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培育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程重组:撬动学校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2014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成为指导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纲领,课程改革也成为当下实现上述任务的重要选择。然而反观当下,学校课程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各学校通过开设校本课程,构建国家三级课程体系。“加法”式的课程构建模式不仅存在较为突出的内容交叉和重复现象,而且还出现“加重负担、争抢时间”现象。同时,学科割裂的现状与“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理念相悖,不能实现课程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键作用。基于上述现状,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亟须从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整合。
2001年实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如下阶段:以改结构为中心的“1.0版本”,即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结构;以改关系为核心的“2.0版本”,即改革课堂的师生关系:现如今,课程改革已走向以改意义为核心的“3.0版本”,即旨在实现教育的意义――“立德树人”。为此,东凯小学确立“建设人文、和谐、典雅的书香校园,培育智慧、健康、友爱的文明少年”的办学理念,提出“言行文明、志趣高雅、基础宽厚、视野高远”的学生发展目标。要落实上述育人理念。课程重组就成为必由之路。东凯小学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学校实际出发,把语文、品德和传统文化等学科重组为人文素养板块;把数学、科学和探究活动等重组为科学素养板块:把音乐与美术重组为艺术素养板块;把体育和心理健康重组为身心素养板块,依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根本愿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想迎接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那么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同时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它反映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如此看来,知识将不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目的,“人”的素养回到教育教学的中心,教育教学也会相应从“知识核心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转型必须构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重组之后的课程体系,就是积极适应教育转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重组后的课程主要目标在于改变知识的分割状态,让零碎的教育信息与鲜活的生活现象、学生的认知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和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才能升华为“教育”。
实践指向: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当下的课程改革重在改革的意义,既包含教育的意义,还应有学习的意义。过去教育教学的改革,过多地研究教师“教”的方式,而当下的课程改革,更注重研究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这是课程改革的飞跃。要想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深度学习得以在课堂上实现,就必须有相适应的课程。
课程改革倡导的“深度学习”指向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以整合的知识为经验,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倒逼课程的改革,需要建立与深度学习相适应的课程。课程重组撬动整个课程结构的变化,就是指向深度的课改,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在课程整合教学研讨中,东凯小学数学许老师执教一堂整合课《营养午餐》。许老师利用相关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计算出科学的午餐所需要的热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菜单,进行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指导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列出菜单。然后根据学生所喜欢的午餐食用情况。在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后,为餐厅工作人员提供建议。最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利用科学知识,为不同学生的合理膳食提出参考建议。这是基于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现实问题的整合课。学生经历这样学习过程。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来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的深度学习。
有效保障:教材整合与开发。究竟以什么样的形态,把重组之后的课程呈现给学生和老师?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体系。无疑是关键环节。东凯小学《人文素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的“一体两翼”课程。具体架构:《语文与修身》课程为“一体”;适合晨诵使用的诵读教材《清音》,以及学校的系列主题活动课程,分别是“两翼”。《语文与修身》是《人文素养课程》的主体,即“一体”。教材以人教版现行版本教材为主线,沿用教材的主题单元排列体系,融合在相应学段《品德与社会》和《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有更加完整而丰满的学习载体,创编人教版的主题单元。人教版原有的单元主题不变。选编北师大版、苏教版、S版等教材与该单元相同主题的经典篇目,以及重构《品德与社会》和《传统文化》课程的知识点,适当整合内容,适量拓展篇目,适时迁移和外延实践活动。《语文与修身》教材的每个主题单元选编七篇课文,分四个版块,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第一版块为精读课文,主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第二版块为略读课文,是学生在习得学习方法后进行迁移、巩固,形成学习能力的平台:第三版块为自读课文,是学生习得方法、形成能力之后尝试运用的练习场所:第四版块为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主要落实学生“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的目标。教材整合既保障教材的政治性、认知的科学性和学科的语文素养功能,又构建出适合学生学、练、用的开放型文本学习载体。
在“两翼”中,《清音》教材的内容包括诗歌、散文、诗词、小古文等文体,融合原有的《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能让学生从诵读传统文化中感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主题系列活动》是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为学生设计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是学生能力迁移、运用的平台,同时由此也践行《品德课程》“真正让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的教学策略。从某种意识上来讲,学校主题活动承载了育人的实践。“一体两翼”的《人文素养课程》结构,不仅符合学生整体认知规律,还有效减轻因内容重复给学生所带来较重的课业负担。
实践载体:项目课程研发。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最难以突破的瓶颈是跨学科的整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研发了“项目课程”。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为完成某一项目的学习,而研发的与学习相关的综合性课程资源。“21世纪技能”、“核心素养”成为关注的课题。研究表明,这种跨学科学习对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核心素养能起到较好的培养价值。比如,芬兰教育的“混科教学”、美国政府认可的“STEM项目课程”,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起到显著作用。鉴于现有的师资条件和实际发展需要,东凯小学在课程重组过程中切块进行。从重组课程中挖掘整合点,以服务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核心,研发“项目课程”,较好解决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生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方式,以研究项目问题、解决项目问题为主线,变任务导向为问题导向,从而引发深度学习。
项目课程是实施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课程。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八单元中,《电脑住宅》创造性地阐述了电脑的神奇和未来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由此受到启发,结合《机器人踢足球》《儿童的奇想与发明》《明天的太阳城》等,研发《我们的奇思妙想》项目课程。在这一项目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系列文本,提取相关科技信息,以小组合作方式,结合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门禁系统、烹饪系统、空调模式等,展开奇思妙想,用文字方式写下未来住宅、公园和餐厅等空间的设想。紧接着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的不同,可以求助美术等学科教师,完成奇思妙想后的空间格局构图;可以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在电脑上完成三维立体构图;可以在科学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奇思妙想的手工作品等。一个项目课程,学生可能要持续几天,甚至几周,这是持续学习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这一项目课程接近尾声时,交流、展示同学奇思妙想后的所有成果。在介绍成果详细信息的同时,可以在其他同学作品中扩充视野。由此培养文学、美术和科学等方面的能力。总之,项目课程的开设是学生综合学习最好的载体,也是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分科与整合的课堂样态并行,是课程重组有效实施的途径。课程重组之后,整合的课程如何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有些学校探索了“全科教学”、“教师包办教学”,但都因地域与教师结构水平的差异,存在不可复制性。就现有教师队伍来说,教师接受的师范教育。专业性太强,知识面过于狭窄,存在许多学科短板,难以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课程整合的形式,更要注重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实质。实践发现,全程分科教学的学生,缺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完全依靠综合性学习的学生,一定会缺少精细化知识的支撑。因此,课堂教学应实行分科与综合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不可以偏概全。
在《艺术素养课程》整合中,首先需要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按照课程标准,重新梳理学科素养的教学点,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重组。在重组之后的艺术素养课程中,原有学科内独立成体系的教学内容,要按照课程标准实施分科教学。两门学科可以整合的内容。坚持以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为核心,实施整合教学。在学校课程整合教学展示中,美术学科的杨教师展示艺术素养课《和你一起聊春晚》,以《春节序曲》音乐为主线,在第一环节中,采用听听画画的方式给乐曲分部分,然后再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将乐曲不同部分的情绪表达出来:在第二环节中,引用老舍先生《老北京的春节》,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春节的习俗;在第三环节中,伴随背景音乐《春节序曲》,引出和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剪窗花、写春联、画京戏脸谱、制作年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表达方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春节。虽然用近三节课的时间,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全方位地感受了春节的艺术魅力。“艺术是相通的,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升,不仅仅是美术这一门学科的任务,而是需要一个整合的艺术课程来实现”。杨老师在课后深有感悟地说道。
由上可见。在课程的分科和整合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分科教学赋予学生精细化的知识储备,用来作为综合化学习的基本支撑;整合后的综合学习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施展的舞台。因此。分科与整合应是课堂教学的两种样态,既要保留分科教学的基本样态,又要依托重组之后的整合点,积极开发项目课程。上述两种样态并存,既能有效地解决课程整合实施的难题,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重组:让学校教育生态呈现新的样貌
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育人要靠课程。课程建设则要靠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直接链接,教师、课程和学生作为主体,互为因果、彼此互动、相互改变,是学校教育的“共生体”。通过课程建设,改变了教师的专业“行走”方式,为学生智慧成长提供了动力支持,促使东凯小学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三赢”结果。这就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定义,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不再单纯地把完成教材教学内容当成终极目标。如今,东凯小学的教师逐渐具备了课程意识,以及对课程进行甄选与构建的能力。课程重组不仅提升了教师整合教材、驾驭课程标准的能力,更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开始拥有了批判性的教育思考。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东凯小学实施课程重组之后,每周四天实行“半日课程”,上午安排重组整合之后的国家课程,下午全部安排音乐素养、美术素养、体育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校本课程。在师资方面,学校聘请社会上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资质的老师任教,课堂采用校外教师主教、校内老师助教的管理方式: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课程菜单选择所喜欢的课程,以走班形式找到自己喜欢的伙伴、教师和课堂,自由进行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不仅搭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童年梦想舞台,而且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童年味道十足的体验活动中快乐成长。东凯小学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价值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成就学生的生命精彩。让学生主体站在课堂的中央,一切的创新、重组都围绕学生的发展。每一门课程都散发着浓浓的童真童趣、酽酽的文智味道、智慧的情思元素,流淌着快乐的因子,放大着幸福的光华。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高品质的学校教育离不开高品质的课程体系。学校利用课程重组,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造就未来优秀公民,让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课程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实现。学校的文化品位不再停留在口头和墙壁上,而是真正地通过课程融入师生的身心,这才是真正有品位的学校文化。课程重组撬动的不仅是学校的课程结构,还撬动了学校的变革力,让学生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不少美术老师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很高,而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学习态度逐渐转变,有的学生上课时窃窃私语、神游四方,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绘画工具都不带,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部分美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仍习惯于高高在上、一厢情愿地进行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厌其烦地灌输自己的技能技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甚至是厌倦,更违背了新课标“重视基础教育课程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理念精神。《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所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1]美术素养的生成并非一时美术知识灌输、美术技能训练所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自主探究、互动生成、自觉自悟的美术学习和生活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
稚化思维,是指教师教学时自主能动地回归到与儿童相平行的思绪状态,换位思考,“私人订制”,悉心揣摩儿童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活动,以一致的好奇心、相同的认知兴趣、同等的学习情绪和儿童共同寻求迎难而上的实践路径,达到和儿童认知共振、情感共鸣的一种教学艺术。[2]基于“稚化思维”的美术教学,以儿童自然本真的、喜闻乐见的方式鲜活而灵动地展开。从美术课程角度看,更契合美术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发展规律;从儿童角度看,更合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特征。[3]作为新课改理念的一种生动实践,稚化思维教学如何在具体的课堂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成为一种发展儿童美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站在和立场,构建整体框架
小学美术本质上是“儿童美术”。儿童学习美术有其自身的特定方式,这是由儿童的身心特征决定的。
1.领会编写意图,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编选注重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着力于拓展儿童的生活视野,发现自己身边的美术,通过文本的学习循序渐进地形成对美术的再认知。有鉴于此,教师需要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发现和了解儿童的真实情况,对部分教学进行稚化前测,其目的是把握儿童的思维过程及认知结构,为稚化思维做充分准备。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学植根于儿童经验,继而呈现、发展儿童经验,这是稚化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以苏少版三年级下“色彩的明度渐变”教学为例,中低年段儿童对于色彩理论知识的储量毕竟有限,如何让他们深入浅出地理解“明度渐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到具体的绘画中来?不妨这样设计:首先,让儿童看一张由白天到夜晚变化的风景画,让他们初步感知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明度变化。其次,让穿着色彩深浅不同衣服的儿童上台来,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色彩的深浅。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初步判断色彩的明度就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最后教师采用直观演示,借助一种颜色在透明水杯中逐渐加白、加黑的方法让儿童感知同一种颜色的明度渐变。显而易见,思维稚化后的教学,可以使学习过程化难为易、删繁就简。
2.理清脉络序列,向美术的本质迈进。如若一味地迷信经验,过度向儿童兴趣妥协,会让教学迷失方向。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它涉及到主体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问题,关系到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完善的追求等更加重要的课题。作为美术教师,务必要理清美术的脉络序列,对儿童美育的过程要有整体框架意识。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水墨画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内涵深厚。苏少版美术教材每册都安排了水墨画教学,旨在让儿童从小接触水墨画,学习领略其艺术魅力,培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挚爱情感,传承与发展中国特色。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让儿童感受线条、墨色的艺术美;中高年级的水墨山水,可以巧妙地利用彩砂纸的特性,引导儿童用撕贴方法快速地表现山水作品,从而灵活地规避绘画中需要用笔的技法难点,让儿童感受到山水构图形式多样、着墨远近虚实等特点。
二、立足美术视野,分析教学内容
学习不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美术视野,分析并深化美术教学的内容。
1.选择教学内容。虽然美术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泛,但也有一些内容由于地域性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课程资源并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自主扩展教学思路和内容,编写乡土教材或补充教材。如小学中高年段的儿童经常在美术课悄悄地绘制教材中没有的动漫人物,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要嗤之以鼻,也不要横加斥责,教师可以专门开设几节课,给予儿童技法上的指导与点拨,“点”在关键时,“拨”在困惑处,适时、适宜、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也能展示美术老师个人专业的魅力。
2.丰满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后需要教师收集图片资料丰满教学内容。美术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发展需要借助欣赏大量的图片资料展开,然而课本中的图片不足以满足教学需要。在收集图片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收集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不足以理解作品的内涵,觉得他过于高高在上。教师很有必要多收集一些学生作品,他们会觉得更贴近自己,觉得可以达到这样能力。如苏教版三上“亲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表现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亲昵之情。然而学生都觉得人的造型比较难画,不敢动笔,在老师播放夸奖那些稚拙的却能表现出浓浓感情的学生作品时,学生们瞬间自信满满地画了起来。
三、回到教学场域,把握关键性事件
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种逐步内化的过程,它吸收内化的程度受外部刺激或事件的影响。我们把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称为教学中的“关键事件”。
1.构建稚化范式,营造儿童学习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兴趣是儿童参与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稚化后的思维能够设身处地的感知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学生学习营造最佳场域。首先表现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情境,让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通过巧设疑问、引起兴趣;适时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表现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在课堂上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师的心态要保持年轻的状态,言谈必须幽默,尤其是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切不可“老气横秋”。我们的语言应当活泼、形象、传神,富有启发性;借助姿态、表情和手势,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着装得体,精神抖擞,充满朝气,宽容豁达……时刻彰显美术教师的别样魅力。
2.锁定稚化原点,促成儿童思维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最佳的期限,教育工作者要识别出儿童某一技能的学习最佳期限,在儿童开始形成的时侯,让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而不能错过儿童的最佳学习期限。笔者认为这个最佳期限就是“稚化原点”,在师生尽情互动中,教师要换位思考,充分考量儿童的既有水平,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维降格到与他们类似的水准,契合学生的心理,用跟每个个体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与探究实践来实现双方和谐共生的一种教学思维。例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风”一课的核心要求是:让学生大胆表现风中事物的情形。三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虽然有一定绘画基础,但是想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基于此,在本课教学中除了教学生表现风中人物的动态表现,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创造思维,如把不同的风想象出不同的形象,大风是一位发脾气的爷爷,春风是微笑的女孩……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说一说风中有趣的事情,提醒他们可以表现在绘画中。学生绘画兴趣盎然,在交上来的作业中,表现内容异彩纷呈:有把风画成云朵形象的肌肉男站在云层上使劲吹风;有画面中大风把人假发吹掉的,小朋友冰淇淋被风吹掉哭着喊妈妈;有龙卷风中人抱着大树被卷上天的,人拿着伞被吹到天上还哈哈大笑的。
3.挖掘稚化内涵,浸润儿童人文情感。美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自由、美丽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之中。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蕴含着可观的人文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当中的意蕴,能站在儿童的视野把高大上的人文精神,有效地融入人文素质的培育中,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陶冶儿童的人文情怀,不断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如教学苏少版四上《对比的艺术》一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国家、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品,总结出艺术表现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对比的形式运用于不同的表现材料,如水墨材料、瓦楞纸、剪纸、画盘子、画纸袋等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美术启蒙阶段的教者,不能把书本知识奉为圭臬,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推进思维合理稚化,让学生在勤学、乐学中亲历知识的建构,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4]龚彦琴,李t.刍议稚化思维的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通讯,2013(13).
关键词:高职 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 课程
Researching in Course Setting of Digital Media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
He Haiyan Wang J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of Anhui Occup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Hefei 230011
Abstract: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of vocational college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end skille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s as the goal, the curriculum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etting of the digital media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 Digital media Major Course
高职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由于在国内设立比较晚,与国外较成熟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以及较为成熟的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可选择的教材资源较少,这些阻碍了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职专业,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
1、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加工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应用领域涵盖了影视动画、移动娱乐、平面设计、网络游戏、多媒体设计开发、网站设计开发等领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将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叉学科。毕业生主要从事领域为广播电视、广告设计制作企业、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数字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由于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必需、够用”,人才培养上注重“技术性”或“职业性”,因此定位是否明确是决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技术操作与艺术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高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
2.1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多门类、技艺融合的新专业,内容涉及计算机、艺术和人文社科等学科(图l所示),多门学科互相交叉、渗透与融合。其中,计算机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硬件的使用以及软件的设计和应用,包括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NET的计算机编程、动态和静态网页设计等;艺术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开设课程包括美术基础、色彩与构成、数字图像处理、音乐鉴赏、视觉文化和传达设计等;人文社科主要从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的角度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认知,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学鉴赏、管理学、法律、体育等。
2.2 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为体现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的结构性、层次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系分别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角度进行构建,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又分为专业通识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通识技能课程是学习和培养数字媒体技术素养的基础和铺垫,为进一步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2.2.1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原则。根据高职教育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要求,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模式下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情况的研究,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基础性原则: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有别于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原则,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常识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全面性原则: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高职公共课程中通识部分的设置应体现全面性的原则,基本学科都应有所涉及;
时代性原则:高职教育满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开设的课程首先应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根据基础性、全面性和时代性等课程设计原则,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大致应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文学、管理学、外语、体育等5个方面(如表一)。
表一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2.2.2 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原则。根据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征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前沿性原则: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紧随时展前沿;
实践性原则: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性课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技艺结合性原则:数字媒体时代要求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技、艺”结合。课程设置上,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相关艺术理论,还要将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
(2)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尽管课程较为基础,却极为重要,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
表二 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由于数字媒体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动漫制作、影视技术、网络多媒体、游戏制作等多个用人方向,所以依据相关产业方向确定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相应专业核心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块。
表三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要特别注重上机实践课程的安排,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
从知识的学习到技能的应用,学校可以尝试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派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对实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对数字媒体产业更直观的认识,有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训基地之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从业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也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6(5):47-49.
[2]向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8-30.
[3]陆涵燕,李淑梅.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6.
作者简介:
贺海艳,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
王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师培训;顺向模式;特型示范;美术教育;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239-03
促进中小学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开展教师培训的核心工作。教师培训主要从培训理论、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与方式、考核与评价、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实践,努力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的有效教师培训体系,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多年培训教学的观察、分析、实践和调研总结,笔者提出了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理念。由此,深入解析顺向美术教师培训、探讨构建与实施顺向美术教师培养模式,既是推进中国学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必须,也是深化中国本土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教师培训现状
满足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应是艺术教师培训的首要目标,培训是否满足了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应作为评价教师培训的重要权重指标。当下,中小学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受教育者满足需求的相关性峰值越来越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训目标定位的短浅性。主要体现在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完成,对教师培训的性质、功能、目标、动力与保障等伴随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系列偏差,把培训目标单纯定位在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合格证书获得或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等外在功能的层面上,缺乏体现对艺术教师内在素养的培育与外化知识技能更新转化的需求,缺少从长远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去培训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潜力与终身学习的未来艺术教师。
第二,培训内容设置的僵化性。僵化性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的引领理念滞后与培训内容的设置缺乏实效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引领具体培训课程的内容时,缺乏相应的理念更新性,导致培训内容与具体的教育教学现实脱轨,造成教师实际教学转化困难。另一方面,在培训课程和内容的安排上,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学员在特定教学情境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反思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性、实践性课程内容偏少,缺乏培训实效。
第三,培训形式策略的单一性。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是行政指令性计划为主,培训形式基本上是采取短期集中面授,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课堂讲座教学为主的单一形式,对学员在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缺乏考量。
第四,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到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服务的质量和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管理模式的非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一些组织与管理者对受训者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缺乏认识高度,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参加实际培训活动,培训组织管理的理念不够创新,途径策略不够实效,对培训过程的参与程度有限。
二、艺术教师培训模式
(一)艺术教师培训方案需要多模式贡献
目前,在还没有形成教师培训的“专业发展标准”或“项目实施标准”的情况下,培训目标的界定和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在多元中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的总体原则。研制一个切合培训实际目标的培训方案是培训获得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学时)、培训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培训方式、培训教材与教参、培训组织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内容,核心是确立具体的、可操作的、可监测完成的培训目标。“在研制培训方案时,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量,提高方案设计的有效性:一是在有效组织方面,实施流程是否规范有序;二是在有效教学方面,培训者是否已经化‘理论’为‘实践’,倡导的经验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和可运用性;三是在有效需求方面,学员的教学难点、疑点、热点是否得到解惑和诠释;四是在有效互动方面,师生是否营造了智慧共享的交流互动平台;五是在有效提升方面,学员的是否能够从‘一般经验’升华到‘核心经验’,从‘经验型教师’升华到‘未来型教师’;六是在有效评价方面,考核方法是否能够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七是在有效管理方面,服务水平是否保障培训正常有序愉悦地实施。”在确保了培训方案依循一定原则,能切实保证培训实效性的基础上,艺术教师的培训机构与培训者需要贡献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多模式培养易于择优避短地进行培训活动,在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优化整体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式建设是增益无穷的。
(二)艺术教师培养的顺向模式
针对当前中国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全新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加速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其中,研究提出的“顺向美术教育”思想是在艺术教育视野下寻求美术教育教师培训的学理依据。“顺向美术教育”是指美术教育实施者依顺受教育者的情势潜质和需要而实施的美术文化的社会性育人活动。其包含顺势和顺心两大切入取向内涵。所以,顺向美术教育也可称为“顺势、顺心美术教育”。通过向心调控、牵引情境、顺理导向、特型示范、双向交流、“审艺”评价等教学培训方法,可以有效引领艺术教师培训的目标导向与方法探索,并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促使儿童身心发展和美术文化素养的形成。
1 构建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型
进行艺术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在研究制定实施艺术教师培训的“顺向”模式过程中,首先,应本着实效性原则而展开建构具体的教学培训模型。其次,研究可操作的建构艺术教师培训“顺向”模型的方法。即用逻辑法、要素法和学科学习内化关联法等方法进行实操作。最后,有效搭建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模型。即以专业素养、理性精神为核心,关照和关联学生的心性个体判断,而进行向心调控、创设具体的情境、预设牵引师生双向互渗交流、审定“艺性”的生态运行模式的逻辑框架(见下图)。
2 实践“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
“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策略依据培训具体内容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向心调控。向心是根据每个培训教师的受教育背景、教龄、经验、职称、能力以及教学的理念、态度、情感等方面进行个体观察指导,顺其心化的进行收放自如的调控。主要
针对受训者的主体性、专业性进行的实际培训活动。一方面,突出受训者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教育培训的师范专业性。一要适当增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学技能方面的更新性内容,除了促进教育教学理论转化外,还要适应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二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渗透、整合与拓展,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学术型与技能型并举的教师。
第二,牵引情境。牵引情境是指培训者要在为各个接受培训教师的独特教育教学理念的开发上预先设置的一个“场”,在这个“场”中制造引发创新成果的氛围、疏通日常教育教学障碍,使任何一个受培者都自由地打开心性进入具体的培训情境中来。主要强调受训者要顺应艺术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其一,艺术教育的时代性规定了要根据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特点和未来教师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基础艺术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个人能力、人格、经验的阶段性变化,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补充,转向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尤其要突出教师的自我潜能的激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二,艺术教育的发展性强调教师人力资源的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把教师个人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认知与人格的并重,实现受训者在知识、技能、人格、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三,顺理导向。顺理导向中的“顺”之核心是一种具体的“提示性”操作,是指培训者在进行培训实操时,应守候专业学理的诉求,而根据每个受培者不同的心志特性与教育教学理念进行生态性的导向。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趋势。教师培训工作理念必须转变为探索“研训一体”模式,在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科研活动等实践,以训促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将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艺术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训内容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实现生态性的专业成长。
第四,特型示范。特型示范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的范畴:一是根据不同教龄段的受培教师进行层次不同的艺术教育学理示范;二是根据艺术教育理念趋进的教师类型进行不同模式开创的启发引领示范,达到顺向艺术教师培训的核心诉求目标――“引领每一个艺术教师自顺教学”。比如笔者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期半年的访学经历建构为培训课程中的一部分,将课程主题命名为《美术教育观念的蒙启》,分别设置分主题为“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两课时、两课时、三课时、一课时的“四环节――八课时”培训。
在“为什么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观念与美术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目的直接体现”进行编码知识的讲述。一,利用问卷调查、设问等方式,希冀开启个人智慧的逻辑起点、生发维度与宽广延伸,以此对受训者进行美术教育潜能的引导与开发。二,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没有美术教育观念的美术教育会是什么样?”,以此引出国内现存的美术教育观念引导下的美术教育实践案例,引导受训者思考自我美术教育观念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匹配程度。最后引导式探讨两个选题:一是“美术教育的顺利、成功开展与实施需要美术教育观念的统摄”;二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能够真正成长为完满的人,发展人的理性。”
在“美术教育观念哪来的”的两课时环节中,主要分为“大师们的智慧”与“每个人创造的集成性创生”两部分进行编码知识与有限编码知识的拓展讲述。前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时的社会整体背景,讲述历史上的学者与大师们的各异的艺术教育观念,如史密斯、杜威、西泽克、罗恩菲德、布鲁纳、席勒、、等,以及对当代经典美术教育观念案例的探讨;后一部分中,着重联系当下的美术教育实际问题,如乡土美术、商业美术、网络美术的现实发展,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与思维模式,每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都应该寻找建立自我美术教育观念的可能与支持学理。寻找自身美术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或特殊案例,尝试建构自己的美术教育观念。
在“美术教育观念的形成”的三课时环节中,结合自身的访学经历为背景,分为“学术研究”与“不断实践”两部分进行如何构建艺术教育有限编码知识的讲述。在“学术研究”的讲述中,结合自身的访学教育,分析学术研究的信息获取、事象分析以及形成结论的集成过程。一方面,从研究事象的积累人手,强调学术研究是研究者长期多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化合而一的追问与反思的结果。在访学期间根据参加学术活动性质、主题、组织以及目的的不同,进行关于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艺术教育的理念、实施方式、传播策略以及学科现状的多方位的思考。另一方面,提出自我观点的集成的重要性,鼓励受训者不断充实与验证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给出自身的观点形成逻辑――“事象-观点-观念-主张-思想-理论-系统理论-原理体系”;在“不断实践”的讲述中,注重引导受训者从“探寻实施教育观念的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普适方案”两方面进行自身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如何让美术教育在学校美术教育中发挥实际的功效”的一课时环节中,进行“如何帮助学生成长”、“如何帮助教师成长”、“如何帮助学校成长”、“如何帮助福建成长”、“如何帮助中国成长”、“如何帮助人类自己成长”六个方面的宏观讲述,诸如此类的“特型示范”,不仅是笔者自身的顺向艺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实施策略之一,更启发了许多受训者在认识艺术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探索自身艺术教育理念的促进性、深化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效性上,有了切实的收获。
第五,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指在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培训者与受培者、受培者之间的共同建立的培训“教与学”的链条后,根据“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培训者为主、受培者为辅助或受培者为主、培训者为辅,亦或某一受训者为主、其他受培者为辅的双向对话交流。参加教师培训的学员既是学习者,评价者,还是参与者,贡献者。把学习和交流结合起来,同时培训者可根据交流情景、交流频率、交流实效的调研,有效地进行“顺向”链接的调控,为今后的可持续培训教学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交流作为一种宝贵的培训资源,各种反馈的信息、意见和建议都是培训者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者提高培训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契机。
【关 键 词】 兴趣;科学;教学
北京中考有一道题给大家的启发很大,题目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一下:一个鸡蛋重500克,普通的卧室门高3米,教室的灯管长2米,国歌时长50秒,以上说法哪个正确?结果有相当数量的孩子都把这道题答错了,然而回家以后,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老人却能脱口而出正确答案。
那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让学生融入生活不足,为什么学生所学的书本的知识没有很好的加入生活体验呢,我们的课程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我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给了我们解释,就是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这是义教课程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基础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终生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拓展性课程主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或许在我们的教育中加入了拓展课程,就能更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一、让课程满足学生需求
我们希望课程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里所说的需要就是基于适合个体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方向。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从2013年开始,探索适应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多元课程架构,至今已初步形成了充满生气和能量的“五域三级”群落式课程体系。
我们借助生物学上的生态理论,把群落式课程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
第一级:人人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适当进行学科拓展,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教学,强调学科思想和基本概念的认知,学习态度的养成,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二级:选课学习的广域课程。以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主,按年段进行选修。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对核心课程内容加以拓展、细化、深化,强调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运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两级课程在校内课程时间实施。
第三级:体验学习的项目课程。以主题形式开展,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跨学科整合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项目课程以学校课程为主,融于生活,时间与空间更为灵活,课程内容不在课表中呈现。
其中和科学学科关联最大的是“科学与技术”领域群,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就是国家课程包括“数学”和“科学”;拓展课程包括了广域课程和拓展课程,广域课程是对核心课程进行拓展,有选修,有必修,学习时间一般在校内;项目课程是在具体项目的引导下,整合学生各学科知识、能力解决问题,也分为选修和必修,完成时间一般都是在校外。
以上课程表就是我校目前实施的课程表,每个孩子根据他的需求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有选修,有必修,学习时间有在校内,也有校外,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
大家知道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具体分解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我们期望通过建立“趣科学”课程群,通过多门拓展课程,去更好地实现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利用学科拓展课程及思维导图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认识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科学知识;我们通过趣味科学课程、3D影院及时光隧道项目,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我们通过“好奇实验室”课程和STEM课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我们通过中德环境项目课程及木版水印课程,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使孩子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那为什么里面是一个圆呢?大家其实都清楚,有关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他们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的课程群,只是更侧重于某一方面素养的培养。
学校开设多门拓展性课程,时间是如何保障的呢?省厅规定教育三条底线,必须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必须每天锻炼一小时,就需要我们对课节时间进行调整,我校规定每节课35分钟,一周28节课就多出140分钟,这样每周就有4节课的时间可供我们课程进行安排,同时每周还有3节校本课程时间,这样一周下来,我们就可以有7节课的时间,进行学校拓展性课程建设。
以上就是对长江“趣科学”课程群所做的思考,他的由来基于长江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基于学生自主的需求,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建立了具有长江特质的趣科学拓展群。
二、让课程落到实处
趣科学课程群的架构有了,如何让课程落到实处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那么学校的课程是如何实施的呢?
(一)科学知识深化:学科拓展活动、思维导图课程
1. 学科拓展活动,精彩分层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领学生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小学科学课里有很多的课后延伸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给学生形成课堂里的科学活动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印象。课后延伸做得充分,可以为科学课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在六年级学生学习了《形状与结构》单元后,我们便会开展“造一座桥”的课后拓展活动。我们不统一孩子们用的材料(材料统一会束缚思维),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一座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桥梁。孩子们的制作、创造热情瞬间被激发了,女生要造一座漂亮美观的桥,男生呢,要做一座载重最大的桥,至少能让自己站上去,孩子们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有的甚至拿来电焊枪、铁皮,就是为了实现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的学科拓展活动,尊重了孩子内心的渴望,你看孩子们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甚至超过我们大人。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生存的状态,渴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最有力的影响。
2. 思维导图课程,理性归{
新课标指出,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我们的科学课上,不光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知道是怎么样的,我们更要运用一些切实可操作的方法来关注学生思维的激发,促进有效思考,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从而在学生的思维体系里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组织工具,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科学教学可以有机整合,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结构,理解其抽象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记忆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际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它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学习的内容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能有效改变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的现象。
在长江的三、四、五年级的每周五的广域课程实践,有一门叫作思维导图的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孩子们说:“这是一门让我们取得高分,并且不用花力气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二)科学探究意识增强:STEM未来工程师课程
“未来工程师”课程于2015年秋季被引入长江实验学校,是借助优质校外资源,引入STEM国际教育理念,打造学校科学特色课程的一次有益尝试。
“未来工程师”课程围绕科技发明创新,通过各项富有挑战性的机器人任务达成及未来工程师创意设计的赛事要求,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激情,培育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营造创新氛围,促进素质教育。
课程内容在设计上,结合了小学到初中科学课本的知识点,在课内用有趣的实验、逻辑的思辨、生动的故事、童趣的游戏来激发学员们对科学的兴趣。
这是未来科学家课程1期的课程内容,长江的学生可以自主报名参与其中,大家可以看到内容涉及了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
(三)科学态度培养:科学启蒙课程、3D影院、时光隧道
1. 科学启蒙课程
学校原有的国家科学课程从三年级开始,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发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为内容,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科学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然而,教科版科学教材具有全国普适性,而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为此,学校率先尝试在原有国家科学课程基础上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启蒙”科学课程,并从一年级开始实施,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科课题组利用半年时间编写了课程纲要,参照一些拓展类资料,编写长江的科学启蒙教材,同时上课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
我们利用广域走班课程,对全体1年级学生每周开设2课时的科学启蒙课程,孩子们从1年级开始接触科学,兴趣更浓厚了,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就要求家长买这个器具,那个材料,忙得不亦乐乎。
2. 3D影院课程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于2014年10月首次引入3D多媒体教学系统。采用3D立体课堂进行教学,可以让教学过程更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显著提高。在3D课堂中,孩子们完全沉浸于学习当中,多层次的3D内容使课程变得栩栩如生,提高了学生对困难或抽象课题的理解能力。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个三维立体的教学工具,与学生一起互动,创造一个更为丰富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像看3D电影一样轻松学习,已成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和重要推动力。
同时我们也利用每月的综合实践课程时间,对全校学生开放3D影院馆,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3D的魅力,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3. 时光隧道课程
每天清晨和放学,学生都喜欢穿过时光隧道,学生说:仿佛走进了浩瀚的宇宙。飞进宇宙深处,同时学校还特意购买6台液晶视频在播放神奇的宇宙奥秘。宇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许多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等都在这里一一展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浩大的宇宙之中,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其实这里就是一间特殊的小型教室,带领学生遨游在天文学知识的海洋,去揭开宇宙更多的奥秘。这里激发了学生对航天知识的浓厚兴趣,叩开天文学的大门,校园因它而多一笔亮色。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培养:中德环境项目、木板水印
1. 中德环境课程
中德“环境教育”项目是以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与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德国帕绍大学等多方合作的形式,关注“气候―环境”这一热点全球化话题,共同探索培养中国小学生的环境气候意识的中德全新教育合作项目。其宗旨是通过设计10个环境教育的模块,运用于我国的教师教育,并逐渐向基础教育拓展。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培养他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我校整合班主任、综合实践老师、美术老师、哲学老师,当然还有重头的科学老师来共同完成这一整个项目课程,用时也接近1个月,通过项目,学生对纸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各教室也都建起了可回收垃圾站,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
2. 十竹斋课程
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有400多年历史的“十竹斋木版水印”就是继承了古老的套印技艺而发展起来的。木版水印技艺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就在本学期开学,十竹斋正式成为了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一个场馆,如何将校本特色和我们的科学拓展相结合,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问题,大家也看到了今天陈老师的课,十竹斋偏重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科学而言,我们要带着孩子们搞清楚十竹斋背后的科学原理,就是探究木版水印涉及的材料科学,我们期望学生进木版水印馆体验后的下一堂课就是来探究木版水印的材料,给国家非遗传人魏立忠先生,提供更好的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材料。
以上是我对长江实验小学“趣科学”课程群的简单介绍,从课程群实施以来,在长江实验小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经常都活跃着一批批学生,他们在设计着什么,研究着什么,实践着什么。学校通过“趣科学”课程群平台的创设,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最后抛出杭州长江实验小学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就是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全・视・界”服务。“全”注重过程,全面、全程、全员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在个性化的感受、理解中勇于创新,为长江的孩子实现更多元的可能。“视”丰富视野,多门类知识与经验的贯通,本土化视野与国际化视野的交融,为长江的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界”追求境界,一种更高的学习、生活、文化、精神的境界,主动获取智慧的自觉和不断完善自己的执着,为长江的孩子设计可持续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素云. 小学科学学科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潘鲁生 实践教学新体系 高等设计教育
2009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于5月29日―31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召开。在研讨过程中,各院校参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院校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思考。同时更为难得的是,也有部分专家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学理阐释,如潘鲁生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与内容的理论探索,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研究层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此,笔者用“潘鲁生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一词加以概括。
一、潘鲁生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内涵 ①
实践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根据教学载体和侧重点的不同,潘鲁生将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递进、整合等几个层次:第一是课程实践教学,以课程结构和内容为主体,围绕相应课程中的知识吸收、技法训练、思维引导等开展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第二是创作实践教学,不拘泥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作为核心,在实践性情境中培养设计意识,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第三是项目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通过虚拟的或实际的项目,全面培养、锻炼学生从实际调研、目标规划、创意设计、创作制作到营销及管理分析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整体素养;第四是行业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入实际,在现实的行业运作中直接锻炼并检验职业素养、从业能力;第五是社会实践教学,如果说行业实践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色彩,那么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在最广阔的空间里全面培养,包括设计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伦理观、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培育过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使设计人才胜任设计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融入产业及文化发展并保有发展潜力,恪守设计伦理、承担设计使命,服务社会并引领生活。
二、潘鲁生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特点分析
1.基于设计学科属性和人才需求
“设计创造的是生活方式,设计本身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满足应用的需要、情感体验的需要,也承载人文思想和社会意识。显然,这种全面的素养和能力难以通过孤立的教学环节培养实现,必须通过整体性的实践锻炼、养成。”②
开展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实践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根据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在2009年10月29日世界设计大会教育论坛上公布的关于设计教育的一组数字:截至2009年9月,中国现有设计专业院校总数1412所,设计院校数字又有所增加;普通高等院校714所,高职、高专院校699所;每年招收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由上次统计的298211人增加到2009年新生入学362105人。这意味着,近年来每年有30万左右的新生进入学校学习设计专业,在校生数字估计超过100万人。而从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来看,1996―2007年开始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有关就业形势调查显示,在专业性、技术性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往往更愿意雇用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劳动者,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市场成为买方市场之后,一些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受到排斥。显然,就培训成本而言,应届毕业生的培训费用高于有工作经验的劳动力。因此,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看,潘鲁生的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基于设计学科属性和人才需求,是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的教育策略。
2.体系中包含着循序渐进的层次与内容
潘鲁生的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中,课程实践教学是启发,是基础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教学是核心,是实践教学的深化;项目实践教学是载体,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延展;行业实践教学是导向,是实践教学与实际的具体衔接;社会实践教学是整合,是深入社会领域的更广泛的实践教学。这个体系包含着循序渐进的层次与内容。
诚然,如果没有课堂与艺术表现教学的同步改革,作为实施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潘鲁生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使得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和谐互补、交互辉映,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效能的真正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
3.教学视野的前沿性和开放性
从设计的学科属性看,一方面,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对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设计行为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素质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设计技能和艺术功底,还要具备务实的设计观念、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建设态度;不仅要有设计创意的阐释、表达、实现能力,还要有设计开发的策划能力、设计团队的组织管理能力、设计服务的商业运作能力。
该体系基于设计学科属性和人才需求,要求了解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新发明,学习、掌握关于设计创造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信息;要求了解现代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推动从产品设计师到兼具企业战略眼光和设计管理技能综合性人才的角色转变;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更要求从根本上具有设计者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践行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基本设计伦理观念。由此可见该体系教学视野的前沿性和开放性,同时这一点也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动力。
4.该体系已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提高与完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目前我国独立建制的31所普通高等艺术院校之一,相对于高校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种类型的传统分类理论,该校依据设计艺术学科专业特点,系统分析自身办学条件、发展要素,突破既定的类型划分,提出“实践教学型”的定位,即以教学为主体,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表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型”高等设计艺术院校。该体系经过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增强了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认识与启示
从国内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发展情况看,大都基本维持在原有的教育体制框架下,实行年级制和专业严格划分制,学生专业方向、知识结构、就业出路等较为单一,这种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和知识层面,不可能应对高速度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优质化的瓶颈问题。综观潘鲁生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践行“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探索,反观我国高等设计教育的现状,可谓有许多办学模式趋同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认识。
在高等设计教育领域,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游离在“研究型”与“应用型”之间,办学模式趋同,忽略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同程度脱节,庞大的设计教育规模与中国所处的国际产业地位存在巨大反差。艺术设计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自然、技术、人文和社会诸多学科领域。因此,重能力重素质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教育培养设计人才的标准,也是应用人才教育观的具体体现。根据这种情况,高等设计院校要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来担负起社会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如何打造多元、完善、富于特色的设计教育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潘鲁生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以设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切入点,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统合设计教育要素,整合设计教育资源,对该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因此,在中国设计教育的转型时期,潘鲁生的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为中国设计教育的走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注释:
①这一教育思想的完整论述参见潘鲁生近年的两篇论文:潘鲁生.设计艺术院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7―12―19。潘鲁生.论新形势下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C]//创意与实践――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②潘鲁生.论新形势下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C]//创意与实践――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周韶华.潘鲁生的当代意义[J].美术观察,2007(5):76―77.
[2]潘鲁生.设计艺术院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N].光明日报,2007―12―19.
[3]潘鲁生.潘鲁生艺术文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
[4]潘鲁生.论新形势下高等设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C]//创意与实践――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关键词:工作室制;交互设计;教学模式;考评机制
人类已经快速迈进信息社会。在很多行业中,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升级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与此同时,在发展逾十年的交互设计教学中,专业教学的发展速度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如何让学校的交互设计教育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如何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是本次教改论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1我国交互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的交互设计教育依照传统的大学教育“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运行多年之后,所呈现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断档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比较陈旧,设计公司更偏向于招收有设计经验的设计师而非应届生,这就导致了设计专业应届生找工作更加困难。第二,教学模式和方法不适应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求。[1]现行的教学模式着力点在于知识的横向面广,缺少“纵向”的深度。导致学生缺乏深入钻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设计实践项目的历练。第三,交互设计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就业面非常之广,现行的培养方案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毕业生缺乏差异化竞争力。[1]因此,转变设计人才培养思路:摒弃“流水化”“趋同化”培养理念,强调“个性化”培养、“差异化”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有机结合,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是高等学校交互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多样化、互利共赢的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也都拥有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任何一个培养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作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2]交互工作室设立的初衷即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设计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设计业务素养。依托交互工作室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很多途径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设计业务素养。
2.1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
在交互工作室的日常教学中,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按照项目要求综合化高的特点(设计比赛、企业实题项目),教师须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跨学科联合”“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举办专项讲座、定期聘请设计师指导、跨专业聘请教师指导教学、出访参加高水平工作坊等,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学精、学透。围绕以实际项目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设计水平和行业敏锐度。将之前担任一两门课程的教学转变为全面负责指导设计课题,这就要求交互设计的教师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也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与跨学科的综合与理解能力,并能了解和把握国际上学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3]
2.2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
以设计项目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作支撑,很容易流于表面导致课题研究缺乏深度,每年的学生流转造成做课题成为机械化的重复工作,无新意,更无成果。因此,需要建立教学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以教促研,把每年的教学成果进行累积,转变成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践平台与支撑材料。教师可以借由参加设计大赛等实践教学成果来申请相应的科研项目。此外,如果教师先期已确定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即可以将科研项目带入工作室教学当中,成为教学实践项目。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拿项目成果参加相应的设计大赛,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
3综合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设结合交互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特点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包括工作室考核(教师考核)与学生评价两个部分。
3.1工作室考核重点
在于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平衡以及工作室运行和管理的积极程度系部应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将论文、项目、指导学生获奖等方面综合考量。根据每个工作室的特点,评定论文、项目、设计比赛的等级,制定归纳出相应的核算方式。以学期或者学年为单位,以分数累积的方式考核工作室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这样的量化考核分数可以作为工作室运行良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亦可以作为年终教师奖金发放的评定标准,同时也是下一届学生选择工作室的重要参考标准。量化考核的目的是激发工作室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学生评价的初衷是以评促学
学生评价的本质就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判断和认定。工作室的学生评价机制建设应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学生评价指标从单一的考试分数的结论性评价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学生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发挥其激励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4结语
教学模式改革不仅仅是纸面上的设计和臆想,更应该把功夫下在日常的工作落实当中。只有所有的教师、学生都将自己作为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撑者,才能将改革深入、扎实地推进。因此,制定规则和制度固然重要,执行和监管更不可松懈。教育不容马虎,改革中的教育更需坚持。交互设计的本科教育任重而道远,交互设计专业必须不断改革和制定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自主学习的开放性、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制定产学研互利共赢实践教学模式等。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同时制定监管和考评措施,并坚持执行和不断完善下去,交互设计专业才能培养出更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胡轩魁,吴艳,薛梅.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编[J].中国地质教育,2010(2).
[2]史金联.局校合作机制下气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4(12).
[3]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装饰,2002(4).
在中小学范域内,学科除了“知识”形态外,还具有“组织”形态以及“活动”形态等特征。更具体地说,学科不仅是知识的分类,还是一个由师生、知识信息以及物质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了的组织以及相关活动。在中小学,学科既是以知识系统为表征的“学科课程”,又是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制为依托的“学科团队”,还是以知识授受为活动形态的“学科教学”与“学科学习”。换言之,学科是一个由学科课程、学科团队、学科教学以及学科学习构成的一体四面的三棱锥,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学科三棱锥”。
巧用“学科三棱锥”思维构建特色学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当下学校优质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全面开发“学科课程”,形成有特点的学科课程群
课程的丰富程度是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所学校应建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互相依托的学科课程群。学科课程群有其内在的结构,一般由基础课程和延伸课程组成。其中,基础课程在学科课程群中具有导向作用,决定着学科课程群的主攻目标,而延伸课程则是学科发展的重点,决定着一个学科的特色。一般而言,打造特色学科需依据学科特点对学科内容进行科学判断、精心挑选、大胆取舍以及有效整合,要将一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剔除,凸显学科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努力让学科课程群形成交叉与融合的格局。
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学生需求以及学校实际,深入探索学科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性地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课程群是学校实现“我有人无”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上海市怀少学校地处上海郊区南翔镇,该镇古猗园建于明嘉靖年间,有“十亩之园,五亩之宅”之美称,其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古朴素雅的园林气质世界闻名。怀少学校围绕古猗园这一名胜古迹,成功开发了融合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生命科学、美术、信息八门学科的《猗猗古园》课程群。如语文学科“走在鸳鸯湖畔”,让学生用摄影、用画笔、用文字记录下古猗园的丽质;数学学科“我是小小数学家”,让孩子们计算出古猗园的绿化覆盖率,找找建筑对称美;英语学科“Introduction of Guyi Garden”,请学生给国外游客介绍古猗园,做一回导游;思品学科“找寻爱国情”,让学生参观充满爱国情怀的缺角亭;历史学科“寻找身边的历史”,用眼睛去发现“猗猗古园”的各类史料,以图文结合的电子小报形式呈现;生命科学考察“猗猗古园之绿”,让学生找一找古猗园中植物品种;美术学科“猗园古建筑”,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将最有特色的建筑物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信息科技“我爱家乡的园林”,分小组收集资料,制作宣传海报……经过各学科的努力,学校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涟漪式课程”,它以古猗园为圆心,各学科相互融合,课程丰富了,办学特色浓郁了,学校内涵提升了。
二、全力打造“学科团队”,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合作的时代,群体的力量,相互提携,集体共勉,才会让我们进步。”
一流学科团队是学校实力和声望的象征。如果没有一流学科团队,就不可能创建一流学科。学科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研组制度建设和学科教研组文化生长。
第一,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毫无疑问,学科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好学科带头人、优化学科队伍结构。首先,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引领者、学科梯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心胸宽阔、包容性强,这是学科团队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科建设,需要学校提供有效的管理和切实的保障。既要在工作中赋予学科教研组长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又要让学科教研组长切实发挥学科领导作用,让教研组长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位。其次,结构良好的学科梯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一个学科仅有一两个学科带头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学科梯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要注意培养一批杰出的学科骨干,使他们逐步具备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有效的学科运行机制,形成一套支撑学科发展的学科教研制度。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学科教研制度建设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人员培养制度,如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创设平台,建构既着眼于整体提高又有所倾斜的制度;二是学术活动制度,如备课制度、评课制度、听课制度、质量评价制度、培训制度、小课题研究制度、核心课题集体攻关制度、教改实验制度等。完善的学科教研制度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三,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生成学科教研组文化。良好的教研氛围是学科团队成长的沃土。要建设特色学科,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除了营造良好的“硬环境”之外,还必须特别关注“软文化”建设,包括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科教研组成员间共同的意识、态度、习惯、行为方式等要素所凝聚而成的组织文化决定了组织的绩效乃至影响力。学科教研组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发展思路,要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致力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进而生成学科教研组文化和特色。当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学科资源建设和积累。没有资源建设和积累,就无法生成学科的历史,也就没有学科的内涵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紫荆小学自2012年始推动了旨在促进学科团队发展的“E-FP-R”研修模式,重塑了教师的专业精神形象,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文化。(1)E-learning,这是一种海绵式研修方式。学校围绕“提出教学看法、提炼教学主张、提升教学境界”,让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广泛阅读,围绕教学主张之关键词搜索,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建构自己的学习资源库。(2)Face to face,这是一种淘金式研修方式。“面对面”致力形成多层面的专业对话,发现亮点、提出建议、表达观点、沟通想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分享智慧。(3)Practice,通过创造性实践凝炼教育智慧,这是一种体验式研修方式。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和个人的教学主张,构建起不同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行为。(4)Rethink,这是一种反思性研修。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坚持写教学日志,成熟型教师坚持写主题式反思,研究型教师坚持写聚焦式叙事……学校通过搭建平台,让教师发现反思的价值。
三、用心改革“学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教学是“活动”形态的学科的核心组成部分,让学科教学更具“品质”是办学提质的追求。从中小学现实情况看,如何构建学科教学的观念、思路、策略、方法与技术系统,这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又是极其重要的学科建设领域。
如何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组织全体成员认真梳理本学科在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检测、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形成本学科特有的制度和规范,制订相应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同时,要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有效教学方法和经验。
这里面主要涉及给有效教学经验命名、寻找经验的理论“痕迹”、借鉴他者经验的“有益成分”、开发操作的载体、形成一个蕴含思想和操作的整体“框架”,以及经验的“累积”和“完善”等六个关键问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思考、都可以尝试、都可以实践。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旋转180度”:从不思考到思考,从不命名到命名,从不学理论到洞察理论,从“闭门造车”到借鉴他者的经验,从只有点滴做法到系统建构,这些都是“旋转180度”。如此,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有自己的经验!
笔者在学习西方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取我国教学改革典型经验之关键要素,在上海市宜川中学附属学校进行了独具特色的“一页纸教学法”实验研究。“一页纸教学法”以“一页纸”为表征,有六个操作载体:(1)“一页纸通览”是学科教学知识的载体和系统备课的工具。(2)“一页纸导学”是学习的“导航仪”,是从学习的角度理解教学。(3)“一页纸反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恰当的形式。(4)“一页纸作业”是针对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内容精、难度适宜的练习,做到轻负担高效益。(5)“一页纸学习”,编辑《有效学习36计》供本年级学生使用,是实实在在的学法指导。(6)“一页纸励志”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磨练学生学习意志、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校本课程。
四、着力关注“学科学习”,推进“贴心的”学科学法指导
每一门学科都有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优秀教师总是善于把握一门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学法指导的目的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如何进行学科学法指导?我们认为,学法指导首先必须联系学科实际、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及实施步骤,如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方法指导、学科学习诊断与问题解决。其次,学法指导要“贴心”,切忌会议式传达与空洞说教,可以采取学法交流会的形式,或由教师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言传身教;或由优秀学生和进步生谈学习体会,给人启迪。再次,加强学法矫正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总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对此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症结,并能指导学生积极调控。最后,要特别聚焦学习素养的提升。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在征集“我的有效学习一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学科的“有效学习36计”,如上课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睡前回忆当天所学过的内容;利用儿歌学习数学;趣味背诵法;学会精炼地梳理知识、归纳整理;学会整理错题……这些学法指导很贴近儿童的学习实际,让学生感觉“很管用”。
今天,我们要像重视教师培训那样重视学法指导,努力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路,构建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术系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学科教研组要从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发学科学习规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实战本领,不断提升学习素养。
【关键词】巧手 慧眼 慧心 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65-01
一 美存在于客观现实
美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而美的存在又和人的欣赏与创造密不可分。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伴随着人的伟大劳动实践,美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之无处不在,是指美的存在是广泛的。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野、从极地冰山到内陆草原、从海底世界到遥远星空,到处都有美的踪迹。美之无时不在,是指美的历程与人类的发展历史同步向前、有始无终。从原始的劳动号子到电声乐队伴奏的流行歌曲,从远古人类头上插戴的羽饰到唐装旗袍再到T台上的夸张时装,从《诗经》到《长江之歌》,美与时代的脚步一直紧紧相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美装点着人类的梦境,使“人”字不但能大写而且能写得美观潇洒,使人类能在自身进步中虽然饱尝艰辛但不缺少幸福感。这些美存在于自然界、艺术中和现实生活里,并以不同的形态焕发着它的精神和魅力。绘画、雕塑、手工艺制作这些美术形式,是美的重要载体。从古到今,在不同样式的美术作品里,保存着人类艺术化了的生存信息和精神脉络。美术成为一门课程、美术走进课堂,就是把美学园地的一块瑰丽花圃根植到鲜花怒放的校园里,由此,教育因为“美”而提升了目标和品格,“美”也借助教育把她的阳光雨露洒进了孩子们的心田。美术在校园里扎根,使之成为了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将在美术教学中不断培养起来。
二 美需要认识和欣赏
美术教学不仅要学生具备一双慧眼,还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慧心,让学生能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还要创造美。认识和欣赏美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审美的敏感度,即培养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应如何培养呢?正如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需长时间的扎实的审美实践,才能获得这种能力。非常重要的是审美主体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从这个角度讲,美术教学和学习,不能关起门来进行,美术教学中学生慧眼、慧心的培养要建立在广泛的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具体到美术教学本身,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的发展呢?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分析最好的作品中提高鉴赏力。(2)通过分析杰出的艺术家的创造过程来提高鉴赏力。(3)通过分析同一作品的优劣精粗来提高鉴赏力。(4)可先从多样美术形式中选取一种着手培养审美能力,然后再推而广之。(5)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考察和欣赏。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敏感度,使他们具有慧眼与慧心,对一幅美术作品,能感到它是美的,也能了解其美之所在。
三 美需要用心创造
美术教学不仅要学生具有慧眼、慧心,还要培养学生一双巧手,让学生能够遵循美的规律去创造美。教育家认为,在美育中对审美主体能力的提高,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创造美。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大力培育学生创造美的愿望。美术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美好愿望放到重要位置。美术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要把审美教育、能力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内容环节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发挥创造力。(2)不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在美的创造中,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互相渗透,其中感情因素是核心。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作品形象入手,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技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久而久之心灵得到净化,思想情操得以升华。也就是说,只有培养起学生热爱艺术的强烈感情,艺术创造才会成为可能。(3)在实践中锻炼学生驾驭美的形式的能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慧眼能欣赏到美,巧手能创造出美。而巧手的练就,须在千百次的创造美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教,需要学生无数次的刻苦练习。可以肯定的是,尽管艺术创造是艰辛的,但只要有教师悉心的指导和学生虚心的学习,艺术创造的花朵会绽放在师生共同的期待里。
以物之美,开启心灵之美。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能懂得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技能技巧训练的过程中,慧眼与巧手逐步形成。
总之,美术教学中美的欣赏和创造,需要慧眼、慧心和巧手,需要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信心与能力。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花朵会开放得更鲜艳,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诗意和情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