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物课程 学科素养 科学探究能力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以来,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农大附中位于南昌主要风景区梅岭的脚下,位于美丽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这里物种丰富多样,学生的实践学习资源丰富,同时,江西农业大学有林学院和农学院,其师生都是专家,方便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这样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合作,乐学、会学,使生物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并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二、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它反映了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是一个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

三、生物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型、创新型时代。只有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知识经济时代淘汰。具备生物学科素养的人才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从小对孩子进行生物学科素养培养意义深远。

1.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对原来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超越。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人的知识积累密不可分。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创新也是海市蜃楼。一个人的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举足轻重。中学生如果以一定的生物知识为根基,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他们就有可能产生超越自我的冲动。因此,在生物学科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2.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学校教育是受条件制约的,人的一生,自主、合作、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的学科素养,能为今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赢得主动,为实现终身教育保驾护航。

3.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当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时,就能够采取适当的个人行为。

四、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培育生物学科素养,可使学生具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本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将受益终身。因此,生物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以生物课堂为主阵地扎实、稳步推进。

1、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他们在具体到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法方法,都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作为生物教师,如果不看百家之言,吸收更多养分,给自己不断充电,就不能将最新的生物科研成果带到课堂;如果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及学科素养。这样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呢?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教师要主动参加学习,利用好图书馆、互联网、校园网等信息渠道,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2、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生物教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中学生物教学是为学生未来的生物研究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有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才可以有探究的实践活动。探究意识离不开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科和地域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历生物生活的机会,让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与美丽的大自然相联。学校可以考虑在校园内建立适宜的生物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富的生物信息,还可以在郊外深入乡村的地方选择实验田,为学生实践探究搭建平台。

3、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可直接演示实验,让学生重复;也可讲解实验过程、要领,让学生亲自去做。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实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最能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是让学生根据某一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增强生物学实验研究技能,生物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束语】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积极的姿态、切实的行动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才能真正,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第2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动物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07-02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动物检验、动物实验、动物营养、水产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作为21世纪的生物和农业科技人才,应当有扎实的动物学知识,应当对丰富多彩的动物界有全面认识,因此,对动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对动物学的课程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提出一些展望。

1 动物学的课程特点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1]。现存的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史。动物学教学内容涉及10个门类,其中脊索动物门又涉及6个纲,动物学课程有内容多、概念多、名词术语多、需要记忆的东西多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动物学在理论内容上的抽象和零散,没有明显的连续性,使学生们普遍感到动物学知识零散,没有系统性,看似简单又无从学起。

2 动物学的教学现状

大多数学校多年来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动物学的课时数已缩短为32课时,导致上课的节奏较快,而且理论教学为大班上课,教学过程中干扰的因素多,学生容易开小差,学生听课的效果不是很好。虽然现在使用多媒体上课,但还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上课往往是照本宣科,把重点放在制作和讲解PPT上,忽略了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学生上课只是一味的记PPT课件的内容,导致当堂课内容难以消化和理解,教学效果差。

3 动物学教学的设想和展望

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和动物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的设想和对未来教学的一些展望。

3.1 教学模式

采用小班上课。小班上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情况,包括上课学生的纪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可以及时得到教学的信息反馈,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法及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应将实验教学独立出去,单独成为一门课,这样便于对学生动物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3.2 教学手段方面

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体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不同生活环境中各类动物形态结构、功能及进化规律。此诸多信息单靠挂图、粉笔和投影等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较难形象讲述。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运用到动物学教学中,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标本、模型和录像等多种媒体组合的直观教学手段,使许多深奥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或理解的文字信息变成形象直观和通俗易懂的图像信息,这非常适合动物学的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界,精细的动物身体结构,奇妙的动物发育和生长过程以及奇特的动物行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运用PPT课件要注意避免将上课演变成机械的读PPT课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提高了授课效果和教学效率,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摈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对老师的板书技巧和各方面的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建议年轻教师上课时还要适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讲课素质,而不是一味的照“PPT”宣科,甚至离开PPT课件就无法上课,这对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将有很好的帮助。

3.3 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手段在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也应该随着教学手段的改革而改革,以顺应现代动物学的发展。教师在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和制作PPT课件的同时还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动物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

运用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对照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方法,它是众多科学思维的基础[2]。在教学中使用比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动物学各门动物的形态特征差异大,如果单独记忆每门动物的特征,必将使学生觉得动物学知识零散,前后没有联系,无从下手,难于记忆。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各门动物内在联系和区别,理解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例如在讲授低等无脊椎动物时,运用比较法比较出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最显著的不同是它们分别为单细胞动物、侧生动物、两胚层多细胞动物、无体腔的三胚层动物、假体腔的三胚层动物、真体腔的三胚层动物,可以归纳出中胚层和体腔是动物进化上的重要特征,且这两个特征都是逐渐演化而来的。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学效果。

运用举例法。举例法可以使动物学课堂充分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物学教材是以典型动物作为代表来描述某一类动物的特征,而动物的门类众多,千奇百怪,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课堂会枯燥无味。在讲授某类动物基本特征时,运用举例法会使动物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果。如在讲授“亚种”这个概念时,举例分布于中国的虎属于两个亚种:华南虎和东北虎,而且“华南虎”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但是现在濒临灭绝的危险,“全莉”女士发起了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开始在南非草原驯养“中国虎”;国宝大熊猫现在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亚种―― 秦岭亚种。在讲授鸟类时,举例明星动物“朱”,讲述1986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了7只朱,这7只朱的后代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几千只的经历。通过举例法,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动物的门类众多,举例法在动物学的教学中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通过举例法进一步体现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教学启发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4]。例如,在讲述两栖动物时,首先提出问题:“两栖的意思什么?两栖动物为什么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提醒学生以“青蛙”为例,从青蛙的皮肤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等方面考虑,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指点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两栖动物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起作用。

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现在大多数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性教学在于极大地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性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着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把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评价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结合到教学中去[5]。如讲授鸟纲时,可以开展研究性教学。首先将学生分组寻找感兴趣的问题,最终确定问题:(1)系统综合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2)珍稀鸟类的现状;(3)高校校园绿化对鸟类多样性保护的贡献展望。学生根据各组分配的选题,查找相关资料,组员之间互相协商,也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撰写综述文章(图文并茂),最后制成PPT汇报。这样既完成了鸟纲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掌握新的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基础。同时强调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与老师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以鱼”。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动物学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动物学教学的重大课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体系,不断总结和创新教学方法,除了制作PPT课件外,还需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凌云,郑光美,李兆华,等.普通动物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莫书蓉,刘英.谈药理学教学[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81-82.

[3] 卢水旺.对比教学法浅议[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14(3):52-54.

第3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85-02

普通动物学是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理论, 而且还需要实践去发现问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其他有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还会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相关教学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环节,搞好普通动物学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普通动物学的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在普通动物学教学中的地位

在普通动物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都充分说明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包括普通动物学实验和野外实习两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动物标本等,对动物各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另外,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对动物的栖息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了解,丰富和升华了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充分利用其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普通动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方面,教学思想和观念落后, 必须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传统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动物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实验多,设计性、应用性试验少,传统、经典的实验多,综合性试验少。另外,实习教学方面,学生野外实习一般安排为期两周的长途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实际观察动物行为、迁移、地理分布以及生态保护的机会,这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客观原因,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而缺乏脊椎动物的实践教学内容。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显然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很难完全胜任普通动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内容,应按照最近修订的教学大纲执行并认真完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状况作出如下改进建议:

1.整合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应对现行的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内容进行精简合并,适量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并适当增加标本制作、室外生态观察等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制度

成立动物研究兴趣小组,在开放实验室、动物标本室里, 结合学生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动物标本室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野外实习教学

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实习的指导思想,改变野外实习只定位在动物的识别、标本采集的层次上。在野外实习前,让学生巩固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并由教师给出各方向研究性的小课题,经教师指导,各实习小组开展专题研究,从选题、方案设计入手,对动物作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实习专题研究报告。

4.结合科研项目进行实习教学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和检索文献、概括资料等科研能力,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群体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科研材料,研究地方动物多样性等,让学生独立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真正实现了将科研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使我们的实践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

5.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了实验考试题库,规范笔试考核。另外,学生在完成综合实验和相关实习内容的基础上,以论文的形式完成部分教学实践任务,自主完成专题的调查研究任务。教师要对实验(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论文质量、实习报告以及实习研究结果的答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给出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改进后的实践考核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考核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与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15.

[2]盛和林,王歧山.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9-20.

[3]顾孝连.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8):109-110.

第4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动物学 实验教学 创新体系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动物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动物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掌握动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学习实验设计、提升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传统的动物学实验课以验证性的解剖实验和形态观察实验为主,侧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这就要求动物学实验教学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要求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动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动物学实验教学经验,对高等院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1.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各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中通常存在以下共性缺点:(1)学生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单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做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对实验的思路、目的、设计缺乏全局的思考;(2)各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都大同小异,把“形态观察实验和验证动物学解剖实验”作为主要实验教学内容,涉及动物学其他相关领域的实验内容较少;(3)实验教学方法死板、手段落后,实验课缺乏趣味性;(4)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学效果;(5)实验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不能满足学生课余时间连续开展实验的需要,有些实验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

2.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措施

2.1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首先应针对原先实验内容、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实验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大类。对实验大纲进行修改,优化整合基本实验,整合后的内容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动物形态的构建,即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再到动物整体的思路设置实验;二是从动物进化过程,即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设置实验。

2.2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动物学实验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显微镜的使用、动物标本的制作、生物绘图、动物的解剖、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有些学生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不是拿着解剖器具无从下手,就是随意乱剖,实验效果非常差,有的学生甚至连显微镜的基本操作都不会。因此,实验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和熟悉实验内容。在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前,教师应该先进行演示实验,并对操作的注意事项加以强调,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予以纠正。

2.3重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工作的最主要两个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论是对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还是对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的教学具有探究性特点,教学活动具有科研性是突出的特征。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引入教学课堂,根据实验教学的条件设计出综合性实验,使实验课堂上具有学术气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开拓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我校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河北省小五台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生物习性和人工扩繁技术研究”的有关内容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生活习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消化器官的解剖实验,还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人工饲料饲喂效果实验。学生们观察其形态特征、运动和摄食,并进行解剖实验,实验结束后归纳褐马鸡的消化器官结构特点及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这样实验课不仅巩固和扩充了理论知识,而且学习了实验技能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协助教师完成了科研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4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将网络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努力加大信息量,积极拓展实验课教学的有限空间,改变传统的“嘴巴+黑板+粉笔”的实验课理论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生动形象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全面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坚决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2.5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预定的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是有益的。但反过来讲,把实验内容的选择、实施禁锢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思维方式。而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所需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学生无法在预定的学时内和固定的空间完成实验,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或其他的实验室来完成,这就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统管共用、资源共享”的理念来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资源。

2.6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是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实验考核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还能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此外还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的重点要定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上,我们建议把传统的依据实验报告考核成绩的方法进行改革,把考核成绩分解为4部分:实验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以及平时成绩(主要指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各成绩所占权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最终使实验考核成绩公平、公正,客观体现“高分高能”的原则,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语

动物学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理论,以提升学科水平,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贵友,张荣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26):5-8.

[2]杨毅,杨艳燕.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构想[J].生物学杂志,2004,21(1):46-48.

[3]刘艳平,刘静,郑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1):109-101.

[4]李予霞,高剑峰,李鑫,陈副龙.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2009,13(2):163-164.

[5]谢志浩动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31-32.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生命学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YZD2010004)。

第5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Key words】Animal biology;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Reform in education

动物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是动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1-2],是培养学生动物学实验技能的重要形式,能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巩固知识与开拓学生视野,同时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但部分高校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其独特教学效果难以充分发挥,所以新形势迫切需要探索野外实习改革,提高实习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现状,根据多年的野外实习经验,提出相应措施及建议,加强学生野外实践技能的培养,切实保证野外实习教学质量[4],同时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1 实习基地建设,实习远近点相结合

实习基地是动物学野外实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是野外实习的先决条件之一。建立野外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首要条件[5],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对于保证野外实习的效果非常重要[6]。

实习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实习候选地的典型性、持续性与经济高效原则。首先,具有典型性原则,候选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生态系和生物种的储源地,具备丰富动物资源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学生对于海滨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及采集、鉴定和保护动物标本的方法等都能得到实习[7]。能满足动物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的需要[8]。其次要具备持续性原则,使实习可随时进行,实现常态化,实习基地建成后便于长期合作。同时,共建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时还要兼顾节约成本的原则,如交通便捷、食宿及医疗条件便利。使动物学野外实习符合质量高、规模大、成本低、经济高效的原则。

我校自2009年起与广东湛江雷州国家级白碟贝保护区签订了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此地离学校较远,往返也只需要2天时间,并且提供住宿。另一实习点在湛江南三岛陈村(学院的养殖基地),距学校1小时车程,当天可以返回。近处实习,花费少,学生的吃、住、行等管理方便。这两个实习基地是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理想地方。我校的学生2009年自后都到此进行野外实习,并已与其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关系,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2 编制实习指导书和培训指导老师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材要求针对性强、地域性强和实用性强。良好的实习指导书和专业的指导教师是动物学野外实习效果实现的根本保障。余勉余编著的《广东省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偏重于广东珠三角一带[9],王友松编著的《南鹿列岛海滨生物实习指导》偏重于浙江地区[10],这两本书对于动物野外实习参考价值较大,但实用性不强。目前没有一本现成的、普遍适用湛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这对实习带来不便。因此,根据当地动物地理分布类群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于本地区使用的动物学野外实习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所以,指导教师应结合当地实际,把自然地理概况、动物栖息地的观察、实习的基本方法,把历年采集的动物标本分类整理,把常见的动物的名称及简要识别特征编入实习指导,编写出适合自己的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指导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同时,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培训[11],以提高他们的指导技能。通过培训,使指导教师明确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和实习过程,了解实习基地的地貌等基本情况,熟悉实习基地动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掌握各类动物标本采集、制作和分类鉴定的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培训节约了师资,解决了野外实习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了实习效果。

3 改进实习方法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参观实习是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的延伸,是集中野外实习的良好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12]。我校的水生生物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有九间陈列室,共陈列珍贵的水生生物标本近3000种。

在动物学野外实习中,从科研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撰写毕业论文等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对动物学野外实习进行了改革。即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将野外实习和部分同学的毕业论文、老师的科研项目、本科生的创新实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结合起来,以科研项目带动野外实习教学的方式,即指导教师设计小课题,学生围绕小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第6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师范大学的生物学系,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作为动物学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丰富学生动物学和生态学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搞好野外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

近十年来,由于环境和资源的较大改变、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学校把脊椎动物学实习与无脊椎动物学实习合并,或将动物学和植物学实习合并进行,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野外实习而改为参观。这些做法无疑对教学效果尤其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明确了实习目的和培养目标,在实习时间、内容、组织方式和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野外实习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得到了更有效地发挥。

一、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以往的实习都是安排在暑假期间进行(7月中、下旬),这时动物学与植物学的课堂教学已经结束,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本知识,通过野外实习加以拓展和巩固,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缺点是错过了脊椎动物实习的最佳时间,因为在黑龙江省每年6月初是鸟类等脊椎动物繁殖和活动的高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合理安排课程及考试时间,把实习时间改在6月1日~15日,这样既保证了实习的最佳时间和实习效果,又不影响如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一般安排在6月15日~20日之间)和临近学期末学校共同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考试,还不占用学生和教师的假期休息时间,这种安排深受欢迎。

二、努力改进实习内容

过去的脊椎动物学实习内容中标本采集和标本制作所占比例过大,而其他内容较少。而过多的采集标本会对动植物资源造成破坏,也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实习中改变了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内容,只采集数量较多、较为常见的鱼类、两栖类以及啮齿类来学习标本制作方法,而对其他所有动物都采取只观察不采集、不处死、不做标本的做法。同时增加了鸟类繁殖行为观察和环志、动物数量统计方法、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研究、动物行为研究方法以及当地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内容。使实习内容由标本采集和物种识别为主转变为数据采集和定量研究为主。真正做到了改“杀生”为“放生”、改“捕捉”为“观察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显增强了学生爱护自然环境、自觉保护动植物资源的意识,也教育和影响了当地群众。

实习中我们还利用实习基地与中国大型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横道河子虎园)相比邻的有利条件,组织一次系统的参观,教师对园中的几十种珍稀动物从鉴别特征、形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这样既丰富了实习内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应用先进的实习手段

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内容多,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和生态学领域,因而配备现代化的_野外工作装备是完成好野外实习的重要保障。近五年来,学校加大了经费投入,购置了全球卫星定位仪(GPS)、数码摄像和照相设备、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投影机、无线电跟踪仪、对讲机、夜视仪和高倍望远镜等等,为改革实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或学生在野外拍摄的图像当天就能展示给其他同学,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后续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在实习之前进行预习,还可以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由于实习装备的不断改善,大大提高了实习的效率、保证了实习效果。

四、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鸟类野外识别和观察,而这一内容需要安静、对鸟类无干扰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完成,也就是观察小组人数越少越好。过去由于每年招生人数在60~90人之间,指导教师人均指导15人左右即可保证观察效果。1999年以来每年招生都在120~180人之间,因此造成了指导教师人数远远满足不了实习需要的矛盾,每人指导30~40名学生,这将严重影响实习效果。为此我们一方面聘请身体素质好、有经验的已退休的教师协助指导,另一方面将高年级研究生经过提前培训补充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这样既可以保证指导教师的人数,又给研究生创造了野外教学实践的好机会。在实习中为解决有经验的老教师与新参加的研究生指导水平的不平衡,我们安排所有参加指导的人员先期到达实习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努力提高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在每一次外出时都按一定的分组顺序轮换一次指导教师,这样就保证了每一组学生都学到丰富多样而又相同的知识。这种把客观的“大组”化简为适用的“小组”的组织形式收到了很好的实习效果。

五、严格要求,强化素质

野外实习是高师生物学教学的特色,通过实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尤其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既为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也为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每一天的活动安排上,力求内容丰富而紧凑,采取准军事化管理,根据鸟类繁殖期的活动规律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安排了四个活动时段,5:00~7:00进行鸟类识别;8:30~11:30进行两栖爬行类和鸟类识别及生境观察;14:00~17:00进行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实习;19:00~21:00进行晚自习(预习实习指导、写预习报告、整理实习记录),活动内容要比学校的课堂教学还要多。实习过程中,要求统一身着迷彩服、统一行动,指导教师也同时随队活动,并严格要求、及时指导,学生的预习报告和作业在当天批阅并及时反馈。在做专项小课题过程中,学生要在每天早3:00就到观察点进行观察,晚8:00才回到驻地。面对周围环境的寂静、早晚的寒冷、蚊虫的叮咬、不时的风吹雨打、正午的暴晒,虽然又苦又累,但这当中既有观察动物行为的乐趣,更有同学们互相帮助、轮换吃饭和休息等团队协同工作所带来的幸福感受。通过跋山涉水、早出晚归,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此外在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学生根据自愿或随机组合的方式成立研究小组,与老师一起分析课题并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3~5天的独立观察和研究。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有的观察,有的记录,有的绘图,各司其责。在带队教师指导下写出研究报告、再按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答辩交流,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质疑。学生们的研究报告也为今后的教学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材料。每年都有几名同学的研究报告获学校科技论文大奖,其中有的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既让学生参与了科学研究,提高了科学素养,又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野外实习,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为今后进行动物学教学和动物学野外工作以及动物学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六、改革考核方法

第7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摘要:现行普通动物学实验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占一定比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本文通过采用改变实验课和理论课上课顺序、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调整实验内容、就地取材等方法,对动物学验证性验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验证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11-02

在当前高校的普通动物学实验教材中,验证性实验还占一定比例[1,2]。如刘凌云、郑光美主编的“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中,全书共编排31个实验,其中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的有15个,涵盖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低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主要动物类群。动物学验证性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显微镜的使用技能等[3],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上的作用,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对动物学验证性实验课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一、改变实验课和理论课上课顺序

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一般是先上动物学理论课,然后再上动物学实验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动物学验证性实验课堂上,由于学生对实验结果已经知道,实验中缺少了探索的乐趣,学生对待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常不高。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尝试改变传统的上课顺序,实行先上动物学实验课,后上动物学理论课。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5]。动物学实验课不仅是学生验证动物学理论知识、获取实验技能的一个途径,而且还是学生获取动物学理论知识、形成创新能力的一个途径[6]。从动物科学发展史来看,动物学理论知识来自人类对生产、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总结,故先有动物学实验(或实践),然后才有动物学理论知识。实行“先上实验课,后上理论课”以后,由于学生对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学生是在没有理论知识做指导的背景下做实验,对实验结果还不知道,客观上增加了实验的探索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实行“先上实验课,后上理论课”以后,学生对待验证性实验课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不用预习,变成了实验前主动预习教材。原来消极做实验,现在变成了认真努力完成实验。

二、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

传统的动物学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是“讲解―实验―提交报告”[7]。即在实验课上,老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老师循环指导。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方法,要求实验员在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前,必须准备好所有的实验材料和用品。由于实验的准备阶段是老师完成的,学生没有参加。故学生是“半程参与”实验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从实验的准备阶段就参与其中,变学生对实验的“半程参与”为学生对实验的“全程参与”。具体做法如下:先把学生5个人编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两名学生(通常是一名男学生和一名女学生)为组长。在实验前,每个小组根据实验要求,独立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品。学生通过准备实验材料,一是了解了实验内容,客观上达到了“课前预习”的目的;二是学习了实验材料的准备方法;三是在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改变实验目的,调整实验内容

动物学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或解剖代表动物,验证理论课所学的动物形态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笔者和课题组成员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以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为参考,通过改变实验目的,调整相应实验内容,变验证性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例如,笔者把“实验3.眼虫、变形虫及其他鞭毛虫和肉足虫”和“实验4.疟原虫、草履虫及其他孢子虫和纤毛虫”合并成一个实验:“淡水中原生动物的比较观察”。实验目的改为:①通过对原生动物门常见类群代表动物的观察,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掌握原生动物门的特征;②了解淡水中的原生动物种类,认识淡水中生物多样性。实验内容改为:①观察眼虫、变形虫、疟原虫、草履虫的玻片标本;②从安康学院校内的一小湖泊中取回水样,然后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淡水中的原生动物。另外,笔者和课题组参照其他大学的教改经验,将教材中传统单一的解剖实验合并成比较解剖实验,如“无体腔动物结构比较”、“假体腔(蛔虫)和真体腔(环毛蚓)动物的比较”、“软体动物不同纲代表动物(如河蚌、田螺、乌贼)比较”、“甲壳纲(鳌虾、河蟹)和昆虫纲(蝗虫)动物比较”、“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实验”等[8]。通过改变实验目的,整合实验内容,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变为综合性实验。

四、就地取材,就近取材

普通动物学验证性实验所用实验材料是标本,主要有玻片标本、浸渍标本、干制标本等。这些标本通常是由专门的标本制作厂家制作,实验室购买来,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就行了。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选择实验材料时,尽量做到“就地取材”和“就近取材”。所谓“就地取材”就是选择当地的实验材料。所谓“就近取材”就是在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寻找实验材料。例如,在“淡水中原生动物的比较观察”实验中,笔者指导学生用1000ml玻璃杯从安康学院校园内的小湖泊中,把湖水连同水草一起舀起,带回实验室立刻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学生不仅观察到草履虫、车轮虫等原生动物,还观察到很多微小不认识的原生动物,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笔者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物种鉴定。虽然学生还不能准确地鉴定出原生动物种类,但通过此次实验,学生不仅学习了原生动物门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原生动物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方法,了解了本地的原生动物种类,认识到水体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经此实验后,学生对待动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态度明显变得积极主动了。

五、体会

动物学验证性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动物学验证性实验课教学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作为实验材料。要不拘泥于实验教材中的章节,灵活地调整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003,22(4):10-12.

[2]付文博.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4,10:2-63.

[3]温茹淑,郑清梅,钟福,等.浅述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及技能培养[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011,29(2):66-69.

[4]王建君,李晓峰.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59-60,74.

[5]王x遒.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二次全国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京)的讲话[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4):1-5.

[6]刘绪生,王国秀,吴法清,等.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6):24-25.

[7]齐龙.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动物,2009,28(4):622-623,628.

第8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石漠化 治理 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中图分类号:Q958.2 文献标识码:A

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载体,土壤动物是终生或某一发育阶段在土壤中度过,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的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有机物的分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它们的生存、取食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可作为土壤有机质层的生物活性显示指标,研究土壤动物与环境要素的关系,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1.1 国外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1840年达尔文发表的“on the Formation of mould”一文,被公认是土壤动物科学研究的开始。

20世纪意大利人Berlese(1905)发明了烘虫漏斗, Tullgren(1917)对该漏斗进行了改良,提高了土壤动物采集效果及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效率,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动物新种类的发现和记述,扩大了土壤动物的概念,促进了土壤动物区系的综合研究,被称为“种类技术时代”。

20世纪40年代期间,学者们开始对土壤动物的不同类群进行系统研究,土壤动物研究进入“系统研究时期”。土壤动物的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土壤动物学。1955年在英国诺丁汉(Nottingham)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土壤动物学术讨论会,标志着土壤动物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土壤动物学中投入了相当数量的人力和物力,各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或机构,出版了专门性期刊和专著,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崭新阶段,即从简单抽象描述阶段发展到了群落生态学研究阶段,进而发展成为生产力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阶段。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土壤动物学在土壤形成和能量转换等机理的研究使土壤动物研究进入了实用性阶段。

1.2 中国土壤动物研究进展

我国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提到记载土壤动物的文字,可追溯到河南安阳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蝉和蝗虫等)。1979年中科院地理所张荣祖研究员领导成立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在我国首次开展了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的综合性研究,标志着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真正开始起步。20多年来,中国的土壤动物学主要涉及和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土壤动物的分类学:尹文英(1981)上海东佘山竹林土壤中原尾虫区系和生态调查,谢荣栋(1987)我国甲螨七个新纪录种,张云美(1989)我国根结线虫的种类、分布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地带特征的调查研究:尹文英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各地理区典型地带设点周年逐月采集,共获标本50多万头(不包括原生动物数量),鉴定出土壤动物3千多种,充分显示出我国土壤动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同时对各不同地带、不同类群的种类组成、区系组成、分布类型和特点、生活习性等作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基本搞清了我国各类生境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和某些常见类群及其数量分布规律等问题(尹文英,2000)。

(3)土壤动物生态学的试验研究:于长福、杨效东、陈鹏、廖崇惠等分别对不同地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何冬梅等对草原土壤动物的生态学进行研究;王振中、王宗英等对农业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傅荣恕等对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尤其是尹文英等在我国不同气候带进行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动态变化等的研究,期望揭示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

(4)人类活动与土壤动物的关系研究:王振中等研究了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李云瑞等和胡敦孝等对甲螨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5)土壤动物的功能性研究:高云超等研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及其生态功能;陈海燕等研究大型土壤动物在沙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胡蜂对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6)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研究:土壤动物培育方面,邱江平(1999)提到在试验样点的选择上提出了三条要求,并建议在试验前对土壤的化学药品残留进行分析;司岸恒(2011)实验中对蚯蚓的培养及取样有所提及。土壤动物保护领域,高云超(2000)提到土壤水分是影响原生动物生存的重要因子,大多数原生动物在中性或者略偏酸性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归纳起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动物的动物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内容较多,在喀斯特地区对土壤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样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关于土壤动物培育和保护研究基本很少。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先进仪器和研究方法的出现和完善,土壤动物研究已经进入到生物生产力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阶段,因此,运用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特点,在喀斯特地区进行代表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选择以及田间培育和保护的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具有现实意义。

2喀斯特地区研究进展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在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对该地区土壤动物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拓展。石漠化生态恢复中主要经济作物土壤动物的保护和培育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而依据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理论,结合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特点,选择在毕节撒拉溪、花江示范区经济林地进行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方面研究,通过土壤动物培育、保护及监测,建立土壤动物培育与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喀斯特土壤环境的恢复提供适合培育的代表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和土壤动物培育与保护方面的资料。在对毕节石桥小流域、清镇菠萝小流域和贞丰顶坛小流域的土壤动物有一定的研究,通过对这三个研究区中土壤动物的区系组成、数量与分布、多样性、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以及年度变化等的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情况有了初步的研究进展。

3尚待研究之处

目前,缺乏土壤动物田间培育方法,在石漠化治理区对土壤动物的田间培育,只能根据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初步探究。由于对土壤动物的田间培育时间较短,对石漠化恢复现状有一定的反馈,但是能完全揭示土壤动物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需要多年的研究,对于石漠化恢复程度作出科学判断,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田间培育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朱永恒,赵春雨,王宗英,等.我国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24(12).

[3] 张志罡,孙继英,胡波,等.土壤动物研究综述[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4).

[4] 尹文英.土壤动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生物学通报,2001,36(8).

[5] 尹文英,等.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6] 尹文英,等.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第9篇:动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74-02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不能用人做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去探索生命的起源,揭开遗传的奥秘,寻求解决人类疾病的办法,因此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能够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学在相关高校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医学、实验动物专业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提高和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同行学习和参考。

一、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任课教师需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提升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以及实验技术。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加强教师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共享课件及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材料;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术交流甚至出国进修,来切磋教学体会,学习先进技术,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进实验课堂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提高实验教学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这与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相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课程组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理论与实验课的比例调整为1∶1,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又有实验的辅助,能够加深对有关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和拓展,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如小鼠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的生长变化、怀孕期、阴道栓的观察、雌雄的鉴别等生理特性的学习,仅凭理论课老师的讲解和幻灯片的演示,学生印象不深刻;只有通过实验操作,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记忆深刻,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上实验课时老师借助课件回顾理论知识,讲解实验内容和方法,将每一个操作过程详细分解,列出操作的要领及观察的内容,以督促学生全面地掌握实验操作技术,细致地观察实验结果。同时还讲授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然后再通过实物进行示教。接下来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循环播放课件和录像,便于同学实时对照进行训练,同时增补技能娴熟的研究生配合老师进行分组指导。针对个别同学能力差的问题采用一对一的辅导办法,规范学生的操作。在实验结束前对上课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操作指导,再加上多媒体的示教,使操作过程简单明了。这种上课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操作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结合实验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三、增强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念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将实验动物伦理观念贯穿其中。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四个基本要素AEIR之一(即动物、设备、信息、试剂),被称为活的试剂和活的精密仪器,作为人类的替难者[1],在各项科学研究中,它们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了牺牲,善待动物也是动物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实验前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动物纪念碑――怀敬畏之心探科学之秘,向献身科学的实验动物致敬!实验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不仅要考虑到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还要考虑动物的福利,禁止在实验中,玩耍和戏弄实验动物。实验结束一律采用安乐死的方法处死动物,减轻动物的痛苦。

四、强化基本操作,优化实验内容,搭建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强化基本操作,强调动手能力。抓取保定是实验动物所有操作技能中最最基本的操作,其他的及后续课程中开设的实验使用动物时都以此为基础。如小鼠的抓取保定,实验中发现学生表面上抓住动物,但是并没有固定头部,再做其他操作时根本没有办法进行;同时实验过程中为避免少数同学只看不做的现象,对操作实行一对一的现场考核,人人过关,此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为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2.优化实验内容。在保留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如不同品系及模型小鼠生长变化的比较,对乙烷亚硝基脲诱变的突变系小鼠生长变化的观察,使得教学和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实验结束时还设计思考题,内容涉及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给学生留有思考创新的空间,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3.搭建开放实验室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后续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求重返实验室复习实验动物的相关知识;参与科研和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使用相关的仪器需要专职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非常有必要合理开放实验室。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实验主体,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五、改变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积极性

1.考核采用多种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结束时往往以提交实验报告为主,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然后照着教科书和实验指导抄写,不能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实验达不到预期效果。改革后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采用实验报告、当场操作考核并及时给予指导、回答问题、课后做题或者以邮件形式提交等多种考核形式。如观察小鼠从出生到断奶的生长变化,采用让学生拍摄图片,进行标注,然后以邮件的形式提交彩图便于同学加深记忆。

2.改变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考核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检验,通过考核,科学检验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知识的水平,恰当衡量学生动物实验的动手能力[4]。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实验课常被当作理论课的附属课,考核时,实验课只占实验动物学成绩的30%甚至10%。改革后把实验课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考核,其中,实验课的理论考试占50分,操作考试占50分。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同学上实验课的时候马马虎虎,到考试的时候临时突击的情况,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六、结语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5]。本次改革,通过研究与探索实验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宏斌,孔利佳.实验动物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殷俊,陈兵.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

[3]刘燕,李晓波.开放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