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精神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创新精神必须从幼儿抓起
1.幼儿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
有个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跑去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答:“这是到某点距离处处相等的封闭曲线。”又跑去问小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回答有“句号”“字母O”“零”三种答案。他又跑去问幼儿园小朋友,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亮”……说什么的都有。为什么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大,想象力却没有年纪小又没文化的幼儿丰富呢?从上面的答案可以看出,幼儿园的孩子天真可爱,思维也丰富多彩。
2.幼儿期是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期
对一个创造者来说,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他去敲开创造的大门。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诱导他主动、频繁地接触新奇事物,孜孜不倦地观察、探索,使认识深化,从而找到事物内部规律,取得创造成果。怎样使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呢?我们要抓住幼儿好奇心最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沃土
1.“幼儿科技活动”的涉及面非常广
2.每一种科技成果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幼儿在认识这些科技成果时,创新精神(创造意识)会自然受到熏陶。
3.“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探索性强,容易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游戏与探索活动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感知。因此,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时,要避免小学化、成人化,不能以上课为主,而要以丰富多彩的游戏为主;不需要幼儿去掌握那些抽象、枯燥、难懂的概念,只要幼儿去发现、去积累生动具体的科学经验,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探索活动中学科学,这才是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四、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要做到与孩子共同动手
孩子遇到困难时,是最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如果教师立即给他答案,或者事先演示,幼儿跟着做很容易就获得了结果,就会使幼儿失去一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反过来,若让幼儿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不但给了幼儿探索创新的机会,幼儿还会认为这个规律是自己发现的,那份惊喜、那份自豪是可想而知的,这样就真正起到了培养孩子科技创新精神的作用。
除此之外,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还要做到与孩子共同观察、共同总结;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要做到有问必答;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重在有效的鼓励、激励孩子。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可见,理解数感、符号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是非常重要的,是进入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有理数、实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将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起联系,
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应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中心”。因此有价值的数学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用数学眼光和思维去观察、认识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或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过去教师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与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较笔算用得更为广泛。因此,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二)“数与代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的数学。
在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今天,将这一理念落实到中学阶段,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如何,更要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方法、习惯、情感和态度对于学生今后去创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数与代数”作为基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中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能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情感的,就是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 大学精神;创新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08-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ZD025)“大学精神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芦雪晨(1987―),女,河南焦作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苗希婷(1987―),女,河南商丘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王洁玉(1989―),女,山西介休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
党的十报告通篇闪耀创新的思想光辉,其中55次出现“创新”一词,报告中指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等。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创新精神。
一、大学精神与创新精神[HTSS]
(一)大学精神
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在当时神学专制的背景下,大学突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要求自治,提倡学术自由,形成了最初的大学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精神在重视人性与主张平等自由的大背景之下得到进一步发扬,西方大学从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得到了进步的经验。进入近代以来,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发展日趋综合化。开创了大学精神在中国高校的实践,他在北大进行教育改革,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办学方针,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深入人心。
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相对稳定的实质所在,是人们进行心理及文化活动的支柱。大学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大学在长时间内形成并将继续发展,能反映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为大学所有成员内心所认同的价值。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本质所在,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二)创新精神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包含六方面的本质特征,分别是: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自由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其中创新精神使大学能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的地位,是大学发展的生命力,也是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
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一种既定的方式继承,然后发展下去。教育本身就是保留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人类社会先进经验得以继承并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学的教育通过对各种文化进行筛选、整理,从而确定教育的内容,实现文化的再生。大学的创新精神,一是体现在科学研究方面,它鼓励在科学的领域不断开拓,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突破性的成果,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发明家;二是体现在社会发展方面,大学通过新观念、新制度、新思想改造社会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三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它把为祖国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自己的最根本任务[1];四是体现在大学自身方面,一批批教育家、学者等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大学理念,改变大学的发展模式,完善大学制度,努力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
二、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关系[HTSS]
大学文化,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师生及员工不断传承并形成的共同认同的大学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在物质和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大学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最具特色、最富有典型意义、最明显的学校精神和品牌。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当中起着主导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大学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2]。其中,精神文化即大学精神的培育是深层次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内在的理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精髓和核心,是建设大学文化的终极目标。
(二)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
大学文化建设所进行的种种活动,都成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和有效载体。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是对大学精神的实践。如果没有大学文化建设,只谈大学精神,是理想主义,是虚幻而不切合实际的。
(三)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提炼和升华
大学精神犹如一根主线贯穿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缺乏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大学文化建设就会散乱,只能是低层次的,没有系统性和继承性。大学精神隐含在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它不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也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
三、加强大学创新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HTSS]
(一)重视大学文化载体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即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理念展示与建设大学文化的所有方法和途径的总和。在构建大学文化的过程中,要依托不同的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人文景观建设。
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首先应具有整洁、幽雅、和谐的环境,其次要有完备齐全的图书情报资料、科学仪器设备和健全的文体活动设施,这样才能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各种活动,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
大学的校史、校徽、校训、校歌、文体活动等特色人文景观,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学校的创立、发展总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学者和人物的出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和获得荣誉,是校园本身发生的变化。校徽、校训、校歌及各种校庆活动等也会随着学校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成为学校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并积淀为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校徽就是一所大学的标志,让人一望即知;校训则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此外,文体活动在弘扬大学文化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大学校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化组织形式。
(二)以创新精神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钱学森在一次谈话里提到“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大学在加强文化建设时应重视创新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每个学校都有其个性化色彩,避免千校一面。例如大学的校训,不少大学的校训极为相似,“求实”“创新”“团结”“勤奋”“博学”等成为大学校训的核心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在112所“211”大学的校训中,“求实”出现了30次,“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其中有41所大学的校训中出现了这5个关键词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更多[3]。学校要办出特色,不单单指教学和办学上有特色,在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上也应该独具特色。
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创新精神,可以从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资源获取方式及服务方式创新等多方面着手。在现代大学中,传统的学生群体性的文体活动,如舞会、文艺晚会、歌曲大赛、体育比赛等,已经难以达到吸引更多师生参与的效果,以创意取胜是目前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总体思路。有了开阔的思路还要确定鲜明的主题,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活动方案式,而应提倡“主题活动”式。所谓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提出所有要解决的相关课题,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整体效应。在新时期,我们既要加快大学文化的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要大力发展各类文化市场,努力获取各类资源。同时,应加强大学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当地文化艺术团体的联系,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J].高教探索,2001(3).
论文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级技术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顺应这一形势,针对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系列基本特征,本文提出高等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以及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一、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急需大批创新创业型高级技术人才。而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型高级技术人才必备的素质。如何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呈现出以高度综合为主的特征,人才已成为国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焦点。谁拥有人才,谁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具有快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顺应这一形势,高等院校应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富于创新精神人才的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以下几点:(1)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善于应变,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愿意接受和善于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主动地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4)尊重知识,注重实践,不断探索未知领域;(5)重视专门技术,善于实践应用,敢于向传统理论、方法、技术质疑并挑战;(6)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办事讲究效率。[1]就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去发现未知的东西或运用它去设计新实验、解决工程新问题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上,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尝试
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独到见地的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创造性思维除了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大体上经过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等四个阶段。其中,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扎实的试验研究技能是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准备和酝酿的先决条件;而深入思考、质疑以至于瞬间产生新知识火花则属于顿悟的阶段。如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是在冥思苦想不得其解,而在休息时受到蛇相互咬住尾巴成环状的启发而顿悟的。验证(试验)则是对假设通过实验或理论推证来使假设得以证明或作必要的修改完善,从而完成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全过程,使认识又深化了一步。化学实验是学生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试验研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的过程。要在实验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学习,教师必须改进方法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可从改革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在实验绪言课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教学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大都理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有理想抱负,期望将来能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同时,也应该注意部分学生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教学则不以为然,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既然结论和现象都已经知道,做不做实验无关紧要。对此,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绪言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增加实验意义和作用及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努力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
首先,应明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许多理论需要通过实验得以证明,工程设计和生产应用实际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也要通过实验来解决。其次,简述化学实验是人们揭示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法国化学家维勒1828年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溶液蒸发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是靠神秘的生命力在活体内才能创造”的谬论。[2]这一事实表明,一位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否则难以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真理。第三,强调要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如日本学者白川教授通过实验开发出导电塑料而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又一次说明了“人人能创造、事事能创造、时时能创造”的深刻哲理。这样,在第一堂化学实验课中,就逐步渗透“积极主动,大胆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不断创造的思想和意识”,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完成实验到主动参与实验,在活跃实验课的创造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实验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工程师必备实验技能的教学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种种原因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实验规范及操作训练,实验技能很差;相当数量的同学满足于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要求;很少有人对实验及产生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或质疑。对此,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制造机会去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引发其积极思考是每个从事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首先,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发掘素材,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例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介绍比色分析概念时,可提出无色溶液是否可以进行比色分析的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查资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同时,将知识拓宽拓深,也为后续课程的系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拓展思维的空间。其次,有意识地改动部分实验内容,促使学生们在实验全过程中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如在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有色溶液浓度时,可有意识地增加对比实验,用厚度比相同和厚度比不同的比色皿测定同一浓度的溶液,然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测出的吸光度不同,使学生对朗柏比尔定律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对比实验中提示学生思考采用厚度比相同和不同比色皿测定法哪种方法使浓度计算更加简便的问题。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不断产生获得思维成果的乐趣,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强化。第三,在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中适当增加专业背景(工程实际)相关的内容,不断强化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对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设立金属银回收的综合性实验。安排学生将金相分析实验中冲洗金相照片的废定影液收集起来,要求他们自主设计金属银回收综合实验的回收路线,确定相应的实验条件,并规定每个实验应提取2克银以上。教学实践表明,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们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创新潜能的开发提供了载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成绩评定中充分体现学生创新(创意)的价值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成绩评定中体现创新(创意)的价值是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尚待解决和研讨的问题之一。按照传统的做法,实验成绩评定主要考虑学生出勤率、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三个方面。显然,仅根据以上三个方面情况尚不能准确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可做如下改进:首先,在成绩评定中增加创新精神及表现方面考核内容,使其占实验教学成绩的1/4,为进行创新教学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在课程开始时就将成绩评定方法向学生公开,努力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其次,细化创新精神及表现考核的具体内容,将其具体转化为辨别能力、质疑能力和钻研能力。所谓辨别能力是指学生明辨是非的程度和水平,如教师有意识地将试剂的浓度提高或降低时学生的反映及表现;质疑能力是体现学生有否冲破常规意识和传统思维模式的意识和表现,特别是在实验现象不太明显的情况下学生的态度及言行作为;而专研能力则是反映学生“刨底问根”和“执着”的精神,如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未能成功时,学生是否有意识地深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实事求是地反映实验的全貌,是否从实验失败中系统全面地找出了根本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3]第三,强化创新精神在实验成绩评定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两种措施以突出创新精神的权重。其一是假如创新精神方面得分达不到良好以上,不管其他三个方面如何优秀总成绩也不能给优秀;其二是创新精神方面得了优秀时,即使另三个方面成绩一般化其总成绩也打到良好以上。通过改进成绩评定办法,学生们大都能正确对待,积极主动地作好每个实验,认真细致地分析每个实验现象,对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尚待深入研讨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经过循循善诱、不断深化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教育的工作者们的协调、统一配合和默契才能够完成。而其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改革的深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而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当前我们尚需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第一,进一步作好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系统改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要同步,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知识面、知识域”,减少重叠和交叉,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第二,进一步优选实验教学项目,按照新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精简传统实验项目,增加现代实验项目,引进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项目,切实加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逐渐增大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使更多的学生得到系统全面的训练。尤其是工程背景明确的项目及富有前沿性的项目,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作风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精神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必要要求,也对当今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的创新精神是依赖后天培养的,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高、初中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已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列为数学教学课程目标之一,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如何培养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是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以本人数学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作法与体会。
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因此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悟的东西,才能为他们接受、牢记在心。因为数学具有两重性:数学内容的形式性与数学发现的经验性,所以数学教学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形式的逻辑推导,重视数学形式化的结果,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直观性数学背景注意较少,使得大多数学生没能成为主动的建构者。因而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1、让学生参与探求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进行一些概念课的教学前,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如《棱柱的概念与性质》开课时,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什么是棱柱,棱柱有哪些不同类型和性质。”能使学生在这条主线的指引下,对一堆概念与性质进行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如在绝对值不等式教学前,可先引入如下趣味问题:
例:在一条直线形的街道旁有一个红方机密库,在街上机密库右5千米处有一个防盗机器人,蓝方为盗取红方机密,必须先对防盗机器人解密,但解密机器人只有在距防盗机器人的距离小于3千米时方能解密,且距离小于2千米时又会被对方杀死,求解密机器人可在位置的范围:
数学式为:2
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兴趣,在不知不觉间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2、让学生参与定理、公式等的证明、推导、归纳过程
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曾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么去找出公式来。”所以说:定理、法则、公式的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比证明更为重要。如在重要不等式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解决。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乙方案: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打a折销售;丙方案: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1.1先让学生开展探究,解决上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猜想发现 的规律。1.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探究证明不等式的思路:a.通过求和的差,判定它的正负(比较法);b.要证明,即证明,逆推分析到已知的不等式(分析法);c.在分析法基础上思考,先证明,然后逐步推出结论(综合法)。1.3在上述证明的基础上,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定理:如果a、b是正实数,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1.4应用定理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可通过一定量具体式子的运算来归纳出一些运算的法则,从而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结论的堆积,而是充满了灵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等。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08-01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家之间以经济、科技、人才为表象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日趋激烈。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正如同志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也进行了改革,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鉴于此,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创新精神的涵义
创新精神可以分为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两个层面。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为“立新”,我国学者黄华新认为,创造性思维应具备五个突破和五个达到:突破雷同、突破单一、突破分离、突破对立、突破独立,同时要达到独特性、多样性、联结性、互补性和整体性;并且认为发散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发散性思维从某一点出发,有总体目标却没有固定指向,可以根据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任意方向发射,不受层面限制,具有极其广阔的驰骋空间,因此具备更多的创新机会。与黄华新的观点相似,李奇认为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要求善于联想,向四面八方进行思考,广开思路,善于分析、引申、推理、组合和变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涵是放开眼界,敢于想象,大胆立新。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征为“破旧”,黄华新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性化的思维,是基于怀疑、观察和实验的思维,是敢于反向思维的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不会轻易受到别人暗示的影响,敢于向传统言说挑战。学者何云峰则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提问的过程,不会对别人的观点不加批判的接收,而且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渐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此,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在破旧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意见。
2 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
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容易受到以下几种因素影响。第一,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合作者。一些英语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理念并相应地去转换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淡化自己,只起引导和组织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二,师资力量的制约。某些学校没有完备的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设施,例如高速流畅的网络、丰富新颖的图书等;有的教师自身缺乏更广的教学技术和能力、全面而综合的教学背景和经历,而不能满足现代学生更多的教育需求。第三,学生以往学习经历的影响。高中时期大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善于死记硬背,不会活学活用;应试能力较强,却不善于进行交际。例如:“The Party suggested a renewed campaign to raise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economy.”中,中国学生一对“campaign”总是理解为其本意“战役”而无法准确理解整句,不知道从“战役”这个概念出发,根据句中的相关信息展开思索,联想到“运动”的意思。加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使很多学生延续了高中应付高考的学习方法,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缺乏意识和热情。第四,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起。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活动难免会挫伤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评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参与、积极实践。第五,教学环境的限制。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只能提供学生们语言课堂环境,缺乏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纵然在英语课堂环境下,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而无法使每个学生获得语言实践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更不用说在参与中开拓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了。
3 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策略
3.1 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把学生呆板的语言知识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活跃主动学习状态。大学英语课堂最好在活动桌椅的教室进行,可以随意摆放,根据需要围成圈、排成排,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展开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
3.2 教师要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转换角色。将学生放置课堂的主置,自己只做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的教师应该是课堂中的顾问、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引导者、启迪学生激励思考的提问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相影响、了解、讨论、激励和鼓舞,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3.3 改进教学方式,多提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途径研究问题。在课堂提问时,既要杜绝yes或No的问题,也不能只提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多提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且学会欣赏学生不同的看法,哪怕学生给出的意见不合常理、不切实际。
3.4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精简语言知识的输入。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整节课教师都是对课文中的语言知识长篇大论,虽然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却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如此一来,不仅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记忆。
3.5 不断通过学习和时间国内外新的教研成果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例如,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注重教学成果,根据学生作文中错误的多少评分,使学生也不得不只注重作文中的语法、单词拼写,忽略了对自己的独特想法、独特的构思等,不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兴的brainstorming教学法就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给出作文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围绕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及时记下所有想法,包括那些包括灵光乍现、一闪而过的,以备他用。
4 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破旧立新,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现象观察能力和娴熟的英语实用能力。创新精神的本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就是“破旧”和“立新”,是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单纯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更注重学生的动机、意志、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对以学生为主体和“以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最佳体现。
参考文献
[1] 黄华新,濮方平.试论创新思维的基本构成与测试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 2000, (3)
关键词:杭商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79-04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分析
1.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同时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正处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创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另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新的就业危机,政府对此也提出了“以创业促就业”的方针。大学生既是新就业大军,也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他们将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很重要的部分。
2.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素质培养。不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还属起步阶段,在具体内容上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较少涉及。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对影响创业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当落在赋予学生一种创新创业的精神上,应当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
3.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需充分挖掘当地企业家精神文化资源。杭州具有“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之称,杭州企业家即杭商资源非常丰富。探索和分析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和特征,可以使我们明晰企业家成长的路径、具体化企业家精神,并且探索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之路。对杭商的研究,从胡雪岩到马云,对个体的研究很多,但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个体的,而是试图从全体杭商的角度去提炼一种精神。因为个别人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希望通过一群人――杭商的成长轨迹,寻找普遍的规律,可以借鉴的东西,并且把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当中。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杭州老字号发展现状、传承常青的秘密,对比当代杭州企业家,从而解析杭商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并通过挖掘杭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探究创新创业需要怎样的文化精神?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素质培养的关键点。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活动是人类利用资源改造世界的一种高级活动,在活动中,人们结成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也形成了很多维护这种关系的规则、制度,这些制度有正式的,如法律、法规等,也有非正式的,如植根于人们理念之中的行为规范、道德理念、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从大的层面讲就是各种文化。文化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也进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学界对此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以亚当・斯密、萨谬尔森为代表,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生产要素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率先从文化伦理角度研究经济发展,提出了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影响说。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兴起基本上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宗教改革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进而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1.宏观上:不同文化背景催生不同经济制度。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夫纳・格雷夫,在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10―14世纪地中海地区马格里布商人和热那亚商人的交易方式时,认为造成同一地区两群不同的商人,会发展出两套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选择,是因为:经济制度必然与文化信仰相连,商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内生出不同的经济制度。 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正式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林毅夫在进一步研究了由历史文化环境熏陶形成的人的基本素质潜能,如价值取向、行为范式、道德准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把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旨趣、行为习惯等因素归为非正式制度范畴。这些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演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变量。在旧制度消亡、新制度确立的过程中,需要社会中人们的共识及相应的行为来支撑。制度的维系也需要人们的共识和行为支撑。能达成这种共识的背后的因素就是文化。
2.微观上: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初期,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 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指出,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即“创新精神”,亦叫做“企业家精神”。 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劳动者人力资本要素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舒尔兹研究发现:曾经起重要作用的土地和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下降,而曾经依附和被支配于土地与资本的人的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生产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把人力资本对应文化的内容归结为知识人力资本和素质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由一个人所具有的系统或局部的知识所构成,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素质人力资本由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所构成,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来秉承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三)内在因素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文化精神对经济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三种途径发生的。
导向: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参照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引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因此,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规约: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激励: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源,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综上,本文将从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精神因素入手,建立文化精神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模型,并在这个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杭商及其蕴涵的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特征。
三、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杭商的概念
关于“杭商”有两种概念:一种解释是按经营者原籍划分,原籍是杭州的经营者,称作“杭商”;另一种是按经营地划分,即不管经营者原籍是何处,只要他在杭州经营,他就是“杭商”。也就是,只要是杭州户籍的商人或者商人集团以及来杭州发展创业的外籍工商人士都可称为“杭商”。杭商是以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依托,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独辟蹊径,能传承杭商精神,不断创新,勇于开拓。
(二)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
1.杭商及杭商文化正式制度成因。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正式制度上一直是“重农轻商”,而在非正式制度上,重伦理而缺乏契约传统,所以,中国的商业经济一直不发达。最初只是在一些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方有商业活动,比如港口城市,一些交通便利的集散地。杭州作为隋朝京杭运河的一个端点,较早孕育了商业活动;到了北宋,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南宋又成为王朝的建都地,人口的增多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那个时期的杭州,已经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了,杭商也随之迎来一个活跃期。到明清两代,以清河坊为中心辐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街区。从这个角度说,杭商的历史非常久远。
而当代杭商的曜然而出,是受改革开放制度影响。杭州城市的优势以及投资环境成为了杭州经济和杭商发展的肥沃土壤。杭州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家来杭州发展经济,同时杭州周边县市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经济规模和企业影响力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杭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2.杭商及杭商文化的文化成因。杭商及杭商文化也有着非正式制度文化伦理的成因。正如催生传统商帮的是明清正式经济制度的变化,而让晋商、徽商等商帮从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是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一样。不论是传统的杭商文化还是现在的杭商文化,都是杭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杭商文化并不能等同于商业文化,它是杭州区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综合。
从区域文化讲,杭州地属长三角区域,其文化归属于吴越文化,据学者研究,吴越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有:内在自觉的开放心态;超越自我的突破意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简约朴素的平民风度;个体本位的经济理性;顺应环境、随机应变的柔性心理;勤俭刻苦、劳作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谐中庸、隐忍自谦的处世态度;自然无为、绵绵似水、柔弱胜刚的商战伎俩;不尚意气、工于算计、谋定而后动的行为范式。
这种文化富含工商文化的特征,成为滋生杭商和杭商精神的精神土壤。尤其是这种传统文化蕴涵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它对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具有内源性的影响。正是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复苏,造就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从而为民营工业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本方面的准备。
(三)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分析
1.老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传统的杭商文化属于商帮文化,正如大多数中国传统商帮文化一样,杭商文化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依据,主张用儒意通商,诚信是传统杭商最基本经商原则。这从他们的核心价值经商理念可以看出:传统杭商信守“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以义为利,义中取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因而在生意场上处处受益。
正如前文所述,杭州商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仍有很多有着几百年经营历史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便是杭州传统商业的代表。杭州老字号独特的商业文化便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立身之本。本课题组对现存的老字号进行走访,发现大多杭州老字号经营内容各不相同,有炒茶叶、龙须糖、定胜糕、弹棉花等等,但他们都秉承“戒欺”的经营理念,并且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因此在业内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
最早的杭州老字号人物代表――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杭商的典型代表和杭商精神的最佳诠释。从胡雪岩的成长足迹看,他从一个钱庄跑堂的小伙计到一品红顶商人,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与其母亲对他传统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从他的办实业以兴国、办药店以济民可见一斑。而胡庆余堂的堂训“戒欺”二字,成为这家老店百年不衰的秘诀,也成了杭商精神的最早诠释。
杭商精神除了体现在老字号的经营理念上外,作为一种观念也应该体现人们对他的认知、认可上,据此,我们特别在市民及老字号商家中作了专项调查。根据调查显示,与史料整理对比可知,两者关于杭商的诠释完全吻合,杭商精神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戒欺,也就是诚信。老杭商对于杭州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杭州经济的贡献,更在于其特殊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
2.新杭商文化精神特征基本分析。通过走访调查,在人们的观念中对新杭商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务实、脚踏实地。而对于杭商精神的分析,企业家们都认为杭商精神的精髓就是诚信、务实。这也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杭州商人胡雪岩讲的“戒欺”,是杭商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这种传统在新杭商身上得到了传承。另外,作为“浙商”中的一分子,浙商精神同样也体现在杭商身上,如: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奋发图强的自强精神,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吐故纳新的包容精神。此外,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也体现在杭商身上。“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杭州人精神,即“杭铁头精神”,是杭州发展的精神内核,构成了杭州生活品质的个性特征。这也是杭商精神的基本特征。
如今,杭州提出创业在杭州,其中杭州文化人创业的楷模,杭州“和谐创业”的典范,当代杭商的杰出代表新杭商马云,在总结自己成功秘诀时提到“有梦想、有激情、有社会责任感”经营理念。“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感”不仅是“马云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杭商精神”的具体体现。从马云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杭商“诚信和务实”精神的传承,也看到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更看到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杭州特色创业创新文化精神的发展。将这些综合起来,便是杭商精神的最新体现。
四、杭商文化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启示
(一)启示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应放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上
从杭商形成和成功看,文化精神的作用不容忽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会有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并取得成功。我们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在技能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模拟活动,而在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上很少有涉及。
这种创新创业精神也就是前面总结的新老杭商文化精神,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老杭商创新创业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老杭商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知识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在价值观念上,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以创造财富、发展事业、实现个人发展和追求成就的社会性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创业企业家个人自我实现的动机为主导和灵魂;在思想观念上,以市场观念为基础,以功利效率和优胜劣汰观念为主要内容,以勇于开拓、敢冒风险为主导;情感意志上,以一般人的情感态度为基础,以积极热情、稳定执著为主要内容,以坚韧、敏锐、理智为主导;在知识能力上,以知识面宽广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专、精为特色;在行为方式上,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以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竞争为主导,等等。二是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创业精神元素: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有所作为的自强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等等。
(二)启示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上应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因此,要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必定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必然对古往今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吸取和继承,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一是宣传氛围,即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创新创业宣传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意识。具体可以组织大学生看与创业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到企业实地去看,让他们认识了解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热情与冲动。也可以请创业者讲创业历程、组织大学生召开创业座谈会,请创业成功者或者学生中的创业实践者与大学生交流;与创业人士面对面沟通,感受创业者的人格、信念、精神和情怀;组织大学生写创业计划。
二是文化氛围。首先,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第78号建议中指出:“文化作为能动的过程,以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通过适当的手段促进广泛的参与和创造性”。其次,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创业活动,如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者培训班,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形成一种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高校团委、学生会可成立创业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通过社团沙龙的组织管理、公共活动的设计组织、报刊杂志的创意策划、学术研究的立项申请、法律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相关活动来渲染创业氛围。我们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决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些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观念和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以创业为荣、主动创业,在创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4-100.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4.
[4]舒尔兹.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成勋.商帮、商帮文化和培育京商文化特色[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0-13.
[6]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第1版[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5.
[7]邢伟,俞海山,等.中国传统商帮文化的当代诠释[J].特区经济,2009,(1):277-279.
[8]Johnston,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Strategic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9]杨轶清.从浙商演变看商帮文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省略,2006-11-03.
[10]蒯大申.城市以生活品质论输赢[G]//王国平.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市品牌诞生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5.
[11]道格拉斯・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关键词:基础 创新 初中化学教学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作为化学启蒙教育——初中化学必须要加强基础教学,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初中化学必须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树立“化学基础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必须突出化学思想的教学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化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的教学精神和理念。
初中化学虽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就其内容而言不仅涉及到化学学科体系中的各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科学技术以及国防建设相联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双基,根据学生的实际要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能力,要初步确立分层教学的模式。同时也需准备好不同目标层次的习题和检测,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的反馈和质量监测,一课一练一评,使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求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增强其学习的目标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达到学历水平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首要因素是要树立教学中的平等、民主与尊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假想,鼓励学生对提出的质疑和假想设计方案和进行探究,即使存在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能简单的给予驳斥,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向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此培养学生方法、技能、创新精神时要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实验在基础教学和创新培养的积极作用。
例如初中化学《酸碱盐》一章有概念多、物质多、实验多、规律多、重点和难点多、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多等特点,对此可以采取自学指导和实验指导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前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和自学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来认识物质、探究物质的性质等,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学习,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知识的内容。这样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虽然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学生通过自己进行实验能更好的体验知识,而且从教师的实验准备中也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耕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使学生较为扎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积极性;创新精神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职学院的主要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它涉及内容很广,不仅涉及到WORD、EXCEL、POWERPOINT、网页制作等内容,而且还涉及到Internet网络应用的介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还是采用重理论教学、重概念传授,轻上机实训指导,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导致计算机基础课成为摆设课,上网自由课。这无疑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
一、当前高职教育模式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还未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它的教育模式,教师技能及教材选用等还处于照搬或摸索其它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时期。比如教材选用,许多高职院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常常是组织自己院校的计算机教师编写。这些教材都是根据以前老教材内容为框架,稍微加上当时一些计算机知识技术更新的基础上编写。可见,这些教材内容及框架还是陈旧,落后,不利于当代计算机发展的需求。再加上我们使用这些自编教材时效很长,有的甚至5-6年都一成不变。社会在发展,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知识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如果我们还是用这些老教材去教发展更新的学科,这必然会阻碍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的探索与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如计算机教师技能也无形阻碍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因为许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他们中的许多教师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不够系统与完整,专业落后或专业不对口等等。再加上高职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我教你学”,“我讲你练”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考分,轻能力”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理论知识很强硬,但是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却很弱。只重视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我们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精神。
二、抓住计算机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在讲解计算机基础课时,一定抓住它的优势,结合当前前沿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是根据教学实践,我自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些经验。
(一)从“史”到“发”,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著名科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每个人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都有强烈探索意识和精神。
根据这个特点,我就给学生上一节计算机历史发展课。我用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短短几十年发展的历程,从巨型机到微型机,再到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的网络化、人工智能机等等,让学生感悟到这些发展过程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且还凝聚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没有这些创新意识及精神,我们就没有计算机的今天,进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积极性及探索意识。 (二)丰富知识,拓宽学生计算机动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动手操作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创新过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就必须留给学生大量动手思考的空间及时间,让他们在动手思考中去感悟,体验自己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学中用知识,在用中学知识”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计算机基础教师普遍认为:计算机基础课就是计算机其他专业课的缩影,不必细讲。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教学思想。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起点和落点,并都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要博览有关的专业知识,要做到“精,新,启”,不要隔离本学科的发展目标。
比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搜集学生关注的著名人物及事件的图片资料展开了本节课的讲解。在讲解中,我们融合了修改图片及影视加工新技术。在课下,我们给学生布置加工自己或喜欢的照片的作业。这样会使我们的PHOTOSHOP教学更丰富多彩,,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发散及创新思维。
(三)重视学生上机操作课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基础课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综合课程。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常常重视理论课的讲解,忽视对上机操作课的指导与监督。上机操作课就变成了自由放纵的“上网聊天课”等。这无疑阻碍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育发展。那如何上好上机操作课?
首先我们要使学生重视上机操作课。上机操作课不仅可以消化、巩固我们所学计算机知识,而且还可以用我们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计算机上机操作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珍惜每次上机操作课的机会,才会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
此外,我们要明确每次上机学习的任务、内容及要求等等。在上机操作课时,我们要鼓励、引导学生写计算机上机实验报告及课下去补充,完善他们自己的实验报告,拓宽他们的计算机思路,形成计算机知识库。同时我们也要在上机操作课时不断走动,去指导、监督学生上机的情况,不要放纵学生无纪律,无目标的“自由上网”。当遇到学生去上网聊天或玩游戏时,我们要坚决禁止,不要不理不睬。在指导学生上机操作时,我们尽可能少讲或不讲。因为机器就在学生面前,我们要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要把讲解的时间占去操作探索的时间。只有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我们才能把计算机知识转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去不断发掘计算机更深的奥妙。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课。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去不断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我们就会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把知识教育转为智能、创新教育,真正做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专业的人才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士滨,张旭旭.多媒体技术与创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