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安全
一、虚拟水及其特征
虚拟水是由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Tony Allan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目前虚拟水是国际上与水资源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者谈论的热门话题,2003年3月18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对“虚拟水”进行了热烈讨论。
虚拟水的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非真实性。顾名思义,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虚构的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因此虚拟水也被称为“嵌入水”和“外生水”。“嵌入水”指特定的产品以不同的形式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如生产1kg粮食需要用1000L水来灌溉,1kg牛肉需要消耗1.3万L水,这就是在产品背后看不见的虚拟水。“外生水”暗指进口虚拟水的国家或地区使用了非本国或本地区的水这一事实。第二,社会交易性。虚拟水是通过商品交易即贸易来实现的,没有商品交易或服务就不存在虚拟水,并且强调社会整体交易,非个体交易,商品交易或服务越多,虚拟水就越多。第三,便捷性。由于实体水贸易运输距离长远、成本高昂,这种贸易通常是不现实的,而虚拟水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其他的商品中,相对于实体水资源而言,其便于运输的特点使贸易变成了一种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用工具。
二、虚拟水贸易及其作用
虚拟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是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是水资源丰沛的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或高耗水工业产品,目的是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以确保国家安全。虚拟水贸易并非新生事物,它是商品交易的产物,是虚拟水存在的特征属性,其历史同粮食贸易一样悠久。同时,虚拟水数量也随贸易的增长一直在稳定地增长。
虚拟水贸易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贸易上——尤其是粮食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虚拟水的形式在进口或出口水资源。以往,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易和服务时,没有意识到商品背后存在的虚拟水及其重要性。随着人口的增长,干旱半干旱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危机,且水安全问题造成粮食安全并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因此,为了解决水安全问题,现在一些缺水国家已清楚认识到水资源压力问题和以农产品贸易形式存在的虚拟水之间的联系,并在有意识地进行这类进口贸易,如摩洛哥、约旦、以色列和埃及。
通过贸易建立起水资源丰沛地区粮食的供给与改善缺水地区水资源匮乏状况之间的联系,使得缺水国家或地区避免去寻找水源,而是进行大量的、虚拟水含量高的粮食贸易。因此,虚拟水贸易可以缓解进口国或地区自身的水资源压力,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种替代水资源供给的经济有效的途径。通过适当而公平的贸易协议进行虚拟水贸易,对于促进干旱国家或地区节水,提高全球或区域的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无形的虚拟水贸易也可以使政府和水问题专家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水资源安全性的争论中。但是,虚拟水贸易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可能出现忽视局部水平衡状况的趋势,对出口虚拟水的国家和地区,会因为这一贸易对其自身环境产生影响(如过度开发当地的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对进口虚拟水的国家和地区,如果不能提供其他一些可选择的作物给农民种植或者提供其他的就业方式,虚拟水贸易会剥夺这些农民和他们家庭的生计。
因此,如果将虚拟水贸易作为一项政策,则需要研究虚拟水贸易对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应分析虚拟水对于地缘政治重要性的影响。
三、虚拟水与水安全
水安全通常指有充足的水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需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水安全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水质安全。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直接影响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与虚拟水相关的水安全主要是供水安全。
水安全问题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因此水资源被称为基础性自然资源;二是水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水资源是稀缺资源,人口增长是水资源稀缺的最原始驱动力,由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存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等安全供给问题;三是水资源系统的整体性,水资源系统内部存在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水资源系统结构遭受破坏(例如水质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系统功能衰减甚至消亡,进而产生水安全问题。
自虚拟水概念提出以来,虚拟水理论已经在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已经有意识地制定了规划政策以减少高水分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农作物的出口。实际上这些国家已将虚拟水视为非常重要的、增加的水资源,他们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据有关专家估算,中东地区每年靠粮食贸易购买的虚拟水数量相当于整个尼罗河的年径流量。因此,通过增加虚拟水,可以平衡区域水资源,缓解缺水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短缺,保障当地水资源安全。
四、虚拟水与国家安全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危机的出现,导致人们的国家安全观念有了质的变化,水资源安全问题不仅仅是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重大战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以色列及阿拉伯邻国的约旦河水之争,美国和加拿大的哥伦比亚河争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争端以及跨越欧洲八国的多瑙河争端等水资源国际分配的水事矛盾,已是尖锐的国家安全问题。
粮食作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携带有大量的虚拟水,是当前世界贸易中数量最大的商品。由于粮食的生产离不开水,因此水安全问题还可以通过粮食安全影响到国家安全。干旱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出口高效益低耗水产品、进口本地没有足够水资源生产的粮食产品,以贸易的形式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对参与虚拟水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来说,通过贸易能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相互依赖性,减轻国家或地区之间因为水或粮食问题所引起的直接冲突,创造持久的合作关系,维护国家安全。
五、几点启示
1.虚拟水的理念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虚拟水的提出,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因袭思维方式,它要求水利工作者从原有的以水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在水之外寻找解决水资源分配和水资源管理的途径,运用“大水利”的系统理念和方法找寻与水问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在水问题发生的范围之外找寻解决区域内部水问题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协调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虚拟水理论拓宽了水资源研究的领域
传统的水资源,一般研究真实水资源的自身特征、运动规律及相关关系,对“看不见”的虚拟水毫无了解。虚拟水理论给水资源和水安全研究提供了创新领域,如传统水资源研究与粮食安全研究是分离的,虚拟水理论使两者有了切入点,给从事水资源学研究的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今后主要应加强虚拟水战略的区域政策体系研究,研究虚拟水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等之间的关系,对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虚拟水树立了新型的水资源管理理念
在国家层面,应以流域为单位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发挥流域系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功能,使水资源管理由供求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水资源管理应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通过节水、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其次,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进行区域水资源分配;最后,构筑水资源安全战略体系,通过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战略实现全球水资源化。
4.虚拟水提供了一条解决我国干旱区缺水的新途径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我国华北及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建立水资源安全战略已经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战略问题。实施虚拟水战略有利于国家制定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战略的保障措施及政策,有利于西北开发,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粮食;检测;问题;对策
不安全的粮食进入到市场后,会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广大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检测是粮食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是检验加工设备性能、生产工艺是否达到设计效果和采用各项技术措施是否得当,以及了解原料搭配是否合理,最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的重要措施。近些年,结合我国粮食收购的实际,在宏观、微观方面不断地涌现出一些粮食安全方面的新问题,不利于我国粮食市场上的供需平衡、粮食购销关系的稳定等。因此要结合当前实际,对粮食检验工作予以重视,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确保粮食检验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我国粮食检验中的问题分析
(一)粮食检验在取样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国家关于储备粮食轮换的时间规定非常的明确,导致不断扩张粮食生产区域,大大增加了粮食的运输成本。此种情况下,导致了农户在销售粮食时更加倾向的方式为散装运输,经常出现粮食堆积的高度达到几米,粮食检验部门在取样时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即使目前粮食取样中推广了最为先进的工具——电动取样器,也难以从粮堆的最底层进行取样,而且也增加了取样环节的复杂程度,而且对劳动力需求较高,取样只能沿着纵向进行,故难以清晰地界定出内部粮堆的质量情况[1]。
(二)所取的样品没有很强的代表性
样品的代表性即为所取的样品是否能够反映出粮堆的实际品质,通过从粮堆中抽取样品来进行粮食品质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与粮食品质的综合判断联系比较紧密。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的收购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为如何对粮食品质进行有效的判断,此方面必须加大解决的力度。目前在粮食收购时,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在抽检时按照相关标准判断符合要求,而入库之后的检测却存在问题。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未全面地开展抽检取样工作,取样时未结合样品的实际情况做好层次性、多用性分析,导致将过于片面的样品送去检测,此种取样方式可能会出现以次充好来应付粮食安全抽样检测的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与粮食实际质量标准不一致[2];抽样检测具有一定的概率,虽然多数样品经过检测可以达到国家粮食安全标准,但是还是可能有些不符合标准的未及时检测出来,增大了粮库中粮食安全储藏的难度。
(三)粮食流通环节的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市场自从改革之后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逐渐趋向于市场化、多元化,更多的人力资源、资金被吸引到粮食市场中来。这种趋势带动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导致了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经营人员之间的素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粮食检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完全贯彻落实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标准、检测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粮食检测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整体来说,目前我国粮食行业的检验人员中有丰富经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非常稀缺,在领导未对粮食检测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无法保证粮食的安全。此外,粮食入库前检测符合标准、入库后存在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3]。
(四)质检机构检测水平与当前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逐渐推进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粮食质检结构的发展,在撤销、归并等现状下,粮食质检机构的数量日趋减少,检测的质量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粮食质检机构,尤其是一些基层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过于老化未及时更新、维护管理不够、经费缺乏等,影响了检测水平,不利于技术人员的发展,导致大量有能力的人才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又进一步加剧了粮食质检水平,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5]。而一些新成立的质检机构,虽然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但受到技术人员经验、专业能力的限制,无法按照市场的需求有效开展粮食检测工作,在操作流程不科学、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检测设备的结果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的多样性,准确性及精准性难以保证[6]。
二、进一步优化粮食检验工作的对策
(一)对粮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健全规范
粮食的安全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建立起严格、完善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为各环节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针对多个环节,监管上可采取分段式,并辅助品种监管等方式来有效地推动粮食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7]。例如,可将粮食生产过程分隔开来,每个环节有不同的部门承担责任、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监管,各自履行职责。此种监管体系下,后期出现问题后可进行快速追踪,找到出问题的环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就对各环节涉及到的部门、人员产生约束力,确保其真正发挥出责任主体的作用,提高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率。例如,在粮食的收购、存储、运输等环节中,结合其与粮食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划分粮食部门负责检测、监管工作,之后的销售环节划分到工商管理部门开展监管工作。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流通管理的体系现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对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明确将职责落实到位,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求有专门的机构、人员专门负责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检测的水平
要使我国粮食质量、卫生情况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这就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粮食质量检测机构重要的作用,进而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加大对此类机构的建设,不断促进其发展,为各地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用。一是在检测机构、网点等方面加强建设,使检测力度从根源上得到提高,为了提高粮食质量检测人员的监测水平、责任意识,需要对其开展全面的培训工作,确保其对粮食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心中。二是对现有的检测设备、办公条件等进行改善,积极引进国内外粮食检测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等,尽可能提高粮食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效率。加大对粮食检测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不断使我国粮食检测能力有所提高。
(三)推动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发展
当前我国各级粮油检测部门主要负责本级粮食流通管理,市场上也有一些第三方粮食检测检验机构补充到粮食检测队伍中来,此类第三方机构检验的设备更加完善,粮食检测人员队伍也更加专业、年轻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粮食检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粮食检测部门存在设备老化、资金及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应该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积极地发挥出来,以不断健全我国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档案[8]。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入库质量应当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储备粮的入库检验和质量把关,严格执行日常监测制度,合理安排轮换,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四)对各地粮食检测的标准实施统一化管理
结合当前我国粮食检测实际,需要加大对现有粮食检测方法的整理、完善,就粮食安全检测制定出统一化的标准,以免各类不同标准在市场上推广后导致粮食质量检测的结果出现多样化。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还应对粮食储存品质进行检验。此外,结合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就粮食交易方面建议进一步提高标准,要求粮食经营主体在粮食交易时统一按照规定实施。统一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检测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
三、结语
粮食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各级部门加大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这就需要对当前粮食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开展深入的剖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玉杰.探讨当前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20.
[2]廉晓.当前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0):95-96.
[3]隋燚.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研,2015(29):297.
[4]杨一鸣,门柳.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7,(18):69.
[5]孙慧叶.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1):60.
[6]赖丽琼.我国粮油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7(12):61.
[7]周婷婷.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现代食品,2016(01):46-47.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期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同时,亚洲的人口数量更是节节攀升,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3亿,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地球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上都会站一个人。要维持全球90亿以上人口的生存,地球届时将消耗相当于今天两倍的“热量”。我们不禁要问,拿什么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如此巨大的数字,足以让世界变得面目全非,面对这庞大的粮食问题,该何去何从,不禁引人发省。
2009年瑞典就有预测到2050年亚洲将会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该预测的根据之一就着重指出:人口的增长将对目前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造成更大的压力,届时粮食需求将再翻一倍。
农产品市场的任何异动都时刻牵动着各国政府以及世界权威机构的注意。一直以来,从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到“一鸣惊人”的白糖,粮食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印度尼西亚的辣椒在一年内涨了5倍,比牛肉还贵;同一时间里,印度的洋葱,价格涨了82%;中国的各种家常蔬菜也涨了6.2%。
粮价高涨,受冲击最大的是贫国的穷人。世界银行[微博]政治风险单位主任班德说过粮价上涨对穷人的冲击最大,这是因为,他们把绝大多数的收入都用来购买粮食。
即使是收入相当稳定的受薪阶层也感到粮价高涨的压力。物价上涨抵消了工资的上涨。过去两年,工资没涨,今年涨5%,但由于必需品涨价,这个加薪幅度等于零。
近日,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警告称,全球有可能再次面临新一轮粮食危机。炙手可热的农产品是否会持续上涨,各国都亟待出现好的解决方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粮食供给日益不平衡,很多国家采用进口的方式满足粮食消费。然而,世界粮食市场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群体。在中国,稻谷是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消费量每年为3700-3750亿斤,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500-600亿斤,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因此通过国际市场满足自身供给的空间很有局限性。
与此同时,世界粮食生产量与消费量并不同步增长,据估计,近十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粮食库存消费比屡创新低,粮食共给出紧张状况难以缓解。
更有甚者,世界主要产量国进一步强化对粮食出口的政治干预。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粮食生产国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尽管以求自保的出口政策无可厚非,但是必然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给各国的粮食供给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粮价是百价之基,随着其价格的不断攀升,走势情况已成为人们最突出的担心。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持续高位徘徊,输入型通货压力日益加大。
物价的上升,势必很容易与社会不安。不过饭总是得吃的,不管通过调高利率还是其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稳定物价、减缓通胀压力,都不失为一个可以考量的方案。
粮食危机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都遇过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过同样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心,但农业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坚信一切都会过去,即使人口再多一点,地球也能养活的起,黎明终会来临。
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会发现几乎很难看到“环境保护”这个词。回想一下那些长期流行的口号-“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人类似乎并不打算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城市化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以及可能的其他目的,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1996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3亿公顷,到2008年底,已降为1.217亿公顷,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0.083亿公顷。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问题的症结也许不在于枯竭,而在于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都是有限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耕地的面积却恰恰在不断减少。
此外,据气象专家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100年间升高了0.74摄氏度,而在中国却升高了1.1摄氏度。全球的升温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在过去的25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粮食作物大量减产。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程度都呈加剧趋势。但由于各地变暖程度不同,且各地农民和生产的管理者均会针对气候变化采取一些适应的措施,因而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地区造成的后果也有所不同。但如果变暖持续加重,农业生产受灾风险加大,粮食供不应求将越来越严重。
中国每年因旱灾平均损失粮食300亿千克,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华南、华北和西南等一些地区现在由于当地气候已经接近农作物生长适宜温度上限,气候变暖使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相应缩短,没有足够时间使农作物形成饱满的粮食,致使产量逐步减少。同时,积温增加将使粘虫、稻飞虱的繁殖代数增加,病害发生期提前,发生程度加重。这些都为中国的粮食供应敲响警号。
随着近年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粮食贸易的大门正逐渐向国际市场打开。而当今世界供需状况几乎趋于平衡水平,并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譬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粮食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以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世界人均产量足够为每个人提供必需的食物,但是仍有少数人还在为了缺少粮食的生存问题而担忧。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均衡必定导致粮食国际间贸易的出现和存在。但国际贸易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不仅产生积极影响,也会起到负面作用,甚至会威胁到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有通过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产需品种和数量余缺,避免了粮食价格大幅波动,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粮食不安全因素。
当代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离的。就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披露: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工艺研制的80%-9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国际投资的90%,以及全球90%的技术转让份额。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都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处于完全的主导地位,它的活动对世界贸易有着最根本的影响。
利润是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跨国公司也同样控制着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进行。它们能够轻易地运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影响贸易规则的制定,使其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各个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基于某种政策考虑,形成倾向性的贸易政策,但是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的高关税和进口壁垒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向其进口的可能性。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面临着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倾销、产品出口的困难和低于成本的世界市场价格。
由此为跨国公司对农产品的控制提供了便利,掌握了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主导权,控制了国际价格,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更为贫困,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粮食的进出口取决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就中国本身而言,其属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是自给自足。然而,由于其资源稀缺,必须严格增加粮食安全进口和安全储备,即有广泛的供应来源、质量和数量保证、价格合理。
在过去的时间里,亚洲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增强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实际上,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的经验也都证明,除了体质变迁的特殊阶段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例如谷物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变化和主要的谷类作物遗传改良以及采用了一些新的先进的农业技术,例如灌溉、肥料使用,化学杀虫剂、合理的耕作方式等。所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推动科技进步及涉农供应链管理创新,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成因 对策
粮油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会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关乎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从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着手,不仅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同时还要从标准入手抓食品安全,尤其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1.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成因
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三鹿奶粉事件到现在的,染色馒头,塑化剂事件,还有广为人知的地沟油。为何这些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打掉一批又出现一批,按下葫芦浮起瓢?应该说,面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政府已经拿出了最大决心和坚决的行动,不但加强了立法,同时,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所有的监管职能部门,也都加强了日常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查处。
1.1 食品安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
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达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餐饮单位210万家、农牧渔户2亿多户。
1.2 食品需求量大,流通范围广、销量大,流速快
中国亿人口,每天每人消耗1公斤粮油蔬菜全国就是13亿公斤,130万吨,需要载重60吨的货车21667节,国家标准火车货车长度是22米到26米,即便用最长的火车装在至少要排563公里,一列货车一般编组50节左右。大秦铁路有超大重载的编组,由两列货车挂在一起,100-120节货车车厢和两组电动机车,有的全列重载10000吨以上,照此算来国人每天消耗的粮油蔬菜即便用大秦铁路超大重载列车也要130列才能装得下。粮油蔬菜都几乎是在市场流通中最大化的刚性易耗品。
1.3 粮油蔬菜许多生产环节规模太小而且分散
我国有一亿多农户进行分散、非规范化生产,包括所有的初级农产品,鸡鸭鱼肉奶蛋等。另外,我国四五十万的生产加工企业,其中绝大部分规模过小。例如媒体曝出的“瘦肉精”问题,养猪是非常分散是主因。
1.4 假冒伪劣和不安全食品概念没有区分开来
有很多假冒伪劣食品实际上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危害,哪怕是潜在危害。那些会对消费者造成直接危害甚至潜在危害的不安全产品,只占假冒伪劣食品的极小部分,比如用工业甲醛兑制白酒导致失明甚至丧命,三聚氰氨造成大量婴幼儿的泌尿系统结石,以及这次台湾的塑化剂。
1.5 消费者和媒体的食品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增强
各部门监管力度加大,以致一些长期存在,而一时没有发现的问题曝露出来,比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他从技术角度说:“现在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发达国家是不需要这样强度的监管,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来加强监管。”
1.6 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技术手段落后
新的化学品要进入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要做风险测评,做动物实验。实验以后,要进入市场,必须要拿到准入证,现在好多东西没有这个门槛。生产者觉得这个东西加了能防腐、能改变口味,能好卖,就加了。监管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监管技术手段跟不上科学发展。
1.7 个别经营者法律和道德意识淡漠
目前,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唯利是图,置法律、道德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肆无忌惮地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而且手段不断翻新。更多的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卫生环境十分恶劣,食品质量不能保障。
2. 妥善做好食品安全的对策
2.1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广泛监督食品生产各个领域
要妥善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让人民群众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政府要加大宣传投入,广大人民群众要广泛监督食品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大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罚力度,对举报投诉有功人员实行重奖,消灭死角,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没有立足之地。
2.2 加大科技投入
食品监督检测工作事关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针对科技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研究新的监督检测手段和监督检测技术,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对生产各个环节实行全程录像。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公开透明。
2.3 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国家2009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并且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规范性文件,要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工作,严格依法监督管理食品安全,依法对食品进行安全卫生检测,努力研究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提高检测能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 农产品 贸易
一、现状的分析
转基因作物就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克隆的优良基因或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组织或对植物内部基因进行修饰,使优良基因在其中得到表达,使之成为具有新的性状的植物。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主要有保铃棉、抗虫棉等作物。我国种植380万公顷转基因棉花,相当于全部550万公顷棉花中的69%。产量平均增加了9.6%,每公顷收入增加约为220美元;杀虫剂使用量降低了60%,全年减少使用杀虫剂达14万吨。转基因大豆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转基因油菜主要集中在加拿大,转基因棉花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从1996年我国开始批准商业化生产以来,已经从种植转基因棉花中获益58亿美元。
二、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人世后,我国消费需求量持续增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转基因作物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有着正反两方面影响,在冲击的方面由于转基因作物具有多种特性使其产品比传统农产品具有更好的品质,由此使得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在一段时期里出现了急剧增长的态势,2003年我国进口大豆创历年之最,达到2074万吨,超过了国内产量。大豆仅2008年上半年进口就高达1723.1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美国等国的转基因产品。
转基因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我国本来就是弱势的农产品面临着更加剧烈的震荡,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了明显的逆差,2008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84.8亿美元,贸易逆差就高达94.5亿美元,转基因产品给我国农产品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促进了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我国具有技术优势的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出口优势明显,出口量将有大幅度增加,种子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
三、转基因产品的国际争端不断发生
转基因技术是在生物安全的激烈争论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其安全性一直都备受瞩目。原因来自于三方面:一是被转接的基因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二是转基因产品对环境影响难以预测,盲目引进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引入地区的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欧洲强烈的环保意识,往往对可能危害环境和生态的问题非常敏感;三是转基因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身的安全性,引入不当可能会对相关的产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一种独特的垄断性。
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但是,转基因的食品安全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准确可靠的证据,导致了转基因食品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因为高产量、防冻、美味等各种优势飞入了大众的餐桌;另一方面,又因为出现转基因食品中毒、环境污染等事件遭到质疑和抵制。除此之外,转基因食品的争议还来自对于人文伦理的讨论。而且单一的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有可能使得生物链条出现断裂。
因为转基因作物及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存在的这种潜在风险,要不要食用转基因食品,要不要种植转基因作物,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成为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的首要的纷争焦点。
四、对策的提出
(一)在技术上重视科研研发以及推广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转基因作物也不断涌现,有着更为强大的抗病性,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与农民致富问题一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在技术与研发上大力支持。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土地严重盐碱化,并且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粮食的连年减产,这样农民就更不愿意种地了,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快科技创新,使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应用,转化到我们生产第一线以实现它的价值,这将对我们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也有利于很好地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可能造成的基因扩散等潜在风险,对此我们也应及早防范控制,在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的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与发展性。
(二)在国际上寻求合作
积极加入相关国际协议目前国际上约束转基因农产品问题的协议主要有WT0的《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动植物检疫协议》以及《生物安全议定书》。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协议来保护自身利益。另外,我国也应积极参与新一轮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行使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
关键词:科学储粮;粮食安全;资金投入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1 储粮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已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消费观念、饮食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过去的只满足温饱转变到现在的要吃饱还要吃好,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品质,不但要优质安全,还要绿色健康、营养环保。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一日三餐都不能没有粮食,同时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肉类、蛋类、水产类的动物们,它们的生存的饲料也是同样离不开粮食,粮食的好坏,是人们生活质量能否得以保证的关键性问题。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是重要的任务,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的农业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育了占22%的人口,粮食生产已基本自给自足,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温饱问题已不再是威胁人民生存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加上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大量的粮食生产出来,就涉及到了如何储存的问题。粮食储藏是粮食流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储藏手段、方法及技术,对于如何保持粮食的品质和数量,以及如何保存时间都有极大的影响。
粮食的检验和储藏是带有很强政策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因为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粮食检验和储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技术水平可以与世界水平相比肩,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比较明显,自然条件、气候情况等都大不相同,所以就整体水平而论,我国的粮食储藏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储藏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从管理层面来讲,认识不足、资金缺乏、技术粗放、质量意识差等问题仍然存在。从技术层面来讲,粮食的陈化、农药残留、害虫和霉变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我国粮食储藏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粮食的检验和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检验过程中的问题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问题,但在实际的检验过程,由于现在粮食的数量庞大、运输设备的原因以及检验人员的自身情况等,都无法保证百分百的达到检验的合格,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取样难度问题。由于现在粮食都是从农户中一家一户收集上来的,各家的品种、成色、含水等情况不同,而且收购的粮食汇集后所用运输车辆多为大型车辆,有的重达七八十吨,而且车厢高达3m多,所以这给粮食检验时的取样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包装粮的取样难度更大,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农户在成车时,分层装粮,所以取样时粮食质量也很难得做到均衡,这在检验中是个不小的问题。
粮食的有机杂质问题。现在由于收获粮食多采用一体化的收获机械,省去了过去收获粮食的收割、晾晒、脱粒、砘压、扬场、装袋的过程,而是收割与脱粒同步进行,这是现在机械现代化农业的普通收获方式,省工省力,但同时出存在脱离后的粮食中的有机杂质增多的问题,这给储存检验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样品的代表性及硬质率判定难度增大。由于运输机械的原因以及有些农户及粮商受利益影响,把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车,好的装外层,中间层出现夹心现象,这就给检验人员取样带来了困难,所取样品,往往不能代表整车的粮食品质,有时样品检验合格,硬质率也都达到标准,但入库后还是会发现不合格的粮食。
2.2 科学储藏粮食过程中的问题
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现在的一些粮食企业把工作的重心都转移到经营上来,一切以市场为中心,以利益为目标,存在着在市场条件下,储粮过得去就行,从思想意识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这就造成了重经营轻储藏的局面。所以科学保粮在很多地方只是句口号,认为这花钱保粮是件麻烦的事,是“劳民伤财”,看重的只是眼前利益,没有从战略上意识到保粮的重要意义。再有的地方保粮的侧重点不对,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一些粮食企业不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上马一些较大计算机测控、准低温冷藏等技术项目,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资金短缺加上一些仓储的条件限制,最后这些项目多都是虎头蛇尾,很难得到落实,无法普遍实行,脱离了科学储粮的实际。再有一些基层保粮基础工作出现了松懈倾向。少数地方对保粮工作满足于“不出问题”,对储粮保管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查粮记录不完整、粮堆不平整、库内外清卫欠佳等问题比较普遍。
入库粮食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这是由于几方面原因决定的,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质检手段及技术层面,由于质检人员的素质水平、责任心等各不相同,同样技术条件下检测的结果也会存在误差,加上利益的驱使,一些粮商也会贿赂质检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改的情况也大有存在。另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有些地区的检测设备配置不够、检测速度慢、检验力量等情况也会影响质检的效果。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市场放开粮食后,各种经济体都介入到粮食市场中来,无序的竞争导致收购标准一再降低,这也导致粮食品质的参差不齐。入库粮品质得不到保证,储藏时就会出现问题:粮堆呼吸旺盛,储藏稳定性下降,易出现发热、结露和霉变;粮堆环境更适于虫害滋生,繁殖速度加快,引起粮堆虫害集聚;粮堆通透性差,不利于通风散热和熏蒸药剂向粮堆深层渗透,导致粮堆降温困难和熏蒸杀虫不彻底。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科学保粮。众所周知,粮食的存储是需要资金投入的,由于观念上的问题,一些粮食企业多数都重经营,轻仓储,加上效益上的影响,多数企业都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来进行科学储粮,这就造成科学保粮很难得到普及。所以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粮食企业的仓房条件处于落后的状态,仍然使用过去五六十年代的旧式仓库及设备,而这些旧式仓库及设备,由于超期服役,多数都出现上漏下潮、墙体裂缝、气密性不好等问题,一些设备老化,工作效率低下。资金上的不足加上仓储条件的落后,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储粮技术很难得到应用及普及。
3 解决粮食检验及储藏问题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新时代经济上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未来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竞争是生物上的竞争和粮食上的竞争,粮食的问题可以说是一场战争,因为农业是基础,一旦农业出现问题,其他方面的大厦都将倾覆,比如现今的种子问题、转基因问题都将对我国的农业产生很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科学种田、科学储粮的重要性。然后以政策为引导,切实抓好科学储粮工作。
原来的生产技术落后,粮食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有更高的要求,只能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粮食的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提高,这就对粮食的品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要注重品质、口感、营养,所以粮食存储也要改变过去的标准,更要注重粮食的品质问题,要深刻理解储粮的重要性,把科学储粮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方面鼓励农民种好粮、卖好粮、卖精品粮。另一方面也要对储粮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明确职责,严把储粮的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的粮食入库,并严惩工作的中失职行为。改变老观念,树立新思想,跟上时代步伐,要以粮食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管理目标而不懈努力。
3.2 要把握检验质量关
在粮食入库时,检验人员必须坚持检验标准,严把收购质量关,以便于安全储粮,便于轮换为原则。严格要求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水分、色泽、气味等标准,对大批量入库的粮食,必须要经过二次验质。坚决防止以陈充新,以次充好。对杂质、水分超标的粮食,要经过整理晾晒达到标准再入库,不符合标准的粮食杜绝入库。
3.3 粮食储存要严格保管
当前,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工业化进程看,2010年河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611美元,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8%,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据对147个国家和地区截面数据的研究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呈现出“倒U型”变化。当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在5000美元以下时,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当人均GNI处于5000~10000美元时,工业增加值比重大体保持稳定,工业化着重是提升质量;当人均GNI超过10000美元时,进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增加值比重趋于下降。就河南省而言,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
从城镇化进程看,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38.8%,比全国平均水平49.7%低10.9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30%-70%的区间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其中50%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30%~50%的区间为加速推进时期,而50%~70%为减速推进时期。河南省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区间。这表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加速推进的“双加速”时期。尤其是,城镇化推进的速度预计会更快。
在这种“双加速”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很容易与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产生冲突,从而造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协调的局面。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刻反思和总结。这些地区过去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断吞食着大片农田,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呈现萎缩状态,农业现代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1978年到2010年,浙江和广东的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下降了63.3%和50.1%,粮食产量则分别下降了47.5%和12.8%。目前,广东、浙江等地已由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粮食主销区,而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该认真吸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验教训,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这种“三化”协调发展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要求和河南的省情,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化”协调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其核心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互动融合、协同发展。一是“三化”同步推进。即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三者的速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三化”互动融合。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绿色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城镇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三化”互动、融合发展。三是“三化”协同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绿色城镇化为引领,建设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为工业化提供空间载体;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基础保障。在“双加速”条件下,推进“三化”协调着重要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应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化为支撑、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生产效率高、注重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共享工业化成果。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对中原经济区而言,重点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支撑中部崛起、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国家级新增长极。目前,河南省已经确定建设180个产业集聚区。今后重点是引导人口和产业协同集聚,向有条件的城镇和产业集聚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区向园区化、特色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其次,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河南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人口转移压力大,耕地保护任务重。因此,河南省的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充分发挥郑州的核心和龙头带动作用,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构建郑州大都市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二是推动郑汴同城化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强化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构建面向城市群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培育群体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互动融合、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三是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特别是要按照城市的标准加强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产业支撑,促使其向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第三,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河南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要确保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除了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外,还应配套抓好粮食储备、中转、交易和金融等环节,将河南建设成为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和交易中心。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依靠专业化和规模经营来提高收益。
第四,搞好长效机制的建设。同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难度大、任务重,必须通过改革探索建立制度化的长效机制。重点是围绕“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三化”协调的新型体制机制,如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耕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将河南省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的示范区,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几种关系 王永苏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看,工业是服务业大发展的
基础和前提,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规模条件,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城镇是工业化发展的载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初中期,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开始从工业化向城镇化转变,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上升,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就河南全省看,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偏前阶段,发展工业仍然是多数地方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必须明确,当今的工业化已经不是与城镇化分离的农村工业化,而是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工业化,是以城镇为依托,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以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为目标,以新城区为方向的工业化。
二、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工业化水平决定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水平。工业为农业提供农机、化肥、农药等现代生产资料,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主要依靠工业,现代设施农业就更离不开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在耕地面积减少、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进城打工的条件下粮食产量持续提高,粮食亩产从过去的200多斤提高到现在的近1000斤,主要得益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如果我们的工业化水平提高到能够把大量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田,我国的粮食安全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城镇化同样有利于粮食安全。城镇化促进农业的规模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改革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农业投入,也促进了农村耕地承包权的流转,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强化了农民的种粮倾向,显然比把农民局限在农村更有利于粮食安全。
必须树立系统的粮食安全观。从全局和长期看,重视和确保粮食安全是完全必要的,但把工业化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对立起来,以粮食安全为理由阻碍、迟滞工业化城市化的观点、做法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长期强调“以粮为纲”,也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粮食安全状况却远远好于强调“以粮为纲”的年代。这充分说明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取决于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本身,而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从世界范围看,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粮食安全正相关,与粮食风险负相关。我国的粮食问题,主要还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太低,补农带乡的能力太弱,农民向城市转移太少、太慢,农业规模太小。因此,必须在保障基本农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补农带乡的长效机制。
三、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河南的基本省情仍然是人口多,基础弱,人均水平低。虽然经济总量排全国第5位,但从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看,经济规模不大的问题仍很突出。河南经济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难以提高发展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谋转变,以转变促发展,坚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四、加快城镇化与防治“城市病”的关系
并不是加快城镇化必然产生“城市病”,而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规划的前瞻性不够、建设投入太少,导致了“城市病”。城镇是工业和服务业的载体,加快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低成本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基础工程来抓,大幅度提高城镇化在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以城镇化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防治“城市病”是加快城镇化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应当明确,产生“城市病”的根本原因不是城市化发展太快了,需要降下来,而是我们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水平提高太慢了,亟须提上去。因此,在城市化问题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增加城市建设投入,用改革开放发展的办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五、保证建设用地与保障耕地红线的关系
“三化”协调的根本要求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中耕地不减少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因此,在非农建设用地大量增加的条件下如何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就成为三化协调的关键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完全消除,农村改革还不到位,有利于农民转让农村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尚未形成,导致进城农民工不愿意转让农村宅基地,加上农村土地整治复耕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从而影响农村土地复耕。因此,必须确立动态的耕地红线观,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建立健全城乡耕地的占补平衡机制。
(作者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加大“三化”协调发展先行
先试力度 喻新安
一、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构建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公共财政等手段,阻止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外流,实现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由单向转向双向、由不对称转向对称、由反哺收入为主转向反哺要素为主,进一步催生农业农村内部活力,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要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要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奖励、投资参股、担保和保险、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国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开放统一,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建设,防止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忽视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切实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坚持走内涵挖潜和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主要通过编制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规范推进村庄整治和改进农用地整治项目管理、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加强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和集约利用、加大闲置建设用地清理处置以及强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管控等措施,健全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二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制度创新。抓好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和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
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三要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内,省政府可以调控各市土地年度利用计划;探索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省域内跨区域补偿耕地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土地开发整理多元投入机制;构建以保护农民权益和推进农村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动态调控管理机制。
三、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加快城镇化步伐。继续发展大中城市,实现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二三产业分流,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永久性劳动者。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包括把县城建设成为中等城市,这是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领域。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农村的集贸中心、加工中心和居住中心。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就业、培训等方面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实行“两衔接”“两置换”,鼓励农民进城,即探索建立城乡对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对上交农村承包地的,置换为城镇养老保险,为其计算一定时限的城镇养老保险交费;对上交宅基地的农村居民,置换为城镇住房,奖励其一定的城镇住房面积。三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建立规范、功能齐全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使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连结起来,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
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一要优化政府结构和行政层级。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继续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做到职能与机构相匹配、任务与人员编制相匹配。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二要加快推行省直管县(市)改革。科学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职责权限边界,确保政府履行职能准确完整到位。三要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自查、督查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严格行政问责,严肃责任追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 耿明斋
一、何为新型城镇化
要知道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一定是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旧的城镇化。旧的城镇化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开放及要素自由流动式,大致上说,这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路径;二是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封闭及要素行政配置式,这以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为代表;三是市场化进程中无序拓展式,这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模式为代表。这里要多说一句,为什么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是无序拓展的?因为这些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工业化开始加速发展时,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尚未被打破,农民自己办的工业企业进不了城,不得不在村上镇上聚集,人口和相应的服务业也在这些村上镇上聚集,村镇随之也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城镇。小城镇连片对接就使得这些大大小小具有城市形态的区域单元填满了整个空间,但却没有整个城市空间的规划,因此也没有强大的中心城区和完整的城市功能。
相对于上述三种旧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就容易弄清楚了。大致上应该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规划的,即根据人口空间迁徙的基本趋势确定城市建设的地点、类型与规模;二是开放的;三是集约的。
二、何谓“引领”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引领”的含义。
一是城镇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结”和“扣”,三化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集中在城镇化上。工业化推进所需要的项目落地空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及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城市来提供,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是土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是要有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所以,要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先解开城镇化这个“结”和“扣”。
二是走在前面。工业化是现代化的起点和源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这也是提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很多人不太能接受的原因。实际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先后次序是分阶段的。在现代化初期,工业化自然居于主导地位,但进人中期以后,城镇化就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河南目前的情况来说,城镇化需要走在前面,不仅是工业化已到了中期阶段,更重要的是工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都与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先行的城镇化,工业化很难向前推进了。就技术条件来说,现在的工业项目需要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来来支撑,所以需要依托功能更完善的城市来发展。就制度条件来说,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硬约束已经不允许你随便在什么地方建工厂了,必须依托城市。
三是把滞后的补上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河南也不例外。除了城市建设水平低、功能弱之外,最典型的表现是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批农民的就业非农化了,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也基本城市化了,但农民的身份却没有改变,没有真正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成为候鸟族,这就是所谓的农民工现象,河南这样的农民工就有2000多万。这不仅影响工业化的质量和效率,也与现代化的初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相悖。提出城镇化引领,有助于推动这些滞后的问题尽快解决。
三、如何“引领”
我认为,“引领”就是要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让农民“进得去”,就是要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身份和社会保障问题,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转化为市民;二是要让农民“出得来”,就是要大规模推动农民进城,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城中村、城边村、被产业聚集区涵盖的村和其他有产业支撑区域的村城镇化改造的力度,实现整村城镇化。同时也要探索推动一般农区单户居民向城镇迁徙的条件和机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动农民进城过程中一定要把农民在农村原有的利益,主要是土地增值收益完整地留给农民,推动农民进城不能以剥夺农民的权益和利益为代价。
四、如何划分或形成区域城市板块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如何设定?也是回答城镇化如何引领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其中一个层面是就中原经济区全局来说,如何划分或形成区域城市板块?
自本世纪初开始谋划中原崛起战略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城市板块划分
及发展定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省域内区域发展之间潜存的矛盾也时不时地会浮现出来,甚至成为发展政策争议的焦点。中原经济区战略的谋划逻辑上似乎也有这样的考虑,就是通过中原经济区的概念,把省辖18城市都放到一个平台上,然后再来重新界定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原城市群的范围也被重新审视,提出了中原城市群至少包含18城市的概念。重要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在全域范围内科学地界定和划分城市板块。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该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首先,《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郑汴一体化和郑洛工业走廊为轴,南北向紧密联结许昌、焦作、新乡3市,成为城市密集区,这实际上就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概念。其次,是对差不多每个省辖市在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都给了说法。循着这个思路,我认为,整个省域内的城市版块结构应该如此划分:即郑汴洛焦新许核心板块、安濮鹤豫北板块、洛平济三豫西板块、商周驻信漯豫东南板块和南阳豫西南板块。周边四板块各自自成中心,又与中央板块呼应互动,就会形成分工明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功能互补、产业互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同时,周边四大板块又可以通过与各自相邻的省外区域紧密连结,形成共享和互补互动的发展关系,将中原经济区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对接,使中原经济区融入到整个全国的发展格局中来,获得更多的外部助力。
(作者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河南大学省级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的区域政策导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思路 李小建
一、省内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标志着新的区域政策导向
近5年来,全国有30多个省内区域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这些区域所在的省区,基本上覆盖了全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沿海发展战略,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的区域政策基本上以省际大尺度为单元。区域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些政策对促进具有共性的大区域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家对省内区域的关注,隐含着中国区域政策的小尺度区域化,从而使区域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国家针对各个区域的特殊问题和优势特点,出台具体的政策,更有利于中国这样的区域多样化非常突出的大国的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1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可更好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与其相关,各区域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对一发展阶段区域非常适宜的政策,对另一发展阶段的区域就不那么适宜了。针对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体现区域公平
2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有利于各区域优势的发挥。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区域发展的最优设计,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这种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
3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区域发展的差异客观存在。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地区处于较为落后状态。有些落后地区覆盖较大区域,较多落后地区并不连片。如在东部发达地区中也有落后地区,甚至东部沿海地区内的区域差异比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更大。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考虑落后地区的发展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2011年11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就十分关注连片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在山区由于交通困难、信息不畅、资源贫乏等原因,造成连片贫困区,可以通过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措施来解决发展问题。还可研究通过加强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4 较小区域的区域政策更针对性解决特殊地区的问题。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粮食主产区、城乡一体化区、民族地区等。应该针对这些相关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粮食主产区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国家生态建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农产品所固有的社会公益性,导致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较小的区域政策,可针对这些区域的特殊性,给予较好的解决方案。
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是表现为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侧面。比较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然协调地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工业化本身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积累反脯农业,两者相伴而生。两者的发展自然导致城市化,因为真正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后,人口就业主要是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居住地也主要是在城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多数证明了这种同步现象。
为什么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特殊的不同步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背景密切相关。一是中国的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二是中国实行特殊的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这就使得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由于大量的人口仍然滞留于农村,人均的农业资源占有量远远不能适应规模经营的需要,使得农业现代化非常困难,再加上工业化进程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农业,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也远远滞后,也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三化”不协调现象。
解决“三化”不协调问题,可从多方面人手。以下从村镇格局调整和建设谈点思路。
中国当前各地农村居民点具有不同的格局,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分散为主。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居住环境要求的角度,从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角度,从各种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角度考虑,这种居住格局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是居住的适宜性与耕作适宜性之间的倒置。从人们当前的居住需求看,地势稍高点的地方居住适宜性更好。但是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是农民大多居住于平地和谷地,耕作则爬山坡。这种状况一定
程度上导致了居住适宜性和耕作适宜性的倒置。但在先规划后发展的地区却出现了与此不同的景观。人们的居住地和乡村聚落在山坡上,山坡下的平地、谷地用于农业耕作。如果将这种土地利用结构引入我国农村地区,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人居用地和耕种用地的矛盾。
二是分散的居住格局与基础设施规模门槛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居民点大多呈分散分布的空间格局,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但是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备都具有的规模门槛,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门槛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要么没有基础设施,要么基础设施没有充分利用。现在一些地方要么没有学校要么有学校没有学生,医疗设施的配备也是如此。因此,当前农村分散的居住格局与医院、学校、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备形成矛盾。
三是农村居民点功能与农业专业化生产要求的矛盾。当前这种分散的农村聚落分布必然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如果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改变这种分散的农村聚落分布格局,一些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也正是要改变聚落分布、增加聚落规模,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径。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可追溯
中图分类号::F3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72-01
一、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农药、化肥污染。莘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39万亩。前些年,莘县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出现了农药、化肥施用不科学的现象。比如:由于农民知识的欠缺,又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导致了对病虫害不能对症下药,或者是施药的时间不正确,农药配置比例不准确,随意性比较大,农药用量偏大、用药次数偏多等等。
2.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受大环境的影响,莘县很多乡镇的农民也纷纷加入到畜禽养殖的队伍中。虽然畜禽养殖使农民得到了不错的收益,但是畜禽养殖污染也严重影响了莘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特别是一些含有抗生素类污染物渗入农业土壤,进而通过农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从而产生“有机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3.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在莘县,由于大部分的村庄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垃圾随地乱堆,广阔的天地成了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
1.直接危及公众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因食品污染、饮用水污染而患病。在美国由于食品受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每年造成近2万人患病。英国发生疯牛病后,虽然因病直接致死的人数只有69人,但由于疯牛病潜伏期长、确诊困难,至今人们仍心存恐惧。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美国: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3500亿美元。英国:疯牛病的宰牛行动损失300亿美元,禁止牛肉贸易年均损失52亿美元。比利时:二恶英事件(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毒性十分大,是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在部分鸡肉和鸡蛋中测出售含有高浓度二恶英,可能受到污染的食品还包括牛内、猪肉、牛奶及数以百计的衍生产品,在欧洲引发食品恐慌。比利时因此大量销毁活鸡和鸡肉加工制品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欧元,而且使整个欧盟畜产品贸易也蒙受巨额损失。我国:三聚氰胺事件重创我国奶制品行业。至今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没有恢复到50%。
3.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发达国家以食品安全的名义设置各种贸易壁垒的现象日趋严重。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争端摩擦的焦点和各国技术贸易壁垒通报的重点。尤其是2006年欧盟、日本相继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和农残检测标准,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技术门槛,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下降。
三、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解决途径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现代化管理平台
发展现代农业一直是莘县人奋斗的目标,为此,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可追溯平台,让农产品安全管理得到质的飞跃。这是莘县农产品可以真正做到绿色、安全、消费者放心的关键。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可追溯平台是一个全能的平台,具备基地管理、销售管理、化学投入品管理和执法监管等全方位的功能。既可以对基地、投入品进行监管、指导标准化生产,也可以管理、查询和追溯标签、农产品品牌;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品牌认证和使用信息。有了这个平台,莘县的每一样农产品都可以做到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测、信息可查询、产品可追溯。
2.软硬件相结合、靠科技实现管理突破
平台的管理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在硬件方面,生产基地、市场等地安装了监控设备,配备了检测仪器。监控中心配备显示屏、操控台等设备。各地的情况都会在中心实时显示,这样,全县的各生产环节都得到了全程实时监控。在软件方面,开发了莘县管理和可追溯系统。可以及时将各种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同时,凡合格的产品均使用独有的可追溯码管理系统,打上统一的追溯标签。这样可以全面掌管每种农产品的详细情况及通过这个系统对产品进行查询。
3.健全标准和队伍,打造严谨管理模式
为保证管理落到实处,制定了《莘县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莘县农业生产规范》等40项生产标准,指导农产品生产。在采用安全生产技术的同时使用有机肥,禁用高毒农药。莘县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大队,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各村庄配备了质量监管员,形成了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县乡村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区域化的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瓜菜主产区、交易市场、加工企业建立了检测站36处,实现了批批有检测、次次有记录。
4.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管理农产品生产
有了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架构,莘县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管理。在投入品环节,所有合格的农业投入品都要到县农业局备案并加贴“检”字标签,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农资经营单位实行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实现进消可追溯。在农资经销点安装了监管设备20台,实时监管农资销售情况。在生产环节,每个生产基地都建立并且上传全程生产记录档案。到采摘之时,只有各种信息上传到系统后才能进行销售。在销售环节,对备案基地直接采摘的产品要抽检,市场和公司收购的产品要批批检测。对合格产品及时上报管理平台进行销售,凡是使用追溯标签的农产品,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登录此系统、用手机扫描追溯标签上的二维码、拨打查询电话这三种方式查询相关信息。
关键词: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工具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5-0377-05
近年来,中国在转基因农作物的科学研究方面加快了速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应用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量种植,其影响也渐渐显现,有关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质疑不断出现,在国内引发了激烈争论。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争论中呈现的不同观点来源于他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价值评价有着巨大差异。对一项技术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分析正负价值,但为了避免正负价值判断的武断性,还须从价值涉及的内容去分析,这样更为客观。从公众的争论可以发现,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涉及生态、社会各个层面的内容,本文仅从工具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分析
“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性质和程度。”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是对所有能将人工克隆的基因放进农作物受体生物的基因组内,将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正常表达的一系列农业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总称。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生物体叫转基因生物,而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做成的产品叫转基因生物制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特点是将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展到基因层次,人为打破了物种界限,并对其他技术高度依赖。这些特征带来了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即使用价值和利益价值。
1.明显的技术效率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带来效率性,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也可以改变它的性状,使农作物更加适合人的需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植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农业产品。“转基因农作物的真正革命的潜力,在于其力量冲突了数千年主要粮食作物首次被驯化时产生的遗传学瓶颈。”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即把突变IPAI基因导入水稻品种“秀水11”中,该基因能使水稻向着秆壮穗大的理想株型发展,创制出结构改变的转基因水稻。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产量增加了10%以上。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在新闻通报中评价说,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要翻倍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对包括本次成果在内的水稻增产基因的确认和利用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
2.巨大的经济利益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即减少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高科技公司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但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的遗传学性状不能持续保持,只能向私营的种子公司购买,给农民带来经济压力。出于不受跨国公司制约的考虑,我国加紧了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分子标记技术、分子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及其功能鉴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中国农业高科技企业也在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和推广方面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黄季焜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卡尔·普雷分析了收益与生产规模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中国,种植转基因棉花具有明显的脱贫效应:小规模农场获益最大,中等规模的农场由于大幅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生产成本下降最多。
3.一定的环境生态益处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主要是一些抗病、抗虫的转基因农作物,直接针对靶子害虫,减少化肥的使用,在保持环境生态性方面具有进步性。泰里·拉尼和普拉布·平加利认为:“转基因作物还可缓解由密集农业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种植Bt作物可以降低化学杀虫剂的用量,以免蜜蜂等益虫受到伤害。种植抗除草剂的作物虽然会导致低毒除草剂整体用量的上升,但能避免剧毒除草剂的使用。种植转基因作物可采用低耕或免耕的方式,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崩溃的可能。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总收成的13%,每年损失高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水稻因虫害减产10%以上,小麦减产近20%,棉花产量损失达20%~30%。如果种植抗虫的转基因农作物,则可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少施用农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二、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生态价值分析
生态价值是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系问题,生态价值包括生态的伦理价值、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科学文化价值、生态的审美价值等,但最基本的生态价值是生态环境本身的功能和属性对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生态系统平衡的效用。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长远意义。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生态价值分析应更多地从生态效应去分析转基因农作物对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1.基因飘移可造成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生态学家认为转基因技术创造的外来物种进入到自然环境将导致生态灾难和环境危险。转基因作物的飘移(逃逸)会对自然植物群落产生严重影响。如那种抵御除草剂的基因仅仅一代就能从种植油菜的地里飘移到芸苔属中一种与油菜有关的杂草身上,这种杂草就表现出对除草剂的抵御能力。基因飘移不仅产生超级杂草,还产生各种科学家都预料不到的后果,得到基因的野生杂草类植物将对生物的多样性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生物污染的自我复制性使后果很难消除,环境生态将遭受更深层次的破坏。
欧盟国家一直对转基因技术采取谨慎的态度。有人评价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抵制美国转基因技术对本国农业的攻势,更深层的原因是欧盟国家出于对生态价值的考虑。一些国家不仅限制美国的技术和产品,而且对本国的转基因相关的研究与开发也制定了完备的政策,采取有效的监控来防止基因飘移。例如设在德国慕尼黑的马普学会化学生态研究所的艾利森·阿博特教授在植物化学生态学方面卓有成就,但是阿博特和助手只能到几千公里外的美国去做野外大田实验,因为他们做的开发基因技术以模拟或者堵截植物信号发送途径的研究,受到德国政府和环保主义者的严格监督。就算你得到了批准,德国政府还要求对所有的野外试验田进行GPS定位跟踪,将拍摄到的一切上网传到某个网站——这样一来,试验的每个环节都将被(反转基因)积极分子破坏掉。阿博特教授在美国所做的实验,地点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里,与普通的农场作物隔开。类似政治上的在野党对执政党的制约机制,使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不会像“还没有想出如何对付核废料之前就建成了核电站”那样陷入被动。
2.非靶标生物变化可能打破生态的平衡性
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带来抗虫、抗菌素病的效益,但靶标生物与非靶标生物的平衡被打破后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研究团队以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Bt棉花为案例,从1997—2009年,用长达12年时间,对38个地方的害虫种群进行监控,监控面积覆盖了300万公顷棉花和2 600万公顷其他各种农作物。发现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Bt棉花,有效控制了二代棉铃虫的危害,棉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但也给盲蝽蟓(Miridae)这一重要害虫的种群增长提供了场所,非靶标害虫盲蝽蟓种群区域性演化的影响,使得该地区害虫种群的平衡发生转变,导致其在棉田暴发成灾,并随着种群生态叠加效应衍生,而成为区域性多种作物(其中包括青豆、谷物、蔬菜、葡萄、苹果、桃子和梨)的主要害虫。发现证明,针对某一特别害虫的害虫控制政策的改变会导致其他非目标性害虫的扩散。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这是全球首个涉及多种农作物、大时间尺度的有关转基因商业化种植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吴孔明研究员认为,应当建立一个综合的防治体系,包括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其他物理措施,才能保证转基因棉花抗虫问题,而不是单独依靠转基因抗虫棉花就能解决一切害虫问题E103。美国也采取转基因农作物与非转基因农作物轮种的方式来解决靶标生物的选择压力。值得警惕的是,技术的逻辑是,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矛盾,又需要新的技术来弥补。如果每一种技术都提升自身领域的发展,每一项技术都不关心别的领域,都寄希望于未来。“主体的碎片化和世界的碎片化相互示意”,那么技术带来的危机是否会以一个细小的漏洞开始,以看不见的方式引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效应呢?
3.突破物种界限可能产生对病毒攻击无法抵抗的危险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内部各要素之间、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平衡有序地发展。生态环境是有机的系统,生命和自然界的目的是生存,为了这一目的,它要求在生态反馈系统中,维持或趋向于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和谐与协调,从而实现自身的进化与发展。
波伦认为大自然在物种之间竖起界墙的目的就是要在病毒传播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可是“基因工程的进行依赖的是它那种能够冲破不同物种乃至于不同门类之间细胞膜的能力,以便让基因在它们之间迁移,而这种技术的环境安全问题完全依赖于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现象:自然界中物种的完整性,以及它们排斥外来遗传物质的倾向”E123。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一点。
三、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社会价值分析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其工具价值密切相关,各国都充分利用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为本国服务,解决粮食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由此产生中国企业与跨国大公司的经济利益冲突,国际政治地缘的南北利益分野,说明新技术应用的内部逻辑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社会建构逻辑之间存在着博弈。但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社会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分配正义,即有利于对社会公众利益的获得——生活健康,增加收入和国家安全,否则社会动荡带来的社会成本则大大加剧。因此公众对含有转基因生物制品的食品安全的担扰,会使企业、国家的经济利益,以及国家政治利益的天平发生变化。
1.国际政治地缘下的南北分野
跨国公司主导了基因革命,它们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的发明靠专利保护获得经济利益。农业转基因的专利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却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南北利益的冲突也体现了国际政治格局。跨国公司主导了基因革命,关键的问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能否以优惠的价格买到转基因种子,而且跨国公司在专利战略中往往使用狙击型知识产权诉讼。狙击型诉讼的游戏规则就是放任市场侵权,等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时,通过对侵权企业的狙击型诉讼,使其不仅付出应当付的专利费,而且加倍付出赔偿。阿根廷农民就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过程中遭受孟山都公司的狙击型知识产权诉讼,孟山都公司以高出普通棉花种子一大截的价格出售Bt棉花种子,阿根廷棉农损失巨大。
2.坚持自主创新和公众受益
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国际垄断。从专利数量上看,我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其中很多专利都局限于转基因水稻应用领域,转基因植物所涉及的基因保护专利很少,稍有扩展就会进入跨国公司专利保护范围”。所以,国家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都体现了国家高科技发展总体战略,力图占领科技制高点,打破外国企业的垄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建鹏认为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他的观点是在转基因商业化上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品种研发为主的道路。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国政府的做法获得了国外专家肯定:“目前,只有中国农民在种植自己国家研发的转基因作物,不受国际私营研究机构的约束”。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是否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自主创新的成果,还需要出于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两个方面考虑,慎重行事。
3.个人食品安全与国家政治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政治安全,一是食品生命安全。食品生命安全是指每个个体的利益,食品政治安全即国家对主粮的控制权,如果我国不掌握转基因技术,外国转基因农作物占领了中国农村市场,那不仅是经济利益的博弈,转基因农作物不能留种,那么国家的主粮将被外国公司控制。食品健康方面的安全,涉及含有转基因生物制品的食品对人的健康影响还是个未知数。尽管负责研发“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研究人员一再声明Bt蛋白无毒,人们还是对此怀有疑虑,因为历史上就出现过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最好的发明,后来却被证明是最糟糕的发明。这大概是一种心理效应,因为不确定。“当你知道有一种消费品,它含的一种成分对你没有一点好处却不一定没有害处时,你会消费它吗?这也是目前的转基因产物不能被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某些动物的实验表明转基因食品与病症有着某种关联。如意大利的科学家用刚断奶和年老的老鼠分别喂食30天和90天转基因玉米,用喂食非转基因玉米的老鼠做对照组,发现转基因玉米对老年组老鼠的内脏和免疫有影响,这一研究对于老年消费者GMO安全评价也具有意义。所以,在转基因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并没有得到较长时间尺度充分证明之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持慎重的态度。因此我国民众对情况未明就食用是否会影响到公众身体健康的转基因产品提出疑问无可厚非。
四、中国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根据对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具有技术效率性、经济利益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定进步性;从生态价值去分析,转基因技术只产生生态效率的局部价值和趋利的孤立价值,需要从更长远的时间尺度去评价转基因技术的生态效果。中国发展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可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农民的利益,保证国家食品的政治安全,但是无法回答以转基因稻米作为中国人的主粮,是否对中国人及其后代造成影响的生命安全问题,更大的忧虑在于转基因稻米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也就是大规模生产势必带来稻种污染,一旦人们发现转基因稻米的缺陷,希望改用中国原有稻种的时候,原有稻种可能已经由于污染而不复存在。因此,三重价值的重要性并非并列,生态价值是最高价值,也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因为人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环境,确保生态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否则,即使达到分配正义也不能避免科技风险。社会价值又是发挥工具价值的前提,如果社会没有分配正义,工具价值只会沦为少数人获利的工具。
第一,正确处理全球化视阈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在技术全球化时代,为了掌握新技术制高点,我国在提高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整合能力的同时,需要从更长远的时间尺度去评价转基因技术的生态效果,必须重视对农业科技的远瞻性战略思考,调整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态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对新技术的影响和约束。
第二,积极鼓励中国的科学家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但是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是有国界的,充分认识技术研发合作出现的复杂情况。区别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后者受到相关产业资助,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