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

第1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早操 高校生 身体素质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34-01

对于高校生而言,早操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汇,其贯穿于高校生大一、大二的校园生活。对于大部分高校生而言,其对于早操的认识不到位,从主观上认为早操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不但没有良好的效果,还影响到自己的休息。

同时,针对部分高校教师而言,教师对早操的认识也较为局限,也只是为了应对学校的任务,却并没有真正落实早操活动。在这种背景下,早操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早操的巨大作用。

基于此,该文在此对早操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性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早操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所谓早操,就是指大学生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的简单的体育锻炼,通常是以广播体操的形式为主。早操的时间并不长,所进行的运动强度也并不大。

因此,大部分教师和高校生认为早操对学生体质的增强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而是从主观上认为这是为了应对教育部门的任务所制定的活动。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念,经研究发现早操确实能够对高校生的身体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进行早操活动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不进行早操活动的大学生,并且其思维能力也更为活跃。

首先,早操是利用晨间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已经深刻的表明清晨对人类的巨大益处,科学家也曾指出人类在清晨之际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更加活跃。这是得益于清晨是人类头脑刚清醒的阶段,同时还因为清晨更加清新的空气。

不难看出,高校生在进行早操时,正值大脑最清醒的时刻,同时呼吸着晨间最清新的空气。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锻炼,高校生的头脑将变得更加灵活、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其运动的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其次,早操的运动强度虽然不大,同时时间也较短,但并不能否定其对于人体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运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其对于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也并不能立马得到体现,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才会逐步彰显出来。

部分学生并没有长期坚持早操活动,使其无法从中获得巨大的益处。而在长期进行早操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种提升相对缓慢,但确实不可忽视的事实。这对于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早操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科学的早操锻炼能够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使氧气的吸入量增加,提高人体的供养能力。同时,在晨间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不仅可以加强新城代谢的作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循环系统。

由此可以看出,早操确实能够有效地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2 早操能够调节学生的饮食和作息

同时,早操对高校生身体素质最大的影响在于免疫力。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一天以睡眠6~8 个h较为合适,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对人体并没有好处,同时还会影响到人类的思维能力以及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通过早操的形式可以达到监督高校生早起的目的,这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免疫能力。此外,人类多呼吸早晨清新的空气,在温度偏低的环境下进行锻炼也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方式,这就更进一步达到了目标。

最后,早餐饮食是高校学生经常忽视的问题。尽管教师屡次告诫学生必须吃了早餐后到教室上课,但大部分高校学生因为贪睡而放弃早餐。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于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极大的影响作用。通过早操,高校不但能够监督学生早起,还能够引导高校学生进行合理的早餐饮食,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 早操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

另一方面,从早操更深层次的作用进行分析。如上文述及,在宽松的校园气氛中,大部分高校学生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习惯。特别是在严冬时节,大部分学生因为寒冷的天气不愿意早起,甚至出现迟到、旷课等恶劣的行为。

监督高校学生长期坚持早操运动,能够让学生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磨练意志,能够使其心志更加坚韧。高校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促使高校学生不得不坚持早起、坚持早操。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练。这种意志层次的锻炼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隐性的促进作用。根据哲学观点来看,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学生的意识无疑就是一种意志,通过长期的磨练,学生的意志已经足够坚韧,这就能够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或者课外体育锻炼中进行强度更大的运动和锻炼。

经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其普遍认为体育运动非常劳累,既要出汗又要付出体力。正是因为意志力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

而经过早操对学生意志力的磨练后,学生将逐步克服这种负面的心理,逐步接受体育锻炼,并逐渐加大体育锻炼的强度,这就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显著地影响。

4 早操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

此外,经过分析后得出,高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且没有体育运动的习惯。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使其长期面对书本或电脑,致使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降低。

而通过早操运动,学生在长期的早操活动中就能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课后,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同时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 结语

总的来说,早操作为高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对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延伸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操能够改变学生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运动的好习惯。在这种背景下,早操不但能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从各个方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第2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的原因,从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几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的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教学改革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活是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有精力去学习,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等院校设置体育课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更是为了学生的体质发展而进行的。

一、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体育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是体育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体育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根本保证。

(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由于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激烈竞争的影响,大学生经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下,加之缺乏必要的身体练习,因此身体素质状况逐渐下降。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方面的教育。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批专业技能很强,但身体素质差、缺少锻炼的大学生。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表现为学习和工作容易感到疲劳、耐力差、精力不旺盛等。

(二)高校体育教学状况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围绕道德、文化、心理以及身体素质的相关内容而展开的,而身体素质是这些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大一和大二都开设了体育课,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但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没有开设体育课,这使得一些不经常锻炼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长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虽然大一大二开设了体育课,但是一周通常只有一到两节,要想只通过这一两节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是很难达到的。与此同时,许多高校锻炼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也影响了体育教学。各地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目不断增多,但是体育场地和锻炼器材却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此外,综合性的体育场馆更少。

二、造成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偏低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是根本原因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率和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小学评级的唯一标准,同时对中考和高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通常只是敷衍了事。虽然教育政策提倡减负,但是效果甚微,学生家庭作业依然很繁重,而有些家长还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参加奥数、绘画、音乐等培训班,孩子仅有的一点锻炼时间也被挤占了。学生中学阶段的体质弱,将直接延续到大学,影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应试教育体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低的根本原因。

(二)家庭教育缺位和社会负影响

分析大学生耐力差、柔韧度差、肺活量低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体力劳动较少、体育锻炼的强度不够,特别是长跑运动不够,其中有时间安排不恰当的原因,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学生的饮食不合理,使得肥胖学生的比例加重,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的一个原因。大学生体质整体走下坡趋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却忽视了让孩子的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一些孩子不但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质整体下降。

大学生体质下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工具的改进、家务劳动的减少、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因素造成了体力劳动量的减小。特别是上网玩游戏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上网打游戏入迷的学生占有18%以上,上网入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于此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喜欢滑板、街舞等比较时尚的项目,像传统的跳高、跑步、跳远等运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因此,体育课的模式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大学生联赛项目很少、没有普及,中学更没有联赛制度,大多数的体育人才集中到体校中,无法带动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教练制在大学还没有普及,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总之,我国体育教育比较单一,若不引起高校和教育有关人士的关注,不积极地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体质的连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四)体育设施陈旧单一,数量不足

有些高校现有的硬件水平还比较差,很难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有不少学校让五六百名学生在不宽敞的操场上做运动,显得十分拥挤。还有不少高校的篮球场变成篮球、足球、排球等的混合运动场。有一些学校连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都保证不了,只能租场地或者借场地来举办运动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扩建、修建教师住宅区等等,使得现有运动场的区域也在不断的缩小。

三、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让应试教育尽快蜕变为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做好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工作,把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教育相结合起来,作为高校全面教育的基本目标,努力做到以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在大学四年里修够学分即是完成了体育学习任务。大学生的大量的业余时间是受自己自由支配的,没有教练制和联赛制的限制,缺少对身体状况有针对性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大学生通常只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的不规律、无指导、无时间约束的自由运动,有的学生甚至因为不适宜的运动而伤害了身体,造成运动损伤,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初衷反而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具有群体性的、有指导性的运动,建立各类型的联赛规则、制度和实体,从而加大高校内部有组织的各种比赛频率和力度。

(三)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和设施

据统计,在9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例如瑞典,全国有27292个体育俱乐部,在7―20岁的学生中,有60%的学生至少参加了1个俱乐部,政府规定:只要5个青少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1小时,每人补助17克朗;日本有体育场馆设施21.86万个,平均每500人有一个体育场,每2680人有一个室内体育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场所和运动器材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其中,学校人均比、单位人均比和城市比,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和中等国家的水平。所以,增加学校和城市的体育设施投入、提高高校体育运动场所、加快更新体育运动器材的速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品质,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只注重传授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达标的问题;要努力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也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特征,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教学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对客观条件进行改革外,也要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好处,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总之,针对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要树立“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生体育”为目标,调动高校大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保证学生健康的成长,为他们以后建设祖国以及提高他们的个人生活品质奠定体质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摘要:身体素质的高低贯穿于人的一生,所以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强健体魄对我们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高中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高中生面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重考验,在升学的压力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学习成绩,成为摆在教师面前重要的难题。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方法 身体素质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这一目标出发,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活动,学会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课外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等方面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高中体育对学生的影响,积极鼓励他们锻炼身体,参加有意义的体育活动。社会出台一些政策,从思想上加深群众印象,动员大家去参加活动。学校也应该建立一些政策法规,督促教师去实行。教师在学校的带领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体育教师要时刻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学校和辅导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时刻监督,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是为了完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任务,但现今体育教学的目标并并不明确。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学上更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随意的更改体育教学计划,减少体育课时,甚至把课时划归它用,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轻视的地位。

(二)教学方式选择不当。仍然保留着运动技术传授教学,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身体外部行为表现。教师讲解运动技术、示范,讲解动作要点、难点,然后为掌握动作采取各种教学措施来指导和纠正动作,学生动作掌握了,教学任务也似乎完成了。这种把教学重点放在只是学习动作技术、着重技术、技能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教的方法,导致学生盲目跟从练习,离开教师辅导就束手无策了,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大大落后于运动能力,使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三)体育设施不完善。每年学校购买的教学器材远远达不到教学标准。甚至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划分出专门投入体育教学使用的资金,即使投入,也是杯水车薪。因而,造成了许多学校体育设施残破不堪,体育场地坑洼不断。一些学校初始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后续的资金一直跟不上,导致后期的体育设施管理跟不上,这使得前期投资化为泡影,使得教学目标不能很好的完成。

(四)考核成绩的评价不科学。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评分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模糊了学生的锻炼目标,同时缺少对学生掌握健身方法的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立锻炼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三、改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学利用相关的体育器材,以师生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运用不同的模式解决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当前处于高等教学转型阶段,就得建立一套与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相匹配的新机制和新体制。究竟哪些方法有效、便利、可行,需要从事体育教育的老师们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体育教师的素质,转变传统的以体能教育为主的教学形式,多角度、多形式的开展体育教学,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科学性的认识。

(二)加强课堂堂锻炼

高中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主要的体育锻炼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体育教师如何在最短时间实现对学生最科学的体育锻炼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要掌握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很好的专业素质和修养,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接踵而至的重重考验,所以高中体育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 传授基本的锻炼技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体育锻炼需要很持久的耐力,只有坚持锻炼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体育可以放松自己的心理压力,释放紧张的心情,从而很好地陶冶情操,起到加强心理素质的效果。

(三)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加强学生终身锻炼体育的意识,就要加大强度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师除了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活动,如跳绳、击鼓传球、海底捞月等一些趣味活动,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能够感知趣味活动的乐趣,也能锻炼身体,可谓是“寓教于乐”。学生感受到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和乐趣, 自然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样形成了习惯,就会更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很多男同学很喜欢篮球、足球,对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同时可以时不时地举行一些班级活动,让大家参加一些友谊赛。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使学生锻炼身体,乐在其中。教师也可以设立一些奖品,学生在玩的同时还能获奖,他们的兴趣就更浓厚了,锻炼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女同学可以当啦啦队, 为男同学加油喝彩,使学生共同得到锻炼,一起成长。

(四)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质健康状况的检查评价外,应加强对学生的纵向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更突出对学生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综合评价。同时要调整体育课体育考核办法的结构比重,使体育课成绩及格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同等水平,以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锻炼目标,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总之,学生体质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强健体魄。高中体育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非常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做到系统优化,实现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摘要:体质是人身体的总体质量。体质的健康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和营养均衡条件影响较大。通过把体质的质量标准与武术运动两者结合起来,针对人体具有获得性能力的特点,对体质的机能、形态、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参加武术训练与未参加武术训练学生的前后体质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过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武术教学以及竞技体育训练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武术训练;小学生;体质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68名,分成实验组34名,对照组34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武术训练,每周练习三次,每次45分钟;普通组只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体育活动,无参加其它的专业体育运动锻炼。

2.研究方法

⑴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及搜索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⑵综合分析法:运用归纳、综合、分析、比较等方法,在已收集的资料基础上,对试验组和普通组小学生体质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

⑴试验组和普通组学生体质机能数据的变化。试验组经过一年的武术运动后安静脉搏明显减少,前后差异较大;另外,试验组一年后肺活量明显超出普通组。心脏肌肉发达收缩有力,心脏脉搏输出量比一般少年儿童要多。表现数据记录为安静状态时每分钟心跳次数开始降低,通过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的心贮备力大幅度提高,心脏在收缩后能有较长时间的休息与调整空间。肺活量有所增强,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能够较多的吸入和呼出气体容量,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越多,说明该学生的肺活量、肺功能越好。

⑵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胸围的大小能够反映出肺部外侧胸廓肌肉是否发达的主要数据。当测量的胸围略大,则表示呼吸时吸入肺中的新鲜气体就越多,证明该呼吸机能相对较好。试验组胸围明显大于普通组,具有胸宽腰细、肌肉发达的体态特征。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试验组身高要矮于对照组身高,但年增长值却大于普通组。

⑶试验组与普通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①速度与爆发力发生的数据差异。能够体现出速度和爆发力的项目是50米短程快速跑和立定跳远两项内容,通过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在50米短程跑和立定跳远测试当中,试验组的学生表现要明显好于普通组学生测试的数据。②肌肉质量与力量的改变。测试力量的指标主要的测试手段为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两项内容。俯卧撑的指标测试主要体现出上肢的肌肉力量,并能够体现出较准确数据。而仰卧起坐指标测试主要针对腰腹肌的力量变化的测试,这项测试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体质的变化。从测试结果分析来看这两组学生测试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实验组要好过普通组。③柔韧素质的变化。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键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性的测量带有局部性的特点,其测量方法和手段均涉及身体有关部位的关节。反应柔韧素质常用指标是坐位体前屈,从统计结果来看,试验组的柔韧明显好于对照组。

2.分析与讨论

⑴武术训练对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武术训练后的这种较大差异表明武术运动对小学生的心、肺机能有良好的影响。因为武术运动中,有许多跳跃、滚翻、平衡、跌扑等动作组成。不论是套路运动,还是搏斗运动,都有时间规定(套路少儿组1分10秒,格斗运动3分),在这个时间限制内,要求运动员不停地运动。所以这样长期从事武术运动,呼吸肌也变得发达,收缩有力,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增强,表现为肺活量增大。

⑵武术运动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①身高、体重。这两个指标的均值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武术运动员的身高比一般小学生要矮一些,肢体的相对长度也短些、体重也轻些,但是根据小学体质测试计算标准得出试验组身高体重比例值的优秀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试验组的身材比例要明显好于对照组。②围度指标。腰部是枢纽,在运动员演练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武术运动中大幅度多变化的上肢运动,腰部左右扭转,前后折叠以及踢空腿等动作,又使胸部肌肉群、腹背肌肉群得到锻炼,从而增大了胸围。

⑶武术运动对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分析。①速度。速度是影响武术技术水平不可忽视的要素。在武术的套路运动中,除运动形式特殊的种类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把快看成是增强比赛效果的重要因素。竞赛规则规定少儿组完成套路的时间为不少于1分10秒,整个套路动作中有各种起伏转折均要求运动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套动作的演练。②力量。现在武术竞赛套路中,要有明显的停顿时间,太极拳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运动员要在5-6分钟的时间内保持低姿势,而且缓慢地完成动作,这本身就对静力性力量要求很高。另外,武术套路中的平衡动作也需要运动员有相当好的静力性力量才能在正确的姿势下维持身体平衡。

③柔韧。良好的柔韧素质是正确掌握武术动作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武术运动是由各关节及全身整体配合的运动,在运动时各关节肌肉同时会作用于它所跨过的几个关节,这样才能完成动作。如果运动员柔韧性不好,在做动作时,阻力就大,动作就会受到限制,甚至难以完成。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⑴武术运动有利于加强小学生的心肺功能,降低安静心率,增大肺活量。

⑵武术运动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促进人体增长,使体态得到全面发展。

⑶武术训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⑷武术训练有利于小学生身材体型的发展,使其身材匀称,身体比例完美。

2.建议

⑴武术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各方面机能有较大好处,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增设武术课程,通过武术的训练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⑵武术运动能够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和各方面素质,小学生可以通过适当的武术训练来改变自身的身体条件。

参考文献

[1]于道中.体质健康概念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N].山东体育学院院报,1991,10(2).

[2]柳仁.海南大学生十年间身体素质变化分析[J].体育函授通讯,1999(4):29-31.

[3]丛小玲.武术训练对运动员体形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1998(2)46-48.

第5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提高身体素质

当今社会充满着激烈竞争,对于即将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职业学生,他们不仅面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面临社会压力的严峻考验,这样的综合环境和条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的中职生却得不到好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师也只按照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牢牢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厌倦、逃避的心理,慢慢也就远离体育锻炼。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满足了学生的物质生活,一天到晚的捧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下课后就急忙的奔跑回寝室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继续他们的网咯生活。只有在在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体育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让学生更好的锻炼身体,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以下是本人对中职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看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1、通过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面对广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从网咯上剪切一些精彩比赛与比较有权威的体育理论让学生观看学习,从而在思想上去引导他们了解体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育是每个人一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可以增加意志品质,体育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2、通过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学校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拥有较高的体育业务水平,要有让学生佩服的体育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树立较高的威望,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意识,教师在上课或课外活动中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以及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意愿。比如在篮球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模仿体育教师的某些运动技术动作从而对某项体育项目感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先把这些技术动作给学生讲解示范后,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老师在旁纠正指导,最后是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在第一组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不懂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比赛结束后下来感觉什么都没学到而失去了求学心。在第二组教学比赛中,教师亲自上阵带领学生比赛实践指导,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多次的运用刚教过他们的技术动作要领,而得到场边观看的同学喝彩,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如何运用技术动作,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第三组、第四组等学生都很自信的去模仿学习老师所教的动作。在课余时间,学校应多组织比赛,让学生不断接触比赛,不断参与体育运动中来。通过不断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慢慢就会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

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的体育设施需要不断的改善,学生才会拥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的锻炼坏境,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更需要不断创新,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创新,积极参与。例如:在篮球分组比赛教学中,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可以自定不同的游戏规则进行比赛。如半场比赛中规定进攻方必须通过传几次球后才能进攻或通过掩护、挡拆、突分、传切等不同的战术配合进攻,得分才有效,防守方抢到的篮板球必须出三分线方能转入进攻等等。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配合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合理利用技、战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提高中职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1、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锻炼的自觉反应,是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只有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的现状。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的培养有针对性性,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开展多种活动,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构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体育道路的指向灯。学校应加强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全面系统的认识体育运动,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的了解体育。此外,进行学生体育理论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知识面的扩展。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

总之,在当今中职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现状情况,体育教学中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教师也要转变观,大胆创新,勇于让学生自由自主参与实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身体素质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运动技能。达到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某区 普通初中 体育锻炼 问题 对策

一、研究对象、过程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某区部分普通初级中学体育锻炼情况,以及部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和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内容:武汉市某区部分初中体育锻炼中存在某些问题。

二、我区部分普通初级中学体育锻炼中存在问题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现状

体育中考是初中学生身体素质考察一个重要形式。我区普通初级中学学生身体素质是不是在逐年下滑?我们可以从近2年的某区某校体育中考成绩可以得出结论。

表1某校2009年和2010年体育中考成绩平均值对照表

测试项目 立定跳远(cm) 握 力 肺活量(ml) 形态(分值)

2009年 220 40 3547 1.61

2010年 217 38 3502 1.55

下滑差值 3 2 45 0.06

从表1可知,某区某校参加2009年和2010年体育中考的各个指标都有不程度的下滑;由此可见,某区普通初中的体育中考成绩令人担忧,将直接显示某区部分普通初级中学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堪忧。

(二)某区部分普通初级中学体育运动场地缺乏

表2某区部分普通初中场地建设对照表

学 校 A校 B校 C校 D校 E校 F校

田 径场 0 200M 200M 200M 200M 0

篮 球场 1 1 1 2 1 3

学生专用人均面积(M2) 3.5 2.6 4.3 4.3 2.0 3.1

从表2可知,该区普通初中的运动场地极其缺乏,在校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所面积值偏低,没有充足的运动场地,何来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期盼,自然而然地在校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也在下滑。

(三)大部分学生家长难以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问卷调查,在169户家庭中,有68户家庭的父母双方都不同意子女过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占40%。家长在子女升人中学后,进行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学习再加上父母迫切希望子女上重点高中或好的大学的愿望,学生家长一般不支持孩子进行锻炼。

(四)学习任务重,学生难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学习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只能够利用每周2节体育课,总计9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每周这样的体育锻炼时间怎么能够满足学生身心锻炼的需要?!

(五)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对某初中学校的169人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对目前学校组织和安排的校内课外活动,有15%表示非常满意,有18%表示较满意,有25%表示一般,但也有42%的同学不满意。我们了解到,学生迫切希望学校课外活动能增加一些技术简单、难度要求低的体育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比如:各个球类活动、跳绳、拔河或趣味体育活动。

三、建议

(一)落实必要的物质保障。充足的体育运动设施是整个学校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必要物质条件,拥有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是具有庞大的体育运动群体的基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保证中学生体育经费的投入,支持中学认真执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确保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活动场所以及活动器材,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闲暇体育活动。

(二)合理运用学校有限的体育场地,开发潜在的器材。根据场地使用状况,合理使用训练场地,开发潜在的训练器材。比如,利用学生自身体重进行徒手练习或相互间的“蹲人”练习,还可以利用橡皮筋做栏架进行跨栏练习。还可以自制器材,比如可以自制纸足球、接力棒、跳高架等等。

(三)争取学校对开展校体育活动的大力支持,加大全员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力度。积极落实区有关体育活动安排,并自己开立校内体育活动,营造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对体育的热爱,从而能够培养更多的在校的体育人口,将是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的保证。

(四)开展宣传工作,明确体育锻炼的好处,作好学生思想工作。在训练开始时就要讲清体育训练的价值,把体育训练同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体育训练能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体育教师传授体育锻炼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上训练、训练后的身心恢复和避免运动损伤,将有助于提高体育锻炼的连续性;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

第7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民族传统体育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思想道德方面。

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中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审美观念。例如中国武术,是有着重要道德和审美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的整个文化背景体系中体现了惩恶扬善和锄强扶弱等的道德标尺,称之为武德。习武者的重要准则便是见义勇为、仁义正直的武林正气,表明了传统武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武术所具备的武德规范及其他各类传统体育活动所倡导的团结合作和公平竞争等原则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正确建立。

2.身体及心理素质方面。

人体的体力、精力、耐力等生命指标构成了人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被认为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为了人自身的健康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民族体育运动正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则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的价值观所相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现如今学生心理有可能因家庭的宠爱等原因导致一般存在着怕累怕苦,意志薄弱等意识。

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1.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

全国教学改革所实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行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体育教学事业改革的发展。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打造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的民族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

2.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普适性。

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现代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结合地方和学生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成为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方位人才,成为所需要的人才。

3.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功能性。

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都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有利条件,有的活动热闹有趣,愉悦身心和大众,比如荡秋千、丢花包等;有的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踢毽、跳绳等;有的培养竞争能力,比如斗鸡、掰手腕等;有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比如踩高跷、扭扁担等;有的培养团体合作的集体主义,比如舞狮、拔河等。参与众多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

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教师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已经习惯于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是存在于民间的娱乐游戏,不是一种规定的教学内容,虽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娱乐性较强,但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对学生产生益处仍存在一种疑虑。其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资质的建设。通过完善现代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结合来开展我国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相关部门应重视民族体育教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好教师资格的培训工作。另外,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正式出版书籍很少,教师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教学内容,或是请教民间师傅,无法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因此导致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下降,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效果。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有些运动项目缺少运动器械,有些运动所用的器具笨重庞大,不是十分的规范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也没有专门的厂家进行系统性的生产,如果需要定做就会花费很多的费用,这让民族体育教学遇到了一大难题。

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1.身心及个性素质。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的,所有项目都是以如何提高人的身心健康为主的,在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价值,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统一。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和心智,进行身心的修养,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也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素质,掌握丰富的精神。个性素质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个性的形成与培养有很大的好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复杂的生活中有着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2.探究及合作素质。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当代学生学习和探究,其中许多集体项目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精神,比如舞龙、舞狮、拔河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应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人才,运用灵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传统体育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和运动,增强自身素质,从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系统。

3.加强教学化管理。

体育老师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整理资料,传授后同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加强教学化的管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引进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手段之一,更好地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流传下去,更好地让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可持续发展,真正将我国的优秀传统体育活动传承下去,同时培养身心健康、道德品德高尚的年轻人。

作者:王理丞 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少英,徐建波,陆晨,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4):45-52.

第8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1、能够补益肝肾,因为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讲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经、肾经,对于肝肾不足所导致的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四肢疼痛的人,如果适当吃黑芝麻,通过滋补肝经和肾经,而有很好的缓解上述症状、强壮筋骨、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

2、能够润肠通便,因为黑芝麻当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对于肠燥便秘、排便困难的人,如果适当吃黑芝麻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好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提高身体素质的好处范文

    1.学生体质现状

    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在校学生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指标呈下降趋势,对应的肌肉爆发力、关节柔韧性、绝对力量、身体灵敏度等身体素质指标的下降,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特别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持续明显下降。有学者研究发现,与1985年相比,2012年在校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12%;中长跑项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成绩下降了11%;大学生的眼睛近视率达到了惊人的86%;身体形态达标率不到6成;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20年间下降了近3公分;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下降了1.3厘米。所以,从运动能力、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来看,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机能与素质明显下降,下降速度较快,且没有明显的遏制趋势。

    2.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2.1应试教育原因

    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实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我国学校发展也呈现城乡二元发展的状况,优势学校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加之,我国实行全国统一进行高考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了让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好学校,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演变为各种考试的准备过程。所以,我国学生的素质教育很难离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一部分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简单认为,体育锻炼与文化课的学习是矛盾的,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对升学不利。我国把中考体育成绩纳入升学考试范围,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考什么项目,集中练习什么项目,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很难达到。加上体育科目所占比例较小,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很难拉开档次,即使加入录取总分,对整体成绩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很难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2家长原因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在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加之,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家长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家长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子女,对在学校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越来越重视。但体育锻炼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明显增强学生的体质,另一方面一些意外事故对学生的身体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发生从概率角度讲是不可避免的,但家长都要追究学校的责任。所以,近年来,由于体育课堂意外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经常见诸报端。各种高额索赔也使得学校与教师不堪重负,鉴于此,学校管理者及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活动慎之又慎。过去常见的体操项目,器械体操基本上在各级各类学校消失了。即便是学生喜欢的足球项目,有些学校也明令禁止在学校课间进行活动。学校与教师担心承担意外事故的法律后果,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2.3学校原因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的相关文件,但我国学生人均运动场地的比例还是很小,“教学楼越来越高,学生操场越来越小”。一些需要较大场地的项目,足球、篮球等在有些学校难以开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周体育课开课了也明显不足,大部分学校每周两学时,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文化课代替,学生可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矛盾较大;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升学率上,学校工作成绩怎么样都要升学率做支撑,对升学影响不大的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很难受到重视;有些体育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目标统领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含义,采取体育课“放羊式”的教学办法,只要学生不出事,就算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应付上课检查,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学生原因

    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欲文化生活,由过去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学生文化活动不再是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很多学生迷恋互联网,深陷网络游戏中,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这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对策

    3.1升学考试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

    在高考升学考试当中,把体育考试也计算在总分内,可以参考体育生的体育术科考试的办法与制度。中考加大体育分数的比例,体育分数与其他科目分数持平。

    3.2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体育课程

    严格实行国家关于体育课程的课时标准,对不按照国家标准、不能开足体育课程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严格限制每个教学班的人数,按学校人数足额下拨体育经费。

    3.3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体育锻炼

    学校定期举办关于体育活动的科学讲座与宣传,鼓励家长给每名学生购买足额的人身意外保险,让家长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锻炼的好处与过程。

    3.4学校重视体育课程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都要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开设体育课,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设置学生喜欢、锻炼价值大的体育项目,把体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