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生态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景观;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生态设计;进展与展望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记忆,是人类文化景观的共同遗产。在当今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的特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威胁到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就是立足于地方性的人文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空间的特征与模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和语言的逻辑性,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传承的全新途径。
1.环境景观的人文化与生态化:文化是人类适应、保护和营造环境的工具
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和生态已经成为景观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三个基本特征。风景园林师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景观环境的营造者,是有效协调人地作用机理与从事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之一。面对机遇与挑战,罗德岛设计学院教授玛格丽特-麦克埃文(Mar—garet McAvin,1990)认为生态与环境破坏是工业化时代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标志。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文明与生态文明是风景园林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性目标与途径。
2.景观空间的破碎化与孤岛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困境
伴随着大开发与建设,资源保护与利用、土地开发与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成为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面对的实际问题。原本是传统文化突出的很多地区又是今天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传统”与“现代”矛盾极为突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孤岛化”和“边缘化”特质。在此过程中风景园林承担起了国家发展所赋予的时代责任,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的关于城乡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恢复等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探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成为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础。
3.生态设计的图式化与语言化: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解读、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人运用景观的语言在自然与文化之间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过程和途径。因此,“景观的语言”应是风景园林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理论。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与生态设计语言”成为该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试图在自然生态景观及过程、文化景观及人文过程、网络化与网络格局典型研究的基础上,以空间组合图式为表达形式,构建起以生态过程为依据,由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空间组合依次耦合叠置所形成的具有尺度、秩序、语法、意义等功能的生态景观形成过程与规律。“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以传统文化地域为典型,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人文和文化过程的作用下,文化景观要素、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在尺度、秩序机理下依次耦合形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过程、机理、形态和空间组合规律。
二、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进展
1.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之一
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态规划设计由偏重于自然的设计,走向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以及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不断将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体系中,推动了生态规划设计学科的长足发展。
(1)以自然生态研究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研究
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拉尔夫·艾默生(Ralph Emerson)、佛里德里克·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Olmsted)、乔治·马什(George Marsh)、沃伦·曼宁(Warren Manning)、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等人为早期偏重于自然生态研究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在资源管理研究的持续压力下,景观适宜性方法吸收了现代系统理论、环境保护主义、文化景观理论和现代技术发展成果,形成了以“优化技术”为核心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Ⅱ,该阶段主要以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菲利普·刘易斯(Philip Lewis)、理查德·托斯(Richard Toth)、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约翰·莱尔(John Lyle)、朱利安-法布士(Julius Fabos)等为代表。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方法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
此后人文与文化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形成了应用人文生态学方法(佛里德里克·斯坦纳(Frederick Steiner)、朱利安·斯德维特(Julian Steward)、鲁克曼(F.Lukerman)等)以及景观价值与感知研究(肯尼斯·卡瑞克(Kenneth Craik)、伯顿·林顿(Burton Linton)、威廉姆·萨菲(WilliamShafer)、埃文·朱比(Ervin Zube)和斯蒂芬·卡普兰(Stephen Kaplan)等),将人的价值观、行为心理、文化人类学纳入到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体系中,形成重要的发展阶段。
(3)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体系
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尤金·奥德姆(Euqene Odum)、布兰达·李(Brenda Lee)、安格斯·希尔斯(Angus Hills)等)和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莫妮卡·特纳(Monica Tuner)、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Forman)、米歇尔·戈登(Michel Godron)等)的发展推动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立足于景观的垂直结构与功能系统,探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此做出的回应,通过生态系统能力、目标和行为评价,探讨人类制度因素,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应用景观生态学则立足于景观空间在水平方向的结构与功能,探讨自然与人文过程对景观格局、景观功能的影响,将景观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在空间上的综合镶嵌体,它有助于通过生态完整性的最大化和土地退化的最小化实现生态规划设计的目标。
2.“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成为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前沿
在生态规划设计中,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直是生态规划设计力图认识、协调和解决的核心关系,经历了自然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和文化适应论三个发展阶段,文化适应成为场所构建、可持续设计、景观再生等领域的现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时代特征。
(1)生态规划设计的概念、内涵和核心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拓展
Sim Van Der Ryn(2007)认为生态设计具有五个基本特征:由地方性衍生的设计方法和途径、生态帐户的设计、设计结合自然、每个人都是设计师以及使自然本质性的设计。生态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生态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景观与环境,是被用来改造自然景观的文化工具(Frederick Steiner,2002)。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伯顿·立顿(Burton Litton,1990)教授认为:在面对生态规划设计自然一文化复合系统复杂性的时候,规划设计需要超越经验之上的更加科学的方法并因此产生较好的实践价值。生态规划是“在时间和规律综合作用下的关于自然、生活、过程一体化的方法体系”(Ian McHarg,1997),也可以视为“对人类土地利用形成显著机会的同时所形成的制约条件”(Frederick Steiner,1990);生态设计定义为“在生态规划基础上的形态设计,它需要设计师的视觉形象以及对图形富有创造性的技巧”(Ian McHarg,1997)。詹姆斯·卡尔(James Karr,2004)认为“健康性与整体性(Integrity and Health)、系统与尺度(System and Scale)、景观与语境(Landscape and Context)”等14组生态概念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生态概念,从而建立起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体系。
(2)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及新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在生态规划设计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也不同,但方法的发展是连续的,随着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技术的变革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揭示出不同时期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以及该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成为指导、学习和应用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重要研究领域。该领域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福斯特·卢必升(Forster Ndubisi,2002)完成的《生态规划——历史与综合比较》。该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发展、演变和比较分析,从而建立起生态规划设计方法的全方位透视。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加剧,文化过程和现代技术应用已成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人文生态学派(人文生态系统设计:John Lyle,1985)、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派(可持续设计与可再生设计:John Lyle,1999)、应用景观生态学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Zev Naveh,2000)都成为现代技术和文化过程研究的典型代表,成为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
(3)“景观的语言”与场地景观设计的语言体系研究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在1998年出版的《景观的语言》(The Languageof Landscape)成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开辟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新的研究途径。景观的语言立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Landscape)、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ment)和人文生态(Human Ecology)四个关键环节,探讨景观构成的修正(Modifica—tion)、一致(Agreement)、对应(Correspondence)、从属(Subordination)、协调(Coordination)等语言规律,研究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景观语汇)、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和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以The Mill Creek社区为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MIT开展了长期的规划设计实践研究与教学探讨。与此同时,温彻·德拉穆斯塔德(Wenche Dramstad,1996)等人提出了55条景观生态规划的法则、概念及生态设计关于斑块、边界(界线)、廊道(连通性)和镶嵌体的图式语言。理查德·杜比(Richard Dube,1997)尝试性通过草图、照片、结构分析和美学特质等方面研究了48种自然景观图式,并就每种图式进行变形以适应具体空间规划设计的需要。西蒙·拜尔(Simon Bell,1999)教授研究了图式(Pattern)的含义和感知图式的方式与途径,探讨地形图式、生态图式和人文图式等图式形式。罗曼·布什(Norman K.Booth,2012)针对性研究风景园林场地空间的要素、空间构成的基本形态、特征、景观利用、功能耦合的过程和设计语汇,形成场地设计的导则,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基础。
3.借鉴国外研究进展和成果,国内“景观的语言”研究呈起步态势
(1)对西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师设计语言的研究
从园林历史和设计的角度,研究1920—1970年间北欧有代表性的园林设计师的作品;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北欧现代主义富有地域性与艺术品质特征的设计语言生成基础和原因(蒙小英,2006)。在欧洲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发展和设计语言的量化与生成研究中,万艳华(2007)等人研究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探讨既延续传统地方特色,又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体系。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和建筑向自然的延伸中,形成了对欧洲风景园林设计师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特设计语言(蒙小英,2008)。丹麦现代主义园林大师C·索伦森从丹麦本土景观和历史元素中提炼设计词汇,创造了以圆和椭圆为代表的几何景观的特征词汇,形成了秩序、时态、建筑化的方法和构成的构图句法规则,它们既是索伦森个人的景观语言,也是丹麦现代主义园林的景观语言(蒙小英,2010)。
(2)“景观的语言”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
景观语言的研究起源于将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教授《景观的语言》的引入,讨论景观语言的语法和修辞手法(卜菁华,2003),并开展景观语言符号的研究,探讨符号的意义、生成机制、传达机制、主题类型、作品类型与表达方式,揭示语言化机制,为景观创作提供依据,并提出景观语言的交际性、符号性和社会性三大基本属性以及景观语言的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要素(陈圣浩,2007;邱冰,2010);其次是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从地域性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风景园林实践中景观的地域性特征(王向荣,2002;林菁,2005;肖辉,2008;王浩,2009;王云才,2009)。研究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和地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风景园林地域性的构成体系,特别是自然和人文在地域性特征中的实质性影响。再者就是景观图式语言的研究(王绍增,2006;吴洪德,2007),探讨图式的特点、图式的转换和图式构成。其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是近年来作者开展的重点研究领域(王云才,2011)。
(3)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及其应用体系研究
景观生态化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语言来指导生态规划设计,并构成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范式和框架。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以及生态过程作为生态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以生态过程为内在连接规律,将生态规划设计的自然景观图式、文化景观图式、网络化图式等连接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动态性特征的整体性景观(王云才,2010)。其中文化景观形成了以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肌理、水利用方式、地方性群落文化和居住模式5个方面为解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在通过分析江南水乡、皖南徽州、广东珠三角和中原河南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对比的基础上,揭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代表性图式语言,并以江南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为例,探讨风景园林地方性设计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的关键途径(王云才,2009)。
三、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突破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景观的语言研究不足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的缺失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研究不足,缺乏基本理论与方法
生态规划设计必须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在对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风景园林学科独特的“人居环境”观、风景园林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营造基于资源保护、景观保护和人地协调的可持续景观。近年来,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发展,风景园林已经强烈地认识和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重要性,也接受生态规划设计是当今设计师最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但依旧缺乏对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研究,“生态”依旧困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始终处在没有依托、没有切人点和没有抓手的状态。
(2)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不足
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景观,是揭示一个阶段人文生态空间演变的代表性景观类型。传统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更是这些代表性空间的典型,它凝聚着历史过程中的人一地协调统一的人文生态过程。由于对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质量、空间组织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使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规划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只能局限性地开展孤立、零星的个案化研究与实践。“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试图立足土地利用、资源保护、文化调适、视觉体验等,认识独特环境中的文化景观,掌握环境中的文化进程,研究其基本构成、形态特点和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的实证研究不足,缺乏相应的依据和范式
文化景观是区域性的和地方性的。长期以来,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文化景观保护片面地集中在风貌建筑、村落核心区、风景地段、历史街区、特定的文化景观区等局部空间的保护上,由于缺乏整体性的保护依据和可借鉴的范式,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景观空间保护的政策与景观“孤岛”和“人工盆景”。立足于中尺度空间的“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及形成机理”就是试图通过地方性文化景观与人文生态空间的类型、形态和内在过程的研究,探讨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将过程和空间形态统一在传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过程中。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突破点
(1)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对象,突破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应用的制约瓶颈
长期以来,风景园林在艺术与生态、花园与区域之间探索发展,形成了现今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自然与文化的交织是风景园林发展的源泉,但风景园林并没有从这一源泉获得内在的发展。安妮·斯派恩(Anne Spirn,1998)认为:这正是由于景观设计语言的缺失所造成的结果。单一的建筑语言和纯粹的生态语言对风景园林来说都是不充分的。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典型,“图式语言与形成机理”尝试性探讨风景园林独特的视点、方法、模式以及风景园林能够表现的事物和对象。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就是探索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试图探索突破生态规划设计发展瓶颈的途径。
(2)研究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探索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图式
研究生态设计语言,建立生态设计的语言图式,是基于以下四个重要议题:①生态规划设计成为解决土地与景观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建立起一体化的途径和媒介,是生态设计语言描述的核心对象。②多学科理论引入风景园林、生态学富有成果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大胆的尝试和多样化途径有助于营造自然与人类共同繁荣的土地空间。③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产物,通过传统文化景观空间探讨景观生态化设计图式语言的基本图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以传统文化景观空间为核心,以多学科发展为基础,以空间生态格局为框架有助于奠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范式。
(3)通过图式语言体系构建,形成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文化景观的语言是由人一地作用过程中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形成的描述文化景观的基本要素、文化基本单元空间和具有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空间组合构成。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就是通过揭示图式的基本构成、典型图式和空间组织过程,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文化的传承,依据独特的空间肌理过程将不同的景观要素、典型的空间组合进行耦合,形成文化与人文生态规律、生态特点和生态空间形态统一的有机景观。图式语言是生态景观表达的基本语汇,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图式语言及空间形成机理研究能够形成有效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和途径,同时也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切入点和抓手。
四、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与框架
1.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理论体系
(1)“景观的语言”与“图式语言”理论
“景观是语言”的结论来自于景观规划设计最核心的工作领域,在由花园到区域的多层次规划设计中,景观规划设计都在尝试着进行充实功能和表达思想的艺术化塑造过程。在我国,景观语言研究正逐步起步,但缺乏对系统全面的研究。景观的语言理论将景观语言的基本构成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①景观语汇。景观语言的构成是由景观的要素和景观独立的基本空间单元构成,以及由这些单元组合形成的空间基本格局。“land”的含义是指空间场所和生活在其中的人,因此景观的语言就是将场所及生活在其中的人连接起来的动态纽带。景观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它包括了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岩石、植物、动物和天象等自然要素以及建筑、劳作、人群、构筑物、活动以及地方性语言与文化景观等人文要素。要素依照特殊的过程和关系组合成基本的景观空间类型,并复合成典型的空间格局。②景观要素的秩序:空间组织。不是所有的景观都是和谐的,缺乏秩序会造成杂乱,但造成杂乱也有可能不是因为秩序的缺乏,而是太多秩序的冲突。景观中以很复杂的结合方式将很多秩序整合在一起。③塑造上下文关系:景观的环境。④环境(上下文)的法则:景观语法。⑤景观语言的应用:语用学、诗学和辩证法。
(2)景观生态学与“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评价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到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观规划设计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以整体景观为对象,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生态过程的研究,揭示景观结构与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理论重点强调空间异质性理论,景观斑块、廊道、基质的镶嵌体格局理论等景观格局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同时强调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景观的网络化均质化与连接度和连通性理论。景观格局一过程理论是景观综合体及其形成并稳定发展的机理的系统研究,是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研究中典型生态空间研究的基础依据。
(3)人文生态学与“文化适应一场所构建”理论
人文生态学应用人类与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信息指导形成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最优化利用决策。该理论重点研究人类影响环境并被环境影响,以及完成与环境相关的决策影响人类的机理和特征。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环境运动的组成部分,人文生态规划重新得到重视。人类及其与土地间的互动是人文生态规划的首要关注点。斯坦纳(Steiner)在《生命的景观》(1991)一书提出的生态规划方法中不仅列出了社区信息分析清单,而且主张将社会经济分析与生物物理信息联系起来。麦克哈格(McHarg)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为新泽西Medford镇做的规划实现了整合社会价值的创新工作。赛佛·纳维(Zev Naveh)和亚瑟·利伯曼(Arthur Lieberman)提出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也更具有人文生态偏向。人文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理念是综合自然和人文过程信息以指导规划设计决策,尽管人们看待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种种观点不同,人文生态规划者和设计者的中心论点是寻求生态适宜和文化空间之间的最佳匹配,将区域利用类型的适应优势最大化。
2.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框架体系
(1)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与图式语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生态规划设计语言的基本构成是由景观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化景观要素)、景观空间单元(自然景观空间单元、文化景观空间单元和复合空间单元)、基本组合与空间格局(自然景观空间组合、文化景观空间组合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空间组合)和生态过程(自然生态过程和人文与社会经济过程)构成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和范式。景观要素和景观空间单元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单位和构成,基本组合和空间格局是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模式和范式;生态过程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规律和句法。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生态过程为核心,融合生态要素和空间单元,有效组织基本组合范式和空间单元模式,形成自然与人文一体化的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的景观整体或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设计。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生态空间基本构成及其形态特征,重点研究典型生态空间组合的整体空间单元的图式,揭示生态空间耦合的内在机理。它是空间组织和空间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态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空间法则。
(2)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
传统文化景观是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过程的历史综合,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多种景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形成“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空间”、“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与生活景观空间”、“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性景观空间”、“文化景观网络化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并通过特定的空间关系复合成为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每一种景观空间类型的形成都具有各自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和相互调适机理,这些机理与过程是认识传统文化景观形成的人文生态过程的规律,是“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研究的基础。由于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具有较强的地方性,因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研究应结合典型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的运行过程与动力系统、空间组织的典型模式及其演变、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探索典型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耦合过程与形成机理。
(3)传统地域人文过程与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形态及图式语言研究
形态与过程的耦合是以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为切入点,探讨文化景观图式语言的构成与模式。①传统文化环境中的自然景观图式语言构成、形态与组合模式。②以聚落为核心的居住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居住模式就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在地方性知识体系支撑下,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建筑与聚落形态以及水资源利用方式后形成的整体景观特征和格局。③土地形态与肌理空间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土地肌理是人类社会生产性景观自我创造和自我维持系统在环境上形成的记忆,集中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应用和改造成果,是文化景观的核心反映,是人地作用系统的集中体现。④自然一人文复合型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构成与模式。即以居住和生活空间为核心,在空间上耦合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形成自然一人文过程相统一的复合型文化景观空间。⑤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网络化过程与网络图式语言。无论在任何尺度空间中,网络都是空间中最重要的生态特征。以网络化过程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景观在中等尺度空间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耦合关系,并探讨网络景观图式化语言构成与模式。
(4)传统文化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
文化景观图式语言是对地方性文化景观空间过程和组合形态等规律的描述和反映。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空间组织过程和形态耦合特征,成为冲击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景观保护、传承与发展依赖于对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的优化与传承。因此,我们应在图式语言基本构成与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地方性图式语言特征、图式语言的调适优化和基于实践的传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策略。
五、结论与展望
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图式语言研究建立在三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首先,在自然一人文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一文化高度统一的“景观”展示出其存在的科学性和高度统一性,也揭示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过程和空间组合规律。其次,典型人文生态空间的客观存在和空间生态要素、单元、组合体可以通过空间解析的方式用图式表达出生态空间的组织规律和形成机理。第三,典型自然生态空间和人文生态空间的存在和示范作用成为今天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向“自然学习”和向“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的前提,可以看出:首先,生态规划设计是一门规律性、科学性和规划设计专业技能很强的学科领域,典型生态空间的剖析揭示出生态空间的组合规律和形成过程,学习、了解和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开展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专业素质。其次,生态规划设计的图式语言是在典型生态空间剖析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形态学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借鉴“景观的语言”研究方法,开展典型生态空间的要素、空间单元、空间组合的特征与过程研究,形成生态景观的基本图式、单元图式和组合图式体系,并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将不同景观层面的图式进行组合研究,初步建立起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图式语言。再次,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在于通过生态空间“原型”的研究,获取生态空间的基本语言的要素和构成,并通过重新组合和应用这些生态设计语汇,构成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景观 生态设计
前言
所谓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环境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 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随着行业的发展,生态设计的理念不断地被补充进新的内容。
一、生态设计的特征
1 节约资源
现代社会中使用的大多数能源都是由煤、油等材料燃烧产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即使一直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也由于水利设施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变得“不清洁”了。园林景观中运用的大量材料都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如大树移栽、开山炸石使城市享用的优美环境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设计认为,应该采取措施不用或者减少使用资源和能源。4R 原则便是在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守的重要原则。预案设计也是值得推广的设计方式,通过景观预案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有效地避免浪费。
2 加长寿命
现阶段的许多景观作品花费大量金钱建设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生态设计有4 个阶段: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日本政府通过生态设计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4 倍其至是10 倍,有效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景观材料的高可靠性、高耐久性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因为材料的再循环使用或者处理均需要再次消耗能源, 因此,延长景观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十分必要的。
3地域文化特征
生态设计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每个地域都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许多景观作品全然不顾当地的文脉,一味追求“新、奇、异”;不顾当地的气候盲目引进外来的植物;不顾当地文脉盲目引入外来的文化。在满足了短暂的新奇感之后却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当地的气候地理,可以使景观设计在少费人工的同时使公众获得认同感。
4尊重土地
园林景观是关于土地的科学和艺术。园林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事物, 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古人之所以能够和自然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总是去顺应自然,总是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热爱。现代人则由于违反了土地景观内在的规律而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生态设计就是尊重土地,根据土地的属性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许多景观学家重新研究土地的功能、结构和变化。
5遵循生态学原理
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景观作品。
二、以生态设计解决景观设计的问题
1生态设计理念
(1) 生态修复与加强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今天的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剧烈的人为因素的干扰。今天的设计师面对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破坏了的区域。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尤其是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一大责任。
(2) 生态补偿与适应
工业时代的景观消耗了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面对日益减少的资源和伤痕累累的环境,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又可减少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的力量来维持环境对能量的需求,从而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的需要。
2生态设计的常用手法
(1) 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地保护利用和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 生态优先、利用自然———减少原生态系统干扰的景观设计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3) 保留与再利用———体现文脉并节约资源的景观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4)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3生态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1)生态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某一因子, 或光、或水、或温度、或土壤, 植物均不可能正常生长。因此, 掌握环境中各因子与植物的关系是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2)生态设计应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能改变周围的环境, 并引起其他植物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研究发现, 许多植物都能产生有毒物质, 从而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了解这些知识,景观设计者不但能避免相克植物间的混交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互促作用的原理来进行合理的配植, 更快地营造理想中的景观效果。
结束语
正确认识生态园林的概念是建设好生态园林的前提,虽然对生态园林的概念还模糊不清,但是从国外的生态园林建设发展来看,其基本理念都是“创造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提高人们的自然志向,使人们在观察自然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冯蕴倩,韩伟.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 2011(09)
[2] 王小克,张公保. 浅议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 山东林业科技. 2007(06)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生态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design, discusses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 program.
Key words: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生态设计的概念
所谓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环境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 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随着行业的发展,生态设计的理念不断地被补充进新的内容。
2、生态设计的特征
2.1 节约资源
现代社会中使用的大多数能源都是由煤、油等材料燃烧产生,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即使一直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也由于水利设施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变得“不清洁”了。园林景观中运用的大量材料都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如大树移栽、开山炸石使城市享用的优美环境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设计认为,应该采取措施不用或者减少使用资源和能源。4R 原则便是在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守的重要原则。预案设计也是值得推广的设计方式,通过景观预案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有效地避免浪费。
2.2 加长寿命
现阶段的许多景观作品花费大量金钱建设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生态设计有4 个阶段: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日本政府通过生态设计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4 倍其至是10 倍,有效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景观材料的高可靠性、高耐久性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因为材料的再循环使用或者处理均需要再次消耗能源, 因此,延长景观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十分必要的。
2.3 地域文化特征
生态设计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每个地域都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许多景观作品全然不顾当地的文脉,一味追求“新、奇、异”;不顾当地的气候盲目引进外来的植物;不顾当地文脉盲目引入外来的文化。在满足了短暂的新奇感之后却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尊重当地的气候地理,可以使景观设计在少费人工的同时使公众获得认同感。
2.4 尊重土地
园林景观是关于土地的科学和艺术。园林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事物, 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古人之所以能够和自然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总是去顺自然,总是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热爱。现代人则由于违反了土地景观内在的规律而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生态设计就是尊重土地,根据土地的属性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许多景观学家重新研究土地的功能、结构和变化。
2.5 遵循生态学原理
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景观作品。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3.1 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弗雷德里克·斯坦纳(Fred- erickSterner)提出,景观是人眼所见各部分的总和,是形成场所的时间和文化的叠加与融合,是自然与文化不断彼此雕琢的作品。它是多种元素的组合,包括田野、建筑、山体、森林、荒漠、水体及居住区等。北京大学的俞孔坚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而将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景观设计当中,就产生了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它是把景观作为一个生命系统来考虑。
3.2 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关系
3.2.1 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例如一条城市滨江景观带,可能会遭受台风、暴雨和洪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遭受空气污染、交通、人流等人类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需要处理好目标景观与其外部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期尽可能实现景观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麦克哈格认为,任一场地都必需被视为包含了该场地的较大一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并且必需根据该生态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来处理该场地。
3.2.2 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
这是一种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水流、物种流(包括动物和植物)、营养流、人流与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和边界作为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不同尺度的景观,如森林景观、农业景观、城市建成区景观、郊区景观、校园景观等。景观中的任意一点,如一片树林,一个亭子,一座小桥,一排行道树,一个池塘等,都将落在这个基本模式之内,或落在斑块内,或落在廊道内,或落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的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继而改变和调整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3.2.3 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从大的尺度来看,一片森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一片水域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 一片湿地作为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从小的尺度上看,景观内的一个池塘、一小片树林、一条溪流同样可以被视为生态系统。它们的内部均具有自身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在对某一尺度上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在这个层面上所要考虑和实现的目标, 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使各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尽可能达到动态平衡, 同时与相邻生态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
3.2.4 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
这个层面的生态关系包含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动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人也是景观生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考虑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2.5 人类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
任何尺度意义上的景观,特别是城市景观系统,与其关系最紧密的是人类自身。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自始至终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景观系统。无论是在时间和物质空间上,还是在精神空间上,均对不同尺度的景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质上,上面所述的4 个层面上的生态关系中,均包含着这一生态关系。
4、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程序
4.1探求设计场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机遇;人类面临众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及环境等问题和机遇。景观规划与设计要解决的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4.2确立规划设计目标;目标是对未来景观的清晰的描述,目标一经确立, 意味着相关人员或机构已对第一步中确认的问题和机遇给予了确认。目标的确定是解决问题的组成部分。目标的确定依赖于文化和政治系统(如政府机关、规划部门、建设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等),但应尽可能使与目标有关的人参与到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来。
4.3通过分析确定区域尺度;包含各种尺度等级,如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特定场地尺度等。每一尺度等级的组织均有其自身的特性,某一等级尺度的整体即为更高等级的组成部分。
4.4对更为具体的规划与设计的区域上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地方尺度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自然过程、人类计划和活动的认识,包括对区域内的物理、生物及社会元素的相关资料的收集。
4.5目标场地的概念及多解方案;这一步需要针对目标场地建立景观概念,并围绕这些景观概念提出多种预景方案,对其做进一步的景观分析。在通常情况下,设计师运用自身拥有的各种知识、技巧和经验,对调查和分析阶段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性的逻辑思考和丰富的想象,从而形成规划区的景观概念。
4.6景观规划;景观规划是将最优秀的景观概念和待选方案综合在一起,这一步是规划过程中的关键。景观规划强调对自然与社会的综合考虑。一个景观规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与本景观规划的人员和机构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政府或某一部(局)、某一单位、某一房地产公司突然宣布某一项目的规划方案或规划设计方案, 该规划方案事先未同关系紧密的有关人员协商和探讨, 结果常常会遭到激烈的反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有关人员参与到规划过程中来,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将好的意见融入到规划方案之中。这样做可能会使前期规划耗时更长, 但却能使规划方案成功率比较高,为景观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4.7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在已定的景观概念方案下,运用景观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元素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景观生命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人类与环境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关系原理,进行景观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原则;应用
引言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环境景观建设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伴随着城市规划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最贴近人们生活、休闲的场所,对提高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现代城市最普遍、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对城市整体景观面貌和城市规划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居住小区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1 运用植物造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绿量)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的程度,绿量越大生态作用越突出。所以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利用设计手法增加植物绿叶面积。高大乔木的绿叶面积大于灌木,甚至也是草坪绿叶面积的4 倍,要想提高绿叶面积,就要在空间的高中低位置上都有绿叶出现,这就需要在进行生态设计时综合运用乔木、灌木和草坪,形成有机式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发挥绿量的生态作用。
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注重平面形态的变化,而且立体空间层面结合乔木、灌木以及草坪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达到植被之间相互补充的作用,形成多样化的植被分布。绿色植被和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绿色植被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肺”,使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洁净,这是其它景观元素所没有的功能。现在有些园林设计过多突出地设计了喷泉、假山等硬质景观,忽略植被的种植设计,过多地把种植草坪的地方进行了路面铺砖硬化,认为这样才干净整洁,这无疑是错误的,生态景观设计应该营造绿色园林,用植物来造景,从分利用植物进行空间的分隔设计,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1.2 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的融合统一
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是一个立体空间的艺术造型设计,注重自然美,在这种美学思想体系下,生态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和谐一致,完美统一性,也更加追求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生态园林追求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其自然美通过艺术的手段进行展示,在形式美的框架下,突出内容美,突出体现出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生态艺术效果,使生态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态园林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态各异的植物有机组合,突出层次美和形象美。生态园林设计只有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和当地树种,突出地域特色,才能使生态美更加突出鲜明,才能使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和发展。
1.3 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由于生态景观中植被的大量运用,这就使得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生态景观设计中节水措施和技术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草坪的面积,景观植物给水设施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把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进行精确地计算,然后通过滴灌设备系统直接进行植物根部灌溉,这可以把植物的用水量减少50%~70%,对于草坪的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对于草、树木的灌溉要分开进行,且供水间隔时间要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剪枝和施肥要避开干旱期,并且植物的灌溉用水可采用净化处理中的水。
2.某居住小区的生态规划分析
某生态居住小区,从图片上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道路交通发达,但所设计的区域有特殊的地势,区域范围内的地势与周围地势相差较大,并呈台地的形式,上层地势平坦,下层架空为地下车库。设计按照原有地形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充分利用高差,合理布局,使得整个规划设计浑然天成,宛如天开。绿化在规划设计中也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绿化配置上还保留了原有的樟树林,原有的小生态圈得以保护,合理补充植物的层次,使生态和美学和谐结合。
“亩中山水”是整个小区的设计理念,因为地形自身大小的限制,因此需要用空间的分割来“扩展”人们的视觉空间。介于这样的客观条件,小区设计大胆构思,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综合了“以小见大”、“曲水流觞”、“一步一景”三种手法,根据原有地形,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在有限的设计空间中地叠山理水,意在为居住区的业主们营造出“小桥流水、庭院深深”的优雅、静谧的环境。
小区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分为四个景区:康体健身区、静谧休憩区、亲子游乐区、商业区。①康体健身区主要布置了羽毛球场、儿童戏水池,并结合水系进行处理,设置汀步、亭台及晨练树林主要有康体、健身、休闲等功能;②森林休闲区:以原有的樟树林为基础,营造绿树成荫,鸟鸣山幽的环境,主要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活动空间;③亲子娱乐区:以儿童沙池为主景,旁设置了一些休闲座椅设施,为小孩、老人提供了一处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乐园;④商业区:以树池坐凳为主景,为居民和游人提供了休息场所。整体的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得整个小区居住的居民都能感受到犹如居住在森林的生态小区的感觉。因此,在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原有的生态坏境条件,充分利用及保护环境。
城市景观规划被包含于城市规划中,集大成者往往有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中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者无不奋力研究。通过国内外经验,大致可以总结出来城市居住环境最优设计的几点认识:①通过对设计地域原有生态的调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规划,最精确的框画出需要预留的区域和需要开发的地段;②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周边环境问题,如:水源、原有物种保护;③城市逐渐的拥挤化,因此需要与城市周边的城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留出一点的缓冲地点;④高楼环绕下的城市,需要用自然景观这样的软界限来划定;⑤城市中心的拥挤化,因此要尽可能的使娱乐休闲设施郊区化;⑥切莫为了商业利益使各功能混乱掺杂;⑦住宅的设计位置要远离城市喧闹,以远离城市主干道为宜;⑧在城市的喧嚣,住宅区的设计要以幽谧为主,多设休闲娱乐空间。
3.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就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科学理论,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素放到整个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考虑,结合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城市发展、邻里氛围等众多因素,保持人文生态环境的延续与可持续发展,构建出环境优美的、和谐的人文社区。
参考文献
[1]谢天,许纪存,等.生态小区特征和指标体系探讨[J].四川环境,2003,(6)
[2]褚良姝.浅谈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方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6)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31号文件)提出的“旅游发展观”,不仅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即使在全球旅游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重要标志。树立科学旅游观,是搞好旅游发展的关键。为此,深刻领会旅游观内涵,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一步。
一、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首要前提,其决策主体是国家。研讨旅游发展观就是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内容,遵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国情下,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综合考虑自然层面及人文层面的问题。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旅游业,就是要把视野拓展到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及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更是我们发展旅游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定位。制定科学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纷繁多变社会环境、经济结构、城乡关系、生态条件、及全新国际影响的中国。我们要确定,国家发展旅游的目的超越了创造外汇收入、刺激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而更加强调其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满足民生需求、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乃至提升国家形象的非经济功能。在此背景下,因此,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绩效评估等方面,要摒弃过去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的做法,高度重视旅游在民生、环保以及国家战略等层面的作用;要摒弃过去只看到经济成本而忽视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做法,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最优来衡量发展结果。
通过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不同途径,建立“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低成本使用的方式”的发展方式。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既要尽量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尽量考虑人类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因而,我们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兼顾,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处理好人文与自然、旅游产业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开发适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品打造与文化发掘相协调,加快产品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旅游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关键领域,其发展方式是决定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过去30多年,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以资源、土地、人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低成本使用为前提,以规模扩张、数量剧增为内容。当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配套措施等方面,要通过鼓励开发方式、业态类型、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等的创新,降低旅游发展对要素投入的依赖和消耗。总之,推动旅游业发展要与新型四化建设相结合,突出旅游业产业链长、融合度高、综合带动作用大的特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科学的旅游治理观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是参与治理的主体,科学的旅游治理观的推动者,也是旅游治理观的实现主体。首先,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包含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其他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不同类型企业、当地社区、游客等各个主体,实现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重构。推动政府依法监管,行政手段越来越让位于法律手段、市场手段和社会手段,避免过度参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调互动,共同发力;但要清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作为空间并没有变小。相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味着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责任更大,需要其具备更大的勇气、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智慧来调动、协调所有治理主体,建立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实现对旅游事务的协调。
三、科学的旅游经营观
科学的旅游经营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旅游企业和接待主体。
(一)遵循市场规律,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经营中,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用户需求、商业逻辑 ,资本理性为指引,紧紧抓住游客尤其是主流群体的消费心理,通过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系统努力,超越对手,超越自己,赢得市场的认可。因此,经营者的产品开发、服务供给、项目设置、设施建设都应围绕游客的需求而展开,应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发展。
(二)推动旅游开发与本土资源有机结合。 旅游经营往往与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依赖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有的根植于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的处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满足顾客需求、 实现自身盈利的同时, 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都毋庸置疑地负有责任。 经营者的产品开发、 服务供给、 项目设置、 设施建设应考虑到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影响,设法实现生态保护和社区受益,这是旅游经营与其他一般经营者的重要区别。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当地居民排除在外的旅游发展、既不符合全球旅游发展的普遍伦理,也难以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的旅游服务观
科学的旅游服务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所有和旅游活动有关的服务主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核心是服务。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在旅游服务体系中,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而应获得更多的重视。旅游商业服务的成熟在于从福特主义的标准化、生产线式供给转向后福特主义的消费者导向、差异化经营和大规模定制。旅游公共服务的健全在于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各领域的协调配合、无缝衔接。不管是商业服务还是公共服务,均应从游客角度出发,重视对其旅游活动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需求的满足。
五、科学的旅游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实践主体是所有旅游者。旅游,是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出现的必然需求,是依赖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消费行为, 是体现精神品位和个人素养的社会行为。 旅游消费的成熟、 理智、 科学, 体现在既不过分追求奢华炫耀,也不一味贪图便宜;体现在掌握价格规律,面对各种产品服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和理性选择;体现在了解自身内在需求而不盲目跟风;体现在知晓自身权益,并有愿望和能力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维护;体现在明白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生态环境、 当地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并尽力通过自身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在知道旅游消费往往是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应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科学的旅游消费观是成熟游客的重要表现, 而拥有大批成熟游客又是一个国家旅游发展成熟的重要表现。培育成熟说的游客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工作。
六、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业健康发展
要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在当前,以下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体系不科学、不顺畅造成的。因此,树立科学旅游观,应从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抓起。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在当初小旅游、小行业的基础之上,主要职能是行业管理。现在旅游已发展成为跨产业、跨领域、跨国界的大产业,而且发展势头正猛。各级政府要从产业管理的角度,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地设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职能、编制,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有职、有人、有能力管理旅游这个大产业。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体系。改变现在资源多头管理,开发各行其是,标准政出多门的现象。应该设立一个总口子,凡是列入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要通过这个总口子把关。最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种旅游行业协会,把一些应该由市场管理、市场调节的职能从政府剥离出去,交给社会和市场,强化社会管理,行业自律,市场调节。
(二)、循规而行,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遵循发展规律,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综合条件,确定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项指标,切忌不合实际的高定位、高指标。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要有“留有三分地,留给子孙耕”的理念,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工作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工作的位置,不搞一头独大。既要搞旅游的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更要重视产品建设,旅游环境建设,做到名符其实,甚至实超其名。让游客喜出望外,不让游客失其所望。要坚持依法兴旅,用法律保障和促进旅游发展。
(三)、融合发展,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探索产业融合。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旅游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各个产业,各个产业也越来越向旅游靠拢。一产围绕旅游转型,二产围绕旅游升级,三产围绕旅游拓展已成为趋势。作为旅游行业本身,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产品融合。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明显,单一的产品只能满足部分游客的需要。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多产品融合发展,可以一种产品为主,其它产品配套,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发展新的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医疗康体旅游、文化研学旅游、老年关怀旅游,不断催生新的旅游业态。
课堂生态环境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的一种多样性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崇尚自然,关注师生互为互动、倡导整体和谐、促进资源共生,是一个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让师生心灵对话、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
体验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价值观、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与体验性学习相比较,它不仅关注学生为什么体验、体验到什么、怎么体验的问题,更关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体验、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引导、组织、调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体验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师生心灵对话,提升教学的效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各年段学生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体验目标,积极创设体验情境,通过听、说、读、写、思、查、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在反思、理解、感受、感悟、感动、发现、整合和建构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经验的转化和积极情感的生成,使学生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实践、创新,主动地、积极地发现、建构、创造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教师、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课堂呈现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课堂就充满了变化与灵动,充满了诗意与创造,变成了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成长的异彩。
二
体验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亲历性、参与性,也确保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灵动的个体感受和意义内化。因此,语文课堂上积极实践体验教学,将有力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效度。
(一)联系生活,回归本真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生活中习得的各种经验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奠定了基础。
1.联系生活品句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往往会促进他们对课文的内涵有深入的感悟。对于小学生来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就学生读不懂的个别词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唤起对生活的记忆,引导他们回归课文,联系有关语句深入思考,体会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解词就更形象、个性化了,对句子就有了独到的认识。
2.联系生活激情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发现受感动或印象深的地方,再根据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认真读,细致品。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激活情感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3.联系生活明理
“语文学习,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的观念影响着、左右着成长。这些观念也真实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珍视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思想与生活的体验相联系,明辨是非,积极地在碰击中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走进角色,生成灵动思维
1.角色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联系自身经验深入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每读一段文字,学生只有真正将自己融入文本,才能产生独到的体验,“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体验出的情感也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因此,我们的体验性教学常常创设情境,让学生“做一做”文本中的那个人或物,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做他所做,开展“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只有这样,才能在朗读中再现文本的内涵。
2.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它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而且对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因为课堂表演能兼顾认知、情意和身体运动三大教育目标领域,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单项表演。即表演没有情节,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作诠释。如教学《司马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中“使劲”这个词语,可以让他们演一演司马光。这样,不仅加深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也增强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②综合表演。课文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综合表演调动、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③课间操表演。“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中加强“教师――学生――文本”的三维对话,在阅读课堂上采用“课间操”表演,就是教师把课文内容编成儿歌,配以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表演,并插入师生间活泼生动的对话,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3.角色替换
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课文所展示的以及你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
在教学《木兰从军》、《大禹治水》、《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情境性强、人物个性品质凸现的课文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暂时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分别从家人、战友(同事)、病人等角度进行角色体验,在劝说中,在感叹时,学生走进角色,用自己的心体验文本角色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反复触摸,开掘广阔空间
1.触摸文字,感知文本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本为主,努力拓展学生阅读、想象的空间,在对语言文字的想象中,充分享受语言之美、语文之美,在直接触摸中逐步清晰对文本的感知。
(1)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读边思是最基本的文本触摸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我读懂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读了这段文字,我有什么新的体会?”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思索,于思中加深对文字触摸的感受,从而感知文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读中想象。想象是语言的翅膀。张开想象之翅,就会发现语文的天空更蓝更美,语文的世界更加精彩。就拿《九寨沟》第三自然段中“雪峰”的教学来说吧: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描写雪峰的句子,调动他们的生活感性经验,根据文字想象画面。通过请学生读,在想象和相互交流中,展现雪峰的无限风光,体会想象的无穷魅力。
(3)以评促读。这是提高学生对文本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读好文本、加深感悟;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做记号、做批注来提高学生触摸文字的敏感性,让他们能读“文”生“意”,读“文”生“感”,在触摸中生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来。
2.触摸情感,走进人物心灵
“情以物牵,辞以情发。”(刘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新课标(修订版))语文阅读教学要不断深入,要让学生有独到的真切的体验,就必须与情感联系起来。“有情”是对话的前提。因此,教学除了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了什么?”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在积极对话中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探究、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积极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在心中激荡起他们情感的涟漪,才能达到以情激情、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种境界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积极对话、探究的乐趣,学语文的兴趣浓厚了,搜集、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3.触摸思想,实现文本超越
语文阅读教学要丰富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人生。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角度触摸文本的精神世界: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从语言的角度去把握,更重要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怎样把握才能真正引领孩子走进正确、获益最大的精神世界?”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在钻研教材、与文本积极对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此,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理智的挑战和教学的智慧,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四)积极活动,创生文本价值
“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维果茨基)因此,仅仅注重学生个体的角色体验、感悟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多项合作、交流活动,来激活整个课堂。只有在课堂上联系课内外,积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机会,搭建平台,他们才能有所感、有所悟,直至有所创。
1.提供“参与――选择”的空间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由于角色的转换,因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让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选择合作伙伴,给同学的学习出谋划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精心准备等,有助于课堂宽松、民主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感悟――创造”提供有力支撑。
2.搭建“内化――创造”的舞台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文课本应该成为一种凭借,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为学生创设的语文生活环境。学生有70%的语言得自课外的语文学习。因此,语文课堂,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课外学习和课内创造的舞台。例如《小动物过冬》教学结束环节,可以设计“小燕子采访”这一环节,将教学推向。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自己多渠道搜集来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又在和燕子的角色对话中创造性地表现,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表演能力,更在创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五)智慧对话,拔节师生生命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三者之间的对话应该具备交互性,是多维立体的。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这种多位对话的理想境界,必须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民主、宽松、张扬个性、鼓励求异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不但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情感与自身的认识、情感紧紧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意思、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