接洽性弱,杜绝人工浪费等现象,促使教育资源库向着安全、方便的方向发展。

2.2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

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强化了网络教育的管理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上,同时也为教育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知识大门,促使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转变、革新。教育管理软件的开发,使教育的管理形式多样化,摒弃传统的认为管理,逐步像信息化、软件化的管理方式转变,在教育管理效率得以提升的基础上,加强了信息的准确率,便于管理信息的保存。教育管理软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大面积推广和运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且对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2.3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

软件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理论大力推行的教育模式,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教育的灵活性。辅助教学软件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的实践和运用,使得网络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具灵便性,体现了网络教育的独有优势及特点。将辅助教学软件引入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辅助教学软件储备的丰富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规划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筛选学习内容,自主控制学习时间,自主操纵学习进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4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教育象征着我国最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具备交互、开放、丰富等特性。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技术是其发展进步的前提,软件技术为计算机网络教育提供了技术援助。从而,软件存在的危机问题,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教育效率,以及网络教育的安全性,因此软件的开发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软件开发技术在确保教学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教育目前已在我国大力推广,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人们也充分认识到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促进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转变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逐渐向网络辅助教育、网络同步教学、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我国目前教育现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又与软件开发技术息息相关,因此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决不可松懈。我国软件创新开发人才,必须不断地创新和进步,最大限度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

作者:段淑敏 单位:开封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默.浅析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刊),2011,06.

第3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网络环境下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对企业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的现实意义。深入研究与开发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减少或避免网络信息系统的破坏与故障,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就现实发展来看,目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优化企业网络安全,吸取前沿的安全技术,实现企业网络信息又快又好地发展成为众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可控性。具体来讲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出现盗取商业机密与核心信息的不良网络现象。企业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防止企业关键信息的泄露或者被非授权用户盗取。其次,保障信息的完整性,是指防止企业信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偶然或恶意篡改的现象发生。再次,实现数据的可用性,具体是指当企业信息受到破坏或者攻击时,攻击者不能破坏全部资源,授权者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按照需求使用的特性。最后,确保企业网络信息的可控性,例如对企业信息的访问、传播以及内容具有控制的能力。

 

二、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病毒入侵、蠕虫以及木马程序破坏是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黑客攻击或者网络诈骗也是影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当然部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受到破坏是由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总之威胁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结果都会对企业的生产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导致企业重大的损失。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才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现状

 

当前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为确保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时大都应用了杀毒软件来防止病毒的入侵。在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保护时,方式比较单 一,技术比较落后。对于入侵检测系统以及硬件防护墙的认识不足,尚未在企业中普及。因此推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前提是提高企业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增强企业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能力,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

 

四、促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定期实施重要信息的备份与恢复

 

加大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投入,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企业网络信息的管理。企业对于重要的、机密的信息和数据应该定期进行备份或者是恢复工作。这是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简单、基础的工作内容。当企业网络受到破坏甚至企业网络系统出现瘫痪,企业能够通过备份的信息保障生产工作的运行,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的实效性的基础工作是做好企业重要网络信息的定期备份与恢复工作。

 

(二)构建和实施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以隧道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一项复杂的、专业的工程技术。该项技术对于保护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效果显著。它把企业专用的、重要的信息进行封装,然后采取一定的方法利用公共网络隧道传输企业专用网络中的信息,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对企业网络信息的保护,避免出现对企业信息的窃取与恶意修改。当然提升虚拟专用网络的兼容性、简化应用程序是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重要课题。

 

(三)完善高效的防火墙技术

 

在企业内部网与外联网之间设置一道保护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屏障,即设置防火墙。这一技术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但由于当前大多数的远程监控程序应用的是反向链接的方式,这就限制了防火墙作用的发挥。在进行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或者研发与之相匹配的远程监控程序,来实现防火墙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四)对关键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

 

增强企业对关键信息和数据的加密技术水平也是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主要方面。更新加密技术,是保障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企业在对重要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时可以同时采取一些例如CD检测或者Key File等保护措施,来增强企业重要信息的保密效果。

 

五、结束语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工程。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同时,新的破坏、攻击、入侵网络信息安全的手段也会不断出现。企业只有与时俱进,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投入力度,才能加强对企业核心信息与数据的保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坚持技术策略与管理策略相结合的原则下,不断升级完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许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三新电力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工程。

第4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资源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1 信息网络资源对土地整理技术发展的积极影响

信息网络的出现使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实时交流沟通成为现实,体现了信息时代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土地整理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1对解决技术难点做出了有益尝试

土地开发整理在实际工作中有几大难题是所有项目都要面对的,这些技术难点集中在农田水利设计、土方计算、电力设计等方面。在技术难点上,土地整理技术人员、软件公司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例如,专业土方计算软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土方量计算的精度。软件公司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探讨土方计算,推出了各种专业土方计算软件,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基础。

采用先进的计算模型,适合各种复杂地形情况,使得计算过程更智能,计算结果更准确;下面是GLAND软件的部分操作界面。

图1 数据建模示意图

图2 模型建立示意图

1.2交流经验共同促进新技术发展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学科多,技术难度大,不同项目的现场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土地整理技术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土地整理相关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要进行技术处理,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技术规程可寻,需要根据经验自己确定。信息网络在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开阔方便的交流平台,有相关经验的人员会把自己成熟的技术处理方案提出来供参考。

1.3资源共享

1.3.1设计成果

很多设计人员将自己的设计成果汇总到论坛里共享,主要包括各种文本资料和各种设计图纸资料。

1.3.1.1文本资料

文本资料主要是设计人员自己做过的各种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料。主要有可研、规划设计方案、以及各种制图软件的学习心德,这些方案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设计人员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是设计人员的一手资料,相比现有的规程、各种设计规范更加直观、内容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从而实现了经验的共享与积累。

1.3.1.2设计图纸

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各种建筑物的单体设计,设计这些图纸需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施工经验,尤其是桥梁、涵洞、泵站等图纸设计要求更高。有些论坛开辟了图纸资料专区,将自己成熟的设计发送到网站上,这些图纸都是经过项目的实施,完全符合实际需求的一些成果图纸,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与论坛里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参考,完善自己的设计,将设计风险降到最低。

2 发展方向

网络对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土地整理与信息网络的结合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要利用好网络这个资源,就要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改进、完善,实现信息网络资源的最大利用。

2.1集中智慧解决难点问题

现在设计人员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作为平台进行自发的交流是处于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些网站需要积分进行资料下载,这样的制度虽有利于丰富网络资料,但是也形成了一个比较无序的制度,参与发帖人员技术水平也不一,出现错误也难以避免,甚至不少人在自己的资料里写入病毒,故意扰乱信息网络秩序。现在的专题研究已经出现雏形,但是缺乏组织,讨论也仅仅限于发帖,没有人进行组织,进行技术沉淀,可以说,通过网络集中智慧解决难点问题,自发的组织有序的讨论并且形成技术成果是将来必须要实现的。

2.2打造专业知名度高的网络平台

网络资源提供资料多,涉及土地整理内容的网站过多,但是过于繁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的网站过多,一方面说明关注土地整理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却给浏览者造成一定的麻烦,土地整理技术人员想要获得某些技术资料,往往要浏览几个甚至更多的网站、论坛来寻找相关的专题。为了便于将分散的人力资源尽量的集中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需要我们打造几个知名的网站论坛,这些论坛知名度高了,内容就更加丰富,技术性更强,更有利于技术讨论。

3小结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建设已经初具雏形,但毕竟是一个新兴行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信息网络的出现对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凭借信息网络固有的各种优势,实现了即时的信息交流和技术资源共享,为土地整理技术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必将对其技术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土地整理事业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3,22(2).

第5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技术应用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综述

在网络系统下,软件开发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可供利用的技术资源也更加丰富,在这样的局面下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也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层面。软件开发是以满足使用需求为目标的一项智能技术,与网络环境相互结合,可以更灵活的下载资源,软件投入使用后在网络环境下也可以自动更新,保障了用户使用软件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潜能较大,在进行软件开发时,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资源共享问题,在保障数据库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其他开发任务才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影响到最终的功能实现。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软件开发技术具体应用形式

1.软件生命周期法。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首先要对基础框架进行设计,观察在设计过程中数据库的运行稳定情况,根据所需要的不同功能来进行软件程序汇编。生命周期法是在开发过程中,对软件的全部使用功能进行确定,进行全周期设计,不仅仅要实现初期的使用功能,更要对未来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处理,达到更理想的功能实现效果。全生命周期需要自动更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在系统运行中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更好的解决,进而实现综合控制管理能力的提升,生命周期法中会对软件的使用漏洞问题进行修复,以免影响到运行使用。

2.自动形式系统开发。在应用软件技术进行系统开发时,应用自动更新技术可以帮助节省大量的软件运营维护时间,发现问题时也能自动更新数据来解决。对各个功能层之间建立联系体系,无论是功能实现还是数据库更新,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自动运行。自动智能技术是当前软件开发中比较常用的,也符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更新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软件系统配合问题,网络系统在其中发挥着控制的作用,对各个功能层进行相互串联并完善软程序,这样在运行古过程中网络系统的信息更新功能也得以实现。

3.原型化法。原型化需要了解软件的开发目的以及功能要求,保留其中最基础的功能,不需要继续拓展。原型化的有点是软件运行使用相对稳定,缺点是在功能拓展方面并不理想,同时涉及到多个功能实现可以对软件开发设计方法进行配合,不但能够实现功能优化,更可以提升系统功能实现的速度,在解决当前比较常见的功能优化控制方法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突出。但并不是所有的软件开发都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是使用功能复杂,统一控制软件模块同时控制多项功能时,则要结合自动更新技术,以免在功能实现上出现冲突矛盾问题。技术方法整合应用所占用的网络资源更多,设计前要保障其运行速度不受到影响,必要时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以免受到网络病毒攻击时信息丢失。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应用原则

开发软件系统时,以功能实现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观察是否存在网络信息资源浪费的现象,设计一个最合理的软件优化配合运行的工作模式。其实是网络环境下运行安全性的保障,观察各个系统之间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对功能模块进行相互控制时观察需要完善的程序,进而实现最最终系统之间优化运行功能的实现。技术组合除需要完善功能之外,更要考虑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帮助营造出更适合功能实现的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环境,提升系统的运行速度,数据库加密是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来进行的,自动检测技术应用要从数据信息优先获取中进行。

结语

通过以上文章论述的内容可以发现,计算机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多元化,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巨大无比。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背后,是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有力支撑。计算机要发展,长远性发展,在于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方可创造有力的条件,提高计算机的社会服务价值。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开发应“以人为本”,实现软件开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杨岭.基于网络安全维护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5(1):77-77.

第6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 虚拟实验平台 摄影技术 VR-Platform

1.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高校很多专业都开设了《摄影技术》课程,《摄影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课程[1]。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旅游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艺术设计学等专业都将摄影技术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然而,很多院校都不顾自身条件,在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还不完备的情况下纷纷开设此专业[2]。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涌现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摄影技术的学习不仅是学校学生的任务,而且成为社会业余人士的需求。对部分高校的摄影技术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摄影教学资源紧缺、教学形式单调、摄影实验使用的设备过时等问题。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摄影技术的资源建设中,使摄影技术的学习环境具有三维沉浸感,学生可以大大提高摄影技术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Web3D技术将资源以网络的形式,进行网络化学习,为更多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弥补网络上摄影技术相关资源的不足。

2.实验平台的框架模块设计

《摄影技术》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是将虚拟实验成网页形式并通过网站开发技术整合成的网络平台,主要由虚拟实验部分和实验教学辅助模块两大部分组成。该平台细分为七个模块,分别是虚拟实验模块、相机模型库模块、学习资源模块、作品欣赏模块、课间休息模块、讨论交流模块和使用帮助模块。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1)虚拟实验模块

虚拟实验模块是本平台最重要的模块,由实验说明和实验列表组成。本模块展示了《摄影技术》课程主要的六个虚拟实验,分别是:实验一:相机成像原理――针孔成像;实验二:数码相机结构认识;实验三:摄像机结构认识;实验四:焦距调节实验;实验五:光圈快门调节实验;实验六:校园漫游拍摄。

(2)相机模型库模块

相机模型库模块是根据《摄影技术》这门课的特征,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而设计的。通过创建相机模型库,将最新的相机、摄像机进行分类入库,并整合到平台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相机模型库模块呈现三维相机模型和相机性能参数。学习者在相机模型库中可以任意选择一款自己感兴趣的相机通过鼠标操纵对相机进行全空间观摩,同时还可以查看该款相机的性能参数。

(3)学习资源模块

学习资源模块由百度搜索、参考书目、友情链接组成。参考书目部分列出摄影技术相关教材,以及其他补充性教材。友情链接栏目链接一些摄影技术专题学习网站,以及摄影相关网络资源。

(4)作品欣赏模块

作品欣赏模块主要分为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让学习者在欣赏大师作品的同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

(5)课间休息模块

课间休息模块由摄影常识和知识问答小游戏组成。摄影小常识模块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些摄影方面的常识,包括相机选购的注意事项、相机维护小常识、摄影技巧和摄影名家生平等;知识问答小游戏模块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查。

(6)讨论交流模块

讨论交流模块由教师信箱和BBS论坛组成,教师信箱用于学习者提交实验报告或者向教师咨询问题;BBS论坛可以让所有学习者在论坛里畅所欲言,交流心得。讨论交流模块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平台的交互性。

(7)使用帮助模块

使用帮助模块包括系统使用说明和系统常见问题。

3.《摄影技术》网络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

(1)实验场景模型的创建

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是关于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结构认识实验,分别以Panasonic DMC-L1K单反数码相机和Panasonic VX7摄像机为例进行实验。与产品效果图模型创建不同,这里创建的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模型还需要进行交互功能的开发。在创建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模型时,需要注意三点:①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零部件需要单独创建。单独创建的部件方便对零部件进行交互功能的开发,每个零部件按真实名称命名,方便进行交互功能开发时查找。②零部件采用多边形建模的方式进行建模。多边形物体的部件模型方便材质贴图的添加,通过为多边形模型不同面指定不同ID号,为不同ID号的模型面赋予不同材质贴图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个物体模型需要赋予多个材质贴图的问题。③按模型优化的原则进行建模。面数太多的模型会影响模型加载时间和运行速度。创建模型时,尽量使用最少的面创建最为真实的模型。运用删掉看不见的面等方法可以实现模型的优化。创建的虚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

(2)模型的优化

虚拟现实场景模型的优化对最终平台的演示速度影响很大。导入VRP编辑器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方便后期使用。对创建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多媒体教室、虚拟校园等模型进行优化时,应遵循的原则有:①尽量做简模,控制模型面数。在VRP中运行时的每一帧都是通过显卡和CPU计算出来的,高精度模型、面数多的模型都会导致运行速度下降,甚至没法运行,如果面数过多,则导致文件容量增大,还可能在网络后导致下载时间增加。尽量做简模,可以减少场景的面数,提高贴图的利用率,提高交互场景的运行效率。②模型数量不宜过多。模型数量过多,不仅会增加场景模型总面数,而且会增加烘焙时间,为后续工作带来麻烦,还会降低运行速度。③模型的三角面尽量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构成的曲面会更加光滑,面不宜是矩形,因为由矩形构成的面可能会出现锯齿、纹理模糊等现象,还不利于实时渲染。

(3)实验场景的烘焙

对场景进行烘焙是在3ds max软件中进行的,在3ds max软件中创建完实验场景模型,赋上材质贴图,添加灯光测试渲染效果满意之后,下一步的操作就是对整个场景进行烘焙。所谓烘焙,是指将3ds max里的灯光效果通过特殊的渲染操作之后,以贴图的方式导入到VRP编辑器中,从而得到一个具有真实光影效果的虚拟现实场景的一个过程。烘焙贴图大小对渲染的画质优劣有着直接的影响,设置的贴图尺寸大,烘焙渲染的纹理就更加清晰,画质就会更好。但是过大的尺寸贴图,会导致渲染速度变慢,对于复杂的场景,可能会导致内存不足的错误出现。选择合适贴图尺寸,需要依情况而定。

(4)实验项目的交互开发

VRP编辑器提供了较为强大的交互开发功能。可以对两种对象进行交互功能的开发,分别是三维模型和界面上的设计元素(按钮、面板、控件、窗口)。VRP编辑器对三维模型支持两种事件类型交互,分别是鼠标事件和距离触发事件,对各种设计元素只支持鼠标事件的交互。本课题中只采用了鼠标事件的交互类型。对六个虚拟实验涉及的交互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交互:

①相机控制交互

相机控制交互是本课题虚拟实验最常见的一种交互,即通过单击按钮实现场景摄像机的摇移或者不同摄像机的切换。本课题中涉及相机控制交互的地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处:单击实验界面右下角的八个视图控制按钮,场景摄像机会进行上移、下移、左移、右移、前进、后前、左转、右转的操作;单击实验一实验面板中的“步行”按钮和“动画”按钮,场景会切换成步行相机和动画相机;单击实验二和实验三实验面板中“顶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三个按钮,可以将场景的摄影机切换成对应视角的摄像机,实现对相机或摄像机模型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观摩;单击实验四实验面板中的“28mm焦距”、“35mm焦距”、“50mm焦距”、“135mm焦距”四个按钮,场景摄像机会切换成对应焦距的摄像机。

②单击按钮打开图片

在实验五光圈快门调节实验中,单击不同的EV值按钮会显示不同曝光程度的图片。实现这种交互需要在3ds max软件中设置不同的EV值进行曝光,将曝光的图片保存到本地文件夹,然后通过创建悬浮窗口的脚本显示不同曝光的图片。

③相机LCD液晶屏实时显示

本课题的三个实验(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的场景正前方有一台Canon EOS 500D单反相机,该相机的LCD液晶屏上动态实时的显示当前视角的场景,模拟了真实相机LCD液晶屏构图的功能。当学习者对实验场景进行缩放和摇移的操作时,LCD液晶屏会同步进行场景的缩放和摇移。在VRP编辑器中实现LCD液晶屏实时显示效果比较容易,是通过VRP编辑器中的“画中画”面板实现的。

④单击相机快门达到拍照效果

本课题的三个实验(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的场景正前方有一台Canon EOS 500D单反相机,在Canon EOS 500D单反相机的快门上单击鼠标左键时,会伴随着“咔嚓”一声,一张照片显示出来。拍照交互的实现需要首先在相机快门处创建一个透明的按钮,然后为该透明按钮添加鼠标事件脚本。在透明按钮添加的对应的鼠标事件脚本即可。

(4)相机模型库的实现

相机模型库模块是摄影实验的相机模型库,也是网上实验设备仪器室。相机模型库展示了包括索尼、佳能、松下三个厂家的各种型号相机,相机种类全,数量多。学习者可以在相机模型库里任意查看自己感兴趣的相机,单击相机下方的参数特性按钮,查看该款相机的性能参数。相机模型库模块实现的最终效果如图3所示。

(5)实验项目的整合

虚拟实验模块是指网络虚拟实验平台首页的六个虚拟实验部分,由实验说明和六个虚拟实验组成。实验说明是关于这些虚拟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的说明。每一个虚拟实验开发完成之后,将成网页的虚拟实验通过网站进行整合,即完成了虚拟实验模块的实现。虚拟实验模块采用左右框架结构,单击左侧实验列表的不同实验名称,右侧会加载显示对应的虚拟实验。虚拟实验通过网站进行整合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

4.结语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发工具软件版本的更新,开发交互性更强的虚拟实验平台会更加容易。针对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今后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1)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实验也要体现其艺术性,目前平台对摄影实验的艺术体现不够。如何将摄影艺术体现在实验中,将是下一步的研究内容;(2)目前学习者进入到实验环境之后,想要进行在线互动,只能通过平台的留言板进行互动。下一步我们考虑将多人在线功能引入到实验环境,学习者一边做实验,一边在实验环境下方的面板中进行文字实时聊天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虚拟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第7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有条件的高中在开设《网络技术应用》课程时,应开设网络组建等相关网络实验。然而,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绝大部分学校并不开网络技术实验课,原因是学校没有条件建设网络实验室。

虚拟实验,一般认为是指借助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不少高校目前都在使用虚拟实验,比如EWB(虚拟电子工程台)、Edison(虚拟电路)等等。不过,目前几乎没有学校购买这些商用软件,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费。

经过调研,我发现,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开发制作交互软件,开发出简单实用、符合学情、校情的虚拟实验软件。本人于2012年就此问题,作为南京市个人课题进行了实践研究。

二、网络技术虚拟实验软件的开发制作研究

1. 使用FLASH作为开发平台,交互性好。

2. 实验数目和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试验可行性、学习意义等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三个实验:

(1)双机互联(不接因特网)(硬件设备的认识与应用);(2)双机互联(接因特网)(如何接入因特网);(3)根据客户需要,为一家公司设计计算机网络(公司业务一部、二部、经理室可接入因特网,财务室电脑不允许接入因特网)。这是开放性实验,没有标准答案,意在全面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软件成品展示:最终软件实验界面如图示例。

实验方法:(1)学生用鼠标拖动界面上部的虚拟设备,在右侧设计区域组合成拓扑结构。(2)在左侧文本区填写相应数据。(3)截屏输出实验报告。

三、用测量法进行虚拟软件的实践教学研究

为检验虚拟实验小软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我采用了个案研究法、测量法进行比较。在某届高二年级网络技术模块教学中,我负责2个班级的教学,在网络实验部分,以班级A班作为对照组(学生使用虚拟实验软件完成3个虚拟实验),B班不做实验。完成教学后,对两组学生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二个维度进行检测。

测量过程一:试卷测试。在试卷中,通过选择、填空的形式,考察了A、B二个班的学生对相关网络技术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测量结果如下:

A班45人,平均分86,最高100,最低75,80以上(良好)39人。

B班41人,平均分72,最高85,最低40,80以上19人。

测量过程二:实际动手能力测试。某家庭有父母、孩子和祖父母,三室一厅。父母要求电脑性能好,娱乐工作能上网;祖父母要求能上网浏览网页;孩子的电脑只能进行学习,上网能否要由父母控制。请你为全家进行网络设计,并给出理由。

测量结果如下:

1. A班学生的设计有效性100% 。90%的学生有效地使用了交换机、路由器、笔记本、台式电脑设备,并且将路由器安在父母房间,使家长能有效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80%的学生采用了无线路由,10%的学生给父母使用服务器,并设置为网关。

2. B班学生的设计有效性45%左右。主要问题在于:25%左右的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路由器、服务器的功能、区别;40%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路由器,交换机的作用。

从以上两次测量中得出结论如下:

结论1:A班学生理论测试80分(良好)以上比率,比B班高出40%左右,虚拟实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

结论2:A班学生实际动手设计网络的有效性,比B班高出55%,虚拟实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研究小结

1. 高中教师自主开发网络技术虚拟实验的益处。

(1)虚拟实验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动手实践能力。

(2)在虚拟实验可以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真实实验的情况下,可以暂缓建设真实实验室,节省教育资金。

第8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外语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开发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技术加快了学校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外语教学作为受益最大的一门学科更是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①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直接推动外语教育出版由传统的纸质和音像制品出版转变为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出版模式。自2003年开始施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反映了国家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决心,基于外语教育模式改革的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研发已成为外语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外语教学中的学习环境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以英语教育为主体的外语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习者的充分重视,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全球化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近十年来,外语教学界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了“投入大效果差”的现实问题,其主要体现为大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与其从小学到大学长达十年的外语学习投入不成正比,并指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

传统的外语学习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往往缺失语言运用机会,其改变又受到社会与政府力量的制约;同时,传统课堂环境有时间和空间局限性,而网络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集成性弥补社会环境与传统课堂环境的局限。因此,网络学习环境建设成为外语教学一个新的突破口。

1.网络外语学习环境的特点

网络外语学习环境是指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出来的以增强学习者学习体验和提供语言应用机会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课程规划、学习资源、在线测试、在线互动、学习者监控等资源提供功能和管理功能。与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外语学习环境具有如下特点:

交互性。外语学习过程具有极强的交互性,缺乏或缺失交互功能的语言学习环境肯定是失败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者离开课堂就失去了学习体验的机会。而网络外语学习环境则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形式实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互式学习。

虚拟性。虚拟现实技术把物理存在的环境转化为虚拟环境,但其环境的功能并不发生改变,如虚拟教师、虚拟研讨会、虚拟图书馆等。

丰富性和实时性。海量的语言学习语料库对于语言学习环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筛选整合学习素材。在海量的语言信息基础上,网络的存在则淡化了知识传递的空间要求和时间限制。

多媒体化、超文本化和超媒体化。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尤其对语言学习中跨文化内容的传递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渠道。同时语言教学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教学在强大的多媒体、超文本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得心应手。②

实际上,这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外语教学环境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仍然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离开计算机就无法学习。尽管如此,建立在外语学习环境构建理论之上的外语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当下最为时新的教学手段。

2.网络外语学习环境建设的实践

从20世纪末开始,诸多教育机构进行了网络外语学习环境构建的许多实践,应该说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形式为:

互联网外语学习环境。独立开发的外语学习网站为外语学习提供了网络外语学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和互动实时的优点,实现了网络外语学习环境的功能并体现了网络外语学习环境的优势,如沪江英语()、普特网( )等。

局域网外语学习环境。该环境集中体现在校园网的教师和使用上。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不同,校园网外语学习环境的资源设置和管理模式更有针对性,对学习资源进行了整合,并利用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评估、师生互动等)。如高校的多媒体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等。

移动互联网外语学习环境。随着手机和移动阅读器的普及,移动互联外语学习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强大优势。如苹果公司的APP工具开发、手机英语学习资料订阅推送等。

外语学习网络环境的建设包含学习平台开发和学习资源开放,这两个内容都离不开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社。

二、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

传统出版机构介入外语教学网络环境或数字平台是被动的。最开始,独立的互联网外语学习平台不遵照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而盗用出版社的内容版权,未经作者和出版社允许大量使用出版社纸质图书内容,多媒体实验室硬件设备制造商在设备中擅自刻录外语出版社音频资源等。但由于整个出版结构的原因,出版社并没有过多重视自身数字出版的发展。直至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之后,数字出版才成为出版机构关注的内容。

外语教育数字出版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外语学习者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外语学习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我国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包括:

局域网上的外语学习自主平台。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大力推进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建设,旨在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各高校投入巨资购买硬件设备,建立自主学习中心,教育部通过专家审核,确定了四家外语教材出版社开发大学英语学习系统。建立在自主学习中心的大学英语学习系统包含了与纸质教材相配套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目前全国有近300所院校利用自主学习系统开展教学和校园语言环境建设。

外语专项技能应用平台。这些平台一般建立在校园网或者局域网上,培训外语专项技能,如写作、翻译等。平台开发包含了供学习的语料库、自动批阅功能、分析评估功能等,学校可以根据外语教学需求购买不同的内容,售价一般在10万元到20万元,当然还包括后期的一些服务。

互联网学习平台。近几年来,互联网外语学习平台已由原来的知识集合功能转化为目标更为明确的应用提高功能,并日趋专业化,如测试网站、听力训练和评估网站等。这些平台通过销售学习卡等形式实现在线练习测试、在线录音口语表达、在线口语评价和指导。另外,各教材出版社开发了教材配套的教学网站,提供教材的课外学习网站,并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教师上传自己的教学素材。

外语教学资源包。一些出版社联合外语专业院校或者具有国家级精品课的高校开发教学资源包,教学资源包包括教学课程设计、授课视频、课后实践课程、教学资源等。这类资源包一般用于教师的培训和课堂教学改进。

电子书和手机出版物。随着移动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功能的提高和普及,移动终端在外语教育中的优势发挥得更加突出,外语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变得全面和有效。

外语教育数字出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随着教育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三、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与我国数字出版的整体情况一样,外语教育数字出版仍处于探索期,阅读习惯的广泛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为纸质图书出版起到辅助作用,数字出版应用终端的建设和技术开发还需要进一步低成本化。纸质外语图书出版更加倾向学习性,其数字出版模式也区别于大众出版,更是教育和专业出版的结合体。从目前纸质出版物的消费领域来看,外语教材出版占了外语图书出版的三分之二强。由此,外语教育数字出版应关注以下方面的研发。

“自主学习平台+移动外语学习系统”开发。目前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包括自主学习中心)教学环境为主、校园英语实践环境为辅的整合应用平台。针对这个情况,数字出版应考虑两个学习环境的有效互动,开发基于互联网和局域网的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将学习资源、学习管理、学业测试和评价等功能集于一体,而移动学习平台则利用手持移动阅读设备下载与自主学习系统相配套的资源进行移动式和即时式学习。这个学习环境系统开发的关键点不是技术,而是自主学习平台和移动平台两者在内容和教学管理上实现有效的衔接和互补。

“外语学习技能训练和评估系统”开发。随着外语教学个性化和选修课制度的呼声不断增多,外语教学日益注重学生在语言技能上薄弱环节的训练,同时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学生学习评估分析则是寻找和解决薄弱环节的途径,因此,开发基于计算机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语言辨识技术等)的外语技能训练和评估系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目前,已有出版社开发了“英语写作平台”、“英语翻译平台”、“英语口语训练和测试系统”等,但并没有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在校园局域网上可以建设此类系统,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对社会公众学习者开放平台,也可解决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问题。

“外语学习和学术资源平台”开发。外语教学资源面对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两类用户,前者更受关注,但后者市场也需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事外语教学研究工作的人数在10万左右,加上外语专业研究生,这一人群数量应在15万左右,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用户会主导外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首先,出版机构应将内容资源按照外语学习者的需要进行整合,按照语言技能和知识文化两大板块进行分类,用户可以通过搜索获取学习和教学所需的资源,如背景知识、语法知识等。其次,对于学术资源的集合可以尝试按照知网结构进行设计,但需要解决图书内容的搜索便捷化。

在确定这三种开发方向后,其商业模式则比较容易解决。三者的共同点是,用户对象环境可以是校园环境也可以是公众环境,虽然设计入口时需要考虑两个用户的不同使用特性,但内容资源和结构可以基本一致。第一种产品的商业模式应更多地与学校进行合作,由出版机构提供资源和服务,学校购买。第二、第三种产品的商业模式则可以是学校单独购买系统,建立在学校的局域网上,也可以依托互联网,学校或者学习者以购买资源和服务获取账号进入系统学习和测试。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和国家宽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外语教育数字出版的前景非常光明。同时,一定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学习者和教学者的体验出发,考虑到集团用户和个体学习者的不同诉求,开发相应的数字产品,并由此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伊静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

第9篇:网络开发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一代网络;软件开发平台;技术趋势

自上世纪以来,微电子、芯片制造、软件工程等技术的相互促进和飞速发展,奠定了21世纪新一代网络技术系统基本构架的雏形。网络技术发展至现在的水平,越来越呈现出相关技术相互协同发展的趋势,硬件、软件、网络等以前看似相互独立的技术范畴也开始相互渗透、互相促进,正共同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独立到统一的发展过程。本文以新一代网络(NGN)的总体架构为线索,对新一代网络技术系统下的软件开发技术平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概述。

一、新一代网络的概念和特征

新一代网络(NGN)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以当前网络为基点的下一代网络。它是电信史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从意义上讲,NGN 是基于TDM 的PSTN 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NGN 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 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

二、未来软件开发技术平台的变化趋势

在以上的软件总体构架和发展趋势下,新一代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软件开发技术平台将有以下几个热点:

1.开源软件

开放源代码( 简称开源) 软件Free Software 从1984 年由美国的Richard Stallman (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办人) 大力倡导。一般开源软件, 由于软件的著作权人放弃了自己知识产权中的获得报酬权, 只收取软件整合与服务的费用, 主要靠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赚钱, 销售成本极低, 从而开源软件价格极低,几乎是免费。但这里的free(自由软件) 是一种版权法意义上的定义, 指使用者有自由修改程序并重新散布的权利, 并不是免费的意思, 所以在1998 年由Eric Raymond 提出, 改名为Open Source(开放源代码) 。

2. 移动计算技术

移动计算(MobileComputing)是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移动计算使用各种无线电射频(RF)技术或蜂窝通信技术,使用户携带他们的移动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pDA)、BP机和其他电讯设备自由漫游。移动计算机用户依赖于电子信报传送服务,使他们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和办公室保持联系。一些厂商,Microsoft,正在制造支持移动用户的特殊接口。

3.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on System,EOS)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过去它主要应用与工业控制和国防系统领域。EOS负责嵌入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任务调度,控制、协调并发活动。它必须体现其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目前,已推出一些应用比较成功的EOS产品系列。

4.IPV6技术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与IPv4的32地址相比,IPv6 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共有128位地址,是Ipv4的整整四倍。与Ipv4一样,一个字段由16位二进制数组成,因此,Ipv6有8个字段。相比现在的IPv4 和IPv6 定义了128 位的地址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5.网格(grid)技术

网格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连成一个逻辑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计算、存储、访问等),虚拟组织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彻底消除资源“孤岛”,最充分的实现信息共享。网格由6个部分组成,即网格结点、数据库、贵重仪器和设备、可视化设备、宽带网和网格软件。

6.网构软件(Internetware)技术

新一代网络对软件开发将会使软件开发在中间件的基础上,从软件形态的角度提出了网构软件的概念,这是未来软件的基本形态。未来软件的主要构成是实体元素和实体交互,未来软件系统必须具有开放结构、动态协同、在线演化、环境感知和自主适应,因而网构软件是Internet 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下软件系统基本形态的一种抽象,既是传统软件结构的自然延伸,又具有区别于传统软件形态的独有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协同性、演化性、多态性和反应性。当前的主流软件技术中,网络构件开发技术将由分布对象技术进行支撑。分布对象技术是分布式计算技术与面向对象技术的结合,为构件的实现和构件的组装提供了基础设施层的支持,且能够解决对象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五、结束语

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这种融合的趋势使得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软件的开发必将成软件开发技术的主流。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网络应用的日趋丰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互联网逐渐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 真正扮演起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工具角色,这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