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下如何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生活元素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401
在当前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成为广大政治教师的共识。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对整个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元素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感知感悟,离不开生活因素的影响,将这些因素融入教学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生活元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1.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为了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
2.高中政治教学阐述的道理需要生活来验证。高中生在政治教学中掌握的一些政治、经济常识具有抽象性,将生活因素融入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来验证这些知识的正确性,对学生而言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提升过程,也是一次内化吸收过程。
3.高中政治教学需要生活元素来丰富和完善。单纯凭教师口头说教的政治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难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对此,广大教师要重视将一些生活元素引入政治教学之中,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二、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生活元素的作用,使其与政治教学的具体流程紧密结合起来。
1.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政治教材中所讲述的许多知识和规律,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就有着具体的运用或显示。将这些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研究事物、总结提炼规律的能力。例如本地区在大蒜种植方面,近几年发生了一个过山车式的变化,大蒜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6.5元/千克,最低的时候只有0.6元/千克,相差接近11倍,而这样的现象恰恰是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因素的生动体现。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市场供求关系着手,深刻理解这一现象及其背后蕴含的规律,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补充生动的生活素材,可以让学生对政治教材的理解更接地气。
2.营造生活氛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些内容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只要教师结合生活因素进行环境氛围的烘托,就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些内容。在《消费及其类型》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从众消费、攀比消费、求异消费等进行分析,认识其不正确、不科学之处外,还要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消费的必要性。在适度消费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特别是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让学生对保持适度消费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举个简单例子,你可以按揭分期付款消费,但每个月所还的贷款以不影响基本生活和日常需要为前提,不能还了贷款之后所剩无几。连吃饭都有问题还开着一辆豪车,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就让学生以浅显明了的方式理解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活跃课堂氛围。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在学生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只是他们不清楚或是没有关注而已。教师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指导学生发掘相关的生活元素,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中,有学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品、家庭生活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哪些和外国产品有联系,哪些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交易。例如我们戴着一K产自日本的手表,我们家里用的是一款美国品牌的电饭煲,我们的父母用的是韩国产的三星牌手机等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这些具体表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显著影响。这样课堂教学的氛围就变得热烈起来,有助于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关键问题;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02-0008-04
初中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已从最初的开展推广阶段深入到了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其核心始终是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愿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而初中数学教学就要改变过于强调接授式学习、机械训练的�F状,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一线教学的实际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初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能力还偏于薄弱,在理念与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发展,依托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面临着的问题和困难,寻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理念,促进理念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提炼数学学科的教学关键问题,可以有助于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应对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困惑。
二、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选取
那么具体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定义为“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呢?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应该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四基”“四能”课程目标的达成,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可以对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一言以概之: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它指向数学教学的核心,直接反映科学有效的教学线索和层次,明确体现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形成和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导向性”的特征。教学关键问题是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理念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关键内容为载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要领域: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其内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外延表现是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核心内容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备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功能,体现了数学内部重要的逻辑结构。教学策略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必备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借助核心内容凸显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核心素养的10个关键问题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驾驭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它包括如下十个关键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5.如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6.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7.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8.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9.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十个教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需要培养的数学素养,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这十个问题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思想,明确核心素养的十个关键问题,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抓住教学关键,并在其指导下在教学中有机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核心内容的15个关键问题
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系中起重要的逻辑关联作用的内容;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是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主要载体;是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内容。核心内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而确立。它包括以下15个关键问题:
1.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理解有理数
2.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公式的获得过程
3.如何建立方程的概念
4.如何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5.如何在运动与变化中体会函数的意义
6.如何建立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7.如何引导探究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8.如何引导探究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9.如何引导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0.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建立模型
11.如何描述统计数据
12.如何处理数据13.如何用频数估计概率
14.如何实施对大数的估计
15.如何验证猜想结果的正确性
我们在确定核心内容的关键问题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力图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既能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又能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数学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策略的8个关键问题
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这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包括以下八个关键问题:
1.如何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
2.如何抓住并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
3.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4.如何设计探究性问题
5.如何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
6.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7.如何利用几何画板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8.如何利用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教学策略,理解和把握好核心内容的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它是教师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三、如何在教学中突破关键问题
以上总结的初中数学教学33个关键问题,涉及初中数学四大知识领域,蕴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也凸显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问题的覆盖面广,有内涵,有深度,对教师的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问题的确定和罗列只是完成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前提工作,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让问题解决的过程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使之能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效能,才是我们做这项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首先要做到以“标”为本。“标”在这里是标准的意思,既是指课标也是指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这是教学研究的原始起点,也是教学的方向和载体。
具体来讲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要广义地理解,不局限于知识目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首先要有思想导向,站位要高,放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在高�^点下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熟读精研课程标准,对其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要深入理解,对课程内容要牢记于心,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知识教学当作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问题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是要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孤立地看待每节的教学内容,要把它放在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脉络中,在横向上要思考该节内容和上下节知识的关联,在本章甚至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纵向上要看它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起着怎样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还要思考这节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素养。
例如:核心素养中的教学关键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伴随学生中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运算错误,不能单纯归结为“粗心、马虎”,事实上,不明算理,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重视不够,才是造成学生运算能力弱的主要原因。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首先要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重点理解有关知识,熟练运算方法,随着技能的逐步形成,再灵活运用法则。其次在运算技能初步形成后,还必须经过强化巩固阶段,运算的目的不只是得到一个最简结果,也要为一定的推理判断服务。最后,运算能力培养的立足点不仅是计算,促进学生对算理算法、解题策略的理解更为重要。
摘 要 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号召,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就从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2014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响应《意见》的号召,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意见》中虽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但是却并没有对其做出具体的概念界定。然而,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开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也开始逐渐的清晰。概括来说,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应该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离开了学科教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应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归结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的部分。所以,本文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的。 二、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态度等方面,例如:是否喜欢体育活动、热爱体育运动等等,与此相对应的,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就主要是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的,学生体育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相较于学生的体育情感而言,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体育精神,例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团结协作和奋斗拼搏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学生体育品格的培养就是围绕上述内容开展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有效培养,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要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的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来开展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工作。例如:针对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采用情境教学法往往会取得更理想的成效;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则更为适宜。 三、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有效培养,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要注意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四、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上。由于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存在不同的缺失。所以,目前我国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有效培养,一是要注意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开展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再如,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概念
一、选题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2019年安徽合肥正式使用了人教版的新教材,笔者发现生物学科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落实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赵占良先生曾经说过:“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学生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故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与课程改革的内在诉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学生探究活动,使生物课堂更富有特色与魅力。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习一些概念和原理时,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概念和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的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概念,除了以术语、名词形式呈现外,在新课标中我们会发现列出的“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都是以陈述句形式呈现。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学,虽会节省课堂时间,但这样做其实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那么如何以新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同时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呢?下面以“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探究活动实现对概念的构建,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分析新教材,厘清设计思路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其在旧版教材中是选学内容,但在新教材中是必学内容,并且“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这一概念以黑体字形式呈现。这一变动说明新教材要求学生不仅需要重点掌握这一概念,而且需要注重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直接将概念告知学生,会给学生带来困惑,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故笔者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达到构建科学概念的目的。通过构建模型、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尝试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说,并设计实验、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再得出结论。学生在“假说—演绎”这一探究过程中,深度思考,学会运用巧妙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同时形成了“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这一科学概念,提升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突破了本节课概念教学的难点。
三、探究引领概念教学
(一)温故知新,引入概念
教师首先展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并提出问题:“(1)根据DNA的结构特点,请分析DNA为什么可以作遗传物质?(2)遗传物质如何才能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证稳定遗传呢?”从而引出DNA复制。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DNA的结构特点,从结构与功能观出发去理解DNA为什么适合作遗传物质;通过思考DNA如何才能稳定遗传给后代,引出新课。
(二)构建模型,提出DNA复制方式的假设
教师把红、蓝两色的磁力条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教师指出所发的磁力条代表DNA链,红色代表亲代DNA的母链、蓝色代表子链。请学生利用磁力条展示出亲代DNA复制的结果并分析亲子代DNA的链组成情况。各个小组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将发现不同的复制方式会产生不同链组成的子代DNA,从而产生疑惑,探究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磁力条构建模型,激发探究兴趣,由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三)设计实验,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1.提出问题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想象,但得出结论必须建立在确凿的证据之上。教师设问:“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之后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半保留复制和全保留复制的主要区别在哪儿?(2)怎么分辨DNA分子的母链和子链?(3)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后的DNA分子如何才能区分开?2.提出假说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找到本实验所要用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并理解科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过程,之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说推理实验结果。根据假说一“DNA是半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课本54页示意图或者完成学案。在学案中要求学生画出每一代DNA的链组成,实线表示含15N的DNA链,虚线表示含14N的DNA链;并画出每代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位置。基于假说二“DNA是全保留复制”,请学生演绎推理出子代DNA分子的链组成及离心结果,完成学案。3.实验检验,验证假说教师展示科学家用紫外线照射离心管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实验现象(见图1),由于DNA可吸收紫外光,投影的平面上可显示出离心管内DNA带的位置。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并分析,发现真实结果与假说一的推理结果一致,最终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设计意图: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设计的实验蕴含着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问题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用稳定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区分不同链组成的DNA。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找到了合适的实验方法,还自己设计实验、演绎推理,最终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也掌握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
四、结语
新教材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落实新课标中学科素养的渠道。探究式概念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落实课标理念,渗透学科素养。由于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有限,故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舍弃探究活动,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但笔者认为,探究活动是可以与知识的学习、科学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的。以本节课“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为例,学生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这正是他们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亲身探究获得成就感。笔者认为通过探究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同时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值得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9-0071-01
【作者简介】倪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化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校外兼职博导,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兼职硕导。
分析当下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关注于“核心素养”目标之下的“深度学习”“优化学习”“优化教学”等几个关键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都经由课程体系的校本化设计来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刻改变,大力发展教师,高效优质培育学生。江苏省薏韪呒吨醒У母母锾剿髌鹾狭苏庋的特点,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准确定位教学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优学课堂”抓住了这一理念的核心要素,或者是优化改良旧课堂,或者是着力建构新课堂,都指向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受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练相结合,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是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薏韪呒吨醒提出真正的学习的发生当以深度学习为目标。指导学生会学,让每个学生从思维到行动彻底地“动”起来,语言上主动、行为上主动、心灵上主动、思维上主动。
三是整体优化教学生态。薏韪呒吨醒强调以优教促进优学,针对旧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化”严重的问题――备课简单化、讲授碎片化、提问浅表化、讨论形式化、点评主观化、练习扁平化、思维片面化,教师讲得太多与讲不到位等普遍现象,建构了优先学习、优化选择、优质互动、优效生成的“优学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优先学习、优质学习、优化过程、优选方式、结果优效。优学课堂倡导学习态度积极,情感意志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思维状态活跃,学习生成自然的课堂生态。
关键词:核心素养;沉淀溶解平衡;同课异构;问题链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3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2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必要性
面对未来社会呈现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生态危机、老龄化的特点,OECD(国际经合组织)根据社会愿景、个人生活需求,分别从人与自己、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即自主行动、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提炼出核心素养的三个理论要素,进而达成个人成功的生活、形成健全的社会的目标(见图1)[1]。
自从OECD提出核心素养开始,各个国家基于提升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愿景,将教育改革置于国家战略地位,三个国际组织、十个国家和两个地区均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首位。美国基于21世纪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著名的彩虹桥模型(见图2),新加坡作为儒家文化圈针对本国实际特点也提出了21世纪人才核心素养框架(见图3)[1]。
我们国家针对教育改革过程当中呈现的重知识传授轻为人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整体设计不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教育目标和质量评估体系[2]等问题,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013年教育部组织以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开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人与自己”包含“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人与工具”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人与社会”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三大类九个指标[3]。其基本特点为遴选学生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可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在核心素养整体大的框架构建完成后,教育部组织各个学科开始研究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研究团队在徐端均、王云生等组织下,经过精心研究,反复斟酌和多次讨论,提出了化学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具体表述及基本内涵见表1[4]。
核心素养为最近两年基础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不断掀起整个社会的大讨论,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也把“核心素养”作为年度会议主题。基于此,厦漳泉三地市组织教研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在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适时举办了本次厦漳泉教育同城化研讨暨同课异构活动,突出在新时期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有效教学的主题。
二、教学过程
两节课分别由C老师和S老师执教。C老师,女,2014年参加工作,中学二级教师,任教于厦门双十中学漳州校区,教龄一年;S老师,女,2004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厦门双十中学,教龄十一年。
1. C老师教学过程
C老师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蛀牙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忠实于教材从初中学习过的溶解度引发矛盾,引发学生的思考,继而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所谓不溶只是初中为了解决问题方便而有意设计。接下来从演示实验呈现的结果帮助学生建立难溶物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并归纳该平衡的特点,适时对平衡表达式进行巩固,提升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接下来指导学生解读教材中相关Ksp数据,并提出影响平衡的因素。最后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理论解释情境引入中涉及的问题,其设计思路如图4。
2. S老师教学过程
S老师课堂引入时进行情境创设:重晶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钡(BaSO4),在医学上常用作钡餐,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生活背景引入课题,接下来围绕钡餐相关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问题设计了10个问题并形成问题链:
(1)碳酸钡(BaCO3)能做钡餐吗?
(2)如果产生Ba2+重金属中毒,如何解毒?
(3)加入过量沉淀剂Na2SO4溶液,Ba2+是否沉淀完全,如何利用实验检验?
(4)除了取上层清液,分别滴加极稀Na2SO4溶液和饱和Na2SO4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外,能否利用测定电导率的方法检验实验结果?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5)洗涤2~3次后,加入蒸馏水,沉淀能否溶解?
(6)能否用化学用语描述上述体系中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过程?
(7)使用BaSO4做钡餐是否安全?(已知:当c(Ba2+)
(8) 医学上医治可溶性钡盐中毒一般用5.0%的Na2SO4溶液(c=0.38 mol・L-1)给患者洗胃。请计算说明该浓度Na2SO4溶液能否有效解毒?
(9)如何用碳酸钡制取可溶性钡盐?
(10)如何用重晶石制取可溶性钡盐?
借助课堂教学解构模型[5]可梳理出教学逻辑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图5展示了S老师本节课的教学逻辑。
三、教学评价
1. 教学理念分析
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设计思路。C老师作为一位刚毕业一年的青年教师,忠实于教材的设计思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平稳地将本节课上了下来。仔细分析这节课可以发现,C老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属于割裂性质的。教材第二章以一章的篇幅阐述化学平衡,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平衡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中,很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利用第二章平衡的知识解决具体的平衡问题。因此解决这节课关键首先要抓住本节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问题。因为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所有特征,因此可以从大平衡观的视角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其次上好本节课还要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相较于其他化学平衡的特殊性,由此紧紧抓住Ksp的意义以及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很遗憾C老师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还是上化学平衡的思路,导致对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不准,使得整节课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
S老师对本节课的理解显然是很到位的,基于大平衡观的角度重新审视本节课的教学,将教材作为素材,重新整合相关知识,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硫酸钡的相关使用问题,表达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利用实验不断激发思维冲突,由冲突形成认知结构,总结形成相关结论。然后利用相关结论从定量角度阐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形成化学问题解决的经典范式(见图6)。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是核心素养最核心的问题,很显然面对未知世界的挑战,学生如何学会问题解决是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的功能及作用需要重新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整合者,从教学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者。因此,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行为亟需将具体的知识外化为实际的问题,利用实验解释问题,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形成化学理论,由理论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6]。
2.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一节课价值判断的优劣。C老师本节课在教学衔接处理上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情境导入素材与核心主干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处理。C老师一开始通过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展示蛀牙并告诉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接下来的时间基本没有回应这个问题。虽然C老师在本节课的末尾重新回应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其中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晰,其中的过渡与衔接显得很生涩。二是C老师关于Ksp表达式的设计也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C老师在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及特征的时候没有适时给出其表达式书写的要领,却直接跳跃到“学以致用”环节“书写CaCO3、BaSO4、Fe(OH)3沉淀溶解平衡K表达式”,这显然违反了技能教学的授课原则。所谓技能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展示正确规范的书写流程,然后学生根据标准流程进行模仿迁移演绎,教师针对典型错误进行教学纠偏并给出相应的变式练习,学生继续强化提高。而C老师一上来就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平衡知识书写,由于没有了解其平衡表达式书写的特殊性所以学生基本都犯了教师预设的错误,教师此时的纠偏虽然突出了教师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元认知前概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以后想进行纠偏,难度显然可想而知。三是教学进度调控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把控也值得商榷。C老师在讲到“学以致用”环节“向5mL 1.0 × 10-5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15mL 4.0 × 10-5 mol・L-1 K2CrO4溶液,计算说明有无沉淀生成?”的时候,可能由于教学时间紧迫的原因,C老师只给了学生1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计算,然后教师直接就开始板书呈现整个解题的过程,讲的是精到准确,学生们听的也是频频点头。在这看似完美的背后其实令人深思,这样一个大运动量的试题,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真的可以完成吗?学生没有真实体验过的讲解有多少意义?没有学生反馈呈现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学有效性体现在哪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学会如何智慧用力,使得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松弛有度,这样的教学才会引发学生智慧的生成。
S老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首先,整节课以问题链(类型及功能见图7)[7]为核心展开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上讲究锻炼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习惯。问题(1)属于引入性问题,目的在于导入新课,构建学生生活经验与新知之间的联系。问题(2)属于差异性问题,意在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3)、(4)、(5)属于探究性问题,意在通过明确目标,清楚抓手,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实验与辅语言的时候抓住实验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问题(6)属于总结性问题,意在学生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得出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特点。问题(7)、(8)属于迁移性问题,在于巩固新知,延伸学习。问题(9)、(10)属于递进性问题,意在增强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其次,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谈到BaCO3是否可以做钡餐的时候S老师指出Ba2+属于重金属离子会引起中毒,此时有同学立马冒出了NaHCO3不会产生重金属离子不会中毒,因此可以替代BaSO4做钡餐。此时S老师赞赏了学生迁移思想,但是也用类比思想,使用Na2CO3可以吗?钡餐在胃镜检测中的作用是什么?其实这样两个小小的反问就将学生的疑问迎刃而解。第三,S老师重视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取上层清液,分别滴加极稀和饱和硫酸钠溶液都观察不到沉淀现象”的时候,S老师尊重实验事实,换了一种思路,分别取蒸馏水和滤液测定电导率,得到蒸馏水电导率为0.026,滤液为0.036,用对比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力证明了其中一定存在钡离子的实验事实。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面对实验异常现象,我们的老师是选择武断地给出结论,还是智慧地巧妙处理,是值得每一个老师思考的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老师谈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时候扪心自问,自己教学当中是否遵循科学规律办事。
3. 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资源合理的使用可以拓宽教学的广度和宽度。C老师在课前使用了导学案、导入阶段使用了视频及图片资源、课中使用了演示实验、PPT、板书等资源。从资源的使用来看,基本上使用的都是静态资源,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老师就好比高明精巧的电影导演,对故事情节的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但是这里也激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样主要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老师的核心地位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是否可以替代?很显然,利用MOCCS是很容易替代现有的教学,老师的价值与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那就是从知识的预设到课堂的生成,从重视静态教学资源的开发转移到关注动态生成资源的挖掘上来。S老师很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十个问题平均用力,而是针对学生们普遍困惑的问题(3)反复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进行相互论证,解决了同学们对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与沉淀溶解过程之间相互混淆的问题。另外,S老师只是将教材作为诸多资源的一种,重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中基于定量数据的价值,弱化教材编写中关于知识的描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逻辑体系。
四、结论与反思
1.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定位
传统以知识为价值导向的教学容易导致“目中无人”,这样的教学可替代性较强。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新一轮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摒弃传统过于注重能力的教学,摒弃工具理性取向,走向价值理性取向,把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具有运用新型科技的能力、具备创新教育的思想、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层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教师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8]。因此,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建构知识的关键一环,带领学生发现知识、体验知识的价值。教师应该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将传统学习、网络学习整合于一体,发挥不同资源的优势,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学生应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成为问题的提出者与解决者,将探究总结出的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到解决一类问题的关键素养,为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滕君认为21世纪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是“真实情景和非常规的复杂思维、高阶智商的认知和开发、跨学科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复杂情境下根据当时的情境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作为教师的教学应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探求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与教学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积极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进而去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其次老师应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师的情绪直接决定着课堂文化的构建与目标达成,教师课堂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激昂澎湃的身姿,这些都是构成理想课堂最重要的维度。只有教师上课富有温度,学生才会有热度。三是老师需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水平。不要以为课堂上提问越多越好,问题越多越彰显问题意识。问题一定要经过精雕细琢,选取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教学,使得教学紧紧围绕着核心问题逐渐铺展开来,使得教学有深度。最后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不是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展开的教学不论其设计多么精巧,表现多么精彩都是无效行为。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逻辑,使得教学从“形式教学”转向基于学科本质的“深度教学”。
同课异构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对某节课的优劣做出优劣评判,进而对老师做出价值判断,而是以此作为思维的激发点,引发大家的共同思考,提炼出对今后教学大有裨益的经验和教学策略。通过C老师和S老师两节精彩的教学设计,重新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如何注重营造情境的真实性、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进而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四林,林崇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8-14
[2] 刘霞,林崇德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5-22
[3] 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7
[4]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5] 历晶,郑长龙.如何优化课堂教学逻辑―优质课的分析与启示[J].化学教学,2015,(10):6-10
[6] 辛涛,姜宇,刘霞,林崇德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52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
(一)学科核心素养
2014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由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提出并委以重任。那么,又该如何界定这个“新名词”呢?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而成,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需先正确认识“学科素养”。目前,关于“学科素养”的界定缺乏较为统一的意见,有侧重于能力层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了解学科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科学的世界观,以及能用科学态度与方法判断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也有综合性要求的,如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性要求;甚至还有侧重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如学科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学科特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必须追本溯源——首先正确理解“素养”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学科素养”,进而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一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二是通过实践或训练获取的技巧或能力,如军事素养等。笔者认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应指后者,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当然,“素养”有很多,在此,我们只讨论“核心素养”,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正如前述,素养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因此,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侧重于能力层面,但绝不止于能力,更需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与自觉的行动。当然,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更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我们应把“学科核心素养”的着眼点放在素养内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这种“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能力可能不突出,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学生发展方面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要求。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界定,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只是简单拼凑现有的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的相关表述,有的则是照搬其他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为此,有必要从现有的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教材等教学资源入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代背景,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鲜明特征等基础上建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很多人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笔者认为,这样的概念界定虽然呈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外延,也指出了几个必要的环节,但仍没有突出把握“素养”的要旨——既要讲求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习。
既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的界定,那我们能否尝试用几个关键性词汇概括,并以此为基础窥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准确内涵。在这个方面,嘉兴市教育学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沈毓春做了大量探索,他认为可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思维训练”等加以概括。笔者认为,首先,这个概括基本涵盖了现有浙江省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如“经济参与”主要指代经济生活(必修1),“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5);其次,这个概括立足学科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如“公民实践”既突出了“公民”这一主体,也展现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再次,这个概括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如“思维训练”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断培育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最后,这几个词语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如国家认同包括了文化认同,而只有做到了文化认同才会有文化自觉,所以文化自觉是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正因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德育属性,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更为重视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如在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时需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要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引起学生思想共鸣,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因此,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仍要讲究课堂引领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关于课堂引领的模式有很多,下面这个模式就较为完整,值得借鉴。 思维引领多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或以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入题,或以新近时事入文,用以引发学生感性思考相关知识乃至人生道理。问题对话引领和情感素材引领主要用在推进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如问题对话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环节,在你来我往中进行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进而厘清材料主旨,落实相关知识,引领学生思想;情感素材引领就是强调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素材有自己的多元体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教师还得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教师要自主设计一些“新”作业,如可把题目的背景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所谓教学关键问题就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为紧要的教学困难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但更多的应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当然教学困难问题也许很多,这里指的是最典型的师生反映最多的教学困难问题。只有抓住并妥善处理了教学关键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唯物辩证法认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时,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抓住教学关键问题并妥善处理之。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关键问题。为此,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各自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教学关键问题,同时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本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关键问题。遵循以上原则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发挥集体的力量,使讨论的结果尽可能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尽可能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在对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柏彬提出的四条判定原则,即源于自己教学实践的;自己提出并想解决的;对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有帮助的;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崇尚科研的良好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确定教学关键问题,使学科核心素养也能“接地气”,适应本校情况。
(三)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理应关注学科特殊属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般功能,更有进行德育的特殊职责,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而不仅仅只关注某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可能会使具有德育性质的特殊学科沦为“普通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也是我们在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时不得不关注的要点。又如新课标关于政治生活(必修2)的总体目标中也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政治生活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均可视作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素材。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属性,在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公民意识内涵,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教育,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着力点,同时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做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结语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笔者坚信,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认与培育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如果从核心素养出发来展望2017年,新一年的教育热点必将围绕着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来展开。道理很简单,既然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原动力”“风向标”“关键词”,那么也就意味着核心素养必须深度影响接下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考试评价等一系列课改落地的关键环节,同时,还意味着未来针对学生的评价将从“重知识”向“重素养”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将左右新的课改大局,对此我们尤其要保持高度的敏感。
正如前面所说,既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素养在核心素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在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高度关注。要通过课程、评价的设计,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从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素养的培养转变。
在我看来,2017年,下面这几种素养将成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核心体现。
①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信息素养是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信息素养一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而出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更偏重于信息的“入口”――信息获取。在未来,我必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形成从获取到创造性的使用的完整链条,才算是具备了信息素养。同时,信息不只是会用,在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有关的伦理、道德、安全问题。显而易见,与以往相比,这将是一个“大信息素养”的概念。
②科学素养――你可能会问,技术与科学何干?关系大着呢,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才有“科技”一词。所谓科学素养,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科技素养”。所以,我们在学技术的同时必须联系到科学,要了解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思考技术如何塑造我们所在的环境,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技术、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站在科学层次审视技术,能让我们对技术的认识上升一个台阶。
③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绝不仅仅是会使用技术,更不是简单的会操作,而是会用技术来解决问题。具体说,就是在一个复杂环境中,面对一个真实问题,如何选择、设计合理的方案,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素养的关键所在是行动力,而不是纸上谈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 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过程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中学生,成为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主要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1]。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包括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道德教育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基本吻合。二者的有效融合是为了中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
1.1使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导向性和时代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可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如怎样才算爱国,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些比较重大的问题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他们大多关注社会现实与时代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内外的时事也敢于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但是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正确审视现实社会呢?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最佳选择。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正确发挥政治课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功能,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晶,因此,有利于教师准确回答学生的现实关切,以及时代的大是大非,从而让政治课充满活力。
1.2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的保障
现在的青少年都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思想领悟和政治素养直接关系日后社会主义事业。而现在部分中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片面追求成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为功名利禄,有的则受多样化社会思想的影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非常崇拜,甚至还有学生诽谤领导干部,流露出对政府和党的种种不满[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国人民行动的思想基础,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上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然会提高他们的思想领悟和政治素养,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
2.有效融入的策略
2.1确定明确目标
在初中政治课中融入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价值分析能力和选择能力,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3]。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敏锐性和自觉性,认真思考如何将二者有效融合。如在《政治生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公民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加强他们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2.2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学质量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丰富又抽象,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将它们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是对教师方法选择的重要考验。其实政治课上的好多道理都可以结合身边小事加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且他们关注的文化或政治现象,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让他们自主探究,提炼观点,同时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评价。如事件中的打砸行为,其中心焦点是爱国主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该行为的可行性,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得出结论,从而加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3.结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时代的要求,是今后教育事业中要坚持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素养,有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凝聚所有人的力量,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韩震.始终坚持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25(12):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