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元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生源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新常态”,在这种形势下,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将会迅速分化,“好的更好,糟的更糟”。地处苏中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面对当前形势,主动应对,积极开拓生源基地,立足江苏,面向西部,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来化解生源危机。
关键词 生源危机;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
由于受适龄人口逐年下降、本科高校持续扩招、国外高校争夺生源、放弃升学学生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生源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新常态”。如何在日渐萎缩的生源市场上实现转型发展,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将会迅速分化,“好的更好,糟的更糟”。如果招生有了问题,生源出现枯竭,“关门大吉”将并非危言耸听。
地处苏中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面对当前形势,主动应对,积极开拓生源基地,立足江苏,面向西部,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来化解生源危机。
1广袤的西部大地需要大量的农牧科技人才
1.1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农牧业人力资源建设工作
农牧业是西部地区的重点产业之一,农牧业人才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农牧业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支持力度非常大,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就业,通过“西部计划”等政策向西部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农牧科技类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积极向西部地区开拓生源基地,并且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西部地区就业。为西部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农牧业人才,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1.2西部地区农牧业从业者迫切需要职业技能培训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供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截至201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已达4亿左右。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左右,高中文化程度占12%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约占39%左右,小学程度占48%。由于大多数农牧业从业者没经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他们不具备现代农牧业所要求的技术和才能,不能很好的胜任农牧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工作,所以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农牧业的发展速度。对西部地区农牧业从业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刻不容缓。
2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为西部地区培养农牧业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1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是一所隶属于江苏省农委的全日制公办高校,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我国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1月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验收。
2.2专业特色鲜明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多元联动机制。该学院在专业建设工作中,牢固树立“紧扣农牧产业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办学理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向动物医药、宠物美容与护理、食品安全与检验等二、三产业不断延伸,制订了巩固具有传统特色的一产类专业、做强二产类专业、拓展三产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战略。学院现开设了5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农牧产业链相关产业,约三分之一的专业为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举办,四分之一专业(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有,这是该学院吸引西部地区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2.3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
该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多名,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99名,教授等正高职称教师52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担任我院名誉院长,国内外20多名知名教授(6名两院院士)担任我院兼职教授。该学院建有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江苏中药科技园等国家级实训基地。拥有国家水禽基因库、姜曲海猪保种场2个国家级保种与研发机构以及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级研发中心、12个市级研发平台。各级各类实验室、实训室200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0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
2.4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既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影响招生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该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呈现“双高”态势。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双证书”持有率达到95%以上,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连续八年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5月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院积极联合麦可思公司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院毕业生起薪线最高为3213元,最低为2250元,平均达到2829元;就业对口率平均达到88.66%;从起薪线和就业对口率来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2013年毕业生平均第一年工作年薪在4万元左右,部分优秀毕业生两年后就走上了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年薪达到十万元以上,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立足江苏、放眼西部,化解生源危机的举措
3.1积极开拓和巩固西部生源基地
该学院在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招生计划。2014年,该学院开拓了西部地区新的招生省份——青海省,2015年,该学院又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招生。至此,该学院的招生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西部地区。在开拓新的招生基地的同时,该学院还不断地巩固既有的生源基地,尤其是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偏远地区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招生计划,让更多的西部考生有机会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享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3.2加大对西部地区农牧业从业者的培训和成人教育工作力度
最近几年,高考考生数量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国内本科高校持续扩招,国外高校争夺生源,放弃升学学生增多……种种不利因素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面对这种形势,果断把成人教育和成人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而西部地区农牧业从业者正好迫切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该院先后举办了西藏拉萨市兽医培训班、新疆克州农林牧科技人才培训班、新疆昭苏县乡镇场干部培训班等,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农牧业人才,同时也化解了自身的生源危机。
3.3构建“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和“专、本贯通”教育体系
大胆突破体制障碍,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上下贯通”的教育体系。即不仅构建中高职“3+3”衔接教育体系,还构建了“专本直通”的自下而上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和上升通道,职业教育的学分可以获得普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设立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学制。2013年开始,该学院与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学生的工作,学生报名踊跃,深受家长欢迎。
3.4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走特色化与差异化生存之路
近年来,社会上学生和家长对于上大学的观念已由从前的“有学上”逐渐转变为“上好学”,当高职教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品牌与特色就是学生或家长选择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生存的法宝。特色发展与错位竞争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经验。该学院作为农牧科技类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已经具有专业上的鲜明特色。但是还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更多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3.5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在校生活质量
学生们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之中,他们真正要收获的应该是完成的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该学院在各种教育教学改革中都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还有生活,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也是必须去关注和改善的关键问题。该学院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服务工作,切切实实地关心学生的生活需求,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状况并为之努力付出。
3.6面向社会和行业,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问题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事关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认可度最终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该学院加强与行业联系,与行业共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抓好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运作。该学院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于2014年10月成立了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为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平台。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化解生源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学校自身建设得更加有竞争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立足江苏、面向西部,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为培养更多专业的农牧科技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2013高招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在线,2013,8.
[2]王燕,毛新华.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危机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18).
[3]周剑.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生存之道[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5).
关键词 水稻;硫酸铜;产量;肥效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026-01
水稻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也需要中微量元素配合,虽然对中微量元素需要较少,但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是大量元素无法替代的[1]。水稻缺铜,会造成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状,其他叶叶尖发白卷曲,叶缘黄白色。铜含量过高会对植物的养分吸收、生长和产量形成产生危害。本试验是在当地推荐施肥量的基础上配施铜肥,研究微量元素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铜用量,为更好指导农户施肥及配方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选择在平浪镇文峰村某农户责任田内,地块位置:东经107°24′41″,北纬26°41′30″,海拔891 m,土壤类型斑黄泥田,土壤测试结果:有机质41.5 mg/kg、全氮2.6 g/kg、碱解氮218 mg/kg、有效磷12.7 mg/kg、缓效钾110 mg/kg、速效钾66 mg/kg,pH值6.3。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宜香725。供试肥料:46%尿素(赤天化生产)、16%磷肥(福泉磷肥厂生产)、60%氯化钾(俄罗斯进口);微量元素产品形态为粉状,硫酸铜(分析纯不少于99.0%,中国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水稻考种与测产于水稻成熟期,在各小区中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5蔸作为考种材料,用1/10分析天平测千粒重。并于成熟期测每小区实际产量。数据采用Excel,并利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施用硫酸铜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3.73%~5.04%。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施用硫酸铜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收益。
3 结论与讨论
显下降,据以往的研究表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铜胁迫条件下水稻吸氮能力明显减弱,其次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下降[2]。
铜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大量元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合理施用铜肥可以有效提高粮食产量[3-4]。过量施用则会造成水稻吸氮能力下降,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生产,进而使分蘖发生和颖花形成受阻,最终导致水稻产量下降[2]。在传统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模式上,应多注重微量元素铜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平衡用肥,合理施肥,提高水稻产量[5-6]。
4 参考文献
[1] 杨敏云,张永龙,邓丽华,等.水稻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试验初报[J].吉林农业,2011(8):65-66.
[2] 徐加宽,杨连新,王志强,等.土壤铜含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2):72-75.
[3] 刘逊忠,刘旭钦,黎国安,等.硼锰铜复合微肥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8):214-215.
[4] 沈烨.铜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3(4):118.
农业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有赖于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农业学研究机构的规模数量以及研究能力对于农业科技产品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湖南一直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一批专注于农业研究生产的农业科学机构。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达到124家,较上年增长5.08%,参与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的工作人员为3296人,较上年增长2.30%,R&D经费支出为37514万元,较上年增长9.90%,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价值为39016,较上年增长3.02%。本数据来源于:2012-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数量众多的农业科学机构为湖南省的农业科技产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科技含量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农业科技产品。其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于湖南农业科技产品发展的贡献尤为突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至成立以来,现有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水稻所、作物所、园艺所、茶叶所、蔬菜所、土肥所、植保所、西甜瓜所、区划所、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等15个研究所、中心及基地管理中心、中南大学隆平研究生学院、等5个院直属机构。建有杂交水稻、水稻、辣椒、柑橘、农业科学数据、生物农业、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分子育种、种质资源、茶叶、农化、稻米及制品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实验站等5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野外科学试验台站3个,综合试验示范基地3个,常年专业试验示范基地43个,专业示范点200多个。
二、湖南省农业科技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对农业科技产品的吸收能力不足
湖南省农村文盲半文盲占农村总人口的11.5%,小学文化程度占39.2%,初中文化程度占42.5%。也就是说,农村人口的86%左右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产品的吸收应用能力。二是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农民群众经济基础较薄弱,农业科技产品的吸收应用受经济条件影响较大。三是湖南省农村农业产业发展影响农民对科技产品的吸收应用能力。湖南省广大农村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多数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严重制约着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不利于批量综合农业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
2.农业科技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科技产品的大力推广,我国在提高食物供给总量、改善食品多样性以及改进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如:农药化肥大量施用的蔬菜,生长素、化肥催长的鱼虾;饲料中的一些性激素、生长激素、赤霉醇(霉玉米中含有)、兴奋剂(盐酸克伦特)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人体摄取后可产生致癌后果和激素样作用,甚至引起中毒、造成死亡;高剂量重金属微量元素制剂(如高铜、高锌)使猪皮毛发红发亮,这些元素在机体内蓄积超过一定量时将对动物并通过动物性食品对人产生有害作用。这都是在农业科技产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丢掉了农业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的初衷。
3.农业科技产品推广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湖南省农业经济的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公于农业科技产品的贡献。如杂交水稻技术、保健养猪关键技术、温室养殖、塑料大棚反季节蔬菜栽培等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就归功于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是湖南省农业科技产品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调查访问了解到,目前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传统的推广方式传递速度慢、推广周期长,合理高效、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尚未很好建立起来;二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模式与农民自主决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技术推广尚未建成有效的载体,科技示范场建设刚刚起步,农村科技市场建设还不规范;三是农业技术服务对产后加工增值、市场营销、质量标准、绿色品牌、安全生产等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四是区(县)、乡(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经费和项目经费紧张,培训、推广、试验难以广泛开展,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较慢,为解决经费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不得不通过物化服务来创收,削弱了农业技术推广职能。
4.农业科技产品中介机构市场化水平低
影响农业科技产品的市场化发展的因素既有市场自身的内在因素,又有市场运作和管理等外部因素。农业科技产品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交易主体稀少,购销不旺等问题就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产品的产业化。首先,缺乏相应的市场政策法规和配套的管理制度,使得交易行为不规范且形式单一,特别是缺少风险保障机制和风险金融投资政策。而且,在技术合同实施过程中缺少监督和约束机制,无法切实保护技术出让方和受让方的利益。其次,联系购销双方的中介组织还不发达,促成交易的技术经纪人数量少,素质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购销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市场信息流通不畅等因素,使农民无法得到适用农业技术成果的信息,农民的需求信息也不能及时反馈。第三,农业技术市场的利益驱动对农业技术商品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只有那些可控性强、见效快的农业科技产品才适于进入市场,而限制了一批不被“技术市场”看好的科技产品,从而成为了农业科技产品发展的又一道屏障。
三、小结
关键词 锌肥;玉米;作用;效果;技术;江苏盐城;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TQ44.5;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060-02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是面对着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降低的现状,我国水稻和小麦都相继出现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玉米的栽培面积呈现出了持续增长。但受土地资源有限的限制,耕地面积的增长也受到了极大约束。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玉米种植水平和质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问题。
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锌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玉米生长时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绿素含量的稳定及玉米体内各种酶的合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
1 盐城地区玉米种植情况
盐城市位于江淮平原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地势上属于平坦的平原地区,气候上处于亚热带和温带之间,且具备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的特征,同时土壤条件也比较肥沃。盐城地区的耕地面积达到64.9万hm2,年平均气温13.9~14.5 ℃,年降雨量在980~1 100 mm,各种条件都非常适合玉米的种植。盐城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较高,向浦东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这两大市场提供众多农副产品。作为农业大市,2 锌在玉米生长中的作用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玉米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而锌是其中多种酶的重要组成元素。锌元素可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如果缺锌,会造成玉米所含叶绿素和蛋白质减少,进而降低其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如果玉米内部含有的锌超过了正常应有的水平,玉米内部的电子传递会受到阻碍,进而也会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锌元素的吸收状况,关系到玉米内部叶绿素含量是否稳定及光合作用是否正常进行。锌除了影响玉米自身的光合作用以外,还会影响玉米的根、茎、叶等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锌含量过多或过少也都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会降低玉米的株高和鲜重。通过试验发现,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最大影响的,不是完全不吸收锌的情况,而是只能吸收到正常供应量的0.1%和1.0%的状态[4]。另外,缺乏锌元素的时候,玉米地上部分出现的影响比地下部分更为明显,地上部分的发育对锌元素的含量变化更为敏感。在试验中,施用锌肥的玉米在发育的过程中,根系更粗,抗倒伏的能力也相比没有施加锌肥的玉米更强,同时茎节也生长得更粗更长。这些器官的发育状况,会影响到玉米籽粒的产量。
此外,锌元素还可以影响到玉米吸收其他营养成分的情况。玉米在处于锌元素缺乏的状态下,对于氮、磷、钾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出现了吸收量下降、营养成分在体内转化率降低及合成植物发育所需要的酶的数量降低等情况。
3 应用成效
经过农业科技的研究对比发现,土壤中锌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农作物对锌的吸收,影响农作物体内锌含量的水平。具体数据见表1。在沿海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如果小于0.5 mg/kg,可以视为该土壤出现缺锌的情况;如果处于0.5~1.0 mg/kg,那么该土壤属于有一定缺锌的潜在性风险[4]。土壤内锌元素含量属于以上2种情况的耕地,就应该要考虑施用锌肥,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生长质量。
经过试验对比发现,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土壤锌含量水平进行合理的锌肥施用以后,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质量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这在实践上佐证了锌元素对于玉米成长所起的作用。由表2可知,对玉米施加锌肥以后,玉米叶的颜色呈现出更浓的绿色,表明叶绿素的增加,同时株高等数据也都相应增加。穗粒数、千粒重等玉米质量、产量数据也都有明显的提高。
4 锌肥施用技术
4.1 基施
4.2 拌种
拌种是把玉米种子直接和锌肥拌在一起,提高锌元素的吸收效率,此种施用方式按照玉米种子的数量来决定锌肥的多少。1 kg种子需要使用硫酸锌6~8 g,将称好的硫酸锌用少量46~60 ℃的热水进行溶解,待溶解充分以后加冷水配成溶液,溶液和种子的重量配比约为1∶10。溶液配制完成后,将溶液洒到种子表面[5],注意洒溶液时一定要均匀,将种子与溶液拌匀晾干以后即可播种。
4.3 喷施
5 锌肥施用的注意事项
在对玉米施用锌肥时,必须要注意掌握施用的度,切忌过量。因为不仅锌元素的缺乏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如前文研究结果所显示,锌元素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同样也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发育成长。锌元素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但它也仅仅只是微量元素,并非可以不加节制地施用。在施用时,要根据玉米、土壤的锌元素含量状况决定施用的数量,同时和其他肥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保证玉米的健康成长。
6 参考文献
[1] 李佐同,杨克军,王玉凤.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16):259-261.
[2] 沈志锦,彭克勤,周浩,等.植物微量元素锌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7(3):195-198.
[3] 韩金玲,李雁鸣,马春英.锌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综述)[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56-57.
[4] 李芳贤,王金林,李玉兰,等.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9(1):71-72.
关键词:黄瓜;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27-1
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是鞍山市圣霖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叶面肥料。为验证该产品在海城市的应用效果,我们在黄瓜上安排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海城市感王镇中粮村,农户姓名:李树良。试验地土质为草甸土、壤质,前茬作物为番茄,其土壤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0.35 克/公斤、全氮1.258克/公斤、有效磷76.4毫克/公斤、有效钾182.6毫克/公斤、pH值为6.6。
1.2 供试肥料
试验肥料名称: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其养分含量:大量元素≥50.0%、微量元素0.2%~3.0%;其他肥料:尿素、复合肥(17-17-17)、硫酸钾。
1.3 试验作物品种
作物:黄瓜;品种:盛丰208。
1.4 试验设计与方法
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2: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与处理3等量清水。
处理3: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
田间设计:三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平方米。
1.5 肥料施用方法
在黄瓜移栽缓苗开花后,将试验肥料稀释500倍液叶面喷施,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5次。
常规施肥:底肥,有机肥4000 公斤/亩+复合肥80公斤/亩,追肥每次尿素8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每10天追施一次。
1.6 田间管理
7月15日育苗,8月20日移栽,行距(80+40)厘米、株距35厘米,9月6日开花,9月18日采收,12月10日结束。处理3在9月5日至10月15日喷施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稀释500倍液,连续喷施5次,每次间隔10天。处理2同期与处理3喷施等量清水,处理1常规施肥。其他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各处理一致,各小区单独计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生育性状的影响
从表1黄瓜生育性状调查结果看,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与常规施肥和等量清水相比,株高变化不大,其叶色、单果重、单株果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常规施肥,叶色浓绿、单果重增加7.3克,单株果数增加1.1个。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常规施肥+喷施清水,叶色浓绿、单果重增加5.4克,单株果数增加0.7个。从田间调查看,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黄瓜叶片浓绿肥厚、瓜条直,商品性好。说明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表1 黄瓜生育性状调查表
2.2 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黄瓜上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亩增产405.8公斤,增产率为7.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与和喷清水相比亩增产294.6公斤,增产率为5.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说明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表2 黄瓜产量调查表
3 结语
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黄瓜的生育性状、改善品质,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的黄瓜表现叶片浓绿、单果重增加、单株果数增加、瓜条直,商品性好。
在黄瓜上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圣霖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常规施肥的黄瓜亩增产405.8公斤,增产率为7.0%,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丁长秀,阚亚丽,陈书华.黄瓜喷施叶面肥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20.
[2] 王若冰.叶面肥及叶面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
关键词:大蒜;营养特性;施肥技术
菏泽市大蒜常年种植面积在4hm2左右,大蒜种植效益一直很好,但是通过近几年的观察与实践,在大蒜施肥上还存在一些误区。针对菏泽市实际情况,改善施肥方法与配比,能够进一步降低物化成本,提高大蒜种植效益。现将大蒜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总结如下。
1大蒜的营养特性
大蒜是需肥较多而且较耐肥的蔬菜,一般每生产1000kg大蒜需氮4.5~5.0kg、磷1.1~1.3kg、钾4.1~4.7kg,其比例为3∶1∶3。大蒜对养分的吸收随植株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播种至初生叶伸出地面为大蒜的发芽期,这一时期生长量小,生长期短,消耗的养分也少,所需的各种养分由种蒜提供;此期根系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从初生叶展开至鳞芽及花芽开始分化为幼苗期,随着幼苗的生长,种瓣中贮藏的养分逐渐耗尽,蒜母开始干缩。此期大蒜的生长完全靠土壤营养供应,吸肥量明显增加,如果土壤养分不足,易出现叶片干尖。此时应施用速效肥料,以保证幼苗的生长和培育壮苗。幼苗期结束后,进入鳞芽、花芽分化期。这一时期是大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增强,加速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花芽分化结束至蒜薹采收是大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蒜薹迅速伸长的同时,鳞茎也逐渐形成和膨大,生长量大,需肥需水量也最多,此时根系生长和吸肥能力达到高峰,是大蒜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蒜薹收获后,是鳞茎膨大盛期,此时根系开始衰老,吸肥量不大,鳞茎膨大所需要的养分,大多数来自于自身营养的再分配。大蒜除了吸收氮、磷、钾以外,对钙、镁、硫的需求也相对较大,尤其是硫,适当应用硫肥可使蒜头和蒜薹增大增重,并可减少畸形蒜薹和裂球[1,2]。
2大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偏施氮肥、磷肥,忽视钾肥。氮、磷、钾是大蒜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只有根据大蒜的需肥规律配合施用,才能有效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如果忽视了其中任何一种养分,另外2种养分再充足也达不到增产的效果。氮肥过多,钾肥不足,会引起冬前蒜苗生长过旺,易受冻害,后期则表现为茎叶旺长、蒜头小。因此,氮肥施用过量必然造成大蒜的减产,只有适量适时地供给氮素养分才能确保大蒜高产稳产。足量的钾肥能显著提高大蒜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大蒜生长过程中如果缺钾素养分,最明显的表现是叶尖叶缘变黄,根系发育不良,蒜头小,茎杆较软,造成严重减产。许多农民只注重施用尿素、二铵,忽视含钾复混肥的施用,结果是投资不小,产量不高。二是底肥不足,追肥单一。大蒜的生长期长,约270d,施足底肥是大蒜生长的基础,其需肥高峰在抽薹前,在需肥高峰期适当追施氮钾肥是丰产的保证。许多农民种大蒜时选择的肥料养分配比不科学,甚至只用单一化肥作底肥,而且追肥时只用氮素化肥,往往因肥料没有后劲,养分单一,后期出现脱肥早衰,严重影响产量。三是忽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中量元素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锌、铁、硼等对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缺少某种微量元素都对大蒜的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全面提高中微量元素是提高大蒜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3]。
3大蒜施肥技术
一是施好基肥。大蒜根系浅,根毛少,吸肥能力差,因此对基肥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肥为好,施用75~90t/hm2,复合肥750~1500kg/hm2。通常在基肥中配施一些钙、镁、硫肥。大蒜出口量大,尽量选用绿色环保肥料,既要保证出口质量,更要保护土地免受污染[4]。二是适时追肥。大蒜属耐肥作物,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一般进行4次追肥,分别为:①催苗肥。一般于出苗后15d左右进行,可以施高氮复合肥75~120kg/hm2,肥力较高、底肥较足的田块,可以不施催苗肥。②返青肥。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大蒜的心叶和根系开始生长时施用,即在春分左右施用,用量以高氮复合肥120~150kg/hm2为宜。③抽薹肥。一般应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薹露缨时进行。此时进入生长旺盛期,是氮肥最大效率期,所以催薹肥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重施复合肥375~450kg/hm2。④催头肥。一般于抽薹肥施后25~30d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磷钾肥,施用高氮复合肥225~300kg/hm2为宜,满足蒜薹采收和蒜头膨大时对养分的需要。大蒜追肥一般采用条施、随水施或埋施。追施有机肥时,常顺行开沟,进行条施;化肥一般采用开沟撒施,施后覆土。苗期追肥后,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墒情,减少养分的损失,加快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三是加大叶面追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在作物普遍高产的情况下,因为很少轮作和休耕,微量元素缺乏,已经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制约性因素,应喷施全营养叶面肥。
4参考文献
[1]范厚明.大蒜高产的科学施肥技术[J].农家科技,2008(9):13.
[2]庞建新.大蒜不同种植方式的合理施肥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4):40.
白沙镇有8000亩小水果基地,杨梅就是其中重点种植的水果产品。到了白沙镇可根据指示牌去不同的水果基地采摘。这里所有的杨梅皆采用游客自采的销售模式。
大围山拥有独特的生态气候,早晚温差大,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且大围山土壤富含微量元素,附近没有工业企业,因此大围山的水果以口感独特、天然健康著称。
百果园生态农庄占地1100亩,以赏花、尝果、品茶、垂钓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休闲园,园区内现在杨梅树上也是果实累累。
关键词 水稻;“3414”;肥料效应;生物学性状;产量;肥料利用率;安徽宿松
中图分类号 S5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80-02
水稻是宿松县九姑乡大田主栽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666.67~800.00 hm2。多年来,农民凭经验施肥,盲目性大,影响了水稻种植效益。通过“3414”试验,研究水稻生产中氮、磷、钾三元素的合理施用量,摸索水稻栽培氮、磷、钾三元素的肥料效应参数,以及水稻肥料效应的最佳施肥量等,为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九姑乡单岭村叶屋组一农户的承包地中,一年一熟制,土类为水稻土―黄泥田。耕层深度20 cm,最低地下水位约4 m,最高地下水位约2 m,通常地下水位3 m。试验地肥力状况:有机质21.6 g/kg,全氮1.16 g/kg,速效磷13.0 mg/kg,速效钾54 mg/kg,pH值5.2,有效铁120 mg/kg,有效锰1.2 mg/kg,有效铜1.8 mg/kg,有效锌0.23 mg/kg,有效硼0.68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常年产量为480 kg/667 m2。供试肥料:氮肥为安庆尿素(含N 46%);磷肥为九华山牌磷肥(含P2O5 12%);钾肥为俄罗斯氯化钾(含K2O 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按照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设置[1-3],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0 m2(6.7 m×3.0 m),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30%氮肥、50%钾肥及100%磷肥作基肥施用,于移栽前深施;20%氮肥作返青分蘖肥;40%氮肥、50%钾肥作第2次分蘖追肥;10%氮肥作穗肥施用。
1.4 试验实施
2011年5月28日播种;6月15日整地并施基肥;6月20日移栽,移栽密度9 863株/667 m2;分蘖肥分别于7月3日和7月15日施用;穗肥于8月5日施用。10月6日取样考种,10月7日收割。各处理除施肥水平不相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等均比处理1(不施肥)有所增加。处理11(高氮区)单株有效穗较高,但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较低,且贪青迟熟,易发生病虫害,产量不高。处理1和处理2较其他处理提早成熟5 d,处理11较其他处理推迟成熟3 d。
2.2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6(N2P2K2)产量最高,其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最高。
2.3 肥料效应函数方程
2.3.1 三元二次方程。根据表2试验数据得到三元二次方程:
Y=347.4+13.62 N+7.50 P+3.44 K+0.65 NP+0.33 NK+
1.08 PK-0.77 N2-1.89 P 2-0.64 K2
回归方程检验F值为14.16,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为0.98。该结果说明本例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
2.3.2 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表2试验数据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其中氮肥的一元二次方程为:Y=-0.82 N2+22.17 N+356.76,R=0.97;磷肥的一元二次方程为:Y=-2.45 P 2+33.24 P+402.19,R=0.98;钾肥的一元二次方程为:Y=-0.94 K2+19.77 K+413.51,R=0.99。
2.3.3 最佳最大施肥量及产量。根据所得效应方程,求得最佳施肥量及产量、最大施肥量及产量,具体见表4。
2.4 养分平衡分析
对部分处理水稻植株及稻谷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试结果见表5。通过取样分析可知:处理6每生产100 kg稻谷共产出秸秆124 kg,共需纯氮2.22 kg、五氧化二磷1.20 kg、氧化钾3.12 kg;处理2每生产100 kg稻谷共产出秸秆108 kg,共需纯氮1.95 kg;处理4每生产100 kg稻谷共产出秸秆118 kg,则共需五氧化二磷1.11 kg;处理8每生产100 kg稻谷共产出秸秆110 kg,则共需氧化钾2.68 kg。
2.4.1 目标产量。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该地块目标产量定为530 kg/667 m2。
2.4.2 作物需肥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kg/667 m2)=目标产量(kg/667 m2)×100 k量所需养分量(kg)÷100。该地块单产530 kg/667 m2水稻的需肥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1.77、6.36、16.54 kg/667 m2。
2.4.3 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kg/667 m2)=不施养分区农作物产量(kg/667 m2)×100 k量所需养分量(kg)÷100。该地块的供肥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7.08、4.51、11.16 kg/667 m2。
校正系数(%)=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分吸收该元素量(kg/667 m2)÷该元素土壤测定值(mg/kg)÷0.15。通过计算,氮、磷、钾元素的校正系数分别为0.61、1.01、1.14。
2.4.4 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施肥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667 m2)-缺素区农作物吸收养分量(kg/667 m2)]÷[肥料施用量(kg/667 m2)×肥料中养分含量(%)]×100。得出处理6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2.9%、27.9%、52.7%。
2.4.5 作物施肥量。施肥总量(实物量kg/667 m2)=(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试值×0.1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产量530 kg/667 m2水稻施氮量(以N计)、施磷量(以P2O5计)、施钾量(以K2O计)分别为14.2、6.6、10.2 kg/667 m2。
2.5 推荐施肥量
根据函数效应法、养分平衡法[4-5],结合当地实际推荐施肥水平,得出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施用量分别为13.5、6.0、10.0 kg/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较空白不施肥处理表现为株高、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等均增加。N2P2K2组合即施纯氮1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50 kg/667 m2、氧化钾10 kg/667m2处理产量最高,比空白不施肥处理增产稻谷178.4 kg/667 m2,增收281.2元/667 m2,其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最高,其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肥32.9%、磷肥27.9%、钾肥52.7%。
根据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氮、磷、钾肥理论最佳施肥量[6-7],其中根据三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2.3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25 kg/667 m2、氧化钾9.04 kg/667 m2,最佳产量达到498.55 kg/667 m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2.54 kg/667 m2、最佳产量达到50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42 kg/667 m2、最佳产量达到514.55 kg/667 m2;氧化钾
9.16 kg/667 m2、最佳产量达到516.16 kg/667 m2。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肥建议施用量分别为纯氮1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0 kg/667 m2、氧化钾10.0 kg/667 m2。
4 参考文献
[1] 谢剑昭,闾世根,黄光忠,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模式“3414”试验初探[J].四川农业科技,2011(6):16-17.
[2] 谢良清,叶斌斌,林采舜,等.杂交水稻甬优9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49-50,53.
[3] 曹忠泉,吴建民.仙居县白塔镇早籼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67-68.
[4] 朱桂玉,区惠平,何佳,等.免耕水稻在“3414”试验方案中氮磷钾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5):48-52.
[5] 毛新华,王华,肖丽霞.水稻“3414”完全肥效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58,63.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技术创新,在农业中的农作物栽培方面同样需要技术创新,只有先进的、更加符合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培育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营养食品。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管理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一个行业前进的风向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成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是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只有实施农业科技化,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中对食物的需求。因此,在农作物的生长培育方面实施科学管理、科技创新是时不我待、亟需发展的主题。在现代农业的要求下,必须用现代科技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用现代科技栽培技术代替传统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
1种子、播种区及贮藏方面应该做好科学实施
1.1精选优质种子,科学进行种子处理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病害的发生都和种子的选择及处理有关。如果栽种了带有病菌的不良种子,那么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这种病菌就会引起农作物病害。因此,在栽种之前,一定要使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确保种子的健康,以防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1.2播种区的选择
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植株,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质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产生。
1.3合理的贮藏条件
科学合理的贮藏条件是保证农作物种子健康的基础。有些病害如甘薯黑斑病、甜菜蛇眼病等在贮藏时期还可以继续生长,对来年病害有加重影响。因此,做好正确的贮藏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好贮藏的环境条件。
2在农作物生长期田间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田间长势及当地的农艺性状进行科学的管理。在作物生长的进程中,水肥管理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为和谐作物的生长,在施肥进程中,增加磷肥的用量,采取氮、磷、钾共同利用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锈病的产生。如在小麦种植进程中,增加铵态氮肥的施用量,可以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增加钾肥的用量,反而使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提高,小麦对胡麻斑病的抗性得到加强。应根据田间测土环境,从而减少作物的病害,针对水稻的氮肥施用,可减少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的加重产生。但氮肥施用量又不宜太少,应恰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加重稻胡麻斑病的产生。在肥料施用的时期和要领方面,如果基肥过多且未腐熟,或基肥不够而追施过晚,都会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瘟病的产生。如出现缺水时,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等容易产生,田间叶斑病、胡麻斑病会不断加重。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由于田间温度高,水分对作物病虫害产生明显影响[1]。
3农作物栽培在激素和繁殖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
3.1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农作物栽培中,应充分利用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比如实时抑制农作物的顶端优势,还有无子果实的培育、乙烯催熟的作用以及生长素除草的作用等。
3.2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原理是利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能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以使得亲本的精良性状连结下去。例如,果树和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作育无病植物方面,充实利用的是制作构造作育技能[2]。
4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
要实施科学管理在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一定要给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无论是光照条件还是水肥调配,都要在讲求科学的前提下实施,尤其是水肥的施用,要求检测土壤,分析土壤中的各种水肥含量,做到水肥施用有的放矢。
4.1合理的水分供给
水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原料。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水分要为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只有有了水分,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才能正常运转。同时,水分是农作物体内的运输机,矿质养料的吸收全靠水分的运动输送到农作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因此,合理的水分供给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适时的水分测试和合理的水分保证,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3]。
4.2合理的肥料搭配及供给
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不仅需要充足的水分,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矿质元素,但是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在各个生长期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矿质元素的量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必须制定不同的肥分供给方案,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也要适时监测,制定不同的施用量。在肥分的施用上,一定要适时监测、合理搭配,对土壤的各种养分进行分析,确保合理施肥。
5小结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从种子开始,就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进行适时的科学监测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地保证符合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纵观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从种植、生长、田间管理到成熟收获,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而这些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支撑,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谐、进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J].农业与科技,2013,33(7):143.
[2]申智,王方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