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

第1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1、创新人才的定义

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创新意识和不断创造的能力,创新人才首要就是全面发展、个性独立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严格的规矩、框架的模式都会阻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新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打破常规,不拘现状才会是创新的意义。

2、当今大学有怎样的教育模式

经过探索发现,很多高校的传统都是老师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多的缺点,一味的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现在都提倡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加强学生独立创造的能力,改革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但是学生何来的创新能力、何来的创新思维、何来的创造能力。大学教育虽说是“填鸭式”,但是没的理论知识作为创新基础,那何来的创新。

所以,我觉得不能断定大学的学制和课程培养是否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至少高校教育给创新、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养创新人才,高校作出如何举措

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切具备强烈的创新意思和精神的人就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全面性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了高校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侵入了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觉得首先应该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对教学问题,对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声音、图片、趣味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其次要实行教学互动,指引学生参加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最后,好奇心才是调动学生的根本。对于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就容易发现问题,并将之提出、解决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点。

4、应当注重、加强创新人格的培养

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说过:“只有全人才可以创造”。正如说的:要真的取得创新的成果,兴趣、好奇心、天赋虽然很重要,而意志、毅力等人格品质才是根本。在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创新人格,它是毅力、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想象等。所以我认为,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应该抓住创新人格,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

二、何为创新人格,大学生应该如何自处

创新型人格,是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品质的综合,是创新的根据所在。创新人格的基础则是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能力也是创新人格养成的重要目标。只要有着执著的目标,不断的努力,依照一定的科学方法,一般人都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格。

1、大学生需要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局限于现实的一种意识,是一种面对任何不了解的领域、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尝试冲动,也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也是对于外在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强烈的求知欲的指导下,才会产生出强烈的创新意图,树立新的目标,发挥出创造能力。

2、大学生创新胆识的培养

有了创新意识,有了创造的冲动,但同时也必须有创造的胆识。做什么事情,只要觉得对自己有帮助,可以让自己水平得到发挥,能证实自己的能力,就应该尝试去做,去体会。拥有过人的胆识,不怕失败也是创新、创造的必要因素之一。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引导提出质疑,有错误就要指出,得到最好的解释,让创新具有“批判性”。

3、创新毅力中的学习毅力

古代有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强大的毅力支持着大学生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创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创造永远都是“豆腐渣工程”。毅力作为创造的另一个必要因素,在大学生创新人才教育中也是发挥着独特的魅力。独特的魅力才会带给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则是伴随着毅力生成的。

4、大学生的自我激励

只有相信自己,不断的鼓励自己才能够在创新中站住一角。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增高自身目标、直面困难、不要怕拒绝、尽量放松,不断对自己说“你能行”。创新、创造也需要自信心,而自信心来至于学生的自我激励。

5、团队精神中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教育谁都懂,但是一个“和尚”的创新力就缺乏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团队精神让我们学会在适应社会的环境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创新负责。

6、关注现代品格,提高自我创新

现代的创新性品格是实践性品格、变通性的品格、创造性的品格,当今大学生应当从实践中创新,运用好变通的手法,不要一条路走到底,创造出属于自身的创新性品格

三、分析高校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1、就国内外的人才培养,做个比较

高校教育,由于历史传统、教育体制的不同,也存在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a)在招收学员上

在招收学员一话中,就美国而言。高校招生都是由大学生自己决定的,而通过考试也不是唯一途径:如SAT考试成绩,;二是高中时代的学分;三是中学考试平均成绩要达到B;四是在考大学时需要推荐信;五是有的学校还要单独面试,所谓宁缺勿滥,竞争性相当强,而且学费也普遍较高。在中国,我国的教育还保持在“德智体”教育上,尤其是“智”参考的标准却是成绩。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前面能力都较弱,一心都投入课本上去了,在个人生活方面尤为突出,甚至传出某校招收的高材生连个鸡蛋都不会弄,这也体现了中国的教育,高考分数决定一切。

b)学生管理机制

对于国外的大学培育,首位都是通用知识教育,其次才是专门课程。他们认为,大学教育主要是兴趣、好奇心、知识、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其中个人品格、知识、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位置尤为突出。因此,他们强调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专门的职业准备,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对通识教育的含义提出质疑和批判才是教育的精髓。而在中国,学校的制度已经明确的表达出,如何如何做才能得到奖励,不然就是惩罚,往往成绩就是决定性因素,这让创新能力的培养走向了阴暗的角落。

c)教育的根本思想

对于国外的教育,教师团队都比较注重国际化的教学,基本上都把教育、科研等合作作为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邀请其他国家知名的教师为客座教授等,也让自己学校的老师在国际化的教授身边学习,鼓励自己院校的教授走向国际化。然而我国的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相对薄弱,不管是师资、学生生源还是学校经费等都不能和国外相比。中国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比之中国实际情况,体会国外创新教育,中国大学教育应该如何做

国内外的高校培养走向了两条不同的路。中国的大学教育,人才就像“市场批发”,一个院系的学生在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学、同样的体制下,经过大学几年的磨合,基本上都成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了,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思考、想法。在出身社会的时候,同一类的人才堆积如山,为了一两个岗位而抢破头皮,有的岗位却是很难招到人才。中国教育应当走出这个误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是适应大学教育是否出个“德智体”全优的需要。正如国外的“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出现在社会上的学生都是有着自己明显个性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像现在的公务员招聘,几百甚至几千人抢一个岗位,读的还就只有那两本书,总有好几百人被淘汰,淘汰后,用这两本书能干什么?这样子的思维就应该屏除。)

中国的高校教育就应该学习国外,在课堂之上,回答问题不一定要想好才说,可以边说边想,不一定你想完一套的思路就是正确的。做到不管知不知道都有勇气举手回答,临时创新也是创造,激发自身潜能也能够提高自己。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创业思想,让大学生创业就是鼓励大学生不断的创新,用新设计和发明去创业。营造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氛围--创新、创造、创业。

第2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创新实践

1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创新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大量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来源,如何培育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1].所谓创新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创造型思维和创造型人格两个特质.医学院校因其独特的行业特点而决定了独特的办学理念,相对于工科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较为滞后.为了推进医疗健康事业发展,高等医学院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更具迫切性.从宏观角度而言,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制度、考评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在这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①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2].现有培养理念忽视了创新和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对医疗工作的影响,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仅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并不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遇到问题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专业设置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学生兴趣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培养制度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专业课程之间欠缺衔接且分割严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及专业在专业设置中不能充分体现,选修课程资源较少,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外延能力培养;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和多主线的培养模式[3];在教学上没有形成人才培养体系,阻碍了学生和教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③学校内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缺少多学科的交叉互动,缺乏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带动与指导,没有达到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考核方式上仍以学年制为主,学分制为辅,没有充分体现学分制的主动与学习丰富性优势;实践服务内容单一、时间短,缺乏广泛性;评价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多元评价协同机制,且忽视了学生创新潜质和能力的考核.此外,医学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医学专业特点的影响,表现出学习能力不足,对机械式记忆能力较强,但缺乏深层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对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国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关注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挖掘,如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通识教育、文理渗透和创新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情景和案例分析,注重探究和启发式学习,注重主动探究和实践能力培养.国内在2002年由马千里提出以创新为主导的模式[4],2015年张丹等结合柔性理论提出以专业特色为基础的模式[5].在实践上,绝大多数高校已开始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不断转变教育发展方向,注重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参考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对高等医学院校提出以下建议:

2.1立足本位的个性化教育

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开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医学院校必须立足自身专业特点,根据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定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分析工具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已上升到一个科学战略层次.2015年,美国奥巴马总统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基因测序成为目前的朝阳产业,预示着医师不能再凭经验而诊治,需要科学的分析和诊疗手段.由此,医学院校不仅仅要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更要培养科研创新人才,从大量的病例中挖掘出与疾病相关的本质变化,以此实现个性化的靶向诊疗.然而,医学院校的学生素质与能力相对理工科院校较弱,尤其是来自于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基础更加薄弱,因此,学校应采用个性化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发展层次及能力水平,实现学习过程个性化.

2.2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发生巨大变化.高等医学院校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MOOC平台共享国内外专业领域内的名师资源,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进行相应的SPGOC教学、翻转课堂建设,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也可以运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演示文稿和微信之中,将视频、习题等相关内容推送到学生手机,达到课堂内外的完美对接,真正实现数据驱动教学,实现科学教学和教学科学[6].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要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仅占33%[1].而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更应采用案例与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各个器官、组织及各个操作过程有更多的感性认识.随着“VR教育”理念的提出,应该逐步探讨虚拟现实技术与医学专业相结合,使学生在虚拟的临床实践中,反复操作医疗机械,熟悉各种案例出现的复杂情况,达到熟练掌握临床技能的目的.

2.3增强掌握专业领域前沿动态的途径

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更多地涉及学科动态.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反映学术研究最新发展动态和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所以,教师自身应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关注所授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阶段性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启迪和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专家讲学和学术活动是提升师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如教授或名家的系列讲座、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在同一方向、同一领域给予师生系统的科研引导;邀约国内外院士、长江学者讲学,解读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增强学术交流与研讨的氛围,分享创新成果;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和创业类竞赛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挖掘团队成员的潜力和团队的创新智慧.

2.4完善学习资源与硬件设备

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完善的硬件设备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丰富的图书资源是师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订阅中外文期刊数据库,方便全校师生轻松地发现中外文期刊、会议等各类资源的文章检索及全文获取;建立医学院校的特色资源库,收纳学校学位论文,建设医学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对信息资源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遴选和整合,最大限度地节省读者的检索和甄选时间,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服务.样本数据的收集,只有收集到有效的临床数据,才能挖掘与疾病相关的共性规律和个体差异,这就需要与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保证获得一定的科研数据量.比如基因测序数据、医学影像和病历数据.医学专业实验设备的先进度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因此,应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对于造价昂贵的仪器设备,可联合其他高校或医院,实现人员与设备的资源优化.

2.5重视创新实践

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应该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86%的高校已将参与创新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和学分体系:如黑龙江大学的“以创业教学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平台”;江苏大学搭建“135金字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63%的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机会.如,南京大学探索实施“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平台,三个协同体制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教育、国家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也正在全国推进[7].高等医学院校更应注重创新实践环节,需要在专业领域内拓宽视野,同时培养职业所需的基本素养.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整合优秀的师资力量,集结创新意识强的学生,选择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课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涉及医疗过程的每个细节,重大疾病的临床决策等不同问题.创新实践活动绝大部分是以团队合作形式,集思广益,共同克服畏难情绪.医学院校应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搭建一个具有教育咨询服务功能、培训功能、帮扶功能的综合性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8].此外,支持优秀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能够在本科阶段进入到项目组中进行科创实践,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科研难题,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还可以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开展的分级定向模块,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实现分级创新培养计划.

第3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19-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它既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契机。因此,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新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的信息素质要求变得愈加重要。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而学生则把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大学阶段的教育模式几乎是中学应试教育模式的翻版和延续。现在大学的各种考试层出不穷,而忽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育管理松弛

我国实行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大学里几乎没有淘汰制,只要不违规,无论学业优劣、能力如何,基本都可以顺利地拿到文凭,获得学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重传统的讲授而轻能力培养,都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门多元化、综合性的系列课程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课来实现,而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也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使得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往往局限于研究型、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多样化。因此,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高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 营造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我们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等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应依照个体差异性,同时面向国家、企业需要,探索并建立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方面需要重视以下几点: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关键,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

3. 深化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大学不仅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劳动者输出基地”,还应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业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创新人才基础。第二,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高校要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以改变原先过分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在课程内涵上不断更新、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特别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研究型教学转变,要普遍运用问题解决、互动教学、个别化实习设计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要通过课堂内外各个实践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和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第三,改革教师、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的优劣、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学历、职称以及教师在重要核心期刊上的数量、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些评价方法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但忽略了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教学工作。高校应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参与其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改革分配制度与激励机制,将奖金与课时酬金分配以及评优、选优、晋级等与开展“创新教育”挂钩,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开拓创新。第四,注重创业实践,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创业资源。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创业教育上,中国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高等教育应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这不仅是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20至3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第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为了创造更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学校要落实学生创新活动经费,提供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添置科研仪器设备,在经费和物质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目前,各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大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借鉴国外的经验,除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社会各种资金,挖掘高校经费来源多元化渠道,共同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发展。国内高校目前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校企合作,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资金,也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好的实践平台。第六,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从而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其一,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应将科学探讨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探索的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其二,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让大学生定期在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其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及以学科为依托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等。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第4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前言

民办及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但是由于民办高校的投资主体及渠道的独特性,使得其在自身发展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办学形式等均与公办学校有所差别。因此,民办院校所实行的德育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应针对民办高校的实际状况来制定。

一、德育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1.德育教育概述

从广义角度上看,德育教育主要是指具有明确计划及实现目标的对社会成员实施教育活动,其所包含的范围为政治、思想及道德。而不同的德育教育类别为:社会、社区、学校及家庭等德育教育。而从狭义的角度上看,德育教育即指学校德育教育。学校德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依照一定的社会、阶级要求,具有明确计划、目的的对受教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促使受教者获取到积极方面的认识、实践经验,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简单而言,德育教育即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者品德进行科学培养。

2.创新人才培养概述

首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对其相关必备要素的培养,如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创新能力即指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而创新人格即指对于某件事物具有强烈的追求、探索欲望,且不达目的势不放手的品质。创新思维则是指具有独到、敏锐的目光,思维较为发散、独特化。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创新人格极为重要,属于基本的创新要素,之后则是思维、能力。

在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时,需明确应该如何实行创新培养活动,为何要进行创新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及价值均是需着重关注的问题[1]。一个世界观及方法论能够实现完美融合的新时代创新人才,才是现代社会建设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

二、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科学策略

1.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问题

1.1 民办高校德育机构及制度亟待健全完善

现今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民办高校在实行德育教育时,政策方面的支持较为薄弱。加上一些民办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度较低,因此在人员指派、投入经费方面都较不上心,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所涉及到的业务范围极广,行政命令较多,相关工作人员的临时任务较重。致使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无法做到事事兼顾,德育工作措施不力。另外,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并获取到极佳效果的,而是具有长期性,且其见效较为缓慢,因此很难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

1.2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广东民办高校的主要特点为发展快,规模大。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实行了扩招政策,民办高校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加大,其所接收的生源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环境优越,自身观念也较为市场化,通常会用金钱来衡量事物。而有些学生来自于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学生学习也极为用功[2]。总而言之便是,在民办高校中会存在接受良好教育的优等生,也会存在着具有不良习惯的个别学生。校内学生多种多样,彼此之间存在差异较大,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难度极大。

1.3 德育师资团队力量不足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成立时间较晚,其起点较低。与公办院校相比,在经费保障、影响力上均处在劣势,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民办高校师资团队力量较弱,人员偏少,无法获取到较大的凝聚力。另外,一些民办高校对于德育教育人员的管理与公立院校相比较为松散,高校学生的商品化意识较强,一支专业且稳固的民办高校德育教师团队始终无法组成。

2.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科学策略

2.1 加强教育制度的健全完善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自觉性较低[3]。如果仅仅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纯的思政教育是无法获取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因此,民办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教育制度的健全完善,严格规范化的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制度、奖惩制度建立。对于一些优秀学生也可给予一些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对于违规学生则采取严格的惩罚处理。只有这样,校内学生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得到极为严格有效的规范 ,民办高校工作实效性才能提升。

2.2 充实民办高校德育教育队伍

第一,由于民办高校中的德育教育人员主体为一些辅导员、党团干部、思政老师等。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高校可充分利用人员编制较为灵活化的特点,积极吸收一些对德育工作具有较高热情度的人员,使其成为德育教育师资团队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全面加强对德育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以一个优良的政治素质及道德涵养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对党团组织在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中具有的独特政治优势进行科学且充分的发挥,尽可能的加大学生中党员的发展比例,尽快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贯彻落实目标管理及责任化制度,全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第三,在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中,还需注意加强对校内学生的自我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于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等的积极自主性,促成其自我德育教育。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德育教育

第一,积极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民办高校可利用学校广播进行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宣传,以此帮助校内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时事动态。另外,运用开展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兴趣,对其进行正面化的德育教育。

第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及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充分展现大学生的优良精神风貌[4]。如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便在校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校内辅导员走上《形势与政策》课程讲台,紧密结合现今学生较为关注的一些时政热点性问题,解答其疑问,为学生德育学习效果的增强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该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较为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合唱比赛;运用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党史、国情及党的工作政策,全面展示我国发展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前景,促使校内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以有效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极为良好。

三、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科学策略

1.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1.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较为滞后

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限制、影响,在民办高校建设发展时,对于校内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较为看重,而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关注度较低。现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一些民办高校开始注重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民办高校依旧存在过于看重专业知识传授、智能培养,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的关注较低,也未构建好一个基本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及方案。

1.2 民办高校缺乏必要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在进行教育质量监管工作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管理较为看重,且其重点放置于教学方案、实施效果上。而对于学生的管理则较为看重其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考核。民办高校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中较为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对于学生的考核指标与创新能力、素质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而针对一些专任教师、辅导员的业绩考核也缺乏了对其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关注度。

1.3 教育资源紧缺阻碍创新人才培养

现今各大高校的办学规模正在逐渐的扩大化,广东的一些民办高校更是如此[5]。在校学生的人数大量增加使得民办高校出现资源紧缺的状况。第一,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教师数量较少,相关的教学、科研任务极为繁重,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及创新教育。第二,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校内的教育资源极为短缺,能够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必要设施较为缺失,从而致使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策略

2.1 创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民办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首先需完全明确其核心的战略意义,在对自身发展优势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出一个有效、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创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需对以往将提升智力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进行科学改革,尽可能的培养出民办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能力及素质等。着重注意强调智力及非智力有机结合的教育观念。另外,还需将以往从就业率、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教育质量衡量的观念转变过来,积极树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

另外,在创新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工作中,还需将常规及个性化的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将促进校内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及尊重学生个性塑造相结合;将通才及专才教育相结合;将大众及精英教育相结合。以此帮助全面促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观念的创新、改革。促使各民办高校将以学生为根本作为自身的教学观念,满足现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

2.2 健全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第一,需对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进行改革,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的考核关注度。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监管工作的改革创新,主要是指对教学、考试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及资源优化处理。对于考试形式的改革也应注意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尽可能的减少一些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考察,加重对知识理解、灵活运用、实践创新的考核。

第二,将实践作为基础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民办高校在其自身的建设发展中,关于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制定还需始终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现今人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大学生们所面对的就业挑战也越发严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可采用“一般考试+创新业绩”的方式进行学生甄选,并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制定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离不开相关人才评价机制的建立。在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时,需将实践状况作为基础进行动态评价,具体为:思想道德的多重评判+课程成绩(笔试及实践)+毕业论文及设计+实习创新业绩+平时创新业绩。

2.3 采取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第一,校企合作培养。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五种:第一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内建立好专属的校企合作基地,此为实行长期合作的基础所在。第二种,为企业发展输送一批批优秀人才,以此作为增强双方合作的有利纽带。第三种,从企业招生,选取出一些极具创新能力、培养前途的员工。第四种,为企业攻关。此种方式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是校内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动力。第五种,为企业提供专项服务。民办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可为企业提供一些管理、营销、策划等实质。指派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领队,组织一些理论知识基础较好,创新意识较为强烈的学生参与进来。在专项服务中寻求一些创新计划,直接进行创新行动。

第二,特殊培养,也指重点培养。主要是指从校内学生中选取一部分资质优良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所筛选的主要是一些应对能力偏强、基础扎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创新意识极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重点应为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开发增强。

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民办高校,可以考虑进行专属创新班的增设。如果不具有必要的办班条件,可对少数学生采取一对一或是一对几的培养方式。不论是什么学校,其校内总是存在一些资质极佳的学生。究竟要如何及时发现、并对这些优秀学生进行培养才是关键所在。特殊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需从师资力量、学校资源、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入手,集合多方力量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第5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教学行为,教学关系,学习驱动力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伟大历史使命,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性任务。如何建立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和谐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就成为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就要落脚到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解构和处理上。本文深入剖析了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构层次与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类型,研究了教学之间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从微观视角上解构以师与生、教与学为核心的教学互馈关系,从而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四个结构层次

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传统的对象性教学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和培养模式,还必须在教学结构层次方面实现更高层面的教学行为。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完整实现符号表达、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理念建构等四个逐级递进层次的教学行为,以帮助学生完成符号理解、知识传承、能力提升和理念培育等四个层面的培养,从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置疑批判精神和创新创业思维。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最基本要素,符号表达则是教师最基础的教学行为。在完成了符号表达和知识传递之后,传统的对象式教学活动就基本结束。但对于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却远未结束,人们认识符号和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个体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能力培养是知识传递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教学行为。在这一层面教学行为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的设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符号组织、知识分析、抽象概括和归纳演绎能力,协调观察、感知和实践等行为能力,最终提升个体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理念建构是创新人才培养最本质的教学行为体现,也是教师最高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人文影响、情景设定和有意识的针对性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置疑批判精神,构建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实现学生在教师教学行为之外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提升、潜力挖掘和全面发展。

符号表达、知识传递、能力培养和理念建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四个结构层级,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引导、启发、激励、熏陶等手段科学开展四个层级的教学行为,并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始终,从而实现学生符号理解、知识传承、能力提升和理念培育等四个层面的培养。

二、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类型

学生实施学习行为的驱动类型可以划分为压力驱动型和动力驱动型两大类,其中动力驱动型又可以细分为爱好兴趣驱动型、自我发展驱动型和价值实现驱动型三个大类。

压力驱动型是学生被动实施学习行为的低阶类型,学生迫于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毕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同学的压力等等而开展学习行为,缺少自我认知和长远目标,学习动机狭隘,学习主动性差,个体潜能难以被充分调动,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甚至放弃,学习行为中缺少快乐因素,容易产生苦恼、无助、迷茫,最后对学习失去信心。

动力驱动型是学习行为的高阶类型,是学生个体为满足兴趣、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需要,自觉调动并充分发挥个体内部潜能实施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目标明晰,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能够形成有利的自我激励机制,敢于迎难而上,喜欢更高层次的挑战,学习行为中充满快乐,能够给学生个体带来强烈的成就感,有助于形成自觉学习的良性循环。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并维持其学习活动[2],首先完成从压力驱动型到动力驱动型的转变,进而再实现从爱好兴趣驱动型到自我发展驱动型的转变,最后上升到价值实现驱动型学习的最高境界。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互馈关系分析

教学关系是以教与学的关系为基础和核心、以师与生的关系为衍生物的复杂关系体系[3]。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教学活动的两个相辅相承的部分,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有机联系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类型,帮助学生完成从压力驱动型向动力驱动型学习的转变。学生不同类型学习行为对不同层级的教学行为会产生不同效果。学生在动力驱动下开展独立探索和置疑批判时,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有力的推动作用,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

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要科学实施教学行为的四个层级,合理界定学生学习行为的两大驱动类型,并深入研究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在微观视角的互馈关系,从而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天宝, 王攀峰. 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J]. 教育研究, 2001(10):35-40

[2]彭帅,高丽娴. 提高大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8):59-60

第6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创新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领域。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创造性素质的竞争。能否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创新人才,将决定我国在这场竞争中的成败。

如何正确理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创新人才培养中品德和能力塑造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解决好德能冲突的矛盾,是能否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党和政府从世界发展大趋势出发,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中高瞻远瞩地看到了人才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制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造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把培养和造就千百万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基本国策。

所谓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品德高尚、能以其创造性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才。

近年来,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创造成果主要表现为智力和创造力上的成就,当前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开发与培养上,而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方面,在思想品德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存在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实践不力的状况。

目前,在不少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训练方面有所强化的同时,思想品德教育要么有所弱化,要么没有从品德对能力培养的导向和监控的高度给予大学生以指导,没有很好地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当代大学生中,一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有些学生恃才自傲,缺乏敬业服务精神,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服务;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缺乏奋斗精神,没有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其结果是,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远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

用“三观”意识导引创新人才的德能统一

创造大师爱因斯坦指出:“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爱因斯坦所指的“伟大的性格”的内涵实质上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品德。爱因斯坦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地阐释了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中德能因素的辩证关系。

道德不仅表现为一种知识,一种典范,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判断、选择、评价、行动和创新能力。它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控制能力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勤奋、意志等品德因素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在人生成才成功的道路上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内容,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并受制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的“三观”意识是品德的内核;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起着主导作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创新素质起着监控作用。

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的主导作用,激发创新主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当我们具有了实践观,把创造作为人自身完善的内在要求,在我们心灵深处,才会激发出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情感深处,才会燃烧起创新的火花。在社会实践中,我们才能自觉地形成创新意识,产生强烈的创新需要和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创新素质的监控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创新,是在开创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探索别人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与传统观念不一样的新见解,是挑战自我,创新未来的伟大事业,因而它必然要遇到许多阻力,经受巨大压力,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它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创造过程。我们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支撑,通过自我意识的作用,形成对自控、自制、自律的强烈要求,形成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力等优良的意志品质,形成自尊、自信、自爱的健康人格,支撑创新者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坚持真理,不断探索,使创新活动得以自觉、深入、持久地进行。

我国的传统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在处理德能关系中都存在基本缺陷,要么重德轻能,要么重能轻德,要么德能脱节,都必然导致德能冲突。正确认识德能冲突的实质,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青年成长,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德能关系,实现德能统一,在实践中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是青年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

德能冲突是指个人品德与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对立现象。德能冲突的本质原因是个体思想道德修养不高,没有真正确立“三观”意识,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对创新素质的主导,缺乏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体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正确而有效的支配和调控作用。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树立科学的“三观”意识,养成高尚的品德素养,塑造优秀的创新品质,是确保创新人才正确处理品德与能力之间关系,最终实现德能统一的前提和关键。

第7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全国2542所高等院校,90%以上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大学①,河南省的高校多数属于地方院校,就是要发挥高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的作用。应主导、引领和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联系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完善制度安排,较好地解决地方院校为当地培养人才的问题,而不是大量毕业生去到发达城市,使人才外流,无益于地方发展。地方院校应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坚持“行业+区域”的培养地位,设置需求专业,实事求是地做好本校的远期规划和办学定位,促进当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永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没有出现强势,基本上都处于中等水平;高校科技创新还完全没有走出特色之路,适当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还没有拉开;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发展不均衡,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的协调局面还没有出现。地方高校尤其是河南省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还处于较弱状态,还存在投入、产出和效益的不对称问题②。

1.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状况

河南地方院校大学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会影响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明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对自身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对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有没有重视和规划,缺乏具体行动;从学校视角出发,学校普遍没有形成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奖励机制、保障机制,没有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没有形成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认识的普及和宣传;从社会视角出发,学生在之前所受的中学教育中多是应试教育,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家庭和社会环境也缺乏对创新重要性的刺激和影响。而且地方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影响了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追求。

2 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综合因素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地方院校的学生生源来自本地和附件的较多,河南省地方院校的学生更多的都是河南省生源,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部分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接受着中规中矩的应试教育,依据老师和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获得没门课程的高分数,如果偏离了“标准”,就难以取得高考的高分,考取大学,所以,从学生心理上来讲,虽然创新意识时有萌发,但主导他们的仍然是“标准”的禁锢。另外,学校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也使学生习惯于接受这种老师知识的方式。这中现象也表现在初入大学的学生第一学期往往成绩不及格,他们不适应大学老师不留作业、不划重点、不随时督促的教学方法,往往大学的自由就成了他们的“放任自流”,学习没有自制力、没有计划性,到考试时才手忙脚乱,结果第一学期就大面积不及格。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冲击,使得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之中;只满足于循规蹈矩的模仿,而缺乏向无人问津的领域进发的勇气;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知识层次模式的合理转化。都势必会阻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成创新惰性的形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规范化,思维方式模式化,实践过程标准化,最后导致创新意识淡化③。

学生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地方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多是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农民,而目前我国农民工涌向城市的“打工潮”,也是很多学生是在“留守儿童”中度过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的家庭教育主要靠祖辈的“吃饱、穿暖”的总体要求中实施,对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很多家庭难以涉足的方面。及时跟在父母身边的学生,能有意识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家长也是少之又少,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都是难以触及的方面。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虽然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整体来说,人们的观念并不如南方灵活,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着“小富即安”、“随遇而安”的意识,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他们在求学时代虽然致力于要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但传统的家族观念并不会让他们具有较强的“质疑”精神,也难以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2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不足和学生个人培养缺乏有效指导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学生从意识中认识到需要培养创新意识,也认识到将来要有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在现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的广泛宣传下,学生基本接受了个人需要培养创新意识的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但具体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什么是创新能力,如何具备创新能力等概念是模糊的,也没有专门的课程和老师来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他们只是从大概念上了解,具体的并不清楚。多数学生也表示自己是很希望能有创新意识的,很想有老师能指导和带领自己去探索去培养。在学校里,不知道如何选择能指导自己的导师,不知道那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甚至有了一些创新想法的时候没有办法施行,遇到问题没有人指导自己如何解决,所有,很多学生空有对创新意识的向往,没有具体实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行动。

2.3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培养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体系

地方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更多的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有没有研究和创新意识是针对少部分学生而言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改变这一错误观念,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我国举行大众教育,应该高校对每一个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结合地方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制定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引领全校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个人的创新能力。毕竟在各个工作岗位,在各类生活环境下,人都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应有成绩,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所以,地方高校也应该重视每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能力培养当做一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这样学校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按照这一办学定位,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相应的师资,并制定系统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系列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教师和学生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乐于参与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切实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创造一批科技创新的成果。学生也更乐意接受的方式仍然是学校大范围的推动和要求,这样才能解决人才培养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视,而不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

3.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3.1明确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面临着转型的发展的趋势,以往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定位也要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这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航向标。创新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根据国家政策,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法学发展的重要支点,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有机结合,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

3.2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三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重组优化实践(验)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单独开设的系列实验课程,完善本科导师制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及管理制度的落实。

3.3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的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看重的是高分数、升学率,由此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接受,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关注不够。所以要从教育目标中,改变重知识积累轻能力提升的现象。另外,教学内容只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3.4激发学习主动性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首要基础,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教师在教学中的“灌输”,使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讲授多、学生的主动参与少,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以本为本”的学习模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模式,锻炼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都是个性鲜明、自主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要求等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留下空间。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优化课程体系,精减课程内容,除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课外,要尽量减少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自学的时间与空间。

3.5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特别,在师生评价方式上,要重视对科技创新的要素,要结合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程度和成果,改变单一、刻板的旧评价方式,对有创新成果的团队和个人要给予合适的奖励,激发和带动全校形成科技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等教育,2000(21)

[2]覃蔚 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3(01)

[3]聂建峰,杨金观,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02)

[4]詹小颖;姚高华;卢振坤,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6(2)

[5]黄建绮.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三明学院学报,2010,27(3):292-296.

注释:

①高有祥,地方院校应有的独特气质与使命[N],光明日报,2015年12月

②刘永,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诊断性评价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高校比较分析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第8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土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87-02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成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随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多企业要求毕业生能马上处理工作。就省属高校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特点而言,实现土建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高等教育在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对此,一些高校学院开展了教育创新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其先进教育办学理念享誉全世界,组织文化、理念创新、能力开发、校企合作成为其办学的主要特色;华科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共建生命科学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弥补人才培养环境不足[1,2]。

纵观目前高校学院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其教育方式让学生与企业有距离,另一方面缺乏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对此,高校学院,尤其是省属高校学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铸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依托现有的资源和平台及其现状,突破常规培养方式,一方面突破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突破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同步开展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通过特有的氛围和环境熏陶学生,形成持久的特色运行模式,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客观条件进行吸纳和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土建专业发展迅速,各种土木工程结构日趋复杂,内容抽象,复杂的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教学难度比较大。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复杂问题使之简单化,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优秀的网络课程,推广应用形象化教学新方法,值得探索和研究[3,4]。因此,研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符合土木工程新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并更新实验内容,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现代化新手段、形象化教学的新方法,塑建土建专业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本科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推动工科学科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6]。

一、培养模式方面

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突破常规培养方式,实行分类培养,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把学生推向实践;二是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专业素养、交际沟通、项目管理、团队行为、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综合素质的同步全面培养和提升。形成如下特色:传统教学由固有一概而论的培养模式转向分类区别培养,实现与企业、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共同管理、共同实践、共同创新;对教学模式进行集成创新,即一类贴近企业对高端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需求,另一类与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接轨;教学课程方式上,实现多轨系统,即根据培养类别的不同,课程形成不同科目组合,且学分分成不同类别;培养理念上,从引进各种人才到自己培养众多人才。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针对性地形成应用型、培育创新型人才,三者共同提升、共同考核,最终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运行模式。人才培养中的专能开发,针对性的分类培养,突破了传统教育一概而论的固有模式;从“学校人”到“企业人”、“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平台的搭建,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共同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革新,课程设置实行多轨系统,交换组合;培养方式中,灵活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参与分类培养学生的表现和业绩水平为评估标准,以参与指导教师是否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始终掌握某一领域最新技术或科学前沿为考察指标。对此,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教学工厂”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培养手段。调研国内外创新学院运行模式实例,实地考察借鉴;“教学工厂”模式的实行,建立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以专业竞赛为主的创新实践活动,模拟实验室训练,建立课外实践新模式等。研究人才培养中的专能开发,分别针对实践型和培育创新型学生探索不同的培养模式。针对两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学生,相应课程设置实行双轨系统。针对实践型学生,研究“教学工厂”模式的创新探索,研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以专业竞赛为主的创新实践活动,模拟实验室、现场和工程实践,建立课外实践创新模式。探索一对一指导模式和校内外三导师制培养模式。

2.创新培育人才特殊平台的突破构建,如何把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培养高质量拔尖人才。培育创新拔尖人才的实施,创建培育创新团队,由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等组成。分类培养,一类以回答重大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论文为目标,另一类以解决产业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按照模块强化教学,并参与课题科研,同时拓展并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以三导师制为主要培养形式,研修时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参与者的表现和业绩水平,是否不断学习进步为评估标准,形成灵活有效的培养体制。立足省属高校生源现状,针对■甚至更小比例的培育型创新人才,进一步探索其分类培养模式。研究培育创新人才平台的构建,探索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科技水平共同培养发展的创新体系。

3.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步培养提升如何实现。探索多样化学生综合培养方式和途径,研究健全和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探索兼顾专业素养、交际沟通、项目管理、团队行为、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模式,研究高校学院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特色模式。综合素质同步熏陶,在日常培养中,同时注重专业素养、沟通技巧、项目管理、团队行为、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构建全员育人机制是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探索多样化的综合培养方式和途径,健全和完善师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在上述基础上,省属高校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推进实践适用型人才工程师的快速崛起,拔尖创新人才幼苗的种植,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促进开放性办学,加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三合一联系合作与分工;为省属高校学院的办学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全面提升省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手段方面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求创新”的原则,对旧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开设实验的教学模式,在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完整的、贯通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优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形象化教学新方法。将土建各专业的所有实验课程整合为“一体化、多层次”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构建新的网络教学平台,优化网络教学课程。提出系列教学实体模型库、三维数字教学模型库、工程案例库为基础的形象化教学新方法。可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特色课程改革探索提供一种新的借鉴模式。

1.土建专业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根据土建专业目前开设的结构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管理、力学、建筑艺术专业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按二级学科各自组成实验的教学模式,将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优化整合,构建多个层次实验教学的新体系,研究实验内容多源化、实验项目层次化、实验过程开放化和成绩评定科学化的新模式。基础性实验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仪器基本使用方法,基于工程情境,熟悉工程试验标准。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检测,熟悉工程案例,具备独立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实验结合科技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5,6]。

2.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网络课程的搭建与优化。依托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网络课程的优化与推广应用。网络课程的构建包括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测试以及相关资源版块。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改革实践包括目标驱策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以及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研究[4]。

3.教学实体模型库等形象化教学新方法的推广。进一步探讨根据土建专业自身的特点,研究以教学实体模型库、三维数字教学模型库、工程案例库等为基础的多源形象化教学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开展形象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展示形象直观的土建专业系列教学实体模型,形成结构空间概念。应用生动逼真的三维数字教学模型,拓展结构空间思维。编制工程案例库,开展工程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3]。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受益对象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对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网络媒体和形象化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突出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个性培养,将有力促进土建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对其他工科专业的实验和教学改革也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耿挺.创新学院培育创新人才[J].上海科技报,2006,(11):1.

[2]马宁,寿劲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高职教育创新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1,(22):265-266.

[3]陈进,曾祥蓉,王薇,等.土木工程专业形象化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6-39.

[4]曾祥蓉,陈进,谢孝,等.土木工程专业网络课程推广应用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42-145.

第9篇:高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范文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尝试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涉及一个人的多种能力,如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试验能力、自学能力、吸收知识能力、信息能力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时,应注意对组成创新能力的各种相关能力的全面培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其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主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发展起来的。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的模式无路可循,唯有自己在探索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依赖于大量创新人才作出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我们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在新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现有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造成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

(一)个人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大学生虽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缺乏创新毅力。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不断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比较僵化和片面。虽然想创新但不知如何去创新,他们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须加强培养和锻炼。

(二)学校因素

1.思维标准化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是各国创新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尤其严重,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一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作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在学习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在“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性。二是权威迷信。权威迷信指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维的僵化和禁锢。三是思维惰性。思维惰性指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思考,通常是老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目前的教学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3.专业范围狭窄,课程设置过细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补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

4.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极为不利。

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一)高校体制改革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而不是激发创造潜能。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教育方式很难适应,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未来社会对素质的要求更高,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时代必须赋予其新的要求与使命,不仅要传授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着手于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2.推进教育体制的创新

为了扫除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必须改革包括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与各种教育教学中落后的管理体制。建立以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给学校充分的创造性办学的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真正使教育教学的管理适应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创新性发展,为使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创新人才开辟广阔的道路。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地的手段。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应是首当其冲。但是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教师单项灌输、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当等。所以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使“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使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掌握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与充分的培养;使“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性课程”,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这样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建立长期教学基地和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4.推进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主人。这些基本精神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都可以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导。推进启发式教育,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活力和生命力。

5.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

创新的教学评估应突破传统教学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套路,而要大力倡导学生对考核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高校的考试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以过程性考察为主,终结性考察为辅,自我考评和集体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图解、图示、案例分析等相结合的形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意识与思维培养层面

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联想和想象。虽然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但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航行在知识海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一,集体学习方式。将各种教学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第二,自主性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控制的个别化学习方式,以教师解惑为辅。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

第三,多层次学习。高等教育的学习环境包括 “动作”“图示”和“符号”等信息表达方式。网络提供的信息介于“有目的直接的活动”和“以符号传递经验的抽象方式”之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2.强化问题意识,刺激创新思维的形成

思维是人脑处理问题的运动过程。创新始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大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创造思维。在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处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等等。

3.更新思想观念,着力培养创新型教师

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对学生进行评价。总之,高校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三)具体教学实践层面

1.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教育面对的青年学生,其心理发展和思维能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了脱离教师传授而独立获取知识、探求问题的能力。如果还一味填鸭式的“满堂灌”,势必脱离大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实际,压抑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高校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如课程设计环节和综合训练环节,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内容外,增添训练创新思维的内容,改变一些陈旧的内容,在创新教育中改变那种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这种充满主动性的教学过程中才能一点点积累起来。

2.教、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使教学研三者有机的结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把知识的接收和问题的探究结合起来,不断参与和从事科学研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学研结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科学研究可以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不必过于精尖和高难。许多学科的作业往往就可以设计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科研作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教会学生使用图书资料,学会查找和利用信息,掌握基本的科研程序和步骤,体验科研过程。同时制定出鼓励学生从事科研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和进行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高等教育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极少,以至于大学生到工作岗位上以后,普遍反映工作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大学生的优越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示出来,脱颖而出。这种现象与我们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此外,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4.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