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教育;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19-02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口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分析了当时高校后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后全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和部署。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开始。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使政府和高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办好高校后勤,以促进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保证高校内部机制的良性运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既改善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当前,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后勤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快。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后勤以服务为宗旨,但高校后勤与其他领域后勤服务工作有所区别,具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由于原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体制束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促使高校后勤走上社会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后勤改革;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200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开始不断涌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指向越来越迷茫,对改革目标与当前日渐扩大的问题与矛盾的现实反差感到困惑,对后勤社会化改革难以前行的现状产生了忧虑,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不足,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热情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和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进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使高校后勤不再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
在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中,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后勤工作人员文化层次低,素质水平不高,大部分为工人出身,个人技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以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亟需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要后勤实体完全脱离了高校体系,是学校甩包袱的过程,他们不愿意接受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在开展后勤服务工作时,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单一,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后勤改革功利性强,缺乏长远眼光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后勤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后勤管理人员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在既定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忽略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限制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事物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四)高校后勤改革形式化严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高校后勤内部机构不断调整,职能不断更新,但在体制机制上并没有真正革新,致使后勤管理混乱,后勤部门权责不清,资源浪费严重,商业化气息浓重,远离了高校公益性的服务理念,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后勤“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宗旨,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探讨
(一)加强高校后勤的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后勤服务按其性质来讲,属于服务性行业,是第三产业,宗旨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具有教育属性,主要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同时又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是高校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是一种专业化、企业化的服务,它是从高校管理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市场规律的运作,自我发展成为高校后勤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而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和行为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方法,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已经历1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资源配置合理、优化,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办法已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亟需革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行产权分割,将学校和后勤各自的资产进行划分,做到产权清晰,允许后勤实体通过租赁、托管等形式继续有偿或无偿的使用学校的资产,使国有资产达到保值或增值;另外,科学地评估后勤资产,剔除无用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并采取奖励措施,以激励他们更好地使用好国有资产。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形势要求后勤管理实体必须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通过引进“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引导管理职工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从而为后勤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注重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后勤人员文化素养
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实体机构,需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后勤企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一个高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高校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武器,后勤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不断创新,确保学校的稳定、满足师生的需求、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五)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 国内外高校 后勤管理 对比分析
一、管理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不同国家高校的管理模式都不尽相同。如英美国家主要是采取学校直接管理的模式,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管理后勤的机构,由学校直接参与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宿舍、食堂由内设专门机构直接管理,或者由学校直接创建管理,或者吸纳社会上的企业到学校创办。在美国对于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一般由学校自主创办,或者吸纳社会上第三产业到学校举办,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和管理。
法国高校后勤管理是由大学事务中心来承担职责的,大学事务中心主要由两个层次构成,地方与中央,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是所有地区事务中心的领导机构,全国分为82个地区事务中心, 对各地区的高校学生提供服务,主要以食堂和宿舍为主要服务内容,并且不以盈利为目地,接受政府一定补贴展开自主经营。他们有专门的规划和建,后勤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负责从学校的校址选择、建筑布局设计到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安排,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批地组织落实、提供和逐步改善办学基本物质条件。并且能够很好的搞定各种材料物资管理。具有科学的规章条例和科研成果,满足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做到物尽其用。以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让教学的顺序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影响。
我国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形成了多种高校后勤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四种,即补偿模式、社会服务模式、联办模式和契约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来源单一、服务以福利为主、消费群体封闭,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致使后勤市场条块分割分散、资源配置和服务结构不甚理想。传统后勤模式的体制依然存在,生产不计成本,经营不讲效益,服务不讲质量,人财物等资源浪费严重,成为当前制约后勤改革深化的“瓶颈”。这也是中外高校后勤运行最显著的差异。
二、运营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美国的高校中,经费的使用除常规的教学、科研外,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后勤服务的。在高校的预决算中后勤这一大块是必不可少的专项。从维持和发展的角度思考,美国的高校经费一般都将“基础加发展因素”作为常规的计算模式,即在预算中既考虑学校的现状,又考虑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涉及校产折旧、老化、维修、发展的具体因素,也涉及到学生来源、教职工工资、校际竞争、环境影响、周边关系、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等其他因素。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所需经费完全列入政府预算,应该是政府包揽后勤,学校专心搞教学科研的典范。德国的“大学生服务社”,经费由联邦政府拨款投入,实行公开补贴,投入资金充足。目前西欧已普遍推行德国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
我国的大学不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学生住在校内公寓,在校内食堂就餐。交通、通讯、环卫、绿化、医疗等全部由学校包下来,属于学校办后勤,后勤办社会,形成“小而全”封闭式服务格局。一方面,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突出,必然导致后勤经费投入不足。一般情况下由学校拨款的后勤运行经费约占教育事业费用的15%以上,致使后勤保障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运行过程缺少监控机制与评价机制,不讲效益,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高校办后勤,使得高校非教学人员偏多,导致高校后勤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造成后勤保障成本较高。在整个教育事业费用中占据着一定比例的后勤服务运行费用,支撑着的却是较低水平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积极探索,主映龌鳎改变运行机制,创办后勤实体,寻找多种途径增加造血功能,取得了成绩。
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具备了后勤社会化的基础和市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及重视,有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对其实行监督,由政府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但政府不干预其具体的经营活动。如法国的地区事务中心是在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指导下实行自主经营。由于具备了必要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发达的第三产业,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市场经济属性和功能,绝大部分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完备,社会还不能担当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多数高校的后勤还无法脱离“学校办社会”的模式。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立法尚未建立,诸如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尚未明晰,针对高校后勤的有关法规尚未出台。虽然2001年以来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催生了一些对后勤服务实体的优惠政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干预机制仍制约着高校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可以说,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担当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的机制尚未建立。
四、服务意识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和后勤建设,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观念比较成熟,因此有偿服务的观念普遍认同;而我国高校师生仍习惯于无偿的、福利化的后勤服务,缺乏校园后勤市场化、有偿服务的思想承受能力。另外,我国高校后勤不仅有服务的责任,还有育人的责任,更肩负着校园安全稳定的责任。所以,作为高校管理者,多数情况下不愿意或者不主动把后勤市场交给社会,更愿意由学校自己来掌握后勤运行,使后勤成为学校可以直接指挥控制的一个部门。再则,国内高校后勤部门较之于外国后勤服务缺乏竞争意识,“小富即安”的意识和本位主义观念,使有的学校后勤对资源共享、产业化、规模效益缺乏兴趣,影响了后勤社会化的深层次推进。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后勤事务的社会化程度较高,运行方式灵活,后勤服务实体大都与学校体制相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这是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最显著的差异。但由于中外国力、社会背景、管理体制、办学观念、条件设施和消费水平等有很大不同,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与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高校后勤工作要从我国国情、地情、校情及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道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后勤;安全;问题;原因
党的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又需要建设安全校园,加强安全校园的管理,后勤安全管理是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由于高校后勤服务所涉及的范围广,包括学校教学、管理、科研和学校的教师、学生生活的各方面,任务重、难度高、责任大,关系到学校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大局。因此,高校后勤服务的根本要求是安全,安全作为后勤实体的第一要务,必须常抓不懈。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后勤安全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那么如何应对挑战,切实抓好高校后勤安全工作,是值得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形势下高校后勤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一校多区的运行给高校后勤安全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再者学生基本素质良莠不齐,而学校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学生数量的增长来说是滞后的,这增大了高校后勤校园公共安全隐患。首先,由于扩建的许多高校有多个校区,而且各校区之间的距离较远,对于突况的反应处置在时间上会相对迟缓,给后勤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风险。其次,并校组建的一些新高校,各校区之间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文化差异、教学管理、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发展也不平衡,导致校园安全管理难度加大。比如很多高校建设的新校区没有修建配套的教职工宿舍,或者有教工宿舍,因离市区较远,教职工不愿意住在新校区,这导致下课、下班后,新校区就成了只有学生的孤城,给安全管理带来风险。
(二)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高校后勤安全管理
很多高校认为,后勤服务工作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后勤的重要性认识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认为后勤只要维持运行就可以了,导致对后勤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时高校有些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认为后勤既然社会化,一切由社会来说话了,所以忽略了学校后勤进行公益所应给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导致该配置的安全设施没有配置,该改造的危旧房屋不能改造,该采取的安全技防措施不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后勤员工队伍层次性多、流动性大及业务知识培训的缺失增加后勤管理的风险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逐步推进,高校聘请社会人员担任员工越来越多。人员的层次越来越多,有正式在编辑员工,有合同员工,还有临时工和钟点工。加上近年用工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和用工难的出现,高校后勤员工队伍流动性比较大。刚培训完的员工随时有可能走,这就导致高校后勤对员工的业务知识培训成本增加,大多高校招工进来基本上不培训就上岗,就是培训也是蜻蜓点水,达不到效果。后勤员工队伍层次性多、流动性大及业务知识培训的缺失增加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风险。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带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
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大多数高校采取了后勤实体整体从学校剥离之后,重新组建成为后勤集团,原有的后勤职工的利益进行了重新调整,部分员工因后勤改革而下岗、待岗、离岗待退或转岗分流,这部分人容易对改革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出现抵触或对抗行为,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新的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必须妥善处理。
(五)不断开放的办学模式加大了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难度
为了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许多高校不断开放办学模式,由以前的关门办学转变为开放式办学。高校的生源结构日趋多样,由招收国家全日制学生发展为开展各种培训班,很多高校还招收了国外留学生。同时,各高校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断增加,校内外学术交流更加频繁,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也不断加强,高校校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较复杂的小社会。许多高校风景秀丽,由各种锻炼设施,也吸引了周边的许多人员前来校园参观、游玩,或者进行锻炼,这些外来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校园内会发生一些治安、刑事案件,这些点多面广的情况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后勤安全管理难度。
(六)基础设备设施的老化给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带来的隐患
很多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水电设备设施都是上个世纪设计购买安装的,存在线路老化、插座松动、水管网漏水等情况。电梯、物业用设备设施也年代久远,维护、保养和检测不及时,定期巡检维护、应急故障处理也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七)校园“一卡通”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与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达时代,“一卡通”网络科技产品使用起来既灵活方便,又省时经济,目前在高校已广泛使用。校园“一卡通”网络系统虽然具备许多优点特性,但是,该网络系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系统漏洞问题;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三是来自网络外部的破坏;四是校园网内部的攻击等。
二高校后勤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高校领导对后勤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发展的基础和稳定,是高校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领导把教学科研等工作摆在学校中心位置,而对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重视不够多。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人员的引进不重视。高位领导甚至认为后勤工作就是服务,人人都能搞,不需要高层的人才,这严重制约后勤服务工作质量提升。二是对后勤投入不足。高校往往对教学科研的投入充足,而对后勤用于日常维护、场地改造、设备设施更新投入严重不足。
(二)高校后勤自身管理水平不高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量庞大并且种类繁杂,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后勤保障、水电等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管理等。后勤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后勤自身管理观念陈旧;二是后勤队伍建设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三是后勤管理不到位;四是后勤管理模式落后;五是后勤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三)后勤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高校的校园面积成倍扩大,各种先进设施设备不断增加,后勤管理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后勤员工队伍不断扩大,正式工、合同工和临时工相互混杂,后勤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员工文化素质较低。有的工勤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思想落后,自主学习能力差。有些高校将部队安置人员、征地拆迁的农民、引进人才的无学历的家属都安置在后勤,他们中多数人是是小学或初中毕业乃至文盲。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不尽如人意,普遍只看重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二是管理能力较差,服务意识不强。高校的后勤是以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为宗旨的。但是有些员工业务能力较差,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强。由于高校临时工的待遇低,新聘用的一般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员工,难以招聘到有专业特长的管理技术人才。
(四)后勤安全管理宣传沟通不够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后勤服务面临师生对后勤服务高质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有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不了解不理解。面对这些现实,做好高校后勤宣传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后勤在加强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与师生的沟通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沟通手段单一。主要是利用学校的报纸、网站、少量的座谈会等。二是沟通互动相对单一。所有沟通一般都由后勤部门主动召集,召集参与座谈的学生多以学生干部为主,而学生往往只是这些系列活动或座谈会的一个被动听众,被动的听取后勤所传达的信息,对于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后勤只是当场拍板表示要解决,会后就不了了之了。三是沟通形式单一,主要通过会议、网络等形式。后勤用于与师生进行沟通的形式单一,很难吸引师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沟通中来。
参考文献
[1]周振海.校园“一卡通”网络的安全分析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2,10:24-25.
[2]尚亚民.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3:40-41
[3]李相佑,杜峰.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7:16-17.
[4]孙中江.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视阈下高校后勤管理之思[J].世纪桥,2011,21:133-134.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方性;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地方性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地方性高等学校也积极投入到改革工作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地方性高等学校因其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具体情况,在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本文从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了其现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等方面问题。
一、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现状
大多数地方性高等院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学校,由于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与部属大学和省会大学相比,可以使用和调度的资金十分有限,办学收入主要用于基础教学、科研、教学实践等发展核心环节,后勤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陈旧,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职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但是,总体上讲,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保障职能亟待加强和改善,与国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相比,依然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部分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虽然基本实现了与学校的剥离,建立了一批学生公寓,成立相关学生公寓、餐饮服务、绿化保洁、运输服务、医院、物业管理等服务部门,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部分地方性高等学校的后勤集团虽然从学校剥离,但是与学校仍然存在着强烈的依附关系,自我造血功能和服务保障能力不足,无法切实有效的实施科学化、市场化管理,难以达到国家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目的。
二、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特点及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性高等学校由于其自身原因和地域特点,大多后勤实体正处于发展初期,体制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完善,责、权、利不明晰,整个后勤实体独立性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市场竞争机制和服务监督机制简单化、紊乱,是其显著的特点。另外,由于历史遗留和人事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中教师子弟、领导家属和子女,以及关系性人员较多,这部分教工相对说来学历层次不高,没有能力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因而大部分集中在后勤服务部门,其人员规模比较庞大,人浮于事,逐渐形成了一支人员冗杂的后勤服务队伍。同时,由于这部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不高,时常发生工作拖沓扯皮等现象。一方面,加重了学校的财力负担,另一方面,还严重影响了后勤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给学校教学和科研等各项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由此可见,要妥善解决好地方性高等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实行后勤社会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三、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
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在深入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地方性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建立健全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劳动分配制度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后勤服务和保障能力,开源节流,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在减少后勤服务经费开支的同时,不断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综合效益,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和科研管理,并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增强社会影响力,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促进学校稳定持续发展。
四、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地方性高等学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地方、学校和学生三者的共同利益,它对于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和地方性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999 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后,全国各高校把后勤社会化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学生公寓的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多年来,地方性高等学校也在加快改革步伐,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新模式和新方法,其中一大批地方性高等学校,通过成立独立法人企业,有效地调动了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积极性,实现市场准入,有利地促进了高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进一步理顺解了后勤职工、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保证了后勤服务质量、价格与责任三者的和谐统一。
2、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弥补了地方和地方性高校办学经费和资源不足
后勤服务体系与学校有机剥离后,在资金和经营管理上有了自和话语权,能够调动后勤管理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从切身利益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共同目标出发,采取有效手段,统筹各方面资金以改善后勤设施条件,扩大经营范围,强化企业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3、地方性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显著提高了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
多年来,由于受到办学资金、管理体制和办学理念等因素的束缚,地方性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后勤设施陈旧,校园环境质量低下,人文情怀不足等现象,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势必会从心理上产生对学校的排斥、归属感和认同感差、自信心受打击等不良情绪,这就好比一群孩子,你总是穿着破烂陈旧的衣服,在心理上便会产生消极反应。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后勤设施及各项条件的改善,并不是要盲目的奢华建设,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以“实用性、合理性、持续性、效益性”为目标,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运作模式,管理水平,应急机制,附加价值
一、相关概念释义
高校后勤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因是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吃皇粮,很多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使得高校的后勤队伍越来越大,部门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财政还很紧张,虽然国家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并不能满足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短缺和后勤队伍庞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教育经费不足,一方面是后勤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管理不严,损失浪费严重。如何从运作管理的知识来改善一些长期存在于我们高校后勤部的问题,是本文的探讨的方向。
二、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运作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现阶段很多高校普遍采取的为事业型管理体制,企业化运行模式,后勤隶属于学校的事业型管理体制之一,它们是学校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也就是一体两制,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没有把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的产权明晰,不能严格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二)高校后勤服务产品为私有制,处于低水平的“独家经营”状态。这样的结果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涵盖教职工及其家庭和全体大学生),服务内容的宽泛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子女的所有生活问题),运行机制的僵化,和投入的不足,垄断式的方式造成在资源利用方面极大的浪费,学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没有达到之前确定的目标。
(三)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低。后勤部门管理的落后,没有健全的、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规章制度,缺乏其专业化管理,工作效率低。同时,高校后勤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从各高校的情况看,高校后勤人员大多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社招的员工,二是随带的家属,三是农民工。在这些人中很难找到几个受过专业培养的人才或者在职前进行专业的培训。
(四)缺乏应急机制。高校后勤普遍都忽视掉了这个问题,安全方面的应急机制、突发事情处理的应急机制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可能有些高校制定了相关的应急机制,可是它属于低级的、适用度很低的。
(五)办理相关业务流程复杂,人力、物力资源安排不合理,存在瓶颈。这部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非常爱抱怨的部门,办件很小的事情,可以花费半天的时间,需要不同地方的盖章、需要不同人员的签字,出现员工不在岗的情况数不胜数,你要等着员工到岗。比如办理本科院校退寝室的手续,下面是某校的退寝办理流程,可以看出流程复杂,等待时间长,员工安排不合理。
三、解决措施
(一)采取高等学校后勤服务集团模式。
所谓集团是指由多个法人缔结的联合体。对于高校后勤服务采用集团模式就是相当于一个完善的企业,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财务、人事、生产、服务等方面。比如在人事管理制度,要以效益来定收入,建立奖优罚劣的分配机制,而不是以前的那种“大锅饭”。在这个集团模式中,有着严格的责任制,完善的运作流程。
(二)“人”为主的管理理念,逐级提升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现代的后勤部门的管理理念,因以“物”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高校后勤要想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一批训练有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必要的。他们必须具有胆略和信心,同时科学地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必须具有现代后勤管理思想、意识和观念;必须懂得经营,把服务满意率、市场占有率作为检验后勤服务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准。为了解决员工消极的工作态度,首先要分析出不同员工当前的需求要求,针对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除此之外不能忽视惩罚制度,合理地使用惩罚制度对员工的管理这有一定的作用。
(三)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
应急机制可以理解为应付突发事件而采取的一些应急措施安排和制度。减少应急的程序,情况出现后立即启动“上报+应对预案实施”的过程,彻底消灭联系各级领导的等待、消灭人员安排的中断。对于服务业来说,越快解决顾客所关心的问题才能提高满意度,这样教师和学生作为后勤集团的顾客,减少他们的抱怨,提高他们对后勤的认可度。
(四)进行流程分析,改进流程的不足和潜在的危险。后勤集团应该和学校相关人员应该进行流程的重组,流程重组的目的是去除应该的浪费、避免应该的危险、缩短非增值活动、改进增值活动。上面所提到的离校退寝的手续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善:
1、减少等待的时间,一栋寝室楼应该的检查人员应该增加,因为在这方面等待的时间很长,大家都停留在这个环节。
2、减少路途往返时间,应该在离寝室较近的地方设置工作点,也不用学生往后勤办公室跑,减少办公室的拥挤现象。
3、退寝单不必去后勤部领取,每栋学生的清单可以提前发放到每栋管理员处,方便学生领取
参考文献:
[1]朱仁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年,(6).
[2]刘雪艳.汤国君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的选择与运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2).
[3]陈存根,胡致本.思考与探索—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论篇.【M】.陕西人民出版
[关键词]学生宿舍;后勤工作;问题;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现行的后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改革, 建立由政府主导, 以社会承担为主, 符合高校办学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 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行政福利型服务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化运作独立法人的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同时,后勤社会化给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研究。
一、后勤社会化后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的问题分析
1.学生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增大,带来了很多执行上的困难。以往高校学生的住宿模式往往是一个院系集中在一个宿舍楼,一个专业基本上都在一个楼层,同宿舍都是本班同学,大家彼此熟悉,管理集中。入住学生公寓后,由于宿舍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们有了选择的空间。这样,一栋楼里、一个楼层、甚至一个宿舍,可能住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给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学校对学生的集体约束力减弱以及同班同学之间互比性减少等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引导不当,管理不到位,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就有可能出现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
2.学生公寓投资商与高校之间在理念上存在差异。从宏观上看,投资商投资兴建学生公寓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投资商最直接的目的还是赢利,利益最大化是投资商首先遵循的原则。高校引进社会资金兴建学生公寓的直接目的是解决高等教育扩招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人才,学生公寓管理要遵循的是教育规律。高校与投资商之间在目标追求上的差异必然带来理念上的冲突,这是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3.学生认识的转变给旧管理体制带来的冲击。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学生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于住宿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因此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我交钱,就是上帝;你服务,理所应当。学生对于各项服务的要求更强烈,更高。而对于一些公寓管理人员的管理,则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只要我不毁坏你的设施你就无权干涉我的生活自由。比如宿管部门对宿舍安全进行检查时,有少数学生锁上门拒绝检查的情况。这些都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二、改善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首先,学生宿舍的管理可由学校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后勤集团)派人联合组成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工作。建立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的管理格局,以解决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条块分割,互相推诿现象,既能保证学生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又能使维修、保洁等各项服务及时,周到、保证质量。其次,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确保学生宿舍管理的资金来源,经费到位,专款专用;
2.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学生公寓实行物业管理。首先,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使学生树立超前意识、忧患意识、时间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公寓工作人员经常检查公寓社区公用及室内设施和水电供应情况,力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同时还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开展调查研究,超前组织和准备学生学习及生活急需的东西,做到超前服务,解决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其次,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学生树立效率意识,培养主动精神和责任感、克服生活惰性。学生公寓服务人员结合学生实际及学校实际,主动在合适的地方公布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密切想关的信息,宣传学校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创造性地为同学服务。最后,公寓工作人员通过变“数量服务”为“质量服务”,使学生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公寓工作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服务方面变外延型为内涵型,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 饮食服务 社会化 改革
一、高校饮食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1.市场经济带来的压力大
由于物价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市场行情瞬间千变万化,高校饮食服务社会化后,完全放开的进货价格,与相对平稳的校内饭菜价格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是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的大问题,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转换并给仍受计划体制制约的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带来空前的压力。
2.饮食卫生安全隐患大
伴随着高校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正日益加大。
(1)道德风险:改革打破了过去的分配制度,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失衡,出现恶意投毒现象。
(2)技术风险: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使得高校饮食服务人员流动性加强,技术人员不再稳定,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缺乏有效考核和监管,导致加工技术不稳定,容易引发中毒风险。
(3)环境风险: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及其他环境污染的加剧,给食品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
(4)消费习惯性风险:现在的消费观念要求品种多、花色艳、公开透明、餐具公用或一次性便携、全天候消费。这些消费要求都极大的增加了食品在加工后、消费前被二次污染的风险。
3.饮食服务队伍难以适应需要
目前的状况是饮食行业员工素质低、队伍不稳定,已严重影响了饮食行业的发展,制约了饮食服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和进一步发展。
4.物资采购方面重视力度不够
市场变化如云,采购部门未能及时摸清各种原料市场的细微变化,没能对所购物资进行细致的检验,生产出来的食品质量肯定不合格,满足不了师生需求,本身的经济效益也必将受损。
5.资金问题,成本核算不到位
现在的高校食堂大多数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经营者往往缺
少全成本核算等专业知识,在资金预算,成本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二、高校饮食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点
1.深化饮食服务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要转变观念,摆脱“福利型”、“供给型”的陈旧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途径,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饮食服务思想和思维模式。
(2)要制定和完善增强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内在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等、靠、要”为“争、创、闯”,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
2.加强卫生方面的监控管理
(1)各高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食堂的经营,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力度。增加对学生食堂基本建设和卫生设施的经费投入,制定一套完整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责任制度,落实好食品卫生管理措施和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机制。
(2)提高饮食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部门和学校都应高度重视高校饮食从业人员的营养卫生及业务知识的教育工作,对饮食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没有相关的职业资格就不能上岗。
(3)对大学生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教育。这是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独立生存、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和健康之间的基本知识普及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贴于
3.加强采购过程的管理
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于降低饮食服务成本,保证饮食服务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
(1)规范饮食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科学地编制采购计划,切实做到保障性,效益性及有效性原则。
(2)严格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对大宗物资(米、面、油、肉、禽、蛋、燃料等)或实行招标定价,而对于一般物资实行询价审批制度。
(3)加强采购物资验收管理:要设立专职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全面的验收。验收人员一是要对采购物资卫生安全进行检查验收,凡属应提供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合格证、市场准入标识(QS),均要求采购人员提供,并对采购物资进行卫生安全检测,严把采购物资卫生安全关;二是对采购物资的质量等级、价格进行验收,防止以劣充优;三是对采购物资的数量、金额进行核实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
4.加强饮食成本核算与管理
作为后勤饮食服务工作,食堂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学校食堂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伙食优质价廉,提高饮食服务综合效益的关键。
实行全成本核算,符合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间接成本回收比例,有利于饮食服务社会化。深化改革,加快饮食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进程。
5.加强现代化网络系统监控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发展,现代网络系统管理已深入到每行每业。加强现代化网络系统监控管理对高校后勤饮食服务的社会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例如,广州大学城内十所高校的学生食堂都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学生使用统一发售的校园一卡通就餐,持有校园一卡通者可在十所高校的任何食堂就餐。通过掌握各食堂的经营收益状况间接地了解其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学校主管职能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协调和监督,从而达到食堂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双提高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加强校园网络论坛监控管理。增强学校主管职能部门与食堂经营企业和学生消费者双方进行信息沟通。通过沟通和管理,达到学校食堂服务育人和维护学校稳定的作用。
三、总结
高校后勤饮食社会化改革是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大举措。通过饮食服务社会化改革,既满足了学校近年来大规模扩招所面临的师生饮食保障问题,又解决了原后勤饮食服务人员的劳动用工问题,减少了人员工资和设备投入等经费支出。高校饮食服务社会化改革是整个后勤体制改革中的一部分,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给校方在管理和监控体制上带来了新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将改革进一步深入。从而更好地达到高校饮食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以保.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6,(5):67-68.
[2]刘传会.HACCP系统应用于高校饮食安全管理的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7-9.
[3]陈鑫.和谐发展高校饮食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7.
[4]王燕,陆惠珍.不同经营模式高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现状比较与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6):451-452.
[5]侯彦喜.高校学生饮食卫生安全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98-4299.
[6]李耀水.对高校后勤饮食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0.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1-0254-01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一科学论断准确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如此,那么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潮中,企业文化建设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下面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为例探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点因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自2001年12月18日成立之时就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并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完善。始终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以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师生至上”为服务理念,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打硬仗”的企业精神,并将企业宗旨、服务理念、企业精神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服务性、人文性和学习性当中。
一、企业文化的服务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地。作为负责建设、维护这个基地的实施者、组织者,切实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是高校后勤企业的第一要务。因此高校企业文化的第一特征就是必须具有服务性。
南航后勤集团之所以能够获得“全国后勤改革先进院校”的称号,主要取决于南航后勤集团的三种制度。第一,及时反馈制度。凡是遇到师生求助、投诉时,后勤人员均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提出解决方案。后勤集团网站上开设有意见反馈板块,及时将反馈信息与处理意见进行公布,做到及时、公开。第二,激励制度。凡是对后勤工作有独到见解,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为后勤集团所采纳的工作人员,都会受到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后勤集团网专门开设了明星风采窗口,用于刊登后勤人员的先进事迹,肯定后勤员工的工作成果,以此来鼓舞和激励后勤人员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第三,意见征询制度。后勤集团每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校园师生意见征求会,例如通过每年三月份组织的质量安全见面信息会,虚心听取意见,改进不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设立以上三种制度,后勤集团将服务理念融入到员工的心中,牢固树立后勤企业文化的服务性。
=、企业文化的人文性
高校作为莘莘学子沉浸学海、寓美于学的活动场所,浓郁的人文气息会令人赏心悦目、心灵和谐。高校后勤企业,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运而生,得天独厚的环境赋予了其与生俱来的人文性。
一个企业只有企业文化体现出人文关怀,才能对外呈现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南航后勤集团建立了三种相应的制度。第一,定期慰问制度。每年寒暑假期间,是后勤人员全力维护校同的关键时刻,后勤部门领导都会主动到一线慰问辛勤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所需,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第二,定期活动制度。每年年末举办迎春活动,让辛劳一年的后勤人员充分享受节日的快乐;举办冬季运动会,在冬季里也锻炼自己的身体,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向上的后勤企业。第三,广开纳言制度。虚心接受后勤人员的建言献策,使后勤集团更加快速地成长。后勤人员可以通过写信、开会讨论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企业文化的学习性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教育主体,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的地方,更是一个吸收、转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地方,高校后勤企业诞生在高校、成长在高校、发展在高校,因此从高校后勤企业集团成立那一刻就具有学习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五结合”
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既有常规的长效管理,也有短时的危机处理;既涉及到管理者身份的教师,也涉及被管理者身份的学生;既需要严格的制度管理,也需要人性化的服务;既需要行使管理的职能,也要承担育人的职责。总之,在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中,要内外结合、长短结合、师生结合、软硬结合、管育结合,从而科学地推进后勤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为教学服务的职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温馨、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
一、内外结合
内外结合,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空间概念,即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由校内的“内化”管理与校外的“社会化”管理相结合。
有学者认为,就国内而言,高职院校后勤服务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内化型、外化型和混合型。内化型模式是后勤部门通过对学校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将人事、财务实行计划单列,全员全额承包,建立准企业化、半企业化的“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的初级形式。混合型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的过渡形式,采取校际联办或学校与社会联办,通过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后勤实体实现不同程度的有偿服务,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外化型模式是把学校从后勤主体中解放出来,由政府或社会代替其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这是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最终模式。
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院校后勤发展程度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无论怎样发展,无论发展程度如何,都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并不等同于后勤管理社会化,并非是把后勤管理的职能、职责推向社会,而是要随着后勤服务机制和体制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进管理办法,从而强化管理,改善服务。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生活区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强化学生生活区的管理?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大考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健康消费意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市场经济中不正当的竞争有可能影响后勤服务质量、侵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何建立后勤监控组织体系,建立后勤社会化评价体系,健全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制度,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后勤管理者不断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实践上的不断探索。
总之,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中,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化解决后勤经费不足,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好处,也要重视研究社会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使校外的“社会化”与校内的后勤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后勤管理水平。
二、长短结合
长短结合,即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日常长效管理与短期的、突发的危机管理相结合。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日常长效管理,在于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平常细致、认真和持之以恒的工作。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短期的、突发的危机管理,则在于科学的防范和较高的应急处理能力。
危机事件发生于一时,但危机管理则是一个日常管理的过程。在危机可能爆发之前做到未雨绸缪,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防而不是治,其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寻找危机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并分析它们可能造成的冲击,通过降低风险和缓冲管理来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只有在危机发生之前对突发事件的各个要素进行掌握与跟踪,提出及时有效的预控对策,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危机的发生。
当然,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是对危机免疫的,一旦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就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应对。参照有关企业应对危机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危机的应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迅速判断,控制局面。发生危机事件时,在第一时间内坦诚地面对公众和媒体的质询是非常重要的。危机事件的起因,往往是因为管理上的疏忽或单位个体的不慎行为带来的,当出现问题后,第一要务是迅速判断危机事件的起因、评估危机事件可能带来的风险,将危机事件控制在现有的程度或框架之内,使其不再扩散。步骤二:分化源头,各个安抚。导致危机事件的源头包括社会公众、媒体等,需要对不同的源头采取不同的安抚及配合措施。步骤三:统一口径,回应公众。当学校后勤出现危机事件时,公众迫切想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校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如果这一事件牵涉面比较广,会让外地的家长产生种种疑虑。这就要求校方及时地向媒体提供准确的、透明的信息。步骤四:主动自纠,加强沟通。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改变了原来的沟通渠道单一化的状况。如今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还有现代的网络、手机信息等沟通渠道,为信息畅通创造了条件。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充分发挥各种沟通渠道的优势,有利于信息得以多渠道,全方位沟通。步骤五:尽快解决危机,通过有效的活动转化话题。在取得与社会公众及媒体良好的沟通交流后,巧妙制定危机公关策略,分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对所有的危机处理办法都应该采取尽快的解决方案,这是处理危机的最高宗旨。接下来,就要组织主题性公益活动扭转危机给单位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公益活动能塑造单位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大大提升单位的正面影响力。
总之,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中,要重在平时的长效管理,并把危机事件的防范纳入平常的管理之中。同时,也要在危机发生时,立即投入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
三、师生结合
师生结合,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对象概念,即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结合。
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院的基本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努力提高业务技能,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要做好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相关人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要主动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勤问多看,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了解师生的需求,并做好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体现服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不断强化效率意识,在处理具体工作时,要科学安排,主次明确,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要不断强化效益意识,高职院校的经费一般比较紧张,在确定开支之前,一定要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后勤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后勤管理者在后勤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被管理者处于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学生队伍自律建设。高校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步趋向成熟,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随着参与意识的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大为加强。因此,必须重视发挥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组建学生自律委员会,在后勤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学生思想动态、行为规范进行有效管理,维护学生利益,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实现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四、软硬结合
软硬结合,是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手段概念,即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要以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学校的后勤管理,是一种秩序的管理,规范化的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石,是学校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因此,在人们的道德境界尚未高度发展、依然需要外在约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健全的制度规范基础之上。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严密、健全的制度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有章可循、完善科学,管理制度的执行要严格认真、奖罚分明。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的要义之一是要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将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作为管理核心,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要强化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人性化的管理,加强情感培育,强化人性理念,并将参与、沟通、共享、发展渗透到管理的全过程。
五、管育结合
后勤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管理育人”,即把后勤管理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后勤管理的根本职能是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提倡后勤管理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但这只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其归根到底是一种服务式的管理,在服务中体现管理。高校后勤要通过管理来创造优美有序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甚至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心理环境。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出人才、出成果。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应该在课堂之外,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的规范发挥作用,使后勤的教育成为有效的补充。因此,后勤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姓“教”的原则,同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步化、影响一致化,通过各种形式的管理和服务,直接或间接地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指导学生的行为,起到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管”只是手段,“育”才是目的。只有从“育”出发,采取有效的“管”的手段,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管理得当,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律,吴社富.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