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山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公办本科高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安画派的发源地——安徽省黄山市的中心城区。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00多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现设有艺术学院等13个院部,包括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53个。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已与美国、韩国、瑞士、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6年起,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花园式学校。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简介
(一)、美术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接受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美术创作、教学、研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潜能,能在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综合材料、风景写生、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基础、美术创作、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二)、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视觉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专业设计机构、IT行业、视传媒体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广告、包装、企业形象、书籍装帧、媒体设计等内容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设计基础、创意基础、编排设计、设计原理、书籍设计、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环境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科研部门、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区域环境景观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设计学、建筑设计方法学、造型基础、构成、人机工程学、制图、各类型室内空间设计、设计表达、模型制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景观设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产品设计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高素质艺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数字化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五)、动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影视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动画项目推广、动画周边产品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六)、音乐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使学生具创新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适应于创新时代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具备音乐表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音乐人才。
核心课程:中外音乐史、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演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乐器演奏(中外乐器选一种)、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计算机音乐等相关课程。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八)、戏曲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舞台美术基础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招生专业、学制、分省计划
黄山学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学制及学费(201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科类类别
层次
学制
学费标准
130401
美术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10
动画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304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四年
7000元/年
130202
音乐学
艺术文理兼招
本科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31-02
由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课堂教学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及教师、讲台、黑板、学生组成的课堂,现在又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在这个模式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二则是实验课堂,即通过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这个模式里,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力图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新闻传播类专业是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本文所指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是由以上两部分组成。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时代环境、传媒环境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的第一线——课堂更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创新课堂教学的意义重大。
一、创新的需求背景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需要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第一,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即以老师为主体,以灌输知识信息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第二,在教学手段上,要调动多种辅助手段。当今教育界特别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情境是便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情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1]。因此,在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创设情境是必要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行业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即需要既具备新闻业务也具备传播技术和前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但要求学生对新闻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业务有较深的认识,还要对新理论、新技术保持敏感的触觉,紧紧跟上传媒业发展的步伐。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高校更应该担负这一使命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超前的专业观念和高水平的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截止2011年底,全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各级各类院校总计188所[3],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造力,满足高速发展的传媒行业的需求显得特别迫切。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统教学课堂
1.“学”与“术”的楚河汉界融合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要由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分支构成。在长期的传统教学里,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新闻理论、史论教学如何与新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相结合是一个挑战,即“学”与“术”的楚河汉界难以融合。
2.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新闻是“易碎品”,时效性强,要求新闻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传统教学里,由于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的局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慢,难以跟上新闻业界快速变化的特点,造成了新闻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对接难。
3.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在我国,传媒的分布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本土特色。这点在各所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制定的培养计划里都有体现,而实际的情况则不尽然。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上几乎雷同,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同质化,缺乏特色竞争力,与本土就业需求脱节,导致最后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演变为院校知名度的竞争。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是摆在新闻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堂
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在文科教学中较早开设实验课的专业之一, 实验课教学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课程设置与评价等方面处在各自为阵的草创、摸索阶段,缺乏交流沟通和制度规范,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课教材匮乏。实验课教材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指南,然而,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材建设对这个板块不够关注,导致了各校的实验课教学教材五花八门,一般都是任课老师自己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和讲义,而这些教学资料没有经过一定的审核和评价,它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质量。
2.实验过程及仪器使用方面和新闻业界难以对接。新闻传播专业目前开设的实验课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现场报道、电脑报纸编排等。其中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采访机、编辑机甚至卫星转播车等,如果以现有的有一定水准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设备仪器来衡量, 则高校很少有能达到如此专业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过程及其仪器设备的配置难以和时下的新闻业界对接,实验课的价值受到了挑战。
三、创新的思考
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创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做如下思考。
(一)打通新闻理论、历史、业务三大分支的关卡,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
新闻学专业的三大分支:新闻理论、历史、业务表面看来相互独立,在实际中却形成了三大专业课程群,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陷入到只是关注基本概念、新闻工作规律、新闻人物、新闻历史事件和新闻经典作品的教学窠臼,一味地重“学”,使得课堂很“理论”化,而新闻业务课似乎又只是传授学生采写编播摄录的专业技能,一味地重“术”,使得课堂很“技术化”,这两种课堂似乎只能平行,也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认知。作为教学主体,应力图打通三大分支的关卡,积极去寻求三大分支的重合点,通过教研活动、听课评教等方式加强各课程群任课老师的交流,深化对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认识,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与“术”的融合,最终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
新闻学专业要实现零距离授课,必须要密切关注新闻业界,实现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新闻时事的同步对接。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关注时事新闻,通过阅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手机报等多种渠道获取一周的信息,在上课时可设置5~10分钟新闻播报的环节,对学生掌握时事新闻的情况做考核;其次,作为专业课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关注时事,并选取热点新闻事件,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评论,提升学生的新闻敏感,训练新闻思维。
(三)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新闻课堂
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程。例如,本专业老师制作的《广播电视概论》多媒体课件于2009年11月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如演示案例及网络视频,这些资源丰富了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广播电视概论》教学中,当介绍到民生类新闻时,笔者即选取了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新近制作的“雅培奶粉喝出半截”、“老酸奶是破皮鞋做的,可能吗?”等新闻节目视频进行课堂观摩,同学们零距离地接触新闻热点事件,之后进行交流,气氛异常热烈,且观点各异,实现了新闻课堂的生动化和立体化。这一教学经验与同行们分享之后很快有了联动效应,在《优秀新闻作品选读》、《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等课程中均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从细处着眼,凸显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
1.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出版实验课教材,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根据各专业课程群的特点,组织优质师资编写并出版实验课教材,为实验课教学开展提供保障,实现实验课教材的规范化。
2.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当今的传媒行业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要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就必须紧跟业界发展的步伐,在教学理念上即要使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成为常态,使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本专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具备和业界对接的能力。
(五)与当地媒体联手,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的联动
高校与地方联合办学的模式已不鲜见,新闻传播类专业具有强实践的特点,因此,与当地媒体联手,已成为该专业办学的必然选择。第一,请新闻一线的名记者、名编辑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新闻业界精英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树立活样板;第二,将新闻课堂搬到媒体里,或是在演播室,或是在编辑室,或是在新闻现场采访,真正实现零距离接触新闻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这种办学模式使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更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近,更能满足本土化的需求,从而根本上解决新闻课堂教学内容与本校学生生源实际需要结合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建构主义[OL].省略 /view /79065 htm? fr= a la0_ 1.2010-08-02.
[关键词]数字电视 网络化发展 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94-01
近几年来,数字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这一大众媒体也在努力实现从传统的传播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电视与网络实现了完美融合,产生了一些新兴的网络化广播电视媒体形式,并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数字电视的网络化发展必然给传统的媒介广播带来多方面的冲击和变革。
一、数字电视的网络融合趋势及其带来的改变
信息的数字化转换和传播使人们数百年来建立起来的传统传播方式得以彻底的改变,并催生了全新的传播渠道。数字化的力量最终推动了媒体与网络的完美融合,而在这一科技进步和改革的浪潮中,数字电视将传统的媒体技术与数字技术进行融合,从而给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一新的技术能够实现多种业务的网络结合,使得非常依赖传输渠道的传统电视媒体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抛弃,新的媒体技术和渠道成为了人们的新宠。媒体使用群体不再像从前一样在乎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更加在意通过自己拥有的终端平台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信息服务,这导致了观众的兴趣点向内容上转移。如今,家庭电视也逐渐从只能承担单一的视觉欣赏(即收看电视节目)功能的终端演变成了可以容纳更多元化的服务和综合更加海量内容的多媒体终端,而日益成为广播媒体供应商的共识则是――“点击率为王”的发展策略,因而,未来广播电视传媒领域的竞争手段不再是古老的收视率的高低,而是要依靠点击率对数字终端的占领来博取更多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上催生了大量新生的网络媒体,比如我们从前并未有耳闻的新名词,如:博客、微博、微信、移动电视等,而这些新鲜事物的产生,归其根源依然是不断融合的终端和网络的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对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数字电视,无论节目制作方面还是运营等其他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不容小觑的颠覆性影响。因此,许多节目开始探索一条媒体新路――“制播分离”。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加强合作。马俊杰的《探析网络融合下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走势》中有如下论述:“数字技术体系内,无论是视频,音频,图像还是文本都转化成为了0和1的比特,数字化将人类诞生以来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纳入其中,融合的网络用不同的终端将用户连接起来,内容的渠道多元,节目制作和信息源更加丰富,内容的平均成本,传播代价更加低廉形成规模效益。”[1]
由此可见,在网络数字电视的高速发展为背景的当今时代,数字网络与数字化电视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网络电视和互动电视的普及与应用。在这一具有颠覆性的全新技术下,消费者可以体验从未有过的新活动,如:可以自由地参与节目的编排,甚至是参与部分节目的制作。值得一提的是,IP电视和网络电视节目实现了与观众互动的全新互动模式,视频点播的广泛运用也打破了原本的“黄金时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网络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所追求的个性化、人性化的积极发展。而互动电视的产生更是发挥了数字电视独有的优势,观众不仅可以实现自由定制节目,更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观看内容。可以说,数字电视的网络化发展把传统电视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从未拓展的轨道。
二、数字电视的网络化发展激发广电媒体的变革
网络信息化和信息数字化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是广播电视媒优先发展的契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不断地培育高新数字化广播媒体以至实现长远的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制作必然会更加的丰富,其成本更低,而其信息的传播也更具效率性。在无所不能的信息化的数字网络时代,终端和全球覆盖的网络使广大消费者可以有选择性地获取所需产品信息和优质服务得以实现,越来越多消费者自愿付费转变成网络电视媒体服务的用户,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效率,“广播电视媒体更是以其独有的、多元的服务维护了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最大利益”[2]。
随着呼和浩特市数字电视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分享视频、点播歌曲、信息搜索、电视购物等形式各异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使得传统电视优势不再,新浪网、电视直播网等各种网络媒体渠道成为了传统电视的替代品。据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超过4000万人只使用网络电视而不看传统电视。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取胜,必须以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最新技术来武装和改造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否则就会自寻困境,被所谓的传统拖累,走向破产的不归路。“新媒体之所以会演变成社会范围内的‘新’媒介形式,与之前的旧媒介息息相关,即在旧有的媒介中潜藏着能决定新媒介发展道路的因素。”[3]因此,电视媒体若想应对未来数字力量的冲击,唯有走集团化道路,通过网络合作共享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将数字电视真正变为信息分享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文俊.数字媒体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创新思维;云技术
1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声影结合、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这种艺术形式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广大广播电视受众对电影发展更高的期待,同时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但是近几年在激烈的媒介竞争当中广播电视在整个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减小,这就要就我们要不断改进与创新。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整个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说,由于传统广播电视的视听新媒体终端,储存,以及渠道等等很多方面的原因,与新兴媒介实力还相差较远。希望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做的一次小的调研,可以为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起一点小的促进作用。传统的体制束缚了广播事业市场潜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走的是双重体制,即事业编制,企业经营。国家最初这样实行的初衷是:既能实现对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的很好管制,保证了舆论宣传,又方便媒体实现经营性收入来壮大自己。但事实证明,广播媒体的双重身份,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造成多种弊端,其中之一就是面对市场左右为难、畏首畏尾。导致广播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好。
2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的新突破
2.1内容的不断创新
就实际广播电视发展前景而言,内容生产力才是超越其他媒介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好的媒介应该“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广播电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富有艺术魅力,兼顾到“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且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所以就要求联系日常生活中通过精心的准备,从不同角度出发,提供新的视野、构建新的格局、呼唤新的变革,有针对性的研究关键性环节的设计,使每个观众可以在观看中得到快乐或者感悟甚至于灵感。内容生产力应该与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的主题联系紧密,向观众传播时通过简单的介绍,一个好的简介更是可以激发人们的观看兴趣,为观众构建一个基本的映像,使观众有后续观影兴趣。内容生产力应该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揣摩,好好分析、体会,构建一条大概的理解体系,最后融会贯通形成核心的理解。从最基本的理论出发,去构思选材,从最基本线条,不断润色,不断改进,在此期间,不断学习其他媒介的方法技巧,总结经验,提高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力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与其他网络运营商合作,共图发展,开创“广电主导、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模式。加强网站建设,建立双向互动平台。在网上征集一些广大观众的意见或者建议等信息内容,开展一些征集活动按照贴近观众生活需要、贴近观众思想追求、贴近观众心理成长需求的原则来建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为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立双向之间的互动网络平台,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来为广播电视工作服务,利用微博、社交网站、qq等载体来促进制作人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2与云技术相结合的转型
近几年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很多行业对其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广播电视这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与新兴的云技术具有相通性,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时代的要求融入到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生活角度来讲,人们希望生活越来越简单,云技术与广播电视相结合,比之前的储存,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它提高性能的基本单元,选取相应的基本单元,与不同的信息相结合,构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观看系统,可是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服务更加周到。关于云技术在电视广播的应用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模式,我们简单介绍一下。2.2.1控制技术简单来说,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控制技术就是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相整合的综合实践运用,这个是将人工操作与智能操作相结合最简洁的方法,在这个方法运用中,我们可以将我们下发的指令,通过云技术的整合准确的反应到接受端口,其灵活性,精准性都是极为可靠的。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结合,可以使电视广播更具有竞争力,使视听图像更为清晰,更加流畅,使整个行业的互动性也更为开放,使制作理念的创新性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将各类新兴文化在节目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时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整合出符合本国传统文化习惯以及观众喜好的发展需求。也为丰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电视广播的发展对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广播电视发展程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在文化建设上一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财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2.2.2驱动模式驱动模式是指在极其复杂的操作中,可以让每个设备都紧密配合,使其保证一定的频率以及一致的操作模式。传统的驱动模式主要使用传统传播模式和其他辅助设备传送到信号塔,信号塔再与其他设备相结合将整个传播过程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传播线。但是传统的设备工艺流程操作复杂,很容易在生产中出现故障。随着科技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出现了更为简洁而且高效的驱动模式,将驱动模式融合在整个操作系统中,使云技术与电视广播相结合可以更简单的运行。
3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旨在改革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方法,策略与预期的目的,观众的期待,大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为主要轴心,提高广播电视者创新思维的潜能,强化其对整合图像、声音、影像,文字中作用的理解以及重视、提高,我们要大力改进广播电视的模式,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改进,寻求新的理念内容和创新意识,提高广播电视的综合素质,为使我国基础文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改革广播电视新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必须注重整个行业的前瞻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要明确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路,让传统广播电视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云技术,打破传统在延续了多年的传统的理念下融合更多更有实用价值,更具含金量,更有深度的新兴媒介思想。
参考文献
[1]北京电通网络互动中心.王岩玲.融合新媒体:现代广告,电视节目的未来[J].中华新闻报,2007(2).
[2]周杰.论打造城市电视台本土文化栏目[J].新闻爱好者,2008.
[3]黄鸣奋.新媒介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石磊,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现代传播,1994(2).
[7]匡文波.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J].现代传播,2004(4).
[8]王卉莲.英美报纸发行下滑网络疑为元凶[J].出版参考,2006(13).
曾黎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女
年 龄
23岁
政治面貌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1.5
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
50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全国
技术职称
最 高 学 历
本科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09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351791179*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西安路518号
邮编
330029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6年9 月 至 2012年7月
南昌大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专业描述:
传播学、广告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广播电视节目主持 新闻评论、电视专题、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新闻采访写作
工
作
经
验
摘
要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商报 。
实习记者
工作职责和业绩:
最初在新闻周刊,策划新闻专题,参与特稿及头条新闻采编; 先后在房产、职场、理财专刊学习,策划选题、设置栏目、跑口及采写。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新闻网 。
见习记者
工作职责和业绩:
采写新闻稿件,更新栏目,负责金融机构机金融监管部门的跑口工作; 独立制作“江西金融生态市、县成果展”专题。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电视台 。
实习记者
工作职责和业绩:
策划选题,采访写作,指导节目拍摄,完成节目粗编。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电视/媒体/影视
现从事职业:
采编/电话采编
现职位级别:
初级职位(两年以下工作经验)
期望月薪:
2000-3000元
目前月薪:
2000-3000元
可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北京市、成都市、杭州市、厦门市
欲从事行业:
电视/媒体/影视、广告/营销/公关、健身/运动
欲从事职业:
高级秘书/助理、采编/电话采编、项目策划经理、房地产销售/置业顾问
技能特长
写作、善于沟通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
第二外语:
兴趣爱好
羽毛球吠蚍棋类仿糜畏手工制作房词榉舞蹈
自我简评
学校四季如春,芳草如茵,湖光潋滟,环境清幽,有“绿色大学”的美誉,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地。建校80余年来,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区域特色研究型高等学府。
广西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专业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以使用计算机为主,手绘为铺,掌握艺术绘制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从事设计、制作、施工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为可从事公共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园林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心理学、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壁画、壁挂设计、透视与手绘表现技法、3DS电脑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预算、室内环境化学物质风险评价、建筑设计基础、景观建筑设计、综合项目设计、装饰雕塑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企业、会展、项目策划等领域就业。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平面视觉色彩及造型为基础,以平面视觉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及手绘技能,掌握平面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毕业生为能够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可在党、政、军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形象设计、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装饰图案、图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广告与标志设计、包装装璜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空间方案设计、展示动画设计、视觉传达系统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3DMAX高级动画设计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礼品设计公司、教学单位、电视及媒体单位,党政军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宣传、形象设计、展示布置、活动策划等工作。
专业名称:美术学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和美术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学、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与篆刻、中外美术史、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电脑美术、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教学法、摄影、透视学、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文化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规划与设计、各类美术活动组织、美术研究及美术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音乐学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中专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成为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钢琴伴奏编配、作曲技法、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教学法、形体、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演艺化妆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化宣传机构、广播电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编辑及音乐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舞蹈学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舞蹈专业技能及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群众文艺团体、各类大专院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指导、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剧目、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毯子功、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简史、舞蹈写作教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想论、舞蹈解剖学、基础乐理、心理学、教育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专业文艺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文化艺术部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指导及舞蹈科研工作。
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素养以及剧本创作与评论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工作,戏剧影视艺术的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中外电影史、影视创作与改编、视听语言、电视制作、影视美学、戏剧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剧本写作、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当代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广播电视新闻概论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杂志社、电台等部门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等工作;在新闻出版、专业报刊、文化经纪、网络传播、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从事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等工作;在国家机关和文教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文化宣传、影视教育等工作。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宽厚扎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素质人才,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部门和广告行业等从事记者、编辑、播音与节目主持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形象形体造型、广播主持、电视主持、广播电视采写、主持人节目策划、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概论、中国传播史、广播电视编导、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播音、节目主持、评论解说、配音及新闻采编、出镜报道、节目编导、礼仪传播等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层次
科类
计划
学费
考试科目
招生省份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
本 科
文理兼招
4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湖南、山东
湖北、广西
环境设计(130503)
本 科
文理兼招
4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美术学
(130401)
本 科
文理兼招
50
12000元/年
素描、色彩
音乐学
(130202)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音乐教育”
50
12000元/年
1.视唱练耳
2.主科(声、器选一)
3.副科(声、器、舞选一)
舞蹈学
(130205)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舞蹈学”
40
12000元/年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戏剧影视文学
(130304)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广播电视编导”
60
12000元/年
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外省文理兼招,广西“文史+播音主持类”
30
12000元/年
1.专业素质笔试
2.专业素质面试:指定稿件播读
注:1.以上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广西教育厅公布为准。2.专业学费经物价部门批准,我校实行学分制收费,以上学费是预交一年的学费,学生入学后按所选的课程学分及其收费标准计算收取学费,多退少补。
三、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应届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社会青年、中等专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专业基础。
3.要求报考美术设计类考生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考生发音器官无疾病。
四、报考办法
1.报名方式:广西区内考生以广西艺术类联考作为录取依据,我校不再单独组织考试。山东、湖南、湖北考生须采取面试(或笔试)方式,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办(考试院)的要求到我校在上述三省指定的考点报考。
2.不允许跨省报名考试。
3.考生本人凭居民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艺术专业高考准考证到我校所设的考点考试。
4.报名考务费:美术学、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专业150元/生,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
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元/生。
5.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按该省相关政策执行。
五、分省专业及考试安排(具体测试时间、地点以各省招生考试院安排为准)
省市
专 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山东
美术学
网上报名
2月19日
济南市招生办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南
美术学
网上报名
2月22日
以准考证地点为准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3月2日-3日
2月23日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3月2日-3日
2月23日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北
美术学
网上报名
3月5日
湖北招生考试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注:我校根据上述各省各专业校考报名人数及排名情况,最后确定各省招生计划,并报省级高招办公布。
广西
美术学
我校在广西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不再组织校考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六、考试:
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
专业考试:
(一)美术设计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美术学专业):
1.专业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2.成绩评定办法:每门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折合为200分。
注: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广西区外同一省统考一份试题,我校在同一省的美术类单考成绩对三个专业均有效,在同一省的校考排名以及合格证发放均按照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同一省的总和计算。美术设计类考生在指定考点报名时,报任意一个专业均可,专业的确定以高考填报我校专业志愿为准。
(二)音乐学
1.专业考试科目:(1)视唱练耳;(2)专业表演:A、主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任选一门,B、副科:主科考声乐者须在器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主科考器乐者须在声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
2.成绩评定办法:专业主科满分为100分,专业副科目满分为50分,视唱练耳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注:专业表演考试曲目自选。主科为声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唱声乐作品一首。主科为器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奏器乐练习曲或乐曲一首。除钢琴由考点提供外,其它乐器自备。
(三)舞蹈学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4.成绩评定办法:自选表演满分为10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为50分,即兴表演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5.报考基本条件:符合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肢体比例协调,年龄不超过22周岁,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
(四) 戏剧影视文学
1.考试科目(笔试):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文学写作100分,影视评论100分。考试时长:每门科目90分钟,在同一时段考完,共180分钟。
(五) 播音与主持艺术
1.考试科目:
(1)专业素质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2)专业素质面试:考生当场播读指定稿件以及即兴评述;
2. 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专业素质面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笔试满分100分。
注:我校艺术类考试合格证发放比例不超过1:4,合格考生可于2016年4月20日后在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自行打印《广西大学2016年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我校不再通过其他方式通知考生本人,同时所有考生从当天起登陆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直接查询专业课成绩。(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zs.gxu.edu.cn)
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七、录取原则
考生须取得所在省联考合格证和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未组织联考省份的考生以我校专业考试为准),且文化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所在地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根据考生报考志愿,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体录取原则为:
美术设计类、音乐学、舞蹈学专业:不分文理科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分文理科以专业考试成绩为基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以该省政策为准。
以上录取原则适用于广西区外的省份。
八、入学与复查
1.新生报到时,必须携带专业课考试准考证、专业课考试合格证、我校录取通知书,按照入学须知中的各项要求办理报到入学手续。
2. 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新生入校后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复查,如发现有代考、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所在省份,并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九、联系方式
网址:zs.gxu.edu.cn 邮箱:zsk@gxu.edu.cn
电话:(0771)3232999 传真:(0771)3234955
关键词:播客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89-02
1播客的概述
1.1播客的概念
播客,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这种新方法也可以用于音频文件。“播客”是网络技术和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对于播客的定义还没有统一说法,但播客的推动者Doc Searls认为,播客是一种能自由选择的数字广播,人们选择收听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他将其定义为一种全新的自助广播形式:“收听传统广播时我们是被动收听我们可能想听的节目,而Podcasting则是我们选择收听的内容、收听的时间以及以何种方式让其他人也有机会收听。”同时,另一位播客的倡导者Dave Shusher认为Podcasting传播的内容既包括音频文件又包括视频和其它媒体文件,这一定义较好地描述了播客的特征。
播客,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RSS等先进技术音视频文件,允许用户下载、订阅、自行和播放的一种媒介形态。只需要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一网的电脑和一个编辑软件,就可以在播客视频网站申请属于自己的播客空间,音视频文件,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自己想看的节目,甚至可以同步下载到手机、MP3等多种“随身播”终端接收设备上收听收看。目前在国内,提供视频分享的播客网站有国际上的YouTube,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酷6网、56网、派派网等80多家播客网站。
1.2播客的分类
1.2.1根据传播的内容分类
从内容来看,如今互联网上的播客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为了简明,只收集了几个国内影响较大的播客网站所分的大类,至于其它的各个小类就不进行细分了。
优酷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电视剧、电影、综艺、资讯、体育、汽车、科技、娱乐、原创、音乐、游戏、动漫、生活、时尚、旅游、母婴、教育、搞笑、广告、其它。
土豆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热点、电视剧、电影、播客、娱乐、搞笑、动画、音乐、体育、汽车、财富、女性、游戏、乐活、科技、教育。
酷6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资讯、娱乐、体育、音乐、女生、汽车、科技、生活、原创、搞笑、游戏、教育、群组、酷6剧场、电影、电视剧、动漫、影评。
从以上三个播客网站的分类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比如,优酷网的分类,生活可以包括其它所有类别,而音乐、娱乐、搞笑、游戏、广告、原创、动漫之间都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娱乐既包括音乐又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真是越理越乱。但是,我们也能从这些杂乱的类目中看出一些相同之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类目之下的大多数节目频道都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像科教、外语这样的类目只占少数,而数量较多且比较严肃的新闻类目中,也有很多节目包含娱乐消遣因素。总之,播客的娱乐消遣性似乎是绝大数播客的共性。
1.2.2根据传播的方式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播客分为两大类:
(1)以音频方式进行传播的播客,这类播客没有图像,只是单纯的音频内容,此种类型为音频播客。最著名的音频播客是“反波”(省略),该网站于2005年4月创立,其播客一般为音频播客,在互联网上流传非常广泛,而且很有特色,内容也大都是些当下众所关注的话题。反波提出反对传统广播的内容和方式,试图努力塑造一种新型的广播风格。另外,各大播客网站也都有很多音频播客,虽然音频播客仍会有所发展,但已不再是主流。
(2)以视频方式进行传播的播客,这类播客综合了文字、语言、音乐、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此种类型为视频播客。目前视频播客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各大播客网站都是以视频播客为主,因此,视频播客内容种类也多,几乎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频播客将是未来播客发展的主要趋势。
1.2.3播客的特点
播客作为网络媒体的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媒介特点:
(1)播客是一种综合了语言、文字、音乐和图像的多媒体传播媒介。由于音频和视频传播所要求地受众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播客的接受群体不必是具有良好读写能力的受众,播客的这一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其受众群体。
(2)播客拥有自由和互动的特点。虽然播客的互动性仍有待增强,但是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介已有所进步。比如,播客网站在播客节目下面常设有投票栏和评论栏,播友可以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较传统大众媒介来说,播客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是比较强的。
(3)播客是一种多线性传播模式。播客作为网络媒介,既可以是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或多对多,同时它还是一种非线性的传播模式。
(4)播客可以订阅和自由下载,其接收终端有很多种,包括电脑、MP3、手机等。播客的受众可以利用多种接收终端,并且可以随身携带,这一特点拓展了受众的接收权利。
2播客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2.1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的比较
(1)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其准入门槛很低。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需要波段频段,而波段频段资源是稀缺性资源,一般个人团体是很难获得波段频段分配的。况且,即使可以获得波段频道,昂贵的发射设备也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然而,播客们只需要一台连接上互联网的电脑、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进行广播或制作自己的音视频节目了,不需要执照,也不需要波段频道,更不需要发射设备。
(2)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扩大传播者群体更容易。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主要是广播电视机构或独立制作公司,大众只能被动接受,但播客是只要具有一定电脑操作水平的人就可以制作播客了。由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由专业人士制作,因而其质量相对较高,播客的制作者则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节目质量也不尽相同,然而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有创意的播客们的介入将使播客的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3)播客颠覆了传统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模式。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流程是线性传播模式,节目内容转瞬即逝,受众只能消极的被动接受,收听收看时间都必须按照电台或电视台的节日表进行,对节目的反馈也十分困难。播客则不同,人们不但可以在线收听观看播客,而且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节目或频道,并且可以将节目下载到MP3、MP4、手机等随时收听观看,尤其是相对于电视来说,受众可以自由地安排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收听观看节目。
2.2播客与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的比较
(1)播客比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更个性化。播客是一种没有固定节奏的播出状态,播客的每期节目从几分钟到几小时等各有不同,十分随意,而网络电台则用传统广播的播出模式和方法,是即时的你听我说。并且,网络电视或网络电台都有某种机构的背景,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总觉得与自己是有一定距离的。然而,播客则是完全的个人化,无论是风格或内容都更贴近生活,距离感大大地减小了。
(2)播客是一种非线性传播。如今大部分的网络电视或网络电台,更多地依然是传统广播电视那样的线性传播模式。
(3)播客在节目播放过程中不会插播广告。传统广播电视或网络广播电视都会在节目播放过程中插播各种类别的广告。目前的大多数播客是播客们按自己的兴趣所制作的,是公开在网络上的,并且完全免费,因此节目中是不会插播广告的。
3播客与传统媒体的整合
在如今的媒体市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除了在不断地竞争之外,也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相互融合,而播客也不例外。播客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虽然有些不同,但彼此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形成共同发展之势。
首先来看播客与电视台之间的关系。传统电视台一直都在资源、人员、资金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并拥有大量稳定的受众。在节目内容方面,电视台有能力制作大型新闻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等严肃的节目,而播客则以形式灵活、投入少的特点,在制作个性化娱乐节目和互动性、参与性节目方面更有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播客与电视台逐步形成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渗透与嫁接。
播客对电视台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威胁,而是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电视台可以将自己的节目制作成播客在互联网上传播,或者对现有的网络电视台进行技术改造,在保证网络电视台正常播出的同时,将其中的“点播”节目改造成以RSS技术为核心的播客,从而形成传统电视台的多种播出方式。
因此,播客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强调的是不同传播渠道的融合。如今,网络媒体仍在不断的派生新的传播媒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体将广泛采用播客技术。随着播客的普及,传统影视媒体也在不断网络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网络媒体都有可能趋同,它们都成为网络多媒体公司,其内容和服务同时涵盖文字、音频和视频。
4结语
在未来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播客将成为最广泛的、最易使用的交流形式。播客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体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优点和缺点,随着传播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完善,视频分享网站正在最大化的挖掘自身优势,取得主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法规的不断完善,播客将会迎来更加健康地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广播电视编辑》课程是新闻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广播电视编辑实训能力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门课程是新开课,之前没有上过,无经验可谈。接到教学任务后,我就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的对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对《广播电视编辑》这门课程不太熟悉,了解不多,但之前我先后上过《新闻概论》、《新闻评论》、《新闻作品欣赏》、《摄影与摄像》、《新闻写作》等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广播电视编辑能力和要求还是有些了解的。假期中,又与我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朋友进行交流,了解广播电视编辑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技能要求,同时,又与已毕业学生中从事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了该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为我上好这门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高职院的学生不一定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广播电视编辑能力上,应掌握如下基本技能:一、采访技巧;二、编辑能力;三、后期制作;四、文案写作。确定了教学目标后,结合我院的教学条件,确立了以“校内实训为主,先易后难”的方针。因为我校地处郊区,交通不便,再加上周边没有相关的新闻单位可以实习,校外实习不太现实。因此,立足本校,充分利用本校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训是唯一出路。
在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来加强实训。
从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广播电视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已经基本掌握,如:新闻采编与制作、摄影与摄像、非线性编辑、新闻写作等课程已经上过,基本具备了广播电视编辑的基本技能,为上好广播电视编辑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新闻理论基础,关键是我这个老师怎样上了!
在教学中,我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树立信心。
1.制作手抄报
制作手抄报,让学生尝试编辑报纸的能力,因为之前学生做过手抄报,有的还参加过手抄报比赛,比较熟悉。但是,和以前几个人制作一份,交差了事不一样,此次手抄报,我是规定了主题的,每一版、每一栏目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自己组稿、写稿,自己修改,自己排版,自己作报头、标题、插花,自己抄写等等。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交电子版。
经过严格要求,学生经过努力,终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大多数学生通过了严格的实训,充分体会到了制作一份报纸的艰辛,同时也学习到了报纸制作的基本流程好技巧。
通过这次实训,学生对广播电视编辑有了感性的认识,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增强自信。
2.给定素材
教师给定素材,学生按要求进行编辑制作。按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安排,我将我在独山拍摄的一组郁金香照片和视频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我提出的要求,充分展示郁金香的美。
我提出的要求是:按文艺片的要求,必须有背景材料,有解说词,有配音,有字幕,有片头、片尾等等。学生们在非线性编辑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技术大比拼。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学生终于按照要求制作了一批令人满意的作品来。
作品中,学生按文艺专题片的要求,专门收集了有关郁金香的资料介绍,背景音乐、歌曲,配上了字幕、解说词,有的同学还自己做配音,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
通过这次实训,夯实了学生非线性编辑的技能,同时又得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整理、编辑和后期制作能力的实训,提高了学生整理、编辑和后期制作能力。
3.利用活动,加强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更多的是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组织学生主动的为这些活动提供服务,同时,锻炼学生的广播电视编辑能力。
我们第一个服务的对象是管理系召开的“两会”(学代会和团代会)。我们全程参与了“两会”的新闻报道。这是我们广播电视编辑开课以来,我们做的第一个大实训。我们把全班分成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两个大组分别进行实训。要求根据会议情况,分成三期进行报道。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出人员组织安排,报道计划,采访安排,时间安排等等。经过两星期的采访报道,学生完整的学到了怎样报道会议新闻。具体讲学会了:1.会议的策划;2.报道文案的写作;3.会议的采访;4.会议材料的收集、整理与补充;5.会议资料的编辑;6.会议报道的后期制作。
会后学生们很快拿出精心编辑制作的成品,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是学生们第一次以实景的方式进行采访报道。这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广播电视编辑的兴趣。也涌现了一批象张燕、徐文礼等骨干,同时也带动了过去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同学,全班同学在张燕、徐文礼等骨干的带动下,学习热情高涨。
在高涨的热情下,我们先后参与了全州大中学生技能大赛、献血活动、学院樱花节、青年志愿者活动、歌咏比赛等等活动,均有作品呈现。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实训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属于自己的“原创”
经过上述几次大的实训以后,大多数学生已不再满足一般的新闻采访报道了。在此情况下,我适时提出了本学期广播电视编辑的实训考查题就是制作一部有一定意境的音、视频作品。接到任务后,学生积极性很高,采集素材、编写剧本、请同学当演员等等,忙的不亦乐乎。在学生交上来的作品中,他们的创新能力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既有董或炯、张燕、徐文礼等制作的微电影;也有彭芳燕的《毕业的自白》;王彦青的《美味直播》……
【关键词】国际传播 广播电视 国家形象片
一个国家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目的是塑造国家形象。学者们普遍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①;“其他国家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②
迄今为止,官方和学界都没有对当今中国所期望塑造的国家形象给出清晰的定位和描述,但是从学者论述到国际传播实践,其基本指向都较一致。吴友富教授从“文明冲突论”设置的交流障碍,西方“冷战”思维犹存,“中国”甚嚣尘上等考虑,认为中国应定位为“和平发展国家”。综合来看,中国希望塑造的国家形象包括政治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经济上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安全上的和平大国、文化上的传承繁荣等。
塑造国家形象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媒体传播力。在传媒作用层面上,又分为自塑和他塑。自塑指通过本国的传媒,包括国际传播机构进行国家形象塑造,传播效果受限于该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而他塑指其他国家传媒机构或国际媒体对一国的报道和反映。
目前我国使用的“自塑”媒体平台包括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和通讯社,国家形象片是电视媒体新的拓展。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广播电视媒体以及国家形象片领域的相关情况。
本文将在宏观层面上研究中国国际传播平台中广电领域的基本情况,也将在微观视角上对中国国际传播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的宏观对比
国际广播是指以外国听众为受众的广播,具有不受国界限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渗透力强、接收方便、可使用多种语言等特点。中国的国际广播起源于1941年,当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为适应抗战需要,开办了对侵华日军的日语广播。目前中国的国际广播格局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主,其他省市电台为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目前使用61种语言向全球广播,截至2011年底,每天累计播出3200多个小时广播节目。除此以外,各省级电台还有数量不等的对外节目。以笔者所在的北京电台为例,每年向海外六个国家的十多家电台提供超过一万分钟的广播节目,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电视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卫星电视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往向驻外使馆和华语电视台寄送节目的格局。1992年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开播后,又陆续建设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国际频道,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入户。2004年起, 中央电视合数家地方台陆续建设了长城美国、亚洲、加拿大、拉美等播出平台,订户数量在不断增加。部分省级电视台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送电视节目,例如内蒙古电视台设有蒙古语卫视频道对蒙古国、俄罗斯布里亚和国及图瓦等国家和地区播出。
中国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源于2008年,包括商务部的“中国制造”宣传片和国家旅游局的“欢乐健康中国游”在内,目前为止中国共制作播出了四部国家形象片。2011年制作的中国国家形象片除纽约时报广场、华盛顿特区画廊广场的大屏幕外,还在英国BBC,美国探索频道、蓝海电视等播出。
对宏观层面其他元素进行对比,可参照下表:(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为例)
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方面的国际传播格局已经基本成熟。而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和播出还处于项目化的状态,拍摄人员和主体不定,播出时间也没有明确规划。
广播、电视和形象片的内容都处在主管部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广播和电视都可以适应时效性要求,内容灵活,而形象片的内容则相对固化。三者都是在中国自行建设或者自行选择的平台上播出,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播出平台越来越处于不可控的趋势。
广播和电视一般需受众主动接收,也容易因个人喜好而引发固定的收听收看习惯。国家形象宣传片依赖于受众的被动随机收看,但其到达率却最高,时长较短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的表达思考
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形象片,面对的都是国际公众,因此必须要对海外受众熟悉的传播手段、习惯的接受语言、喜欢关注的内容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在表达方式上有共同的策略和追求。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1、叙事方式
笔者多年从事国际传播工作,在叙事方式上总结了四个词:“事实为先、以小见大、情感投入、不断创新”。
西方受众习惯于媒体给出信息而非结论。在国内则一般要求记者清楚表达报道意图和观点,所以如果用对内传播的思路做国际传播,就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甚至招致反感。中国媒体在2008年四川地震中的报道获广泛好评,就是因为大量使用了真实的影像和声音,而非空洞宣扬中国政府如何救灾,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曾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由杭州电视台拍摄的《在震中的54个小时》,就是以记者亲历地震用手机录下的画面编辑而成,几乎没有任何空洞的情感性语言,格外动人。
以小见大,细节为王,它要求以真实、生动、鲜活、有情节的细节来给受众提供体验空间。2008年在BBC播出的纪录片《一年》广受好评。《星期日独立报》曾评论说它“第一次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圣域”。纪录片选取了8位普通藏族人一年间的细碎生活作为表现素材,而不是宏观地表现经济如何发展,人民生活如何提高。笔者2010年担任总撰稿和主持人的广播节目《中加走过四十年》,也同样选取了小的切入点。节目从中加建交四十周年之际,来自中国的舞剧《红楼梦》在加演出后对导演的连线采访切入,闪回到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舞蹈家吉丽丝的深情回忆,再联结到姜昆大山师徒的跨国情谊……在流畅的串接中,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往之路浮现。
情感诉求的投入同样关键,一个节目能否引起受众情感共鸣至关重要。纪录片《一年》中,观众进入到这些家庭的世界,跟着他们一起欢乐一起忧伤,了解真实的是什么样。在广播节目《中加走过四十年》中,姜昆回忆,当年每周都给大山做炸酱面。而大山却并不知道当时每周能吃上一碗肉酱做的面十分奢侈。这些细节一下就能让听众有“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容易进入到节目营造的氛围中。因此,情感应该是国际传播一个值得重视的追求点。
另外,在网络如此发达,世界越来越小的今天,表达方式同样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
2、价值取向的追求
叙事方式创新,是为了能够获得好的传播效果。而传播的最高层面就是价值观的传播。毋庸讳言,现在西方受众眼中扭曲的中国形象,很大程度就是由于价值观不同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巧妙地有分寸地把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内涵作为报道追求的方向之一。
普世价值指的是作为“人”所普遍追求的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包括以人为本、平等、宽容等等。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选择以人物作为表现主体,就是遵循了近年中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拉近了受众的心理距离,使受众得以从平等视角来接受其中的信息。
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样重要。“只有用国际认可的标准,来演绎充满活力,饱蕴着特色的民族文化,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③2011年推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中看不到长城、熊猫等惯用的中国符号,而是巧妙地把传统文化元素,例如书法、古典家具、青花瓷图案用到背景或者道具当中,同样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更易于受众潜移默化中接受。广播节目《中加走过四十年》节目开场就是舞剧《红楼梦》中美轮美奂的中国风情的音乐,中间又有中国的相声,尾声还有加籍作家张翎创作的小说《地震》改编的电影录音,中国元素似乎毫无痕迹地糅合进来。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更加巧妙高超的表现手法。
3、整合与共融
当今国际传播领域,正在集体向一个融合的时展。随着网络的普及,广播、电视和形象片的制作与传播迎来了新的平台,也提出新的挑战。
以2011年推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在播出前相当长时间,中国国新办就通过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了话题预热,播出以后产生的讨论和反响更热烈。但其实还可借由网络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此次除户外大屏幕和国际电视机构播出外,如果能同步在西方观众非常熟悉的YouTube等视频分享媒体上播出,如果能在形象片播出引发热议时,马上利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将片中人物的详细背景作充分介绍,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不知所云”现象的发生和延伸,受众会更多,获得的二次传播、多次传播的机会也会更多。
同样,广播节目也随着网络发展在向着视频化方面进步。之前提及的《中加走过四十年》进行了音视频直播,视频元素的运用几乎可以和电视直播媲美。而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越来越重视形象广告的作用。因而,广播、电视正在逐渐形成整合的力量,形象片的理念也正在被广泛接受。
总之,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深入掌握国际传播规律,传播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
参考文献
①李寿源 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305
②刘继南 主编:《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25
③刘利群、张毓强主编:《国际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