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曲线运动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生态化教育视角的课堂特点
课堂生态与自然生态相似,又有一些不同,在生态化课堂中,师、生双方均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学生个体存在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难以预测的.生态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范式,与传统课堂有其独特的地方,总体而言强调:共生性、开放性、协变性和整体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和谐自然
这与自然生态是一样的,强调课堂环境(氛围)的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基础条件,只有身心和谐,环境宽松,学生才能放飞思维,大胆表达,最终实现对生命本体的超越.
1.2 生命灵动
生态课堂是关注人的课堂,关注学生、关注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生态课堂是以人为主体,不仅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关注人的成长,即师生共生共长,伴随着生态课堂人的生命价值获得提升,生命潜能得以充分挖掘.
1.3 整体、发展、开放
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都是系统化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该系统化,知识与知识间应该有所联系,先学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即知识教学呈现出整体性和发展性.同时知识的获得过程又不拘一格,应该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此外,教学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应注重班级群体的发展.
2 高中物理生态化课堂实施策略
2.1 注重教案、学案设计
教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保证,教案设计要明晰课堂建构思路,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质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的问题与方法,通过“设问”“疑问”“追问”等问题串,突出教学策略的构建;预设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的练习.学案是“生态课堂”实施的关键,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学、建构、质疑,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话题、主题、解决方案等.学案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符合教学流程,注重“问题串”设计的趣味性、启发性、层次性.
2.2 充分营造课堂生态环境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然与和谐课堂环境,营造自主与合作学习氛围,营造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的空间,营造课堂生态环境的基点在于关注学生,注重学情分析.
学生是生态课堂的主体,课堂环境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学生学情来重组教材,尽可能地提升教学的直观性,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与优化,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社会价值,真正理解教材,饶有兴趣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才能避免将教学内容的难度制定的过高或过低,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我们教师不但要关注,还要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上,对于教材的处理不是一味地删减,有时也可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增添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认识的拓展和提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除了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设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情境、内容和问题外,本研究认为还必须走进学生多听听学生的心声,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地位,学生不仅仅是教材的学习者,还应注意吸收他的建议,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3 重视“生态课堂”中的“问题设计”
(1) 确立核心问题.教师对照课程标准和学情在课前精心备课提炼重要问题,分解成有价值的问题、探究活动或习题,以阶梯的形式呈现.即课程标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习题阶梯化.
(2) 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运用生态课堂练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上课前自学上课时展示、讨论,教师通过激励学生、通过检查展示指导学生自学、思考、质疑、暴露问题.即问题导学、检查导做、展示导思.
(3)以“问题”引领课堂灵动展开.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线,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问题,通过“设问,疑问,追问”等连续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把有价值的的问题抛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给学生,把动态课堂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散而神不散的进行展示、交流、查阅、研讨等活动,可以以个人,小组,或全班为单位落实双核课堂.即以学生为核心、以问题为核心,实施课堂的双核驱动.
(4) 以“问题”促进课堂点拨与评价.点拨与评价是教师贯穿课堂的重要活动和任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切忌灌输.教师通过评价抓住教学之纲,在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学情发现新问题,用问题检验学生是否达标,用问题促使学生巩固与成长.即用问题评价促学习、评价促互动、评价促生长.评价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3 生态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方向教学片段
3.1 从学生的学情和生活情景出发设置问题导入
(1)提出问题:我们所学过的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呢?
(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2)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呢?(运动轨迹都是直线)
(3)播放视频:过山车是一种刺激的娱乐设施,从生活到课堂: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模型,看小车的运动.思考:小车的运动与我们所学过的物体运动形式有何区别?
运动轨迹是曲线……
3.2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规律
(1)曲线运动的位移
情境1:描述直线运动时,我们往往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提出问题:曲线运动特点是运动轨迹为曲线,直线坐标系能否满足要求?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
在建立了坐标系后,位移自然也就可以表征和测量了.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情境2:提供多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炽热的微粒与飞出的链球,分别沿什么方向运动?
学生会猜想:可能沿切线方向.
便有了验证的需要.
实验探究:利用玩具小车,取一根细绳,系在小车的中间位置,在一个车轮下涂上红色的印泥,细绳一端用图钉定在较大的白纸上,开动小车,小车围绕圆心做曲线运动,运动时烧断绳子,小车离开,在白纸上留下运动轨迹.
学生观察讨论:烧断绳以后小车留下的印迹与圆弧的位置关系?(切线)
关于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我是叫物理课的老师,说实话,现在学生学物理的积极性真的是不怎么好。在以前的岁月里,有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这句话明显的已经过时了,被淘汰掉了。而物理在生活中运用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学生的学习物理课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了。
不过我既然要教学生物理,那么我就一定要教好。教好物理的基础就是先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按照计划来,那么教课就明显轻松许多,也更有成效。
一、学科、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年级,有两个教学班,经过上一学期的接触,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突出。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年级学生还要低一些,所以就必须要求他们
(1)课前认真预习,做好分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把每节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2)主动高效率的听课,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
(3)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一)新课程教科书的特点:
1、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
2、注重探究活动,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3、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5、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材内在结构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还有其他领域的目标,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新教材在编写上追寻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结构。
(三)新教材知识体系的特点:我们知道,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了电和磁的内容,而传统的力学内容丝毫都没有涉及,它有如下的意图。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实验、图画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物理的感性认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认识电学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进行分才教学,实施分材教学导学案,对不同学生进行采取不同方法,针对优、中、差生,分层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
①、新课开始前,提前一天发放导学式学习案,让学生利用预习时间认真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准备。
②、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③、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④、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六、实施素质教育计划措施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多读关于素质教育的书籍,多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利于提高素质教育。
七、实验电教安排
本学年的试验探究比较多,有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欧姆定律、测量小灯泡电阻、电功率、电与磁现象等实验。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生的现在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教好学生我责无旁贷,我一定要继续的努力下去,把学生的物理教好,真的是这样的。虽然现在物理不是很热门,但是物理也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大局,我们不能轻易的等闲视之。
将物理课教好,把学生带好,是我毕生工作的最根本。
关于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切实推进物理课程改革
1、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要把每一位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参与竞争包括国际竞争的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2、展示优秀课,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由二大部分组成,一是科学探究,二是科学内容。而科学探究则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标准的内容之一,这在我国科学教育史上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显然,原先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物理教学。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学期里将在前二年介绍并推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请在第五届百节好课的评比活动中夺冠的老师开课进行展示,大力推广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争取使每一位物理教师都了解这一模式,都能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一模式。
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标准才能得以落实。否则,必然是旧瓶装新酒,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3、落实物理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必须至少进行一次物理实践活动,高中教学大纲也规定每学期要搞一次课题研究活动,而且,中考、高考的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实践题。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也为了展示一下我市前一阶段这方面工作的成绩,本学期将进行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高中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报告的征集和评比,争取掀起一个实践活动的。
二、指导思想
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的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为了认真落实十六大的精神,本学期里,物理学科将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工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想:
三、狠抓毕业班教学
教育的地位在新的世纪里不仅得到了巩固,而且还有了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所以对毕业班教学的研究不能弱化。**年的高考物理,又将实行间断了二年的单科考试,而且各高校的选科方案也已公布,物理学科成了绝大多数高校绝大多数专业的选考学科。这对物理学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研究考试的趋势,并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措施,把握高考动态,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搞好师资培养
优秀、整齐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学期里还要配合学校搞好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在期中分初、高中开展一些集体备课和开课研讨活动,让他们能够尽快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去年百节好课评比的基础上,让好课获得者开课亮相,一方面展示他们的教学风采,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最后还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要督促并帮助他们总结教学实践,宣传他们的成功的教学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和争取机会,使少数特别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尽快地成为名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上好课,而且还要善于进行教学科研。也就是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为了促进物理学科的教科研工作,本学期将进行论文及教案评比。教学离不开研究,研究更离不开教学,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研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物理教师上腾飞的翅膀。
五、搞好教研组建设
1.教研组活动是搞好学科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保证。也是培养师资的一个重要环节。教研组在期初一定要制订一个学期活动的规划。活动要经常化,要保证至少二星期1次,每次2课时以上。
关于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
本学期继续使用教科版《必修二》,共五章,分别为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和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抛体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第二单元第三节、第四节,讲述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三单元第四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
第四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五章《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只有一个单元,即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四、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周计划安排表
周次日期
12.21—2.27曲线运动及习题课
22.28—3.06运动的合成及分解、平抛运动
33.07—3.13平抛运动及习题课
43.14—3.20第一章测试及讲解
53.21—3.27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63.28—4.0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及习题课
74.04—4.10圆周运动部分练习及单元测试
84.11—4.17天体运动及万有引力定律
94.18—4.2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及习题课期中复习
104.25—5.01期中考试
115.02—5.08功、功率及习题课
125.09—5.15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35.16—5.22动能定理习题课
145.23—5.29机械能守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55.30—6.05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66.06—6.12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6.13—6.19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电势差及习题课
186.20—6.2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和电容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要求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强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新课程突出了"探究"这一主题,即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题,教师充当辅助角色引导学生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一课的教学贯彻了新课改的这一理念,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次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让学生领会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也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注重实验探究和合作的生态化教育理念,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勇于探究,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总结规律。最后针对学生自己总结的规律教师再给予归纳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就被激发起来了。学生也感觉到物理实际上并不难学,而且是非常有意思的。师生真正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气息,体会到了教与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这个规律得出后,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结论的。关键在于接受与掌握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学生结论都能朗朗上口,但一到应用就手足无措。因此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将原本是通过理论讲解得出抛体运动的规律,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设计探究平抛运动规律这一主要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大胆的猜想,给学生几分钟,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明他的理由。并将学生分组,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学生们的猜想,在些过程中重重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完成这一实验。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虽然最后经过老师的引导,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从中他们也获得了满足,明显感到同学们都很跃跃欲试的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觉这就是良好课堂的一个充分的体现。整堂课在良好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也达到了一定的好的效果。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抛体运动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
整节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独创性地进行实验,研究解题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着力引导的一方面。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讲解,由设想到得出,思路明确,同时结合例题讲解,合理使用些教案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满意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设计符合教学规律,由易到难,既给学生铺好了一定的台阶,又给学生提出一定难度的挑战;二是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三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足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能实际演示,加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媒体演示课件要求较高,仍需做改进。
所谓的绿色通道教学,是指国家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倡导一种健康、和谐、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一方面,绿色代表生机与活力,从而使物理教学充满趣味性.另一方面,绿色教学理念不仅表现在字面含义,而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学生物理课程兴趣的培养、教学模型间的转换以及师生教学体系的构建等,都体现了物理教学实践的绿色性.对此,本文通过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构建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试图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我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1 不断加强对物理课程标准的分析
当前,初中物理在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以及习题方面相对比较简单,课程容量不大,因此教师的教学进度较慢,但是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内容结构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习题结构等方面也变得复杂多样,学生在对物理公式、现象、实验、定理等知识进行学习时,难免会出现困难,教师的教学节奏也不断加快,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讲解重要知识点,对初高中物理标准的分析却没有实施到位,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绿色教学理念相违背;例如,教师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过程中,绿色教学辅导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对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原理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课程标准,通过向学生提供一种健康的学习任务分配标准,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学习相关的物理概念,从而找到自己的不足点以及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以便释放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初高中物理中的“功率”这一重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展开教学,通过物体做功现象演示,让学生明确物体在不同的外界作用力之下,做功可分为正功与负功,并补充相关的力学知识,如牛顿三大力学定律,通过某些关联章节的知识穿插,让学生对力学知识有整体掌握,同时还可以通过衔接教学绿色通道让学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理解力,由此体现出绿色教学的“健康性”.
2 不断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新课改政策实施以后,衔接绿色通道教学也得到广泛应用,绿色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着眼于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因此绿色教学中要“以学定教”,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构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绿色衔接教学通道,突出学生主动构建学习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更力求教师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呈现物理原有的教学情境,通过将实际生活物理化以及将物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与教师跳出传统定向教学思维的怪圈,重新赋予物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教师要设计整个绿色衔接通道模式,创造生活情境,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由此体现出绿色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安排《曲线运动》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思考学生的兴趣切入点在什么地方,平抛运动作为初高中物理阶段研究的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应该注重通过构建一种有趣的实验流程框架,通过绿色环节设置,即趣味性设计,让学生体会曲线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理念,侧重体会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物理细节的变化,教师在教案以及板书设计时,需要考虑怎样将运动这一类复杂的问题有效分解教学,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体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从而真正体现衔接教学绿色通道构建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3 不断提高构建模型间的转换效果
初高中物理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都需要教师构建一种具体的物理模型,这种模型的构建要体现绿色性,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模型,通过作图、分解、逆向思维、公式演算等诸多绿色教学环节不断完成整个教学流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分析法来提高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教学模型时,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注重各种不同角度转换效果,体现绿色教学中的多样性原则.因此,教师要通过分析新、旧模型之间的差异性,设计相应的习题案例,按照绿色教学衔接循序渐进法转化物理模型,引导学生从多种视角下看待物理问题,由此体现出绿色教学的“创新性”.
例如《电磁感应》就是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艰难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条形磁铁、导体棒、示教电流表、粗细线圈各一个、学生电源以及滑动变阻器、导线和开关等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构建物理模型,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的构建是基于健康、和谐、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在引入电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原理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前面章节中关于电学的物理知识,通过电磁感应模型的物理性质转化,试图寻找一种描述电磁感应的具体物理量,经过教学模型类比转化,让学生从电磁感应的的基本性质着手,描述电磁感应的物理量,按照绿色通道衔接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学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关联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整个环节有序进行,与当前实施的绿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4 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共融性
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绿色通道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转变,让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处于一种集中、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中,这种“和谐性”正是绿色衔接教学的宗旨和理念,师生共同为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努力,在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加速度的概念在高中物理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基本原理也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始终,但是学生在知识重点的掌握以及原理的分析时很容易将加速度的概念扭曲,容易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加速度”思维,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与绿色教学理念相违背.比如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表格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析下表中哪一个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较大?哪一个物体的用时最少?通过简单的物理现象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找出各种物体的变化差距,由简单的现象入手,再逐渐讲解“加速度”概念中潜藏的丰富知识内涵.
总之,绿色衔接教学通道的构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物理课程对初高中学生而言还是一门比较生疏的理论课,新课
三门亭旁中学 汤湘君
写教学后记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教学过程 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和反思三逐步形成主要环节。而且,这该是开放的,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以及课堂知识传授,能够做到课前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运筹帷幄、滔滔不绝,但往往忽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事实上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平心静气地来审视自己原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感受将之记录下来,为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准备条件,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要的功课,如同人要吃饭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做个有心人,对自我工作及时反省、检查、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那么,教学后记应记些什么呢?本人就着自己的一点想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愿与同行共同砌磋一下。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凡是有利于教学都可写入教学后记,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授课情况
(一)、记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不同角度和深度支把握教材内容,以愉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一堂课下来,总有成功之处,如有趣的姨许、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实验,幽默的讲解、传神的体态、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启示、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等等。如在上《匀速圆周运动》这一节时,采取制造悬念,先是提问:“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但我现要让这一杯水倒立,水不会流下来,你们信不?”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在学生近不及待的情况下做了一个“水流星”实验,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上来,学生本对曲线运动感到疲惫时,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后我就认真及时地记录下来,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来断地加发实践和完善。
(二)、记教学中的失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 ,也难免有失误之处,如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以及教案与实际的脱节等,反这些“几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寻策,以免重滔覆辙。如在“浮力”教学中,笔者举了用水桶提水,在水桶未离开水面时,手感到很轻的例子,然后就讲这是由于水桶受到水对它向上托起的力的缘故,这个向上托的力就叫做浮力。在备课时我想这个例子很浅显,学生一定会一听就懂,结果是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一片茫然。课后向学生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说:我们没有用水桶打过水。思考出现之种情况的原因,发现我的认识起点与学生的认识起点差距很大,学生家里用的是自来水,很少用水桶提水,即使提水也往往是家长的事,因而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导致对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困难,从此,我在引用事例时尽可能从学生司空见惯后和亲身体会过的经历中引出。在讲授知识时,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物理既是有兴趣又能学好。面对教学中的失误之处,不仅要及时地将问题记下来,并且要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三)、记教学中的灵感
教学中,有时候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灵机一动,突发奇想,觉得对某一知识点的处理,用另一种方法效果会更好。这些灵感往往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时想到的,它具有瞬时性。例如:在上“液体压强”这一节时,我用了一个大家都在用的仪器,证明液体对侧壁的压强,突然,有学生站起来问:“教师,这些仪器都是实验室来。这是厂家设计好了的,又怎么能证明呢?”顿时,我哑了,学生说得并不是完全没道理,在那窘迫时,看到学生在喝矿泉水,顺手拿来瓶子,用小刀钻了三个高度不同的孔,再让学生上来一起做实验,会发现从三个不同的孔中射出的水有远有近,这下子学生心服口服,而且对这个结论了解得比其他各班都不得要深入,下课后,我立即记下来,并提醒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生活中的器具,这样既能变废为宝,又能将物理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四)、记教学中的困惑
在教学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不得非常顺利,偶而碰到质疑也在所难免,偶而教材中的编写失误,有时概念不是很清晰,有时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全难以理解,这往往会给我们教学带来困难,这种情况一定得记下。如书本中的光源定义,实在让人难以分析,能发光的物体,代表的是能力。那么各种金属,我们平常不认为是光源,如果将金属高温后,也能够发光,那它算不算光源呢?又如在高中物理课本中《万有引力》这一章中,用到地球的质量,但书本中出现了两次不同的地球的质量,这又是为什么?将这些记下来与同行探讨,以免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科学性失真,知识性失真。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如何,也是教师时刻要了解和掌握的。)
(一)、记录学生寻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任情况等等。
(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的见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倾听学生想法,善于采纳学生的建义,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在有些问题上,学生更高明,也具有想象力。有时学生的一个见解也会使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常常可以拓宽教学思路,应及时记录在案,以便于教学相长。
关键词高中数学;电子白板;信息技术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学校教育当中,很多学校也正式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的变革也被纳入新课程改革的范围之内,其教学理念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1]。电子白板在我国中小学的快速应用始于2009年[2]。电子白板在教学使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其资源丰富、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生成性强,改变了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为现代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然而,毕竟电子白板是一项新的事物,很多教师在使用中还是非常小心甚至放不开,致使很多优势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更多停留在简单的辅助工具阶段,在应用时只进行一些简单的使用,比如静态展示、书写、批注等功能,对电子白板深层次的内容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其交互性和生成性应用不够。还有很多教师质疑电子白板到底对教学效率有没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所以,要充分挖掘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与生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和课堂交互进行探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生成,优化教学过程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课程,有些概念很难通过说教而达到教学目标,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自由思考、发挥潜能,形成良好的记忆。电子白板能给高中数学在情境创设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在导入环节应用电子白板 导入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初始环节,好的导入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引入电子白板,则效果更佳,它可以运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其优势,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使本课更好地引出课题。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知识时,在资源库中可以找到生活中常用的图片例子,如“旗杆与地面垂直”“楼歪歪”等,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了解了什么是线、面垂直,开始产生直观印象;在进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把纸片叠一叠,然后把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看一看折痕与桌面是不是垂直,让学生根据图片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在操作中亲身实践,让这种实践成为自己形成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双曲线的时候,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悲伤的双曲线》的音乐,再通过白板给学生展示卢瑟福散射中的离子双曲线运动,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在教学“数学归纳法”时,运用电子白板展示多米诺骨牌的运动,引入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归纳法的合理性。在整个运用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都被有效刺激,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与知识产生共振。在主教材的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有了上一环节的导入教学之后,就进行新课的教学。这一阶段应该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电子白板不但用于展示知识,还要运用如书写、拖放、放大、标记、批注、拉幕、聚光灯等功能,都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这些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是用于有效展示和课堂生成两个核心功能,合理地应用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节奏、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把教学重点突出出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思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作用,但是有的学生的思路有可能偏离学习。此时,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上来,引导学生发现应该发现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前有课堂预设,这些预设是教师心中理想的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因生成而改变。运用电子白板,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成与预设的矛盾,使教学顺利进行。高中数学逻辑性强,同一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学生在学习中因为个体的不同,就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但是有的学生不会融会贯通,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各种方法运用电子白板集合起来,展示给学生,让大家互相学习。白板课件具有及时生成性,在教学中,电子白板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把上课之前的预设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展示出来,或者不用展示出来,从而有选择地进行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可以用电子白板来解决,比如可以运用遮屏、批注等在电子白板上直接操作,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电子白板在讨论环节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在发现问题后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而电子白板在此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电子白板的参与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时有了电子白板的帮助,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3]。如电子白板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运用时,既可以将白板资源库中的几何材料直接拖至白板上,也可以运用画板建立几何图形并放入资源库中。在解决问题时,师生互动非常方便,电子白板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团结合作、相互交流。电子白板在评价反思环节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进行整节课的小结,可以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运用白板的回放功能进行快速回放,做出简单总结;还可以运用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当然,电子白板运用的痕迹是可以随时保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的一切都被保存下来,也为课后进行反思提供了方便,还可以把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保存起来下一次继续运用,进一步完善教案。
3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关于学生的记忆问题,世界上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科学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观点。他们指出:如是单纯运用“声音、图片”进行数学学习,效率最差,最后能记住的知识为20%,这一部分已经很小了;如果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高中数学学习,那么记忆保持率有所上升,可以达到50%;如果再进一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玩中学”或“做中学”,那么,学生的记忆保持率可以达到75%的高度;但是,如果学生当时学到了知识并能复述给其他人听,或者把这些知识快速地进行实践与应用,那么,他能保持记忆在90%,这一高度已经相当惊人了。所以高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记忆保持率是其中的重要环节[4]。也就是说,从这句话中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进行交互式学习,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参与率,那么,高中数学教学中就要提高人的互动,即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时做到师生之间要互动、学生之间要互动。师生交互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示给大家,教师做评价。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节奏紧凑,教师与学生配合密切,电子白板起到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提供讨论内容、对概念进行解释、提供探究思考与操作方法等。师生交互的课堂模式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引领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要规范,对学生的指令要明确,提问问题要有用,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提高思考的质量。教师要重点思考怎么与学生互动是最有效的,比如:题目选择要恰当,问题的引导要正中要害,课前的预设要充分,电子白板的运用时机要准确,等等。生生交互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注重他们之间的互动,而互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创造交互的条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5],促成生生互动。学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而进行的,课堂的流程由学生决定,由学生提出问题,一起探究学习,对自己、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的作用则就是引导与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有效性进行调控。这种生生互动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学手段一般运用在知识的巩固课上,如复习课、习题课、讲评习题课等。由于学生的学习自律性还不够好,需要教师监督,因此,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在目前用得还不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探究一种好的方法,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学生的合作优势,把交互模式由学生来自觉完成。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是自由的,都有机会参与学习体验,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生生交互的有效形式。
4结语
电子白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趋势,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很好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的不断运用中积累经验,通过坚持运用,在操作上与运用上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和生成性,课堂上的各要素之间多交互产生作用,会让课堂变是生动有效。电子白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切实寻找一种运用电子白板进行高效教学的新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春燕,张龙革,吴筱萌,等.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5):48-52.
[2]吴筱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7.
[3]张渝.浅探初中数学课堂中电子白板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6):9.
[4]石黄香.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中职数学课堂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5(2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