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方式、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共计1267项,其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专项103项。辽宁何氏医学院主持的《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在项目负责人市场营销教研室孙茹云老师的主持下,本学期已经进入到第二轮教学。
1 授课对象
第一轮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市场营销专业大二的学生。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章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已经学习过的课程,比如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为避免理论知识的重复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产生学习逆反心理,本轮教学我们更换了授课对象,选择了对企业管理相对陌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 教学方式
上一轮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建课方教师在网上讲授理论知识,提供学生所需各种课程相关资料,包括课件和习题,参考资料等。线下由使用方教师带领学生巩固、运用理论知识和考察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具体做法是:以使用方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在线上监控学生学习进度。线下由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题,进行案例分析,答疑,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审核,对问题进行新一轮汇总,再课上进行总结讲解,以此形成两性循环。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它的缺陷确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无论是线上线下的教学都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线上学习由于网络速度以及平台问题有时延缓了正常的学习进度,有时学生为了追赶学习计划,需要长时间连续学习,加之对着冰冷的屏幕,毫无生气,难免导致学习比较枯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教学,虽然重点突出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却不是主动接受知识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立项初衷相悖。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本轮教学过程中,从让学生乐学、活学的目的为出发点,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重新更改了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2.1 项目导向型
针对于营销管理这一章节的具体知识点,结合双十一的时间背景,设计了一个项目,要求学生策划天猫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以完整的策划方案为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主题、创意、文案的全部设计。辽宁何氏医学院地处相对偏僻,学生日常购物多来自于网络,天猫是学生们特备喜欢的电商,以此作为学生研究对象,深受学生喜爱。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历届双十一天猫活动资料,以及其竞争对手京东的相应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历届活动优缺点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新的促销主题以及活动方案。当学生完成全部策划案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小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任务驱动型
在生产管理线上理论知识完成之后,带领学生参观蒙牛企业沈阳分公司的工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真正了解线上章节的具体理论知识点。在参观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参观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提问,了解企业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回来之后,结合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提供更加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以论文形式进行上交。
2.3 角色扮演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线上理论知识主要围绕企业人才选育用留四大部分展开进行讲解。线下,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模拟,主要对面试这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两两一组,一个扮演面试官,一个扮演面试者,让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感受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对于这种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一个方面让学生非常生动的感受了所学理论知识点,而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社会情境,富于感情,使学生真正热爱人力资源工作,有意向投入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当中。
2.4 案例分析法
全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搜集自己相对感兴趣的企业案例。线下课堂上让大家进行分享,并且进行问题诊断。大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大家在共同探讨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其中案例研究对象有外资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主要供我们学习其成功经验。而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运营,主要是进行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活学活用。
上一轮的教学,因为保持着相对陈旧的教学方法,线下教学时间,利用率不够紧凑,每堂课都会有所剩余,让学生自己总结或者提问。本轮教学,学生都是在相对比较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的,我们不再是“忍耐”着前行,而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本轮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利用率。
3 教学效果
本轮教学最大的进步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任务、案例、项目等的驱动下,学生会非常主动的登录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效果非常好。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也都有所展现。
参考文献
[1] 王鹏,中小企业管理有效性研究, 2012
关键词:线上授课;课件;师生;互动
线上授课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依托直播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1]。线上教育将传统教学从教室的定点定时转变为随时随地可进行的移动式学习,具有可碎片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习场景移动化、自主性等优势,有助于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广,以实现教育公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变革和完善,它最大的优势是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线上课程应当是线下课程的补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线上课程在公考、律考、考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涌现出很多网红教师,但是在全日制教学中开展的时间很短,应用面也不广,教师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导致线上教育面临不少困难。因此,以《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为例,探讨线上授课[2]。
1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
线上授课可使用的平台多种多样,经过对比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钉钉教学平台。课前,在钉钉平台上建立学习群,为了督促学生,每个班都设有考勤员,负责每节课的考勤工作。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在每节课授课前,在钉钉群预习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更容易集中精神参与课堂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支配学习的节奏、内容,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学习效果。本课预习要求:(1)如何记住课本187和188页的记号;(2)复习中学学过直线和二次曲线的方程和图像;(3)预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
2用好课件是关键
与传统课堂相比,线上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首先,课件的制作要更加细致。能不能上好网课,课件非常关键,网课不同于教室面授,要多方考虑学生的因素。因为在教室上课,学生的反应可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得知,随时做出调整。但线上授课时无法看到学生的表情,因此备课时要针对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哪些知识学生能理解、接受,哪些知识需要补充,为方便理解应该如何设计课件。此外,备课时也要多设置一些合适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况。PPT要尽可能精练、完善、简洁大方,以简单的色彩和图案为模板制作课件,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保留在显眼的位置[3]。其次,教具的准备要更加充分,课境的布置要更加合理,课件+黑板的组合被各种现代化设备所取代,如课件、“手写板+白板”,且要求能在各种工具之间无缝切换。例如,在教授“直线与二次曲线的相关位置”时,在学习新课前,先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符号。如:F(x,y)=a11x2+2a12xy+a22y2+2a13x+2a23y+a33=0(1)F1(x,y)、F2(x,y)、F3(x,y)、Ф(x,y)以及F1(x,y)、F2(x,y)、F3(x,y)的关系式,复习后把它们留在同一页面,为接下来的推导做好铺垫。推导过程切换到白板进行,把直线的参数方程x=x0+Xt,y=y0+Yt代入二次曲线方程(1),通过白板一边分析,一边演算推导过程,最后得到方程式Ф(X,Y)t2+2[F1(x0,y0)X+F2(x0,y0)Y]t+F(x0,y0)=0(4)。此方程在后续学习中会经常出现,用不同的颜色在PPT上显示出现,并要求学生牢记。然后,切换回PPT,讨论方程(4)的根,把方程换成学生非常熟悉的二次方程At2+Bt+C=0,显示在方程(4)下对应的位置上,利用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推出结论。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标识这些结论,特别是重点字眼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出来,而且设定不同的显示方式。这样方便必要时把它显示出来,讲清楚后再隐藏起来。在讲完直线与二次曲线的相关位置的基本知识点后,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设计了让PPT切换到几何画板。在几何画板中,教师事先设定了x轴上的一些点如A、B、T,用这些点的纵坐标表示参数a、b、t的大小,学生通过拖动这些点就可以改变参数的值。学生只需要在“度量/计算”功能中输入参数方程,分别计算出x,y的值,再利用“图表/绘制点(x,y)”绘出对应的点,最后利用“构造/轨迹”功能就可以绘出方程的图象,或者直接在“图表/绘制新函数”功能中输入参数方程或函数表达式,几何画板即可绘出相应方程或函数的图象。在学生掌握几何画板的基本应用功能后,将几何画板文件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尝试将“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六种位置关系(交于“两不同实点”“两重合实点”“两共轭虚点”“唯一实交点”“无交点”“直线在二次曲线上,成为二次曲线的组成部分”)通过图象显示出来。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提示,激励他们,看看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几种位置关系。例如,常见的二次曲线有哪些?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抛物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有几种?除了常见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还有什么样的二次曲线?到规定时间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找到的几种位置关系,可通过文字或图片上传。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学生对自己得出的结果会更有成就感,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通过上述学生动手操作,会发现学生很容易作出“交于两不同的实点”和“交于唯一的实点”,但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区分“无交点”和“交于两共轭虚点”,也容易混淆“交于唯一实点”和“交于两重合实点”。而能想到“直线在二次曲线上”的学生不多,中学时期没有提过这种位置关系,大部分学生对“二次曲线”的思维往往只停留在“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上。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几种关系的根本区别,急切地想找到答案。这时,教师再切换回PPT,通过例题解决这个问题。例1:下列直线与二次曲线y2=2x的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X=1、y=2、x=0、x=-2。提出两个问题:“它们的位置关系是();你是通过哪种方法得出结果的?”选项有:G直觉、H画出图像、M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N选H和M。事先用字母ABCDEF分别代替六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用字母回答即可,这样很快就能收到反馈信息。教师收到反馈信息后,切换到几何画板,作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图像,让他们观察图像并再次确定位置关系。有不少学生会认为,直线x=0也是与抛物线交于唯一实点,直线x=-2与抛物线没有交点。然后,切换到PPT,引导他们从方程组中判断,判断结果是否正确。通过联立方程组,很快会发现直观感受到的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得出图形判断并不可靠的结论,让学生明白需要通过解方程组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例2:直线与二次曲线y2=4的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y=2、y=3。学习例1,学生自然会用解方程组去解答例2,得出关系之后,切换到手写板画出图象(因这图象很简单)。通过图象,学生理解了“无交点”就是“平行”,与“交于两共轭虚点”有本质区别;“交于两重合实点”就是“相切”,这就能真正与“交于唯一实点”区别开来;而对中学很少见到的“直线在二次曲线上”,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容易混淆的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的目的。为了巩固知识,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3重视师生互动
课堂上,要努力做到讲解清晰、有条理、准确、生动、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网络授课速度要慢,特别是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上网课时,一定要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在直播课上,教师尽量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吸引学生。教师尽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及时表达出自己的各种想法和见解。这样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同时情绪高涨的学生也反过来激励着教师,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由于直播课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无法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听课状态,所以为了能够及时地收到课堂的效果反馈,较好地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随机提问学生与课程相关的内容,以了解学生听课情况。特别关注提问在上课过程中“潜水”的学生,以防止出现学生“挂网”现象。例如,在推导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关系,在得出方程Ф(X,Y)t2+2[F1(x0,y0)X+F2(x0,y0)Y]t+F(x0,y0)=0(4)后,可提问:“方程中的变量是什么?”“t”;“它是一次方程还是二次方程?”“与Ф有关”;“当Ф不等于零时,方程是一次还是二次方程?”“二次”;“它的根与什么有关?”“与系数有关”;“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与Δ有关”;“当Δ大于零时,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什么?”“而当Δ=0时,情况又如何?”“当Δ<0呢?”“当Ф等于0时,方程又是什么方程?这时,它的根与什么有关?”通过一问一答,学生能够轻松自然地推导出结果。这样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摘果子,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从内心产生“我能行”的想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结合直播平台提供的学习打卡、学习时长、课堂提问、课堂作业数据,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状况,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可通过屏幕提问和发表见解,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在练习中,利用“限时答题”的功能,让学生答完题并拍照上传解题过程,教师可及时收到反馈,讲评学生的解答过程。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小而精的并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设计出不同的答题选项,学生通过回答“A”“B”“C”“D”或“是”“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正确的回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感,上课时不易分神,提高注意力,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课后,教师及时将课件发在钉钉群上,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钉钉软件中的视频回放功能进行查漏补缺。
4作业要及时评讲
作业的布置尽量体现出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不宜太难,学生在多次尝试都失败,就会失去信心,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相反,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好作业后,在规定时间内拍照上传。钉钉软件中有“作业”功能,教师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已提交和未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对未提交的同学,教师还可以“ding”一下,提醒他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此外,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利用软件中圈画批改功能鼓励学生,对做得好的作业批上“好”“优秀”“真棒”等,对出现错误的作业,把错误的地方圈出来加以改正。作业批改后在钉钉群,全班学生都可以看到。这不仅能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作业的错误,同时优秀的作业也起到榜样作用,引起学生相互比较、相互模仿、相互学习,达到激励全班学生的目的。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做出“优秀”作业,课堂上会更认真、更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每一次改完作业后,教师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分类总结作业中的问题,挑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下次上课前进行评讲,让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使其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5结束语
“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是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事实证明,线上授课不仅对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双提升、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针对学生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使用富有变化、不断更新的教学手段,设计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景、演示不同的事例、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启发、提供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卫强,杜胜男,李焱斌,等.“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天然气输送设计与管理为例[J].大学教育,2021(5):62-64.
[2]蔡弘,赵斌斌,范海洲,等.网课实践对新时代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启示[J].科技风,2021(7):37-38,118.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创业 能力提升 培育体系
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的精英,她们的就业创业情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女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创业,其能力培养甚为关键。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联合多方力量共同配合和努力。
一、转观念,切实强化女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高校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突出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1.定位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女大学生人才,使培养的女大学生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是高等学校需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每所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学校优势、专业布局、生源结构、学科特点等客观条件,同时考虑地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定位、科学制定女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女大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培养的人才素质过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善于抓住机会,敢于面对任何挑战与困难,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过硬的创业素质和良好的综合能力。
2.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男女学生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忽视性别优势和个性化人才的特色教育,明显影响女大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和身心健康成长,严重制约女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对女大学生的成长给予积极关注,综合考虑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性格等特点,促进女大学生从偏重知识的培养模式转化为突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模式、从偏重被动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自主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女大学生以良好的就业创业素质迎接新时代挑战。
3.制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系统的体系,首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本校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专业学科和其他学科、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交叉融合,注重性别差异化,增开适合女大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再次,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和学分,给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实训活动,让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最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倡导自由轻松的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的教学方法。
二、优环境,积极营造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及受传统观念限制的影响还非常明显,进一步优化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1.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文环境。
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加大政策法规宣传,传播先进性别理念,宣传女性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事迹,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营造男女平等社会氛围,减少或消除就业创业的性别歧视现象,为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建立并逐步完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援助中心等服务体系,确保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2.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平等发展。
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合同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法律法规,如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和补偿制度、退休制度等具体条款,消除用人单位使用女性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成本增加的顾虑,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在一个公平、自主、有效的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女大学毕业生的群体特殊性,制定鼓励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门优惠政策,如实施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资助计划,设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减少税收、降低J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尝试推行弹性就业政策及保障政策,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权。
3.强化监管到位,确保落到实处。
要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运行,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主要工作是受理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投诉、,监督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等。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证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预警系统,确立各行业中的男女的比例,加大企业在招聘女大学生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歧视女性等问题的处罚力度,同时采取惩奖兼顾政策,对于做得好的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给予适当钱款物资等补贴政策。
三、强服务,努力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平台
面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严峻形势,高校要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主体作用,积极做好搭桥铺路的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保障工作队伍,强化服务辅导。
首先,高校要在现有工作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动员招聘或培养一定数量的行政人员和专职教师参与到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工作队伍中,形成一支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动态发展的校内工作队伍,并且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学习研讨活动、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确保工作队伍的“电量充足”。其次,学校要制定特殊政策,吸引聘请一些校外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成功企业家、国内外著名学者、成功女性典型等客座人员担任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兼职辅导教师或个人辅导导师,与女大学生面对面、零距离传授就业创业知识、经验和技巧,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完善课程项目,提供锻炼机会。
学校要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女性专长特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首先,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如开设《女性心理与成才》、《女大学生创业思维》、《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女大学生求职技巧》等课程,为女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启发就业创业思路,拓宽就业创业视野,培养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其次,在实践训练项目方面,高校各相关部门间要协调配合,应该确立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开发战略,积极搭建实践实训平台,为女大学生在校内外多提供一些实践锻炼的场所和机会。如专业实践类课程、学生团体实践活动、就业创业设计体验活动、校园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勤工俭学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参观调查活动、三下乡活动、企业见习实习活动等实践实训项目,让女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提升就业与职业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
3.利用网络载体,实现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机遇,做到线上线下两驾马车齐驱,实现无缝对接。一是积极利用互联网充分开辟新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如网络课程学习、在线互动指导、政策法规推广、典型案例宣传、信息传递反馈等;二是积极利用移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的优势,把移动互联网当成一种有效载体和工具,通过QQ、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创移动互联网为广大女大学生服务的先河,搭建新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实行线上线下互动,及时跟踪反馈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现状并开展服务指导工作,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精确性、互动性。
4.联合各方力量,争取资源配置。
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当地妇联、人事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一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联合举办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或竞赛活动、共建网络媒体,以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加大政府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作的参与和支持;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如通过建立L期合作的就业基地单位挂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聘用、聘用企业成功人士做导师、设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等多种形式,搭建女大学生与校外企业的对接,更多地为女大学生提供锻炼体验的机会和场地;再次,高校积极与女大学生的家人保持沟通交流,争取有利资源,帮助克服消除不利影响,加大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和支持。
四、塑自我,不断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实力
女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不仅需要完善外在的环境支持体系,更需要女大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塑造自我,练好就业创业的“内功”。
1.合理职业规划,切实找准自我定位。
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应该牢牢树立独立自主意识,积极摆脱传统和世俗观念的束缚及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要学会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及早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我定位,做到: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技能、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特长爱好及优缺点;二要清醒认识现代社会对女性求职创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全面了解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的变化和就业创业环境的转变;三要积极决策,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四要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制定操作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并积极实施。
2.加强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已有优势。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普遍表现出踏实勤奋、认真刻苦、学业成绩优良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女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优势,做到: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学好专业的核心课程,精深自己的专业基础;二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加强专业以外的人文历史、法律事务、组织管理、社交礼仪等知识的储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扩充自己的眼界;三是要有意识地学会融会贯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问题,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实践实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竞争的资本。因此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还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一要珍惜校内资源,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学生干部经历、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科研项目等;二要尝试走向社会,亲身实践体会,如课余临时工作、家教、社会调查走访、“三下乡”、寒暑假公司见习实习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22-123.
[2]黄艳.女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术论坛,2012(10):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