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第1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08-02

生命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其政治性目标,更要体现对个体生命、自然存在、个体价值等应有的关注,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因此,生命教育必须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将教育生命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凸显生命,实现生命,超越生命。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人的发展从“依附性人格”走向“独立性人格”。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凸显生命价值,就必须对生命有正确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中国社会的发展为生命教育开辟了空间。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注重享受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发展要求,将生命教育提上日程,引导大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只专注于追求享受个人精神生活,还应该思考生命。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有意义?如何关爱他人、社会及自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生命教育的价值所在。

其次,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激发国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理应是关心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将人培养成为“社会人”,就要在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更充分的创造生命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现代化这个大语境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就必须关注生命,以“人”为本,体现其人文关怀。

最后,生命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现代化的“和谐人”,“和谐人”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生命教育本身就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有更明确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更自觉地承担并履行责任。

二、生命教育的蕴意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向并提升大学生的教育,它不仅要关注基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素质、能力素质以及知识素质的培养,更要把大学生当“人”来理解,尊重他们的需要、自由与人格,关注大学生人生意义的实现和价值生命的实现。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既有知识内容的传授,也包含对生命内涵的领悟。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工具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成长,还是精神生命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掌握其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将生命教育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珍惜、关怀生命为前提,教育青少年尊重生命,积极诠释生命的意义,引导他们探寻生命的真谛,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生命的价值并走向超越。同时,倡导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美好、和谐关系。

(一)尊重生命,珍视生命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脆弱而且短暂。每一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都深深刺痛着教育者的神经,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体会生命的珍贵,感受生命的惊奇更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与父母等所有关心其健康成长的人的生命相联系,也与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生命相互依存。

(二)感悟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大学生在成长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前途命运,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同。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难免会遇到挫折和磨难,比如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等,这些挫折有时甚至会使他们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生命教育就是要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坚强与抗争中,更好的发现生活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挫折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它提供给青少年宝贵的生活经验与教训。经历过这样人生的人,才对人生有更深理解和感悟,从而找准目标,实现生命价值。

(三)反思生命、创造生命、走向超越

这是生命教育的深层蕴义。随着大学生的逐渐成熟,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已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反思自己的人生。他们期望创造更高价值,希望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有些大学生可能受部分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把生命的意义异化为物欲、权欲的满足和虚荣的表现。教育者要通过生命教育,激励青少年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摒除不良思潮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性看待生命,点燃他们创造生命的激情,培养生命责任感,放眼社会、民族、国家,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在创造价值中一步一步走向超越。正如前人所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关爱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转向,创造生命的卓越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责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凸显生命,要彰显生命意义,落实“以人为本”,就必须加强引导,承担起强化生命意识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大学生思考“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我该怎么做?”,自觉践行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支柱,是他们人生的航向和灯塔,是民族繁荣、国家稳定的支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生命教育过程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让大学生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在充满竞争和诱惑的复杂社会中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对如何实现生命价值有更科学的把握。

其次,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生命教育课程,激发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不仅仅是有关生命“何以存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为何存在?如何存在?”的领悟,有意义的生命是驱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追求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有责任感的大学生。近年来,大学校园中游戏生命、漠视生命、否定生命的行为需要我们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定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多接触诸如马克・吐温的《热爱生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作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让学生感受生命教育无处不在,欣赏生命的无限魅力,领悟生命的真谛。

第三,转变教育模式,开展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教育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本身,遵循生命性原则,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使“人成为人”。人性化教育改变了重智轻情的教育模式,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激发生命潜力,提高生命质量。一方面要注重人文关怀: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挖掘学生闪光点,让学生体会自身生命的独特;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疏导: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指导帮助青少年解决矛盾、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另外,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育婴室、病房,组织学生参加生命体验的实践活动等,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敬畏生命。

(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人塑造着现代化的社会,也塑造着现代化的自我。教育不是万能的,其功能要充分显现还需自我教育的配合。大学生要使生命充实,使生存境界不断提升,就需要强化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在每一角色中都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大学生应该在校园中就注意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在步入社会之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团队中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要认识到人由父母孕育而生,由父母养育而成,人之为人,要承担对家庭、社会的责任;要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校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而自我教育是用自己的行动,用永不屈服的灵魂来诠释生命,成为优秀自己,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永远课堂,父母要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加以引导,对心理承受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学生不要施加过大压力,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家长应积极与学校配合,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给孩子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怀。此外,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关于生命的认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构建育人的“大教育体系”,引导生命发展的方向,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唤醒生命发展的意识,弘扬生命的个性,挖掘生命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凌峰.梁飞琴.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38.

第2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一、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新时展的需要

将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引入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是时展的必然性。一直以来,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未被以专门的课程引入学校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致使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受到很大的制约。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多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20世纪以来,工业进入鼎盛时期,先进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也以前所未有的势头不断涌现及世界经济的迅猛增长,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此,足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但这种伟大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遭到了亘古未有的创伤,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口急剧增长、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旱涝的连年发生、土地不断扩大的沙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等等。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科学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只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发展一味地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科学合理的保护,同时又受错误生态观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正变得日益严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同样出现了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生态失衡问题,我国目前已被列入世界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较严重的国家的行列。正如我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齐建国提出的: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的高速的增长,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我国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组织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物体的关系。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就已经起步,但成效甚微。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生态道德意识,他们对待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与生态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尚未形成应有的知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既是新时期的呼唤,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校时,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是社会、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当他们最终走向社会后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改造社会的主要生力军,他们会占领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各个阶层,他们既是一线的生产者,也会成为高层的管理人员,成为将来社会的主宰者,生态环境的呵护者。他们的价值取向可以影响到将来的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的伦理道德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风气,公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能否接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班,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也可以增强他们作为社会将来主人的责任感。青少年教育授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建设、改造社会、自然的知识技能,而且也要让他们懂得他们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护卫者。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中一直蕴含着大量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不仅使华夏5000年的文明得以繁衍生息,而且表明了中国在人类的懵懂时期就萌芽了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但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体制和国情,使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一直很难取得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一席之地。和“五四”运动后,这些宝贵的思想又被等同于封建糟柏遭到了抛弃。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合,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既不是顺从,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也不是制服,与自然对立起来,把人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味地加以索取和破坏;而是采取和谐的态度,即人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要加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要解决生态危机,人类必须把自己融入整个生态系统之中,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所有生命的自然界,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克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无知、傲慢与偏见和竭泽而鱼式掠夺自然的野蛮行为,这就要求人类必须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放在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的协调一致。

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突出,产生了所谓技术决定论者,技术决定论者认为,依靠智力以及外化即科学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然而,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全球问题,却用事实告诉我们:单纯的科技教育并不能保证人们能够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增进人类幸福的途径上来;原子弹的诞生就是典型的一例。正确的运用它可以造福人类,而原子弹的最初运用却是以给人类带来刻骨铭心的伤害为开端。正如爱因斯坦所告诫,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必须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技术一人一环境一生态和谐”关系的教育,即开展科技价值观念的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培育,向他们讲解科技发展所引起的以及可能导致的社会及环境后果,摒弃科技至上的价值观念,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善用科技成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青少年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当代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SustaiiableDevelpnm)一语源于“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最早是《布伦特兰报告》(TheBrundtlandReport)提出的。该报告中对“可持续性”概念作了简短而明确的解释,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既要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向文明的不断迈进,但在进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人类一次次遭到由于生态失衡而产生的灾害证明,人类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人类的任何生产和生活行为不得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得破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代人必须承担起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地球的义务和责任。给予子孙后代以道德关怀,这也是可持续的生态伦理所特别关注的领域。自然系统对人类伤害的“报复”通常具有滞后性,而人类对自然伤害的后果往往是要由子孙后代来承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发展战略和发展观。现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学校教育中也成为必然要求。

第3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坦然说“性”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如果一名女中学生未婚怀孕,学校不但不会给予任何处分,反而会予以特别的照顾,比如中午会额外增加一份营养餐,身体不适时给予特别关照。在这样的道德标准下,在学校如何进行青少年性教育,就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按照《全美性教育纲要》,把适应对象的年龄分成四级。一级是5~8岁(小学低年级),二级是9~12岁(小学高年级),三级是13~15岁(初中),四级是16~18岁(高中)。不同的年龄级介绍或讲授不同的内容,进行所谓的分类施教。如在介绍人类生殖系统的生理解剖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人体的每一部分均有特定功能和科学名称。②每一个人的性器官、生殖系统和遗传因素决定这个人是男还是女。③男孩和男人有、阴囊和。④女孩和女人有、阴道、子宫和卵巢。⑤男孩和女孩都有一些身体部位对触摸感到舒服。对9~12岁的孩子,会介绍:①内外生殖器官于青春期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②青春期女孩开始来月经,男孩开始有遗精。对进入初中的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①性反应和生殖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功能系统。②部分生殖器官兼有生殖和提供性快乐的功能。

可以看出,美国的青少年性教育,不但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即从小学低年级就进行,比我们国内普遍要早3~6年,而且内容也比较广泛。同时,还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们,了解性是一件欢愉的事情。那么,这样会不会引起学生们的误解,或者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发现,美国的青少年性教育,除了介绍生理解剖、性心理、处理人际关系等内容外,还要通过性教育,使孩子们从小懂得“爱可以得到回报,也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以游戏的形式完成。

“做48小时父母”

在美国的一些学校中,有一种称为“做48小时父母”的游戏活动。老师把一个电脑控制的“娃娃”发给学生,让孩子们把“娃娃”带在身边,48小时不离左右。“娃娃”会哭、会闹,还会要吃、喝、拉,学生在这48小时内要学会照料“娃娃”。这项游戏作业常令这些中、小学生们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根据被照料情况,“娃娃”会给这些“父母”打分,并记录在案,成绩往往都是不及格。

第4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丽霞 (1965—),女,河北唐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引 言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浸入”,当今社会结构已经演变成现实社会与数字社会并存的形式,社会主体的生存表现为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并存的状态,数字化生存能力随之成为当代人必备的一种全新的生存能力。

作为数字世界“土著居民”的青少年,他们是使用数字技术最广泛和受数字技术影响最深的族群,其数字化生存能力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涉到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生态秩序。培养他们在数字社会中生存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与挑战的数字社会中生存,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是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而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目标应与时俱进,以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为线索,实现目标体系的扩展与位移,从而为迎接数字社会的挑战、培养年轻一代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搭建桥梁。

一、数字化生存能力释义

“数字化生存”这一术语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教授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而广为传播和使用。目前,对“数字化生存”有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1)数字化生存(Digital Life)是一种活动方式,是指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所从事的生产、生活、学习、交流和社会事务等各种活动的总称;(2)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的、以数字形式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属于哲学层面的范畴;(3)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环境,是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人类生存的另一种空间。要想自如地适应这种生存方式与存在状态,需要相应的生存能力,即数字化生存能力。

数字化生存能力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应用数字技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和社会事务等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基础上提出的数字社会中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社会的来临,人们应用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限于传播和获取信息,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满足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已经不能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生存能力即成为人们的必备能力,它是个体实现数字化生存与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分享受数字化世界的精彩、避免数字化生存的负面影响、摆脱数字化生存的困境并创新数字世界的必备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重构的必要性

(一)数字时代对培养青少年数字化生存能力的诉求

数字化生存不是简单地模拟或者复制现实社会的生存方式,而是以一种数字化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对现实生存的重新塑造,所展示的是一种与现实社会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新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数字化以它的快捷性、多维性、创造性、去中心化等特征给社会和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主体性、创造性带来很大的裨益;另一方面,其扩张性与支配性特点又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不仅带来了发展健康人格和社会信用等方面的挑战,“数字依赖”、“网络成瘾”等还可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可预知的“人为风险”,诸如消极娱乐、自由泛滥、技术偏执、认知错位以及道德失范等。

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忧虑,处在身心有待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可以在教师、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疯狂”地获取各种信息,“为所欲为”地构建不同的身份角色,“游荡”于任何想去的“地方”,自由地购买想要的物品,建立与任何人都能实现交互的关系。这种环境下他们能够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精彩,但同时,不良信息会污染他们的视听,不良思想会侵蚀他们的心灵,物质的欲望会弱化他们的理智,网络成瘾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少人干预的环境会造成责任感的缺失。这些现象一旦泛滥,必将对个人与他人造成伤害,影响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秩序。诸多调查研究告诫人们,近年网络犯罪已居青少年犯罪的首位。这些问题已向教育敲响了警钟,向教育提出了诉求,即要培养青少年能够充分享受数字社会带来的便利与精彩,同时更能够迎接数字社会的挑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控力、辨别力,形成数字化生存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这些诉求是对作为应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热切呼唤,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变得刻不容缓。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呼唤

从教育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起,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近13年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至今也近十年,其中对课程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期间,除了信息技术自身有很大发展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发展,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求更为迫切。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呢?

在研究与实践中,人们趋于一致地将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并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诚然,信息素养对每个公民的确很重要,它所强调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交流等的知识与能力是每个公民所应必备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信息素养目标所强调的是对信息的获取与简单应用,在制定纲要时是比较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的。随着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尽管在对信息素养的界定及实践中也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生活的目标内容,但是有关生存能力方面的目标涉及得不多,也不够明确。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信息的消费者,缺乏对主动参与信息的创造、自愿参与运用信息去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有关数字公民意识、数字文明礼仪、数字化学习与商贸等能力方面的主动培养,这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养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有的信息素养目标的内涵已经滞后于数字社会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构是在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数字化生存对公民提出的要求,将数字化生存能力纳入到课程目标体系之中,对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予以扩充、位移。

美国学者(Mike Ribble)在《学校中的数字公民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公民的九项基本要求(能力结构):(1)具备数字参与意识与能力(Digital Access);(2)具备数字商贸能力(Digital Commerce);(3)具备数字交流能力(Digital Communication);(4)具备数字文化(Digital Literacy);(5)具备数字礼仪(Digital Etiquette);(6)遵守数字化法律(Digital Law);(7)承担数字权利和责任(Digital Rights& Responsibilities);(8)具有数字健康意识(Digital Health and Wellness);(9)保障数字安全(Digital Security)。[1]国际教育技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在其公布的《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7年)中,从技术的合理应用角度提出了对数字公民的基本要求:理解与技术相关的人类、文化、社会问题,并且能够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遵守法律与道德规范。这些要求为我们重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照这些研究成果,依据数字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建设中,需要在原有信息素养核心目标以及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应用行为能力方面的目标,增加对数字社会的认识、数字公民意识、数字化生存常识等方面的目标,这是对信息素养这一核心目标中注入新的理念与内容的过程,是对原有课程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一)“数字社会认知”目标

数字社会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更多的是对它的延伸、扩展与重构,数字化生存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相对于现实生存具有更开放、更自由、更个性、更多元等特点,然而,这些特点往往与秩序缺失、道德沦丧、人性失落、人格扭曲等问题相伴随。应对数字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数字社会的公民只有认识、理解并正确面对数字社会与数字化生存的特征,才能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趋利避害,才能去适应它、利用它、改造它,进而形成与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然而,在《纲要》和《课标》中尽管有一些诸如“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的目标,但是应对数字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目标显现出了它的空泛性与滞后性的缺陷。因此,在重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时,应该增加对数字社会与数字化生存的认知与理解方面的培养目标。

1. 能够理解数字社会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与精彩

设置这类目标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认识到,数字技术已经走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能够在数字社会中应用数字技术从事类似于现实世界又超越现实世界的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学习、交往等活动,[2]比如,认识到我们可以靠敲打键盘而坐拥书城,尽享知识共享、开阔视野的乐趣;交往不再受时间、空间、种族、地位、等级的限制,心理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3] 通过电子购物,获得所需物品;能够通过各种交互平台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评议、谏言献策;合理适度的网络游戏能够开发智力等。

青少年只有充分认识数字技术的便利与精彩,才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身的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地参与数字化生存、享受数字化生存。

2. 能够认识数字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困惑及危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对数字社会带来的挑战与困惑的认识方面的目标,使青少年对数字社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以便敲响警钟,并自觉发展应对挑战与危机的能力。

比如,知道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容易产生信息超载、迷航;知道如果搜索代替了记忆,内储知识将会减少,造成知识的匮乏;明白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于一身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迎合了人们形象化思维需求的同时,会造成更多的人逐步成为只“看图”不“识字”的人,[4]形象思维的认知模式会逐渐排挤抽象思维模式,思考能力将被弱化; [5]知道如果每天淹没在数码的海洋中,身体将变得越来越虚弱;[6]认识到数字技术使得那些沉湎于虚拟世界中的人,跟自然、现实社会的直接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减少,逐渐背离现实社会,产生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引发心理和情绪的障碍;认识到由于道德环境的“非熟人社会”和道德监督机制的“少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特点,将为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提供土壤。[7]

青少年只有认识到数字生存的挑战与危机,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数字化生存,避免数字化生存带来的负面影响。

3. 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的技术依赖特征

要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是一种技术依赖的生存方式,是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从事工作、生活、学习、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存在方式。比如,人们借助于数字技术创造的各种工具与载体,迅捷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平等互助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在线交往;通过键盘的敲击享受网购的便利、享受“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工作乐趣,等等。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数字化生存是以数字化形式显现的存在状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始终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存在,数字化生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四肢和大脑,扩大了人的交往范围,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但其归根结底只是人基于技术的一种生存状态”。[8]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离开了技术无所谓数字化生存,其中的主体如果缺乏应用技术的能力,数字化生存也将无法实现。

理解了数字化生存的技术依赖特征,将促使青少年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同时,也促使他们随时关注数字技术的发展动向,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应用情况,从而培养其对数字化技术的积极态度。

4. 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本质性特征

数字化生存具有文化本质性特征,[9]体现在“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等方面,在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数字化生存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的特征中,[10]同样也蕴含着文化特征本质的内涵。这些特征首先决定了数字化生存是一种权力分散、去中心化的生存,此社会是一个少人干预的、匿名的、去身份的、非熟人的社会。在这里人们以数字符号的形式而存在,“数字(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中每一个现代人生存的符号”,[11]没有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利、地位、身份的约束,人们被赋予了充分享受自由的权力。其次,这种生存方式是能够充分展示个性的生存方式。数字社会为每个公民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每台计算机终端都可以是个性展示的舞台。

青少年对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够充分利用其自由、自主、开放等的优势,充分张扬个性,为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数字世界的精彩提供保障。

(二)“数字化生存技能”目标

创造性地应用数字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的能力是数字公民必备的能力。在《纲要》和《课标》中,尽管已经涵盖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各个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中也渗透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目标。比如,小学阶段目标的第4项为“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设备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初中阶段目标中的第3项为“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高中阶段目标中的第3、4、5、6项为“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些表述均为有关信息技能方面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多涉及简单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在与生活、学习等数字化生存技能的目标描述上显得过于空泛。鉴于此,对原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有关信息技能目标进行扩展,从信息的获取、简单加工与应用,位移到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目标方面。

1. 能够自如地进行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基于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学习,[12]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比如,能够自如地、高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工具获取信息、表达与应用信息;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运用各种交互平台实现与教师、学习伙伴的交互;能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获取知识、技能,运用各种数字娱乐的优势功能促进自身发展等。

2. 能够健康地进行数字化娱乐

青少年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对任何一种其他功能的使用,其中的娱乐项目可谓琳琅满目,网络游戏、聊天、电影电视、音乐欣赏等。很多时候,他们还不能真正知道哪些娱乐活动适合他们参与,应该如何参与,而且往往缺乏自控力,容易形成消极娱乐的现象。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应增强有关健康娱乐活动的目标。比如,能够自我控制游戏娱乐时间、明确交友的基本原则、知道不登录、不玩暴力游戏,等等。

3. 能够智慧地从事数字商贸活动

数字商贸活动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要理解这个活动与活动过程,形成数字化商贸能力。比如,知道如何鉴别商家的诚信度,知道敏感信息(如信用卡号、密码)提供给不安全网站的危险性,知道如何与商家沟通协商,知道如何快捷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从讲信誉的商家买到商品,同时能够避免网购成瘾的发生,等等。

(三)“数字化生存规范”目标

尽管在数字世界中没有了国家、种族的界限,个体在虚拟社会中更自由、更个性,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同样需要其公民具有法制理念,能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具备良好的数字文明礼仪。在《纲要》中规定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小学阶段目标中第5项为“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目标中第5项为“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高中阶段目标中第8项为“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可见,当时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考虑到了信息文化、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在应对当今数字社会的发展中,已经显得笼统不够具体并且滞后。因此,在原有的相关目标基础上,需要增加遵守数字社会法律法规的目标、文明数字化行为活动方面的目标。

1. 能够自觉遵守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

数字环境中的交往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平等性、间接性与匿名性等特征。在这个自由至上的王国里,唯有正确认识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顺利生存其中。诸如,不窃取他人信息,不做黑客,不制造不释放病毒,不参与网络欺凌、诈骗,不用煽动性的语言,等等。

2. 能够进行文明的数字化交流活动

交流与沟通能力是个体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字技术为人们的沟通提供了空前的即时通道,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交互框架,它与现实社会中依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建立起来的封闭半封闭的群体不同,所形成的是一个巨大的无形群体,在这里人们的交往空间更为广阔、平等、自如,交流的内容更为广泛。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人格异化和人的主体性缺失问题。[13]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计中,要关注数字化沟通交流能力目标。比如,能够在虚拟情境中了解并调节自身的情绪,理解并积极应对他人的情绪;能够有建设性地影响别人的言行,有效地解决冲突;[14]尊重、理解他人,不肆意打扰他人;用语要文明礼貌,不讲粗话、荤话;知道要在恰当的场合应用数字技术,如不在课堂上、会场上用手提电脑和手机播放与课堂无关的信息,用手提电话时不要影响他人;未经同意不把他人的名字、信息到网上;论坛中发言时要经过思考,不要随意灌贴,以免浪费空间和时间;发邮件时知道填写主题和姓名,收邮件要及时并且及时回复,等等。

(四)“数字化生存健康与安全常识”目标

数字化生存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生存状态,数字技术和产品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困扰,但这并不可怕,增强青少年的控制力、抵抗力是关键。《纲要》中初中阶段目标的第4项为“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高中阶段目标的第7项为“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这些目标已经初步体现了对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关照,但是,缺乏健康意识、主动关注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1. 知道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对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由于不注意合理地安排时间、坐姿,造成视力的下降、腰椎变形、鼠标手等身体状况,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引发胃肠神经官能病、心血管疾病等。由于过度参与网络游戏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产生抑郁、孤独、焦虑等心理疾病。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要促使青少年认识到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增加有关健康意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保障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2. 能够主动关注技术安全与自身安全

增加这类目标,目的是使青少年知道不经过病毒防护的电脑是很脆弱的,不经过保护处理的电子化数据是很容易丢失或被窥伺甚至被偷窃的,能够应用虚拟防护软件、电子防火墙等对自己的文件“装门上锁”;明确不随便在网上泄露家庭、自己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等;牢记不登录黄色网站,不随意见网友,对陌生的电话、短信、邮件要提高警惕。对这些有了充分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快乐地生存于数字社会。

(五)“数字公民意识与责任”目标

数字公民是指应用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的人,[15]数字公民意识是在心理层面上对数字社会中自己身份的自觉认同,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对与数字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对数字社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认识。[16]数字公民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是形成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先导。在《纲要》和《课标》中均缺乏数字公民意识方面的培养目标,这与数字社会的需求产生了脱节。因而,在课程目标重构中应增加有关数字公民意识、数字公民责任方面的内容。

1. 能够明确个体在数字社会中的地位

青少年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是数字社会的一分子,是数字世界的主人,既是数字环境的消费者也是建设者。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积极参与到数字社会的活动中来,获得需求上的满足与能力的发展。

2. 能够意识到个体在数字社会中的权利与责任

数字公民应该具有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与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具有独立自主地参与数字社会活动的权利,诸如学习、工作、购物、交流等活动的自由;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自由发表言论,参与公共事件的评判、反思和争论的权利。更要意识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数字公民责任与义务,要明确并践行作为数字社会的主要践行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等责任意识,知识共享的责任,遵守虚拟社会的规则、维护数字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参与数字社会的建设等责任意识与践行能力。

总 结

数字化生存能力是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青少年是数字化生存的主要实践者,是未来数字世界的缔造者,他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字社会以及现实社会的发展。通过以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扩展与重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为课程的发展确立方向,为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化生存的特征,提升数字化生存的技能,遵守数字化生存的规范,形成数字公民意识,践行数字公民责任,健康快乐地游走于数字世界,最终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参考文献]

[1] Mike Ribble. Gerald Bailey.Digital Citizenship in Schools [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7:10.

[2] [13] 何保健.数字化生存与生存的数字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0):5~8.

[3] 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J].南开学报,2002,(4):88~94.

[4] 贾英健. 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 2006,(7):24~29.

[5] 董宏建.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8,(7):49~51.

[6] 王荣江.“数字化生存”提出的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0,(4):53~54.

[7] 徐洁.关于赛博文化挑战教育的几点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1,(6):9~11.

[8] 倪志娟.人文视野中的数字化生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4):43~46.

[9]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10] Digital Citizen[EB/OL].Available:http:///wiki/Digital_citizen.

[11] 王雅林,黄萤.“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63~67.

[12] 林亮亮,滕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软件导刊,2010,(7):184~186.

[14] 盛群力,褚献华.21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编译[J].开放教育研究,2004,(5):7~10.

第5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一、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

开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教育对青少年的文化积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来自于学校文化的熏陶以及教师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文化的引导,同时也来自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来自他们对高雅文化的爱好和追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少年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视野。

(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灵魂。当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时,文化自觉也就在其中了。所以怀特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往往崇尚人的自主性,因而他自己就富有主见,并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1]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很难把知识与文化分割开来,在文化和非文化的积淀中这两者高度重叠。知识没有文化的内涵,课程就变为空洞的说教;文化倘若成为主流,学校就无法让学生掌握生存所必须的技能。贝克罗列了九个主题都是有关文化的,包括基本的人类价值观、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社会政治价值、价值中心机构、谋生方法、学校学科的价值广度、价值本质和当代价值问题等。[2]学校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不但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正是这种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了身份、地位和希望,让他们感受到自信、自尊、自立,使他们思想得以开化,为后期的文化自觉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是促使青少年文化自觉的不可替代的力量。长期、系统的学校基础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又是一个雏形社会,为学生提供了社会互动及文化实践的平台,使学生能够体悟自己所承担的文化角色;而学校的制度文化又能使学生获得对非个人规则和权威的认同和遵从。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校在建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上依然举步维艰,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常常停留在理论层面。成绩至上的普遍做法使读书风气日渐衰退,学习已经退步到在题海中“苦作舟”。学校规模日益壮大,而学生思考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被逐渐蚕食,以致文化无法成为莘莘学子的自觉追求。尽管学校教育的手段在不断现代化,教育评价在不断精确化,但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却被悄然取代;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越来越低,教师的人格魅力荡然无存。这一切使得我们在确立学校的正确文化导向上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导作用

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广大青少年,由于很少能够遇到挫折及磨难,因而他们相当一部分人感悟不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缺乏对人生真正价值的领悟,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肩负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品格和思想准备。而学校文化可以预先奠定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基本认知、情感和认同,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具体而又深刻的人生道理,并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千方百计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搭设生活的舞台,让他们通过当志愿者、义工等多种形式,体验与课堂不一样的生活,感悟生活本身蕴涵的哲理。

今天的学生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社会早早地把他们推向市场。在大众媒体的笼罩下,青少年不得不直面五光十色的成人世界。媒体模糊了成人与青少年的界限,把不谙人生的青少年过早地投入到纷繁的大千世界中。青少年由于阅历有限,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难免受到媒体特别是时尚文化的侵蚀。由于这种文化的本质是商业的、世俗的,是为了迎合人们感官需要而产生的,所以这种时尚文化特别容易刺激青少年情感中低俗的那一部分,如果没有文化自觉,青少年很容易陷入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泥坑,给他们一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承担起扬善抑恶、赞美贬丑、扶正祛邪的责任,通过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我们的时代精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上道德理性、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的文化理念,让他们终生不会偏离社会的主流文化。

文化自觉还意味着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反省时间,从而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思考。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一种错觉,以为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知道的和了解的,而文化自觉则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这种认识和思维的误区,从更新更高的角度观察个人价值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人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

二、如何使青少年走向文化自觉

学校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奠基工程,需要创设一种开启学生文化自觉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学校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导向,优化复杂的师生关系,关键是要生成一种促使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社会环境。

(一)学校要引导正确的文化方向

学校要帮助学生走向文化自觉,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文化的观念形态上,学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讲师作为当前的主线。与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理性论、人心论、平等论、价值论、契约论等)协调起来相比,我们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对其中文化的变化规律并没有真正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今天我们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归属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文化观还需要认真研究探索。但是学校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已经毋庸置疑。文化需要教育,更需要觉醒和实践。“从深层意义而言,文化问题是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需要力量和教育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从事不断的对话和斗争,并承担批判的公民义务和公共领域建设的责任。”[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用生活中鲜活的材料去陶冶学生的心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评判、选择、认同,形成正确的文化取向。

(二)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形成依赖于师生关系的优化

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不但依靠教育或者媒体传播,而且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承。因此,青少年的文化自觉还依赖于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交融的关系,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教师是主导者、引领者。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为学生的文化自觉创造良好的传播渠道和氛围。调查表明,教师认为学生能跟自己讲知心话的几乎占全部,而学生认为自己能把知心话说给教师听的仅占4%,巨大的反差使我们看到目前师生关系的走向并不理想。教师普遍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却对教师表现出不信任,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或者难以沟通就成为文化传播的障碍,成为妨碍文化自觉的症结。

从目前学校教职员工的情况看,文化失范的现象屡有所见。一些教职员工常常以自身利益为准绳,使教育的文化含量减少或者变质。作为教育主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利他精神、奉献意识、自律精神减少,而被雇佣意识、利己倾向、索取观念、个人主义等增强,这一切都会诱使学生竞相仿效,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反叛。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正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优化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促进青少年文化自觉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文化自觉的正面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即使在旧中国,一大批有觉悟的教师常常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潜意识中的向师性、对知识和精神的敬畏心理有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能否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学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成长始终秉持期待和赞赏的态度,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理解、包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是能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思考习惯是走向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觉既需要外部因素的引导和强化,更需要人自身的提炼和觉悟,培养青少年学会文化思考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早期的道德判断有驯顺地服从法则的倾向,儿童后期的道德判断具有自律性,有了主观意识。他的“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道阶段”四个阶段论意在表明,为了使道德可迁移,就必须展开思考。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模型也表明,在儿童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儿童对道德规则的认识,对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尊重,对他人权利和意愿的认同,以及对问题的逻辑判断、行动的决定等都需要进行思考。问题思考伴随儿童思想成熟、道德觉悟的整个过程,是他们思想道德升华不可或缺的要素。

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指出:“一个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从小就应该认识人――认识人的思想、感情、心灵的细微复杂活动、他的志趣和激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开始于:一个人在认识人时,也认识自己。”[4]218他还指出:“青少年的精神财富必须一点一滴加以积累,要从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开始积累。一个十二三岁的人,回想过去时,就应该看到自己曾经为别人做些什么,并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4]191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学生对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能不能思考自己的念头,学生在活动和体验后思考得越多,越能增进领悟的深度。显然,倡导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就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在成长。对文化功能的思考,对于促使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和我国加入WTO,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全方位、清晰而又迅速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已经无法应对生活多元化的挑战。文化思考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运用曾经经历的事实和体验,领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应具有的责任以及思想道德水准。当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时,他的情感和认知便产生融合,就可以缓冲外面世界的挑战和内心的压力。当主流文化成为学生自己的追求时,文化自觉就可以升华为学生独立的信念,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自觉依赖于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尽管学校教育是促使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但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例如,血缘关系本身传递着某些文化因素,而家庭的经济能力、文化归属、心理状况、甚至出身祖籍等,都会左右学生的文化取向。特别是父母往往把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文化自觉方面不可避免地起到消极作用。另外,社区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的社区基本属于混住型,不同文化程度、阶层、职业的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文化取向。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生同辈之间的交往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滞后于生产力的自觉,社会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给学生的文化取向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大众媒体使学生的文化偶像远离了学校的“榜样人物圈”;新兴的网络文化使学生的参与性大大增强,而学校却没有能够提供必要的鉴赏与批评能力;流行电视文化中“形象大于思想”的节目深深吸引学生,而我们却没有让他们意识到感性、刺激、放纵的危害。因此整个社会要增强对青少年文化的影响力与引导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民族文化的底蕴。

综上所述,文化自觉是青少年一代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追求先进文化并逐步形成文化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他们的要求。让广大青少年在开启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把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平等观、民主观、道德观、进步观、财富观、幸福观、生活观、劳动观、集体观、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怀特.再论教育的目的[M].李永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8―139.

[2] 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戚万学,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158―159.

[3] 克罗克斯.跨越边界――文化工作者与教育政治学[M].刘惠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

第6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市妇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在这里举行全市中小学生“感恩母爱”演讲报告会。这是大力加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我市孝德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非常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演讲比赛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母亲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的广大母亲致以节日的问候!

下面,我就如何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弘扬中华民族孝德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崇高的。广大母亲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科学教子、敬业奉献,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最神圣的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传承社会文明、推动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母亲,才有了世界上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才有了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融洽、和谐美满,才有了人类的生生不息、社会的发展进步。母亲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在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大力弘扬母爱精神,尊重母亲、关爱母亲、感恩母亲,让每位母亲幸福安康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行孝感恩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孝德观,跳出狭隘的孝德圈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国家尽忠,对民族尽孝、对母亲感恩。要让孝德不仅仅作为一种美德,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软实力发扬光大。

二、强化责任,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进行包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在内的德育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掌握工作动态,解决突出问题;文明办要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整体合力;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通过开展各类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真正达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的。关工委要发挥好“五老”作用,继续深入开展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使更多的老同志发挥优势,更多的青少年从中受益;妇联组织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家长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教育资源,积极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征文、演讲比赛、主题队会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和谐友善、博爱无私等优秀品质,努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母亲要发挥好未成年人第一任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好的品行修养为孩子作出表率。社会各界也要广泛参与,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校外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格局。

三、学会感恩,儿童少年要从小养成自觉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

儿童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历史责任和伟大使命。同学们要从小树立感恩生活、奉献社会的品德。今天我们举行感恩母爱演讲报告会,请6名同学结合自身感受,从不同的角度作感恩演讲,这是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好机会,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听、认真学。希望你们要时刻不忘一个炎黄子孙的光荣使命,怀揣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不断继承和发扬先辈为我们留下的优秀传统美德,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从小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的坚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7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关键词:学习习惯 思想道德素质 家长学校 综合治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政治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使我对当前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现状感到忧虑。

现在的学生看似见多识广、思维敏捷、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表面上也很融洽,但是在学习上很多学生马虎、做事拖拉、浮躁。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另外,在学习上,很多学生习惯不好。上课时爱转笔、转尺、坐姿不端正、腿总是不由自主的颤抖。还有很多同学在室外随地吐痰、说脏话。考试作弊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善于与人合作,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更不愿意承担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有些学生平时花钱无数,可是给灾区捐款时却一百个不情愿。一个学生在一次新闻简报评比时没取上名次竟然埋怨自己的爸爸没尽力。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沾染了很多。有一次,讲“我与父母”一课,在完成一个“父亲节或母亲节我如何表达心意”的活动中,一个学生说“我向爸爸送烟”,一个学生说“我给妈妈办理麻将社会员卡。”

有一次,讲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时,我曾分别在我所教的五个班级中作一次小调查。结果最多的一个班级只有五人举手表示为祖国、人民而学习。

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目前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一)学生个人原因。缺乏理想,容易自满。思想狭隘,意志不坚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组织纪律观念。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比较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原因。部分家长素质较差,教育子女方法不恰当。比如:孩子在学校有矛盾了,家长为孩子护短,甚至到学校给孩子出气;有些家长明明在打麻将,却在电话中告诉孩子他在外面办事呢!伴着麻将声声,孩子怎么会不学会说谎呢!有些孩子的母亲,年纪轻轻却不出去工作,家务活大包大揽,造成孩子一定程度上产生依赖心理,也不爱努力学习,甚至力所能及的事也不做。孩子不爱劳动,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不知道尊敬父母,更谈不上尊敬老师、尊重他人了。

(三)学校的原因。部分学校忽视德育教育,几乎不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的活动,一个“安全”问题,把多少增进学生了解自然,增进师生感情的机会拒之门外。学生在校时间只能抓学习,比成绩。大大小小的考试、测验把学生累得疲惫不堪,本来充满稚气的年龄却不协调地配了一张没有生气的戴着眼镜的脸。每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除了正常按课节上课以外,每天早上得练习外语,中午讲数学,晚自习背语文,下午自习时间还得考试。

(四)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老百姓有钱了。可是精神世界却家徒四壁。有多少人一夜暴富,富得趾高气扬,让人“仰视”;有多少人穷得抬不起头,让人“不屑一顾”。这种社会导向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颗一切向“钱”看的种子。还有马加爵事件、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小悦悦事件……这些违反道德,违反法律,逃避责任甚至丧心病狂、背信弃义的做法在当代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站排的队伍中我能找到插队乱挤的孩子的身影;在说脏话的人群中我能听到孩子稚嫩又坦然的声音;在“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人群中我能发现有些孩子羡慕的憧憬;在犯了错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的人群中我能找到有些孩子游移躲闪的眼神。

综上所述,我觉得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呢?我认为应该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 一)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它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现在整个社会的教育导向存在严重偏颇,智育被摆到了空前的高位,而德育教育几乎就是空白。一些基层学校评优秀学生的标准基本就是唯成绩论。为了避免“马加爵、药家鑫”的“前赴后继”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赶紧重视德育教育,包括体、美、劳的教育。

(二)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要求学生做的的,教师要首先做到。班主任平时的德育渗透最为关键。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更多,对学生了解的更多一些,做起工作来更有针对性。还有,老师们应该形成合力,看到学生违纪现象应齐抓共管,如果只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其他老师对差生的违纪行为熟视无睹,放任自流,会造成个别学生钻空子,对学生教育不及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多开展有意的活动。现在学生为什么和老师、学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严重的还会产生很多对立、甚至是流血事件。有的学生毕业后,会毫不留情的把书烧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再也少有纯洁、亲密的关系,这是为什么?我想跟时代环境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与在学校期间很少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有关。学生不但活动少,有的班主任甚至会剥夺学生的体育、音乐和美术课。学生没有跟老师、同学增进友谊的机会,少有接触自然的机会。该释放的能量没处释放时,情绪会受到消极影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发言,有时腿会不由自主的抖来抖去,学生自己却全然不知。我想跟体育活动少有一定关系。工作十余年来,每每看到教室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配对着厚厚的眼镜,我的心就会无比沉痛。那么多近视眼的同学,那么多到体育加试时就开始苦恼的同学,难道我们不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吗?

(四)开办家长学校。当前,几乎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孩子成绩考好了,有些家长会喜形于色,甚至会答应孩子的许多不合理要求:而孩子没考好,有些家长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对孩子非打即骂。所以,应该想办法提升个别学生家长的素质,扭转他们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家长素质提高,和学校教育积极配合,应该会降低学生离家出走和自杀率。

第8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一、教育对孩子该负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发展道路上,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点应在其读书求学阶段,或更确切地说,是在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一期间(包括硕士、博士期间),按照教育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如果孩子在品质、修养、学识、技能、体魄等方面出现了偏差与不足,那么,作为承担直接“育人”任务的教育或教育部门,有不可推卸的“法人”责任,教育的性质、使命决定了这一点。而一旦孩子从学校毕业(包括中专、技校、大学等毕业)独立成人走向社会,他们就业前景如何,生存发展怎样等问题,应成为大社会中其他职能部门之事,如社会的劳动人事保障部门等。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发生不愉快,不顺心的事(就业无路,创业无门等)责任就不应再纠缠到教育上去。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责任就像工厂产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等一样,工厂在生产产品时,是否严格按质量标准设计生产?是否合格?这是工厂内部的要求和事情,是工厂方面的责任。一旦产品出了问题,理所当然工厂必须负全责。然而,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了,流通到市场,市场上该产品畅销与否、行情怎样、社会消费指数可好等,那是市场的问题。在市场流通调配过程中,遇到产品滞销,价格低靡等,责任再不能追溯到工厂一方。教育与社会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责任关系,同样是这样的道理。笔者今天这样说,倒并不是想为目前教育系统内部广受人们质疑的种种教育弊端开脱“罪责”。如久治不愈的应试教育、分数论英雄、教师有偿家教、择校违规收费、大学论文造假、素质教育有气无力、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功利主义泛滥等。重要的,是想通过分析探究,让人们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在他们读书求学阶段,不包括他们进入社会之后。一旦进入社会,他们的身份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变成了社会的成员,社会成员的监护权和管理权在社会的身上。因此,孩子在社会中遇到的诸多不如意,责任就应该让社会去承担,人们不能再指责教育的不是。而现实并非如此。

二、社会对孩子该负的责任

以上已述,教育对孩子的责任,重在其读书求学期间。那么,社会对孩子的责任又在哪里?对此,笔者曾关注过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等有关教育与就业发展的报道及观点。综览观点大概,笔者发现,他们对孩子受教育与就业发展之间的责任关系有较明确的认识和认定。他们认为,孩子在校读书受教育期间,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如何,(如品质、修养、学识、技能、体魄等),这是教育的责任。这期间发生的种种不测,学校和教育难咎其职,严重的,还会受全社会人问责与声讨。而一旦孩子成人走向社会,这时候,他们再不是学生,而成了社会的成员,国家的公民,其间发生的一切事情,责任全该由社会去承担,不能再追溯到教育身上。这种观点和要求,在西方人心中较明确并定型。因此,尽管那些国家中也有不少的失业者和青少年犯罪现象,他们却很少会对教育或教育部门说三道四,或再去抱怨教育的不是。他们一致的观点是:社会上出现不少的失业者和青少年犯罪现象,只能说明国家的某些制度还不够完善,机制还不够合理,举措还不够得力等,要怪只能怪他们的制度尚未健全。而相比我们某些国人的认识,情况就不同。例如,一旦遇到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或看到青少年犯罪现象频发时,社会上还是有不少人会把“怨气”、“怒气”不断撒到教育的身上,认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教育惹的祸。我们应当知道,孩子进入社会,变成了社会成员,那么,社会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就业、创业、生存发展等)自然该由社会去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我们的部分国人往往只看到面上的不是,从不深思内在的不足。

三、社会职能不明的根源分析

在对待孩子的人生事业上,目前有些国人过多地指责教育的不是,造成教育与其他社会职能部门责任不明,这除了缺乏一定的社会学常识外,更在于他们对现代教育意义的误解与偏见。从思想意识方面看,由于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与玉”的观念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他们把孩子的一切希望(升官、发财、出人头地、耀宗显祖等)全寄托在“读书”这条道上。由于这种思想在教育行为中不断显现并增强,便使得原本正确的教育目标今天逐渐脱离正常轨道;从心理方面看,今天的家长“如此重视”孩子的读书,不惜重金择名校、选名师,其实无一不是冲着功、名、利、禄而去。相反,真正在把读书受教育作为提高孩子品德修养,增长见识,掌握技能,将来去服务社会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从今天教育现状看,倘若有一所学校,有一位教师不把教育当作学生的考试分数去理解、去实施,而把教育的目标仍然作为“育人”的要求去贯彻、去落实,多数人都会把他当“异类”看。诚然,近几年,由于“功利”在教育中的权重和位置不断被强化放大,“读书”已成为所有家长及孩子的希望寄托所在,因“爱之切,恨之烈”的心理使然,一旦发现教育有半点不如意,他们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的“怨气”、“怒气”指向教育,使教育遭受不少无端的指责。其二,仍由于浓重的功利惯性使然,使目前我们的国人对教育的专注要求和期望情绪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的眼前除了只有读书这条“通天道”,便再也想不到,也不会去想大社会中其他的职能机构还有什么用。事实上,在大社会中,能真正帮助一个人成长、发展、成才的要素,除了教育的启蒙,更在于其他的重要社会因素。如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资源、社会劳动保障等,只有它们,才可以真正把人扶上马,并做到再送一程。

四、不同社会责任关系的运作方法、途径及措施

如果认识了教育的责任、作用与目标,弄清了教育与社会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不同责任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各司其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去调理运用不同的社会责任关系。一是教育与教育职能部门。在孩子读书受教育期间,要始终用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塑造孩子的心灵,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要生产“合格的产品”,尽量避免“瑕疵”(只抓分数成绩,不顾品德修养),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作为教育人,要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始终把“育人”的理念放在教育首位。二是孩子的生存发展途径。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发展历程,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要放手让社会的其他职能部门去解决,别再揽在自己身上瞎折腾。像目前我们不少大中专院校奉行的,为了让本校的毕业生获得高的“就业率”,满足一些名利需要,通常以学校或学院名义出面直接与社会用人单位签约,讨价还价推销自己学生的做法,这从社会学角度讲,是一种十分欠妥的做法和行为。正确的做法可以是:认真做好每位毕业生或就业人员的档案信息整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输送给各级各类政府主管的劳动人事保障部门,让他们统筹兼顾按社会行业实际需求,按就业人员专业特长,予以“安置分配”,因为安置就业人员是国家赋予劳动保障部门最基本的责任和要求。三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作用,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安置就业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因为劳动人事保障的性质决定了安置社会就业人员是它们一项最基本的职责。由政府主管的劳动人事部门不应该再是一个只充当上循下达的行政管理机构,而应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充分帮助社会人员获得就业,获得保障的服务部门。也许有人问,照这样的做法,还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分配方式吗?“不一样。”笔者肯定回答。今天笔者谈到的要求劳动人事部门安置就业、发挥作用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方式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的安置分配具有指令性、强制性、被迫性等特点,它任由人事部门说了算,叫你去哪里,就得去哪里,无任何选择余地,不能改变,更不能违背。而今天(市场经济)的安置就业,是需求性、选择性与意愿性相结合的方法,劳动人事部门起牵线搭桥的服务性作用――搜集信息、了解需求、推荐岗位、指点迷津、帮助就业、做好服务等。简言之,它的要求和职责是,让该机构或部门在社会中为人的生存发展发挥出应有的积极功能与作用。

第9篇:青少年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范文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教育策略

由于“网络社会”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使得许多正处于思想、性格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因为其自身道德意识薄弱而放任自我、为所欲为,产生了许多不良网络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了许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的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从而导致成绩下降;有的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搞网恋;有些甚至上,使自己不能自拔。尤其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具有很强的反抗和叛逆心理以及求新性,他们试图摆脱束缚,任意驰骋,发展自己的个性。由于选择能力和自律意识不强,如果对他们上网不加以引导和管理,他们的思想将有可能受到毒害而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向犯罪的边缘。中小学生是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的群体,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把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的道德教育之中,网络道德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应时之举,而应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的表现概括起来有以下两方面

1.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媒体属性,使各种文化类型都能在网络中占有立足之地,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冲浪并从中享受,而网络文化更给上网者带来既超越现实规范束缚,又能满足感官刺激的网上生活。这对涉世未深又充满好奇心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往往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在上网时将上网是为了发展能力和培养兴趣目的忘得一干二净,而一味沉浸在游戏、聊天、听音乐和看电影录像之中。有一些学生因此忘记了学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了解,致使精神萎靡不振、与现实人际交往形成障碍、学习成绩下降、耗费金钱与时间。此种不良网络行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最为普遍,已经成为学校和家长最难管理的网络行为问题。

2.由于网络是自由匿名性,使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借此放纵自我,塑造虚拟的自我,在网上寻求满足本能需要的场所。据调查了解,在网络世界中,一些中小学生与网友交谈时毫无顾忌地吹牛撒谎,以蒙骗网友为乐趣;有的学生在网上频繁使用粗言秽语,造成一些聊天室脏话充斥;一些青少年对具有思想性和一定文化品味的健康信息与游戏不屑一顾,专门去寻找所谓带刺激的不良信息,玩耍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游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青少年学生对和网页感兴趣。据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统计显示,在经常上网的青少年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光顾过,有的学生不仅经常访问和浏览性网页,还下载其中的黄色图片;并用手机传播。在同学中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

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面对伴随着网络时代而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或者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到底应该从哪里找到突破口呢?我认为,家长、学校、社会应当齐动员,构建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引领学生走出迷途。

1.学校应该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强化道德教育

作为学生道德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学校首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其次,学校应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丰富学生在校及业余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有度地利用网络,把精力放在更为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一味地热衷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此外,学校还有责任对已经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已有网瘾的学生尽快走出误区。

网络既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例如,组织网上阅读积分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使学生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明确上网的目的;在校园网中提供丰富的、学生所关心的、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信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倡导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网文化的建设,开设教师、学生个人主页,组织网页制作竞赛等,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和评价水平等。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学生之间的数字化鸿沟,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开展有益于增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的活动。

学校还可以拟定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一是要加强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正确识别是非、真假、美丑;二是要注重价值观的教育和欣赏品位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吸纳那些对自己身心发展有利的信息;三是要强化法制教育和网络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懂得,虚拟社会也需要有一套道德规范,公民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否则将承担责任、受到制裁;四是要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规范网上行为。

2.家长应加强相关网络知识学习,教育以疏导为主

虽然当今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大多数学生家长却对网络知识知之甚少。举例来说,每位家长都知道黄色网站对孩子有不良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不知道如何才能屏蔽网上的不健康内容。相关调查资料表明,19%的家长虽然知道孩子玩电脑游戏,但并不了解游戏的内容,也不知道游戏到底是如何进行的。此外,有54%的学生将自己玩电脑游戏向家长进行了隐瞒。面对沉湎与网络中的孩子,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束手无策。在与孩子的针锋相对中,家长们往往由于网络知识的匮乏而被孩子取笑。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学习,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平台,甚至是更高的平台上,与孩子的沟通才可能顺利地进行,说服教育也会更有力。

3.社会应积极配合,加强监管

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家长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也应该加入进来。认真清查、治理非法网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整个社会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与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1],李秀麟,李葆萍.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