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

第1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一、上杭县基本县情

上杭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汀江中游,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全县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大致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地理结构。现辖11镇11乡、34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50万。境内交通便利,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县情特点可概括为:著名苏区、建筑之乡、黄金宝地、客家祖地、旅游胜地、冠军摇篮。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亿元,财政总收入23.3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60元。

二、上杭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情况

为促进和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07年7月,上杭县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列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实施年限为2007~2009年。三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杭县严格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了国家规划内21个乡镇合计10.1507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并于2012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授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充分肯定了上杭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工程规划、建设进度、质量、效益发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在此基础上,2011年,上杭县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农村饮水安全整乡推进工程建设试点县,要求通过二年(2011年10月--2013年9月)的努力,以乡(镇)为单元,实行整乡(镇)整村推进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方式,基本完成全县31.231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精心组织,突破难点,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水源配置、统一建设管理、统一资金运作、统一水质监测)的建设管理思路,全面完成了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实施的古田镇等15个乡(镇)的291个工程点和临城镇、旧县镇、南阳镇8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了20.2553万农村居民和1.815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项目总投资10405.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323万元,地方投资2082.5万元。2013年实施了临城镇等6个乡(镇)87398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426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414万元、地方投资851万元。目前,6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12月底完成。

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后,进一步加快了上杭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步伐,新建了一大批净水设施,提高了水质,解决了我县广大农村居民和中、小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

1.城区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目前,上杭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共有3处,分别是横滩饮用水源地、石禾仓饮用水源地和铁东水库。横滩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位于珊瑚乡的横滩自然村所在的汀江西岸,位于该地的兰地水厂于2009年下半年开工,2011年1月顺利竣工,总投资近2亿元,总规模为12万吨/日,近期为6万吨/日;划分有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3.33平方公里和13.41平方公里。石禾仓饮用水源地位于临城镇黄竹村,距离城区约5公里,日供水量0.4万吨/日;划分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7.64 平方公里。铁东水库位于旧县镇铁东村,划分为一级保护区,是县城区的应急备用水源。

2.乡镇集镇饮用水源基本情况。全县共有20个乡镇(除临江、临城镇)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共划定23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面积共50.02平方公里。

四、饮水安全监管方面

(一)城区饮用水源安全监管落实情况

1.加强监测。一是定期监测水质。每月对城区石禾仓和横滩水源地水质监测一次、对水源水质进行抽检2次,水质监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级标准、国家饮用水取水标准。二是加强在线监控。投入了600多万元,在横滩水源地上游和下游分别建设了回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三潭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源地上下游水质的主要监测指标总铜、pH、化学需氧量(COD)等进行在线监测,在线监控平台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实现远程实时在线监控。三是强化运行管理。认真落实水源地保护职责,实施横滩取水泵站24小时专人值班和每日水源地巡查制度,及时清理或打捞取水口周围漂浮物,确保源水水质卫生。同时,加强水源水质检测,做到日检测日报告,并编制应急预案,必要时将迅速落实应急措施。

2.加大整治。一是加强水源地环境整治。投入资金26万元建成2公里珊瑚横滩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投入资金65万元完成横滩码头搬迁,开展横滩村环境卫生整治,新建排污沟50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600米。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龙政综〔2013〕79号)文件要求,有序推进横滩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户数为4户17人、二级保护区1户5人的搬迁工作。二是强化水源地流域的污染治理。对横滩饮用水源地周围养猪场进行了规范整治,拆除2家、关闭2家、治理12家;取缔非法采砂场2家,矿山整治1家。关闭了横滩饮用水源地上游的2家矿厂,关闭辖区内5家水泥厂,引导2家水泥厂转产。三是抓好垃圾处理。分别在官庄村、回龙村各建一座日处理5吨垃圾焚烧窑。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机制,增强垃圾处理能力,做到每村垃圾集中回收、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四是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县直有关单位和有关乡镇建立了水法律法规宣传和贯彻落实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采用定期、不定期和包片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每星期至少巡查一次汀江(上杭段),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立即责令整改,并监督落实到位。五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出台城区饮用水源地乡镇(官庄、珊瑚、旧县、泮境、才溪)生态补助资金政策,每年补助官庄、珊瑚乡各30万元,泮境、才溪、旧县各20万元,到目前累计补助360万元。

3.强化保障。一是制定出台文件。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上杭县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上杭县汀江流域藻类暴发应急预案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和《上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杭县汀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饮用水源监管和应急提供了相关依据。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龙岩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落实责任,要求环保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按照各部门各司其责,各级政府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职,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相关县直部门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及饮水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在集镇所在地和进入水源保护区的主要道口设立了水源环境保护大型宣传广告,利用短信平台、电视台及有关媒体,宣传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二)乡镇饮水安全监管落实情况

1.加强农村水源地监测。我县农村饮用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水源地主要有河道、水库及地下水等类型。我县对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年监测一次,对集镇供水厂每年检测二次,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是加强水源水质管理。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政综〔2011〕603号),对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每年设立200万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奖励基金,把水源保护好、水质检测到位作为申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奖励补助资金的必备条件。二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督促各乡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对乡镇集镇及村级较大型的供水水源地和供水工程设施划定明确的保护区,并设立明显的保护标志牌,制定水源地保护措施。

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建设思路

第2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1 案例分析

以安徽省颍上县2015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为例,项目计划投资中11498万元,实际投资为11498多万元,通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解决了颍上县20.6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氟超标3.11万人,污染及其他水质问题17.57万人,其中高氟水人口27万人,苦碱水和污染水人口12万人,血吸虫人口2万人,严重缺水人口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效抑制了因为饮水不安全所导致的疾病发生,节约了大量的医药费用,减少了因为疾病致贫的人口数量。结合有关效益评价方法,对该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该项目每年将产生27320万元效益,其中社会效益为每年27320万元,经济效益3320万元,生态效益在4600左右,项目工程投入产出比在1:2.5左右。

2 效益评价背景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分析

2.1 工程性质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看作是非盈利性质的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其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小,在向农民群众提供健康水源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又区别于普通的商品,表现为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且将这两种效益定量分析之后所产生的价值往往高于直接经济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受益人是广大社会成员,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具有公民意识的服务性产品。如果按照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进行工程建设,政府部门应该扶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通过各种资源投入和间接补贴等方式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帕累托效率,政府部门不能完全提供该产品,产品具有收益的局限性,而且如果不定价约束使用者行为,会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通常情况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责任分担应该坚持以政府为主,实施的只要形式应该为各级政府承担工程建设的主要费用并承担工程运行后的一部分管理费用,农民群众承担多数的运行费用。

2.2 运行管理体制分析

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类型确定不同的管理体制。

①以国家、市、县财政投入为主,跨乡镇或者大规模的工程,可以采用经营性管理模式。主要由县级水利部门行驶管理权,组建地区的供水企业进行经营性管理,实行独立核算,企业化管理模式,在业务上受到水行政部门的考核和评价。

②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以及村级以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由国家补助和农民群众集体投资共同建设小规模的分散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由农户或者村组织集体自筹资金共同建设的分散的供水工程,其所有权归属于村集体或者所有农民群众。管理模式上采用村民代表参加村集体管理的模式,但是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逐渐建立村集体用水协会,并逐渐向这种管理模式过渡。

③以社会投资为主,国家财政补助为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建立股份制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化管理,并按照投资比例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所有权,同时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④政府授予的特权经营,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要股份制形式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主要由业主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但是政府部门应该做好水价监管和水代表监督工作。

2.3 强化具体维护管理工作

①成立专管机构。为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的起、长受益”,避免“重建轻管”的现象。成立颍上?h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心,同时,县水务局积极筹建颍上县农饮自来水公司,探索对农饮各水厂实行企业化管理。

②加强水质监测。为保证农饮工程水质安全,县农饮管理中心每年委托县卫生部门,对已建水厂的卫生、水质进行督查,重点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动态了解水质变化情况,根据水质变化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同时,县农饮管理中心建立水质化验室,配备尖端设备,全面掌握水厂的水质情况。

第3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对策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高,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根据《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的通知》(甘水办农水发〔2016〕93号)的要求,肃南县水利、卫生部门联合对肃南县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水、管网末梢水进行了全覆盖水质检测,对分散式供水工程以村为单元进行典型工程水质检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和监测点的选择

肃南县共有6乡2镇102个行政村,总人口3.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7万人。目前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5处(不包括城市管网延伸工程1项),总供水量4332m3/d,总供水人口100村25013人。其中:集中式农村饮水工程92项,供水量4290m3/d,供水人口97村24337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44.88%、99.03%和97.30%;分散式供水工程113处,供水量42m3/d,供水人口3村676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55.12%、0.97%和2.70%。按供水水源类型分为集中式地下水、集中式地表水、集中式机井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见表1)。此次水质检测共采取集中式供水工程86项的水源水和末梢水172个水样(6项冬季不运行,未采样),分散式供水工程3处3个水样,共175个水样,供水量为3992m3/d,供水人口为23866人,分别占工程总数、总供水量和总供水人口的43.41%、92.15%和95.41%。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采样情况见表2。

1.2检测项目

肃南县疾控中心根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和《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要求,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分3类20个主要项目进行检测。一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臭和味、pH值、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二是毒理学指标:氟化物、铅、铬(六价)、硝酸盐;三是微生物学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现状未进行净水消毒处理,本次未检测消毒指标。

1.3质量控制

水样由各乡镇水利工作站派专人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送至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均由持证人员检测,并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实施,检测频次多为1次,对于检测值可疑或经分析不合理的水样,均2次采集水样进行复检,以确保检测数值的准确、客观与公正。同时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每批样品均做空白试验、平行试验和标准物质检测,检测质量可靠。在全部水样检测完成后,实验室将水样基本信息表、采样照片、检测成果进行汇总、对照和检查,按照实验室有关要求进行各检测报告的校核,由总质量负责人和总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提交水利和相关部门使用、存档。

2水质评价标准和达标状况评价

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评价,检测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者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本次共调查检测89项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的工程有79项,达标率为88.76%;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3708m3/d和2.16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92.89%和90.51%。供水工程水源水与管网末梢水水质达标率相同。采样集中式地下水供水工程73项,水质达标的工程69项,达标率为94.52%;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3189m3/d和1.80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79.88%和75.42%。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和1项氟。采样集中式地表水供水工程2项,水质达标的工程1项,达标率为50.0%;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110m3/d和0.082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2.76%和3.44%。超标项目为氨氮。采样集中式机井供水工程11项,水质达标的工程8项,达标率为72.73%;水质达标的供水量和供水人口分别为409m3/d和0.27万人,分别占采样供水量和供水人口的10.25%和11.31%。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采样分散式供水工程3处,水质达标的工程1处,达标率为33.33%。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铅。

3超标项目分析

3.1超标项目

经对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报告分析,共检测的175个水质样品中,达标的水样157个,达标率为89.71%。超标较多的检查项目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项,共11个水样,占总检测水样的6.29%;超标较少的检查项目为氟化物、氨氮、铅、菌落总数4项,共8个水样,占总检测水样的4.57%。而地表水和水窖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率低。

3.2超标原因分析

肃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保护措施薄弱。在水源地周边有放牧牲畜、生活排污及灌溉期化肥农药回流等造成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的可能。二是地表水和水窖在引水、储水过程中造成氨氮和铅超标。在本次水质检测中,分散式供水工程抽检浅井1处,水窖2处,浅井水质合格,水窖水质均不合格。肃南县水窖都建在极度缺水的干旱草原,有集雨和引地表水存储两种形式,有源水和保存使用中造成污染的可能。三是净水工艺和措施落后。全县尚未建设水厂,大多供水工程无消毒设施或消毒药品准备不足,仅在丰水期期间不定期投放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频率和有效消毒浓度均不符合要求。四是受地貌和供水工程分散、受益人口少等条件制约,管理难度和成本大。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是反映水体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总大肠菌群主要污染来源是人、畜粪便污染。水体中的菌落总数超标,表明其卫生状况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人、畜饮用菌落总数超标的水,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健康。氨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如动物粪便、植物腐败、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铅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神经系统、肾脏和血液系统,还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含氟高的水多为区域性地质岩土中的白云岩、石灰岩,因水流的溶解带动,致使区域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超标。长期饮用氟超标水,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丧失劳动能力。

4解决对策

4.1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一是依据《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落实保护和治理措施,划定农村饮用水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设立地理界标、网围和警示标志。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二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净水工艺和消毒设施。逐步在乡镇级供水工程建设水厂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在村级供水工程增加和完善消毒设施。对一般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净化水质,而且成本大的供水工程进行更换水源。对水源缺乏、居住分散、无条件安装消毒设施的供水工程,可安装家庭净水器,使饮用水水质达标。对机井供水工程实行饮用水水源机井和灌溉机井分离,防止化肥农药回流到水源机井。对分散式供水工程要建立严格的用水制度,把好引(集)水关,做好存储期的卫生防护,在使用中定期清洗和消毒,确保各类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4.2加强水源地和工程监管,确保供水安全

第4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这次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会议大家参观了岳阳、益阳农村饮水工程现场,应该说是感触颇深,几个市县介绍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各有特点,值得借鉴和推广。再群同志对去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了总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增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紧迫感

前些年,我省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大。根据2005年的调查评估,在我省农村5451.98万饮水人口中,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499.96万人,饮水不安全人数占到全省农业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水质不达标有1056.22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70.4%,主要是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水源污染、苦咸水;局部严重缺水人口443.74万人,占29.6%。二是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范围广。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都不同程度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据统计,全省44335个行政村中,仅饮水型氟超标就涉及4721个村160.31万人,占水质不达标人数的10.69%。三是饮水不安全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严重,水性疾病发病率高,对农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投入资金8.8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3.41亿元,省级财政配套0.99亿元,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18.06万人,占“十一五”规划解决人数的29%,占全省饮水不安全人数的15%。但全省还有1213.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十一五”期间还要解决531.9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饮水安全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省水利部门要继续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到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富民强省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必要性,要从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切切实实的把这项工作当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来抓。

二、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点

要建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老百姓稳定长久喝上卫生安全的水,我看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理清思路,把握发展方向。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是富民强省、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向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二是找准水源,搞好工程规划布局。饮水安全,水源是关键。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做好水源勘测调查与分析论证工作,不仅水量足,而且水质要好。各地要根据全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规划目标,认真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将解决问题的类型和人数落实到乡镇、村组。要结合当地实际,真正选好水源、选好工程型式、适度确定规模,合理布局工程。

三是科学设计,合理确定工程措施。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及饮水安全问题类型有很大差异,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在城镇周边可以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平原地区,可以跨乡、镇或跨行政村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丘陵地区,可以以自然村或跨自然村建设相对集中供水工程;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山区等地,可采用联户单户打井,或引山泉、建水池水窖的形式,兴建简易供水工程。尤其要注意利用现有的各类水库的水源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四是强化措施,确保投入到位。这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如期进行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农村饮水安全投资政策,各地水利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增加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要实行政府投入、社会融资、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政府投入主要是国家专项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要保证落实到位。中央补助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必须用于列入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内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各级财政应按要求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今年没能列入预算计划的应从追加预算或其它渠道解决。为了加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地可采取多种办法,制订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工程投资。同时,要通过村民委员会,用好“一事一议”的制度,认真组织和动员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在此,我要特别强调,要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投资的应有效益。

五是规范管理,确保有序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建设和管理难度大。要严格工程建设程序,凡实施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凡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审批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不得擅自调整、随意变更。要继续大力推广水利部六项管理制度,即“规划建卡、社会公示、资金报账、集中采购、工程监理和落实管理责任”。要让受益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参与和决策等民利,要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建设全过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要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规范操作程序,增加透明度。让公权在阳光下运行,让公平在公开中实现。

六是加强管护,保障安全运行。这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根本。各级水利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自身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工程建设以后的监管。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群众意愿,有利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运营管理模式。要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各项开发活动和排污行为,对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的企业应坚决搬迁或关闭,严禁新建、扩建影响饮水安全的建设项目。要切实做好供水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为此我们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要求专门下发了紧急通知,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预防监测,确保供水安全。

三、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十一五”期间,我省平均每年要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并且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八件项目之一,任务非常艰巨。各级水利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制订具体的跟踪问效、检查督查、奖罚激励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重点落实“四个责任人”,即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分管责任人,水利局长为直接责任人,业务科(股)长及分管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逐级落实领导责任与技术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决不能让各级签订的责任状成为一纸空文。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关键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保证体系。总结以往工程建设经验,我想有4项监管制度可积极推行:一是推行工程质量行政监督检查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巡视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二是项目法人负责制。严格执行全面监理制,质量终生责任制。三是专家评审制。凡是较大饮水工程都要认真做好水质、水量分析报告,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论证,提交水利部门审批实施。避免出现水质、水量不合格。四是农民群众参与制。每处工程从规划、施工到验收,都有受益群众参与,自觉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三个安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制、专款专用制、项目报帐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金控制;要加大资金监督检查力度,水利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工程竣工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同时,要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实行账务公开,严格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干部队伍安全。

四是加强资源整合,提高供水保证率。一是各地在规划项目时,要结合国家对其它水利项目的投入渠道,整合资金,整合项目。如雨水集蓄项目、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等,都可以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结合起来,以应对严重干旱或突发水污染事件时农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二是在水源短缺地区,可整合水资源,实行多村联供,井群联供,或者利用原有供水水源,扩大容量,延伸管网,增加调节供水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

第5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现状

利辛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问题:一是地表水及地表以下50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受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卫生指标不达标;二是地下水苦咸、氟及铁锰等超标严重。2006~2015年年底共建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处,解决了全县23个乡(镇)360个村委会114.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剩余的2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已列入“十三五”规划,计划到2018年,全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建轻管问题依然存在

利辛县通过10年努力兴建规模水厂45处,解决了114.28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为了建好、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成立了利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心,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运行管理上。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重建轻管思维,加上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灵活等各种原因,使得工程管理仍然滞后,亟待解决。

2.责权不明晰,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验收后建设单位即把工程的产权和管理权移交给乡镇,乡镇又将工程经营权转交给村集体,虽然在移交合同中明确了权利和责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维修依赖思想严重,村里仍然认为是替乡镇代管的,乡镇认为运行中出了问题仍应该由水务局负责处理,出现了“人人都管、人人又都不管”的现象。

3.制度落实不到位,运行无台账水厂建成后,移交合同中明确规定

接收方(或经营者)不但要负责水厂安全、水质安全、运行安全,还要建立与运行有关的日常巡查台账、工程维修台账、水费收缴台账、运行收支台账等,以便总结每月、每季、每年的运行情况,为下月、下季、下年运行决策作依据,为全县的农饮建设、管理决策作依据。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管理单位都没有建台账,对工程运行情况、水费收缴情况、收支情况都缺乏了解。

4.净水设备运行不正常,水质化验不及时

每个水厂都配备了除氟、消毒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阶段却经常被闲置,或者是虽然运行了,但长期不进行再生、反冲洗,造成滤料板结,水质含氟超标。究其原因主要是:(1)除氟设备运行成本增加,1m3水要增加成本0.2~0.3元左右;(2)操作水平低,管理人员未掌握反冲洗、再生的技术。

5.文化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目前兴建的都是电脑控制的标准化水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村里安排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文盲,他们的饮水卫生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业务素质低、行动迟缓、应急能力差,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

6.群众节水意识差,浪费严重

水费收缴实行二步制水价,每户每年交60元,用40方水,超出部分另行计算。二步制水价的目的:一是鼓励群众弃用手压井,饮用自来水;二是提醒群众节约用水。在实施过程中,有的群众为了用完40方水,用自来水浇菜、浇庄稼、冲洗庭院,甚至向鱼塘灌水,浪费严重。

7.维护经费不足,设备老化严重

利辛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非常困难,靠政府每年投入的几十万维护经费是杯水车薪,维修管理难度非常大。由于机制不健全,筹措资金比较难,导致设备不能及时维护、维修,老化严重,影响农饮工程的长效性。

三、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议

1.明晰产权,明确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合格、经县政府清产核资后,应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晰、理顺工程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2.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及《利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细则》规定的条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技术档案、有工程保护措施、有应急预案。乡镇要成立管理、监督机构,随时检查、监督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特别是比较敏感的“水价、水质、水费”问题,一定要做到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明白水。

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保障,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要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领会、及时掌握,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技术,能熟练使用和正确维护农饮工程的专业队伍。对于自动化设备、监控设备、除氟设备、消毒设备等的维护与保养,由于技术要求比较高,可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一支技术精湛、服务态度好的专业队伍,常年轮番对各个水厂进行设备检修、除氟滤料再生等工作。选择经营者或管理者时,乡镇应本着负责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学历、年富力强、责任心强、勇于付出、热爱农饮事业的优秀人才,确保农饮工程运行安全。

4.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水质安全

以地下井为水源的农饮工程,水源周围50m范围内禁止堆置和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禁止搭建厕所、饲养家禽家畜。以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地表水为水源的贾桥水厂、阚展水厂、东门水厂,在取水点上游1000m范围内、下游500m范围内禁止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禁止取土、放养畜禽等。通过这些措施,保证水源清洁,为农饮提供优质水源。

5.严格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利辛县农饮管理中心已建成了标准化的水质监测中心,各规模水厂也都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应不间断地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农饮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并形成常态,以确保饮水安全。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饮水安全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爱惜农饮工程的良好社会风尚。

7.积极协作,相互配合

根据农饮安全保障规划,土地、财政、卫生、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应落实各自的管理职能,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将农饮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村供水重要产业来抓,以发挥农饮工程的长期效益。同时建立水厂联网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各水厂的运行情况,以便加强管理。

8.加大维护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

第6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1存在问题

当前庄浪县农村人饮基本实现全县农村自来水化。在工程建设时,坚持“建管并重”的思路,工程措施实施完毕后,及时转为“以管为主”的管理思路。在多年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中总结出了有利于饮水工程安全运行、群众用水安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有效保障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运行。虽然庄浪县农村人饮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1季节性缺水影响供水效率

一些工程运行时间长,部分设施老化,影响供水保证率。已建成的9大人饮工程都在不同时段和季节出现供水量缺少的现象。不管是依靠水库水源水供水工程还是关山沟道泉水水源供水的集中式人饮工程,季节性缺水问题非常严重,连续高温干旱水源水量不断减少,水源来水量枯竭,造成人饮工程供水不稳定,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

1.2人饮工程智能化程度低

人饮工程智能化程度不高,出现漏水、爆管时,不能及时发现和关闭闸阀,水资源浪费严重,导致田间道路被冲毁,人民财产受损,激化老百姓与水管单位的矛盾。

1.3五级管理模式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五级管理模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虽然在各村配备了村级水管员,但是乡(镇)一级管水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应急管理措施、抢修物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不完善,当发生水毁事件时,不能有效应对。

1.4工程性缺水较严重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去,地形多以山区为主,山大沟深,工程建设时利用东高西低的地理优势,依势铺设供水管道,以致工程管线长、落差大,部分段落管道压力超负荷运行,供水管道爆管、水毁现象接连发生。主要原因是在建设工程时设置的减压池、调压池太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前,建成的人饮工程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每个工程都存在主管道管径偏小、蓄水池容积小、调蓄能力不足,减压池、调压池偏少等问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水厂水处理能力不足。夏季、春节等用水高峰时段,供水量偏小,影响正常供水。随着人们收入逐年增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习惯改变、用水量逐步增加,工程的蓄水、输水能力严重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工程性缺水严重。尤其是供水末端的村社,由于距水源较远,管道管径小、调蓄工程少,末端村社在春节等用水高峰期或春季来水量少时就会出现缺水、供水中断现象。

1.5基层供水设施破损严重

庄浪县村社一级的供水设施破损非常严重。主要是设置在供水管道上的闸阀井由于管理不善,维修不到位,井盖缺失、井内泥土淤满、闸阀锈蚀严重,启闭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供水保证率不高。

1.6缺乏防护措施

部分农户由于外出,家里常年没人居住,冬季防冻、保暖措施不到位,导致冬季供水不正常。

1.7用水通知形式单一

多采用张贴通知的形式,但多数人不注意看,用水通知知晓率低。

2主要原因

2.1自然因素

供水设施由于运行时间较长,自然破损现象突出。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地形起伏变化大,所建人饮工程管道比降大,管道承受自然落差压力高,供水管网时常出现爆管、接头脱落等现象。

2.2管理不到位

供水设施由于管理不到位,人为破坏现象时有发生。庄浪县的9大人饮工程铺设各级各类供水管18000多km,管网在地下遍布全县。建设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加之经验不足,管道沿线没有铺设足够界桩,标识不明显。进村入户的管道按照就近原则,基本上都是沿村社道路铺设,在乡村硬化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饮工程管道破坏严重。

2.3远距离工程多

庄浪县人饮工程供水面大,人饮工程基本都是跨乡(镇)、跨区域的远距离供水工程,工程从取水到供水管网末端的距离大都是几十公里,管网如果损坏的时候,会在相当范围内造成影响,给群众用水带来不便。

3解决措施

3.1一手抓新建工程、一手抓旧工程提升改造

县财政每年要确保列支一定的人饮工程改造提升专项资金,县水务局充分做好项目规划工作,采取改扩建水厂、水厂增容,储备补充、备用水源、增设复线管道或更换大管径管道、在主管道沿线满足高程的地方新建蓄水池、在压力大的地方增设减压池,将以前铺设的PVC管道利用几年时间全部更换为新型的PE管材等措施,解决供水管道爆管、接头脱落、停水频繁等一系列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率。

3.2提高供水水质

利用国家人饮工程改造提升的大好机遇,将小人饮与大人饮工程并网、联网运行,通过并网、联网运行,提高供水保证率,优化供水水质差的问题,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安全。

3.3加大村社管网和入户管道的改造提升力度

加大村社管网和入户管道的改造提升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原有PVC管道易老化、易破损,部分管道埋深深度不够、冬季容易冻堵的问题。更换管径偏小的管道,解决输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固管床易滑坡和穿越高崖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地段的管道。为了方便维修停水,在村社增建阀门井,将一部分闸阀、减压阀、排气阀维修更换,以提高工程完好率和供水保证率。

3.4制定调度计划

制定计划调度水量,遇到季节性、区域性缺水情况时,实现各工程相互联通并网的优势,实现科学调配水量,并争取资金进行人饮工程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在水源、水厂、蓄水池等主要工程设施安装电磁阀、流量计、压力表、监控等设施,实现互联网管工程,保证第一时间发现管道漏水爆管并及时抢修,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解决人工操作不及时导致的水毁事件和水资源浪费。

3.5发挥五级管理的作用

让五级管理真正运行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县上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办法,把乡镇管水委员会的职责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真正发挥出乡镇管水委员会应有的作用,将乡镇管水委员会配合水管单位实施工程改造、工程维修等职责纳入县级年度考核,推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责任,真正实现五级管理,使人饮工程能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3.6做好冬季防护措施建议

水管人员利用学生假期或春节假期,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普及用水知识,使用水户做好冬季防冻、保暖工作,确保供水正常。

3.7拓展用水通知渠道

要停水时提前告知村民,要利用各种方式通知村民。除了张贴公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喇叭等告知村民。

第7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今、利泽后世的德政工程,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无棣县农村饮水工程自1999年运行至今已有八年的时间,无棣县虽然解决了饮水问题,但距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相差甚远。

1. 无棣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背景

1.1 水文气象概况

据无棣县气象站历年降水及蒸发资料统计,该区降水量年际、年内变化较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是该区气象主要特点之一。

1.2地下水概况

该区地下水水量丰富,但水质差,矿化度为5-10g/L,不能利用,区内无浅层淡水,深层淡水顶界面在400m以下,且高氟高碘,不宜开采。

1.3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

无棣县处于漳卫新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这三条河流的下游,三条河流来水量大,但是季节性强,加之境内河道拦蓄能力低,拦蓄量少。由于近年来,上游大量排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部分水源水质极差,无法饮用。

1.4引黄概况

黄河水是无棣县目前主要的水资源,但是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加之两岸的用水量逐年增加,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总量已经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饮水不安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无棣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制约了经济发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2.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饮水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大,社会效益高的系统工程,身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分管领导负责工程的总体规划、资金筹措和工作协调,采取“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定期通报、奖励罚劣”的办法,严把规划设计,材料采购、设施安装、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工程责任制、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认真抓落实。

2.2饮用水源保护

保护饮用水源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效保护和现代配置饮水水源,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按照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方针,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科技、工程等方面多项措施加强水源保护,按照要求,加强水功能管理,核定不同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大投入排污口管理,实行严格的总量排污制度。统筹考虑城区饮水安全,考虑既需要与长远需求,统筹考虑水量水质,科学规划,落实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碘等饮水不达标问题,并认真抓好月湖、三角洼、芦家河子三水库的衬砌加固工作,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饮水安全。

2.3多渠道筹措资金

饮水工程采取以“村集体和群众投入一块,政府贴一块,上级补助一块”的办法建设,鼓励外商、企业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企业化管理、微利性经营”的原则,投资建设。各受益村也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投工、集资等方式解决自己受益的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资金,也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式股份合作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集资。总之,大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4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

做好前期工作,加强管理,关键把好“五个关口”一是把好规划设计关。必须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选送设计方案,做到设计合理,经济可行。坚决禁止不规划、不设计、盲目施工。二是把好材料设备质量关。对工程所需的管材、管件及供水设备要进行公开招投标,实行“阳光采购”,坚决防止伪劣材料设备用于工程建设。三是把好施工队伍关。工程建设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要选择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四是把好质量监督关。五是把好工程验收关,项目完成后,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逐项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工程合格为止。

2.5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维护

在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推动工程建设的飞跃发展。水务局应建立远程抄表仪,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水表转速、管道压力的数据,可以实现自动抄表,定时超标与系统运行监控,用户现场无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水资源调度和输水管网管理智能化。对供水工程建立自动监测点,对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结果自动输送管理中心,发现质检问题及时纠正。

2.6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政策规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工程建成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1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项目建成后,由无棣县水务局下属的无棣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公司行使供水职能,并负责水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在整个供水过程中,农村自来水公司负责水厂的正常运转,供水管网的维修、维护。自来水公司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自负盈亏,明确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能更好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水厂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3.2建立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主体为广大用水户,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性,必须建立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监测、评估和利益分享等各个环节当中,都牵扯到了用水户的切身利益,让广大用水户参与进来,一方面能更好、更快的促进饮水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会得到受益群众的广泛支持,使得供水事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论文参考网。

3.3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灵活有效的供水工程运行机制

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水价制定要合理,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价格符合市场化机制,水价由市场自行调节;二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形成有效的约束监督制度;四是加强供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论文参考网。

3.4建立农村供水应急预案。论文参考网。

为了保障饮水工程安全运行,各个供水公司都建立了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进行部署:一是开源,通过水厂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库容能够保障即使在枯水年份也能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二是节流,通过人为节约供水,关闭用水企业和养殖业的压生产保生活的方式来保证正常供水。

4.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不但大大提高了无棣县项目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林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调整,提高了农副产品质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加之农民不再从井中、河流、坑塘中取水,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永红.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努力改善农民饮水质量[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4:26-28.

[2]李新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之我见[J].山东水利.2005,6:9-10.

第8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供水;安全问题;建设管理

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少严格的准入标准

农村供水工程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责任主体和管理主体的监督和管理,这种权限不清和职责不明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其顺利发展。尤其是部分水厂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主体严格把关就会在水厂建设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水源的质量得不到根本的保障。而且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供水管理只有和水务、卫生、物价、环保、电力等各个部门密切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而造成作用甚微。而且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定期培训,但是却没有规定究竟是哪个部门来完成这项任务,同时也缺少严格的准入标准。

1.2部分水厂布局不合理,供水规模小,供水水质差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饮用水的标准,我国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以前,我国广大农村的供水工程建设缺少统一管理和规划,特别是重要的部门管理中出现了严重的缺位乱位现象。这就使得我国农村部分水厂在运行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不合理的布局影响其长期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的民营水厂一般供水范围很小,这就出现了一个村子可能会有多家水厂的现象,如果水厂利用率低就会使得资源严重的浪费,最终这就会出现恶性循坏;二是供水规模有限,不利于其长远发展。部分水厂只是考虑眼前利益,在水源的选择为了节约成本供水规模严重不足,虽然在短时间来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像这样缺乏长远规划,根本就无法满足城镇发展和农户用水的长期需求;三是供水水质差影响其长远发展。少数水厂因为投入资金少,为了节约成本,就使用简陋不科学的供水设施,同时处理工艺简单,尤其缺乏高超的消毒流程使得水质偏差,根本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1.3农村供水自动化水平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供水的自动化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在资金较为充沛的农村地区在饮水工程修建时会配备专业化、自动化较高的设备,而经济稍差或是资金不充沛的地方会使用专业化、自动化偏低的设备。自动化与专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因人员配备与专业技能要求不匹配,有的自控系统从未运行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有的运行一段时间后变为了手动,甚至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了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极大浪费。通过培训虽然可以进行机械操作,但是出现故障就很难应对。即便厂家可以派人进行维修,但是也会耽误水厂连续运作,影响地方供水以及效益。所以较多的地区还是会选择自动化水平偏低的设备,一方面容易进行修理,另一方面维修费用较低,但是会降低水处理的能力和质量,增加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高素质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加上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极低的薪酬,所以很难吸引农村高素质人员留在当地从事这一行业。

2 完善农村供水管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1 明确农村供水工程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

既然农村供水工程意义重大,那么针对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应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那么针对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首先必须要确定相关的责任主体及其职责所在。要有主要的部门来管理组织,同时还要有其他部门的监督和制约。这也需要平衡好与水利、卫生、环保和物价等部门的关系,自觉接受其监管。其中也要注意每个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建设部门主要是统一管理和规划,保障供水工程的质量;水利部门要积极扩建小水厂,通过利用基本的工程资金来提高水源的质量,保证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卫生部门应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监测各水厂的质量,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定期培训,确定严格的准入标准;环保部门要严格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限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畜牧养殖。

2.2确定农村供水责任主体及职责

农村供水关系重大,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命安全,而且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过去缺乏相关的责任主体,使得出现的问题都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确定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就显得至关重要。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供水事业的长远发展,比如说应将其纳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通过资金援助等扶持其发展,以保证其顺利运行。同时各县区、乡镇政府应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做好整体规划,改进水厂规模,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同时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2.3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新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引进新的管理方法,促进新技术新设备能及时应用到供水工程建设中去,淘汰落后的技术与设备,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开支,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劳民伤财。工程管理人员技术的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有利于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和造价,提高供水保证率,有利于供水工程正常长久发挥效益。

2.4整合多方投资, 加大供水工程投入,建立长效机制

为符合国家规定,农村在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整合多方资金,并加大水厂规模的调整、改善水源、改进水质处理设施。这样既能保证农民供水安全健康,又能保证提供长期的供水。那么为了建立农村供水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应该在吸引投资的同时根据其投资比例确定各部分的产权,从而有效的监督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行情况。这就需要其发挥指导和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推进水价改革,并及时地制定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从最近几年的实际调查发现,与过去不规范、不科学的农村供水相比,现在的饮水安全工程从总体上来看效果显著:比如说在水质监督方面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建设管理,不仅提高了民营水厂的实际效益,而且保证农民喝到了安全健康的水,从而有利于农村供水工程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水厂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优化升级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何莲.农村供水工程评价相关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1.

第9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3-0074-02

当前,我国农村在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核心是饮水的保障和水源保护两个方面。最近,国家各级政府都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了认识,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了投资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的工程,对解决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基本现实情况较为复杂,饮水安全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饮水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突出。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水是人类及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被称之为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的安全是人类能够生存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安全用水,在《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曾做出如下定义:安全的水是处理之后的地表水或没有经过处理但是还没有被污染的水。

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和卫生评价体系从水质、取用水是否方便、水量以及保证率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其中,饮用水在水质上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量以每人每天不低于40~60L,在取用水时以人力往返不超过10分钟,供水保证率不应低于95%。上述四项指标中,如果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均可视为饮用水不安全。

在我国广大农村,农业人口占全国的70%。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形成了农村水源的污染和枯竭现象越来越突出,不断影响和威胁到农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最近,水利部、卫生部曾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国农村进行了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还有3.23亿人口的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占农村总人口数量的34%,其中因饮用水水质不安全的人口有2.27亿,占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的70%;因水量不足、供水保证率低或取水不方便等其他原因导致饮用水不安全的有9600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比例为30%。这些数字说明,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方面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

2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环境污染是影响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2.1.1 工业污染。在农村,工业污染对饮用水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因为我国乡镇工矿企业规模较小,分布较为分散,大多采取粗放式经营,很多造纸、电镀、印染、冶炼、化工、矿产、机械加工、建材等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大多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向江河湖泊以及附近的农田进行排放。二是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不当,形成了地表及地下水的污染。另外,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些突发性事故,比如化工原料的泄漏等也会带来相关地区的水质污染。

2.1.2 农业污染。当前,农业污染也越来越成为饮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极大污染,农村在畜禽、水产的养殖、宰杀、污水的灌溉等方面产生的污染也极为突出,农业污染源可以通过地表水的径流、农田用水的向下渗漏等影响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直接威胁到农村饮水的安全性。

2.1.3 生活污染。饮用水受生活污染主要体现在人们使用的洗涤剂、垃圾、生活污水和粪便等随意排放,导致生活污水中大量的氮、磷、硫等元素进入饮用水中,致病细菌有所增加,导致表面水域的污染和富营养化,这与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缺乏对废弃物以及污水的处理设施和手段有关,使污水直接排放形成了饮用水的污染。

2.2 自然地域性因素对饮水安全的影响

我国农村覆盖面积广泛,地理环境也复杂,有些区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氟、砷等溶解性固体元素,形成常说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不良水质,也在严重威胁着相关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导致在某些农村地区皮肤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人体免疫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恶性疾病的集中爆发,使农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状况受到重大的影响。

2.3 对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建设不到位

当前,我国针对保护农村饮水的法律很少,相关的条文虽然存在于《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环境保护法》中,但这些法律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体系,导致相关的法规效力层次也比较低。同时,在农村饮水安全的执法力度也不够,政府往往存在越权管理行为,在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方面不到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管理部门往往只关注地方经济效益,相对忽视水资源的安全管理,导致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只要这些企业能够为当地带来当前的经济效益,就放宽了这些企业的排污治污的指标,造成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源头。

2.4 农村水源安全检测及供水建设的力度不够

在当前的农村,水源应急预案和相关保护措施的力度很小,难以很好地对饮用水进行保护工作,同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研究也少有开展,农村也普遍缺乏饮用水水质检测意识,相关的检测活动更是无从谈起,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另外,农村的供水系统相对落后,集中供水覆盖率较低,全国村镇自来水的普及率只有40%,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还处于直接在河道、山泉、蓄水库以及浅层地层取水的阶段,设施非常简单,饮水工程的标准很低,根本没有水处理的过程,造成饮水中的有害成分和污染物超标。特别是因为农村集中供水缺少相应的资金来源,导致对供水行业的管理和服务都非常滞后,对水质安全标准的执行和监督都不能及时到位。

3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3.1 改善产业结构,加强农村饮用水资源的保护

对当前农村工业和农业污染严重的现状,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乡镇企业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大力发展对环境和水资源污染少的行业和领域,在农业生产中,要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地理等特点出发,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进行生态化生产和经营,严格禁止高残留、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走农资和农技一体化道路,同时,还要大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把畜禽粪便以及农作物的秸秆等资源进行生态化利用,切实保护好农村水资源,减少污染程度,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

3.2 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为了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和分质供水等模式,做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工程,特别是要有效解决高砷、高氟、苦咸和污染水的处理,同时要关注农村严重缺水的地区,通过加大投资,实施援助工程等方式,对于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争取能够实施城乡统筹供水模式,减少城乡之间的差别。

另外,还要强化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建立起供水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饮水工程项目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还要针对农村饮用水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村水源的质量检测力度,在广大农村摸清排查不达标的水资源,区分安全和不安全的饮水区域,调查饮水不安全的确切人口数量及健康状况,重点在农村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开展经常性的饮用水源监测工作,特别是在集中式供水区域,更要在水源、出厂和管网末梢等部位进行水质的检验和监测工作。

3.4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饮用水保护的法制建设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意识到饮水不安全所带来的隐患,把饮水安全当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事实上,农村饮水安全确实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所以,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发挥和加强组织领导作用。

同时,要健全农村安全用水的法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保护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注重和现有法律的衔接和协调,能够形成统一、系统的饮用水保护法律体系,避免不同法律之间的相互冲突,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能够发挥出相应的法律效力。

4 结语

总之,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充分认识,从制度建设、安全工程、质量监测、生态保护等不同的角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安全,保障供水率的提高,改善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颖,范传辉,孙瑞,文武.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97-399.

[2] 施元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水利经济,2009,(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