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可行性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都市农业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但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都市农业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尽快跳出政府主导的模式,强化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其盈利水平。
关键词:都市农业 商业化 模式 条件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都市农业最早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周边及其间隙地带,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的都市农业主要是在以前的城郊农业和所谓“菜篮子”工程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以来,我国的都市农业已经在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偏重于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注重经济效益,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跳出政府主导的模式,强化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其盈利水平,政府要为都市农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化发展条件,全面推进商业化运作,才能使都市农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都市农业的产业特征
任何产业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其经营者能从中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否则它也不可能被称之为“产业”。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都市农业既能给城市、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又能给其从业劳动者带来收益。都市农业是城市系统的一部分,都市农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因此,为了获得自身的发展,都市农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要进入市场交换,实现在市场上的流通才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和生命。例如上海周边的一些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特别是不耐储存的蔬菜水果等等,都体现了都市农业市场化的特征。它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进行资源配置,并使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是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农业自身是一个弱质产业,在生产上受土地不可再生的供给约束,消费上受恩格尔法则的约束。而且还要经受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自身积累能力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流动具有趋利效应,因此当农业的资本收益率低于平均资本收益率时,是很难吸引优质资源和资本、人才、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进入农业产业的;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业的低收益率,农村劳动力、资本会从农村转移出来,寻求更高的回报,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的进一步乏力。
虽然都市农业是不同于一般传统农业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毋庸置疑,都市农业仍然具有农业的多数特征。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都市农业能够满足市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休闲观光需求和环境保护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因此带有很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投入来弥补都市农业的正外部性。但是政府投入不能盲目,必须严格区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一般商品。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主要是指景观维持、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这一部分公共产品如果完全不包含任何商业性,则应该由政府财政等公共资源来提供。准公共产品主要指既具有景观维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稳定市民生活、保障战略供给、以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性、辐射性和扩散性等公益性要求,又具有一般的商业性盈利性质的产品。对于没有机会成本的产品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但对于那些为了服从公益性需要而必须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的产品,则其机会成本的损失应该完全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并同样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
另一方面,一般商品绝不能由政府财政等来提供,只能享受政府对弱势农业的政策性扶持,和政府对于某些需要鼓励和促进的领域给予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补贴,但是这些倾斜和补贴必须实行严格的市场化运作,不能破坏原来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使更多有实力和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进入该领域,参与公平竞争,提高生产力水平和都市农业的盈利能力。
都市农业的盈利途径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教育功能、休闲旅游功能、创汇功能等多种功能,而基于不同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点都有所不同。虽然对于一个都市农业企业来说,这些功能可能同时具有其中一部分或者全部,但是为了研究分析的方便,下文将把各个功能分开来进行盈利点的分析。
(一)基于生产功能的都市农业
生产功能是指都市农业为都市居民生产和提供更多的名特优、鲜、活、嫩的农副商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消费需要。都市农业不能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而是应该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深度加工和市场销售的生产经营体系,特别要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促进高附加值商品生产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基于生产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包括销售初级农产品收入、高附加值收入和其他收入(参见图1)。
(二)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
教育功能是指在都市农业区内开辟市民农园和农业公园等,让市民及青少年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在回归自然中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乐趣,并接受教育。中小学生到基地不仅能体验普通农家生活,了解一些简单的农艺知识,而且能培养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由于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基于教育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有社会公共产品的政府投入、社会基金投入和教育服务的收入。
(三)基于旅游休闲功能的都市农业
休闲旅游功能是指通过开发农业旅游产业,为都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洁净优美的休闲、游览场所,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近些年,在都市区域兴起的“农家乐”、“农业旅游”、“市民公园”等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充分体现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发掘、拓展了农业的这些潜在功能,也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增进交流的好机会,使人们获得有益身心健康,是高雅、便利的融休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场所和新方式。基于旅游休闲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主要有门票收入、提供各种服务、场地收入(餐饮、会展、宾馆等)、地产转让收入和其他收入。
(四)基于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
主要是指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实现都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归宿点是为了提高都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而现代都市,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废气多,噪音大,污水垃圾等公害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都市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鲜美的农副产品,而且还要为人们带来新鲜空气洁净水质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都市的一块绿洲和“绿肺”。基于生态功能的都市农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因此有三种提供方式:私人完全提供、私人和政府联合提供、私人和农场联合提供,三种提供方式的盈利点略有不同,私人完全提供则收入只有门票收入,私人和政府联合提供则收入除了门票收入还包括政府补贴和社会基金投入,私人和企业联合提供则收入除了门票收入还包括有偿服务的收入。
(五)基于创汇功能的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依托大城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自然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加快农副产品国内、国际间的流转创汇增值,提高农业附加值。都市农业一方面受大都市地区级差地租和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以及外省市农副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取消农产品的非关税保护,这必将对传统农业产生冲击。因此,都市农业一定要在跻身国际、出口创汇中求生存和发展。基于创汇功能的都市农业的盈利点包括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收入、技术性劳务输出的收入、涉外宾馆、旅游等服务的收入等。
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的条件分析
都市农业要实现商业化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发展条件。
(一)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
因为都市农业的功能、组织和市场定位等都不同于常规农业,特别是都市农业产生的公益性效益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才能为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而且都市农业除了具有生产,还具有生态、示范、辐射等功能,创造出很多公益性价值。因此其商业化运作应既应该包括有商业价值的增值,又包括公益性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只有真正实现公益性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都市农业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因此需要一定的制度(例如非经济效益的评价、转化和再分配制度等)来与之配套。
(二)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
都市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其商业化发展需要政府和公众对其公益性部分的认同和补偿,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和公众才有相应的觉悟和能力;都市农业中的设施农业等需要高投入,一般小农缺乏较大的投资能力;而且都市农业需要高端市场,只有当国民收入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产生一大批有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高端消费者。
(三)需要较高经营能力和相应的经营模式
如果说传统农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小农,那么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就应该主要是拥有较高经营水平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应该有较好的经营能力,因为都市农业科技含量高、内容还包括休闲观光和生态环境等领域,面对的消费者要求也很高,因此经营者必须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选择相应的经营模式,获得较高的市场回报。
参考文献:
1.赖涪林.现代参与式农业的发展条件与路径选择[J].农业技术经济,2005(2)
2.赖涪林,张汀汀.论我国都市农业的商业化发展[J].郑州全国都市农业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参会论文,2006
3.张放.都市农业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韩杰.社区商业投资模式构建研究[J].四川大学,2006
5.李娜,徐梦洁,王丽娟.都市农业比较研究及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李莉.商业化、全球化与公共领域[J].西北大学,2005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可行性研究
我国新农村建设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前,大多数农村都存在秸秆、柴草垛随意堆放和乱烧荒的现象,既不卫生又影响村容整洁,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不协调。发展秸秆固化加工产业,既可将农作物废弃资源转化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能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因此,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调研和论证,嘉荫县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产业有着现实而必要的意义。
1 农作物秸秆原料资源丰富
秸秆固化产业有着丰富的原料资源,所有农作物秸秆、稻壳、枝丫、木屑等农林废弃物都可作为固化产业的加工原料。嘉荫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36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900万m3,森林覆盖率达75.66 %。有耕地面积122.3万亩,粮食作物以大豆为主,兼种玉米、水稻、小麦、薯类及各种经济作物等,2012年大豆种植面积84.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3万亩,水稻10万亩,是我省和国家的重要大豆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据统计,嘉荫县年产农林废弃物约100万吨。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秸秆被用作燃料、饲料以及编织等,其余大部分都被废弃于田间地头,或焚烧或丢弃,燃烧产生的烟雾既污染环境又威胁交通安全,同时也极大地浪费资源。如果将这些废弃的秸秆资源进行固化加工,既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又可满足生产、生活的用能需求[1]。
2 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用途广泛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段东麓,黑龙江中游右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北部。由于地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一年四季的气候差异很大,冬季漫长、干燥。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5 ℃,因此,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产业在嘉荫县这样的北方高寒地区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嘉荫县辖区面积6739平方公里,全县人口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万人,县辖3镇6乡,73个行政村、5个国营林场,农村用燃料量也相当大,所以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技术亟待推广。
农作物秸秆燃料首先可作为生活用能,在嘉荫县推广清洁能源,要满足炊事和取暖需求,而秸秆固化燃料就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完全解决农村冬季“两把火”的问题。同时,可作为生产用能,既可作为厂矿企业、住宅小区等集中供热单位的供暖锅炉燃料,也可作为生物质发电厂的发电燃料。
3 其燃烧产品污染低
我国约有70 %的煤炭未经过洗选就直接燃烧,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 %~80 %,而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据测算,燃烧1 t标煤可排放二氧化碳2.2 t、二氧化硫2.1 t、烟尘0.8 t、氮氧化物1.68 t;而燃烧1 t秸秆固化燃料可排放二氧化碳1.5 t,但根据循环原理,可认定为零,排放二氧化硫为0 t、氮氧化物0.8 t、烟尘0.2 t。因此说,应用秸秆固化燃料产生的污染远远低于燃煤产生的污染,对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2005年10月嘉荫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国家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国家文明城、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生态示范区,嘉荫富有空气清新,山川秀美的美誉,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境内有茅兰沟森林公园、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素有“恐龙之乡”、“黄金之乡”之美称,是新兴的生态旅游县份。良好的空气质量尤为重要,基于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产品污染低,所以在嘉荫县开发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燃烧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4 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嘉荫县境内煤炭资源并不丰富,主要以乌云煤为主,每年在生活用能和生产用能上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如果在嘉荫县内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上能逐步应用秸秆固化燃料替代燃煤,则会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
5 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和劳动强度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嘉荫县内农民用于冬季取暖的支出逐年增加,经济负担日益沉重。而应用秸秆固化燃料则可有效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民可用自家的农作物秸秆原料与固化燃料生产企业进行交换,既可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又能减少用能支出。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物种之间的多样性、物种内部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3个层次①。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生物多样性在这3个层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概念也十分宽泛,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所有生物的总称。农业生物多样性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基础是农业生物的差异性、联系性和发展性。实现多样农业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和谐,使多样生物与多样环境适应乃至平衡,乃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实质和精髓。传统农业正是巧妙利用了这些关系,合理安排种植制度,积极防虫治病,实行多种经营,从而实现了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种植制度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在西方实验科学传入中国之前,古人往往把“阴阳”和“五行”思想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其中的“五行”学说,主要是阐明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5种最基本元素,这5种元素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人们很早就把“五谷”与“五行”相对应,认为麦呈木性,菽呈火性,稷呈土性,麻呈金性,黍呈水性,这“五谷”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这种认识反映在农业生产中,就是要合理安排种植制度,充分发挥作物互利功效,巧妙避免作物互相妨害。农业系统中多样的生物、复杂的关系②,构成了古代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的基础。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在内,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表现:不同生物要求不同的生态环境,即使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无疑会形成多样生物与多样环境的生态关系。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迥异,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懂得充分利用多样环境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制度,或轮作,或复种,或间作,或套种。传统农业时期,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多样生物种间关系利用观念,但古人在长期种植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还是总结出了一套技术措施,不仅把作物之间的互害作用控制到最小程度,而且能把互利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陈旉《农书》在总结桑苎间作的经验时说:“若桑圃近家,即可作墙篱,仍更疏植桑,令畦垄差阔,其下偏栽苎。因粪苎,即桑亦获肥益矣,是两得之也”。
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单种某一作物时,特别是连作条件下,容易导致病虫杂草猖獗;实行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有利于控制病虫灾害。如《齐民要术》认为谷子连作就会“莠多而收薄”;麻连作就会有“点、叶夭折之患”;水稻连作就会“草稗俱生,芟亦不死弦”。因此,“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作物种间既有互利关系,也有互抑关系。因此,古人注意到,在安排种植制度时要充分利用互利关系,尽量避免互抑关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强调:“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芝麻,扇地两损,而收菲薄”;《农桑辑要》也认为,桑间不宜间作蜀黍,因为“若种蜀黍,其枝叶与桑等,如此丛杂,桑亦不茂”,这是避免作物间互害作用的极好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种类作物间、套种比较合适,相互促进;另一些作物相互抑制,不宜间、套种在一起。对于哪些作物相互促进,哪些作物相互抑制,古人虽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做出归纳和解释,但已经积累了不少事实,总结出了许多经验。《齐民要术》认为谷、黍、稷等作物的前作,都以豆类作物为最好。如“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凡黍稷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次之……种瓜,……良田小豆底佳”,均说明当时人们已对豆类作物作为谷类前作的好处有所认识,并最终将豆谷轮作确立为种植模式之一〔1〕。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古代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就是要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实现生物互利作用的最大化、互害作用的最小化。《齐民要术•杂说》曾详细记述了在“灼然良沃”之地中穿插种植瓜、萝卜、茄子、葱、葵、莴苣、蔓菁、芥、白豆、小豆等十种作物的技术措施。中国古代栽培的作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既有耗地作物,又有养地作物;既有喜阳作物,也有喜阴作物。为了实现多样作物间的互利功效,避免多样作物间的相互妨害,古人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物种植制度。
2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虫螟之害的发生,实际上由于环境多变,人类着意利用的作物来不及调整适应,有害于其利用作物的生物潜滋暗长,甚至肆意扩张。从人类利用农作物的角度来看,这些“有害”生物无疑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除环境的影响之外,害虫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人类每一次有意识的“良种”选育,每一作物品种的增加,尽管能在一定程度内能够弥补因物种减少而导致的生态位的缺失,但人类的品种选育使农业生物呈种类不断减少的趋势,使得生物种间关系大为简化。种间关系的简化,往往会导致农业微系统生物链松弛,一些有害生物种群迅速膨胀,对其它作物生长构成威胁甚至危害。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外界手段的介入,才能使农业生态经常保持平衡。基于以上的认识,要防止病虫危害,就是要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并使之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断更新自我。不要试图彻底消灭某一物种(这恰恰是人类已经犯过并且现在一直在犯的毛病,功利的人类正在消灭自己认为有害的生物物种,一味地单向培育自己认为有益的生物物种,而且愈往后,这种情形愈严重),应该对农业系统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调节,使多样物种之间保持适当的制约和平衡关系。古人从天敌食灭害虫的观察中受到启发,开始自觉地运用多样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古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礼记•郊特牲》的“腊”祭典中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深也”的说法;《尔雅•释鸟》载:“蜘蛛吐丝网虫,维螂张臂捕蝉,守宫食互,蝇虎捕蝇”;《南史》记载梁武帝时“范洪胄有田一顷,将秋遇蝗……忽有飞鸟千群,蔽日而至,瞬息之间,食虫遂尽而去,莫知何鸟……”;《梦溪笔谈》载:“元丰中,青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稔,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旁不肯’”。#p#分页标题#e#
以上这些记载,还不能说是生物多样性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真正利用,因为这都是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真正有意识地进行生物防治,开展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见于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交趾人以席囊贮蚁鬻于市者,其窠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窠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这是对古人利用蚂蚁去防治柑桔的某些害虫创举的最早记载。对生物相食、寄生现象认识的逐渐深入,促进了人们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自觉性。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南中柑子树,无蚁者多蛀,故人竞买之以养柑子。”古人在选育品种时,有意识地培育一些抗虫品种,这些品种被虫吃过之后,能迅速自我修复,如《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气杀蝼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更生二苗,虫食二苗,更生四苗,名曰气杀蝼蛄谷。”该书还记载说:“翻眼黄谷,性不畏虫,虫食一苗仍生一苗,虫食二苗仍生二苗。”此外,古人还在利用生物物质循环的原理,把从害虫天敌生物体内提取的有效物质,用在病虫的生物防治上。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用“莽草”、“以嘉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杀灭害虫的记载。当然,更多的时候,古人利用农业系统多样生物之间互相制约和平衡的关系,进行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即通过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结合施肥耕作、作物浇灌,营造出适宜作物生长、不利于害虫生存的微观生态,以达到降低虫害的风险或危害的目的。以桑虫的综合防治为例。桑虫防治中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是白眼蜂,古人一度把白眼蜂的多少和蚕桑生产的丰歉联系起来,据《丰宁传》记载“开元中一春末,两市多白眼蜂如山,市人以此卜丝帛之丰歉”。通过间作防治桑虫,最早见于《氾胜之书》:“黍、桑当俱生”。选用抗虫桑品种,在我国应用也很早,有记载的可见于《广蚕桑说》:“富阳桑皮紧,虫不能啮,是为佳种”。中耕除草防治桑虫,也频见于宋代的《陈旉农书》:“桑,时时看虫,恐蚀损,每岁六七月间,必锄其下草,免其虫缘上蚀损”。
3农业经营中的生物多样性运用
如果说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以及虫害生物防治,是对微观农业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巧妙利用,那么农业多种经营便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植物作为生态多样性中的一类生物,必然要参与大农业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同其它种类的生物自然会存在着生克关系。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不断实践,努力尝试,摸索出了今天看来依然有效的生物多样性利用方式———农业多种经营。古人不仅利用着植物间的互利关系,他们还注意到植物与动物间的互利作用,并加以利用。《越绝书》中曾提到:“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滨海之民,独以鸟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也。”古人注意到麋鹿践踏过的沼泽地可作为原始稻田,用来播种水稻(不是插秧),因为那些麋鹿吃剩的叶子草根等物,都被麋鹿踩踏在泥里了,使得水和土呈粘糊状,在这种熟化程度好土壤里种植水稻,产量极高。在放牧制度安排中,古人也对生物多样性多有利用。古代草原牧民在长期的游牧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游牧方式:游牧者每到一个草场,总是先牧马,再牧牛,继而放羊。因为从觅食习惯上讲,山羊与绵羊吃草,都是把草株的底部完全切断,而马与牛吃草则牙齿截断草株的位置较高一些。这样一来,马与牛吃过的草地,羊依然能获得草食;但羊先吃过之后,马与牛就无草可吃了。这种生物间多样的觅食习性,为马牛羊的互利共生提供了可能,也为牧民合理安排畜牧制度提供了依据。“桑基鱼塘”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的多种经营方式。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将低洼之田再挖深成“塘”,取挖出之泥覆盖四周成“基”,基上种桑,塘里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塘泥肥桑。这样不但能获得“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还能收到极好的生态效益。因为在这种多样生态中,桑、蚕、鱼、泥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可扬长避短,又能趋利避害。今天看来,“桑基鱼塘”无疑是我国古代生态多样性利用的典范。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策略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内涵及特点
(一)中间业务的内涵
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产业,其具有成本低、服务品种多、收费弹性大的特点,可为银行带来巨大利润。中间业务占比较低,一方面不利于银行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风险的分担与控制,因此发展中间业务具有必要性。另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企业与个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金融脱离媒介趋势日渐显性化,而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也使得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特点
1.发展迅速,但占比较低
我国主要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收入近年内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其收入规模相比较与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仍比较小,2014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中,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最高的是工商银行,达到22.95%,与西方商业的50%以上的占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2.中间业务产品层次较低
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客户对银行中间业务需求日益强劲,加上存贷利差收入口渐变窄,中间业务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各银行正在逐步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力度。但是在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中,传统的中间业务如结算、银行卡、代收代付、代客债券买卖、代客外汇买卖、担保等的业务收入仍占绝对比例,其他中间业务诸如代客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转贷费收入等业务种类少,层次低,无法满足企业和个人口益增长的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存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现状
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从发展之初到现在,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发展方面,缺乏创新机制,各部门开发自己的产品,导致重复劳动,系统产品繁多,产品复制性较强,相似度较高。对客户不能进行有效全面分析,无法充分利用银行的系统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大量的重复开发现象,造成银行资源浪费。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内市场有待开发,思想认识及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对中间业务观念上的不重视,所以导致我们在中间业务功能、范围、发展战略、风险控制、创新研发等众多方面没有系统的研究,缺乏相应的中间业务创新理论支持和指导。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创新方面虽有一定发展,但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却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总体规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有些时候还会因为机构设置不合理,造成管理的真空现象。
2.对中间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多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创新一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从而造成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中间业务产品方面种类单一,业务覆盖面相对狭窄的状况。因此,可以说观念上的偏差直接制约了中间业务未来的发展与创新,削弱了中间业务创新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资源投入不足,专业人才不足
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在银行内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缺乏中间业务创新的动力,明显制约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创新。
我国农村信用社中所谓的营销人员多半都认为营销就是推销,对二者区别不甚了解,而且缺少专业知识,不知道推销仅仅是营销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说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市场营销过于片面化,缺少专业化的营销团队,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创新。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企业的经营主要遵循市场经营理念,勇敢面对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国有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也要遵循这一经营理念,勇于改变经营结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创新,将经营理念向时刻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要以创新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
(二)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强大的电子结算能力作保障的。现代电子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开展,提高了中间业务的处理效率和规范程度。中间业务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现代化金融的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以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购置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使得中间业务服务更加快捷、方便、安全。
(三)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虽然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但低风险并非零风险。因此,风险的识别和监管也需要相应的创新,以满足产品创新的需要,不但对于单个业务产品进行风险防范和监管,更需要对于产品组合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监控。只有完善的风险识别和管控机制下的产品创新才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良好的回报,不受监管的创新必将给银行带来灾难,给经济秩序带来影响。
结论
本文从宏观方面对中间业务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中间业务大的类别上进行分析,没有具体到某一类中间业务下的特定业务和产品该如何发展,所提的对策和建议也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因此,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微观层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9
1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质发展的群体特征
与所学专业相联系,农业院校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在知识结构上,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集中。学生的知识往往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聚焦于其所学的专业,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一点也可以表述为“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知识面略显不足,知识广博性受限;在思维方式上,农业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学科学生相比,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学习环节体系相对集中,这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趋于理性,有严密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相反方面,学生的但想象力不足,人文社科、审美艺术等素养相对欠缺;在行为方式上,农业院校大学生强调遵守规范,关注行为后果。由于强调知识运用,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注意对行为后果的关注。由于农业要考虑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所以学生能够脚踏实地,按照程序循序渐进地完成工作,具有严谨、遵章守纪的观念。但行为方式上也存在保守,发散性较差,欠缺灵活性的特点;在意志品质上,农业院校学生肯吃苦耐劳,具有坚毅品质。受农类学科特点及未来职业面向的影响,农业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所面临的劳动强度、艰苦程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喜欢知难而上;在气质性格上,农业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内敛。学生的气质性格受后天的影响明显,普遍不太张扬,观察事物比较细致细心,态度严谨;他们不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交流。
2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实施策略
探索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模式,要根据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从教育教学全方位出发,研究细化每一个环节,再通过各环节的有效组织来完成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这里要建立“五元联动”的培育模式,为培养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树立新观念、调整新思路,切实提升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工程素养。
2.1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农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遵循“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相一致”原则,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对人才工程素养的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使之与经济社会生产发展要求相适应。针对学生工程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基于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设定,既要有面向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有面向掌握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的管理人员,还要有面向到农业企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线人员。所以针对多科性农业院校对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应当“三着眼”:着眼社会需求。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就是要立足于农业发展状况, 借助区域发展平台,服务农业产业经济。高校要准确把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农业人才需求的趋势,增强高等农业教育的适应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前述提到,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具有共性特征,但每个人又各具特点,每个学科又有差异。因此,要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在保证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发挥不同学生或学生群体的优势;着眼农业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由于农业院校各个学科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不同,想要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就要考虑到各种条件,尊重实际客观情况,发挥了自身优势,制定务实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优化专业设置
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专业设置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相应学科建设、课程组合方式、知识构成决定学生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培养应从专业设置出发,从专业设置角度分析如何建设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专业设置应遵循4个基本原则:合理性原则,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面向市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形势,科学地设置专业;可行性原则,高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建立在有学术积淀、条件保障和办学经验等因素的条件下,要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的交叉点,适应时代特点和需求,立足培养学生具备农学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不能盲目跟着市场跑;特色性原则,对于多科性农业院校,要实现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调整,就要巩固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做好农学类专业和涉农类专业等特色专业,形成特有的优势,设置出的具有针对社会发展的优势专业;超前性原则,按照实际需求和办学规律,注重专业的超前性,立足长线专业的建立,办好短期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效益的短线专业,形成长短线互补的发展战略。
2.3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决定受教育者所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工程素养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有效完成,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树立当代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2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构建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农业院校应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认知的基本规律,重组优化课程体系,保证课程间的衔接呼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修订,构建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资源的优化上,应注重综合性课程的开发,把相关同类课程进行重组和整合,保证课程资源的精炼和全面;重视基本理论技术的同时,开发应用实践性强的实践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在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上,鼓励教师多用互动、讨论、研究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和教学案例相结合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上,以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为目标,根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本思路,鼓励教师参加科研,不断创新和紧跟先进理论,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在实践教学上,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及校外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构建完善的实践创新体系,第1课堂与第2课堂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开展实习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提供基础保障。
2.4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高校需要建立合适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构建科学、多样、可行的能真切反映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这就涉及到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当前,根据人才的要求,要实现原有单纯的知识化评价向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的转变。农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应当根据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恰当的定位,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确立知行并重的评价理念,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评价:创新考试形式。转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多采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开放性试题和分析类试题,多设计一些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和创新;采用多元化评价形式。农业院校应实施灵活多元的评价形式,增加教学过程考核,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除了基本考核外,还应把学生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科技文化的参与表现也纳入学生考核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引入社会化评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需要引入社会化力量,打破旧有的单一行政评价体制,加入“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评价”,让第三方中的众多主体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调查分析农业院校学生素质,进而促进农业院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取得实效的保障措施
多科性农业院校大学生工程素养培育要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备的执行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专业化教学团队。工程素养是学生培养的一个子项,但融合了众多技术门类的“工程”中,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类工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主导作用,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构建一流教学团队;注重教育教学的系统规范化。努力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工程素养提升体系,对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准备详细的教学实施方案,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一致性和规范性;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确保工程素养内容能让大学生“入脑入心”;执行教学质量反馈完善机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时掌握师生的反馈,及时认真处理反馈结果,分享成功经验,确保学生的工程素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改革;本科建设;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当前地方农业高校几乎都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高科技农业、地方新农村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本科人才。多数地方农业高校是二类本科院校,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也是参照重点院校进行大而全的学科设置,而立足于地方性、农业性、应用性不是很多,致使学生培养没有恰当的定位,不如重点高校那样在理论上工程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也不如高职院校学生那样实践和技术掌握的牢靠,从而使学生的就业前景暗淡,学科建设后力不足。本文在调研多个地方农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结合本校学科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开放式的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建设模式,以“知识-素质-能力”为原则,完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实践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1培养方案
地方农业高等学校在二类本科招生情况不是很好,第一志愿报考率不是很高,经常需要降低分数线来完成招生任务,新生的文化素质和各种能力相对不足。为此培养方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需求;要求培养方案具有弹性,不仅每年新一级学生培养方案要与时俱进,正在学习的学生培养方案也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社会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分析当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它与其他类型的学校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培养模式也大体相同,使农业高校的学生要和重点院校的同专业学生面向相同的就业市场,造成竞争力不足,另外重要一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没有体现出农业高校的特色。为此要按照农业高校的定位重新规划培养方案,以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高科技农业和农业信息化为目标进行调整,要加入计算机在农业的应用、农业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中应用、精确农业等课程,专业课程也要以应用型为特征进行调整,指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服务的高级人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服务。
应用型人才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为基准,满足农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对大批计算机开发性人才的需要进行,能够进行农业信息系统开发、农业网络建设与管理、软件系统管理、客户培训和服务、项目开发、设计和调试等方面从事工作,为此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方面课程设置,侧重应用性、实践性环节,注重计算机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1]。跟随信息社会发展步伐,减少硬件的课程,比如模拟电子和电路、单片机原理和微型计算机原理,这些课程内容可以在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实例引入。不应过多强调大而全的基础课程,应加强知识综合,强调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2实践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的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实践内容[2]。在课程试验中要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减少验证性试验或让学生课下自主进行。实验课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要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实践教学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系统化的进行学生的项目培训和知识组织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计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学,对已经学习过的某门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一人一题进行计算机项目开发,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应该以农业相关的项目为主,比如养殖业管理系统、种植业信息系统、粮食质量追踪管理系统、气候数据自动采集等等,培养学生与农业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处理系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如果课程设计的题目较大,又综合已学过的多门课程,则采用多名学生协同完成,进一步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解决问题能力。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源程序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引用开源项目的部分内容,或把课程设计的内容融合到网络上协作的项目开发中,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成就感,也可以加快学生的项目开发经验积累和编程能力的提高。
毕业设计以解决农业信息化和高科技农业系统为主进行的设计与开发的综合性应用项目,把学习到的农业知识进行现实化、实用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毕业设计要按照软件工程和信息开发的标准编写文档、撰写程序代码,提交一个项目总结和程序系统,包括开发文档、程序源代码、数据库结构、配置文档和测试文档,这是本科四年的计算机知识总结和能力培养的集中体现,要学生独立完成,在答辩委员会的严格审核和测试下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不再进行包含大量基础知识和重复开发文档内容的撰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3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和互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中心,减少讲授的时间,大幅度增加讨论课、分析课、现场观摩课,补充新技术讲座。提高第二课堂的学时,教师多多参加学生自学辅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彻“知识-素质-能力”这个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和教学准备[3]。
当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也为学生进行构建主义形式的知识掌握提供了基础。围绕教学大纲的知识材料以网络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辅助教学使学生随时得到帮助,也可以使学生一起协同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以丰富多样知识形式展示给学生,拉近学生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自然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此要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利用情景、协作、讨论等诸多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
校园网络的应用要充分化和高度化,让网络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使校园网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即学校购买其他高校优秀课程资源或优良的公司开发的教学资源,快速构建学校的教学资源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要依据自身的特色和学校的定位,进行各个课程网络资源的二次开发或原创性开发,使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本校的教学。
4考核方式
当前很多地方农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考试仍然是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分数判断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素质和能力来说不是很适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是爆炸性的增加,知识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不一定需要记忆和严密的推理,关键是判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否通过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关键指标,为此要采用符合学科的项目系统开发、课程报告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对当前的闭卷考试进行改良,以多种方式的综合为主,由知识测试、课堂状况考查和试验检查或试验设计能力组成。课堂状况考查比重加大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讨论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独立地完成作业和专题报告,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激励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组织和表达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5教材建设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下,地方农业高等学校都选择了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电子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优秀教材,甚至选择了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材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应用型本科建设是不太恰当的,学生学习变得非常吃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掌握知识,降低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使现在的地方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为此要进行教材选择方向的改变,选择满足“知识-素质-能力”原则的教材,选择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当前很多出版社都认识到这样的问题,也陆续出版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型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多数都不是非常适合地方农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此进行教材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地方农业高等学校要联合起来,研究如何使教材内容满足本类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农业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最新发展,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当前知识水平和能力。
6结束语
随着高科技农业对信息化要求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地方农业高校中的地位大大加强,其本科专业建设变得非常紧迫。在总结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学科建设模式,按照“知识-素质-能力”的原则进行培养方案、实践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专业建设措施。当前社会需要创新能力更强的人才,培养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成为必要,为此各个地方农业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地方农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8,(04):94-96.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 经济林; 节水灌溉; 试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26-01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的黄河中游西岸,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是榆林市的南部县城。佳县是一个纯山区,海拔高度675-1339.5米之间,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差较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0℃,无霜期为159天,年降水量395毫米。佳县是典型的贫困山区,自然资源贫乏,土地条件较差,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大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尤以干旱、霜冻危害严重。总土地面积中,25度以上的陡坡地占30%,土地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
佳县地处红枣业黄河产区的中心,是公认的红枣优生区和适生区,全县枣林面积达到35万亩,年产红枣3000多万公斤。佳县枣树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近些年引进消化品种的力度加快,进一步推动了枣树生产的发展。适合各种加工需要的品种有牙枣群、白枣群、脆枣群、团枣群和木枣群。其中适合干制品的品种为木枣群,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75%以上。近年来,又引进一批新品种,如山西的梨枣、相枣、骏枣,山东的雪枣、冬枣等10多个品种。
佳县枣树生产中突出问题一是产后管理方式老化陈旧,加工技术落后,使得品质上台阶收到限制,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规模,影响枣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土壤条件改善缓慢,管理粗放,枣树产量难以稳定。三是病虫防治不力。枣后期膨胀快,糖度大,易生虫害,尤以红蜘蛛、食心虫、粘虫危害为重。严重影响枣产值的提高。
为了开展经济林节水灌溉试验性研究,项目组建设了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园坐落于佳县境内的桃源沟村,经济林主要为枣林,树种为木枣。试验田占地200亩,坡度在25度以上。枣树平均亩栽45株,树龄平均在10-12年,树的主干平均直径在12-13cm之间,树冠平均直径在4-6米之间,平均树高在6米左右。
在试验田的最上端选取一块平地,修建蓄水塔一座,将进水管接入水塔。用口径为90mm的连接管将水塔和口径为40mm的主管道连接起来。主管道横埋在地下50cm深,处于地块的最上端;副管道顺着枣树的株距竖埋在地下20cm深与主管道连接,副管道的另一端延长出地块的另一端;最后将环绕枣树埋深20cm周长为200cm自带6个渗水阀的渗水管通过连接管道顺着行距与副管道连接,连接处都安装了水流稳流器,以保证通向渗水管的水压基本相同。主管道的两端和所有副管道的另一端都自带放水阀,以防水管在冬天被冻裂。
节水灌溉工作原理:首先将灌溉用水通过进水阀将水集中在水塔内,打开放水阀水流就会顺着连接管流向主管道,再通过主管道分流向各副管道,副管道内的水压达到一定的时候各连接处的水流稳流器的单向开关就自行打开,水就会通过渗水管上的6个渗水阀开始向土壤和枣树根系渗透。由于主管道和所有的副管道的另一端的放水阀都是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水流只能通过渗水管上的渗水阀渗出。每个渗水阀每分钟渗水10ml,一天24小时一株枣树可以渗水84.4L的水。
传统的枣树种植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灌溉的问题上,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靠老天的施舍,虽然有时候也有人挑驴驮的,但是一者农村的生产力不够,二者明水灌溉水分损失非常大,基本上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是很大,红枣成熟后的颗粒不大,皮厚肉少,每亩的产量在600斤左右。
技改后的枣林灌溉上有了根本上的变化,枣树生长所需的水分是从枣树的根系周围直接吸取的,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来说,水分损失基本没有,每分钟10毫升的水量对于枣树的成长尤为有利,特别是对于枣树成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通过渗水管直达枣树的根系部位,技改后的红枣产量平均亩产1200斤。
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节水灌溉的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一亩投资在500元左右;渗水管虽然有渗水阀设备,但是三年时间枣树的毛细根系最容易伸入渗水阀,将渗水管堵死;水管系统在埋入地下时容易伤害到枣树根系;水管有破损的时候不易发现,维修起来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佳县枣树种质资源既是榆林经济整体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政府、加工及金融业不可多得的业务拓展领域。政府、企业、金融、农户四位一体,共享利益、共谋发展,做大做强陕北红枣产业,形成佳县新的可持续的区域化的经济增长点,对榆林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生禹.陕北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枣树引种试验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3):19-23.
[2] 王曦,张孝卫.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优质丰产示范园建设[J].陕西农业科学,2006(4):25-27.
[3] 孙浩元.中国枣树优良品种资源的保存、繁殖技术及毛叶枣引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0.
[4] 李新岗,同金霞,孙文杰.适合陕北枣区的良种选择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1(4 ):33-35.
[5] 党维勤,王福林,马三保.榆林地区红枣调查研究报告[J].水土保持学报,2000(1):25-26.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parted government leading that mainly focuses on non-public welfare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that mainly focuses on public welfare are difficult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farmers' demand, even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 help can't be given for various reasons.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problems can't be settled targeted. The universities in Shanxi have the provincal advantages in tal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y explores the university-bas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communicate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o farmers, let the expert team to concentrate on study, let the research personnel go to rural area to guid the farmers’ production, unite the enterprise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a series of postpartum services of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These can make up the shortfall of the government-based and market-oriente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I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universities of Shanxi and ha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关键词: 山西农业科技;高校主导;协同创新
Key words: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based;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26-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往主要以非公益性为主的政府主导和以公益性为主的市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难以及时有效了解农民需求,即使了解也因各种原因不能有效给予帮助,对于农业的一系列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解决。山西高校探索高校主导型协同创新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的政策正确传达给农户,让专家团队集中精力搞研究,让科研人才走入农村现实指导农民搞生产,团结企业推广科研成果,并且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一系列产后服务,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
1 山西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其不足
1.1 以政府为主导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单纯的农业科技推广,各个单项研究成果的应用不断发展为一系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这一套完整的系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既担任了宏观的行政职能又担任了全部的管理职能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急需转型。以往由政府在行驶其管理职能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职能边界权限模糊,大包大揽式的服务模式,造成市场和农户相脱节,农户的需求与服务组织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匹配性,市场上出现的多元的组织服务没有办法相互协调,市场出现了自利性离散服务行为,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服务工作担当主导地位,已经不适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整体的发展。政府在主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一条更适合于目前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道路。
1.2 以涉农企业为主导
涉农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生成规模,承担销售和产品的制造,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条件,向社会提供农业商品及一系列农业商品的推广服务,并且具有开拓市场,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能力,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涉农企业的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和创新,涉农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消费特点以及当地生产条件,开发,培育主导产品。涉农企业作为交换体系中的一员,必须以顾客及购买方的存在为前提,因为没有顾客就没有涉农企业的存在必要。这充分体现了涉农企业是以盈利、非公益性为目的的性质,虽然在产后推广,商品营销上涉农企业可以很好的发展其基本职能。但往往唯利是图,农民不是涉农企业在创造社会价值时财富的流通者,涉农企业并不在意农民的真正需求,往往忽视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只在乎经济收效并不从农业发展现实状况出发,会违背农业生产规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长久以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 以农业社团、服务站为主导
农业社团、服务站可以扮演好农户与市场的二传手,是沟通企业和政府的中介者,是疏通农户和政府之间、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渠道。这些组织更贴近于市场和农户,一般可以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勤务员、调研和技术推广的组织者。但因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主要还是以政府和市场为主要指导,农业社团、服务站在全国相对离散,不成体系。长久以来政府对其各个部门的组织管理方式陈旧,先进的科技技术都没有投入到农业社团、服务站进行发展。农业社团、服务站内部组织,管理方式有待改革,造成科研和教育落后。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推广和研发生产,农业社团、服务站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条件,并不适合担任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导重任。且农业社团、服务站等机构多建在农村,放眼农村的经济、教育都跟不上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多设在农村的农业社团、服务站并不适合担任主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的重担。
2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社会诉求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组织模式的大系统,这一系统必须是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现实情况的组织模式为主导才会得以发展,其主导模式必须具有较广范围内的可复制性、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功能、能够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可起主导地位的组织需要具备相对的体系独立性;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性,可以全程监督产前、产中、产后所需服务;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主要经营性质需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征。这就需要一支可以把农业科技科研活动与农业科技服务有机结合,形成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
高校包括大学、专业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且学科类型广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外界支持力量强大,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场所。
2.1 高校主导型的优势
2.1.1 高校主导型的人才优势
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从“科技兴农”角度出发,实质性响应了“十”强调的“三农”问题,且在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对待农业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对待教育要深入实施“百校千企”工程,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对于“三农”问题的倡导中,提出要全面发展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因此要想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教育是关键。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可以为农村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且由高校主导直接与农民对接,可以有效传达农业信息,使我省农业科技服务更环保、更专业。
2.1.2 高校主导型的科技优势
高校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最高境界,代表了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传播最前沿的通道,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一般都会有一个内部的科技成果的推广服务中心,其服务范围以高校为所在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且服务形式充分表现了其科技领先水平,建立了专属的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将省、市、县各级单位,农户联系起来,提供网络农业教学,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再加上高校本身具有学科门类多,设施齐全,因此高校具有农业科技服务运行机制的源头性代表实力,在“三农”建设中担当重任。
2.1.3 高校主导型的教育优势
高校可以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多样的服务,可以以农民切身利益出发,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收为己任,为农民,为农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使我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更加现代化,便利化并且科技化,是一种体制的创新。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农业教育、研究以及推广、服务上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够有效地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高校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在政府支持和引导下,以高校为主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制。高校即要提供经营,也要提供公益,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益性高校农业科技服务。
2.2 高校主导型所面临的问题
以高校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作为一种新畅想,虽已进入实战阶段,但因时间和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有一些问题。
2.2.1 已有队伍和基础条件与现阶段要求不相适应
首先在农业科技服务中没一个分支的带头人、科学家不多;其次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不多;再次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团对,长期为了研究成果,且肯吃苦耐劳搞研究的人不多,团队更是凝聚力不够;最后封闭式的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思维不够开阔,局限性尤为严重。
2.2.2 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不符合其理论要求
首先,现行的高校所实施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普遍以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奖项,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并且只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最后高校中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高仿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
2.2.3 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推进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的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合,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为重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种“要我学”思维模式,学生没有“我要学”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接受所授知识,难挖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高校对学生评价与以高校为主导的政策思路相背离,学生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
3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构建
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大的开放系统,根据协同论原理,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取决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组织而成,要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一系列服务。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运动面临两种转化趋势,一种是变为无序,一种是变为有序。“协同导致有序”是协同理论的主旨,之所以要协同治理,是因为要想使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是要研究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在自己的内部非线性的作用下,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这就要求山西农业科技服务各个子系统,即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等各自发挥职能,协同治理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1 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战略协同关系
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为开展农业协同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农业技术领域的广泛性、复杂性,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在农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上,不能只满足于以往单一的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等)进行借鉴,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行使其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督并且充分行使其行政职能,依法保证科技安全,提倡教育影响科技,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山西省借鉴美国先进理念,并且根据我国2015“中央一号”文件、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规定,积极落实党的政策,对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提供行政支持、经济支持、法律支持。政府虽退出主导地位但为了支持新型主导模式进行一系列政策支持,在多元化的山西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模式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政府与高校的战略协同,政府与企业的战略协同。
3.2 高校与企业融合的协同创新
先进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的思路决定出路。在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日,以及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今,公司处于竞争的压力不得不坚持创新以寻求新出路,此时公司的创新力量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外部,甚至来自于像高校这样的机构领域。企业与高校机构相比,企业的科技创新优势在于资金及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和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的能力,但企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力量。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体现在技术攻关上与企业的全力合作,高校拥有推动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丰富人力资源储备,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例如,在构建2014年山西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山西农业大学项目总结报告上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大同县百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玉米宽行密植、高产高效技术示范项目,实施采用“校企联合,建立基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集中培训,落实技术”的技术路线。通过三种不同的株、行距种植试验,找出实现每亩900公斤产量比较好的种植方式,传统种植是在作物收获处低留茬,常规的留茬高度为5-8cm,一般不超过12cm,并且对根行粉碎还田。这种种植方法的缺点是秸秆不足,只有秸秆总量的5%-7%,土壤中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使地力下降,同时根茬进入土壤层影响播种质量。采用宽行密值倒茬平作技术,留茬高度为30-40cm。增加了秸秆还田数量。每年可使近1/3的秸秆还田,还田量达到2.5-3吨/公顷,每年使耕层土壤的有质含量增加近0.07%。耕地的肥料不断增高,增加了土壤产量。组装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并在晋中地区、临汾蒲县和大同县新荣区示范推广。高校与企业组成一个共同体,一方面可以为各方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以及缩短新技术从研发到商业生产的时间。特别是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由于工商业的激烈竞争,市场化知识的供给和需求加速提高,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市场的扩张和科学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在新变化的生产竞争环境下,公司所需的科技知识积累需要一个更大的知识生产环境。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将政府、涉农企业、高校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使产学研合作关系趋向长期性,推动双方在资源共享上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是促进企业和高校在风险和利益观念的协同的基础,为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找到了有效途径。
3.3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
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主要是知识的协同。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是知识在合作组织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和再创造,本质上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所需的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过了单个组织内部储备知识的速度,涉农高校除了专门的农业类院校之外,一些综合类高校中也涉及相关的农业类专业,这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产中的机械使用带来相当大的助力。高校之间及高校和科研院之间各方都迫切需要合力推进知识的扩散,通过整合外部的公共知识来弥补内部的知识落差,构建由多个知识个体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所构成的知识协同。通过网络化的知识协同将各个高校知识交织融汇所形成的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形成知识协同,演变成全新形态的多个子知识库,这些子知识库为产学合作各方所吸收、利用和集成,在扩充自身知识库的同时,通过知识平台进行再一轮的组织间学习,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进行知识的逐步再生,实现产学研知识库的知识螺旋发展,最终完成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所形成的协同创新。
4 结语
高校主导型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发展,各个服务主体必须保证合理的“公平参与机会”,去除对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机构的各种等级制限制制度。这样,即使人们承认各个机构各具优势,绝不可能完全步入从属关系,但因其目标一致,所以会公平的、开放的允许最具优势的高校进行主导其余机制各尽其职的进行协同治理。高校作为主导山西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机构虽有优势却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寻找自身不足并且改进的同时,也在寻求一条与其余机制协同治理的道路。以高校为主导的山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在我省高校,如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参与实践,雏形已成,未来之路虽不是平坦无痕却也不失光明。
参考文献:
[1]刘东.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创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0.
关键词:农业工程;设计深度;投资控制
Abstract: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claration, explor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and preliminary design phase of the design depth requirements and two pha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investment control.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he design depth; Investmen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S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金申报实施农业工程项目均分为5个步骤:一是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申报初步设计;三是施工图设计;四是工程施工;五是工程验收。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属于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多年的实践表明,只重视施工阶段的设计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工程在实施阶段被迫停工就是因为投资远远超过预算而无法控制最终的投资额。农业工程多年来遵循这5个步骤也充分证明了前期阶段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事实证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把握项目投资、在初步设计阶段控制项目投资要比在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1 农业工程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
1.1农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深度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分为文字、附图和附表三部分。文字部分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单位与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项目地址选择、工艺技术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等十三个章节,其中项目建设方案章节为重点。在这一阶段通常要求给出工程单体的结构做法与单位平米造价以及单体的大致尺寸,比方说项目需要建一质检室、仓库以及排水沟,建设方案中就要确定质检室是砖混结构,单位造价为1200元/平米,长度为30米,宽度为6米;仓库为轻钢结构,跨度为10米,长度为50米,单位造价为800元/平米;排水沟为浆砌石结构,下底宽0.6米,上底宽1.2米,深度为1米,每延米造价为120元。这样就确定了项目单体的主要轮廓和功能,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图通常只要求总图和地理位置图,而不要求单体的详图。在总图中要求标示出新增建设内容的大致位置。
1.2农业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度要求
农业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分为文字、图纸和概预算部分。
文字部分一般分为总说明、总图设计说明、工艺设计说明、农业建筑工程设计说明、农业田间工程设计说明、农机具和仪器设备选型说明等内容进行编写,设计的重点为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和田间工程设计。其中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以及暖通等专业设计说明。初步设计阶段的农业工程设计是可研阶段设计的深化和细化。比方说初步设计阶段要求新建一温室,不仅要说明温室的主体结构(钢管立柱的直径、钢屋架的类别)、基础形式(独立基础的埋深)、覆盖材料(阳光板或有机玻璃)还要重点描述温室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自控系统以及遮荫和降温系统等。畜禽水产养殖场的场舍建筑说明也是如此,不仅要说明主体结构、基础形式、门窗大小及材质、围护材料等主体结构还要重点描述通风系统、采暖系统、照明和自控系统、喂饲系统等。田间工程设计按照土地整治、田间道路、晒场、灌排渠系、围栏等构筑物进行分类;田间工程的单体设计也是在可研的基础之上进行细化,例如可研中新建围栏,只需简略的标明围栏类型(砖砌、铁艺、铁丝网)和高度长度即可,初步设计中就要明确说明围栏立柱的材质、基础、立柱间距、围栏材质、各个高度及总长度。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要比可研阶段详细很多,对于农业建筑工程不仅要在总图上标明具置,还要设计单体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结构、水、暖、电通风等专业系统原理图或者布置图。例如前面所说的温室,初步设计阶段应绘出单体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并应标出栽培床、固定农机设备、环境控制设备以及供排水设施的位置。田间工程单体同样也要求在总图上标示出明确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还要绘制出平面图和断面图。例如晒场工程,要绘制出晒场的平面图和断面图,标注晒场的平面尺寸以及断面各个垫层和面层的厚度和材料名称。
2 农业工程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投资估算经审查批准之后便是工程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投资限额,并可据此列入项目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其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10%以内。
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所做的具体实施方案,目的是为了阐明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和投资控制数额内,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工程项目所作出的基本技术经济规定编制项目总概算。初步设计不得随意改变被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标准、建设地址和总投资等控制目标。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变更时,应说明原因和计算依据,并重新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概算是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复投资、下达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农业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包括建筑工程费、田间工程费、安装工程费、仪器设备和农机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和预备费。
3 农业工程项目前期投资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于同一工程单体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也会有不同的造价,因而应采用价值进行对比,从而选择价值最高的方案。
2)初步设计阶段并不是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是需要把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方面综合起来分析,性能比最大的才是最优方案,总之要满足必需具备的功能所产生的费用,还应减少一些不需建设的工程所产生的费用,这就是工程造价控制投资额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3)控制设计变更,从而控制工程投资。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尊重项目设计方的实际需求,防止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变更而造成工程投资的提高。
综上所述,把握准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住初步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投资额,是农业工程建设总投资准确的关键所在,也有利于工程投资控制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只有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国家支持农业工程建设才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