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一)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用于分析企业竞争力,专指能为企业为带来客户利益的技术和能力”[1]。作者把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其中,大树的主干和主枝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树叶、花或果为企业的最终产品,维持整棵树生存和发展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把提高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如果把职业教育院校比作一家企业,专业设置是产品生产工序,教师是操作生产工序的工人,学生为最终产品,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否被市场认可,成为职业教育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相结合的机制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具体的教学行为集合。因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并不代表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单个优势专业以及开放管理制度也并不代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优势专业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发展和灵活地应对学生管理的不确定性机制,才是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成果社会认可度高。职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明确自己所服务的企业用人标准,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第二,难以复制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竞争力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底蕴的价值。职业院校办学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地域性比较明显,这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另外,职业院校的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的,吸收集体智慧结晶,这是其他学校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一所职业院校容易开办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但缺少相应的文化底蕴,该专业也难以形成竞争力。第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整合性。传统职业院校在某些专业上很难做到资源的有机整合,但受到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影响,某些专业的资源能在纵向和横向得到延展和整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第四,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并不断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保持创造力,通过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变化特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师资结构,在获得阶段的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动态调整。
二、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因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生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连年扩招,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度,在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的挤压下,职业教育如果没有质量保障就难以在夹缝中生存,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其次,提高核心竞争力,凸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关键是办出特色,并长期保持,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使之在教育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依托行业发展,使学生学有所长。最后,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在较大的教育规模和完善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和教学管理水平。当前,职业教育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主导进行专业设置,建设教师队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核心层面:制定战略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内部运作能力
内部运作能力是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层,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是职业教育领导力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战略意图、资源整合力等。提升职业教育核心层竞争力,确定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战略意图是关键,制定战略意图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深入分析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其次,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战略结构,根据战略目标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种关系;最后,根据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结构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达到战略目标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1.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基于对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深度思考。办学理念应具有特色性,体现出职业教育个性特征。好的办学理念能吸引学生前来就读职业教育,并且职业院校或机构的毕业生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对于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办学目标;二是办学定位;三是办学思路。这三个问题能体现职业教育独特文化,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2.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定位
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定位是在确定自身条件和优势、客观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角色选择,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职业教育定位内容主要包括目标、特色及层次定位。职业教育定位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校园规划建设,教室、走廊、宿舍等物质形态;二是校风校纪、学风、教风等规章制度建设;三是从领导到普通教职工以及学生身上的精神面貌。职业教育定位还需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首先,既要考虑当前情况,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当前,主要考虑学生的来源、素质以及学校或机构自身的教育水平,未来主要考虑生源渠道变化及社会发展趋势。其次,既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培养,又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何没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再高的技能水平也无法得到企业认可。再次,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定位还需考虑学校或机构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或机构得到发展,教师也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实现职业教育学校或机构、教师、学生的共同进步。
3.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办学特色及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院校或机构的文化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教学观念、文化传统、校风、校训等上”[2]。其中,被职业院校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风格,反映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其中,管理创新能力既是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二)内部层面:提升职业教育执行能力
1.专业结构设置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设置专业。掌握学校现有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判断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特征,优化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与产业发展对接,提高专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前提,但接受专业的学习者才是专业设置的服务对象,因此,专业设置还需考虑个人对就读专业所带来工资、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需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需求。其次,“专业设置应当考虑专业类型和优势,形成自身专业特色,根据社会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开设超前性专业,用超前性的专业设置弥补人才培养的滞后性”[3]。再次,专业设置需考虑投入产出效益问题,以最小投入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拓宽专业服务范围,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让专业覆盖更多岗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扩大专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这样可以提高师资和设备利用率。
2.打造精英师资团队
职业教育需要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结构的要求优化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既要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实践技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由他们指导学生实践训练。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应具有敬业精神,懂得职业教育规律,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有效开发。打造精英教学团队,一些职业院校提供可贵的经验,比如,将学校所有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历、教学成果在校园显著的位置或学校网站上展现出来,让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并根据学生选择情况把教师分为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学生选择较多的教师将成为主讲教师,学生选择较少的教师只能成为辅助教师,不以教师的职称、学历、资历来确定主讲教师。有了这一层竞争机制,所有教师都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使教学能力的提高。
3.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
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不但懂技术,而且懂管理。因此,课程体系设置要适当开设管理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同时,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加大实践课程比例,把实践课程教学放在教学中心环节,全面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在遵循职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需求,创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将来就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职业教育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专业越多,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也多。为此,需要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对基础课程相近专业的专业理论课进行整合,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使其同时为几个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服务,减少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和交叉,也避免增加教师来开设相近课程,促进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4.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虽然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原来的中职,还是由中职升格为高职的院校,在管理水平方面都比较欠缺,需要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大多采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管理的计划性和方法性上有待改进,同时,管理者自身的能力素质方面亟须提高”[4]。一般而言,院级管理者负责制定学院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各系部作为中层或基层管理部门,如果中层、基层的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学校和各系部之间协调不顺畅,学校再好的政策、制度到了下面都大打折扣。在教学模式上,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帮扶和结对子原则,让成绩差的学生跟着成绩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跟着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多采用项目化和工作过程导向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学会独立思考能力;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不断展现自我能力。
(三)外部层面: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体评价体系
1.从职业教育自身角度建立教育评价体系
通过职业教育自我评价,不断反省,不断提高自身内部运作能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从培养目标入手,按照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能完成初始工作岗位,还需养成不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培养内容看,职业教育培养是否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符合企业行业需要。从培养方法看,职业教育是否加强实践教育,厂中校、校中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从教师队伍来看,教师是否能完全按照行业标准要求来组织教学,关注行业最新发展。
2.建立行业企业评价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
首先,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职业教育与企业各自优势,培养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通过校企合作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到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又能帮助企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5]。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却出现一边热现象,学校比较热衷,而企业比较冷淡。因此,需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由学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并建立质量跟踪与监控体系,保证实现企业预期利益。同时,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其次,实现校与校之间合作,建立职教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连锁化、集团化发展,使职业教育各种资源得到整合。校与校之间合作,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有利于中高职有效衔接,在合作中实现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促使各自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及优势,促进竞争力的提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合作,相互之间交流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促使学生技能提高。
3.建立职业教育社会评价体系
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利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要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岗位培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院校的设施、设备,实现职业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向社会提供咨询、管理咨询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还可以组织文化创新活动,提升地方居民的文化素质,不断塑造自身形象,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龙屏风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廉璟霞.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文献评述[J].职业教育研究,2012(3):13-14.
[2]李红.浅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竞争力[J].科教导刊,2012(10):12-13.
[3]金乐.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竞争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41-43.
论文摘要:承德是我省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发展,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就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重点加强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承德是一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我省一个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地发展起来,农民尽快地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减少”农民。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先后成立了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且管理力量薄弱,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训实习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队伍配备不够齐全且整体素质不高,从而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培训规模不大。目前,全市农村存量劳动力还有163.52万人,其中近50%的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尽管全市现有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但大多数培训规模都比较小,目前教学用普通(数控)车(铣、钻、磨)床106台,各种焊机139台,电动缝纫(拷边)机125台,电脑1229台,钳工、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位301个,一次性培训能力只有85l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100,970人,其中接受正规的技能培训只有1万余人。
二是培训工种单一。部分培训机构来源于企业和行业部门创办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过去主要从事本系统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的自我升级,原有的实训设备多数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加上近几年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机械加工等传统专业上。新办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只能开设缝纫裁剪、美容、美发、计算机等一次性投入不大的专业,全市注册的63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其中仅服装、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有38所。由于专业选择空间有限,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想真正学技术的农村青年.只好到大中城市择校学习,增大了学习成本。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来说,只能到附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就业后仍然靠出卖体力挣钱。
三是培训层次不高。不少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科班出身的职业教师,只能从企业、社会聘请一部分熟练工人任教,这些人“做功”可以、“说功”往往不行,难以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多数尚未完成原始积累,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训实验设备,造成学员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被人们戏称为“理论学校”。有些办学机构负责人虽然懂得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但却不太懂得办学规律,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学、财务管理手段,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多只是初、中级,培训高级工和技师的办学机构只有承德技师学院一所学校,但是每年招收和培训的学生也不到i00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行技能培训,保证全部合格并推荐就业。笔者认为,就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今后职业技能培训应当围绕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目前,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已经初具规模,但培训层次较低。今后应当重点建设好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以此推动各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着力培植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等专业,力争全市建成五个省级示范专业。与此同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质量。
(二)盘活职业教育存量资源。组建以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龙头的职教集团,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机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和资源闲置的矛盾,努力使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充分,效益更加明显。逐步将行业、企业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部分县、镇成教中心、招生困难的普通高中撤并或挂靠到县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
(三)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鼓励外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尚不完全具备办学条件的允许在筹建阶段试运行,待条件成熟时再正式批准设立培训学校。对现有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要帮助其尽快达标,长期不能达标的要予以撤消。对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培训补贴和教学服务方面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提高。
为全面加快技能培训事业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情况,科学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计划;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秩序,积极履行职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和与本地企业、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坚持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参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服务,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在企业建立生产开发和实验实习加工中心,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培训机构要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领域,增强专业的应用性和适应性;要着眼地方经济,立足各类企业,面向农民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研究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的丰富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
三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进行专业实践与考察;挑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教师资队伍;要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未来五年,全市公办职业培训机构70%以上的专职教师应达本科学历,80%以上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能本性;人本性;契合点;核心能力
培养目标的不同,是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正确把握和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质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技能的教育。职业导向、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特质。
举办职业教育,首先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决定的。职业教育不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此类人才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直接操作,使设计、规划、决策变成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量需求越来越大、层次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高。有人认为,大学严格地讲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一类是技术型、技能型的,它的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见,教育的分类,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举办职业教育,其次是由人类不同类型的智力特点决定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以智愚来品鉴人类智力高下的传统观念,以智商(iq)作为度量人们智能高下唯一标准的“iq式思维”,以及在个体特质是同一的、标准的因而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假设基础上开展的智力测验等观念和做法,不但忽视了人类智力类型的多元性、多样性,而且合理化、固化了以单一课程、教法以及以“标准化测验”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制式”教育模式,造成许多具有其他方面天赋与才能的学生被贬抑和忽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姜大源教授综合有关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个体的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一类偏重于或擅长于形象思维,即具体思维;认为世界上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大概占60%~70%,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只占30%~40%;而思维的类型不同,智力的类型也因之不同——智能无高下,类型有区别。对以抽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学科体系的教育即普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领域(学科)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究、发展某一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人,应当施以行动体系的教育即职业教育,使之在掌握某一工作领域过程性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怎样做的知识和策略的知识——怎样做更好的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完成某一工作领域的操作性任务。总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立由人类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的分野而不是智力的高下决定的,职业教育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分类是由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决定的。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共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交融化、竞争国际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新科技革命层出不穷,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富来源和发展动力。“能力本位社会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强调人的能力建设已为政府和社会所共识。”[2]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北美的cbe等,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当是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最强的教育体系,它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应当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感受更为强烈,改革的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可能是冲击我国整个僵化教育体制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成功,有可能破解我国教育的整个迷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必须高扬的另一面大旗
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它同样必须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旗。之所以必须如此,首先是由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决定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透露的信息表明,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从重学历到重能力、重职业道德和健康价值观,已成为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职业人才来说,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以健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内核的综合素质,是其求职竞争的重要条件、入职发展的基本动因、晋职成功的内核所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归根到底又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工作性质的变革决定的:职业种类的结构性调整和岗位工作内容的提升性变革,使当前多数工作的完成主要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而是依靠他们宽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创造等能力,以及职业忠诚、责任感、阳光心态、专业进取、团队协作、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立足于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趋势;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必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观。
其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需要。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终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而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论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论,它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全面发展思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可见,职业教育的目标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也应当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而不是面型的、线型的,是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去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职业教育既要着眼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更要追求实现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有教养地度过闲暇时间,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忽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对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意义。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正逐步从为经济增长服务转移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主要特点就是从偏重知识、智能的教育到注重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按照我国主流的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素质既包括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即价值观。素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态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况且,能力具有个体性特征——人的能力与人同在,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思想、情感、职业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必将对他掌握和发挥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做事。可见,职业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也是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连接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一体化课程 教学设计 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应当始终围绕学生主体,积极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他们对经验、知识与策略的积累、反思与升华。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当基于工作过程,将整个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着眼于蕴涵在行动体系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培养企业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说,成功的教学源自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师如何运用职业教育的规律,根据课程主题及学习者特征、环境条件等因素,为学习者策划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方案,提高教学能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核心
1.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结合,是各种能力的“综合”,是从业者职业素质的外化。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能力。专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职业态度的表现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工作过程的协作能力。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课程开发和实施标明了方向。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也是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尺度。开发任何专业的一体化课程,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才可能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就业市场标准的对接。
3.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对人的职业成长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或服务中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不是唯一的,有较大的开放性。简而言之,典型工作任务是某一职业工作领域中包含综合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能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人,也是拥有某种综合职业能力的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均要充分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把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与教育领域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开展,把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起来教育教学。
二、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职业活动原则”要素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活动为向导。教学的项目载体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体现实际工作流程,依次设计教学的内容和顺序。
(1)职业活动过程向导原则。任何一项职业活动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职业活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需要运用好这一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熟悉职业活动过程,首先把职业活动过程介绍给学生,然后按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特别针对数控、模具等机械加工专业和维护维修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较固定的职业环境和过程,因此职业活动过程可以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2)职业活动情境导向原则。职业活动除了有过程,还要在一定职业情境下进行,有时这些职业情境随机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随着这些变化,从事这些职业活动的人员需要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职业情境,调整职业活动的先后顺序或增减职业活动。对于具有这种特点的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设定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情境,以先易后难和过程顺序开展教学活动。
这项原则对于职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旅游、商业等各类服务专业具有深远影响。由于这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是面对随机变化的职业情境和过程,职业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就变得具有非决定性意义,这时职业活动的情境将成为更重要的影响教学设计的要素。
(3)职业活动效果导向原则。有些职业活动的过程和情境都不那么重要,而追求职业活动的效果。对于这类职业活动,在教学设计中,首先展示各种效果,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职业活动过程、情境,去达到或者超越学习开始时所展示的效果。这项原则适用的专业一般是艺术类或其他专业中涉及艺术的教学内容。
2.“能力本位原则”要素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条件的,单项能力形成的条件,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中对能力的条件定义,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而综合能力的形成条件是具备相关单项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不要出现能力形成条件缺少的现象,以避免能力形成条件缺失而影响能力的形成的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形成,根据职业教育学习理论对能力的过程定义,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每个环节又具有不同特点的较为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编写中,应注意遵循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保证教学心理逻辑顺序得到贯彻。避免因出现能力形成过程环节的缺失,而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最终影响教学效能。
3.“抽象层次原理”要素
教育技术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抽象是人类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得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并用概念、范畴、规律等形式规定下来的过程。抽象层次原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所用的语言、术语、图像等所有呈现信号的符号,都必须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使用,使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2)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习者的预备知识与技能情况,也就是一门课程的设置既要有前面的课程做准备又要和后续课程相衔接。由每个学科构成的整个知识结构具有严格的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几门学科构成的综合学科,其内容的编排也是如此。
(3)恰当运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在教学中一般运用两种基本概括形式,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感性概括是直观概括,主要是通过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等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加工,从形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外部特征。理性概括是在感性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灵活使用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4.“重复作用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复作用是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呈现。如机械类专业中的工程图样的识读,始终贯穿整个专业的学习,在不同的工种实训场合中重复出现,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理论层次上,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以不断深化其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学习一个概念,掌握一种技能,一般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反复认识过程。一方面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层次上去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去认识。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也是如此,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都是符合重复作用原理的。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重复作用体现的尤其明显,一个优秀技术能手在技能操作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经过成千上万次重复训练才练习成功的。
5.“最小代价原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最小代价原理是指用最少的篇幅、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最经济的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如机械加工类专业,属于高能耗的专业,实训工种需要考虑好最小代价原理,教学设计需要把实习材料、刀具材料等耗材系统地充分考虑在内,前一个项目的实训成果可以作为下一个实训项目的材料或用做于综合项目的零部件。
在职业教育改革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遵守职业教育规律的特征,也遵循“同课异构”的开放性特征,更多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条件和资源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我们只有把握住其核心问题和基本要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能效。
参考文献:
[1]张俊英.职业教育教学素养五项修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跨界是姜大源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普通中等与高等教育是定界的教育,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类型,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一创新的理念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类型、特点和本质的,因而得到了普遍的呼应和认同。但跨界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第一,跨界只是强调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领域、方面、过程等的联系和交集,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和特征,但“是什么”的宏观的哲学把握和泛在的观念厘定,并不能替代“怎么做”的实践,也没有给出带有出路性的策略和应对性的方法。第二,跨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独立于人、不依赖于人的哲学思考。比如我们讲职业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的跨界,与人并不相关。而教育是为人、关于人和由人进行的活动,离开了人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光讲跨界,目中无人不行。第三,跨界的概念为职业教育创立了一个新的语境,但一种理论要想行之久远必须具有方法论功能,能在指导实践中发挥切实的效用,而跨界并不具有这种功能。第四,跨界作为职业教育性质的界定,其真理性表现在与自然事物本真的符合程度,显然它是正确的、符合的。但教育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所有教育现象都由人的行动构成。“教育理论的力量来自于它能不能承载或揭示人们行动的意义。”同时,真正的教育理论还应该是“观念对实践”的,而不是“观念对事物”的。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观念对实践”意味着两者都是活的。而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它是静止的,只能指导人们认识事物,而难以指导人们变革实践。所以我们还需要将跨界的哲学认知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在跨界理论和职教实践之间搭建一座过渡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整合的方法。何谓整合?“整”是整理、规整、统整、整体之意,“合”是合并、融合、联合、组合、结合之意。整合是将两个以上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统合为一体的归并融合的过程。
整合当然要肯定跨界的逻辑前提,它是在跨界的前提规范下,寻求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整合和发展路径的过程,是跳出“围城”办教育,跨入“他界”办教育的创新实践。跨界与整合,内涵相近、属性相融、特质相同,故能复合一体,互洽为用。但二者也有一些不同和差异。跨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整合则是主观行动;跨界是哲学思考,整合是实践方法;跨界是事物的特质定位,整合是事物的相融过程。再从二者的关系看,跨界是整合的前提,整合是跨界的延续;跨界是理论指导,整合是实践作为;跨界是思维框架,整合是思维实践。光有跨界没有整合,是空洞、漂泊的跨界;光有整合没有跨界,是盲从、强求的整合。跨界与整合,二者只有融为一体,才能形成观念与方法、理论与实践、创意与执行的有机统一,才能相得益彰,臻优致善。
二、跨界与整合的理论创意
跨界与整合是隶属职业教育的全新概念,它们的提出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1.跨界与整合提供了理论创新的核心范式。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库恩认为,范式主要是指某一学科群体在某一专业和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从而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方向。跨界与整合就是这样一种范式。这一范式不仅规定了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且提示了整合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路径。它使我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论支点和创新平台。按照库恩的观点,历史上的科学革命不是一种渐进积累的过程,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范式转换”过程,是旧“范式”的过时、汰弃和新“范式”的整体切换、建构的过程。跨界与整合就是职业教育“范式”切换、思想变革迎来的新的理论体系的生长点,价值观念的突破点和实践运作的重构点。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跨界与整合这一核心范式的正确指引下,职业教育必将实现整体更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突破。
2.跨界与整合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跨界与整合是一种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解释原则,它是职业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概念,是全部职业教育赖以建构的逻辑基础和理论本根。由此出发进行逻辑的推理与演绎,可以生成整个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和实践方式。它放,可以一生万,衍生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个理论体系;收,可以万归一,回归到跨界与整合这个理论原点之上。
3.跨界与整合是职业教育学科建构的逻辑支点。当下的高职教育虽然获得“另一类型”教育的普遍认同,但并没有揭示出“另一类型”教育的普遍本质和深刻内涵,没有找到高职教育的真正特色和根本规律,更没有系统化、理论化,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缺乏自身独立的思考、建树和理论品格,只能循蹈学科化旧辙,步学科教育的后尘,形成了总是移植、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理论的路径依赖。正如徐国庆博士指出:“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因而高职教育学科要想有所建树和突破,必须找到自己的理论定位,跨界与整合范式就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点”,可以说,跨界与整合作为职业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逻辑支点和核心命题,从根本上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发展走向等重大问题。职业教育必须由此出发,进行跨界思考和整合建构,才能真正建立职业教育的跨界与整合的理论体系,实现理论自立、自洽和自强。
4.跨界与整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有力抓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背景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职教界对此的一致认同和共识又构成了改革发展的内在驱力。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找到改革与创新的清晰路径,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职业教育的有力抓手,这个关键路径和逻辑抓手就是——跨界与整合。跨界与整合是不同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掺和互补而达到的一种超越和创新境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跨界与整合不是要素、结构的简单聚合和堆砌,而是内在有机的结合,能够产生事物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质,构成新的整体存在,产生1+1>2的整合效应。从实践角度看,职业教育在自身发展实践中创生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但这些经验往往过于零碎、分散、简单、感性,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逻辑性,往往起不到普遍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运用跨界与整合的方法和思维,将其组合起来向着更完善、更优化的境界推进,实现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三、跨界与整合的创新路径
跨界与整合为职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开辟了一条创新路径。这一创新既有理论层面的逻辑机理,也有实践层面的丰富实证。
1.跨界与整合是事物统整嬗变的超越创新。跨界是事物跨过传统边界挺进新领域的一种突破和介入,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界域的沟通、交合,产生新的特质和功能,达到变革传统、创新实践的目的。整合则是将零碎分散的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合目的的价值整体的过程。跨界与整合都是指向离散的、非整合态的事物或现象的,都是不断追求克服、协调、超越离散的、非整合事物局限的过程。一般而言,离散的、非整合态的事物都是单一的、分散的、片面的、直线性的,不具备创新优化的基础;而跨界与整合则是统一的、包容的、兼具的、统属的、合和的,具备通过整理、规整、统整而后合并、融合、加合超越创新的条件和基础。它们都是事物联结重组后产生的一种新质状态,是一种优化和超越。超越是对教育现存状态(离散的、非整合态)的否定,是对局限或不足的改进和优化。超越的最本质意义在于向着一个更高超的东西的升华和提升,是在适应的前提下向着更完善境界的挺进与突破,是一个标志着具有向上行进感的升华与高扬。超越自我一定不是不要自我和抛弃自我,而是自我被升华到一个更高远博大的境界中。跨界与整合就是这样的一种超越和创新的过程。
2.跨界与整合是事物系统联系和作用的开放创新。跨界与整合的创新基础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联系是跨界与整合的内在机理。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职业教育的跨界与整合就是对事物联系的发现和把握。因为只有发现联系,才能将二者联结到一起,整合到一起。再从开放创新的机理看,现代科学证明,一个不与环境进行任何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孤立系统,由于系统内部要素间相互作用不断地消耗物质和能量,熵的增加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必定会走向无序和混乱,最终会逐渐退化和瓦解。与此相反,开放的系统由于不断地从环境输入能量和信息,不仅可以使系统维持原有的有序结构和稳定状态,而且还可以由于输入的增多,对原系统形成一定的“偏离”、“涨落”和“扰动”,当它达到一定的阈值,便使系统逐步离开它的平衡态,原有的结构因失去维持自身的能力而瓦解,为新的结构所取代,形成新的有序和稳定。职业教育的跨界与整合就是这样一种物质、能量、信息、要素等输入、交互、统整、融合的开放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结构、功能、观念、形式等的创新。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准绳,然而职业核心能力的本职与中职学校学生和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还存在差距。本文试图从中职师生的现有职业核心能力认识观进行分析,并提出解释观点。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学校,学校办教育关键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近观几年来的职业教育成果,我们发现学校辛苦培养的人才得不到就业单位的欢迎,就业单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职业人才。鉴于此,作为职业教育者的我们开始反思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中职院校的误解。
一、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现状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含义
职业核心能力的探讨最初来自于英国,发展于德国,同时提出了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不同理解。如,英国政府高等教育报告对毕业生毕业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核心职业能力”的概念:认为核心职业能力指学生所掌握的通用的、可迁移的、适用于不同职业领域的关键能力,强调能力的通用性,其实质是介于抽象的原理知识、价值观与个性发展、具体的操作技能、应用技术之间的一种能力,也有报告称这种能力为“核心能力”(key skills)、“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 skills)或“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1]
随着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我国就业环境的恶化,学校经典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劳动力人才的要求不相称,职业院校开始感觉到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职业核心能力在学术界引起了系列的探索,产生了系列观点。封松松(2006)从学生干部就业优势现象引发的思考和得到的启示:浅析职业学校教育中核心能力培养和开发的重要性,并把职业教育的任务定位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人才;[2]唐以志(2007)把核心能力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关键能力,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并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能起作用;[3]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职业方法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
综合上述观点,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应用,但不局限于技术技能。
(二)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现状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用人单位对学院经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太认同,引起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选择性地进行相关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在探索中取得了可观成绩,但是对职业教育本职和精髓的认识还有偏颇。通过问卷调查、亲自访问、电话访问、网络调研、文献检索等手段研究学生、学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需求程度,发现了各方不同的职业能力观,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在本次问卷调查、亲自访问、电话访问、网络调研、文献检索等多种方法的调研中,我们把社会各方面和层次的职业能力认识现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学生层面看,职业核心能力就是技术能力。在职业院校没有学习一定技术,就表明职业教育学校的失败,这也导致许多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学校教育不满、学校招生不断受到挑战的缘由。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而且是通过中考后没有考上好重点中被筛选后的学生,他们在世界观、理解能力和自觉性等方面无疑要相对落后,年龄又比较小,外出工作父母不放心,导致他们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大多是他们父母对职业教育核心能力的认识。父母送子女入职业教育,就是希望子女在文化能力比其他孩子差的背景下学习一技之长,将来在就业市场中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学生层面看,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他们的某项专业技术。在一批批中职毕业生流入职业界后,他们确实比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毕业生能马上胜任某一岗位,但是1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就显示了竞争的弱势,发展问题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对自身专业技能也不能体现创新和创造能力。
2. 从学校角度看,职业核心能力就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归纳职业方法和职业社会能力两大类能力。学校要继续办学的主要方面是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后才会追求其他的要求,如果学校的职业核心能力观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会导致系列政治资源和经济支持的损失。从学校组织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项目可以看出,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才可以获得系列资源,才可以研究和探索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框架里的“职业核心能力”,如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就是学校,不但在2011年3月已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成为“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项目试点单位”和“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试点单位”,而且为保障本课题的开展与应用的研究,学校以此作为教研教改的突破口,将它作为教学专项研究,并提供政策支持。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固然为职业核心能力在教育兴国的战略高度,比较理想化、系统化,然而就是在这种核心能力的倡导观下,学校不断进行改革,呈现出以下几种明显的现状:一是中等职业院校不断扮装门面打出职业核心能力等先进教育理念的派头,博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认同,以此为契机争取获得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二是中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不断深化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加大对教师的工作量,倡导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剧,教学压力增加,教师教学评判标准多样化;三是职业院校学生把职业教育的课堂变成游戏场所,变课堂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课堂只是为游戏而游戏,为活动而活动。结果忙碌的是教师,改革的是教师,辛苦的是教师,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却变得十分轻松,变得十分被动,在智力和能力方面真正成长的很少,甚至还有退化。
二、基于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从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调研现状可以发现,学生与学校的职业核心能力观存在差异,并出现恶化现象,真正的学习主体认识不明,而非学习主体却站在职业教育前沿进行研究和教育。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认识者去教育低职业能力诉求的学习者,是造成职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障碍。从现象和师生差异职业核心能力观的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思考,试图从客观和主观层面扭转畸形的职业核心能力观现状,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
1. 要扭转畸形的主体行为,变被动的学习主体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从世界观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成熟度。中职院校学生刚刚初中毕业,认识和理解能力还相对比较落后。因此,职业教育还要多渗透传统文化培养。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在的职业教育都是以培养技能而培养技能,在培养技能中利用生本教学法,但基于现实的学生能力无疑把学生从技能培养引入到游戏中来,结果沉淀于游戏而对技能忘得干净。
2. 学校的职业教育实践要基于学生的现实能力进行改革,纠正“忙碌的先生,休闲的学生”之怪现状。职业教育不是花样教育,哗众取宠,应该基于现实特征,因材施教。所以,中等职业院校要以“文化教育”为起点,缩短学生和教师理解力上的误差,锻炼同学的思考力、判断力、执行力等综合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以“专业技术”为培养核心,在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成熟度后,才能在活动中学习专业技术,领悟专业技术的精髓;以“专业实战”为平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能力的运用中学会人际交往,因为工作是在环境中进行的,环境不但要专业知识,还要很多的其他方面,比如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专业技能只是环境诸多技能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安排好学习秩序,扰乱秩序将会导致职业教育的失败,一般要在学生入校第一阶段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以理解力、成熟度为培养目标;第二阶段是以“专业技术”为目标,培养学员的技术技能,达到学员父母理解的技术能力;第三阶段才是实习,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培养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总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我们要从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现状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找出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人才供给的根源,找出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培养的瓶颈,不要盲目地追求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要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与现阶段职业院校学员本身的素质相结合,总结和分析中职学校学生、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现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红梅.个人发展规划(PDP):英国大学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长春),2006,(19).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公共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20-02
一、引言
在高职院校中,职业化已成为其基本特征。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改革方法,以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为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职业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是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
1998年9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做出划分并规定我国将开展八项核心能力的培训与认证。这八项核心能力分别是: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外语应用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而语言能力又涵盖于多项其他职业核心能力之中。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在阅读、写作、语言等内容的教学中承担了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任务,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性
200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和劳动部达成“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共识,这就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确定了就业导向下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方向”[2]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本位思想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下,行业产品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变化加快,需要劳动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技能。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很多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的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出现“一将难求”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传统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岗位需求,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也并不匹配。因此,为了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院校而言,把核心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能够提高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而言,通过对核心能力的掌握,可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在职业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促使学生在工作条件下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使核心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以适应更高层次和岗位的要求。
三、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
职业核心能力是我国目前职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在高职高专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有意识地渗透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1、更新教学理念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原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却忽略了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走访以及到实习实训中心学习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将职业意识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另外,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定位,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任务操作、问题讨论,开展活动探究等。教师的职责应转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帮助。总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从“知识型”中解脱出来,在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重新定位,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文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现在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大都以通用为目的,只教给学生一些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也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专业以及未来从事何种工作。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缺乏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学生没有掌握工作中必要的实用英语知识和能力,造成了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因此,公共英语课必须将英语与职业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岗位、职业的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能力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实现高职能力培养[3]。
3、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课堂上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因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主体性也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做、乐、赛”教学改革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的理念,它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做、乐、赛”教学法有多种实施方法,比如分组讨论式、问答式、情景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参与性项目,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去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者模拟会话场景,把课堂变成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场合。总之,英语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组织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有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4]。目前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主要沿用了高中教学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参照标准,并且考试内容也更侧重考查学生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特征,与本身的培养目标不吻合。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的改革也必须同步进行。
首先,针对英语实践教学,可以构建实践教学考核模式,,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可以构建课堂评估与阶段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科学有效的课堂考核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更好地实现高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阶段性的评价方式可以促进语言能力向交际能力的转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主要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终结性评价应主要考核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翻译等应用能力,在最终成绩中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也可单独设置听力和口语测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终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当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改变外语教学方法与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
[2] 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2).
(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C・K・普拉海拉德教授和伦敦商学院的G・海默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及“核心竞争力”一词。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独有的技术核心能力为基础,通过整合一系列企业相关事务,使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校方所安排的课程,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实践,最终形成特有的、对学生自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使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能使自身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和未来工作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既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完胜其竞争对手,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
这里的独特性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竞争对手想要复制这种核心竞争力的难度较大;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式具有独特性。
2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整合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其在学校通过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形成的。这种知识、技能和能力是需要进行相应的整合才能形成高职学生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整合的过程、环境以及途径均是难以复制的,最终形成高职生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3 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创造性
通过对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拥有相应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核心竞争力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价值创造性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要放眼全球,审时度势,不断积累、学习,与个体优势相融合去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第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是高职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主动占据核心位置的需要。在初入职场的高职毕业生中反馈出一些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譬如,团队协作能力欠佳、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等,这些缺陷潜伏在高职生的人生发展中,导致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陷入被动状态。归根结底,这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个体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就越能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抓住机遇,处于主动核心的位置,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和成功。
第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目前,在大力倡导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势在必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提升,其毕业后的就业层次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最终能够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以及该院校在社会中的声誉。
第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接受大学教育就是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核心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贡献力量。
二 职业生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所要做的职业进行预测和计划。因此,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对自己择业的主客观条件有充分认知,其次要综合分析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并且与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趋势紧密联系。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
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对自身的优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对其职业需求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进而培养创业能力和自主规划能力。促使高职生形成自己的优势,保持就业竞争的持久力,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就与价值。
(二)职业生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第一,培养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有效促进全人发展。当前,部分高职生存在缺失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就业竞争力弱化等问题,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给高职生的全人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感知职业领域,分析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制定出实现自我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第二,培养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职业生涯教育所关注的就是对社会、行业、职业以及职位条件的认知,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对自我的全面认知,在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职业生涯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提升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一)思想层面
职业生涯教育,为高职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柱。高职生的职业发展是构建在其职业理想的基础上的,而高职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均是环绕着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就是确立其职业理想,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柱,同样也是培养高职生职业精神、职业态度的有效途径,促进高职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个性层面
职业生涯教育,对于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起着引导作用,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的差异导致了构成此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同,再者,职业目标的不同也会导致个体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差异,因此,构成高职生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具有个体性和特殊性。在培养高职生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好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在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评价,并针对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明确和发挥学生的优势竞争力,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践层面
职业生涯教育能够加强高职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实效性。培养高职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培养的效果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因此,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该一方面加快建设相关专业社会实习实训基地,激励学生到相应的岗位去锻炼;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教育模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在促进高职学生对其自身的学业学习、职业发展以及终生教育的理念上的影响,在学习、实践、提升、发展等方面形成自我管理的氛围。只有培养和塑造好高职生的个人竞争力,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最终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让生命更为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汪翠琴.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09(12).
[2]杨克林,吕卫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途
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
[3]王德广.地方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内涵、特征、功能
及其内容构建[J].高教探索,2012(4).
[4]窦而立.浅析提高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当代
职业教育,2011(9).
[5]孙小娅,宋悦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学生价值取
向的影响[J].高教研究,2011(18).
2006年,笔者所在学校与圣迪奥公司合作,在南京率先创办三年制中专“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圣迪奥公司定向培养专卖店店长。2011年,该专业升格为高职专业,为企业培养“区域经理”等中高级人才。多年的校企合作,让学校也取得了一些创建成果和管理经验,为利于交流,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校企合作背景介绍
南京圣迪奥时装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2006年已成为南京地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服装加工和销售企业。企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店长,而传统企业模式制约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学校深入市场调研,主动与企业接洽联系,为企业提供规模化人才培养途径。2006年,圣迪奥公司与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南京率先开设三年制中专“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圣迪奥公司定向培养专卖店职业店长。经过9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成为深受考生和家长欢迎的知名品牌专业。
校企合作共建经验
零学费入学,零距离就业,搭建人才成长梯队 服装销售行业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挑战的行业。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下,学生对服装销售行业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圣迪奥公司与学校联合办学,有效地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为吸引高素质学生入学,公司为每个学生提供三年学费资助,并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2006年以来,“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受企业资助学生学费累计达110万元。“零学费入学”,解决了学生的经济困难,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承诺“零距离就业”,基本消除了学生的就业压力;设立企业奖学金,让学生刚进校就获得员工待遇;设立从员工到店长再到区域经理的晋升通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为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校企“双主体”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严格按照专业建设标准,建构适应“双零”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企业文化。圣迪奥公司投入人力、物力全面参与学校对该专业的教育与管理。“圣迪奥班”的学生,经校企共同面试,参加中考统一录取。“圣迪奥班”的班主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部管理人员共同担任,形成德育团队:学校负责开展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等主流价值观教育,侧重于社会文化的共性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师,侧重于宣讲公司的管理文化。校企双方还利用校园艺术节、技能节和企业年会、新产品会等大型活动,通过精心打造班级“企业文化墙”、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商学结合,课程共建,实行“5+1”教学模式 学校推行“商学结合”的教学见习制度,实现“两个接轨”,即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与用人单位接轨。校企双方定期研究专业建设,谋划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举措;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合作编写教材,开发了一批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特色教材,提升校企合作共建成效。
学生高品质就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就学生培养而言,2006年以来,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圣迪奥班”中专层次人才,共计147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100%。从企业发展来看,正是通过规模化人才培养,大批职业店长和高级员工的加入,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实现专业提升,示范效应显著
专业规模质量不断提升 该专业因我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招生影响力不断扩大,专业录取投档分数线也逐年提高,近两年均超过南京市高职480分的投档线,还有外地考生慕名报考,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突出的社会影响力。
专业规格层次得到提升 2011年,学校应对企业的战略性扩张需求,成功开办高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2012年6月,该专业成功申报为江苏省中职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示范效应显著 真正做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找到了校、企、生三赢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