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一、看清世界才能看清自己
自1994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7年走低,2000年终于出现了转折,增长率开始上扬,许多人因此松了一口气,更有乐观者认为,走出增长低谷和通缩阴影的中国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但是,先是从去年3月到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陆续转入负增长,然后是从7月份开始,广义货币M2的增速反超出M1的增速,显示出货币大规模退出交易过程和通货紧缩回归的趋势。从工业生产看,去年一季度的增长率还高居11?2%,进入二季度降到10%上下,进入三季度降到9%上下,进入四季度已降到8%上下,其中11月份的增长率只有7?9%,创1998年以来月增长率最低水平。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公报,2001年的GDP增长率只有7?3%,不仅低于2000年的8%,也低于1998年的7?8%。
令人不解的是,从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启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以来,2001年可以说是内需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全年高达12?1%,比2000年整高出近2个百分点,是1999年投资增长率的2?4倍!从消费看,社会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全年为10?1%,也比2000年高出0?4个百分点。两条国内需求曲线,一条显著上扬,一条平缓上扬,当年只有出口增长率从上年的27?8%猛跌到6?8%,是一条陡直下跌的曲线,但是目前出口只占到GDP的22~23%,净出口更是只占到不足2%,那么为什么经济增长曲线不跟随占主导地位的国内需求曲线上升,而是跟随出口曲线下降呢?
【关键词】资本主义;发展;长期性
根据理论的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会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换言之,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前一个社会形态,它最终要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百年,仍然没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
1 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人们社会发展方面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两个绝不会”。两个绝不会,也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从这个论断可知,资本主义和以前的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也会有一个很长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并非不会出现暂时的停滞,但是停滞状态的存在不能成为我们否认资本主义发展更快的理由。放眼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发展是长期的、绝对的,而停滞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这种发展的长期性和绝对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就资本主义现在的发展阶段来说,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资本主义已经处在最后阶段
资本主义最初出现在 14、15 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城市,距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而社会主义的发展才不到一百年,比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要短许多。可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相当长的,而且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因此,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在整个人类历史里也还是一个小片段。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但目前是处在什么阶段,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开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些学者把这个阶段称之为资本主义中壮年时期,有些学者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还有学者称之为资本主义晚期阶段。尽管如此,当代资本主义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中还发挥着很大作用,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资本主义已经处在最后阶段。
1.2 就资本主义统治的现状来看,资本主义的统治还很有力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尽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激化和尖锐化,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国家可控的范围,反而由于其自身的变革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资本主义政党牢牢掌握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工人阶级政党的影响并不大。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等进步力量还不足于动摇或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革命意识在工人阶级中有所衰退,传统的工人阶级革命并没有任何出现的痕迹,社会主义运动依然处在低谷中。
1.3 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地位来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战后,一大批亚、非和拉美国家走向独立。这些经济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国家没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民族主义政党带领这些国家的人民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依附于发达国家,使得在世界体系内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非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2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的主要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性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原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产生影响。
2.1 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科技革命密不可分。目前已经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有直接的关系。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巩固,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得以确立;发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战以来开设目前还在进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给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新的强大动力。
2.2 经济危机提高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适应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它将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会使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并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当这些危机无法解决时,资本主义就要灭亡了。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经济危机确实一直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生,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却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消除或减小危机的影响,使危机没有造成不受控制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经济危机大大提高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适应能力。
2.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是人类民主发展的一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制度出现后,资本主义为了避免无产阶级革命的出现,又完善了自己的政治制度。此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当前的世界格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迅速向世界扩展,最终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虽然社会主义在二战后也曾扩展到较多国家,但是自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力量被削弱,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这样的格局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科技优势向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加强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景浩 , 王丙辰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三重危机探析 [J]. 山西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S2).
[2] 沈鑫雨 . 刍议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的实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18).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性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在范围、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追成经济衰退的同时带来巨大的浪费,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本文从国际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私人性质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产生经济波动的根源。
论文关键词:国际资本;金融危机;垄断;经济危机
从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经济波动或者称之为经济周期就像噩梦一样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挥之不去,上演着一幕幕繁荣、萧条的悲喜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永恒不变轮回,所有周期的结局都已经写好,生产苒生产被破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明的进步严重受阻,同时带来了资源巨大的浪费,使得资源稀缺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这种危害在世界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成倍增加,卷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损失巨大。
一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增值,为了实现增值不折手段是资本残忍和血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全部和原始的动力。从资本主义诞生到今天走过了近五百年的时间,五百年来,资本主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了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国家垄断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资本主义势力称雄世界,资本主义集团内部通过激烈的竞争,不断分化和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金融、能源、矿产、粮食世界性垄断集团,在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长期博弈中,最终获胜,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资本主义步入国家垄断阶段,国际资本应运而生,资本主义政权最终成为国际资本的附庸,国际资本通过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完成了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掌控,其实现增值的手段变得随心所欲,花样翻新,不断通过制造经济波动,劫掠世界财富。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性的经济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发生的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结局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同时,其实现增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已经对通过传统手段掠夺财富,实现增值变得失去了耐心,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频繁搅动世界经济,实现一夜暴富,疯狂地掠夺世界财富,掠夺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富于欺骗性。
二战后在频繁发生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局部战争危机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资本的影子,资本在这些危机的背后鬼魅魍魉,若隐若现,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它___一国际资本才是这些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但哭得最伤心的却往往是最大的赢家,每次经济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恰恰就是它,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危机的根本原因,也许能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和把握,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防微杜渐,减少损失。
二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常态
金融经济国际化早在70年代就已露端倪,80年代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大趋势。尽管几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金融经济国际化受到异议,但是,随着经济垒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金融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共识。金融国际化使得国际资本轻而易举敲开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门,表面上表现为垒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高效流动,但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了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为国际资本搅动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国际资本只是在等待的合适的时机和机会来制造增值的机会。基于国际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控制地位,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规则垄断、金融国家化使得国际资本如虎添翼,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经常发生的现象,金融危机的常态化使得世界经济陷入经静性的波动中。
三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垒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场危机在范围、程度、损失方面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并且很快波及和影响到实体经济,成为自二战以来最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发达经济体,同时遏制了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机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全球经济被迫陷入停滞和衰退中,人民在危机中痛苦地挣扎着。
关键词: 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学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是高校基本原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入透彻地分析和讲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根源和危害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发展趋势及其最终命运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基本原理教材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容仍然遵循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实体经济作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基本依据。然而,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益明显地表现为金融危机。作为一门与时俱进、承担着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现实和规律任务的学科,高校基本原理教学不应漠视这一显著的时代性,而是应当积极地适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这一鲜明的时代特点,及时补充和完善有关经济危机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有效地提升教学内容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解释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本质特点和最终命运。否则,学生难免产生书本理论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疑问,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
笔者认为,在当今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当前基本原理教材中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阐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即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表现——着墨不多。
对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根本成因未进行剖析。
对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未能充分揭示。
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本质论述不到位。
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和防治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发和借鉴未有提及。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教学内容。
一、概要地介绍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几次有代表性的金融危机。
主要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本世纪初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
二、将金融危机与早期的经济危机进行简要对比。
在演化路径上,早期的经济危机大都由实体经济向金融领域延伸,而金融危机则与之相反;在造成的危害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泛,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受其害;在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上,在传统的经济危机中,资本所有者的直接财产损失要大于普通劳动者,而在金融危机中,尽管表面上看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损失要大于普通劳者,但垄断资产阶级和金融寡头利用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定价权和信息优势,其财富的损失比例要小于普通投资者,后者在危机中可能倾家荡产、失去工作、一文不名、负债累累,同时,大资产阶级还能对政府施加影响,获取财政注资和输血,弥补相当一部分经济损失,从而使得其对社会整体财富占有比例不降反升;在危机后果的转嫁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利用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主导权,将危机的恶果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
三、从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揭示金融危机的根本成因仍源于实体经济,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与传统的经济危机并无本质不同。
从表面上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来越多地源自金融领域,但实际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实体经济领域的背景,是实体经济的困境和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反映。近几十年来,金融领域频繁发生危机的前提在于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闲置资本,其中不乏投机资本。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资本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领域是因为受到与普通劳动者有限的支付能力所决定的总需求水平的限制,大量的闲置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寻找不到获利机会,只好将其逐利场所转向金融领域,于是,西方各类投资机构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同时,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时,都有实体经济领域的相关产品作为定价依据,如果这些产品出现严重供大于求、价格缩水的状况,就会拖累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价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诱因。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理就在于此。事实上,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来金融危机也是当时本地区实体经济领域困境的反映,只不过是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下,实体经济的困境演化成为金融领域的风险和危机。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资本主义;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38-04
[作者简介]李海红(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市场、投资学、公司金融。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机构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大投资银行被收购重组,这场金融风暴引发了一轮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股市暴跌,市场和消费低迷,工资福利大幅下降,工人失业,经济发展停滞,社会财富大幅度缩水,全球的股票市场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蒸发掉27万亿美元。这场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大、连锁效应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发酵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充满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过剩”的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却买不起商品,过着贫困的生活。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劳动人民的购买力而言,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具体表现为这两个矛盾的激化,从而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金融管理的失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创造了资本的辉煌和神话,但是由于人性的贪婪和狂妄滥用资本法则和规律,肆意践踏和破坏人类社会的资信系统,破坏人类文明社会中复杂而且独有的信用平台,从而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制度金融监管的失败。
马克思曾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资本论》第三卷)就是说,批发商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导致金融危机。“在大量生产中,直接购买者除个别的产业资本家外,只能是大商人。在一定的界限内,尽管再生产过程产生的商品还没有实际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再生产过程还可以按相同的或扩大的规模进行。”(《资本论》第二卷)此种情况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给人们造成一个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与此同时生产方面的不断扩大又是靠信用来实现。因此信用和产业资本本身一同在不断增大。
由于信用功能的增强使得资本家们可以不断从事远远超过他们资本能力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同时货币形式上的回流由于商业信用的增加,变得可以不受实际回流时间限制,从而加速资本的回流速度。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信用的扩大,而信用的不断膨胀又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所有这些变化都会让资本家们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形式,获取追加资本,用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股票、债券这些虚拟资本股票、债券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所以,信用的繁荣和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强商业的繁荣。但是,由于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实际资本回流非常缓慢,数量也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资本论》第三卷)实际上,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它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实行新自由经济政策,加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盛行,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带动生产,从而使得企业摆脱经济危机,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大幅增加,致使国家的通货膨胀加剧;与此同时,资本家为寻求投资,获得剩余价值,会大量积累资本;这两股资本积累面对实际生产的相对过剩就开始转向资本运作,从而摆脱实体经济,以钱生钱,即生产的过剩开始由实体经济向金融方面转移。
美国为了进一步刺激资本的繁荣,放弃对金融资本的监管,以“新自由经济”政策为指导,利用科学技术推动GDP高增长、低通胀发展10年,从而使资本市场过度繁荣。迅猛扩大的虚拟经济使经济泡沫超速膨胀,2001年的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使经济走出低谷,美联储从2001年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以大泡沫治疗小泡沫,使金融资产向房地产转移,直至次贷危机爆发,资金链断裂。截至2008年11月3日,世界五大投资银行不复存在,华尔街经营模式被彻底改写,美国14家银行倒闭,世界各国联合救市,向市场注入更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每隔4~10年就会爆发一次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以往的金融危机都有相似之处。
1.监管不力致使信贷条件宽松。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方针。2001年以后,美国央行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使得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而相应的贷款机构对未来市场预期一片乐观,预期未来市场会持续走高,并加大贷款力度,盲目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当然在市场繁荣时期,次级贷款也有很高的回报率,在满足优级及次优级抵押贷款的前提下,贷款机构也积极发放次级贷款。贷款机构不断降低贷款门坎,为了将次级抵押贷款出售给低收入者,不断创新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条件。实质上是贷款机构放松了风险监管,为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随着后来利率的不断攀升,低收入阶层无法承受还款压力,从而导致大量违约。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助长了经济的泡沫。
此外,正常的经济应该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的相对平衡,而美国人消费观念超前,属于过度消费,无节制的消费甚至浪费,为资金链的断裂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压力。同时,世界市场上的通胀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波动和流动,使得大量热钱没有任何防备地到处流动,并大量涌入房地产业,使得房价泡沫越来越大,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2.金融全球化加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国际化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迅速增加,促使跨国银行在海外开设大量的分支机构,以满足跨国公司全球范围资本流动的需要,这是金融资本全球化最原始的推动力量;同时,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各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产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许多拉美国家为了得到西方国家或者经济合作组织的援助来摆脱自身的债务危机,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为了更好地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新兴市场国家为了加快市场化的步伐,纷纷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自由化政策。例如,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各国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利率、汇率市场化等,这大大便利了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并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说,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内在地推动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此外,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消除了金融交易在国际间进行的一系列技术障碍和限制,使各国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流动几乎没有限制,为金融资本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其筹资成本,也推动了各国金融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但是,金融资本全球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与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已经成为常态,这是金融资本全球化最不利的影响。而且,一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稳定通过资本流动的变动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很容易通过日渐畅通的金融渠道迅速传递给所有关联国家。同时,金融资本全球化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使汇率制度选择困难。在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账户开放成为发展趋势,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一国将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之间的明显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金融动荡或者金融危机。另外,金融资本全球化加剧了一些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资金流动加快,流动性过剩日益突出,资产证券化趋势盲目扩张。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三、金融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带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重创美式资本主义
新自由资本主义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可有效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新自由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不平等日益扩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存在于能体现劳资关系的资本主义分配过程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中;2.金融部门越来越专注于投机性和风险性活动;3.出现了一系列的大资产泡沫。这些方面在促进经济扩张的同时也为最终的体制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大卫·科茨,2009)也就是说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理念之上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恢复了经济增长,但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从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同时由贫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会日益激化最后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本轮金融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下来。在今后10年里,新兴市场和中低收入的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革本国的经济政策方针,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国内工业,不必特别注重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北欧模式、亚洲模式甚至新加坡模式等纷至沓来,将引发一场资本主义模式的新一轮竞争。
(二)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经济体制调整力度加大
金融危机带来经济的萧条,因此各国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和审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从中吸取教训。如巴西利用政府扶植的开发银行把信贷迅速地引向某些部门,作为其在危机推动下实行的初步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在国有银行领域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而西方各国都加强了政府在经济政策中的主导作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大规模的刺激消费和需求的政策,同时为了抑制经济的继续下滑,优先保护大公司和大企业。
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始发国家,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因此,在金融市场上,美国对大型金融机构紧急注资,购买大型银行的股票,同时财政部还公布新的金融救援计划,已修复金融体系,使信贷市场恢复信心。在消费品市场上,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消费者的信心,刺激投资,实行了免费政策,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家庭进行减税支持,从而把更多的财富让渡于民,促进居民收入和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政府支出上,美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出资鼓励消费者支出,降低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尽最大努力改善经济的低迷,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要求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独立承担全球发展责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并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还涉及到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竞争。而美国一向喜欢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美国不再被看作是政策或意识形态的唯一标准。
例如,有条件的现金转移计划最初是在拉美制订并实施的。至于产业政策,30多年来西方在这一领域中所贡献的创新思维甚少。实践中很多的成功模式源于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在国际组织问题上,美国和欧洲的声音与思想的主导地位日益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一直是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的重要提供国——的声音与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发展议程方面的一项明显的转变。这曾经一贯是在发达国家产生的、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实际上往往是强加于后者的一项议程。美国、欧洲和日本将继续充当经济资源与思想的重要来源,但是,新兴市场正在进入这一领域,并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等国在用于发展的资源和有关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佳实践方面,都不仅将成为捐赠国,而且将成为受益者。尽管世界上的很多穷人都生活在其境内,但这些国家就经济、政治和知识而言,已经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新的尊重。事实上,发展从来就不是富人恩赐给穷人的某种东西,而是由穷人自己实现的。西方大国看来最终正在觉醒,认识到这一真理,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对他们来说还根本没有结束。(《外交》,2011(3/4))
(四)资本主义开始步入资本过剩时代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初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因为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积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他们在使用相对剩余价值榨取手段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自身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社会上的商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得到增加,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的相对缩小,即导致了生产过剩。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实质是由资本过剩带来的。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生产和消费,造成市场上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带动下实体经济发展迅速,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因此总是向利润率高的领域流动,因此这些实体经济可以引来大量的资本投资,这些投资者目的就是“以钱赚钱”。由于大量资本被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造成生产过剩,商品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收回资本,从而银行资金出现短缺,掀起挤兑风潮,先引发金融危机,资本家从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只好低价出售产品,甚至销毁产品,普遍的经济危机就到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缓慢地对传统实体经济的投资会由于风险的扩大和利润的缩小作用减少,使得过剩资本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进入资本过剩时代。
[参考文献]
[1] 张小荣,赵绪民.从金融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
[2] 程恩富,杨斌.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J].红旗文稿, 2010(11).
[3] 沈娟,何泽荣.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 2009(12).
[4][日]高田太久吉.武萌,张琼琼摘译.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J].国外理论动态, 2010(7).
从目前可以观察得到的情况看:在金融高度扩张,金融投机增强,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日益脱离,票面资产与其货币基础日益脱节的条件下,金融企业的破产、倒闭,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和连带性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金融杠杆的作用,能使一定数量的票面资产成为涉及许多倍的票面资产的衍生合同的基础,一旦发生投资(机)失误,包括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就会因数倍于其总资产的损失而突然倒闭,如近年来著名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和美国奥兰治县政府破产案都属于这种情况;由于金融交易方式、规则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世界范围内金融资产流动的规模巨大、速度极快,某些重大投机行为会导致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金融危机的突然发生,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些都是导致金融危机突发性的原因。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国家间、地区间金融联系的不断增强,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数量、规模及其复杂性以一种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迅速发展,在包括衍生合同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上出现某些错位或脱节,往往就会引发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如美国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大型避险基金公司)突然出现严重亏损,从1998年6月起在3个月内资产总值剧减90%,濒临破产。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金融危机及俄罗斯政府推迟尝付外债引起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亏损很快又在欧洲引起了的连锁反应,欧洲最大的银行之一瑞士联合银行因购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5%的股权也出现了严重亏损,该行董事长不得不引咎辞职。这个事例典型地表现了当代金融危机发展过程中的连带性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发生的上述新变化将影响到当代经济危机的模式,使其发生变化。虽然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讲是由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积累和演化而来,但由于金融扩张又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产业危机,使产业结构性矛盾在金融扩张中得到虚假的解决。因而在金融扩张的条件下,金融状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整体状况。只要货币市场运行正常,金融泡沫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产业危机就不易发生,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金融动荡,货币经济的紊乱就会严重地影响实物经济,进而波及经济全局。这种金融、货币危机对于实物经济的反作用和负面影响,也已经被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迅速发展全面的经济危机的事实所证明。
从初步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对于实物经济造成损害的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公众消费预期,有效需求约束进一步加强。在金融扩张的时代,公众广泛参与各种金融及投资活动,甚至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现象。因此,大量的私人资产是以股票形式存在的,如美国个人净财富的38%是以股票的形式掌握在个人手里的。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股票大幅缩水,势必引起公众普遍的资产损失,进而打击公众的消费预期。
第二,企业筹资、融资活动减慢,扩大再生产受阻。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必然遇到困难。英国在1987年发生的严重的股市风潮后的一年里,通过发行新债券筹集到的款项比上一年减少25%。70年代经济危机时,英国企业的并购价值在三年中连续从13亿英镑递减至2.91亿英镑。
第三,企业利润率下降。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有资金的实际使用费用一般会上升,银行规避风险致使企业要缴付较高的贷款利息。
第四,政府的财政税收受到影响。一方面是政府出售国有企业的计划遇到困难,如俄罗斯在数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不得不修改原来奉为基本国策的大规模私有化计划。另一方面,投资与金融活动的减少又使政府有关的税收相应减少。
目前已经发生和正在发展金融危机,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新形式的经济危机。它初步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和金融扩张不断加剧的条件下,金融危机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突发性和连带性特点,某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极易波及相关国家的货币、金融市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在国家和地区间的传染、蔓延,并迅速达到某一国家乃至国际组织、国家联盟都无法控制的地步。
1997年首先发生于东南亚进而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是一场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危机,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场危机是历史上首次率先发生于“”地带,进而波及“中心”地区的经济危机。自殖民时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是在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带——西欧、北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首先发生,然后再波及到殖民地或作为“”的发展中国家。数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直沿袭着这一模式。而这个沿袭已久的模式已被这场新的危机所打破。1997年和1998年,西方7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和德国相继发生经济衰退,以及在全球徘徊的金融风潮似乎在证明: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在“”的阻滞将破坏资本的整体国际循环的可能性。
西方资本集团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意识到了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危机,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国际知名的金融资本家乔治·索罗斯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很可能过不了目前的这一关。边缘国家的经济还没有起色,不经过一番痛苦很难改观。”“在整个亚洲,反美、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外的情绪已经在酝酿,连日本都包括在内。”“直到最近,边缘所发生的问题是有利于中心的。但亚洲危机的正面效应已经开始消退,负面开始出现。……一旦股价反转,财富效应就会把市场的退却转变成经济的退却。这将进一步造成对进口货品的抗拒,并因而再进一步造成边缘国家的怨怼。”“除非我们认清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是有缺陷的,并且及时行动来匡正这些缺陷,否则一定会为其缺陷付出代价,不是这次,就是下次。我现在就可以说出危机的最后阶段,它一定就是政治危机。本土性的政治运动将发生于各国境内,这些运动将设法驱逐跨国公司,并收回‘国家’的财富。有些类似造反的运动也许会成功,这些成功会动摇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产生自动的下坠过程。这种情形这一次不发生,就是下一次。”(1998)
3、后殖民主义初露端倪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停滞还将产生政治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一个世界体系。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之后,对于西方来说,世界按照两个维度,分为四个方面: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在剧变、“冷战”结束后,传统的“东方”已不复存在。因此,面对新世纪,世界对于西方来说,主要是南方与北方,或者说世界更明确地分为:“中心”与“”,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的中心地带和以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地带,“中心”与“”构成了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版权所有
这种格局的界限,在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韩国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新成员国沦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济国之后,变得更加清晰了。东南亚金融—经济危机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本国际循环的链条逐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了。应当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
但是,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跌入“发展的陷阱”的现实,对于西方来说也构成了严峻的,甚至是致命的挑战。因为,“发展的陷阱”虽然出现在第三世界,但同样意味着资本国际循环的阻滞甚至中断。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命线”就在于维系资本国际循环的畅通。为此,西方在“冷战”结束后,将战略的重点转向第三世界,并提出了新的战略蓝图——“国际新秩序”。现在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的两个战略要点已经清晰可辨——垫高与削平。
垫高,是对于在工业化过程中落入发展陷阱,甚至发生社会动乱的国家实行扶助,以防止资本的国际循环在这些薄弱环节上发生断裂,继续将这些国家的资源和市场纳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由西方国家直接出面或由西方国家策动的在非洲、亚洲地区的冲突热点,实施维持和平和经济重建,就是垫高的实例。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预测失误;解读失误;教训的吸取失误;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F831
一、对国际金融危机预测失误、解读失误、教训的吸取失误
国际金融危机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反思一下,发现我们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预测是失误的,解读是失误的,教训的吸取也是失误的。因此,应该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再认识。
(一)预测失误
中国多数经济学家在2008年9月前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一直向好,中国“双紧”的宏观政策不用改变,中国有两道防火墙,不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只是到了2008年9月才惊呼:海啸般的国际金融危机来袭,要紧急应对。
2008年9月,英国伊丽沙白女皇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时,有一个“伊丽沙白女皇之问”:“为什么全球的经济学家未能预测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4月,学院这样回答女皇: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经济学家失明了,失聪了,失察了,失误了,全球聪明人集体地失败了。原因是这场危机的原因太复杂了。这场危机应该是全球经济学家的失败,是现有经济理论体系、经济危机预测理论、预警模型的失败,应该集体地失语与反思,反思“整个构架在大机器工业革命前提下的整个经济理论开始过时”。
(二)解读失误
解释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决定的。这是最简单便利的解释,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一系列新特征的联系作出新的解释。
解释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破产。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西方有广泛影响,但应看到一个事实:斯蒂格利茨任世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同时,他的书在中国也畅销,他的主张在中国政经界也都受到追捧。他是严肃的经济学家,反复指出市场会失误、失效、失败、失灵,政府适度干预经济很有必要。
解释三:由美国人的奢侈消费方式引发。有一个关于“中国、美国的两个老太婆在天堂两度相遇的对话”的故事表明,其实中国也正在效仿。
解释四:美国金融创新的后果。这是最接近本质的解释。但仅局限于次级贷本身解释金融衍生品怎样规避了单个风险而放大了系统性风险,并未从整体的金融革命视角解释。
解释五:美国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监管,放纵了金融腐败、欺诈、内部交易等,如以麦道夫事件来解释。这对局部、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解释是真实可信的,但难以解释世界性风险。
解释六:美国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格林斯潘的自白)。有的就用货币战争来解释。
以上这些解释都只具有部分合理性,都是有缺陷、欠科学的,有的则是简单意识形态化的。
(三)教训的吸取失误
一是错误地认为国有化是浪潮。出现了严重的“国进民退”,放慢了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步伐。
二是错误地认为国家干预、计划调控是浪潮。出现了比“计划经济还计划经济”的干预模式,放慢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三是错误地认为中国金融创新应该抑制。实际上,不应将应对危机的应急措施常态化,将应对危机的应急机制固定化。金融创新是一切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创新环境,中国金融基本上不存在创新,对中国而言,应在有效监管的同时,大力倡导金融创新。
二、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另一种解读
(一)经济危机并非只和资本主义制度相伴随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给定了三个必备的条件,在他所处的时代,被认识的客体制度就是资本主义。
一是只要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市场经济,就必然内涵着“不可能实现”的经济危机,再生产过程会中断。这是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的一般规律。
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之一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其表现后果是“一头是财富的积累,一头是贫困的积累”。
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之二是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与全社会无政府的矛盾。
马克思的解释是科学的。我们可以对马克思的解释进行再抽象,认为只要存在三个必备条件,就会周期性地出现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然存在三个条件:一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二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社会收入差别极大;三是单个企业、单级政府的高度计划性与全社会无政府的矛盾。因此,中国从2000年起就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劳力过剩、产能过剩、产品过剩、资本过剩。中国从制度性短缺走向了制度性过剩。
(二)经济危机有三重革命性作用
对经济危机应有平常心态。马克思既看到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又看到了危机的三重“革命”性作用。
一是强制淘汰过剩,使经济强制平衡。
二是强制淘汰落后,使经济结构再升级。新一轮的高新技术革命成为可能。强制淘汰过剩和落后势必带来失业、贫困,因此,必须忍受社会、经济阵痛。
三是制度、体制机制“自疗”的作用。每出现一次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在根本政治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在计划调节、国家干预、国有成份、全民公平上都有量的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在劳动阶级长期的维权争益的斗争中,在左派政党的竞争中,在社会主义制度若干优越性的外部压力下,也不断经历着从原始、野蛮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化。
应该将马克思解读危机的理论进行再抽象,将其理论应用于机器工业革命时代、信息革命时代、金融革命时代。时代不同,危机的内在机理、诱发原因、传导机制、演进路径、危机特征、危机后果和危机救治应是不同的。我们应循着金融化、金融深化、金融国际化、金融创新化的思路,认识它如何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又如何将世界经济周期性地丢进风险之中。
三、中国式的应对定会产生中国式的问题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国际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国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式的应对定会产生许多中国式的问题和困难。
西方让危机自发发挥革命性作用,强制淘汰过剩,使经济强制平衡。而中国为了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选择了“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的政策。这一选择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其必然后果是“增加了过剩”,为“十二五”期间调整经济结构、压缩过剩产能增加了压力和困难。
西方让危机自发地发挥革命性作用,强制性、大规模地淘汰落后,腾出市场空间,让机会和要素的配置向新兴产业集中,使经济结构再一次的战略性升级和新一轮的全球性高新技术革命成为可能。而中国选择“几保”应对危机,政策的负面后果无疑会复制更多的落后,至少是延缓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
关键词:失业;有效需求;政府投资
1 引言
1929-1933年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失业剧增,比如美国共有40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大都在20%以上。传统的以均衡为特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对此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对传统的经济理论产生了怀疑,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他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定律的交互影响下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该理论以主张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来提升社会有效需求为突出特征。
在凯恩斯就业理论出现之前,传统的就业理论占据着支配地位,其主要代表就是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和马歇尔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市场均衡理论”。萨伊断言“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以及“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即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不存在任何矛盾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只要市场充分自由发挥作用,市场上的总供给总是会自发的等于总需求,不存在任何的生产过剩,这样就不会发生危机,市场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不会出现失业的情况。市场均衡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善的那么市场就总是均衡的,即供给和需求是均衡的,除了固有的“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不会存在任何形式的失业。在今天我们看来这种就业理论明显的不符合事实,但是在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市场开发不完全,资本主义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的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总是会达到供给的水平,一般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情况,也就不会有危机出现,就业也就总是充分的。
凯恩斯早期其实还是传统经济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坚定追随者,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上升,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过多年的开发,特别是世界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那么对于不断上升的生产供给来说市场的需求相对实现了饱和。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垄断资本主义大发神威,资本主义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逐渐显现出超饱和状态,生产过剩初现端倪。凯恩斯也逐渐认识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状,所以他背弃了过去所信奉的“均衡理论”,随着《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正式形成,凯恩斯彻底与萨伊定律和“看不见的手”决裂。凯恩斯认为市场的非均衡是常态,而均衡状态只是偶然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市场的非均衡主要体现在生产过剩而引发经济危机,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凯恩斯否定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他认为恰恰是需求创造和决定供给,市场的非均衡主要就是由于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供给总是大于总需求,那么就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出现经济危机,那么大量失业也就在所难免。
基于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凯恩斯主张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而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就必须干预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注定了其必定围绕均衡而波动,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那么经济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形成经济危机,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这种波动过于剧烈而造成危机,另一方面是在危机形成以后通过政府行为缓解危机的程度,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所以凯恩斯主张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使得经济发展总是朝着均衡的方向行进。比如经济萧条之时,生产过剩、失业剧增,依靠市场本身的力量的话,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造成的破坏也将超乎想像,那么就必须由政府的干预来促使经济尽早走出萧条回归均衡的轨道。
2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框架以及政府投资的作用
凯恩斯经济理论总体上看就是非均衡经济理论,这里的非均衡指的是市场上供求总量的不均衡,市场总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存在生产长期过剩的特性,那么失业的大量长期存在就在所难免。凯恩斯分析失业的突破口就是需求方面即“需求控制理论”,他认为市场上“非自愿失业”的原因主要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指的是使市场上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的社会需求量,换句话说就是指能够满足市场均衡的消费者的有购买能力的社会需求量。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2.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C=F(Yd)=a+bYd=a+MPC?Yd,a为自主性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b(MPC)为边际消费倾向,且MPC介于0和1之间,即是说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但是变化的量要小于收入变化的量,换句话说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增加的幅度是下降的,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消费支出是社会有效需求最直接的构成部分,那么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总供给的不断增加,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造成消费逐渐萎缩,最终导致对消费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那么最后肯定会出现生产过剩、失业增加的小于充分就业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危机
一、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抵押贷款是一个合约,问题是无抵押贷款就是一个没有还款保障的合约。银行的存款不论是储户的还是银行家的从马克思的角度看都是劳动积累,这些累积的劳动被银行贷出去去收不回来,从“剩余价值论”的“反对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角度看是贷款者无偿占有了储户或者银行家的劳动导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马克思说只要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意味着经济的衰退,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经济危机。还从马克思的角度理解,该不该救市不是重点,而是这“救”应该避免新的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救”的意思是说经过协商在各方自愿的前提下大家自认倒霉,如此最好。“救”则要搞清楚怎么救救多少算完,问题是合约之间错综复杂,搞清楚实在是难于登天,纳税人的钱都是劳动所得,救到最后如果没有效果岂不是劳动又被无偿占有导致了新的剩余价值产生。
二、对经济危机的剖析
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现实性条件分析散见于其著作中,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有“三个主要事实”:一是“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二是“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三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正是“三个主要事实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发展并不断激化,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为具体提出的,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本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只是属于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第二,经济宏观发展与微观运行之间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社会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但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决定了微观经济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冲突与矛盾。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照同一比例扩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外部的要求;同时,一个生产部门超出现有的比例,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而且超过的比例又各不相同。”当社会生产所要求这种比例或遭到破坏时,宏观与微观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经济危机便会不可避免地爆发。通过本次次贷②危机,外个国家的银行被国有化,预示着“国家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第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基本动因。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资本家唯一的目标把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追加资本,导致资本积累呈现出脱离社会需要而无限扩张的态势。:“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另一方面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和消费却相对萎缩,因为“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以最大限度地推动资本价值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