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城市产业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产业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产业规划设计

第1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黑龙江省的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发现了再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城市发展思路,深化拓展城市发展战略,精心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在推进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为龙江腾飞做出新的更加突出的贡献。

一、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城市规划建设既可拉动投资,又可释放社会消费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稳中求进的关键所在,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城市要建设发展成什么样子,关键取决于城市规划,规划得好,才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为促进黑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拼搏意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战略部署,实现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要在全省发挥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作用,实施强省发展战略,切实加快黑龙江省的开发建设步伐,为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打基础。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由于受条件限制及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影响而存在随意性、前瞻性、浪费现象及趋同化严重。有的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没有做到深入现场实际,不进行实际调查,只是凭主观想象进行规划设计,因而规划设计结果就会表现出很强的随意性。由于城市规划设计缺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城市建设就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目前的城市交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现象,原因是除了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外,另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缺乏前瞻性。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私家车越来越普及,城市原有道路的数量及宽度已不能满通现状的需求,行路难的现象就越来越突出了。这一切都与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有关,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为使城市交通及设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只能是经常采取改建或扩建的方式来缓解发展中的矛盾。由于规划变化导致的拆拆建建,不仅使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也给当地政府带来高昂的行政成本。城市规划设计应该突出当地的历史特色,地理特色。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严重的照搬照抄现象, 趋同化现象致使城市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这些现象不仅使居民失去丰富的生活情调,同时也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灵魂与活力。

四、解决城市规划设计问题的对策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实施人性化的规划理念,追求和谐为基本准则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生态破坏现象降到最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城市规划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统筹兼顾,从而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前组织人力且领导重视,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避免在城市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交通容量紧张及重复建设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做好城市规划要着力在功能定位上下功夫。比如哈尔滨是黑龙江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技中心,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东北亚经济贸易的中心和贯通欧亚大陆、进入欧洲腹地、出海远洋的大通道。要把哈尔滨打造成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成为北方最具魅力和发展前景的现代化新城。在工业大城规划上,要把工业园区建设同整个城市建设统一起来,建设完善各种城市功能。在科技新城规划上,一定要突出高新技术、无污染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示范引路和搞好服务,全力建设好科技创新园和科技产业园,使其成为社会知名度高、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科技产业城,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文化名城规划上,要坚持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统一,使两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做好城市规划要在区域布局上下功夫。每个区域都要有比较具体的规划,做到针对性强,具体实在。做好城市规划要在产业支撑上下功夫。要集中开发工业新城,重点开发高科技产业,繁荣商贸、搞活流通,发展壮大旅游会展、文化信息产业,通过“工、科、商、文”四大产业支撑发展繁荣哈尔滨的经济,带动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做好城市规划要在建筑风格上下功夫,建筑设计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有主基调。既要保持传统,还要体现现代,更要着眼未来。注意运用好人类现代文明的建筑成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建筑和我们的自然风格浑为一体。

(三)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提供好的基础环境。规划设计完成后,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各方面都能够接受,都能够遵照执行。要广泛论证,论证的过程是修改完善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广泛宣传的过程。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各方面意见充实完善规划。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城市规划建设的氛围,使人民群众都来关心、支持、投身黑龙江省的建设,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将规划方案市场化,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国内规划设计市场监管缺位、竞争无序的问题。

第2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宏观量化分析和微观规划设计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前瞻性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提供参考。

Key words:information times;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s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 is experienc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to the informationization patter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wo aspects from the macroscopic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the microscopic planning design to carry on the forward-looking analysis,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ers in this information times.

1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 以计算机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乃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建设实施全过程控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除决定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外,还决定于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当今时代已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城市规划也不例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切尔(William J.Mitchell)认为:“信息时代产生的新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City of Bits》,1995)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规划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种新的城市规划分析、设计和表现技术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

2宏观层面

2.1城市产业发展预测

经济地理学中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产业是城市核心和支柱,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二、三次产业的聚合体。由于不同产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各项产业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在城市中心区往往分布着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办公等第三产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则分布着以工厂为主的第二产业用地,在城市远郊区则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用地。这说明城市各项产业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根本依据,在城市产业构成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耦合关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城市产业构成在空间上投影的产物。一定的城市产业空间构成必然与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应,通过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能够使规划人员把握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趋势,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收集城市历年来各种产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人们可以建立起城市产业发展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就能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状态,并可逐年将预测数据与实际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将其反馈回预测系统,对原有模型加以修正,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产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受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往规划人员对此几乎无从下手,只能采用相对简单可行的趋势外推方法进行估算,因而难以真正把握住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就难以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在今天,规划人员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界的专家相互协作,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直接采用已经开发成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来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预测,以分析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基本趋势,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2 城市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人口发展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的假设,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的测算。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国家制定未来人口发展目标和生育政策等有关人口政策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规划设计而言,人口的数量、构成和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对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在宏观层次的规划中,上述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指标的确定都是以城市人口预测为基础的。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人口预测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时期,规划人员无力进行大量人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几种经验预测法分别进行预测,然后进行相互比较和校核,再进一步确定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取值。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规划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长官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确定人口预测模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参数取值的随意性大。这往往使人口预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规划人员摆脱上述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以厦门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上,它将传统的人口预测技术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GIS技术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而且能够分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而便于规划人员进行城市总体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的论证研究。

2.3 城市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是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演绎,预测交通量变化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交通预测,可以确定各条道路的交通荷载,即交通量的大小。通过交通预测可以进一步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宽度等关键要素。因此,交通预测是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而道路网的形式又进一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对城市整体空间布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基本因素,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以准确的交通预测为基础。

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交通预测仅仅是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才能胜任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城市规划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交通预测对于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交通预测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相对简便的经验预测法,而不是进行更为准确的量化分析。例如在城市路网规划中,他们常用道路网密度作为路网规划的依据和标准,而在具体的道路设计时则参照类似地区通过经验类推来确定道路断面的形式和宽度等。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并难以摆脱个人经验的影响,其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交通预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反馈修改过程都可被编成自动运行的程序。在进行交通预测的时候,人们只需将观测到的交通数据输入计算机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监视设备和数据搜集仪器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就可以进行交通量的预测。持续更新的观测数据被不断地反馈到预测系统中,系统通过将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自动完成对预测模型的修正,实现动态地实时跟踪预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交通预测的精度和效率,而且降低了交通预测的难度,使规划人员在无需精深掌握交通预测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就能准确地进行交通预测,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和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微观层面

3.1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规划设计的起点,在以往,规划师主要借助地形图来分析场地的坡度、植被、径流等特征,并通过现场踏勘获取直观感受加以进一步核实,然后据此绘制诸如坡度、植被之类的专业分析图进行场地特征的分析。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完成,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工作量大且沟通不便。随着计算机三维表现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在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多种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形建模,将抽象的现状图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空间模型来进行场地的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建模工具主要有Arch view、3DMAX、3DViz等,其中Arch view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它要求用户具有一定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对输入数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属于专业化的建模软件。3DMAX、3DViz都与AutoCAD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二者能直接应用AutoCAD文件进行三维建模,而不需要用户掌握额外的专业技能,因此比较而言,两者较Arch view建模更为简单易行,应用更为广泛,属于大众化的建模软件。以利用AutoCAD与3DMAX进行现状地形建模为例,只要将AutoCAD现状图中的等高线进行简单地分层处理,然后输出到3DMAX中,直接应用“地形”(Terrain)命令即可生成现状地形模型。现状地形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为规划人员展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共享平台,规划人员可利用现状地形三维模型展开一系列诸如高程、景观视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大大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

3.2成果表达

在传统规划设计中,最终的规划成果通常是一整套专业化的图纸,其中大部分图纸都是平面图纸,透视图寥寥无几。这种基于平面的表达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公众来说,过于专业化的图纸往往显得晦涩难懂,难于理解蕴涵其中的真实意图,因此公众也无法对规划方案展开积极有效的评论,结果必然造成公众与规划设计人员在沟通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在传统规划设计中,规划成果表现手段的匮乏在客观上抬高了公众参与规划的门槛,由于规划方案无法有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起公众的兴趣。公众在事实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规划设计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无从谈起,从而就使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圈子里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形中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维建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成果表现手段。规划设计人员通过运用3DMAX、3DViz等建模软件,可以将规划成果在电脑虚拟空间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并可进一步将其制作成为静态的透视图或者沿一定路径进行游览的三维动画,从而使人们在规划方案尚未实施之前就能看到其形象。相对于传统表达方式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成果的表现不仅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规划设计的全貌,而且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处理技术,能非常直观地将规划方案呈现在公众面前,吸引公众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规划方案展开全面讨论,这对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规划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都不无裨益。

4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多种分析与表现的工具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方法的各个层面都给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以更多的启迪,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积极开展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世界,吴明佳.信息化城市的特征——关于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2.1.

[2] 王颖.走向信息社会的居住生活与环境[J].城市规划学刊.1997.1.

第3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危机”已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城市发展必须选择的是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全球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变革势在必行。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就成了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一、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互不干涉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脱销原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产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基本设计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河、沿湖等周围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集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的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有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垂直绿地、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职能机构

在城市各机构中通过设立综合的、跨部门的生态化发展管理决策机构,组织、协调、监督城市生态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作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宣传、咨询、交流和推广中心。

四、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施。苏州园林在规模、布局、风格、色彩等方面以自然、小巧、淡雅为主,设计上更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全园布局,自然和谐。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更应该改变观念,以适应时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燃气;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燃气管线的设计及疏通已经成为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燃气工程也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其具有环保性、高效性的特点,进而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志。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标准化的角度分析,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规划既要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也要保证燃气运送管道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并且需要考虑到燃气负荷、管线负荷、气源选择等因素。此外,也要对入户燃气使用进行相关的安全性进行设计,从而能够保证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性,促使城市能够朝着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

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活动的展开

在拟建城市燃气工程建设规划环节中,应该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进而能够保证燃气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下是笔者依据自身设计工作经验,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前期调研活动的概述:

对于气源以及燃气管道工艺路线的调研

在城市燃气工程建设初期,应该依据城市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气源位置以及燃气的类型,同时也应该对让燃气管道的工艺路线进行调研设计,确保燃气管道设计结构不影响其他城市建设规划项目。同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是否引入新的工程技术以及专利购买的问题,并且综合分析燃气管道工艺设计的经济性。

对于城市燃气安全系数的调研

燃气工程能够有效地实现能源的集中管理,但是相关储气站以及管道的建设也暴露处了众多的安全问题,因而在进行燃气工程相关设计时,应该燃气运输管线、配套设施以及相关的安全检测装置进行必要的调研,进而能够确保城市燃气工程的顺利开展。

对于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环境的调研

对于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的建设,要切实的保障气源的可靠性,应该提高燃气运输的效能,进而需要对城市内的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电动力等相关条件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选择,保证城市燃气规划工程的经济性的特点。

关于燃气负荷的预测

在城市燃气规划工程中,因该对燃气负荷进行相应的确定,这样不仅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气源,也能够促使燃气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前瞻性,进而能够提升燃气工程建设的效能。

对于燃气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来说,燃气负荷的运算需要以现有的燃气好靓作为基础,然后根据本地区GDP以及(各产业)同步增长的情况进行相关的预算,当然预算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到本地区内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耗量等因素,通常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办法拟合出燃气耗量和 GDP、 产业结构以及能源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对规划期末的燃气耗量进行预测。

对于新建城区来说,应该依据新建城区的产业规划以及相关的工业园区的因素,催不同产业单位面积的耗气量进行预测,从而对燃气负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算。同时,也可以极端出不同类别产业结构的总耗能量,然后对燃气耗量进行折算。

总的来说,对于城市燃气符合的预测存在着不确定性,数值方面也较不准确,因而为了提高燃气工程配套设施的效用价值,对于特殊区域或重点区域,可以采用多种预算方式却最佳值得方式对该区域内的耗气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算。

提高燃气的保障力度

为了保障城市燃气工程的保障力度,应该对应急气源进行规划性设计以应对主燃气工程系统在使用中发生相应的故障。同样,在燃气保障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天然气调峰的问题,即当城市燃气用户用气不均匀情况存在时,应该采用相应的调峰方式,保障用户得到稳定的燃气供应。天然气作为城市的主要气源,燃气的使用领域较为广泛,因而会产生相应的调峰问题,天然气调峰按照解决的用气波动周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季节调峰、日调峰和小时调峰。城市天然气调峰方式主要包括:储气调峰、机动气源和用户侧管理(即发展缓冲用户)三类。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储气调峰方式有长输管道末段储气、 高压管束储气、地面储罐储气、 LNG储气和地下储气库储气等。 储气调峰的方式繁多,各种有其特点和适用条件。经济性特点较为明显的调峰方式为比较常用和经济的方式是地下储气库、 高压管道(高压长输管线或环城管建设地下储气库可有效解决供气方与用户之间因季节峰谷差、 维修更新管道、长输管道意外事故等造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并起到天然气战略储备的作用。 针对于调峰方式的选择也要针对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总结

总之,燃气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保障性建设内容,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简单的论述了城市燃气负荷预测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燃气工程的保障力度,由于篇幅有限,所论述的范围较为有限,对于城市燃气规划设计也应该包括城市燃气运输方式的规划设计等,城市燃气的规划设计要以提高燃气工程设施的效用以及积极性为主要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李颖.城市燃气供需平衡方法概述[J].工业设计.2011(08).

第5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低碳环保理念;城市规划;设计

1 低碳环保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综合框架概述

低碳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内容相对较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1)理论框架研究。低碳城市规划设计是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实践的内容,世界自然基金会对此创建了基本理论框架,即:增强城市的紧凑性,避免城市大规模发展,增强个人消费中低碳理念落实,降低对资源消耗,从而减少对碳的排放,加强对土地生态保护,维持良好碳汇能力,达到低碳城市的目标。在国内,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做出总结的是学者顾朝林,其框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数据以及技术支持;研究规划创新方法;研究城市专项低碳项目,比如低碳生活模式等;研究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研究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之多、执行策略等等。(2)对象系统构成。对于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对象系统同,国外学者研究的较多大多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有效性,其中,乌纳・麦骨提出分布式能源利用理论,创建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设计模型,共包括七个方面内容,分别为土地使用、自然系统、环境管理以及建筑、交通、能源和治理系统。埃利奥特・艾伦则创建低碳邻里单元模型,提倡区域最优化、土地高密度混合应用、出行方式多样化、食物供给和基础设施高效率以及生产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2 低碳环保理念下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2.1 城市低碳产业规划

一般而言,城市低碳产业规划主要是由建O低碳产业园区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两大内容构成。建设低碳产业园区,主要指得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在园区中建立起一个复合型低碳生态系统,建设起不同的低碳产业园,以促进园区中的不同企业共同发展。

应当联系城市实际情况,建立起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低碳产业园区,所属企业最好是处于一个产业链,随后地方政府再借助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复合型低碳生态系统模拟,以此确保所建设产业园中各企业得以实现低碳发展。为了使得所建产业园引入更多好的企业以及保障它们发展,我们还需要对低碳产业园基础设施与交通结构进行建设。针对低碳产业园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上,除要充分结合园区企业发展所需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外,还需要本着低碳环保的理念加大园区内环境综合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此使得园区得以实现良好的低碳发展。

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上,地方政府应当以低碳环保作为指导原则,随后对本地区一些传统产业,尤其是针对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的产业进行升级。为此,地方政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各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地摸底调查,随后在准确掌握相关情况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实施计划,并且为了确保该计划得以顺利开展,地方政府还应当从政策与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地方政府根据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计划,对本地区能耗及污染大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升级,例如通过给予这些企业相应财政扶持与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它们引进一些高科技产品或新技术在限定时间内对自身生产进行改造。

2.2 引进节能交通、建筑

交通与建筑作为现代城市能耗最大的两个产业,占总能耗的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规划,构建将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模式,倡导低能耗出行方式。针对对外交通规划来看,应推行将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逐步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从而实现对交通的高效规划和控制目标。针对城市建筑规划,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本地气候条件的研究,制定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逐步推广绿色建筑,取代传统建筑。在实践中,可以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制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设更多节能化建筑,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建设符合低碳理念的建筑工程,为人们创建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低碳化城市持续发展。目前,从低碳城市规划层面来看,实现建筑节能、绿色化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扶持力度,促使城市能源供应能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协调好高热值与无碳能源之间的关系,为低碳城市构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 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创建环保低碳新型城市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低碳城市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规划与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涉及内容较多,且覆盖范围较广,是环境污染防范的关键点。因此将低碳理念引入到实践工作中非常必要,这不仅能够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且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杨月,孙超,苏芳.城市规划的低碳环保发展视野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03):20-21.

[2] 张宁.浅析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5(21):115-116.

[3] 孙韵植.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分析[J].城市地理,2015(24):9-10.

第6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观光果园;观光农业;旅游业

一、观光果园的产生及特点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这是对旅游业的补充和完善,更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观光果园作为主要特点是集采摘、品尝、加工、购买、住宿、就餐、节庆时令等于一体,使果树生产者既有果品的经济收入,又可从旅游产业中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广大游客则通过在果园观光旅游,满足其向往宁静温馨田园生活的精神需求,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极其有限,仅0.072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非农产业对耕地的进一步占用,以及难以阻止的土地沙漠化,未来耕地资源将会更加紧缺。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稳步增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的投资和建设者们却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仍在不断地侵占绿地。尤其是繁华的市中心,留下或新建的绿地大多只不过是建筑或广场的一种装饰,对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来说已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了。不少公园几乎变成了游乐园,原有的街头绿地大多变成了叫买叫卖的自由市场,到处是混凝土硬化的地面和铺装,成片林地减少了,清澈的水体不见了……,走到街头,见到的是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呼吸的是污浊的空气,有时还带着难闻的气味;听到的是无休无止的噪音,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到处是滚滚的热浪,很难找到一个纳凉休息的好地方,身居闹市的人们只好整天打开空调,囿于小小的空间内,久而久之,人们怎么不渴望再度拥有新鲜的空气、和暖的阳关和绿色清新的环境。

这种渴望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其实是广大城市居民身心再生过程的迫切需要,既然在现有城市范围内不能满足和长距离旅游又受到经济和时间等因素限制的情况下,不得不经常涉足于城市附近的乡村去领略自然风光,以获得身心的再生。

然而,中国解决人居环境问题,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现有的社会及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附近的部分农业用地,创造目前广大城市居民迫切需要并用于调节身心的自然环境。因此,观光果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城市居民青睐的好地方。

三、观光果园与旅游业的联系

观光果园是观光休闲农业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以果树、果品资源为基础,以果树文化和田园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把果园景观、果品展示、生产技术、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于一身,吸引游客前来观赏、采摘、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果树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

针对城市居民,开展果品观光、采摘,让市民体验采摘、收获、享用新鲜果品、回归自然的乐趣;针对青少年,利用乡村的生态环境,进行青少年生态教育,利用优质果品资源基地,开展科技观光,以展示现代化的种植栽培技术、园艺,充分展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针对世上青年、白领阶层,结合观光果园的自然风光,设立运动项目、配置特色住宿设施,满足他们休闲放松的愿望;正对水果爱好者,通过宣传,吸引游客前来购买特色果品、有机果品,以及各种过木加工品、果树盆景等,提高果园的效益;针对北京及周边居民、投资商、分销商,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如植树节、果花观赏节、风筝节等,推广果品品牌、扩大观光果园吸引力,实现果品的快销售、高效益;针对城市家庭、外国游客等,将果园活动介入周围农庄,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鼓励果农开展特色农家旅舍;针对专家学者、各种中小型会议,适当采用果园办公区会议室召开中小型会议,远期建设办公区外的会议度假村,有利于果园的优化发展,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无污染的有机安全果品,形成“名、特、优、稀、新”品牌,激发观光果园内果品消费。

四、观光果园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观光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强观光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特色、高科技品种,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增加,使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有力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充分体现生产、游憩、生态、社会、教育文化、医疗等多方面功能,并以其巨大的辐射能量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腾飞和农民的增收。

随着观光果业不断向前的发展,观光果园的规划设计也随之不断前行。观光果园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发展,应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前行。

随着观光果园的发展和观光果园规划设计实践的积累,在观光果园较初级阶段制定了《观光果园规划与设计规范》必将不再适用于新的观光果园设计,尤其是新产生的观光果园类型的规划设计,因而,有关部门有责任及时调整、及时总结,在观光果园发展的新的阶段到来的时候,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观光果园规划与设计规范及建设标准,以正确指导观光果园规划设计,保证观光果园规划设计质量。

第7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设计 环境因素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重要地位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崛起,使之形成了大量的工业污染垃圾,而为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使得更多的农民工被雇佣,城市的人口出现急剧膨胀,致使生活垃圾的规模数量越来越大,这些垃圾得不到有效、合理地安置与处理,那么必然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不再温馨舒适,干净清洁,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和设计,所以,在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必须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让城市规划设计中多一些“绿色”,使环境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这才能使规划与环保和谐发展,否则将会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 某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尽管其考虑了环境的因素,却仅仅针对的是住宅小区的施工、运营等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外界环境对小区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住宅小区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地点,在其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选择好建设地址,以防受到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由此,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考虑方向

(1)人工环境的设计考虑。无论是城市规划这种大项目的设计,还是个人房屋的布局安排,最终都需要人去落实实施,所以,城市规划设计中少不了人工环境因素的考虑,在其设计中应该利用美学原理,参考园林建设的方法,使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平面、绿化、路网规划等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合理布置,进而达到既推动社会良好地运转又创建出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2)社会环境的设计考虑。而除了要考虑人工环境之外,还要全面意识到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定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 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行政机关的规定要求,区域规划的设计标准等都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带来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考虑,尽量去满足适应这些要求与规定,协调有关部门的配合与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具合理、实用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三、针对环境因素的城市规划设计意见

(1)构建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大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若不加以及时治理,无论对于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是阻碍社会主义经济文明建设,所以,生态环境对于城市规划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该在依靠大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出城市的生态系统,让城市的建设多一片绿色,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模式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转变的时候了,否则当环境污染达到无法补救和挽回时,在进行转变和处理已为时过晚,所以,对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设计,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生产的有序进行,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一方面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并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使环境和发展不发生矛盾和冲突,例如: 城市规划部门与环保等单位要及时沟通交流,协同合作,一起商讨发展与环保的规划设计问题,对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做到有效的人工处理销毁,防止其挥发、堆积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同时扩大城市绿色植物的栽种面积和规模数量。让城市免受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率,打造全新绿色环保城市,由此不难看出,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构建城市良好的生态圈已成为发展趋势,城市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研究,继续推行完善。

(2)重新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尽管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营业利润,但是随之产生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却是长久而难治理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其结果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从前的惨痛的教训已经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新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首先应该从改变产业格局、分布现状开始,长久以来,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所以是时候对工业体系进行一次彻底地分析、反思及结构调整了,抓住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方向,将一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转移到郊区,远离城市中心,并且注意污染废弃物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加快建立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将不同工业性质的企业进行合理分区规划,这样有助于进一步细化统一管理,另外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全面倡导企业实行无污染、低功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 城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旅游、科教、商贸等第三产业进行扶持与大力发展,如此,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维护基础设施,增强规划执行力度。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辅助与供应,因此,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支撑城市中各生产企业的稳定运转,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而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业污染和废弃垃圾与日俱增,所以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安装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它们是保障工业化不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增强城市环境垃圾污染的处理能力,才能使环境基础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比如: 可以建立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把大量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一定要增强规划执行力度,确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后,要避免因为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原因影响规划设计的正常执行,否则在合理正确的规划得不到真正实施也是空谈。

四、总结

总之,面对城市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必须加以重视并想办法解决,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环境因素的考虑要求,从而使城市的建设多一份环保的意识,为构建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一飞. 基于可拓学方法的城市规划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徐小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D]. 东

第8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以人为本;体现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02-2

0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城乡规划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城市平均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城乡地区差异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均衡性与全面化。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并以其为具体标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合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更好地满足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文章探索了以人为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希望为业内人士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1 城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应用价值和内在要求

1.1 应用价值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将基本原理与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有效解决城市病显性化和日益严重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政策建议;其次,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可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合理与实效性,有序促进乡村居民市民化,有利于建设包容性城乡模式,将城乡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有效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1.2 以人为本对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乡规划设计是城乡建设的基础条件,城乡建设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等众多方面内容的自然演进。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以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保与治理等问题。就当下阶段来说,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良好发展的根本标准就是将人放在核心位置,实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以人为本的要求。其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2.1 公平共享、包容发展

目前,我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内涵,应合理引导人口流动,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重点,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积极推进平等交换城乡要素,均衡配置公共资源,将城乡二元体制和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打破,使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并共同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1.2.2 产业支撑、就业优先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要坚持“四化同步”,即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产业支撑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胜互动、信息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时,服务业能够为城镇创业和就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农业现代化则是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储备的核心,所以必须弥补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短板。以人为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1.2.3 因地制宜、协调有序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应根据各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当下,因为多方面因素,城市发展呈现出了人口过度向少数特大城市集中的现象,并且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显著,导致城市布局不合理以及城市规模严重失衡。由此导致的经济问题以及社会、政治与生态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布局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居民的需求,坚持科学谋划,逐步形成新的战略格局。

1.2.4 承载力强、集约高效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方式是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源头,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是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应根据城镇人口增长趋势和资源环境变化态势,将生态文明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重点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下,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有效机制

为了更好的在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需要依托有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机制

2.1.1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情况,并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以人文本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以工业化为根本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必须有充足的产业和市场支撑,优化工业资源配置,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数据显示,服务业是城镇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在70%-8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也在50%-60%之间,就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来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1.2 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进了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和市场;信息化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品质,促进城镇功能的有效提升和整合,调整优化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推动高级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应综合考虑工业化的要求以及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加速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网络城市的建设,不断引进技术密集、清洁型的工业,减少能源与资源需求,同时开发环保型的新能源,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促进以人为本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良好发展。

2.1.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二者之间互为基础和前提,首先,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最基础的生产要素需要农业现代化为其提供。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农业企业的集中发展壮大,进一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其次,合理的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必要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进步需要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与市场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软件支撑,为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2.2 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以完善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为基础,明确城乡统筹发展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城乡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城乡间的互动,优化配置城乡各项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带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虽然市场作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的关键,但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科学规划、正确引导、积极参与,能够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实现。

2.3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机制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融入机制指的是对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天人关系以及人与子孙后代的代际关系,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努力构建城镇的生态文化,增强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其次,在社会实践上,生态文明有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要求。利用并保护自然,形成人类社会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平衡。同时,转变城镇内部功能,逐步形成闭路的、多循环的、仿生的模式。最后,在时间维度上,生态文明与城镇化都是动态的历史过程,所以要站在长远角度看待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促进二者更好的同步协调发展。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导致多样化、复杂的矛盾,必须用发展的历史观来认识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城镇化规律和内涵。

参 考 文 献

[1]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6(08):74.

第9篇:城市产业规划设计范文

为更好地把前四年所学的规划及建筑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使自己能全面熟悉规划业务流程,特意有本学期的实习实践。

二、实习单位

①xx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xx)成立于1953年,是全国领先、xx地区规模最大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测量与地理信息工程、建筑设计、市政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代建、工程总承包等领域,具有10项甲级资质。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为规划一所,主攻总体规划。

②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是xx省建设厅直属事业单位,具有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五个甲级资质和市政工程设计乙级资质。作为建设部批准的拥有城市规划甲级、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消防设计甲级和市政(风景园林、道路)乙级资质的设计研究机构,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在xx成立了分院,并成为最早进入特区的规划设计院之一。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为xx分院一所,主攻旧改及控规。

③xx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勘察、设计、研发、咨询单位之一,具有国家颁发的城乡规划编制、工程勘察、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监理(包括招标)、建筑(含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等甲级资质以及地下铁道建筑设计资质。规划设计研究所是一个业务和技术全面、综合型与研究型的规划设计部门,主要从事规划与设计工作,包括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镇规划、旅游景观规划、环卫专项规划等。

本人实习所在部门即为规划分院(原规划所),主攻西部及粤西总规及控规。

三、实习基本情况

①市院包午饭,晚上加班包晚饭,车费自理,实习工资至今未能获取。

②省院包吃包住,三十元一天工资,需要打卡,偶尔加班,并有组织活动参加。

③建院车费午餐自理,六百元一个月,一周上六天班,加班很少,并有组织活动参加。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①市院:xx村镇规划;xxxxxx城市设计;xxxx工业园控规

②省院:xxxx产业规划;xxxx新区公建布点规划

③建院:xxxxxx镇控规

五、实习中专业理论的实践

①市院xxxx工业园控规

负责内容:在已给定的图框下完成地块编号,道路坐标点,道路横截面及剖面,转弯处禁止开口范围,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线,绿地控制线,水体保护线等等cad线形绘制,并把地块公建示意标注并统计分类。一共出三处地块若干张图。

体会:控规是城市规划里面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地位与总规一样获得法律的认可。近似法规的控规文本cad图制作,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有操之过急的心。

②xxxx区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