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安全反思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electric power project. This article mainly for the 10 kV 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and control measures aimed to continually upgrade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Keywords: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公司由于对施工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管理,返工或者工期延长的现象越来越多,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形象也受到影响。从10kV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电力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它的施工是否正确合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因此,加强对它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 10kV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对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可帮助我们规范施工技术的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工程规模、程特点及建设意义有很好了解,可帮助其明确施工任务、操作方法、施工工艺、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及节约措施等,可确保施工质量能够符合规定要求,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2 10kV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10kV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时筹建项目部的整体素质不够高,管理人员及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投资效益观念淡薄、缺乏施工合同意识、缺少控制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造成设备订货时价格假象控制在概算内,而许多随主机供应的附属设备没有在合同中加以明确,最后则要重新订货采购 结果往往大大突破控制价。
(2)在整个业务管理流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是关键,对电力工程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在公司内部与用户电力工程有关的部门有业务部、工程管理部和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作用是十分明确的。其余的两个部门则在电力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分别担当各自的职责,这就出现部门间多次的交接,交接多了会影响到力工程施工的进展。
(3)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尚有些欠缺和不完善之处。如在工程施工结束,进行验收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并经审核后,才能向用户收取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但是再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就存在着问题与违规操作。
2 解决10kV电力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策略
2.1 加强对10kV电力工程的流程管理
从目前的各种10kV电力工程项目来看,流程管理还有待加强。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管理者和施工人员都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2)管理者还应加强对项目流程的监控流程管理的重点是监管施工执行与工程进度。必须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且使计划得到有力的执行。流程管理就是负责监督工程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讲,流程的确定必须要合理。先是双方签订合同,然后设计出施工的方案,最后才是施工、验收结算。整个流程不允许出现逆流或者缺少哪一环节的情况。如果流程被破坏,那么项目就有可能不能按期保质地验收 如果项目中途出现资金短缺或者返工的情况,这就说明此项目的流程不合理,在流程管理中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管理者各司其职,管理好各自的流程。如果流程出现交叉或者互斥,就应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比如施工到某一阶段时资金不到位,就应立即与合同方进行沟通,商讨相关事宜,或者让合同方及时提供资金,或者再与合同方签订一个修补合同,先垫上资金,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就不会耽误施工进程,也可以使流程规范化,从而控制项目的造价。
2.2 加强对10kV电力工程质量的监管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监管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主要从质量检测、材料监管及补救措施三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督。
(1)加强工程个阶段的质量检测。一般来说, 10kV电力工程的施工都是分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施工完成之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测,对质量检测过程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监管要按照流程严格的执行,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因为贪方便省事而省略一些必要的检测环节,尤其是关于安全方面的检测,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因为这关系到施工人员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2)加强工程材料的监管。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材料监管是防止技术过程中的材料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如电线 电缆等 要加强监管,以免造成额外的损失,避免施工人员或其它相关人员与施工材料形成经济利益,防止其通过工程材料为自己谋取利益。
(3)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当发现工程质量不合理时,应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但是,注意要使工程造价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实施。补救措施应该要尽可能简单,要保证工程质量。如发生相关人员换材料的情况,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不能让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并且要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这才是监管的目的。
2.3做好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工作
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的,而对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是取得经验的有效途径。
(1)做好工程评估工作。评估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打分,具体的指标有:电力工程是否如期交付;其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过程是否出现安全问题等等,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确定其评分、评估的过程要保证公正性,避免让工程项目组的人员参与,同行评审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它的好处是比较客观,同行专家的观点也更加专业,不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想法
(2)总结工程项目经验。相比评估来说,对于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施工过程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要对整个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及时的总结,总结不仅是针对好的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应该进行反思,而且对于问题的反思要更深刻一些。对于好的工作流程及设计,能起指导作用的,可以将其进行规范,使之成为日后工作中的标准,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进行借鉴,当然,这其中的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电力工程项目中的要求不断丰富其内涵。
(3)总结施工中的缺陷与不足。还得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总结施工中的缺陷,并从中找出错误的根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这样可以避免再走弯路。值得一提的是,总结工作不只是管理者一个人的总结,可以是一个小团体进行集思广益,对施工过程的问题等提出各自的意见,可以综合每个人的想法,这样对某个问题的解决会更有帮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10kV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更加高效,不仅要总结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管理措施,还应加强其它方面的管理,如职责管理和交底的规范化等。在实际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各个公司的管理方法是有所差异的,应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督。
参考文献
[1]王丽玲.浅谈施工中的技术交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关键词】 海岛;电力系统;优质服务;“三室二库一品牌”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未来舟山将建设成为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科教基地、群岛型花园城市。处在大跨越、大发展时期的舟山,对海岛电力优质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供与舟山群岛新区地位相匹配的电力服务,定海供电分局扩宽服务思路,延伸服务内容,创新性地开展了“三室二库一品牌”建设(“三室”即抢修值班室、基础资料室、客户档案室;“二库”即工器具仓库、备品备件库;“一品牌”即启明星服务品牌),深化了基层供电部门内质外形建设,切实提升了供电服务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由旧变新,经营质量由劣变优,极大提升了基层供电部门的优质服务水平。
一、查找差距
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相比,地方供电部门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长期形成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服务作风、人员素质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服务队伍特别是抢修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待加强。
二是资料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够,更新不及时。部分服务人员中存在重解决问题,轻闭环管理的思想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未能做好基础资料、客户资料的整理工作。这对及时发现供电服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是十分有害的。
三是物资管理相对落后,精细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工器具、备品备件的科学管理和及时提供是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后勤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工器具摆放随意,物资领用手续不齐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服务效率。
四是优质服务的海岛特色不够鲜明,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仍有拓展空间。当前该局能够圆满完成各项供电服务工作,并取得了社会与客户的广泛认可。但在服务过程中,需从自身与市场的基本情况出发,挖掘有海岛特色的供电服务新内涵。
二、建设“三室二库一品牌”,打造海岛特色服务
1、强化基础建设、基础管理,完善“三室”建设
在基础建设和基础管理建设中,定海分局创新做法:以标准化创建活动为载体,统一标准、完善基础、引入智能化、实行准军事化值班抢修。
(1)统一各所抢修值班室、基础资料室、客户档案室,实行标准上墙、规范上墙,配备完善设施,在硬件上提升外在形象。
(2)开展信息化管理,完善基础资料管理。供电所的管理好坏主要看如何做好基础资料管理,以马岙所为示范单位,以点带面推广供电所基础资料管理台帐系统,实现以基础资料管理带动各项管理全面提升。
(3)健全客户档案,为客户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健全完善的客户资料,为实现制订客户个性化服务打下基础。电力客户档案是载明供用双方履职情况、明确供用双方权利义务的纸质文书,是处理供用电纠纷的主要依据。客户档案管理是分局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基础。分局在管理过程中,克服客户档案数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细而繁琐等困难,将此项工作纳入营销重要工作之一,以“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工作标准,切实做好客户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通过规范标准化管理、集中分级管理、动态实时管理、管理责任到人、管理技术先进等原则,明确各部门档案管理职责,提出建设目标与管理要求,全面推行客户档案的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做到客户档案“日日清、月月查”。
(4)实行值班准军事化管理,全面提高抢修速度和质量。定海供电分局以准军事化规范各基层部门抢修值班室建设,使之成为一个抢修服务人员休憩待命同服务工作紧密结合的“作战室”。分局所辖各供电营业所、配电工区,合理安排空间设立“值班室”,配置各类办公软硬件设备,各类生活、生产物品摆放向军队靠齐,体现整齐划一的抢修服务队伍精神风貌;强化准军事化意识学习,提高抢修人员思想觉悟与纪律性,为抢修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思想基础;定期分批组织抢修人员前往驻舟部队参加军事训练,提升身体素质与协同作战能力。
经过准军事化的洗礼,各支抢修队伍的精神面貌与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今年抗击“梅花”台风过程中,抢修人员发扬肯吃苦、能战斗的精神,奋战在防台抢修第一线,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切实保障医院、泵站等抗台重要部门的用电,为整个定海抗台战斗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电保障,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物资管理规范化
近年来,定海供电分局逐步完成了工器具仓库、备品备件库的信息化建设。从岑港所为第一个试点开始,定海分局引入了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TMS),运用蓝牙和激光扫描技术控制了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库房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该系统的引入使工器具的借用与信息流保持同步,最大程度地控制工器具流失现象,整个借用流程环环相扣,完全实现闭环管理;也实现了库房环境规范化、自动化,动态触摸与滚动显示人性化,智能控制系统性运行稳定化,数据库信息管理和服务集中化等功能。
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一是根据年度材料订购计划,对检验合格的材料实施进货管理,与年度计划实施无缝管理,确保订购计划量质期完成。二是利用管理系统实现定位管理,根据不同的材料种类确定货架和摆放位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核定和盘点材料,确保了材料定置定量管理。三是实现材料种类和数量的透明管理。抢修服务人员可随时通过计算机了解到各种材料的到货情况,确保抢修服务的材料供应,真正实现材料管理全员监督。四是通过管理系统,实现材料员、班组、车间三级闭环审核流程。每张领料单必须经过三级审核后方可发货,严格控制材料使用数量。五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实时控制材料的去向和消耗情况,减少材料的浪费。
3、以“五心”服务打造海岛特色“启明星”服务品牌
定海供电分局的服务团队作为舟山电力“启明星”服务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海岛供电企业实际,提出“五心”服务理念,通过提供贴心、细心、爱心、诚心、虚心的优质服务,在群岛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贴心”:提供亲情服务。定海供电分局针对辖区内岛屿多而散,口音各不相同的特点,要求驻岛供电营业组定期走访客户,特别是留守空巢老人,通过长期而密切的交流,充分掌握其语言特点,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在与空巢老人交流过程中,摒弃以往直呼其名的做法,而代以“爷爷”、“奶奶”的称呼,令其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同时,为辖区内每个社区指定一名客户经理,根据渔农村的不同需求,提供鱼汛、农忙时期的亲情化服务。此外,定海分局密切同驻舟部队的联系,通过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定期开展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交流来密切同军队间的联系,使人民子弟兵感受到浓浓亲情。
“细心”:提供重点服务。一是及时做好故障报修。细心按照新“三个十条”和优质服务承诺规定,城镇用户45分钟到达现场,乡村用户两个小时以内到达现场。通过在偏远岛屿派驻营业组的方式来满足抢修及时性的要求。二是开展重点检查。将用电客户按服务重点划分为“重要、一般”客户两类。对重要用户做到每月上门开展用电检查服务不少于1次,一般客户做到每季不少于1次的上门服务。三是给予特别关注。鉴于舟山作为佛教圣地的情况,将寺院等宗教场所列为重点服务对象,进行专人负责,提供安全用电指导、用电业务咨询、供电服务意见征集等。
“诚心”:提供延伸服务。工业园区作为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入驻,这其中有造船企业这样的大功率用户,也有科技企业这类对供电质量要求极高的用户。定海供电分局将电力服务站建在园区内,细化服务对象,提供延伸服务,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今年以来,辖区内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资金困难,电力服务站全力当好“用电顾问”,优化供电方案,开辟用电报装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园区企业普遍存在用电设备疏于维护,不注重电力设施的优化配置,致使企业生产用电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企业电费成本支出的现状,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客户需求管理,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合理引导用户避峰用电,指导企业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减轻用户电费负担,帮助企业共度难关。
“爱心”:提供特殊服务。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在供电服务窗口开辟特殊客户服务专柜,对弱势群体、残疾人员、孤寡老人等特殊客户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条件的服务对象提供定期开展上门和部分免费服务。二是向辖区内的特殊客户(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建立特殊服务客户档案,发放“爱心服务卡”,做到每月上门服务不少于1次,为客户提供室内用电线路检修、维护、更换,上门收费、物质帮助和力所能及家务劳动。三是安全用电进校园。印制安全用电画册和电力设施保护手册,每学期定期组织“启明星”服务队员到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安全用电宣传。
“虚心”:提供人本服务。各项优质服务措施的落实,各项优质服务的开展,最终都需要人来执行,为此需要服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定海供电分局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等开展供电服务人员的大学习、大讨论。各班组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突破口,引导班组成员在岗位上学习,在实践中成才。在班组中推行“每日五题、每周一查、每月一考”,每个班组利用下班前的半小时时间,组织集中学习,结合一天的工作实际和客户意见,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在反思中“找差错”,在反思中“找问题”,在班组成员中营造出比学赶帮的学习风气。
“三室二库一品牌”建设的开展,提高了定海供电分局服务规范化程度,提升了服务人员素质,树立了供电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了供电企业服务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浪潮中的又一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安全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与国际民生息息相关,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安全问题,电力生产将会受到严重的营销,而电力企业的形象也将受到损害,因而电力企业应当对施工项目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当前的施工情况予以反思,找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是安全控制全面展开的必要依据与保障,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通常将盈利作为施工项目建设的首要目的,他们往往忽略了安全管理,因此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极有可能做出违背安全原则的行为,不按照流程展开施工建设,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当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不能对相关人员予以严厉的惩处,致使各方都无法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意识。1.2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当前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施工行为不能够得到必要的监督与管理,部分施工单位缺乏施工资质,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施工素养与能力,施工中缺乏责任心,继而致使安全隐患产生,由于不能够在监督与管理中及时发现隐患,最终酿成安全事故。1.3没有对经验教训予以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到了实际的施工建设中,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经验,往往会在施工建设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对经验教训进行有效的总结,那么在后期的施工工作中这些问题仍然会发生。1.4习惯性违章行为频繁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即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习以为常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这些行为虽然并没有直接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却存在着明显的隐患,一旦问题扩大,其影响难以估量。如低压用电工作人员无票作业、未挂地线或未验电状态下展开需停电操作的作业等。
2电力工程施工项目可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2.1积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管理者应当提高安全认识,对工作过程进行细化,并制定对应的制度,使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自身职责,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展开各项工作。同时制度中应当包含必要的奖惩制度,对于能够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应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在工作消极懈怠、不按照制度展开工作的人员,则应当予以适当的惩罚。清晰、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其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当对其予以必要的安全教育,首先。管理者应当带领基层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制度,使其明确制度的内容,并有意识的按照制度展开各项工作;其次,管理者应当与施工人员进行分析与交流,明确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隐患与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对危险源予以有效控制;最后,管理者还要与施工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总结,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直接呈现给施工人员,使其意识到积极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总结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自觉改进自身的工作行为。2.3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安全控制措施具有长效性,可以长期投入实践。首先要开展全面的安全教育,其次应当积极展开风险识别工作,最后进行风险评估。各项工作应该协调配合展开,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保证安全控制的全面性。2.4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为了避免因人为因素发生安全问题,应当对施工人员予以专业化的培训,使其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满足现实需求。管理人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员工予以技能培训与理论培训,提高其施工能力,培训结束后,还应当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与实际的施工建设。2.5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对施工环境、材料与设备的摆放以及作业行为等进行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并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其能够第一时间对问题作出有效的处理,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现场管理应当渗透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保证监管具有全面性与可靠性。
3结语
电力工程项目影响重大,需对其予以高度关注,并加强安全控制。当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对经验教训予以总结、习惯性违章行为频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并开展严格的现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安全问题予以有效的控制。
作者:杨野 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金龙.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2(17).
[2]欧科梅.浅析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2(01).
[3]祥.对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2(03).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
引言
纵观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电力施工,电力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因此加强电力施工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不仅能够避免整个施工过程出现延期或者工作人员对施工方案不明确的案例,并且能够保证电力项目保质保量完工!近年来因为对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的提高,很多公司忽略了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返工或者造价高的案例越来越多,因此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的探讨和提高更切实际,以下将从四个方面讲解如何有效管理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
1制定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
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确定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众多电力施工项目因为准备工作不足,缺乏详细完整的方案而得不到合理施工,追其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的重要程度,导致在中途返工或者重新设计的案例,从而不单单增加了项目的造价,而且延迟了项目工期。一个好的方案在施工时要确定两个问题:一是研究此方案的可行性,二是考虑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尽可能做到行之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才可称之为一个好的方案。另外,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考虑到最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安全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与其他施工不同的是电力施工操作不好就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尽量做到施工时进行停电操作,如果条件不允许就让工作人员远离高压线或者带电的设备。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及其衣服都必须绝对与电绝缘且不易产生静电,并且配带相关的工具来保证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危害,有了这些规范的注意事项就会避免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进一步使管理更人性化,有效化!间接地确保了项目的施工顺利的进行,减少了前期的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繁琐或者是减少了突变情况的发生率。这是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2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流程管理
纵观目前的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还是缺少有效的流程管理,这与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脱不了干系,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监控流程!规范施工操作与工程进度是流程管理的重点,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施工前必须要确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然后就是有效的执行计划,流程管理就是要对监督工程计划的实施予以负责执行,从本质上来说,必须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流程。就项目讲,一是双方签订合同,二是设计出施工方案,三是施工、验收结算,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工程法“五制”的要求规范工程流程管理,做到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配网工程建设任务,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审查,鼓励创新设计思路,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
(2)科学规范管理,有效组织力,推动执行力,加快配电网建设的步。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重中之重,安全监督工程全过程,加强事前事中监管力度。
(4)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有效控制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每个环节,良好的控制工程造价能够加快投资带来效益。
(5)在抓进度、控质量、安全造价的前提下,完善和规范招标投标机制,做到公正廉洁,努力建设出优质工程。
(6)改善物资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建设中物资充足的供应。改善重要设备材料的监造管理,保证电网设备技术先进、品质优良。有效地控制设备的监管、严把质量关,保证交货期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3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
在管理过程中监管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通常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都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施工完成之后就进行质量检测,在质量检测过程的鉴管于是就必不可少。质量监管要按照严格的流程执行,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因为方便省事而省去必要的检测环节,尤其是关于安全方面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因为这关系到施工人员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10K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还包括工程材料的监管,如电线电缆等,要加强监管,以免造成额外的损失。
4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而对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是取得经验的有效途径。评估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打分,具体的指标有电力配网工程是否如期交付,其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过程是否出现安全问题等等,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确定其评分,评估的过程要保证其公正性,其次是总结经验,相比与评估来说,对于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总结不仅是针对好的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进行反思。对于好的流程或者设计等具有普通的指导作用时,可以将其进行规范,使其成为工作标准,在以后的管理工程中也可以进行借鉴,对于施工过程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来说,除了总结犯错的原因,还得进行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善的管理带来的,所以就要找到最初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之在以后的工作避免再次犯相同的错误!要强调一点就是工作总结不仅管理者一个人的总结,也应该是一个小团体进行的总结,大家要不断互相学习,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发表各自的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做到集思广益,对于出现的某个问题有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并且总结每个小团体中的好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就能保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会出现方向性问题的新问题。
5结束语
要想更加有效的管理,仅仅做到这四点还不够,还应该加强管理其他方面,比如职责管理和管理的规范化等等,而且每个公司的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是基础都是建立在各自的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之上,并且不断丰富各自的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总结的经验。文章中提到的这四点是电力配网工程最根本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从而保证了有效的管理。如果做好了这四点,基本上可以保证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顺利,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色芬.浅谈对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05).
[2]顾志昌.浅谈如何对10KV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关键词】农网电力;施工;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电力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农村用电负荷急剧增大,对农村电网实施改造是关系农业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电力农网施工中,由于行业特点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农网建设顺利进行,还会严重危及施工人员和用电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准确把握电力农网建设中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控,是保障电力农网安全施工的重中之重。
1目前电力农网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难点
1.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
电力农网建设项目在施工中常见的安全责任不落实的表现就是安全意识淡薄,责任不明确,上下级或者部门、人员之间互相推脱,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工期和进度而忽视了设备、人员的安全和建设质量。施工班组内部成员之间权责不清晰,发生安全事故后互相推诿、责任追究难度大[1]。
1.2安全防控措施不到位
农网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报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并备案,其中要对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部位及环节进行技术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或者预防措施。而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安全防控的重视远远不够,施工方案中安全风险分析流于形式不深入,预防措施不得力,施工现场的防控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识缺失或者不够醒目、接地线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
1.3施工作业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由于电力农网的施工环境复杂,作业条件艰苦,加之施工作业人员意识淡薄,在实际施工前并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深入的勘验,没有对隐患风险点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施工重点环节不明确。大多施工作业人员忽视安全防护措施的认真执行,对施工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危险点不够重视,不能及时报告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关责任人排查预警不力,严重影响电力农网项目的标准化建设。
1.4违章作业现象频发不止
电网建设项目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有些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为了赶工期或者降低施工成本,不顾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规定,经常发生违章指挥以及违章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2]。个别具体负责人一味地依赖以往的施工经验,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不遵循规范要求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甚至带头违章,比如进入施工区域不佩戴安全帽,使用各种施工器械和安全防护用具时不进行严格检查等。
2电力农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从管理部门、建设部门、施工单位到各级供电所,从领导,到技术负责,再到具体施工作业人员,对各个单位、部门、岗位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并明确,防止责任不落实、权责不清晰而导致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电力农网建设项目施工中,重点是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并量化,各级部门、领导之间要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3]。尤其在基层施工班组中,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能仅仅是召开会议、传发文件等,要将安全责任细分并量化,每个开关、主变、继电等设备设施的具体负责人都必须明确,扫除责任空档区,增强每个成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2.2严格考核制度和责任追查制度
以签订的安全责任状为契机,实行严格的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年度考核时,重点考察单位、部门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工作,是否将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各有关人员是否按照部门和岗位职能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各项安全工作开展的是否到位,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工作开展的影像资料以及工作总结等支撑材料,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单位及个人年终考核评价体系中,与经济利益相挂钩。电力农网建设项目在施工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必须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的不放过、未采取防范处理措施的不放过、应当接受安全教育者未受到教育的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应受有关处理而未被处理者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和责任的追查,严防监督和处理不力的情况发生,必须严肃问责,做到警钟长鸣。
2.3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在电力农网建设项目的施工中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尤其是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总体的安全防范及责任意识,提升其对突发紧急状况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能力,降低因对原理、结构或者危害不了解而发生蛮干、盲干等不合理作业而引发或者扩大事故的几率[4]。电力农网建设项目施工任务量大、专业化的施工作业人员紧缺,通常会从社会中招收新的人员,对这类人员要严格实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考核达标后才能允许进入农网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在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1)安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施工实际,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其实用性。农网建设施工的任务重、涉及范围广、环境多变,安全教育培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到位,切不可流于形式。(2)除了知识技能的培训之外,重点使被培训人员牢固树立规范操作和安全防范的意识,强调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和严厉性,将以往因违规指挥、违规操作以及操作方式不规范等引发的安全事故作为反面教材,用鲜活的经验教训,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使其消除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3)培训结束后必须进行严格考核,注重观念意识的考察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录用,严防安全意识淡薄、技术不过关等人员流入电力农网工程的建设队伍中,在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上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置一道安全防线[5]。
2.4严格执行两票制度以及班会制度
在电力农网建设项目的施工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两票制度的严格执行。尤其在低压电网建设区域,相较于高压区其分支线路繁多,施工过程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签发工作票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其实用性,杜绝无票工作的情况发生,并且只有业主单位或者其派出机构才能签发工作票。班会制度包含两项,一项是班前会,主要是对班组成员做交底工作,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当日或者当次施工的线路名称、地点、施工内容和工艺技术要求、安全防范措施布置情况、风险点以及停电和通电的具体时间等;另一项是班后会,即对当日的施工作业及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肯定优点、查找缺陷,通报违章违规现象并加以警示,督促有关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加以反思和整改,为保障后续施工安全扫除障碍[6]。
参考文献
[1]王永伟.刍议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风,2012(9):278.
[2]周伯承.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81-182.
[3]邓永生,杜江波.关于农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4(31):107.
[4]隋亚东.农网改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4):97-98.
[5]王焕琴,王新.农网升级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19.
关键词: 恶劣气候条件;抗灾型;电力系统;规划
1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的运行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的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输电线路停运率的影响机理如下图所示。
通过使用气象学模型分析恶劣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所承载的风力载荷以及冰力载荷,并根据线路所承受的载荷、输电线路的使用时间以及线路载荷之间设计值之间的关系对输电线路在遭遇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停运率,由此实现了对当前线路的可靠性评估。根据气象学的角度,同时也应考虑到气候的地理位置,避免容易形成恶劣气候的地形,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线路的可靠性;此外,从材料学的角度而言,应有效提高主干线路以及战略通道的设计标准,实现电网的差异化设计,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可用性。从结果优化的角度而言,应实现电源点在各个等级电压的区域以及进行分层和分区的合理布局,保证不同等级的电网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以及事故状态中都有可用的电源。
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电源分层分区的合理布局,以及提高电源分层分区合理布局提高断面设计标准等,都是恶劣气候条件下抗灾型电力系统在重要构成部分。以恶劣气候条件的停运率为基础进行建模,从而实现了对三个影响因素变量的模糊化,同时建立了模糊推理的规则,计算出了停运率隶属度函数,由此,在解模糊化之后可计算得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每条输电线路的每个路段的精确的停运率,由此可计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区域条件的可靠性指标,根据概率权重求和,从而得出了恶劣条件下的区域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指标,最后应对电力系统规划中不同区域的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要求进行确定,建立了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灾型的电力系统规划。
2 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
2.1 三状态气候模型
电力系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运行,线路当中的元件故障率是气候的连续函数,同时由于系统模拟、收集以及处理数据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在实际的计算当中,很难使用连续函数以及许多个离散状况对其进行说明。以往可使用两状态气候模型描述正常以及恶劣气候两种状况对气候环境进行描述,随着当前恶劣气候条件的加剧,致使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评估当中,应加入极端恶劣气候灾害,使用三状态气候模型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风险进行评估。
2.2 状态空间分析法
状态空间法以马尔柯夫过程为理论基础,由此将输电线路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假设为一种状态转移到另外一种状态的概率与系统早期的历史转换无关,也就是无记忆性。一般可假定无故障的工作时间以及故障修复时间呈现指数分布,由此可计算出输电线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
3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
未来的电力系统应加强抗灾能力,抗灾型的电力系统实际上是将常规的电力系统与现代的减灾系统相互结合。减灾体系的涉及范围较广,现代灾害学理论将自然灾害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将减灾建设与经济发展和建设统一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与减灾体系。现代电力系统的规划以及建设,还应综合考虑电力系统扩展的经济性能与抗灾的建设能力,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资和最小的灾害损失为目标,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的就此胡之上,实现工业投资以及运行的经济性,建立健全、经济和安全的抗灾型电力系统。
3.1 建立差异化的供电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保证电力负荷以及民生负荷的刚性需求。当重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之时,应保证所有负荷的供电要求,而不应考虑供电的经济性要求,例如输电线路中,500kV线路的覆冰厚度从10ms增加至20ms、30ms时,输电线路的造价将变为1.8倍和2.6倍,并且若是将所有的220kV线路和110kV及以下线路全面提升为抗灾型供电标准,那么其所需要的投资是十分惊人的。重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较小,由此,为了保证抗灾投资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可坚持差异化供电。
3.2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适应和调整能力
抗灾型电力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适应以及调整的能力,能在各类自然灾害条件下迅速恢复线路的供电能力;抗灾型电力系统要注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电力系统的调整和调度运行能力,有效控制以及减少停电所造成的损失。同时抗灾型的电力系统还应保证其运行的经济性,不盲目提高电力设施的抗灾标准,不盲目扩大电源电网的规模。
3.3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实际抗灾特征
3.3.1 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协调发展
在自然灾害条件下,不同地区的电源容量以及电网的可靠送电能力与重要的负荷协调一致,保证电源与电网的建设进度协调一致,保证电源的布局与电网的结构协调一致,保证电源的容量与输变电的容量相互协调,以及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能力与输变电容量的协调一致等等。
3.3.2 建立差异化的电网设施建设标准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可适当提高骨干电源输出电路、骨干网络构建和变电站、不同用户配电线路等重要的电力设施的抗灾标准,受端电网以及重要的负荷中心应实现多通道以及多方面的电力输送,有效控制单一通道的送电容量,保证足够的电源支撑能力,建立内发外供以及合理布局的电网格局,省会以上的城市应保证一定的电源支撑,具有“孤网运行”的能力。
3.3.3 不同等级电源的区别接入
不同等级的电源应根据分层、分类以及分区的原则接入电力供应系统,从而符合了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电源的需求,在满足供电网络的解列运行后符合电网的安全供电需求,符合一次性能源供应状况变化需求,不同的电力负荷中心区内的电源单机容量,要与电网的实际规模相适应。
4 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抗灾型电力系统规划
4.1 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
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场景进行模拟和设计,由此能从自然灾害下,具有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的受损方案当中,选择出关键且确定性的受损状态方案,构成典型的自然灾害的场景集合。抗灾型电源规划以及电网规划的决策目标和约束条件中要考虑到恶劣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实现对抗灾型电力系统的良好规划。
4.2 抗灾型电源的规划
实际上实现了在电源布局、结构、分层接入、电网协调等电源中的多种文图上合理考虑电力供应系统的抗灾能力要求。通过精心选择地址所建立的电源系统往往具有对抗当地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能在不同类别的自然灾害条件下运行。建立统一的电源规划模式和体系,在使用自然灾害设计场景以及设计成果的基础之上,建模实现对电源布局、结构以及分层接入容量以及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优化,实现电源系统的扩展。
4.3 抗灾型电网规划
实际上是如何辨别电力供应网络当中的关键电路,从而实现电力网络的差异化设计。开展差异化的设计实际上是提升灾害防范标准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抗灾方式和手段,抗灾型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自然灾害场景设计研究基础之上,以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和抗灾性为要求,实现重要线路的建模定量分析,实现对输电线路的扩展以及重要线路差异化设计的优化。
4.4 抗灾型电力系统的规划
要从电力系统的投入以及运行的经济性角度进行分析,综合实现电源以及电力网络的协调发展。新建的电源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电网资源,有效提高电力网络的利用效率,保证优先建设重要负荷中心需求的电网和电源系统的优先假设,同时兼顾抗灾型要求的支撑电源建设。同时还应选择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较强的电源和电网进行协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永全,近年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抗防对策[J].电力建设,2008(09).
[2]刘有飞、蔡斌、吴素农,电网冰灾事故应急处理及反思[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8).
[3]蒋兴良,贵州电网冰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电力建设,2008(04).
[4]朱成章,电力安全是最重要的能源安全问题[J].中外能源,2008(05).
关键词:施工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管理对策分析
施工现场管理关乎着工程投资情况和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初级阶段,施工建设中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相关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相关施工技术的运用都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范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建筑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不但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而且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工程质量,如此以来现场施工管理在其中就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1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降低建设项目的建筑经费的投入,而且在监督工作中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现场施工管理实现了项目的资金投入和建筑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时时监控督查,从而了保障建筑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其次,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把控,对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估,监督相关施工工艺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工程质量[1]。最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只有对施工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才能保证施工建设中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现状的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涉及了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对施工人员相关施工水平监督和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督,施工工艺的科学标准使用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创新,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障,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后期的使用寿命。现在随着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反思:(1)传统施工管理理念的的禁锢导致了施工建设中不能有效的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当前我国有不少工程建筑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现场管理理念,但是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明显。首先是由于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经验导致了对新的管理理念并不是很重视,从而不能有效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其次,引进的施工现场管理理念并没有实现本土化,导致在使用过程种困难重重。新的施工理念的使用绝不可以照搬照抄,而是要根据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更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2];(2)综合合理的制度建设是保障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施工过程中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即便问题出现也是不能够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及时处理,从而延误工期。其次,施工负责人的任用不能很好的做到依照建筑工程的整体特点选用合适的项目负责人,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很好的开展沟通交流,工作更不能够顺利进行;(3)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对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偏见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建筑施工人员更关注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而往往是忽略了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对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系统的进行组织。安全管理工作的漏洞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这将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4)施工监管工作不够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首先缺少详尽的安全管理计划和整体的施工方案,这将导致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计划不匹配,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
3有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几点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工作安排和计划中要做到统筹兼顾。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施工管理工作的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施工管理工作安排中不但要考虑施工管理进度,还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现场施工的经济性;(2)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3]。施工管理工作安排和部署要依照实际的建筑施工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和安排,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3)施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现场施工管理最新理念的提出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要根据实际建筑工程的建筑特点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做出合理化安排;(4)施工管理工作的一致性。一致性是指现场施工管理方案和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4建筑施工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分析
分析:(1)运用现代化的现场施工管理理念。传统的现场施工管理理念重点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障施工建设的质量。但是随着建筑资源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加大,在绿色施工理念的影响下,现场施工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当前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在保障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2)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科学指南。要对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统筹,将每个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落到责任人,保障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比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该设有建筑材料施工管理,机械使用施工管理,施工人员配置管理,工程质量监管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几大类。工程质量监管要划分为建筑材料质量监管,施工过程质量监管,施工人员施工技能监管[4]。现场安全管理应该划分为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人员安全管理;(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施工现场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包括对施工工艺使用的监督工作和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依照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对施工建设中的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监管,保障建筑施工按照建筑标准进行;(4)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和执行力。当前建筑施工建设中对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存在着制度不完善以及对安全管理制度得执行力不足[5]。首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可马虎。在施工中对施工现场电力的配置安全工作应该高度重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保障二级漏电保护的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中的电力配置箱做好后期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保障在施工中安全施工6。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存在违规操作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5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化布局是保障建筑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能够对施工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当前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1]孙鸿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门窗,2015(10):124-125.
[2]游小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认识和体会[J].江西建材,2016(19):266-266.
[3]王忠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213-00213.
[4]刘敦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6(12):268-269.
[5]张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建筑知识,2016(4).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储能技术 并网系统
0 序言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成本高, 运行难度大, 难以适应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以及多样化的供电需求。暨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的几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后, 传统大规模电网暴露出了其脆弱性。 2007年我国南方雪灾给南方电网造成巨大影响, 使人们深刻反思,除了单一扩大电网规模, 建设超高压输电网外,利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负荷处就近供电,降低负荷对大电网的依赖无疑对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可再生资源发电技术[1]
(1) 微型燃气轮机技术。微型燃气轮机是指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其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发电效率高、污染小、运行维护简单,但发电效率可达30 % , 如实行热电联产, 效率可提高到75 %。
(2) 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是一种在等温状态下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工作时,直接将燃料中的氢气借助电解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在生成水的同时进行发电。
(3)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目前, 技术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是光电转换,也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具有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灵活、无污染、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等优点。
(4) 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近年来, 风力发电技术进步很快,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联合运行也是近年来的主要技术应用之一。
(5)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是首先将生物质能资源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酒精等) , 再按照通常的发电技术发电。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植物) 、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6) 海洋能发电技术。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不同形态的能源。目前, 海洋能发电多数处在试验阶段, 比较成熟的只有潮汐能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和水力发电厂相似,是利用海水涨落及其所造成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7) 地热发电技术。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其和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将蒸汽的热能经过汽轮机转变为机械能, 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所不同的是, 地热发电不像火力发电那样要具有庞大的锅炉, 也无需消耗燃料。
2新能源发电的并网问题
2.1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是将光伏阵列、风力机以及燃料电池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反向馈入电网的发电系统。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减小能量损耗,降低系统本钱。并网发电系统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外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同时,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可以对公用电网起到调峰作用。
可再生能源有独立供电和并网供电两种形式。目前,可再生能源的独立供电主要是针对边远无电地区,而要解决我国南方雪灾情况下的就近供电,就必须采用并网供电。所以为了提高其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必须由独立供电向并网供电方向发展。
在整个并网系统中,逆变器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以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并网系统为例。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光伏并网逆变电源量装置组成。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通过并网逆变电源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馈入电网。并网逆变电源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风机并网发电系统由风力机、风机控制器、风机并网逆变电源及计量装置等组成。风机将风能转化为交流电能,通过风机控制器再转换为直流电能,经风机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馈入电网。风机并网逆变电源是风力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它将风机发出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力,然后逆变成交流电最大限度的馈入电网。
2.2 并网系统的系统原理
如图1所示为一个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系统中发电装置包括常见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燃料发电等,同时还包括了各种储能技术,各个发电装置通过各自的变流器连接在一起形成直流总线。同时,直流总线上通过变流器连接有储能环节。直流总线通过并网逆变装置得到交流电,经过电能监控与管理装置既可以挂接到公共电网实现并网发电,也可以接交流负载。在此系统中除了单纯的可再生资源发电以外,还加入储能环节,可以利用各种储能技术储存多余能量。此外电能监控与管理系统具有电能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单纯的可再生资源发电系统,储能环节是可以省略的,但如果针对固定负载供电的并网发电系统,带一定数量的储能蓄电池是必须的,还有就是多功能并网系统也需要带有储能系统。
如图1所示的并网发电系统,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发电系统首先满足负载用电,如果还有富余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管理系统结合当时的电价以及当时负载用电量的需求情况决定是优先通过向电网卖电还是进行储能,等负载用电需求量达到高峰期再向电网卖电。这样灵活应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来追求可再生资源并网发电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样的储能环节完全不同于独立可再生资源并网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这样的并网机制也不同于一般不带储能环节的并网发电系统。
2.3 并网系统的拓扑结构
如图2所示并网拓扑结构有很多形式,最普遍的有采用单级变换和两级变换拓扑结构,两级变换拓扑结构一般由形式多样的DC/DC变换器和DC/AC并网逆变器组成。
前端的DC/DC变换器一般是比较常见的BUCK、BOOST、BUCK-BOOST、CUK或者是推挽电路等等,用来实现电池输出功率的最大功率跟踪,前端DC/DC环节还需要实现蓄电池储能功能;而DC/AC一般是单相或三相的并网逆变器实现并网、有功调节、无功补偿或者是谐波补偿等功能,如果是单级变换拓扑结构就只有后端的DC/AC部分[4][5]。
3 储能技术
(1)超级电容器储能[1]。超级电容器通过使用一种多孔电解质加大两极板的面积,从而使储能能力得以提高,有常规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充电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可快速充放电,且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它没有可动部分,既不需要冷却装置也不需要加热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内部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变化。超级电容器能够安全放电,安装简易,结构紧凑,可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2)蓄电池储能。蓄电池储能目前在市场上占主要地位,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储能技术之一。根据所使用的不同化学物质,蓄电池分为多种类型,如铅酸电池、MH-Ni电池等。它可与超级电容器联合使用,既发挥了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又发挥了蓄电池能量密度大的优势。
(3)超导储能。超导储能装置将能量储存在由电流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中,将超导线圈浸泡在温度极低的液体(液态氢等)中,然后放在密闭容器中。然而超导线圈放置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中是目前利用超导储能的瓶颈。一旦超导材料研制成功,超导储能的前景难以估量。
(4)飞轮储能[2]。飞轮储能是一种新型的机械储能方式,它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在高速旋转的飞轮装置中。目前使用的飞轮技术主要有高速飞轮系统(飞轮较小,转速极快)、低速飞轮系统(飞轮较大,转速相对较慢)。飞轮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较大,占据空间相对较小,但是其功率密度相当低,不能像超级电容器那样快速地释放其储存的能量。然而只要设计合理,加上飞轮储能具有效率高、建设周期短、寿命长等优点,将飞轮储能系统应用发电系统中是很有竞争力的。
4 结束语
可再生资源发电并网技术相对可再生资源能应用来说,目前的发展还处在初期。2030年之后会有稳定且很高的增长率。到2030年可再生资源发电并网发电将成为可行的电力供应者,此后市场将继续全速增长。商业技术会进一步快速成熟,发电成本会继续降低。所以可再生资源发电将成为一个标准和公认的选择,它与其它可再生能源一起,将成为安全有力的能源供应者,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支撑电网或单机模式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 ,张玲,盛银波.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微网技术[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36(1):10-14
[2]程华,徐政.分布式发电中的储能技术[J].高压电器,2003,39(3):53-56.
[3] 张金波,康龙云.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仿真[J].电工技术杂志,2004(11):58-60
***供电公司《关于开展“强化管理 落实责任”主题“安全学习周”活动的通知》下达后,调控中心立即组织成立了安全生产周活动工作小组,拟订工作方案,部署、指导活动开展。
在安全生产周,我要求不同专业班组(地调班、配调班、监控班、远动班)分别由本专业管理负责人组织,学习4.1国网冀北电力唐山供电公司220kV罗屯变感应电触电人身事故,以及国网公司历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学习各级领导安全讲话;学习各种与本专业相关规程、规章制度;学习2016年春检相关材料;学习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预控措施。各班组人员按事故案例结合本岗位工作实际开展学习,重点分析自身日常执规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可能产生什么后果,事故暴露的问题是否会在本班组、本人身上发生。通过深入学习比对,促进班组人员认识自身不足与差距,提高个人岗位技术技能和提高“两票三制”执行能力。调控中心各级管理人员全部到班组参与安全学习。从领导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面反思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反思调控中心管理工作在班组层面和一线岗位的落实情况。
在安全生产周活动中,调控中心管理层面组织了2次学习,班组层面组织了8场次学习。4月13日下午组织调控中心管理人员、班组长、安全员共同学习**总经理在春检动员会上的讲话,**副总经理在2016年春检工作动员报告,国网**供电公司2016年春检安全工作重点(安监部),国网**供电公司2016年春检工作重点(运检部)。各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结合各级领导讲话谈了自己对当前安全管理的看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此次安全生产周活动,使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新的深刻认识:一是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二是安全工作需要笃行的精神,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把简单的工作的做好,做到位。
一、扎实做好班组基础工作
班组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层组织,加强地调、配调、监控三大班组的各项基础工作的建设,是保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必要条件。一是经常与设备维护管理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核对设备资料、台账的正确性,及时予以增补和完善。二是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实际工作技能。加强对人员《安全规程》、《各专业事故应急预案》、以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特别是要提高班组的自主培训水平,自主学习,提高员工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水平,从根源上保障安全生产。要求各专业人员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杜绝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陋习。经常性地组织各班组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老师傅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带动全员专业工作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继续抓好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1、抓好关键时间(交接班时间、节假日时间、保电、季节性等易造成疲劳极限的时间)的安全。要突出抓好事故抢修状态下的安全管理、危险点分析预控及安全交底等。要在工作前后及时召开班前(后)会,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抓好关键部分(重大危险源、停送电时的危险点、习惯性违章等易造成事故的部分)的安全。对重大危险源、停送电时的危险点、习惯性违章等,要时刻处在监控、在控和预控状态。应用好年度电网运行方式和事故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抓好关键人员(安全意识差、安全技能差、安全素质低的)的安全。对关键人员重点培训、重点教育。
三、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日常工作执行力度
1、突出专项安全检查。重点对地调、配调两票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通知相关班组,并积极协助进行整改和处理。
2、强化地调、配调、监控工作日常安全检查。进行经常性、有针对性检查。对各专业班组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解决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3、抓好春季检修、设备改造期间、事故处理的安全工作。要求严格审核线路停电检修申请书、变电设备停电检修申请书,确保安全工作“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将各级检修施工单位和操作人员的指挥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隐患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充分完善地调、配调、监控、远动、继电专业资料,各电厂、变电站一次系统结线图、电网调度协议,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汇总并备案整改。
四、扎实做好安全管理策划,消除短板,夯实调控中心安全生产基础
深入反思国网调控各专业历年来发生的事故,在认真分析本中心安全生产存在问题、面临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基础资料、行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调控中心安全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消除安全“短板”的措施,夯实部门安全生产基础。行为方面要主要围绕事故状态下的抢修管理和各单位协调,不断消除中心安全短板。
当前正值春检的关键时期,设备停、送电操作次数较多,保证安全可靠供电、搞好各专业的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要从安全心理出发,抓住各班组人员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员工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员工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因人、因势而异的安全教育,形成安全心理共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