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

第1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艺术设计设计原则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学,让环境能够平衡人的身心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核心是人,它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思维与周围物质之间关系的学科,这门学科认为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周围环境也会受到人的影响,人与环境处相互作用。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有三个:一是生态知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相对于其他感觉,视觉对人的影响更大;二是格式塔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事物的研究要从整体出发,强调人与环境的综合;三是应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在环境某一方面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综合性非常强,主要包含环境与装饰、空间与造型、材料与色彩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构想。这门学科是在二战后萌芽,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成为独立学科,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它是工业与科学、经济与艺术的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艺术的眼光和手段去打造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空间,通过对空间和实物的一系列艺术处理,让环境呈现艺术气息,让人感受到环境的美。可以说,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人们把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一)和谐自然

环境心理学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承认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心理学要求环境需要契合人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人需要与自然接触,需要在自然中去发现自我,追求自我,基于此,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树立了和谐自然的原则,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只有秉承这样的原则,才能让人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生机与美,达到“人环合一”的境界。例如流水别墅这一设计,就体现了和谐自然这一原则,成为经典案例。

(二)节能高效

在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节能高效的原则必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确立。一方面,节能高效的环境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安全和舒适感,另一方面,节能高效的环境降低了人为成本,利用了自然的馈赠,让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距离更加接近。例如建筑物对雨水的利用,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都能让建筑更加“融入”自然,为人创造更加节能、优雅的环境。例如位于廊坊市的威卢克斯中国办公楼,就是节能高效的典型案例,人们在其中工作,有一种在大自然中“自给自足”的感觉,对身心都是一种放松。

三、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应用环境心理学进行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主要设计到室内空间的构造、分割、组合等,用环境心理学来指导空间组织,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和技巧。例如用视觉来增加空间感。在不改变本来就有的空间容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视觉带给人的神经反应来增加空间感,例如在狭小的空间里装上一面镜子,或者打掉墙壁,换成整面透明玻璃等,都可以达到预定目的,减少狭小空间带给人的不适感。

(二)应用环境心理学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光与影的设计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环境心理学认为自然光更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增加舒适感,因此在室内环境的设计中,自然光的采光非常重要,应该尽可能的利用精巧的设计,更多的利用自然光线。例如安藤忠熊的代表作《光之教堂》,就是通过对于自然光的利用让整个建筑作品成为经典之作。同时,色彩的设计也需要遵循环境心理学的要求,现代人类的生活节奏太快,简约的色彩设计更能让人舒适,例如黑白色的背景搭配绿色的植物,可以让人身心放松。此外,室内物品的陈放也需要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可以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挂一些画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第2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阅读;精讲;讨论;练习;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72-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在实际教学当中我初步摸索出了“读、讲、论、练”四段及个性化学习策略。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计问题相结合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导学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授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武则天的统治政策及个人进行分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历史大背景出发,认识武则天的政治举措,客观而全面地认识武则天。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互相交流开元盛世的表现,认识其举措的进步性,学会用辨证的眼光认识问题。

三、讨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

四、练习----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学习是教师、学习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实现创造性的教,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1、恰当地设置问题。有的学生善于分析,有的学生善于综合;有的学生擅长对信息进行整体加工,有的学生则注意对信息的细节加工。在教学中要让不同的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的烽烟》这一课时,先从发挥冲动型学生的积极性着手,设计了播放影视片断“林则徐禁烟”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提出一个学生不难回答的问题:“是禁烟运动引起了吗?”很快就有同学举手发言了,让学生一下就进入了课堂学习的角色。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掌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的类型后,如何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才能,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呢?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育的平衡性和公平性。在学生回答了并不是禁烟运动引发了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够避免?为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已经照顾到了不同类型风格的学生。这样既能够满足了冲动型学生的个性,又调节和带动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满足了思考型学生的个性需求,因为问题的提出,给了他们思考的机会,他们会从的起因去思考;同时也给发散型学生良好机会,这些学生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察的起因,借鉴前面学生的回答,从多个方面去分析,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视野开阔。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为教好《的烽烟》这一课,我设计了一份合作探究任务。探究的主题:“西方资本主义在16世纪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什么到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探究的方法有:多边访问法、阅读提炼法、互相讨论法等。并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资料,包括的主题有: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的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的早期殖民扩张;工业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目的就是考虑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搭建探究平台,让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弥补个性上的差异。并且还可以为之后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总之,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与“读、讲、论、练”四段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随着教学情景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这种意想不到的学习方法,能打破学生学习的心理平静状态,使学习心理活跃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升华到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陈中永.远方出版社,2003

[2] 《心理学》章志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心理学》(第2版)郑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教育学纲要》郝保文.远方出版社,2003

第3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定制;选项呈现方式;定制复杂度;自我效能

一、引言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日益显著,消费者角色逐渐从产品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为公司产品服务价值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需要不断提供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服务给消费者,才能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定制战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企业所接受。近年来,在电子通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企业能够更迅速、有效地把握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也能够更直接、快捷地参与合作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定制的过程越来越灵活,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优化,个性化定制战略的实施成本大大降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个性化定制营销模式,而关于个性化定制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个性化定制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个性化定制被认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有效形式。顾客通过企业个性化定制平台,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来自行配置设计产品或服务,个性化定制战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范钧等人研究显示,顾客参与能够提高顾客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此外,Joseph和James(1998)指出,经济学家通常将“经历”归结于服务之中,但是“经历”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服务形式,消费者都希望拥有这种“经历”,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明确地设计和推广这种形式。以后,尖端的公司会发现将来企业的竞争点在于“经历”。

企业为了成功实施个性化定制战略,需要明确消费者在定制过程中的决策机制和心理机制。本文围绕定制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决策和感知的相关因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分析总结。

二、个性化定制过程中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研究可知,在个性化定制过程中,由选项呈现方式所引起的选项框架效应对消费者的决策和感知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长期以来,大量学者对选项框架效应展开了研究。此外,研究表明,企业在个性化定制过程的设计中,定制复杂度对消费者的决策和感知同样会产生影响。同时,作为个性化定制过程的参与主体,消费者自身状态和能力也会对消费者决策和感知产生影响。现有研究表明,消费者自我效能对消费者决策具有影响。

(一)选项呈现方式

Tversky和Kahneman(1981)利用“亚洲疾病问题”向人们展示了框架效应现象,并提出前景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框架效应是指采用不同方式对相同决策任务进行描述,这会影响决策者对备择选项的认知。此后,在心理学、消费者决策等领域,许多学者对框架效应展开了研究,大量研究证实了框架效应的存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框架效应引入到产品或服务选择的消费者决策领域之中。通过对消费者提供不同形式的选项呈现方式,来研究其对消费者决策造成的不同影响。

Park(2000)等学者通过汽车定制等实验研究“减法”模式和“加法”模式两种选项呈现方式对消费者选项决策的影响作用。在“减法”模式中,提供给消费者一个完整的产品组合,将所有选项都包含在内,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删减不需要的选项。删减的选项越多,产品价格越低。相反地,在“加法”模式中,提供给消费者基本的产品组合和其他可供选择的附加选项,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添加自己需要的选项。添加的选项越多,产品价格越高。研究表明,与“加法”模式相比,消费者在“减法”模式下会选择更多数量、更高总额的选项。同样,在Levin(2002)等学者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意大利的被试者被要求选择一个基本型的披萨,再添加自己需要的成分;反之,选择一个完整型的披萨,再剔除自己不需要的成分。实验结果显示,消费者在“减法”模式下选择了更多数量、更高总额的披萨成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选项框架效应”。这表明选项呈现方式会对消费者的最终选择产生影响,选项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所选选项的数量,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因此,我们应该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选项框架效应是如何对消费者决策产生影响的,以及测量不同选项呈现方式下消费者感知乐趣、心理冲突和满意度等变量的差异。

参考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采用的参考信息。参考点可以是商品的价格、质量或口碑。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表明,人们使用参考点作为判断或者比较选择替代品之间的价值。参考点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这两种模式下,由于消费者的参考点不同,因而所带来的价值上的获得或者损失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尽管问题表述的本质相同,人们做出的决策却完全不同。当选项被正面界定时,人们通常表现出偏好规避风险。相反地,当选项被负面界定时,人们则通常表现出偏好追求风险。等量的损失带来的价值上的减少量比等量的获得带来的价值上的增加量多,这样的差别即“损失规避”。因此,在“减法”模式下,消费者会选择比“加法”模式下更多数量的选项,以保证感知效用的平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结合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影响因素,从新角度对个性化定制中框架效应进行了拓展研究。

金立印(2009)将框架效应与业务类型相结合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在“加法”模式下,实用型业务会比享乐型业务更有可能被选择。然而,在“减法”模式下,享乐型业务却会比实用型业务更有可能被选择。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据其他性质将选项进行归类,如可以将选项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消费者根据自己偏好所主动选择的选项是主动型选项,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不得不选择的选项则称为被动型选项。王永贵(2011)在消费者参与创新体验情境研究中将操作说明分为图像说明和文字说明两类,并研究其对消费者自治感和胜任感的影响。虽然该研究并未引入选项框架效应,但是其为个性化定制中框架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在选项呈现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操作说明的不同形式进行研究。

同时,学者们研究指出,在不同定制方式下,消费者的心理感知是不同的。在“减法”方式下,消费者的反应时间更长,感知到的决策乐趣更高,对决策结果更不易后悔,顾客对定制结果的满意度更高。

(二)定制复杂度

Jacoby等学者(1974)指出,当产品或服务复杂度过高而造成了信息过载,会使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不满意,或者直接不做出任何购买选择。如果消费者对定制复杂度不满意,那么定制复杂度会影响消费者数量及每位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总量。在这种情况下,定制策略便会丧失其具有的优势。

Benedict和Stefan(2005)在个人电脑定制研究中发现,个性化定制的配置会影响消费者在定制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产品效用和定制复杂度。同样的,产品效用和定制复杂度也会影响消费者从某一种特定的个性化定制配置中所感知到的定制效用。具体地说,产品效用能够对个性化定制效用产生正向作用,定制复杂度会为个性化定制效用带来负向效用。同时,在定制过程中,具备较高产品知识的消费者会比具备较低产品知识的消费者感知到更低的复杂度。对于更高产品知识的消费者来说,定制复杂度对定制效用的负向作用更弱。

在后续研究中,应该着重研究定制复杂度与定制效用之间的关系。如果定制复杂度过小,消费者定制效用则不高。反之,如果定制复杂度过高,消费者定制效用也不高。定制复杂度和定制效用之间的数学关系,即消费者定制效用随着定制复杂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值得研究。因此,定制复杂度处于何种程度时,消费者定制效用能够达到理想值,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自我效能

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这一概念被学者广泛接受,并引发了大量研究。现在,自我效能已经成为研究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变量。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郭本禹(2008)指出,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能动性的基础,它不仅以其自身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适应和变化,而且还通过对认知、情感、动机和生理唤醒的影响调节着人们的思想变化和行为选择。

首先,自我效能感会对人们的选择产生影响。当面对挑战时,自我效能低的人通常会选择逃避的态度。相反地,自我效能高的人倾向于选择积极的态度。其次,Paglis(2002)指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自我效能低的人总是担心出差错,造成失败,因而不愿意付出很大努力。自我效能高的人往往是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故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最后,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在选择过程中的感知情绪。自我效能低的人在面对潜在失败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等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自我效能高的人,相对不那么容易产生焦虑等不安情绪,从而有利于自身特点的塑造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王艳芝(2012)将消费者自我效能变量引入到消费者产品定制选项框架效应研究之中,并发现消费者自我效能对定制方式的选择会产生影响,高自我效能的消费者倾向于“减法”定制方式,而低自我效能的消费者则倾向于“加法”定制方式。并且,高自我效能个体比低自我效能个体表现出对定制结果的满意度更高。研究表明,消费者自我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在定制过程中的表现和感知。

三、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个性化定制过程中消费者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外较早地在相关领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个性化定制过程中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个性化定制过程中,影响消费者在个性化定制过程中决策行为和心理感知的因素还有很多。已有学者研究表明,消费者的参与程度能够对消费者在定制过程中的感知乐趣和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并且消费者的独特性需求对这种影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同时,应该注意区分个人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不同点。虽然,两者均属于个性化定制范畴,具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侧重于站在整体优化的角度上,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大批量生产;个人个性化定制则侧重于站在消费者个人的角度上,根据消费者的自身独特性需求,进行个人个性化定制。

参考文献:

[1]金立印,邹德强.定制化购买情境下的消费者决策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06).

[2]金立印,邹德强,裘理瑾.服务定制情境下选项的战略呈现:呈现框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9(06).

[3]王永贵,姚山季,瞿燕舞.消费者参与创新体验的理论探索――对操作说明、感知复杂性、胜任感和自治感关系的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1(07).

[4]王艳芝,韩德昌.顾客如何感知大规模定制――基于顾客自我效能、选项呈现方式与定制满意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 2012(04).

第4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微课程;应用;效果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然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促进了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从个人方面来说,信息技术更是改变了大众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移动终端以及各种软件、资源平台的出现促进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发展。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增加对微课的应用不仅符合时展的特点,还能够一改课程传统与古板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融合路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微课程的制作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的概述

2.1微课的概念

我们平常所说的微课,在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指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微课程或者微型课程。微课一般以多媒体教学视频、课件为主要载体,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体会,并实现各方面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微课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往往比一般的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短时间的视频教学展示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阐述。

2.2微课的优势

2.2.1内容针对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微课都是针对课堂学习的某个知识点、习题或者教学现象开展的教学行为。微课的制作和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教授的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相比传统常规课程的长时间整章课程的教学,微课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2.2单元学习时间短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一个人注意力的集中有效持续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微课的设计教学时长基本上就保持在10分钟左右,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40~50分钟的课堂相比,微课的“短小”特点能够保障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3学习具有灵活性由于微课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学习者只要配备移动终端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微课程学习,这样也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了解,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还可以通过暂停以及重复播放的方式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常规课堂极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法实现灵活的学习,当遇到难点时也只能通过课堂提问以及课后咨询的方式解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3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学时比较有限

受到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影响,高校中增加了类似“职前教育”“通识教育”等公共课程的学时,导致类似教育心理学这样的核心基础课程的学时被压缩。比如,当前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一般为每周4学时,如果按照16周的授课时间计算,则一共是64节课。然而64节课不能覆盖学科教学的所有重点,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压力逐渐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只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导致很多重要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进行一一展示和讲授,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方式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1]。

3.2班级人数过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就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然而扩招必定会导致班额过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现在课堂中每个班级人数为40~50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话,就会出现大约10个小组。在课上进行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法演练,规定每个小组的演练时间为10分钟,参与提问与讨论10分钟,则一整个班级就需要花费200分钟,换算成课时就是4.5节课。班级人数过多会严重降低教学的效率,打乱教师教学的节奏,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4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优势

4.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课堂受到学时以及教室的限制,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掌握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微课的灵活性能够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由,让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对微课程内容进行挑选,及时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微课平台还能够提供信息交流的功能,当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可以通过微课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4.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利用微课开展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学生在微课学习、讨论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学习任务进行落实,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度。这样一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3减轻教师的负担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中很多重难点在传统课堂中需要一遍遍地进行重复,才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但是微课视频的可重复性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教师不再需要做重复的劳动,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对微课内容进行修改、加工和调整,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3]。

5微课程应用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5.1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还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脱离实际。因此,通过微课的设计能够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与实践能力。比如当教师在进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微课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认知发展”的相关案例,通过生活实际案例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5.2利用微课拓宽师生视野

对于教育心理学课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以教材为主、辅以部分实际案例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单调,而且还会限制住学生的思维。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学信息闭塞的局面,微课及其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能够通过微课平台了解和接触到教育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资源的丰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先进、丰富的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5.3利用微课实现教育个性化

对于教学来说,其根本价值和目的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才能够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教师很难实现个性化教育。微课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够根据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以及自身的学习兴趣挑选微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微课教育的个性化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也不用再受到课时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课程的重点进行反复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5]。

第5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培养学生个性,展现学生自我,仅凭几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第二课堂中的个性化作文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多看名著、名作以及一些同龄人最能体现个性的作品,从中找差距、弥不足。注重摘抄,多写赏析文,为自己的写作仓库蓄积能量,同时鼓励学生投稿,充分展示自我,学生多能从中品尝到“因个性鲜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带来的喜悦。

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鼓励学生大胆说、抢着说。说自己的烦恼,述自己的乐事,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每每孩子们都能从彼此稚嫩但又充满个性的话语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老师也从中知道了学生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愿抒发的感情是什么。同时,说也带动了写,写就能写出具有独特自我的语句来。

同志指出:“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种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练习写随笔文,充分借助随笔文的特点,展示自己的个性,随之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第二课堂中随笔的优处主要有如下表现:

1、语言的个性化。学生写随笔文,不但语言更加丰富,而且逐渐富有个性化。

2、思维的个性化;在随笔文中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即有的学生总是善于用记叙的方式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的学生总是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将自己的看法用议论的方式诉诸笔端;也有的学生用诗歌的理性和情感来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这些都说明了学生经常性的随笔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

3、思维认识的个性发展。经过随笔的写作实践,学生开始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独到感悟和认识,并通过随笔写作的形式将其认识表达出来。

第6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一、有效的个性化导课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源泉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

1. 复习导入法

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在每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新旧衔接,温故知新。 一个新的数学问题的解法往往离不开旧的数学知识,而且很多要靠转化为旧的数学问题来解决。因此在讲新课时注意温故知新,以旧导新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这种引入的关键是找到新旧知识的本质,合理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讲高一数学中的“换底公式”,可按下列的方法引入。

练习一:log35=x写成指数等式为 ,logbN=x写成指数等式为 。

做这道题的目的在于复习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互换,对接下来的换底公式的证明有一定的作用。

练:用计算器计算:lg5= lg3= 。

练的提出是为下一个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

学生思考:lg5与lg3是常用对数,能通过计算器求出,很方便,那么log35又该如何求解呢?它和lg5、lg3有何联系呢?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共同进入换底公式的探索当中。

2. 时事导入法

教师可以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该是种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

3. 背景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而对于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则可采用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为切入点,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

4. 视听导入法

高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理想的导入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晶。导入新课的方法虽然有很多种,但要因教学内容而异,因人而别。然而,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思维,调节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新颖恰当的导入方法,就能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因此,课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整堂课教学质量。

适时导入,引发思索,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每堂课的最佳学习状态,大致在20分钟,而开始的5分钟学生的思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注意把握好这段最佳时间,创设条件,使全班学生都大致在这一段时间内处于最佳状态。成功的导课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习惯。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历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的个性,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导演,教学风格和学识也各不同,因此导课应是个性化的。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定的数学情境,创设悬念,以刺激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一开始便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个性化导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源泉,是课堂成功的保证。

二、挖掘个性化导课因素,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导课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个性化导课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新颖的导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个性化导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1. 层层深入,发展学生思维

“学而不思则忘”说明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而“思”多以“疑”为先导。问题追溯引入是一种常见的引入方法,一般以教师复习相关旧知识为铺垫,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或一系列练习题,学生则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或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

例如对于高二数学中“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引入,可按下列的方式设计一系列练习题。

问题一:有五个乒乓球,三个新的,两个旧的,从中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地取两次,记A={第一次取到新球},B={第二次取到新球}。第一次取到新球的概率P(A)、第二次取到新球的概率P(B)分别为多少?

这个问题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一题的对比作铺垫。

问题二:比较 P(A)与P(B),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P(A)与P(B)互不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一个概念:怎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问题三:在“有放回地取两次”的条件下,A与B同时发生的概率即P(A)是多少?P(A)与P(A)、P(B)有什么关系?

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与“相互独立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概率的乘法公式。

问题四:将“有放回地取两次”改为“无放回地取两次”,则P(A)与P(B)如何求解?与问题一有何不同,还能用乘法公式吗?为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思考,更深刻地理解乘法公式的适用条件。

2.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点。巧设疑问能促进大脑由课初的平静状态转为积极思考状态,是顺利地进行课堂学习的最佳期。

当设置的问题令学生困惑时,他们就会产生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求知欲望。

例如高二数学中“相互独立事件与概率的乘法公式”的引入还可用以下方法。

学生思考: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射击,如果两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6,你认为两人同时击中目标的概率会是多少?

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可猜测出一个范围,但具体是多少呢,则并不能得出这定论,因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3. 实例引入,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很多的数学知识都是由生活中的各种事例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把现实生活常识数学化,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当中去。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注意数学的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讲分段函数时,可以水电费、通讯费等的计算来引入。讲角的概念的推广时,可用摩天轮的旋转来引入。

4. 由点到面,感受探索的乐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任何一个概念,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任何一个规律,都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去参与概念和规律的揭示过程,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规律和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发展思维,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时,我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用以下的问题引入:“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小时侯解过这样一道题: 1+2+3+4+5+…+100=?你能很快求出得数吗?”

第7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深度辅导 个性化发展 辅导员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5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74-02

辅导员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在工作中运用个性化深度辅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成才。

一、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内涵

个性化深度辅导是一个新概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举措,是辅导员和学生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1]个性化深度辅导就是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等方面问题的过程。[2]

个性化深度辅导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时深度融入,深度谈话,深度探究,深度指导,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度沟通,是辅导员深入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实际,深入学生心灵进行深度沟通和互动的工作模式。[3]

二、运用个性化深度辅导的意义

首先,运用个性化深度辅导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应当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日常教育,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辅导员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理日常事务上,而是要与每一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其次,个性化深度辅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学生在生活适应、专业学习、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实习就业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惑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及时、有效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成才。[4]

最后,个性化深度辅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是提高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工作方法上,辅导员必须实现由统一要求向个性化辅导转变;在工作模式上,必须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三、个性化深度辅导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一)运用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原则

第一,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学生成长发展。个性化深度辅导首先要体现在“个体”学生和学生“个性”上。辅导员工作要实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开展“一对一”的教育辅导,给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辅导员只有把每名学生都放在工作视野中,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覆盖,体现教育的整体效果。辅导员只有准确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始终做到信任、理解、平等、尊重,才能把深度辅导工作做到位。而且,辅导员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每年至少做一次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深度辅导,为学生成长成才和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和保障。

第二,了解学生,保证辅导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在开展学生个性化深度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把与学生谈心交流,特别是深度谈话作为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个性化深度辅导的深度入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精度上下工夫,全面、重点构建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工作网络,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保证个性化深度辅导工作的针对性。

第三,形式多样,增强辅导的实效性。辅导员在开展个性化深度辅导时,要结合实际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沟通方式融入交流中来。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电话家访、与学生本人或其同学谈话、观察等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与专业教师沟通的方式了解其学业;多维度、多角度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个性心理特征;特别要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体先天缺陷学生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辅导对象,深入分析其主要问题与困扰,确定辅导的重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保证个性化深度辅导工作的实效性。

(二)运用个性化深度辅导的方法

辅导员工作具有工作对象特殊性、工作内容复杂性、工作时间不确定性和工作价值无限性等特点。因此,辅导员在开展个性化深度辅导时,要运用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工作方法,保证个性化深度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第一,搭建师生深度交流互动平台,师生“面对面”深层次辅导。个性化深度辅导工作要求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状态,关注学生个体,通过手机、短信、飞信、QQ、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手段,积极搭建师生深度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倡导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开展个性化深度辅导,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师生谈话,不是漫无边际的海阔天空,更不是一种追赶时髦的概念创新,而应该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学业辅导、情感沟通和心理咨询等。

第8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而不是前期心理学的精神病人和变态等,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正向而不是负向的,开放而不是封闭的、鼓励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绝大多数的正常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

1、自身职业规划意识弱。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法学院的学生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调研,回收的778份有效问卷显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接近63%的在校大学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2.8%,12.2%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2、职业决策取向急功近利。大学生普遍希望到发达地区、政府机关、知名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希望就业的单位名声好、条件优、待遇高。以笔者所在财经类高校为例,根据问卷调查,毕业生有7成以上都希望进入国有银行、金融、证券、保险公司等机构上班。3、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滞后。目前很多高校都是“临时抱佛脚”,在学生大四毕业时才开设就业指导课,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两个章节,大一到大三没有相关的课程安排。4、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单一。由于职业规划课程起步晚 ,教学硬件建设不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课堂讲授 ,大合班大讲座大帮哄 ,重理论灌输,轻实际操作,实践实习环节少。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建立积极的职业生涯自我认知,构建合理的职业价值体系

大学毕业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在职业规划中具体包括自身因素、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环境、以及社会资源因素。了解职业生涯自我、接纳职业生涯自我、发展职业生涯自我,是个人职业生涯通向成功之路的前提。积极的职业生涯自我认知就是要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发现自身的优势、兴趣、爱好,了解自我的性格与能力,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掌握社会相关的职业资讯,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体系,从而找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为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作出积极的探求与准备。

(二)树立积极的职业价值取向,拒绝随波逐流急功近利

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功利性和自我发展成了大学生的主导需要,道德化和理想化的“职业不分高低和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传统职业价值观,以及工作就是“为社会作贡献”、“个人服从集体”等集体主义价值观已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实用主义、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把经济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地位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以引导高校以学生为本,拓展其潜在的心理能量,促使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 具有积极品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一个用标准化的流程 ,创造个性化产品的两难问题。在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中 ,通过培养大规模的职业规划师 ,采用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在实践中根据每个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区别对待,为各自树立自己的生涯目标和实现路径,创造一种多样化人才的和谐。

(三)培养积极的职业决策情绪,正确处理就业压力

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包括的因素有欢愉,自我认同,专心而就业压力会造成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冲突、自我体验冲突,从而降低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在学习或就业等方面遇到压力产生沉迷、逃避等行为时,可以教育学生通过情境训练,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压力事件本身和消极的情绪转移到如何应对压力,以积极的压力应对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压力时,要学会找到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对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我派遣的方式,并掌握积极主动与外部沟通的技巧, 寻求父母、教师、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注重积极成功的职业体验

心理学家Bandura认为,在自我效能感的4个信息源中,个体的成败经验对其影响最大。一般说来,成功经验能够提高个体的择业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尤其是连续多次失败的经验,往往会导致择业效能感的降低。而择业效能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并迁移强化。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企业考察、实地调查、岗前见习、岗前培训、专业实习等形式,有意识地增强职业角色意识,提升职业技能,强化就业心理,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活经验, 从而提升自己的择业效能感。大学生注重待遇、注重工资福利无可厚非,但一定也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职业兴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 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自主创业可以是就业的重要选择,只要自己从中感受乐趣,发现自身价值,就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取向。

参考文献:

[1]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2003

第9篇:心理学个性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习风格元认知自我调节知识构建团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网络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网络教育如何实现学习者能力、素质的提高;网络教育协同学习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途径和不同顺序的学习经验,为学习者传送不同种类的学习经验提供便利。但现实中却并非如人们所预料的,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尽管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与人(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统一性——教育软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学习者自己特有的学习倾向,从而不能达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随心所欲”状态。

尽管对于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注重学习者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直接应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们在网络教育环境设计中,更好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性,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乐学、易学、快学、学好。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动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学习风格的五个部分三个层面。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

针对以上所述的学习风格内容与要求,对于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心灵地图”。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

二、元认知自我调节与网络教育激发作用

当前,我们常以上网获取信息而大开眼界,感觉确实是丰富了知识,但就网络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获取知识是最终、全部目的,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不过是传统教育中,帮助学习者填充知识多了一道残酷的工具而已,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的开发并非有多么明显的帮助。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是有能力去批评、思考、学会学习、对个人的潜能有所了解的人。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必须有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构筑知识、理解学习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开发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所必须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关于学习者无认知自我调节的理论,对于我们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有所启发。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元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最常用的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有:一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或设问;二是明朗化或试图解决疑问;三是概括或者回顾学习材料的要点;四是预期或估计后面的内容。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学习、理解过程进行自我讲解。

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要对学习者有明显的激发作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千千万万的,只有那些新颖有意义,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被学习者所选择,才能引起学习者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致力去探索。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中,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富有创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识背景,试图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围绕一些关键的概念而组成的网络组织,其中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命题。如果能激活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那么学习者就有了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就试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去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当学习者感到难以解决问题时,适时的给予一个帮助(查询)系统,给学习者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达到激活学习者内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三是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学习者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语把所学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实、现象、原理清晰地图示出来,将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有一个提示,就是让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与计算机中已有资源、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四是给学习者一个操作与验证的单元。学习者学完了所学的内容之后,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给学习者一个新的相关内容,让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策略或操作程序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知识构建团体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者使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其他用户或网络服务器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更高层次的网络进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网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就乐观的认为,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系统,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找到“灵丹妙药”。其实不然,一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者在上网的大量信息中“遨游”会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条理而受损;如何设置不同的交互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再好的交互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构建团体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交互网的教育与知识构建团体的内涵,确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交互网的教育功能确实为实现知识构建团体这一教与学的构想,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持,知识构建团体的实施要求又为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发挥,提出了有依据的设计条件。一是要使学习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提供课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进行地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习者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在网页的结构设计上要有一个“导航”系统。二是要根据交互学习的不同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教与学方式。通常而言,在网络交互教学中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讨论来学习。一般是某学习者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关学习者与其讨论。2、通过共同建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发出指令,大家停下来就共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认知能力的构建。3、通过指导来学习。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出请求,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其指导时,便可进行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的教师要明确学习者的实际理解情况,然后给以相应的启发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2)兰学文:〈〈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解过程的模式及其教学策略〉〉,《教学与管理》,199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