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3)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物理学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榜样,是人文教育的有力例证和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敢于挑战。牛顿谦虚地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获得成功的”。通过这些实例教学会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怎样做人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育;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融合
当前社会正在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实现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可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教育,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然而,关于物理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重大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例如:物理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物理教学如何发掘物理学的人文蕴涵?“融合”是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类知识的盲目堆砌或简单叠加?如何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同行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勇于实践探索。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及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即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而学科教育(包括物理教育)是为了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对人进行的一种教育。学科教育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人文教育重在对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的培养。
2.物理学科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对物理学中包涵的鲜活人文知识却视而不见或涉猎甚少。
许多物理教师,由于教学目标的倾斜,只重视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培养。淡化了人文教育,具体地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逻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物理知识结构编排,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物理素质的需要,也严重地忽视了物理在技术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视了人的愿望、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和需求。
(3)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忽视学生谋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物理世界里,但对身边最基本的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二、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将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两种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最佳途径。
1.两种教育具有功能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才有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工,并产生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两种教育分工的同时存在着联系和渗透,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在这层意义上说,两种教育也存在目的的一致性。
2.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意义
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情感,即对学科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纠正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就是要求物理学科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通过物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加强人与人的沟通与协作,将物理教学着眼于现在与未来,让学生将学习物理知识与认识社会、解决与社会相关的物理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广大物理教师要增强人文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把人文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中去。在物理教育中,确立人文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三、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成效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物理教育中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关键在于提升理科教师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物理教师更要努力充实、自我完善。
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对物理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物理教师应该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而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其次,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应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
另外,物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弘扬物理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以提高人文教育的成效。
四、在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与基本途径
1.物理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克服以往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物理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物理教学还是人文教育,都必然涉及到包括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在内的教育观念,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2.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两种教育的基本途径
(1)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思想
在物理概念,物理定律中到处蕴涵着各种哲理思想。如讲到物质的运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可以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如讲到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亡,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由此可教育学生: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素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物理与交通、物理与通讯、物理与能源、物理与材料以及物理与其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物理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另外,如果摒弃人性而追求纯粹科学规律的物理教育,势必造成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畸形。教学中,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人类正面临着如核威胁、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能源枯竭、计算机病毒等。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3)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成功者的典型、榜样,是人文教育的有力例证和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用事实说话,敢于挑战。牛顿谦虚地说:“我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获得成功的”。通过这些实例教学会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怎样做人做事,对学生今后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很大的益处。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在教学中,介绍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贡献,可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体现了科学探索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
(4)通过物理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科学求真精神。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充分尊重实验数据;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不弄虚作假、臆造事实。在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中,常常把一些次要的因素忽略,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来研究问题,即建立理想化模型,如点电荷代替真实带电体,用理想气体代替实际气体等。此外,在物理学解题方法中,如隔离法、对称法、转换法等,对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生活态度,非常有帮助。
(5)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审美的人文教育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新课程理念 教学改革 有机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触角已经深入各门具体课程,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特点相结合,实现针对性课程教学优化,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懂得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主观认识和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的教学成败。需要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一努力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方面的深造,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新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完美融合,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科学习和能力成长。
近年来我本着高度责任感,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相融合的教学实践摸索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要实现思想品德课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完美融合,并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素质教育,品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运用自己的主导优势,积极与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的飞跃。
初中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要更好地投身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中开花结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相融合的先决条件。只有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了,才能更好地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2.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一味采取压制学生的办法,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困难重重,甚至还会激化矛盾。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指导教学,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课堂交流互动。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的目的,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品德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关键词】“中国梦” 幼儿教育 创造力 科学培养
前言:
“中国梦”对我国幼儿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结合以“中国梦”意识形成为指导渗透幼儿创造能力、以教育体系科学构建为契机,发挥“中国梦”引导作用两方面展开相应的探讨,对幼儿创造力科学培养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以“中国梦”意识形成为指导渗透幼儿创造能力
1、以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促使幼儿教育创新意识形成
幼儿创新意识的初步形成与培养是幼儿教育开展的关键,然而多样化教学模式则是创新意识初步形成的重要组成因素。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培养以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为基础,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创新研究,激发幼儿潜在的创新意识,对其创造力进行塑造。而“多样化”教学模式则是根本“保障性”因素,为幼儿自身思维方式的有效转变奠定基础。
2、以“中国梦”为教育引导,促使幼儿创造力培养科学发展
“中国梦”是我国伟大的“复兴梦”,幼儿教育则是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复兴的根本所在。在幼儿教育中以“中国梦”为指导,对幼儿创造力进行科学培养,强化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幼儿教育形成创新发展,核心环节在于对幼儿创造力培养过程实现不断创新,带动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这是幼儿教育创造力培养走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心思想,也是突破传统教育束缚助力“中国梦”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
3、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中国梦”意识渗透,激发幼儿想象力
教学实际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反映作用”,幼儿教育对“中国梦”意识进行相关渗透过程,对幼儿内心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幼儿想象能力的不断拓展进行不断的激发,促使幼儿学习观念发生质的转变。从而使得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对其想象力进行不断培养,带动幼儿想象空间逐步拓宽,不断实现教育内容形成创新。这是幼儿教育想象力不断进行激发的根本,然而为幼儿拓宽想象空间促使幼儿形成较强的想象力。这是幼儿教育创造能力形成的根本,也是推动幼儿教育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环节。
4、科学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突出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科学性”
幼儿教育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主要在于对其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管理机制进行不断优化,进而保证幼儿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而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进行课程合理搭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促使幼儿创造力形成科学培养。而在课程科学设置过程中探索课程监督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过程,为课程科学设置提供及时有效的意见反馈。这是幼儿创造力培养的“保障性”因素之一,也是幼儿创造力培养过程“科学性”充分体现的关键因素。
二、以教育体系科学构建为契机,发挥“中国梦”的引导作用
1、立足幼儿教育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形成科学教育发展过程
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是推动幼儿教育过程逐渐走向“科学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创新教育思想逐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核心部分。管理机制是幼儿教育课程科学设置的前提因素,而“中国梦”教育思想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循环,促使幼儿创造力不断提高,为其想象空间的不断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两个方面,对幼儿创造力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引导,带动幼儿教育发展不断形成创新。
2、以“中国梦”为指导,加强教育体系幼儿创造力合理构建
幼儿教育体系中,对幼儿创造力的合理构建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以幼儿内心发展为基础,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幼儿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过程发生转变,充分理解事物的形成过程,进而实现创新思维的逐步形成。这是“中国梦”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对其创造力产生有效指导作用,引导幼儿自身创新意识的形成,最终实现教育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这里,幼儿教育体系中创造力的培养突出“中国梦”的指导作用,对其教育体系构建过程进行不断优化,实现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创新发展。
3、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优化幼儿课程设置拓宽创造力培养道路
幼儿教育创造力培养途径多样化是拓宽发展道路的根本,课程设置优化则是重要手段。首先结合幼儿创造力培养基本现状进行有效探究,对其课程设置存在的状况进行不断地深入探索。结合当今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合理设置,这是课程优化的关键环节。将生活与教学相融合是新时期幼儿课程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幼儿自身内心思想进行有“针对性”引导的基本手段,从而使得幼儿对生活事物的认识过程逐步全面,促使思维意识形成创新。这是幼儿教育课程设置助力“中国梦”伟大复兴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梦”引导作用最大化的根本所在。
4、深入渗透幼儿“中国梦”意识,加强幼儿创造能力培养探索
“中国梦”是我国伟大的“复兴梦”,对幼儿进行科学渗透过程,可以激发幼儿自身创新意识以及创造力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过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幼儿进行有效地“中国梦”渗透,使得幼儿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创造力的提高对祖国的伟大复兴可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发幼儿自身的想象力。这一过程是幼儿进行创造力探索的根本保障,对于幼儿内心思想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得幼儿教育体系构建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体现出“中国梦”的引导作用。
结论:幼儿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应以时展为根本,对其发展角度进行积极探索。“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幼儿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应以这一历史使命为基础,对其培养过程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为我国幼儿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教学;思考;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13-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阶段则是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的关键性教学环节。《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调整课程计划模式及授课方式,确保他们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西太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合格的医科教师应参与基础学科的教学并要结合临床实践”、“医学院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参与教育过程,并提供条件使学生能深入钻研某些领域并获取在多种环境下的临床经验”。随着《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推出、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关注和改革的重点。
一、医学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教学模式是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代表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包括医学在内的多门学科。与此类似但表现形式更多样、更丰富的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以及PBL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具体临床问题编制综合课程,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但是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的自主发挥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容易影响教学进度,对教师的课前预见和驾驭课堂教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一类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网络数字教学模式逐渐兴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混合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简称B-Learning,即试听媒体的数字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学习模式)、Web Quest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Just-in-Time Teaching教学模式(即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的策略)以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其显著特点在于环境的动态性、空间的网络化、信息的共享性等,其本质也属于探究式学习范畴。然而,这些教学模式若按照教学所涉及的阶段来划分绝大多数属于信息技术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即课外整合模式,属于主流学习时段外的辅助学习、补充学习和自主学习模式。另一类针对医学这个特殊专业开展的课程整合颠覆了以往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教学体系。这种整合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更加合理化,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但与前两种类型教学模式相比,推行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从病名、病因、病理到临床表现与诊治的“由因及果”的传统的、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属于探究式学习范畴,不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医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探究式学习必将成为未来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目前的核心问题是这种学习模式与中国国情、现有医学教育模式的匹配性。探究式学习多采用小班教学、小组讨论的形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是学习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学教学模式改革构想
本构想拟在传统的大班集中教学的形式上,融合探究式学习从接触症状、体征到认识病因、病理,最后诊治疾病的“从果到因”的“研究式”学习方法的核心思想,创建一种以典型临床症状(即主诉)为基础,多种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为主线进行讲授的拟临床诊疗式教学法,并借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简称OSCE),同时辅以问卷调查等评价体系对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以期为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自编院内试用材料。组织校内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编撰试用材料。此试用材料需涵盖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在试用后根据其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2.随机对照。选取某一班级学生作为小范围试点人群,随机分组。一组采取基于主诉的临床诊疗式教学模式,一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评价两者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要求学生在模拟的真实临床场景中,完成患有不同疾病的几个标准化病人考站,从整体实施效果、收集病史能力、常规及辅助检查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四个方面比较和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4.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采用间接询问调查法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基于主诉的临床诊疗式教学模式的态度(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总而言之,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旧思维,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构建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教育模式,是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S].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Z].2001.
[3]郭颖,边专,台保军,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及其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1):7.
[4]罗纯.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3):99-100.
[5]杨连红,章传叶,汪硕果.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效果[J].安徽医药,2012,16(9):5.
[6]金龙玉,高琴.医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的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21.
[7]孔维佳,王彦君,乐建新,等.标准化病人对的建立及其在耳鼻咽喉科学PBL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08,(16):5.
[8]黄纯国.利用混合学习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7).
[9]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7):5-8.
[10]陈宝艳,李道成,孙晓峰,孙雪.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4):5.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生源数量急剧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教学管理难度,对相关工作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精细化管理作为理念与文化要素的双相融合,立足于学生本位,强调全面、细致得关注各项工作开展,对明确教师工作方向,缓解管理压力,具有莫大优势。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更高明的管理手段,其运用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价值
精细化概念的雏形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大家老子提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此后,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管理的一个概念而被社会所熟知。学者汪中求如述到,精细化是指根据一定规则,将事物从不同的特征、细节、要素、精准、精确、科学地进行分门别类,具体细分的一个过程或达到的一种状态。微观层次的释义,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细是对象细化、内容细化、管理细化,特别强调执行流程细化;化是过程、程度或状态。本质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其服务的基本属性不变。精细化管理概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渗透与运用,是促进高校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提升高校教学实效具有显著作用。高校教学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要素参与,其构成相当复杂,而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各岗位职责的确立及执行,因而对提高教育工作者能力素养亦大有裨益。
二、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实践
新时期,教学管理精细化是高校教育创新改革的重要方向,应渗透实施到各环节。高校教学管理作为体系化运行工程,涵括了课程设置、保障机制、人才建设等诸多内容。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精细化管理运用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高校系列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包括目标定位、内容划分、方法择取等。基于精细化管理的高校课程设置,应积极灌入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在确立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目标下,根据专业方向、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不同,进一步细化各阶段教学目标,以指导后续相关工作开展。基于此,各专业教师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本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及发展需求,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延展教学内容,切实处理好知识灌输与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另外,教师还需富有创新意识,精准定位学生综合水平表现,细致研究专业教学特点,进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情景引导法、合作探究法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力。
(二)保障机制
教学管理作为一种事前管理服务,旨在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因而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校应逐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参与主体地位,量化其权利与职责,细化实施流程,有效避免不作为、互推诿等现象。同时,高校还应建立严谨的考核机制,这对师生两大主体,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现多元化原则,及时跟踪审查其工作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以提高教学管理效力。不同的考核评价反馈机制要与考核对象相对应,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的方式,放大其激励效能,鞭策师生自省自律,推动教学管理精细化发展。信息化技术支撑环境下,高校要善用网络管理平台,循序渐进地推动教务系统建设,集选课、查询、课排等服务于一体,创新教学管理发展。
(三)人才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教育精细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作为主导,其综合能力素质表现,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实效。因此,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必须要依赖高质、专业的师资队伍。所以,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教研等工作,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树立其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促进整体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提高。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应以精细化管理概念为引导,理性处置教学管理反馈信息,客观分析教师能力素质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工作,精细化各时段教研目标,如丰富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等,如此在循序渐进的发生过程中,教师综合素质将实现明显改善。同时,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要求高校尊重教师主观意愿,注重人文关怀渗入,以带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构成复杂,本文作出的研究有待深入和补充。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的大家广泛参与此课题研究,客观剖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在综述精细化管理优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运用策略,以改善高校教育发展能力及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琳.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模式的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54-255.
[2]袁俊.探析高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路径[J].亚太教育,2015,36:221.
一、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论依据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协同理论认为,任何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各要素之间表现出协调合作,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由学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多方参与,将教育、管理、服务等高校育人功能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拟基于协同理论,试图探索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个系统的有机契合互动机制,使其共同发挥出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人格的教育合力。
二、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统一性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于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就是引导高职生在校期间促进对自身的了解并确定好自己职业目标,规划好实施路径,及时反馈并加以调整以实现职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自己兴趣、特长、个性、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探索。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互融合
“自我认知”、“职业能力”、“职业世界探知”以及“职业决策技术”是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教学形式的学习与借鉴
随着社会与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态关注度的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已逐渐从以往的说教式解放出来,形成富有鲜明学科特点的,以心理活动与课堂研讨相结合为主,再结合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其他方式为辅的特色体验式教学形式。还有与之配套的特色课外辅助――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皆有效地帮助高职生自我心理调适。
虽然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没有形成自身固有的教学形式,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可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进行科学延用。如陶炳勇(2009)提出开展以成功心理为核心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可通过心理分析、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强化受训者的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是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助教学不错的选择。[2]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1.整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求学、就业等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最终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教育模式。[3-5]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2.整合建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本校、本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前瞻I生、确定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体系。而且,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建立适合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切勿搞一刀切的课程体系。其次,改革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单纯、枯燥的纯理论课教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7]。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目标清晰说明
对课程标准来说,如果说有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不重要的课程元素,那就是“课程目标”。说它重要,是因为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一切目标都是教学的基本元素,它决定内容与方向。说它不重要,就是如果设置模糊或者界定粗鲁,那么很容易沦为摆设或教条的形式。毋庸避讳,最近一轮的新课程,所有学科,共同存在的一个诟病就是对三维目标的界定模糊。三维的目标设计初衷是好的,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根本问题在于这三种目标分列的形式,不经意间就造成了人为的割裂,成为备课的形式和课堂作秀的凭借,甚至造成了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混乱,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成为各种新名词摆排场的领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很容易成为喊口号的场所。
目标清晰说明,即在目标内容说明上要清晰,在选择上能够贴近内容与教学实际,在描述上能够明确说明下面的一些问题:①该部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如相关的知识、技能及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的关系,及与课程内容如何对应?②是否一节课能够同时完成或一定要完成课程目标,如相关目标的难度系数、难度分解或层次划分,及在本节课的侧重点和着落点如何界定?③技能目标的课堂呈现方式其显性与隐性如何区分,即隐性目标是不明显的学习带来的技能形成,如何明确平衡显性的培养和隐性的形成?④知识目标如何寻找更核心化的价值,即一节课经常涉及大量的知识,可能非常多的知识目标会给教学带来重点不突出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确定哪些是最本质、最核心的知识目标,如何减少主题教学等综合学习方式带来的学科知识价值的弱化?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与过程针对性如何界定,即如何防止大而空的在各部分教学都通用的,诸如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等通式教育,甚至很多在各学科都共同存在的,诸如合作意识、爱国情怀等普遍的素养教育?
对课程目标清晰说明,又如在目标过程完成上也需要有明确说明,以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科需求,这方面可以参考以下问题:①目标培养的形成策略、过程及相应的程度需要明确,如信息表达中的文本表达的技能与多媒体表达中文本表达的技能不同阶段如何定,以及具体操作掌握到何种程度?②素养目标的阶段性可见性评测需要明确,如在学习过程中,或者阶段学习之后,对哪些素养目标如何进行测评,及如何提高真实性和有效性?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长期形成与短期教育如何统一,如信息的甄别,在方式上集中一节与后期学习中长期培养的如何统一规划?
由此可见,目标与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在内容设计上宜进行长远规划,即能够在目标上进行整体设计和明确界定,在各类目标的分割与统一上也要让培养有明确的内容与方法,过程也需要分阶段、有序地进行,避免过度零散和浅层涉及,造成过多目标陷入水过地皮湿的应景现象。
概念清晰描述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仍然不是特别成熟,信息技术内容更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又往往会融合或借鉴很多其他领域的新老概念,这就需要课标在概念界定上要更加针对中小学教育,更针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性,既要从教育实际出发,还要从技术的应用价值去界定。
例如,计算思维这一最重量级的概念,可否针对如下问题进行细化界定:①计算思维与算法的区别及其技术针对性。即计算思维的工程思维、技术思维、布尔逻辑思维、算法思维等不同的角度在相关技术功能和应用中如何体现?②计算思维在程序教学中的实用范例。即在程序教学中如何基于计算思维选择内容、实施教学,尤其是如何通过范例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计算思维?③计算思维在工具软件的教学中的适用性及范例。基于程序教学的计算思维体现是更直接的,如何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等工具软件的教学中体现也需要相应的适用性分析和范例说明。④计算思维在应用软件与开发软件上的思维区分及范例。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高级境界是软件的开发,这与不涉及软件开发只关系到软件应用特点的教学有何区分?⑤计算思维在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界定与范例。诸如基于二进制的布尔逻辑、基于存储思想的计算运行原理等,这些能够揭示计算、网络工作原理的理论与实践中计算思维表现方式,需要通过范例来科学界定。
又如,信息哲学这一基础思想性的概念,可否考虑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问题。①作为哲学,需要考虑它的涉及领域,不能以思想一论之。对心智哲学、认识论、美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哲学其他主要领域去细化界定一些具体的应用,避免想象空间太大。②根据具体的应用范式,如话题(事实、数据、问题、现象、观察等)、方法(技巧、手段等)、理论(假说,解释等)去解构具体的技术应用。
可能,新课标还涉及更多的新概念以及新理论,都会受到更多的重视,或者有的会成为课程的核心价值理论,无论采用哪些概念、采用多少概念的成分,都需要有一些具体而清晰的界定,特别需要给出一定的教学范例或教学范式,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具体技术给出一些应用分析形式的概念界定。
内容清晰界定
作为广泛跨界的信息技术教育来讲,内容讲什么、学什么似乎并不宜采用太严格的范围,特别是内容随时会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挑战。但是,内容可以更新,领域需要界定,才会让一线教师更有操作的依据。
例如,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可否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元素考虑界定策略:①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涉及原理、操作方面的深度与广度的界定,如设备管理、驱动程序,甚至是一点存储卡、声卡的程序判定等基本的硬件控制技术。②操作系统的技术素养或操作能力与版本升级的关系,这涉及软件的升级、操作能力的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等方面界定,如Windows XP、Win7、Win8、LINUX甚至Mac OS、Android的共性或者特征,不只是知识介绍区分,更是如何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对比应用,迁移、超越。③操作系统的深度操作技术,包括系统诊断、网络管理、系统漏洞、远程管理、软硬配置与管理等内容范围的界定,即如何让学生能够尝试掌握一些核心的操作系统技术,让操作系统学习真正是操作系统而不是应用软件学习。④操作系统与对软件开发关系的界定,涉及包括手机操作系统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的范围界定,即能否培养学生的开发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
又如,创客等新教学内容方面的界定,是否考虑其目的、功能和具体内容的界定:①创客在基于信息技术和非信息技术下的不同内容区分与功能界定。面对工业4.0这样的新的时展,信息技术过于单纯,过于超出工业,必然会固步自封,即使增加创客的概念,无工业的概念仍然是单薄而偏安的。②创客基于一般软件的范式与功能说明。基于软件,如动漫创客的教育范式和相应的功能开发建议。③创客基于机器人教育领域的功能、目标与范式界定。对机器人来说,这是表现创客的一个较好的领域,在目标上如何超越以前的模仿是重点需要创新的。④创客基于PC、网络、手机编程等领域的功能与范式界定。手机编程,对比以前的教学编程教育的历史,如何跳出算法和范例教学的局限,这是创新的新方向。
当然,在内容的架构、重组和创新上新课标会谨慎而有把握地确定一定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规则,我们期望的是,不论采用哪些方式都希望能够提供具体解构式的说明,能够针对技术或者教学范式明确“什么内容、什么目标、如何应用、何种程度”等基本内涵与外延,清晰地界定会更容易让一线教师看得清楚、学得明白、教得顺手。
精细化界定与课程空间开放并不矛盾
有一个担心是,如果对目标、概念、内容、方法等进行过多、过细的界定,会伤害到课程的开放性,使课程缺乏个性化的空间。其实不然,反而会因此增强课程的核心和重心,树立课程的价值性,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如果仅是寥寥数语,就会让一线教师难以把握真谛,让课程管理者也小看课程的质量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