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育生物学的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生物概念 概念教学 类比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因此概念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对课标实施提出建议: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教学中教师因本身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不同,决定了开展概念教学的方法、方式与结果差异较大。有的教师强调死记硬背术语、定义这种做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主动性概念的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
1 概念教学与类比法
概念是共同具有某些特性或属性的事件、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由相近、相似的事件、想法、物体或人所组成的集合。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生物学概念也不例外。但生物学概念不同于生物学术语,术语仅是词汇,标记概念的符号,掌握了术语绝不意味着理解掌握了概念。生物学概念也不同于定义,“定义”是对术语十分肯定的表述;“概念”通过内涵及外延,描述一类事物的本质,且随时展描述会不断修正完善。生物学概念也不完全等于生物学知识点,知识点有侧重事实和侧重概念之分;概念具抽象性和概括性,比事实更需要理解与活用。据此,概念教学不能只局限在帮助学生识记某些专业词汇或术语的定义,应着眼在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生物学概念都是一些鲜活的生命现象中携载的规律性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
根据一类事物已知属性推测到与其类似事物也应有此属性的推理方法称类比法。其特点是“先比后推”,通过“比”出类同地方和不同地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这种方法运用于教学,即类比教学法。教学时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理解生物学概念可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经历或经验,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新概念与已形成相似的概念联系起来,让学生较短时间内感知、理解并形成新概念,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类比方法根据类比对象的特征类型类比方法可分为结构类比、功能比、生理类比、形态类比和生活习性类比等;根据类比源类比方法可分为生活化类比、自然现象类比、新旧概念类比等;根据思维方法类比方法可分为联想法、论理法和异类类比法等;根据思维方向类比方法可分为正向类比和逆向类比等。
2 结构类比优化生物结构教学
结构类比是一种常见的类比推理方法,学习生物学知识离不开生物的各层次的结构,有些结构的表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物学概念。在概念形成中借助已有概念进行类比有助于新概念理解掌握;运用实物或模型等进行类比,可将抽象内容直观化、概括内容具体化、微观内容宏观化,有助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构建。
2.1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等细胞结构,可发现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由此类比推理到与洋葱鳞片叶表皮、人口腔上皮细胞类似的其他植物动物细胞有相似的结构。从而归纳出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引出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
通过观察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如桃的构成,类比到与桃相似的高等植物有相似的四个主要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和植物体。由于动物与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可推理到动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这种类比是“以类推类”式的普通性类比。
2.3 生物体结构多次涉及“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学习生物结构最基本的概念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以后的学习中,涉及到其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神经元、肺泡、小肠绒毛和肾单位等。神经元又名神经细胞,所以由细胞概念类比出“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不难,这是演绎推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阐述较抽象概括,由细胞概念来类比可缩短学习时间,同时能巩固细胞概念。
2.4 实物模型法类比法直观明了
实物或模型是生物结构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运用模型进行结构类比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人体心脏的结构,心脏结构看似简单――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但必须同时掌握与他们相连的血管,这是学习“人体血液循环”的基础。运用心脏模型具有直观、简明、扼要的特点,通过结构类比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心脏结构空间概念,防止混淆。
3 功能类比优化生理教学
生命体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理活动,这些生理活动与机制常常很难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展示出来,因而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可借助类比法化解教学难点,优化生理教学过程。
3.1 联想法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类比
一般教材将光合作用安排在前,呼吸作用安排在后。学习呼吸作用概念时可采用联想类比的方法,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和氧气,联想为原料;将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联想为产物;将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合成的有机物内”联想为“有机物内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引出呼吸作用,再通过“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学习呼吸作用。这样,比学生孤立学习更易接受并掌握,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关键词:物理学科;求知欲;创造性;引导
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入学生眼的都是一些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符号。物理学科不像人文学科那样学起来让人兴味盎然,需要记的只是条条框框和演算再演算。枯燥的符号和生硬的公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学生都对物理望而生畏了。如何调动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求知欲,让物理学科课堂生辉,这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而且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用“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物理情景”,我认为就是要营造让学生能走入物理教学气氛中的教学手段,就像一个好的故事或者一部电视剧,能让观众与故事人物同喜悲。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教师必须营造恰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使教学目的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产生出物理教学的艺术效果。“光的折射”,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物理教学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如此的物理教学情景设计,“渔民叉鱼”就带动了学生的好奇。物理情景的设计,力求简单,符合学生实际。只有简单了,学生才会产生兴趣参与,如果过于复杂,学生就会厌烦,起不到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符合学生实际,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设计时,要将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考虑进去,否则,学生将对你的设计摸不着北。好的物理情景设计,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迅速走入老师的教学环节中。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物理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这绝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初中物理教材,教师使用时,要创造性地使用,如此,学生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以“密度”教学为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把他们的眼、手、脑、口都生动活泼地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摆正教师的位置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农业类高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受到各高校的重视。长江大学农学院在本科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内容包括田间试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两大部分。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十分强,学习过程非常枯燥难懂。加之他们大二才开始接触农学专业,对这门课程的知识十分陌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放弃抵触情绪,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掌握《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的教学内容,就成了授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本文初步探讨了故事教学法在《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故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与适用范围
故事教学法是搜集与教学内容相近或相关的故事,以故事类比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一种方法。故事教学法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理论变为简单具体的故事,增强学生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故事教学法在《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中适用于对田间试验设计部分的讲解,而不是适用于数据的统计分析。
2 故事教学法在《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 构思故事
这一步非常重要。好的故事能帮助学生轻易且正确地理解所讲的知识点,差的故事会导致学生们偏离课堂。因此,在讲解田间试验设计时,要依据试验内容寻找或构思合适的故事。故事的来源可以是历史、小说、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也可以是自己经历过的科研和生活中的实例,亦可以是自己编撰的小故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以及良好的口才,更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可以让学生们绘声绘色当地听到一个身临其境般的故事。构思故事像一个作家写一部小说,更像一个剧作家写一部自己心仪的剧本,剧本的质量关乎最后故事的精彩程度,所以构思故事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2.2 讲解故事
教师在讲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故事有感情有条理地讲述给学生听。讲解过程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师生互动。如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故事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互动,讲故事的主角不一定是教师,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展开自己的想象,把后面的故事讲下去,一个故事不仅仅有一个结局,结局应该是开放的,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应该是宽容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和谐快乐的。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条理性,有事要设置一些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知识过渡
由故事过渡到知识点的讲解。故事讲解完毕后,可保留一点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将知识点和故事进行对比,便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对知识点进行逐一梳理,讲解理论知识,并解释注意事项。这个过程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降低学生的热情。同时,这种方法也不能太多使用,一节课可讲1-2个故事,太多的话学生们往往抓不住重点,课堂就会变成故事会,反而影响教学。教师避免被故事牵着鼻子走,应该时刻不要忘记讲故事只是一个形式,本质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总结
故事教学法用在幼儿教学和中小学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高等教育中较少使用。它是《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教学中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利用故事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格局,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和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自主思考问题,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基本观点
1 背景
初中生物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生物学家所持有的观点就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而且还能对学生的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因此,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学习,学生将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然而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对于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甚至只字不提,这不利于学生生物学基本观点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形成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就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2 培养方法
老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寻找切入点,然后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有步骤、分阶段的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1 初识阶段:从结构到功能,逐步解析。
切入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进入初中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是学习细胞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初一学生还不能解释清楚,此时老师出示放大的叶绿体图片,介绍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己养活自己。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获取外界的有机物来养活自己。叶绿体这一结构的存在与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功能有关,光合作用要依赖叶绿体这一结构来完成。从而提出其中蕴藏的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2 再识阶段:根据结构推测功能。
切入点:上皮组织与神经组织
初次接触学生印象不够深刻,而且学困生未必能理解,所以老师需要赶快寻找下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细胞之后就要学习组织,要抓住人体的四大组织这一知识点进行强化。细胞分裂、分化之后会形成组织,教材出示了人体四大组织的图片,让学生着重观察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有什么特点。观察后发现上皮组织排列紧密,神经组织则像一张蜘蛛网。此时老师要提示学生“我们接触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现在大家尝试着根据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推测它们的功能吧!”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不难发现,排列整齐的上皮组织的细胞可以阻止异物进入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神经组织的细胞那些突起是用来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的,正是因为它像一张网一样遍布全身,才能让我们清楚自身的状态。从而形象的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3 深知阶段:利用结构与功能熟练建模。
切入点:心脏的结构
心脏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的,它能行使一定的功能。学生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后可以构建出心脏的模型,即心脏由哪些组织组成,能完成哪些功能。学生根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思考:心脏需要保护,表面应该是上皮组织;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出血液,最主要的组织应该是肌肉组织;心脏自己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还应该有结缔组织;此外,心脏不适时我们能立刻感受到,说明还有神经组织。综合起来,心脏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起来的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器官。通过建模,不仅能更加熟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还能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2.4 内化阶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题。
切入点: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在学生能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建模后,学生的这一生物学观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还要以解题的形式加以巩固。在生物试卷中,常会出现专门针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考题。如简答题: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分析题目可知此题的思路为:依据鸟类已有的功能写出与之对应的结构。鸟类可以克服空气阻力飞行,与之对应的结构是体型呈流线型;鸟类体重轻,与之对应的结构是骨骼中空;鸟类可以进行双重呼吸,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有肺和气囊;鸟类吃得多排的快,与之对应的结构是消化强、直肠短不储便等。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以类似的题解答得滴水不漏,近似完美。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从初识到内化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学生和老师都需要耐心和恒心。本文主要是针对初一的教学内容展开的描述,其实每一册教材中都有相应的切入点,需要老师们充分挖掘,认真利用。此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只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另外还有“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等。作为有责任感的生物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把这些核心观点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摘要我国现阶段教育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卫生健康教育。这也是生物学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之一,学校负有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学生有崇高理想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生物学教学教材内容,发掘其中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思想情感;教育
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因而各科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里,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因素,生物学教师也要把思想教育寓教育与教学中。
一、运用生物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形形的唯心主义理论,如目的论、特创论、物种不变论等,对生物和人体的种种现象作了歪曲的解释,影响了人们对生物作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结合教材可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生物界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基础
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所构成的,从而揭示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均统一于物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从分子水平丰富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论原理,而且还指出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是分子活动。因而通过对蛋白质、核酸等分于结构的研究,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变化活动,可进一步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
2.生物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
教师在讲述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时,使学生了解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发展的。种子植物由胚发育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植物体;昆虫的变态发育史;蛙的胚胎发育史;哺乳动物例如家兔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胎儿到成体等,使学生了解生物体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幼体到成体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死亡的过程。由此阐明生物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3.生物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受一定客观规律支配的
例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昆虫的生活史,遗传的三大规律,基因控制性状的规律等。人们认识了生物界的客观规律,就能主动地按照人们的愿望,利用、改造、控制生物,为人类服务。
二、运用生物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的教育
1.讲解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我国历史悠久,土地辽阔,地处寒、温、热带,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种类。这些资源既为人们衣、食、住、行等提供了必需的生活资源,也为工农业、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原料。如银杏、杉、珙桐、水杉等珍贵植物,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等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通过讲解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讲解我国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医术医药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研究、利用、驯化动物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科学家考察,600多种经济作物中,起源于我国的占五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国家之一,禾本科稷、黍、粟等原产我国,大豆原产我国,很多柑橘类桃、梅、李、杏等原产我国,我国蔬菜更是举世闻名。猪的饲养,蚕桑的利用,家禽家畜的驯化也有悠久的历史。医药方面,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医学巨著。1千多年前名医华陀已经运用麻沸散为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术。2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一部《内经》医书,对人体解剖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作了阐述。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激起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献身于生物学研究的理想
通过讲解我国在人工合成胰岛素、遗传工程、细胞杂交、优生优育、仿生学、环境保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展望,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科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关系,从而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
通过介绍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观察动植物等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从中发现生物学尖子学生,为培养和输送生物科学的研究人才作出贡献。还要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同学间互助友爱的协作精神,以及养成爱护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86-02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其研究内容包括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形态和特征。进化生物学在生物学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生物学学科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进化生物学》是本科院校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我校于2012年开始增设了《进化生物学》课程。进化生物学内容广泛,教学难度大。本文对《进化生物学》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为《进化生物学》的教学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经典知识与最新进展相结合
生物进化学说由查尔斯・达尔文在鸿篇巨制《物种起源》中首次提出。他第一次提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机制。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多样性生物的进化过程,这些过程包括物种的遗传和变异以及新物种的起源。学习经典知识和传统研究手段,是学生学习进化生物学的必要基础。学生对达尔文所提出的进化理论已经非常熟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达尔文的生平经历,重点讲述登上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发现物种起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
现实中,经典进化生物学也在经历着现代研究手段的不断考验。现代综合论的奠基人之一,朱利安・赫胥黎致力于将新达尔文主义转变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在朱利安・赫胥黎的关于动物行为进化描述的著作《行为的进化》中,其尽最大努力将新达尔文主义的理论简化,去除一些技术细节,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对自然和生命进行描述,其中包括几个原来在不相关领域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包括遗传学、生态学、分类学和古生物学。在此处,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典进化理论与现代综合论的异同点。在不断的比较与联系过程中,巩固知识,加深印象。
当前的研究扩大到涵盖适应的遗传结构、分子进化和不同的力量自然选择。进化生物学在全面讲述生命起源、演化历程的基础之上,以辩证关系的观点来看问题,系统分析生物与环境、微观与宏观、表型进化与遗传系统进化的相互作用,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应用于现代综合进化论的研究中,揭示隐藏在生命演化之下的基本规律。在课堂上,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不断强调研究手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用科研的思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去理解已归纳的知识。
当前进化生物学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应该着重理解生物进化的核心,将现代进化生物学,如分子遗传学和计算机科学,引入课堂。首先,一些领域的进化研究试图解释现代进化中解释不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物种形成,有性生殖的进化,合作的发展,老龄化的发展和可发展性。其次,生物学家提问最直接的进化问题:“发生了什么?并且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包括古生物学等领域,以及分类学和系统发生学。第三,现代进化综合论出现时,还没有基因的分子基础。
二、注重与其他课程知识相结合
在发育生物学中,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生物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比拟,认为是该生物物种进化历程的一个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并将这种理论命名为“重演论”或“生物发生律”。所有水生和陆生的脊索生物,在胚胎发育阶段都会出现鳃裂。鳃裂是水生脊椎动物长出呼吸器官的一部分。而对于陆生脊椎动物来讲,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鳃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纵观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都经历过鱼的阶段。“重演论”是生物发育学课程中的概念。但与进化生物学漫长的演化历史相比,通过使用这种概念,形象生动地概括了长达30亿年的生物进化史,学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串联,印象更深。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加深了对所学课程内容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去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所学知识M行联想串联。通过比较分析,从亲缘关系看,我们会发现亲缘关系较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差异较少,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类型生物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的演化顺序。从生活环境看,陆生生物的进化等级要高于水生生物。
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进化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最大的统一理论,在进化理论的框架下,细胞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比较解学、古生物学、胚胎学、分类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的研究结果得到了统一。进化生物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生物大分子、基因和基因组、细胞、生物个体、生物群体以至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的发展和变化都与生物进化有关,也就是说在各个水平上的生物结构都有其起源与进化的历史。什么是生命,如何生产,物种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什么世界有这么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们如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进化的……这一切,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世界物资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现象和事物,但其唯一的本源都是物质。从进化生物学的历程来看,经历过化学演化阶段,无机小分子阶段,有机小分子阶段,有机大分子阶段,多分子体系阶段,直至原始生命的产生。组成生命的元素在非生命世界都可以找到。化学元素合化合物都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它们按照一定次序有机组合起来,相互协调才能表现出生命。再者,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群落中出现适应环境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这些个体通过与自然环境进行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这是量的变化;通过自然选择,一代又一代的遗传与变异积累,使生物实现进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哲学中的质量互变规律。此外,学习本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识别真伪科学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进化生物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进化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大理论,让学生在了解生命的产生、发展的同时,充分理解生物与环境、宏观与微观层面、表型进化与遗传进化体系的辩证统一,掌握生物进化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
生物进化一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课程就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对恐龙灭绝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推理。同时,带领学生学习生命进化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生物变异的作用,变异的积累产生进化,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为今后的进化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应补充视听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兴趣。本课教W宜采取“情境―问题解决―情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围绕关键点、重点和难点,通过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展示动物的进化过程、演变的信息,丰富了演示文稿,提高了认知环境。教师通过即时反馈得到学生学习信息,适时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依此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在学生对动物进化资料进行抽象整理后,引导学生对分类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使学生自行揭示出动物进化的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初步地认识了“适者生存”的科学真理。利用计算机,穿越时空,还原远古时代的场景,提供动物从远古时代到现在的变化历程,有助于学生获取动物进化的信息,将信息分类、归纳,分析综合出动物进化的规律。
在学习植物演化过程中,课堂上提供各种类群植物中的代表植物的挂图或幻灯片,引导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以及生存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哪类生物比较低等,结构简单,哪类生物比较高等,结构复杂,将知识串联,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在学习动物演化过程中,提供各种类群动物的代表动物,展示动物的挂图或者幻灯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动物演化的历程以及进化趋势。
给学生展示关于进化生物学的经典幻灯片,比如英国BBC公司录制的《生命的起源》和《恐龙星球》。学生学习过基础知识之后,再观看纪录片,就会将已学到的知识投影至纪录片中,起到了知识串联与巩固的作用。在迷人的视听体验过程中,重现史前生物的生活情境,栩栩如生的将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即通过将视听素材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兴趣。
The Initial Research in Teaching Methods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QI Lin*,ZHAO Wei,HOU Xiao-gai,ZHAO Xing-li
(College of Agricultural,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Henan 471003,China)
以青为模式生物的缘起
在生物学领域,生物学家习惯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被称为模式生物。对生物学家而言,选取合适的模式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尤为重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发育现象的难题便可以得到部分解答。李名友从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遗传学伊始,就与生物的生殖繁衍结下不解之缘,选择便于研究的模式生物也成为一切研究的基础。
提到模式生物,人们首先会想到小鼠。小鼠和人类亲缘关系近,与人类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在生物学领域应用广泛,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然而,其胚胎深埋于母体子宫中而无法进行胚胎学观察。鱼类体外产卵,胚胎透明,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而且鱼类的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因此鱼类成为研究发育生物学的优良品种。从鱼类生殖细胞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可以为了解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的繁衍或不育提供重要线索和新的见解,鱼类生殖细胞的研究将为生物生殖细胞学和生殖工程学提供大量有用信息。
鱼类模式生物中,以斑马鱼应用最为广泛。除斑马鱼外,青也因其独特的优势占有一席之地。青是一种原产东亚的小型卵生淡水硬骨鱼,胚胎透明,在28℃下培养,其胚胎10天后便可孵化,两三个月内达到性成熟;成鱼体型较小,大约3~4厘米长;青鱼适应性强,能够在4℃~40℃的范围内生存。和斑马鱼相比,它的基因组较小,只有斑马鱼的一半,具有成熟的细胞培养技术、有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性别分化基因等;青鱼的发育在体内进行,早期阶段便于观察。
所有的这些优势,让青鱼成为研究生殖生物学、干细胞学和发育生物学等方向的良好模式物种,李名友以青为模型,建立起方法学,然后运用于应用研究。
建立性控育种基础平台
物种的延续和繁衍主要依靠生殖细胞,在鱼类及许多其他的生物中,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形成,且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而来,任何一个发育过程的缺陷都会导致不育,要想保证生殖的万无一失,就要对整个发育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青不仅胚胎透明,而且还有成体透明的品系,利用生殖细胞被特异标记过的转基因青鱼,从胚胎发育到成体阶段,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生殖细胞发育的全过程。”李名友说,“这样就可以发现生殖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的哪个阶段起作用”,为了解鱼类的繁殖育种建立了理论基础,为阐释人类的不育机制做出必要补充,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开发辅助生殖技术,协助缺少任何阶段生殖细胞的不育病人完成生殖活动。
此外,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在鱼类进化、生殖和生产过程中有特殊的意义。鱼类的性别分化有着惊人的多样性:很多重要的经济鱼类,特别是海水鲈形目种类如石斑鱼类,常常会发生性逆转――既有先雌后雄型,也有先雄后雌型。在很多鱼中,性别不同,生长速度的差异也很大,有的是雄性长得快,如鲤鱼、罗非鱼和黄颡鱼等;有的是雌性长得快,如牙鲆、半滑舌鳎和虹鳟等。李名友介绍说,青有性别染色体,有雄性和雌性决定基因,其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较为透彻,用它做模式物种,便于研究性别决定机制,为性控育种建立基础平台。
这种通过人为干预,使动物繁育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性别繁殖后代的性控技术,在我国鱼类水产业已有应用,如全雄黄颡鱼,全雌鲤鱼和雌性比例占优势的牙鲆等,大大提高了渔业的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了解生殖细胞的发育全过程以及性别决定和分化的机制,就可以为正确使用性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借腹怀胎”技术
2009年,世界上首例半克隆青鱼“霍莉”诞生。霍莉是由单倍体细胞的嵌合卵发育而来,单倍体细胞只有一套染色体,进行细胞核移植时,只需把单倍体细胞移植到未去核的卵母细胞,就能保证父母双方对后代遗传信息的贡献,而且能像正常受精发育一样,产生一个新的、不可预知的父母双方遗传特性的结合体,为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核能够模拟授精并产生后代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这是半克隆技术区别于克隆技术的关键。
在半克隆技术基础之上,李名友正在研究“生殖细胞移植――借腹怀胎技术”这一项目。生殖细胞移植是调节鱼类生殖的重要细胞工程技术,譬如使用转基因的生殖细胞获得鱼类新品种,从亲缘关系较近的小型鱼类代替亲本获得重要大型经济鱼类的配子,利用冷冻生殖细胞技术可保存濒危物种的基因资源等。“借腹怀胎”技术将在发展可持续渔业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发挥其巨大的潜能。
生殖干细胞和生殖细胞移植发展虽已有10多年历史,并在多种经济鱼类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性成熟周期过长、不育受体难以获得……生殖细胞移植技术从实验室走上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而模式鱼类如斑马鱼和青,技术成熟、性周期短,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用模式鱼代孕经济鱼类,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青很容易因为生殖细胞缺失而得到不育的受体,将标记的生殖细胞作为供体移植到青囊胚、小鱼或成鱼中,得到的全是供体的后代。
利用青的这一优势,李名友致力于研究生殖干细胞和受体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为利用模式鱼“借腹怀胎”生产经济鱼类积累技术和建立技术平台,为遗传育种和濒危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建立模式生物代孕经济鱼类――借腹怀胎技术平台。
(一)学好生物学概念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科学性、严密性较强,并且有一定的实用性。但由于多种原因,生物学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受到重视,所以学生对生物学存在肤浅的认识,认为生物就是一门记忆和背诵的学科,并且传统教育也强调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程度仅仅依靠大量的事实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涉及对概念原理的抽象和概括。重要概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重要概念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学生在理解这个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用到对重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而不是靠记住的一两件孤立的和零散的事实; 如果学生依靠自己头脑中的重要概念构建起一个知识框架的话,那么这样一个知识框架可以比较长时间地留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有了这个框架,学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地储存在这个知识框架中,知识就不是零散和孤立的,而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二)加强重要概念的内涵教学,它对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起到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既要揭示其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是《标准》的第七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中的重要概念。投影的二级主题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体内容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学生学习“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具体内容有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有遗传作用的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每个基因携带某种特定的遗传信息、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遗传信息等。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是一种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有遗传作用的是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DA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位于染色体上。
(三)关注重要概念可以纠正教学误区
学生知道了某个名词术语绝不意味着就理解了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概念的替身―名词或术语上而不是对概念的理解上,学生同样把注意力集中在概念的记忆上,认为众多科学概念是“死的知识”,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去提出和解答有关真实世界中与生物学有关问题上,从而陷入了误区。《标准》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课堂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如:概念的再现、复述、问答、练习等加深理解,合理构建知识框架。如在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中,使学生复述相关概念,通过归纳、比较,以此构建知识框架。
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器官――植物体
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1为了提高高一生物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努力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构建有科组特色的新课程体系,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学科研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新学期高一生物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共六大模块,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参照生物课程标准,共需36课时,共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走进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于生物学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多数学校不开设生物,学生缺乏必要的生物知识基础,因此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判断和利用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具体措施
1.在包组领导的指导下完成各项教研、教学工作。
2.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本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
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3.组织好每周年级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具体分工见教学进度表),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教材处理方式和讲授顺序、训练习题选择和知识的检查及落实、高考要求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做好教后反思。
4.完成实验班练习编写、批阅和评价工作以及普通班课堂笔记和练习的检查。
5.认真做好新的教师传帮带工作,新教师要经常听老教师的课,备课组长也要跟踪听新教师的课,使他们迅速成长,尽快达到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以适应一种教学发展的需要。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
每位教师认真钻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制作课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加强网络教研,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内质网互动平台,积极参加网络问题的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8.配合生物学科组搞好本学科集体教研工作,切实为提高学校生物整体教学水平和高考备考工作而努力,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9.完成本学期新课程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评价工作。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各项教研任务。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2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6)、(87)、(88)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任务。高二(88)班是文科班,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另外,学生间的差异较大,学习刻苦用功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明显差异,造成学习成绩相差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除少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外,大多数成绩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差。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会考”展开进行。由于会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对于理科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会考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创新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为导向,结合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适应新教材顺利通过会考,为高三生物综合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四、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外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工作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这两个观点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现今世界上形形的动植物都是逐渐进化来的,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再有,通过讲述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古代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课外作业也要妥善安排,并指导学生认真完成。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课外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要积极地自制直观教具,密切结合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进行教学。要重视密切联系本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补充讲述当地常见的和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动植物种类。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4本学期,我担任高二7-10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体现自己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高二生物教学个人工作计划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公开课的课件里,我就采用了《侏罗纪公园》的短片教学,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同时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其次,为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例如在校科技艺术文化节上,我要求每个同学制作DNA模型,通过模型制作,使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工作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第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第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第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开放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胆量,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第六、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差,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高二生物老师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课堂教学做到: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