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目的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摘 要: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解读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必备环节。解读教材不仅要了解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方式变革的含义,还要了解教材的不足与缺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材料的补充与整合。
关键词:英语(新目标);教材内容;合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21-0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课程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功能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成为教学服务,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依据教材实施教学,而应从教材的内容、结构、方法等多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拓展,这就需要教师要去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一、以课程标准作为整合与拓展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的和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的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教师要灵活拓展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的内容,及时关注时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整理,融合么自己的教学中去。同时刘道义老师也认为:(1)教材不应该成为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2)教材不是“圣经”;(3)教材是服务教学的工具和材料;(4)没有完美的教材;(5)教材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教材要有三个“正确认识”,一是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合理使用教材。要牢固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充分认识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正确认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教材不等于课程标准;教材不拘泥于课程标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可能超越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体现教材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要认识到教材与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三是正确认识教材与考试的关系。教材的内容不等于考试的内容;平时的评价可以以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为基础,但也不能死抠书本知识;不能出于应付考试的目的而对教材进行随意的取舍和调整。
二、科学合理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与认知现状。我们的教学要做到把教材概念化的知识还原为贴近学生的具体的内容,把活生生的人和事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概念化的知识细节化、情节化,实现“还原生活”的功能,与我们面对的学生对接。
1、调整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让教材内容更符合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补充更多的语言材料,适当增加一些与课文息息相关的词汇。如七年级上册Unit5 关于球类运动词汇教学时,可以增加“badminton”这个词。
(2)整体设计,分课时侧重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五项内容标准。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2、理安排合课时,做好Section A 和Section B 两部分的统一、协调
《英语(新目标)》每个单元有六页,其中Section A 三页,Section B 两页,Self-check 一页。一般情况下,安排五课时,Section A 两课时,Section B两课时,Self-check一课时。但是往往由于每个单元的难易程度、话题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师上课需要的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并对课时也作适当的调整。
如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这一单元可以这样安排课时和组合内容:由于Section A 的第一页和第二页只讲到一个句型 Do you have…? 和表示球类的几个单词,内容太少,课堂教学无法开展生。为弥补这一不足,第一课时可以对内容作适当调整,把Section B 的1a提上来,这样可以在教学Do you have …? 的同时, 教学新句型Do you like …(Unit 6)? 或者把后面需要教的句型 Let’s …. That sounds … 提前,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充实第一课时的同时,给第二课时争取教学时间。因此第一课时可以处理A 1a ~ 1c, 2a, 2b , B 1a。
以下课时可作如下安排:
第二课时,复习单词,完成采访任务,复习句子结构 Do you have…? 完成 3a, 3b 的教学,学生在对话中操练句型和单词。
第三课时,处理A 3a, 3b, 以及Self-check 3 图片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想象用所学的句子结构和单词编对话,进行表演。
第四课时,3a语段的处理,注意第三人称单数has,语言点的处理,学生听力模仿的强调,句子结构的掌握。3b写作处理以看图模仿为主,从课文来看还是以单词巩固为主,3c 的写作要求仍旧以第一人称为主。
第五课时,完成体育俱乐部的介绍,汇报同学参加的情况。
3、切合实际,适当删减教材内容
为确保课堂教与学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当教材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不易操作时,通常可对其做出必要的删减。如,七年级(上)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中的Section A 4是一个游戏,按学生出生日期排序,而目前大部分班级都有五、六十人,如果逐一调查,课堂秩序就会显得比较混乱。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删去这一活动。
4、以生为本,合理替换活动内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对教材中效果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如,七年级(上)Unit 3 Section A 3c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这种情况在中国较难,谁愿意让别人任意呼叫自己父母的姓名?那会让他们感觉不自在,感觉受到了别人的侮辱。因此,在课前让学生找一些明星的海报来替换这一活动,既避免了尴尬,又增强了课堂趣味性。
三、结语
实践证明,整合后的教材条理更清晰, 重点也更容易把握了,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节约了英语教学时间,加大课堂上语言输入量,还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当然教材整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简单的拼凑,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对所补充的教材资源要进行合理分配和科学取舍,只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整合出来内容,才能更加有效解决新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跳跃、松散、知识连贯性不强等不足,使我们的英语教学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 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 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14-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切实具体化,推动十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这些已成为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凸显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是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为正当合理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人格之中支配着人的情感、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1]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再由内到外呈螺旋式发展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必须经历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的连续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信奉的内在价值。当前教师对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把握存在以下问题:(1)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缺失。部分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考虑到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根本没有得到重视。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过于强调认知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立。价值观的自主建构理论认为,人的价值世界是个体在自主能动的状态下生成的,是在原有的价值系统基础上增值地获取和建构价值。[2]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真正地认同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那么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就没有达成;(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标签化”。教学中较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在设计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时,直接从教学大纲的文件中简单照搬,当标签贴在教案上,常表达为一些空泛的套话。如“养成热爱工作,敬业爱岗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等;(3)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设计泛化,脱离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这样的现状背离了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和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党的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德育课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和活动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这就要求创新德育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旗帜鲜明地确立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切实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
价值观属于教学目标的情感领域。情感领域的目标在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50年来的情感目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长期目标,不仅分类较复杂,同时也较难评估,所以在课程和教学实施中往往会被忽略,由此带来了学生个性的各种缺陷和社会问题。[3]美国教育家豪恩斯坦(Hauenstein,A.D)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中对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透彻细致的分析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领域目标的教学系统,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分析。它以处方性信息和符号性信息为主要输入信息。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是情感目标落实的主要路径,发挥着规范的“应然”功能,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为过程,经过学习体验之后,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4],并对照目标进行评价性反馈,突出了如何使得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能够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的过程。该理论把情感领域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子类目标,使以往过于抽象、模糊、笼统的情感领域目标变得具体、实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豪恩斯坦情感目标分类理论扩大了情感目标的范畴,本质上相当于我国中职德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维课程目标。该理论为我们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特别是德育课程落实“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理论武器。
价值观教育要输入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符号性信息是指一系列可用于各种信息和内容的符号,旨在表征观念和概念,为达成沟通理解服务,如感动中国的人物案例或一个典型事例的描述。处方性信息是指体现在社会、文化、宗教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气习俗和哲理中,其功能在于作出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学习过程重点是学习经验,形成价值观与信念,最终实现个人品质的升华,成为一个有情操、坚守核心价值观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应清晰具体,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2)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3)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4)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教学目标要体现友善价值观的要求,可这样表述: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留心于个人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去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以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的习惯。具体见表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的更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应对教材每一个单元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价值观目标更新。其中价值目标的细化可以参考表1。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内容主要体现友善、平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一单元教学重点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通过第一课和第二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留心于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依据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习惯,塑造良好友善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中内容体现和谐、敬业、诚实、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通过第三课和第五课教学,学生认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和谐、诚实、文明的价值观和信念,自觉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选择真善美、拒绝假恶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确立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认同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参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第三课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认同珍爱自然、保护生态是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确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念,更加自觉地养成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习惯。第四课应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认同敬业的观念,依据敬业诚信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的职业行为习惯。确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荣辱观。第五课应引导学生坚信友善的价值观,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品格。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内容,体现了民主、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该单元的教学,学生能认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理解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保证。支持国家的民主、法治、自由、正义事业,确证民主、法治、自由、正义对于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公民的守法习惯。第六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同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认同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认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方略。依据正义的价值观和信念,坚信中国法治建设的正义基础。第七课应引导学生认同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观念,选择用法律的权威来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崇尚宪法权威,树立人民观念,依据民主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公民的身份参与中国的政治生活。第八课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认同我国宪法的人民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确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观念。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尊重别人权利和自觉守法的习惯。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内容体现了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内容体现法治、自由、诚信、平等、和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加】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ses [M].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5]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Secondary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dvoc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 Case Study
SONG Ji-lian
(Nanj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210004, Jiangsu Province)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信息服务;WWW;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高校而言,建立校园网的作用一般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外部网络连接,实现与INTERNET连接,提供本校的信息服务,融入世界信息潮流;了解外面世界,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另一个就是建立本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网络,使用多媒体和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教学,实现师资力量互补。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对完善,网络应用的展开,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性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因此,采用什么技术开发建设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1、高校教育信息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国内高校由于校园网络发展不平衡,目前在信息系统方面同时并存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单机管理模式,在一些学校里,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计算机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这些学校仍然停留在面向部门的单项事务处理的水平上,这种状况决定他们的系统经常出现数据不一致,容易发生数据丢失、系统感染病毒等问题;第二种模式是局域网管理模式,可以开展网络上的工作。比如建立局域网上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在部门服务器上,为本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共享,这种方式对于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解决了部门内部的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应用软件都在工作站上完成,工作站负担过重,服务器只是实现文件的存储、数据存储和打印共享,网络利用率较低。校内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各行其事,不能实现不同单位间的数据共享,更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流动;第三种模式是校园网上的全校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以各部门管理系统为基础,各部门管理的数据除了满足部门内部人员的使用之外,还可以为其他部门甚至全校教职员工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着下列需求:加强学校与国内外科技信息的往来;为学校主要信息部门建立部门的事务处理系统,在疏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建立全校共享数据库;取代传统的落后手工办公方式,现代化办公的支撑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建立基于Web的在线网络教学系统,利用校园网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在校园网上实施教学、管理教学,并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交流。
2、高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实现
根据对一般高校情况的分析,可得出学校的信息需求有:服务信息、办公信息管理信息和教学信息。这些需求决定了高校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全校范围的、开放的、分布的、多媒体的信息系统,根据这些信息需求建立学校的信息子系统,即综合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信息和网络教学系统。这些子系统面对的用户范围不同,数据的组织方式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解决。对于面向国内外、校内外用户使用的系统,用户使用www浏览器最方便;在职能管理部门,大多数信息为结构化数据,用户对数据有复杂的操作,应以数据库的管理方式为主,在各办公室之间流通的信息,大多数是非结构化数据,且信息流程复杂,采用LotusNotes的数据组织方式。
2.1用WWW技术开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Internet/Intranet出现以后,以WWW技术为主流的信息服务系统迅速发展,由于采用WWW技术,打破了原有信息服务的范围,学校的信息除了面向校内服务,还可以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以校园网为物理环境,对外与Internet相连,提供的信息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在信息的类型上除了日常使用的文字信息之外,还可以提供以音频、视频形式出现的服务信息,比如学校领导的重要讲话录音,内容广泛的学术报告,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的音乐等,视频的信息内容也很丰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以WWW方式提供各种多媒体信息服务之外,还实现了与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RDBMS)和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NOTES)的有机结合。使信息服务的类型从文件系统扩展到SQLServer数据库和Notes数据库。
由于信息系统用户的广泛性,决定了客户端必须使用通用的跨平台软件,WWW浏览器为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了良好条件,该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的体系结构,具有易于操作、客户机的软件安装简单以及便于维护等特点。
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由分布在校园网上的多台信息服务器组成,其中一台是面向众多用户的信息主服务器,其他服务器用户可以用指定的专用端口直接访问,也可以从信息主服务器上建立连接,通过主服务器进行访问。
2.2采用Notes技术实现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
在高校的管理部门中,办公信息以两种方式的流动,一个是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如校长办公室给系办公室发通知,系办公室再给教师和学生发通知;另一个是横向信息流,如教务处给人事处信息,人事处给科研处信息等。要提高办公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手工办事方式,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建立全校的办公系统。
办公系统是建立在校园网上的面向多类用户的信息系统。它采用LotusNotes作为系统开发平台,Notes具有先进的文档数据库处理功能,不但能够处理结构化数据,还能够处理一般的文档数据、图形、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可以与用户熟悉的软件如MSWord、MSExcel进行集成,对办公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展留有充分余地。现在已经开发出文档管理、电子邮件、会议管理、办公讨论区、公文运转和信息等通用办公功能。由于Notes具有WWW方式的信息功能,以Notes技术开发的办公系统不但为学校办公人员使用,而且全校师生可使用WWW浏览器访问办公系统中的内容。
2.3采用数据库技术开发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以校园网为物理环境建立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用以支持各行政部门的具体业务工作,学校的基本数据有教师、学生、科研、财务和设备资产信息,这些信息原来都分散在各部门的微机或部门局域网的服务器上,在校园网建立起来以后,为了实现学校基础信息为全校共享,必须将数据集中存放,统一管理。
为了使信息系统面向多层次的用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和B/W/D(Browser/WebServer/DBM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B/W/D的结构是目前MIS开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使用统一的WWW浏览器作为客户机的平台,为客户机方的软件开发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由于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全部存放在服务器端,非常易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因此在学校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凡是可以采用B/W/D结构实现的功能尽量采用这种方式。使用B/W/D的结构时,要尽量避免将Web服务与数据库服务器置于同一台信息主服务器上,因为这种做法增加了服务器的负担,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时,Web服务容易产生瓶颈,导致系统瘫痪。在教务管理系统中,采用B/W/D的方式开发学生选课系统,由于学生在校园网上任何一台微机上都可以进行选课,同时访问Web服务器的人数无法限制,校园网上至少有几百台计算机同时进入选课服务器站点,一台Web服务器很难处理,因此必须由多台服务器开辟多个服务端口才能解决。
B/W/D的方式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在开发技术上提供的手段还不够丰富,在数据操作复杂的情况下,仍采用C/S的方式,此种方式要求单位内微机在物理位置上比较集中,数量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采用何种方式需根据用户类型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确定,地域分散的用户必须使用B/W/D结构,如学生、教师的信息查询,由于他们使用位置分散且不定,使用WWW界面是优选方式;机关各部处办公室一般以WWW界面为主;而在教务部门(承担注册、成绩、排课、选课等事务处理)这种以数据处理为主的部门,由于数据处理集中且复杂,考虑采用C/S方式。
3、高校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校园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访问高校的校园网络,其中就可能有“黑客”试图攻击网络,破坏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还有的可能窃取保密的技术资料及数据等等,这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硬件的维护和使用以及管理等;逻辑安全是从软件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指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等。
由于高校信息系统支持全校各部门的办公活动,采取集中存放、统一管理数据的方式,因此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共享信息的安全,从数据管理安全和系统管理安全两个方面加以保证。在数据管理安全方面,录入数据要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归档制度、系统管理员责任制度、关键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制度;在系统管理安全方面采用多层安全机制,即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的4层安全保证。在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护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服务器与校园网的连接处设置了防火墙,使用防火墙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的频繁登录、猜测系统密码,对服务器的开放端口进行限制,设置允许用户访问端口的时间,限制用户访问端口的IP地址等;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有些用户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某种操作;在数据库安全方面,对用户设定权限控制表,做好数据库审计记录的检查。
校园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大问题,只有很好的重视安全性管理,采取很好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校园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从生态概念走向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思维模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克服了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主客二分与对立的思维方式,整个世界被看成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共生共荣、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如果自然的局部或整体被人为所裂变、解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秩序打乱,最终必然导致人的灭亡。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不是用人的意志去征服自然来实现,而是顺应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在自然已有的自我调节功能内利用自然、人化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就社会内部来说,生态思维就表现为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依赖于其他个体和群体的存在,同样,群体或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个人和社会这种依存共生关系,并以此作为问题处理的方法,就是一种生态思维。
二、有效激发生态思维的路径
如何优化生态教学,有效激发小学生生态思维的建立?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精选挑战性内容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生活经验丰富的儿童需要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以便保持并挑战他们的兴趣。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更需要一个完整丰富的课程以便补偿这些缺陷。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精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有时候,教材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提供这样精彩的内容。我们通过互联网也能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世界各国的环境事件发人深省,各种为青少年设计的环保游戏引人入胜,科学史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简便易行的室内种植与养殖,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的好题材。
2.设计多样化形式促进理解。生态思维教学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建立对生态系统成员、联系的认识,进而学习生态思维。
儿童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大多数小学生是行动发起型的,他们需要第一手的经验以收集资料和形成概念。因此,如果想要发展概念理解的话,科学课程必须根植于积极主动的经验性学习。只需要学生一动不动地坐着和听讲的课堂经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来说,对于学习科学都是不适宜的。一个科学课程如果忽视学习的经验层面并且主要依靠强调多方面信息积累的纸笔作业便会耗尽科学经验,它也会呈现歪曲科学本质的观点。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机会去直接经历并且用各种直接的媒介进行研究。生态考察、生态游戏、生态扮演、生态故事、生态电影都比单纯概念的学习要高效得多。
例如,食物链作为生态教育的基础概念,是生态教育的起点,究竟教什么、怎样教才是以食物链为起点的生态教育、能触及生态思维的教育呢?应该为学生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一个生态教育活动,它具备了所有优秀的元素:全视角、参与度高、刺激强烈。没有无生命物质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没有生命物质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不能从生态系统中剥离无生命物质,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让他们不仅意识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物质和无生命物质的联系,以此种形式展开学习,是将真实世界中潜在的隐形的联系有形显现。
3.以有效提问引领思维建立。缺少了思维参与的活动是没有张力、失去灵魂的学习。在各种经验和信息的供给中,不能忽视有效提问的价值,要用有效提问指引思维的方向,唤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生态网的编织活动中,就有这样几个问题:每种联系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场大火毁灭了所有的植物,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如果水被严重污染,又会发生什么情况?食物网中哪一个组成部分看上去最不重要?移走这部分会怎样?当食物变得简单一些后,会发生什么当食物网的组成部分变得更少时,会发生巨大变化吗?
关键词:创新教育 项目教学法 烹饪课堂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环节。如果能将创新教育与项目教学法很好地统一起来,形成教学合力,那么一定可以发挥两者最大的功效,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我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观念创新,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中让学生开启潜能
传统烹饪教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间的联系不密切。由于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因而各部分的内容间也缺少了横向联系,体现在具体教学上就是各科知识的“各行其是”――知识与技能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步调不能一致起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不妨根据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职业特点,将烹饪专业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原料质量鉴别与采购保管模块;菜单、筵席设计与成本核算模块;冷热菜加工与制作模块;面点加工与制作模块;管理与销售模块。因为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实践操作课题组成,且每一课题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这就为项目教学法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基地。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践课时,适时控制教学进度,选择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即学即用”的优点。这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实践模式,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二、方法创新,在确定任务、实施计划中让学生大显身手
1.任务项目的精选
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目标任务的选择,对教师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调查研究后,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精选一些既能体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同时又有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的目标任务。
2.有效资源的利用
图书馆资源、电脑网络资源、教师制作的资源库(图片、电教资料、多媒体课件)和烹饪操作实验室等,这些先进充足的设备资源,是项目小组自主创新学习的保障,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去挖掘和协调。
3.理论知识的更新
项目教学法注重实践和操作,但并不否定理论,因为烹饪技能的操作实践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时机,切入一些“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4.备课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定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烹饪理论知识的传授,一度也曾走过这样的弯路。而传统的烹饪操作课则基本沿袭了“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学生练习”这一程序。总之,教师根据教参备好课,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在走”,如木偶般无半点主动权。
三、手段创新,在制定计划、实施计划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1.注重宽松、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单位,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愉快的心理环境下才有可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而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开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教学局面。
2.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烹饪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要求,利用一种或几种普通原料烧制出色、香、味俱全,营养、外观俱佳的新菜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广泛搜集资料,互相交流,借鉴不同菜系的烹调方法,有时甚至可引进西餐、西点的制作工艺,灵活运用雕刻围边等盛装修饰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菜肴的制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注重学生发散性创造思维的训练
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想象空间、创新意义、发展余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鼓励他们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注重实习实训场地的模拟实践
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与社会脱节,这是烹饪课堂教学的两大死结,也是我们的学生在社会上“吃不开”的原因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严重的教学弊端,促使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一定要在实践场地(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详见本文的其他条目)上“大做文章”,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情境中,模拟饭店厨房的设施,学生轮流担当厨师长、班组长、热菜厨师、冷菜厨师、面点师等角色,让他们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中提前进入角色。
四、评价创新,在检查评估、结果应用中让学生触类旁通
1.阶段性评价与总评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关联,密不可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与兴奋点是不断起伏变化的。为了时时都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牵引住,我们不妨以阶段性评价作为催化剂,即在每一个小项目完成后,及时对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作一评价。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该阶段的优点与不足,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稍作休整,“养精蓄锐”后,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下一个项目的学习中去。
而总评,即是对一堂课总的评价,由于有前面的阶段性评价作铺垫,因而总评时,我们可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掘与引导上,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烹饪技能考核,一直“重结果轻过程”的,说严重了,有点“一盘菜”定“终身”的味道。在这一指挥棒的挥舞下,烹饪教学也逐渐向“唯技能操作”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创新型的教学评价要扭转这一局势,将“唯结果论”拨正为“过程与结果并重”。
3.考核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和”;传统文化;和谐
当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重点工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已有多年,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就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和”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由西方引进的实践性教育,此教育要想在中国发展就一定要依靠中国的文化基础。而我们国家最本质的文化就是“和”文化,同样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起始点,与中国的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
“和”的理解包括以下内容:①“和”而不同是文化核心内容,是以有差别的多元化事物为前提的;②“和”是有区别的、多元化事物的高度统一;③达到“和”即可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通过分析中国的传统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但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这一内容。因此,在初中心理健康的教学中,要多告诉学生相关的历史内涵,强调“以和为贵”的理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和”基础上才能有坚实的民族文化根本。这也意味着要形成以“和谐”为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实现初中生身、心和谐
人身、心和谐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人生理的和谐,即为身体健康;第二,个人心理和谐,指人在心理过程中,作为与意识相一致,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也指个性心理与行为动机高度统一,有效确保人心理的和谐;第三,生理、心理的和谐,意识是身心平衡,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轻易暴躁发怒。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中所体现的“仁爱”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常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告知学生,从以前的君臣关系至父子、兄弟、朋友等关系中,都包含了人际关系的内涵。我们所提倡的是礼让、自律、友好、宽容等,以“和”为根本,学会为人处世。由此可见,构建起和谐的人际环境与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生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存在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不能要求所有人与自己一样,在多元化的价值社会中,每个人都要学会尊重并包容别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关系到每个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与精神的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通过教学组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
(2)学校可以开展心理服务诊所,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因为消极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对生活、学习、社会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
综上所述,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和发育时期,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给他们灌输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以中国的传统美德激发起学生对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表现方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35-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文作者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目的以及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谈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一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目的
1.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使得学习更加生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物理过程可以用动画加以综合显示,也大大提高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提高实践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21世纪已经进入个性化的学习时代,因此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
二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科学地选择教学媒体
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科学性,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时、适当、适宜、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在一堂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以及使用哪种多媒体,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信息技术要在广泛运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学科教学中的适应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控制好课堂节奏,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载体与中介的作用。
2.“整合”要注意实用性
“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图虚名,因此,在进行“整合”时要讲究实用,不能脱离实际,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这种“整合”才是有价值的整合。
3.不能忽略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研究物理最基本的一种手段,一切的物理原理都不能脱离实验。没有了实验,物理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现象”一节时,课堂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产生感应现象的条件。上课时,授课教师通过课件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观察到电磁感应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仅仅靠用计算机制成动画模拟,不如拿实际仪器来操作更有说服力,(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其探究能力的形成),计算机模拟教学将教材中本来用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部分下降为单纯的记忆内容,这与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不但没有明显提高,甚至不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得到的效果好,教学任务没有切实可行地完成。
4.不能以课件代替一切教学手段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目前,许多教师在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的过程中以课件代替一切教学手段,忽视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特征,也没有注意到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正确途径,即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去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源于教师没有考虑到这些手段的使用究竟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以及使用这些手段是否恰当等问题。
5.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慕课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曾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密切联系慕课大背景,改革传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形成。
一.慕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1.慕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正处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期,慕课的流行加快其变革过程。慕课发展的一大结果就是现代的网络将取代原有的教科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观看各个视频录像,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要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去听去看这一类课程视频,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把慕课与大学的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变革,树立教育品牌,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实现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高校往往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是需要着重对待的阵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思想接近成熟但也有很大的可塑空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却缺乏一定的鉴别力。慕课作为新兴事物,其开放性和独立性收到大学生的喜爱,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不仅要看到慕课所传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其在背后无形构建的价值观。因此,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怎样有效的运用这一庞大的阵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升民族文化和信仰。
3.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赢得了青年就等于赢得了国家。现在大学生价值观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各种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价值取向很容易出现偏差。我们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了解和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关注于现实的利益,往往忽略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所以,很多大学生虽然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实际生活中难以践行。基于此,在慕课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要顺应时展潮流,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在了解大学生思想观念基础上,发挥慕课平台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慕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1.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普及性
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广,而学校通过网络宣传的只是一少部分。而慕课的发展则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慕课平台上,一门课程不限人数,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加入,可以通过制作大量的高质量、有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频,请一些名师和专家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讲授,运用慕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2.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慕课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一课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同一主题的样本,内容更加多元化,这就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也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慕课的互动性能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将过去单一的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改变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体验型感受,讲述内容侧重于大学生所感兴趣的情感、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形成良好的平等探讨互动气氛,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跟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三.慕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慕课必定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是加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势所趋。以下主要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分析慕课背景下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从学校角度,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培育具有先进理念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慕课发展的必要性,并接受这一新兴事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网络文化知识。慕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网络平台,作为课程的讲授者,必须了解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况,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生中获得基本的发言权,更好的利用慕课平台。
2.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据调查,当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要与时俱进,把慕课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两手都要抓。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研究各专业学科中蕴含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实现多种资源共享,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在一起,开展一系列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模式,逐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二)从学生角度,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慕课的优势毋容置疑,但是慕课也有一定的劣势,其开放性可能会混杂一些错误的或者不健康的观点,而大学生心智并不是完全成熟,有时难以分辨信息的好坏,容易受到某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甄别是非,树立正确的慕课网络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研究学生的行为特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
在慕课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喜欢的课程,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关课程必须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才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不仅要掌握当代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行为和习惯,更要研究分析慕课时代大学生的行为个性特点。从而探索慕课平台上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从其兴趣点入手,逐渐的在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激励机制
针对学生可以遵循可行性原则,根据各高校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项目、标准和目标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中来。并且,根据评价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有效激励机制,对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其参与的主动性。而且利用慕课的开放性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激励机制或者受到表彰的学生到慕课平台中去,彻底改变过去高校综合测评中重智育轻德育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总之,慕课这种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并研究慕课的发展状况,不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制,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提升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郭英剑.“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N].中国科学报,2014(2).
[2]李智慧.基于慕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4(8).
[3]冯培.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J].前线,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