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

第1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多微驱动;混合教学;SPO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3-02

一、引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我校计算机类的核心平台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教学最初采用传统的按章节、知识点传授的方法,学生掌握的基本都是“惰性知识”;其后开展了基于案例式教学的实践,将知识点梳理后逐步嵌入到案例中,层层推进,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一些根本性问题有待解决。本课改顺应当前在线网络化学习的趋势,提出了“多微驱动”――基于“微课程”、“微测试”、“微社交”等多种“微”手段来组织、监控、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经两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研究思路和过程

(一)研究思路

1.改变教学资源组织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和教师的管理效率。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将自编教案、微课资源、习题、测验等碎片化的资源按知识点或其他需求进行整合,供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例如:在预习阶段可以将前导知识关联进来,有助于提升学生自学效率,通过课前微测验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转变课堂教学的功能定位。通过SPOC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堂上听课堂下答疑”翻转为“线上学习堂上讨论”,将部分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堂外,释放出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讨论。

3.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实现学习过程支持,实现分层教学。借助在线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可以洞悉学生学习的各方面状态信息(前续课程成绩、各阶段表现、个性、优缺点等),对进度落后者进行预警和帮助,并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譬如在课堂上某些关键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主动要求部分学生做一些特殊的练习和思考。

(二)研究内容和过程

1.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SPOC课程资源规划和教学设计。主要从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制定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及质量。

2.SPOC课程资源开发和网站建设。微课程在混合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课堂的补充,还是课前预习或课后拓展的重要学习资源,学生将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数量上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配合其他的资源,为学生的自组织学习提供支持与服务。除了微课程外,教学资源还包括:用于评测学生掌握程度的试题库及试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讨论、头脑风暴;用于获取学生学习反馈的调查问卷;用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编程能力的案例;用于课后进行提高、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和练习等。大多数资源均根据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学生学情通过自制或定制的方式获得。

3.SPOC课堂教学的设计。在线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评测手段,课堂教学过程也需要因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课题组综合采用了翻转教学、课堂测验、讨论/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潜力和热情,下面是针对2015级学生的一次典型的课的教学过程。

4.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无法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E-learning平台和蓝墨云班课提供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完整记录,改变原来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测验,构建系统、完整的形成性考核机制,有助于持续有效地激励学生。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占50%,主要来自过程监控――考勤、各项微测试、讨论课及探究性学习表现、作业等按比例计分;结果考核占50%,主要是期末考核。

5.对开发好的SPOC课程进行实施和评测反思。本项目依托我校E-Learning教学平台进行和实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兴趣特点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并在线提交作业、在线进行测验反馈等。课堂教学中则使用“蓝墨云班课”APP辅助进行点名、课堂提问和课后的交流。尽管课题组的老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轮教学后仍需对已实施的SPOC课程进行评测和反思。通过老师同行评测和学生调查,依据大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和课程资源的优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

三、分析与讨论

“多微驱动”构建互动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保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的有机串联,可以将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构成一个立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空间,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本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示范课进行同行评议,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往年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微课和微测验为主的课程组织,促进了学生课前的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通过翻转课堂,释放了部分原来用于基础知识讲解的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探究性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交互度,有助于提高知R的内化程度;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堂小测验实时地检测了课堂教学效果,可将教学时间更多地用于共性问题的讲解上,避免教学平均用力,提高教学效率;E-learning和蓝墨云班课的讨论、头脑风暴、个人笔记、作业互评等手段,构建了师生、生生间沟通、交流的学习社区,有效地充当了“脚手架”的作用,在学习者碰到困难时提供适时有效的帮助;教学平台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过程性活动记录,如到课情况、视频学习时间、视频反刍率、课前/课中微测验成绩、阶段测验成绩、讨论/课堂提问/头脑风暴等的参与度……有助于改变原来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转变成更科学的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

⒖嘉南祝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2]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3]申灵灵,韩锡斌,程建钢,等.“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J].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

[4]朱永海,等.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在线教育11年系列报告的综合分析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8).

[5]王卫军.北美地区高校教育技术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5,(4).

第2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比例 教学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72-02

《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比例》是湘美版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五年级的内容,本课旨在通过对范字的欣赏,让学生发现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字形的比例规律,准确地临写“朝、(邻)、依、卿”四个范字,并能举一反三。笔者在执教这节书法课中有所感悟,现将教学过程与评析和盘托出,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字,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你觉得这些字写得怎么样?美不美?

课件出示“”“依”“卿”三个比例失调的字。

2.师: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如果宽窄比例不当,字就不匀称、不和谐,失去了美感。

3.师: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说:“写好字的关键是结构。”今天我们就从字的结构入手,一起来学习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比例。

出示课题: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比例。

4.师:说说“”“依”“卿”的宽窄要怎么安排才匀称、和谐?(根据学生所说依次出示笔画部件)

【评析】教师出示三个比例失调的字,让学生观察发现如果汉字的宽窄比例不当,字就不匀称、和谐,再引用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话导入新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探究规律,掌握写法

(一)探究左右结构的类型

1.课件出示“朝”“”“依”

师:请同学们观察欣赏,从宽窄方面说说这三个字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1:“朝”字左右相等,书写时向中间靠拢。

生2:“依”字左窄右宽,书写时左边让右边。

生3:“”左宽右窄,书写时右边让左边。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三种字的分割图表示左右部件的比例。

【评析】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右结构的字分三种类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左右相等向中靠”“左窄右宽左让右”“左宽右窄右让左”三种规律,教师再通过分割图表示左右部件的比例,使学生一目了然,为接下来临写范字做铺垫。

(二)师生探究学写 字

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朝”字,从字形、笔画、位置、比例,说说怎样才能把“朝”字写好。

生1:“朝”字左右等分,外形接近正方形,左边上方长出一些。

生2:右部的“月”上窄密下宽松,撇伸入左部,左右融为一体。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注意要领,你们跟着书空。

师:写好一个字的关键在于第一笔的位置,要注意笔画之间的比例与穿插,请大家看“朝”字的第一笔起笔在斜线上半部分的中心。

2.学生在古琴曲《文王操》的配乐中临写“朝”字,教师巡视指导。

师提醒:书写前要仔细观察,再认真书写,写完一个还要与范字进行比较,发现不足,再写第二个。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书写时心静气缓,意在笔先。

3.师展示优秀作业和写得不足的作业,师生共同评点。

(三)师生探究学写 字。

1.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怎样才能把“依”字写好,字形、笔画、位置、比例要注意什么?

生1:“依”字外形方正,首笔撇写斜一点就可以把单人旁写窄,左部往左移,留出更多的位置给笔画多的右部。

生2:左右长短相当,左部粗重,右部细,稍倾斜。

2.师示范讲解,其他学生书空。

3.学生在古琴配乐中临写“依”字,教师巡视指导并点评反馈。

【评析】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朝”和“依”字的字形、笔画、占格、比例,接着教师在黑板的米字格宣纸上作示范、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每一笔的要领,确定好第一笔的位置,笔画之间的比例与穿插,使学生清楚每一笔画形成的运笔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在范仲淹的古琴曲《文王操》的配乐中临写两遍,在清淡悠远的琴音相伴下,书法与古琴交相辉映,令人感到身心解放。临写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读帖,认真比对,及时调整。学生写好后进行点评反馈,指出哪个字写得好,哪一笔写得棒。这样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也促进自身书法水平的提高,对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生自主学习临写 字

1.学生自学,自主读帖,分析字形特点及结构比例,探讨左宽右窄的字的比例分布规律。

2.同桌互相讨论书写要点。

3.学生自主临写、自评,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够美观。

(五)运用规律,学写 字

1.师:观察“卿”字,说说它的字形、结构比例怎么安排。

生1:“卿”字是左中右结构,字形扁,左右部笔画少,写窄些,中部笔画多,写宽些。

生2:左中靠上,右部靠下。

2.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示范,其他学生观察他书写的优缺点。(师生点评)

3.学生根据要点在中琴配乐中临写两遍。

4.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优秀作品展评。

【评析】在了解左右结构三种字比例规律的基础上,学生对学习“朝”与“依”两个字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临写“”字,再请学生写“卿”字,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临写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延伸,学法迁移

1.师:观察《颜勤礼碑》中左右与左中右结构的字,说说这些字的结构比例分布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大家写好字?

2.师:结合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字的比例分布规律,从《颜勤礼碑》中选择一两个喜欢的字进行临写练习。

3.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评析】教师让学生结合规律举一反三,从《颜勤礼碑》中选择喜欢的字进行临写练习,实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学生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临摹能力。

四、对比赏析,总结升华

1.师:请大家对比“朝”字的比例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形态。

生1:这三种字体的整体形态与结构比例相似,字形方正,左右部分大体相等,左高右低。

生2:我觉得用笔特点不同,欧体、柳体用笔较方,赵体用笔接近于行楷之间,更灵动。

生3:我发现赵体中“朝”字的第二笔也变成了点。

2.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不但观察到了三者的相同点,还找出了不同点。

3.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左右结构与左中右结构的字,笔画繁多的部分要写得宽一些,笔画少的部分就谦让,写得窄一些,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加匀称、和谐、美观。希望同学们练字时要持之以恒,学会观察、分析字形,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用心去写。老师相信,只要肯努力,每位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师:把今天学习的4个例字和《颜勤礼碑》中出示的8个字各临写三遍,分三天写。

第3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本管理理念;激励制度;用人评价制度

随着我国高校内部体制的改革,高校人事管理被赋予了新的目标和内涵,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现代高校最根本最核心的资源,高校人事管理应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机制,强化人本意识。人本管理是创建一流大学的需要,是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的关键,它符合高校的管理目标也体现了对高校教师员工的尊重。高校人本管理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重视情感管理,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情感管理的出现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延伸,标志着管理学中人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强化。2.强调能动性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高校人本管理旨在高校管理的一切活动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它能有力地密切高校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有力的保证高校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3.提倡能本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潜能。“能本管理”是一种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本的管理,是高校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个人能力与岗位和报酬相适应的机制、人才动态管理机制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潜能,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把知识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高校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高校发展的目标及高校的创新。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其重点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真正激励人潜能的良好氛围,让每个教师充分地发挥所长,提高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对待高校教师的需要

一方面应正确对待高校教师的物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考虑两方面:一是对外具有竞争力,二是对内具有公平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薪酬制度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基础,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满意,激发动机,并做到强调贡献和强调报酬的动态平衡,达到对教师有效的薪酬激励。

另一方面应正确对待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的人才,知识型人才的特点决定他们的需要不仅限于简单的生理、安全需要,他们更主要的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目前高校教师的多层次需要并非得到了充分满足,这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高校教师希望自己的知识、才干、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社会承认与尊敬,由此得到相应荣誉、地位、名分、责任、权力。高校教师的自尊心会鼓励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种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工作的挑战,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同事的青睐、领导的信任。教师的自尊心有时体现在职称晋升、受到表彰、获得奖金、参与决策等方面,在教师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时的恰当场合,以祝贺、表彰、认可等方式认同其所获得成就,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学校各级管理者要通过对教职工的体贴与关怀,使其工作和生活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员工深感组织关怀的温暖,就会把学校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归属。通过合理化建议,与各级管理层对话等民主管理方式,给员工参与制订计划和进行决策的机会,使其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信任,进而激发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

二、建立正确的用人评价制度

目前高校有现行的两套评价制度:一是基于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它是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的总结性评价,用于教学效能的考核,以管理人员为主导,其动力是自上而下来自外部。通过奖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二是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该制度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提供教师的优缺点、长短处的信息,使学校能采取恰当的措施,有的放矢的来帮助和指导他们发展,使其人力资本实现增值。这种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评价的动力来自于上下两个方面,内外结合,能促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增强教师士气,增强信任感,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在对教师的评价和聘用时,应尽量使校内与校外的人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体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教师的评定,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一般应根据受教育对象(有学生评价)、科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和社会成绩来确定。由于行政人员的绩效评定与教师不一样,行政人员的工作更注重一种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对于行政人员的评定,可以目标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将学校的目的和任务转化为学校目标,学校目标再分解为各部门乃至更小单位的目标,通过建立学校、部门和个人多级目标体系,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目标,推动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激发起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完成个人目标的动力,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根据目标实现情况确定行政人员的绩效,以达到评价目的。

三、建立贯穿人本管理理念的激励制度

高校激励制度的扭曲和不健全是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从广义的管理学角度讲,将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对员工进行价值和非价值激励,以提高员工为其所在的组织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只有真正将创新主体的教师视为高校组织的核心和主轴,以人本主义的方式整合教师与高校管理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价值,才能让教师自愿地,甚至迫切地参与到知识创新的行列中来。目前高校激励机制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流于形式。激励制度的层次和结构显得比较单一,尤其是缺乏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和对教师的关注培养,严重抑制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隐性知识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没有良好的激励制度而难以显示。只有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确立具有更强开放性、参与性的人本主义管理风格,才能够使人教师与委托人高校管理层利益趋于一致,使高校这一知识型组织的运行更有效率,因此高校管理层理应高度重视将人本管理的理念贯穿于高校报酬机制健全、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等激励制度的设计中,构建一个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综合激励体系,将有助于让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利于鼓励教师提高教学工作的热情以及增强科研工作的创新能力,在高校这一平台上更好地展示自我和服务社会。

四、营造适于人才潜能发挥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着力营造和创造以人和能力为核心的人文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管理人本化的中心环节。良好的成才环境是人才潜能发挥的剂,高校要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理解、团结互助、和睦友爱、协调沟通、宽容谦让、取长补短的和谐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师生都能心情舒畅,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创新。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要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依靠师生员工。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让每一位教师都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从而获得学校工作整体创新发展的合力,要达到这个目标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人无完人,各有优缺点,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学校管理者要通过激励的方法,激发每个人的才能与潜力,以此激发组织的动能。这样,学校在面对不间断的挑战时,才能保持最佳的团队力量。学校管理者要懂得整合团队成员的能力,用人之长,知人善任,精心设计每一人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使之能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提升学校这个团队的综合统效。

2.待人有情,温暖教师心灵。学校管理者要有一颗尊重平等的心,有一颗宽容的心。要用宽厚、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感动去拨动教师的心弦。

第4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现行教学效果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实战能力下降

 

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看,我们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人文和科学素养,通晓会计、审计准则及相关经济法规,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理论,能从事会计、审计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从目前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往往偏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是否全面讲授,至于学生是否有较强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是否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则有较大差距。

 

(二)教学内容体系缺乏连贯性,学生难以做到融会贯通

 

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使企业所处经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对于制造企业尤其如此。而目前成本会计教材及教学内容上并未完全体现,还是将制造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核算作为主要内容予以讲述,且太过侧重成本核算内容,而对于成本会计的其他职能,如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涉猎较少,这种体例设置使学生认为成本核算最重要,形成重核算、轻管理观念,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形成大局观,对知识的把握缺少全局性、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较单一,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的训练欠缺

 

从教学方法上看,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口头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将讲解的内容或PPT记笔记、做练习、完成课后作业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难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把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变成了单纯的理论学习,而学生也会在这种形式下误解成本会计的实际内容,认为成本会计就是简单的数据加减,从而忽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需求和应用。

 

二、基于应用型视角的《成本会计》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理论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重塑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

 

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树立“以就业、实践引教学,以竞赛、科研促教学”的课程教学理念。

 

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根据成本会计的理论发展、就业单位需求导向,并结合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科目考试大纲相关要求,将教学内容按成本会计职能划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模块: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成本核算;第三模块:成本控制;第四模块:成本分析。其中模块一是成本理论基础,模块二是成本管理核心,模块三是成本管理重点,模块四是成本管理难点,模块五是成本管理发展趋势。这样更能体现理论知识相互间的逻辑关系,顺应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扭转重核算、轻管理的教学模式。

 

2.优化教学方法、扩大实践考核比重

 

(1)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程难点多、知识点枯燥,设计、精选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对于成本、费用、支出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设计简明案例让学生理解三者关系及作用。对于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等知识难点,教师可设计经典案例或例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作业成本法及其在我国的运用,教师简介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后,可鼓励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案例,并予以适当点评分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化基本理论理解运用

 

本课程重点多、计算繁杂,为此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核算目的。如对于费用的各种分类、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分项结转和综合结转的异同;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分配6种方法;成本计算3种基本方法等;定额成本法和定额比例法异同等,可采用文字、图表、例举等形式,比较概述其含义、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并适当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概括知识难点。

 

(3)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

 

如对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可穿插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音像资料和成本核算流程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现实选择,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应选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鉴于本课程计算多、账表烦,许多方法计算过程和结果隐含于账表内,学生对于数据来龙去脉不清,教师可通过PPT图表、箭头、标注等形式予以解析,教师要做到精讲,对关键节点设问,鼓励学生在上课时发言,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回答问题。

 

(4)重视过程化考核,扩大实践考核比重

 

改革课程学习评价机制,重视过程化考核。课程总评成绩包括期末和平时。其中平时考核权重提高至40%,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考勤、课堂表现、课程实训、课外作业、期中考试等;期末考试权重减少为60%,考核方式为闭卷,试卷题型多样,考核覆盖面广、难度区分度合理,并提高综合题或案例分析题比重,引入省会计信息化竞赛、会计职称考试、CPA考试、自考等相关真题,以增强课程考核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另从15级始扩大实践考核比重,将课程实训环节从原理论课程中剥离,单独设置学时(学分)、单设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考核,以促进学生重视课程实训。

 

(二)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1.制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在已制定成本会计理论教学计划的同时,另行制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内容和考核方式。在制定《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计划中,应着重考虑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市场适应性、实践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此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中,《成本会计》课程除有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外,还应有实践教学学分(学时)。目前我校除开设《成本会计》课程(2.5周学时)讲授理论知识外,另同步开设《成本会计实践》课程(0.5周学时)实施仿真实训。

 

2.实施“三维一体、多环联动”实践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学,实施“三维一体、多环联动”实践教学法。主要体现在“课前感知实践、课堂模拟操练、课后实际操作”的“三维一体、多环联动”的实践教学法。“课前感知实践”是指开课前利用学院感知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观至少2~3家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对各类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有直观、感性认识。“课堂模拟操练”是指学生在学完相关章节理论课程内容后,利用学院《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软件,对理论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上机仿真模拟实训。“课后实际操作”是指通过实训平台课外作业方式,要求学生利用校园网、校内实验室(机房)进行课后模拟实验操练。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进行专业顶岗实习,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专业师资队伍“走出去、引进来”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经常与企业保持联系,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观摩学习,实际调研,或利用假期到生产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及其成本管理等实际情况。并鼓励教师收集企业生产流程、成本管理等案例资料,以配合学校产教融合政策。使教师充分认清成本会计在企业中是如何实际应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管理决策对成本信息的依赖程度如何,在企业不同的成长周期对成本会计职能需求的侧重点等。同时创造条件聘请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实务界有丰富经验的同行专家走进课堂,介绍、提炼会计实务的做法、侧重点和最新动态。

 

4.推动成本会计仿真实训教材建设

 

自行选编成本会计实训教材,进行成本会计单项或综合手工模拟实训,已连续应用7届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提高实训效率,现借助学院统一购置的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软件,自行编制《成本会计实践指导书》,明确成本会计实训目的、任务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模拟仿真实训。鼓励教师通过立体化教材(教辅)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线上、线下实训操练,提高实训效果。

第5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关键词: 质疑;比较;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起点,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教材的变化及呈现方式,深刻领会教材的意图。关注教材所辐射出来的价值和功能,同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反思。并使之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

中学化学新教材有多种版本,初中化学有人教版、粤教版、上教版等,高中化学有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对这些教材,中学教师应该穿透教材的表象,看到学科的本质,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敢于对新教材提出质疑, 即事穷理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新教材既然有多种版本,其目的之一就是提倡百家争鸣,但百家的观点是否都是科学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应用新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与思考,“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案例1]: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61页,想一想: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编者的意图当然是想说明微粒间存在空隙。但这真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吗?笔者认为不能用这一现象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着间隙,理由如下:

物质中的微粒可以进入对方,不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隙才进行的,不同物质的微粒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溶解。溶解进行与否,不是依靠微粒间的间隙,而是根据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其它因素决定的。例①:水和酒精可以按任何比例“无限互溶”,它们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两种物质液态混合时,还有氢键缔合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两种分子互相进入对方。例②:水和四氯化碳,两者的本身微粒之间的间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将两种液体混合,静置,液体分两层,经分析鉴定,属于“完全不溶。”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

如果溶解现象是以物体中的分子不紧密(较稀疏),有空隙为条件的。具备这些条件,不同物质的分子就可以互相去填补对方的空隙。若如是说,两种物质的分子互相占据对方间隙后,总体积应该是变小的,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判定:1升氢气与1升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混合(两种分子充分接触)后,总体积仍为两升。根据实验证明:1升醋酸与1升苯互溶后,体积大于2升。两例充分证明:物质混合后总体积没有减少,甚至增大,说明了混合后并不是微粒利用对方微粒间隙或占据对方微粒间隙。

教材这样安排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用空隙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显得简单易懂,更加直观。

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教师教书育人,我们要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不能盲目认同权威、榜样,要有一份质疑的精神,向权威学者学习,但不“顶礼膜拜”。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地质疑和辩驳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2 善于对新教材进行比较,集思广益

俗话讲:“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善于采用比较法,所谓比较法 ,是指在思维过程中 ,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 ,从而正确认识事物 ,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科学思维方法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新教材不同的版本,有着各自不同编排的知识体系,有着各自的优点,也有着各自的不足,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和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而言,两套教材有着各自的特点,人教版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合理处理抽象概念,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苏教版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因此我们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两套教材共有的,哪些知识点是苏教版有而人教版没有,又有哪些内容是苏教版没有有而人教版有的,它们增加这些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同样的知识点,它们处理的方式是否相同,他们有什么优缺点,这些我们都必须进行比较。

[案例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18页:

实验2-1

按图2-1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和40 mL 4mo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2: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32页: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CO2气体的体积,可测定该反应的速率。请完成下列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1.如图2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5 g,加入2 mol・L-1盐酸20 mL。每隔30 s观察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3。

2. 以mL・s-1为反应速率的单位,计算每30 s时间间隔内的反应速率,将计算的结果填入表3。

3. 以反应速率为横坐标。产生气体体积为纵坐标,绘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V(CO2)]―反应时间(t)曲线图。

4. 比较你与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如有差异,分析产生差异可能的原因。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这部分内容都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两者处理的方法就不相同。

⑴反应原理

①人教版:Zn+H2SO4=ZnSO4+H2

②苏教版:CaCO3+2HCl=CaCl2+CO2+H2O

⑵反应装置

①人教版:双孔橡皮塞上插有导管和分液漏斗。

②苏教版:单孔橡皮塞上只插有导管。

⑶测量对象

①人教版:收集10 mL氢气所需时间。

②苏教版:每30秒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⑷优点

①人教版:除了硫酸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基本相同,说服力强。

②苏教版:只需要做一次实验。

⑸不足

①人教版:实验需要做两次,且根据反应装置“收集的10 mL氢气”说法不妥,因为反应前系统中存在空气,收集的气体中肯定含有空气。

②苏教版:随着反应的进行,大理石的表面积变小,反应中也有热量的变化,而大理石的表面积和温度都会对化学速率有影响,因此降低了因为盐酸浓度变稀使化学反应速率变小的说服力。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正确且比较客观地把握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集思广益。

3勤于对新教材进行反思,高屋建瓴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教材新增了一些内容,如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和熵变、平衡常数、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增加的这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反思,深刻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例,笔者认为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目的有三方面:

⑴完善知识整体的结构

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可能性以及进行的程度,解决了反应的可能性问题。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的速率,解决反应现实性问题。而化学平衡常数能客观的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进行的程度。

⑵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旧教材里用了右图的实验装置,通过增大体系的压强,观察体系颜色的变化来说明平衡移动的方向,严格的来说,这种方法不是太严谨的,因为增大压强至新平衡后,体系的颜色毕竟比原来体系的颜色深。新教材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案例3]: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51页:

苏教版在讨论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通过改变体系压强,平衡移动方向时,是通过计算浓度商,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作比较

①若Qc>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Qc=K,平衡不移动

③若Qc

从而得出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增多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改变压强平衡则不移动。

⑶完成知识模块的衔接

化学动态平衡有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化学平衡有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有电离平衡常数,溶解平衡有溶度积常数,通过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将常见的动态平衡实现有机的衔接。

第6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在线实验模拟了现场实验的场景,但却不是现场实验的简单网络化移植,实验设计本身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在线实验的互联网支持和计算机模拟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提供一个促进思考和探究的环境,系统能在线记录学生的独立操作,为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和优化,调整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能适应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要求。基于以上特点,笔者设计了与现场实验存在较大区别的在线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是实验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CDIO模式继承和发展了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因此,我们主要基于CDIO的理念来设计在线实验模式和方法,强调工程实践环境中探与究的学习来实现CDIO的全过程,使得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训练。CDIO是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为四个主线过程,综合地考虑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技能,及在整个企业、社会环境下进行四个主线过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CDIO模式中的构思和设计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而实现和运作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和操作能力。作为一个缩小版的工程实践过程,在线实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构思和设计过程,而实验过程就是实现和运作过程。因此,探究式学习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案探究与实验过程的探究两个方面。以下我们将通过远程教育高校开发的典型实验来具体说明其设计理念。

(一)实验方案探究设计

实验方案的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宏观分析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实验按照统一的方案展开,学生没有选择性。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理论验证性的实验,但在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为主的实验中,就会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实验方案探究是实验教学策略的最重要部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和探索理论规律,掌握工程技能,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自主制定实验方案,通过搭建实验对象,准备仪器设备、测量各种工况下的数据,整理和判断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实验具有基于工程的实际背景设计,学生才可能在这种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下,对多种可能的实验方案展开探究。英国开放大学的实验“能量转换(EnergyConversion)”是典型的实验方案探究型实验。实验设计背景是铜的工业化生产,实验问题是如何从铜矿石经过多个环节得到电解铜。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设计基本方案。学生在实验前1个月必须预习,由4人组成的实验小组需要集体制定实验方案,由于实验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实验方案也并不是确定的,指导老师只给出一些建议。从粉碎矿石到解析出铜的多步实验步骤中,有多种途径可以完成实验,学生们集体讨论得到设计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还继续修正。完成基本方案设计以后,实验完成过程也是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学生在实验室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讨论,每个实验环节都要求去解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如粉碎的效率、溶解浓度以及电解效率等,部分环节还要到计算机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模型预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必须根据本星期实验情况,做口头报告(Presentation),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和作业情况、实验过程的表现以及口头报告,给出实验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就是针对如何从铜矿石得到电解铜的这个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这对学生工程宏观分析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实验过程探究

实验过程探究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微观分析与操作能力。传统工科专业的实验操作基本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对于故障分析与解决、规范操作等重要技能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还较少涉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实验过程探究式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施等途径去独立探索和研究,自行实现实验过程的教学策略。概括起来,在实验过程探究中,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和运行,真正实现探与究的学习过程。在工程实际环境中,观察与发现各种现象、分析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线实验系统会较为真实地模拟这些现象,学生经过现象分析,确定现象发生的内因与外因;结合理论进行讨论,明确调节目标与调节手段,形成解决方案。实验系统设计必须便于讨论和方案设计。华东理工大学DCS实验是较为典型的实验过程探究型实验。实验主要培训学生DCS操作能力和故障处理能力。由于DCS系统本身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操作,因此网上实验课程的界面仿真DCS系统的计算机控制部分操作的界面。以下用一个简单的故障处理实验来说明实验过程探究的实验。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常见的故障处理,在图1的界面中,学生观察到粗丙酮塔T-601顶温度仪表TI-6006出发异常过高报警,系统要求学生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73.0-80.0℃。在观察到异常过高报警后,学生将按照所学知识和工程常识,作出如下分析:粗丙酮塔顶温度上升可能有4三个工艺方面的原因,分别是加水量过大、回流量过小或再沸器回水量过小,也有可能是仪表自身故障因素。既然存在这三种可能,就必须通过其他观察和分析来确定故障原因,因此学生首先需分别检查相关三个仪表,即加水量仪表FRC-6015,回流量仪表FR-6019,E-601再沸器回水仪表FRC-6014,以确定仪表正常工作。学生观察到回流量仪表FR-6019读数偏小,就可以判断出是因为回流量不足造成塔顶温度升高。在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故障原因后,学生根据工艺理论,确定解决方案,即增大塔顶回流量,需要调节FR-6019仪表。在工程环境中,不能进行一步到位的调节,以免造成大的扰动,需逐步小范围调整,边调边等。因此学生在实施解决方案,必须仔细阅读操作守则,将温度调节至正常运行温度的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符合现场操作规范。操作实施时,首先将LRC-6023改为手动控制,每次增加调节阀阀位必须小于2%—这是操作守则要求的,如果学生超出这个阀位标准进行调节,训练中系统将给出警告,在考试中则行为将被记录,作为扣分依据。每次调节后系统会根据数学模型的计算将相应仪表调至相应位置,学生一边观察表显示情况一边调解,直至塔顶温度恢复到73.0-80.0℃,最后将LRC-6023设置为自动控制。可以看出,此实验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并不像普通课程实验制定严格的步骤,而是让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来制定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操作规范来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运行,整个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

二、基于过程考核的在线评价体系

对实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是在线实验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传统现场实验模式中以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结果来评价只能作为在线实验中评价模式的参考。对于参加实验的学生,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其在实验的准备情况、在实验过程中探与究的情况,即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准确性,设计方案的优劣,操作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和其他同学交流情况,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必须据此建立新的实验评价体系,即基于实验过程考核的评价体系。在线实验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理论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其中实验操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指标。理论掌握情况主要考察预习思考题,实验操作能力包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仪器或仪表、设计方案是否适当、操作目标是否达到、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可以作为实验过程考核的指标。同时,每一门实验课程提供BBS建立单门实验的学习社区,学习者就一些问题难题发帖,由专门的辅导教师回答问题,并确认学习者所发的有效帖数等。其中实验操作规范是较为特殊的指标,在工程实际中,操作规范化及其重要,否则将引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必须设定一个阀值,学生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操作规范问题,不论其他指标分数如何,都将判定为不合格,我们定义为罚指标。本文选取上述7个指标因子构成学生实验教学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次设其为A1,A2,…,A7,其中A6为罚指标因子。通过在线实验系统中自动记录实验仪器选取、操作等参数,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跟踪。结合在线实验平台的应用,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一个有七个参数的指标体系,包括预习思考题分数、实验仪器选取、实验方案正确性,操作规范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在学习社区的交流情况。对这七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就可以得到该学生的最终成绩,下面分项说明一下每个指标的含义。由于每个指标因子只反映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某个方面的特征,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规定指标因子及其特征值,以及罚指标因子的规定。表1显示的是华东理工大学指标因子的重要性规定,并因此为权重来加权学生实验的综合得分。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大致说明了其重要性,这七个参数基本上涵盖了学生从准备到完成全过程的表现情况,对每一个指标赋于权值并最终得到终结性评价课程成绩,各项指标的加权和就是实验评价分数。少数指标虽然权重并不高,由于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低于一定分数整个实验过程将评价为不合格。比如在前文提到的DCS实验中,在多次出现不规范操作并且在系统警告后仍然出现2次以上不规范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将被判定为不合格。对于通过经验方式得到的实验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在经过一定的数据积累以后,可以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实验方案。比如在DCS实验中,通过对学生实验过程数据的分析,得出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选取的两个学生中,甲学生虽然分数略高,但操作相关的指标得分都不高,因此在后续实验中,主要给该学生提供注重操作及规范的实验,比如开关机实验和某些故障处理实验。而乙学生操作和动手能力较好,但不注意理论和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处理等工作,在后续实验中,应多推送理论学习的模块,提醒学生注意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完成。

三、在线实验系统的设计框架

作为在线实验系统核心部分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及相应的在线评价体系设计完成以后,在线实验系统框架基本构筑完毕。在线实验系统应本着简单、适用、高效的原则,实行通用化、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实验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而在线实验平台则通过记录学生在线上参加的实验过程、实验练习以及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生实验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学生实验教学需求的全面掌握。在线实验设计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框架核心部分的业务层中,支持探究式学习过程是贯穿设计始终的问题,所以应改变原先某些实验只是为验证理论的设计,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的探究式思路在实验教学中实现。同时需要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实验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作为其是否按照教学思想完成实验内容进行考核的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学生提供经过优化的个性化实验教学模块。组件层和服务层和平台软硬件设计相关,在其他文章中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四、结论

第7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范文

当前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育研究者过分热衷于国外尤其是西方教育理论,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教育思想却视而不见,或者至少是重视不够。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当前的教育学话语中,常常会遇见这样的叙述逻辑:直接用西方的教育概念、命题或理论阐释中国的教育问题,或者先陈述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再附上这些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启迪’或‘借鉴价值’。在这些研究的背后,有时还潜藏着一种霸道的论证方式:因为西方如此,所以我们如此;西方都已如此,我们更应如此。这使中国教育学处在一种‘殖民化’的状态之中,失去了对本土教育问题的关照,从而也失去了原创性的冲动和活力。”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非常有害,这不仅是失去原创力的问题,而且对中国教育学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百余年来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纵观百余年中国教育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那就是“教育学在百年中出现多次的‘整体式转向’或‘推倒重来式’的‘发展’。并且几乎每一次的‘推倒重来’都循着基本相同的路线:中断历史――重新启动――简单模仿(或演绎)――初级综合――建立体系”。哒种现象表明教育学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发展,从而也造成教育学成熟度不高,在学科大家庭中处于尴尬地位。

理论研究者对国外教育理论的片面追求也“感染”了教育实践者,其主要表现就是对各种时髦的教育理念趋之若鹜。今年来个“成功教育”,明年可能来个“挫折教育”;这段时间流行“合作学习”,过段时间可能又流行“分层教学”。这让很多教师、学生、家长都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事实证明这些“花”只是“昙花”,这些所谓的先进教育理念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个原因就是,很多教育研究者忽视了文化背景对教育研究的巨大影响和制约作用。其实任何教育思想和理论都是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的,并且只有与社会文化相协调才能有针对性地地指导实践,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理论。我们可以用国外著名的教育理论来证明这一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是课程中的经典理论。我们都知道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是在他“八年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八年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为了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帮助学校教育走出困境,以缓和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而发起的。咽此泰勒关于课程和教学的理论是美国特定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反观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遇到重重阻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课改专家没有深入地把握当前我国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再比如德育模式。在《当代教育学》一书中,对科尔伯格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有这样一段评价:“一些研究表明.有些文化背景下的人根本没有出现阶段5和阶段6的道德发展特征。科尔伯格对这两个阶段的定义很可能带有西方的文化偏见。”这段话首先向我们表明了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不一定适合其他文化背景。但其中两个词的用法有待商榷。一个是“可能”.其实任何理论都有文化背景,这点是肯定的,而不是可能。另―个是“偏见”,他们自己设计的德育模式适合自己的文化背景那是无可厚非的,何来“偏见”一说呢?这只能怪我们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对国外理论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会批判改造。

由这两个例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教育理念和理论都源于一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只有与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相适应,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实践,反过来也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以下笔者试着从中西文化背景与教育的关系这个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

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对于文化背景,由于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说明。有的学者主张从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来说明。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历史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民族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中的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哄中主要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三个方面来说明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1.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从价值取向上看,西方民族注重由现实走向未来的实际运动。特别注重实效。

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民族具有一与多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西方偏重于多,在个体与类的关系上,强调个体始终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所以西方具有个人主义传统。西方民族又是注重理性思辩的民族,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把理性的逻辑思维作为主要的致思途径。

从民族精神上看,西方民族富有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西方民族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改造自然,使之与人类的生活相适应,而不是通过改变自身使之被动地适应自然。西方人在探索“真理”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特有的执着,并且不断努力,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从不满足。也绝不会止步或暂停。

西方民族注重现实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流传久远。西方重视个体的传统鼓励个性的发展,再与探索精神结合起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源远流长。西方价值取向是注重由现实向未来的运动,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一”与“多”对立统一的传统,再加上民族精神鼓励探索,就必然导致西方教育观念变化层出不穷。而其重理性思辨的致思途径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理性精神一以贯之。

2.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

从价值取向上看,中华民族非常注重传统,具体表现在:在实现价值的行为准则方面,道德伦理价值压倒了一切,渗透了一切;在价值理想方面。最高的价值理想是圣人的人格样板,即所谓理想人格。

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华民族具有强调“一”而排斥“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注重整体与过程。具有高度的辩证思维性。而且中华民族又有注重直觉思维的传统,以把握整体为目标,往往以箴言的形式直取事物的本质,而不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的形式构造。

从民族精神上看,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基本精神是“参与”,可以“与天地参”,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即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活动。但是这里的“参与”不是作为主体的参与,而是作为客体的参与。中华民族对待社会与人的基本精神是“和”。“和”的突出表现就是中华民族及其重视道德伦理,道德伦理是中国社会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和维系社会秩序

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注重传统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唯古是法,以老为宝”。这种价值取向使得教育从价值取向到内容到方法,乃至于深深埋藏于师生内心的心态无不烙上尊古、崇古的印记。强调“一”而排斥“多”的思维方式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教育观念比较稳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人才的培养标准高度统一――以“圣人”“贤者”的整体目标规范一切受教育者。注重直觉的致思途径使得人们重经验,忽略抽象的思维理论的创造。再加上中华民族的精神主要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信奉“天人感应”,主要是以善行感动上天,因此使得人们放弃了对自然界探索的兴趣。忽视理性,极大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以上在谈到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与教育的关系时既提到了优点也提到了弊端。而对西方民族心理结构与教育则没有提到它的弊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民族心理结构和教育传统没有弊端,事实上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比如西方教育观念变化层出不穷,一方面是他们教育不断发展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问题。首先。“变化”是变得比原来好呢还是差呢?如果是变得差了那还不如不变。其次如果变化过于频繁,学校、教师和学生能否适应是值得怀疑的。再比如,理性精神自然对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今天我们社会的发展也绝对离不开理性精神。但理性精神并不是万能的,它对有关人类和人的研究几乎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人除了要有理性精神之外还离不开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往往是我们了解人类及每个人自身的有利手段。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中西文化心理结构与教育传统,两者各有优缺点,关键是要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使两者更好地融合。

对教育研究的建议

在对教育与文化背景相融共生的关系作了论证后,笔者不揣浅陋试对教育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

这是当前教育研究者所普遍忽视的。我国传统文化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善于挖掘。并把它们发扬光大。

2.积极吸收并内化国外先进教育思想

前面我们说过当前我们许多教育研究者过分热衷于国外教育理念和理论,这里又说要积极吸收国外教育思想,这是否矛盾呢?其实不然,虽然我们的研究者非常热衷于引进国外教育理念和理论.但总体质量并不高。首先,很大一部分研究者接触到的国外教育理念和理论都是二手资料,也就是经其他人翻译过来的。真正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国外资料的人少之又少。由于翻译者自身水平和能力的局限,难免对原来理论的理解造成偏差。其次,退一步说,即使翻译者翻译得足够好,也并不代表他翻译过来的东西都是适宜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就是我们引进的所谓西方新理念新理论其实只是西方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很可能早已被西方的教育实践证明是失败的或者是有明显缺陷的。而我们却如获至宝,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研究和推广,结果还是证明这个东西是不可行的,这不是一种巨大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反思

冯 丹

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现在正在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解决我国公立高校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成为一道难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资,1989年开始向学生收取部分费用,以后,逐步加大了学生交费的数额和覆盖面,1996年个人投资(指学费和杂费)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比重为11.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80.391997年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普遍并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全面收费制度。1999年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高学费数额,扩招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基本上按培养成本收费,其他学生的交费一般也达到了培养成本的20%至30%。函授、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等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民办高等教育这几种教育形式所需经费基本上全部是或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承担,而这几种教育形式的学生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以上。如果综合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成本中学生个人所承担的比例将达到40%至50%。这一比例与国际水平比较已属于一般水平。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免费,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水平,而且可以预言在―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比重不可能达到已承诺的占GNP4%的水平,所以,对非义务教育还应加大个人支付的比例。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收入分配又很悬殊,因此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的同时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对于收费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高等教育收取学费所带来的贫困学生问题以及对收费制度的考验

1.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行的

中国从1989年起对公立高校部分学生开始实行收费,当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200元,高教学费制全面实施于1997年,但收费标准几年内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收费标准猛增在2000年。这一年高校学费普遍在1999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5%,有些地区高达20%,学费涨过了4000元。(见附表一)之后,2001年和2002年执行了有关规定,学费、住宿费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

此间关于1997年起我国实行全部大学生缴费上学的理由,通常认为有两个。即增加高等教育实际需要的经费,以及对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确认。就增加高教实际需要的经费而言,它是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基本的两难问题”。产生于公共预算日益紧缩而社会和个人对接受教育的要求持续增长。现在几乎已没有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付整个高教系统,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何况这里是“穷国办大教育”和“大国办穷教育”,教育经费不足更突出。面对急剧膨胀的教育需求和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继续推行免费入学政策显然已不可能。

而且,教育分担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依据是:从受益方面论,高教投资可以产生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收益各方负担成本才合理;从产品的属性论,高等教育产生的不是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和受教育者应当共同承担教育成本。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是:(1)谁受益谁投资;(2)受益者为个人、雇主和社会大众三方,教育成本应由这三者分担;(3)各方支付的教育成本份额,由其受益的多少决定;(4)各方支付的教育成本份额,还应按支付能力来决定。来自各国的数据都表明,中学后教育能确保其毕业生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中国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并非

纳税人的子女都可以上大学。据统计,随着高教大众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毛录取率已接近70%,但他们只占同龄人口的10%左右,也就是说,只有适龄人口的7%能够上大学。由此可见,作为极小部分纳税人的子女和高教受益者,大学生缴纳学费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仅仅把增加高等教育实际需要的经费和确认教育成本分担原则作为收取学费的理由,那是不够的。然而,免费的公立高等教育真的总是公平而民主的吗?国内近期有的研究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免费的高等教育等于是用公共资金补贴高收入阶层。新近一项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也显示:与出生于较贫困阶层的同龄人比较,出生于较富裕阶层的年轻人更有可能进入高等学校,高教补贴有可能主要是为富人造福。国外有论者还指出,免费的高等教育是让穷人来支付富人上大学的费用。入学机会更多的富人子弟免费入学。而在日后可获得收入更高和使事业更成功的机会。不取消高校免费入学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把穷人的收入作有利于富人的两次再分配。

结论性的表述是“免费高等教育既不能保证效率又不能保证公平”。这―论断,对免费高等教育的批评,无疑有助于开阔思路。另外,大学生承担学费后,他们可以施加压力对学校不合理的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可以较自由地使用由学费构成的那部分经费,或用来进行改革,或用来弥补公共补助之不足,并通过增加能够自由支配的经费加强自身的自主性。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80万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先不论各高校的贫困学生,据一份调查显示,由于惧怕交不起大学学费而在高中就辍学的学生不在少数。有可能很多人成绩很好,但因负担不起大学学费而过早地放弃了进大学的念头。该调查还对高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为100%,也从侧面反映了高中生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见附表二)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有可能低估了学费的负面影响。而且,由于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张是在当时我国经济紧缩,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前提下仓促、急剧进行的。因此,我国除了各大学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学费减免之外,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短缺。我身边就有因生活困难而荒废学业去打工来维持生计的同学。所以,建立怎样的体制以便所有的大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是一个重大课题。

2002年高考前夕对我国两省市4区县的不同类型的7所高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共发放问卷529份。回收率为100%。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下层人民的子女享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没有增加。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这份调查更进一步证实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不容忽视。

2.建立针对所有大学生的贷款助学制度

上面讲到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公平的,而我国又有一部分学生无力上缴学费。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这的确解决了一些大学生的问题,但同时使得某些贫困学生有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在实行上大学收费的同时,为防止或者避免由大学生家庭收入水平决定其学费支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差异现象,可以借鉴很多国外经验。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大学收费制度的同时,制定了许多既不加重大学生家庭负担、又不影响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反而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颇有帮助和促进作用的大学生上学贷款和助学制度。

为此,我国高校收费和贷款政策就应该有相应的修正和调整,亦即政府的贷款上学制度,不能只是针对目前所谓的贫困大学生等少数学生的制度,而应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普遍性的大学生上。学贷款制度。从而使所有的大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家以同样的资格和条件来申请国家的助学贷款,以同样的人格和心态在大学中进行学习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