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障碍的解决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校学生 健康状况 原因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47-01
引言
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既要像高中学生一样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像大学生一样面临就业择业的压力,由于他们是青少年,心理稳定性还没有形成,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相比之下会更加复杂。国内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职校学生阐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状况、成因和解决方法,期望对职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1、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我们医务室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广西南宁市某职校50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3%多的学生承认有过心理方面的问题,其中,42%的学生表示存在就业和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33%的学生表示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37%的学生表示存在感情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三个典型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与就业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职业规划的管理计划不妥当,当看到别人很努力取得好成绩可自己却控制不住爱玩、懒惰的行为时,会产生自责悔恨的心理;由于没有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而出现彷徨迷失的痛苦心理;同时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迷茫产生失落和自暴自弃的情绪。
1.2 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心理问题
学生主要表现为,因为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而不能顺利的与他人沟通;自卑而害怕与他人交往;嫉妒和猜疑等因素导致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忽视平等互助的交往原则,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最终导致孤立无援等。
1.3 与感情相关的心理问题
学生对恋爱很渴望但是因为自己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自身害羞不善交往等原因不敢接触心仪的异性,从而产生自卑,压抑的心理;或者有的学生过早陷入恋爱,但是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情绪容易大起大落,学习一落千丈,从而萎靡不振和自暴自弃。
2、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过于严厉的家庭会造成孩子胆小怕事,不敢和人交际沟通的心理障碍;但是放任纵容的家庭则会养成孩子不守规矩,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的不合群心理;单亲或者离异的家庭则容易使孩子养成孤僻,冷漠等偏执心态。
2.2 个人的因素
职校中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初中和高中,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方式上,还表现在知识广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很多学生企图逃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出现消沉、颓废、苦闷、烦躁、抑郁等心理反应,或者迷于玩乐、放纵自己,以此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来麻痹自己的心灵。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
2.3 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毕业就要面对社会,同时面临就业和择业。他们过早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在这种负担下学生健康的心灵会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3、职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办法
3.1 家庭方面
家庭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作为学生的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让他们觉得有心灵的依靠;同时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不要无端苛责他们,让他们敢于说话敢于有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自信和独立的品格t同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予以帮助和引导,避免他们的心理由于外界的压力和冷漠而产生扭曲。
3.2 个人方面
从个人的角度学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害怕让别人失望,这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其次要规划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适时的放松是可以的,但不可以一味的放纵,否则看到别人硕果累累找到好的工作而自己除了玩却什么也没有获得时,容易愧疚加上自责,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
3.3 学校方面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保健网络。可以把心理健康课程安排到学生的课程表中,通过心理老师教授一些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让学生对一些负面的情绪具有免疫和自愈能力。作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的学校,更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以学校、系、班级这三级为主的心理保健网络,帮助在校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障碍。
具体实施上,学校不管有没有心理系或心理学专业,都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素质较高的心理咨询人员,一旦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师就要主动地去提供心理咨询;其次,辅导员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方面的工作,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再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各个班级可以通过选拔挑选出一两位负责任的学生担任心理保健委员。及时关注班级内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尽早的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辅导。
第一条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境外投资经营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境外投资发展,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行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是指我驻外经济商务机构、商会及企业等以撰写年度报告和不定期报告的形式,反映境外中资企业在东道国(地区)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障碍、壁垒及相关问题,作为商务部制定并年度《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的基础材料之一,并供国内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参考;国内有关部门在全面跟踪了解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遇到的各类问题基础上,通过多双边机制,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报告的主体
第三条各驻外经济商务机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协会、境外中资企业和分支机构(以下简称“中资企业”)及其国内投资者是报告的主体,须按要求向商务部报告。
第四条各驻外经济商务机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协会应定期组织中资企业对报告内容进行沟通和研讨,全面听取中资企业的意见,认真履行年度报告制度,即每年12月31日以前应将本年度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和经营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按要求报商务部。重大情况应随时报告(报告格式可参考附表1)。
第五条境外中资企业及其国内投资者可以结合境外投资经营活动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针对报告要求的一项或几项内容随时或不定期提出报告(报告格式可参考附表2)。
第六条报告的撰写和签发采用署名制。
第三章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七条报告应如实反映我国企业在东道国(地区)开展投资经营和服务贸易(包括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一)中资企业投资经营总体情况
1、中资企业在数量、投资规模、行业分布、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2、中资企业主要投资项目简况,包括企业名称、国内投资者名称(如属经第三国或地区转投资的,请注明)、投资规模、投资方式、主营业务及产品、经营状况、存在主要问题等。
(二)投资环境障碍和风险
1、东道国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不利于我国投资的;
2、东道国存在的一些给企业经营带来成本负担的非经营和风险,如公共治安和安全、企业诚信、政府廉政、工会、罢工、公众对外资企业的态度、节假日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东道国在交通、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供应和价格方面影响企业投资经营的缺陷或不足。
(三)投资壁垒和服务贸易壁垒
东道国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下列违反多、双边协定,对我国企业开展投资经营和服务贸易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阻碍、限制或损害的措施,视为投资壁垒或服务贸易壁垒,主要分为:
1、准入壁垒,如不合理地限制我国投资的进入,WTO成员未按照其承诺向我国投资开放某些特定领域;工程承包招标中,政府规定我国公司必须同当地企业联合投标或承诺分包给当地公司才允许参加投标等。
2、经营壁垒,如从产、供、销、人、财、物等多方面,对中资企业的经营活动设置不合理限制;工作签证难;政府部门办事程序不透明或手续繁冗复杂等。
3、退出壁垒,如限制我国投资退出或限制中资企业将经营利润汇出境。
(四)应对措施建议
报告主体对上述问题、障碍和投资壁垒的应对措施建议。
第四章报告的报送和公布
第八条报告应统一以书面和网上报送形式报送商务部(合作司、相关地区司、公平贸易局)。
有条件的机构,应充分利用商务部政务信息互送处理系统报送报告材料;也可以在商务部网站(*)合作指南子站“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栏目上直接填表发送,或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合作司加工处:*;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
第九条在保护企业利益及其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商务部将定期通过《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等方式公布有关报告内容,表达对东道国投资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关注,提醒投资企业规避风险。
第五章报告问题的解决机制
第十条商务部在接到报告后,将根据报告反映的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
建行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小猫姐姐的幽默,虞大哥的勤劳朴实,方芳姐姐过人的主持才华,峰哥对待大堂助理这个职位的严谨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行也是个充满温暖的大集体。刚进建行时的一句“妹妹”便融化了彼此之间的那座大冰山;午休时间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的我们又被好心提醒可以到二楼沙发休息;在我们尽自己的职责帮助前辈们点滴时,那一句句“谢谢”更给了我们许多尊重。
与此同时,建行也是一个十分锻炼人的地方。通过打电话给客户让他们来盖对账单,锻炼了我与人沟通的胆量以及快速准确表达的能力。另外,整理年检资料,查找资料编号以及打印复印这些小事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分工,寻找最快速的解决办法等。
在建行的日子里有很多的收获,但更多的是对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缺点的反省。首先,自我调整能力不够,有时会将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带入到工作当中,导致做某些工作时过于严肃,给人一种不容易亲近的错觉。其次,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句话没有很好的落实,有时过于浮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待提高,要学会与各种各样人和平相处。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都比较盲目,花了大量的时间,累的够呛,可出来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学生消除数学学习障碍四大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策一、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教师在教学初始应控制进度,不能求快而增大学习难度,要注意数学知识相经联系的,高中数学知识要涉及初中的内容,很多地方是初中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于”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己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区别和联系,每涉及到新的概念。
定理等都要结合初中己学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了使高一学生很快从初中的方法中走出来,作为联结,“直观化”是高一数学起始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直观化的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形成鲜明的表象,减少学生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对于知识含量较大,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的部分内容,教师必要进行梳理,作表格化、类化、链式递进的处理等,使内容易懂易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维时,可以将思维的目标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形象思维沿着小坡度的台阶向抽象思维步步升华,在处理问题时,一个问题各环节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避免脱节、跳跃,注意铺平道路,减少学生思维发展障碍。这样学生从己有的经验出发,用特殊对象描述一般对象就可以在己有的思维水平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结论具体化,抽象方法通俗化,给学生有一段适应的过渡缓冲期,学生就可以很快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消除学习数学的障碍。
对策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复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知识能触类旁通,多方联想,当学生听到“增函数”,就应该联想起增函数性质图像,函数在单调区间内,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在单调区间从左到右单调上升趋势。
“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每堂课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记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人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问题,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展眼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学法指导应富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目的及学法交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不断地消除学习数学的障碍。
对策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即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持续。
对策四、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力,消除高一学习数学障碍的重要环节,主要有:(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准确计算能力;(4)培养学生推理和转换能力;(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总之,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措施,适当地处理教学内容,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就能取得成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一学生消除数学学习障碍四大对策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消除学习障碍的方法
高一数学学习的五个障碍和应对方法
数学学习障碍的一些原因和建议
高二数学学习障碍及克服方法
影响高一数学成绩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
高一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高一数学成绩赶不上的解决办法
高一数学成绩跟不上怎么办?看看这些方法和建议
高一数学好差怎么办?
采购的权力有多大?
要走近采购,仅仅知道他们是卖场的“VIP”人物是不够的,供应商的业务人员还必须了解采购在卖场的哪些具体经营环节发威。
1. 影响商品在卖场的进出。采购的重要权力之一在于他部分决定商品能否在卖场销售。采购几乎每天都要就各种商品的进场、维护与供应商谈判。如果一个新供应商的业务人员不能与采购良好沟通,采购就无法从他那里了解到关于这家供应商及其商品的正确信息,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意味着这家供应商的商品很难正常进场销售。那些已经进场的商品,也可能因为供应商业务人员与采购沟通的不到位,而得不到卖场好的管理和支持,甚至被对供应商极度反感的采购给下架。
2. 决定供应商投入卖场的费用额。卖场给采购定下的场地费、促销费等费用指标是有弹性的。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采购可以直接决定厂家在卖场投入费用(包括进场费用、促销费用、年节管理费等)的多少。因此,除了遵守一定的谈判规则,供应商更愿意与采购拉近关系,以博取采购人员的同情或好感,从而使采购人员站在供应商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积极地为厂家进厂及维护费用。
3. 控制卖场的陈列。商品的陈列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销量。尽管卖场的陈列一般按既有规则执行,但还是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在许多大卖场里,采购控制甚至决定着卖场的陈列,如正常排面的陈列和促销区的陈列——尤其是促销区的陈列,因为大部分卖场的促销陈列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明文规定,很多时候是由采购来决定的,也就是说采购的意志决定促销的陈列从而决定销量。
4. 掌握对供应商付款的权力。货款是关系到供应商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供应商考核业务人员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回款的多少。商品进货以后,根据合同约定,货款到期时由采购做付款工作。通常,采购不会无缘无故拖付或止付供应商账款,但是,如遇特殊情况(如供应商在此期间与采购发生利益冲突,并且双方将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局面),采购很可能会冻结供应商货款。而如果供应商与采购正处于良性沟通阶段,即使此时客观原因导致卖场无法正常结款,采购也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及时将货款结出。
是什么阻碍沟通?
采购的重权在握,决定了供应商与采购建立亲密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在卖场的原则内迅速达成协议、愉快合作,而且还有利于供应商打漂亮的“擦边球”——许多卖场的政策都有采购可以帮助供应商通融的地方。诸多好处,使得供应商们一致认为业务人员与采购的良性沟通至关重要。虽然如此,由于沟通双方各为其主产生的利益冲突,或由于采购人员与业务人员自身的问题,分歧在所难免,争吵也时有发生,问题也就随之产生,造成不良的沟通。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 费用问题:谈判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利用各种手段与对手展开的判断。双方要价僵持不下,互相不肯让步,无法在费用问题上达成共识。
2. 陈列问题:很多情况下,卖场必须按照自己的陈列原则陈列商品,与供应商的要求有较大出入。
3. 信息传达问题:供应商与卖场之间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造成很多活动无法很好地执行。
4. 价格问题:采购最关注的是各卖场同一商品的价格,价格的波动经常导致双方争论不休。
5. 时间问题:在货款、商品陈列期、促销期等问题上,双方对时间长度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付款问题上,供应商期望卖场结款周期越短越好,而卖场却期望结款周期拉长再拉长。同时,对采购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通常工作繁忙,导致的卖场库存问题、商品问题、账款问题没有及时很好地解决等,而供应商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6. 支持与配合问题。采购要承担各类经营指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需要供应商的支持与配合。如果供应商做不到,采购就会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如账款冻结、商品下架等,迫使供应商让步。
7. 双方的综合素质、个人心态、喜好等。
采购需要什么?
技巧是“修炼”出来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供应商的业务人员,尽管在与采购的沟通中存在以上诸多沟通障碍,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找到消除这些障碍的有章可循的沟通技巧。一般来说要与采购良性沟通,业务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炼”:
1. 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
一些大的供应商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在招聘业务人员的时候都把沟通能力作为要件之一。因此一些在面试时“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上岗的业务员,总觉得自己基本素质很高、沟通能力很强,不需要再提高。其实不然,因为你所需要的素质不是由你自己而是由你的沟通对手——采购决定的。采购每天与不同的供应商打交道,眼界和经验都非一般的业务员可比。业务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不致在采购的伶牙俐齿面前丢尽自己和公司的颜面。
2. 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礼仪。
要注重仪容仪表的整洁,这是对公司形象的展示也是对采购的尊重。要制订规律性的客户拜访计划,提前预约,并遵守时间,让采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增强沟通的效果,切忌贸然造访,在匆忙之间采购只会采取应付的态度。
3. 保持冷静,明辨是非。
在充分了解卖场需求的基础上,判断采购所提要求的合理与否,如果不合理且违背公司政策,应表明自己的立场,坚持原则;将人与事分开,避免与采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千万不要立马翻脸,将事情搞僵,在最恶劣的时候也要记得给采购留面子,这也是为自己留退路。
4. 适当地理解,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采购考虑,在公司能够承受的条件范围之内尽力给予采购他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好的业务员应该懂得怎样在为卖场提供支持的同时争取更多的资源。只有你给予的是采购需要的,才是有效的付出,如果你立足于为采购解决困难,就更容易博得采购的信赖和好感,当然就会得到更多。
经过一个学年工作,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深的认识,作为生活委员以及心理委员,我知道我的职责除了管理班费外,还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同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较大的问题不能解决要上报班委,并通过班委讨论商讨解决办法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安心的生活,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还要积极组织和开展活动,宣传一些积极思想,搞好班集体的团结。
生活委员工作计划。
1. 负责全班同学的生活管理工作。
2. 认真帮助每个同学的生活问题.
3. 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学生对食堂,后勤生活管理的意见和本班同学生活的情况。
4. 组织同学参加食堂的值勤(每学期二次)
5. 配合班,团支部对同学进行劳动观念,勤俭节约和爱护公物的教育,培养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负责班费的管理工作,定期向全班同学公布
同时,为解决同学们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增进大家的相互理解以促进班级气氛的和谐融洽,个人认为当心理委员最需要将心比心,转换立场为对方思考,同时还需要一颗愿意开导别人愿意分享的耐心与善意。心理委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在这里要感谢同学们给我这个机会为大家服务。
心理委员工作计划:
1.我将尽力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积极配合院系心理部的各项工作
2.定期开寝室长会议,了解每位同学的心理情况以及思想动态
3.按时上交心理情况排查表
在就职期间,我会先从自己做起,不断完善自我,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关于心理问题的资料的阅读,更多地关注同学们的意见与想法,并主动及时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我会努力引导大家用最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希望我所作的一切能使同学们拥有更完满更充实的大学生活。
作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和心理委员,这让我觉得增加的存在更有意义。作为生活委员和心理委员,在完成自己的本身职责工作之外,同时还要帮助其他班委共同开展活动,毕竟一个班级的发展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5.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尽力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包括演讲会、报告会、小制作、小竞赛、户外聚会等,让残疾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感受自己的价值,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自我和战胜自我。举办文体活动时要注意遵循重在参与、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伤病的原则,掌握好运动量,不要让残疾学生再次受伤。
关键词:学生管理 特殊学生 工作关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7-01
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除了日常管理外,关注特殊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预防突发事件的良策,更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那么,那些学生属于特殊学生,那么又如何关注这些学生,结合工作实际,以点代面,简单加以介绍,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探讨。
特殊学生不单单指单亲家庭、心理障碍、身体残疾的、家庭经困难等这些特殊的群体,更深层的来说,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都会产生新的特殊群体,如考试违纪不及格的,有传播倾向的,突发事件的,包括前段时间内蒙紧张局势时少数民族学生等,在当时特定时期,都等都属于特殊学生,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鞭策他们,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上、情绪上的变化,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心理障碍的程度、类型等等方面都要略知一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事情发生第一时间内积极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减低事态的严重性,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1 从思想入手,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我系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有个特殊学生由于儿时不幸发生意外,使这个学生面部严重烧伤,按常理来讲,这个学生应该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什么事情都不敢关心,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封闭自己,脱离人群,但是恰恰相反,这个学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而且经常参加系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各种比赛,上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很多的任课老师都喜欢她,也经常回答问题,能做到这些,应该说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得益于学生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和班级同学们,因为他们并没有轻视他,并没有把他当做特殊学生来对待,而是把他和普通的学生一样对待和要求,适当时机与他沟通,交谈,从思想入手,化解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积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从细节入手,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
我系08级口腔医学班有个学生,家是贵州的,按理应该是11年毕业,可是今年也没有拿到毕业证,原因在于,这个学生,入学不久,辅导员就从他的生活细节中发现,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到不仅存在心理障碍而且精神上也有问题,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该同学发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辅导员和系里一直关注着这个学生,后来这个学生病情加重,只好休学了一年,休学期满,回校复学后不久又作了,当时的情况很严重、也很危险,失忆症伴有情绪激化,辅导员连续四天24陪同监护,直到他的父亲来校办理退学手续,并安全送到火车站为止,辅导员的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妥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这件事说明细节很关键,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3 从点滴入手,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07级口腔医学现已毕业的一个学生,家里很困难,而且是单亲家庭,母亲身患糖尿病,生活无法自理。在校期间,系里在奖、助、贷、捐上给予多方考虑、多方照顾,曾先后三次获得奖、助学金,在实习期间经多方努力,帮她联系免费实习医院,为其节省实习费,即使这样仍然欠了两年的学费,后来在校领导、学生处的共同努力下,给予了充分照顾,补交了学费,顺利的取走了毕业证。目前这个学生,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供养其母亲,通过这个学生使我们感受到作为学生管理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想尽办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心愿,做到学业有成。
4 从小事入手,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
有些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容易发生事端,我系10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一个学生,单亲家庭,突然有一天,自称是其父亲的人来校找她,此人在校内没有找到学生,后来通过学生处打听到是我系学生,但当得知此事时,细心的辅导员凭借自己对该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觉得不应该是她父亲,因为该生一直和她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辅导员先找到学生,讲明情况,当时该同学态度很明确,不想见这个人,她说这个人根本不是她的父亲,而是由于家庭复杂矛盾纠纷,促使该男子情绪激化,到校来,想找到学生从而以此来要挟其母亲,后来在多方的努力下,不但没有带走学生,反而劝退了该男子离开了学校,避免了事态的发展,通过这件事使我们感触很深,作为学生管理者,不是简简单单的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所以世事无小事,要从小事做起,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
其实特殊学生的范围很广,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其特殊性,如前一段的维稳工作中,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就属于特殊学生,需要我们特殊关注;如班级里经常迟到早退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属于特殊学生,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如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属于特殊学生,需要我们鼓励他们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促进学风建设。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做强。
参考文献
[1] 李云龙.临床实习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08(1):15.
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宝宝就从家庭中的一个特殊人物变成了幼儿园中的一个普通小孩。如果你想让宝宝在新环境中仍然成为一个特殊人物,这个过程只能通过老师来实现。由此你与老师的沟通问题就来了,例如:通过讨好老师以引起他们对宝宝的更多关注;投鼠忌器,不敢真实表达意见;当时愤怒,过后担心;脸皮薄不敢跟老师接触等等。这些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内心冲突,而最后。这些可能都被归因为“老师很难沟通”或“这个老师不怎么样”。
其实,如果你换换角度,换个心态,可能与老师的沟通就没那么难了。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那就是你只带一个孩子,而老师要带十几个孩子,所以不可能像你一样对你的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今天方方拉了没有?”“方方有没有喝水?”“方方会用幼儿园的勺吗?”……你这一连串急切想要了解的问题,在你看来可能是最基本的信息,而对老师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老师回答不全,你也许就会觉得老师不负责任或态度不好。这样的看法就为以后的沟通埋设了障碍。
其次,你有没有意识到,老师的标准可能和你不一样。当你希望孩子能更活泼些的时候,或许会听到老师说“您孩子真乖”。你会不会因此而非常不开心呢?认为这个老师没法沟通。其实这只是评判标准不一样罢了。意识到这点,你就可以这样说:“谢谢你的表扬。不过,今后您能不能调动调动他,让他更活泼一点?”
第三,很多情况下,你的引导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当你了解到孩子觉得老师非常厉害时,如果你急于去和老师理论,或告诉老师孩子有多害怕的话,可能会让老师觉得孩子太娇惯。而且,诸如“怎么能对孩子这么厉害呢?”、“什么破老师!妈妈去找他!”的话,只能让孩子更觉得委屈,并把他不习惯的方式都看成坏方式,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你可以试试这种办法,效果会有不同。先跟孩子讲:“宝宝,每个老师都不一样,你看孙悟空的师父对谁最厉害啊?当然是孙悟空了!因为他觉得孙悟空可以做得更棒。你的老师也一样,她希望你做得更棒。”这样不仅不会伤害到宝宝,而且会使宝宝认识到不同的交往方式。宝宝高兴了,你的心态就轻松了许多,再和老师沟通,心态就很平和了:“方方挺愿意配合您的,只是有点紧张,相信通过您的努力,他会很快适应的。”
当然,如果你认为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确实有问题,你就可以直接跟老师沟通。共同商量解决办法,这样既有利于老师今后恰当地对待你的孩子,也使得错误有效终止。
第四,还有一个阻碍与老师沟通的心态,就是有些家长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老师对待孩子不公平。“唱歌为什么让我们站在最后一排?”“元元哭老师就抱,我们方方哭她为什么不抱?”“吃饭时为什么不让我们方方发勺?”其实所谓公平原本就是相对的,你非常想要的“公平”,却可能正是对其他孩子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