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色金属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GIS;有色金属冶炼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37-02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有色金属生产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达到3135万吨,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有色金属工业是矿物加工为基础,物流量大,工艺流程长,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尤其因为我国金属矿物品位低、结构复杂、并常与有毒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生,所以在采、选、冶、深加工各环节均产生较大量的有害废渣(石)、废水和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GIS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信息,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功能,获得了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广大用户的青睐。利用GIS强大的三维分析和三维显示能力,对获得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选择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单要素和区域综合评价,自动完成评价因子的分析、计算、评价和评价成果的输出,并应用专门的分析程序,将污染物空间分布以等值线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助于了解污染物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其数据可生成饼状图、柱状图等表现形式。资源与环境评价作为GIS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应用可大大减少工作量,加快评价工作进程,便于评价成果的动态管理、更新和应用。
目前,GIS在环境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多,王春红等Ⅲ主要对重金属的来源、GIS和地统计在土壤重金属中的应用、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张会等利用GIS技术对农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管理研究,GIS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方面较多,而关于GIS在各个具体行业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GIS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环境管理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1、GIS在有色冶炼行业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
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的工业污染源管理中明确指出: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定期报告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需要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重金属废气、废水排放企业要安装相应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GIS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各种环境信息,并且能为环境监测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客观和有效的环境信息,并且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充分利用GIS的功能模块结合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环境监测模型可以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重点防控重金属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重点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的动态监测,并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生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规律制成图片直观地表达出来。
2、GIS在有色金属冶炼大气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排放的工业废气和二氧化硫的总量分别占我国工业行业排放总量的5.23%和2.61%。2003年~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烟尘的年排放量在17~23万吨之间波动,其所占全国工业行业的比例也在2.22%到2.89%范围内波动。利用GIS技术对大气环境动态监测和分析在国内外都有应用,欧洲的RAINS模式就是一个跨国界的S02排放量计算机管理系统和我国“七五”环保项目中“国家大气环境信息系统”。
引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可以将所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有污染隐患的企业及位置信息、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移动范围、周围地形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污染源的类型主要有点状污染源、线状污染源和面状污染源三种类型。点源采用修正的高斯模型进行模拟,线源采用有限长和无限长线源扩散模式两种模型模拟,面源主要采用国家气象局面源扩散模式进行模拟。系统提供网格管理功能,用户可按照需要的网格大小自行创建网格,最终基于网格计算出每个网格的浓度值大小,生成基于网格的污染浓度专题图。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据显示功能,可获得有色金属冶炼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和Pb尘等)在大气中的浓度分布图,进而可了解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扩散范围和超标情况,通过ArcEnging的时态功能,动态模拟污染源扩散的每个时刻的扩散影响范围,并且为环境部门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评估、扩散模式和应急决策提供支持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3、GIS在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2003年~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吨金属的废水排放量则由44.48吨降到39.18吨,但年废水排放量由5.46亿吨增加到7.50亿吨。有色金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量约占全国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57~3.12%,数量巨大。利用GIS技术对水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分析在国内外都有应用,对地下水进行管理和在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中应用。
从空间数据库的角度看:GIS服务系统是一个包含了用于表达通用GIS数据模型(要素、栅格、拓扑、网络等等)的数据集的空间数据库。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看:GIS服务系统是一套智能化的电子地图,同时也是用于显示地表上的要素和要素问关系的视图。底层的地理信息可以用各种地图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些表现方式可以被构建成“数据库的窗口”,来支持查询、分析和信息编辑等。从空间处理的角度来看:GIS服务系统是一套用来从现有的数据集获取新数据集的信息转换工具。这些空间处理功能从已有的数据集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将结果导入到数据集中。
引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基础数据内蕴涵信息的进一步发掘,对其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内部联系的深入揭示。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指标情况下,对整个行业废水处理设施以及环境设备运转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可以有色冶炼行业水质作出实时、准确的监测,建立了一系列适合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废水产生和排放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特点、实用简单的模型、主要有污染源预测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进行污、废水排放量预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预测、地面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计算,地面水水质预测,污染物负荷消减量计算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污染物总量控制负荷量优化分配模型,对各种治理方案进行优化选择,通过综合平衡,最终得到环境、技术、经济效益兼顾的可供实施的总量控制方案。
而张宁海只是22万个受骗者中的一人,他们共有400多亿元资金涉及其中。
高收益泡沫破碎
泛亚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拥有全球95%的铟库存。而且,它一直以替国家做战略收储之名来定义它的商业行为。然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的眼里,泛亚不过是囤积居奇。
把投资者们拉入陷阱的是一款名叫“日金宝”的资金受托产品,它宣称,门槛低、操作简单、安全,固定收益年化13.68%,银行监管账户,收益每日到账,资金随进随出,堪称完美。在泛亚的口中,这是一项以交易为基础,为实体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然而,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随着400亿元兑付危机的发生,高收益理财泡沫破碎。
“银行监管账户”只是噱头
很多泛亚投资者之所以陷入骗局,很大程度上是对银行深信不疑。泛亚也正是捏住了这个软肋。据了解,泛亚理财产品皆通过银行来销售,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通过银行的推销购买了“日金宝”投资理财产品。显然,投资者是出于泛亚的理财产品是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来销售,才敢于拿毕生的积蓄进行投资。
黄金投资专家唐吉鹤对记者表示,泛亚所宣称的第三方存管只是一种“类三方存管”模式,本质上是银商转账。在这种模式下,泛亚可以借助与银行的关系宣传自己,但是银行只不过作为资金的通道,并不承担资金去向的监管。
政府背书、专家捧场看上去很美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打开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网站首页,“政府文件”一栏赫然在目,栏目里囊括了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各种红头文件,政府对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在很多投资者看来,和政府有如此密切且高调的联系的投资平台凤毛麟角。这无疑加深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除此之外,知名学者专家的高调捧场也同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知名经济学家和畅销书作家在媒体和相关场合上站台和支持并不能证明什么,之后迅速的被打脸也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靠谱的理财方式从来都不靠天花乱坠般吹捧,无论吹捧对象来头有多大。
关键词:套期保值 有色金属行业 决定因素
一、引言
当资本市场非完美时,根据MM定理,作为公司的一项财务政策,套期保值并不能增加公司价值。然而,资本市场并不完美,积极的公司套期保值可以减少由于市场不完美所产生的磨擦成本,从而增加公司的价值或使管理者获益。公司是否套期保值及如何套期保值取决于市场的不完美程度和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完美,不同的公司内外部特征描述了这种不完美程度和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完美,它们是公司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素所产生的磨擦成本越大,套期保值倾向也就越强,反之亦然。现有的研究,大多专注于美国公司,针对于中国市场的研究很少。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与以往的研究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不同在哪里?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进行探索,以期取得有益的结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第三部分是研究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结论。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早期的套期保值研究,主要是从生产者风险厌恶角度考虑的,由于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减,对于具有相同预期的收入,具有风险厌恶特征的生产者总是偏好风险小的收入,通过套期保值可以减少公司收入的波动,提高所有者的效用。
随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提出和人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理论对股权集中的公司来说是适用的,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含多种资产的投资组合来分散掉多余的风险,使本身承担的风险达到一个合意的程度。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公司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随着投资组合内证券数量的增加,非系统风险可以被有效地分散掉,而系统风险是不能被分散掉的。对于集中持有的公司,风险厌恶理论可以成为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但对于广泛持有的公司来说,风险厌恶理论就不能解释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因为广泛持有的公司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分散掉非系统风险,当市场是完美时,系统风险不论是投资者自己承担还是在市场上出售,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同的。
同时,MM定理也表明,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投资政策与财务政策是无关的,因为公司的价值由投资政策决定,套期保值是财务政策,所以,公司价值与套期保值无关。如果公司改变套期保值政策,投资者可以相应地改变所持有的风险资产,以补偿公司套期保值政策的改变,使未来的财富分布不受影响。所以各利益相关人没有动机去套期保值。然而,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美的,比如,现实中有税收、缔约成本、信息不对称、问题等等,这样,MM定理在现实中就不成立了。大多数学者也是从各种违反MM定理假定情况出发,去论证套期保值的动机。
1、公司所得税
当公司的所得税是企业所得税前收入的凸函数时,公司的所得税后收入是公司所得税前收入的凹函数。套期保值可以减少公司所得税前收入的波动,如果套期保值前企业所得税前收入的波动处于公司所得税函数的凸区域时,套期保值可以减少公司所得税负担,同时增加公司所得后收入,增加企业价值(Smith和Stulz,1985)。
2、财务困境成本
财务困境的期望成本主要来源于低的公司价值,即他们是这个特性状态的概率乘以实际
的成本。公司风险管理通过减少公司价值的波动降低了达到左尾的概率,这降低了财务困境的期望成本(Mayers和Smith,1982)。公司风险管理通过公司承担更多的负债提高了公司价值。换句话说,通过提升最优的负债权益比率,可以使公司享受到更大的税盾(Graham和Rogers,2002;Leland,1998)。
3、投资不足和资产置换
当企业拥有风险负债时,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投资决策并不能同时最大化股权价值和债权价值,即最大化股权价值的投资决策不能最大化债权价值,甚至会减少债权价值,同样,最大化债权价值的投资决策也不能最大化股权价值,甚至会减少股权价值。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Fama和Miller,1972)。
公司风险管理稳定了企业价值,因此减少了股东有很强的动机转移到风险资产的状况的发生(Smith,1995;Campbell和Kracaw,1990)。套期保值使企业更加透明,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债权人愿意用较低的收益率提供相同的资金,减少了投资不足的发生。如果公司致力于企业套期保值政策,成本将减少。
4、协调投资与筹资
公司水平的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协调投资与融资政策提升公司价值。未来的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为增长机会融资的内部资金总是显著地变化。结果,内部资金不足以为所有正净现值的项目融资,公司被迫削减投资计划或发行外部股票或债券。
外部资本因冲突而代价高昂。更确切地说,债权人要把关于破产和财务困境的期望包括在借款决策中,非零的违约可能性导致他们要求公司负债的更高的收益。虽然这使他们从他们的投资中获得公平的价值,它提升了负债的成本减少了公司价值(Myers,1993;1984)。
公司套期保值可以保证公司有足够的内部资金在没有外部融资时去为他们的有利可图的增长机会融资,这也减少了资本市场对管理者的监控(Tufano,1998)。
5、管理者报酬和风险偏好
管理者在公司中有一个不可分散的的财富头寸,由现在和将来的收入和非货币效用补偿,例如声誉、奖金和晋升构成。管理者福利与公司业务紧密相关,管理者倾向于减少公司的风险到与股东价值最大化发生冲突的水平,或者需要很高的补偿去承担高风险(Mayers和Smith,1990)。套期保值可以降低管理者从事高成本的分散策略的动机,就象操作经营分散化一样(Bodnar et al.,1997)。
除监控外,管理者激励包通过提供给管理者致力于股东价值的激励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一致。管理者补偿经常与股票价格相关联,管理者股票激励程序使报酬与股票价格是呈线性关系。管理者与股东相比更厌恶风险,因为他们的不可分散财富头寸,股票激励程序使管理者减少公司特别风险甚至更多。相比之下,非线性激励结构,比如股票期权程序,提供了比公司价值提升更大比例的收益,产生了凸的回报曲线。因此,非线性报酬包可能与股票程序相反,对管理者提供了承担更多风险的激励。
6、套期保值的替代
现金和可售证券被用作覆盖财务负债,特别是短期负债,较高的短期流动性导致低的套期保值需求。出于同样原因,支付高股利的公司很少有动机套期保值,只有高流动性的公司可以致力于支付股利,这是可以被证明的。相比之下,如果公司通过支付股利耗尽流动性,他们可能有动机套期保值。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务可能约束了公司财务,产生较高的困境成本(Géczy et al.,1997)。他们对控制公司的冲突很重要,并且他们充当了公司风险管理的衍生品的替代物(Nance et al.,1993)。
(二)假设的提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当公司的应税收入波动较大时,有动机进行套期保值。公司应税收入在正负之间波动时,公司所得税函数处于凸区域更可能套期保值;
2、公司财务困境成本与进行套期保值正相关。即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越大,越可能套期保值;
3、公司投资不足与进行套期保值正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多,越可能产生投资不足问题越,越可能利用套期保值以减少债务的成本,协调投资与筹资活动;
4、当管理者报酬与公司价值是线性关系时,管理者报酬与套期保值正相关,当管理者报酬与公司价值非线性相关时,管理者报酬与套期保值负相关。即管理者持有股票等其价值与公司价值线性相关的报酬时,趋向于套期保值,当管理者持有期权等其价值与公司价值非线性相关的报酬时,更趋向于不套期保值;
5、公司拥有更多的套期保值替代物时,倾向于不进行套期保值,反之亦然。
6、我国特殊的国情是国有企业众多,当国有企业发生危机时,为了维护稳定及其它的需要,政府会伸出援手,避免其破产,也就是国有上市公司面临的预算软约束和较低的财务困境成本使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不进行套期保值。
三、研究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检验以上假设,本文构建如下logit模型:
Tax是税收函数的凸性
FD是财务困境
UC是投资不足成本
Sub套期保值替代物
TCosts是交易成本规模经济
SOE是所有制变量
对于套期保值决定,本文把所有样本分为套期保值者和非套期保值者,进行套期保值的样本取值为1,否则为0;
税收函数凸性用一个利润总额虚拟变量来,因为在利润总额为零附近税收函数表现为凸的,所以可以用利润总额虚拟变量来度量税收决定因素;
资产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度量财务困境成本的;
市净率、市盈率、资本支出对数和资本支出比总资产度量投资不足成本;
每股自由现金流、现金分红虚拟变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度量套期保值替代物;
总资产对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对数检验规模交易成本理论;
管理者持股虚拟变量和所有制虚拟变量测度管理者持股和所有制不同对套期保值的影响。
模型中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3年至2011年所有在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进行交易的有色金属行业A股公司作为我们的样本来源。文中所使用的套期保值数据是通过手工翻阅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关键词搜索获得,其它上市公司特征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与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的描述性统计报告了套期保值变量和套期保值决定因素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套期保值者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更少的资本支出、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流动性和更多的现金需求,并且国有公司更可能套期保值。
检验结果显示,税收变量与套期保值正相关,不显著(p值为0.719),结果虽与预期相同,但并不显著,说明对于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减少所得税并不是主要决定因素;
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与套期保值显著正相关(p值为0),这表明,对于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来说,更高的资产负债比率是公司实行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也与非金融公司套期保值的财务困境成本理论相符,当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时,为了减少公司的破产概率,减少财务困境成本,将促使公司进行套期保值。因此,降低财务困境成本是我国有色金属公司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之一。
市净率与套期保值显著负相关(p值为0),表明投资者评价高(即市净率高)的公司是套期保值少的公司,说明我国的投资者是风险偏好型的或是非理性的,对风险大的公司估价偏高。这与理论预期相反,理论显示,有较多投资项目和增长机会的公司更有可能套期保值。因为套期保值减少了公司债务的成本,可以使公司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债务融资,去进行有价值的投资活动,协调了公司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减少了“投资不足”问题。我们再看评价投资的另一个变量资本支出比总资产,这个变量与套期保值显著负相关(p值为0),即资本支出越多的公司越不套期保值,风险较大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较易获得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而不是通过套期保值减少债务的合理成本,进而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对于有色金属行业,投资机会也是套期保值的一个决定因素,只不过方向与通常的理论相反。
主营业务收入对数与套期保值显著正相关(p值为0),表明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进行套期保值,规模越大的公司在降低套期保值单位成本方面越有规模优势。在本文看来,由于我国对衍生品的交易实行严格的管控,公司要从事衍生品的交易,尤其是境外衍生品的交易,必须要得到国家的批准才可以,大公司实力雄厚,较小公司更有可能取得交易资格,因此可以进行套期保值,而小公司虽然有这方面的需要,但没有资格交易,没有办法进行套期保值,所以在数据上就显示为越大的公司越可能套期保值,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管理层持股与套期保值负相关,但并不显著(p值为0.211),这与理论预期相反,可能是因为样本公司的管理者持股数量较少,并不是管理者报酬的主要来源所致。所以在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层持股并不是套期保值的一个决定因素。
现金分红与套期保值显著正相关(p值为0.001),速动比率与套期保值显著负相关(p值为0.028),二者都与理论预期一致,说明对现金需求也是套期保值的一个决定因素。
所有制虚拟变量与套期保值负相关,但不显著,据本文看来,是因为自2004年“中航油”事件后,国资委要求国有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因此,国有上市公司纷纷进行套期保值,所以从数据上来看,所有制虚拟变量与套期保值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具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流动性和有现金需求的公司更可能套期保值,这些与理论预期相同,表明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进行套期保值的决定因素是减少财力困境成本、提高公司的流动性、满足对现金的需要。
与理论预期相反,有更多投资机会的公司反倒更不去套期保值,这说明有更多投资机会的公司除了套期保值,有更好的筹资途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管理层持股虽然与套期保值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说明我国的管理者激励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公司日常业务的决策者,是否套期保值、如何套期保值、套期保值多少的决定都要由管理者作出,如果对管理者的激励不当,很可能使管理者的目标函数与股东的目标函数发生背离,从而减少公司价值,因此这也是今后要重点研究的议题。
参考文献
[1]Bartram, S.M.,The Use of Options in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J]. Managerial Finance 2006(2).
[2]Bodnar, G.M., C. Tang, and J. Weintrop.Both Sides of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The Value Impacts of Geographic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1997.
[3]Froot, K.A., D.S. Scharfstein, and J.C. Stein.,A Framework for Risk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6)
[4]Jensen, M.C., and W.H.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3).
[5]Leland, H.E.,Agency Costs, Risk Management,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4).
[6]Mayers, D., and C.W. Smith, Jr.On the Corporate Demand for Insur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1982,(5).
[7]Smith, C.W., Jr.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Derivatives,1995.(2).
[8]Smith, C.W., Jr., and R.M. Stulz.The Determinants of Firms’ Hedging Polic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5,(20).
[9]Tufano, P.Agency Costs of Corporate Risk Management[J].Financial Management,1998,(27).
我们曾提出用对数差的形式定义两个资产之间的相对强弱指标,利用相对优势指标来进行两个资产(两类资产)之间轮动的选择,譬如大盘和小盘,金融与非金融,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轮动。这些都是二选的轮动,但是行业数量众多时,想从多个行业中挑选出处于相对优势的若干个行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文提出类似物理学上相对速度的概念,并用打分的方式选出相对速度最占优的行业来,这种打分法涉及到相对速度变化的历史形态各个维度上的特征,非常类似打分选美的过程,所以称之为行业轮动的选美法。
行业轮动的选美法行业和大盘间的相对速度
投资者总是想把未来一段时间最有可能表现强势的行业挑选出来。
如果用两两比较的思路,每选两个行业来比较它们哪个更强,23个行业就需要多达253次的比较,而这么多次比较我们很难保证正确率,如果有30%的两两比较是做错的,最后选出的行业可能就并不占优。
回顾一下现资理论的鼻祖哈里・马科维茨(HarryMarkowitz)最初提出资产组合理论的时候,需要计算每两个证券的协方差,当资产数目比较大时,这个任务的计算量以资产数目的平方量级增长,复杂到以至于无法进行分析。后来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简化办法,即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每一个资产只需要和综合指数求相关性,将每一个证券的风险分解两部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而系统风险是通过多样化投资无法消除的。这一简化也是投资理论里程碑式的进展。
受到夏普工作的启发,我们再做行业轮动的时候也只需要盯住每个行业和大盘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果将代表市场走势的大盘指数想象成个大舰艇,每一个行业想象成舰艇上滑行的一辆汽车,投资者是站在岸上观察和感受到这些汽车的运动变化的。在给定的单位时间内,有的汽车会比大舰艇在正向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就是所谓战胜市场的那些行业,它们相对大舰艇有一个为正的相对速度,类似的,那些相对速度为负的汽车就是那些跑输市场的行业。
如果站到这个大舰艇上,我们观察到汽车的速度都将是相对大舰艇的速度,寻找未来能够跑赢大盘的行业,就类似于去寻找那些相对速度为正并且能够持续为正的汽车。
抽象的代数分析也可以通过个示意图来形象地理解
(见图1)
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和有色金属指数为例,只看两个指数本身走势来判断哪个更适合投资比较困难,特别是两根线靠得近的时候,但是如果观察有色金属相对医药生物的相对位移曲线,即图中的紫色虚线,就非常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三段,在2008年初到2009年初,有色金属的相对位移不断下行相对速度为负,所以适合投资医药,而在2009年1月到8月间,相对位移曲线上行,适合投资有色金属,2009年8月到现在,相对位移曲线保持下行趋势,适合投资医药。
选美法寻找相对速度刚刚启动的行业
MACD是典型的趋势型指标,利用趋势对未来做
定程度的预测,而趋势显然是存在的,比如图1展示的有色金属相对医药生物的强弱指标,在2008年整年中都持续走低,有1年的趋势,利用趋势我们就能把握住更应该投资哪个行业。
我们利用相对速度本身的趋势指标MACD来寻找行业相对大盘的相对速度刚刚从负转为正的行业,通常在趋势可以维持段时间(通常可以满足)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业可以在这段时间战胜市场。
般情况下,长短线都是利用收盘价计算。我们换一个角度,利用相对优势指标计算MACD。具体而言,挑选申万23个行业指数,计算它们相对沪深300的相对优势指标,然后计算这些指标的MACD。在阅读个MACD图形的时候,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MACD柱为正或者为负,而是会观察整个图形的形态,历史上的柱子组合在起能给出丰富的信息,我们需要结合经验,选出一个更有利的MACD图。为了能够使得主观阅读的过程能够让计算机程序化地操作,我们将主观的经验细化成
条条的打分细则,组成套打分方法,这样每个行业的相对速度的MACD图都会自动得到一个打分,然后抽取打分最高的一组行业,这个过程比较类似选美,所以称之为打分法。
除了收盘价被相对优势指标取代外,相对优势指标的MACD计算与普通的MACD计算并无二样,而且为了避免引起参数敏感性的争议,我们不对参数进行调整,而直接采用MACD的经典参数,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为12周,长期移动平均线为26周,DEA为Diff的9周移动平均。选美法行业轮动的实证
参数的选择:考虑双边交易成本为0.5%和1%的影响。测试时间段为2005年12月29日至2010年9月27日,严格按照选美法的打分规则从23个行业中筛选6个行业,每隔7周重新筛选次。事实上若不考虑交易成本,每组行业持有更少周数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持有组合的时间越短,实际交易成本越大,考虑到交易成本和持有组合时间的平衡,选择7周的持有时间,即略少于2个月的时间。
策略收益率:不难看到在三种成本下零成本,0.5%交易成本,1%交易成本,该策略都最终实现了较高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68.4%,289.5%,219.5%,表现出这个策略的明显优势。从策略相对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优势,即两个净值之间的比值(图中的ratio值)来看,在三种成本下,策略的优势都是保持了持续上扬的格局,说明策略的优势在时间上是持续释放的,特别是到了2007年下半年市场见顶之后,策略的优势释放得更加迅速。而在最近的震荡市场中,策略表现出胜出市场的显著优势。
起点的影响:因为我们的策略是定期的重新筛选组合,不可否认,如果选择的策略起点不一样,会导致此后的大部分换仓时间都不一样,最后的净值也有定差异。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实证研究,发现该策略对于起点的依赖并不是很强,在不同的起点下开始投资,最后都能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这里展示的从2005年末开始投资的净值走势图比较具有代表性。
胜率:从月度胜率的角度看,该策略即便是在1%的交易成本下月度胜率仍然是接近66%,而0.5%的交易成本下胜率为67%,无交易成本下胜率为72%,季度胜率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征,而年度胜率在三种情况下都是80%,因为在5个测试年度中,只有在2006年该策略没有战胜沪深300指数,其他年份都明显战胜了指数。 (见图2)
月度超额收益分布:在一个中等的交易成本0.5%下,从月度的超额收益分布看,该策略表现还是相当稳健,负超额收益连续出现的时候非常少,2008年后没有连续两个月负超额收益的情况。
总的来说,正的超额收益次数明显更多,正超额收益的极端值也高于负超额收益极端值的绝对值。行业更换的频率:策略每次从23个行业中筛选6个行业,到下一次这6个行业并不定都会被更换,我们统计了2006年初以来共35次切换持仓,平均每次换仓需要更换4.2个行业,最高6个行业,最低2个行业。
夏普比例和信息比例:再考察一下策略的夏普比例和信息比例。年化夏普比例在不同年份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近几年A股市场的波动较大。
总的夏普比例都在1.0以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夏普比例为0.77。策略的风险收益比有明显的优势。策略的信息比例较为稳定,除了在2006年为负以外,其他时候的年化信息比例都是显著为正,说明策略获取基准以外超额收益能力比较强。
超额收益的来源震荡市和趋势市下的超额收益
23个行业是根据行业本身的属性来分类的,具体到大市值和小市值两个风格类别,我们不难发现小市值的行业占多数,而大市值的行业只有金融服务,房地产,采掘,黑色金属,交通运输等几个行业。
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轮动策略总是从23个行业中配置6个行业,这6个行业都命中小市值行业的概率就高,而相反大市值股票占优的时候,优势行业的数目比较少,命中的概率会低一些。因此可以推测,选美动策略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会做得好一些。
在2010年7月,我们的研究中就指出来,在我们开发的市场强度指标定义出的震荡市中,小盘行业表现明显强于大盘行业,而趋势市场中大盘行业稍稍占优。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下轮动策略的命中率肯定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两种市场状态中分别考察选美轮动策略的表现。
白2006年以来到2010年9月27日,根据市场强度指标定义,属于震荡市的交易日一共有427个,属于趋势市的交易日有759个。不计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下对净值的影响是一样的),轮动策略在震荡市产生总的超额收益为89.6%,而在趋势市下产生超额收益为84.4%,考虑到交易日数目少300多个,震荡市产生超额收益的效率显然高于趋势市场中。
之前我们的推测策略适合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采用得到了印证。而从超额收益的稳定性看,震荡市中策略净值和指数净值之间的比值保持了一直上升的格局,说明在震荡市中选美动策略的超额收益是非常持续稳定的,而在趋势市中,超额收益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2009年后体现出来,此前并没有超额收益。
等权配置的影响
因为行业指数没有提供市值和流通市值的数据,在建立行业组合的时候我们简单地选取了等权配置。通常情况下等权配置是一种容易“占便宜”的权重策略,因为小市值行业因此获得更高的配置比例,而长期看小市值行业收益率常常会高些。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多数小市值的行业表现明显地胜出大盘收益率。
行业轮动策略的超额收益是不是来源于等权配置呢?
为了搞清楚等权配置贡献了多少程度的超额收益,不妨做个等权配置所有行业的对照策略:所有调仓日并不去选择行业,而是将23个行业指数做平均配置持有到下一个调仓日。
自2006年以来到2010年9月27日,不计交易成本前提下(因为成本对于两个策略的影响基本上是相同的,在这个比较中并不是主要因素),跟踪我们的轮动策略和所有行业等权配置策略的净值走势:
可以看到等权策略也可以战胜沪深300指数,但是主要的超额收益来自于2009年以后,之前的走势和沪深300指数高度重合,而总超额收益在不计交易成本条件下为113.6,明显不如我们的行业轮动策略。为了对照轮动策略和等权配置策略,我们用图中的墨绿色线条标示出连个策略的;争值比值,可以看到轮动策略相对所有行业等权策略的优势是在持续释放的,在大多数时候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并不用担心这轮动策略的优势主要来自于等权重配置,它的超额收益而是来自于有能力挑选出更好的行业来。
(见图3)
【关键词】 净出口消费指数 地区环境基尼系数 环境成本转移说
一、引言
贸易与环境关系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重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环境成本转移说”。Roldan Muradian和Joan Martinez-Alier(2001)认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这类产品由于国际贸易而产生了环境成本的转移。根据“环境成本转移说”,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具有严格环境规则的发达国家可能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干净型”产品,并从环境规则较松的发展中国家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从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因此,国内学者对开放经济下的中国环境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沈利生等(2008)、张友国(2009)等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贸易的环境代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李小平等人(2010)也认为,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并不仅仅是污染产业,同时也向中国转移了低排放系数的“干净产业”,中国并不是发达国家的污染天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是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污染排放的急剧增加。而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在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入世后的2001—2008年,北京市年贸易总量平均增长率为26.8%,工业废水排放从2.12亿吨降至0.84亿吨,工业SO2排放量从12.63万吨降至5.77万吨,贸易增长情况下污染却在降低,这种贸易与环境关系与全国总体状况相悖。
二、北京市贸易规模、结构及总体环境状况
1、贸易规模扩大,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在中国入世前,北京市的对外贸易量增长缓慢。1983—2001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93%。入世后,2008年贸易量为2717亿万美元,与2001年相比,平均增长率为26.8%。同时,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速度。2008—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北京加大政策力度,继续保持了贸易的平稳。
北京市环境质量方面,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总量呈现出递增趋势,然而各个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单项含量只有部分指标超出环境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中只有吸入颗粒物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008)22%。全市废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所占比重却显著下降,从2000年的27%下降到2008年的8%。SO2排放中工业所占部分从2000年的65%下降到2008年的47%。2009年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均削减2%。
2、进口量快速增长,污染减少
北京市在贸易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同时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2009年进口额为1664亿美元,是1983年的10.46倍;出口额为483亿美元,是1983年的3.29倍。根据“内含污染”的解释,产品中包含着污染的成本。若进出口行业结构不变,进口增速大于出口意味着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北京地区环境改善。
3、污染密集度低的行业出口比重迅速上升
北京市产品结构偏向于污染密集度较低的机电产品生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北京市主要进出口产品,两者同时表现为出口比重上升,进口比重下降。2000—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加17个百分点,进口比重降低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加27个百分点,进口比重降低7个百分点。
三、污染转移的实证分析
1、污染密集度的行业划分
基于基尼系数判断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原理,结合环境污染状况及经济状况,将经济效益指标纳入到污染统计中,引入地区环境基尼系数RDC。
i表示行业,P代表行业污染物排放量,GDP代表行业工业增加值。为了更好地对污染行业进行重分类,采用“工业三废”作为衡量标准。在此,结合北京市自身环境状况,当RDC的值大于1时,我们认为是污染密集度高的行业;当RDC的值小于1时,我们认为是“清洁”行业(大于1的数字在表1用“*”标注)。2007年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环境状况统计最准确的一次,因此选择2008年度的数据计算污染行业分类标准。
由表1可见,工业废气排放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废水排放密集度的行业有:食品、饮料、烟草及制品业、纺纱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医药制造业。
固体废物排放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综合以上3种污染排放,将所分析的13个工业行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排放系数行业:食品、饮料、烟草及制品业,纺纱及制成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医药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个行业。另一类为低排放系数行业:木材、家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
2、净出口消费指数的投入产出分析
在区分污染行业后,本文利用北京市的投入产出状况综合分析贸易所带来的污染行业转移。净出口消费指数(NETXC)可以用来检验污染天堂假说:该指数可以衡量本国污染产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净出口相对于该产业在本国消费的比重,根据该指数的趋势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污染产业”转移的现象。我们设净出口消费指数为NETXC,其中,C=P-(X-M),C、X、M、P分别代表地区的消费、出口、进口和产值。对于地区而言,污染排放是由当地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而进出口报关产品并不是全部由该地区生产,这就存在一个数据不匹配的问题。为此,需要采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调减调入并调增调出的产品,排除非北京市生产的产品计入出口。对NETXC进行修改,X代表出口与调出之和,M代表进口及调入之和。如果某产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在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即平均增量大于0),则说明外国向北京转移了该产业,如果该产业是污染产业,则“污染产业转移”成立;反之,则说明北京转移出了该产业。
2000—2009年间,机电产品在北京市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平均在52%以上,有必要对其细分。表2中,将机械、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划分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机械制造业。同时,由于投入产出表利用生产属性分类而不是产品分类,投入产出表将化工、医药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业合并为化工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并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由表2可知,1997—2007年,净出口消费指数平均增量大于0的行业有: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而这些行业都为清洁型行业,说明对外贸易向北京市转移了清洁行业,北京市不属于“污染天堂”。北京市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尤其是在“绿色北京”之后,制定了《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的体系构建及“十二五”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规划》,通过制定较高水平的环保标准,既可以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又能保护资源环境,减少污染排放。
3、贸易中内含污染的行业结构
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污染,而在产品中就构成了内含污染。在分析进出口所带来地区的污染时,内含污染量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在判断进出口所带来的内含污染量时,采用出口与进口的相对比重(出口进口弹性):Ki=,Xi、Mi表示i行业的出口和进口,当Ki>1时,表明i行业的出口产品带来内含污染,加剧北京市的污染排放,用“?鄢”标出)。
从近三年北京市各行业的出口进口相对比重来看,出口进口弹性大于1的行业分别是纺纱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家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这些都是污染密集型行业。
出口进口弹性小于1的行业有:食品、造纸、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机电等行业的,其中食品、饮料、烟草及制品业为废水密集型行业,造纸、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都为污染密集度行业,而机械、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清洁型行业。
4、行业进出口量及贸易结构对比
从行业的进出口分析,北京市主要的进口产品集中污染密集度高的行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工、医药制造业、橡胶、塑料制品业。这种贸易结构使得北京市的出口能够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排放。2007—2009年污染密集型产品比重保持在39%以下,2009年达三年来最低(0.34)。
就进出口总量来说,北京市在出口方面主要是出口机电产品、电子设备等污染密集度低的产品,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北京的污染排放,同时Ki由2007年0.62减少到2009年0.58,利于北京市环境改善。
四、结论
1、进出口总体状况看,污染产业转移在北京不存在
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贸易转移进行分析可知,北京市对外贸易过程中,从外国转入了清洁行业,主要产业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同时,对照出口进口比重小于1的行业,北京市进口既包括污染密集型行业,又有清洁型行业,但是总体表现为环境状况的改善。这是因为北京市制定了高标准的环境政策,同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及附加值较高产业,避免了污染产业的进入。企业缴纳的环境成本(如排污费和环境税等)限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使用。
2、进口贸易迅速增长,贸易结构趋于污染型产品进口
北京市进出口贸易量呈现进口大于出口局面。出口进口弹性小于1的行业有:食品、造纸、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机电等,其中食品、饮料、烟草及制品业、造纸、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都为污染密集度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进口具有“内含污染”,从而替代了北京市自己生产,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机械、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清洁型行业,但是进口比重连年下降,2003年为58.86%,而2009年为30.6%。清洁型行业的进口比重下降,同时侧重于污染行业产品的进口,说明北京的贸易结构趋于清洁型。
3、污染型行业出口比重小,清洁型产品出口利于降低污染
从内含污染角度看,出口进口弹性大于“1”的行业都为污染密集型行业:纺纱及制成品、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家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说明这些行业的出口增加了北京市的污染。但贸易结构总体表现为,2000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平均比重52%以上,清洁型行业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大量生产和出口,降低了北京市污染程度。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能耗及污染排放低,这无疑使得北京的环境状况得以改善。北京市加大清洁型产业的投入及外资引进,中关村科技园、亦庄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和产业的发展,使得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倾向低污染行业。
参考文献
[1] 尹显萍、李茹君:我国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2).
[2] 兰天:贸易与跨国界环境污染[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安徽省近年来增长速度很快,但与之相伴的是环境污染、资源及能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全省酸雨频率22.5%,其中,池州、蚌埠、黄山市酸雨频率较高,分别为87.3%、78.5%、59.6%,说明工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此仅仅考虑经济增长,忽略其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取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一种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增长方式和路径。
近年来,众多学者做了关于可持续性的研究,安徽省也有少数几篇对安徽绿色GDP进行核算的文章,其研究重于对理论的说明,核算过程相对简单,不能够较为准确的说明安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及现状。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将重点放在安徽经济增长弱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真实储蓄的核算过程上。
安徽省经济增长弱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本文选取基于货币化估值的指标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并以其代表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国家财富”来研究安徽经济增长的弱可持续性。世界银行以“国家财富”作为依据衡量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的方法又被称为真实储蓄法,通过比较净储蓄率与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折旧率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弱可持续性标准,来确定经济发展的状态。如果所有的储蓄都重新投入到自然资本和人造资产中,且资本存量总值不下降,则可以看作是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满足了弱可持续的发展标准,这也是本文的评价方法。真实储蓄(GS) 的计算如下列公式所述:
(1)真实储蓄=人造物质资本净投资–净借贷+净官方转移支付–人造物质资本折旧–自然资本折旧+教育经费支出
(2)真实储蓄=GNP-消费支出-自然资本折旧+教育经费支出
自然资本通过两种方式折旧: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资源损耗价值为资源的单位租金与资源损耗量的乘积,环境污染价值为污染的边际损失价值和污染排放量的乘积;人力资本投资指的是净教育支出,包括在国民账户中被当成消费而不是投资的当前教育支出,不包括教育支出中用于资本投入的部分。本文的人力资本支出采用的是国民核算账户中的教育经费支出,并排除了其中用于非人力资本的部分。
真实储蓄计算的关键和难点在于自然资本损失的核算,原因是自然资本损失所需的消耗和价格数据都不易得到。本文采用净租金法对自然资本损失进行核算,天然气、石油等的损耗价值直接用定义即消耗量和边际租金计算得出;矿产如黑色金属、非金属、有色金属等则用剔出工业增加值中属于资源报酬部分的间接方法计算,二者的结果结合在一起便得出总的自然资本折旧损失。
安徽省自然资本损失核算
·“净租金”法
在实际研究中,CFM和“净租金”估价法都是比较常用的。净租金计算法下,需要对自然资源建立实物账户,将不同资源的消耗量、存量、开采量进行记录,并根据其净租金,即价格减去平均开采成本,近似地来计算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在目前实际应用中,由于资源开采成本的数据不易得到,只能用平均生产成本代替边际生产成本来进行计算。
·剔出资源报酬
由于安徽省缺少矿产资源如钢铁、金银铜等生产量和消耗量的数据,本文对矿产的资源损耗采用了剔除资源报酬的方法核算,这也是一种间接的净租金法。工业总产值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本文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和煤矿资源的损耗核算采用了对工业增加值中属于资源报酬的部分进行剔除的方法进行核算(因为这部分矿产消耗的数据不够详尽、价格波动大且不易取得)。工业增加值中实际上包含了资源报酬、劳动力报酬及资本报酬等,因此在剔除工业增加值时,要将劳动力报酬和固定资产报酬等排除在工业增加值外。
结论
关键词:合理价格;完全成本;离子型稀土;资源耗竭成本;外部环境成
一、 引言
稀土价格的大幅波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主要侧重分析中国采取限制稀土出口措施对世界的影响(Radetzki,2008;Bradsher,2009)。国内学者一方面从供给、需求、政策等方面讨论了稀土价格的决定因素(杨新臣,2009;王卫东,2012;何家凤,2012),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稀土定价权上,着重分析中国缺乏稀土定价权的原因和稀土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姜友林,2008;冯羽生,2009;汪福伟,2010;毕占天,2012)。这些研究大多属于宏观层面,对于科学制定稀土价格也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但是,深入到微观层面,这些学者都忽略了一个研究前提,那就是合理的稀土价格究竟是多少?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仅见的研究是曾先锋(2012)在测算碳酸稀土理论价格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改革稀土资源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而南方离子型稀土价值高储量少,更为珍稀宝贵,基于此,本文在深层次分析现行稀土价格不合理原因的基础上,对离子型稀土开采的耗竭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进行测算,从完全成本出发,估算离子型稀土的合理价格区间,为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 离子型稀土的价格是否合理?
稀土价格是否合理取决于多种因素,市场环境的不同、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判断不同、参照物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因此,要判断稀土价格是否合理,需要对条件进行限定。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行业内产品利润率趋同。稀土企业隶属于有色金属采选业,因此,将离子型稀土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与有色金属采选业的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进行对比,可以从侧面反映离子型稀土价格的变化是否合理。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2005年~2009年,离子型稀土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始终低于有色金属采选业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电子、激光、超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未水涨船高。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约10倍,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六成左右,低廉的价格被讥为“猪肉价”甚至“白菜价”。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在市场机制的调解下,2005年~2009年,稀土企业的利润率逐步与行业平均水平趋同。2010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稀土市场秩序得到改善和出口价格回升,但是2011年,在行政强制干预的影响下,离子型稀土价格暴涨,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175%,是有色金属采选业的近9倍,稀土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如稀土“炒作”、稀土价格暴涨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上遭受“哄抬价格”的指责等。2012年,受资源税税额大幅调整和价格回落的双重影响,稀土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从175%下降到8.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总的来说,有色金属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始终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而稀土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随着稀土价格的剧烈波动,呈现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无论是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白菜价”还是行政强制干预下的“暴涨”,都是从不合理到另外一个相反方向的不合理,因此分析稀土资源价格不合理的原因,探寻稀土资源的合理价格,对于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稀土的完全成本测算
1. 资源耗竭成本的估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矿产资源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目前,有代表性的资源耗竭成本计量方法主要有(李志学、张倩, 2012):(1)净现值法,它以资源各年净收入贴现值之和作为当期价值,以当期价值变动作为资源耗减成本。这种计量需要对未来各期资源开采成本、价格等信息进行估算,主观性较强,可靠性难以保证。(2)净租金法,采取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来测算资源折旧,假设资源净价格增长率等于利率,以资源净价格与开采量的乘积作为资源耗减价值。(3)净价格法,它的计算思想与净租金法基本相同,使用开采的平均成本代替了净租金法中不易获得的边际成本,简化了计算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由于边际成本一般大于平均成本,净价格法会高估资源损耗成本。 (4)使用者成本法,将“净租金”分为可持续部分和不可持续部分,其中不可持续部分就是资源所有者的“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法不需要计算边际成本,也不需要假定资源租金增长率与利率相等(林伯强,2008),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采用使用者成本法对资源耗竭成本进行测算。使用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U=(1)
其中,U是使用者成本,I是毛收入,r是折现率,t是剩余开采年限。
(1)剩余开采年限的计算。开采年限的确定很难做到精确, 主要受到资源储量的变化和开采中损耗的影响。本文采用动态估值法,根据南方离子型稀土的现有储量以及历年开采量倒推出历年的稀土储备量,并综合考虑离子型稀土的开采回收率仅为50%左右,进而测算出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剩余开采年份,计算结果见表1。
(2)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根据修正后的使用者成本进行计算需要考虑折现率和损耗系数,在这里我们的折现率使用2000年~2012年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平均值,即2.551 2%,考虑到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回收利用率为50%左右,所以损耗系数定为2,依据公式(1)计算得出的使用者成本见图2。
2. 外部环境成本的测算。如前所述,稀土资源进行开采需要开挖大量的土壤,一遇暴雨,就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在开采稀土资源的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硫酸铵和草酸,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南方离子型稀土为例,生产每吨离子型稀土产生的废弃物和外部环境成本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外部环境成本为38 392.56元/吨,国外学者曾估算稀土的环境成本为5 600美元/吨(曾先峰,2012),这与我们的估算相差不大。
3. 完全成本的估算。目前我国稀土产品相对于国外资源型产品的税费成本明显偏低,稀土开采的损耗成本在税费成本中并未体现;社会成本主要是环境成本,在我国环境成本被外部化,未实质性进入到稀土的供给成本中。因此,在完全成本视角下,稀土成本应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使用者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完全成本见图3。
在图3中可以看出,2011年,国家的稀土调控干预政策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稀土价格上升趋势明显越过合理价格,但随即出现拐向,逐步下降。2012年稀土价格再次下行,并穿破合理价格。从价格变化规律来看,价格的涨跌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一般从一个方向的不合理到另外一个相反方向的不合理,经过反复波动最终走向真正的合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稀土实际价格会围绕合理价格上下波动,并最终趋向稳定和合理。我们认为,在这一变化周期,离子型稀土的合理价格区间应该是18万元~20万元。
四、 离子型稀土的合理价格分析
稀土的合理价格应该能反映其价值,而价值定义为一般能够补偿成本并获得一定正常利润。政治经济学认为,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并不排除各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但超额利润在竞争性行业中只可能在短期内存在。
因此,长期来看,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的正常利润应该趋近于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而合理的稀土价格应是完全成本和正常利润的构成,稀土企业属于有色金属采选业,稀土企业的正常利润可参考有色金属采选业企业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据此推算出离子型稀土的合理价格如图3所示。
在图3中可以看出,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针对稀土的调控干预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稀土价格已经越过合理价格,但随即出现拐向,逐步下降。从价格变化规律来看,不合理价格到合理价格的变化,往往是先从不合理到另外一个相反方向的不合理,再从这个相反方向的不合理走向真正的合理。理论上来说,2012年稀土价格应该是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2012年稀土价格再次下行,并穿破合理价格,从多年来已经实现的价格运行结果看,价格的涨跌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稀土价格要实现合理回归,还必须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稀土实际价格会围绕合理价格上下波动,并最终趋向稳定和合理,而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市场在维持一段时间的平衡之后,又再进入另一个价格变动周期,如此反复,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这一变化周期,离子型稀土的合理价格区间应该是18万元~20万元。
五、 促进稀土价格合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毫无疑问,单纯的行政干预并不能彻底解决稀土问题。只有将稀土开采的耗竭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植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中,采取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积极谨慎的干预策略,才能改变稀土价格不合理现状,真正有效的解决稀土问题。在促进稀土价格合理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市场形成价格为基础,发挥市场在稀土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稀土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在稀土资源价格管理模式上,改变目前单一的政府监管模式,向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建立有利于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稀土价格管理体制。
(2)充分利用资源税和环境税杠杆,完善稀土资源的税费制度。一方面对现行资源税政策进行调整,改变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资源税征收额和市场价格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收费制度和独立的环境税,实现稀土资源开发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稀土资源税费制度的完善必然伴随着利益的再分配,这需要注意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省际之间、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逐步理顺稀土资源的价格关系,使稀土价格真正反映其价值,形成稳定合理的稀土价格,以促进稀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承祖.关于自然资源价格构成问题的思考.价格月刊,2007,(9).
2. 林伯强,何晓萍.中国油气资源耗减成本及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影响.经济研究,2008,(5).
3. 曾先峰,李国平,汪海洲.基于完全成本的碳酸稀土理论价格研究——兼论中国稀土资源定价机制改革.财经研究,2012,(9).
4. 林伯强.资源税改革:以煤炭为例的资源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9).
5. 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 毕占天,杨群.国际贸易公平价格形成机理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2,(4).
7. 姜友林.中国稀土出口价格表象与实质分析.价格月刊,2008,(12).
8. 冷淑莲,冷崇总.自然资源价值补偿问题研究.价格月刊,2007,(5).
9. 李志学,张倩.矿产资源耗减的使用者成本法计量模型及其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
基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应用研究项目“赣州稀土产业竞争力研究”(项目号:201314);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年)规划项目“江西稀土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体系框架、最优强度与对策建议研究”(项目号:13GL35)。2013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赣州稀土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哪些商品将相对受益?总的来说,我们看好天然气和贵金属(尤其是钯和铂)的表现;原油居中,其供应端面临潜在的技术革新;农产品和有色金属随后,但商品间有所差异;黑色金属和煤炭的位置相对靠后,反映了中国转型过程中需求放缓和供应充足的共同结果。
大宗商品周期的更替通常始于需求端的转变。作为本轮周期的推动者,中国需求对于全球商品周期的最终走势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消费”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强度和需求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在需求普遍放缓的背景下,全球供应端的发展也不可忽视。
大宗商品需求强度如何变动
需求强度定义为单位实际GDP的商品消耗量,对大宗商品周期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近50年来,大宗商品经历了1970年-1980年以及2000年至今的两个牛市周期,推动力为日本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两国商品需求强度显著上升,伴随着产能的滞后,导致了结构性的供需失衡、价格上涨。相反的,需求强度的下降,意味着商品牛市周期渐入尾声。
回顾历史,影响中国商品需求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经济结构变动、收入水平、资源禀赋、技术变革和政策约束等。
经济结构变动对于工业类相关的大宗商品尤其重要,包括工业金属以及能源。过去十年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导致投资率上升,社会对设备、厂房、基建需求的增加,驱动工业类商品需求增长。对于铜来说,过去十年中国的需求强度增加了50%(意味着产出每单位GDP,铜的使用量增加了50%),其中被投资率上升这一因素解释了近90%。
收入提高意味着人均住房、汽车、家电的需求增长,首饰和奢侈品的购买力更强。
资源禀赋体现了供应的影响,通过价格调整实现。对于金属,铜比铝相对稀缺,铜/铝比价从2000年的1.1上升至2011年的3.8,某种程度上导致同期铜增速仅为铝的60%。对于能源,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45%(原油仅为5%),其需求增速也更快。
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受资源制约的推动,部分抵消需求的增长。例如汽车更加节油,而汽车本身的更加轻便减少了对金属的使用。
展望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导致商品(尤其是工业类商品)需求强度下降,而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的继续进行是主要的弥补因素。
经济向消费的结构性转变意味着生产每单位GDP所需要的金属和能源消耗量将有所下降。但是,收入的提升、城镇化的继续进行,将成为需求强度主要推动力量。
汽车、家电及电子产品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利于工业金属及能源);而首饰类奢侈品的需求在过去十年快速增长,但人均仍落后于亚洲发达国家水平(贵金属),所以仍有增长空间。相反,由于是生活必需品,食用农作物(如稻谷和小麦)受收入提升正面影响较小,甚至会遭遇不利影响。因为随着收入的提升,人们对蛋白、肉类的需求抵消粮食需求。
资源效率继续提升,体现为商品需求的节约(比如铜管更细,节约铜的使用)、替代(比如铝管替代铜管)和转移(比如精铜需求向合金和废旧金属转移)。
政策将沿续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包括对于环保的重视,这将利于环境友好类商品(例如铂族金属)而不利于环境有害类商品(例如煤炭)。
在预测商品需求强度时,我们的宏观假设包括:至2020年,中国GDP潜在增长率将下降至7%。在这其中,投资所占比重将由2011年的49.2%下降至44%。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8300美元上升至15000美元。
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预测每种商品需求强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天然气(能源)、钯和黄金(贵金属)以及铝和镍(有色金属)的需求强度将有所上升,而其他大多数商品的需求强度将有所下降。具体来讲:
对于金属,铝(汽车、家电及包装)、镍(不锈钢)以及铅(电池,但废旧金属的应用导致铅弱于镍和铝)更受益于结构的转型以及收入的增长。相反,铜、钢铁和锌主要用于建筑、基建和工业领域,需求强度下降相对较快。
对于能源,我们预计天然气的需求强度在所研究商品中年平均增长最高。受资源的限制、环境保护及政策的影响,原油和煤炭的需求强度延续下降趋势。
对于贵金属,钯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将受益于汽车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黄金和银的需求来自收入的增长以及对投资品需求的上升。铂主要用于柴油汽车的尾气处理(与工业更相关),并且受到钯的替代威胁。
对于农产品,需求强度将延续下降趋势,主要的原因是食品需求的逐渐饱和,但经济作物好于粮食,相对的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稻谷。
大宗商品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我们将每一种商品的需求归类为投资类需求和消费类需求。总经济中消费占GDP的比重上升,意味着商品需求的消费类比重也会有所上升。但商品需求结构转变越大,意味着越受益于总经济的转型。
图2显示各商品消费/投资类需求占比。举例来说,铜的应用领域大致分为建筑、电力基础设施、工业设备、交通基础设施、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以及汽车行业,其中前四类主要涉及投资相关,而后三类和消费有关。
对于其他金属,主要的消费类需求还包括包装业(铝)、不锈钢器具(镍)、医药及化学(锌)以及电池(铅);对于能源来说,主要的消费相关用途包括交通运输、居民用电力和热力以及其他居民消费;对于贵金属来说,消费主要来自于首饰、医疗用途,而铂族金属的汽车尾气添加剂也与居民消费相关;对于农产品来说,大部分用于食用和饲料用途。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位商,比较优势
一、前言
2003年末,“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引起了相关地区的广泛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经济区横跨东、中、西部,将产生互连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影响。这对于资源丰富,但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来说,是一个加速发展的机遇。
优势产业是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地区的优势都是相对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如果不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势产业,就有可能丧失区域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因此如何认识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的比较优势,尤为重要。
二、区位商指标
本文具体采取了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方法,以现有统计提供的增加值数据为基础,加工生成区域产业的“相对份额”指标,据以反映各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达到识别地区比较优势的目的。
指标定义为:
式中
——第
个地区;
——第
个行业;
——第
个地区、第
个行业的产出指标;
——表示第
个地区
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
表示的是第
个地区第
个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第
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时,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意味着地区间存在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具体来说:
当
时,意味着第
个地区第
个行业供给能力能够满足本区需求而有余,可对外提品(大于1的部分意味着对区域外市场的占领部分);
当
时,意味着第
个地区第
个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区的需求,需要从区外调入;
当
时,意味着第
个地区第
个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区需求。
三、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了经济区内各省一、二、三产业大类的35个行业,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行业的区位商指标值。当区位商>1时,意味着该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
基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贵州省比较优势行业,以及份额大于3%的行业(份额小于3%的行业,区位商指标均小于1)如表1:
表1 贵州在泛珠三角中的区位商和份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