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生态平衡的观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平衡的观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平衡的观点

第1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建筑设计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的理想,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必须具备以下的观点:历史的观点: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传统特色和文脉,应尊重保护、充分体现。整体的观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共生的观点: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兼容,只有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市设计,才称作生态的城市设计。环境的观点:重视环境因素,突出城市特色。场所的特点:城市空间、广场、绿地都不应是无意义的空间。人本的观点: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设计要体现人的需求。发展的观点:有超前意识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新颖的观点:新陈代谢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结构的观点:构成城市系统的结构要素应充分发挥其功能。绿化的观点:绿化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素。多样性的观点:生态学的多样性,在城市设计中有更广泛的涵义,包括物种多样性、宏观功能多样性、人类活动场所的多样性等。

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学原则

1、生态学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生态建筑设计是贯彻生态学原则的建筑设计,生态学原则是建立在生态控制论的总体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整体有序原则、循环再生原则、相生相克原则、反馈平衡原则、自我调节原则、层次阶跃原则。其中的整体有序原则认为,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这一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就是近期与远期效益的统一,自然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主要的设计因素分为八类,材料与建造方法、功能的可持续性、防护措施、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的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保证健康和舒适的环境、设计与地方性的结合、保护生态系统,控制城市气候的变化。每一类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范围大到一个大陆,一个国家,小到一幢建筑,甚至某些环境工程的细部。按对象和地理范围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区域城市级、分区级、地段级、和建筑物单体设计。研究生态学原则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应从各个层次分别着手。区域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和完美的城市格局。同时,城市的重大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并要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绿地系统。分区级的城市设计要解决旧城的改造和更新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分区层

次上,城市设计的内容大多与旧城改造有关。在旧城的更新改造中实施生态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新老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符合整体和生态优先准则的新型城市生态关系。城市设计要和整体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指导原则协调一致,确保整体上的成功,如作为“蓝道”的河川流域,作为“绿道”的开敞空间和步行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艺术特色,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和地段城市设计中。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是具体建筑物及较小范围环境的设计,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开发建设中各方的利益。

2、生态学方法

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生态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系统分析的方法;模拟设计的方法;指标评估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分析的方法。城市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事物和现象的复杂系统。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论证,能掌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出人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最优化方案。系统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环境分析,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分析。自然环境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相关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景观资源,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综合分析。社会环境的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的社区结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及历史文脉的分析认证。经济环境分析包括经济投资计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二是功能分析,主要通过系统内各构成要素间接能流量、物流量、信息流等的分析来完成。对不同功能之间的连接、兼容、并列、叠合、分离等关系作__出判断。确定合理的功能配置。交通分析是功能分析的重要内容,包括交通流线分析,车行系统与人行道的层次分析,交通换乘体系的分析等等。模拟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模,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或部分进行结构或功能的模拟,将系统内的种种复杂的、不可见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可见的、直观的、定性或定量的方式来表达,从而获得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城市模型有理论思维形式,有物质模型的形式、更多的是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模型。主要有三个类别:部分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例如大型商业中心的建造会对周边地区有什么影响,新机场的建设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私人交通的增长会引起什么问题,为了观察这些变化的后果,就要对该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城市模型为这种分析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它一方面可以科学地描述城市结构系统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可以预测城市的未来情况。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对系统深入研究的过程,从而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评估。指标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对城市设计成果在满足人和环境内在需求及价值方面的优劣程度及实施可能性的评价。它是对设计方案的再次分析与论证。指标是对错综复杂现象的一种简化,评估设计方案时必须采用多个指标。指标可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也可分为预测指标和现状指标。常用的规划指标主要有: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密度、绿化面积、绿化率、人口密度等等。此外环境质量指数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以居住小区为例可分为外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和内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外环境评估又可分为3个主要方面,即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外环境物业管理质量评价因素以及外环境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例如居住小区的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中,规划结构布局为一级指标。分为3 项2 级指标,小区选址、结构组织、原有环境保护及利用,在2 级指标的小区选址中又可分为2 项3 级指标,综合效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效益。与城市规划关系:市政工程管网,城市道路衔接关系,与区外建筑环境协调性,区外交通状况。在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过程中,系统分析、模拟设计、指标评估,三者之间互为补充手段,三种方法的运用是多次循环往复的综合运用。

四、生态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

1、开发地下空间

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猛增,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a.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b. 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面建筑可节省热能25~ 80%。c.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d. 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e. 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f. 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地下空间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空间”。

2、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种生态住房、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对能量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等) 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生物能循环

3、加强绿化设计

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释放氧、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防噪防风、保持水土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

4、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发展中系统内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其结构和功能呈相对稳定状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同时在外界的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反馈和循环机制) 恢复到新的稳定状态,构成了自然界巧妙的平衡,即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因为它是一个演化系统,表现出稳定性和发展深化两方面的特征。维持生态平衡不仅是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在人类活动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结构更合理、效能更高和更好的生态效益、更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生态平衡问题,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第2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保护生态环境;渗透

目前,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重大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空前的重视,人们希望能与自然和平相处,协调发展,从我国的教育状况看,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播和传授尚未纳入教学主渠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之一。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特别是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思想教育,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一、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

中职《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材,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阐述生态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它研究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生命的发生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这一主导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材。因此,中职生在享受物资文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思想,一种波及到社会各方面的思想。现在我们人类所遭受到的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如沙尘暴、干旱、水涝、高温等,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严重破坏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和整治自然时要抱以对自然充分尊重的态度,并时时刻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识到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命运的负责,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是自己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二、挖掘教材,渗透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在课堂上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紧紧抓住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指导思想,挖掘教材,找出典型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灌输生态思想。如在讲授绿色植物“水分代谢”这一节时,除告诉学生绿色植物吸收水分为主要靠吸胀作用这一基础知识外,更重要是通过讲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一重要意义,对教材进行思想拓展,使学生知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可以调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改善大气环境,水不但是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先决条件,水域污染是当今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理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一滴眼泪。”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迫使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保护绿色植物,保护淡水资源。又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要以生态平衡这一战略思想统帅教材,使学生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大概念的演化规律中,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生态平衡要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退耕还林政策,以及各种环保法规等一系列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和手段。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道德观念。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了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在讲述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时,讲述了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又进一步明确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等基础知识。

三、补充课外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了解现今的环境状况,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这样有利于他们将环境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川开始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世界上的沿海城市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淹没。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人类向自然界的过度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干旱,洪涝,虫害,酷暑,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

第3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滥用与乱用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菜农并不注意农药施用后的安全间隔期。而大多数市场并没有市场准入制度,缺少对蔬菜农药残留等不安全指标进行检测的流程,也没有有效的溯源机制,所以消费者很难确定自己所购买的蔬菜是否安全。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迅速发展,蔬菜生产模型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1 有机蔬菜及有机蔬菜生产

有机蔬菜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绿色健康食物,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必然对病虫草害和施肥技术提出不同于常规蔬菜的要求。有机蔬菜生产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因为它并不仅仅着眼于蔬菜生长本身,而更多的是将蔬菜放在一个动态的生态体系中,通过一定的农事操作增加蔬菜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维持整个系统自身的稳定。因此,有机蔬菜生产更多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的过程,它表达了生产者注重生态防治的理念和观点[1,2]。从生态的角度来看,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是蔬菜所处生态系统的失衡造成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就是对其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行重建,即将病虫害种群的数量与为害性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从而确保蔬菜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有机蔬菜生产的生态防治

2.1 施用有机肥,以菌治菌

有机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基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80%左右),大量的有机肥不仅能为蔬菜生产全过程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多种多样的微生物还促进了土壤中微生态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如果将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菌肥当作接种剂接种到土壤或有机肥中,不仅能强化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数量,达到以菌治菌、以肥抗病的效果,而且其中具有诱导抗性的有益微生物还能增加蔬菜的抗性。

2.2 应用天然杀虫(菌)剂,实现生态平衡

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对虫害的防治,较多的是使用害虫天敌,使蔬菜生长的生态环境处于“蔬菜―害虫―天敌(活体动物杀虫剂)”的食物链中,以降低害虫的为害程度。而安全的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杀虫(菌)剂的使用能为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因为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是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进化的过程,使植物除了形成形态结构上的物理防御机制外,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自身进行保护,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可以称为植物源杀虫(菌)剂;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也可以作为微生物源杀虫剂或者微生物源杀菌剂。这些天然形成的杀虫剂与杀菌剂比化学农药更具安全性,也更容易被环境所降解。

2.3 辅助使用矿物源杀菌剂

合理施用硫磺、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矿物源杀菌剂,能有效地构建蔬菜生产的生态平衡,是有机蔬菜生产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保证。

2.4 利用生物特性进行生态防治

蔬菜上很多害虫的成虫具有趋色、趋光、趋波等特性,利用害虫的这些特性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诱导和消灭。常采用的措施包括:挂涂一层黏油的黄板对蚜虫进行诱杀;挂银色反光膜驱避蚜虫;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等来诱杀小菜蛾等。

2.5 运用综合措施进行杂草防治

防治杂草的目的是将杂草控制在生态平衡所允许的水平之内。除草技术主要有覆盖防草技术、深耕浅耕结合除草技术、净选种子除草技术、菌物除草技术等。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的方法来控制杂草种群数量,将其为害限制在许可范围以内。还可以在休闲地种植绿肥作物来进行杂草的防治,常用的绿肥作物包括三叶草、苕子等。当这些作物还未成熟时就进行掩青,这样不仅能防治杂草,还能作为绿肥,一举两得。

2.6 应用其他农业措施

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也可应用其他的一些农事操作,如水旱轮作、休耕、深耕、调节土壤pH值、轮换品种、选择抗性品种、使用嫁接苗等,这些措施均有利于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体现了生态防治观的理念[3~5]。

总之,生态防治观体现在有机蔬菜生产的方方面面,只有当生态防治观深入到一线蔬菜生产者的心中,菜农才能更好地转变蔬菜种植模式,从而生产出优质、安全、营养的有机蔬菜。

参考文献

[1] 李在卿,梁平.中国有机蔬菜产品认证有机种植认证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迪轩.有机蔬菜科学用药与施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肖伟.早春大田蔬菜生产中的蔬菜病害生态防治观[J].长江蔬菜,2013(13):52-53.

第4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地球属于谁”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做一名地球卫士”这一主题其中的一个子课题。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一基本概念。“地球属于谁”这一子课题通过对物种、生物链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不仅属于人类,而且属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各种植物和动物)。我们只有保护好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基本的生物链知识,理解自然界中不同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2)初步了解物种灭绝的事实,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

(3)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和谐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保持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教学准备

1.搜集和筛选材料

针对材料进行思考,并提出个人观点。请每个小组的学生搜集并筛选有关物种灭绝或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材料以及人们努力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感人故事,针对这些材料和故事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1)同组学生可先将搜集的材料在小组学生的博客中交流,从中筛选出典型物种和感人故事,并进行小组汇报分析。(2)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本地区的生态状况。

2.教学课件

(1)美丽的地球。(2)遭受破坏的森林、被污染的河流。(3)虚弱、疲惫的地球。(4)动物的墓地。(5)令人深思的数字。(6)食物链图。(7)课文句子。(8)丹顶鹤的故事。(9)瀛洲公园的“人与自然”雕塑。

六、教学过程

1.设景动情,引出课题

(1)教师以美丽地球、美好家园为主题引入新课。

导言:“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美丽行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存在的四十多亿年间,动、植物出现了,人类诞生了。其中,动、植物按照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而人类更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地建设家园。就这样,地球变得越发美丽,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演示课件1:在浩瀚的宇宙中,美丽的地球在运行。在地球上,动、植物的分布赫然显现,人类的家园美好呈现。接下来,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日本的富士山、新干线,阿拉伯的输油管线,非洲的原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德国的街道,丹麦安徒生的塑像,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新西兰的牛羊,悉尼歌剧院,繁华的纽约,中国的青藏高原、长城,广州的白云山、中山纪念堂,川流不息的长安街,美丽的珠江两岸……总之,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丽,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在演示课件1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渲染气氛、调动情绪,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课件1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并为接下来学习新知识做好情感和认知的铺垫。

教师小结:“地球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共同的美好家园,人类为地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提问:“同学们,面对这样美丽的地球、美好的家园,你们想到什么?”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进一步引发学生美好而自豪的情感;通过回答问题,学生更加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教师通过人们破坏自然环境的诸多卑劣行径和地球生态失衡的种种恶劣后果继续引入新课

导言1:“但是,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地球上出现了生态失衡的状况……”

演示课件2:人们猎杀动物、砍伐树木的卑劣行径;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在地球上任意妄为,便造成了各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如土地沙化、河流干涸、洪水泛滥、全球变暖、空气污染和田地干裂等。

在演示课件2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和保卫家园的情感;在学习课件2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认识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诸多卑劣行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恶劣后果。一是能让自己以正确态度面对自然界的实际状况,二是使自己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导言2:“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地球上任意妄为。他们无限制地破坏环境,诸如猎杀动物、砍伐树木。如此一来,大自然的和谐被严重破坏了。于是,它还给人类的是:许多动、植物的灭绝,大片森林的消失,河流的干涸,荒漠不断扩大,甚至造成洪水泛滥、沙尘暴和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灾害。”

导言3:“我们美丽的地球虚弱了、疲惫了。”

演示课件3:虚弱而疲惫的地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人类拥有了越来越高的智慧、具备了越来越强的能力之时,一些人认为,人类就是地球的主宰,这种观点你们同意吗?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并顺理成章地引出要讲的新课;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

教师板书课题:地球属于谁。

2.资料交流,体会感悟

教师提问:“同学们,课前要求各小组收集近代地球物种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材料,并在小组的博客上交流。你们能从物种种类、物种特点和物种灭绝原因这三个方面谈谈小组收集到的较为典型的情况吗?”

演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和博客记录。这种演示是通过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扩大信息量,并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当代物种灭绝的严重程度,从而自主思考、自寻答案。

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海珠区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小洲村,那里的万亩果林被人们称作广州的‘市肺’,那里的小桥、流水成为艺术家们的‘世外桃源’。可是有一天,我在瀛洲公园寂静的树林深处,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

演示课件4:动物的墓地。

教师朗读《给人类的一封信》。

演示课件5:令人深思的数字。

教师:“确实是令人深思的数字!”

3.观察思考,建立认识

(1)教师提问并演示课件

提问一:“同学们,面对令人震惊的数字和惊心动魄的事例,你们心中有什么问题或疑虑吗?”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思考问题,学生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如果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灭绝了,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人类,那么人类还能生存吗?

演示课件6:食物链。

提问二:“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这几种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既可以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这几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加强他们对生物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识。

提问三:“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吗?”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已学知识,深入理解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形成认识;通过思考问题,学生将回顾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相关知识,从而理解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提问四:“科学家是怎么提示我们的?”

演示课件7:课文句子。

教师板书:人,动、植物。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示。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提示。

(2)师生小结

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教师做最后的小结:“每一物种都在其特定的食物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一物种的消失都必然对同在一个食物链中的其他物种产生影响。”

教师板书:相互依存、制约。

4.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1)教师引入丹顶鹤的故事

教师:“令人欣慰的是,人类的进化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多的人为保卫地球的生态平衡而努力着,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演示课件8:丹顶鹤的故事。

教师在演示课件8的同时讲述丹顶鹤的故事。

通过课件8的演示,教师让学生把听到和收集到的感人故事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爱护地球、保卫家园的情感和愿望;学生通过用心体会感人故事中人物的美好行为和高尚品格,进一步自主地思考,达到情感的升华,并指导自身的实践。

教师板书:爱护、创造生态和谐。

(2)教师提问

提问一:“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们为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而作出努力的感人故事吗?你为什么会记住它?”

提问二:“从你讲述的感人故事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提问三:“通过学习这一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通过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整理所学知识,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思考问题,学生重新整理思路,形成新认识,确立新观点。

(3)教师总结

教师板书:共同家园。

演示课件9:瀛洲公园的“人与自然”雕塑。

教师总结:“地球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共同家园。在地球上,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因为爱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从保护身边的环境开始,做地球的卫士吧!”

教师板书:做地球卫士。

七、板书设计

做地球卫士

人,动、植物 相互依存、制约

地球属于谁

(共同家园)

第5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关键词:环境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观

一、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随着工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却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人类不但面临着资源日益短缺的困难,还要集中力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法体系属于法制建设范畴,而从大范围来看,法制建设也应归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另外,法治环境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法律保障,促使其良性稳定发展。所以在当前提倡生态文明的社会,如何完善我国环境法体系值得重点关注。

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

环境法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完成意识理念上的转变。以前,人类只重视自身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引来了环境资源危机,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经济代价去维护生态平衡。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显然太过落后,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理念,在其指导下不断对环境法体系加以完善,方能起到实际效果。除了人类中心论,还有一种观点是生态中心论,这也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对外部环境太过重视,甚至放弃人类的合理需求去维护生态环境。此两种观点都不可取,可持续发展处于二者之间,既重视生态平衡,又考虑人类发展的需求,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稳定。其实,从人类发展历史就可看出,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一旦开发利用过度,就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当前必须全面树立起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理念。

环境法体系的建设完善,应当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在实践发展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用的实践经验,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从党的十五大开始,就对可持续发展观非常重视,倡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更加坚定了这一科学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遵循公平民主、风险预防原则

任何立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环境法亦不例外,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工作,我国更是将其提高至立法高度。随着理念转变,立法原则也应随之变化,在今后的环境法体系建设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环境公平原则

在现代化文明建设中,公平极受重视,不仅体现在人权上,还体现在环境上。所谓环境公平,首先是指环境权利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有权在环境中生存发展,享有应有的利用环境的权利。其次是环境机会公平,不同的人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也不同,其层次性非常明显,为保证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潜能,实现自身价值,各个层次的需求都应得到满足。环境资源并非个人所拥有,而是人类共同拥有,体现在国家上,应该由执政者根据法律公平分配资源,再有就是环境人道主义公平,主要指的是照顾弱势群体,保证弱者能够享有最基础的生存权利。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住所,还包括其他生物,彼此应该公平对待,实现人与生态的真正公平。而在人类内部,种族之间、代际之间也应体现出公平。

2.民主协调原则

法律的制定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不但要体现公平,还要体现民主性。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资源,每个人在享用的同时,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环境法的民主协调原则,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理论显然很符合这一原则。

另外一点,指的是公众参与环境法的立法、司法等相关活动,强化公众个人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行使自身的监督、评价等权利。诉讼是公众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环境法在诉讼权方面尚不健全。

3.风险防范原则

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社会,环境法治建设中也存在有风险。不仅仅要在风险发生后加强治理,更应该树立防范意识,做好防范准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预防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障。在风险过高的情况下,如果科学数据不够全面,或者不够精确,防范措施尽量不要变动。另外,风险很难被彻底消除,所以采取防范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将损失降至最低,而这些措施必须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才能发挥实际效用。

四、完善现行环境法体系具体内容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体系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目前还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法制建设也并非朝夕所能完成,应根据实际变化,不断对相关法律条例作出调整。

首先,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发展也极为不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不管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人类都要担起责任,对其进行修复,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包括水环境、森林、大气、土壤等各方面,提高其自我净化能力和防范能力,减少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其次,在今后的环境法制建设中,不仅要增加对责任机制的法律条文的规定,更需要提高我国环境责任机制中法律条文的质量。同时,环境立法需要从制度体系的宏观视角出发,提高环境处罚的力度,完善公众的环境救济机制,增强环境刑事责任机制的威慑力。

此外,促进环境法制建设的经济化。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市场调节方式调整并重新分配各种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利益损失,以实现环境法对利益平衡的基本目标。相关环保部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台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与碳排放交易等政策制度。

五、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也是每个人都应尽到的义务,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需将其提升至法律高度,从立法上予以规定和保障。国内的环境保护法好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需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加以改善,使得环境法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蒋培,李明华.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环境法治的建设[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35(4):27-32

第6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关键词:鄂伦春族;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民族精神;文化传承

鄂伦春族文学是鄂伦春人在自然环境中化合了的生命、自然、信仰与精神的生态审美符号,鄂伦春族文学未必真实,却真实地反映了鄂伦春人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作为北方狩猎民族世界观的一部分,作为衡量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标志,对当下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鄂伦春族文学通过日常生活、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想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获得意识形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中,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作为人类与自然的调节方式超越了真善的审美价值,其审美的生命和生态文化的价值将化为本真、正义和永恒,“生态正义基于首先在美国得到运用的环境正义的国内标准,要求旨在抵抗环境恶化和环境危机的保护工作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无论其国籍、文化、种族、性别及经济状况如何。”[1](P.202)

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编著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鄂伦春族文学中富含无限的生态审美文化因子,挖掘和阐释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做出系统性的、网络状的、历时的、整体式的研究,论证其生态审美意识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此项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指导价值。此书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涵盖了鄂伦春族文学中的传统习俗文化、文化、人生哲理、生态思维与审美意蕴及审美精神层面,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开始,鄂伦春人就意识到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才是他们永恒的家园,他们知道爱护生态就是爱护家园和生命本身,鄂伦春族文学展开于天空、森林、河水、神、人和动植物之间,是在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审美趣味之间的生态文化载体。鄂伦春族生态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复兴的核心是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淀与提升,鄂伦春族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是功利与无功利、理性与形象、认识与存在、价值与情感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由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编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鄂伦春族文学研究》是一部既有跨文化身份研究者的“他者见解”,又有鄂伦春族学者“自我观点”的好书,是一本学术理论分析与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的著作。《鄂伦春族文学》一书共分七章,包括鄂伦春族文学的口述与写作两大部分,研究目标意旨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及对人类的贡献。

第一、二章由鄂伦春族学者关小云阐释了鄂伦春族文学中的民族精神及其传承与弘扬,包括勇敢精神、自由精神、无私精神和热爱自然的精神,系统地分析了鄂伦春民族精神的渊源在于特定的历史与地理环境、狩猎经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承此,鄂伦春民族精神和生态审美意识依托于猎杀的生产方式及生命再生与循环的“二律背反式”的基础,鄂伦春族这种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与生态环境中衍生的生态文化正承受着全球化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的冲击,人们完全有必要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维系和发挥鄂伦春族文学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另外,作者还界定了当代鄂伦春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在于精忠报国和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无私无畏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舍小家和顾大局的民族大爱精神、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维护生态平衡的热爱大自然精神、淡泊名利和忘我工作的无私精神。

此书作者王丙珍承担了第三至第六章的写作,侧重研究了鄂伦春族口述文学中的萨满神话及现当代文学与狩猎文化的生态思维与美学意蕴,阐述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双重审美维度和审美品格,以日常生活与狩猎文化为维度,寻找鄂伦春族文学符号所承载的生态审美意义,“人类的生命体验是审美体验的本源,民族文化涵盖了每一个成员的审美本质,只有将生命与审美有机整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诗意栖居’的哲思境界。毫无疑问,这种哲思不仅是个体的、民族的,而且是全人类的。”[2](P.257)鄂伦春族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鄂伦春族文学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弥补了中国神话不足的缺憾;《英雄格帕欠》《波尔卡内莫日根》《鹿的传说》《双飞鸟的传说》《神箭手》《阿尔塔奈莫日根》《布格提哈莫日根》等“摩苏昆”的整理和发表丰富了中国文学史;同时,鄂伦春族作家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出现了敖长福、阿黛秀、孟淑珍、空特乐、孟代红、阿芳、白剑等著名作家,并且涌现了白剑武、曼嘎、关健、哲镜、候波、白玉龙等新一代作家。鄂伦春族文学体现了深层次的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化及生态审美的寻根之径,毕竟,“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概念,它在原本的生态环境与日常生活的土壤中萌发着生命力。”[3]

鄂伦春族文学源自主体在生态环境之中面对自然的平等视角,构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将人、自然、真、善、爱和美完美结合起来;对生命及生命力的张扬确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突出审美特征,体现了鄂伦春族的生态伦理观,进而成为现代生态人的审美追求,“生态美学的基本标准不是约定和模式,而是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需求的保护,对动态生态平衡的支持。生态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和谐与实用。”[4](P.23)在鄂伦春人看来,生命是存在的基础,生命不仅仅是属于人类的,而且是万事万物的,“鄂伦春人以生命为美、以生命力顽强为美的观念是其审美意识的根源,由此,衍生了其他自然美的观念,如季节美、风景美、万物美、生态美等。[2](P.289)鄂伦春族文学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立足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审美意识之维。鄂伦春族文学的生态审美内涵包括历史与现实之美及伦理道德之美,呈现出表现的大众狂欢与深层次的生态关怀的美学意蕴,表达了鄂伦春人民以真为美的审美理想、以生命为美的审美取向,更有勇敢、豁达、豪放、刚毅的美学风格。在人与生态环境的双向关系上,鄂伦春族文学探索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审美关系,具有浓厚的审美乌托邦色彩。

第七章由鄂伦春族学者关红英阐述了鄂伦春族文化的变迁及保护传承,论证了保护鄂伦春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探讨了鄂伦春族地方风物传说的本土性和生态性、历史性与趣味性、艺术性与劝谕性,将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定位于原始意识形态、原始萨满教文化与原始民俗文化所特有的审美个性及审美价值观念之中。鄂伦春族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在于对大自然的保护,他们不随意破坏生态平衡,狩猎的前提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繁衍与生存,这样的生态责任是鄂伦春族得以生息的基础,因此,鄂伦春人都遵循着共同的狩猎禁忌与生态伦理,从生态危机的现实状态及生态平衡稳定、和谐发展的美学角度看,这些做法在当下仍显现了积极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从此层面可知,鄂伦春族文学当属于一种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热情地赞美为生态整体利益而作出的自我牺牲。”[5](P.29-30)正是这类生态文学告知我们:重建生态平衡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是人类得以长久生存在大地上的前提和条件。

在结论部分,作者展望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发展走向,为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开拓性和建设性的研究导向。作者论述了全球化视域中鄂伦春族文学的跨文化认同,从鄂伦春族口头文学的在场表演与鄂伦春族现当代文学的跨文化写作两个层面,将鄂伦春族文学作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跨文化的最为广阔、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对话,使不同文化身份的审美主体具有开放性、交融性和包容性,进而达成具有共同人性的主体的跨文化认同,“鉴于通常认为人性是神、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物种中心的立场却采取相反的观点:它认为神、社会、文化是早已存在的人性中的物种需求和潜力的产物、答案和体现。在认识了这个事实之后,如果我们愿意,可以继续探讨和理解文化的诸种差异。”[6](P.25)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个时代利于确立鄂伦春族生态文学的全球化视域,鄂伦春族文学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发展史,成为民族非物质文化财产的使命与基点。作者还深刻地分析了鄂伦春族文学的当代困境,即语言问题、传承人的问题和创新问题,也正是这些现实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鄂伦春族文学与其文化生态环境一样无声无息地、慢慢地消逝。

参考文献:

[1][英]罗兰・罗伯逊,扬・阿特・肖尔特主编.全球化百 科全书[Z].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鄂伦春族文学研究[M].哈 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

[3]王丙珍.全球化视域下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的建 构――以鄂伦春族文学为个案[J].前沿,2013,(7).

[4] [俄]H・B・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的本体论、 批判和应用[A].李庆本主编.国外生态美学读本[C]. 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第7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作为“多数意见之表现于外者也”的新闻舆论,实际上是大众的意见,通过新闻传媒进行传递的一种现象。这种来自于众又公之于众的意见具有强大的众口砾金、摧枯拉朽的威力,它是“天地之间最大的势力,未有能抵御者也。”社会新闻是大众的新闻,传媒人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即用自己充满个性与主观的观点去“约束”被动接受新闻的大众。大众的观点往往再这样的状态下容易被混淆视听。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媒体认的状态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面对众多新媒体、自媒体、播客媒体、微媒体铺天盖地的发展,接受信息和新闻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如何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去粗取精”,这对于社会舆论督导的要求更加提升到新的层次。

(二)新闻传媒不仅要关怀人的世界,还应关心生态平衡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是社会发展,很难规避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越来也凸显,生态十大“环境炮弹”越来越显著:臭氧层耗损、水资源危机、森林锐减、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垃圾成灾、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海洋被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温室效应加剧。著名媒体人柴静曾在网上发表关于雾霾的视频报道,一度引发全媒体高度关注度。《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用大篇幅、长时段对之进行了深度报道,给国人敲响了警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矛盾”,新闻媒体人文关怀应该更加偏重当下社会中的那关注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三)新闻人传递的不仅仅是“消息”,更是“思想”

第8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人”;生态文明;内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16-02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历史相继经历了自然的或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和资本的社会形态,而对应于社会形态的演变,人的存在类型也可相继分为“自然人”、“道德人”和“经济人”。“自然人”和“道德人”这两种人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所淹没。工业文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经济人”,“经济人”假设提出之初确实有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弱,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但“经济人”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它“最小――最大”(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的思维方式、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引发生态危机,因而“经济人”也就成了“不可持续的人类”[1],工业文明时代的种种危机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都表明了这一点。在这一时刻,历史呼唤着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新的人格模式的确立。

一、生态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对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托马斯・伯里将其称为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2]而总书记在作十七大报告时,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尖锐的对立不同,它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类型,也需要一种新的主体承担者,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我们将这种人类存在的新形态称为“生态人”[3]。

(一)“生态人”概念的界定

“生态人”是与“经济人”相对应的,与“经济人”相比,它是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生态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人”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还追求个人与他人、人类自身的完善,这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中的人,是“理性和谐人”的代名词。狭义的“生态人”是指单纯的环保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既不主张这种完人,也不主张单纯的环保人,我们所指的“生态人”重点应该突出的是其对“人与自然平衡的向往”,毕竟生态危机是当代社会所有危机当中最为根本性的,同时,它也应把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完善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因为“对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是分不开的”[4]。由此我们可以将“生态人”定义为具备生态意识,并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约束个人与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政府、企业和个人。

(二)“生态人”的价值观

“生态人”并不是从纯粹的功利角度来阐述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是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在“生态人”的观念中,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特殊生存境遇的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根本的生存原则,因此,“生态人”除了具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意识外,还应具有以下价值观念:

1.具有整体论世界观或生态世界观范式。与传统的天人对立、人与自然的掠夺观不同,“生态人”抛弃了近代以来机械论世界观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有机系统论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自然――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普遍的联系中,认为人和其他生命一样,只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网络上的一个网络点,人类生命的维持与发展要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项的、因果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2.树立生态安全观。“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无所顾忌地掠夺资源,而“生态人”将生态安全放于首位。生态安全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它是指“在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生物必需的特定气候、温度、湿度、光照通量等生态参数处于稳态时的状况”。“生态人”能够意识到失去生态安全的最大效益是虚假的,因而在决策时将生态安全置于首位,如果其行为危及到生态安全即使利益再大也要放弃。

3.拥有生态善恶观。生态善恶观是“生态人”的核心,生态善恶也即生态道德,它扩展了传统道德的界限,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系生态平衡,树立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因而对人类具有更大的约束力。当有了这种善恶观时,就会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个人的一种人生责任,当其行为有利于生态平衡时感到高兴,而对破坏生态、伤害生物的行为则感到悲哀。

4.主张环境公平、正义观。环境公平是针对环境伦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但它也同样是“生态人”坚持的一个准则,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尽管我们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同的阶级、群体对环境会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其利用自然的权利、履行环保的义务也应有所差别”。环境正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环境资源所有权与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应承担环境责任方面的公正,最终达到环境权利、环境责任和环境义务的统一。

5.推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协调的发展观。“经济人”以高耗费、高污染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生态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和谐,这是一种片面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生态人”则不然,“生态人”是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来审视问题,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统一,追求包括经济持续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在内的综合效益。

以上只是对于“生态人”价值观的一个简要陈述,并不能表明其全部内容,并且在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出于不同的立场和主体利益的差异,对于“生态人”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重视生态观念和生态保护是共同的。

二、“生态人”理论的当代价值

“生态人”假设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刻,对于我们走出发展的困境具有极好的启示。

第一,“生态人”价值观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膨胀所引起的,而“生态人”坚持一种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谋取个人利益,因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生态人”的观念也有利于平息环境伦理学内各个流派的争论,“生态人”并不像“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论”等流派那样在某些问题上展开论辩,它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倡一些更易于理解的观念与普遍的价值观,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和传播。

第二,“生态人”的观念深化和充实了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是人的发展中的一个更高层次。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发展三阶段”时并没有具体展开,只是抽象地将其描述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生态人”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是对人性的更为具体的描述,而它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公平与正义”、“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也为引导人们如何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和方向。

第三,“生态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支撑。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从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到产业结构、经济方式的转变,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摈弃铺张浪费现象,坚持实用节约的原则,要求社会的经济生活以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共赢,而这一切恰好是“生态人”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是“生态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生态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互为目标、互相促进的。

第四,“生态人”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沿袭多年的GDP政绩考核方式;按行政区划管理生态,破坏了生态本身的统一性,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利益盛行。因此,政府作为“生态人”必须推进体制改革,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管理制度;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依法保障公众在环境事务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力求对极具整体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而有效的保护、管理,努力构建“生态型政府”。

总之,“生态人”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价值体系,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但它本身还不是十分完备,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在如何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过渡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这还需要理论界、知识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景安.你的选择与中国的未来[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

[2] 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押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王如松.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第9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材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草原的利用和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2、教学对象分析

在绪论中,学生已经知道生物学向宏观方面发展就是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在“生态平衡”一课时,又学习了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危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识记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草原的利用和保护、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和濒危的珍贵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理解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思路和教学软件设计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整堂课采用了3种教学软件。课前利用Frontpage2000,制作了网站《保护绿色家园》(含Intranet版与Internet版,Internet版网址为home.etang.com/league),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网站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进入相关网站)还使用Javascript制作了留言板和四个专题交流室(如何保护森林和草原、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看法、如何保护动植物资源、如何使广州更美丽);课上使用IE5.0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网上传输速率较慢,课前将所要网上信息浏览一遍,课上使用IE5.0所有的非在线浏览方式组织教学。

5、教学程序设计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站点。

yellowriver.org

2、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代的黄土高原富饶丰美,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现在却是千沟万壑,满目疮痍?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而下游却污涝混浊呢?

1、浏览“黄河风情”站点。由于乱伐森林,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造成下游河床逐年增高,形成世界罕见的“悬河”,极易造成洪涝灾害。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情境。

自主探究

1、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a.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哪些作用呢?

b.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森林?

c.草原的利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d.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e.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有哪些?

f.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g.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不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唯一手段?为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1、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2、积极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浏览教师所提供的网站,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中国植物保护网

ipmchina.cn.com/ipm-l.html

植物科学之窗

nease.com/~yangky

新疆草原存在问题

xjwlptt/net.cn/xjeph/epb-2r3.htm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panda.ioz.ac.cn

上海野生动物园

shggc.com/zoo/defanltl.htm

网上讨论

1、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进行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交流室的在线人数、交流对象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交流室对问题展开讨论。并采用语言等形式辅助网上交流。

归纳小结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2、联系上节课所学习的生态平衡的知识提出:我们强调自然保护,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开发和利用。我们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长远观点和整体观点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才能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认真做好笔记。

2、将知识内化。

3、进一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反馈讲评

根据计算机反馈的在线练习完成情况,对其中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

完成在线练习

6、教学体会

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6.1.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6.2.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