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考察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将从习俗与礼仪、称谓和历史文化三方面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消除文化隔膜。
一、中外文化在习俗与礼仪上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交际习俗与礼仪,习俗的差异是由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如果不了解日常言语交际的惯用准则,常会造成交际失误。例如在中国最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是“去哪儿?”,“干吗去?”,“吃饭了吗?”。在西方人们则说“How are you?”;“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所以在进行Nice people ,Nice places(陈琳,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这课教学时,讲到招呼用语,我会特意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场合。不能见人就问:“Where do you come from? (你从哪里来?)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因为在西方国家,这些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等正式场合才使用。同时还须注意西方人在日常谈话时对隐私的忌讳。将“七不问”交际禁区补充到教学中,让学生引以为戒。
中西餐饮礼仪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宴会,要求主人主动积极--敦促客人尽情吃喝。客人们也会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更有一套详细程序,从座次安排到敬酒顺序都有具体规定。而西式宴会,多是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主人在宴客时只需说:“Help yourself to something”(请自便)。替他人取菜,向别人劝酒是用餐禁忌。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把课堂设计成模拟餐厅和客房,并进行角色扮演,创设具体情境:如电话接线员订餐服务、迎宾员迎宾就坐服务和餐厅服务员点菜服务等语境,在训练中体会中外习俗和餐饮的差异,熟练掌握职场礼仪,做到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二、中外文化在称谓上的差异
中外文化在称谓上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极不礼貌,如小孩子一般称呼爷爷奶奶时直呼其名,而不是grandpa和 grandma。再如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Mary,一个准爸爸可能会给女儿取名Mary。 美国有家刊物曾专门就称呼问题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在实际工作中85% 的称呼是只喊名字。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
在英语中不能说"Teacher Zhao,"Engineer Sun等,而应Mr、Mrs、Miss 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等。例如:Professor Brown布朗教授, Captain Green格林船长、Doctor Thompson汤姆森医生、等。再如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喜欢用"大哥"、"二姐"、"大嫂"、 "李大伯"之类,以示亲近。而用英语称呼时,一般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直呼其名即可。
在授课中,我注重对称谓方面的差异具体讲述。如在执教Family Tree一单元时,我会举例讲述中外文化在称谓方面的差异,比如在讲述Mr、Mrs和Miss时,再加上 Ms的用法和区别。
三、中外文化在历史文化上的差异
英国是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所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
再如在中国古代,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两者都是富贵的象征。时至今日,龙仍作为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给男孩子起名字也常用“龙”字,如“龙翔”、“龙龙”等。而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
于是,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做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练习,设计情境对话,汉语成语和西方谚语“对对碰”,尽力避免因文化隔膜造成的非英非汉式杂糅语言。
因此,为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隔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采取如下对策:
首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浓郁英语文化背景的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其次,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突出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进入规定情境,并尽量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言语交际的环境准确地使用英语。
一、从观花到探花:关注教育考察的目标
校长教育考察从它的目标指向性来看,有着其特殊性。它既不同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导考察,也不是专业研究者的“学术考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导考察,往往与评价考核联系在一起,考察的目的是为了对该校的管理进行评价,因而考察活动更多地指向他人;专家所进行的“学术考察”,一般以认识学校、寻找亮点、揭示规律、建构理论为目标,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向性。相比较而言,校长的教育考察是校长通过观察其他学校,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行为,从而感悟和提升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艺。因此,这种教育考察行为更多以提高实践智慧为目标,实践指向性强,且更多地是指向自己。
基于上述基本判断,校长教育考察在目标定位上首先要从“走马观花”转向“下马探花”,即要以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学校发展智慧为旨归,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在实际的学校情境中进行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自主建构。为强化这种目标指向,具体实施中要增强三个意识:一是研究意识。尽可能多地预先研究被考察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区域教育政策、学校管理风格,以及该校发展的历史、学校发展现状、学校的特色与亮点等基本信息。二是问题意识。拟定好考察提纲,带着自身学校发展和管理涉及的一些现实问题,进入该校逐项去考察。三是主动意识。把自己学校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困惑和迷茫,在与被考察学校互动中,主动交流、主动碰撞。
二、从共性到个性:关注教育考察的内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校长的教育考察往往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学习,从内容关注的视角看,既要从共性的角度来认识,在共鸣中实现“感同身受”,更要注意从个性的角度来发现,在拓展中做到“豁然开朗”。因此,在教育考察时,以下五个方面的个性化内容要进一步聚焦。
一是校长的思想力。教育考察过程中,带领参观校园、介绍学校情况、参与互动交流,被考察学校的校长往往是全场主角,他言谈举止中透露的往往就是该校的文化,他不经意的三言两语常常蕴含着许多管理的独特智慧。因此,被考察学校的校长言行背后的思想力,应该成为考察个性化的首要内容。
二是环境的教育力。校园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孕育场所,也是一门内涵丰富的隐性课程。进入一所学校后,诸如学校大门的设计,草坪、雕塑、树木、操场等的设置,各实验室、展览室、校史馆的陈列,甚至包括学生宿舍等的摆设等都应成为考察留意的对象。仔细挖掘各校环境审美角度之外蕴含的教育意义、个性价值,应该成为考察个性化的重要内容。
三是机制的创新力。不成功的学校背后的原因是相似的,成功学校的成功则往往各有各的妙招,这种妙招,就是其深层次的机制创新力。通过预先的信息研究、进入学校后的观察、听取学校情况的介绍、互动交流等综合考察后,从全面、理性角度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创新点,应该成为考察个性化的关键内容。
四是师生的幸福力。学校担负的不仅仅是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还应成为提升师生感受幸福水平的乐园。在教育考察过程中,无论所展示的学校是否有特色,影响多大,它能否让学校充满生命的温暖,让校园更灵动、课堂更鲜活,从而让学生更快乐,教师更幸福,让教育回归人性,应该成为个性化内容考察的核心。
五是文本的借鉴力。被考察学校往往会提供本校在办学和管理过程中总结或者设计的某些方面的文本,诸如校本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手册、学校评价考核方案,以及校本教研方面的管理制度等。对这些文本和经验的“拿来主义”,发挥和利用好文本的借鉴力,应该成为考察个性化的必要内容。
三、从单一到多样:关注教育考察的方法
从笔者参与的一些教育考察活动看,目前,在教育考察的技术层面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前考察”不到位,考察者对所考察的学校一无所知,没有事先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作必要的相关了解,也没有必要的主次和重点的分工。二是考察、记录工具单一。很多考察者全凭自身感官进行观察,基本不借助辅助工具,记录工具均为笔和统一发放的记录本,缺乏必要的考察信息捕捉和处理的技术。三是考察者的站位主动性不够。大部分站位喜好靠后,不利于近距离观察、互动、发现被观察者的情绪状态、动作、表情等,主动性不足。
因此,笔者以为,首先,教育考察的组织者要有一个通盘考虑,对被考察对象应事先予以说明,最好附带基本介绍。同时,对考察进行必要的分工,明确重点。其次,考察者的“前考察”准备要充分,应先“备课”再考察,预先确定好自己的考察关注点,以提高针对性。最后,从工具角度看,传统的笔、记录本之外,各种多媒体手段如录音笔、照相机、摄影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也要及时跟上,确保信息掌握的全面性、生动性、直观形象性。
四、从静态到动态:关注教育考察的效用
一是加强考察之后的反思。结合区域特点、校情、教情、学情,进行必要的比较研究,知己知彼,弄清楚“我有什么?”“我缺什么?”“我要学什么?”在此基础上思考可以借鉴、改进的突破口,进一步内化教育考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二是开展关于考察内容的讨论。通过对手头教育考察过程中信息的整理、展示,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一份考察报告,供全校管理层、教师,甚至学生进行全面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使校长的外出考察活动更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集全校之力,变简单的“移植”、“嫁接”他校经验,为扬弃基础上的“为我所用”。
一、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为了解天津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012年10月,课题组对五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98份。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项调查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包括两个问题:“所处的年级”和“现在的身份”①。二是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部分包括“是否想入党”和“为什么想入党”两个问题。三是关于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认知的调查。这是本项调查的主体,共包括11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选择题,3个问题是填写题。选择题分别是: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知道班级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知道班级里谁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参与过班级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的活动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完整、严密了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吗?填写题分别是:如果您是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的话,对自己有哪些要求?您对班级里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有哪些希望?您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益经验
1.各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该机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分别负责。在二级学院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建办”)。“党建办”由专职辅导员老师任主任,优秀学生党员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入党教育、发展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教育工作。“党建办”之下是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的不同,有的支部建在班上,有的建在系里,有的按年级建立,每个支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为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大学生入党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程序是:第一步,接收学生的入党申请并对申请人进行考察。一般是由班级的团支书接收入党申请书并上交学院“党建办”。“党建办”对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初步审查并建立档案。之后由“党建办”指定学生党员对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考察。第二步,推举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每学期举行一次“推优大会”,推举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一是“党建办”指定“入党介绍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大约1年的一对一考察。二是学校和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学习并考试,通过考察的学生即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第四步,举行发展党员前的群众座谈会。在班级团支部的组织下,每学期举行一次针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群众座谈会。座谈会在“重点发展对象”回避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同一班级同学谈其对“重点发展对象”优缺点的认识。第五步,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继续对其进行考察。通过了群众座谈会后,“重点发展对象”即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在这一阶段,要对预备党员名单进行公示、组织员与预备党员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对预备党员继续考察。第六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一年且通过了考察后,即举行“转正”会议,使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大二至大四对此题目进行了有效回答的670名学生中,共有75.8%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基本做到了完整严密,只有6.6%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完整严密。
3.大学生入党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在上述大学生入党程序中,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和举行群众座谈会是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关键。调研发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
首先,推举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如下:在听取学生党员对申请人考察情况的汇报后,学院团委和“党建办”共同提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举行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会先由候选人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团员投票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了“党建办”派人监督、当场唱票、投票人签名(仅仅作为参加投票的记录,投票中还是实行秘密投票)、投票结果公示等办法。由于名额限制,一般是每班每次推举出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于申请人较多,所以每次推优几乎都采取差额的办法。产生条件是参会者达到班级团员数的80%以上,且得到参会者50%以上赞成票的前两名。
其次,举行群众座谈会的情况如下:座谈会由“重点发展对象”所在团支部组织,“党建办”每班下派两名党员主持并监督座谈会。座谈会上,每位团员都要发表其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看法和评价,且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一般是,大一、大二为全班团员数的50%左右,大三、大四为30%左右。如果座谈会上群众对“重点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的话,可以延期发展甚至不再发展。座谈会后,入党介绍人及时将座谈会的情况反馈给“重点发展对象”,并听取其意见。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入党的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当前的机制基本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调研显示,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43.1%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只有12.9%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56.6%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只有7.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68.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只有5.2%的学生表示既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77.7%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者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认为没有做到的学生只占5.4%。
4.发展党员的结果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从有效数据看,各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例如,在对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评价中,82.0%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2%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在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评价中,82.2%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1%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
三、大学生入党工作中的问题
1.出现了部分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
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类型,即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淡、不关心,甚至不参加政治生活。[1]参加政党及其活动是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回避或者不参加政党、不参与政党活动则是政治冷漠的表现。调研发现,当前几乎每个年级都出现了相当数量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且表现出二、三年级的政治冷漠者较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年级有13.1%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或者无所谓;到二年级,这一比例上升到34.3%;到三年级,则进一步上升到35.1%;到四年级,可能认识到党员在就业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8.7%的较高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冷漠的原因既可能是公民对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反感,又可能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信任,即认为不需要自己参与也会很好。但不管怎样,公民的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掌握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较高比例的政治冷漠会使管理部门“以党建带团建”的计划难以实现。
2.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这是当前大学生入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入党功利化,即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而申请入党;二是本身的入党积极性不高,是在外力(家庭、身边同学等)的压力下才“被迫”申请入党。从本项调查的情况看,只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而申请入党的,高达36.9%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而申请入党,10.4%的学生认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更为严重的是,有23.2%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表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究其原因,近年来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的招考中,很多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才有资格报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入党,相当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入党功利化。
3.入党过程的某些环节还有待明确细致
第一,在入党的标准上如何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怎么算是“成熟”则没有具体标准。这给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例如,调查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入党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由于挂科、英语四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优秀,但思想、作风等方面很好的学生被挡在了党的大门外。
第二,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但由于专业、申请人数量等的不同,以及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党员的计划数目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数目和比例又往往给“协商”和“暗箱操作”留下了余地。调研中,很多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民主性和透明性,不要内定发展对象。
第三,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如何发扬民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凭人缘、主观印象投票和评价的情况,甚至存在私下拉票,找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参加群众座谈会等问题。这无疑背离了在这两个环节发扬民主的初衷,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破坏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严肃性。
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还有待加强
真正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还需要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但是,大学生的入党工作往往只是关注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培养。这造成极少数大学生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感觉万事大吉,自我放松了。相对于其他新入党的群体而言,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放松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容易造成极少数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行为失范。
四、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对策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入党寄予了很大期望,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够入党。而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都认为应该给予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并不少,但却缺乏灵活多样的、实效性突出的教育。在大学这一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渴望获得好的党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因为好的教育的缺乏而苦恼。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和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与党的知识教育方式落后不无关系。在调查中,很多调查对象提出应改进当前党的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摆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从功能来说,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德”的教育,一种是对“才”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德”的教育重在对人心灵的触动,培养人正确的“三观”,而不在于现实的功利性目的;对“才”的教育重在增长人的技能和才干,培养其一技之长,可以有功利性目标。党的知识教育显然属于前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两种教育的界限,用对“才”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为了考试、为了“入党”而去学这些知识。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党的知识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端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应改革相应的教育方式,用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革考试方式,用谈感想、做演讲、写论文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向党靠拢。
第二,加强入党的责任教育。如果说前一个建议重在吸引学生向党靠拢的话,第二个建议则重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应当使每一个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的学生都认识到,入党绝不意味着“升官发财”,绝不意味着“享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责任。在教育中,应设计一些环节去考验学生的意志,使其真正认识到做一名党员是要付出很多的。这样,以净化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学生的心灵,使其早日实现思想上入党。
2.从细化过程着手完善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德”、“才”标准,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党员首先是品德高尚的人,这在大学生中也有普遍认识。在对“您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一题的回答中,44.6%的学生选择“思想和学习都要特别好”,47.3%的学生选择“关键是思想好,学习一般以上就行”,二者相加达到91.9%。相反,只有1.4%和6.8%的学生选择“学习要很好,思想无所谓”和“差不多就行”。相对于“才”的考察来说,“德”的考察似乎更难进行。课题组建议,应通过经常化的考察来克服这一难题。具体而言,应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学生“德”的考察,按照班级进行投票,评选本班品德好的学生,将平时考察结果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在吸收入党时才进行“德”的考察。
第二,应总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入党的数量和比例,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在大学生入党过程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以及入党的数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样的区别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探寻规律性,在不违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克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应做好充分动员和规范工作,切实发扬入党关键环节的民主。解决入党的两个关键环节上民主不真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之前的动员和活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首先,应在两个关键环节举行之前的一定时间(至少一周以前)召开动员会,使学生都知晓此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应在举行两个关键环节时,向学生说明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其出以公心,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再次,应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意见和举报,经过详细调查,严肃处理存在的问题,创造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入党环境。
3.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思想上入党
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骨干、生活上的榜样。[2]因此,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本课题组的建议是:首先,党课和入党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向预备党员延伸。在预备期内,应继续上党课和参加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还能够对想入党的学生和入党过程中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其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责任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和党员的重大责任。
总之,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其中的问题,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释
①身份包括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五种情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树立观念;探索方法;评价重点
一、树立正确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教育过程、轻视评价过程的倾向。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在长时间的熏陶感染中完成的,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会逐渐养成正确的观念,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因此,只要教师的教育工作做得到位,学生自然会取得进步,无需对教育过程进行刻意的评价。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往往过于空泛、缺少实在的内容,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部分教师因此认为,德育评价工作难以开展,即便开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实际上,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少先队德育评价工作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
评价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水平,不能采用僵化的自然科学的评价手段;也不能因为观念的原因而忽视德育评价。少先队德育评价工作在帮助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养成崇高品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我们应该着力改变以往那种盲目评价、被动评价的局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少先队德育评价,注重实际的评价效果,探索先进的评价方式,树立主动评价的积极
观念。
二、探索活动方法
在以往的少先队德育教育过程中,有的教育工作者单纯注重教育的形式,而不注重改进教育的方式,致使少先队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少先队德育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的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更加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是一种与少先队员情感相融合的教育,是一种帮助少先队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少先队德育教育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独特评价方式。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少先队德育评价的活动方式,坚持以肯定、激励为主的评价理念。
1.探索活动方法,要侧重自我评价
如果我们只是对少先队员进行外部的德育评价,就难以充分调动少先队员的积极性,德育评价工作显得比较被动。因此,近年来,很多学校在开展少先队员自我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有的学校倡导少先队员在自备的记录本中,及时记录下自己参加各种活动的相关情况,收集家人、同学、朋友和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价。这种收集具有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特点,比较方便,受到了少先队员的欢迎。
2.探索活动方法,要开展评价比赛
开展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少先队员参与德育评价的热情,督促他们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有的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争当文明公民、争当环境卫士等主题竞赛活动,在这些竞赛中,少先队员增强了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注意日常的语言和行为,杜绝不良生活习惯;注意爱护街道、社区等地的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不踩草坪。在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校园里涌现出了很多文明少先队员和先进少先队员,他们带动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在校园中形成了追求文明修养的良好风气。
三、明确评价重点
要想做好少先队德育评价工作,就要明确德育评价工作的具体内涵,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的侧重点。具体来说,少先队德育评价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少先队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个是具体的少先队员德育工作。而少先队员的德育评价,应当将少先队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工作的侧重点,
也就是说,评价内容主要是少先队员对于道德品质的认识情况、
道德情感的触况、道德习惯的培养情况和道德能力的锻炼情况。我们应当着力改变重形式、轻内涵的观念,切忌只追求评价活动的热烈气氛,而忽视少先队员的主观感受,忽视评价活动的实际成效。
明确评价重点,就应该对少先队员道德修养展开全面考察。要将考察的各项指标予以量化,增加考核活动的可操作性,使考核结果更加趋近客观真实,对少先队员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明确评价重点,就应该关注少先队员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观态度。人的思想总是通过行为体现出来的,考察少先队员是否做到了认真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与同学团结友爱、关心帮助他人等,就可以看出少先队员的主观思想状态。明确评价重点,就应该重视队员的亲身体会。教师的引导,最终要化作少先队员的主观认识,才能对少先队员真正有所帮助。辅导员要引导少先队员分析自己在参与评价前后的变化,看见自己的成长进步,增强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但经合组织教育司指标与分析部主管安德烈亚斯・施菜歇表示,并非所有东亚国家都表现出色。他还说,经合组织评估的是创新思维。上海的学校不是在培养死读书的学生:它们正引导学生将能力和热情转化为优异的成绩。
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Pisa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考察15周岁学生的数学素养、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但每次调查所考察的着重点是轮换的。该调查强调的是综合学习能力:例如,读写能力测试中就包括推理能力。在此前于2000年、2003年和2006年进行的三次调查中,芬兰均名列第一。但今年,上海取代芬兰位居首位,韩国位居第二,香港、新加坡分列第四、第五位。今年考察的着重点是阅读素养。(每个国家通常会有数千名学生接受测评;但在中国,调查主要集中在上海。)
那么,为什么上海表现得如此优异呢?经合组织提到了中国的学校改革:该组织对教师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印象深刻,教师们现在薪酬上涨,受到更好的培训,渴望打造自己的课程。表现糟糕的教师很快就会被他人取代。中国还提高了入学率,走出了填鸭式教学的定式。
最后一点是关键:施莱歇表示,俄罗斯在考察死记硬背能力的评估中表现出色,在Pisa调查中则不然。而中国在考察死记硬背能力和考察综合学习能力的评估中均表现优异。
经合组织还提到了文化因素――中国人希望出人头地的普遍心理,以及来自父母的压力。施菜歇尔说,文化与制度间的相互影响很难理清。假如学校教育出色只是因为学生学习刻苦,那么在有着相似文化的国家应该见到相似的结果。
然而,芬兰在调查中遥遥领先于瑞典,上海胜过台湾,香港胜过澳门。同样,假如学校本身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那么为何英国学校里的中国移民学生表现也很优秀呢?几乎可以肯定,文化与制度是相得益彰的:以贤举能的制度会刺激学生刻苦学习,反之亦然。
被诸多教育政策制定者视作权威的Pisa调查,能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大学教育和就业的启示呢?施莱歇表示,来自加拿大的中期数据显示,在Pisa调查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极有可能在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中也有上佳表现。
不过,这一相关性未必会在中国出现。一方面,一旦学生迈入大学校门,来自父母的压力就会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被控在学位授予方式上存在腐败,这或许削弱了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
同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答。首先,就中国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准而言,上海到底算是特例还是一般例子?在某些国家,大城市的学校教育表现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中国似乎不大可能如此,因为其沿海地区要比内陆地区发达。但经合组织确实也考察了部分农村地区,并发现这些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与上海不相上下。
其次,如果中国的学校教育如此强大,那么该国是否存在对年轻人过度教育的风险呢?在Pisa调查中位居第二的韩国,拥有令人羡慕的知识型经济,专利申请方面的情况就是例证。但就连该国强大的财阀也无力为所有大学毕业生提供工作,其中一些毕业生只得经过再培训后改行作面包师。
一、实施课改要客观面对教育现状,彻底改变教育观念,为教育改革清除思想障碍
多年的教育改革,很多学校教育方式改进不大,教育质量不高,课堂教学低效,评价体系不够科学,这些都是教育的现状。正视教育发展大局,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思原因,根源之一就在于思想认识不够,要想改变教育现状,首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即改变教育观念,正确面对教育现实与未来,如:课堂教学评价重点应将评价教师转变为评价学生;从关注学校“三风”建设转变为关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案,每一位学生;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从做学生的良师转变为做学生良师益友,从教师找学生的错误转变为关注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发言无错的思想等等。同时也要重点解决思想障碍问题:一是通过考察、讨论和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学习,让教师全面了解新课改理念、课改的必要性和课改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流程,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内行,成为专家,彻底解决“一知半解,不会改”的问题;二是通过多种方式,向教师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和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性,全面统一思想,并制定有关措施,有效解决,“完固不化、不想改”的问题;三是全面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内化师德,让教师用“爱”来从教,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消除,“得过且过,不愿改”的问题;四是对成功案例的分析,科学借鉴,鼓励创新,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为大家树立必胜信心,从制度上解决后顾之忧,彻底消除“胆小怕事,不敢改”的问题。同时观念的改变,不仅是一线教师的事,而更重要的是管理阶层,因为团队的发展,管理层的作用至关重要。观念变则思想变,思想变则行动变,行动变则效果变,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心无旁鹜,去实施改革。一句话:观念一变,前途已限,观念一变,光明无限。
二、加强常规管理为课改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基础必须是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师生工作学习的规范化,学校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为基础,否则课改必将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昙花一现,因而学校在课改前必须要从加强常规工作入手,从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不断加强德育工作,教学器材的使用等诸多方面来加强常规管理,为课改奠定坚实基础,才能确保改革能够稳步推进;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教改实为教育革命,纵观历史改革,没有哪一次改革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凡改革都具有复杂性、革命性、风险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一旦改革就一定要解决各类复杂的矛盾,付出艰辛的劳动,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面对现实,改革是唯一提高教育质量,改变落后现状的途径,卓尼教育别无选择,早改革,早出成效,早受益。因而科学规划在教改中显的尤为重要,教改首要的任务必须是要有一套成熟的计划和方案为指导,让整个工作的开展有明确的目标,有前进的方向,有具体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具体的标准、时限、人员和措施。而在整个计划和方案中思路是关键,一定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完善理论――再实践――再反思――再完善。纵向: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动员――选择班级学科教师试点――总结推广形成公识――全面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四、教改要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确保实施取得实效
关键词: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资源
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成立了“中国文学门”,我国中文学科已经诞生百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势头渐劲,中文学科作为主力军,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时有召开,相关科研成果见诸报刊,但就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现状而言,人文学科与实证研究比例过小。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研究已有博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也不乏佳作,然而,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奖励成果尤其是中国文学高等教育统计分析,还未受到中文教育学者的足够关注。
一、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统计
高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优质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从学科专业入手,可作为捷径。
学科有两个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有西方学者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如物理学)、纯软科学(如人类学)、应用硬科学(如临床医学)、应用软科学(如教育学)四个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3735-92则分成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第二种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我国划分为12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本文“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中,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包括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7个、硕士点6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8个,硕士点267个(表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5个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2个目录外专业。近五年来,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点快速增加,2009年度已达899个(表2)。
表2文学门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点分布统计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场所、资金、材料、信息等。教学资源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下面就从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入手,选取国家教学成果、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考察(限于篇幅,语言类除外)。
二、中国文学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资源文献考察
(1)文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从1989年至2009年,教育部已进行过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共评出2967项(1989年433项、1993年367项、1997年422项、2001年495项、2005年599项、2009年651项,其中48项文学类教学成果(表3)。
(2)文学类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己评审八届,共建成3910门(2003年151、2004年300、2005年314、2006年374、2007年660、2008年669、2009年679、2010年763门),其中56门文学类本科课程上有名(表4)。
(3)文学类国家精品教材
为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推动教材质量整体提高,教育部自2007年起开展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评选工作,在已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根据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评出国家精品教材716种(2007年度218种、2008年度289种、2009年度209种),文学类有6种教材入选(表5)。
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易使人迷失,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教学资源界定十分复杂,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讨论。只是从容易获得与方便利用的实际出发,将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教学类奖励作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代表。虽然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对于教学建设能够发挥多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吸收最新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学需求并非本文论述之重点,本着一事一议的原则,未列入文献考察范围。
三、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四个特征
(1)获奖院校集中,特色专业担纲
在本文考察统计的110项优质教学资源中,复旦大学以ll项目位居首,占10%;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以lO项和7项名列第二和第三。第四名为华中师范大学(6项),第五名为北京师大、四川大学(各5项)。也就是说,前五所高校所获数量就占了优秀教学资源奖励的40%。山东大学、首都师大(各4项)、华东师大、南京师大、青海民院(各3项),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大、西南师大、广西师大、湖南师大、安师大(各2项)14所高校占30%强。其余30%为南开大学、福建师大、北方工业大学等30所高校获得。依统计可知,在五百多所设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获上述三项教学奖励的只有49所高校,约占1/10。在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有84个汉语言文学专业,49所获奖高校中除北方工业大学等几所院校外,都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点,理应为高校专业建设起示范带动作用。
(2)重点高校突出,重点学科覆盖
从高校层次看,“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具有绝对优势,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大、北京师大、四川大学可谓五虎上将,山东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师大亦表现不俗;南京师大、苏州大学、湖南师大等“211工程”院校紧随其后,上海师大等地方本科院校虽有佳绩,但总体处于劣势。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国家重点学科大都分布在
重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文学类二级重点学科高校:文艺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师范大学)。这些高校的教学建设都至少获得过l项教育部奖励,本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
(3)综合大学第一,师范大学第二
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49所获奖本科高校中,综合类高校最多,共59项,占1/2强:师范类高校41项,占1/3强:民族类高校4项,理工类高校3项,外语类高校1项,农林类高校1项,艺术类高校l项,其他类高校1项,这几类共占1/10。应该说,覆盖面还是很宽的。之所以呈现如此格局,是因为语言文学乃基础学科,历来是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大都为应用型新建院校,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历史又比较短,很难跟老牌公办本科院校匹。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南京大学放先生早就指出,过分大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忽视其政治、文化功能,是高等学校“自我迷失”的表现。文学是人学,在以“娱乐资讯为导向的新世纪文学生态”环境下,无论本科院校总量还是独立学院的数量,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都亟待研究。
(4)成果交叉较多,教学高校量少
高考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和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途径。因此对每个学生的考察目的、考察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都体现在高考的每一份试卷中。外语考试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高考外语考试的方向以及目标、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狭义上来说是依据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广义上来说是社会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考外语题型发生了质的变化。拿英语来说,高考中出现听力测试,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写作部分增加内容,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WTO(世贸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全民提高外语水平,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高考对外语的考察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外语素质教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高考的外语考察实际上是对中小学外语素质教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外语教师将考试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外语素质教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教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教学,虽然学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学生没有语言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
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素质教育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
一、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的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以及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以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外语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等)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它包括理解与表达两方面。
二、高考试卷考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对交际能力这个定义的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以广义角度,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交际能力正是高考要考察的中心内容。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高考增加听力测试是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有力证明。高考听力内容以日常生活学习为主要背景,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和情感因素。尤其是对话语的理解──这里所说的话语是指相互作用的话语(interactivediscourse)。对于一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学生是否能正确听到信息,理解信息,乃至最后反馈信息(选出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对这个口头话语(spokendiscourse)是否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语法知识结构,对该语言是否可行以及在社会交往中是否得体给以判断,是否在实践中多次运用。学生认为听力测试题目比较简单(北京地区),总分30,平均可以达到21-25分,甚至更高。原因是学生已具备听力测试题目中要考察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平时外语教学强调交际法──以听说为主进行外语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某些地区取消高考听力测试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另外,单项选择试题的考察重点是语境的理解或语境下的语法判断。这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语法考察。换句话说,单项选择实际上已变成测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考察语言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抓住主要信息(gettingmeaningthroughthecontext),理解语篇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加大了阅读的考察,文章内容新且篇幅长,所设选项要求学生具备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准确的概括能力。这无疑给所有考生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读不完文章,理解、判断、推理不准确就会造成大幅度丢分。在写作上,从语言的数量到语言的准确、地道以及从文章的某篇到遣词造句,对学生语言输出的要求较以前有所提高。另外2003年北京地区高考考试说明中出现新作文题形──开放式作文。这无疑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语言的能力和风采。
高考针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加重分值,其原因就是要考察学生的交际能力。正如上面提到的,交际能力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所以测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重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进行考察。语言表达和理解是一张纸的两面,不可分割。而且语言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表达能力更重要,因为:
(1)根据心理语言学习得研究,语言理解能力的获得优先于表达能力;
(2)语言理解是语言表达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3)语言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实,高考试卷的每个题形都是对交际能力的一个检测。学生完成高考试卷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表达即发出信息,还包括理解部分,即接受信息。
从整个高考试卷的分析来看,有些外语教师进行的外语教学走进了误区──过分强调语法的学习,忽视了语言的理解。高考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理解能力的考察上。对于一个书面语篇(writtentext)的正确分析和理解,这一过程常常不被认为是语言交际能力掌握的过程。人们在讨论交际能力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口头表达方面,这便导致了交际能力培养的两个缺陷:
1.忽视对书面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2.忽视对理解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这不仅因为高考要考察这一能力,而且现代化社会生活对书面语交际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另外,书面语交际在本质和方式上与口语交际还有着重要的差别,所以它应该引起我们外语教师的关注。
综上分析可知,高考外语测试就是要考察语言交际能力。这样,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如何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了解外语交际能力的特殊性,认清其特殊性才能把握语言教学的方法。
外语交际能力在其本质和内容上与母语交际能力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主要在其获得的方式、程度、要求等方面。如前所述,一个人母语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即一个母语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与此相比,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则遵循一种完全不同的途径。
(1)从获得方式上讲,一般而言,外语学习者是在掌握了母语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已经谈过语言知识会发生迁移,同样,由于人类交际手段的相对一致性,交际能力的正迁移是必然会发生的。这就意味着具有良好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此外,如果母语与外语的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2)从程度和要求上讲,研究表明,成年外语学习者无论采取何种学习方法,其外语交际能力只能达到native-like,其语音、词汇、惯用法等总有某—方面与本族语的特征有差异。另外,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目前,高中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中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1)缺乏本国语交际规则的明确知识,因为一些教师并不知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应尊重对方的交际习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
(2)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认识,因为一些教师不知道外语的语法结构中有一定的程式。
前者过失在于学生的母语教学;后者过失则在于外语教学。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注重书面表达,忽视口语能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只能靠自我领悟或模仿。因此学生以学习汉语的方式来学习外语。另外,中国汉语界也缺乏对汉语交际模式的研究。这对外语教学很不利,外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辨析母语与外语形式上和功能上的差异,强化其“跨文化意识”,从而获得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这一点,给我们所有中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这就迫使我们在日常点滴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渗透和比较。
其次,要把握高考成绩就要分析一下中国语境下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在中国影响很深,如: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这些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彻底改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
(2)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无论在语音、语法,还是文字系统、书写形式等方面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拼音文字的语言迥然不同。汉语深深地扎根在汉文化这块土地上,其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人情等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和欧美人如果学同一门西方语言,由于该外语一般都是与欧美人的母语有着同源关系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语言特征都十分相近,因此学习起来困难要少得多,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要远远多于负迁移。中国人学的外语与母语相比,由于语系不同,差距甚远,学习外语困难要大得多,母语对外语的负迁移也多得多。
(3)语言环境十分贫乏。教师和教材是外语语言的唯一输入源,“语言输入”极其有限。这不仅仅表现在农村,在发达城市也尤为突出。
(4)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我国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的班级过大,条件简陋;教育投入不足,基本的语言实验设备、图书音响资料得不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新的教育思想的贯彻实施。
(5)师资力量不足。现有外语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己的外语交际能力尚不足以展开交际教法。有不少教师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这可能是制约着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贯彻实施的瓶颈。
(6)学生学习方式不同。我国学生由于受传统文化、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与西方学生相比在个性表现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的学生强调个性,课堂上无拘无束,敢于向教师提问题。而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深受其他课程教学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小学、中学班级的课程教学方式,上课留心听,认真记笔记。对民主、平等讨论不习惯,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更为少见。
以上这些问题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制约作用,影响到了语言学习的本身,自然在新形式的语言的测试中也要受到影响。
怎样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学习外语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依赖于语言知识和各种非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外语教学应在强调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其他有关的知识,包括语境知识,世界知识,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仅凭所谓的交际教学法恐怕不能真正提高交际能力。任何外语教学都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一定的地位;
(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贯彻以上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机械地使用单一的外语教学方法。
四、结论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提高高考英语成绩,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到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年龄、动机、认识水平、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光是外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6;
2.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PrideJB,HomlesJ.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3.LittlewoodW.Foreig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4.束定芳,当前SLA研究和外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国外外语教学,1994,(3);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内容与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50-02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中职班主任工作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就业能力是个体在劳动力市场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的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学习职业指导理论,熟练掌握职业指导一般知识、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工作内容要以学生的“职业化”教育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的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的“职业化”教育为主要内容,融职业指导理论于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学生思想工作及班级活动中。为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总目标,班主任工作需要分阶段确立一个小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班主任工作,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及中职教育特点,将整个班主任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礼仪塑造形象。工作目标是促进学生掌握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提升自我形象,提高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第二阶段,认识社会与职业(专业)。目标是指导学生对未来职业、社会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第三阶段,掌握求职择业技能。指导学生做好求职前的心理准备、信息准备和求职技能准备。目标是培养学生择业、求职能力。第四阶段,度过职业适应期。目标是指导学生做好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顺利过渡,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一)进行礼仪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中职生在公众和自我眼里是一个学业失败、自我意识消极的群体,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心理、逆反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这些消极心理导致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方式出现偏差。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第一阶段是着手改变学生的自我概念。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关注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热切希望拥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同时,他们渴望友谊,有强烈的情感交流的需要。班主任要鼓励学生重视形象塑造和礼仪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结识新同学、认识新老师,建立自己的社会性支持系统。班主任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在现代社会拥有良好的礼仪无疑会为自己增加诸多资本。
形象塑造学习的重点内容有:容貌、服饰、仪态。社交礼仪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称呼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用餐礼仪、电梯礼仪、电话礼仪、接待礼仪、拜访礼仪等非常实用的社交礼仪。相信这种做法比制度、约束和灌输更有说服力。当学生重视、珍惜自我形象时,就会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其形象得到别人的认可时,自信心也就相应提高了,也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了。
(二)组织职业或社会考察,在活动中渗透职业意识和综合能力培养
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第二阶段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考察活动。职业考察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业及未来职业选择、训练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职业考察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基本职业信息(工作的性质、内容、环境、收入、所需教育、资格等)和进行生涯访谈,了解和认识社会需求、职业需求以及工作者的内心感受。通过职业考察活动,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有效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准备。职业考察活动的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面谈法、参与法和资料分析法。职业考察活动的渠道可以组织企业参观、网络搜索、向校友、资深专业人士咨询等。
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工作场地进行考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对职业发展动态的了解;有利于培养职业意识、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和规范的认识。学生在职业考察活动中既发展了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也养成了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共处。
(三)系统的求职择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求职能力
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处于就业弱势群体的中职生该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呢?一般来说,中职生在就业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心理准备、信息准备、求职能力准备。第三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重点是指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梳理就业信息,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和生涯设计;指导学生了解求职程序、求职渠道,学习如何通过简历、求职信来展示自己,学习与面试官沟通的技巧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职业生涯设计能力。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模拟招聘会、校园慈善拍卖会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
(四)重视“职业适应”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中职毕业生从学校进入社会面临着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有一段适应过程,叫做“职业适应期”。据了解,中职生在“职业适应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频繁离职的严重现象。学生的频繁离职、盲目随从、不讲诚信等必将影响到就业质量,也将影响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因此,第四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重点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心理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责任意识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以适应职业要求。
“职业化”要以活动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其他载体的优势
(一)活动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
活动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社会与职业的完整认识,在活动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开展“职业化”教育要有意识地设计、组织各种活动,将职业指导思想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活动形式可以是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课、展示会、社会与职业考察实践活动、生涯访谈活动、校园慈善拍卖活动、校园模拟招聘会、校园创业模拟活动等。有些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与职业考察活动、生涯访谈活动、校园创业模拟活动、校园模拟招聘会等,可能单靠一位班主任的力量还不够,需要联合其他班主任,从学校层面来共同协调组织。
(二)传媒载体是提高“职业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
传媒载体就是教师借助大众传媒向学生传播教育内容,使其在接受广泛信息的同时受到教育。传媒载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类载体,也包括广播载体、电视载体、网络载体等。传媒载体兼具文本、图形、动画、数据、音频、视频等教育信息的多媒体呈现模式的特性。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职业信息的搜集。其次,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时,充分使用传媒载体诸如动画、视频等更具直观性、娱乐性的教育形式传播教育信息,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乐于接受。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求职面试指导时,如果能下载一些求职面试的视频案例就更具有教育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的特点是以学生的“职业化”教育为工作内容,以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班主任要勇于更新教育理念,乐于探索班主任工作新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当然,班级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科学地、富有成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4):164-168.
[2]李洁.礼仪是一种资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3]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4]申利侠.职业指导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5]李廷海.我的梦想我的路[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