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经济学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建立于化石等高耗能的能源基础之上,而化肥与农药则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所具有的高污染与高能耗不但影响到了土壤有机构成以及食品安全,而且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排放出巨量二氧化碳等废气,从而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潮流,并且已经广为认可。低碳经济这一低排放、低污染与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之实质就是要提升能源利用率以及创建良好的清洁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就是应当切实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于化石能源的极大依赖,从而走出一条高效化与生态化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一、低碳农业相关概念界定
1.低碳农业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化石燃料的逐步耗尽,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温室效应导致的水短缺以及燃料价格波动均会关系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稳定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就需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伦用于农业领域,实现农业产业链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的低碳化发展。
2.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是世界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巨大挑战,而这一气候现象主要是因化石燃料之使用而形成的。在这一背景之下,低碳经济便应运而生。各个国家的政府为实现生态文明,开始逐步放弃上个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低碳经济模式以及低碳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农业经济概述
低碳农业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其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对能源进行高效而又充分的利用、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努力追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其核心是实现能源技术以及气体排放技术之创新。低碳农业技术至少能够消除80%以上的温室气体,这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应对之策。
二、积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1.低碳农业经济已经成为低碳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已经极大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我国农业资源的消耗又处于全球前位。一直以来,我国农业持续用化肥、农药来提升粮食产量,从而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于农产品需求之提升。鉴于石化产品的超量使用,我国农业具备了高能耗、高排放以及高污染之特点,从而成为了高碳农业。如今,农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来源。尽管农业会产生非常多的温室气体,但是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固碳能力,假如运用合理的农业措施以提升农业土壤的固碳能力的话,就能够对延缓气候的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开放程序的持续提升,城乡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也在持续提升,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正面积极因素也在持续积累,各类传统与非传统挑战也在持续叠加。所以说,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中国低碳经济体系的重点内容。
2.低碳农业经济是保护环境与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全球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提升,粮食危机甚至已经危及到了诸多国家政局之稳定,可见,粮食增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土地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以往的高碳化发展模式虽然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但是却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的粗放式排放,导致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水污染。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所追求的并不只是粮食的数量上的安全,而更多是要关注粮食质量上的安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专门实施农药残留物检测,施行农药残留物最低限制。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受阻已经越来越多,农业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业投身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则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根本性举措。
三、低碳经济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强化低碳经济宣传教育
要全面运用各类媒体,更加深入地宣传实施低碳农业的重要性、扶持与支持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农民群体是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将直接关系到低碳农业的发展效果。在农村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必要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农民朋友们能够了解与接受低碳农业的概念,并且引导农民们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往现代低碳生活方式进行转化。要应用合理的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加以干预。例如,提升政府对低碳农业经济的支持程度,对低碳农业农户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积极鼓励绿色农产品开发,强化低碳技术推广与应用,完善政策法规等各项措施,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农户们都能真正参与到低碳经济建设之中。
2.建设更加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要积极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各级政府应当更加注重低碳农业的发展,尽快颁布出台《低碳经济促进法》等法规,从而根据法律来制定出低碳农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刺激与引导各类企业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投入力度,实施农业清洁化生产,落实农业废弃物的综合运用以及技术开发,致力于推进效益较好的低碳农业企业尽快启动上市进程。要积极实施低碳制度创新战略,对于不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企业与消费者,应对其征收资源税、生态税以及垃圾税等,并且运用到生态补偿以及低碳农业建设之中。要进一步地规范我国各级政府的决策行为,超前进行谋划,积极加以应对,适时开展行动,并且落实低碳农业核算体制,列入到统计考核体系之中。要积极健全完善我国低碳农业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要加强低碳农业建设,实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引领低碳农业进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之中。要不断增加对于低碳农业之投入。从政策层面、资金层面、技术层面等多个方面积极扶持尚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低碳农业,抓紧研究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及发展举措。要结合实际予以分阶段推进。
3.切实调整优化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
虽然当前全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主体上依然处在零散化状态下,未能全面普及以形成相应的规模效应。所以,今后我国低碳经济的一个发展重点就是要将目前模式进行推广与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之调整与优化一定要符合各地区资源与市场配置实际、符合当地技术水平实际、适应于当地关联产业的成熟度等多种因素,而不得单纯地加以复制,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促发展,形成适合于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型模式。要注重于对适应当地大部分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加以总结与推广,对于那些成果较为显著的农户则应进行表彰与奖励,从而推进低碳农业产业化之进程。
4.实施农业行政执法为推动低碳农业发展
要提升农业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实施农用资源管理条例与农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强化对低碳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用品之安全。要更加坚决地打击各类损害我国农产品安全与破坏资源环境等违法行为。要大力实施低碳打假专项行动,有效维护农民群众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5.增强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的发展牵涉到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仅投资大,而且见效慢,所以在起步时需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低碳农业发展之初,有关农业主管部门应持续提升对低碳农业之投入,建立起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体系。在增加投资之同时,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社会各界都积极投资低碳农业。要大力鼓励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研发等相关单位进入到这一领域之中,并且和低碳农业基地、农户等共享利益。同时,还可实施财政、税收以及信贷等方面的相应优惠政策,加速低碳农产品开发进程,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6.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循环农业
首先是要积极开发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有机食品。要通过致力于推动附加价值较高的特色化农产品的生产,全面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农业企业的生产,大力研发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而能源消耗又比较低的农产品。其次是要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企业进园区活动,切实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并致力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再次是强化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类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最后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要积极发挥我国广大农村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休闲度假、农事参与、农产品采摘加工等具有鲜明特点的乡村游产品。
四、结语
总的来说,如今我国农村的发展已经步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而积极发展低碳农村经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保护与改进我国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定要努力发展低碳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艳. 基于低碳经济的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6).
[2]张 婧. 关于低碳经济转型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2(21).
[3]张莹琦. 浅谈低碳农业经济[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9).
[4]张秋霞.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2014(2).
[5]王祥义,李 楠.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
作者简介:李耀华(1982-),男,汉族,山西祁县人,西北大学经管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陕西省咸阳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现有产业分类方法 优缺点分析 局限性 消费者需求
A Research Review of th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Qin Danni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ix main theories of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world, which are Triple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wo Major Secto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arming, Light and Heavy;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Hoffman Classific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continue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heory. Then, taking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a found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mmon limitation of the six theories is that they think more about production when classifying the industries, thus lacking the consider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other words, these theories don't take the demand of consumers into consideration, thus leading to fact that they can't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modern society, in which consum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using the demand of consumer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classifying the industry is a better way, which can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society well.
Key Words: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Limitation; Demand of Consumers
一、引言
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产业结构的比例与变化,从而进一步解释产业经济发展的各类现象,揭示这些产业经济现象背后隐含的各种规律,我们需要对国民经济全部活动或部分活动进行划分,即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研究国民经济结构的前提,是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分析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主要产业分类标准及方法包括:按“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进行分类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按统计标准进行分类的“标准产业分类法”;按“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进行分类的“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按“物质生产特点不同”进行分类的“农、轻、重分类法”;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的“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以及按“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进行分类的“霍夫曼分类法”(张树青,2009)。这些产业分类各有优点和不足,下面分别讨论。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一)方法概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该方法的阐述,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①
该理论于20世纪30 年代由费希尔和克拉克首次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基本点是根据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史中劳动对象进化的特点和由此而引起的产业的时序为标志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分类。其中的第一次产业是指广义的农业,划分依据为第一产业的属性为取自于自然;第二次产业为广义的工业,划分依据为第二次产业的属性为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划分依据为第三次产业是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汪涛,叶元煦,2000)。因此, 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被形容为一棵大树, 第一次产业如同树根, 第二次产业如同树干, 第三次产业就好比是树叶(杨治,1985)。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引用, 以对各自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宏观分析。
(二)优点
1.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产业分类法之一。它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比较简洁, 对于从宏观上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采用。在我国, “三次产业” 分类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考察经济结构的长期变动趋势具有借鉴意义的。
2.“ 三次产业” 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它包括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性生产。作为一种较完整的国民经济结构分类法, 它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3.同时, 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发展顺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需要的迫切程度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生产活动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了清晰明确的发展线索,而且同社会分工的发展顺序也是大致吻合的。
4.所有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的。它是其它方法产生的基础。
(三)缺点
1.第三产业的内涵过于简单和笼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日益升级,导致日益多样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同时包容进越来越多的人类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新兴的产业和产业群逐渐产生,第三产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系统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而“三次产业”分类法将整个人类活动中的非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统统归集于第三产业,这样的分类方法导致对第三产业内涵的规定具有局限性,造成对新兴产业划分的不科学性,同时也无法满足产业细分的需求。因此,对第三产业进行细分、整合等重新划分是时展的需要。
2.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该方法是在20 世纪30- 40 年代提出的, 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客观背景的是与整个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但随着发达经济国家或地区先后由工业经济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经济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 产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揭示问题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汪涛,叶元煦,2000)。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经济环境,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的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可操作性越来越弱。
3.三次产业分类法主要是对生产者部门进行分类,较少考虑到最终消费者,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消费者占据主导地位,是典型的“买方市场”。显然,争夺消费者已经成为各企业的主要目标,为此,他们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满足顾客需求。因此,产业结构的演进会越来越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相一致,这就意味着对产业进行划分时必须将消费者考虑进去,并对其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这是“三次产业”分类法所无法做到的。
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
本节首先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SIC)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而颁布的产业分类法,简称产业分类的ISIC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凡是能够在市场上通过交换取得收入的经济活动,都应纳入产业分类范围。它采用的是在大部门分类中再按细类别逐层分组的方法,将国民经济活动分为A- Q17 个部门,部门又分成若干类别, 类别下面分成若干个组, 最后把组分成若干项, 形成部门、类别、组和项的四级结构, 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编码, 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在划分产业时, 标准产业分类法主要考虑, 包括全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相似性以及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杜曙光,2009)。从本质上讲, ISIC方法是一种层次分类法。目前,采用和改编自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2. 0 版有49 个国家,采用和改编自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3. 0 版有94 个国家②。如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就是与国际标准产业体系有关的相关型产业分类体系的典型代表。
(二)优点
1.这种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进行了分割, 并使之规范化, 有很高的完整性。
2.同时由于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 所以基于这种分类法所作的统计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能够为各种各样的产业结构分析所利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有很高的权威性。该方法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 经过多次修订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之一。
(三)缺点
1.由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对经济活动分割的规范及完整,导致其体系过于繁杂,如在NAICS美国分类中,其总分条目就有1170条(邓尚杰,1999),这使得实际运用中有许多不便。
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产生的背景是为了使世界各国在产业分类中对各自经济活动部门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划分标准, 从而使产业分类统计资料在各国之间能进行对比分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统计需要。但是,统计需要只是企业分类的目的及意义的一个方面,还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调整分类方法。
3.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从根本上看还是基于生产而不是需求的角度设计的。如1948 年ISIC 初稿分类的一般原则中明确指出:该体系对所有经济活动分类是按照产业来划分, 而不是按照职业或商品,该体系的分类基础是多数国家现存的产业结构, 而不是任何单一的原则, 诸如工作方法、原材料特性或产品用途等③。可见,该方法强调的是各国现存的经济结构,按照其生产方式而不是产品性质来进行划分的。又如,ISIC1. 0 版的分类原则中有这样一条:该体系中各机构完全按照经济活动类型进行分类。因此, 即使所有制形式不同, 只要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 这些机构就被分在同一个组。同样, 在制造业中, 只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那么它们也被分在同一组。④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即使企业从事的经济活动类型相同,而产品功能、性质等都有很大区别,却也无法在产业分类中体现出来,这是该方法一个严重的缺陷。在当今的“买方市场”下,如果不充分考虑产品的性能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那么,将无法对产业进行最恰当的划分。
四、两大部类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两大部类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分类方法,他写道:“社会的总产品, 从而社会的总生产, 分成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形式的商品;Ⅱ消费资料: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两个部类中, 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 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 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⑤他认为,社会各部门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通过两大部类的市场交换和各部类内部分部类之间的市场交换,各部门同时实现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补偿和价值实现。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创造价值,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物质财富。
(二)优点
1.从物质生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 但它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却无疑适应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阶段,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产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类( 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再生产理论。列宁认为, 把社会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乃是谈论实现问题的出发点(奚兆永,1980)。所以该方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缺点
1.马克思《资本论》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作为他分析起点的商品, 也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产品。这就表明,该方法所强调的产品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如今的经济形势与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该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2.马克思是在作了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来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据有的同志统计, 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 这种假定条件有24条之多(罗季荣,1982),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抽象掉了整个非物质性生产领域(郝仁平,1986)。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时代, 非物质性生产(劳务)相对来说还很不发达,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微小。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 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⑥。但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性生产告诉发展,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在物质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方面的需求,这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中非物质性企业的急剧发展,我们无法再忽略非物质生产领域,这就使得两部类分类方法无法满足目前产业分类的需求。
3.虽然从目的上看,两部类分类法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来进行划分的,但该方法不够细化,对具体生产部门的归属没有给出明确的划分依据,同时,许多商品具有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用途,其归属问题很难确定,这些都导致该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4.该方法与其它分类方法不同的是,其分析口径不一致,如ISIC分类法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思路一致,而马克思提出的两部类分类法则是从再生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导致其结果很难进行比较,这给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农、轻、重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农、轻、重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农、轻、重”的分类法最早源于前苏联。即以物质生产部门创造财富的理论为基础,产业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这里: “农”指广义的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轻”指轻工业, 主要包括纺织、食品和印刷等工业部门;“重”指重工业, 主要包括钢铁、石油、电力、机械等工业部门。
(二)优点
1.“农, 轻、重”分类法的优点是直观和简单易行,方便确定产业的界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1980 年发表的《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念和趋向》中也采用轻重工业的概念。
2.适用性强,“农、轻、重”分类法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但同时,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缺点
1.对生产部门的划分不够完整,没有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具有适应性。该方法强调了前苏联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三大领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但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三大产业明显无法涵盖所有的生产部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及创造力促使一大批新兴产业逐渐涌现,对于如“信息产业”、“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等的讨论越来越多,这些产业的出现导致的归属不明确问题是“农, 轻、重”分类法的局限性所在。
2.可操作性不强。“农、轻、重”分类中轻、重工业的划分标准越来越模糊, 这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思想越来越凸现出其局限性(昝廷全,2002),导致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不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即对当今世界的整个经济状况没有很好的适用性。
3.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及ISIC法相同,该方法过多地强调从生产角度对产业进行分类,在这样强大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正如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分析目标人群,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制定其营销策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重要性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规划必然将与消费者需求相统一,这又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所以,如今的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对产业进行分类时必须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考虑,而“农、轻、重”分类法显然不适应这样的社会现状。
六、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根据不同的产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别, 可以将产业划分为资源集约型产业、劳动集约型产业、资本集约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等。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要素创造价值论。
1.资源集约型产业(亦称土地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泛指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原始森林、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与土地资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农矿业、包括种植业、林牧渔业、采掘业等。
2.劳动集约型产业(又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资本)较少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劳动的依赖程度更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物化劳动消耗比重较低,活劳动消耗比重较高。
3.资本集约型产业(又称资本密集约型产业)。是指单位劳动中占用资金(资本)数量较多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资本(资金)的依赖程度更大。
4.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集约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内容较多,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该类型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大。
(二)优点
1.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生产力状况,并且能够反映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 体现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2.适用性强,不受时展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使用;
3.基于对一国资源优势和生产力变化的研究,对于一国制定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性作用。
(三)缺点
1.该产业划分依赖于把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资源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它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存在绝对的划分基准。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很多产业的划分界限不清楚,比较模糊。
2.该方法极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判断是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的,所以难免会掺杂进人为因素,造成分类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这是该方法的局限性所在。
3.该方法是以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低作为划分依据的,强调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变化,因此,和三次产业分类法、ISIC法以及“农、轻、重”相同,都是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的。正如之前提及的,产业结构的演进会逐渐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方向相一致,这就意味着对产业进行划分时必须将消费者考虑进去,并对其需求结构进行分析。而这是生产要素集约法所无法做到的。
七、霍夫曼分类法
本节首先对霍夫曼分类法进行概述,接着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方法概述
是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的分类法,他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目的在于根据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的大小划分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从霍夫曼理论分析的内容和目的看, 他这样划分产业的主要用意是区分消费品产业和资本品产业。他划分这两类产业的标准是——凡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品就归入消费品产业, 凡产品的用途有75% 以上作为资本品就归入资本品产业。据此, 可以写出如下形式的产业经济系统:产业经济系统= (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它们之间的关系})(昝廷全,2002)。即该方法讨论的是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二)优点
1.从该方法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霍夫曼是以某一产业的总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 把该产业划归为消费品产业或是资本品产业。他的着眼点是现实中存在的具体产业部门,即这个具体产业部门可能既生产资本品, 也生产消费品, 但按其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75%以上是用做资本品还是消费品来决定其归属。由于现实生活中,企业生产产品的方式和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企业不会仅仅生产一种产品,所以这样的分类方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划分依据明确,“75%”是个清晰的界定标准,能够通过定性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和统计意义。
(三)缺点
1.75%的划分界线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划分和度量的,故只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在一般条件下没有可操作性。
2.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划分界限不明确,有的产品可能既属于消费品,也属于资本品。这导致了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3.没有说明每类产业内部的结构问题,对其内涵的描述过于笼统概括,没有进一步的细分,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八、结论与启示
综合以上六种主要产业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分类方法都是主要从生产角度出发对产业进行分类,尤其是在“三次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从产生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局限性,正如之前描述的,在于只对生产者进行了分类, 几乎没有考虑消费者, 它所反映的仅是单方面的生产结果, 无法看出最终消费是由谁承担的, 最终未能将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或者说,未能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就造成分类结果的不准确。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各方面的需求也变得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今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消费者主导的市场,“以人为本”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品种、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上能够随时适应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由此可知,传统的产业分类方法如果仅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显然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而将消费者需求纳入考虑之中并将其作为主要分析因素是适应并最能体现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统计标准.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2003-5-28 (stats.省略)
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国际劳工组织( ILO) 和联合国统计部门( UNSD)1992 年的调查结果(http: / / unstats. un. org)
③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 ivities[ S] . NewYork, 1949. 1- 3. http: / / unstats. un. org / unsd/ class/ family / historical/ isic/ papers/ isic- 1949.
④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 ivities[ S] . NewYork, 1958. 1- 27. http: / / unstats. un. o rg/ unsd/ class/ family/ historical/ isic/ papers/ isic- 1958.
⑤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英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38-439页
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43页
参考文献:
[1]邓尚杰.北美产业分类体系[J].中国统计,第12期,1999
[2]杜曙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J].齐鲁学刊,第3期,2009
[3]郝仁平.正确认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兼评“三次产业”分类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6
[4]罗季荣.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人民出版社,1982
[5]钱平凡.组织转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汪涛, 叶元煦.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J].学术交流,第6期,2000
[7]奚兆永.正确理解两大部类的划分——学习再生产理论札记[J].财经问题研究,第4期,1980
[8]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出版社,198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2] 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 .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4]徐天亮,本科物流类专业设置体系与培养分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c
选题依据:森林旅游是伴随20世纪70年代世界环境认识运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是越来越受各国游客欢迎和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旅游。开展森林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在看到森林旅游发展前景较乐观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森林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临着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森林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对森林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充分认识到森林旅游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我们也应处理好保护对象与森林旅游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区内群众关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使森林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可行性论述: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好森林旅游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林业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措施,是尽快绿起来、活起来和富起来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
相关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绎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实地访谈;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资料。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过对森林旅游的现状,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森林旅游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森林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解决好森林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对策通过对森林旅游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10月20日—20**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20**年11月11日—20**年11月30日实地调研,相关访谈,拟草稿。20**年12月01日—20**年12月20日撰写论文初稿。20**年12月21日—20**年12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一周内根据指导教师的点评,完善论文,并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06月19日—20**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影响
1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相关概述
1.1生态农业的介绍
生态农业即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相关内容,通过现代化先进技术与管理,整合传统农业优势并加以重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有效的循环来构建有效的生态环境,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经济不断发展,动物、植物与其他生物存在紧密联系,要优化运用有效的科学方式,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果,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态循环农业,有效挖掘生态经济的发展潜力。通过产业研究开发,而丰富有关植物、生物物种,通过减少资源浪费,扩展植被覆盖面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社会和谐安定。
1.2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平度市民村镇属于山东半岛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山东半岛最大的城市,现阶段,由于平度市民村镇在农业物产方面资源丰富,平度市民村镇主要是以农业发展为主,每年平度市民村镇农业产出大约有上百万亩,属于平度市较大的农业大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部门出台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项目,该项目的出现更是优化了平度市民村镇农业向着生态方面发展,同时城镇经济也在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2018年平度市民村镇构制定了《农业生态补偿资金项目》,启动资金大约为1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经济规划与未来发展。
2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环境遭到破坏,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目前由于药品滥用而导致环境受到威胁,还需要加以有效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生态农业。
2.1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技术因素,主要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整合农业资源,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展开农业生产运营。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讲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不断改进生产模式,优化生产经营效益,提高环境保护实效。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效益的强化,而保证生产实效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2.2开发农业资源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节约资源并不断更新资源,通过资源增殖来保证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营造循环健康的发展模式,为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贡献。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核心,在于农业资源的保障,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并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储备能量。
2.3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要稳定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兼顾劳动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水平的提升。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来有效保护、利用并转化物质资源,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社会关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国民经济与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紧密相关,要不断开发农业资源,提高科技水平,创新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生产质量与资源利用率,营造绿色产业链。
2.4发展农村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环境不断变化,面对进口粮食等方面的冲击,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稳定农产品价格。还需要兼顾社会、环境、生态效益,结合市场的需求,拓展更广泛的农产品种类,并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将生产效率提高,优化资源配置,循环利用废弃物。
3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用
3.1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
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整合整合发展优势,对市场经济加以调研,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构建生产、养殖、加工与商贸一体化,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生态产业链通过身产品加工来优化利用资源。关于畜牧、家禽、水产等冠冕的深加工,实现效益最大化,保证产品的环保无公害,从而发挥生态农业产品的收入增长效应,营建农产品特色品牌。
3.2投资融资体系构建
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能够拓展市场,推动平度市民村镇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平度市民村镇政府部门的政治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空间更加宽广。收入水平的提升,也为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民收入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大投入资金。当前,生态农业引进外来资本,实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有效拓展市场并营造融资途径。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通过金融政策支持来减少税收,或投入专项绿色项目基金,打造良好的农业生态融资环境。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时展必然,通过产业政策调整,而更广泛地吸纳外资,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机遇。
3.3发展景观农业与休闲旅游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旅游消费需要日益凸显,生态景观能够满足人们接近大自然的需要,田园风光成为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要发展农村生态景观,则需要首先推动农业成产方式的转变,通过生态农业来吸引游客观光,创造工业化生产模式,优化农村环境,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率,保障生态发展成果。通过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并拓展度假、购物等消费,保护农村地区环境,同时拓展资金产业链。将养殖、教育、观光、文化宣传、科技示范加以贯通,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旅游需要。同时完善绿色旅游通道,如可以通过农家乐的方式,来有效吸引游客观光。
3.4发展国际贸易
中国为农业大国,要实现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保证产品质量,针对反倾销问题而采取适当措施。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农药使用过量,畜牧水产等存在很多有毒物质,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则能够有效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平度市民村镇还需结合有关国外先进经验,融合中国特有国情,汲取纯粹并优化生态结构。平度市民村镇生态农业的发展,结合先进技术与管理来保证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发展国际贸易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意经济消费转型技术革新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需求增长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催生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推动着创意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明显变化,其中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6325.3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478.72元,占收入比重5.65%,占总消费比重7.64%。据估算,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突破7000亿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因为文化产品消费“不消耗物质形态”的特有优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
2,消费转型
长久以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潜移默化下的中国文化消费中,消费者呈现出顺从、保守和趋同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和达瑞恩,布里格在著作《新消费者理念》中指出,“旧消费者更可能成为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们会较晚地接受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觉得追随市场主流购买比独自做出购买决定更令人轻松和放心。”而新消费者则更倾向主动尝试新产品和服务,他们会试着去发现。
文化消费向个性化趋势转型促进了创意经济的涌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征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在消费品——节目内容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对节目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自由地发表意见且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必然要求相关文化业态具有庞大的节目内容库,这一功能目前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均已实现。
其次,表现在消费时机——时空的个性化。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节目内容,还能自由选择消费的时间地点,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涌现的业态看,手机电视将电视移动化,网络电视将电视双向化、智能化,移动电视也在无限地填塞人们消费中的时间与空间缝隙。
再次,表现在消费手段——媒介形式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偏好选择媒介形式,无疑将大大增加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兴趣。创意产业通常所具备的多媒体融合功能,即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则在很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广播与电视的普及,都曾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深刻变化。而现代传播科技如通讯卫星、激光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采用,更使文化产业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人2l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创意业态不断涌现。
回顾近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出技术革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出版业、音像业、电视业、电影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发展过程中相关产品产生的时间脉络,结合熊彼特等人的技术长波论,尤芬、胡惠林(2007)指出文化产业产品发明、创新涌现的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类文化产业逐渐发端;第二个和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及70~80年代,文化产业各行业出现关键性的技术、产品突破与创新。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受经济长波推动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科学技术的推动形成。也就是说,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
创意经济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技术革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创意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上年增长133%。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生产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创意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二、创意经济的演化路径
“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是系统经济学中“系统化”概念的延伸与推广,分别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转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系统化,是指趋向形成经济系统的过程。具体地,系统深化指的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而系统广化则是指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在演化路径上,遵循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的内在规律。
1系统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系统深化反映了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系统深化的自然结果就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相伴而生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现象,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看,反映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首先,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广播电视业为例。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促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出制作、播出、广告、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并且随着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的发展,这些节点和环节产生进一步的派生和细化,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连续、复合价值链条。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子系统)的产生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也即“新的中间产品的出现,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拉长”。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延伸或拉长必然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从而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来看,创意产业系统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丰富和细化过程,也就对应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其次,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耦,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加耦和解耦是系统深化的两个相反方向。简单地说,加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增强;解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减弱。对创意产业系统而言,形成的过程必然导致经济主体即参与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也正是系统深化的题中之义。
2系统广化: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
与系统深化相对应,系统广化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系统广化促进了经济系统潜在关系的显化以及与经济系统具有联系的外部环境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导致经济系统规模的扩大。在系统广化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元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位水平。在创意经济发展过程中,跨业型业态也即创意产业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创意部门与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竞争形成的新型业态,或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内部资源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也即系统广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创意产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范围不断拓宽,内部子系统或创意产业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潜在经济关系不断显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各经济主体通过价值链接、资源互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双赢或多赢的目标。
三、创意经济的演化趋势
创意经济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特征的运行规则,由此衍生出企业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系统集成性质。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1创意经济的运行特征蕴含产业系统集成的特质
以系统观为视角,创意产业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将自然地导致“系统经济性”,即经济组织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由系统经济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称为“系统经济效应”。系统经济效应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理要求,即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以及持续发展水平不减(持续发展原理)。从效益的角度讲,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角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最先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把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或称为“复合效应”。
不难看出,联结经济性是系统经济性的特例,是系统经济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过程。
2产业系统集成概述
“集成”一般可理解为聚集,还可理解为融合、综合、一体化,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创造性的整合过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化。严格来说,“集成”指在一定的集成环境和条件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集成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按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集成体的目标。
一、我国新时期的林业发展现状概述
1、近几年我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近几年我国针对林业发展的各个有关方面和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并最终以法规的形式颁布了林业产业的具体行业发展规则和办法。这对于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我国的很多地区的林业发展都开始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这个改革热潮中,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5省的改革成果最为显著,其荒山荒地造林面积仅仅一年时间就较去年同期达到了近三分之一的增长,超额完成计划,扣除了物价增长等其他客观因素,其涨幅也是进二十年中最高的,所以,改革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
2、新时期林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的关系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每一个动作和动向都会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破坏问题越来越严峻,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林业发展与生态、经济三者的关系,也越来越渴望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可以探求到可以使生态、经济平衡发展的方式。而如何有效的解决三者之间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发展中寻求的平衡和和谐。我们既不能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就大肆的破坏生态环境,这样只使给林业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只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放弃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而放弃经济的发展。无论哪种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寻求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在相互制约中寻求三者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有足够的经济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心,才能做好统筹兼顾,不使三者的发展发生倾斜。
3、我国新时期林业发展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关系
金融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融合,越来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林业产业的发展也无法脱离于金融产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林业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这就要求金融业要把握好在林业产业上的投资方向和力度,适当的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从而从中获得双赢。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吉林伊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林业资产证券化,成功实现了林业资产证券化,这也是其他林业产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方式。作为林业企业,我们要适当的对于金融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达到辅助自身发展的目的;对于金融业,则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胆解放思想,催生林业资产证券化这个前无古人的金融新产品,实现林业资产资本化。总之,这是两个产业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项目,是一个具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的新型合作方式,是新时代背景下,林业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相结合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模式。
二、新时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的几点建议
1、林农结合,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多样化式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因为我国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农业产业大国。林业产业基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利于借助农业的发展来达到自身的发展目的。我们可以从农产品和林业产品相结合的角度,根据市场的需求,人们当今饮食的需求,探索新的绿色食品,将农产品和林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也可以,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苗木基地发展苗术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种为主。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术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2、加大科技投入对林业的扶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的生产技术和仪器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收益,可以大大缩短企业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走在快速发展的前列。首先,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车间和设备上,也要体现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上,一个现代化的林业企业与其相适应的就应该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不是传统的管理制度。有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后,从研发人员到管理人员再到技术人员的日常生产活动才能有序的进行,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反,一个落后的管理机制将从多个方面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最后从整体上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僵局。其次,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是加强当地的森利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管理,随着检测各项动态指标,注意生态环境的变化;二是要对幼林的培育做好选种工作,选种合适该区域土壤和气候环境的幼苗,同时要兼顾各个树种的综合搭配,保持和谐的生态总体环境,不能只侧重经济利益高的树种的种植。
中国的实体经济到底面临什么样的情势?其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又该如何为实体经济纾困?
要从经济长周期来看待实体经济困难
史晋川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特约记者 龙耳
时代周报:总体上你如何评价这份调研报告?
史晋川:这份调研报告与之前省内经济部门和经济专家所做的上半年浙江省经济形势分析所强调的问题与观点,大方向上基本是一致的。
分析宏观和区域经济的运行,无法回避金融危机这一国际经济背景。现在认真审视这场金融危机,在我个人看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必须强调,即这场金融危机是本轮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一个转折点。
原来许多人可能都是比较孤立的来看待2008年金融危机,所以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看来,应该把这场金融危机看成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30年代,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的新一轮世界经济长周期演变过程的转折点。它是在这一轮经济长周期中,世界经济从复苏-繁荣的上升阶段开始走向衰退-萧条时期,然后进入震荡复苏阶段的分水岭。认清这一点对正确判断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运行的国际经济背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直白一点说,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是在整个世界经济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中发展的,而未来的二十几年,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将是非常严峻的。
时代周报:在这种背景下,以浙江为代表的东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前景如何?
史晋川:对于浙江经济去年人均GDP是9083美元,估计今年可能会接近10000美元,也就是说浙江经济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发展模式走向转型发展的关键过渡期。
当下浙江的转型发展面临着三大任务:一是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核心内容的经济转型;二是以改善民生和增加民主及加强社会治理为核心的社会转型;三是以破除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制度为核心的政府转型,即通过政府转型来破除阻碍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系列体制因素。三大转型中,最基础的就是经济的转型发展。
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浙江没有很好利用当时的经济环境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以促使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相反的是,整个区域经济都乘着经济刺激政策的东风,暂时度过了危机,甚至还些企业趁机盲目扩张。传统发展方式中的各种弊病在当时的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出台之后,被暂时掩盖及延后了,没有爆发。浙江民企错失了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
目前的情况下,坦率讲,三四年前被掩盖的问题,现在重新浮出水面。这说明浙江区域经济在从传统向转型的发展的过渡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的步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只要国际经济稍有风吹草动,宏观经济调控发生变化,原有的深层次矛盾就开始充分地暴露出来了。尽管有少量地区的行业和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普遍来看,转型发展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浙大经济学院曾调查过浙江的一些传统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第一个是以正泰、德力西为代表的温州柳市低压电器行业;第二个是以浪莎、梦娜为代表的金华织袜行业;再一个是以杉杉、雅戈尔为代表的宁波服装行业。这些传统行业都在进行转型升级。例如,上述龙头企业的销售额当中,自己加工生产的只有30%,70%都已加工外包。这些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已经把注意力放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上。比如说,正泰已进入了新兴的战略行业(太阳能,光伏等),走的是跨行业的产业转型。梦娜、浪莎、杉杉、雅戈尔这些企业,则更加注重研发、设计、品牌、建立现代的营销网络,围绕它们形成了比较好的、具有一定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并试图在行业内做产品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对企业的转型升级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步伐比较缓慢。
时代周报:六七月份的连续两次降息并未缓解民企融资难的困境,浙江一部分等地区甚至引发资金链断裂,并带来互保圈的潜在金融风险。民营经济纾困是否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金融体系?
史晋川:是的。去年发生在温州的胡福林跑路事件,很多人并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胡与正泰的南存辉一样,也是在努力做转型升级。但是胡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做的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在我看来,胡原本应该选择股权融资,用直接融资方式来做,他可以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公司,然后让大家出资金,或者可以发行企业债券来融资。但是,他选择的却是间接融资——银行贷款。运用间接融资的方法在转型升级中做长期投资,短贷长投,注定痛苦不堪。银行贷款时间较短,而转型升级需要长期资金的支持,那么短资长用,必定会不断碰到还款与再贷的问题。如果经济形势好,还款再贷款比较容易;一旦经济形势不好,还款就很困难,即使还上也未必能再贷。在这种情况下,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只能求助于民间高利贷,陷进去以后,资金链崩断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就只能跑路。
许多人现在往往把眼光聚焦于小微企业间接融资贷款难的问题上,而实际上,浙江去年出现跑路的企业,90%以上并非小微企业,而是规模以上企业,类似胡福林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很多都在努力进行转型升级,但是缺乏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