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

第1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研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尤为重要。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验课程,但长期以来师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无机化学实验中与高中化学联系较多,还存在实验理论简单、药品常见、器材普通、操作简单等特点,很容易忽视无机化学实验。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的讲解大多流于形式,学生也存在“按方抓药”完成实验,没有多大难度,作为一门考查课几乎所有学生都可以顺利通过。长此以往,学生不重视无机化学实验,把完成实验当成任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己七年的教学实践,对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全面和专业技术能量强的人才更加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稍显不足[1]。综合素质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内化于心,再逐渐形成稳定的个人能力和科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素质,不是简单的直接从书本上获得,而是要把新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从而提升自己。结合七年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发现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的《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较为适用于我校化学专业学生。在在制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时,在借鉴省内外同类高校的经验的基础上,也考虑到所招学生的知识水平情况,制定除了合理的可行的方案。教学内容中要注重体现下列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机化学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化学原理部分和元素部分。上学期开设的化学原理实验多数可以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下学期开设的元素性质实验内容一般较多,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完成,且有的与高中化学实验内容重复,有必要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在选择实验内容时也要考虑到环保问题,尽量做到废物的无害化排放,如存在有害物质的产生要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做到实验的绿色化[3]。在实验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实验指导书或实验讲义其实是个很好的办法。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可以包含:实验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反应原理的证明和测定、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化合物的制备等。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实践机会不多,动手能力不强,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训练。作为未来的化学教师,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是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来。实验指导书的内容不用太多,只列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即使实验步骤也要简单化,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查阅资料做好准备,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解决问题,把教学重点从老师“教”转移到学生“做”上。除了参考书上的实验,实验教师也可以结合无机化学理论和自己的科研实际情况,在第二学期开展创新型实验,给定几个题目,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自己设计方案,老师在全程起到“导”的作用。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的改进也要融入到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和无机化学实验方面的实用新型发明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有想法的化学教师。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师讲授实验理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在下边被动的听,这种模式和理论课程的形式非常相似,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参与课堂较少,学习兴趣一般,教学效果不显著[4]。实验课程的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同样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留足够的时间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再给出答案和建议。这样可以检查学生之前预习的情况,以及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掌握情况,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促进教学。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化学专业培养的是未来有高素养的化学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给学生一个机会当老师。在第二学期可以选择个别简单实验,让学生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备课,讲解实验,课堂演示,之后其他同学发表看法,指导教师再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师范技能。在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时,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比传统的方式有更好的效果[5]。一直以来,课堂板书和课堂演示是实验教师常采用的两种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课堂板书有限,内容有限并且大多数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略显枯燥。在课堂上,学生与指导教师有一定的距离,有的实验颜色较浅或颜色变化不明显,课堂演示效果不突出。如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动画演示实验操作颜色鲜艳,可以呈现更丰富的内容,学生更容易观察理解。我校在每年的第二个学期举办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参加竞赛的学生先通过理论测试选拔,然后再参加实践测试。理论知识测试主要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知识,参加选手主要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生物等专业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实践测试主要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综合实验,主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技能大赛已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也促进了实验教学。

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无机化学实验虽然是必修课程,但传统的考核方式为考查,侧重于学生对实验理论的理解或实验操作情况。多数学校的实验课程的考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勤、预习实验报告、课堂实验表现、实验报告、期末考核(理论考试或实验操作考试)。对于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全面,但要真的全面考核一个学生还在执行上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对于出勤问题,笔者认为正常的实验课程就应该参加,没有按时参加的可以通过做来解决。对于出勤,在总成绩中可以体现,但比例应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对于预习实验报告的去留问题很多老师观点不一,预习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对实验的开展有一定作用,但如果不思考、不认真查阅资料,预习实验报告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预习实验报告的内容和实验报告的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有无必要再次书写?本人觉得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可以合二为一,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在实验结束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思总结。二者统一的关键的是要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堂表现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在实验总成绩中应该占较大比例。由于最近几年扩招等问题,学生分组后,每组的人数在20人左右,每小组1人,独立完成实验,仅靠一个实验教师来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可以想象。类似的问题许多西部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都存在,可否减少小组学生数或增加实验指导教师,这也是以后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要鼓励学生多反思多总结,在总成绩中应占一定比例。对于最后的测试,在学生的实验成绩中可以占一定的比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同时开展实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课堂表现考核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考核的工作量大,直接影响考核的准确性[5]。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改革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更一步完善合理可行。

四、结语

当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全面展开,时代对化学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专业技能是化学专业学生人才,是培养方案的要求,对于高校化学教师来说责无旁贷。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对教师也是提出了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高校教师经长期的实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很多实验技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给学生。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进步。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不断总结教学,开拓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力强、素养高、合格的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宋仲容,何家洪,徐强.高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1):96-98.

[2]王佩华.改革“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1):231-233.

[3]李向清,康诗钊,穆劲.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5):24-26.

[4]王利勇,韩媛媛,丁士文,王静,丁哲.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3):28-29.

[5]宝金荣,朱晓伟,李文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3,16(2):49-51.

第2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无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090-02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无机化学实验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通过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养成精准、细致的操作习惯,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学习运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等等,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前沿问题之一。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1.合理安排实验顺序,规范操作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实验基本功。无机化学实验是新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由于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真正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可以从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开始,就对其进行常用实验仪器的介绍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可以使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有循序渐进的了解,又能使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熟练规范操作,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认真的实验态度,并且要反复强调实验者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在每个实验开始之前,教师要亲自示范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操作,讲解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要点,先演示后练习,讲练结合。操作示范时老师要做到动作熟练、规范、清晰直观,这将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实验后及时整理实验台,对实验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这样能让学生养成细致、整洁、精准的操作习惯,具备绿色环保的实验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

2.精选实验内容,增加趣味性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的经验。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验证实验结果与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只能学到某些机械性的操作,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实验概念。而且以前的实验教学模式较为呆板,实验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只是按照教材所给步骤进行机械性的实验,不能深入的分析总结。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对实验教学内容按教学规律、知识层次科学地调整。一方面,考察和检验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关联,使他们真正的参与到实验探究中,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增设开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做一定数量的创新性实验,进行新实验项目的开发。这样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实验的准备阶段要充分查阅文献,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自主设计探究,教师对方案进行检查,在检查无危险后,由学生独立协作开展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后就会发现不同的方案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直接的提出解决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实验完成后,还应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总结与工作体会。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发展自身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将显著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在实验课上,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要对那些与预期不相同的现象进行更深入地分析。首先,应该重复实验,验证该异常现象能否出现重现性。大部分同学通常是因为加错试剂而导致出现异常现象;而其他可能导致异常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有,器皿不洁净、试剂变质或者反应温度控制不当等。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或改变实验条件找出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实验现象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不要轻易忽略任何一个异常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是教学的好时机,通常学生会对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产生怀疑,如果有正确的引导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观察能力,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建立严格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满足新时期教育对实践动手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和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综合有效的实验考核方式已成为高校基础实验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可以采用预习报告、课堂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成绩四项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写好预习报告,其中实验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实验的最佳方案,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必须由学生亲自查阅、总结。预习报告由教师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逐一检查批阅。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过程,不至于在实验时感觉无从下手,又可以促使学生明白细节问题对实验结果及实验成败的重要性。学生的课堂操作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实验态度。课上每2~4名学生分成一组,选出一人负责收发实验报告和安全事宜。学生在教师的讲解示范后进行独立操作,教师在指导纠正的过程中能清晰的了解每位同学的掌握情况并给出相应评定。传统的实验报告批阅过分地注重实验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甚至会导致有部分学生为了拿高分而肆意编造实验结果的情况。因此,实验报告的批阅侧重点应放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如报告书写、计算过程、问题讨论、误差分析、图表技巧等等,而且要更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总结部分。实验考试包括口试和笔试,口试主要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另外,在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后,还要进行笔试考试以考核学生对学科的整体掌握度。这样的考核方式能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定,引起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从而达到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进而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特点,切实提高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当今社会培养勤于动手、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秀兰,刘云军.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2010,(5):108-109.

[2]陈晓燕.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改革[J].科教文汇,2010,(4):116-117.

[3]李文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9,(6):28-29.

[4]古元梓,孙家娟,马占营,等.关于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西部,2010,(6):205.

[5]李勇,曹可名,严敏.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学试剂,2009,(12):1049-1050.

[6]孙海翔.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129-130.

第3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自主学习;信息选择;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234-02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学生由高中到大学存在很多方面的转变,包括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而大一的时候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时期.高中时期,学生主要注重知识的积累、理解,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验现象的感官认知主要是靠观察教师的演示性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较薄弱.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地方恰恰是高校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原理的唯一标准,而无机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是与理论课《无机化学》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化工,物化、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其他后续理论与实验课程的基础和示范,《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对于化学等专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实际意义.该课程开设时间在新生大学一年级,对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该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是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能力,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实验:包括基础操作和验证性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及一些常见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能准确诚实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实验思维能力.

2.无机材料的合成:如过氧化钙的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制备等,利用多种方法制备常见的无机材料,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自主思考的能力.

3.综合实验: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优缺点的比较,确定实验方案,及最后实验的确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通过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课的,由于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扎实而系统的基础实验理论的学习,比如仪器的清洗,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样的污渍应该选用怎么样的清洗方式,而且对于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判断标准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无机化学实验开课前,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操作之间缺乏一致性,比如,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同学都知道滴加的时候应该垂直、悬空,而且试管中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烧杯等一些玻璃仪器在加热时不能直接加热,但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等原因,并未垂直、悬空,而且有时候现象不明显的时候学生会不断滴加液体,使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理论与实验操作的一致性,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规范操作、药品用量精确、仪器操作规范,避免由于错误操作或不规范操作而造成试剂的浪费.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主讲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具体操作步骤等细节进行详细讲解,而且还要为学生进行实验示范演示,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实验示范“依葫芦画瓢”.如在减压抽滤的基本操作,实验老师要讲解基本操作并示范:修剪滤纸,使其略小于布式漏斗,但要覆盖所有的虑孔,并滴加蒸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连接紧密,过滤完之后,先拔掉抽滤瓶接管,后关抽气泵;然后学生依照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也仅限于老师的讲解.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不主动思考,也就更谈不上寻求创新了,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不怕失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归纳提炼出新思路的能力.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只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实验过程中实验台面的整洁程度、时间的统筹安排.

2通过简单无机材料的合成培养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

所谓信息收集就是学生观察记录社会显性现象的过程,是科学绘图、信息分析的前提条件.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参与者,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收集的信息主要是各种操作所带来的实验改变.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主要体现在“三理解一掌握”,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收集信息,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明白收集的信息是否有效,掌握规范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三理解”相对容易理解,需要强调的是“一掌握”.众所周知,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载体,其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等表达形式.因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及习惯上的差异,要想让别人了解数据所承载的信息,收集者就必须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人们能够读懂的数据,并对数据背景进行相应地解读,即掌握规范的信息记录方法.对于无机化学实验,信息主要是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虽然表格对于大多数大学生都不陌生,但真正掌握其中要点的还是少数.一个完整的表格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表格标题、边框、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据项等,其中表格标题不能忽略,同时为了方便上下文引用,应在标题前注明表格编号;表格边框应采用实线表示,如果是三线式表格,标题行必须加边框;表格表头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形式;表格行标题及列标题要归类清晰,有单位的物理量必须注明相应的单位.此外,如有必要,还需要注明数据收集的环境参数,比如室温、大气压等.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三理解一掌握”等情况的落实,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验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的向学生讲述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增强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后续综合设计型实验及本科毕业论文的进行.

3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无机实验部分,验证性实验较多,实验药品的加入量、加入顺序、每一步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教材上都有明确的说明,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提升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进而对课本知识进行验证,学生自己主动动脑思考的机会较少,应多开展综合性实验.首先,实验研究项目的选择是关键,选题原则是与实验内容有关但难度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即为学生设置适当高度的台阶通过努力就能迈过,这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然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几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指导学习如何分析资料,找出能为自己所用的有用资料;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与筛选资料.最后,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方案,并按优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现行的无机化学验教材中,内容多为服务于理论教学而设.而自主创新型实验则能很好地弥补这种缺陷,使学生逐步发展为能够自觉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进而寻求方法解决问题,成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可以设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并拟定实验内容,再将内容交由教师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在学生独立操作的前提下,于实验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也是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课堂实验以经典和验证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记录现象的能力.通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在研项目,可以让他们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养成.

4在实验过程推行微型化实验的进行

无机化学实验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非常低,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特别是一些性质实验,如:离子的鉴定与分离,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除了在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把绿色化学的观点贯穿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节约药品,降低实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为了既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妥善处理废气、废液,也应该推行微型化实验,比如在离子的分离与鉴定的实验中,最初用到的是试管,药品的用量较多,实验后期的要处理的废液也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重金属离子污染,后来改用井穴板,根据沉淀的颜色选用不同颜色的井穴板,既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现象,又可以减少药品的用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每次实验结束的时候,最好应该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环节、现象进行思考,与老师探讨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与同学分享,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大学化学实验的改革,不再将化学实验明确的分为无机实验、有机实验、分析及物理化学实验,而是按照实验的难以程度及对仪器的依赖程度,将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等,在基础实验中主要是基本知识的学习、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如天平、烘箱以及一些蒸馏装置的搭建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这样避免像酸碱滴定此类的实验重复开展.

5结语

总之,虽然无机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与中学化学教学密切联系的基础课程,但是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实验内容的调整,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佩华.改革“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1):231-233.

〔2〕周立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8,2(1):113-115.

〔3〕季长春.关于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75-77.

〔4〕黄成华.无机化学实验改革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6(4):68-72.

〔5〕宋仲荣,等.高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6-98.

〔6〕王海启.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J].吉林:考试周刊,2010(5):1-2.

〔7〕吕玲,刘根起,张诚,等.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239(3):86-88.

第4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多样化;考核方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我国高校的学生群体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较大的转变,因此高校急需改革教育现状以适应当今的教学需要[1]。其中,教学考核方法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高校传统教学往往采取“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法,此种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2]。因此,高校教学急需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应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3]。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4]。此门课程通常是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笔试或操作考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此种考核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死记硬背”和“考试突击”等弊病,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5]。对此,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针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转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学生群体的需要,探讨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机制以适应现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一、预习记录评分制

课前预习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是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的保证。虽然教师反复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学生仅把预习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在预习记录上照搬课本内容,或照抄同学的预习记录[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监管力度不够。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预习记录的书写格式,规定预习记录的框架内容,在课前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记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评价,将其纳入成绩考核的一部分,以此督促学生认真预习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

二、课堂提问评分制和课题讨论评分制

课堂提问评价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用于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的学生书写实验记录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并没有对实验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对实验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停留在表面。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针对预习内容进行随机提问,可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是用于检查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机化学实验操作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贯穿于整个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提醒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提醒学生及时回顾所学内容[7]。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在课后进行整理,给予评价,纳入成绩考核。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抽取相应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教师应认真聆听每位小组代表的讨论总结,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于较为复杂的实验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课前讨论,并书写讨论报告,要求在讨论报告中详细阐述对所要进行的实验的理解、困惑和思考过程。教师依据小组口头讨论总结和讨论报告对各小组给予评价,并纳入成绩考核。

三、学生实验操作实时评价

在过去的实验课教学中,虽然学校也是根据20名学生配备1名教师的原则进行授课教师的安排,但受实验场地和学生上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小班上课。通常一次课上的60名学生由3名教师统一负责,这就造成了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权责分配不明确。本教研室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取教师责任制,每20名学生指定一个教师负责,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依据学生的课堂操作情况进行打分。这就避免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等、帮、靠”的思想,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将学生的课堂操作情况纳入成绩考核。

四、实验报告评分制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是学生对课上操作情况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后所完成的书面报告,是学生在科学实践后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实验报告的写作能进一步反应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思考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往的教学缺乏实验报告评价依据,教师只是对实验报告给予简单的评价,使学生对于实验报告的书写重视不够。本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制定了实验报告的评价依据,要求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三项原则:①实事求是,具有科学性。②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③详略得当,具有可读性。同时也对每一份实验报告的采分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使教师在评判实验报告时有章可循,学生在书写时也能抓住重点,掌握实验报告书写规则。同时要求教师认真按照评价依据对学生的实验报告给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五、期末进行统一实验操作考试,实时评价学生操作情况

为了让学生整体回顾和掌握一学期所学的知识,期末仍组织统一的操作考试,且期末考试成绩在整个考核体系中占有一定比重。实验操作题目由教研室负责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根据该学期教学内容统一制定,建立操作考试题库,在操作考试过程中,操作题目由学生任意抽取、独立操作,教师全程监督。以此促使学生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避免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此外,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价。综上所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评分比例如下。①预习报告(10%,10分)。②课堂提问(10%,10分)。③课堂实验操作跟踪(30%,30分)。④实验报告(10%,10分)。⑤期末实验操作考试(40%,40分)。

六、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学科,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本教研室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收效颇丰。通过采用预习记录评分制、课堂提问评分制和课题讨论评分制、学生实验操作实时评价、实验报告评分制和期末统一进行实验操作考试等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创新型人才和精英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丽辉 白锁柱 徐玲 段莉梅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红杰,翟淑红,崔节胜.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浅谈[J].教育改革,2012(1):26.

[2]陈绮虹,周锦兰.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29-1432.

[3]杨宏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30-133.

[4]刘宗瑞,李增春.树立绿色化学理念,推广微型化学实验[J].内蒙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6-8.

[5]李红喜,郎建平.无机化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92-94.

第5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1.1强化基本操作的训练

开设无机化学实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使他们打下扎实的实验基本功和标准化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大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乃至走向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训练。另外,由于中学开设实验课的情况和条件差异较大,大多数学生是在“听”和“看”的情况下了解实验,自己没有亲手做实验的经验。因此,在大一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可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作适当整合。对大一学生进行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可以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如酒精灯、电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如溶液的配制、过滤、沉淀分离、蒸发、干燥、重结晶等)[1]。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教师可以采取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方式。以减压过滤为例,边演示边讲解的时候强调以下几点:(1)滤纸尺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并全部盖住漏斗的孔为宜;(2)先将布氏漏斗内的滤纸润湿再开真空泵;(3)过滤后,先拔吸滤瓶的胶管再关闭真空泵;(4)禁止用手取出沉淀和滤纸;(5)瓶内的滤液应从瓶口倒出,而不能从侧口倒出[2]。在学生自主练习操作一段时间后,随机找一位学生演示一遍该实验操作,再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教师从旁协助指正加以总结。通过该阶段的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并逐步提高。

1.2精选验证性实验

一直以来,无机化学实验几乎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重复内容较多,对于此类实验尤其是元素部分的实验,学生做完交差心里严重,有些同学只负责找试剂、药品,另外的同学负责滴加试剂,记录实验现象。使得学生的实验兴趣难以激发,积极性难以调动,不利于其思维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精选验证性实验很重要。精选的验证性实验重点包括化学原理、常数测定以及部分重点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系列实验。这部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做好提前预习,禁止“抄书”,鼓励学生将实验步骤设计成实验流程图,一目了然。并且通过查阅书籍清楚实验的相关原理以及实验现象。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将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结合,对于有些可以通过小的改进使得现象更加明显的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

1.3增加综合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不仅可以扎实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实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涉及到无机化合物的制备、组分含量的测定、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其中制备过程涉及到加热、搅拌、溶解、沉淀、分离、过滤、蒸发、干燥、结晶等操作的夯实练习;组分含量的测定涉及到滴定分析、比色法等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该类型实验要求学生:(1)能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原理;(2)通过实验熟练正确的基本操作;(3)能够自主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4)学会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该类型实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和指导。

1.4开设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并结合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给出设计性实验的题目;然后3~5名学生组成实验小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自主查阅资料、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步骤、所用试剂和仪器,以小组为单位给出每组最终的设计方案;此后,教师对该方案进行审核和给出修正意见;最后在安排的时间内完成该设计实验,包括化合物的制备、组分(含量)分析、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对于教师给出的设计性实验,教师自身必须清楚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与学生进行讨论,起到的是一个监督和指导的作用。通过该部分的训练,即学生为主体独立完成实验,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成就感极大的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调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通过小组实验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2改革传统实验教学为多元化教学

无机化学实验大多采取“先讲后做”的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实验之前就清楚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去思考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如何能够解决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现今,无机化学的教学多数采取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显著。无机化学实验也可采取类似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将多媒体和板书以及实验演示有机结合[3],使化学实验由抽象变形象、由复杂变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另外,污染严重、对人身体有毒性、在实验室不宜进行的合成、验证性实验可以录制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使他们对该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以及污染程度等方面知识有形象化的理解和记忆[4]。例如,有关汞和铅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就可采取这种教学方法,这样既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同时又保证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提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机制

很多院校,无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给成绩,缺乏全面性、合理性。同时也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课,不认真做实验,认为实验报告写的好就可以取得好成绩,甚至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这完全达不到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因此,实验教学考核必须加以调整。实际上实验考核应该全方位、客观、合理的对学生做出评价,应该从学生对实验的预习、实验操作、综合实验技能、实验习惯以及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建议将学生的实验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各占70%和30%。平时成绩从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习惯以及实验报告四个方面考核。例如,通过实验开始前的随机提问来检查实验预习情况,并直接给出分数,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预习效果。实验过程中,教师给出学生指导的同时观察学生对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或是否得到重要的实验现象,遇到的问题是否能独立解决,是否随时做实验记录等,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师要在实验当场打分。另外,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检查学生实验台面的整齐,实验仪器位置的摆放,实验后仪器的清洗和管理。最后,通过实验报告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表达和撰文能力[5]。因此,每个实验成绩(100分)=实验预习(10分)+实验操作(40分)+实验习惯(10分)+实验报告(40分),学生的平时成绩=所有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70%。期末考核有笔试考核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笔试考核命题侧重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物理常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质、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现场操作考核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以草酸亚铁的制备来进行操作考核,4人一组,实验时长30min,事先准备好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失误扣分细则表(表1)。通过该考核方式的改革,实验成绩的评定更为公平合理,避免学生产生心理误区,学生会认真、重视无机化学实验,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小结

第6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应用化工专业 实践性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53-02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新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实践性课程,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后续实践课程奠定基础的重要课程。目前高职高专使用的实验教材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普遍性较高,无针对性。凡是与化学有关的专业如工业分析、冶炼、化工、药学、生物等都适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但实验内容跟后续的实践课程缺乏紧密的连贯性。二是实验类型单一。实验过程过度依赖教材机械性操作,缺少充分想象环节,实验过程一般都是老师根据实验内容给学生讲解一遍后就由学生参照教材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虽然实验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却忽略了化学实验所包含的科学性、思想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的功能,达不到真正意义的实验目的。因此,要使实验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实验过程的开设就必须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所有专业课程进行探讨和研究,仔细分析无机化学实验与后续实践课程的之间关联环节,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课时,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应用化工专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本文以培养本专业人才目的为背景,结合笔者多年来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及未来的发展形势,从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应用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措施和办法。

一、优化实验项目的内容

优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实践环节。一是坚持“必需”原则来开设实验项目。化工类专业很多,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针对化工类所有专业开设的。而无机化学实验实践课程一般为一至两周,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不仅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开发学生潜力,而且又要保证实验项目的开设跟后续实践有所关联的教学目的。因此,优化实验内容首先考虑哪些实验是“必须”开设的,删减那些与未来本专业其他课程无关或者关联很少的实验项目,增加一些与其他课程有连贯性的实验项目,对实验课程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实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二是坚持“可实行”原则来遴选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必须根据本校所提供实验设备和条件来设定,根据实验条件对实验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又能使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二、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虽然通过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所学到知识是被动的,思维往往被教师课堂上所讲的东西束缚,因为验证性实验整个实验原理、药品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都是由教师详细讲解。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则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任务,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收集各种相关知识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出合理是实验方案,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基本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在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中只对学生做一些辅助工作比如对实验方案审阅,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问题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摆脱对实验讲义的依赖,培养自主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知识上,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的引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完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素材结合起来编辑出来的课件进行实践性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可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很形象地模拟出整个实验过程,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起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投影视频对实验过程的扩大化更能方便学生观察,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第二,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危险性操作和某些注意事项,教师不能做演示,只能通过在实验前反复强调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浓硫酸的稀释操作,为什么只能浓硫酸倒入水中稀释而不能反过来操作?反过来操作后果会怎样?会出现什么危险?通过利用多媒体动作制作来演示反过来操作出现危险后果整个模拟过程,更能让学生理解和认知水倒入浓硫酸中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安全操作意识。第三,能提高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讲解一个复杂或反应时间长的验证性实验中,那些比较抽象理论知识用语言形式来描述的教学方式对空间思维较差的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另外,反应时间长的实验由于实践课时的限制,做一个演示实验室不现实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仿真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和认知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实验过程中抽象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实验已经证实:人类通过听觉获取信息只有11%,而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则高达83%。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四、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环境污染中很多情况下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化学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实验结束后的液体、固体废弃物;二是化工生产及冶金行业的废气、废液、废渣;三是城市垃圾中比如废旧电池、荧光灯等物质;四是矿山选厂的废液。这些物质的排放和处理将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向化工生产部门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加强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是整个实践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从工厂“三废”的排放、城市垃圾、日常生活用品、实验室药品和废液等各方面分析了解造成污染的原因,来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其次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节约使用药品,利用最少药品达到减少废弃物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完毕后的废弃物,使学生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高职教育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设备和工艺不断更新,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会或多或少地接触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参与到新的工艺流程改良活动中,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高职教育既然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也就变得很重要。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应该适当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一至两个由教师给出课题让学生自主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相关的知识和材料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独立对某个实验的实验条件或实验方法进行改良,设计出可行的实验过程;并通过实践总结出最佳实验条件。以培养学生如何把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时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实行无机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机制

实验考核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和实验报告占20%相结合来进行的办法。实验考核目的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基本知识和关键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实验考核评价除了看实验结果外,还应该从实验素养、操作能力、实验过程、仪器使用、问题处理能力、环保意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评价方法,使考核成绩能全面反映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每个专业必须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社会、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伶.浅谈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4)

[2]王公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10)

[3]庞秀言,穆晓楠,孙汉文.改革“化工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化学创新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5(5)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2012JGA403)

第7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 改革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化、社会化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已由“专才”型向“全才”型转化,而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已大大拓宽;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书越编越厚,然而无机化学的教学时间又大幅度减少,难以完成原有的教学内容,所以无机化学课程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理论部分的论述比较完整,但利用无机化学的实践活动操作比较困难;元素部分的内容比较琐碎,教师在讲授时困难较大,教学内容繁多,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本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素质高人才的目标要求, 适当减少基础课学时, 增加专业实践和新知识介绍是必要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不大幅度地减少教学内容,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从课程改革中挖潜,从课程内容整合中获得。

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改革与优化教学内容表现为, 剔除那些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复、陈旧过时或与中学化学教学联系极少的教学内容, 对经典的无机化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适当补充化学前沿知识[1]。

1.1 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2]课本上的理论与具体的科技研究成果介绍相结合,既有利于避免教师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空洞抽象,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应地引入一些化学史、化学重要发现的介绍。例如诺贝尔化学奖中无机化学方面的成就包括了英国化学家W.Ramsay 对空气中稀有气体元素的发现、法国化学家H.Moissan发明氟元素分析法、瑞士化学家维尔纳创立配位学说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一些无机化学知识引入到教学当中,例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将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知识如纳米技术、金属有机化合物等渗入到基础教学之中。这些课外知识穿插于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在讲授配位化合物的知识时延伸出与配位化学联系密切的人体微量元素与健康、抗癌药物顺铂的发现历程;在沉淀反应中介绍肾结石形成的化学原理;在电化学中介绍燃料电池、电解制氢等新型能源技术;在卤族元素的学习中,介绍感光材料、阻燃材料等的应用。

1.2 改革教材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

1.2.1 着眼课程群建设,调整课程体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不仅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更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注意与其它课程的协作配合,以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统一的课程群模块。该模块包括如下课程:基础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这四门课程共同瞄准无机化学这一主修课程在系统中的基础作用及优化这个目标,统一调整教学内容,精简学时,各自侧重完成分工的局部教学任务。基础化学原理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无机化学实验部分让同学们了解化学实验的分析和简单设计;分析与物化课程使学生掌握化学的深层次内容,更大程度上学习化学理论。

1.2.2 运用现代观念,优化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课程内容的优化,一是要选择知识,再者一定要加强重点内容的提炼,明确知识点,抓住课程的“三基、三新”,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基础课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新知识,专业课调整的重点是增加新技术。同时妥善处理好经典内容和现代化内容的关系,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同时压缩那些起点低、简单重复和陈旧老化的内容,使增加的教学内容与高新技术接轨[3]。

1.3 突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3.1 课程教学突出基础性、前沿性、时代性通过对现在与过去、国内与国外化学类学生培养目标,中、外无机化学教材内容对比分析、学科发展现状复习及发展趋势预测,在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修订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结合省级精品申报和高教研究中心批准的“十一五”教研课题,更新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内容,探索、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在强调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适当介绍重要进展。

1.3.2 课程教学突出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术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除了坚持无机化学传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传授,坚持无机化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的原则,加强专业知识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把二十一世纪化学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无机化学学科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最优化知识作为精品课程的内容依据,着重处理好无机化学基础理论与无机化学前沿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绿色化学、微波化学等)的关系,吸收无机化学发展的新知识,强化无机化学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能够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无机化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创新能力。

1.3.3 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强创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就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突出地位。为了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安排每个学期至少一个“研究性课题”;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安排了“课程实习作业”,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方式和途径。

2 元素化学部分教学的改进

元素化学部分内容繁多难学,为此我们对元素化学每章内容,重点抓住原子结构与族通性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原理来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概括归纳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性,从而突出化学的基本原理在元素化学学习上的指导作用。从学生反馈回来的教学质量调查证明,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方式、制备、用途等,则着重于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来认识有关化合物的最新用途或制备方法,然后让学生撰写有关这方面的总结文章或论文,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了最新的一些化合物的研究动向。这样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深受学生的欢迎。

无机元素化学教学难点的解决办法是:①元素部分以元素周期表为主线[4], 深入地讨论主族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物理性质、稳定性、氧化还原性、物质的制备及用途。以物质结构原理和热力学原理为基本点,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去学习、讨论和研究无机化学的问题,注重规律性的讨论和总结,从而突出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在元素无机化学学习中的应用和指导作用,加深学生对无机物性质及反应性规律的理解及对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的掌握,改变元素化学在学生心目中内容繁多的印象。②以性质为中心讲好重点元素。由于同族元素性质相似,所以在讲授每族元素通性之后,对族内的重点元素必须较为系统地讲解,以便学生对族内其它元素的学习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③密切联系实际。元素化学很多内容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学化学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主动联系实际问题,教学就会更加深入、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就不至于感到枯燥无味,反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④善于比较差异,归纳总结规律。元素化学内容多,知识零散,学生总感到难掌握,不易记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采用归纳总结规律的方法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这两点都有利于学生记忆。⑤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代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能帮助或替代教师传递信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大课堂容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更可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以描述、难以突破的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3.1 案例教学法以讲授为主,通过典型实例教学激发教与学的课堂互动。在课堂讲授中,通常将典型实例和疑难问题作为内容展开的引导和说明,始终关注社会上的热点化学问题,分析其中的化学机理,增强该课理论的实践性、时代性、启发性、通俗性和生动性,便于本科生接受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课堂还实行课末5分钟学生提问,及时答疑。由此,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2 问题教学法适当给予刺激和压力,以各种形式的提问、作业和讨论等辅助手段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问和作业中,既有要求当场口头回答或书面完成的,也有要求课后完成并提交的,还有仅提供思考的。为了方便学生复习,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印了供校内使用的无机化学习题集,深受学生的欢迎。

“以问题为中心”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为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在整合教学中,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即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做到“三先”, 即先尝试、先讨论、先思考。教师通过点拨、参与、辅导,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目的[5]。

3.3 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推进,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明显地出现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实物模型实施课堂教学。通过各种课件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增加了内容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耳目愉悦中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有教学课件上传在精品课程网站上,有利于学生自学,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施无机化学内容整合教学的尝试,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研究教学问题, 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努力探索教学过程各要素、各环节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由于调整了无机化学相关内容的衔接与分工,内容突出主干,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无机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大学一年级唯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影响很大,而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是多样化的,需要我们不断的讨论、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家宁, 史苏华, 阎 雁, 等. 努力探索, 全力打造精品无机化学课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Z2:6.

[2] 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等.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22(1):94.

[3] 黄 滨,王秦辉. 优化课程结构的探索与实践[J]. 教书育人,2002,24:28.

第8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03-01

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并且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和理论课联系起来,加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是对生物、食品、环境、农学、园林等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在学习了无机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是,有机化学实验与无机化学实验相比较,无论是在仪器的使用、组装方面,还是在实验操作方法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有机化学实验在农业院校中作为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与各专业联系非常紧密,是后续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规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验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1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只有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才会熟练正确地操作,才可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实验前做好预习等准备工作

在上实验课之前必须要做好预习等准备工作,否则,实验操作时心中无数,被动应付,手忙脚乱。学生通过预习要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这堂实验课我们要做什么,要学习哪些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明确反应原理,一方面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可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理论进一步加深了印象,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使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起指导作用。比如1—溴丁烷制备的实验比较复杂,除了要求学生明确反应物是什么,反应物之间是怎么发生反应的,还要求学生明确这些反应物在制备1—溴丁烷的同时,还发生了哪些副反应。在实验过程中明确操作步骤,明确每一步操作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或可能出现的现象。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不致于盲目、无序操作。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比如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中,回流得到的产品为什么要全部溶解?加入活性碳之前为什么要稍冷?随着一些问题得到分析解决,使学生明确了实验步骤的安排,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一些必要的科学素养。

1.2 规范基本操作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直接影响实验效果。错误的实验操作不仅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还会发生危险,所以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课上教师可以先演示实验装置的组装,学生在组装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并予以指正,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基本功。此外,学生在做实验时还经常出现仪器摆放杂乱无章,试剂瓶不复原位等现象。针对这些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养成不随意移动试剂瓶的好习惯。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实验台也是良好实验习惯的基本要求,实验结束时,教师应先检查学生是否清理好实验台,然后再让学生离开。

1.3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一方面让学生对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掌握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认真画好实验组装图,记录好实验现象。此外,不论实验成功与否,学生都应及时总结,找出实验成败的原因。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愿意上有机化学实验课,实验课上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与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是否有兴趣息息相关。当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主动想去做实验,乐于分析实验时,势必会形成强大的学习驱动力。针对这个方面,我们开设了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从奶粉中分离酪蛋白、乳糖、脂肪等实验。茶叶、奶粉都是学生日常接触比较多的东西,从中分离提取一些有效成分,学生感到非常有兴趣,学习主动性就比较高。

3增加设计型实验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通过综合设计型实验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全面认识科研,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学会科学思维。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和自己科研的实际情况给出综合实验题目,让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了查阅文献、设计合成路线、选择原料、实验装置组装、合成条件的控制及简单的分离与表征。通过设计型实验的锻炼,为将来的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等特点,在实验课中引用这种形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有一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是立体模型的组合,通过立体模型组合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对理论课上讲的的一些结构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以往我们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先看一些立体模型,然后让学生自己组装这些模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于一些简单的结构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立体模型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分子结构,但是对于一些动态的反应过程就很难表达。因此,为了能够更直观、更清楚的反映动态的反应过程,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通过flash等动画形式更加立体、直观、生动的体现这一过程。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教学网站上放上我们每一个实验内容的装置图,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在做实验前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秀平,梁永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09~112.

第9篇:无机化学实验的总结和思考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精品课程。该课程是材料、环境、食品、生物、生技、制药、农学、园艺、动科、安全和辐射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它是根据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联系紧密的特点,将无机体系和分析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既继承了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突出了分析化学实际操作的应用性,减少了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内容,有利于教与学。该课程涵盖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用热力学、动力学的知识揭示无机反应的方向和历程;把最新的量子力学成就作为阐述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理论基础,从而拓展到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运用溶液中四大平衡原理进行滴定分析,确定物质中各组分的含量。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系列教材的建设实践

教材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实现教材建设的创新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关键。根据非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的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新知识相结合,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内容进行整合、革新和优化,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出版了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注重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知识的关系,在阐述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内容的更新,体现了材料、环境及生物类学科与化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化学热力学知识融入全书有关章节,并将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法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以化学热力学基础、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为重点,适当简化四大滴定分析法,而使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简化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编写了绿色化学概论、材料与化学、生命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等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扩大知识面的阅读材料。教材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体现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编写教材力求使量和单位在体系上、名称和符号上系统化,科学、严谨地反映当代学科的发展,使基本概念更为科学、严谨、清晰,编写结构层次更加合理。通过阅读材料部分的学习,既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扩大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理论在相关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编写中力求使本教材简明扼要、概念准确、重点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适用于材料、环境、生物等主要专业大类。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教学进度快,教师在课堂上难于列举足够数量的例题,教材因篇幅限制,例题数量有限;同时该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学生预习、复习较吃力,学习时也感到基本概念多、重点难于掌握、计算题解题困难等。为适应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复习和练习的需要,启迪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我们编写了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学习指导书主要解决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时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对每一章知识的重难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精选了例题;通过对教材后的习题解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和解题,以巩固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自测习题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模拟试题及研究生入学试题,力求题目典型,覆盖面广,使学生既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又能较好的掌握课本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期末考试和考研生复习的好参考。

因学习指导书编写了教材所附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再布置书上的习题就失去了意义。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把章节内容分板块,按试卷格式编写了8个单元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这给学生交发作业和教师批改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参加期末考试。另外,我们还编写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应用实验和设计实验。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网站建设

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对本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建立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本课程已上网的资源包括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和学术研究),教学队伍(人员构成、队伍结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师资培养),课程描述(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自我评价(课程主要特色、课程地位、存在的不足),课程建设规划,学校的政策与措施,支撑材料等栏目内容。课程网站(jpkc.swust.省略/c270/Course/Index.htm)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有关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措施等10项),各层次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各章的教案与讲稿,电子课件,实验教学(实验规章、实验考核、安全知识、实验操作、实验指导、实验测试、视频资料、实验环境与条件),授课录像,教学互动(各章的学习指导、习题解答、自测试题),考试导航(单元测试、课程试卷、模拟试题、考研试题),在线交流,在线考试,知识拓展,化学用表,参考文献等栏目。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等学习资源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的学习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无形的老师,学生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理念方面,我们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放在第一位,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建设成为既是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理论课教学以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为主,以物质结构基础为依据,以四大平衡原理为重点,以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为目标,以指导学生自我学习为方法。实验教学以化学分析技术和技能训练为核心和重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强调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原理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建立了材料类、环境类、生物类3个模块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

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尽管传统的讲授方法在传授大量知识方面是有效的,但单靠传统的讲授方法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学生对超越课堂知识的记忆,并以此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学分制的改革,作为基础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时数也在降低,这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部分仪器分析等内容。课程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分层次合理安排讲课内容,注重难点和重点引导,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如四大平衡与四大滴定,同时注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形成了“课内讲授+课外讲座+辅导答疑+考核评估”教与学一体化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品课程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并思考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重视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让学生对课堂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因此,课堂讲述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阐释。教师首先要抓好备课一关,同时要提高讲演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脱离讲稿以增加感染力,进行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法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二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其常用的方式有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答问式”“问答式”“讨论式”三种方式中的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特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必须有选择地加以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造的源泉。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学习在大学一年级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积累,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应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小结,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对有些延伸内容,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学术期刊,并撰写小论文、课堂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课程组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动画、录像等素材和资料,用以表现课程教学内容,并将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资源上网。

不断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及综合运用。期末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评定,撰写的读书报告和科技小论文实行额外加分,根据撰写的质量在总成绩中加0~10分,若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最多可以加10分,但课程总成绩最多为100分。

四、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

实验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加强基本训练,着重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要求对学生既要有宽的基础知识和新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现代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所有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教师从最基本的原理讲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小点,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这样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又影响教学效果。实践“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和学校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本着“化学教育既传授知识和技术,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全面化学教育准则,自2004年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对原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3个层次推进教学进程。建立了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出了适合我校不同学科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开发其潜能以及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针对生源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次教学;针对专业及学时,实验内容分必做和选做,对学时太少的专业重在基本技能训练,要求获得过硬的操作能力。开放实验室,使一些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得到补充,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感兴趣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形成了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预约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与重组,并进行绿色化改造。本实验课注重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增加设计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通过对原有实验项目的整合,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灌输绿色化学思想,积极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并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用绿色化学的观念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性质实验点滴化、制备实验小量化、分析实验减量化”。如滴定分析实验,将标准溶液的浓度由0.1mol/L降至0.01~0.02mol/L,滴定管使用25ml,锥形瓶改用100ml。试剂用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产生的“三废”量很少,改善了实验环境条件,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在常规仪器中完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不仅大量减少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的消耗,节约了实验消耗费用,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正确认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的关系。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置,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实验教师,在搞好实验教学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

3.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缓解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单一、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化,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往往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试验中涉及好几个相关的实验技术,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由此开设综合实验面临着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实验技术的难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录像演示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再现实验进程和结果,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的仿真实验,同时可进行相应的预习。

4.形成了基础―提高―扬优―介入科研4层次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完善了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基地,几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启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计划,开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为其高质量完成项目提供条件保证。

参考文献

[1]崔有为,王淑莹,彭永臻.构建精品教材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6:11~13

[2]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钟国清,朱云云.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蒋琪英,钟国清,白进伟,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探讨[C].实践出真知(西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16~119

[5]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77

[6]钟国清.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8~19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ial clas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Zhong Guo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