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藏族的文化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159-01
藏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同时它也是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一、藏族派系分类和区别
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就有着众多传唱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其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其中有关于藏族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我们把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它可以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也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的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程度。同时在舞蹈艺技九中也以非常简洁透彻地说明了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是借助了人类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的;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二、藏族舞蹈的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美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
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要求,但它们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其中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有颤、开、顺、左、绕,以此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脚步和手上的动作也很丰富,脚部上的动作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也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三、藏舞蹈的审美特征
我们分别针对了舞蹈者的各个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藏族民谣和古籍中介绍的也较多,就比如说对女性要求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舞姿柔软,而对男性只求英姿雄壮。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以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其中它的风格特点体现在舞蹈形象的刻画与伴唱曲调的旋律特征和歌词上;藏族舞蹈又因为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而增添不同的色彩。例如“孔雀吃水”这一形式,在半农半牧区中甸“锅庄”的表演,牧区的色彩要较重一些;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表演此舞时,农耕生活的气息要更浓。对唱问答歌词近似,但模仿孔雀起舞时,其形象则明显不同。中甸锅庄“孔雀吃水”表演到最后,演员还要将双手背于身徐缓下蹲,俯身用嘴将地上的碗衔起,用左手接碗起身立直后,右手沾些碗中的水弹出,高呼祝福之语。大家随之高呼,随即互相扶腰,齐跳舞蹈,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
在歌颂孔雀的舞蹈中常有模仿鹰的动作,这是因为藏族心目中的鹰也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藏族民间舞蹈中,松胯、弓腰、曲背等是常见的基本形象,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从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
关键词:雕塑艺术;发展;藏族;藏传佛教
中图分类号:J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3-01
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文化遗址时代,藏族祖先们就已经能够制作质朴、浑厚、富有力度、造型优美的陶器,并且纹饰刻画优美、朴素别致、线条粗犷;石器和骨饰磨制细润、造型精巧。这些早期的艺术品已经凝结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开辟了藏族雕塑艺术的先河。
由于处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加之其特有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它强烈而又丰富的民族区域文化,也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是西部高原地区藏族文化艺术的代表。
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对新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加之交通的不便利等因素,使藏族地区很少与外界有所联系,于是,藏族祖先们开始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风采,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各种自然物都有魂灵,崇拜自然神灵、祖先图腾和神灵鬼怪,其次他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借助于这种雕塑艺术形式的表达,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寄托精神负担的心灵家园,他们用心灵创造,把自己观念中的形象表现出来,以供养和进行膜拜、祈祷,希望以此感动神灵,得到佑护,不受伤害,虔诚地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于是藏族人民的心灵创造促使了最初的造型艺术,雕塑的产生与发展。
藏族的雕塑品类繁多,主要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其雕塑艺术奇幻、夸张、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技法多样,数量浩大,题材广泛。其中尤以宗教题材类作品更为盛行,公元7世纪初,佛教艺术随着佛教向大规模传入,对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重要影响。佛教寺院的建立为佛像雕塑创作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创作空间。内容形式也不再简单化一,佛像分为铜佛像,藏族佛像等。铜佛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可移动的较小佛造像。藏族佛像主要多采用金、银、铜、合金、石、泥、玉、木、酥油花等材料。其中,泥塑、金属雕塑和石刻最为常见,作品数量也最多,为藏传佛教雕塑的主体。藏族宗教雕塑在技法上除了一般的铸、雕、提、包、镀、嵌等外,还采用了敲击方法,使做工独特精细。铸雕技术和民族性格在艺术创造中居主导地位。
早期的雕塑艺术线条粗犷、浑厚,富有力度,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和铸雕技术不高的因素所形成的。在雕塑艺术工艺不繁荣的情况下,没有精雕细刻,线条就明显粗放有力;藏族的纯朴、粗犷和不拘小节的性格也十分鲜明的反映在他们的雕塑艺术作品上。随着藏族宗教雕塑艺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艺术风格趋向了细腻、世俗和绚丽。后期的作品线条流畅清晰,精巧别致,在工艺和风格上达到了很高境界。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大致经历了4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吐蕃时期各种艺术流派并存阶段(公元7世纪初~8世纪中后叶)。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阶段(8世纪中后叶~13世纪)。
藏传佛教雕塑全面成熟阶段(13世纪~15世纪末)。
藏传佛教雕塑的逐渐繁褥和华丽阶段(16世纪以后)。
从松赞干布实行的文化开放政策开始,藏族宗教雕塑经历了一个吸收中原和印度雕塑艺术精华,与本土艺术相融合的过程,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在吐蕃同吐蕃传统的苯教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接触和碰撞,由于兴佛和兴本势力的均衡,形成了这一阶段佛教和苯教文化艺术共生并存、各放异彩的局面。在赤松德赞后半期逐步取得“国教”的地位后,佛教文化在逐步得到弘扬。虽然在朗达玛时期佛教受到遏制,但经过一个世纪,佛教再一次进入。传统雕塑与印度佛教雕塑开始出现相互融合的局面。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藏艺术双向交流,成为佛教艺术发展的主流。藏传佛教趋于全面的成熟。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人物造型刻画上,表情刚毅自持,端庄、稳健,注意传达内心情感,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充分展示出藏族雕塑家杰出的艺术才华和固有的民族雕塑传统。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藏传佛教雕塑更加精细,注重装饰,精雕细琢工艺和风格达到了此时的繁褥和华丽阶段。
藏族教雕塑不完全是单纯的雕和塑,它还包括了各种装饰和色彩的运用。随着藏族雕塑工艺的全面发展,装饰物也纷繁多样,贵重的玛瑙、翡翠、绿松石等宝物镶嵌在造像上,令其色彩绚烂,雍容华贵。
藏族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优美的雕塑时,并没有只把它们当作抽象的神灵来对待,而是全身心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他们本民族那种生于广阔天地、天性舒展飞扬的气息也融入了宗教雕塑之中。藏族人民用心灵创造了宗教雕塑的外象和内蕴的美,用心灵点燃希望的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同仁,是饮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青海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诞生地。
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起于十五世纪藏传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与兴盛,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技法上既继承了藏传佛教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它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奇葩,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及国外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
热贡艺术主要集中在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吾屯上庄及下庄一带。主要包括唐卡(卷轴画)、彩塑、堆绣、木刻等,题材以佛祖、金刚、度母、菩萨、宗咯巴等人物像为主,选料考究、色彩丰富、工艺精细,多见于寺院建筑,所绘画面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清晰、人物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热贡艺术品位高,极具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被称为“中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青藏高原上的一朵鲜花”。1999年12月3日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是热贡艺术的精典之作,长618米,宽2.5米,重1000公斤。
热贡艺术最有特点的是,热贡的艺人并非专业艺术家,而是藏族、土族农民以及寺院里的僧人。艺人最初的创作是为满足大量兴建的寺院之需求,表现了对宗教的一种真诚和狂热。随着工艺不断完善,其美誉逐渐传遍了整个藏区以及蒙古、尼泊尔、印度等地。18世纪以后,大批热贡艺人携艺出游,足迹遍及四川、甘肃、内蒙、印度和尼泊尔等地,给这些地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艺人在游访中又博采众长,吸收各家精华,所以最终形成了热贡艺术的工艺细腻、色彩浓艳、富于装饰性的独特风格。
热贡艺术经过“”劫难,几近灭绝,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经过一些老艺人的传授及发掘整理,从艺之风勃然兴起。这里不仅有信仰的精神力量支配,还有一种商业利益的影响,唐卡已经受到了一些腰包富有的游客、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青睐。
刺绣是同仁各族人民历来的一种习俗。他们用刺绣品装饰自己,美化生活环境。主要绣品有荷包、针扎、裹肚、鞋袜、枕头。宗教绣品有顶棚上的横幔、柱子上的垂幛、供桌上的苫布以及佛衣、法器、幢幡等无不展示出刺绣的功能,其绣件色彩艳丽,构图完整,针法多样。针脚细密完整,边缘清晰均匀,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在用料上多选用绸缎、真丝和较粗的金色丝线压边,使绣件更显华丽。
剪纸是将纸剪成鸟兽花草之样、山水人物之形的民间工艺艺术,而今以刀代剪镂成的“刻纸”也称之为“剪纸”。主要分布在同仁县隆务镇、保安镇,在其它民族农户中也有以剪纸工艺品用于装饰的。剪纸艺术品形式多样,依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礼花、灯花、挂钱、祭礼冥花。剪纸构思精巧、注重对比,富有韵味,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作品多用红色,线条布局有笔墨情趣。1985年12月,黄南州举办《全州民间剪纸、刺绣、绘画展》,共展出230件作品,其中剪纸艺术品48件,选送保安乡郝润月花的《双狮》剪纸获优秀作品奖,并由省群艺馆收藏。
多年来,为使同仁的民族艺术得以继承、挖掘和发展,县委、县政府自1981年起对剪纸、刺绣等热贡艺术进行省级、县级的组织展览,获得了学术界、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其中热贡艺术在北京、上海及香港等地进行展览,震惊了中国民俗界和文化界。1997年建成的风格独特的热贡艺术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观者。近年来,同仁县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力度,成立了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热贡艺术品公司等也相继成立,开展热贡艺术品的做、产、销,使热贡艺术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在2004年首届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上,热贡艺术品获得“正大杯”金奖3枚,银奖2枚,铜奖1枚,在整个博览会中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到目前同仁地区从事热贡艺术的有1000余人,热贡艺术年总收入为677万元。同时同仁县准备以热贡文化艺术村、热贡艺术绘制展销中心、热贡艺术博物馆等为主要招商引资项目,对热贡艺术进行深度挖掘,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
热贡歌舞
最有代表性的是热贡六月会上的歌舞。歌以“鲁”为主,有赞颂曲、婚礼歌、敬酒曲等;舞蹈类型有无神的“拉什则”、祭祀龙神的“鲁什则”、放映古代战争场面的“莫合则”,以及各种戴面具的巫舞等。
热贡藏戏
以佛教和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结合宗教舞蹈和藏族歌舞,吸收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营养,富有艺术特色,为藏戏的重要流派。
民俗文化
年都乎村於菟表演为祭山神活动之一,以虎纹为饰、风格独特;各村的祭俄搏、二郎神等活动各具特色,浪加村甚至保留有性崇拜习俗。这些祭祀仪式反映了当地古老的文化遗存。
关键词:唐卡;线描;勾勒随着佛教的传入,与西藏本土宗教融合成西藏地方化的宗教,因而藏族绘画艺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藏族绘画艺术以其绚丽夺目的色彩,浓烈的绘画格调区别于其他的绘画形式。在千余年的藏传绘画的历史进程中,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综合性的表现形式,精湛的技巧,超凡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成为辉煌灿烂的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唐卡画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和宗教用品,也是藏传绘画造型艺术的主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域艺术风格,是藏族人民历来尊奉的珍品。其数量繁多,品种丰富,风格流派尽显纷呈,令人折服,应接不暇。唐卡艺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就可以窥视到现今唐卡艺术的先河。那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虽然原始,却显得粗放豪迈,与今日尤其是藏东地区的唐卡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们现在所见到的唐卡,称之为布画,她滥觞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它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的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中原、印度、尼泊尔等异域之艺术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在康巴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画风受内地汉式绘画的影响较大,从设色到山水皴法,从云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树木的造型,线条勾勒等都把汉式工笔画技法引用并揉进到唐卡技法中去,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除地域的影响之外,在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藏后,二位公主带进藏区的尼泊尔文化和汉族文化艺术对藏族本土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图1《帕巴鲁给夏阿》,现藏布达拉宫,相传是7世纪初赤尊公主进藏时,从尼泊尔带来的古老唐卡。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卡中纯粹的尼泊尔风格和纯粹的汉式画风都已不存在。因为它们都已逐渐融入藏传唐卡艺术中了。
图1《帕巴鲁给夏阿》图2释迦牟尼佛与十六唐卡的绘画技法和许多其他的绘画有着一致性,尤其和中原绘画中的工笔重彩画有很多的共同处,不论是色彩还是线条的处理都有很多共通之处。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的运用一直是其精髓所在,从原始人开始在陶器上就绘有一些纹饰,用简单的线来表达,粗犷、简练而又不失其生动;到了东晋顾恺之的时候用线遒劲连绵,线条如“春蚕吐丝”;唐代吴道子创造了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有“吴带当风”之称,由此可见古人对线的重视。藏族绘画虽然也重视线的运用,但它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
藏族绘画的画体是以线造型,线的描画勾勒有着藏族绘画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样式中,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灵魂所在。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审美创造意识,将藏族绘画的民族性、地域性等都用线条的勾勒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摩崖造像中那淳朴的凿刻的线条中就可以窥到藏族最古老的原始绘画手法。藏族的审美观和审美样式随着历史的沉淀而形成,并为广大的藏族人民所喜爱。线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藏族绘画艺术中辉煌灿烂的瑰宝,藏族传统唐卡绘画的基本要素是色彩和线条,而当中色彩为其肉,线条为其骨,这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骨气”,线有如人之骨,没有骨,则无法立起,没有骨,皮肉焉存?因此,藏族绘画经过数千年的提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线造型,以线描为骨架。这与藏族的书法艺术相通,强调线条的自然流动、舒展舒畅,也讲求笔力的虚实、节奏变化。
线描在藏族古代绘画中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唐卡画的基本手段,也是与藏族远古文化一派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而且人们把线描工夫看成是画师水平高低和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审美的标准。绘人
唐卡大多采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绘景物则喜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勾勒,这种线描的功力,尤其在绘制黑唐卡、彩唐卡和精细的坛城图唐卡中能见其功底。每幅唐卡中的线条都有不同的表现,或刚劲、坚实、有力,或挺秀、流利,或生动活泼,或纤细、繁复,或朴素、古拙。根据勾勒的表现结果,线描可以分为平勾法,犹如马尾一样长而舒展,流畅饿平滑的线,此法类似于中国工笔画中的铁线描,连绵不断,多用来勾勒人物内线;浊勾法,所勾的线条从头至尾富有变化,随着造型的需要粗细起伏变化,在壁画和唐卡中多用来勾勒山石树木;衣勾法,其特点是所勾勒的线条凸处粗、凹处细,类似于中国的钉头鼠尾描,多用于勾勒富有变化的衣服的纹路;叶勾法,勾勒的线条是中间粗而两头细,从粗线头向细线尾逐渐消失,是专门用来勾勒树叶的一种描法;云勾法,是一种较粗的特殊描法,主要是用来勾勒祥云浓雾;色线勾勒法,在运用线描勾勒时除了用墨线之外,用彩色线条来勾勒轮廓。其题材更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唐卡绘画中的人物多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描,在画景物时多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勾勒,在绘制彩唐卡和黑唐卡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如图2所示,不论是图中的人物还是佛像的背光,都可以看到其线条的均匀和流畅,既舒展又饱满有力,衣纹的勾勒起伏转折,既有韵律又有节奏感,面部的线条细腻而又精致。
线条勾勒等把汉武时的工笔画技法引用揉进唐卡技法中,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在西藏唐卡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总体上既不同于单线平涂、以线描造型为主的中国古代国画,也不同于以晕染造型为主的西洋绘画,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将两种技法的特点融为一体。如在一些护法神和金刚、力士的描画中,尤其是人物上下肢和面部、腹部的晕染,不仅表现出了强健骨节的转折和肌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晕染加强和突出了四肢造型的力度和气势,与健劲的轮廓线紧密配合,精妙地刻画出护法神内在的气质,达到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西藏唐卡绘画中的线描十分丰富,其中铁线描和游丝描最富有特点。铁线描一般用于人物轮廓的勾勒,常常是寥寥数笔,但对人物形体的把握却十分准确。尤其是对护法神的勾勒,大刀阔斧,一气呵成,十分有力,不仅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形体结构和变化,而且把护法神那种粗犷、勇捍、不可一世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还有在描写那些度母等比较柔和的佛像时,其线条细腻、柔韧而又不失其力度。背光中那繁复的一根根的线条粗细均匀、排列和谐,一组组的云彩流动在空中,飘带和衣纹轻盈而又清晰,让人不得不慨叹。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西藏画家还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明面由暗面表现,凸处由凹处体现”的晕染原则和色彩运用搭配的理论体系。
唐卡的背光、水波、叶茎和装饰纹样等多采用游丝描,与简洁明快、富有力度的轮廓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线描的线条精细,圆润流畅,富于变化,极富装饰效果。背光卷草纹和火焰纹的线刻则极具代表性,似行云流水、蜿蜒起伏、自然流畅、十分精致,细密而又有规则,几种勾线方法相互交织,有繁有简表现出较高的线描水平,充分发挥了线描的运动感和韵律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一个民族亦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藏传唐卡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形成以及发展,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扎根。以其丰富的表现内容、精湛的技巧、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藏传艺术中的奇葩。唐卡的绘画技法多种多样,不论是线条的勾勒,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有着藏族本民族的特色。 绘画技法上,在吸收东方绘画精华的同时,还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表现手法。但无论怎样发展,唐卡总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屹立在世界的艺术之林。参考文献:
[关键词]藏戏;宗教意识;审美特征
被人们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山脉横亘绵长、雄伟高峻、名山广布。地处我国自治区和西南边界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达2 450公里,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 000米,为世界之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它的中段――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冈底斯山脉与它平行,其主峰“冈仁波齐峰”,是佛教徒们崇拜的圣山。此外,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等,都是白雪皑皑、冰川纵横的著名山脉。
在藏族神话中,青藏高原原是一片江洋大海,后来,海中出现了一条巨大的五头毒龙,兴风作浪,使岸边的人无法生活。这时,天上飘下来五位仙女,她们施法术制服了毒龙,又喝令海水退去。“于是,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座峰,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因此人们亲切的称珠穆朗玛为“神女峰”,生活在高原上的人,长年面对着那高耸云端的冰峰雪岭,观赏云霞瞬息万变的景象,自然会产生许多美妙神奇的幻想,给他们的民间舞蹈也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一、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现有人口459余万,其中约有200万聚居在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甘、川、 滇等省。
藏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建立了吐蕃政权,有高度发达的农耕与畜牧文化,在文学艺术、医药、建筑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在自然环境方面,根据藏族居住区地形、气候的差异,大致可分为谷区、草原区和林区;各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都有许多不同。
河谷地区: 地势较低, 海拔2 000~2 5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适于农作物生长,如的拉萨、日喀则、江孜;四川的甘孜;云南的迪庆等地区。这些地区自古以来人口集中,文化发达,农耕技术比较先进。
草原地区:地势险峻,区域辽阔,海拔平均在3 500米以上,属大陆性气候。该地区水草肥美,人口比较稀少,为藏族主要牧区。如青海的玉树,甘肃的甘南,四川的阿坝等藏族自治州的北部。
二、宗教意识在藏族民间舞蹈中的体现
藏族民间舞蹈多是载歌载舞的形式,有舞必歌,歌词与舞蹈中常融入很多宗教文化的成分,反映出人们的宗教意识。例如:歌词中常歌颂活佛、喇嘛与寺庙,因为这些是人们心目中神圣之化身;舞蹈中多表演孔雀,因为孔雀是神鸟,吉神的象征,可以逢凶化吉,或是把近似“六字真言”的祝愿词作为开头,祈望平安。
喇嘛教是藏族原始苯教和佛教结合的产物,是藏化了的佛教。藏族是一个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民族,喇嘛教后来成了统治阶级的唯一正统教派,一千年来深入到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对藏族人民生活及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少年来藏传佛教――喇嘛教不仅强烈的影响着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同时也长时期的渗透到藏族的历史、文学、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建筑、戏剧及歌舞艺术之中,如歌舞中的歌词都是统一的藏文,多以颂扬佛法,赞美神灵以及歌颂统治者为内容。
三、生活习俗对藏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藏族人民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高原,气候寒冷,长年裹裘披袍,为了适应劳动和高原气候的多变,人们常常将袍子的上装解下,将两只袖子缠绕在腰间;有时也将一只袖子斜披在身后,形成了藏族服装独有的特点。由于跨部服装和装饰物的拖累,加上筒靴的肥大,使脚部动作沉重拖沓,这也直接表现在舞蹈中,站成了坐胯松腰的基本体态和移动重心时腰部左右摆动的基本韵律,以及行进中的各种拖步,上下山时膝部的大幅度弯曲,也是藏族舞颠膝动律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跳弦子,跳锅庄或跳踢踏,在欢舞过程中经常要向舞者敬酒,敬酒表现对舞者的尊重、赞美和友情。酒是高原藏族人民常年必备之物,家家户户都有储酒酿酒的习惯,既有低度的青稞酒,又有烈度的白酒,男男女女,老人小孩都能开怀畅饮,以酒寄情、以酒结友、以酒抒歌、以酒欢舞。
在巴塘和康定就有三种流行的酒歌,旋律优美婉转,感情真挚自然,气氛既热烈又朴实,既歌又舞,歌词往往是即兴编创的。敬酒时每人必敬三巡,被敬者在饮酒前习惯用右手中指蘸酒少许,向上向下各弹一次,以示敬天敬地,祝福丰收吉祥。
四、藏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高校;藏族舞蹈;传统民族文化;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21-02
我国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都会在其传统舞蹈中得到展现,可以说传统民族舞蹈是每个民族文化历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藏族舞蹈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同时还承载了该民族不同时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民族舞蹈的舞台上有着其典型性,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藏族舞蹈也开始被纳入到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并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就要求我国高校在重视对学生舞蹈素养培养的同时,构建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的藏族舞蹈教学体系。
一、高校藏族舞蹈教学开展的背景
藏族经过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能,既能充分反映藏族文化特色,又能展F该民族独特文化韵味的舞蹈形式,因此,藏族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瑰宝。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建设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藏族舞蹈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舞蹈形式,对演员的训练也受到关注。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之后,最终明确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训练应基于民族历史,构建一套具有国家文化特色的舞蹈教学体系,藏族舞蹈的教学应在民族精神的发扬中充分体现时展的艺术形式需求。在高校开展藏族舞蹈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强化学生自身的民族精神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出现了重大转变,全面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融入相应的舞蹈教学课程。藏族舞蹈作为藏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舞蹈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不同时期精神追求的体现。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学生对藏族舞蹈的认知,高校教师在藏族舞蹈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藏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及舞蹈创作历史背景进行充分讲解,这对学生深入了解藏族文化有很大帮助。由于藏族舞蹈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三、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高校藏族舞蹈教育的观念。在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对学生舞蹈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传统舞蹈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并切实有效地对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提高教学效果。这要求我国高校藏族舞蹈教师能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将人文精神、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内容切实有效地融入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还应重视舞蹈美学的融入,并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丰富学生藏族舞蹈学习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其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提高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性。
(二)对藏族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内容是保证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是高校藏族舞蹈教学的关键。一旦教学内容缺失,不仅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无法得到完善构建,而且藏族舞蹈教学课程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在实际的藏族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学内容通常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藏族舞蹈相关理论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对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舞蹈理论及美学进行详细讲解;第二部分为藏族舞蹈的实践训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舞蹈技巧、创作能力等进行训练培养。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藏族舞蹈能力得到强化。
(三)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构建藏族舞蹈教学体系。为了顺应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开始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之外,也要重视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通过藏族舞蹈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能力,并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而为了使藏族舞蹈的教学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高校还应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对藏族舞蹈的精髓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并将藏族的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内容充分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进而培养全面的藏族舞蹈人才。
(四)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高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更应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藏族舞蹈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舞蹈形式及舞蹈内涵已不仅仅是藏族人民风俗习惯、的体现,更多的是藏族历史文化的延续,以舞蹈的形式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因此,为了让藏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也应深入到藏族民间,对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将这些内容充分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然成为高校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在藏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创新在教学体系中的融入,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要对学生的藏族舞蹈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藏族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与舞蹈内容,让其对藏族舞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实际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应在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让其对舞蹈进行创作,进而在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系统性,要求高校能针对藏族舞蹈的教学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保证团队中的教师既对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又熟知地区典型性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还应重视对西方优秀教学体系的借鉴,并以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构建一套与学校藏族舞蹈教学需求最为适应的教学体系,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播媒介;民族艺术;影响;研究
传播媒介是伴随并推动着人类文明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古至今依次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符号与信号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如所有文化现象一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传播媒介的发展与革新,每一种新兴媒介的出现,对其都是一种推动与挑战。那么,在麦克卢汉描述的“地球村”逐步实现,媒介即讯息理论被证实的今天,少数民族艺术如何既保持着原生态的美感,又适应现代化的文化需求,如何既被族人们坚守,又在更广阔的空间被认同,更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康巴地区作为涵盖五省藏区,拥有神秘而丰富藏民族文化艺术的区域,传播媒介对其民族艺术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典型意义。本选题从现代传播媒介的角度,以康巴地区为着眼点分析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探索现代媒体传播民族艺术的有效途径,让民族艺术借现代传媒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里绽放出经久不衰的光彩。
一、康巴地区民族艺术发展概况描述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康巴地区指、四川、青海、甘肃、云南五省区广大的藏族聚居地区。在藏族三大历史区划中(三大方言区)中,康巴藏族无论是在语言、服饰、建筑、、风俗习惯、婚姻形态、社会类型等各个方面呈现的多样性、丰富性都是首屈一指。藏族民间歌舞、藏族戏剧、藏族传统体育活动、藏族建筑、宗教文化等都构成了藏民族神秘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下康巴地区民族艺术传播途径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发展,传播媒介与社会人类文明并行不悖。从本质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的创造史和变迁史。传播媒介的更替并不是简单的以新替旧,传播史从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到网络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递进,更是叠加。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并不意味着旧有媒介的消亡,而是与此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服务也革新着受众的生活,使之呈现出媒介的多元化态势。具体而言,民族艺术传播历程可分三个阶段。
2.1人际传播阶段
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发展,康巴地区由于其地理、气候等环境,滋生了康巴藏族同胞能歌善舞的艺术细胞。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少数民族艺术大多是作为民间习俗的仪式行为,人们驱邪、祈福、婚嫁、丧娶等民族俗活中都可以看到民族艺术如歌舞、戏剧等形式。而这种传播途径,就是人与人的相互接触而发生的人际或组织传播。这种“人-人”的传播模式,使信息的传递与人们对艺术的感受的反馈在同时同地完成,具有直接性、亲历性、及时反馈的特点。
2.2大众传播阶段
人类传播史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口头-文字-电子-网络四个时期。从文字时代开始,“人-人”传播的模式就被打破,呈现“人-传播媒介-人”的大众传播模式。
康巴地区的第一份报纸可要追溯到1939年4月创刊的《西康新闻》,当时的康定还属于西康省省会,这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分藏、汉文两个版面。主要以向康区和宣传抗日,报道西康省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为办报宗旨。设有西康动员、涛声、康区青年周刊、副刊等栏目。之后1941年4月在康定子耳坡西康省党部创刊了《西康国民日报》,其性质为西康省政府机关报,其报道的主要内容除了为政府公报、文件、国内外新闻等硬新闻,也包括生活常识、藏区建设、藏族风俗、历史、宗教、社会调查等。第一份现代藏文报纸《青海藏文报》,最大的藏文报纸《日报》之后,康巴地区有了第一份藏文对开彩色日报《阿坝日报》,还有《甘孜报》《迪庆报》等。这些报纸的问世,使康巴地区的民族艺术与文化可以通过纸质媒体为人们所知晓。
随着“村村通”工程、“千乡工程”的开展与落实,康巴藏区的居民们可以收听自己的广播与电视节目,无疑为民族艺术的传播拓宽了渠道。1994年举办的首届康巴艺术节在青海玉树举办到2010年9月在迪庆香格里拉举办的已经是第六届了。这些重大的活动都通过现场演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让千千万万的受众关注。尤其是电视媒介,2010年,康巴卫视的开播让少数民族艺术得以生动直观的跨越时空的展示,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成为少数民族艺术的表现途径。
2.3现代传播阶段
对于“新媒体”一词,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概念的界定。从物理平台的层面上看,新媒体是一个新的信息载体。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和广播,新媒体存在于电脑、手机和户外大屏幕上。第二层理解,是从媒体运作的方式上看,即内容产生、编辑和传输的方式。比如内容产生,新媒体体现的是大量的网友参与,自发生成。
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现已有近两亿的微博用户,这一小小的应用使每个受众跃然成为新闻官,在自己的地盘里向外界报道所见所闻所感,比任何媒介形式更便捷,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康巴地区的加措活佛以“加措活佛-慈爱基金”注册微博号以来,已拥有了两百壹拾贰万关注量,并且“粉丝”数量还在增加。同样是宣传藏传佛教的活跃人物“索达吉堪布”拥有壹佰多万关注量,“延参法师”拥有五百多万关注量,他们运用微博这一平台,发表开解人生智慧的藏传佛教教义与思想,让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关注他们的微博,了解藏传佛教,了解藏族文化。“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稻城亚丁旅游专线”等微博更具化地展示着康区的人文风貌。此外,就算是普通用户,可能在某一天去到康巴地区旅游,拍下了某刻动人的风景或是参与了特别的风俗活动在微博上分享,也会引起“粉丝”转发。这无疑比任何传播媒介都更经济地达到宣传康巴地区人文景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河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宋生贵.现代媒介传播中的民族艺术的审美接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3).
[4]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4).
关键词:裕固族;民族民间舞蹈;复合型。
一、引言
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段。其中,祁连山区主要分布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康乐区和大河区裕固族;河西走廊中段平川区主要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明花区裕固族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分布在祁连山区的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祁连山北麓是一片狭长的天然山地牧场,在历史上,自秦汉时期起,这里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业经济。
裕固族畜养的牲畜以绵羊、山羊、牦牛、犏牛、黄牛、马和骆驼为主,还有少量的驴、骡等。有趣的是,他们居住的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牧业方面的"名牌产品"。民间俗谚说:"水关的驴,杨哥的马,皇城的羊毛赛棉花;白银的山羊,大岔的牛,明花的骆驼力量大"。
裕固族现有人口正在接近一万五千,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裕固族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字。[1]
二、裕固族民间舞蹈分类。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属于各民族群众自娱性的艺术,在自娱中体现人类的自我生命价值,沟通人际间的纯真情感,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
每个裕固人,从他们的孩童时代起,就在母亲的怀中聆听歌声,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学会本民族的重要的民歌。长辈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向子孙反复教唱古老民歌,每逢喜获丰收,盛大节日,以及亲朋好友相聚时,都要载歌载舞进行欢庆。能歌善舞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能歌善舞的人会受到特殊的尊敬。这种传统文化的因素,是形成能歌善舞特点的深厚文化基础。
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和丰富的种类。在盛唐时期,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民族,在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流行较为普遍。但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许多舞蹈已经失传,有些只是出现在传说和石窟壁画中,而流传在民间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裕固族的舞蹈主要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多种,主要是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宗教活动等内容。
集体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鼓乐和歌声伴舞,男女老幼排队或围成一个大圈,中间置以篝火或猎物,或快或慢,或轻或重,节奏强劲有力;双人舞主要表现生活、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某些场面;男女独舞以腾跳见长,基本上保留了裕固族古老的腾跳形式。
建国后裕固族的民族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我们来自西州哈卓》、《迎亲路上》、《奶羊羔》、《腊梅开了》、《甜甜的泉水》等。
按照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内容,裕固族民间舞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动舞蹈
如:"英那刀古拉"为裕固语,意为"劳动舞",广泛流传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村寨。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裕固族人民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如剪羊毛、捻毛线、织羯子、赶毡及割草等生产和生活动作,一举手,一投足都来源于他们所熟悉和亲身经历的生活。表演时男女人数相等。
2、欢庆舞蹈
欢庆舞蹈是一种流传较广的欢庆舞,是在喜获丰收,欢度节日,朋友相聚时进行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多为男女老幼排队或转大圈而跳,中间置以篝火和猎物,在鼓声和歌声的伴奏中起舞,节奏往往由弱变强,佐以"啦、喽、依吆"的集体呼号声,气氛热烈。
3、宗教舞
《护法舞》是藏传佛教乐舞《羌姆》在裕固族地区的演变形势。随着藏传佛教格鲁派势力扩展到甘肃广大藏区及其邻近的土族、裕固族聚居地区后,作为宣扬教义教规的法舞《羌姆》也进入了裕固族寺院内均要举行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届时要表演典型的藏传佛教舞蹈《护法舞》。舞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12种神灵面具,手持法器,在鼓、钹、海螺、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跳起肃穆凝重的宗教祭礼性舞蹈。
"护法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六月初六时,在寺院祭祀鬼神的仪式中跳。表演者20余人,头戴牛、马、鹿、乌鸦、喜鹊、鹰、骷髅等十二种面具,手持法器,各跳不同的动作。牛、马是主神,动作庄重缓慢;鹰、鹿动作激烈,技巧较高;骷髅动作小巧玲珑,小的跳的较多。
4、红色舞蹈
1959年的春节,在欢庆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凯歌声中,一批裕固族青年创造出了反映民族新面貌的舞蹈-劳动舞和炼钢舞。这些舞蹈由于产生在实际生活中,生动地表达了裕固族人民在生产中愉快劳动的场面,在专区文娱汇演时获得了一等奖,在兰州汇演时拍成电影。这是裕固族人民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发展民族艺术的丰硕成果。
无论怎样的艺术家,若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无法很好地表现。技巧往往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并突出与强化以形成典型技巧部位与动作。有的民族具有特殊的舞蹈技术方法与细节。
三、裕固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裕固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主要有两大类型,即祁连山北麓的山区和河西走廊的平川地区。前者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属半干旱高山气候区;后者则处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裕固族在这块不连片的戈壁绿洲上,从事着农业经济或畜牧经济。
肃南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既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
由于经常在一起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也形成了他们舞蹈的许多共同点。
一是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都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裕固族舞蹈同藏族舞蹈一样,要求膝关节松弛,富有弹性和韧性,再做动律时要求膝关节作重拍向上的屈伸,而且在裕固族舞蹈中,也常见藏族舞蹈的一些步伐,如,退踏步等。三是裕固族舞蹈具有蒙古族舞蹈粗犷、豪迈、典雅的特点,男性动作刚健有力,女子动作则柔软灵活。也擅长用腕、肩、臂的动作,并且马步动作基本跟蒙古族相同,都是来自于游牧生活中对骑马姿势的模拟,也常用走马步、跑马步、摇篮马步等,而且也常用蒙古族的点步、错步等步伐。。
裕固族世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裕固族民间舞蹈。它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服饰、婚礼、禁忌等,这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舞蹈特色,以及自己独有的动律。综观裕固族的优秀作品,发现它们有一个最典型的动作:身体直立,挺胸立腰,上体是右手在上的顺分旗位,或女右手掌心向下,中指稍向里收,好像中指按着帽顶,左手掌心向前(裕固族妇女的帽子形如喇叭、顶尖、上束红缨穗,舞蹈的时候有时需要按住帽子,避免其掉来)。
裕固族舞蹈在动作时要求上体附随着下肢做平稳的上下摆动。预备拍左腿重心,稍屈膝,右腿原位小吸起,右肩下压,左肩上台。第一拍右前脚掌着地,左肩向上抬、右肩下压,右脚原位抬起。在预备拍时,左腿稍屈膝。在一二拍时膝关节伸直,要求膝关节松弛,并且富有弹性和韧性,在做动作时,膝关节连续不断,小而快,重拍向上的屈伸,这就是裕固族舞蹈的基本动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可快可慢,在慢板中可走着做,在快板中可做成吸跳步。在观察裕固族舞蹈中发现,它的动律始终贯穿在整个作品中,而且好多动作都是以动律动作作为基础,进行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裕固族舞蹈的动律,就是随着膝关节的上下屈伸,上体做平稳的上下摆动。把它作为裕固族舞蹈的动律,因为,其一:它是最常见、出现频率最多的动作;其二:它是裕固族舞蹈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2]
四、舞蹈特点的形成原因分析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朝后期(公元九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大约在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公元十一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吞并。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西宁),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另一部分回鹘人即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宋代又以"黄头回纥"之名出现在史书上。公元1226年,蒙古大将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等部,使之纳入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元代的"撒里畏吾"就是宋代的"黄头回纥".
明朝在其初期仿效汉朝,在西北地区先后置七卫安置撒里畏吾尔和蒙古人。明朝中期,由于各卫统治者相互劫杀、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各卫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此时,居住于天山南北已经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特别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开始以战争手段掠夺信仰佛教的撒里畏吾尔,撒里畏吾尔战败,被迫东迁。裕固族通过迁徙远离了该民族原来所属的文化核心地区或文化母体,迁徙的结果是使他们的文化具有了边缘性和薄弱性。迁徙的目的地是各种大的文化的边缘地区,即今天的甘肃、青海两省及其周围地区。这些地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大致是汉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文化的边缘地带。
裕固族学者贺卫光认为:裕固族东迁后,受到了汉文化、蒙文化、藏文化等的强烈影响。与此同时,灾难性的迁徙及其以后社会经济的衰败,人口的减少,使裕固族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将大量涌入的外部异质文化充分消化,将固有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改造或整合为一种和谐有机的文化,其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复合性、边缘性及非完全整合状态的族群文化系统。文化失落感或失落感文化是裕固族文化的基本模型。[3]
东迁以后不久,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就被普及为民族的共同。裕固族文化受到了藏传佛教及随之而来的大量的藏族文化的影响。此外,裕固族文化从古至今都一直在与汉文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不论是传统的古老文化,还是东迁后的裕固族文化都融入了大量汉文化成分,以至形成了与汉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原有的回鹘文化、突厥文化仍然在裕固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仍是裕固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古老文化)的主流和根源。
由于裕固人原本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尽管东迁后最终形成了多元复合性、边缘性及非完全整合状态的族群文化系统,这一族群却没有完全涵化于周围的强势文化,变成汉人、蒙古人或藏族人而从历史上消失,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族群-裕固,并发展至今。
裕固族的文化受到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其民间舞蹈既有蒙古族舞蹈的某些特点,也有藏族民间舞蹈的成分。处于藏族舞蹈文化区和蒙古族舞蹈文化区的边缘地带。
肃南裕固族与藏族、蒙古族相邻,都世代逐水草而居,都从事畜牧业生产,都信仰藏传佛教。由于经常在一起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因此也就形成了裕固族舞蹈的复合型特征。[4]
结语
裕固族的民间舞蹈有很强的娱乐作用,除了满足民众审美和情感宣泄的需要以外,还有着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舞蹈的保护与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者的重视,研究裕固族的民间舞蹈可以从中透视该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民族民间舞蹈是体现民族精神和加强民族之间亲近感的重要纽带,对促进民族团结起着良好的作用,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新的历史时期,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积极的功能和社会意义,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掘、保护、创新,才能使这一优秀民族艺术形式获得自己的发展天地,有效地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民间舞蹈对个体而言,起着精神、理想、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重要的影响作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掘、保护和创新对民族地区社会深厚、博大的历史传统的发扬和现代化土壤中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肃南裕固族的民间舞蹈面临着十分危机的状态,许多优秀的舞蹈种类也逐渐地消失,这种情形无疑对保护和发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大为不利。所以,当前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这类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并从这些传统艺术形态中吸纳优秀的资源,不仅对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有效地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有的放矢的展示和谐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为进一步开发甘肃的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民族经济的繁荣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注:"本文是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课题《裕固族民间舞蹈的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才让丹珍编著:《裕固族风俗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12。
[2]甄勇宏:《浅谈裕固族舞蹈特色》,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7卷第3期。
关键词:藏族传统体育 美学 产生 特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73―03
1 认识藏族传统体育美的产生
体育美存在于人与人、人与器戒、人与环境、技术与技术、技术与战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我们只有认识了此结构关系才能真正认识藏族传统体育美。
1.1 藏族传统体育美是全社会性的个体显现
黑格尔说:“因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自己,而且就在这一实践中认识自己,而且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人都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藏族传统体育的易学、易入一面,使人的归属心理容易得到满足,藏族传统体育原本就是为了娱乐,在喜庆节日里创造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马马术、赛牦牛、斗牛、射箭、抱石头、藏棋等一系列娱乐活动,这些游戏受审美意识的影响,观赏性较强。旨在把人类喜乐、悲痛、压抑、兴奋的精神表现出来,转化为大家都可参与的形式供人观赏。可见其认识自己,丰富自己的一面。体现了美是人从直观到自我的东西,为欣赏“藏族传统体育美”奠定了基础。
1.2 藏族传统体育美是藏族文化的体现
藏族传统体育体现了藏族的文化内涵、民俗个性和文化表象。藏族男子身上富含有阳刚、野性的男性气质特征,这是由其自然文化环境造就的,在藏族传统体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抱石头、赛马、大象拔河等)。在阿里古格王朝遗址卓玛拉康寺内的一幅节日庆典画中,可以看到身着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持兵器的威风凛凛武士在练习武功的场景。武士身上的阳刚和野性男性气质透过身着铠甲散发出来。《格萨尔王传》中也记述了武士们经常在节日集会上比试刀剑的内容。可见,藏族男子身上富含有阳刚、野性的男性气质特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伴随有社会精神,又融合于社会文化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形态。这就是体育运动美中的社会性。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藏族传统体育。
1.3 藏族传统体育关是完善了自我形象
“美”是人精神素质的一种体现。藏族传统体育是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体现,二者密切相连。在著名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对于骑射更精彩的描写道:“格萨尔王骑着赤色马来到草原,牧民为他立了九只绵羊、九只山羊、九层铠甲、九个铜锅、九个鞍木,格萨尔王从九万利箭当中抽出一支,箭射出,闪电般的红黄火焰遮天盖地,如同燃烧的羽毛般射到沙滩,中了靶子,声震天地。”这是对英雄英武、骑术、射术、力量的歌颂。将人的精神、力量、思想和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了人向往的最美。藏族传统体育正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追求“客观的自我”形象为目标。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形成与藏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密切的联系。
1.4 藏族传统体育关是藏族心灵表现
李斯托威尔指出:“美的外观虽然可以为艺术和自然的原子结构所限制,但是,美感经验最重要的特征却是心灵的特征,而不是物质对象的特征。”藏族传统体育美同其他文化层面美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无论作为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创造者,还是藏族传统体育美的欣赏者,都需要心灵的参与加工。一方面,以情取舍。藏族传统体育大多没有完善的竞技规则,要通过心灵予以补充、丰富,使其突出美的构成,达到美的满足,此为情取。藏族传统体育本身有不美的一面,通过民族心灵予以筛选、遗漏,使其淡化,增加愉乐,此为情舍。另一方面,依情而为。藏族在藏族传统体育中都会依照自己的情感对其运动本身加以评价和实施行为,即主体对客体的审视,达到自我容入的高峰体验,藏族传统体育美也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2 藏族传统体育的美学特征表现
2.1 藏族传统体育的公共美学特征表现
藏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藏族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较为完整、表演技巧独特的民间体育形式,通过力与巧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亨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藏族传统体育是一门艺术,它就像藏族人民的性格特性,充分展示了一种美的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出较强的公共美学特征。
2.1.1 体型美
人体运动是一切体育的存在方式。人是体育运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实体,体育中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着生命的人体美。藏族传统体育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挺拔粗壮、比例匀称的骨骼,丰满凸现刚健有力的肌肉,功能强健,运动者的肌肉能表现出较好的线条美和弹性美,以及灵活均衡身体形态,这都形成了一个直观而完整的健康美的人体。
2.1.2 素质美
素质美在体育运动中是一种特有的,以特殊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公共美学特征。它是通过体育运动或生活技能表现出来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表现的灵敏、柔韧、力量,以及舞蹈类中的灵敏和协调的表现,还有藏棋项目中的思维能力,都体现了藏族传统体育美中的素质美。
2.1.3 技术美
技术美是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对动作技术的最高规格完成,是人的体态美、素质美、动作造型美的综合体现。在藏族传统体育中,表现了干净、利落、准确、优美的动作完成过程,展示了健美的体型和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挥。如:古朵、射箭、赛马等项目包含的基本技术、动作、动作难度都是技术美的因素,突出地表现出藏族运动员身体形态美和动作结构中以特殊节奏美。
2.1.4 个性品质美
藏族传统体育表现出来的刻苦顽强、团结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尚情操,对竞技者是一个培养、磨炼,对旁观者是一种美的感染和熏陶。藏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道德、意志感染着旁观者,这种精神、意志、道德、情操,移情于人们的心理,铸成一种精神,创造出优美的心灵。
2.1.5 艺术表现美
藏族传统体育艺术表现美是竞技者把蕴含在动作中的美学价值艺术地表现。它是将竞技者动作的技术质量、难度水平、身体动作、服装搭配、音乐配合等因素综合而得以充分展示,并达到最佳效果,进而展现生生不息、和谐、拼搏、开拓、奋勇的深层文化内涵。特别是藏族舞蹈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
2.1.6 服饰美
藏族传统体育运动者的服饰也传递着特有的美,展现着民族美,粗观之,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基本结构。在藏族传统体育竞技中衣着的御寒作用是首要的,因而藏袍多为皮袍,这与生活形式也有直接关系,肥腰、大襟,戴上狐皮帽,足踏靴或连巴,无论骑马奔驰还是参加其它竞技活动,显得雄壮而豪放。藏族男性多喜欢在袍领上装饰虎皮、金钱豹皮,以此显示出英武。在衣服的装饰和穿法上都显示了藏族的审美意趣。
2.2 藏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关学特征表现
美的东西必然表现出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特征。藏族传统体育是对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源于传统生产劳动而又高于生产劳动,表现出了自身新颖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地方,使其更具特有的美感。
2.2.1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劲力美
藏族传统体育的劲力美体现在它向观念传递着力量的象征,竞赛中的呐喊正是藏族传统体育劲力美的体现。藏族传统体育的“举石”强劲的爆发力是力量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藏族传统体育“大象拔河”始终是肌肉环节通过强烈对抗所产生劲力美的表现过程,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的正是一种阳刚的魅力。
2.2.2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气质美
气质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作为流传百年的藏族传统体育有着力量、迅速、协调、灵活、机敏的要求,讲究精、气、神、韵的体现,综合为气质美,反映在竞技者的身上,则体现出藏族传统体育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的美,以及通过藏族传统体育展现出的气势与神采的外在精神美。
2.2.3 藏族传统体育与环境的协调美
藏族传统体育与环境的协调美体现在运动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衬托的美学特征。伴着高原最为壮丽的自然美景,藏族传统体育的风格呈现出高原文明所特有的气质和风范。“当太阳披着金色的彩衣,雪峰反射出光芒万丈的时候,随着人们的高呼声,各村的赛马选手们个个都轻装洒脱,英俊威武,信心百倍地骑着匹匹骏马,雄赳赳,气昂昂,往赛马起跑点方向走去,并各司其位,等候发出发令枪声。”这是对藏族传统体育盛会的一段描写,它充分体现了优美环境衬托出的藏族传统体育美。
2.2.4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意志美
藏族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到现代,在环境艰苦、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上一直顽强地生存着,雪域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不但没有摧垮藏族人民的生存意志,相反却造就了其乐观、开朗、友善、豪爽的民族性格。藏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在他们向极限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欣赏每一名传统体育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美。他们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
2.2.5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和谐美
藏族传统体育体现了藏民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藏历正月间在拉萨举行的“跑人跑马”即赛跑、赛马及摔跤体育活动。先至者受上赏,博得大哈达跑得慢的,亲友旁观者遂以冷水灌顶,为之加油。这种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和谐的娱乐性。而农牧民则是在丰收或节日中充分利用传统体育自娱白乐,其随意性极大,以表演为主,竞技为辅,此类体育项目规则简单,技术简单,容易推广。如:赛牦牛、大象拔河、登山等。这是藏族文化和谐的体现。使藏族传统体育蕴含了中国文化传统之中的和谐之美
2.2.6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惊险美
藏族传统体育运动当中含着较高的惊险美。藏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的刺激和惊险给人的刺激感和震撼感是特别强烈的,尤其是在现场观看中,这些扣人心弦的惊险动作牢牢的吸引住观众的心。惊险是通过难度体现,表现出的撼动人心的美感。惊与险是藏族传统体育运动技能比拼的核心,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现出强大观赏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3 结语
藏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本身蕴藏着精深的美学价值。是民族人民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实践经验总结。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内容是通过藏族传统体育公共美学特征表现和特有的美学特征表现,藏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正是人们对藏族传统体育美不断追求的结晶,也是藏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发展深化、更新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高低的切实指标。发展中的藏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赋予藏族传统体育美学新内容、新观念,才能在新时期有新发展、新贡献。藏族传统体育美是藏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今的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于乃昌.审美文化[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9.
[4]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慕捂.体育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