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寿保险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 人寿保险 私人银行 担保公司 现金工厂 战略金库
一般来说,资产保全的概念就是让企业主自己所创造的财富保值增值,而资产传承的含义不仅仅是企业主本人财富保值增值,而且按照这种方式一辈一辈地传下去,成就一个富贵的家族。这就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并配备强大的工具才行。我们举例说明。某企业主王女士56岁,在准备将自己的企业逐步交付给儿子经营之际,为自己投保了一份两全人寿保险,年缴保费200万元,五年缴费,累积缴费1千万元。到98岁满期给付1000万元+累计分红2400万元+累计生存保险金993万元。共计可获得收益4393万元(以上是保险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利益演示表上的数据)。列表显示,这款人寿保险保单具有储蓄功能,可以使该客户为自己积攒一些养老金。现在我们关注的是,为什么就为这么一点苍头小利这位企业家还要投以重金购买?我们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人们投保保险的目的的不同。贝克汉姆出战2006年德国世界杯前,为自己的黄金双脚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高达3100万英镑,约合3.4亿元人民币,他的保单和一个普通客户投保一份保额为2万的意外伤害保险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保单上的保险责任是,如果因意外事故造成双脚伤害(贝克汉姆是限制在比赛中因意外事故造成双脚伤害),保险公司按保单上的保额给以理赔。就是说保险公司给付了理赔金后,保险责任就已经完成了。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普通客户保2万的目的是万一伤了双脚,保险公司要赔偿2万元治双脚,他投保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医疗费;而贝克汉姆是双脚伤了要保险公司理赔3.4个亿。至于治不治双脚,怎样治疗等等就统统和保险公司无关了。很明显,他投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双脚,也不是获得医疗费,而是为了钱。仅仅只是保额上的差别,就造成了保单功能的巨大差别。同理,企业家要的也绝不是他购买的这份保单所带来的这一点点红利,而是保单账户的强大功能。企业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这些功能,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人寿保险的第一大功能:私人银行
我们都知道,银行为企业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就是提供贷款。本案例就是利用一个五年计划,建立了一家专为本企业服务的专用银行,这家私人银行可以为本企业提供如下支持。
1.终身贷款。从保单生效之日开始,直到98岁,可贷款期间为42年。缴费期满后贷款额度在本金的40-70%之间,也就是400-700万,额度从低到高呈不断上涨趋势。
2.低息贷款。按银行同期6个月贷款利率略有浮动,而不是按42年的期间核定利率。
3.无条件贷款。贷款的期限和利率等都是保险合同里规定的,所以是无条件的。
4.救命贷款。这家私人银行所提供的贷款与银行提供的贷款有根本性质的不同。银行贷款用的是银行的钱,企业经营情况好的时候可以正常提供,一旦形势不妙最先撤梯的就是银行;而这家私人银行的贷款不同,钱是自己家的,正常的时候和银行贷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所有的贷款全部撤离了,只有这家私人银行的贷款是永远不会撤的,他会和企业同生死共患难,是可以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那种。
总之,根据企业获得周转资金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资金周转发生困难时只好借高利贷,在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的同时,也给企业戴上了一条沉重的枷锁,这一类企业最不稳定,风险也最大;第二类企业能够获得银行的支持,可以正常经营;第三类企业不仅有银行的支持,还有自己的私人银行做后盾,是最稳健的一种。
二、人寿保险的第二大功能: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属于非金融机构,具有借款担保、票据证券担保和交易履约担保等功能。在上面的例子中,当王女士的保单生效后就有了此项功能。缴费期满后即可提供1千万元的担保,随着保单价值的提高还可以不断增加担保的额度。它可以为企业增加投资渠道,拓宽财路;可以增加企业的信誉度,使经营更加稳健;企业危难之时可抵押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为什么大额人寿保单能够成为为企业主公认的资信呢?首先,大额人寿保单的客户一般都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保险公司;其次,人寿保险公司对于大额的人寿保单的审核都比较谨慎,比如,高保障型的人寿保单通常体检会比较严格,高保额的人寿保单的契约调查很严。能够拥有高额人寿保单的客户应该就是三证齐全了:医院的健康诊断书、诚信评估机构的品牌证书和代表责任和价值的爱心证书。
用人寿保单所做的担保或抵押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他不需要反担保,风险是最低的。第二,也是他最奇妙的地方是:可分可合、可攻可守,分散风险、化解危机。
人寿保单都可以担保什么呢?第一就是保企业。在企业正常经营的时候,人寿保单可以增加企业的信誉度,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如果感到前景不好随时可以出手的,小到一个门头的出兑、出卖,大到集团公司的兼并、重组,只要钱给到位了就行,但是人寿保单作为核心资产应当是永久保留的。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核心资产就是保险,核心的核心是再保险。第二就是保被保险人自己,只要保单价值足够大,无论发生什么风险都可以保证被保险人和他的家人荣华富贵。
三、人寿保险的第三大功能:现金工厂
老板是保单的被保险人,员工是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团队的投资专家,一般都是国际一流的投资高手。经营管理由保险公司负责,按法律规定所赚得的利润至少70%归被保险人所有。产品是免税保值的专属货币(真金白银)。经营模式是年复利滚动增长,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后,创造大量的免税现金。
但是这种复利大部分客户是拿不到的,为什么呢?复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雪球要足够大;二是时间要足够长。首先这里就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问题,保费足够多、雪球足够大才能称之为钱工厂,复利对于路边卖茶蛋的小摊就没有很大的利益。其次这个现金企业和我们正常公司的经营不同,使的是两路劲,公司经营赚的是快钱,钱来的快,走的也快,这个钱工厂经营的是慢钱,是先慢后快,赚的是很长时间以后才用的钱,比如养老的钱。本案是按3%复利演示的,投入的是一千万资金,产出的是四千四百万的利润,有的保险公司的红利演示表是按6%进行演示的,产出的就是几个亿的利润。
这家现金工厂的成果是免税倍增的。其现金的计算方法与普通账户的计算方法不同:本账户的1元收益相当于普通账户中的2元。因为无论是遗产税法还是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都是超额累进税制,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中,超过10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是45%,在个人所得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事业单位的承保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中,超过5万元的部分税率是35%,在遗产税草案中,超过1千万以上部分税率是50%。如果按照遗产税法,本账户中的4500万元的价值就差不多相当于其他方式所得9000万元的价值,这就是人寿保单账户和其他账户的根本区别。
同样的保单在普通客户手里就是个存折,可是在一个大企业家手里他就成了一家金融企业的营业执照,保单虽然是在我们自己手里,可是保单里的钱可是一点儿也没闲着,在保险公司为我们雇用的专家团队手里运作着。
四、人寿保险的第四大功能:防火墙
防火墙功能是人寿保险保单最基本的功能,这个防火墙有以下作用。
1.免税功能。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保险收益金免税。因为保险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保险是经济的稳定器和助推器。遇到重大灾害,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以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
2.避债功能。人寿保险体现的是生命的价值,是不能用于还债的。我们再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大陆居民的私人财产有5种:不动产、动产储蓄、投资及其收益、继承权。这些财产都小于债权,一旦欠债,所有这些财产就都是还债的材料,在这里唯一大于债权的是保单的受益权。因此,也有人说寿险保单是财富的天然守门员。而在我国60多家人寿保险公司的几千个险种当中,具有避债功能的险种并不多,只有选对险种才能避债。
3.防受益人。前面第二项功能中,用保单做抵押担保最安全,因为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如用诸如房屋、股票、黄金、古董等恐有节外生枝,被牵制裹挟之忧可能还需要反担保。
投入防火墙资金的比例应当是多少呢?投入企业主个人人寿保险的钱,比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就削弱了投资的力度,太低则起不到防御的作用,一般为占总资产的10-20%。
五、人寿保险的第五大功能:身价单
1.从企业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价值和企业家的价值是不同的
企业的价值和企业家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一个健康的、稳定经营的企业中,企业价值和企业家价值这两者的比例一定是平衡的。一个值钱的企业家领导的不值钱企业可以打败一个不值钱的企业家领导的值钱企业,一个一流的企业家率领的三流企业可以打败一个三流的企业家率领的一流企业。企业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衡量的,可以是港币、人民币或者是美元等,而作为企业家借助了人寿保险这个金融工具,能够把这种强大的金融工具成功地运用到企业的经营中。
2.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家庭的核心资产是人寿保单,而不是那些个消费品、日用品和现金。如果把日用品、消费品和现金等都看成是财富,人寿保单就是财富的来源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家庭财富的最主要来源。
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的人是资产,有的人就是负债。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当人和财富合二而一的时候,人本身就是资产,就是财富。如果利用人寿保单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都变成了资产,而且是优良资产,那这个家庭从此就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直到繁衍出一个强大的家族。
六、人寿保险的第六大功能:战略金库
从宏观上看,人寿保险保单账户可以用做人生乃至整个家族的战略调节金库。人寿保单用做整个家族的战略调节金库需具备两个条件。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专业工商管理人才越发显示出强劲的需求。通过对于专业企业的调查,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发展。
(二)实践内容
我于2020年8月1日对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州中心支公司进行了专业调查。总经理蔡平向我介绍了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中心支公司的招聘、录用及培训,员工的福利等情况。人力资源的高敏媛高老师用PPT给我们展示了福州州中心支公司《员工手册》并进行讲解之后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广义的工商管理包含的领域很多,相关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专业等。
一是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
二是以大中型工商企业为主的内资企业;
三是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
四是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五 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高校 深造学习。
(三)实践结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了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大三结束后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据所学的有关工商管理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选择了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州中心支公司为调查对象,通过走访该企业的总经理蔡平和人力资源部经理,查阅企业的《员工手册》及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章程,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只能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的就业情况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部分进行分析,因而无法做到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
(一)实习企业简介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州中心支公司,现地址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彝人古镇南街C52幢。这个公司是中国人寿的分公司,其主要业务涉及的是财产的保险。2008楚雄的中国人寿公司将其经营业务细化,其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并于之后几年搬至现在的地址。其企业愿景:建设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企业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奉献,特别守纪律;品牌口号:相知多年,值得托付,要投就投中国人寿。
(二)调查经过
1、调查结果
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经过查阅其《员工手册》以及经过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的介绍,可以对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总结如下:
(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对员工的招聘主要有校园招聘、内部员工自荐、广告招聘、猎头公司几种形式;
(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形式主要有三种: 短期培训、学历培训、定向培养。短期培训主要是针对公司管理或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新的险种、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开展。学历培训主要是针对在职员工,以解决这部分员工的学历层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定向培养主要是针对企业管理和业务的需求,有计划地选送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骨干员工到大专院校进行短期的脱产学习。
(3)中国人寿的薪酬计算公式为: 员工薪酬=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基本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因素确定。绩效工资主要指员工根据绩效管理,履行和完成岗位任务情况。员工的奖金项隧主要包括:胃度任务完成奖、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劳动竞赛奖、分片包干奖等。奖金的发放主要根据当期公司经营业绩和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并由总经理确定发放总额。
(4)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绩效考核主要有试用考核、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三种,考核内容包括各项业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险种效益情况、赔付率、员工工作量、工作态度、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党风廉政情况等方面。
2、调查后见解
通过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对真实情况的走访的分析和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基层员工及人力资源部都进行的走访询问,并重点对工商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组织的构建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1)企业组织结构构建
在对组织架构进行构建,首先要确定组织架构构建的依要对据,使得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适应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有效可行。在构建的过程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稳定与灵活相结合、分工协作等原则。公司组织架 构的划分、设置、运作必须以公司的战略为导向,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效率为目标。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的构建
公司应当立足于公司实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形成有效的培训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培训活动的开展创造 良好的环境,为员工参加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大量潜在人才的迅速成长提供更多机会。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守科学性、量化、差异化等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设置科学的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程序,以工作实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4)企业文化的构建
在对企业文化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企业文化实施总体规划,对企业文化进行广泛面深入的宣传。在公司内部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宣传我们的文化理念,倡导符合时展的价值观,树立独特的公司企业文化形象。文化战略的实施和发挥作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它只能是循序渐进,按照文化的逻辑展开,过程不能少。唤起员工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公司发展尽心尽力,形成团 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形成一种“企业与员工利益与共”的价值观。
(三)调查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渐凸显,种种现实情况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形势之下,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当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面临了许许多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严阵以待,重新结合我国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和研究。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地从“思想、组织、制度”等等人才管理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创新,构建高效、创新、有素质的人才团队,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践体会
市场集中度缓慢下降寿险市场集中度的情况,是反映保险市场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反映了寿险市场垄断程度的高低,市场结构分析的是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概念,竞争的状态和市场垄断状况又直接影响了寿险资源的配置效率。2008年以来中国寿险市场上份额最高的中国人寿占市场份额的比例从39%下降到31%;除去国寿、平安、太保、泰康、新华5家寿险公司,其他中资寿险公司份额从17%上升到22%;外资寿险公司份额从5%上升到6%。外资寿险公司及规模较小的或新成立的寿险公司也逐步摸索走出一条较适应中国市场特点的经营道路,市场集中度得到改善。监管日益完善随着寿险业的快速发展,寿险监管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必然影响政府对寿险市场监管环境的更严格。2008年下半年,人身保险业全面启动了寿险公司法人机构分类监管工作,从2009年新《保险法》的实施,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关于加强银行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银行寿险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人身保险公司定期报送产品总结报告的通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非寿险精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等,在法律和实践层面都加大了监管力度。
我国人寿保险业务结构分析
所谓保险结构,这里比照经济学界较为认同的金融结构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国现存的保险工具、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的总和,反映出各种现存的保险工具、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的性质、种类、绝对数量、相对规模、经营特征、经营方式和集中化程度,以及保险机构组织和保险交易的方式、范围、规则、惯例收益分配和有效性。它体现着保险要素的组合配置与运行状态,反映了保险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新华人寿在我国寿险市场的地位突出,市场份额在70%以上,这里选取这5家公司,对保险产品结构进行分析。(一)产品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寿险保险公司的寿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业务在2009年都有增加(图5),其中人寿保险业务占业务总额的90%以上。在寿险业务里除投资连结险之外均有增长。投资连结险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并且各公司和监管机构均有意识控制投资连结险的增长(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出台《品质管理条例(试行)》等)。5家公司业务侧重各有不同(图6),太保寿险的传统普通寿险比例较高,新华人寿主要精力在分红寿险上,而平安寿险则万能寿险比例大一些。总体来看5家公司都是以分红产品为主的储蓄型产品的发展势头稍高于保障型的产品,占寿险业务总额的71%(图7)。(二)销售渠道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各公司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公司直销份额有所下降,但过分依赖个人和银邮(投资型保险产品主要依靠银行销售渠道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在国外发达保险市场上占绝对比重的保险专业方式在我国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中所占比例还不足0.5%。个人的社会成本上升、职业道德欠缺、人员流动性大,银邮合作关系脆弱、业务竞争激烈、展业成本大等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三)缴费结构分析2008年我国寿险市场积极推动保险业结构调整,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多内含价值较高的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产品,注重发展长期型业务,增强保险保障功能;建立健全投连和万能产品销售资格和销售行为管理制度,引导公司加大力度发展长期业务、期交业务。2010年人身险业务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单期交保费增速比趸交高7.2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业务比趸交业务增速高33.5个百分点。
影响我国寿险业结构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1.利率。传统保障型的寿险产品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预定利率固定,预定利率的高低,极大地影响产品的价格和投资功能。央行多次、连续变动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影响给我国寿险产品的需求。传统固定利率寿险产品因其经营存在的内在矛盾,已日渐不适应市场和寿险业发展的需要,为扭转这种不利状况,各保险公司纷纷从传统业务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些新型寿险产品应运而生。2.经济环境。经济上的波动频率及幅度越来越大,这样人们对保险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消费者参加保险,不单纯是寻求保险保障,更多的是把保险当作投资理财的工具,寻求寿险产品的投资功能是寿险需求出现的新趋势。3.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GDP是决定寿险经济需求的一个显著变量且与寿险发展规模成正相关的关系。从银行存款的结构可以看出,20%的人口拥有80%的存款,而80%的人则仅拥有20%的存款。20%的高收入人群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则不仅仅是寻求简单的保险保障,而是追求既能提供保险保障,又能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的寿险险种。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投资型险种的人群比例逐渐提高。4.制度因素。社会制度、经济运行模式也是影响我国保险结构的重要原因。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对一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的一种规定。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使得保险改革很难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经历上百年的发育成熟过程,致使保险结构不尽如人意。(二)保险业发展水平保险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保险结构的层次和水平。在我国,寿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由于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起步时期,使得以此为基础的寿险结构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
[关键词]银行保险,行为经济学,银保模式
在全球金融日益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保险已成为金融业特别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些处于先锋地位的金融机构甚至把银行保险作为主要的业务领域。因此,运用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正确把握国际上银行保险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深刻揭示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深入探讨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对于促进银行保险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际上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特点和趋势
银行与保险同属于金融范畴,银行与保险业处于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的背景下,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在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新的银保产品不断呈现,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保险发展的总态势是:银行和保险双方由最初的松散协作,发展为紧密协作的战略联盟阶段,并逐渐向银行保险的高级阶段,即更紧密的金融控股集团化的形式发展和演化。
文献中关于银行保险定义的分歧较多。在limra′s保险字典中,银行保险被定义为“由银行或基金组织提供的人寿保险服务”;乔治,斯通认为,银行保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银行保险是指人寿保险公司通过银行这一销售渠道来销售人寿、年金以及投资类产品,而广义的概念则包括了其他不同的形式,如保险银行;童金林认为,狭义的银行保险可定义为“银行通过以各种方式提供保险产品及服务或提供和保险相关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进入保险领域”;郑伟、孙祁祥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肖文认为,银行保险狭义上可概括为保险公司通过银行这一销售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而广义上包括银行通过其保险分公司向其客户出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其银行分公司向其客户出售银行产品。笔者认为,银行保险(banc assurance)、保险银行(assurfinance)或全能金融,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间在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形式、经营战略几方面的交叉渗透、相互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即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
银行保险的融合对传统的金融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使全球金融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银行保险是保险公司或银行在业务拓展中一系列银行保险经营管理文化理念的发展与演化的结果,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在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文化意识(文化、心理和道德等)等层面全方位的合作与创新。
全球银行保险的发展以美国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为标志,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萌芽的银行保险期(1980年以前)
银行保险还仅仅局限于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中介人(insurance broker),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还没有真正出现。这也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
(二)银行保险发展的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
在这一阶段,银行开发出一些与银行传统业务差别很大的金融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这被认为是银行保险的真正开始。
(三)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的快速发展期(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这一阶段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新出现的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有成立合资企业、购并、银行独资新建一家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独资新建一家银行三种。如英国的国民西敏寺银行于1999年10月成功收购了l&g保险公司,成为英国第三大金融集团,开始全方位介入保险业。
目前,在西方成熟的保险市场上银行保险呈迅速发展之势。西欧国家的保险公司大多通过银行、邮政储蓄的网点来推销保险产品,如意大利、德国、英国等。法国是银行保险开展最为成功的国家,1998年有60%的保费是通过银行和邮政网点来实现的,该国最大的寿险公司cnp有80%的保费收入是通过银行和邮政网络实现的。unisys的专家预计未来银行保险业的五大趋势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竞争对手之间将有更多合作,银保合作将由简单的初级方式转向深层合作,银行销售银保产品的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业务转型工具作为实行并购的策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保险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包括与银行主业关联业务产品以及全方位服务类产品;随着罪犯越来越多地利用电子方式犯罪,产业化、无国界的欺诈行为将增加;跨国界银行活动将继续增加,主要是在欧洲以及墨西哥和美国之间进行;全球和本地金融机构在大中华区和拉丁美洲地区将有更多的银行和保险业发展机遇,而技术将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
在我国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下,虽然银行、保险、证券仍然是分业监管状态,但银行保险的融合已取得了不小进展。首先,银行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已经超过团体直销业务,成为人身保险销售的三大支柱之一,2002年全国银行寿险保费收入388.5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17.1%,2004年全国银行寿险保费收入795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25%,2006年寿险业银行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175.5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32.7%.其次,银保合作的模式有简单的协议,也有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从1996年开始,一些新设立的保险公司与北京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签订了银保协议,如光大集团成为一家集银行、证券、保险为一身的金融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利用其控股的工商亚洲收购太平保险24.9%的股份等。再次,在保险业全面开放的条件下,花旗、汇丰、渣打、东亚等外资银行在我国市场上正积极拓展银保业务,如汇丰联姻中国平安等,一些外资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也发展迅速。
二、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银行保险的发展和银保模式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是金融混业发展的结果。从外部环境看,银行、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涉足银行保险可以增加收入来源,提高客户忠诚度和降低经营成本,保险公司开展银行保险能够稳定经营、挖掘客户并节约成本。同时,个人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收入不确定性和养老问题,oecd在1992年做了一项预测,到2030年,欧盟国家的dr指数(the dependency ratio,指退休人口与工作人口的比例)将从21%上升到37%,创新性的分红险、投资连结保险等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投资工具。此外,各国政府都放松了对银行保险混业经营的管制。到目前为止,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荷兰和奥地利都允许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100%控股。这些外部条件的改变对于银行保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行为经济学是当今经济学和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代表人物已多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斯蒂格里茨、阿克洛夫、卡尼曼等。行为经济学范式的基本逻辑不同于基于斯密传统的新古典主义范式,它强调由于经济和金融活动主体是具有理智和情感等完整心智结构的现实“行为人”,每个人既是自利的,又是利他的,因而就可能不一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个体在市场活动中会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偏差,人们的行为不一定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使得“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即所谓的市场失灵。换句话说,行为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而人的非理性则驱动了风险。因此,运用行为经济学分析范式分析银行保险的产生、发展和可选择模式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说明,即风险管理、非理性经济人、制度变迁。
(一)风险管理的视角
由于金融市场上风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银行或保险就具有融合的客观基础。阿罗(1971)认为,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和管理行为。巴塞尔委员会(1999)认为,银行必须对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管理。银行作为风险管理机构也是建立在所谓大数定理以及大量存款人的取款行为是相互独立的基础上。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有超过1000家的单一从事信贷业务的银行破产,因此,美国学者本森(1990)强调,银行保险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散和管理风险。虽然银行或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同,但银行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或业务,往往是几个金融功能的组合体,可以将包含几个金融功能的银保产品和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和职能加以分解,由具有不同成本优势的银行保险机构分别承担。这种银行保险功能配置方式的变化会导致不同金融机构同时参与一个风险管理过程,形成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甚至形成包含全部金融业务的全能金融集团,这揭示了银行保险发展的目标模式。
(二)非理性经济人的视角
从非理性经济人的视角看,由于受到心理和行为因素的影响,决策者会出现各种行为偏差,如过度自信、反应偏差、处置效应、从众行为等,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对于银行保险的发展和效率有重大影响。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风险分散,俗称“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消费者来说,从单一的保险消费到将保险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形成包括多种理财方式的完整理财规划;对于银行或保险公司来说,从单一的信贷或保险产品,到提供“一揽子”以分散风险、保值增值的理财服务为核心的多样化金融保险产品组合;对于监管者来说,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过渡,这些经济主体的消费意识、经营思想、监管理念均体现了银行保险的意识层面由非理性到理性的变迁和发展,即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的非理性行为演化的结果。
(三)金融制度变迁的视角
由于经济主体的非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存在(科斯定理),进而影响了经济金融运行的效率。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其基本功能在于节约交易费用,从严格分业经营制度背景下松散的协作,到混业制度背景下银行保险双方紧密的战略联盟,再到股权参与或设立子公司的组织制度层面的演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银保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三、我国银行保险可选择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银行保险自1995年开展业务以来有了很大发展,但银行保险的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银行保险合作的模式还不够成熟,严重影响了银行保险主体的积极性和效率。借鉴国际经验教训、探索银行保险的可选择模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从国际经验看,按照银行和保险融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或形态划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四种。分销协议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最为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的模式;战略联盟为银行和保险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的过渡模式;在合资企业中,股权纽带使银行和保险双方结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金融集团可以采取完全一体化、全能银行、银行或保险母公司、控股公司安排等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这四种模式的实践来看,银行保险发展较快的国家往往采取较为高级的模式,发展较慢的国家则采取较为低级的模式。可见,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是与银行保险发展的阶段和趋势相一致的。从全球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金融控股集团化的形式进行银行保险经营成为多数国家银行保险业发展的新形式,如1997年的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997年香港汇丰银行成立和整合汇丰人寿与恒生人寿保险公司;2001年德国安联保险对德累斯顿银行的兼并等。
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颁布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或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了严格限制,1999年7月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保险交叉经营,从而结束了美国近70年分业经营的历史。我国的金融改革则与美国金融混业发展的历史相反,是在向分业经营模式不断靠拢。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思路,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把这一思路上升为国家法律。到1999年底,中国的分业经营制度基本确立起来。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对金融混业经营的限制有所松动,如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这对于我国银行保险的融合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约束条件的不同,不同国家会选择不同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选择不同的银保模式。针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和最终形态必然会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金融控股集团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一般以一个金融企业或非金融企业为控股母公司,全资或控股拥有专门从事某些具体业务(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的各个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子公司可以从事银行、保险等多样化经营业务。1999年,巴塞尔委员会、证监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联合的《多元化金融集团监管的最终文件》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2003年9月1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的金融监管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的《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引用了该定义。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又可细分为:完全融合全能银行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模式(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英国全能银行模式(集中经营商业银行业务,而证券、保险等相关业务则设立子公司)、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通过设立一个金融控股公司,在此公司下面设立不同的子公司)。在金融一体化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从银行保险制度变迁和效率的角度看,英国全能银行模式和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应该是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比较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城镇家庭;寿险需求;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69-04
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1982年恢复国内寿险业务,通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寿险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较快、吸引力较强的行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寿险密度 ① 和寿险深度两个指标为衡量标准为例,到2010年12月,中国的寿险保费收入达到9 679.5亿元,② 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分别为722.5元和2.41%。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虽较2006年有所下降,但仍有明显差距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
寿险业作为一个社会的稳定器,为了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不断扩大寿险密度和深度,研究寿险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了解影响消费者的保险需求的因素,才能有针对的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为居民提供合适的保险服务。
(二)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寿险需求的研究多从社会经济、人口结构等宏观层面出发。邓宬泓(2008)[1]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老龄化趋势下的人寿保险需求模型,以人均寿险保费作为被解释变量,老年抚养比、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对人寿保险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的老年抚养比水平、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与人们对人寿保险需求正相关。刘翰林(2010)[3]认为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有: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人口因素、保险替代因素、经济因素和保费费率。文中指出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选择保险大多属于被动防御,人口老龄化趋势也使得养老保险需求增加。经济发展,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正向影响保险需求。高永标(2007)[4]认为,影响保险需求的宏观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文章选取北京人身保费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利率和通货膨胀、文化教育水平、人口家庭结构、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胡密飞(2005)[5] 在微观层面的保险需求理论基础之上,着重研究收入对保险需求的影响。而对美国、日本、中国这三个国家的保险需求的分析和比较,则是着重于宏观的层面。魏华林和杨霞(2007)[6]从家庭金融资产这一微观视角,探讨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其研究方法也仅仅是做了定性分析,认为随着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安全资产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而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则逐步上升。
通过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对影响中国寿险需求因素的实证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微观层面的研究则多偏重于描述性分析,实证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CHIP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探求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寿险需求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一、模型和数据
(一)解释变量的选取
经济学上对需求的定义是指:一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需求,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等。人寿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其需求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储蓄。储蓄作为一种安全资产,对于保险需求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储蓄本身是用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支出的,是风险自留的一种表现。一个家庭的储蓄额很大,那么其应对风险的能力自然较强,进而对寿险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储蓄资产高的家庭相对来说更具有购买力,它可以更容易使潜在寿险需求变为有效需求,从而对寿险需求产生正向影响。(2)收入。由于寿险不是劣等品或吉芬商品,因此,寿险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零,即对于寿险的需求应该与消费者收入呈现正向变动,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其对于寿险的需求也应该增大。(3)年龄。年龄对于寿险需求有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其一,消费者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对寿险的接受程度。一般情况下,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人,对寿险接受程度应该高于其他年龄段,而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对于寿险的认可程度不高。其二,年龄段不同的人对于保险的需求程度不同。对于年龄越大的人,由于养老问题的临近,他们对寿险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年龄对于保险需求的影响要看两者的合力。(4)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人们随着其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保险意识也会提高,进而影响他对寿险的需求及购买决策。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应增强。而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可替代产品繁多,且其收益率可能远高于保险产品,这也会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的金融产品而非寿险,从而对寿险需求产生负向的影响。同时,如果家庭户主及其配偶都为高等教育者,其中一人丧失劳动力或死亡对另一方的生计影响从经济角度看不会太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保险需求产生负效应。因此,受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的寿险需求的影响方向,要看这两方面的影响程度。(5)地区。首先,一般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居民经济实力要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强,居民收入水平比中、西部地区高。这使得其对寿险的消费能力较其他两个地区更强。其次,东部地区保险公司较为集中,展业范围广泛,寿险种类繁多,使人们各种保险需求都能找到相应的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化。最后,东部地区居民寿险意识较强,这也会使得人们的寿险需求增加。因此,预期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寿险需求会大于中西部地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家庭视角研究人寿保险的有效需求,采用家庭寿险保费支出①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是:家庭储蓄②、家庭年收入③、年龄、受教育程度④、和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东部取1,中西部取0)⑤。受教育程度设两个虚拟变量,教育1(户主及其配偶都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取1,其他取0)和教育2(户主或配偶只有一人为大专以上时取1,其他取0)。其目的在于研究户主及其配偶只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与户主及其配偶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对寿险需求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CHIP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该数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2月发起的调查,主要针对2002年全国范围内城镇居民的收入情况,共获得6 835个城镇家庭样本户,以及20 632个个人样本户的抽样调查数据。涵盖了北京、山西、辽宁、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和甘肃等12个省、市。本研究在删除了家庭信息不完整的样本后,有效样本包含了分布在以上12个省的1 111个家庭在2002年的有关信息。
(三)模型建立
被解释变量“家庭寿险保费支出(pre)”分别与解释变量“家庭储蓄(dep)”、“户主及其配偶平均年龄(age)”、“家庭收入(inc)”做散点图,通过散点图可以发现,“家庭寿险保费支出”与 “家庭储蓄”、“户主及其配偶平均年龄”、“家庭收入”不是线性关系,散点集中分布在“家庭寿险保费支出”所在的纵轴底端,因此应考虑对“家庭寿险保费支出(pre)”取对数的模型。考虑三种模型:
模型一:对数——线性模型
log(pre)=γ1+γ2Dep+γ3Inc+γ4Age+γ5Edu1+γ6Edu2+γ7area+ε
模型二:双对数模型
log(pre)=β1+β2log(Dep)+β3log(Inc)+β4Age+β5Edu1+
β6Edu2+β7area+ε
模型三:含交互项的对数模型
log(pre)=λ1+λ2Dep+λ3Inc+λ4Inc2+λ5Inc*Age+λ6Inc*Area+λ7Inc*Dep+λ8Inc*Edu1+λ9Inc*Edu2+λ10Area+λ11Area*Age+
λ12Area*Dep+λ13Dep2+λ14Dep*Edu1+λ15Dep*Edu2+λ16Age+
λ17Edu1+λ18Edu2+ε
根据前文分析,地区和收入对寿险保费支出呈正相关,因此预期模型一中的γ7、γ3和模型二中的β7、β3为正值;由于对 “家庭寿险保费支出”取对数后其与 “家庭收入”和“家庭存款”的散点图呈现开口向下的趋势,因此预期模型三中的λ4、λ16为负值,λ2和λ3为正值。
二、分析和结果
用Eviews软件估计三个模型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2)。
将模型二与模型一比较,模型二的R2和R2都大于模型一,不存在明显的异方差,且大多解释变量统计显著,因此模型二优于模型一。
与模型二相比,模型三虽然调整R2为0.154,但有多个变量不显著,且大部分交互项不显著。我们通过怀特检验发现模型中并没有明显的异方差现象。那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模型本身选取的不好。通过模型二和三的回归结果中F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模型二的F=32.68远大于模型三的12.93。所以从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模型二拟合更好,各变量更能有效解释储蓄保费支出。并且由对解释和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后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双对数模型比模型一和三的拟合效果都要好。因此选取模型二作为回归模型。
模型二的回归方程如下:
[log(pre)] =-3.460+0.1203log(Dep)+0.8188log(Inc)+0.0032Age+
(1.0118) (0.0462) *** (0.1111) *** (0.0049)
0.2810 Edu1+0.2166Edu2+0.2797area
(0.1247) ** (0.1141) * (0.1116) **
n=11109 R2=0.1510 R2=0.1463 SR=2 605.409 F=31.0064
地区、家庭储蓄的对数、教育1和家庭收入的对数系数的p值都远小于0.05,意味着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地区、家庭储蓄的对数、教育、家庭收入的对数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教育2系数的p值接近0.05,说明教育2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年龄的系数p值为0.5104,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非常不显著。
在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中,F检验的统计量为31.0064,p值约等于零,说明我们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高度显著。调整后的为R2为0.1463,这对于截面数据而言已经可以代表了很好的拟合了。
地区和家庭收入对数的系数为正值,与第二部分的预期相同。年龄的系数为0.0032,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年龄每增加1岁,家庭寿险保费支出将平均增加0.032个百分比,但由于年龄的系数p值很大,年龄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可以认为年龄对家庭寿险保费支出没有影响。“家庭储蓄的对数”的系数的含义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家庭储蓄每增加1%,寿险保费支出将平均增加0.1203%。“家庭收入的对数”的系数的含义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每增加1%,寿险保费支出将平均增加0.8188%,说明家庭收入对寿险保费支出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家庭收入的基数很大,家庭收入即使只变动1%,在绝对值上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会寿险保费支出有很大影响)。地区、教育1和教育2都是虚拟变量,其系数的含义与其他解释变量有所不同。由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与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家庭相比,位于东部地区的家庭寿险保费支出平均高出27.97%,说明地区对寿险保费支出的影响很大。教育方面,当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双方有一方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的寿险保费支出平均高于户主及配偶都是大专以下文化程的家庭21.66%;而双方都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的寿险保费支出平均高于户主及配偶都是大专以下文化程的家庭28.10%。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对于寿险需求的影响比较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寿险需求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型二回归方程的各解释变量都显著,对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进行联合检验,F值较大,R2和调整R2较高,因此模型二是较好的拟合模型。但由于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采用的是截面数据,可能会有遗留变量偏差。如家庭人口结构可能会影响城镇家庭寿险保费支出,子女多的家庭可能对寿险的需求较少,即若以子女数作为解释变量,其系数可能为负值,而子女数与年龄可能存在正相关(由于过去不实行计划生育,一般年龄大的人子女比较多),会造成对年龄系数估计的负偏差,即过小地估计了年龄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家庭寿险保费支出很(下转99页)(上接71页)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们从事的职业,高危险的职业人群对寿险(主要指死亡险)需求大,即若加入高危险职业这一解释变量,其系数可能为正值,而教育与高危险职业可能呈负相关(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大多教育水平比较低),从而造成对教育系数估计的负偏差,过小地估计了教育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且如果已知家庭人口数我们用平均收入来解释寿险保费支出会更有说服力。因此,不足之处有待我们日后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结论及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表明:地区和家庭收入的对数的系数为正值,与之前预期相同。家庭收入和储蓄家庭越多,寿险需求越大,尤其是家庭收入对寿险需求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提高城镇家庭收入和储蓄更能促进城镇家庭对寿险的需求;年龄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与预期有一定偏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意识的增强,不同年龄段的城镇居民对寿险的认可程度都比较高,使年龄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减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遗留变量偏差造成的;东部地区城镇家庭的寿险需求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家庭的寿险需求,这主要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保险公司分布集中,且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保险意识更强,所以缩小东部及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寿险需求;户主及其配偶只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和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的城镇家庭对寿险的需求都高于双方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且双方都受过高等教育对寿险需求的促进作用大于只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这说明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可以促进城镇家庭对寿险的需求。
由于缺乏微观数据,本文只采用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截面数据分析。以后的研究者可以尝试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以克服截面数据的遗留变量偏差问题,得到更为准确的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1] 邓宬泓.中国老龄化趋势下的人寿保险需求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2] 于殿江,郭楠.中国城镇居民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山东大学学报,2003,(6):132-136.
[3] 刘翰林.影响中国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77-79.
[4] 高永标.中国保险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5] 胡密飞.美国、日本、中国保险需求的比较研究——收入与险种结构视角[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 魏华林,杨霞.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相关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7,(10):70-81.
[7] 王磊.北京市人身保险产品市场需求的理论及实证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8] 叶浩然.中国保险市场需求的实证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7.
摘要:中国寿险公司从2010年在公司年报中加入了公司风险管理信息报告,本文通过对随机挑选的五家中小寿险公司2013年的风险管理状况信息对比分析,从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角度评析我国中小寿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关键词:中小寿险公司;风险识别;现状
引言
大型保险集团公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不仅拥有保险业务,还更多的涉及资产管理、信托公司、银行业务等,其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会更复杂,所以本文随机挑选五家中小型保险公司,分别是信诚人寿、农银人寿、天安人寿、海康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等分析它们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保险风险和战略风险。
1.1市场风险
1.1.1市场风险现状
各保险公司对市场风险披露信息相对于其他风险更为具体,分别都披露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并了敏感性测试和压力情景测试的结果。各家保险公司的压力情景测试结果显示,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各保险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相对较少,其外币资产多是由于国外股东投资产生。
通过对各家公司利率压力测试结果的观察可知,利率的变化会对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利率的波动会对公司持有的固定收益类证券造成影响。利率风险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缺口和凸性缺口监控观测到,各家保险公司对利率风险较为关注。天安人寿、信诚人寿、海康人寿对资产负债匹配情况进行了披露。由于在目前的法规和市场环境下,没有期限足够长的资产可供投资,以与保险合同责任的期限相匹配。天安保险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达到-41%,由此可见其资产负债匹配是有较大风险的。另外两家保险公司没有资产负债匹配的相关信息披露,可见对于具体市场风险的信息披露尚不够详细,有待进一步完善。
权益价格风险源于权益资产价格的波动,与资产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各公司通过VaR、条件尾部期望和压力测试法,评估公司的权益价格风险水平。保险公司在投资连结保险类产品的独立账户中权益资产类投资较多,但由于独立账户中的价格风险由投保人承担,其风险相对来说非常小。在考察的五家公司中,传统账户的投资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有限,权益资产占比一般都小于5%。
1.1.2市场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对于市场风险的处理,五家保险公司中信诚人寿、海康人寿、天安人寿披露了较为详细的风险应对策略。设定与内部管理要求相适应的风险可接受水平,建立相应的风险报告制度,定期提供投资监控报告。增加固定收入资产的久期与负债相匹配进而降低资产负债匹配缺口。加大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来控制利率风险。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积极主动配置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新型衍生工具投资,积极管理权益价格风险。
2.2保险风险
2.2.1保险风险现状
五家公司中天安人寿和海康人寿对保险风险进行了详细披露。天安人寿对过去一年公司的退保率、保费继续率死亡偏差率、重疾发生率进行了详细披露,并进行了压力情景测试。天安人寿和海康人寿上一年度退保率较高,将来面临退保风险较大。退保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和投资收益率低的市场环境的影响。海康人寿对于主要保险风险进行的压力情景测试显示死亡率、退保率、费用率、疾病发生率增加10%,会对公司的预期利润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工银安盛、农银保险两家公司没有进行详细的保险风险披露,仅仅是在报告中指出上一年度其相应的精算假设好于预期,保险风险处于公司的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之内。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保险风险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能使投资者,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保险风险形成充分的认识,也不利于该公司的保险风险控制,因此应努力扩大风险信息的披露范围。
2.2.2保险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保险风险是各家公司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五家公司中除农银人寿外均披露了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为防范退保风险,各公司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测,当退保率超出公司假设或可承受说平时,作出分析报告并对分公司提示预警,督促其展开整改措施。对赔付风险较高的产品,加强核保以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并通过再保险方案,转移一部分公司不能承受的风险。天安人寿在费用风险管理方面引入战略、预算、考核相衔接的闭环式管控,从机构的开设策略、产品销售策略、公司费用政策方面采取风险控制策略。
3.3.1战略风险现状
公司的战略风险主要包括经营模式风险、同业竞争风险和政策风险。五家中小保险公司中海康人寿和工银安盛对战略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认为战略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没有单独分类识别战略风险的其余三家保险公司,则不认为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现阶段宏观经济状况比较困难,保险公司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保费收入增速减慢,经营模式风险、同业竞争风险和政策风险对中小保险公司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忽视战略风险对中小保险公司会形成不利影响。
3.3.2战略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各公司对战略风险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海康人寿和工银人寿虽然将战略风险单独识别,但并未披露相关的战略风险信息,其战略风险的方法措施也十分简略。因此,说明中小保险公司战略风险管理不到位。各公司需要不断完事法人治理结构,定期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研究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战略风险。研究本公司战略定位的有效性,控制公司经营风险。提高服务品质,与同业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控制竞争风险。
一、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
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纳外部资源即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根据产权流动的不同轨道可以将资本扩张分为三种类型:
1、横向型资本扩张
横向型资本扩张是指交易双方属于同一产业或部门,产品相同或相似,为了实现规模经营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横向型资本扩张不仅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增强了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而且改善了行业的结构,解决了市场有限性与行业整体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的矛盾。青岛啤酒集团的扩张就是横向型资本扩张的典型例子。近年来,青啤集团公司抓住国内啤酒行业竞争加剧,一批地方啤酒生产企业效益下滑,地方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寻找“大树”求生的有利时机,按照集团公司总体战略和规划布局,以开发潜在和区域市场为目标,实施了以兼并收购为主要方式的低成本扩张。几年来,青啤集团依靠自身的品牌资本优势,先后斥资6.6亿元,收购资产12.3亿元,兼并收购了省内外14家啤酒企业。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壮大了青啤的实力,而且带动了一批国企脱困。2003年,青啤产销量达260万吨,跻身世界啤酒十强,利税总额也上升到全国行业首位,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的目标。
2、纵向型资本扩张
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或者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交易称为纵向资本扩张。纵向资本扩张将关键性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自身控制范围,通过对原料和销售渠道及对用户的控制来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格林柯尔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无氟制冷剂供应商,处于制冷行业的上游。收购下游的冰箱企业,既有利于发挥其制冷技术优势,同时也能直接面对更广大的消费群体。从2002年开始,格林柯尔先后收购了包括科龙、美菱等冰箱巨头在内的五家企业及生产线。通过这一系列的并购活动,格林柯尔已拥有900万台的冰箱产能,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具备了打造国际制冷家电航母的基础。格林柯尔集团纵向产业链的构筑,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混合型资本扩张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投入产出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产权交易称之为混合资本扩张。混合资本扩张适应了现代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要求,跨越技术经济联系密切的部门之间的交易。它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环境适应能力。拥有105亿资产的美的集团一直是我国白色家电业的巨头,2003年的销售额达175亿元。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的从来没有偏离过家电这一主线。专业化的路线使美的风扇做到了全国最大,使空调、压缩机、电饭锅等产品做到了全国前三名,巨大的规模造就了明显的规模优势。然而,随着家电行业竞争形势的日益严峻,进军其它行业、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美的集团的现实选择。与此同时,美的在资本、品牌、市场渠道、管理和人才优势等方面也积累到了具备多元化经营、资本化运作的能力。审时度势之后,美的毅然作出了从相对单一的专业化经营转向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决策。2003年8月和10月美的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和湖南三湘客车,正式进入汽车业。此后不久,又收购了安徽天润集团,进军化工行业。在未来的几年中,美的将以家电制造为基础平台,以美的既有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内部重组和外部并购为手段,通过对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新产业的扩张,实现多产业经营发展的格局,使美的最终发展成为多产品、跨行业、拥有不同领域核心竞争能力和资源优势的大型国际性综合制造企业。
二、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
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它是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而进行的重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以及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收缩性资本运营通常是放弃规模小且贡献小的业务,放弃与公司核心业务没有协同或很少协同的业务,宗旨是支持核心业务的发展。当一部分业务被收缩掉后,原来支持这部分业务的资源就相应转移到剩余的重点发展的业务,使母公司可以集中力量开发核心业务,有利于主流核心业务的发展。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扩张性资本运营的逆操作,其主要实现形式有:
1、资产剥离
资产剥离是指把企业所属的一部分不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资产出售给第三方,这些资产可以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也可以是整个子公司或分公司。资产剥离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不良资产的存在恶化了公司财务状况;(2)某些资产明显干扰了其它业务组合的运行;(3)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急需收缩产业战线。
中国人寿在上市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资产剥离。2003年8月,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一分为三: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超过6000万张的1999年以前的旧保单全部被拨归给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而2000万张左右1999年以后签订的保单,则以注资的形式被纳入新成立的股份公司。通过资产剥离,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承担了1700多亿元的利差损失,但这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在美国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铺平了道路。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将其拥有的某一子公司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通过这种资本运营方式,形成一个与母公司有着相同股东和股权结构的新公司。在分立过程中,不存在股权和控制权向第三方转移的情况,母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没有改变,但子公司却有机会单独面对市场,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判断。公司分立通常可分为标准式分立、换股式分立和解散式分立。
3、分拆上市
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分拆上市后,原母公司的股东虽然在持股比例和绝对持股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将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
2000年,联想集团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对其核心业务进行拆分,分别成立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2001年6月1日,神州数码股票在香港上市。神州数码从联想中分拆出来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分拆不但解决了事业部层次上的激励机制问题,而且由于神州数码独立上市,联想集团、神州数码的股权结构大大改变,公司层次上的激励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
4、股份回购 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途径购买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适时、合理地进行股本收缩的内部资产重组行为。通过股份回购,股份有限公司达到缩小股本规模或改变资本结构的目的。股份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一般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保持公司的控制权;二是提高股票市价,改善公司形象;三是提高股票内在价值;四是保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的实施;五是改善公司资本结构。股份回购与股份扩张一样,都是股份公司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下采取的经营战略。因此,股份回购取决于股份公司对自身经营环境的判断。一般来说,一个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已超过一定的规模经营要求的公司,可以选择股份回购的方式收缩经营战线或转移投资重点,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1999年,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以协议回购方式向国有法人股股东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回购并注销股份10亿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37.98%,共计动用资金25.1亿元。国有法人股股东控股比例由原来的80.25%下降到68.16%,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回购完成后,公司的业绩由98年每股收益0.306元提高到99年每股收益0.508元,而到2000年,每股收益达到了0.933元。这为申能股份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上市公司中的绩优股地位。
三、资本运营创新模式的探索
1、TCL集团—整体上市模式
2004年1月,TCL集团的“阿波罗计划”正式得以实施。即TCL集团吸收合并其旗下上市公司TCL通讯,实现整体上市。原TCL通讯注销法人资格并退市,TCL集团向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换股并同时发行TCL集团人民币普通股,TCL通讯的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TCL集团。整体上市为TCL集团筹资25.13亿元,这将给公司带来产业扩张的新契机,也为其带来一个新的资本运作平台。这是企业集团资本运营的一个里程碑。集团整体上市将给集团以更大的运作平台。企业要面对全球化竞争,要做大做强,这都需要资金,金融资本集资是最有效的方式,集团上市后无疑可以让集团更加有效地通过集资发展。而在行业整合、产业重组方面,让大集团完全靠现金收购来进行产业重组显然不大现实,整体上市可以让大集团通过股权收购实现更有效的扩张,这对蓝筹大集团来讲极具意义。
2、德隆集团—行业整合模式
一个产业规模很大、很分散,怎么整合?德隆的选择是,把资本经营作为产业整合的手段。通过资本经营,收购同行业中最优秀的企业,然后通过这个最优秀的企业去整合和提升整个行业。
德隆把资本经营与产业整合相结合、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相结合。德隆现在控股5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做法是,把证券市场作为企业整合的一个手段。德隆一般不孤立投资一个项目,其投资某个项目,是为了整合整个行业。例如为了整合新疆水泥行业,首先控股屯河70%以上,然后把屯河的水泥生产能力卖给天山,用所卖得的钱买天山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权,从而控股天山,通过天山整合整个新疆的水泥业。而屯河做红色产业,在国外与亨氏合作,进入欧洲的蕃茄酱市场,变成亚洲最大番茄酱生产和出口企业;在国内控股汇源果汁公司,迅速打开国内饮料市场。
3、海尔集团--产融资本结合模式
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就会开始不断向金融资本滲透;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必须要寻找产业资本支持,以此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于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哲明档案
学历指数
从业经验
41岁,苏格兰人,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也是英国皇家保险学院准院士。现任金盛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自1998年至2005年,马哲明先生在安盛集团亚洲区域总部下属各区域分公司任职;并于2005年8月被任命为金盛保险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2009年,金盛保险迎来十周年。在这个仍在金融危机下笼罩的不同寻常的2009年,对于目标定位于“首选公司”的金盛而言,这个十周年有着更深的意义。就在这一刻,金盛在上海宣布了正式启动全新的品牌形象――“重新定义、引领标准”。金盛保险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马哲明(Jamie McCarry)表示此举意义重大。“2009年将是金盛保险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但迎来了十岁生日,更是将我们的品牌精神及企业定位推向另一个新高度的转折点。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一种危机在不断蔓延,那不只是金融危机,更是信任危机。我们非常希望通过‘重新定义、引领标准’这一全新的品牌形象,以及付诸实践的证明行动,提升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感,彻底改变目前的局面,这是我们希望在中国市场打造首选品牌的决心。”
欲变世界 先变其身
B:“重新定义,引领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能否描述一下?
M:“重新定义”代表金盛保险对客户所做的重要承诺,它意味着,金盛保险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标准重新定义金盛的一切产品、服务和业务运营,并致力于不断改善和提升全方位的品质。“引领标准”代表金盛保险一切行动的新标准,即“说到做到”,在别人做出承诺时,金盛将会通过实际行动为客户兑现诺言,提升在客户心目中值得信赖的财务保障的专家形象。
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重新定位?
M:此品牌形象的定位是基于AXA(安盛集团)近两年在全球对近十万人所进行的深入调查及金盛保险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多项调研所提出的。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在保险和金融服务行业中,“首选”和“信任”紧密相联。但如今市场中,多数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仍然很薄弱,大多数人认为保险公司只是做出承诺,而很少有真正提供关心客户需求、让客户安心、对客户贴心的产品和服务。要成为客户的首选,必须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以“关心、安心、贴心”的态度去重新定义所有的产品及服务领域,为客户建立起“说到做到”、以信任为基石的新标准,彻底扭转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B:如何做到从“做出承诺”到“兑现承诺”,这是一个怎样的挑战?
M:我们必须从客户的角度来看看他们眼中的保险公司。调查显示,客户眼中的保险公司只是“做出承诺”。到处充斥着承诺,却没有实际的差别。我们还应面对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客户信任度薄弱的固有局面,这是因为与客户缺少定期、清晰的沟通;二是充满挑战的全球形势。某些金融机构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使客户更加不信任受到波及的保险和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兑现我们的承诺,“差异化”是一个关键词。我们如何实现差异化,是我们突破“做出承诺”的关键。作为行业引领者,我们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把握机遇,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在财务保障领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差异化的途径就是走出拥挤同质化的同类市场。实现差异化,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员工参与度,缺一不可。从我们自己开始,“欲变世界,先变其身”。我们希望我们的品牌能体现我们是谁,我们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品牌应该正是体现我们企业的价值和文化。
专业“个人理财需求分析”证明行动
B:在这场证明行动中,金盛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什么工具去实现这种“安心、关心、贴心”?
M:在中国的发展,金盛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但坦白来讲,比起其他一些规模很大的保险公司,金盛并不算很大,为什么会一直提出“行业首选公司”的目标,还有如今的重新定义、引领标准,这基于我们专业理财服务。客户的评价才是最有力的证明。一位北京客户这样评价:使用专业财务需求分析工具的都是大公司,但像金盛这种专业化水平这么高的公司却很少。的确,在这场证明行动中,我们将运用金盛100%的个人理财需求分析,在中国率先推出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陪客户一起将关于未来的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B:金盛的“个人理财需求分析”已经证明了它的专业性和优秀。重新定义的兑现承诺行动中,如何体现它新的变化?
M:从2009年5月1日起,金盛保险的个人业务销售人员都将会使用专业的“个人理财需求分析”为客户提供真正以需求为导向的财富规划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了保证销售员的专业理财需求分析能力,销售人员还将经过循序渐进、不断升级的系统性培训和多个阶段的严格考核,不断提升品质服务。此外,客户还将享有年度个人需求回顾,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状况对其理财规划进行有效调整。
100%的保费退还承诺
B:在如今的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人们最迫切需求和关心的是什么?
M:我们知道,在经济衰退期,中国人可能更加关心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他们的保障需求。在失业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财务稳健。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规划,我们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该为客户提供在财务上的保障。疾病、残疾及过早死亡并不取决于市场周期的影响,这些在任何时候都会对客户进行打击,并使他们陷入财务困境。在金盛,我们理解我们客户的需求和担忧。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能够安心,尤其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我们可能不能够保证工人们都能够就业,但我们相信我们能够成为在危机到来时,没有忘记人们保险和财务计划需求的一分子。我们相信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人寿产品给客户提供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B:对此所带来的失业危机。金盛大胆推出了100%的保费退还承诺。这是一种真正的兑现承诺的表现。这是怎样的一个承诺?
M:金盛保险发现,担心失业是当前形势下造成多数中国消费者放弃或中断长期规划的一大绊脚石。因此,金盛保险特别推出“100%保费退还承诺”,从现在起,凡购买保单的消费者,若一年内发生经济性失业,希望退保以获得资金流动性,金盛保证全额退还所交保费,以实际行动帮助消费者排除市场环境干扰,安心进行长期规划。这是金盛保险又一个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证明行动。
链接・金盛人寿保险
由法国AXA(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两大世界500强集团合资组建,是中国第一家中法合资的保险公司,亦是中国保监会成立后批准的首家寿险公司,
于1999年6月在上海正式成立,总部设于上海。金盛保险以成为“首选公司”为愿景,以上海、广州、北京三个城市为区域中心,业务经营范围已覆盖华东、南方和北方等重要城市,并继续有计划地向全国性保险公司的规模进行拓展。
AXA(安盛集团)
创始于1816年的AXA(安盛集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保障及资产管理机构,在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位居第15位,全球人寿健康类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2008年被评为《商业周刊》“世界最有价值品牌100强”。AXA安盛为全国社保基金会选择的全球(美国除外)股票积极型产品投资管理人之一。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和机电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兼具金融、房地产、货运、招标、承包工程和投资业务,实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
相关・保险业劲刮重塑风国泰人寿
4月1日,国泰人寿宣布启用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由稳定的三角形与黄色、橙色与咖啡色的温暖色块构成,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象征着产品与服务的安全与可靠性,国泰人寿的品牌重塑工程标志着其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正式启动,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全国机构布局。“品牌形象是一种战略要求,新标识则是公司发展新阶段的外在表现。国泰人寿负责人表示,国泰人寿将适时调整,在不断加强消费者保险观念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在大陆市场的战略布局。
友邦保险
友邦保险的品牌重塑可谓一波三折。刚启用的全新品牌标识因为“独立宣言”宣告“流产”。已经印上全新品牌标识的宣传单页、文件、名片都在进行重新设计、印刷。
2008年9月1日,友邦保险宣布启动全新的品牌标识。新标识不仅传承了友邦保险悠久的传统,还将友邦保险与美国国际集团(AIG)组合在一起。然而,随着AIG在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友邦保险于今年3月3日发表“独立宣言”称,将脱离AIG成为独立营运机构。因此,原先为了凸显AIG而设计的品牌标识自然不能再用。
关键词:商业保险公司;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
Abstract: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is a development plan which is 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welfare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the target of univers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en basically realized.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s for the next phase. Meanwhile,his development model is faced with some predicament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l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edical insurance in typical area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mo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mmercial insurance companies,social medical insurance,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840.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76-04
收稿日期:2013-10-15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审计科学与技术预研究课题(YSXKKT1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苏教社政[2010]9号)资助。
作者简介:张杰(1984-),湖南湘潭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与金融创新。
一、我国商业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计划,对于保障我国居民的生活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始进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有关实践,就现阶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4种具有代表性的保险运作形式,包括湛江模式、新乡模式、江阴模式以及厦门模式。
(一)湛江模式
为了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率,2008年7月,湛江市政府文件,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该种运作体系中,由政府与人保健康同时参与运作,这就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公务员的统一参保,覆盖人群已经超过湛江市人口的85%。湛江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的是一种“个人缴费联合政府补贴”的形式,其保险基金包括家庭账户和统筹账户两个部分,统筹账户中部分支付业务由人保健康进行管理。其缴费的30%用于直接购买大额医疗补助保险,其余的70%则用于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考虑到商业保险机制具有风险控制的特征,因此,其保险限额也提升至2万元。根据湛江市参保档次进行计算,居民每年只需要缴纳20—50元的费用,社保局就可以提取其中的6—15元来购买人保健康的补充医疗保险。湛江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水平,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基本实现公司、社保部门、定点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湛江模式也是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成功典范。
(二)新乡模式
新乡模式于2004年4月正式启动,该种模式由新乡政府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市政府设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组,负责辖区内部医疗的宣传、组织领导以及发动工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负责基金的运营和管理,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清单的审核、医疗专用账卡的建立、支付手续的编审、补助的审核、基金的管理等,并为各个县、市、乡、镇提供补助支付窗口,为居民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险服务。其运行模式为:政府出资委托保险公司负责医疗基金管理和支付的业务,保险公司则负责案件审核、理赔和支付服务。这种直接利用保险公司管理平台和服务网点的模式降低了政府经营管理的成本,减轻了政府办公机构的压力,缩短了案件的审核时间,改善了结算工作流程,减轻了居民的负担。该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截止到2012年底,新乡市新农合参保率已经超过99%,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江阴模式
江阴模式最早源于2001年,在当时,江阴市政府就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了一种政府推动、保险机构运作、行政部门监控、覆盖城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承保方为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江阴分公司,制度实施当年,参保覆盖率已经超过85%。该种模式的运作思路为: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部门签订契约,其中,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医疗保险业务的运营,政府部门则负责整个医疗基金的征收,并对医疗制度各个当事者进行规范和监管。实际上,这种制度的本质就是新型农村医疗商业保险公司的一种受托管理模式。该种模式的基金实行的是一种两条线收支和管理的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其专业优势,对补偿标准进行科学的测算,并成立业务管理中心,对整个基金的运作实施全面的领导。整个基金的运作模式实施的是一种“单独立户、封闭运作、专款专用”的形式,保险公司不享受基金收益,也不需要承担基金风险,其管理费用也主要由财政支付。
就现阶段来看,江阴模式参保对象已经扩大至外来务工人员,保障功能也由医疗保障全面扩大至健康保障,同时,保险公司也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实施门诊补偿和返还制度,完善了关于大病的补偿制度。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居民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厦门模式
厦门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结合的医疗保障模式的城市。早在1997年,厦门市政府就出台了《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试行规定》,商业保险部分由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承保。厦门模式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以一种“集体参保”的模式实行,超出的部分由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则根据“社会化管理及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实施保障。具体的方式为: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负责商业补充保险部分,职工医疗保险中心为投保人,为居民参保,居民医疗花费在4万元以内,由专项资金负责,超过4万元以上则由商业保险公司支付90%、个人支付10%。实质上,厦门模式实行的是一种“征、管、监”三权分离的运作模式,保险资金由政府部门征收和筹集,在劳动部门、卫生局和社会保障局的监督下,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一种第三方的管理服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险资金的利用效率。在近年来全民医保工作的推进下,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险公司也不断地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全面实行网上审核报销流程,理赔时间也大幅缩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几种典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比较
湛江模式、新乡模式、江阴模式以及厦门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是这几种模式将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的成本、提高基金安全性,也能够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下面就综合几种模式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业务类别的划分
1. 商业保险参与城镇居民新农合医疗保险。在以上几种模式之中,厦门模式的覆盖面更加广泛,而江阴模式与新乡模式的运作效果更加显著,这两种模式的差别不大,均为政府主导监督和检查,保险公司提供服务,在这两种模式下,保险公司并不需要承担亏损的风险。其实质就是由政府购买保险公司服务来实现为居民提供专业的一种过程,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这种新型模式具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优势。湛江模式即将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运行的模式,保险公司同时参与到整个运作过程中,这就实现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公务员、城镇职工统一参保的目标。湛江模式是继厦门模式后又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
2. 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厦门模式与湛江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基金管理进行运作的模式,两者相比而言有一些不同。在厦门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承担补充医疗保险的业务,从1997年起,厦门市就在不同的居民中推广了这种保险模式,到2012年底,厦门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补充保险已经全部由平安保险厦门分公司承担。在湛江模式中,已经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大额医疗补助为辅的一种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人保公司湛江分公司同时参与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的服务。
(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方式的划分
1. 基金管理型。基金管理型也称之为委托管理型,该种模式即政府将保险业务委托至保险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由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服务。在基金管理模式下,保险公司不需要承担风险,只要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定进行报销、结算、审核即可,保险基金的透支风险和基金赤字均由政府承担。新乡模式、湛江模式均属于基金管理型。
2. 保险合同型。保险合同型也称之为社会再保险型,即政府使用筹集的资金为参保人投保的一种形式,在赔付比例、保险责任以及赔付限额协商完成后,政府与保险公司签订正式协议,保险公司即可按照协议规定为投保人提供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的透支风险需要由保险公司自行承担。江阴模式就是典型的保险合同型。
3. 混合型。混合型的方式是一种介于保险合同与基金管理方式之间的新型模式,保险公司负责保险基金的运作,并收取一些费用,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的风险由保险公司和政府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摊,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基金的投资风险。厦门模式就是典型的混合型模式。
三、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机制的设计
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可以得出,使用保险合同合作形式承办大病医疗补充保险,使用基金管理合作形式来承办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理想的保险机制。
(一)保险合同型承办大病医疗补充保险
1. 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首先,为了全面推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模式,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同时要完善保险公司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良好的竞争机制能够促进社会保险的发展,也能够提升保险公司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这样才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协商和沟通,明确好双方的责任以及保费的数额,并划分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在范围的划分方面,可以借鉴湛江模式和厦门模式,但是具体的金额则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共同商定。在委托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地位,维护好参保的政策,保持好财政专户管理体制。
2. 政府要为保险公司的承保做好后续的宣传工作。如果保险公司只需要承担大病医疗保险,政府可以为其提供专项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如果保险公司医疗保险基金,政府可以为其提供统一的办公场所。同时,政府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帮助保险公司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保险公司拓展业务。此外,政府还要建立一种信息管理披露制度,将商业保险的账目公开,同时对医疗服务机构建立一种统一的测评标准,这样既可提升保险的透明度,也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
3. 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在与政府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需要派出专业的服务人员办理相关的业务,为居民答疑解惑,纠正医疗服务方的不法行为,同时也要发挥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权,选择适宜的医疗服务机构。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包括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几种,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不同的医疗机构签约,这样就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种优质便捷、价格合理的服务。
(二)基金管理模式参与城乡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典型的福利事业,因此,该种保险不适宜由保险公司来承保,加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保险公司也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将基金管理模式应用在其中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模式具体运行的注意事项包括:
1. 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在该种模式中,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和保险公司准入、退出机制。目前我国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数量很少,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政府必须鼓励更多的公司进入这一市场中,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居民。同时,政府也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拟定好管理费用。
2. 保险公司需要承担的责任。在基金管理模式中,保险公司仅需要负责支付和案件审核服务,在基金安全方面,保险公司需要进行详细的测算,定期为医疗机构报告基金的变动情况,这样就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地调整相关的政策。
四、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配套政策研究
(一)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但是我国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完善,为此,在下一阶段可以制定如下的措施:
1. 采取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可以降低商业保险公司营业税的税率,对于承办的社会保险部分可以免征营业税,为了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可以对企业采取税费优惠的方式,提高企业主动参保的积极性,也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福利。
2. 改进医疗费用支付模式。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多数地区仍然实行的是按项目付费的形式,虽然这种方式较为简便,但是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医疗费用支付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合作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的收益,因此,在下一阶段,必须要寻找出一种适宜的医疗费用支付模式。
(二)加强监管与扶持
1. 加强政府监管,进行科学考核。在下一阶段,政府可以对保险公司实施一种绩效考核的方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进行监管,同时,根据指标数据对保险公司进行打分,根据考核的结果选择是否与保险公司继续合作。
2. 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扶持。为了促进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此外,政府要促进保险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保险公司的保障水平。
3.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会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产生一定的变化,对基金管理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为了分析这些影响,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这样就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处理措施,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俊.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的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刘海兰,何胜红,张旭升,曾理斌.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SWOT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3,(6).
[3]于保荣,王涛,杨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原因分析:基于6区县的案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1).
[4]冷明祥,胡大洋,张建军,万彬,程向前,陈蕾.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介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可行性以及模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5]叶凌.商业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理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6]张体华,徐怀祥.商业保险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