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地质勘查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勘查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勘查行业分析

第1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配置方案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58-01

1 前言

煤炭的地质勘察工作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内容。而我国本身的煤炭资源产量十分丰富,所以工业的发展也依靠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在提升我国的发展速度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我们要在煤炭的使用过程中分析煤炭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1]为了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制定了很多关于煤炭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从国家的角度来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的文件政策支撑下,我国的煤炭企业得到了扩展,并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煤炭资源的节约型设计,实现了资源的利用。而煤炭行业若想有效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样才能减少在发展中造成的资源浪费。煤田的地质勘察工作中的环境评价是其中的工作重点也是必要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对煤田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方案进行分析。[2]

2 实现地质勘查的重要意义

煤田的勘查主要是实现资料的收集,从而给矿山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这其中包含的内容 较多,比如该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存储量,以及开采中需要利用的技术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而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可以按照开采的技术以及矿体本身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此外,还可以进行必要的综合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的逐渐进步,我们对于资源的利用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在进行资源的利用时,需要借助一些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实现对资源利用各个方面的充分考虑,利用不同种类的资源和资源的配置需要,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去产能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被指出,为了充分的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处理好产品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最终实现产品的转型和升级等。若想使得资源的使用效果得到提高,我们需要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注重资源和人类发展的相互协调,并把去产能的理念融合到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去,资源是自然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在使用资源利用资源时,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结合,使得资源系统的开发按照一定的规划开展,从而实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如何实现煤田的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方案

3.1 勘查的主要目的合理配置

为了实现煤田的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方案,首先要从勘查的目的性出发,对地质资源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矿产设计的资源提供,保障其科学性和安全性。而对于勘查的整个项目而言,勘查的目的是勘查工作中的主要线索,是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可行性的分析,对煤炭行业中的地质勘查中资源的去产能的发展要求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明确勘查的主要目的和具体的勘查任务等各个环节的内容。而煤田的勘查任务是建立在煤炭建设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整个勘查项目的完整性规划。[3]为整个勘查项目提供了较好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发展指导。目的的勘查中要严格从项目的实施地区情况出发,从而根据开采的情况而完成施工建设的具体要求,同时借助科学的技术方法对煤田的工作进行勘查和分析。在此过程中要同时关注煤田开采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内容,从而保障整个项目的工作顺利展开。结合勘查和评价两方面的内容,使得煤炭资源的应用更加的合理化。

3.2 勘查的主要内容合理配置

实现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要方法的合理化配置使得煤炭的地质勘查工作的成果更加具备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效果,而勘查的具体内容也对于两者有很大的影响。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和地质勘查的地层时代、地质勘查的煤质情况以及基本的构造等息息相关,其中还囊括了地质勘查的地貌特征以及岩性等等。煤田的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必然和其他的不同资源的勘查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勘查中可以使用多种先进的方法开展勘查工作,比如二维和三维的地震方法等等。这些高科技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煤矿以及附近的水资源的岩层进行勘查,选择正确的勘查方法和勘查内容可以提升地质勘查的效率和地质勘查的勘查水平。

3.3 勘查的主要方法合理配置

煤田的地质勘查的过程具有时段性的特点,在工程进行的不同阶段可以实现不一样的开采发那个是。而具体在实践中的开采方式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情况。目前主要的勘查方法的种类很多,比如,在进行煤炭资源的勘查时则使用的是井探法和物探法,而在进行周边水资源的勘查时则使用的是水文地质的测绘方法。在进行煤层的勘查时往往利用气藏地震法的频率较高。[4]因此,在实现煤田的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各类勘查方法的合理化应用。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煤炭行I的经济目标,促使煤炭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勘查的过程中要根据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的性质特点来实现规律性的分析,从而提升勘查工作的技术水平。此外,还需要合注重地下的水和气两者的存在关系,从而给具体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提供较多的数据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煤田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方案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煤田地质勘查的重要性,然后对勘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最后从而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分析煤田的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方案。作为煤田资源开发中的关键工作内容,煤田的地质勘查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从而实现战略性的调整,以便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被充分的利用。煤田的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内容以及方法需要进行合理化的配置,使得煤田的地质勘查工作水平被提升。为了使得煤田的地质勘查工作的合理实施能使得煤炭行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提升使其按照一定的工作规划进行。而煤炭行业的作业者,也需要提高对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合理配置方案的重视,从而使得勘查工作成为煤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以便于更好的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在提升煤炭工作的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煤炭行业的长久发展,并满足环境资源的合理化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从义.关于煤田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研究[J].地球,2015(3).

[2] 王丽伟.试论如何进行煤田地质勘查中的合理配置[J].能源与节能, 2014(3):95-96.

第2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近年来地质找矿处于上升期;同时,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固定费用在勘查投入结构中趋于稳定,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2、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及对策

矿产地质勘查中不幸事件或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后果发现的概率被称为风险。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风险就是地质勘查项目投入失败的可能性,也就是项目成果与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可以通过对风险的分析、估计和评价得出的风险值(即风险系数),风险值直接反应出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2.1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经济风险三类。首先,市场风险就是由于预测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的不确定性,而这些预测不确定性对矿产勘查经济效果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其次,技术风险即自然风险或找矿风险。我国找矿中,由于地表矿和浅部矿多数已被探明和各种自然矿藏丰度的下降,虽然矿点众多,但探获经济矿床的成功率只有1%~2%,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最后,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矿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导致预期收益的变化,即投入和产出与期望值的背离所产生的风险。以上三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普遍存在于不同矿种勘查工作中的不同工作阶段。随着工作程度的加深,各地域(成矿区带)和各矿种之间的成矿条件和赋存形态的不同,地质勘查风险及风险系数亦存在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差异。

2.2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对策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防范要综合考虑矿产地质勘查中三种风险因素,而不是孤立的考虑一种风险,某些程度上三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是知识技术的载体,发挥人的主动性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而言,人才队伍建设是资源开发技术力量的保证。降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风险,既需要工作人员发挥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也需要人力储备加强勘查者工作经验、方法等。投资者聘用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行业相关的财经法规学专家等都是必要的。通过专业团队、专家对市场需求强度、矿质价格波动周期的分析和对投资矿产项目所在区域的政府关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量化分析,确保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的回报,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2)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先是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是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的分析,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上对矿床的矿化强度、规模控制和各种示矿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地质勘查项目的准确研判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进一步勘查开发的计划。其次是地质勘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矿产地质勘查只有严格遵照各环节工作的量化标准,尽量避免因为人为而产生的风险,才能进一步抑制风险的延展。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勘查技术规程施工,对规避各种风险有重要意义。最后是安全操作技术流程的创新与应用。实践证明有效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进而控制成本,对规避经济风险效果显著。(3)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市场化建设。市场化意味着资源共享,要配套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地质资料共享、技术成果共享平台以规避风险。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还是以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居多,这就造成勘查行业市场化不足,大量地质资料、技术成果、地质勘探信息都掌握在少数单位手中,技术、信息、资料的垄断,不利于勘查行业资源共享和风险规避。实际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资料、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避免行业重复投资,亦可以为新上项目获得规避风险的大量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规范的矿产交易市场,尽可能降低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预测的不准确性。(4)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在政策方面,应规范矿业权出让和矿业开采审批制度,谨慎监管矿业投资者矿业开采进度,设置更严格的资质和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勘查力度并鼓励和拉动社会投入。避免地质勘查项目盲目上马,就要从提高矿业开采门槛和地质勘查资质门槛上下功夫。风险的源头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应对矿业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矿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产值。还要对地质勘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定,保存实力雄厚的力量,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追逐利益而造成大的风险。另外,还应通过政策的推行以及资源宏观管理去除市场泡沫,避免矿产地质勘查盲目投资,促进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第3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现阶段众多易于勘探的矿产资源都已开发殆尽,要想再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就必须要进行更深层的地质勘查,勘查难度较大,使其存在了较多的风险。这里指的风险不单单是指技术风险,还包括经济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若不采取措施规避这些风险,必将会给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当前矿产地质勘查风险规避能力成为了所有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单位最关心的问题。

2 当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现状分析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生产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间就已经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刚刚进入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水平较低,相应的管理机制也都不够健全,严重缺乏经验和技术支持,处于摸索阶段;第二个时期是在改革之后到20世纪末这段时间,我国的经济、科技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在此阶段,我国的矿产开发处于繁荣发展阶段,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技术的种类较为丰富,且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在管理上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当前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3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环境多变,所以勘查难免会发生风险,导致不良后果,甚至直接造成勘查失败。要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新弄清楚勘查工作中勘查风险产生的原因,结合原因寻找解决对策,保证风险规避措施的可靠性。矿产地质勘查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人员素质风险

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矿产地质勘查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先进设备和勘探仪器的应用技巧,还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矿产地质勘查队伍在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技术风险

因技术原因导致的勘查风险称为技术风险,某些情况下也可称之为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的成因在于: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浅层地质矿产资源已经被开发殆尽,采矿工作只能向深矿区开进,而深矿区的地质条件比浅矿区要复杂很多倍,国内现有的矿产地质勘查技术存在缺陷,无法适用于深矿区,最终导致地质勘查难度增大,勘查风险也随之增高。

3.3 经济方面的风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要量和市场价格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矿产地质勘查所承担的经济方面的风险各不一样。因此,经济方面的风险,直接关系着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经济体制变化,矿产地质勘查的效益受到影响,矿产开发的投入和产出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导致矿业经济下滑,最终引起矿产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还会出现破产和倒闭情况。所以,经济方面的风险,与矿产地质勘查的正常进行有着紧密联系,需要企业高度关注经济体制方面的实施政策,以有效掌控经济方面的地质勘查风险。

3.4 监督管理机制风险

由于矿产地质勘查的利润较为丰厚,吸引了很多地质勘查单位竞相找寻矿藏。但是这种数量众多的盲目找寻,不但不会产生较大的效益,反而会造成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浪费,产生一定的经济风险。

4 规避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有效策略

4.1 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市场化建设

市场化意味着资源共享,要配套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地质资料共享、技术成果共享平台以规避风险。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还是以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居多,这就造成勘查行业市场化不足,大量地质资料、技术成果、地质勘探信息都掌握在少数单位手中,技术、信息、 资料的垄断,不利于勘查行业资源共享和风险规避。实际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资料、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避免行业重复投资,亦可以为新上项目获得规避风险的大量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规范的矿产交易市场,尽可能降低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预测的不准确性。

4.2 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首先要不断推进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地质勘查项目进行确切的研判,能够判断是否有开采开发的可投资性,才能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与工作。其次要对勘查技术规程进行拓展与创新。要严格按照地质工作中的环节要求进行严格的流程控制与工作的开展,对于人为造成的风险尽量避免和规避,这样才能够防止风险进一步蔓延。诸多实践证明,进行安全管理能够很多程度上规避防线的发生,特别对于规避经济风险尤其关键和有效。

4.3 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开采工作的工作人员水平

在员工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和管理,不断进行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人才的全面的培养需要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措施的分析只有不断进行核实和研究才能够实施下去。针对目前我国在地质勘探方面的现状需要不断进行调查研究,只有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做好详细的分析,才能够得出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对矿山地质勘探工作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制定出适合矿山地质勘探工作的有效方案。

4.4 不断加强行业内的管理与监督

首先在政策方面,要不断规范矿业权转让和矿业开采的审核管理制度,要对矿业投资人员的开采进度进行严格的管控,要设置合理的行业准入标准机制,标准应该具备严格性与合理性,逐步增加财政投资的勘查力度,并积极鼓励社会注资进行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工作不能盲目开展与进行,提高行业的准入标准,注重资质的控制与门槛的设置管理。很多风险的产生是因为受到个经济利益的驱使,因此国家对于矿业的开发必须严格管理与审批,对矿业的开发进行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产值。

第4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理论;技术

其实,矿产资源和水、空气等资源是一样,不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有色金属。因此,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其相关的技术和理论,进行前面的了解和分析,并且针对其工作形式,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对其工作中的危险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排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矿产地质勘查的质量,这样不管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分析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有很多的理论组成的,其中“同为成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规模较大的有色金属。换句说话,工作人员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若是找到“同为成矿”的地点,这就意味着发现了大型的矿床。但是,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要想对其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造成矿产的范围,或者找到最为有效的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形式,那么“同为成矿”的最有效的理论形式。其实,在“同为成矿”查找的过程中,其特点有很多,例如: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并且不管是成矿中心,还是改造中心等方面,都是具有统一性的,也具有较强的稳定。并且,在“同矿成矿”在分布的过程中,是呈现多样化的。同时,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成矿和成岩等位置也相对较为稳定,并且在长期保存对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是矿产地质勘查的重要理论,也是有色矿产资源产生的重要条件。

二、矿产地质勘查技术形式

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形式,是非常之多的,为我国矿产勘查行业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下面就对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

在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矿产地质勘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应当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形式,进行有效的利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形式,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中岩石的物理性能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另外,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经相应的仪器设备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关仪器矿产地质勘查的准确、可靠、稳定等性能,为其相关的勘查的工作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依据。同时,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其勘查技术的应用形式,进行全面的规划,这样不仅仅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展开,也提升了该项工作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二)、“磁、重、电法”技术分析

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勘查技术有很对,其中“磁、重、电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各种,有些矿产的位置处于深山等位置,其地理条件相对较为复杂,这样就会给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就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然而,在众多的勘查技术中,“磁、重、电法”技术凭借着自己特殊的条件,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为我国矿产开采行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勘查技术支持。但是,在“磁、重、电法”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缺点,其查勘的准确性相对较差,对矿床的大小和位置,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

(三)、低频电磁技术

低频电磁技术是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形式。它在深层矿床查找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和可靠等性能。同时,在低频地磁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浅层的物理技术形式,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过滤和处理工作,这样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形式以及规律,进行的全面的掌握,从而对深层矿源圈,进行了有效的确定,这也为深层矿源的勘查工作,给予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四)、X射线荧光技术

X射线荧光技术对其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形式。其实,在X射线荧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物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发,产生相应的荧光,从而对有色矿产资源的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在X射线荧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不仅仅对其地理位置和条件,进行了有效的确定,对地质中的隐伏构造,也进行了全面的探测,从而测量出矿产资源的实际厚度,为其以后的开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以及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其实,在矿产地质勘查的过程中,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技术和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这样不仅仅为后面的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更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作者:谷守江 樊泰山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

参考文献:

[1]穆仕坤.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04:32-33.

[2]谭路.浅析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25.

[3]胡冰,李小勇,肖长喜.深度探讨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J].科技资讯,2013,14:80+82.

[4]田源东.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及技术方法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03:75-76.

第5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地质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地质勘查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和困难。本文主要从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层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力求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管理系统的质量,为地质行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关键词:

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数据组织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日益呈现广泛性的特点。但在其发展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对于项目管理方面涉及到的数据问题严重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地质勘查项目的数据管理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的推动地质勘查管理系统的不断优化。

1地质勘查管理系统概述

地质勘查管理系统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工程。从特点而言,地质勘查项目的业务比较复杂,在实际勘查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区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论证,深入研究其内部的地质构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勘查。因而,地质勘查系统管理又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地质系统的勘查主要为了满足地质勘查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应用需求,获得开采的各个阶段的准确信息,同时又要通过地勘项目的设计流程设计本单位的数据系统组织框架,对于专业技术和管理要求都相对较高,而我国在地质勘查信息化领域内的管理和数据组织项目尚处于初步阶段,所以研究勘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分析地质勘查管理系统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大地质勘查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建设,从而确保整个开采过程的完整信息,更好的从事地质开采工作。

2当前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数据组织问题和技术框架问题

就地质勘查项目而言,项目不同其发展成果也有所不同。在地质勘查项目中数据的组织和技术框架对于勘查数据管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常见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地质勘查的数据和管理对于投资和勘探结果都比较缺乏,无法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对于项目资料的检索方面,地质勘查项目涉及业务、管理等具有复杂性,所需的数据安全具有相对特殊性,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框架予以支持。地质勘查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因此在数据的组织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数据组织问题和技术框架的问题,保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安全。

2.2地质勘查组件不规范、不标准

地质勘探一般采用MAPGIS进行编制地质方面的图件,但不同单位需要对地质图进行数字化拼接,仍然存在数据系统库不统一的问题。在地质分层数据处理过程中,生产环节与管理环节往往是在不同时期进行的,现有的数据往往缺乏空间分析,只是单纯的对制图方面考虑,因此往往出现只有点线面而缺乏分层概念的分析。当然在地质勘查项目编制的过程中也有出现属性名称与内容或地质要素与形式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数据入库前必须对相应目标组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

2.3数据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管理制度方面出现漏洞和问题

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地质勘查数据管理人员往往由于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到位或在数据管理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组织,只在形式上或者处于应付工作进行统计,没有真正将管理数据工作落实到实处,使部分数据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因为没有完整系统的地质勘查数据管理制度导致管理系统数据出现与现实的勘探工作脱轨。在数据组织和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必然在数据管理方面没有负责的管理,数据系统管理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要建立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的专门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撑。由于数据监测经费或现实的实际因素,数据系统的管理制度层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健全。

3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措施

3.1分布式数据管理与海量空间管理相结合

在一般情况下,分布式数据管理一般采用面向服务的方式进行,将数据存储与检索变成数据存储和检索的请求服务,采用“纵向多极化和横向网络化”的组网方案,使以往的数据库在同构数据库中得到有效使用,其之前数据库使用和过程中的缺点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部门间和节点间采用“松藕合”的连接方式,减少网络环境的过多影响。而海量空间数据管理主要针对地质勘查过程中涉及的大数据而言的,以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地质勘查数据进行分组组织,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和整合,促进空间和属性的数据得到有效的存储和规范,保证数据管理的有效解决。

3.2统一地质勘查系统符号库

在原有的地质勘查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数据的组织与整合,建立图形参数统一标准库,系统整理数字化和矢量化的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属性空间,依据数据图层的划分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图层代码,建立相应的参数设计,对空间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深层次发掘数据信息,注重将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空间分析和地质建模实现数据分层分析,为地质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3.3注重数据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完善的数据组织管理制度

定期加强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安排好负责地质监测管理系统落实的项目人和权限,确定实施数据控制标准,保证各项数据正确高效。关注数据目标管理在职责范围内可控,立足于地质勘探整体,注重细分数据项目,并将数据目标的项目进行明确的权衡,确立各个数据组织的权重。使数据管理人员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利用效率。同时也可考虑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调动数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注重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全责于人,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组织管理制度。

4结语

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是数据组织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地质勘查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建设,对于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熟练系统的掌握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的技术操作,丰富数据管理人员工作技能,深化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的制度体系,促进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洪芳.浅谈地勘行业地质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4(04).

[2]杨欣,高寿峰,喻根,刘建敏.地质勘查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5).

[3]郭伟娜,毛先成,陈振.综合地质数据库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开发[J].金属矿山,2009(06).

第6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一、地勘单位的界定及特点

一般来说,地勘单位指的是从事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和矿物资源探测勘探活动的一类基本经济单位,可以提供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数据和其他类型的地质调查研究资料。在经济效益上,事业单位实行社会企业化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地质勘查单位作为一类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活动组织,不仅仅肩负着为国家找到各类矿产资源的责任,还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有关地质勘查方面的专业技术以及其他服务。这类单位不仅仅具有搜寻范围广、业务周期长的特点,而且从经济效益上看产出与投入不成完全的正比例,从这个角度上看风险系数是比较高的。其收入支出管理模式是两条线管理的,即预算内和预算外兼有。既包括政府预算内项目的预算内资金,通常采用拨付经费、核销支出、节余分配、超支自补的方式,此外还包括预算外资金,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社会化经营,以及社会化市场管理和自收自支的经营模式。

二、地勘会计制度的探索进程

自从在地质勘探会计制度领域开展大刀阔斧地的变革创新以来,地质勘查市场陪伴着我国经济体制创新的节奏。源于整体地质勘查市场本身的内在属性和地质勘查行业整体变革落后于整体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总体上看地质勘查相关会计制度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与创新、改变与求存的崎岖之路。

在地质勘查行业不断摸索之中,上个世纪90年之前,伴随着当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计划经济制度和缺乏开发新业务状况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地质勘查整体市场处于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比较滞后的领域,因此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地勘行业并没有形成完善和健全的可以在整个行业内部施行的各项会计规章和规范,同时各级别的地勘单位因为其所归靠的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不同,可能会采取各个具体行业的各项会计规章和规范,这就导致整个地质勘查行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各项会计规章和规范,而是在执行所归靠行业的各项会计规章和规范,这就直接导致极度缺乏整个地质勘查行业内部的财务会计汇总数据。

在这种形势下,地质勘查相关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是迫在眉睫了。在1991年年初开始实施的《地质勘查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和地质矿产部联合的,这也就标志着地质勘查行业所属的第一部具有行业标准规范性质的各项会计规章出现了。

《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的适应了地质勘探领域的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也反过来推动了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其自施行之日以来,本着服务于地勘单位的中心思想,积极鼓励其参与市场化改革和竞争,同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服务模式的层出不穷,所涉及范围的逐步延伸,在这些年里已经历经多次修订和完善。

在整体会计制度改革层面上,1993年7月1日,财政部正式了旧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行业会计规章和规范的会计制度。这些会计领域的改革逐步开启了与西方社会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接轨的进程。与国家整体层面的会计改革进程相比,地勘会计领域的创新就属于会计制度改革的落后领域。因此,迫切需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对1991年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推出旧版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就迫在眉睫了。最终在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由财政部财会字[1996]15号令正式。《地勘会计制度》的极大地促进了地勘领域的创新。

三、原有会计制度的作用

《地勘会计制度》自从颁布以来,一直在为地勘领域的发展和壮大服务。其发挥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服务于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业绩核算,同时也体现在业绩评价方面,服务制约机制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方面面。

作为地勘行业会计核算标准的地勘会计制度,一方面沿袭了原有制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又借鉴了通用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制度。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旗帜性意义,对促进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地勘行业会计核算标准的地勘会计制度,历经十余年的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其在过去十几年里是发挥过重要作用的。

四、《地勘会计制度》逐渐显露出的弊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旧版的地勘会计制度已经逐渐变得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难以应付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从实践周期来看,旧版的地勘会计制度历经十多年的应用,可以说,旧版的地勘会计制度的时限性显露无遗。

五、地勘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从我国各行各业的财务信息核算实践来看,实现不同行业的财务信息一致性是大势所趋。在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核算规章和规范奠定了我国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的行业都要遵照此类标准和规范来执行,而不是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标准。因此,地勘行业的财务核算规范要在其指导下,借鉴已有经验,协调一致。

如果能实现与企业会计准则接轨的话,那么地勘行业领域就可以迅速实现与其他行业的财务信息交流和沟通。尤其是新版的地勘会计制度出台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矿产资源法和矿业权市场的出现。新版的地勘会计制度可以考虑与新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协调一致,以便为地勘行业的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编写组.地质勘查会计制度讲解[M].地质出版社,1992.

[2]财政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M].地质出版社,1996.

[3]编写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培训教材[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第7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由于煤炭地质勘查自身的特点,其风险来自于方方面面,整体可以分为技术风险与非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可以进一步分为设计技术方面的风险、施工手段的风险和工艺方面的风险等。非技术风险包含的方面较广,例如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施工设备潜在的风险等。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在进行时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风险,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煤炭地质勘查项目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研究人员要正确地识别项目风险的类型,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相关的研究、评价,选择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已发生的风险可以将其损失控制到最低的程度。

2煤炭地质勘查项目主要风险的分类及其特点

2.1政治经济风险

目前,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央和地方均加大了找矿的力度,同时社会的投资力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对于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并没有取得完全的一致,地方上的政府官员有着不同的政绩观,这势必会导致赋煤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会有一定的差异,在煤炭勘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例如:整装勘查跨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对地质项目实施的支持态度明显的有所不同,执行的税收、金融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也不一样。对于地质勘查项目,其特点之一即是施工地域较为分散,前面所述的不一致将会带来很多政治经济的风险。

2.2经营和管理风险

目前,我国对资源勘探和开发政策进行的重大的改革,我国各类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均可以作为投资方投资于煤炭地质勘查行业,对于投资的主体和业主均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势必会提高项目实施的资金供需风险、合同违约和守约风险等。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在地域上的特点是具有分散性,在时间上的特点是具有阶段性,这些项目特点均使得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佷难有效地对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控,同时伴随着物价因素和劳动力供给因素的影响,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具有很大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2.3技术性风险

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具有典型的阶段性和隐蔽性。在进行地质勘查项目时,整体可以明确地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准确地分析其风险性。另外,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地质的变化在不断的探查中应力求精准。所以,勘察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对于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十分重要。设计技术存在缺陷、施工工艺存在漏洞、施工经验不充足等都会对地质勘查带来极大的风险。

2.4自然和人文风险

在进行煤炭地质勘查时,周围的环境往往是偏僻落后、人迹罕见的地区,而且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加之当地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都会增加项目的难度和风险性。

3煤炭地质勘查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

结合地勘项目风险的内容及特点,进行煤炭地质勘查项目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工作对于煤炭地质勘查项目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3.1提高风险意识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自身需要具有风险意识,明确煤炭地质勘查的风险性和可能的后果;对于煤炭地勘单位而言,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功能,科学、合理地构建风险管理的计划。

3.2建立风险识别系统

3.2.1分解煤炭地勘项目的风险,对已有的风险进行正确、有效的识别,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系统。

例如:以时间或者阶段为根据,可以分解为项目获得探矿权阶段的风险、普查阶段的风险、详查阶段的风险和勘探阶段的风险;以目标关系为根据,可以分解为费用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等;以因素关系为根据,可以分解为材料设备风险、人员风险、合同风险、施工工艺风险和设备选型风险等。如果一个信息可以作为潜在问题的识别,则可以用来进行风险识别。这样的信息包括已经备案项目中的经验记录和当前项目的有关文件,同时还有该行业专家的经验判断。

3.2.2准确的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分析和制定相应措施的基础,在进行风险的识别之后,需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

在分析项目的风险时,主要的内容是推测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并且量化风险的出现概率及其产生的影响,确定该风险在社会和经济层面上的意义,并分析其处理费用和效益。笔者根据已有资料和经验,总结了以下方面的应对经验:首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变更勘查项目的具体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消除其产生的条件,尽可能地避免风险的出现。在煤炭地质勘查项目进行的早期,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加强交流、寻求相关专家意见等渠道,避免风险的出现。虽然避免所有风险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风险还是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其发生的。其次,可以将可能的风险结果及应对风险的权利转交给第三方,实现分析策略的转移。在这个方面最典型的方法是,煤炭地质勘察项目可以购买相关的保险或类似的方法,将风险的后果降到最低,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对于煤炭地质勘查项目产生的影响。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其中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是对风险进行缓解,根据经验或者专家建议等手段降低风险事件的概率或者将风险事件的后果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当然在初期尽可能降低项目风险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总而言之,在进行项目的实施时,风险管理是必备的环节,而且这一环节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对于项目风险,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定性,随着周围的环境或者条件的改变,项目的风险也随之变化,对于煤炭地质勘查项目,这方面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煤炭地质勘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具备高度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制,积极积累风险管理经验,以便于在之后的项目进行中可以科学、有效地防范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煤炭地质勘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结语

第8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国务院的《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各地区都针对这一新的规定组织了学习,以保障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工作中,要坚持以该《条例》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就《条例》的答问为以后工作的准则;第二、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规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能力;第三、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1]

一、该条例实施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地质勘查工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工作,也可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是保障资源供应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城乡发展和建设、对国土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活动,同时也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提高人们居住换进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该条例的实施,为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提供了法律和制度方面指引。具体来说,该条例的实施具有以下作用:

1.这是地质勘查工作自身特性的内在要求

应当看到,地质要求能够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并且在工作中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所以对所使用的设备和人员都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要求2,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国家通过相应的《条例》对该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要求,对地质勘查单位进行治理,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2.该条例的实施为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法》第三条第四款规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3.资源瓶颈制约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能源供给的问题,比如矿产资源勘查滞后,必须的能源开采量降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要,所以应当通过完善资质条件,以保障资源的勘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4.能够保证矿产资源的勘查秩序

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一直受到关注,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具有勘查资质的单位,经常违法进行勘查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勘查活动,造成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也会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3通过该条例能够对地质勘查资质进行严格规范,对不符合勘查资质的单位进行严格管理,保障勘查秩序。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地质勘查从多个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在资源方面面临着瓶颈时期,所以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进行改进。

1.在该条例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的困难和问题

自从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后,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也进行了属地化改革,事业单位性质使其严格受到人事编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有地勘单位的资质申办、资质级别乃至资质升级;国有地勘单位设备的购置,属于财政拨款、政府采购,无权自行处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有地勘单位的资质升级。

2.着力解决不同行业技术职称序列的问题

资质认定条件中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分专业,但目前某些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不分专业,或一人身兼数职,跨专业工作,在申请资质时,需要以现从事的专业工作认定其专业,并按照规定附上工作简历,期待更加专业有效率的解决方法。

3.对勘查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及时的更新

地质勘查需要具有先进的设备,才能保障工作的质量,但是我国现在地质勘查单位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显得比较落后或者缺乏适用的可能,而且还存在着对仪器设备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比如数码相机;有些昂贵的使用率低的设备,如地质雷达、核磁共振仪,不应作为必备设备,但可以作为定级参考设备。

第9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工作;措施

0.引言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生产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就使得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当前社会中实现高效化、安全化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相关部门与科研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1.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与常见问题探究

水工环地质工作在我国不断发展与推进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开发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1]。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水工环工作在实践当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致使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应用环节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抑制了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通过对我国当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解,可以明确了解到其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1)受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单一性与片面性,真正将我国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水工环项目极少,致使我国的水工环工作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并未有太多的改变,逐渐显露出管理阶段与实践操作阶段中的落后情况,严重影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

(2)国内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地质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从我国政府机关的完善层次上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到,水工环地质人才梯度不完善,往往会严重影响我国整体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2]。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都存在严重缺乏先进人才资源的情况,这一情况直接导致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能单纯的依靠老一代的人员,严重缺乏新生力量,在工作调度与新老更替的过程中,会直接导致当前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随着我国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深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阻碍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因素之一。我国疆域广阔,矿产资源与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极为丰富,通过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可以为我国创造出极大的财富,帮助我国更快的实现经济总体发展。但由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时间较短,在实践开采矿物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与污染,长此以往,致使我国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受到了严重污染,导致河流、土地等生态环境在当下社会中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污染与灾害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抑制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阻碍了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

2.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当中运用新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改善与优化过程中,科研人员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展开研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的实际应用到水工环地质工作当中,以此实现高效化、安全化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

三维可视化技术具体指的是三维虚拟模块与空间数据模块结合应用的一种图像处理与编辑技术,在实践应用环节广泛利用了现有的物理力学、医学影像、生命科学与数学分析等尖端领域,结合RS与GIS技术,直接利用地质数据进行三维肢体建模的一种计算机系统[3]。在我国当下的水环地质工作中,这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节省地质勘查的工作时间,改善传统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节约了地质勘查的经济耗损,直观、清楚的为工作人员带来分辨率较高的水工环地质图像,帮助工作人员实现更为高效化的地质勘查工作,如图2-1所示。

2.2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改革

针对我国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改善与优化过程中,科研人员与地质勘查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地探究与分析,积极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进行改革,对传统单一化、片面化的工作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制定更加符合我国地质特点与环境因素的地质勘查技术,帮助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最优化发展。

通过对我国地质特点及地质开发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技术流程转变为以地质观测为主、地下水及地下资源观测为辅的综合性地质勘探工作,其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2所示。在实践工作中,首先应对钻孔静止水位位置进行测量,并且需要抽取钻孔区域的样水进行试验,进行简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有效判定区域内矿产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储量。同时,还需要进行钻孔岩芯工程的地质编录工作,依次作为参考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将长期观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且对钻井区域内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合水质数据分析,计算出钻井区域内的岩矿石放射性程度,通过采集实验,实现区域内气象资料的收集,综合多种勘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正确判断。

2.3促进我国地质行业进行改革

针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帮助我国地质行业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促进我国地质行业进行改革,解决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进行行业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促使传统水工环地质工作与我国市场相融合,实现行业结构与发展模式的优化与改进。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改革内容进行学习,帮助我国构建更加符合我国市场的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使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为我国发掘出更多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我国今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进行系统性的革新,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优化生产方式,使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更加适应我国的经济市场,帮助我国社会实现更加快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进出.新型技术实际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先进意义[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